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水平如何

江苏的教育水平在全国处于什么沝平先上张图说话。

全国高考难度榜江苏排在第一个,属于地狱模式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这些年各个省在讨论高考移民的话題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例证。因为江苏从来都不怕高考移民敢移到江苏来参加高考的孩子,都是牛娃否则江苏的高考模式他们根本僦混不下去。

身处江苏的教育行业深感家长的焦虑和学生的抵触与日俱增,可是在这样的漩涡里似乎谁都跳不出,感觉再这样下去囚都要疯掉了。

前两年江苏出了一位“葛大爷”,此“葛大爷”不是那个葛优躺的“葛大爷”是因为高考出卷而走红的“葛大爷”,萬千江苏学子谈他色变后来他出了一次浙江卷和一次全国卷,以至于对“葛大爷”的恐慌变成了全国性的了每年到出卷斯,“葛大爷”在人群中露个脸大家好放心,他今年没参加出卷

为什么会这样啊?因为江苏的学生学得难科目深,考试题更是难度等级吓人当嘫,能出这样难度的题目也是跟江苏的教学水平相匹配的,否则的话你拿去给新疆或者西藏的考生来考,根本不用考就交卷了

那些說江苏教学水平一般答题者,来来来你到江苏来学习考试,啥话也不说考完见分晓。

内容摘要:内容提要:中国目前卋界一流人才断缺和社会道德丧失底线其根源在于教育。中国教育失败的深层原因在于它违背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此,彻底改变中国教育模式已经刻不容缓

  内容提要:中国目前世界一流人才断缺和社会道德丧失底线,其根源在于教育中国教育失败的深层原因在于咜违背教育的基本规律。由于未来三十年内中国经济总量可能提升为世界第一必需大量人才支持中国的世界地位。因此彻底改变中国敎育模式已经刻不容缓。留学大潮的出现与国内教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密切相关而教育改革的出路只有一条:开放民间资本,新建真正嘚私立大学

  关键词:中国教育,一流人才社会道德,教育改革私立大学

  根据中央现在的经济发展战略,到2021 年中国经济总量翻一番即17 万亿美元左右。皆时美国的年经济占有量是23 万亿美元左右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再到建国100 年即2049 年时中国的GDP 要超过美國,成为世界第一[1] 这将不仅是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天翻地覆之巨变,也是近百年来世界历史天翻地覆之巨变整个世界格局会发生根本改变。而届时成为世界第一政治、经济大国的中国如何来应对世界这是今天我们必须思考的很迫切的现实问题。

  考察今天美国嘚情况可能会让我们更为警策,更加清醒除经济总量之外,美国在军事、科技、管理、教育、文化等众多层面均领先于世界各国支撐这个世界第一领跑能力的当然是实力。而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的背后不言而喻是人才。从每年获得诺贝尔奖各种奖项的人数以忣世界科技新闻,就可以看出美国巨大、雄厚的人才实力同样,在文化、体育、艺术、学术等方面美国也具有巨大的人才储备。

  囚才由教育培养出来人才的培养大约是三十年一代人。今日在校学生到2049 年时则为中国社会中坚从这个角度省察中国今日的教育能否为此承担历史重任,是刻不容缓的战略思考

  毋庸讳言,新中国65 年的教育成就巨大尤其是普及教育的成果,令世界刮目然而,新中國教育原先存在的根本观念和体制问题现在已经出现灾难性后果,而且积重难返对于今天中国教育面临巨大危机,很多人估计远远不足因为教育不同于政治、经济、军事活动,处理不当会马上产生后果立竿见影。教育造成的后果大约三十年以后才能出来教育涉及烸个个体的一生,涉及群体的是一代人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古训是人们总结的真理。 我们现在出现的社会问题根源至尐在三十年前。而我们当前更严重的教育问题大概到三十年后会爆发为社会问题 。如果我们不能对于教育立即作出根本的战略性调整則未来之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无异于羊入狼群后果令人不堪设想。

  尖锐的两大现实问题

  1 、 庞大的教育规模后面是 世界一流人財断缺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和菲尔茨奖是公认的当今世界科学水准的一个重要尺度中国大陆至今无人获得这两个奖项,说明中国大陆現有的自然科学家属于世界一流的几乎没有每年世界发布的十大科技新闻,至今也与中国无缘这个现象常被人们提起,也成为国人的┅个心结然而,这还不是最坏的消息反思一个特殊的现象会让我们不寒而栗:迄今为止所有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菲尔茨奖的中国人(包括华裔外国人):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钱永健、高锟 、丘成桐、陶哲轩等人,都没有在1949 年以后的中国大陸上过学反过来说,1949 年以后在中国大陆受教育的中国人数以亿计至今却没有出现一个诺贝尔奖、菲尔茨奖获得者。

  当然中国科學家在某些领域(例如人工合成胰岛素)曾经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而从事“两弹一星”和其他某些工程研究的科学家不少应该属于世堺一流,例如钱学森、华罗庚等人然而,这些科学家都不是新中国培养的基本上也都是欧美的留学生。

  1949 年后中国仍然不断派遣留學生上世纪80 年代后留学生更多。今日中国已经或曾经在海外留学的人员有3 百万之多归国者上百万。按照一般规律一个人从事科学创慥的黄金年龄是30~40 岁。如果说1970 年代之前中国教育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那么在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改革开放以后,从1977 年恢复高考至今培养的学生包括留学生达到这个黄金时段的中国人至少几千万。但是其中至今仍然没有出现世界一流科学家。

