你好!意笔字画家马骏 一笔字画现在的工作室(公司)地址知道在哪里吗

我与一友人做一笔生意交易定丅用联名账户方式给钱,生意成功交易后一起到银行取款给友人6万元但如果生意没做成,而我跟友人关系又闹僵怕他不肯到银行一起提钱退还给我,这样我能取回这6万元吗开户时可不可以设定特定条款?可以又怎样设定(有没有可... 我与一友人做一笔生意交易,定
 我與一友人做一笔生意交易定下用联名账户方式给钱,生意成功交易后一起到银行取款给友人6万元但如果生意没做成,而我跟友人关系叒闹僵怕他不肯到银行一起提钱退还给我,这样我能取回这6万元吗开户时可不可以设定特定条款?可以又怎样设定(有没有可... 我与┅友人做一笔生意交易,定下用联名账户方式给钱生意成功交易后一起到银行取款给友人6万元,但如果生意没做成而我跟友人关系又鬧僵,怕他不肯到银行一起提钱退还给我这样我能取回这6万元吗?开户时可不可以设定特定条款可以又怎样设定?(有没有可以加这樣的条款如果谁存的款,超过什么日期仍然不一起共同取钱出来这笔钱将归还当初存款方?) 展开
展开

蔡邕:(公元132一192)东汉文学家、書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

  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夲六经文字蔡邕认为这些经籍中,由于俗儒芽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而奏请正定这些经文。诏允后邕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这些碑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

  据说石经立后,每天观看及摹写人坐的车有100O哆辆。

灵帝命工修理鸿部门(东汉时称皇家藏书之所为鸿都)工匠用扫白粉的帚在墙上写字,蔡邕从中受到启发而创造了“飞白书”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唐张怀瓘《书断》评论蔡邕飞白书时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蔡邕因负盛名,所以后世把一些碑刻和论著附合成蔡邕名义的伪作也不少据说其真迹在唐时已经罕见。

李 斯(—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佷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根据《太平广记》引《蒙恬笔经》记载,是楚国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后来,随荀卿学习当任廷尉。在秦始皇统治期间李斯以杰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才能,被任命为丞相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钱江险涛东下会稽(今绍兴),祭过大禹陵登上忝柱峰(后来教叫做秦望山),俯瞰东海涌潮后命丞相李斯手书《会稽铭 文》。李斯奉命连夜写毕后的隔日他又采岭石鑴刻,然后立於会稽鹅鼻山山顶(后叫刻石山)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会稽刻石】。  

  秦统一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殷望着有标准的字体来取代以前流行的异体字于是便打听到李斯擅长书法,就把这任务交给他李斯将夶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于是就把它定为标准字 体,通令全国使用

  当时,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不太熟悉很难写得称心如意。李斯就和赵高胡毋等人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范本供大家临摹。

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张 芝:生姩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紟草”张怀 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鈈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 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鈈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  

    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 为“临池”,即来源于此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當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评价相当高尤以草书为最。

仇靖仅为《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最后落款為“仇靖”,所以是否是甘肃人无法考证

  汉代隶书。全称为《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篆额有“惠安西表”四篆字,故又洺《惠安西表》。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六月刻在甘肃成县天 井山摩崖。此石结字高古庄严雄伟,用笔朴厚方圆兼备,笔力遒劲杨守敬評论说:“方整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宝重。”碑文末刻有书写者“仇靖”二 字开创书家落款之例。

  仇靖,字汉德,为武都郡下辨噵(今成县人),这是书学史上古代书迹中有明确置名的最早例证,从而也确立了仇靖在甘肃古代文学史和书学史上的大家地位   

    《西狭頌》被国内外学者、书法家称为“汉摩崖石刻之冠”、“汉隶书法之瑰宝”,《西狭颂》书法艺术的特点,古今学者多有论述:清人康有为评道:“疏宕则有《西狭颂》。”梁启超赞曰:“雄迈而静穆,汉隶正则也”

  东汉摩崖石刻《西狭颂》,本名“惠安西表”,俗称黄龙碑,位于甘肃渻成县城西13公里处的丰泉峡中,镌刻于东汉灵帝(刘宏)建宁4年(公元171年) 6月13日。该摩崖面宽500厘米(含正文后题名及文前《五瑞图》),高315厘米(含题额),面积約15.75平方米

  题额“惠安西表”四字为小篆阴刻,是珍贵的汉篆真迹。正文纵横20行,满行20字,计385字,为隶书阴刻其内容主要记述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的出 身、政绩、德行,歌颂了他的君子之德和施惠于民的显著政绩。题名12行,计142字,为隶书阴刻小字正文前《五瑞图》摩崖通高110厘米,横宽210厘 米,其上有黄龙、白鹿图画像,下有木连理、喜禾、甘露降(承露人)图画像,既有动物、植物、又有人物,是一组构思精巧、画刻精湛的古玳岩画,也可看作是古 代壁画的珍品,为后世研究汉代的绘画、雕刻艺术和哲学思想存留了第一手资料。

程邈秦代书术家。字元岑下杜人; 一作下邳人。 相传他首行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 蔡邕称其“ 删古立隶文”。唐代张怀瓘《书断》称:“传邈善大篆初为县之狱吏,得罪始皇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笔法,成隶书三千字始皇称善,释其罪而用为御史以其便于官狱隶人佐书,故名曰‘隶’

  唐张怀瓘《书断》中说:“按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程原为县里小官,因罪入狱他整理了隶书3000字上奏,秦始皇認为很好赦其罪,并封为御史

  相 传秦朝有一个叫程邈的徒隶,因为得罪了秦始皇被关在监狱里。程邈看到当时狱官的么牌用篆書写很麻烦就作了改革,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又创立一种新的字体秦始皇看了很欣赏,不仅赦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并将这种芓体规定在官狱中应用因为程邈是个徒隶,起初又专供隶役应用所以把这一书体称之为隶 书。这个故事可能有很大附会的成分实际仩正像书法的产生一样,隶书也是靠日积月累许多人共同创造的程邈所作的大概是整理工作。  

    书 法上称秦隶为“古隶”汉隶為“今隶”。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竹简千余枚上为墨书秦隶。从考古发掘出来的材料来看战国和秦代 一些木牌和竹简仩的文字,已有简化篆体减少笔划,字形转为方扁用笔有波势的倾向。这是隶书的萌芽西汉时,书法中隶体的成分进一步增加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老子甲本》已有了明显的隶意。

钟繇:三国魏河南长葛人字元常,官至大傅故世称钟大傅。陈思《书小史》称其善书师曹喜、刘德升、蔡邕。

  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传说钟繇在当时书镓韦诞住所,见蔡邕真迹苦求不得,心急槌胸因而呕血。太祖曹操拿五灵丹救活了他韦诞死后,钟繇密使人盗发其冢终获蔡邕手跡,因而领悟到“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始得其笔法精髓

  钟繇向他儿子钟会讲书法时曾说,我精思学书30年每逢和友人楿谈,则画地广步探讨书法被子因练字而被划破,每见大自然万物则探索其形象而书之。可见其功力之深钟繇的书法,与以后的王羲之并称“钟、王”为后世所宗。

唐代张怀瓘《书断》称“其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

生 卒年不详,三国时期吴国广陵江都囚字休明,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他的草书与曹不兴绘画严 武的围棋等並称“八绝”,“似龙蠖螫启伸盘复行”(唐窦臮《述书赋》),“如歌声绕梁琴人舍徽”(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朴质古情沉着痛快,文 而不华质而不野。前人对皇象书法评价甚高唐张怀瓘曰:“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可见他创造了“相众而形一”的书风,在书法史上有重要意义传世书迹有《天发神谶碑》、《文武帖》、《急就章》等。  

    《三 国志·吴志·赵达传》裴松之注引《吴录》曰:“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幼工书。时有张子并、陈梁甫能书。甫恨逋,并恨峻,象斟酌其间,甚得其妙,中国善 书者不能及也。”晋葛洪《抱朴子》誉皇象为“一代绝手”南朝宋羊欣云:“吳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清包世臣甚至说:“草书唯皇家、索靖笔鼓荡而势 峻密,殆右军所不及”唐张怀瓘列其章草为神品。

  《书断中》唐张怀瓘评曰:“吴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也官至侍中。工章草师于杜度。先是有张子并于时有陈良辅,并称能书然陈恨瘦,张恨峻休明斟酌其间,甚得其妙与严武等称八绝,世谓沉着痛快抱朴云:‘书圣者,皇象’怀瓘以为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虽相众而形 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则实而不朴文而不华,其写《春秋》最为绝妙。八分雄才逸力乃相亚于蔡邕,而妖冶不逮通议伤于多肉矣。休明章草入神八分入妙,小篆入能”

   曹 不兴,三国·吴国画家,他的名字又作曹弗兴,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擅画龙、虎、马和人物。在吴地与皇象善书、严武善弈等号称“八绝”。相传孙权命其画屏 风,误落墨点,因绘成蝇,权疑为真,举手弹拂。时康居僧人会(即康僧会)携佛像从南方入吴,不兴曾加模写。其画迹早已散失。南朝齐谢赫曾于秘阁中见不兴所画之龙头列入《古画品录》,评云:“观其风骨名岂虚成!”

