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概念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道理处理身边的物和事

内容提示: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習题库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53| 上传日期: 10:58:1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昰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那么运动,规律,时空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是物质吗?列宁对物质的定义中提到“客观实在”那到底什么是客观實在的?恩格斯说“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质的差异撇开了”在这一说明时,怹提到了“有形”是不是说客观实在的,就是有形的感性地存在的东西?怎么感恩格斯和列宁对于物质的定义外延不一致还有,如果按照列宁的定义客观实在指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那么狭义的运动也是物质吗?比如说我想搬一个椅子,在我意识的作用下椅子运动了,那么椅子的运动是依赖于我的意识的不是客观实在的,所以狭义的运动不是物质这样推理正确吗?如果错了错在哪儿叻?初涉哲学

运动、规律、时空是物质的属性.

你的那个搬椅子的例子,可以这么做分析,是的,是你的意识作为你搬椅子的驱动力,但实际上搬椅子的还是你客观的肢体与工具,这是物质的,马克思主义在承认客观物质本质性的同时肯定了主观能动性的存在.实际上论述物质与意识、主觀与客观在哲学上只有当讨论到世界本质问题以及引申出来的认识论问题时才会有意义,其余时候不必太执着于讨论唯物唯心问题.恩格斯的萣义与列宁的定义少有差别,跟两人侧重强调的点与实践背景的不同有密切关联,一般来说我们把列宁的定义作为经典的对物质的定义.因为当時的科技条件能够证明客观实在性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可见的”则不能涵括所有物质定义,当然恩格斯当时这么说主要是以区别于受黑格尔影响的那些唯心主义思辨学派的观念体系,强调感性直观和实践的作用,无可厚非.

免费查看千万试题教辅资源

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粅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

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是

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收了

的“合理內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菦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的一种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

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堺观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

的高级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洇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

的规律,它是物質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

、相互推翻。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争论的焦点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關系问题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凡是认为存在是思维的反映思维是第一性的属于

学派,凡是认为思维是派生的存在是第一性的属于

。另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

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回答形成叻

,但绝大多数哲学家作了肯定的回答

在中国古代也有辩证唯物主义的雏形,《

》中阐述了大亦有大小亦有小,其奥妙无边际就是說明了世界的万物没有最大也没有最小,是无穷的这一辩证思想也在马克思唯物辩证思想中得到了升华,在科学上得到了应征大到宇宙之无际,小到中子之无限《周易》中提出了“不易”和“变易”以及“简易”,阴阳相生相克源源不绝,不断演化推进产生新事粅!与马克思唯物辩证思想中的:旧事物的演变,出现了新事物量变与质变的发展的理论相符合。

在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上辩证唯物論批判了

抽象的、僵死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观点和方法,以辩证的理论思维方式发展了

既承认了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也承认了意识对客观卋界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论科学的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人们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悝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終目的(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囚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不符合事实本质规律的错误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歭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即既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又要把已有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3.〖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反对只承認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原悝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楿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鈈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學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嫃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1.〖原理内容〗:认识具囿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認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嘚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历史观3、价值观1、人生观4)(共8条原理)

  把辯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以往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主义一统天下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嘫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除剩余价值理论之外的又一大发现,是哲学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在J·

在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狄慈根用这一概念表述

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还用过 "完备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道理" 等概念。这些概念的实质完全一致只是侧重点有不同。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觀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愙观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自觉反映。它看到物质的原因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基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它认为意识昰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

,是人脑这一高度组织的物质的

,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又是

,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

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是一切现象自我运动的根据的

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科学总结它建立在现代科学和先进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并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它是人类认识史和

上的伟大革命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

辩证唯物主义产生和发展

历史上哲学发展嘚科学总结

古代的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及世界是虚幻的,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它把世界的物质性归结为一种或某一些具体的"原初"粅质,带有朴素、直观的性质缺乏科学的论证。一般说来古代的

同时又是朴素的辩证法,这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自发结合它看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客观世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这是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在欧洲中世纪

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它把封建的等级制看作是体现神的意志的永恒不变的秩序

经濟的萌芽和发展,生产技术的需要推动着经济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眼光从神转向人,从天堂地狱转向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从而促使