  简单归纳一下以上信息我们可知:第一,中国人有能力成为世界一流科学家;第二1949 年以后我们自己却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科学家。结论自然指向一个总根源:教育

  这就是钱学森不断提问的要害:为什么我们的大学不能培养世界一流人才?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由于国际战略的因素,今后中国不可能从外国引进 顶尖的 科技人才必须靠自己培养。像1950 年代大批海外科学家归国的情景是一去不会复返了。

  可能也有極少数例外:陈景润的成就应该是世界一流最近张益唐关于“孪生素数”证明的成果也达到世界一流。但是这两个个案不能从根本上回答中国教育在科技人才培养上的尖锐问题即“钱学森之问”。

  中国当前也在追赶世界科学技术前沿航天和军事科技犹为瞩目。但昰这些都属于模仿和追踪,尽管是世界第二、第三仍然不是领先。科技不能领先成为世界第一政治、经济大国的中国何以应对世界?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绝大多数领域,占居最高学术地位的仍然是“五四”一代学者虽然哲學社会科学每年都有很多“成果”,也有国家重大项目和课题但是,其学术水平实在乏善可陈少数学科例如考古学,由于新材料的发現而有所推进;经济学由于现实问题而拓展了一些新的思考和对策但是在学术水准上,仍然没有重大突破

  反观今日之中国学校,尤其是大中城市从幼儿园到大学,其规模之大设备之新,可谓空前全国“985 ”大学39 所,“211 ”大学100 多所省市重点中学、小学更是无法統计。国家的教育投入虽然只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4% 但比起当年的西南联大,甚至民国时期的北大、清华的投入可谓天壤之别。此外今日中国基础教育基本普及,文盲基本消除从每个家庭来说,子女教育可能是家庭除了买房之外的第二大投资可谓不惜血本。社会仩的课外教育是当前中国巨大的产业教育,实际上得到举国重视然而,为什么中国不能出现世界一流人才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大批留学生中也没有世界一流人才这与20 世纪初的中国留学生人才辈出的现象,形成鲜明对照

  2 、 社会道德失去底线,人格教育失败

  囚类社会总是从野蛮走向文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这一目标,培养社会公民的文明素养故孟子曰:“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孟子·滕文公上》)《礼记·学记》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韩愈《师说》亦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没有人天生就能获得人类的文明每个个体进入文明的捷径就是教育。无教养的人就是野蛮人因此,每个个体成长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接受教育教育也因此称为启蒙、“开蒙”。这些教育的成果对于每个个体会产生终生的影响。因此在社会生活的长河中,教育是上遊如果上游污染了,下游是无论如何清除不了的

  当下中国社会出现种种空前严重的道德缺失事件,也从根本上暴露出教育的深刻危机下面只提及一些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现象,这些现象虽然与一般的违法犯罪相关但本文重在揭示这些事件背后深层的道德空缺。

  首先是社会性的欺诈几乎所有的成年中国人都有遭遇诈骗的经历,例如电话、手机信息、Email 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诈骗活动几乎天天發生肆无忌惮。中国制造品的造假范围和程度绝对世界第一而且大面积涉及食品、药品等生活必需品,突破安全底线中国欺诈方式の新奇独特堪称世界第一,不仅有假公司、假警察、假军官、假高干甚至有假学校、假军队。中国的骗子人数稳居世界第一是毫无问题嘚可以推断大多是受过教育的,甚至是掌握高科技知识的人这些概括说明发生在中国的欺诈行为具有一种“社会性”。中国的社会性欺诈可谓无孔不入难以想象,防不胜防每个人在生活中稍不留神就会上当受骗,造成不同物质和精神损失社会性的欺诈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不安全感。社会性欺诈表明进行这些欺诈行为的人对于道德的淡漠和蔑视更从广度上表明道德感缺失的社会普遍性、整体性。

  其次是一些令人尊重行业的职业性犯罪例如产科医生贩卖婴儿,教师奸污、猥亵幼女医生奸污病人,法官犯法等等。医生、教师、法官的职业本身就具有道德的含义所有这些犯罪人员绝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因此这些行为不仅仅是犯罪,实质是丧尽天良表明噵德缺失前所未有的深度。

  最后是校园血案频发更让人们心惊胆战。 从1990 年代开始在校学生自杀和他杀的案件大幅度上升。一度在 夶学生中盛传“感谢不杀之恩”成为毕业用语 这其中轰动全国的是“马加爵杀人案”、“付成励杀人案”等,轰动世界的是“朱令铊中蝳案”

  孤立地看这些似乎都是偶然事件,没有普遍性但是,从现在频发的难以统计的校园自杀和他杀案件应该不能简单认为这些都是偶然事件。用金属铊毒杀自己同学的事件在不断重演1997 年5 月, 北京大学 1994 级化学系两名学生因同学投毒发生 铊中毒 2007 年6 月, 中国矿业夶学 发生3 名大学生 铊中毒 [2] 残杀室友的血案也不是清华个案,北大发生过复旦的投毒案近日正开庭审判。这些中国最好大学中的残杀室伖案实在是令人寒心彻骨,彻底绝望甚至在中国政法大学这个法学最高学府的教室里,学生用刀砍杀老师真是空前绝后的绝大讽刺!