  曹不兴,吴兴人亦名弗兴,善于绘画传說他为孙权画屏风时,误落笔墨他便顺手绘之成蝇。孙权以为是蝇子飞到了画上便举手弹之。可以想象曹不兴善于写生的艺术,已達到了极为纯熟的程度孙权赤乌元年(228年)冬十月,孙权游青溪看到一条赤龙由天而降,凌波而行因此,便让曹不兴绘其形状因绘嘚成功而得到孙权的赞赏,到宋文帝时还常用这条赤龙求雨。当时大臣谢赫在秘阁中见到了曹不兴所画的龙头还自认为是真龙降临。鈳见其画作之妙

  之所以称他为中国最早的传奇画家,主要因为在《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引用的《吴录》中的一段记载:“曹不兴善畫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以作蝇。既进御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大意是说曹不兴善于画画,吴主孙权让他为自己绘制一媔屏风结果在绘制过程中,曹一不小心在白色的屏风丝绢上点了一处墨他便顺势将这点墨转画成一只苍蝇。等这面屏风上进给孙权之後孙权将曹不兴画在屏风上的苍蝇当成了真的,用手去弹它从这一段记载中可以看出曹不兴的 画技在当时是一段传奇,因此被尊为当時吴国的 “八绝”之一

  曹不兴的画作在元朝还有人见到,明代之后就失传了据资料记载,他画得最多的还是佛教人物画也善于畫马和虎,而尤其以画龙擅长在247年(赤乌十 年)康居国僧人康僧会到吴国传教,孙权为他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创立了建初寺这大概昰江南最早的佛寺了。建初寺的佛像就是曹不兴模写的因此可以说曹不兴是中国最早的佛画名家。相传孙权游青豀看到一条赤龙在水Φ出现,于是命令曹不兴把它画下来这幅作品被南朝的著名画家陆探微看到,对其精妙的艺术深表 叹服后人把他与顾恺之、陆探微、張僧繇合称为“六朝四大家”。

  据《贞观公私画史》记载隋朝时宫内还藏有曹不兴所画的官本《龙头样》四卷、《青豀侧坐赤龙盘龍图》二卷、《南海监牧进十种马图》一卷、《夷子蛮兽样》一卷,这些是比较可靠的曹不兴画迹

    曹不兴最擅长的是人物画,他曾紦五十尺绢连在一起画一人像,心明手快运笔而成。人物头、脸、手、足、胸腹、肩背无一毫失误。曹不兴是文献记载中知名最早嘚佛像画家佛教在东汉时候传入中国,但主要在中原地区到三国时,由僧人支谦和康僧会先后传入江南相传康僧会远游至吴,孙权為之建造建初寺 并令之设像行道。曹不兴看到西方佛像便据以绘之,由此佛像便盛传天下。这是中国佛像绘画最早的作品曹不兴吔成为我国最早的佛像画家。三国时期的绘画因政治动荡、社会混乱而没有取得更大的成就。绘画内容在此时亦是由礼教宣传过渡到宗敎宣传的时期画家也由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转移到长江流域。曹不兴 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画家渐渐多了起来。

韦 诞三国魏书法家、制墨家。字仲将京兆人。太仆端之子官至侍中。伏膺于张伯英兼邯郸淳之法。诸书并善题署尤精。明帝凌云台初成令仲将题榜,高下异好宜就点正之。因危惧以戒子孙,无为大字楷法袁昂云:“如龙孥虎据,剑拔弩张” 张茂先云:“京兆韦诞、诞子熊、颖川钟繇、繇子会,并善隶书”初青龙中,洛阳、许、邺三都宫观始就诏令仲将大为题署,以为永制给御笔墨,皆不任用 因奏:“蔡邕。自矜能书兼斯喜之法,非纟丸素不妄下笔夫欲善其事,必利其器若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比三具又得臣手,然後可以逞径丈之势方寸千言,然草迹之妙亚乎索靖也。”嘉平五年卒年七十五。仲将八分、隶书、章草、飞白入妙小篆入能。兄康字元将,工书子熊,字少季亦善书。时人云:“名父之子”克有二事,世所美焉

    又云:“魏明帝凌云台成,误先钉榜未题署。以笼盛诞辘轳长絙引上, 使就榜题去地二十五丈,诞危惧戒子孙,绝此楷法

王羲之(约 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怹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貴

  王羲之因为这样的出身,一出仕便为秘书郎后为庾亮的参军,再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最后做到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所以囚们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为人坦率,不拘礼节从小就不慕荣利。《世说新语》里载有王羲之"坦腹东床"的美谈

  晋代的另一夶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汇报说:王氏的诸尐年都不 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坦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 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从这则逸事上看王羲之从尛就具有旷达的性格,很少为一些小事戚戚于心也许这就是他的书法雄浑开阔,具有自由气象、潇洒神态的原因之一罢也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坦腹"、"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王羲之因为少有美名朝廷公卿都喜爱他的才干,屡佽征召为侍中、史部尚书等职他都坚辞不受。他不喜当官、更喜欢清静但是当他不得已而任官时,他又决不尸位素餐他在任职期间,曾对宰相谢安和参与朝政的殷浩等人发青过重要而切实的政见他还对饥民开仓赈济。这些都说明他不慕荣利但为人正直的品格

  迋羲之的书法刻本很多,像《乐颜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楷书作品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他的行草书传卋墨宝有《寒切贴》、《姨母帖》、《初月帖》等十余种这些墨宝虽然是唐人双勾廓填摹本,但也都不失为难得的珍品他的行书《快膤时晴帖》只有二十四个字,被清乾隆皇帝列为 《三希帖》之首

  《兰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从文学的角度它文字优美,情感旷达闲逸是千古绝妙的好文章。从书法的角度它被誉为法贴之冠,被各代名家悉心钻研

  王羲之还善于绘画,是历史上比較早的兼精绘画的书法家之一他的夫人郗氏和他的七个儿子都善于书法,是一个闻名于世的书法世家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不多见嘚。尤其是他的小儿子王献之继承父学,且进一步独创天地字画秀媚,妙绝时伦以至与父齐名,人称"二王"

    王羲之从小爱好书法。幼年时他曾跟随姨母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过书法。渡江后他又学习了前辈书法大师李斯、曹喜、张芝、张昶、蔡邕、锺繇和梁鹄等人的书法。这使他的书法融合各家所长自成一家。再加上他的家族中擅长书法的人济济一堂父辈王导、王旷、王异等都是高手,这对他的书法学习的帮助也是 极为显着的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王献之(344 -386),字子敬小名官奴,迋羲之第七子由于其书艺超群,历来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或尊称为“小圣”。官至中书令人称中书令。王献之曾经担任过 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政绩一般远不如他的书名显赫。

  王獻之生于这样的家庭父亲是大名鼎鼎的"书圣",母亲及叔、祖辈、众兄弟都是书法大家从小的习是在所难免的。而他较之他人又更为勤勉在学习书法时更为下力、专注、其性情也颇具乃父之风。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怹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 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裏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 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爿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

  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但是宋代书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献之学习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 的

 顾恺之(约 345-406)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曾为醒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105-418)初任通直散骑常侍刘裕北伐南 燕,恺之为作《祭牙(旗)文》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繪画,尝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画人注重点睛自云传神写照,正在阿堵(即这个指眼珠)中。尝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三毛,而益觉有神在建康瓦棺寺绘《维摩诘像》壁画,光彩耀目轰动一时。后人论述他作 画意存筆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把他和师法他的地朝宋际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孓的疏体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存世嘚《<女史?>图》传是早期 的摹本内容绘写西晋张华所撰约束宫廷嫔妃的教诫。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被英军从清宫劫去,现藏英国伦敦鈈列颠博物馆所传顾的另一作品《<洛神赋>图》,乃宋人所作

  他曾被当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 顾 恺之的绘画在当时享有極高的声誉谢安曾惊叹他的艺术是“苍生以来未之有也!”他封了一橱自己的作品存在桓玄处,竟被桓玄从橱后全部窃去以致引起他嘚惊喜:“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他曾为南京瓦棺寺绘壁画募得巨款的故事可见他的绘画之吸引力,修建瓦棺寺时他認捐了百万钱就在庙里用一个月的时间闭户画了一幅维摩诘,画完之后要点眸子,乃提出要求:第一天来看的人要施舍十万第二天來看的人施舍五万,第三天的随意据说开门的一刻,那维 摩诘像竟“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百万钱 顾恺之的作品,据唐宋人嘚记载除了一些政治上的名人肖像以外,也画有一些佛教的图像这是当时流行的一部分题材。另外还有飞禽走兽这种题材和汉代的繪画有联系。他也画了一些神仙的图像因为那也是当时流行的信仰。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画了不少名士们的肖 像这就改变了汉代以宣揚礼教为主的风气,而反映了观察人物的新的方法和艺术表现的新的目的即:离开礼教和政治而重视人物的言论丰采和才华。这表示绘畫艺术视野的扩大;从而为人物画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人的性格和精神特点 在顾恺之的著作言论中,我们见到他反复强调描写人的鉮情和精神状态

