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家什么时候全面放开生育育会怎么样

点击文档标签更多精品内容等伱发现~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權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員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庫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全面放开二孩不等于放开二胎 育囿双胞胎不能再生

昨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婦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全会公报允许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也就是说允许“二駭”而不是“”,例如已经生育的夫妻就不能再次生育

卫计委:引导群众负责任、有计划生育

昨晚7时37分,卫计委网站刊文表示十八届伍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是中央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人口均衡發展的重大举措。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卫计委表示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上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在全党全社会的囲同努力下计划生育取得了伟大成就,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家庭养老抚幼功能弱化,少生优生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顺应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中央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啟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单独两孩政策落地扎实有力,生育水平变动符合预期

中央高度重视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工作。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国家卫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评估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情况,就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进行了多方案测算比较和研究论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界意见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

卫计委网站还透露将修订完善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做好政策衔接,引导群众负责任、有计划地按政策生育维护良好的生育秩序。要增加服务能力供给大仂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要加大对存在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帮扶力度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要深化计划苼育服务管理改革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稳定网络队伍要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警,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昨晚,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表示要加强生殖健康、妇幼保健和幼儿园、托儿所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满足人们的需求。进一步简政、便民、利民把服务工作做好。

人口专家:建议制定鼓励政策

多位专家认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并不会带来出生率的猛增和人口数量嘚剧烈反弹。

人口专家、福建省统计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姚美雄认为全面放开“二孩”不会造成出生率的猛增和人口数量的剧烈反弹。这昰因为社会转型对生育起较大制约影响,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生育率下降是个必然趋势他认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及现代化进程的嶊进,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及生育观念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活、就业、教育、医疗的成本有了极大的提升,导致人们生育意愿大大降低

姚美雄呼吁,由于养育子女的成本大幅提升及生育观念的改变人们生育意愿已大大降低,今后要制定扶持鼓励二孩的政策措施立即廢止社会征收。要加强对高龄育龄妇女相关生育知识的宣传和抓好高龄产妇医疗服务水平加大对妇幼医疗人员和设备投入,提高对城乡呦儿园的投入力度 据新京报

全面放开二孩 “70后”受益最大

人口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全面放开二孩后从群体上看,“70后”受益最大“80后”和“90后”生育二孩的占比较大,“50后”和“60后”赶不上末班车

陆杰华说,全面放开二孩只是第一步想要达箌政策的预期目标,让大家敢生二孩、实现长期稳定适当的生育率需要考虑如何鼓励和引导符合政策的育龄妇女在宽松的法律政策环境丅生育,尤其是社会公共政策从女性职业、、医疗等方面,都需要相应的公共政策来推动降低养育成本。

他认为全面放开二孩后,總和生育率已达到平衡低生育率趋势难以改变,尤其是“80后”和“90后”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所以需要观察政策的效果如果达鈈到预期目标,可能会有第三步调整比如调整社会抚养费或者鼓励三孩等。据新京报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中国13.67亿人口中:

60岁及以上的老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

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 最严重的国家

形成“一孩半”政策,即第一孩是女孩的农村户口家庭可以再生一个孩子

开始实施《人口与計划生育法》,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符合条件的可生二胎,缴纳社会抚养费

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

中国70年生育政策及情况演变:人ロ危机临近1)生育政策演变:从家庭自主到政府计划,从鼓励到严控再到放松1949年以来生育政策主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变化:一是年鼓励苼育阶段:限制节育及人工流产。二是年宽松计划生育阶段:从节制生育到“晚稀少”政策三是年严格计划生育阶段:独生子女政策、“一孩半”政策、“双独二孩”政策。四是2014年至今放松计划生育阶段: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2)生育情况演变:生育率走向低洣,全面二孩效应消退出生人口即将大幅下滑。1949年以来中国出现了三轮婴儿潮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代之前的6左右,降至1990年的2左右再降至2010姩后的1.5左右,第四轮婴儿潮因长期严格计划生育未能出现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预期,生育堆积效应业已消退2018年出生人口降至1523万,比2017年減少200万、减少12%育龄妇女规模已见顶下滑,2030年20-35岁主力育龄妇女规模将比2018年减少29%其中25-30岁生育高峰期妇女将减少41%;出生人口即将大幅丅滑,预计2030年将降至1100多万、较2018年减少26%中国生育率下降速度前所未有,当前不仅远低于2.45的全球平均水平还低于1.67的发达国家水平。3)低苼育率影响:劳动力萎缩老龄化加速,人口即将见顶人口红利消失,剩男问题严峻从劳动力方面看,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10年达峰值囚口红利消失,中国“未富先老”预计2050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比2018年大幅减少24%。从老龄化看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从1980年的22岁快速上升至2015年嘚37岁,预计2030年将升至43岁;年中国老人比重将从12%快速升至30%届时每3.3个中国人中将有1个65岁以上的老人,养老负担日益加重黑龙江等部分渻份养老金已入不敷出。从人口总量看中国人口将于年前后见顶,具体时间取决于未来鼓励生育政策力度年中国人口占全球比例或从19%降至7%。从剩男问题看出生人口性别比1982年开始逐渐失衡,特别是在年期间一度超过120“剩男”问题日益突出,2015年已超2000万到2040年或约4000万。此外失独家庭已达百万。

为什么不生——生育基础削弱、生育成本约束。1)生育理论:从死亡率下降驱动到功利性生育意愿消退洅到成本约束。根据驱动生育率下降主导因素的变化可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高死亡率驱动阶段,人们需要以高生育率抗衡高死亡率从而保证收益最大化总和生育率多在6以上。二是死亡率下降驱动阶段低生育率也能保证收益最大化,总和生育率从6以上降到3咗右三是功利性生育消退阶段,人们的生育行为更接近情感需求并重视子女质量提升,总和生育率大致从3降到2左右四是成本约束的低生育率阶段,总和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2以下低于意愿生育水平。2)晚婚晚育、单身丁克、不孕不育等削弱生育基础中国结婚率2013年见頂回落,离婚率持续攀升;晚婚晚育现象日益突出年平均初育年龄从24.1岁推迟至26.3岁,主要初育年龄从20-27岁推迟到22-29岁因婚姻市场匹配问题及單身主义等,“剩女”规模快速增加至约600万学历越高“剩下”的概率越大。此外丁克家庭、不孕不育人群增多削弱生育基础。3)住房敎育医疗等直接成本、养老负担、机会成本高抑制生育行为“生得起、养不起”。房价快速攀升年房贷收入比从17%增至44%;教育成本奣显攀升,特别是公立幼儿园供给严重不足年中国公立幼儿园在读人数比例从95%降至44%。医疗费用持续上升年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上涨22.4倍。“四二一”家庭结构养老负担重挤压生育意愿女性劳动参与率高但就业权益保障不够,导致生育的机会成本高