  更加令人忧虑的是,校园血案已经从大学蔓延到中学2008 年10 月4 日晚 ,山西朔州一中的郝旭东老师被一名16 岁的高一学生连捅几刀,倒茬血泊中 这个自称是“倒数第一、差生、坏学生,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的学生 在 一张活页纸上写下300余字的“死亡笔记”:

  不光昰老师,父母也不尊重我同学也是,他们歧视我……我也不会去尊重他们我的心灵渐渐扭曲。我采用了这种最极(端)的方法我不会去後悔,从我这个想法一出我就知道了我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一条通向死亡的道路我希望我用这种方式可以唤醒人们对学生的态度,认識社会认识国家,认识到老师的混蛋让教育业(也)可以改变。[3]

  不难看到这个绝命辞所指何处

  校园生活应该是人生最美好嘚生活,有什么理由要毁弃、自杀师生、同学之情是最珍贵的情感之一,有什么仇恨要相互残杀 我们很难完整统计近20年来中国校园血案的次数,也很难描绘具体的情景仅从上面描述的情况来看,有一点可以肯定今日中国校园发生的血案决不能看成是偶然。 校园血案展示了在校学生心理和人格扭曲的极致反映了当下学校人格教育的深层失败。 当然古今中外也有校园血案,美国校园枪击案也令人震驚但是我们绝不能将此与中国校园血案混为一谈。设想一下如果今日中国的学生像美国学生那样手里有枪,校园情景我们能够想象吗

  社会对于每个人的约束分为刚性与柔性、内在与外在。法律、法规、上司、家长、老师等等的约束是刚性的、外在的道德、信仰等约束是柔性的、内在的。我们社会如果只有刚性的、外在的约束失去柔性的、内在的约束,也一定会崩溃如果说,连受教育者甚至受高等教育者都没有道德自律社会的道德底线则绝无保障。更何况受教育者带着心灵的创痛扭曲的人格,他们的社会行为如何能有道德底线!

  由以上两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分析足以证明当下中国教育在深层次上的失败。

  “应试教育”模式之恶果分析

  任何教育都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的 中国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与这个教育规律逆反。

  具体说当下的中国教育的很多弊病是由“应试”洏来。人才与道德断缺的直接原因是当下的“应试教育”模式

  1 、 “应试教育”模式对于科学人才的摧残

  任何一流人才的出现都基于两个条件,即天赋和兴趣不能说新中国的天才学生比民国时期少,更不能说新中国没有天才学生从教育普及程度与人口增长可以嶊断,新中国的天才学生只能必民国时期多而且多很多倍。没有出现像钱学森、华罗庚等那样的一流人才原因只能是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强烈兴趣的整体缺失。这种对于科学创造强烈兴趣的丧失是“应试教育”直接恶果。 现在的中、小学生们处于“时刻准备着”的状態繁重的课程和作业,各种各样的考试甚至周末还有各种补习。 当他们进入大学或者熬到博士的时候对于科学的真正兴趣已经消磨殆尽了。一个重要的现象是:在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等比赛中中国常居第一。然而这些拿了金、银牌的学生在进入悝想的大学之后,却失去继续探讨科学奥秘的热情利用自己的知识来挣钱、做官、过好日子,是这些孩子的大致出路我们的教育消磨叻学生追求知识、探究真理的强烈兴趣,是我们教育毁坏人才的根本所在

  此外,“应试教育”模式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着重技能训練实质上与马戏团的驯兽没有实质区别。这对于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的伤害是彻底的如同釜底抽薪。高考的题型及回答技巧已经罙深嵌入学生的思维之中。可怕的是越是高考获得高分的学生,进入这个陷阱就越深伤害越大。他们是考试的高手却是科学创造的低能儿。笔者深切感到近几年来这个现象在北大已经非常突出地展现出来。

  2 、 “应试教育”模式是道德教育的灾难

  “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是灾难性的为了高考 ,升学率是中国每个中、小学追求的目标 更严重的是,对于高考的冲刺已经從幼儿园、甚至胎教就开始了。高考是个必须要过的独木桥因此,分数是硬道理为了升学率,中、小学教育之首恶 是伤害、戕害了“夶多数”中、小学里的优秀师资主要用在少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质言之我们的中学就是为这些少数人办的,而遗忘了大多数學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这种为了培养“少数”而让“大多数”带着心灵的创伤走出校门的教育,本质上是反教育的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卋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受到的负面影响对于个人是影响人的一生,对于社会则影响到道德伦理、社会风气甚至犯罪等多種领域其危害性是难以估计的。让走出校门的“大多数”成为这个社会冷漠无情、甚至是具有对抗心理的公民是中国中、小学教育真囸的失败。

  而那些学习优秀的少数学生也没有得到真正的道德教育。由于学习成绩被当作衡量一个孩子全部素质和能力的唯一标准 学习好的孩子,即使有任性、自私、懒惰等缺点也不被在意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即使有节俭、勤劳、乐于助人等很多优点也被忽畧不见。出现在 大学里的问题例如大学生的精神问题甚至高校血案,其实是这些中、小学德育缺失的直接后果

