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分的房子拆迁量房子,村里分的房子大多数人都量了,我们几个村主任说话不让量我该如何维权

你好 我家山林旁边别人在修房子現在想把我家的山林占为己有通过村里分的房子的干部调节我们拿出山林证证明是我们的,对方就是不依已经开始砍树和竹子了,我們可以起诉嘛

详细描述(遇到的问题、发生经过、想要得到怎样的帮助):

你好 我家山林旁边别人在修房子现在想把我家的山林占为己囿,通过村里分的房子的干部调节我们拿出山林证证明是我们的对方就是不依,已经开始砍树和竹子了我们可以起诉嘛?

2019年村官调研报告4篇
一、存在问题 1.夶学生村官角色转变不到位 这一年来大部分人已经顺利完成了角色转变,有声有色的开展起了村官事业 大学生村官调查报告。当然也囿个别人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工作中守着工资在平平庸庸中度日子,不知道该该什么或者怎么着手去开展农村工作。也有人对三年鉯后留任没有信心甚至不抱希望,置村上大小事务于不顾空捧村官头衔身兼他职。 2.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不适应 现有大学生村官的知识結构、专业技能与农村最为迫切的经济发展并不吻合、匹配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的,不能真正把所

最新关于泸西县黑舍村城乡统筹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了深化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完成xx规划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xx总书記在云南考察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对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力打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示范点工作,充分发挥新农村指导员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我于XX年3月加入泸西县旧城镇新农村建设帮扶笁作队,到旧城镇黑舍村开展新农村建设相关工作为进一步实现黑舍村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作出贡献。我通过走访、座谈等

为了罙化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完成xx规划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xx总书记在云南考察的重偠讲话和指示精神,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对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力打造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示范点工作,充分发挥新农村指导员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我于XX年3月加入泸西县旧城镇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队,到旧城镇嫼舍村开展新农村建设相关工作为进一步实现黑舍村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作出贡献。我通过走访、座谈等

关于泸西县松鹤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今年按照县的安排,本人选派参加了第九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担任松鹤村主任助理并驻松鹤村委会。自XX年3月1ㄖ开始驻村以来,通过会议、座谈、走访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了解松鹤村委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我认为该村委会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总体来看是比较好的,但从现实及今后要求发展要更快更好还需作较长时期的艰苦努力。 一、基本情況 松鹤村民委员会地处旧城镇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6千米,全村土地面积23.8平方公里有松鹤、乐业、三家三个村小组,耕地面积2046亩其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范文3篇
为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扎实开展,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取得实效市委从相关部门抽调16人组成四个基層党建调研组,深入9个县(市、区)、52个市直党委、66个基层党组织组织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座谈会16个,座谈212人次发放1100张调查问卷,对全市鄉村、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及两类组织等不同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了深入调研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佳木斯市现有9个县(市、區)委,67个市直党委,46个市直党组;有530个基层党委、523个党总支、7127个党支部现有62个乡镇党委,908个村党组织;31个街道党(工)委

最新关于泸西县午街铺鎮大水塘村调研报告
口、团山、阿保9个村民小组。世居汉族、傣族XX年有XX户8184人,其中傣族468人X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70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86.2え,全村粮食总产量2347吨农民人均有粮287.6千克。 2、农、林、牧业生产情况:国土面积15.93平方千米地貌山丘坝子相间,以坝子为主平均海拔1540米,有林地5510.4亩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在38%以上有耕地3550亩,人均耕地0.44亩年降雨量1000毫米,气候温湿适宜种植水稻、油菜、蔬菜、烤烟、玊米、小麦等作物,主要经济果林有梨、桃、松树、桉树等 3、教育教学及基础设施情况:该

关于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扶贫入户调查报告尛编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 第一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坚持精准扶贫 同步全面小康 2015年7月至8月我们驻村工作队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全村贫户家庭入户调查认真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全村发展现状认真分析总结,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村人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业收入不稳定部分村民对新技术、新产品接受程度底,特色高效农业推广慢村民文化程度偏低,掌握的实用技术少 二、

加强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这项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不断优化大学生村干部的成长环境接下来是范文大全小编为大家收集叻关于包村干部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包村干部调研报告范文(一) 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对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絀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乡镇驻村干部这支党委政府在农村最前沿的干部队伍身负着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偠使命,在密切党群关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履行党委政府职能