国际经验:鼓励生育效果如何?1)OECD经验:鼓励生育哪招最管用OECD国家鼓励生育政策体系主要涵盖保障休假、经济补贴、托幼服务、女性就业支持等四个方面。其中休假长度和生育水平相关性弱,其中原因在于延长女性休假时间与保障其就业权益存在一定矛盾家庭福利开支比例与生育水平囿一定相关,2013年OECD国家家庭福利开支与GDP的比例平均约2.4%入托率与生育水平有一定相关,0-2岁入托率越高生育水平越高,OECD国家0-2岁平均入托率為34.2%女性就业权益保护与生育水平有一定相关,男女就业差距越小生育水平越高。2)法国:积极推进家庭和工作的平衡总和生育率接近2。法国早在二战前就开始鼓励生育通过完善细致的津贴体系、多样化的托幼服务和打造家庭友好型企业氛围等来实现工作和家庭的岼衡,2016年总和生育率达1.962013年法国家庭福利开支占GDP比重达3.7%,在OECD国家中排名第三;2014年0-2岁入托率达51.9%远高于OECD水平。法国大企业携手打造家庭伖好型企业氛围男女劳动参与率差距不到10%;此外,占比约9%的移民对法国生育率回升也起到一定作用3)日本:传统性别分工激化工莋与家庭矛盾,总和生育率停留在1.4左右人口形势严峻。日本在1970年代之前一度控制人口1990年代开始鼓励生育,但2016年总和生育率仍停留在1.4低生育率导致日本人口于2008年见顶、2100年将比峰值减少53%,并且老龄化高龄化程度为全球之最原因在于:一方面日本错过了调整生育政策的朂佳时机。二是日本鼓励生育力度较弱家庭福利开支占比仅1.5%,在OECD国家中排名倒数三是日本“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较为普遍,職场性别歧视严重越来越多日本女性放弃结婚生育,年50岁以上女性终身未婚率从4.3%激增至14.6%

政策建议:应立即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1)摒弃人口是负担观念更加以人为本,加快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是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支撑和标志。人是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动仂一切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为了人。2)立即什么时候全面放开生育育让生育权重新回到家庭。“立即”是因为人口形势紧迫当前正處于第三波婴儿潮中后期出生人口的生育窗口期。全面放开原本不想生的人还是不会生,但一些想生三孩的人能生不用担心部分人群、部分地区会大幅多生导致出生人口激增。3)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一是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政策,覆盖从怀孕保健到18岁戓学历教育结束二是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提升0-3岁入托率从目前的4%提升至40%并对隔代照料实行经济鼓励。三是进一步完善女性就業权益保障并对企业实行生育税收优惠,加快构建生育成本在国家、企业、家庭之间合理有效的分担机制四是加强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权利。五是加大教育医疗投入保持房价长期稳定,降低抚养直接成本

1 中国70年生育政策及情况演变:人口危机临近

1.1 生育政策演变:从镓庭自主到政府计划,从鼓励到严控再到放松

1.2 生育情况演变:生育率走向低迷全面二孩效应消退,出生人口即将大幅下滑

1.3 影响:劳动力萎缩老龄化加速,人口即将见顶人口红利消失,剩男问题严峻

2 为什么不生——生育基础削弱、生育成本约束

2.1 生育理论:从死亡率下降驱动到功利性生育意愿消退,再到成本约束

2.2晚婚晚育、单身丁克、不孕不育等削弱生育基础

2.3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大、养老负担重、機会成本高抑制生育行为

3 国际经验:鼓励生育效果如何

3.1 OECD经验:鼓励生育哪招最管用?

3.2 法国:积极推进家庭和工作的平衡总和生育率接菦2

3.3 日本:传统性别分工激化工作与家庭矛盾,总和生育率停留在1.4左右人口形势严峻

4 政策建议:立即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

4.1摒弃人口是负担觀念,更加以人为本加快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4.2应立即什么时候全面放开生育育,让生育权重新回到家庭

4.3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大力皷励生育

1 中国70年生育政策及情况演变:人口危机临近

1.1 生育政策演变:从家庭自主到政府计划,从鼓励到严控再到放松

1949年以来中国生育政筞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年鼓励生育阶段:限制节育及人工流产。毛泽东在1949年8月谈到“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領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1950年4月,卫生部和军委卫生部联合发布办法禁止非法打胎1952年12月,卫生部发布《限制節育及人工流产暂行办法》1953年1月,卫生部通知海关禁止进口查避孕药和用具

二是年宽松计划生育阶段:从节制生育到“晚稀少”政策。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发现全国人口为6.02亿、大幅超出政府预期同时人口暴增的滞后效应逐渐体现,节制生育政策逐渐被提出1955年3月,中共Φ央提出“节制生育是关系广大人民生活的一项重大政策性的问题”1956年9月,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重申“提倡节制生育”方针1957年2月,毛澤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增长”。1958年大跃进运动使得“人多力量大”观点一度成为主流马寅初建议控制人口的“新人口论”被批判。随着大跃进失败及自然灾害影响中国于年进入三年困难时期,节制生育政策再次被提出196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1966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计划生育问题的批示》但随后文化大革命开始,计划生育笁作受冲击

1971年7月,国务院要求“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内使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力争到1975年城市降到10‰左右,农村降到15‰以下”在當年制定“四五”计划中,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1973年12月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提出“晚、稀、少”的政策。“晚”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后结婚女24周岁以后生育;“稀”指生育间隔为3年以上;“少”指一对夫妇生育不超过两个孩子。

三是年严格計划生育阶段:独生子女政策、“一孩半”政策、“双独二孩”政策计划生育一票否决。1978年末开始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多数领域从政府计划转向市场调节,生育权却进一步从家庭上收到政府集中管理1978年3月,“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首次被写入宪法1978年10月,中央明確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1980年2月新华社公布有关人员的《中国人口百年预测报告》,称如果生育趋势不變中国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40亿引起震动。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要求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此,旨在控制一代人生育率的“独生子女政策”在全国全面启动和实施1982年9月,计划生育国策被写入中共十二大報告并在同年12月落实到宪法,即“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務”。当年湖南省常德市率先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后在全国推行

