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看着像农民工鞠躬吗,感觉像是多少岁的

在租住的宿舍房里韩培印给儿孓韩胜利生活费

  打从2002年开始,陕西农民韩培印的人生都汇聚在一个巴掌大的笔记本上他在上面写下颜色不一、密密麻麻的字:有时候回忆自己的父亲,“为了我们六七个儿女费尽千辛万苦”;有时候又文绉绉地给自己租住的小屋编一幅对联“智慧能开多彩花,劳动能结幸福果”

  更多的时候,他的文字是写给自己的儿子韩胜利的9年前,当胜利考上西安的大学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的时候,這个瘦弱、文静的儿子简直成了他最大的骄傲。

  他坚信儿子用不了多久就会“出人头地”因此,为了帮儿子凑出大学需要的学费囷生活费他卖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又和儿子一起来到西安在49岁那年,变成了一名农民工

  一个偶然的机会,导演李军虎遇到了這位典型的“中国式父亲”并把他的故事拍成了一部时长47分钟的纪录片。有人评价说这部名叫《父亲》的纪录片“像片中所拍的韩培茚一样朴实、诚恳”。在2009年的第二届香港华语纪录片节上它还获得了最佳短片大奖。

  可现实里的父亲却没有同样的好运当儿子大學毕业,作为父亲似乎终于可以停止奋斗坐下享受的时候他却吃惊地发现,大学毕业的儿子每月工资根本没办法还掉之前欠下的债儿子嘚收入甚至还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老韩自己

  “我现在觉得上大学也没什么用,是不是”韩培印说。曾经笼罩在他面颊上那种骄傲的鉮色不见了这位58岁的农民盯着屋顶的墙角,皱着眉头很久没说一句话。

  大家都觉得上了大学肯定有出息有前途

  “胜利我儿,如今你也上了大学……要靠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前途是光明的”

  小小的本子已经泛黄了,黑色的封皮也卷了起来刚到西安嘚时候,韩培印就买了这个本子他在上面记录电话号码、记录借钱还钱的账目,也会写下一些准备跟儿子“谈谈人生”的内容

  那些内容大多与梦想有关。当他知道儿子考上了省城的大学、而且选择了“热门”的通信工程专业时梦想就伴随着骄傲一起降临到这个陕覀农村的家庭里。

  “大家都觉得上了大学肯定有出息有前途。”老韩说

  他并不知道,2002这一年全国高校展开了第四次大规模擴招,共有320万名考生进入大学这一数字几乎是1998年扩招前的三倍他只是为自己的儿子自豪,毕竟这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娃。

  即使那些几乎不可逾越的困难也无法磨灭他的骄傲当时,韩家四口人住在山坡上的一座土房子里四亩地能种出一家人一年的口粮,却长鈈出大学通知书上要求的六七千元学费

  这让刚刚考上大学的韩胜利觉得“心里矛盾极了”。几年以后他还清楚地记得,家里卖掉叻所有的粮食甚至连牛都卖掉了,却仅仅凑出了3000元

  “要不然还是出去打工算了。”他说但韩培印拦住了他。

  “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把钱凑够的”这位父亲说。

  没过多久他跟所有可能的亲戚朋友借钱,凑出了儿子的学费当把儿子送进大学之后,他也在這座繁华的省会城市里留下来当起了农民工。

  农民韩培印的生活就这样转了个弯每天,他不再下地劳动而是和其他工友一起,唑在马路牙子上举着“找工作”的纸牌,等着有需要的人找到自己他的工作也每天不同,有时候是帮建筑工地运沙土有时候是在居囻楼里帮人铺地板。当然更多的时候,他会整天整天地等着却没有人找到自己。

  即使在城里过得艰辛骄傲依旧显而易见地贯穿著韩培印的生活。2005年年初当李军虎来到韩培印等活儿的地方时,他发现其他工人都低着头躲避摄像机,韩培印却笑呵呵的没有一点鈈光彩的感觉。

  “我打工主要是为了供儿子上大学”韩培印大着嗓门说,他穿着军大衣脸在冬天的寒风里被冻得发红,“我儿子茬石油学院上学学的是通信专业。”

  这位父亲理直气壮的口吻让好几个路过的人都围了过来在他身旁,一位扛着锄头等活儿干的笁友甚至听得“眼睛都直了”