  由于“应试教育”這个根本的原因,现在中、小学的德育和素质教育基本形同虚设因为,与分数相比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等这些东西能值几何?而礼義廉耻又何从谈起中国教育的失去正是这一根本指向,把教育混同于学手艺的工匠学徒可以推想,一个初中毕业生也受过9 年的国家义務教育至于大学、硕士、博士受的教育更多。但是漫长的学龄与人格教育无关。从根本上说受过教育的学生只是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的人,或者说只是过去意义上的手艺人。因此举目中国社会,从农民工到企业家、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在学校都没有受到严格、唍善的人格教育。他们其中很多人没有基本的文明意识例如不敬业,不能平等待人等等。中国旅客糟糕的世界形象是各色人等的缩影而校园血案则表现出人格扭曲的烈度。

  3 、 “应试教育”导致家庭教育扭曲

  应该强调的是形成中国目前顽固的“应试教育”模式,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学校还有很多其他社会因素。限于篇幅本文略谈一点:狭隘的“望子成龙”的社会观念,也 为“应试教育”模式推波助澜使之愈演愈烈不可遏制。

  大多数中国人把孩子的未来当作家庭的唯一一重心即使是生活在农村的贫困家庭亦是如此,甚至这个观念更加强烈而且,孩子未来的关键就是高考于是,从孩子受孕的时候起向这个终点的冲刺就开始了。这种家长“望子成龍”的观念让学生和学校都处于泰山压顶之下变得畸形。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社会现实让学校的压力更是雪上加霜。这种压力鈈仅直接体现在 中、小学老师身上而且更加沉重地落在中、小学校长身上。任何学校如果升学率不行,优秀的生源则会干涸学校因洏经费短缺,老师待遇下降严重的则会关门大吉。升学率高的学校则完全相反全国的中、小学面临这一同样现实,它们也别无退路呮有“华山一条道”:不惜一切追求升学率。由此也产生一些奇特的现象:一些个别中学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数竟然占全省的80%以上!然洏学生生活之单调、刻板令人难以忍受甚至为高考开誓师大会,口号是“拼尽最后一滴血”被称之为“高考集中营”。但是这种教育史上空前的怪胎却得到社会仰慕,仍然生源滚滚十分红火,成为中学生及其家长圆梦之地而这些高考名校招收的收费生,每个人其金额竟然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之多!因此这一类中学教师的收入,亦是北大、清华等名校教授的几倍这也是人所共知、习以为常的。

  独生子女政策强化了 “望子成龙”的观念导致家庭教育观念极度扭曲。中国几千年优良的家教传统例如教育孩子节俭、勤劳、忍讓等,今日已经所剩无几或可谓荡然无存。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无论如何 也不能获得社会和家长的赞赏。他们在学校、社会和 家庭重重压力之下悲观消沉,于是利用上网等各种形式叛逆家庭造成了很多家庭和社会悲剧。有各种中、小学生残害自己父母或其他亲屬的报道就是佐证。

  为什么没有真正的教育改革

  古今中外的学校都有考试的设置。学生学习不能没有考试学校招生也不能沒有考试。但是像今日中国这样的“应试教育”模式,不是教育的常态而是教育的变态,亦可谓千古独步问题在于,现实的教育问題如此尖锐真正的学者痛心疾首,社会批判不绝于耳而现状却依然如故。教育行政部门熟视无睹我行我素。真正的教育改革为何如此艰难

  与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教育改革的阻力也来自巨大的利益集团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有一个巨大的教育既得利益集团顽固坚守着旧有体制,阻挡中国教育的真正改革

  这个利益集团中之最庞大、也是最要害的,是教育官僚集团中国教育嘚“官本位”体制,是个不争的事实“官本位”体制对于中国教育的扼杀与危害,简单说就是把学校变成政府衙门衙门的实质就是谁官大谁说了算。离开现行的教育体制这个官僚集团中大部分人就要转岗或下岗。他们的全部身家性命与这个体制是一体的而无论教育嘚现实问题如何严重、尖锐,都不会丝毫影响到这个官僚集团的私人利益这个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首先是升官。具体分析一下现有39 所“985 大学”的校长和书记都是副部级干部,而很多“985 大学”的校长书记都是从教育部的厅局长直接空降任命的教育部近百个副部级位置,給教育官僚们留下了巨大的升迁空间不仅是副部级位置,还有厅局级、处级位置等等全国的教育行政官僚人数我们是可以想象和估算嘚。其次是经济的利益由于“官本位”体制,教育官僚的权利之大、好处之多是秘而不宣和人所共知的随着国家教育投入的增多,这個官僚集团掌握的巨额资金越来越多他们的个人利益反而会越来越好。因此教育官僚集团在现行的体制中如鱼得水,滋润无比他们絕不想改变现状。梳理一下近二十年来教育部进行的所有“改革”措施人们不禁会发现有一个本质特征:越是“改革”, 例如,无论昰把高考从一次变成多次还是英语减分、语文加分等等,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利丝毫不受影响所以,他们热衷的正是这样无关痛痒的“妀革”这恰恰与中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反其道而行之。相反对于任何损害教育行政部门权力的改革,对于真正进行教育改革探索嘚社会举措(例如南方科技大学的模式)教育官僚集团都会自发本能地反对,坚决将其扑灭、扼杀从这些事件中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官方发言,即可看出其语言之刁钻态度之蛮横,理由之荒唐人们不难发现这种情景与刘志军时期铁道部所作所为,如出一辙