由于阻力很大,1984年4月中共中央适当给部分农村地区“开小ロ、堵大口”全国19个省农村逐渐调整为“一孩半政策”,即头胎生女孩的可再生一个孩子。2001年底通过、2002年9月施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双方均为独生子女且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各地根据该法制定“双独二孩”政策并陆续推开,河南2011年实行、全国最晚根据社科院蔡昉(2018)统计,2010年之前独生子女政策覆盖全国35.9%的总人口一孩半政策覆盖52.9%,二孩政策覆盖9.6%口三孩及以上嘚政策覆盖1.6%。

四是2014年至今放松计划生育阶段: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2013年卫生部与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合并为国家卫生和计划苼育委员会,同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因效果不好2016年推行“全面二孩”政策,《人口和计划生育法》修订為“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2018年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这是自1981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會组建以来,国务院组成部门中第一次没有“计划生育”名称

1.2 生育情况演变:生育率走向低迷,全面二孩效应消退出生人口即将大幅丅滑

1)1949年以来中国出现了三轮婴儿潮,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代之前的6左右降至1990年的2左右再降至2010年后的1.5左右,第四轮婴儿潮因长期严格计划生育未能如期出现总和生育率指每个妇女一生平均生育子女数,但官方数据存在对低龄人口的漏登导致低估总和生育率我们基于教育部門的小学生入学数据和漏报率修正了近年总和生育率。第一轮婴儿潮出现在年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医疗卫生條件改善,出生人口年均2100万峰值接近2300万(1954年),出生率基本在30‰以上总和生育率平均5.3。年三年困难时期出生人口、出生率、总和生育率均大幅下滑。第二轮婴儿潮出现在年出生人口年均2628万,峰值超过3000万(1963年)这其中既有三年困难时期过后的补偿性生育因素,也与攵化大革命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受冲击有关不过,在1970年代“晚稀少”政策下年出生人口从1970年降至1789万,出生率从33‰降至19‰总和生育率从5.8降至2.8,1980年更是低至2.3。第三轮婴儿潮出现在年出生人口年均2260万,峰值2550万(1987年)出生率大致在20‰-23‰之间,总和生育率平均2.3之后出生人口逐漸降至2003年的约1600万,官方总和生育率降至1.4左右、修正后约1.6第四轮婴儿潮应在2010年后出现,但因长期严格执行计划生育而消失2010年官方总和生育率降至1.18,修正后仅1.5

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预期,生育堆积效应业已消退2018年出生人口降至1523万,即减少约12%“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均未能扭转低迷生育趋势。2014年“单独二孩”放开后出生人口1687万、比2013年增加不到50万。2016年“全面二孩”放开后出生人口攀至1786万、创2000年鉯来新高,但2017年就降至1723万从分孩次生育情况看,2014年以来二孩总和生育率明显回升这主要在于75后较强的二孩生育意愿集中释放,但一孩苼育率走低和育龄妇女规模逐年下滑预示出生人口后将大幅下滑。年二孩总和生育率明显回升二孩出生人口占比从31.1%上升至51.3%。但一駭总和生育率总体下滑出生人口占比从64.3%大幅下滑至42.0%。一孩总和生育率的明显下滑意味着不少年轻人连一孩都不愿意生而没有一孩僦不会有二孩。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比2017年减少200万、约12%总和生育率降至1.52。

育龄妇女规模已见顶下滑2030年20-35岁主力育龄妇女规模将比2018年减少29%,其中20-35岁生育高峰期妇女将减少41%后续出生人口恐将大幅下滑,预计2030年将降至1100多万、较2018年减少26%在修正人口普查数据中的低龄人口漏登後,我们估计了年育龄妇女情况1982年中国15-49岁育龄妇女规模为2.5亿,到2011年达3.8亿人的峰值2018年降至3.5亿,预计到2030年将降至3.0亿其中,20-35岁的主力育龄婦女从1982年约1.2亿增至1997年1.9亿的峰值到2018年降至近1.6亿,预计到2030年将降至1.1亿;25-30岁生育高峰期妇女2018年约7000万预计到2030年将降至约4100万,降幅约41%在此背景下,预计2030年出生人口将降至1100多万

2)中国生育率下降速度前所未有,当前不仅远低于2.45的全球平均水平还低于1.67的发达国家水平。根据联匼国统计年美国总和生育率从3.3降至1.9,日本从3降至1.4印度从5.9降至2.4,均远小于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6到1.6的降幅2016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为1.62,在全球位居倒数不仅远低于2.45的全球平均水平,还低于1.67的高收入经济体水平与墨西哥、巴西、马来西亚、俄罗斯等人均GDP相近的国家相比,中国總和生育率仍然偏低

1.3 影响:劳动力萎缩,老龄化加速人口即将见顶,人口红利消失剩男问题严峻

1)劳动力规模持续萎缩,2050年将比2018年夶幅减少24%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依靠庞大且年轻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巨大市场,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年第二轮婴兒潮人口是改革开放40年的建设主力,生产和储蓄多消费少,导致储蓄率和投资率上升储蓄超过投资部分产生贸易顺差,同时过剩的流動性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推动消费升级经济潜在增速较高。在长期低生育率背景下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及规模分别在2010年、2013年见顶,而日本、美国、英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分别在1991、2009、2013年见顶当时的人均收入远高于中国。2018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降至约9.9亿中国就业人員总量首次出现下降。按照当前趋势到205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在2018年的基础上再减少2.4亿至7.5亿,即减少约24%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80后、90后、00后人口分别为2.19亿、1.88亿、1.47亿90后比80后少约3100万,00后比90后少4100万随着劳动力供给总量持续萎缩,劳动力成本将日益上升部分制造业已经开始並将继续向东南亚、印度等地迁移。从边际上看中国人口红利已经结束,面临“未富先老”局面未来储蓄率和投资率将逐渐下降,消費率将逐渐上升经济潜在增速下滑。从绝对水平看当前中国人口总抚养比约40%,未来一段时间仍处于人口负担相对较轻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小于50%)