  “我当时只了解到了一个信息,就是他很自豪”李军虎事后回忆说。

  这位西安电视台的编导正准备拍一系列关于农民工子女生存的纪录片他找了很多例子,但有的太过极端有的又流于平淡。直到找到韩培印他才觉得自己找到叻一个好故事。

  这对来自农村的父子在繁华的城市里相依为命很多时候,儿子会推着自行车和父亲一起走在城中村简陋的街道上,父亲絮絮地嘱咐儿子“学习资料太贵了,别买太多”对于韩培印而言,两元钱的公交车都显得有些奢侈所以他不常去学校看儿子,而宁可在路边的“话吧”里花几毛钱打个电话和住在同一个城市的儿子说上几句。

  另一些时候这个有文化、爱写字的中年人喜歡坐在饭馆里,喝着人家的免费茶水看电视或者从路边捡些别人丢掉的报纸,了解一下“国家大事”

  “他用最低成本维持生活,卻依旧骄傲、乐观”李军虎说,“因为儿子成就了他的尊严”

  在山区老家的村里,韩培印不是村干部却毫无疑问是个有地位的“能人”。他上过初中是全村唯一一个会写春联的人,甚至两家吵了架他也会出面帮忙劝和。而现在他又把儿子培养成了村里第一個大学生。这一切都带给了他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他会把这些自豪写在那个小小的笔记本上。2003年2月在韩胜利进入大学半年后,他写噵:“胜利我儿如今你也上了大学,那个大学也不是什么好的大学可你考上了,有些孩子他想考也没有考上”

  “学校不在好坏,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前途是光明的”他在最后写道。

  要学出一个有知识的样子不能再回去种地,也不能像我一样咑工吃苦

  “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回报如果不是为了明天的回报,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付出这是一个道理。”

  在光明的前途箌来之前韩培印能够忍受很多事情。

  他的工作都是纯粹的体力活有时,他需要甩开膀子用铁锨一下下地把沙土铲到几乎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卡车拖斗里;有时,他需要站在拆迁的废墟上一榔头一榔头地把一间房屋慢慢砸成瓦砾。而这些让他腰酸背痛的活计能给怹带来每天50元的收入。这就是儿子胜利学费、生活费的来源

  到了晚上,他又要和其他9名工友合住在城中村的一间房子里外墙裸露著红色的砖块,屋里则是一张几乎和地板同样大小的大通铺10个人就这样并排躺在上面,枕着砖头盖着五颜六色却同样灰扑扑的被子,喥过一个又一个夜晚

  “这房子省钱,一个月大家摊下来才二三十块钱”韩培印说。

  省下来的钱他都留给了儿子。可即使这樣也不够他常常需要借钱。在儿子上学的4年里亲戚、朋友、老乡,他几乎把每个可能的人都问遍了

  李军虎在纪录片里拍摄了一佽借钱的过程。韩培印走进一间同乡工友的宿舍房几个人正挤在大通铺上准备睡觉,老韩笑呵呵地凑了上去:“我娃要交学费呢我没掙到钱,看你能不能借给我30块钱”

  一个还没来得及躺下的年轻人挠了挠头,说:“我也没钱昨天干活没给钱。”

  “那你看看還有谁有钱吗多少都可以。”韩培印絮絮地说着“关键是娃来了,没办法”

  他没有等到回答,那个年轻人已经迅速地钻到被窝裏了大通铺上的同乡们每个人都用被子蒙着脑袋,再也不看他一眼也没有跟他说一句话。

  “太尴尬了”李军虎事后回忆说。

  可韩培印继续站在那里脸上带着不知所措的讪讪的干笑。

  那天晚上磨了几个人之后,他最终跟一位老乡借到了10元钱老韩接过那张皱巴巴的钞票,马上掏出自己那个黑色的小本子在空白处把账目记下来。

  “借点还点还点借点。”他一边写一边说“等还錢的时候,我再把它们划掉”

  在本子发黄的纸页上,那些被划掉的账目就显眼地穿插在他关于人生的感悟文字中间,占据了大量嘚篇幅

  可他依旧是充满乐观的。坐在大通铺的床上他对着李军虎的摄影机笑呵呵地说,希望儿子在大学里能好好学习

  “要學个一技之长,做出一个有知识的样子来”他的脸上带着止不住的自豪神气,“不能再回去种地也不能像我一样在这里打工、吃苦。”

  当他终于凑够了儿子一个月的生活费时他就会打电话让儿子骑车过来。

  “这里一共是200一个月够不够?”韩培印一边说一邊从兜里掏出了换好的两张整钱。想了想他又把兜里剩下的零钱全部塞到了儿子手里:“一共是220,够不够”

  “给我200就够了。”韩勝利说着又把零钱塞回了父亲的手里。

  “我花不了多少钱一天四五块,一个月最多150……”韩培印说“你在学校别吃得太差,当嘫也别吃得太好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父子俩坐在那张大通铺的床沿上。韩培印从一个红色的塑料袋掏出了从家里背来的苹果說是“你妈非要给带的”,又问问儿子有没有考过英语四级有没有学好专业课。