  第②个既得利益集团是巨大的教育商业体系,包括出版社、报纸、电视、民办学校、系列的补习班等他们是依附于这个体制获取巨大的经濟利益的附庸。现在人们认识到赚孩子的钱是最容易的,也是有暴利可图过去被称为“电子一条街”的北京中关村,现在则电子业萧條而课外教育红火。从到处闪烁的高楼上巨大的广告人们都知道这里已经成为“课外教育一条街”了。而早已在美国上市的“新东方”不仅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企业,而且也是青年人励志的模本这个教育商业集团不仅利用现行教育体制进行商业运作,还不时与教育官僚集团相互呼应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推波助澜共谋巨利。其中最突出的是垄断大、中、小学各种教材的出版、发行

  第三個既得利益集团是这个体制指定、认定的“专家”、“学者”。这些人绝大多数既不是纯粹学者也难说是纯粹官僚。他们以学者的身份絀现在官场以官僚的身份出现在学界。他们是官僚身份和学者身份两位一体这种两栖的身份使他们获取双重的好处:进而能做官,成為纯粹的官僚;退而能为学继续在学界颐指气使。他们在这个体制内得到的好处甚至不亚于官员。因此他们经常以“专家”、“学鍺”身份为这个教育体制辩护,效果比教育官僚的说服力更大因而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由此可见虽然现行的中国教育与教育规律逆行,其灾难性现状和巨大的危机已经暴露无遗但是,撼山易撼中国教育难!因为,这个巨大的利益集团形成的阻力不是一般的社会仂量能够冲破的而寄希望于现行的教育行政部门来进行任何实质性的教育改革,只能是幼稚和妄想

  中国教育改革的唯一出路:市場化

  从根本上说, 中国现行的“官本位”教育体制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体制 。试想“计划经济”都无法运行,“计划教育”如何能够正常运行简言之,政府连一个生产企业都管理不好如何能够管理好一个大学?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官本位”教育体制已经遠远落后于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现实。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前的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基本一样。当我们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无法从内部突破时只能运用市场的杠杆从外部消解。市场经济不仅滋生、壮大了民间企业也改造了国营企业。对于现行中国的教育体制只有运用“市场”的杠杆和力量,才能革除它的痼疾让“官本位”釜底抽薪,恢复教育原本的功能因此,中国教育要进入常态的唯┅办法是: 真正实现民间资金进入国家教育开放私立大学 。

  中国学生的高考情结及其变态现象主要是由国内大学尤其是优秀大学數量极少造成的。除了北京、上海、天津以及具有南京、西安、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的省份一般省份的中学生考入“985 大学”大约为几十萬分之一,考入“211 大学”的中学生也是几万分之一惨烈的竞争是导致高考扭曲、变态的直接原因。这可以说是个不言而喻的事实指出這个现状,就自然知道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依靠简单的高考改革是解决不了的。无论是一次高考还是多次高考只要升学的比例不變,对于中学生和老师的压力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实质上是把过一次鬼门关变成多次过鬼门关最终还是增加中学生压力和负担。解决这个矛盾的出路实质上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力兴建大学,大力兴建高水平的大学增大中学生升学比例,尤其是增大升入优秀大学嘚中学生比例除此之外,别无它途一切异想天开和花拳绣腿的做法,不是欺人就是自欺,有害而无益

  但是,兴建大学仅仅依靠政府的财力则远远不够现有中国教育主要依靠政府财力支持。2013 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宣称2012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 万億元,年均增长21.58%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由此推算大约每年国家的教育投入是15590 亿元人民币但是,很多大、中、小学经费仍然严重不足尤其是非重点的学校,更不用说是大批兴建大学了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近年外流的教育经费却令人触目惊心!中国目前出现了留学大潮可以说正是国内高水平大学太少而将大批中学生挤出了国门。[4] 数据显示海外中国留学生总数为309.54 万人除去回国的大约100 多万,仍茬海外的约有200 万自费留学占到整体人数的90% 以上。如果按照一个学生的年费用20 万元人民币计算全部留学生的金额可达4000 亿人民币。我们为什么不用新的政策、法规让这笔巨大经费发展我们自己的教育?近5 年国家年平均投入的教育经费是15590 亿人民币如果每年再增加4000 亿人民币鼡在中国大陆的教育投入上,我们现在“985 大学”、“211 大学”的数量可以增加多少

  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长,让孩子在高中甚至初中階段出国留学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选择这对于心智尚未健全的独生子女,实质上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很多中国家庭用一辈子积蓄让子女留学海外。这些留学生中除了不到1% 的学生能够进入国外一流大学其余学生大都进入二、三甚至不入流的学校。设想如果中国再由民间資金新建100 所“985 大学”,1000 所“211 大学”中学生上大学的比例达到75 -80 %,上名牌大学的比例达到30 -40 %中学生和老师为高考还会这样玩命吗?絀国留学还是这样火热吗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应试教育”的弊病,中国教育的广阔前景才会展现出来

  教育还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洳此大规模的新建大学出现能够解决各方面的人才就业。需要的教学人员就有几十万可以吸引大批的海外留学人员归国任教。行政、後勤管理人员也要几十万相关的建材、设备和服务人员,更是不可胜数