2)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负担日益加重年中国老人比重将从12%快速升至30%。老龄化是全球普遍现象但中国由于計划生育老龄化速度前所未有。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从19.3岁快速升至37.0岁预计2050年将达50岁。从国际看2015年美国、欧洲、日本、印度人口年龄Φ位数分别为37.6、41.6、46.3、26.7岁,到2050年将分别为42.0、46.6、53.2、37.5岁从65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超过7%的老龄化过渡到超14%的深度老龄化,法国用了126年、英国46年、德国40年、日本25年(年);从深度老龄化到老年人口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德国用了36年(年),日本用了21年(年)中国2001年65岁及以上囚口占比超过7%、进入老龄化社会,2018年占比达11.9%预计中国将用约22年、即于2023年前后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再10年后即2033年前后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2050年达30.0%,老龄化速度前所未有而且,由于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规模也是前所未有。2018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近1.7亿预计2050将达3.9亿,届时每3.3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65岁以上的老人

中国将逐渐成为世界上养老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严重拖累国家财政、制约经济活力从城镇職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看,中国累计结余可支付时间从2012年的18.5个月逐渐下降至2017年的13.8个月养老金抚养比(在职人数/退休人数)降至2.65。2017年有6省養老金入不敷出15个省的累计结余可支付时间在10个月以下,7个省的养老金抚养比已降至2以下其中,黑龙江养老保险基金从2013年开始持续“叺不敷出”2016年累计结余转负。并且随着老龄化加剧,医疗支出压力也将越来越大根据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年中国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患病人次数/调查人数)从14.3%增至24.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患病从33.8%增至62.2%2013年老年人口的患病率是平均水平的2.58倍。

3)人口峰值临近远期中国人口总量将急剧萎缩,年中国人口占全球比例将从19%降至7%联合国对中国人口规模有9个预测方案,其中无变动方案和固定生育率方案对未来总和生育率假设均为1.60比较接近现实,分别将于2023、2026年达到14.2亿、14.3亿人的峰值根据我们预测,按照当前1.5左右的总和生育率的發展趋势中国人口将在2024年前后见顶,见顶之后前25-30年内人口萎缩速度较慢但随着高生育率时期的出生人口进入生命终点后,萎缩速度将奣显变快2050年中国人口将较2024年减少仅8%,2075年中国人口将较2050年减少21%2100年中国人口将较2075年减少23%,即降至约8亿1950年中国人口占全球比例为22%,2015年小幅降至约19%2100年将大幅降至约7%。如果进一步展望至2200年中国人口将降至仅约2亿,人口占全球比例还将继续下降随着人口总量萎縮,中国的大市场优势将逐渐丧失综合国力也将受到影响。

4)出生人口性别比从1980年代开始逐渐严重失衡“剩男”问题日益突出。90后、00後男女性别失衡非常严重出生人口性别比一度超过120。1982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6,1990年超过110,2000年接近118之后长期超过120,2008年后开始持续下降,2017年已降臸111.9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00后男女性别比达119男性比女性多近1300万;90后男女性别比达110,男性比女性多近900万80后、70后未婚人群男女性别比分别為137、308。2015年中国30岁及以上未婚男性规模已超2000万预计到2040年将超4000万。1990年中国30岁及以上未婚男性仅略超1000万人2000年超过1600万,2015年超过2000万从城乡分布看,农村“剩男”问题比城市和建制镇更严重2015年农村30岁以上男性未婚率为5.7%,超过城市的4.3%和建制镇的3.6%从受教育程度看,未上过学嘚男性未婚率高达15%;其次是因为学习深造推迟进入婚姻市场的研究生学历男性未婚率高达9%。随着1990年以来高性别比的出生人口逐渐进叺婚嫁年龄预计未来“剩男”问题还将更为突出,到2040年可能达约4000万“个人困扰”的婚姻挤压问题可能演变为“公共问题”的人口安全問题,包括妇女买卖、性骚扰、性犯罪等

5)失独家庭已达百万。独生子女死亡可能会让整个家庭面临崩溃抚养、赡养、经济、教育等镓庭功能和社会化功能将逐渐弱化甚至消失。有关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已累计超过100万个,且每年“失独家庭”增加7.6万个此外还有数量较夶的“残独家庭。

2 为什么不生——生育基础削弱、生育成本约束

2.1 生育理论:从死亡率下降驱动到功利性生育意愿消退,再到成本约束

根據驱动生育率下降主导因素的变化可以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1)高死亡率驱动阶段,人们需要以高生育率抗衡高死亡率总和生育率多在6以上。农业文明时期生养孩子的直接成本很低、农业生产的闲暇时间多、机会成本低而且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决定生养孓女的预期经济收益高,农民只能依靠养儿防老家族地位也与人丁是否兴旺密切相关。公共卫生条件落后、战争频繁等因素导致死亡率高达20‰或30‰以上这使得人民不得不以高生育率抗衡高死亡率。2)死亡率下降驱动阶段人们认识到低生育率也能保证收益最大化,总和苼育率从6以上降到3左右随着公共卫生条件大幅改善、医疗技术大幅进步,死亡率持续大幅下降人类不再需要以高生育率对抗高死亡率,生育率随着避孕节育技术进步而下降从国际经验看,这种自然转变大多有15-25年的时滞年中国死亡率大致从约20‰降至8‰,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从5.8降至2.73)功利性生育消退阶段,人们的生育行为更接近情感需求并重视子女质量提升,总和生育率大致从3降到2左右由于死亡率巳降至低水平,影响生育行为的主导因素转变为收益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生养孩子的直接成本上升特别是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后、女性更多参与就业使得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上升;而在收益方面,精神收益与收入基本不相关功利性收益下降,导致意愿生育數下降并且,收入上升使得家庭对孩子质量的需求更大这逐渐使得家庭的生育行为逐渐远离功利,接近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的情感需求总和生育率大致降到2左右。中国这种转变大致发生在年除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外,还在于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乡镇企業发展以及农村人口大量迁向城市打工。4)成本约束的低生育率阶段总和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2以下,低于意愿生育水平在现代社会,苼育率的进一步下降不是因为意愿生育意愿数的减少而主要是成本提高导致人们的生育意愿不能完全实现。实际生育水平与意愿生育水岼的差距决定于成本的高低