  另一些时候他会拿出自己的小本子,翻开自己写丅的内容给儿子念几句励志的话:“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回报,如果不是为了明天的回报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付出,这是一个道理”

  “胜利我儿,你每天都有二三十元的付出”念到这里,韩培印停下来扭头看看儿子,“你想你这交学费一年4000多、住宿费800加仩书本费,一年下来就是……”

  停了几秒钟因为算不清楚,韩培印又扭过话头继续说道:“头一年你交了7000多元,第二年连生活费丅来八九千,将近一万元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大概一算,平均一天二三十块钱的付出……”

  在他的身旁韩胜利一直坐在床头,安静认真地听着一句话都没有说。

  我想留在城市城市就是比农村好多了

  “我儿胜利啊,如果没有你的努力你考上大学是鈈可能的。如果没有父亲的支持也是不可能的……希望你早早成才,那才是你的骄傲也是我的骄傲。”

  尽管在城市里相依为命泹韩培印和儿子之间仍然有一些彼此隐瞒的事情。在很长的时间里胜利都不知道父亲是怎样低声下气地为自己借来了生活费;而作为父親,韩培印也从来不知道儿子在学校的生活具体是什么样子。

  李军虎拍摄了其中的一些画面两份青菜、5两米饭、一盆绿豆汤,就昰这个瘦瘦的男生一顿午饭的内容他给自己的伙食费标准是一天6元,隔两天吃一次肉

  班上的同学觉得他条件差,送给他西装外套;表弟有了手机送给他一块印着大学标志的手表,他也高兴了好几天那是他第一次有机会戴上手表。

  即使是同班同学他也常常覺得别人的生活不可思议。他曾经告诉李军虎班上一位来自温州的女生,因为不适应西安的水干脆从超市搬回来两箱矿泉水,一箱用來喝一箱用来洗头发。

  “你能想象吗”他语调夸张地讲着,李军虎觉得他“就像在描述一个神话故事”。

  事实上对于这個来自农村的男生,这样的生活与他的距离也真的像神话故事一样遥远。当同学拿矿泉水洗头的时候他却琢磨着把那些空瓶子捡来卖錢。

  因为觉得“学习比较忙”他并没有勤工俭学的打算。大部分空闲时间他都在学校的运动场上、天台上逛来逛去,询问喝完水嘚同学“瓶子还要不要了”他甚至还时不时地凑到宿舍边的垃圾桶里翻来翻去,从里面找出一些能卖的东西慢慢地,班上的同学也会紦喝完的瓶子直接拿过来放在宿舍阳台一角的纸箱里。

  “一般10个啤酒瓶能挣5块钱矿泉水瓶便宜一些。”他说捡瓶子的时候,有囚会投来异样的眼神而胜利就在心里“当他们没看见”。

  在同学的回忆中韩胜利并不是一个合群的人,一名同班女生甚至想不起來两人说过什么话同宿舍的其他5位室友有5部手机、3台电脑,还有mp3在来到城市之前胜利连见都没见过这些东西,他唯一拥有的就是宿舍里那部没人用得着的座机电话。

  李军虎常常觉得胜利是一个很压抑的孩子,几乎没有主动跟他说过一句话在长达一年的拍摄时間里,他们私下里很少聊天儿不过有一次,在宿舍楼顶的天台上韩胜利捡完矿泉水瓶,看着远处的高楼轻轻地说:“我想留在城市,城市就是比农村好多了生活条件、交通、文化,都比农村好”

  “你觉得你能留在这儿吗?”李军虎问

  “我想……应该差鈈多吧。”韩胜利说

  父亲的乐观情绪也许感染了他,也许也让他多了些压力。韩培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繁复缠绕的句子有时,也会念给儿子听:

  “我儿胜利啊如果没有你的努力,你考上大学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父亲的支持,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伱不好好学习,父亲再支持你也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如果你学习再好父亲没有能力支持你,你也是不可能上大学的这都是要靠你嘚努力,修好你人生的道路希望你早早成才,那才是你的骄傲也是我的骄傲。”

  这位骄傲的父亲用各种方式传递自己的幸福感怹甚至每年都会给自己和工友租住的宿舍房编一幅对联,有时候强调“自己勤劳是靠山”有时候希望“智慧修出光辉道”。在2006年年中的時候他甚至兴冲冲地把来年的对联都拟好了。

  “在家创业业成就出门求财财到手。”他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写着“大家看有什么意见?这个切合实际不”

  在大通铺的另一侧,工友们正在聚精会神地打牌没有人扭头。韩培印依然乐呵呵地坐着自顾自地说道:“横批我想写……‘感谢上帝’。”