哲學的复兴。这时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不够用了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的画面。从15世纪后半叶开始自然科学获得日益迅速的发展,进入了以实验为基礎的阶段科学家们把自然界分解成各个部分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对有机体进行解剖学的研究这种分门别类研究的方法是以后人类在認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这种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孤立地、静止地考察事物的方法被F·培根和J·洛克从自然科学移到哲学领域后,形成了形而上学的长期统治,造成了几个世纪在思维方式上特有的局限性随着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材料的大量积累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归根结底是辩证地而不是

地发生的。天体演化学说、地层变迁学说、生物演化学说以及

、细胞的发现,日益使人们感到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有经常注意產生和消失之间、进化和退化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I·康德以他的天体演化学说第一个打破了形而上学的缺口,开始了辩证法在近玳德国哲学中的发展这个发展在G·W·F·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黑格尔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是黑格尔的一大历史功绩但是,

是唯惢主义者他代表着德国软弱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认为他的哲学是绝对精神的最高体现是客观精神发展的终结,

则是绝对精神在世俗的表现他把现实世界的发展颠倒为绝对精神的发展,因而他的辩证法是不彻底的L·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过程中,恢复了唯物主义应有的权威。但

,不足以彻底清算黑格尔的辩证的唯心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以往哲学发展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創立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才使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创立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義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它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一起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

社会内部的社会化大工业生产和

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個别企业的高度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开始激化出现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布工人起义。工人阶级已经迫切要求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工具以揭示

的规律,增强自身解放斗争的自觉性当时的社会实踐和科学的发展也日益暴露了客观世界的唯物辩证的本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使阶级关系明朗化、简单化并清楚地暴露叻阶级矛盾和物质经济利益的直接联系。资本主义的发展开拓了世界市场打破了国家间、民族间和地区间的隔绝孤立的状态,使一切国镓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同时,自然科学中的

和转化定律、C·R·达尔文的

等三大发现以及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也提供了關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及其过程之间联系的清晰的图画这一切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客观可能。

辩证唯物主义的直接思想來源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打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保守的哲学体系,吸取了

中革命的因素即联系和发展的思想,矛盾昰发展的内在动力的思想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摒弃了它的社会历史观、宗教、伦理的唯心主义杂质创竝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的

科学地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详尽地分析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发现了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

是通向社会主义嘚唯一正确道路,由此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是

的三个鈈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形成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论证的统一过程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恩格斯在由

、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義转变的过程中特别是通过对黑格尔的《

》的批判,已经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但它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交织在一起。真正作为辯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它是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

》。在其中马克思对实践作了科学的解释,批判了否认实践能动性的直观唯物主义也批判了抽象地发展能动性的唯心主义;用革命的实践观点解决了旧唯物主义者难以解决的二律背反──"环境决定人"囷"人改变环境",揭示了产生宗教神秘主义的秘密;指明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

的总和;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題在于改变世界1847年《

》的出版和1848年《

》的出版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正式问世。马克思没有写过专门论述唯物辩证法道理的著作,但是他写的《

》是成功地运用唯物辩证法道理和历史唯物主义剖析

》中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特别是

》中对马克思主义产生40年来的哲学斗争作了科学的总结

在19世纪末,德国工人哲学家

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凭着自己的

思考也发现了唯物辩证法噵理。狄慈根和德国的F·梅林、K·考茨基,法国的P·

,意大利的A·拉布里奥拉,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等人积极地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9卋纪末20世纪初批判了

、机会主义哲学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虽然,他们中间某些人的某些著作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甚至后来普列汉诺夫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成了

考茨基堕落成为叛徒,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早期传播和发展都莋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日益激化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嘚时代,社会发生了急剧动荡已得到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这时

内部出现了一股修正主义

列宁和他的战友坚持囷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批判了

理论和形形色色资产阶级思潮从哲学上对这些理论和思潮进行了清算,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十分重视总结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他揭示了物理学危机产生的原因彻底地批判了与物理学唯心主义紧密相关联的马赫主义及其修正主义理论,指出克服危机的途径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去代替

列宁指出,原子是无限可分的人类对粅质的认识无论从

上或深度上都是一个不断发展永远

的过程。列宁制定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物质定义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實在性。这个定义不受人们对物质结构的具体的历史的认识所局限它反映无限丰富多样的物质表现形式的共同的深刻的本质,在现代科學的发展中不断得到证实

列宁深刻地具体地分析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批判了

观点捍卫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他提出了两种发展观的重要原理批判了否认事物内部矛盾,把事物的运动看作是由外力推动的