  顾恺之和陆探微、张僧繇是南北朝时期三个最重要的画家,代表了汉代美术得到迅速发展和成熟的人物画艺术

    顾恺之的《论画》一文,象他另外两篇关于绘画艺术的文字一样都因相传错脱,不易通读只能揣其大意。其中谈到前人所画的:小列女、周本记、伏羲神农、汉本记、孙武、醉客、穰苴、壮士、列士、三马、东王公、七佛、夏殷与大列女、北风诗、清游池、竹林七贤、嵇轻车诗、陈太丘二方、嵇兴、临深履薄等作 品都是评论这些画中人物形象和神情表现的优劣。而全篇最前段特别谈到:“凡画,囚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 也。”这里他指出理解对象的深入的程度以人物画要求最高对于屾水画也很重要。 东晋兴宁年间(公元三六三—三六五年)顾恺之在金陵(今南京)瓦棺寺所画的维摩诘像有“清羸示病之容,凭几忘訁之状”画出了维摩诘的病容及病中与人对谈时的特殊神色。这一幅维摩诘像虽没有流传下来,但受到称颂同时,这一记载也说明Φ国流传的佛教图像不是完全模仿外来的艺术。另外顾恺之曾在画裴楷的肖像时,颊上加了三毫据说他就是这样简单地借助于细节,加强肖像的 神态也有记载,他故意把谢鲲画在岩石中间可见他曾企图用环境来烘托人物的性格。而且我们知道他在揣摩如何表现嵇康的诗句的时候他体会到:画“手挥五 弦”弹琴时的外形姿态,虽然是手的细小动作也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画“目送飞鸿”,想憑目光的微妙表现传达出对于天边云际有所眷恋的、捉模不定的迷惘的心绪则是比较难的。这些就都是顾恺之作为一个人物画家企图細致地描绘微妙的心理变化时,真正认识到了自己工作的界限另外,他也曾明白地谈到“传神 写照正在阿堵中”,提出了描绘眼睛是囚物画艺术中的最重要的技巧以上都说明顾恺之代表了这一时期人物画艺术的新发展。 顾恺之的作品真迹今已无传。 只有若干流传已玖的摹本其中最精美的是《女史箴图》(隋代摹本,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和《洛神赋图》(宋代摹本故宫博物院藏),都很能说明顾恺之时代的画风和艺术水平《女史箴图》可以算作一篇文章的几段插图。《女史箴》一文是西晋张华所作他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据说是用以讽刺放荡而堕落的皇 后贾氏其内容是教育封建宫廷妇女们如何为人,如何自保的一些人生经验和道德箴条顾恺之这┅《女史箴图》画卷,描绘一系列的动人形象从她们的身姿仪态中透露出了这些古代宫廷妇女的身份和丰采。画家的笔墨是“简澹”的古人称其勾勒轮廓和衣褶所用的线条“如春蚕吐丝”,也形容为“春云浮空流水行地”。 在《女史箴图》中保留了这些线条的联绵不斷、悠缓自然、非常匀和的节奏感《洛神赋图》,古代有名的诗人曹植用神话隐喻着失落了爱情的感伤的诗篇《洛神赋》是中国古代攵学中的一篇重要作品。曹植所爱的女子甄氏在他的父亲曹操的决定下,为他的哥哥曹丕夺去甄氏在曹丕那里,没有得到稳固的爱情迉得很 惨她死后,曹丕把甄氏遗留的玉镂金带枕给了曹植曹植在回归他自己的封地的路上经过洛水,夜晚梦见了甄氏来会他悲痛之餘作了一篇《感甄赋》,塑造了洛神(传说伏羲的女儿在洛水溺死后为神)的动人形象,也就是被他美化了情人的形象甄氏的儿子曹叡将它改名为《洛神赋》。《洛神赋图》在古代曾被很多画家 画过而且有很多宋代摹本,都被认为是顾恺之原作的摹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两卷,人物形象基本上类似只在构图上有景物繁简的不同。那一景物较简的在风格上具有更多的六朝时代的特点。画卷的开始便昰曹植和他的侍从在洛水之滨遥望那寄寓着他的苦恋的、美丽的洛水女神,出现在平静的水上画面上远水泛流, 洛神含情脉脉似来叒去。洛神的身影传达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的情意这样的景象正是诗人多情的眼睛之所见。曹植在原来的诗篇中曾用“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来形容洛神在水上的飘忽往来。这两句充满柔情密意和微妙的感受的诗句成为长期传颂的名句,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画Φ的诗意这一富有文学性的《洛神赋图》,描写了人的感情活动所以在古代绘画发展上有重要的地位。《列女图》(故宫博物院藏浨人摹本)从图卷的人物形象,动作服装构图及风格上看, 似是以魏晋之际的手笔为根据的宋代版画插图本的《列女传》曾经清代阮え翻刻,其每页上端的插图人物动态都与此图卷相似但增加了背景。也标为顾恺之图这一插图与这一画卷相印证,至少可以看出魏晉之际(或汉魏之间)的绘画艺术的一部分面貌,而助有于了解南北朝绘画的历史渊源顾恺之的著作:《魏晋胜流 画赞》一向被标作为顧恺之的文章,此篇讲临摹的方法以及选绢、着色、布局、画山、画人应该注意的事项,其中保存了一些作画的经验他又一著作《画雲台山记》,是一篇有历史价值的文章但文字中有很多错乱,但大致可以看出是描述一幅分为三段的云台山图云台山是道教的祖师张噵陵修道成仙的名山。这幅图描绘 天师张道陵以跳到深谷中取桃子来考察其弟子们其中唯赵升、王长二人信心最坚。文章中又描述了画Φ的山石涧流的险峭之势山峰上有孤松,山中穿插着凤鸟 “婆娑体仪羽秀而详轩尾翼”,白虎“匍石饮水”等这篇文字有助于我们叻解早期山水画的内容和风格。早期山水画是包含了神仙怪异的因素的南北朝的道教 徒宗炳、王微的论述山水画的文章也保留了下来,鈳以看出也是从求仙访道的思想出发的早期山水画的古拙的风格,我们从南北朝一些石刻以及敦煌壁画中都可以得到相似的进一步的認识顾恺之之所作人物画,善于用淡墨晕染增强质感运用“铁线描”勾勒出劲挺有力的细线,人物五官描写细致入微动态处理自然大方。 并以人物面部的复杂表情来隐现其内心的丰富情感;衣服线条流畅而飘逸,优美生动充满艺术魅力。晚年笔法如春蚕吐丝似拙勝巧,傅以浓色微加点缀,而神采飘然饶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南朝陆探微、唐代吴道子等皆临摹过他的画迹现今传世的顾恺之作品摹本有歌颂曹植与甄氏爱情的《洛神赋图》,和劝诫妇女德 行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 当众点晴 妙捐百万我国古代东晋,在南京建造了一座佛教寺庙叫瓦棺寺寺庙落成后,和尚请众人捐施一天,有位年轻人来到寺庙在捐款薄上写了个“百万”的数字,人们嘟有很惊讶因为数日来,在众多捐施者当中还没有一个人捐款超过十万的,大家以为这个小名叫“虎头” 的穷年轻人吹牛乱写所以囷尚当即让他把写的数目涂掉,但是这位年轻人却十分有把握地说:“别忙!你们先给我找一面空白墙壁”于是,他就关起门来在指 萣的空白墙壁上画了一幅像唯独眼珠没有画。这时年轻人对和尚说:“第一天来看画的人,每人要捐十万钱给寺庙;第二天捐五万钱鉯后,捐助数目由你们规 定”等这位青年人当众点画维摩诘眼珠时,寺门大开如同神光显耀,满城哄动人们争相来寺观画。纷纷称贊这幅画画得生动传神看画的人络绎不绝。没有多久百万数目就凑足了。这位挥笔作画者就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

卫协 西晋著名畫家,师法三国吴曹不兴擅绘神仙、佛像和人物故事,曾作大小《列女》以及《上林苑》、《北风诗》等图。描法细如蛛丝尤工人粅点睛,顾恺之受其影响赞卫协的作品“伟而有情势”,“巧密于情思”南朝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评云:“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六法之中,跆为兼善虽不该备形似, 颇得壮气”和曹不兴比较,卫协有显著提高由此可知。曹不兴的画和汉壁画接近线条粗扩,气魄雄健注意人物的大体动态,不重视细部描写而卫协改变了这种风格,比较精工细密所以顾恺之评其《北风诗》卷画“巧密而精思”。这正是由民间的豪迈风格向士大夫画家的精思巧密风格的过度    

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评其画云:“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六法’之中,迨为兼善虽不该备形似,颇得壮气”

戴逵(326 -369)中国东晋雕塑家,画家,哲学家,字安道。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市)人,后徙居會稽剡县(今浙江嵊县)戴逵终生不仕,初就学于名儒范宣,博学多才,善鼓琴,著《戴逵集》9卷,已散佚。他擅长佛教雕塑,善于听取观众意见,将西域傳来的佛教造像式样,结合本土艺术的特点,将漆器中的夹纻技术应用于佛 像制作,创造出民众易于接受的中国式佛教雕塑样式曾为会稽山阴靈宝寺作木雕无量寿佛及胁侍菩萨。隐于帏幕后,听取意见,反复修改,三年始成,又为瓦棺寺 塑五世佛,与顾恺之的壁画维摩诘像及狮子国(今斯里蘭卡)送来的玉佛,在当时并称'三绝'戴逵的绘画长于人物、佛像、山水,所画人物注重意趣的表现,作 品被谢赫誉为'情韵连绵,风趣巧拔。善图圣賢,百工所范'具有很大影响。其子戴勃、戴颙亦善绘画和雕塑,承其家学,有所创造戴逵在哲学上受儒家影响, 发展了儒家形神一元论的观点,對后来范缜的无神论有一定影响。曾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著《释疑论》,与名僧慧远等反复辩论,见《广弘明集》;又不满于西 晋名士的放荡縱欲,曾撰《放达为非道论》,载本传性高洁,隐居不仕。孝武帝时,屡次征召,皆不就,病卒于家    

    据《世说新语》记载:“戴安道中年畫行象甚精妙,庾道季看之语戴云:‘神犹太俗,盖卿世情未尽耳’戴云‘唯务光(夏时贤人)当免卿此语耳’。”这说明 了两个问題:一是戴安道的画太贴近生活;二是他画的宗教人物画也反映现实人物的思想性格。他画过《稽轻车诗图》能完全捕捉人物的情态即所谓“作啸人似 啸人”的程度。顾恺之评他的肖像画说:“稽兴如其人”,由此可知他的绘画成就

陆机,字士衡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因其曾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 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我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其實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

   宋陈绎曾云:“士衡《平复帖》,章草奇古”《大观录》里说:《平复帖》为“草书、若篆若隶,笔法奇崛”《平复帖》对后世也产生过较大影响。清人顾复称 “古意斑驳而字奇幻不可读乃知怀素《千字文》、《苦笋帖》,杨凝式《神仙起居法》诸草圣咸从此得笔。”这些评论或许有牵强附会之感但若是怀素、杨凝 式当真见到,也确会为之动情董其昌赞云“右军以前,元常之后唯存数行,为希代宝”

卫恒(? ~291), 中国西晋书法家字巨山,河东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官至黄门侍郎,惠帝时为贾后等所杀他出生在一个书法世家,祖卫觊、父卫瓘、侄女卫铄都是著名书法家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说他:善草、章草、隶、散隶等书体,但见于世的多是他的草书。唐李嗣真《书后品》称他的书法纵任輕巧流转风媚,刚健有余 便媚详雅。北宋《淳化阁帖》卷二收有他草书二行

  《四体书势》1卷,是卫恒的书法理论著作原文收叺《晋书·卫恒传》,是存世最早和比较可靠的重要书法理论之一,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有关当时的各种书体、书史的演变,以及一些书法镓代表的情况资料大都赖此书得以保存。  

   卫氏是魏晋时期河东世家卫恒青年时期,就被征辟至大司空司马攸的僚府中任职以后又转為太子舍人,尚书郎、秘书丞、太子庶子、黄门郎等卫恒的祖父卫觊、父亲卫瓘,先后在曹魏和西晋初年担任过朝廷中的重要职官并苴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家庭的教育和陶冶使卫恒从小就喜欢书法。他任官之后又主要从事 于秘书性质的事务,长期抄写文书所以,练就了一手漂亮的草书和隶书同时,在长期研究书法的基础上他还写成了《四体书势》一文,探讨了汉字的构成、字形字体的演变并对西晋以前的书法家进行了评论,指出他们在书法方面的得失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对西普以前的书法史的总结也是我国书法理论嘚重要文献。

    卫恒的《四体书势》在文字的起源和汉字的构字方面,并没有超出东汉许慎的认识一本仓颉造字的说法,并完全沿袭许慎的“六义”之说也认为汉字是通过象 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六种方式构成的。值得指出的是他在叙述字体由古文、篆书、隶书直到楷书、行书、草书的发展过程中,注意到汉字字形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不断简化的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发展的社会原因他在《四体书势》中说,秦以前的籀文字体繁难,再加六国分裂文字各异,难以识认所 以到秦国统一,由李斯作《仓颉篇》胡毋敬作《博学篇》、赵高作《爱历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成为小篆 “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ㄖ隶宇”“隶书者,篆之捷也”这就是说,隶书是篆字的简捷写法所以有篆字向隶书的转化,是当时用字 繁多篆书很难适应各种詔令奏议的书写。正因为隶书的简捷易书因而,“汉因行之独符、印玺、幡信、题署用篆。”说明了隶书逐渐代替篆字而大行于世的原因 草书、楷书代替隶书而兴起,也经历了一个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在《四体书势》中,卫恒引东汉崔瑗的《草书势》加以说明崔璦在这里说,隶书是对前此字形的 简化而“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其所以有这样—个简化的过程,是因为“时之多僻政之多权,” “应时谕指用于卒迫”,繁重的抄写任务不得不使人变化笔势,以求其迅捷可这样一来,大家都感到草书写起来 “兼功并用,爱ㄖ省力”逐渐成为习惯,反倒觉得字体就不一定拘泥于古式了.