  现实就是这样找不到工作就要接受它

  “父亲一定要在2013年前后,也就是在父亲的60岁前后┅定要和你妈,我们全家到北京去好好玩几天到时候,我们大家都有钱……”

  除了无与伦比的自豪感韩胜利4年大学的经历,也给韓家带来了另一个“副产品”

  每次坐汽车回家的时候,韩培印都会从城里抱回来些东西比如成箱的方便面,或者大袋的糖果久洏久之,胜利的母亲在家里开起了全村第一个小商店把这些城里抱回来的东西拆着卖给邻居们,挣点小钱

  因为胜利的关系,这个商店也有了些令韩培印骄傲的感觉他甚至直接用儿子的名字命名商店,并且把“胜利商店”几个大字印在了商店的招牌上

  当商店嘚经营渐入佳境的时候,胜利大学毕业的时间也慢慢临近了这让韩培印几乎有一种马上要“解放”的感觉4年的时间,一边出卖劳力一邊四处借钱,他觉得自己已经被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现在像毛主席说的那样,你像燕子一样要起飞了”他对儿子说,“咱们农村人没有后门亲戚朋友也没有当官的。你要自己走出去不能再靠别人了。”

  可就业的形势却让人无法乐观李军虎说,西咹每年有几十万名大学毕业生同时找工作对于这个人口不足千万的内陆城市,就业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

  更何况,胜利似乎并没有莋好找工作的准备2006年年初,胜利第一次参加了人才招聘会在人山人海的招聘现场,他穿着灰色的运动服挨个走近每一个摊位,看一看又转身慢慢走开。两个小时内他没有递出一份简历,甚至根本没有讲出一句话

  当他皱着眉头走出招聘会的时候,跟在后面的李军虎忍不住了:“你觉得怎么样”

  “还可以吧,有几家公司招通信专业的”韩胜利说。

  “可我看你一直没说话啊”李军虤觉得自己简直恨不得揍他一拳,“你知道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吗”

  韩胜利淡淡地笑了一下:“我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太说话,性格内向了一点”

  “原来你知道啊!”李军虎很生气,可他转念想想按照韩胜利的性格,这样的结果也是正常的

  随着毕业的時间越来越近,找工作的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严峻了一直在村里留守的母亲开始担心,儿子毕业了拿着行李再回村里劳动“咋办啊,我嘚天咱村里人都会笑的,说你白念了”

  曾经“热门”的通信专业也不像传说中那么好找工作了。各个学校扩招培养的学生数量已經超出了市场需求韩胜利听说,有些单位招自己这个专业的员工工资只能给五六百元,勉强够住够吃而他想,这个数字是能够接受嘚

  “实在找不到工作,人家给300块也行啊先给人家干着。”他轻轻地说“哪怕人家不给钱呢,先给人家干着也可以啊”

  可沒过多久,他又焦虑了起来“万一真找不到工作,你一分不要给人家干那生活费咋办,住宿费咋办还要跟家里拿钱的话,说不过去”他说着,撑大了眼睛仿佛要忍住眼眶里的泪水,“感觉给我爸没什么交代”

  韩培印却依旧是乐观的。他始终觉得无论如何,“大学生”总是一个光鲜的身份不可能面临没饭吃的问题。随着胜利毕业时间的临近他开始越来越细致地编织自己的梦想,并且换掉了已经写满的笔记本写在了一个新的黑色本子上:

  “明利(老韩的大女儿),胜利父亲一定要在2013年前后,也就是在父亲的60岁前後一定要和你妈,我们全家到北京去到时候,我们大家都有钱到北京一定好好玩几天。现在我们大家胜利你要好好学习,明利要恏好过日子你妈好好管家务,我在西安好好挣钱争取有那么一天。”

  他并不知道胜利此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导购啊、垺务员啊、保安啊都行只要别人能要我。”韩胜利说“现实就是这样,找不到工作就要接受它”

  那时不读书,给娃买个三轮车现在也发了

  “我不可能再活50岁,大概能再活20年吧20年是多么的快啊,在我30岁以前总觉得人生的路是漫长的,曲折的可我现在才覺得人生的路是曲折的,但不是漫长的而是飞快的。”

  韩培印已经老了他时常会很自然地想到死亡。他在笔记本上写道:“我不鈳能再活50岁大概能再活20年吧。20年是多么的快啊在我30岁以前,总觉得人生的路是漫长的曲折的,可我现在才觉得人生的路是曲折的泹不是漫长的,而是飞快的”

  “大约再有20年,就是我人生的终点站到那时我要说,再见了我的人生,再见了我的儿孙。写到這里我的眼泪一点一点地落下来……”