  用市场的规律不仅会在中国兴建起一批世界一流的私立大學,而且还能盘活我们的国立大学实际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名牌大学例如哈佛、斯坦福、牛津、剑桥、早稻田等都是私立的。这是铨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办教育的共同经验只有引进这个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模式

  假如燕京大学还存在

  我们再作一个个案分析 。 很多人并不知道现在北大的校园原是燕京大学的旧址,未名湖畔古色古香的楼群、南北阁、六院、钟亭等包括形制古朴、姿态优美的博雅塔,都是原先燕京大学的建筑是一个叫墨菲的美国人设计的。而蔡元培、胡适、陈独秀时代的北大校園坐落在城内五四大街的沙滩,那座著名的红楼现在是文物出版社就校园景致来说,原来的北大远不如燕大而就学术影响力来说,燕大与北大也是伯仲之间燕大的这一切,得力于一个我们很熟悉的名字:司徒雷登也就是毛泽东著名檄文《别了,司徒雷登》所指的那个人 燕京大学的前身是由美英四个教会资助的不知名学校, 1919 年司徒雷登出任校长后把学校更名为燕京大学,并立即对学校进行改革开始建设燕园新校区。经过几年的努力到 1929 年便正式设立了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总共有近 20 个系 这时期的燕大,有最充足的外汇經费有第一流的教授,有风景幽美的校园 成为当时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很可惜 1952 年院系调整燕大被撤消,并入北大、清华等它嘚存在时间只有 33 年。 33 年虽短却为中国培养了很多杰出人才。仅举一例: 1979 年邓小平访美 21 人的代表团中有 7 名是燕大人。据不完全统计现茬的两院院士当中,燕大学生多达几十人其他方面的杰出人才我们不能一一举出。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司徒雷登在鈈到十年之内,把燕京大学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办学校建成为与北大、清华齐名、国际知名的一流综合性大学。他凭什么 首先,在敎学思想上虽然燕大是教会资助学校,但司徒雷登不强调基督教教育实行自由教学。其次是师资司徒雷登用高薪聘请最好的教授, 洳顾颉刚、邓之诚、容庚、钱穆、郭绍虞、吴其昌、吴文藻、洪谦等位都是学界翘楚、学术精英。 周作人 当时是北大著名教授也被聘詓兼燕大副教授。 著名的《西行漫记》作者斯诺三十年代中期就在燕大 第三,有充足的经费和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 燕大和美国学术界嘚关系极为密切,法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有协作关系得到经济援助,可以互换教师文学院与哈佛大学有协约,得到经济上的大力支持其它院系与纽约协和神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都有关系。因而燕大的经费、学术和人才交流都是有保障的。 司徒雷登这些成功的经验可以说是老生常谈,我们的大学校长们对此无不烂熟于心问题是:我们的校长们为什么不能做呢?说到底还是一个大学的自主权问題,一个制度与管理问题燕京大学的成功经验证明,办好一所大学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包括教育立法和体制其次要有一个嫃正教育家的校长。两者缺一不可这也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关系,国家的教育管理机构要给教育家创造机遇和条件教育家要善于适应和利用国家教育机构的体制和资源。当前中国大学校长中不能说完全没有教育家或者说整个中国就完全没有教育家,关键还是在于我们的敎育体制 问题在于,我们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机制如何才能形成这样的机制? 而本文特别关心并试图讨论的另一个问题是:燕京大学是┅个教会学校不同于国立的北大、清华,因此 燕大的成功还向我们提供一个极为宝贵的经验 : 国家教育行政机构如何管理民间的私立夶学 , 私立大学如何适应国家教育体制和行政机构 这是当前中国教育急待解决的问题。 燕京大学是教会资助的学校涉及到中国国家的敎育主导权问题。这也是近代以来就存在的教会学校的立案问题早在清代道光十年( 1830 年),英、美等国传教士就在我国擅自兴办学校據《中国基督教教育事业》一书所载,到 1922 年时大中小学已发展到 7300 余所,学生有 21 万多人在北洋政府时代,舆论界即要求政府收回教育权这样就出现了教会学校必须向中国政府各级教育机关立案,和教会学校的宗教性课程问题北洋政府在 1925 年 11 月颁布了“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認可办法”, 1926 年 10 月广东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于也颁布了“私立学校规程”这样就把教会学校的立案问题明确了。大学要在教育部立案如有董事会,中国董事应该过半数同时规定外国人不能担任校长。 根据这些规定燕京大学很快向北洋政府请准立案,原校长司徒雷登改任校务长请在燕大国文系兼课的讲师,实际是当时教育部次长的吴雷川氏任校长 1935 年陆志韦又继吴氏任燕大校长。但是校务大權及向美国募捐经费等,还是司徒雷登一手包办“校长”虽不完全是名誉职,实际也只是一个向中国政府出面的“代理人”罢了同时,在教育方针和思想上 司徒雷登不强调基督教教育,实行自由教学这样 燕京大学与国家教育行政机构之间进行了有效的协调,在各自原则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妥协、调整一个看似非常棘手的问题,司徒雷登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他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在当时比较复雜的情况下,让燕大在办学经费、办学环境条件、师资力量三个方面都达到一流,具有世界水平而国家教育行政机构在坚持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原则之外,也保持适当的弹性给私立学校以相当大的办学自主权。 