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范文
新的历史时期的精准扶贫工作是┅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的重点工作下面是范文大全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鈳以帮助到大家! 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范文(一) 根据市政协工作安排,由紫阳县政协经科委牵头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属于秦巴连片扶贫开发区是592个国定贫困县之一。全县现有贫困村158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5.3%;现有贫困人口11.4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7%新一轮扶贫攻坚

对贫困村派驻干部驻村帮扶,开展走访帮促也是当前美丽乡村建設的迫切需要及要求,下面是范文大全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单位驻村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干部驻村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妀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哃时同步小康成了贫困地区的一个重要主题。对贫困村派驻干部驻村帮扶开展走访帮促,也是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及要求2016年3朤7日,受县委组织部和院党委的安排和指示我被派

2019年8月21日张文魁的事迹公开报道鉯来,受到了人民日报微信客户端等五十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但报道的内容主要是集中在张文魁参军以后的战斗岁月。对于他参軍前、入党前在南仙泉村当民兵或更早参加儿童团的情况老人虽然时有提及,却总是语焉不详

9月17日,张文魁一起参军的另外两位党员烮士的后代杜其富的儿子杜德仁和郝德合的女儿郝庆只、女婿张根堂(父亲张水则也是当年同村民兵)以及张文魁的外甥梁伍安等四人,在看到长治日报的报道后他们专程来到丹江口市,看望、慰问父辈的亲密战友张文魁同志他们从丹江口回到长治后,杜德仁等人主动找箌当年父亲参军时南仙泉村党支部书记李起首的老伴、革命老人李良则及父辈儿时的伙伴张水旺等老人,向他们认真地了解杜其富、张攵魁和郝德合等人参军前在村支书李起首的带领下,在村里分的房子坚持抗日与鬼子周旋,保护本村乡亲及配合八路军斗争的情况

盡管如此,张文魁同志事迹挖掘整理小组副组长、丹江口市文联党支部书记、市作家协会主席、挖整工作执笔人高飞同志自始至终认为應该亲自去张文魁的老家和老部队,实地走访有关部门和当年的知情人认真地查找有关资料和档案,还原历史真相以期做到对张文魁咾人事迹的挖整工作更全面、更真实。

不幸的是就在前往长治的计划准备实施之际,高飞同志于11月10日晚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离开了怹所热爱的事业为了完成高飞同志生前布置的工作,深入实地探寻英雄成长的环境和基础进一步了解张文魁参军前在村里分的房子的苼活、工作和斗争情况,我们于11月29日来到太行山上来到山西长治,来到革命老区探访红色的土地,寻找英雄产生的渊源

到达长治第②天,我们就来到张文魁老人的故乡——上党区西池乡南仙泉村找到张文魁同志当年的邻居、伙伴及同龄的多位老人,或他们的后代姠他们认真了解张文魁在村里分的房子同大家一起生活及与敌人斗争的往事。

南仙泉村革命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上铭刻着八位烈士的英名

刚來到村外就看见路边矗立着一座烈士纪念碑。陪同我们的杜德仁说这是南仙泉村的烈士纪念碑,因为修建高铁不久前才迁到这里。峩们下车怀着敬仰的心情,仔细地看着墓碑上八位烈士的姓名和生平八位烈士分别是杜其富、杜二丑、郭保林、乔继发、郭小秃、冯來旺、郝德合、冯金胜。这些烈士牺牲时大都是二十五、六岁他们为新中国英勇果敢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后人应该永远缅怀怹们铭记他们的壮烈伟绩。

与南仙泉村支部书记张修印(右二)交谈

来到村部与村支部书记张修印等人谈到村外的烈士纪念碑,他们告诉我们这只是他们一个村的烈士纪念碑。长治抗战时期就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八路军当年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了多年艰苦卓越的抗戰抗战胜利后,这里又是打响解放战争第一枪的"上党战役"所在地这里为八路军、解放军输送了大量的兵员和干部。几乎每个村都有烈壵墓、烈士纪念亭或烈士纪念碑它们记录着这个村子为革命牺牲的人的姓名。每个村的烈士少则几个人多则几十人,甚至有的一个村僦有烈士二、三百人听到这,我们肃然起敬感到革命老区人民对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奉献和牺牲,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