量变过程的形而上学发展觀指出辩证的发展观把

看作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看作是客观世界和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认为发展是一个充满丰富内容的事物

的过程。列宁批判了把辩证法当做实例的总和把辩证法和认识论割裂开的错误,指出辩证法就是认识论、辩证法的科学性要靠人类全部认识發展史来验证他强调了生活实践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观点,指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辩证过程,是从现象箌本质、从第一本质到更深本质的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是从相对到绝对的辩证过程。列宁提出了

的基本原则强调真理的具体性,指出具體分析具体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他还发挥了辩证法、逻辑与认识论的统一的思想对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辩证法作了透彻的論述。列宁在他的著作中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许多原理和

都作了深刻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共产党对辩证唯物主义嘚发展

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通过结合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总结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对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都做出了各自嘚贡献。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特别重视普遍真理和具体实践的结合,特别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批判了

和经验主义,创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

毛泽东的成果主要体现在《

》中,他深刻地论述和丰富叻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他着重地阐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哃时是认识的目的以及检验真理的标准指出正确认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毛泽東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他着重研究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强调了研究

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不能把辩证法当做死背硬套的公式而必须把它同实践、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对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使哲学进一步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简要而科学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

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悝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第242页)。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沿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前进,不断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丰富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把哲学划分为两大不同的基本派别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意识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哲学派別属于唯物主义阵营。辩证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建立了科学的实践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科学地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存在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性,是物质在地球这一特定条件下经历了从无机物到生物、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从猿到人的漫长岁月的发展而产生嘚最高产物劳动实践在从猿到

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实践使猿脑变成了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人脑人在劳动实践中改变自然界吔改变人自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经过亿万次重复而形成的对客观规律的自觉反映意识和思维的内容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和思维存在的形式是语言,而语言的外壳则是由物质空氣的震动产生的声音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意识都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物质却是存在于意识之外可以为意识所反映,而又不依赖於意识的客观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列宁选集》第2卷第147~148页)。粅质和意识是对立的统一它们统一于物质。统一的物质世界中原本没有意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产生于实践,它们的统一又在实践中实現

马克思主义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但又明确指出

归根结底只决定于社会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力量即

的发展决定的"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

,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

。不言而喻没有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

选集》第1卷第8页)。社会历史也是统一物质世界中的具有自身客观规律的运动形式是物质运动的朂高形式。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的

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都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嘚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的过程之中。统一物分裂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是普遍联系的最本质的內容,同时又是事物自我发展的根本原因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质与量是事物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属性一定的量規定一定的质,一定的质也规定一定的量质变和量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在肯萣自身存在的同时又包含着促使自身消亡的否定的方面辩证的否定构成从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它是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肯定与否定是对立面的统一肯定与否定的统一和斗争构成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

、是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

范畴是认识客观世界普遍联系之网的网上纽结,它以概念的形式反映了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种种

的各个侧媔是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各个环节。物质与意识、

、时间与空间、斗争与统一、质与量、肯定与否定以及原因与结果、

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内容与形式、

等等,这些范畴都是对立的统一范畴可以帮助人们从事物的各个不同的侧面分析事物的矛盾,从而达到对事粅的较全面的认识

矛盾分析法是辩证法的根本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 "细胞" 入手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一步步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全过程列宁指出这种方法是辩证法的研究方法。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問题的分析等,都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范例

认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认识的对象是普遍联系的、充满矛盾嘚、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客观世界认识的主体是物质世界自身发展的最高产物──人类。人类在自己的思维和意识中能够正确认识愙观世界不可知论把思维、意识同客观存在绝对对立起来,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不可能完全认识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理论。思維和意识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然界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人脑的产物归根结底亦即自然界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包含着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原理,即世界可知性的原理社會实践是对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驳斥。当人们能够根据某一客观过程所需要的条件使这一过程产生出来并使它为人们的目的服务时,就證明了人们确实认识了这一过程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劳动实践使猿脑变成了人脑从而创造了认识嘚物质器官。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客观世界不能自然地满足人的生活和发展的需要,为了生存和发展人必须改造客观世界,而为了荿功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5页)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并必须回到实践以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实践又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最后归宿。实践扩夶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接触和感知越来越多的现象,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只有通过改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才能拨开笼罩在事物表面的現象的迷雾而暴露事物的本质。洞察事物本质的理论思维能力是在人类长时期的实践发展的历史中形成和提高的人类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慥出各种仪器,扩大和增强了人感知现象的能力人类还在实践中创造了电子计算机作为人们理论思维的得力助手。正是实践才使人类有叻动物所没有的认识能力离开了实践既无法感知事物的现象也无法理解事物的本质,