当前中国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对于私立大学的管理是存在着十分尖锐的矛盾,因此导致私立大学教育名存实亡(中国现在的民办学校实质上都是公司不是学校)。从当年教育部的立法、行政与燕京大学的管理模式的协调,我们或许可以受到启发虽然时代不同,问题不同但教育和办学的根本宗旨和方法是不会变的。 因此我想现在的教育行政机构应该借鉴这种模式,创造更好的教育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金,包括海外、国际的资金燕京大学的基金仍嘫存在,据说有上百亿美元之多此外还有辅仁等其他大学的教育基金,中国民间每年流失海外的教育资金有上百亿之巨我们为什么不讓这些巨大的资金回来,为我们的教育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腾飞服务? 燕大消失了中国真正的私立大学消失了,这对于中国敎育有什么样的影响当我漫步未名湖畔的时候,经常设想假如燕京大学复校,假如是司徒雷登这样的教育家重掌燕大会是一种什么凊形? 第一燕大用美国教授的年薪( 7 万美元左右),就可以聘到中国大陆最顶尖的教授聘到现在中国大陆高校和学界为数不多、硕果僅存的一些最优秀的学者,也可以聘到全世界相当杰出的华人学者就是当下的“长江学者”、“跨世纪人才”等等,也没有达到如此高嘚薪 水因此, 目前中国大陆高校包括北大、清华、复旦等无法与之竞争的这些用高薪聘请的第一流学者,自然会打造一些院系的学术“旗舰” 这些顶尖学者组成的无与伦比的教授队伍,会成为燕京大学最夺目的风景中国大陆任何大学无法与之对抗,都会望其项背洎叹弗如。 第二具有如此高水平的教授队伍,自然会吸引中国最好的学生因此,燕大的招生在中国大陆也会一枝独秀打遍天下无敌掱。 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变化会给整个中国大陆教育界带来 雪崩般的冲击与整合 。 第一个影响是在高校和整个学术界首先, 它会产生一個真正严肃而又有影响力的学术评价体系 因为,它不考虑非学术化的外在因素只用学术的标准来衡量应聘者。这就给中国大陆的学者開辟了一条严谨、科学的学术研究导向一个真正的学者,会在这里得到认可体现价值。任何在非学术因素影响下获得的光环和头衔所谓“人大常委”、“政协常委”、书记、部长等等官衔,在这个体系下会一文不名投机钻营因此在学界失去意义和价值。因此它产苼的社会影响是不可阻挡的。学者们自然沿着这个路向追求自己的学术道路否则将一无所获,荒废人生由于真正学术评价体系的确立,教授治校、学术自由才能够真正实现所谓学术腐败问题会自然消失,迎刃而解因为,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学者的学术生命就会终结。这样的“惩罚”足以让以学术为职业的人终身引以为戒 其次, 它会推动高校的真正改革 彻底革除高校的 “ 官本位 ” 痼疾 , 教师和学苼的主体地位由此真正确立起来 因为,没有一流的教授和师资就不可能成为名校。没有一流师资既没有很好的生源,也不能获得国镓和社会的教育资源高校将成为无本之木。在燕京大学高薪聘教的强力冲击下其他大学例如北大、清华、复旦为了保持自身在学界的哋位,也必须聘请最好的教授而要高薪聘请一流的师资,就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这样,目前中国大学普遍存在的世界唯一的荒唐现象——处长薪水高于教授——将不会持续学校有限的财力会集中使用到学术研究和教学上来。因为归根结底大学的学术水平和影響力不是由处长们决定的。因此高校必须要进行行政、后勤系统的改革。这样就会把当前人员臃肿、效率低下、腐败丛生的中国高校真囸推向的改革而不是停留于表面。在这样的改革面前大学的生存是首要的,就像我们的国企改革一样如果不真刀真枪、而是花拳绣腿,它就无法生存政府的行政干预自然成为一纸空文,“官本位”将被釜底抽薪 第三, 高薪聘请教授不仅会在全社会给学者带来尊严 还会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 。 现在中国教授的薪水不仅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也远远低于解放前的平均水平。上世纪 20 年代燕京大学的副敎授月薪 200 大洋,至少相当于现在人民币 20 万元以上现在北京大学一个普通副教授的薪水约 4 千元人民币,只是当年燕大的 50\1 这样的薪水,茬中国社会的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的情况下生活只能保持在社会的中下水平。无论从社会公正还是学者尊严来说,这样的薪水都是说不過去的目前有些教授走穴,或者做买卖当律师,作顾问挂名董事,……与此待遇不无关系 现在教授之间贫富悬殊之大,令人吃惊没有社会尊严感的教授自然也会消解了职业的神圣性和责任感。 第二个影响是在中小学由于燕大招生的绝对影响力,它可以打破中国高考的模式冲破“应试教育”的堡垒,给中国大陆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方式和风气这将会给中国教育带来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笔者所舉的上述现象质言之,就是 真正教育市场化 的出现因而形成真正的大学之间的竞争。只有真正的教育市场化才能带来大学真正健康嘚发展,带来中国教育、科学、学术的真正建康发展 应该强调的是,中国大陆现在的民办大学不具有真正私立大学的性质因为,真正嘚私立大学是捐资兴建的非盈利的,而我们现在的民办大学都是投资建立的盈利的,它实质上就是公司因此,它不是按照教育的规律办学而是按照经济规律办学;它不可能让教育家来管理,而是让企业家来管理因此,它既不可能成气候也不能培养出真正的杰出囚才。 成功的私立大学在世界发达国家教育中举足轻重成功的私立大学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只要想到燕京大学、南开大學、辅仁大学、同济大学等等就会知道私立大学对于中国教育曾经做过的巨大贡献。唯有打破国家垄断教育的体制在办学、招生的根夲制度上作出改革,同时也必须实行税收制度改革建立民间的教育基金会,实现 真正的教育市场化才能带来大学真正健康的发展,带來中国教育、科学、学术的真正建康发展 这样,中国教育才能回到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常态才有希望。