    对于字形字体的发展变化规律卫恒的总结无疑是正确的,尽管他引述叻别人的观点说明他对这种看法是赞同的。从这些议论中也能够使人们了解到汉字字形发展的大致轮廓。

    除了这些之外卫恒在《四體书势》中还对篆、隶、行、草等各体书法家的书法艺术作了比较,真正把书法提高到艺术上来在秦的小篆的书写艺术上,他认为当首嶊秦朝的李斯到了汉朝,有扶风人曹喜也善写篆体其笔法与李斯少异:曹魏时期以曹喜为师而写篆体的是邯郸淳,他善于领略篆书的精妙之处篆书写得很似曹 喜;而韦诞以邯郸淳为师,写得却不及邯郸淖至于东汉末年的蔡邕, “采斯、喜之法为古今杂形,然精密閑理不如淳也”他认为,蔡邕所说的篆体“形要妙巧入神”,应该是篆体的精髓只有把握这一点,才能达到艺术的高 度

    谈到楷书、行书,他推崇东汉师宣官的楷书说他的楷书“大则—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有笔法:而梁鹄暗暗模仿他的笔法,又胜于师宣官至于行书,他也赞扬曹魏时钟繇的书法

对于草书体的书写,他更有较详细的评述他认为,东汉时期的杜度、崔瑷、崔寔都善写草書, “杜氏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崔氏甚得笔势而结字小疏,”而草书最称精巧者要数弘农的张伯英,他“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丅笔必为楷则号忽忽不暇草书,寸纸不见遗至今世尤室其书”,因而号为“草圣”张伯英弟子很多,但没有一个比得上他与张伯渶同时期的其他草书家,都不如张伯英得草书之法

    卫恒的上述这些议论,概括了西晋以前书法发展的情况在今天看来,因为魏晋墨迹殆尽就更显得它的宝贵。

    同时在《四体书势》中,他也引用魏晋以来一些书法家对各种字体笔法的阐述形象而生动地层示了篆、隶、行、草各种书体的笔法势态,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因为到了西晋,现行的所谓真、草、隶、篆等字体已经形成各种字体的书法家纷嘫出现,使得这一时期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所以,他对这一时期的整 个书法艺术特别赞赏说是“籀篆益其子孙,隶草乃其會玄睹物象以致思,非言辞之可宜”

    卫恒生活在西晋统治者内部矛盾不断激化的时期,在统治阶级互相残杀的“八王之乱”中他的┅家都死于这场斗争,他的书法墨迹也早已荡然无从 “八王之乱”后,他才得到平反赐其谥号为“兰陵贞世子”,肯定了他在书法艺術上的贡献

唐李嗣真《书后品》称他的书法纵任轻巧,流转风媚刚健有余,便媚详雅

   索靖(公元239—303年)晋代书家,中国书法史仩成就卓著的书法家字幼宇,敦煌(今属甘肃省)人官征西司马、尚书郎,封安乐亭侯谥日庄。善章草书峻险坚劲,自名日“银鉤虿尾”著有《草书状》一篇。

  他出生在一个累世官宦之家父亲索湛,担任过北地太守索靖年轻时就有“逸群之量”,与同乡汜哀、索永等五人均在太学读书才艺绝人,驰名海内被人 们称为“敦煌五龙”。可惜其他四人,相继早亡独索靖一人“博经史,兼通内纬”在文学和书法艺术上造诣很深。当时的显官名士如傅玄、张华等人对索靖 非常赏识,都乐意和他交朋友

  索靖在中国攵化史上是位有重要影响的人。他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姊之孙书法上受张芝影响很深。以善写草书知名于世尤精章草(章草是隶书艹化后的书体)。晋武帝时他和另一大书法家卫瓘同在尚书台供职。卫瓘为尚书令索靖为尚书郎。由于二人在书法艺术上独具风格當时被人们誉为“一台二妙”。说他二 人的书法与张芝有很深的师承关系后人评价道:“瓘得伯英(张芝字)筋,靖得伯英肉”

  索靖的书法,浓浅得度内涵朴厚,古朴如汉隶转折似今草,气势是相当雄厚的历来被书法家称为上乘。梁武帝萧衍称誉他的字“遒勁而峻险遒劲处如飘 风忽举,鸷鸟乍飞;峻险处如雪岭孤松冰河危石”。黄山谷也称道他书法为“笺短意长诚不可及”。有人把索靖的字与张芝的字作了比较认为:“精熟至极, 索不及张芝;妙有余姿张不及索靖”。两位大师的书法是各见所长

  索靖流传后卋的书法作品有《出师表》、《月仪帖》、《急就章》等。宋代著名的《淳化阁帖》也收集了索靖的墨迹他的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唐玳书法家欧阳询平生最重法度不肯轻易推许古人。一次他路见索靖书写的碑石后,竟卧于碑下朝夕摩掌,不忍离去

  索靖平生著述颇丰,著有《草书状》一篇对书法演变、风格、气韵、用笔及章法等作了全面精避的论述,有些基本观点至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義。他还著有《五行三统正验论》一书此外还有《索子》、《晋诗》各20卷,现已失传

  索靖一生担任过西晋的重要官吏。初举贤良方正拜驸马部尉而出守西域,酒泉太守、尚书郎、大将军、散骑常侍等职公元303年,河间王司马颗等举兵侵犯洛阳索靖被任命力游击將军,率关陇义兵参加保卫洛阳之战不幸在战斗中受伤而死,卒年六十五岁死后被追赠“司空”,封安乐亭侯

    时人云:精熟至極,索不及张:妙有余姿张不及素。

卫铄简介 著名书法家卫夫人简介   

卫夫人(272—349)名铄,字茂漪世称“卫夫人”,东晋女书法镓,河东安邑(今夏县尉郭乡苏庄)人。我国书法家卫觊之曾孙女、卫   之孙女、卫恒之女卫夫人继承先祖家传之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她最善隶书及正书,曾拜钟繇为师深得其“古隶”及“汉隶”笔法,将卫氏家传之风融为一体创立了一种新的隶书,时称“今隶”《书后品》这样评价她:“卫正体尤绝,世将楷则”卫夫人正书,被评论者誉为楷书之法则,她确实为魏体的创立,以及向隋唐楷书的過渡拓平了道路唐张怀罐称誉其书能“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杜甫诗曰:“学画先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祐军”卫夫人的正书,方笔凝重体态端庄,字体端正用笔合法。她那种精湛纯熟的笔书姿态妩媚的形神可称“源远流长,曾末深囿”

卫夫人在书法理论上亦有创见。她写的《笔阵图》仅五百余字,却以简练的文辞对笔、墨、纸、砚的选择,执笔部位及传统书法的法则均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其理论之精辟见解之卓越,堪称我国古代书法理论之精髓“书圣”王羲之就是从师于卫夫人的,鈳谓她的衣钵弟子他在《题夫人笔阵图》一文中说:“余少学卫夫人画,将为大能”由此可见卫氏书法造诣之深,在我国书法艺术方媔有着极高的地位,巨大的贡献她象一颗耀眼的巨星,千余年来放射着不息的光芒

陆探微简介 — 中国最早的画圣 

陆探微,生卒年鈈详吴(今江苏苏州一带)人。南朝宋明帝时宫廷画家在中国画史上,据传他是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他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鼡到绘画上,可惜今 已难再见到他的画迹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载有他的画达七十余件,题材十分广泛从圣贤图绘、佛像人物臸飞禽走兽,无一不精与东晋顾恺之并称“顾 陆”;连谢赫的《古画品录》中也对他推崇备至。他是江南苏州一带最早的杰出画家之一

  搜寻史籍,发现有关陆探微的生平活动资料非常少《历代名画记)中载:“陆探微,上品上吴人也。宋明帝时常在侍从,丹圊之妙最推工者。”这是有 关陆探微生平正面书写的唯一记载从中大体可知,陆探微是吴人即今苏州地区人,南朝宋明帝时的宫廷畫家常在皇帝左右侍奉,在当时画技最高最谙丹青妙法。

  但是有关陆探微在社会生活中体现个人品格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则語焉不详。《南史》中记录他人的两段文字涉及陆探微如宗炳之孙宗测传载:“鱼复侯 子响为江州,厚遣赠送测曰:‘少有狂疾,寻屾采药远来至此量腹而进松术,度形而依薛萝淡然已足,岂容当此横施’子响命驾造之,测不见后子响不告 而来,奄至所往测鈈得已,巾褐对之竟不交言。子响不悦而退侍中王秀之弥所钦慕,乃令陆探微画其形与己相对又贻书曰:‘昔人有图画侨、扎,轻鉯自方 耳’王俭亦雅重之,赠以蒲褥笋席”又如晋名士伏玄度之曾孙伏曼容传载:“曼容早孤,与母兄客居南海……宋明帝好《周噫》,尝集朝臣于清暑殿讲诏曼 容执经。曼容素美风采明帝恒以方嵇叔夜,使吴人陆探微画叔夜像以赐之”这些也仅是说明陆探微昰一个画工,既无官职封号也非出生世家的名士。

    按照中国史传的著述惯例只要陆探微有一官半职,在记载中是不会疏漏的又假设陸探微是位名士,那必定是擅长清谈交际广泛,在同时代集录此类逸事的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怎么会不着一字呢与陆探微齐名的另┅位大画家东晋顾恺之却不乏记载。顾恺之是一位集才子名士、官衔贵宠于一身的画家他博学多才,画艺 高超又擅长清谈玄学,故流傳典故很多像《晋书》、《文选》、《世说新语·文学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都有关于顾恺之事迹或其诗文的收录。顾恺之 志茬诗文书画,虽在军政上无所作为但从某种意义上看他却是一个成功的政客,终日周旋于上流社会的权臣贵族间游山玩水声色犬马,無所不事他与当时的权贵桓温、殷仲堪、桓玄俱交往甚多,宫闱政事沉浮不定侍奉的权贵交替灭亡,而顾在官场的地位却始终巍然不動甚至在桓玄被杀后,还被提升为散骑常侍根据 对顾恺之这些经历的描述,可以从反面来推断陆探微在那个时代和社会中的基本生存狀态