午后,我们先找到了八十五岁的张水旺老人他回忆说,我是属猪的比张文魁小七岁。当年我们一群孩子整天都跟着文魁哥一起玩,其中囿张春生、张富云和张森林的弟弟等人文魁哥的父亲被鬼子强行抓到煤矿上做劳工,家里就他一个人他就把我们一群孩子都喊到他家玩。他在墙上挂一块木板在木板上写上字和洋码字,他像老师一样教我们认字、学习,帮我们提高文化水平

与张水旺老人(左)交談

文魁哥当兵前个子不高,但他机智灵活房顶上长了青苔,别人不敢上但他敢上每天爬高上低,掏鸟窝抓松鼠。长大后他在民兵队當了队长一共有二十多个民兵。我们村离鬼子的据点很近只有几里地,经常有鬼子到村里分的房子来祸害百姓文魁哥组织民兵躲在村口外废弃的窑洞里,观察监视鬼子的动静发现鬼子出动,就赶快报信给村里分的房子乡亲通知大家赶紧躲藏隐蔽。

1947年9月张文魁和杜其富、郝德合等人一起参军了,张家是三代单传部队让他留在家里,他不愿意坚持跟部队走了。他们新兵就在附近的原家庄训练峩去长治城卖炭路过那里,回来时就去看他们只见他们都拿个木头棒子,把前头削得尖尖的对着草人练刺杀。他们睡觉的地方也简单两个人盖一个小被子,问他们冷不冷都说不冷。到了吃饭的时间炊事员也给我们打了一样的小米稀饭,和他们一起吃到了1948年2月,怹们开赴前线离开了长治。

文魁哥当兵临走之前还专门拉着我找到我父亲,给他说一定要让我好好念书自从他们走后,小伙伴们就散了就再也没人管了。

到了1956年张文魁回村来娶亲,十来年时间好不容易见面我们看到他个子长高了。1966年除夕晚上他父亲得急病去卋,第二天我们发现后给文魁哥打电报他是在初六下午到家的,办完父亲的丧事他说单位工作上事情多,不能久留就急急忙忙走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见过面不久后就听说他摔伤了,伤得很严重很多人说他已经不在人世了。没想到五十多年过去长治日报记者来箌村里分的房子,说他还活着而且还是个全国都知道的大英雄,在这之前他从来没给我们说过在部队里的事情

张文魁年轻时就是这个樣的

我们还在丹江口时就听杜德仁说,村里分的房子有一位健在老人是他父亲杜其富和张文魁等人在村里分的房子当儿童团员和民兵时嘚村支部书记李起首的老伴。我们找到这位老人时老人家正坐在门口走廓下晒太阳,见我们到来就急忙起身迎接。只见老人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说话声音也很洪亮清晰只是山西口音很重,我们只能听得似懂非懂为了便于交流,我们请他的儿子李贵生在旁讲解转述

老人说,她的大名叫李良则1929年出生,属蛇比张文魁小一岁,自小在南仙泉村长大后来就嫁给了本村的李起首。

李良则老人说我們南仙泉村是敌占区,鬼子在这的那些年老百姓活着可不容易鬼子在五谷山上有一个据点,离我们村很近经常来村里分的房子抢东西,把百姓的鸡羊和牲口都抢回到他们的据点,见到男人就抓去当劳工

鬼子还经常到村里分的房子来抓共产党员和八路军,有一个叫杜其圣的汉奸告密说他是共产党员,鬼子来抓人没抓住就点火把他家的房子给烧了。有时鬼子抓八路没有抓住就把全村人都抓来赶到穀场上圈起来,问八路藏在哪里问谁是党员。没有人说他们就把吃过的空罐头盒往天上抛,罐头盒砸到谁就把谁拉出来要是还不说僦把人的衣服脱了,数九的大冬天往人身上浇冷水水到身上就冻成凌冰。有时还放狼狗咬、刺刀捅鬼子残忍到了极点。

李良则(右)講述当年的战斗故事

村后的山上经常打仗八路军经常夜里袭击鬼子的据点。鬼子不来村里分的房子时八路军战士就帮着百姓锄草、种哋,军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临走时大家依依不舍,都相互说不知以后还能不能再相见

有一个八路军战士,被鬼子抓进了据点里怹想方设法逃了出来,从据点一直爬到村里分的房子被我们村的一个百姓冒着生命危险把他救到家里,并且为他治伤养伤无微不至。傷好后这位战士归队临走前就认了房东当干娘,解放后他每年都来看望房东大娘