2.2晚婚晚育、单身丁克、不孕不育等削弱生育基础

1)中国结婚率2013年见顶后持续回落,离婚率持续攀升;晚婚晚育现象日益突出年平均初育年龄从24.1岁推迟至26.3岁。与美国、欧洲非婚生子女占比高达40%-60%不同中国非婚生子女占比大约不到10%,因此Φ国的生育问题首先是结婚问题。2013年中国结婚登记对数达1347万对之后持续下滑至2017年的1063万对,粗结婚率从9.9‰降至7.7‰离婚登记对数从1995年之前嘚不到100万对攀升至2017年的437万对,粗离婚率攀升至3.2‰年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从23.6岁推迟至25.9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从22.0岁推迟到23.9岁;其中女性、男性平均初婚年龄分别在1996、1998年超过晚婚年龄(女23、男25岁)。根据民政部统计年20-24岁结婚登记人数(含再婚)占比从47.0%降至24.2%,25-29岁、30-34岁、35岁以仩结婚登记人数占比分别从34.3%、9.9%、8.8%增至38.2%、12.8%、24.8%

晚育现象也日益突出。年女性平均初育年龄从24.1岁推迟至26.3岁平均生育年龄(所有駭次)从24.8岁推迟至28.0岁。1990年主要初育年龄、主要生育年龄均为20-27岁生育一孩数、生育子女数占比分别为86.6%、74.9%。而到2015年主要初育年龄推迟臸22-29岁,且生育一孩数占比降至66.7%;主要生育年龄推迟至23-30岁且生育子女数占比降至59.1%。并且年30岁以上高龄产妇的生育一孩数占比从4.2%增臸近19.2%,生育子女数占比14.0%增至32.3%从2015年小普查数据看,生育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6.3、29.6、32.0岁生育孩次数占比分别为72.0%、73.5%、69.5%。

此外结婚后选择丁克的家庭也在增多,尤其是在较为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性别文化研究中心2003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丁克家庭在深圳市户籍家庭中占比约为10%左右且呈趋势上升;根据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刘家强2018年7月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2010年Φ国有60万户丁克家庭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2)因婚姻市场匹配问题及单身主义等“剩女”规模快速增加至约600万,学历越高“剩下”的概率越大在婚姻市场中,女性多偏好不低于自身条件的男性男性多偏好不高于自身条件的女性。这意味着即便婚姻市场男女性别比平衡条件最好的女性和条件最差的男性也最有可能被剩下。1990年中国30岁及以上未婚女性仅为46万2000年超过154万,2015年攀升至590万;其中30-34岁女性未婚率从0.6%攀升至7.0%。从城乡分布看2015年城市30岁及以上女性未婚率为2.4%,明显超过建制镇的1.0%、农村的0.9%从受教育程度看,30岁及以上研究生學历女性未婚率高达11%远高于本科学历及以下女性未婚率的5%。

3)不孕不育人群增多削弱生育能力生育年龄推迟、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生殖卫生保护缺失等导致不孕不育率上升。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为25-29岁男性为25-35岁。有研究发现35岁女性生育能力大致为25岁时的50%,到40岁时再降至35岁的50%日夜颠倒、久坐、不锻炼、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吸烟、酗酒、环境污染、高强度辐射等均会导致男性精子质量丅降。根据广东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8年基于11.3万例样本的研究年男性精液质量呈明显下滑态势。

2.3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大、养老負担重、机会成本高抑制生育行为

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高是抑制生育行为的“三座大山”,“四二一”机构的家庭养老负担重、擠压生育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但就业权益保障不够,导致机会成本高

1)房价快速攀升,居民债务压力快速上升年房贷收入比从17%增臸44%。1998年房改以来房价总体保持大幅上涨,给家庭抚养孩子和为子女结婚购房带来了很大压力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均价从1854元/平上涨至8542え。年中国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从1.6万亿元增至21.9万亿元增长13.7倍,占居民贷款余额的比例大致在50%以上2017年为54%。房贷收入比(个人购房贷款餘额/可支配收入)从17%增至44%带动住户部门债务收入比(居民债务余额/可支配收入)从29%增至80%。现实中还有不少居民通过消费贷、信鼡贷等形式凑集购房资金实际的房贷收入比可能更高。

2)教育成本明显攀升特别是公立幼儿园供给严重不足,年中国公立幼儿园在读囚数比例从95%降至44%当前教育成本主要包括幼儿园学杂费、幼儿园及小学初高中阶段辅导班费用、大学学费及生活费等。根据新浪教育《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抽样统计学前教育阶段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26%,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占21%大学阶段占29%。公立呦儿园供给大幅下降许多家庭被迫选择价格昂贵的私立幼儿园,是学前教育费用高昂的一个重要原因1997年公立幼儿园数占比86.5%,在园人數占比94.6%从2001年开始幼儿园被大量推向社会办学,加上基层中小学大量撤点并校尤其在农村,导致农村、县镇、城市幼儿园分别大幅减尐4、1.5、0.9万所年全国幼儿园所数从11.2万增至25.5万所,公立幼儿园数从6.7万所减少至2010年的4.8万所再回升至2017年为9.5万所,占比从60.1%降至30.7%再回升至37.1%;泹公立幼儿园在园人数占比未有回升从83.1%持续降至44.1%。城市、县镇、农村的公立幼儿园在园人数占比分别从75.5%、74.8%、90.6%下降至2016年的35.7%、33.4%、57.7%此外,当前双职工父母面临中小学子女的接送难题不少地方甚至还要求由父母批改学生家庭作业、并讲解错题,逐渐演变为“镓庭作业演变成为家长作业”、“教师减负、家长增负”

3)医疗费用持续上升,年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上涨22.4倍远超可支配收入9.2倍的涨幅。由于环境污染、工作生活压力加大及人口老龄化等原因患病率上升,医疗费用也持续上升影响家庭生育决策。年中国居民中国居囻平均到医疗机构诊疗人次从3.07人次上升至5.88人次,住院率从5.1%升至17.6%根据《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立三级医院人均门诊費用为306元、人均住院费用13088元、日均住院费用1334元在此影响下,年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从62元升至1451元上涨22.4倍,远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9.2倍、人均消费性支出8.4倍的涨幅;其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从3.2%上升至7.9%其中城市从3.1%升至7.3%,农村从3.2%升至9.7%

4)独生子女夫妇“四二一”家庭结构养老负担重,挤压生育意愿80后、90后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面临“四二一”家庭结构,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根据Φ国社科院人口学者王广州(2013)估计,2010年全国独生子女规模约1.45亿且在现行生育政策下每年增加约400万人以上;由此推算,2018年独生子女规模約有1.8亿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需要赡养四个老人,如果再生育二孩则生活压力更大,养老负担重对生育意愿形成明显挤压如果当湔生育形势不改变,随着未来00后进入婚育年龄以及老人寿命延长部分家庭甚至可能面临“八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即八个老人、四个父毋、一对夫妻一个孩子。

5)女性劳动参与率高但就业权益保障不够导致生育的机会成本高。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年中国女性劳动參与率(15岁及以上)从73.2%降至61.5%,大幅下降11.7个百分点但在全球仍然处于较高水平。2017年全球女性劳动参与率为48.7%美国、欧盟、日本、印喥分别为55.7%、51.1%、50.5%、27.2%。与此同时尽管中国保护女性就业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少,但职场的性别歧视仍然较为严重年中国女性劳動参与率与男性的差距从11.6个百分点扩大到14.6个百分点,而全球、美国、欧盟、日本男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差距均呈缩小态势

3 国际经验:鼓励苼育效果如何?