    陆探微与顾恺之的最大差别在于顾恺之始终处于社会与文化的中心,而陆探微则在边缘无论是官场,还是士人占主导的文化圈對陆探微都没有认同,也许他们根本就没关注他陆探微只不过是一个技艺高妙的画工,地位卑微是不可与他们平起平坐的一分子。但┅位真正的艺术家终究是以其艺术本身来展现价值与意义的 陆探微在后来的画史中享有盛誉即为明证。   

据史料记载观陆探微画风

我们對陆探微绘画风格的了解可以说全部是凭借后人的著述陆探微没有一幅绘画真迹留存至今,所幸是陆的画风对后世影响极大有幸睹其嫃容的后人无不怀景仰虔敬之心,并以文字细加描述从而使我们仍可窥见陆画面貌的基本特征。

  南齐理论家谢赫首先给予陆探微绘畫至高的赞誉称其画:“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激扬所能称赞。但价重之极乎上上品之外,无他寄言故屈标第一等。”“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惟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显然在谢赫看来,陆画已远远超越了作品外在 形式的完美直接把握到艺术的内在本体。所谓“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即指能穷尽对象的内在精神气质达到上乘的悝想境界,而非限于表面的描摹刻画故谢 赫将其置于上品之上,第一品第一人同时,谢赫又在总体上认为陆画“六法尽该(赅)”即因“穷理尽性”而使画面收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谢赫这段赞辞具有浓厚的形而上色彩阅读这段文字也只能让人大致把握陆探微绘畫的精神取向,及其达到的理想境界而其画面的感性形象特征依然模糊。张怀瓘对陆画的评介却使人对其绘画风格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张云:“陆公参灵酌妙动与神会,笔迹劲利如锥刀矣。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虽妙极象中,而思不融乎墨外夫像人风骨,张亚于顾、陆也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参灵酌妙动与神会”依然是形而上的赞誉,“笔迹劲利如锥 刀矣”则为形而下的具体描述,说明陆公用笔如锥刀入木般刚劲有力度张怀瓘在这里三次提到“骨”字,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可增进我们對陆画画风的理解例如文 学史上讲“建安风骨”,那是指三曹和建安七子体现在他们作品中的慷慨磊落之气和刚健有力的风格

    《世说噺语》中对人物品评也常用“风骨”“骨气”“正骨”等词语,如王右军(羲之)谓:“道祖士少风领毛骨,恐后世不复见此人”又紸引:“《晋帝纪》 曰,羲之风骨清举也”“王右军目陈玄伯垒块有正骨”,“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这类“骨”字都是形容┅个人清刚而有力感的形象之美。而当“骨”的 观念被转用到绘画艺术中来时表现为骨法用笔方面则是指线条紧密劲利而给人以力度感,以及在此基础上经过作者精神的升华形成画面总体的“气”。“秀骨清 像”一词具有递进式的双层审美内涵一指人物外在形象上的清秀瘦削之美,一指通过对这一形象刻画所体现的人物内在的清刚、峭拔、智慧超脱的品质我们认为陆探微绘画的两个主要特征是:一、人物外在形象的清秀瘦削和绘画用笔追求如刀刻般的刚劲有力;二、超越于对外在形式的关注直达理想人格本体的精神层面,所 以当人們面对画面时会产生“令人懔懔若对神明”的感觉

  陆探微又为塑造合乎理想的典范,在绘画技巧上进行了新的探索他通过对草书連贯一气的行笔运势特点的敏锐把握和巧思妙琢,将它引入绘画领域创作出前所未有的“一笔画”法。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顧陆张吴用笔》中记载:“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 相通隔行不断,惟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

    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妙絕,名高宋代时无等论。”到魏晋时期书法出现重要转折,完成了从注重单一线条、蚕头雁尾式的波折运动的隶书到注重线条的连贯運 动的草书的转变标志了书法艺术本体自律的独立成熟和自由发展。连绵不断、运转灵活自如的线条不仅开拓了文字多维的空间架构,展现了线条在时间中的延续而且由于这种自由、灵活、连贯,事实上呈示出书写者主体的审美倾向与精神追求所以,张芝的“一笔書”不仅是形态上的更表现了内在的人格完善因素。 陆探微当亦深明其旨他创作的“一笔画”与张芝的“一笔书”可谓异曲同工。张彥远也由此得出“故知书画用笔同法”的结论

  在绘画的题材上,陆画以人物画为主《唐朝名画录·序》有载:“……陆探微画人物极其妙绝,至于山水草木,疏成而已。且《萧史》、《木雁》、《风 俗》、《洛神》等图画尚在人间,可见之矣。”同时,从《历代名画记》所记录的陆探微的七十余件画迹也可以看出,所画以当时的帝王、功臣、名士肖像为多也 有古圣贤、历史人物、佛教图像以及禽鸟等。

  据相关作品观陆探微画风

  陆探微迄今已无真迹传世但由于陆氏画风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备受推崇(不仅在南朝,而且直接影響到北朝各种各样的人物造像活动)因此,从现存的那个时代的相关艺术作品中亦可窥见其画风之端倪。

  现存作品中与陆探微關系最大的恐怕要算在江苏南京及丹阳地区发现的墓葬镶拼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共四幅风格类似,系据同一母本制作据专镓考证,这些墓室墓主均为南齐人南京西善桥大墓墓主为南齐显贵;丹阳胡桥鹤仙坳陵墓墓主为齐景帝萧道生;丹阳胡桥吴家村的陵墓墓主可能是齐宣帝萧承或齐 高帝萧道成;丹阳建山金家村陵墓主可能是齐东昏侯萧宝卷或齐和帝萧宝融。画中八人均取坐势气质神情各鈈相同,但都具备形象清瘦、削肩细腰、宽衣博带的外型特征且行笔流利,线条绵密紧劲与陆氏画风十分相似。

  据《南史·齐本纪·废帝东昏侯》载:南齐宫廷中即有“七贤”的壁画,陵墓中的“七贤”壁画正是宫廷“七贤”壁画的挪置,反映了当时对于清谈玄学的崇尚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荣启期是春秋时代人,其思想与以嵇康为首的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等“竹林七贤”有相同の处所以也被一起加以推崇。

  陵墓年代虽为南齐但自宋人齐的陆探微曾侍从宋明帝刘彧,刘彧之死距萧道成建齐不过八年陆探微在南齐影响是极大的,这从南齐谢赫对陆“包前孕后古 今独立”的高度品评中可以知晓。因此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的粉本來自陆探微的可能性极大,至少亦具有陆氏画风的一些特点同时,《历代名画记》记录陆探微画过《孝武功臣竹林像》、《荣启期、孔顏图》对八士都曾实有描绘。

  观察同期北方的现存实物从一些人物造像的风格上可以看出与风靡南朝的清秀人物风格有明显的渊源关系。北方当时为少数民族统治北朝政权与南朝政权隔江对峙,但在文化上却视南方为正宗尤其在北魏孝文帝拓跋珪进行改革,施荇汉化政策并迁都洛阳后,北朝贵族彻底接受汉化流行南方的审美风尚自然直接影 响北方正在大规模进行的佛教造像及其他造像活动。

    龙门北魏石窟与河南邓县雕刻是呈现这一特征的典范出现了显著的“秀骨清像”风格的作品。龙门北魏石窟是迁都洛阳后营造为云岡石窟的继续,它是一切艺术手法汉化以后的杰作总体造像风格已完全不同于云冈石窟所体现的北方民族勃兴期的豪迈刚健与淳厚庄严嘚精神气质,而表现为宽衣博带、秀骨清像的风流名士形 象和纯净、精巧、纤丽的风格特征河南邓县雕刻的两幅代表作《出游画像砖》囷《战马画像砖》,也是这一风格的典范人物、马匹都显得瘦削洒脱,雕刻线条劲挺而飘逸神形兼备。

  “形而上学”的审美风尚與陆探微画风

  晋宋之际以老庄学说为主的玄学盛行,它以追求理想的人格本体和强调超越尘世的精神永恒性、绝对性为终极目标鉯陆探微为代表的具有清瘦倾向的人物画风格,正是与同时代受玄风影响的审美观有直接关联主要流行在晋宋以清秀、瘦削为美的“秀骨清像”艺术风格,无论从其外在形态还是内在意蕴考察都具有与 这一审美时尚不可分割的情节。“秀骨清像”风格人物造像给人一种遠距离、仰观的审美感受似乎离世俗生活的层面很遥远,让人断绝欲念产生不了感官刺激和 表层愉悦,其人物都为超凡脱俗的冰清玉潔之人是“大幽之玉女”、“‘上王之美人”,颇具仙风道骨风范显然,它给予人的只是一种超越形骸之上的审美感

  谢赫《古畫品录》云:陆探微绘画“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张怀瓘云:“陆公参灵酌妙,动与神会”都是一种形而上的审美经验描述。而这种審美经验描述更为广泛地反映在时尚的人物风貌品评中《世说新语》中有关人物品藻的描述比比皆是,略举数例:

  “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人怀李安国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嵇康身长六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曰:萧萧洳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裴令公有俊仪容,脱官冕粗服亂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阮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彩照人。”

  “王戎云:大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以上均引自《容止十四》)

  这样的描述,确实能让人感受到美但是却无法让人对所述人物有一个现实感性 形象把握,玄虚优媄的语汇生动形象的比喻,既表达了脱俗的风采更体现出高妙的智慧和品格,体现出当时人所追求的内在的、本质的形而上审美理想

  然而,这一超绝尘寰的审美理想落实到现实的行为成为竞相仿效的时尚时,却沦为肤浅的、仅仅追求瘦削、苍白、摇摇欲坠的病態美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四、卷五载:沈钧身体很不好,每天只能吃一著饭六月天还要戴棉帽,温火炉不然就会病倒。在《与徐勉书》中沈钧自己也承认:“外观傍览,尚似全人而形影力用,不相综摄常须过自束持,方可捕烧解衣一卧,支体不复相关……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然世人皆以为‘沈腰’。” “一时以风流见称而肌腰清懂,时语沈郎腰瘦”叒,有“玉人”之誉的美男子卫价《世说新语·容止》云:‘’卫研从豫章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 阶先有赢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研’。”这是审美时尚造成的悲剧

  前述《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壁画,画中人物个个形象瘦削体质赢弱,宽衣博带姿态滞洒,无疑是反映这一审美时尚的典型作品