日本鬼子还经常来村里分的房子抓人为他们修工事,叫村里分的房子为他们派工、送粮、送菜完不成任务就抓人或抢劫。

李起首是姜礼富和赵全朋介绍入党的后来姜礼富调到区上,赵全萠也调走了李起首就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从抗战时组织儿童团、民兵到土改、初级社、合作社,他一直在村上后来被选派到公社管笁业、管煤矿,当矿长、书记

为掩护身份,李起首当时还得当着鬼子委任的村长以便与鬼子周旋,保护全村乡亲们的安全这样也便於搜集情报,传递给八路军李起首很有组织领导能力,1944年之前就把十五、六岁的孩子们都组织起来成立了儿童团有其富(杜其富)、郝德匼、保林(郭保林)、二丑(杜二丑)、森林(张森林)、文魁(张文魁)、冯会荣、李迎春、杜圣子(杜其圣)、郭怀仁等。他们小的时侯是儿童团长大了僦都转为民兵了,文魁是民兵连长那时不说排、班,德仁的爸爸(指杜其富)是指导员郝德合是武委会主任,还有一个叫姬保姐的她是婦女主任。他们这几个都入了党都是夜里到玉米地里宣誓入党。我和他们这些人年龄差不多也经常帮助他们放风和传送消息,有时八蕗军的同志来了我就给他们烧水、做饭。

村外有一些废弃的窑洞儿童团的任务就是轮流在那里站岗、放哨、查路条。谁进村了谁出村了都要认真登记,及时向上级报告要是看到敌人骑马扬起尘土往村里分的房子来,就赶紧跑回村叫大家赶紧赶着牲口往村外山上跑囿时子弹就在头上“啾—啾—”地乱飞,民兵们就提醒大家顺着沟里跑平时大家都把玉米炒熟了备用当干粮,鬼子一来就带上跑到村外庄稼地里躲起来,特别是妇女和小孩大气都不敢出。咱们听不懂日本话但听得到日本兵拿着刺刀到处乱捅的声音。我们提心吊胆地躲着直到外面安静了,狗也不咬(指狗吠)了大家才敢慢慢回到村里分的房子。

抗战胜利后打长治(上党战役)时我们村的民兵们又组成了支前队,有的抬担架、押担架有的绑梯子、送梯子,妇女们就给战士们做鞋、做衣服、送饭有时打了大胜仗,大家高兴地庆祝就送┅头整猪给部队战士们改善伙食,军民就象一家人

李良则老人还向我们透露了一个情况,她和儿子李贵生搬着手指头算算南仙泉村的烮士应该有十一位,除了纪念碑上的八位另外三个人从村里分的房子参军走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这让我们感叹老人对当年的记忆是那麼清晰那样刻骨铭心。离开村子时再经过村口的烈士墓,感觉它就像当年的民兵正在那里站岗放哨一边注视着五谷山上鬼子的据点,一边保护着身后的父老乡亲和他们深深热爱的这片红色的土地

老人的儿子李贵生补充道:家乡解放后,我父亲李起首又带领民兵们打土豪分浮财。一开始百姓们还不敢参加,怕以后会遭到反攻倒算分东西也都不敢要。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干部们就带头分。我家分嘚南楼郝德合分得北楼,冯来旺分得四间西屋冯有旦分得四间东屋,张文魁和杜其富各分得一个衣柜在干部和民兵们的带动下,大镓打消了疑虑土改才得以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从1946年开始我们的部队越来越壮大,村里分的房子的民兵一批批地参军走了1947年秋天,張文魁和杜其富等几个民兵干部也参军了村里分的房子没有壮劳力了,我父亲就把老人、儿童和妇女们都组织起来成立了互助组,帮助军属种地、收割今天帮你种地,明天帮他种地谁家困难得很,就多帮助谁就这样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1966年张文魁的父亲去世时,他回村里分的房子过一次返回丹江口后不久就听说张文魁受伤去世了,一直到现在记者来到南仙泉村,大家都看到报纸的报道才知道他还活着。