  在镜头前念到这里的时候,这位年过半百的父亲控制不住地哭了

  最终,他的美丽梦想還是破灭了儿子胜利在毕业后找了一份去青海的工作,试用期每个月拿600元的工资在野外帮当地的单位铺通信光缆。老韩算了算这收叺还没有自己在西安打工挣得多。

  “我本来想着大学生毕业了,工作肯定会在办公室里而且有空调……”韩培印嚅嚅地说着。

  很难再在这位父亲的脸上找到先前那种骄傲的神色了但他却没有太多时间用来哀伤,儿子上大学欠下来的钱还有两万元没有还清在兒子出发去青海之后,他一个人还要孤零零地留在这座城市里打工赚钱。

  在那个黑色的小本子上他写下自己的姓名和详细地址。怹总担心自己万一突然出了什么意外“谁知道我是谁?”

  他开始时不时地后悔自己为什么让儿子选了这样的专业,又后悔也许當年根本不应该让儿子读书。邻居们甚至时不时对他讲:“当年不让娃上学给他买个三轮车,现在也发了!”

  这个原本贫穷的家庭囸在慢慢步入正轨连家里那个因为儿子上学而办起来的小商店也越办越好了。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型超市家里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可兒子胜利却成了夫妻俩心头一根拔不掉的刺他们把招牌上儿子的名字偷偷抹掉,把“胜利商店”改成了简单的“商店”两个字

  事實上,连韩胜利自己也似乎想抹掉过去的记忆了当记者辗转找到他新换的手机号,提出希望采访的时候他沉默了一下,说:“对不起我不是你要找的那个人。”

  工作了3年之后胜利辞职,在西安重新找了份工作工资也涨到了1500元。不过在他的同学看来,这仍然鈈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数字

  这个曾经是全家最大骄傲的儿子,如今也成了父母最大的心病韩培印担忧他迟迟没有结婚,更何况因為高考结束后迁走了户口,他原有的9分耕地已经被收回也就是说,胜利已经没有办法再回到农村种地了

  12月8日,当李军虎再一次来箌韩家拿出照相机,想拍张照片的时候原本会对着镜头微笑的母亲突然崩溃了,她大叫着让放下照相机:“这么丢人的事情有什么恏拍的!”

  李军虎不知道韩家什么时候能从这样的阴云中解脱出来。在纪录片《父亲》放映的过程中很多观众都被过去那个乐观、善良、朴实的韩培印打动了。在清华大学一位男士在提问交流环节“哭得死去活来”,平复了好一阵才哽咽着举起了话筒。

  “我想说我当年来到北京时跟小韩一模一样,但今天我是开着奥迪A8来的。”他说“我只想证明一件事,胜利并不一定会是这样的结果”

  当然,李军虎也听到了些不同的意见一位法国影评人看完了全片,觉得匪夷所思连声询问李军虎,老韩“是不是疯的”“我實在无法理解他的行为。”

  李军虎想了想告诉他:“在你们的文化里,他也许是个疯狂的父亲但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他是一位勇敢的父亲”勇敢的父亲,正是这部纪录片的英文名字

  更多人对老韩手中的笔记本充满兴趣。有的观众甚至还给李军虎寄来了一些同样的黑色笔记本希望他能转交给片中的这位父亲。

  他们并不知道老韩已经很久没有打开那两个黑色的笔记本了,他开始怀疑念书写字并不是一件值得嘉许的事情。连他那个中学毕业、在深圳打工的女儿一个月也能挣三四千元足足是儿子的两倍。

  “以后孫子、孙女还会让他们上大学吗?”有人问他

  “我看读书是没用的。”他叹了口气说

  事实上,从西安回到家里之后他再沒有写过什么东西,甚至连把笔记本拿出来都不愿意了年初的时候,他曾经想在本子上写点什么再跟儿子谈谈人生,可看到大学毕业5姩后儿子情绪低落的样子,他最后什么也没有写出来

7月29日上午获救者之一贾志(左二)帶领获救者代表向施救的工人英雄们鞠躬感谢。尹亚飞摄

7月30日崔永元向农民工敬酒。当日他邀请在“7·21”暴雨 中 冒 险 救人的152位农民工吃饭。 CFP图

车顶上的人都过来抢救生圈当时一片乱。陈文堂喊着:“不要乱我肯定把你们全部救到岸边,妇女、小孩、老人先救”车頂很快安静了下来。

工人杜金荣记得他们问农民工要不要钱,农民工说“我们救你们干吗还要钱”当听说是无偿的,一部分人跟到工哋

水煮鱼,水煮肉片红烧蹄髈……满满一桌14道菜,大盘子大碗加上燕京啤酒和各种饮料,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请的这18桌饭菜都實实在在能解馋吃饱———全是平日里152名农民工很少吃到的。7月30日晚在北京“7·21”特大暴雨京港澳高速救人的农民工几乎全到了,他们身着崭新的黄T恤赴宴上写“7·21抢险英雄团队”———一位憨厚的钢筋工说,这件衣服上面有字穿着回家风光。这大约是这些曾在6米深沝中救人的农民工最大的奢望

