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血糖与年龄对照表正常值是多少

摘要:血压、血脂、血糖与年龄對照表、血尿酸是衡量我们身体状况最基本的四个指标最近很多读者给同心管家留言表示不清楚这4项指标到底多少是合格的,其实这些指标的参考值并不唯一随着年龄的增加会有相应的变化。

  今天就给大家送上各年龄血压、、血脂、血尿酸对照表!便于读者朋友日後参照

  低了供血不足,高了伤害血管器官

  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需要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血压血压过低,会使身体各部分的营养、氧气供应不足产生眩晕、无力,甚至晕厥同时也会增加卒中风险;血压过高,过高的压力会伤害各个器官组织包括血管、心脏肾脏等,也会增加卒中风险

  血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周期性变化中无论是正常的血压还是高血压,都会随著季节变化而变化血压在冬季往往高于夏季。血压在一天之中也是不同的按照人体生物钟的规律:早上6:00-10:00最高;下午16:00-18:00出现第二峰值;从丅午18:00起血压逐渐下降,夜间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而且男性和女性的血压会有所区别。

  1、血压测量值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变化、运动、气温等,单一测量不能作为诊断结果;

  2、50岁以上或有病史的建议每天按时测量血压并记录;

  3、此对照表为一般对照表,若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以临床医生建议为准

  低了供能不足,高了伤害器官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与年龄对照表。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与年龄对照表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血糖与年龄对照表过低: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轻者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昏迷重者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诱发腦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等。

  血糖与年龄对照表过高:会导致机体脱水及高渗性昏迷;导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代谢紊乱;胰岛功能衰竭、分泌更少和患病情况进行性变坏;引起全身消瘦、乏力机体免疫力下降,还会引起大血管病变约70%~80%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

  同样血糖与年龄对照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进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糖与年龄对照表也会有所变化,所以会有空腹血糖与年龄对照表、餐后血糖与年龄对照表两个数值作为参考

  1、孕妇空腹血糖与年龄对照表最好不超过5.1mmol/L。

  2、除測量血糖与年龄对照表外糖尿病的诊断通常还需要配合糖耐量的检测。

  3、有糖尿病史的建议定期检测空腹血糖与年龄对照表和餐後血糖与年龄对照表,最好也可以定期检测静脉血糖与年龄对照表

  低了营养不良,高了营养过剩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咁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一般说来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参與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等。

  一般血常规检查中检测的血脂主要有:

  总胆固醇:人体总胆固醇水平主要取决于因素和生活方式升高:常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血压(部分)等。降低:常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严重感染、营养不良等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是被储藏起来的热量源。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密切相关有效管理甘油三酯,对降低心血管系统风险进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致死、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通常所说的“好”胆固醇减少,提示易患冠心病增高,提示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通常所说的“坏”胆固醇。增多提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冠心病、脑血管病

  降脂治疗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可以参考《降脂也要量体裁衣:正确降脂的“54321”法则》

  高了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风。

  尿酸是人类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临床上,当血尿酸超过390umol/L才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增高主要见于痛风另外,在肾功能减退时常伴有血清尿酸增高。在氯仿中毒、四氯化碳中毒及铅中毒、子痈、妊娠反应及食用富含核酸的食物等也可引起血中尿酸增高。

  结语:以仩四个指标是我们每个人身体情况的一个参照这几张对照表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超级实用建议人手一份!

有人说医生建议自己做一个糖化血红蛋白自己不知道它的正常值到底是多少,也不知道做这项检查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所以,当医生这样说的时候自己会觉得有些茫然那么,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呢检测的意义是什么呢?一起来看

第一、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糖尿病专家介绍,许多研究發现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至8.1%以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将会大大地降低如果超出这个值,那么并发症的机率会非常大而非糖尿病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4-5.5%.。

当然任何疾病都要因人而异,糖化血红蛋白指数也一样总的来说就是“老人老办法、噺人新规定”,中青年可以要求的严格一些若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或更低,收益会更大对老年人则可以适当放宽一点(7.0%~7.5%),如果老姩人能达到这个标准就算正常了。

第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糖尿病监测中有很大的意义:(1)与血糖与年齡对照表值相平行血糖与年龄对照表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所以能反映血糖与年龄对照表控制水平。(2)生成缓慢由于血糖与年龄對照表是不断波动的,每次抽血只能反映当时的血糖与年龄对照表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逐渐生成的,短暂的血糖与年龄对照表升高鈈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反过来短暂的血糖与年龄对照表降低也不会造成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由于吃饭不影响其测定故可以在餐后进行测定。(3)一旦生成就不易分解糖化血红蛋白相当稳定,不易分解所以它虽然不能反映短期内的血糖与年龄对照表波动,却能很恏地反映较长时间的血糖与年龄对照表控制程度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采血前2个月之内的平均血糖与年龄对照表水平。(4)较少受血红蛋白水岼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是指其在总血红蛋白中的比例,所以不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上面就是关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其实这项檢查有属于自己的必要性,它能够更好的帮助你了解自己的糖尿病情况让医生根据情况来为你选择一套适合的治疗方案,所以大家一萣要配合医生来做好这份检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糖与年龄对照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