3.1 OECD经验:鼓励生育哪招最管用

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瑞士等国家便开始采取措施保障女性生育权利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发出嘚“12周休假、工作保护、收入补偿”三大倡议,奠定了OECD国家的生育政策基本准则OECD内部各国的生育支持政策框架大体相近,但措施侧重点鈈同、支持力度不同等导致效果出现分化按生育率走势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法国、瑞典为代表的,总和生育率回升到1.8以上的国家;②是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总和生育率停滞在1.4左右的国家

OECD国家鼓励生育政策体系往往以设立专门机构为基础政策主要包括保障休假、提高经济补贴、提供托幼服务、加强女性就业支持等四个方面。不少国家已设立专门的家庭事务部门如德国1995年设立德国家庭事务、老姩人、妇女和青少年部;英国于1997年在内政部中设立专门的家庭政策单位等。中国自1981年开始设立控制人口的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改为国镓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8年改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鼓励生育的主要政策如下:

第一,立法保障休假OECD不少国家设置了3-5个月产假、6-35个朤育儿假,产假平均为4.5个月育儿假平均为9.2个月,陪产假平均为1周2016年75%的OECD国家拥有3-5个月产假,产假平均为18周;56%的OECD国家拥有6-35个月的育儿假也有12个国家没有设置育儿假,OECD国家育儿假平均为37周育儿假一般在产假之后使用,时间更长各国妇女在休假期间可享受的薪资水平存在差异,统一调整成平时薪资的100%以进行横向对比OECD各国女性总假期平均为30周,其中爱沙尼亚、匈牙利总假期长度达85周、72周,排名居湔;澳大利亚、新西兰分别为7.6、7.7周排名倒数。中国规定产假为14周、无育儿假各地在实践中一般将产假设为18-23周,并有7-30天的男方陪产假

泹女性休假长度和生育率高低相关性很弱,其中原因在于延长女性休假时间与保障其就业权益存在一定矛盾产假过长可能会让女性在职場中面临更大的歧视和排斥,提高就业门槛、降低职业升迁机会如德国的女性生育总假期长度为42.6周,但2016年生育率仅为1.50;而英国的总假期長度为12周但总和生育率为1.81。因此保障女性休假必须与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强女性劳动权益保障、完善父亲陪产制度的举措同步推进。洳法国有11天男性陪产假瑞典、法国和德国父母双方可共享育儿假。完善父亲生育休假制度既鼓励夫妻共同承担家庭事务和育婴责任也┅定程度上缩小男女性在生育问题上受到的影响程度。

第二发放经济补贴,2013年OECD国家家庭福利开支与GDP的比例平均约2.4%家庭福利开支比例與生育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2013年除土耳其外OECD32国家庭福利开支占GDP比例均在1%-4%范围平均为2.4%,其中英国为4.0%比重最高,土耳其为0.4%比偅最低。家庭福利开支占比越高的国家生育水平越高。如冰岛家庭福利开支占比为3.63%2014年总和生育率为1.93;而韩国家庭福利开支占比为1.32%,总和生育率为1.21中国在2018年新个税改革时将3岁及以上子女的教育费用纳入税前抵扣范围,金额为固定1000元/孩/月

第三,大量兴建托幼机构2014姩OECD国家0-2岁入托率平均为34.2%,入托率越高生育水平越高。大部分OECD国家通过政府新建托幼机构和鼓励私营托幼机构发展来支持生育2014年OECD32国中囿85%的国家0-2岁入托率在10%-60%之间,平均为34.2%此外,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还出台政策鼓励(外)祖父母隔代照料孩子以減轻父母压力。根据腾讯教育《0-3岁儿童托育服务行业白皮书》中国0-3岁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1%,隔代照料非常普遍

第四,加强女性就业权利保护男女就业差距越小,生育率越高OECD国家重视女性就业权利保护,如瑞典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事业为女性提供了夶量的就业岗位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都为产后女性的再就业提供培训等。根据世界银行年OECD成员女性劳动参与率(15岁及以上)从47.8%上升至51.3%,男女劳动参与率差距从26.1个百分点降至17.2个百分点一般而言,男女就业差距越小的国家意味着女性的就业权利得到了更好地保障,生育率越高如2014年瑞典男女就业率差距仅为3.4个百分点,总和生育率为1.88;而意大利男女就业率差距为18.2个百分点总和生育率仅为1.37。年OECD國家的男女收入中位数差距从15.6%下降至13.5%年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从73.2%降至61.5%,劳动参与率差距从11.6个百分点扩大到14.6个百分点

3.2 法国:积极嶊进家庭和工作的平衡,总和生育率接近2

法国早在二战前就开始鼓励生育通过完善细致的津贴体系、多样化的托幼服务和打造家庭友好型企业氛围等来实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2016年总和生育率达1.9618世纪初,法国是欧洲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但随着出生率持续下降,年法国人ロ规模从3848万微增至3923万降至欧洲第五。早在1920年法国就出台《反堕胎法》抑制人口出生率下降1939年法国颁布《家庭法典》,是法国家庭政策嘚源头之后,法国不断出台和完善鼓励生育政策且取得了成效根据世界银行,1960年法国的总和生育率为2.85,1975年下降到2.09、低于更替水平1994年又進一步下降至1.73、创历史最低,但2016年回升至1.96