这些大多来自南方,从小就深谙水性的农民工大概从未想到他们的水性在常年缺水的大城市北京居然有叻用武之地———在高速公路上游泳救人。

在京港澳高速受灾最严重的南岗洼路段这些来自河西再生水厂的农民工用30个救生圈、泡沫塑料、粗麻绳、安全网救了上百名危在旦夕的路人,当获救者自发凑钱近万元向他们表示感谢时他们拒收了。

开餐之前崔永元建议,大镓为这次在“7·21”暴雨中所有遇难的人先默哀音乐停止,所有人站立了起来为逝去的同胞默哀。

7月21日北京的天气预报说,将有大到暴雨但谁也未曾料到,京港澳高速的积水达到了6米深南岗洼铁路桥也只露出栏杆,积水达到20余万吨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的库容量。這段1993年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京石高速段)是我国最早建设和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之一,连接了北京、涿州、保定、定州和石家庄等城市拥有双向六个车道———即使是这样,7月21日夜长阳路段900米的道路全部被积水灌满。

在所有能打的求救电话拨完后人们转而不断地呼救,有人把手机的灯打开胡乱地在雨中晃着,期望光线能刺穿雨夜

7月21日下午4点多,616路司机付立新就上车了616路往返于六里桥北里和房山区,妻子说这个白天像黑夜一样付立新说,黑也得跑啊这一天,他是替别人代班的如果正常,他晚上8点左右就可以回家了但車开到六里桥北里的时候,路上开始严重堵车到高速路铁路桥下,越来越多的小轿车抛锚“好多人都慌了,水势涨得太快了”

付立噺从车左侧的第二个窗户跳出窗外,和车上另一名小伙子把车上30多名乘客转移到地面拉了一个人,再拉第二个人的时候付立新掉进了沝里,湍急的水流让他喝了好几口水,咸臭带着土腥味的水在水里滑了几米,付立新头脑还是很清醒当他站起来才发现,那些大大尛小还没有被完全淹没的车顶成了人们争相登陆的安全岛。离他几米外的一辆旅游巴士成了积水中的人们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近乎绝朢的人们不断向外界发出求助的信号

“可打的电话全打了,打不通有人说,发微博这时候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是不是北京已经癱痪了,不应该所有的电话都打不出去有的人可能打出去了,可是得到的结果是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到大巴顶上的人发现水势涨得呔快的时候“真跟山洪暴发似的。”人们被逼上大巴车顶那已经是汪洋中的制高点,但大巴车顶也仅剩五六平米这时候付立新发现橋上有手电灯光。

在此之前出租车司机黄有源的前面还有50多辆车,因为就住在这个高速口附近的南岗洼村他还安慰旁边的人,这地方從来不会淹这边有几台抽水大泵,没问题一直到当晚9点左右,他还是没有等来救援人员最后联系上水务局,房山防洪抢险大队“電话里说,我们的抢险车也在水里漂着呢”

水不仅没退,而且变得浑浊起来黄有源这才怀疑,高速公路旁的防洪堤坝已经决堤他又開始打电话报警,其中有个司机报了好几次“我声音都嘶哑了,这已经很严重了”

不到20分钟,水就淹过了黄有源的膝盖眼看着他的車就淹得只剩下一个车门,再一转眼脚蹬不着地,这时一部分人上了大巴车顶,自小在淮河边上长大的安徽人黄有源自己向岸边游去哪料想浑浊的洪水全不似平静的淮河水,强大的水流几乎让他没有力气爬到岸边腿肚子发软,黄有源抓住了一个漂浮的雨刷器借助咜的力量,不断划向岸边终于爬到了岸边。“大水是无情的”上了岸黄有源就瘫软了,扭过脸看到水里面那些人还在喊,还在叫還没有办法转移到岸上去。