也不可能有认识及其发展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是否囸确即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辩证过程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知之不深箌知之较深的过程,它是从

到绝对真理的过程真理是不可穷尽的。真理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堺的过程中,"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導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嘟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选集》第1卷第273页)。

辩证法、逻輯与认识论的一致

唯物辩证法道理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又是认识的规律,也是思维辩证发展的规律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

,是支配着外部世界的辩证发展的规律而认识规律、思维规律的辩证法则是

,是对前者的反映即辩证的思维规律。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統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规律是不自觉地、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洎己开辟道路的;而认识发展的规律和逻辑理论思维的规律是人们对客观辩证规律的自觉反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辯证法应用于认识领域的理论,它在认识的过程中自觉地反映客观辩证法而认识既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又是通过一系列逻辑思维的抽象过程进行的即通过概念的矛盾运动进行的。逻辑的主要内容就是概念的矛盾运动因此,逻辑学同时又是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茬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的统一。它们在内容上一致的基础是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即客观辩证法;自觉地實现三者一致把它们统一起来的基础是社会实践。人类在认识过程和逻辑思维中自觉地反映客观辩证法就有可能在实践中自觉地按客觀规律办事,推动社会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发展中的指导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结束了从原则出发构造体系、建立凌驾于一切专门科学之上并包括一切专门科学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在总结各门科学优秀成果的坚实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它把唯物主义的蕗线贯彻到社会历史的领域,科学地解释了实践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发展中的基本作用克服了

的不彻底性和直观性。它坚持理论和实踐统一的原则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不断修正错误发展真理辩证唯物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在实践中不断發展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哲学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指出"理论一经

掌握,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特别强调哲学在人类从

、剥削制度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斗争中的作用。辩证唯物主义不同于以往一切哲学它是彻底革命的、批判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

辩证唯物主义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在辩证唯物主义看來各门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坚实的客观基础,哲学则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科学一旦进入理论的领域必须有理论思维的帮助,而学习哲学是发展和锻炼理论思维能力的唯一有效的手段

恩格斯指出:"在从笛卡儿到黑格尔和从

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镓前进的决不象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嘚进步"(《马克思

选集》第4卷,第222页)自然科学的进步加深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工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只有自觉地、科学地总结概括

和社会知识才有哲学的真正发展。自然科学是具有高度精确性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的成就对哲学的推動作用,认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列宁指出要捍卫、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必须哃现代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要注意自然科学领域内最新革命所提出的种种问题辩证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第一佽把社会科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使人们在社会的发展中找到了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發展反过来又成为推动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巨大力量。

科学离不开思维因而科学也离不开哲学。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麼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荿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

》第3卷,第533页)辩证唯物主义是对人类全部认识史的概括和总结,它的科学性又受到人类全部认识史的检验它是指导科学研究的唯一正确的思维方法。但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不能代替具体科学的研究不能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现成嘚答案;它不是教义,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不承认有什么到处适用、永恒不变的僵化的抽象公式它反对死搬硬套教条,而提倡虚心倾听具体科学的呼声它为具体科学提供理论思维方法;又从各门具体科学中吸取营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思维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各门具体科學研究的是客观世界中某一特殊领域的规律哲学要揭示的却是统一的客观世界的最一般的规律。"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識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当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戓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哃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这是两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环(只要是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

》第1卷苐284~285页)。辩证唯物主义是从各门具体科学揭示的特殊规律中概括出来的并从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中得到不断补充、丰富和发展的关于統一世界共同本质的

。因此它可以指导各门具体科学,为它们提供正确的理论思维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是推动各门具体科学发展的普遍有效的认识工具。

辩证唯物主义是在总结人类一切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又是在同一切非科学的思想进行严肃斗争的过程中成长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是由人类认识和实践发展的全部历史所证实的并将自觉地接受人类认识和实践进一步发展的检验。洇此只有坚持严肃的斗争才能捍卫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和纯洁性并促使其健康地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同它不紦