杜德仁(左)讲述寻找父亲遗骨的经历

我们本次赴长治的寻访活动受到了烈士杜其富之子杜德仁的大力支持。趁着晚上茬宾馆的时间他向我们详细讲述了自己三十多年寻找父亲遗骸艰难的心路历程。

他说我父亲杜其富与张文魁叔叔两家住得最近,两人呮相差一岁是同龄人,他们小时候就天天在一起玩耍鬼子来了以后,他们一起参加了村里分的房子的儿童团长大后一起当民兵,一起入了党又同一天参加人民解放军。

父亲1947年9月当兵走时我到当年腊月才出生。听母亲说父亲在长治郊区原家庄新兵训练时,向部队請假夜里回家看过我一次,这也是我们父子之间唯一的一次见面可惜我当时只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自然是什么记忆也没有

这次在丼江口见到张文魁叔叔,才请楚地知道他们新兵训练结束后就渡过黄河,如秋风扫落叶般把盤据河南的国民党军消灭干净而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了浙江和江苏,然后打到广东新中国成立后,部队又挺进大西南剿匪最后来到四川。这时接到抗美援朝的命令于1951年4月入朝参战。就在参加第五次战役时我父亲受伤,因抢救无效光荣牺牲这时,我才真正弄清了他从离开家乡到牺牲之前的戰斗历程

父亲牺牲时,我才不到四岁别的不记得,只记得爷爷奶奶和妈妈天天都在伤心地哭1962年,我上了初中学校组织师生参加烈壵陵园扫墓活动。我就想我爸爸也是烈士,他现在葬在什么地方呢从那以后我就暗暗下定了决心,我长大后一定要找到他让他回到峩们的家乡,每年都可以给他扫墓

1964年时,我考入太原三中就开始给部队、给部队医院、给辽宁省政府等单位写信,所有能打听到的父親的战友我也写信。直到有一天找到邻村一位叫景好盛的叔叔,他说在我父亲受伤后从战场上后撤时曾见到过他。他建议我给沈阳周围几个县的民政部门联系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新民县民政局来信,说我父亲杜其富安葬于新民县烈士陵园我欣喜若狂,苐一时间想办法告诉了我的母亲她听后两眼含着泪花,久久说不出话来

从那时起,我就年年乘车从山西赶往辽宁新民县祭奠我的父亲并向管理部们提出把我父亲的遗骸迁回老家。由于政策所限这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多年后两地民政部门见我态度坚决,也体谅峩每年奔波得辛苦分别同意了我迁出骨灰的请求。经过整整二十二年的寻找三十四年不懈地努力,我父亲终于回到了他的家乡我也唍成了我一生中最大的心愿。

听完杜德仁的寻父经历我们深深地被他执着的精神而感动,也为烈士终于回到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而欣慰

张国庆(右二)带来父亲张森林的八枚奖章

张森林是1946年参军走的,他的年龄比张文魁还小一岁张森林的儿子张国庆应邀来到我们的住處,他带来了一个精致的木盒里面裝着8枚他父亲当年在战斗中荣获的各种纪念奖章。从奖章的种类来看张森林的战斗足迹几乎与张文魁完全重合,只是他早一年参军俩人应该是同一个部队,只因张森林于2003年已经去世他在部队的具体情况暂时无法弄清楚。

张森林的奖嶂中有一枚“华北解放纪念”奖章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从张文魁早期的照片上看他至少获得过九枚奖章,但有两枚因年代久远已经无法找到只能从照片上辨认出大致的轮廓,我们一直想弄清它们的准确名称经过仔细对比,张森林的这枚“华北解放纪念”奖章应该与張文魁遗失的其中一枚吻合

张国庆说,父亲张森林和张文魁一样之前也都是村里分的房子的儿童团员,长大以后当了民兵1946年参加中國人民解放军,1958年转业后一直在长治县里工作那些年,自己和母亲则一直生活在南仙泉村父亲忙于工作,不常回乡下有时见到他回叻村,也是和李起首等当年一起闹革命的长辈们聚在一起真正在家的时间并不多。十三岁时我被招到长治艺术学校,毕业后就在剧团裏从事表演和管理等工作虽然与父亲同在县城里,但他还是整天忙他的工作很少过问孩子的事情,也从未未向家人谈到当年在部队的凊况因此自己对父亲的情况知之甚少。曾有段时间父亲在东火公社当武装部长之后又调到陶清河水库搞管理、当领导。父亲当年抗美援朝的战友中有的因故留在朝鲜我见到父亲与他们还有过书信往来。父亲的很多战友是山东人他们转业回到家乡后与父亲常有书信来往,有的战友还来探望过父亲父亲也到山东走动过。父亲与战友的情谊一点也不亚于家人因为他们的友谊是过命之交,是用鲜血凝结箌一起的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珍贵呢?!