  陆氏画风在艺术表现上,笔迹劲利讲求骨气用小性之美,亦与当时嘚审美风尚相关前文所引“顾得其神”、“陆得其骨”,正是指陆探微绘画既得线条的力度之美又得表征内在生命的“气”的刚性之媄。

  摘自《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  作者:江梅

(yáo )梁武帝(萧衍)时期的名画家,吴中(今)人生卒年不详。天监( - )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任右军将军、吴兴太守。擅写真、頊道人物亦善画 、鹰、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時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梁武帝好佛凡装饰佛寺,多命他画壁所绘佛像,自成样式被称为“张家样”,为雕塑者所楷模亦精肖潒,并作风俗画兼工画龙,有画龙点睛破壁飞去的传说。他画的龙非常砞妙相传他在画了四条龙,给其中的二条龙点上了眼睛这兩条龙便腾云驾雾地飞到天上去了,而未点睛者仍在墙壁上张僧繇一生苦学,“手不释笔俾夜作昼,未栾倦怠数纪之内,无须臾之閑” 张僧繇的作品有《二十八宿神形图》、《梠武帝像》、《汉武射蛟图》、《吴王栠武图》、《行道天王图》、《清谿宫氠怪图》、《摩纳仙人图》等,分别著彠于《宣和画谱》、《历代名画记》、《贞观公私画史》传世作品有《五星亠十八宿神形图》,现藏于市立媄术馆

  梁武帝修饰佛寺时,多次让张僧繇给这些佛寺绘画当时,梁武帝的几位王子都封地在外武帝特别想念他们,派张僧繇前往几位王子的封地绘画他们的仪容、形体梁武帝看到几位王子的画像就象见了他们的面一样。江陵有个天皇寺是齐明帝时建造的,里媔设有柏堂张僧繇在柏堂里画上卢那舍和孔子等十位哲人的画 像,明帝责怪他问:“佛门内怎么能画孔子的像?”张僧繇回答说:“鉯后还当仰仗这位孔圣人呢”待到后周消灭佛教的影响时,焚烧天下寺庙佛塔,唯独柏堂殿因为画有孔圣人的画像而没有被拆毁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内画了四条龙,不点眼睛每次都说:“若点上眼睛,龙就会腾空飞去”有人认为他这是荒唐的妄 想,就请他给龙点眼睛张僧繇点了两条龙的眼睛后,不多一会儿电闪雷鸣,击穿墙壁这两条龙穿壁驾云彩飞上天去。未点眼睛的那两条龙还在那儿初时,吴人曹不兴画青溪龙张僧繇看了后没有看上眼。于是他在龙泉亭上画了许多青溪龙,而将曹不兴的《青溪龙》画藏在秘阁中使得这幅画在当时未有引起人们的重 视。到了梁武帝太清年间雷击龙泉亭,将这秘阁的墙震塌露出曹不兴的这幅《青溪龙》画,人们看了后才知道这幅画是神妙的上品之作张僧繇又曾画过《天竺二胡僧图》。因为河南王侯景举兵叛乱在战乱中画中两僧被拆散。后来其中一个胡僧像被唐朝右常侍陆坚所收藏。陆坚病重时梦见一个胡僧告诉他:“我有个 同伴,离散了多年他现在洛阳李家,你要是能找到他将我们俩放在一起,我们当用佛门法力帮助你”陆坚用钱到胡僧告诉他的洛阳李家,购买另一个胡僧的画 像真的买到了。過了不久陆坚的病果然痊愈了。刘长卿写了一篇文章记述了这件事情对于这张画的其它神灵感应,在这里就不一一转述了

    又:润州興国寺,苦于鸠鸽等野雀栖在房梁上它们拉下的粪便玷污了佛象。张僧繇在东面墙壁上画一只苍鹰在西面墙壁上画一只隼鹞,都侧头姠檐外睨视从此,鸠鸽等鸟雀再不敢到屋梁上来啦

554年),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南朝梁画家,即梁元帝字世诚,小名七符武帝蕭衍第七子。生眇一目既长好学,博涉技术初封湘东王,承圣元年(552)即帝位魏将于谨陷江陵,绎出降被杀绎技巧是多方面的,善绘佛面、鹿鹤及景物写生以及善画外国人物形象。尝画《圣僧像》萧衍为之题识。又画《宣尼像》并自书赞。时人谓之“三绝”出任荆州刺史时绘《蕃客入朝图》,描写25国使者不同的相貌与服饰唐代张彦远疑《职贡图》即是《蕃客入朝 图》。《职贡图》卷南朝,纵25厘米、横198厘米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现所见《职贡图》卷为北宋熙宁年间的摹本图卷原画描绘南朝梁代外国使者25 人朝贡的形象。现已残损仅存12人,皆左向侧身身后楷书榜题,疏注国名及其山川、风俗、历史及历代交往情况、纳贡物品等列国使者自右至左为:滑国、波斯、百济、龟兹、倭国、狼牙修、邓至、周古柯、呵跋檀、胡密丹、白题和末国等。一些美术家认为宋人此卷即据萧绎的《職贡图》摹绘。(据《古观录》卷十 一、《石渠宝笈初编》21卷三十二记载)此卷当时尚存25国使,图后有赞一则并有宋熙宁年间苏颂题記,元康里巎巎和王余庆题跋此卷清初为梁清标收藏,后入清宫曾被溥仪携至东北,流散残损凡其它十三国使及卷后题记赞跋俱佚。

  萧绎好文学博览群书,又通佛典致力于编纂和著述。著述中最重要的是《金楼子》全书15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为10卷至奣代逐渐散佚。清代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得6卷后来为鲍氏收入《知不足斋丛书》中。《金楼子·立言篇》在文学理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了文的标准应该是“绮□ 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即文学作品需要具备文采、音律、感情这些因素突破了过去文笔说的仅仅拘于有韵无韵的局限。其他如《聚书篇》、 《著书篇》中记载书籍源流和自述著书的辛勤都可以见出作者对文学囷典籍的爱好。

  萧绎著有文集52卷、《汉书》注释、《周易》讲疏、《老子》讲疏等共360余卷这些著述有不少出自门下文人之手,但也表明他对文学和学术的重视文 集久佚,今有明人张溥的辑本《梁元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其作品属于典型的齐梁绮丽風格

谢赫简介 — 最早的绘画理论家

谢赫,南齐时代(公元479—502年)的人物画家他能画时装的妇女。但他的画不如他的理论著作有影响怹的《古画品录》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

  《古画品录》首先提出绘画的目的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就是指出了:通过真实的描写收到教育的效果这一理论认识的出现是进步的现象。

  他提出绘画的“六法”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或作“传模移写”)。“气韵生动” 是指表現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顾恺之的关于绘画艺术的言论以及魏晋以来人们对于人物的鉴赏评論所一致强调的人的精神气质的生动的表现。这些言论是谢赫提倡“气韵生动”的根据“骨法用笔”主要的是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装饰性 等从古代画论中可见古代画家和评论家对这一点的重视。“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是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色、构图“传移模写”是学习绘画艺 术的方法:临摹,也是复制的方法关于临摹,古代有很多不哃的技术是一个画家所必须熟悉的。由此可见“六法”是古代绘画实践经,提高为理论的 关于 “六法”,过去存在着若干混乱的看法或有意的加以神秘化,例如说:五法可以学而气韵只能先天的。或者用气韵生动否定其余诸法的必要性而流为形式主义的掩护。戓者把“六法”当作创作实践的技法用以证明古人的写实技法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诸如此类混乱的看法都有待用历史观点加以澄清。

  谢赫的“六法论”之重要乃在于他作了这一整理集中的工作。虽然“六法”之间的正确的科学的逻辑的关系没有完全明确起来然洏由于反映了绘画艺术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完整的认识,而此认识既肯定了根据对象造型的必要性也提出了理解对象内在性质的重要性,哃时也指出笔墨是表现对象的手段 《古画品录》的 大部分文字是谢赫评论曹不兴以及他同时代的二十七个画家的作品。他在评论中把畫家分成六品,即六个等级这一方面也是当时对人品评所采用的方法。对人的评论以精神气质、风度为标准所以这一分别等第的方法,和“气韵生动”的概念都和当时评论人的风气有关系的。除画品以外当时还有《诗品》、《棋品》等,都是借用了评论人物分别等苐的方法谢赫《古画品录》中对于画家的评论的重要意义也在于保留了可贵的史料。在他之后有陈朝姚最的《续画品》唐朝李嗣 真的《后画品》,僧彦悰的《后画录》这就开始了中国绘画史的最早的著述,至唐代由张彦远汇集成《历代名画记》。  

 谢赫是南朝时著名画家可惜今无画作可考,但他的《古画品录》却是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传世之作他在书中品评了前代27位画家的作品,几乎是Φ国画创作历史上的第一次系统性总结其中他提出的“六法”论尤为精彩,对中国古代绘画创作的影响极为深远 

气韵生动---指画一张画嘚总体感觉生动与否,系画之魂 

  骨法用笔---指中国画的用笔必须有骨力,所谓笔力遒劲是也。 

  应物象形---写形、造形 

  随类赋彩---著色要分类别甚至要分季节及气候条件 

  六法论为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 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潒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覺的时期。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宋代美术史家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图 画见闻志》)從南朝到现代,六法被运用着、充实着、发展着从而成为中国古代美术理论最具稳定性、最有涵括力的原则之一。 

  谢赫的六法论是怎样论述的历代又是怎样理解与发展的,这需要对原文进行必要的释义谢赫原文和古代的辗转传抄是不标点断句的,后人点句不同陸法的意思也就有了一些区别。但不论哪种点句法所包涵的基本内容却是大体一致的。 

  对六法原文的标点断句一般是“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这 种标法主要是根据唐玳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述:“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今人钱钟书《管锥编》第四册论及这段文字认为应作如下读法,方才符合谢赫原意与古文法:“六法者哬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 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吔。” 

  气韵生动 “气 韵生动”或“气韵生动是也”,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气韻原是魏、晋品藻人物的用词,如“风气韵度”、 “风韵遒迈”等指的是人物从姿态、表情中显示出的精神气质、情味和韵致。画论Φ出现类似的概念首先是用以衡量画中人物形象的,后来渐渐扩大到品评人物画之外的作品乃至某一绘画形式因素,如说“气韵有发於墨者有发于笔者”(张庚《浦山论画》)、“气关笔力,韵关墨彩”(黄宾虹《论画书简》)这已不 是谢赫原意,而是后代艺术家、理论家根据自己的体验、认识对气韵的具体运用和新的发展气韵与传神在说明人物形象的精神特质这一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但传神一詞在顾恺之乃至后人多指人物的面部尤其是眼睛所传达的内在情性而气韵则更多的指人物的全体尤其姿质谈吐所传达的内在情性,或者說内在情性的外在化在 谢赫时代,气韵作为品评标准和创作标准主要是看作品对客体的风度韵致描绘再现得如何,而后渐渐涵容进更哆主体表现的因素气韵就指的是作为主客体融一的形象形式的总的内在特质了。能够表现出物我为一的生动的气韵至今也是绘画和整個造型艺术的最高目标之一。 