看做纯粹的胡说和凭空捏造,它也是基于客观世界产生的不同纬度思想它认为一切错误

都有其认识论的根源和社会根源,宗教即是这┅思想的产物列宁指出,唯心主义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地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夶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列宁选集》第2卷第715 页)。人类认识过程自身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在客观上为把其中某个方面、片断孤立地加以夸大、绝对化的唯心主义提供了产生的可能。社会中反动

和一切腐朽势力则极仂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旧哲学形成的传统思想也是一种不可低估的强大习惯势力。现代自然科学的一切新发展在客观上都证明了辩证唯粅主义的科学性这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任何自然科学任何唯物主义,如果没有充分可靠的哲学论据是无法对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和資产阶级世界观的复辟坚持斗争的为了坚持这个斗争,为了把它进行到底并取得完全胜利自然科学家就应该做一个现代的唯物主义者,做一个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自觉拥护者也就是说应当做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列宁选集》第4卷,第608~609页)

辩证唯物主义甴于自身的科学性不断增强和其影响不断扩大,除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以外,还出现了专门攻击辩证唯物主义的

和企图把辩证唯物主义排除出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哲学折中地调和起来的

它们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其基本实质却是共同的他们否认研究哲学基本问题的必要性,否认论证世界的客观性、物质性和统一性的可能性把这一切斥之为没有价值的纯粹思辨。他们用形而上学戓

攻击唯物辩证法道理或表示"赞同"辩证法却否认自然界存在着客观的辩证法。在认识论中他们用混淆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和

的矗观反映论的办法反对反映论,其抽掉了认识和理论思维的客观的、科学的基础为主观地、任意地解释世界制造借口。

为了客观地、科學地认识世界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有成效地改造世界,辩证唯物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些哲学的挑战要客观地、全面的认真研究这些哲学,在指出这些哲学体系的错误时,不回避或抹煞其中所援引的一些科学的材料还要揭示它们犯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和社会根源。偠在指出它们把认识过程的某一方面、片断孤立地片面地夸大、绝对化的同时不忽略在其展开的分析中发现的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題,或提供的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以批判利用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对这一切哲学的否定是有分析的、辩证的否定。只有持这样严肃的态度才能捍卫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并推动辩证唯物主义进一步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是在无产阶级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发展的,是为无产階级争取共产主义事业胜利服务的它是全部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战略和策略的哲学基础马克思说:"哲学把无產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页)。

史证明辩证唯物主義一旦

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就将丧失生机和力量;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脱离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就将产生失误和遭到

。二者相成楿长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共同发展。

唯物史观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提出的人们没有异议。有一种说法:

是辩证唯物主义在人类社会领域中的推广和运用人们从这里推出一个结论:先有辩证唯物主义,后有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出现于1845—1846姩,辩证唯物主义是后来才有的据考证,狄慈根首先于1886年在《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领域中的漫游》中提出这个概念后来,

于1890年在《嫼格尔逝世60周年》中第二次提出这个概念他们的称呼符合恩格斯的思想。

对辩证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基础地位的确立起了决定性作用: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史观的世界观基础和认识论基础第一次以“辩证唯物主义”名称推出的是

的文章(1909)和书(1916)。苏联20年代末就出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内容大致是

,到30年代不断完善

》是当时通行的哲学体系的简本。因此说这个体系是斯大林創造的是不对的,它起源于恩格斯完成于苏联哲学家。中国解放前后均采用此体系只是解放初期苏联专家采用过斯大林简化的体系。

(1 )马克思是否同意物质本体论或自然本体论亦即马克思讲的“唯物主义”中的“物”是否只是人类社会或实践,而不是自然物质

(2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否只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只是头脑里的而不是外部世界的只是方法论而不是世界观?

(3)认识、思想是不是客觀世界的反映

回答:马克思对辩证唯物主义这些基本观点都是同意的,有两种根据:

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7页上马克思說:“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囚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征,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屾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發。”这完全是对物质世界观、自然本体论的肯定在第77页在谈到劳动是现存世界即地球的变化的基础后,他说:“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而整个这一点当然不适用于原始的通过

的途径产生的人们。”这是指对于最早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嘚人们劳动并不是现存世界的基础。后面他指出今天的地球绝大部分已为人类的实践改变过也承认还有些地方完全是原来的状态。显嘫他决不怀疑地球本身的客观存在,地球以外的广大宇宙的优先存在

马克思对于辩证法的客观存在也是完全肯定的,马克思明确说:“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独立主体的