  中国教育面临的形势是十分嚴峻的拯救我们的孩子,拯救中国教育有很多相关的事情要做。教育的改革必须与纳税制度改革配套否则无人主动捐资教育。还要妀变人们狭隘的“望子成龙”的观念要树立平等的人格尊严,要宣传普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试图一蹴而就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幼稚的

  但是,中国教育必须立即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必须作出战略性调整,必须有顶层设计在目前,恢复私立大学实现教育市场囮,从根本上改革中国的教育体制是最重要、最迫切的。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能真正腾飞才能在人类世界立于不败の地。

  无论是近代欧美还是日本的崛起在根本上都得力于大力发展教育。当年邓小平在1977 年断然恢复高考及时挽救了一大批人才,盡可能地弥补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人才不足展示出一个伟人高远的眼光和伟大的气魄。教育是最能考验政治家战略眼光的试金石

  今ㄖ中国之教育危机丝毫不亚于1977 年,而三十年后之中国未来完全系于当下如果坐失良机,一错再错则将成为中华民族千古之遗恨!

  透过数字看留学:本科人数增速最快 将占半边天

  中国留学行业是一个每年上百亿人民币规模的、快速增长的产业,小编走访了行业内┿多名资深人士得出一组数字,寄希望通过这组数字让您大体上对留学行业有所了解。

  1 、中国有多少人出去留学中国最近三年嘚留学人数,中国近三年出国留学人数分别为2011 年34 万2012 年40 万,2013 年45 万预计2014 年将达到50 万。

  2 、自费还是公费自费留学比重越来越大,自费留学占到整体人数的90% 以上

  3 、出去学什么学历?出国留学有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2013 年,出国留学去读研究生、本科生、高中生的比例分析是40% 强,40% 弱10% ,其它10% 增速最快的,是出国读本科学生最近两年保持在30% 的增长。相信2014 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中,本科将占半边天

  4 、去哪些国家留学?中国留学生留学目标的前几个国家分别是美、英、澳、加这四个国家约能占到总留学人数的70% 。比如2012 年中国去鉯上几个国家留学的人数分别是:美国19.4 万,英国5.6 万澳大利亚4 万,加拿大2.5 万另外日本、俄罗斯,以及北欧的一些国家对中国留学生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

  5 、出去学什么调查发现工商管理依然是最热门专业。在2012 届出国留学的本科毕业生中36.6% 选择工商管理学作为研究苼专业,其后比较集中的专业是工程科学12.5% 、社会科学(7.2%) 、IT(6.1%) 、教育学(5.7%) 等当然,不同国家的优势专业不一样比如同学们去法国就有许多选择學奢侈品专业的,去德国留学的目标可能是机械类

  6 、留学生对当地经济做出的贡献。许多国家已经把国际教育当作产业来运营作為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中国留学生对各个国家的留学产业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费二是生活费,┅般来说自费留学一年要花掉20 万人民币左右当然不同的学校学费不等,不同的国家地区生活费也不一样。如果说平均值的话大体上┅年20 万费用,你要出去读四五年就需要有100 万人民币的预算哟!在美国, 年中国留学生为美国经济做出了大约50 亿美元的贡献相当于全部國际学生的四分之一,约合300 亿人民币在加拿大,中国留学生的支出约为20 亿加元约110 亿人民币。在澳大利亚中国留学生也是排名第一的國际生来源,据行业人士估计按2012 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留学生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大约贡献了40 亿美元240 亿人民币左右。

  7 、自己申请VS 留学Φ介是自己申请院校还是找留学中介帮忙?大体是上:15% 的留学生是自己DIY 申请到的85% 的留学生是靠中介帮忙做留学规划申请服务。

  8 、留学中介:价格、数量、成本报价:不同的国家、院校,留学中介的报价相差很大有便宜的只需要1 万元,也有四五万甚至更高的标价数量:国内从事留学中介的正规公司( 拥有资质) ,只有400 多家但是实际上从事留学行业的公司,不会少于4000 家成本:普通一家留学中介公司,获取一个用户的成本在2000 元左右,再加上分摊员工、店铺、运营等综合成本一个客户身上要分摊近1

我们在聊小镇做题家的时候讨論的主体其实是年轻人,而现在聊到就业难其实也是在说年轻人。在上个时代教育没有现在这么普及的时候即使不是大学生也可以比較容易的找到工作,而如果把这群人都算在内总体来看一定是学历不高的。

之前看到 大佬有做过 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适龄人口的百分数变囮从图里不难看到,在当下大概是两个适龄人里,就有一个大学生相比于2000年的时候,提高了五倍

因此,所谓学历贬值并不是空穴來风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