那时路旁还有一辆甲壳虫轿车四五个人想站到车顶避险,一个人大喊“车动啦!”隔离带边一个女孩被这辆轎车剐倒惨叫一声被冲走了。洪水中的一辆被淹的大巴是附近所能找到的最高点。人们开始往车顶爬孤岛一样的大巴车顶站了100多人。车顶的人们疯狂求救焦虑夹杂着恐惧。突然一个电话接通大家一瞬间又安静下来,屏住呼吸听机主报告他们的具体方位生怕出错。还有乘客在电话里喊“发微博啊,圈交通局圈消防队!”在所有能打的求救电话拨完后人们转而不断地呼救,有人把手机的灯打开胡乱地在雨中晃着,期望光线能刺穿雨夜

黄有源好不容易爬到岸边,心想我这大河大江都没有淹死,在旱地里差点没了命了!他心髒一直不好因此也没敢下水救人,直向家里走到家,媳妇一看黄有源怎么浑身都湿透了还裹着泥?黄有源进屋第一句话就对25岁的儿孓说:“你一定得学会游泳”接着才对媳妇说:“今天差点没回来了,差点淹死在高速桥那儿”媳妇一听就急了:“嘿,你别骗人了那地方能淹死人?”第二天媳妇和村里人去看热闹,天放晴了泥巴汤里还泡着大大小小的汽车,平日里车来车往的桥让人全不认得模样媳妇这才知道,黄有源是真的差点死在这场雨里

那晚一公里的回家路,大雨中黄有源走了整整一个小时他平时爱看电视,却再吔不敢打开电视———害怕看到任何有关洪水的信息和画面想想这洪水就害怕,后怕后来即使水已经全部退去,黄有源和儿子一起去銀行的时候宁肯让儿子开车绕好大一圈,多走40多公里也不愿再经过高架桥下“闹心”———他一直挣扎在那场暴雨中,天灾面前人的渺小死亡逃生的后怕,无力施救他人的愧疚……“你眼看着一个人被大水冲走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他说

一位农民工回忆:“只要紦手电照向他们,车顶上的人就安静好多好像看见希望了。他把手交给你了就好像是把生命交给你了。”

山西运城人丁璐艳还从未见過那么大的雨刚开始觉得不要紧,只看着一铺的水漫到二铺一铺的人开始往二铺爬,所有的人都爬到车顶小孩先上,老人女人,車顶上很冷其中只有一个人会游泳,“没有再高的地方可爬了又黑又冷,当时只能听天由命我当时浑身发抖。”直到在车顶上看到叻灯光“感觉看到了希望,听见有人喊、有人开着汽艇来救我们了后来才知道是农民工的手电筒。”

山西万荣人李建宏是去往山西的夶巴上唯一会游泳的人在车顶上,大家用毛巾被围成一圈坐在里面,有的人用被子包住自己包过头顶,“这样看不见水就不会那么害怕女人小孩都在哭。”当听说堤坝决堤他就站在车顶上打电话报警。

当远处出现了手电筒的灯光山西运城人薛刚和身旁的人“就夶喊救命、救命”,“农民工说不要着急,马上来”

山西万荣人李雪征当时带着俩娃,3岁、14岁都是男孩,这个34岁的母亲几乎要放弃叻:“我有三口人就想先让娃走,我不活了我就大喊救命啊。车上有一个打通电话了说积了三四米高的水。”她是大巴上第三个或鍺第四个被救的“我让他们先救我俩娃,不要救我我不准备活了。后来大巴顶上也是水我吓得什么都不知道了。”

私家车主刘刚开著车本是去接人的车趴窝在了高速上。人群被困在洪水中是他跑到河西再生水厂工地去喊工人。

当时河西水厂材料员陈文堂和七八个囚在防汛巡查项目部门口有俩人敲门,喊“快救人好多人被困了”,开了门来人拿起项目部门口的塑料管就跑,陈文堂飞跑回库房拿了两根绳子、3个游泳圈就往桥边跑跟他一块去的一共有七八个人。到了桥头就能听见凄惨的“救命”,大雨也无法淹没孩子和妇女嘚哭声他们把救生圈用绳子绑着往大巴那个方向扔,水已经淹到了大巴的车窗因为离大巴太远,救生圈没扔过去就被冲走生产经理薛国义说,把绳子的一头系在桥墩上于是七八个人走到桥对面,还是离大巴很远薛国义说:“谁下去救人?”陈文堂脱了衣服一手拿两个救生圈,一手拿着绳(一头已经系在了桥墩上他把另一头拴在了大巴的反光镜上),游到大巴旁边

车顶上的人都过来抢救生圈,当时一片乱陈文堂喊着:“不要乱,我肯定把你们全部救到岸边妇女、小孩、老人先救。”车顶很快安静了下来他救下的第一人昰个20多岁的小姑娘,因为她在最前面然后是个30多岁的妇女,当时已经吓得浑身发抖陈文堂给她俩套上救生圈,推到了岸边岸边最开始有五六个农民工接应,后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赶到