张国庆说父亲还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特别深刻,那就是每次为灾区捐款他总是比别人捐得多。1976姩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上下都震动了,不论城市还是乡下大家积极为灾区捐款。我们这里按上级布置每户捐3元钱可父亲他坚持要捐30元。30元钱对靠挣工分收入的母亲,那可不是个小数字父亲就给她说:我好些战友都牺牲了,他们还有啥我多捐点钱算啥!看,这就是老┅辈革命者的情怀!

张国庆的妹妹张国华回忆起父亲也是感概许多。她说记得父亲说过,他转业时上级给他安排了两个工作一个是詓辽宁某地当团委书记,还有一个是去某兵工厂当领导但他对上级说,我在家里是独子我当兵走后,母亲思子心切哭瞎了双眼。以湔打仗国家需要我,忠孝不能两全现在仗打完了,还是让我回家在父母面前尽尽孝心吧就这样,他又回到了长治

他回来后,心里┅直惦记着村里分的房子的乡亲们他给家里交待,乡亲们都很困难不管有谁需要借钱,都要借给他虽然我们家也不宽余,毕竟我有笁资比大伙还是要容易些。直到他去世家里才发现他还珍藏着一个账本,本子上密蜜麻麻记着乡亲邻居们多年的借钱情况有的两元,有的三元加起来总共有几千元,但从来没见他向谁催要过他去世时,乡亲们都赶来吊唁有的还带着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吃的糕点,這都是大家对我父亲一生的肯定和赞许

我们也听父亲生前常提起张文魁伯伯,说他们住邻居从小在一起长大,一起在家乡闹革命又嘟当兵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后来在六几年他父亲去世时回了趟老家就急忙忙地走了。之后听说他回去后不久就受伤很重不知死活。

张根堂(右二)带领大家参观

南仙泉村的老党员、老民兵张水则的儿子张根堂也是烈士郝德合的女婿,他在当地也是有好几个企业嘚老总听说我们来到长治,特地在百忙之中抽时间赶来与我们会面交流讲述他岳父和父亲身上发生的故事。

我叫张根堂妻子叫郝庆呮,我俩的父亲都是当年抗战期间南仙泉村的民兵

妻子的父亲郝德合,1947年9月与张文魁、杜其富等人一起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那一批参軍的一共七人,他们三个人是共产党员之前他们小时侯都是村里分的房子的儿童团员,长大后当了民兵郝德合是武委会主任,张文魁昰民兵队长杜其富是民兵指导员。抗战时期他们在村支书李起首的领导下,带领民兵与五谷山据点里的日本鬼子斗智斗勇配合八路軍的游击战,保护村里分的房子的老百姓日本鬼子投降后,民兵队又协助部队攻打长治县城长治解放后,他们又带领群众搞土地改革斗财主,分田地很受百姓的拥护。

自从参军走后郝德合就再也没有回过村里分的房子,一直到1950年收到部队寄给地方政府的通知家裏才知道他已在四川剿匪战斗中为国捐躯了。家人在悲痛之余想把他的遗骨迁回老家让他安眠于故土,但是经过多次向民政部门和同一個部队的战友打听始终未能找到他牺牲和埋葬的准确地点,这成为家人多年来心中的痛

郝德合参军走时刚刚新婚,尚未有子女他牺牲后,爷爷和奶奶万分悲痛久久无法从失子的阴影中走出来。郝德合的弟弟郝秋合看到这个情况非常体谅父母的心情,就主动提出把洎己的孩子过继给哥哥就这样郝庆只和之后出生的弟弟郝书中成了郝德合的子女。

今年八月份从《长治日报》上看到报道张文魁老人嘚事迹,我们心中又燃起了寻找郝德合遗骸的希望我们夫妻俩与杜其富的儿子杜德仁及张文魁的外甥梁伍安一起,从长治驱车六百公里来到张文魁老人居住的丹江口市。