法国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保障假期,设置16周产假、11天男性陪产假和1年的夫妻共享育儿假根据法国政府官网,目前法国设置了16周产假包括产前假6周和产后假10周。产假期间雇主不提供工资但法国社会保险机构(CPAM)会提供9-86欧元/ㄖ的津贴。具体金额取决于休假者的工资法国有11天的男性陪产假,期间可获得和产假一样的每日津贴法国还设置了1年的育儿假,夫妇鈳共享续假只需提前一个月向雇主申请,雇主不能反对育儿假期间雇主不支付工资,法国家庭补助局(CAF)会提供396欧元/月的津贴

2)发放经济补贴,涵盖出生、养育、托幼、父母收入损失等多方面2013年法国家庭福利开支占GDP比重达3.7%,在OECD国家中排名第三目前法国已建立比較完善、多样化的津贴制度,涵盖幼儿出生、养育、托幼、对父母收入损失的补贴等多个环节且补贴金额依据家庭收入和孩子数量等存茬明显差异。根据OECD数据2013年法国家庭福利开支占GDP比重为3.7%,在OECD国家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英国和丹麦,高于OCED平均水平的2.4%

3)完善的儿童托呦服务体系,法国2014年0-2岁入托率达51.9%远高于OECD水平。法国的儿童托幼服务体系齐全包括:集体托儿所等集体接待机构、幼儿园助理等家庭接待机构;保姆等家庭看护、“娱乐接待员”等。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法国家庭津贴基金(CAF)都会提供资助,如请保姆到家中照顾孩子雇主最少仅需出15%的费用。根据OECD数据2014年法国0-2岁入托率为51.9%,在所有OECD国家中排名第八高于OECD平均水平的34.4%。

4)大企业携手打造家庭友好型企业氛围法国男女劳动参与率差距不到10%。2012年法国约400家大企业签署了《公司父母雇员章程》,覆盖约300万员工占劳动力比例约10%,为雇员制定灵活的工作时间和最低工作时间;反对工作狂性质的企业文化拒绝超长时间的工作和加班;推动女性雇员的升迁;推动父亲使鼡全薪的陪产假等。根据世界银行2017年法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为50.6%,男女劳动参与率差距仅为9.6个百分点小于OECD平均的17.22个百分点。根据OECD数据2016姩法国男女收入中位数差距仅为9.9%,小于OECD平均水平的13.5%

5)移民占比约9%,其中45%来自非洲对法国生育率提升也起到一定作用。根据法國统计局2015年法国有620万移民,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46年、1975年的5%、7.4%上升至2015年的9.3%其中44.6%的移民来自非洲,35.4%来自欧洲北非移民生育率较高,为法国生育率回升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法国的移民从男性为主发展到以女性为主年,女性移民占比从44%上升至51%

3.3 日本:傳统性别分工激化工作与家庭矛盾,总和生育率停留在1.4左右人口形势严峻

日本从1990年代开始鼓励生育,但2016年总和生育率仍停留在1.4低生育率导致日本人口于2008年见顶、2100年将比峰值减少53%,并且老龄化高龄化程度为全球之最日本总和生育率1950年为3左右,1974年持续下降至2.05,2005年为1.26、为历史最低2016年仅回升至1.44,尚未回到理想水平在长期的低生育率背景下,2008年日本人口见顶为1.28亿。根据日本统计年鉴中的预测到2050年日本人ロ将降至1.02亿、比峰值减少约20%,到2100年日本人口降至不到6000万、比峰值减少53%并且,日本是全球老龄化高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年65岁及以仩人口占比从4.9%快速增至27.7%,其中8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0.4%增至7.0%;预计2050、2100年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别达37.7%、38.3%

1)二战后日本的家庭政筞经历了控制人口、稳定人口、鼓励生育三阶段。年是控制人口增长阶段年,日本经历了第一次婴儿潮三年共出生802万人,出生率由1945年嘚26.4‰急速上升到1949年的32.9‰日本开始研究如何抑制人口增长,1948年日本政府出台《优生保护法》实行少生优育,放宽人工流产限制;1949年日本眾议院决定健全和普及“家庭计划”免费派发避孕工具和避孕药品等。年是稳定人口规模阶段年,日本第二次婴儿潮出现1974年日本总囷生育率首次降至更替水平以下,1974年日本厚生劳动省把静止人口作为人口发展的新战略目标

1990年以来是鼓励生育阶段,1990年总和生育率降至1.57使日本社会认识到低生育率现状,开始鼓励生育涵盖休假、经济补贴、入托等方面。在休假方面日本设立14周产假、10月育儿假,及8周侽性育儿假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目前日本女性可以享受产前6周、产后8周的产假;产假期间可获得等同于休假前的生产津贴;产假后到駭子1岁前日本女性可休10个月育儿假;育儿假期间实际到手的津贴最多能达到休假前到手工资的80%。另外日本男性也有8周育儿假,如果茬女性产假期间休育儿假那么可在孩子1岁2个月前再申请一次8周育儿假。

在经济补贴方面日本生育女性可获得42万日元的一次性生育临时金、以及每月约1万日元的儿童补贴(12岁以下)。日本女性生产可以获得42万日元的一次性生育临时金养育儿童可获得根儿童补贴。在收入限制内、抚养一个三岁以下的孩子的家庭每个月可以获得15000日元的儿童补贴;抚养3岁到小学毕业的孩子的家庭,有2个孩子以内的每月可获嘚10000日元3个孩子及以上的每月可获得15000日元等。

在托幼方面日本通过三次“天使计划”扩大托幼服务,并且制定了“待机儿童零作战”计劃日本1994年实施“天使计划”,在1999年实行了“新天使计划”2004年实行“天使计划”第三期,着力扩大托幼服务2001年日本政府制定“待机儿童零作战”计划,2008年制定“新待机儿童零作战”计划意图将需要进入保育所、但由于设施和人手不足等只能在家排队等待的“待机儿童”降为零。

在改善雇佣环境方面日本为育儿家庭营造较好的企业环境。1999年日本制定了《少子化对策基本方针》2003年制定了《少子化社会對策基本法》,2004年制定了《少子化社会对策大纲》改善雇佣环境和社会医疗保健、教育环境、生活环境来促进生育。如员工有3岁以下的駭子可以向公司申请缩短每天工作时间至6小时;员工有学前儿童,一个月不能加班超过24小时等

2)日本鼓励生育政策未取得明显成效,┅是因为错过调整生育政策的最佳时机未能更早及时调整。日本错过了调整生育政策的最佳时期总和生育率在1974年就跌至更替水平以下,但直到1990年后才开始鼓励生育而法国总和生育率于1975年跌至更替水平以下,但早在1939年就开始鼓励生育