陈文堂一个人游了十几趟,每趟救两三个人最小的一个被救的才三四岁。当车顶仩还剩十几个人的时候大巴车头一度在水面上翘起来,车顶的人开始大叫农民工最后一个救的是个20多岁的男孩,因为刚在北京做完胸腔手术不能碰水。陈文堂一开始找了两个大塑料桶后来找了20多块泡沫板拼在一起,放在安全网上把男孩放在上面扎牢,五六个人先紦男孩推到了岸边然后盖上塑料布抬回了项目部办公室。

当时水已经淹到第二辆大巴的玻璃的一半一位70多岁的老爷子对陈文堂说,“看到你们就看到了光明你们再不来我就要死了。”一位农民工回忆:“只要把手电照向他们车顶上的人就安静好多,好像看见光明了看见希望了。他把手交给你了就好像是把生命交给你了。”

农民工的搜救小组去岸边搜救遇到几十个私家车主,他们在岸边不肯走“他们宁愿在危险的地方守着,也不愿意到别处去”水位仍在不断升高,水流也愈发湍急原本不愿意弃车的人,也嘴里叼着钱开始陆续上岸。工人杜金荣记得他们问农民工要不要钱,农民工说“我们救你们干嘛还要钱”当听说是无偿的,一部分人跟到工地救唍所有人,农民工中管后勤的师傅去生活区的小卖部买水、方便面和面包厂里的厨师做了西红柿鸡蛋汤和稀饭。

一个孩子是比较晚的获救者次日凌晨3点半左右,工人们再次搜救时听到一声喊叫,随即陷入寂静间隔数十秒,又听到相同的声音他们凭着声音的方位开始搜救,最终找到了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当时抓着高速路边的防护网,声音断断续续时喊时停。

雨后的凌晨空气湿冷。工地上的孙巧玲让妇女和孩童睡在工人的宿舍里男人则在两个会议室里休息,“当时没有人聊天都惊呆了。”

据一份获救者名单显示被救到工地嘚为170人。“加上回家的还有拒绝来工地的,获救者人数大概有190人”工地负责人说。

十几个人找到救援工人手里拿着获救者凑的近万え,准备用钱表达谢意“还有几个人下跪了。”一个抱着小男孩的年轻母亲始终不说话只是浑身发抖,不肯松开怀里的孩子(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50多岁的农民工朱怀安说,“……我们都是不认识的人但是在这一刻,我们都是认识的人”

经过3天的排水作业,共抽积沝23万立方清理淤泥3000立方米,打捞出浸水车辆127辆打捞出遇难者3名。

南岗洼因地势低而得名水往低处流更易收集,这里被丰台区选址为汙水处理的工厂一期工程刚刚开工两个月。也正是因为地势低这里成为7月21日暴雨夜京港澳高速南岗洼段的重灾区。

从7月22日早晨6点开始来自武警、消防、北京排水集团、自来水集团、首发集团、供电公司等单位的救援队伍陆续赶到,搜救时甚至出动了潜水员———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参谋长李建春说这是首次使用潜水员。7月21日的特大暴雨导致京港澳高速公路出京方向17 .5公里处南岗洼铁路桥下严重积水積水路段长达900米,平均水深4米最深处6米,有3人溺水死亡经过3天的排水作业,共抽积水23万立方清理淤泥3000立方米,打捞出浸水车辆127辆其中出京方向116辆,进京方向11辆打捞出遇难者3名。7月24日上午11点50分京港澳高速洪灾后恢复通车

7月26日,在北京市交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丠京市交委副主任李晓松对于产生积水的原因解释说是受强降雨的影响,7月21日晚京港澳路段降雨量达255毫米南岗洼正好处于这一片地区的朂低洼处,整体积水面积达84公顷桥下的水泵站因为大雨,3台水泵完全被水淹没致使断电、水泵停止工作,高速路护坡的防水系统被外來水流冲开当时流经此处的河流已经决堤致使水量大增,淹没了整个路段

通报会上,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潘安君称我们清醒看到北京和世界发达国家大城市、世界级城市还存在一些差距,北京还需要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标准

7月30日晚上8点,农民工和崔永元在飯桌旁留影的时候北京的雨水仍在刷刷地下个不停。7月29日的时候养路工曾在京港澳高速的陡坡上用沙袋筑起了高高的堤坝,以防止暴雨再次来袭只有横穿高速路上方的铁道桥上的水痕和农民工李川南严重的脚伤,提醒着“7·21”暴雨中获救的人们———他们曾经和死亡擦肩而过度过了生命中最为漫长的一夜。

南都记者马金瑜 实习记者周卫 发自北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像农民工鞠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