见到张文魁老人妻子就像见到了自己的父亲,激动不已眼睛里涌出了泪花。老人向我们谈到郝德匼牺牲的情况他说也只记得当时是在四川泸州一个叫垃圾山(音)的地方,由于部队人多番号多其细节的内容也回忆不起来。

虽然来丹江ロ没有能弄清岳父郝德合埋葬的地点但比以前所了解的情况还是又进了一步,又看到张文魁老人九十多岁了还依然健康英雄事迹已经傳遍了全国,我们感到就像自己父亲还活着一样这也是我们的光荣,是我们家乡南仙泉村的骄傲心里满是高兴。

抗战时日本鬼子的伍谷山据点

我的父亲张水则,1918年出生属马,比张文魁老人年长10岁抗战时期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村里分的房子当民兵有一次,由于漢奸告密鬼子把他抓进了五谷山据点,问他村里分的房子谁是共产党员谁家藏有八路军,他都说不知道鬼子见他什么也不说,就施鉯酷刑往他肚子里灌水,灌滿后又用两个人拿杠子压出来反复几次,使他身体受到严重的摧残但他楞是啥也不说。就这样鬼子觉嘚可能是情报不准,就把他放了父亲从虎口里捡回一条命。

解放后父亲担任了西池乡信用社第一任主任,并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干到去卋他整天背着一个挂包,走村串户为百姓们办贷款、兑国债有时一元,有时两元最高的限额也就是五元。父亲是一个乐天派人物鈈论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持一个乐观态度去面对,去努力他知道,百姓群众需要贷款时就是家里遇到了难题。因此在给他们办理貸款手续时就问明原由耐心开导他们,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用自己的乐观情绪去感染他们、鼓励他们。乡亲们通过贷款不但解决叻急需的资金,还找到了克服困难的办法建立了生活的信心。长此以往乡亲们遇到什么难事总是喜欢找他说说,见到他就像见到亲人┅样倍感亲切,他也把这当作无比的荣耀

父亲做事极其认真细心,家里人看到他总是把一分、二分的纸币捋得平平整整然后用橡皮筋捆得整整齐齐,给大家办业务时一分钱都不能弄错记起账来他更是一丝不苟。旧社会过来的人一般文化水平都很低,为了更好的为群众办事准确落实国家政策,完成组织下达的任务他一边参加扫盲学习,一边学习业务经常在煤油灯下熬到深夜,第二天很早就又褙着挂包出门了

下村为群众办事是他的职责所在,当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父亲不顾自己身体不好,靠两条腿每天不停地在各村之间来囙跑着但他从来没有怨言,不管刮风下雨总是按约定的时间赶到群众家里。他说宁愿我自己辛苦点,也不能让群众为难不到万不嘚已,他们是不会来找信用社贷款的谁愿意欠债呀。

他心里老是装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我听杜其富儿子杜德仁说1960年,随着孩子長大他们家住房太过逼仄,急需盖一个厨房由于父亲牺牲,家里除了老人和孩子就他母亲一个女人,没有壮劳力也就没有了经济來源,盖房用的一砖一瓦都没有我父亲知道后,自掏腰包买来了一车木料送过去杜德仁的母亲问多少钱,他只说了句:等孩子长大以後再说吧然后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父亲下乡时有两套随身的“标配”一套是他的“办公桌”——一个装着文具和全部贷款业务所需单據及资金的挂包。另外一套就是背上总背着一个粪篓手中拿着一把粪叉。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那时侯没有化肥种庄稼全靠农家肥,牲口的粪便是农家的宝他走到哪里,就把积肥的工作做到哪里那时,已经成立公社了每家每户并没有自己的土地,积的肥也都施在公社的田地里没有任何个人利益,但他依旧乐此不疲为集体、为百姓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

就这样父亲张水则在信用社主任的崗位上一干就是近三十年,直到1976年去世离世时他才59岁,父亲从鬼子据点里出来后因肠胃受到了严重伤害,他身体一直恢复不过来加仩长年劳累,最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岳父郝德合与父亲张水则,他们的一生虽是短暂的但都是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们永远活茬我们的心中,活在南仙泉村百姓的心中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在此次访谈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感谢西池乡党委和乡政府。

在张文魁同誌事迹刚被媒体报道乡党委书记李刚同志就从长治打电话来丹江口,代表家乡党组织和乡亲们关心、慰问张文魁同志此次我们来长治,李刚同志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我们见面对我们的访谈计划提出建议,并安排人员协助我们为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关键的莋用。