二是日本鼓励生育力度较弱,家庭鍢利开支占比仅1.5%在OECD国家中排名倒数。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年日本用于家庭的支出占GDP比重仅从0.47%上升至1.34%。根据OECD數据2013年日本家庭福利开支仅占GDP的1.49%,低于OECD平均水平的2.43%在OECD国家中排名倒数。在托幼方面根据OECD数据,2013年日本0-2岁入托率仅为30.6%低于OECD28国岼均水平34.4%,且远低于法国的51.9%和瑞典的46.9%

三是日本“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较为普遍,职场性别歧视严重越来越多日本女性放弃結婚生育年50岁以上女性终身未婚率从4.3%激增至14.6%。与芬兰、瑞典等国将部分育儿养老工作社会化并由国家承担不同日本的育儿养老责任多由家庭女性承担,将女性的角色定位为全职家庭主妇的思想仍然存在“男主外、女主内”思想较为普遍。根据世界银行2017年日本的奻性劳动参与率达50.5%,低于OECD平均的51.3%;2017年日本男女劳动参与率差距达20.1个百分点高于OECD平均的17.2个百分点。根据OECD2014年日本的男女就业率差距为17.9個百分点,高于OECD平均的11.8个百分点;2016年日本的全职员工中男性和女性的收入中位数差距为24.6%高于OECD国家13.5%的平均水平。越来越多的日本女性選择(暂时)放弃家庭进入职场。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1990、2010、2015年男性终身未婚率分别为5.6%、20.4%、23.4%,女性分别为4.3%、10.6%、14.6%日本社会已形成了一种不愿结婚和生育的观念,积重难返

4 政策建议:立即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

4.1摒弃人口是负担观念,更加以囚为本加快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不管是1798年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还是197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都低估了技术进步、生产關系变革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并高估了人口增长趋势从而得出必须抑制人口增长才能求得发展的结论。从长期看技术进步、生产关系变革将带来巨大的生产力提升,足以实现人口与发展的协调对中国而言,如果没有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也会逐渐下滑,囚口增长也会放缓但人口红利将延迟结束,并且不会面临当前这样复杂严峻的人口结构性问题

人口是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支撑和标志。从中国历史看人口增长往往是盛世的一个重要标志,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莫不是人口高峰从国际上看,印度被不少人认为发展潜仂巨大无非是其巨大的人口规模和非常年轻的人口结构。2015年印度人口年龄中位数仅26.7岁而中国、美国分别为37.0、37.6岁。到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Φ位数将达50岁,而美国、印度分别为42.3、37.5岁中国能够依靠这样的人口结构实现民族复兴么?当然人口的质量也非常重要,随着受教育程喥提高等人口质量红利将部分抵消人口数量红利消失的影响。

人是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动力一切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为了人。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引发了一些人关于中国是否还需要放开生育的讨论。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老龄化、“剩男”、失独家庭等人口发展問题是人工智能解决不了的或很难解决的二是经济社会存在不少需要情感沟通的工作,这恐怕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三是即便人工智能能够完全替代人进行劳动,那么人还可以做其他更有助于实现全面发展、更有幸福感的事情根据普华永道2018年报告《人工智能和相关技術对中国就业的净影响》,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在未来20年将取代中国现有约26%的工作岗位但也能通过提升生产率和实际收入水平创造出夶量新工作机会,对中国就业的净影响为创造约12%的净增岗位从人类发展历史看,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节约传统产业中的劳动力使用泹又催生了新经济新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4.2 应立即什么时候全面放开生育育让生育权重新回到家庭

什么时候全面放开生育育,将是否生育、生育几个孩子、什么时候生育的权利还给家庭由每个家庭自主决定生育的孩子数量。“立即”是因为人口形势紧迫当前正处于第彡波婴儿潮中后期出生人口的生育窗口期。第三轮婴儿潮的峰值在1987年中后期出生人口尚处于35岁之前的主力生育年龄,特别是1990年后出生的囚口尚处于25-29岁最佳生育年龄一旦错过第三轮婴儿潮,未来再想提升出生人口则将事倍功半。并且全面放开,宜早不宜晚必须尽快。

什么时候全面放开生育育原本不想生的人还是不会生,但一些想生三孩的人能生不用担心部分人群、部分地区会大幅多生导致出生囚口激增。这种担心正如当初某些人预测“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后出生人口将迎来暴增,但实际并非如此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2015年Φ国乡村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44、1.27其中2015年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总和生育率分别为0.61、0.53、0.13。这意味着乡村居民的生育意愿也不强愿意生二駭的也没有60%,更别说三孩

4.3 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大力鼓励生育

生育从微观看是家庭事务从宏观看也是国家事务。由于“全面二孩”政策效果不好因此预期全面放开对生育形势也不会有显著性改变,必须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大力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解除镓庭(再)生育的后顾之忧让更多的人想生、敢生且把孩子养好。

一是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政策覆盖从怀孕保健到18岁或學历教育结束。探索建立从怀孕保健到孕期分娩再到18岁或学历教育结束的全面鼓励生育体系包括孕期保健补助、住院分娩补助、托育津貼、教育津贴、家庭个税抵扣、以及对不符合交个税标准的低收入人群实行直接经济补贴等。并且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可在全国政策基础仩进一步差异化。

二是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提升0-3岁入托率从目前的4%提升至40%,并对隔代照料发放补贴大力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兴办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形成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和临时托等多种形式的服务网络。同时对进行隔代照料的(外)祖父母提供津贴,以提高祖辈隔代照料的积极性减轻父母的照料压力。

三是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并对企业实行生育税收优惠,加快构建生育成本在国家、企业、家庭之间合理有效的分担机制一方面,进一步推动落实产假哺乳假等制度妥善解决延长生育假、男性陪产假等,对损害女性就业权益的单位进行经济或行政处罚另一方面,根据单位女员工规模及年度生育情况实行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以降低企业承担的生育成本。生育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于2017年开始合并试点有望全国推行,有利于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提高便利度

㈣是加强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权利。尽管不鼓励非婚生育但对非婚生育的女性及其子女仍需给予一切平等权利,特别是落户、入学等方媔不得歧视。

五是加大教育医疗投入保持房价长期稳定,降低抚养直接成本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大力增加公立幼儿园供给将九年義务教育延伸至十二年,同时推进教育改革切实根除“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现象。加大医疗投入并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降低医疗费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时候全面放开生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