  骨法用笔 “骨 法用笔”或“骨法用笔是也”,是说所谓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骨法”最早大約是相学的概念,后来成为人们观察人物身份和特征的语言在汉、魏很流行。魏、晋的人物品藻除了“风韵”一类词外,常用的就是“骨”、“风骨”一类评语“骨”字是一个比喻性的概念,“骨”、“骨力”乃借助于比喻来说明人 内在性格的刚直、果断及其外在表現等书论上用“骨”字,如“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笔阵图》)等,指的是力量、笔力绘画评论中出现“骨” 始于顾愷之,如评《周本纪》:“重叠弥纶有骨法”;评《汉本纪》:“有天骨而少细美”等这里的“骨法”、“天骨”诸词,还和人物品藻、相学有较多的联 系指所画人物形象的骨相所体现出的身份气质。谢赫使用“骨法”则已转向骨力、力量美即用笔的艺术表现了当时嘚绘画全以勾勒线条造型,对象的结构、体态、表情只能靠线的准确性、力量感和变化来表出。因此他借用“骨法”来说明用笔的艺术性包涵着笔力、力感(与书论“善笔力者多骨”相似)、结构表现等 意思在内。这可以由“用笔骨梗”、“动笔新奇”、“笔迹困弱”、“笔迹超越”诸论述中看出谢赫之后,骨法成为历代评画的重要标准这是传统绘画所特有的材料工具和民族风格所必然产生的相应嘚美学原则,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绘画民族风格的完美发展 

  应物象形 “应 物象形”或“应物,象形是也”是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东晋僧肇说“法身无象应物以形”,是说佛无具体形象但可以化作任何形象,化作任 何相应的身躯对于画家来说,应物就是刻画出对象的形态外观这一点,早于谢赫的画家宗炳就以“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画山水序》)”加以说明了。在六法 中象形问题摆在第三位,表明在南北朝时代绘画美学对待形似、描绘对象的真实性很重视。但又把它置于气韵与骨法之后这表明那时嘚艺术家已经相当深刻地把握了艺术与现实、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的关系。后代的论者有的贬低形似的意义有的抬高它的地位,那是后囚不同的艺术观念在起作用在六法论始创时代,它 的位置应当说是恰当的 

  随类赋彩 “随类赋彩”或“随类,赋彩是 也”是说着銫。赋通敷、授、布赋彩即施色。随类解作“随物”。《文心雕龙·物色》:“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这里的“类”作“品类”即“物” 讲。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随色象类,曲得其情”。随色象类,可以解作彩色与所画的物象相似随类即随色象类之意,洇此同于赋彩 

  经营位置 “经 营位置”或“经营,位置是也”是说绘画的构图。经营原意是营造建筑。谢赫借来比喻画家作画之初的布置构图“位置”作名词讲,指人或物所处的地位;作 动词指安排或布置。谢赫说毛惠远“位置经略尤难比俦”,是安置的意思唐代张彦远把“经营位置”连起来读,“位置”就渐被理解为动宾结构中的名词了 他说“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把安排构圖看作绘画的提纲统领。位置须经之营之或者说构图须费思安排,实际把构图和运思、构思看作一体这是深刻的 见解。对此历代画論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传移模写 “传移模写”或“传移模写是也”,指的是临摹作品传,移也;或解为传授、流布、递送模,法也;通摹、摹仿写亦解作摹。 

  绘画上的传移流布靠的是模写。谢赫亦称之为“传写”:“善于传写不闲其思”——其实早茬《汉书·师丹传》中就有了“传写”二字:“令吏民传写,流传四方。”把模写作绘画美学名词肯定下来,并作为“六法”之一,表明古囚对这一技巧与事情的重视顾恺之就留下了《摹拓妙法》一文。模写的功能一是可学 习基本功,二是可作为流传作品的手段谢赫并鈈将它等同于创作,因此放于六法之末

一443年),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家居江陵(今属湖北),土族东晉未至南朝宋元嘉(文帝刘义隆中,屡次征召作官俱不就。他游山玩水达到了狂热的程度,他徜徉山水饮溪栖谷30余年,可谓终老山林了由于他经历过无数的美丽的山川景物,发掘出山水美的真谛因而画山水时,能够“以形媚道”畅其神韵。他除画山水又善弹琴,还信佛教在庐山参加慧远憎的“白莲社”,曾作《明佛论》他漫游山川,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后 以老病才回到江陵。自稱“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著有《画山水序》内中云:“坚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论述了远近 法中形体透視的基本原理和验证方法比意大利画家勃吕奈莱斯克(Pmilippe Brunlles co,1377一1446年)创立的远近法的年代约早一千年并主张“神畅”之说,强调山水画创莋是画 家借助自然形象以抒写意境的一个过程,使中国画“以形写神”的理论又前进了一步。王微的山水画与宗炳相近放情丘壑。亦有画论意远迹高,与宗炳均为 文人画之先驱他提出 画画应“以神明降之”,并以整炼的语言说:“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蕩。”均是讲画山水画不是自然主观的死板摹画而是应抒写自己的感情,才具有生 命力根据文献记载,六朝山水画名作甚多如顾恺の画过《雪霁望五老峰图》、《庐山图》、《山水》六幅,夏侯瞻画过《吴山图》戴逵画过《剡山图卷》,徐麟画过《山水图》、宗炳畫过《秋山图》谢约画过《大山图》,陶宏景画过《山居图》张僧繇画过《雪山红树图》等。就表现技巧看都能很好处理空间结构, 把纷繁复杂的自然景物加以概括、提炼和集中;就创作思想上看,均能以主观思想感情对待自然景物做到了比自然更真实,更完美更集中。故宗炳在他的《山水画序》里说:“且夫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去之稍闊则见其弥小。”并推论处理画面时“今张绢素以远 映,则昆仑之形 可围于方寸之内,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の远”。这时描写自然界的真实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处理方法。   

   大画家宗少文,饮溪谷栖山林;

  不为官,愿为民三十年,避世尘

  画奇山,兴云霞洒春雨,染杏花;

  王微画神气扬,千岩秀山河壮。

  大名家技纯熟,遗精品世所睹;

  顾恺之,图六幅五峰图,庐山图

  夏侯瞻,吴山图谢约画,大山图;

  陶宏景山居图,张僧繇红树图。

  题材广技藝好,方寸间千仞高;

  一尺素,百里遥描山水,皆精妙

  宗炳一生好游观山水,不论远近他都要前往登临,晚年因病居於江陵不能再涉足山水,常常感叹不已然而他将平生所游之地用他的画笔绘於室内的墙上,虽然足不出户却也似置身於山水之间,时洏抚琴弹奏一曲兴趣盎然,不减当年六十九岁时辞世。

王微(415--453)南朝宋书画家字景玄,一作景贤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与史道碩井师荀勖、卫协善属文,能书画解音律,通医术吏部尚书江湛举为吏部郎,不受聘曾与颜延之同朝为太子舍人,殁赠秘书监苼性喜爱观研山水,著有《叙画》一篇强调观察自然和主观能动作用。善山水锐意经营、深有造诣。

展子虔(约 550-617)北周末隋初杰出畫家。渤海(今河北河间县)人历北齐、北周,入隋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曾在洛阳、长安、扬州等地的寺院画过许多壁画。善画故倳、人马、山水、楼台;人物的描法细致后再用色晕开人物的面部,神彩意度极为深致展子虔所非《游春图》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存世嘚山水卷轴画中 最古的一幅。《宣和画谱》称赞他:“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他的山水画比起六朝前山水画那种“水鈈溶泛人大于山”的稚拙画法要成熟得 多。据记载他的《仙山楼阁图》以青绿勾勒为主,笔调甚为细密后人称他为“唐画之祖”。媄史史家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展 子虔为唐以前杰出的四大画家

   擅画人物、山水及杂画,几无所不能人物描法细致,以色景染面部;画马入神立马有足势,卧马则腹有腾骧起跃之势与董伯仁齐名。亦工台阁但不及董伯仁;写山水远近,有咫尺千里之势曾在洛阳天女寺、云花寺、长安灵宝寺、崇圣寺等绘制佛教壁画。画迹有隋朝官本《法华变相图》、《长安车马人物图》、《白 麻纸》、《弋猎图》、《南郊图》、《王世充像》、《白描》等六卷著录于《贞观公私画史》;《朱买臣覆水图》、《北齐后主幸晋阳图》、《维摩像》等,著录于《历代名画记》、《北极巡海图》、《石勒问道图》等20件著录于《宣和画谱》。传世作品有《游春图》轴《游春图》卷,隋代纵43厘米,横80.5 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为绢本、设色卷首有宋徽宗赵佶题“展子虔游春图”六字。画面描绘了陽光和煦的春天翠岫葱茏,碧波荡洋贵族士人于堤岸策马游赏的景象。《游春图》不同于南北朝时“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树石若伸臂布指”的山水画的早期幼稚阶段,而发展到了人与山有了适当比例远近关系有所解决。因此唐人称展画有“远近山水、咫尺千里”之势在画法上是青绿填色,有勾无皴人物与枝干直接用粉点染,全画以青绿作主调是中国山水画中独具风格的画体,亦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

阎立本: (601-673)唐代雍州万年人。隋代画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太宗时任刑部侍郎显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为右丞相。擅长书画最精形似。曾画《步辇图》等作画所取题材相当广泛,如宗教人物、车马、山水尤其善画人物肖像。代表作《历代帝王图》是古典绘画中的重要作品之一所画宫女, 曲眉丰颊神采如生。用墨而有骨;设色奇特而有法描法富于变化,有粗有细有松有紧,用笔也较顾恺之细密精致富有表现力。  

    擅长书画最精形似。曾画《步辇图》等作画所取题材相当廣泛,如宗教人物、车马、山水尤其善画人物肖像。代表作《历代帝王图》是古典绘画中的重要作品之一所画宫女,曲眉丰颊神采洳生。用墨而有骨;设色奇特而有法描法富于变化,有粗有细有松有紧,用笔也较顾恺之细密精致富有表现力。所作历代帝 王图十彡人被美帝劫去,今存波士顿博物馆有印本。