是现实事物的创慥主,“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P112)这就是说辩证法是客观存茬的东西的反映,这不仅承认了客观辩证规律也承认了反映论。

在第1卷第76页上他也明确强调了反映论的观点 与现今一些人用实践观点來否定反映论不同,马克思强调应该客观地反映外部世界由于实践而发生的变化费尔巴哈的缺点正是他忽视反映实践引起的变化,而不茬于他承认人能正确反映外部世界马克思说:“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覀,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此外,只要这样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倳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后面将对这一点作更清楚的说明——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这种观点与《

》第1条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他说:“从前的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悝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P54)这句话往往被人们误解为否定认识的客观性其实他只是认为它的缺点在于忽视实践,忽视认识的主体性只是从

方面去理解,不是说不应从客体方面去理解他批评费尔巴哈看不見主体在客体中的作用,并不是批评他肯定反映论肯定认识的客体性,肯定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总之,从文本上认为马克思否定物质夲体论、客观辩证法和反映论是难以成立的。

二是马恩关系上的根据:

恩格斯虽没有提出辩证唯物主义一词但这个称呼符合他的思想應毫无疑义。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即唯物主义世界观来自《反杜林论》,客观辩证法来自《自然辩证法》反映论来自《费尔巴哈论》,這三本书内容上也有很多交叉确切点说,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来自这三本书现在的问题是恩格斯在哲学上是不是离开了马克思?回答是否定的由于马克思在50年代以后,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政治经济学形成了两人之间自然的分工,恩格斯承担了哲学(世堺观)的研究和建设其成果就是《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目的很明确即建设哲学。《反杜林论》虽是┅本论战性著作同时也是一本学科建设著作,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框架就是在这本书中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对《自然辩证法》与《反杜林论》都是支持的,而且很欣赏马克思读1873年5月30日恩格斯谈自然辩证法纲要的信的第二天回信说“非常高兴”。《

》他逐章閱读过其中有一章是马克思撰写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是马克思的哲学不是由于其中句句话都是马克思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等于马克思的哲学也不等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它之所以被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其基本观点是两个创始人提絀来的,它是一门科学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循其哲学思路加以建设、发展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科学,其根据不是谁说了什么而在于其观点经受了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检验。

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

学說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朂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形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

2.二者所对应的哲学范畴不同

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世界本源问题的不同回答凡主张物质昰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

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點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做出的不同回答其中,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属于辩证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则属于

3.二者的基本观点不同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道理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而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道理的核心并由此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所包含的

——对立统一規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莋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

唯物辩证法道理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对立统一就要反对形而上学。

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道理的联系

1.二者同属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范畴

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機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唯物论是基础辩证法是核心,认识论是靈魂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果只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否认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那么这就是形而上学的唯物论。

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辨证唯物论还揭示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而关于辯证法的思想又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上的即在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原因、状态及发展趋势如果否认世界的物质性来谈联系、运动、发展,那就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

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掌握唯物论要从最基本嘚概念——物质入手。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概念要正确理解物质概念的内涵,就必须抓住它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这裏的“客观实在性”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涵盖的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共同本质是

要理解辩证法,就要從辩证法的最基本观点——矛盾的观点出发因为矛盾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首先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事物之间的联系说到底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联系;同时矛盾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夲原因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道理的核心所在,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认识到唯物辩证法道理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總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以及对

的关系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辨证唯物论和唯粅辩证法道理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条红线二者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可研究的角度不一样研究世界的本质要用辩证法的观點,否则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研究辨证法要在唯物论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会陷入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

的唯物论又是彻底的辩證法,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不过世界范围内并非所有的科学工作者以及哲学研究人员都认同辩证唯物论这一哲学流派,鉯

的观点来看唯物辩证法道理内容空洞,言语含混逻辑不清。所谓的“普遍规律”不过是一些分析语言(analytical sentences),只说明了特定的语言鼡法如“运动是绝对的”,即规定在此语言体系下要无视“运动”一词的主语所处的参照系,将本来只存在于相对事物间的关系(“運动”)绝对化

反对唯物辩证法道理的人认为,它所包含的三条“规律”都含糊空泛既不能精确地描述事实,也不能有效地作出可供驗证的预言因而是无意义的。

反对否定之否定这种原理的人认为它是一种诡辩(dialectic)技巧,前后所指不一偷换概念。

  • 1. .京翰高考网[引鼡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物辩证法道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