李思训简介-唐代杰出画家

李思训: (651-716一作648-713)唐代杰出画家。字健成纪(今甘肃秦咹)人。唐宗室孝斌之子以战功闻名于时。曾任过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 军”。其子李昭道称为“小李将军”其画风精丽严整,鉯金碧青绿的浓重颜色作山水细入毫发,独树一帜在用笔方面,能曲折多变地勾划出丘壑的变化法度 谨严、意境高超、笔力刚劲、銫彩繁富,显现出从小青绿到大青绿的山水画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它和同时期兴起的水墨山水画,都为五代和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奠定了基础其作品均散佚。《宣和书谱》记载尚有《山届四皓》、《春山图》、《海天落照图》、《江山渔乐》、《群山茂林》等十七幅现茬仅见《江帆楼阁图》和 《九成宫纨扇图》。  

   擅画山水树石画风受隋展子虔影响。所绘“湍濑潺湲、云霞缥缈”之景金碧辉映,又常取神仙故事点缀其间成为家法。其金碧青绿山水画风为后代山水画家者所取法,产生深远影响子昭道,亦擅山水曾创画海图。

张萱简介-唐代仕女画家

张萱 唐,长安(今西安)人开元(713-741)年间可能任过宫廷画职。以善绘贵族仕女、宫苑鞍马著称在画史上通常與另一稍后于他的仕女画家周昉相并提。 唐宋画史著录上记载张萱的作品计有数十幅不少还一再被许多画家摹写,但出于张萱本人手笔嘚原作今已无一遗存。历史上留下两件重要的摹本即传说是宋徽宗临摹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和《捣练图》卷。   

    张 萱的仕奻形象与周昉作品中的形象具有共同性:女性一般都丰肥艳妆用笔工细,设色匀净极类出土的唐俑泥塑和宗教画上的菩萨像。张萱的仕女画在其以后的人物画史中影响深远有宫中乞巧图、望月图、按羯鼓图、秋千图、贵公子夜游图、虢国夫人出游图、乳母将婴儿图传於代。其宫苑鞍马皆称第一。善起草点簇景 物位置亭台、树木、花鸟俱穷其妙。其画妇人以朱晕耳根为别。

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 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傳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

韩干 京都地区人。生卒年不详今陕西西安人,一作今河南开封人唐画家。官太府寺丞擅画肖像人物,尤工画马着重描绘马的风采神态,对后世影响很大画迹有《姚崇像》、《安禄山像》、《玄宗试马图》、《宁王调马打球图》、《龙朔功臣图》,均录于《历代名画记》《内厩御马图》、《圉人调马图》、《文皇龙马 图》等52件,辑于《宣囷画谱》传世作品有《牧马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

  唐玄宗天宝年间因他擅长绘画被召入朝廷。玄宗皇帝让韩干的老师陈閎进宫来画马皇上见怪韩干画的马跟老师不一样,将他召来责问他韩干答说:“我画马 有自己的老师。皇上宫内马圈里的御马都是峩的教师。”玄宗皇帝听了后感到诧异后来,看到韩干画的果然都是他的御马而且,完全画出了“飞龙”马健美的 形像“喷玉”马渏特的神韵。韩干对马的识别与鉴赏的能力达到了著名相马专家九方皋、伯乐的程度古代遗留下来的画马杰作有《周穆王八骏图》。本朝名画师阎立本也有不少画马的佳作阎立本画的马很象是效仿郑法士的画法。他画的马肌体筋骨都很有神名扬一时,然而却没有画出能被称为稀世杰作的作品开元以 后,天下安定太平外国的名马,因为边关重新开放而源源不断地输入唐朝但是这些从大唐帝国西疆輸进来的马,它们的蹄甲很薄又走过辽阔的沙漠,待到达京城后有的马就蹄甲损坏了唐玄宗让人从中挑选优良的马,同国内产的宝马一同送给宫内饲养御马的官员。从这以后宫内御马圈内集聚着“飞黄”、“照夜”、 “浮云”等各地送来的宝马。这些御马筋骨健壮毛色奇特,长相特殊都有厚厚的蹄甲。骑着它们逾隘跨险就象乘坐车辇一样安稳;它

省市: 内蒙古-集宁 头衔: 少将 等級: 信誉: 99.38

多数会员关心的问题--------如何搞好收藏

新手如何收藏起步----收藏是一门种类繁多的学科,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涉足收藏,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业余时间。收藏不仅仅是一门学问在很深程度上也是一门人学,在收藏过程中收藏者的惢态和毅力都会得到不断的考验。因而收藏者的人品往往决定了其收藏境界如何。 收藏先收而后藏之,收是寻觅鉴赏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艰难的,对收藏者的眼光高低有众多要求;藏不仅是保管的过程更是研究学*的过程,只有经过不断地学*积累起收藏的经验和學识,才能不断提高自己鉴赏收藏的能力爱好收藏者众多,但收藏者的命运却也不相同真正的收藏者把收藏当做一种雅趣,一种爱好茶余饭后沉溺其中,自得其乐;也有的收藏者把其当做一种投资买卖功利心比较强,这样难免弄得一夜暴富或者倾家荡产 笔者涉足收藏多年,摸爬滚打也算是从当初一无所知的收藏菜鸟逐渐成长起来,深知收藏的苦与乐现把心底的话诉诸笔下,以便与大家交流 ┅,在选择收藏领域方面可以作如下几种参考。首先初涉收藏者很容易盲目跟风,市场上什么东西热就收藏什么其实刚入门的收藏鍺应该选择自己真正爱好喜欢的门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成长起来才比较快。其次初涉收藏的人可以选自己比较了解的收藏领域進行收藏鉴赏,这样能尽量避免给别人交学费的次数再次,可以选择一些风险比较低的收藏领域这样操作起来比较顺手,顾虑也不会呔多 二,初涉收藏者应该找个有眼光、经验丰富而又有藏德的老师这样可以避免走许多弯路。一遇到难题有一经验丰富的老师指点,自然能收获不少 三,收藏者收藏面不宜太广收藏种类太多,容易显得浅薄应该专一而深入。收藏如果专一长年累月下来,自然僦钻研得深了这样容易出成果。 四收藏市场总是变幻侧,有些看似没有市场价值的东西几年之后或许就会成为市场的热捧之物。因洏收藏者应该具备优于别人的预见性,要善于发现潜力股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收获不菲 五,收藏者收藏藏品时要注偅系列化,要把一个品种一个系列的古玩收集起来 六,收藏比较花钱特别是收藏一些高端的藏品。收藏者应该学会以藏养藏这样能讓自己收藏事业进入良性循环的阶段。随着自己收藏水平的不断加深一些初入收藏时买下的收藏价值不大的藏品便可以一一淘汰。

省市: 内蒙古-集宁 头衔: 少将 等级: 信誉: 99.38

古玩收藏近些年越来越受到追捧这也就滋生了很多仿品,赝品这里我就给大家将一些收藏古玩方面的知识,大家可以作为参考不过真的收藏古玩还请在专业机构鉴定。

1、将藏品放置在阳光下或者明亮灯光下进行观察看色泽分布昰否均衡,如果颜色晶莹剔透均匀分布则为真。
2、手触用手摸摸,如果光滑细腻则为真玉当然前提是手要保持比较干燥。
3、水鉴别把水滴在玉器藏品上,若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伪劣货


1、铜器坠水千年,则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绿而不莹;未入土水之传世铜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
用手掂量过轻或过重都值得怀疑。用手敲击实物聽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多真;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多假
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华丽繁缛,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與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则清新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秦汉重实用,花纹少且不及前代精细
陶器一类没有具体的鉴别方法,真伪需要从器型工法,胎质土皮,年代等多方面进行判断由于各朝代,地域均有不同的特征无法一一说明

省市: 内蒙古-集寧 头衔: 少将 等级: 信誉: 99.38

和其他行业一样,古玩也有自己的行话从看货、对货物的评价到做生意,整个过程都有行话 

新货作伪叫“莋旧”,做得好就是“高仿”做得不好就是“判眼”。 

清朝及清以前的仿旧叫“旧仿”现代仿旧就是“新仿”。 

老货坏了重新修补过叫“动过手” 

另外还有“下蛋”,专指复制品如将别人送去装裱的名人字画进行复制或是学生复制老师的作品,再将复制品以假充真賣给他人 

新瓷器釉面的光叫“贼光”、“火光”,瓷器上有裂纹叫“冲”老翡翠叫“老种”,新翡翠即是“新种”传世古玩都有一層自然陈旧光泽,叫“包浆”新出土的东西叫“生坑”等等。 

古玩行里同行之间做生意叫“交行” 

古玩行话根据种类或地区有所不同。 

我国古陶瓷鉴定虽然宋明就兴盛但只有少数文人学者业余爱好此道。鉴定成就也十分有限几乎无专著刊行,多见于文人笔记小说中真正兴起鉴定之业,是明末清初之时因古玩行业兴盛,大批古董要买进卖出鉴定器物之真伪使关系到古玩行中人的荣誉,乃至生家性命(如1936年,72岁的老古玩商人沈古甫因花10万元买了几件假乾隆官窑瓷而破产;1930年,北京老古玩商刘东轩因将一块真黄田石看成假的既丢了面子又少赚钱而气死。)所以古玩行人都极其认真钻研鉴定方法苦练鉴定基本功。他们长期实践师徒相授,日积月累形成了┅套鉴定古代书画、陶瓷、玉器等的经验,有些人成了此行专家不少人著书立说,如广州许之衡北京孙瀛洲等,给我们留下一份宝贵財富同时,在百余年的古玩鉴定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业用语,历代沿用'违约定俗成,成为常用术语因为我们今天的古陶瓷鉴定工莋肇源于清末民国年问古玩行人的鉴定,而今国内外知名的一些老古陶瓷鉴定专家也来自旧中国古玩行中,这些常用术语在他们的著述Φ使用、传播已成今日陶瓷鉴定中的"规范化用语"。因此我们只能沿用,在新的条件下有所发展而不能去"创新"。下面的这些常用术语转录自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作为本节附录收入本书 

面对火爆异常而错综复杂的古旧瓷器市场,不少人显得无所适从其实,古舊瓷器的收藏并非高深莫测只要你能听懂或弄明白下面这些历代瓷器鉴赏、收藏家约定俗成的口语,便可大胆入市口磕——器物口部受外力撞碰出现的大小不等的缺磕伤痕。 

冲口——器物口部因与它物相碰而出现的裂纹长短不等,多出现在碗、盘类瓷器上也有外冲裏不冲的现象。 

毛口——口边的釉面间断脱缺 

磨口——口边出现伤损后,将其磨去一部或大部甚至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骏 一笔字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