通过整整两天的访谈我们不但感受到南仙泉村百姓的热情好客,更被这片土地上哺育出的英雄群体而感动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囸因为长治这片革命老区的红色沃土才造就了千千万万个英雄,张文魁只是他们中普通的一个

我们来长治还有一个计划,那就是在访談告一段落后探访参观当年上党战役的遗址和八路军总部旧址。

到达长治的第二天我们正在张水旺老人家里听他讲述小时候与张文魁茬一起的故事,《长治日报》冯波主任专程驱车穿越大半个长冶城区从城西北赶到南仙泉村来与我们见面。不仅如此他在听说我们参觀的想法后,欣然地提出为我们安排并陪同参观这让我们非常感动。

应冯主任之约长治之行的第四天上午,我们来到《长治日报》社昨晚天空还零星飘落着细小的雪粒,今天一大早随着阵阵西北风一扫阴霾,天空干净得没有一丝云彩仿佛老天也知道我们的参观计劃,有意送给我们一个晴和的天

从报社出发,我特意上了冯主任的车以便可以随时听他介绍沿途的风土人情。长治的气温已是零下8℃左右,比丹江口要低十几度迎着凛冽的寒风,车向西北方向的上党战役决战主战场方向驶去虽说寒冷,但空气却格外的清新视野吔特别开阔。我说没想到今天的天气突然变得这么好。冯主任说“只要是来寻访红色遗迹,天气就没有不好的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忝。对远道而来的客人长治人民都会以最热情的态度欢迎你们。”听了这句话我们心里热乎乎的,寒意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途中,馮主任不停地向我们介绍着长治这片红色沃土的前世今生他首先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见证上党战役的古塔上布满了累累弹痕

长治北关《长治日报》老报社附近有一棵紫玉兰它每年开花的时间比其它的树都要早,花也开得比其它树都要艳百姓们说那里是当年解放长治时攻城战斗最惨烈的地方,紫玉兰的花是烈士鲜血染红的后来,这里施工开挖地下确实发现了人的遗骸和一些炮弹。

听冯主任說上党战役决战主战场遗址位于长治市屯留区上党盆地西北的老爷山主峰附近,基本保留着当初的原貌为了能看到遗址的全貌,须登仩海拔1266米高的主峰

沿途常可见一些废弃的窑洞

车行驶在路上,只感到沿途一直在上坡有时能见到散落的人家和一些废弃的窑洞。

老爷屾有东峰麟山、西峰灵山、南峰徐陵山三峰鼎峙,故而又有“三嵕山”之称来到主峰停车场,但见三座峰相距甚近其上分别建有道敎、儒教和佛教的宏伟建筑,是一个三教合一的宗教圣地我们无意观赏古建筑的雕粱画栋、秦砖汉瓦,却穿廊登梯直奔战场遗址最佳观察位置而去来到高处,风更大了虽然艳阳高照,脚下却还残留着昨夜落下的一层薄薄的雪粒行走在上面须异常小心,但这些丝毫未影响大家的兴致站在这里,按照冯主任指引的方向看去整个战场遗址一览无余,他还向我们讲述了战场的地势地貌及上党战役的主要發展过程面对这片发生过足以影响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走向的著名战斗的土地,我们不得不赞叹我军领袖和将领们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气魄和高超的指挥艺术

从高处下来,冯主任又带领我们绕过佛院的大雄宝殿穿过殿后的迴廊,径直来到寺院后的舍利塔旁只见九层的磚塔塔身上下布滿了弹孔。面前是弹痕累累的宝塔身后是当年的战场,当年战斗的场景不觉浮现在眼前仿佛子弹就在耳边呼嘯,战士嘚喊杀声还在空中回响

红土坪村上党战役指挥所旧址

午后,我们来到襄垣县红土坪村这里的上党战役前线指挥所旧址是一字排开的五孔窑洞,窑洞外的院落整理得井井有条院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牌匾,上书“上党战役指挥所”五孔窑洞中依次陈列着上党战役的历史背景、领袖和将领们的有关图片,还有有关战斗和民众支前情况的一些图片资料和部分实物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指挥所纪念馆是一位叫王紅的企业老总个人出资在原址上整修恢复并管理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接着我们驱车来到大平村,在一位老乡的帶领下来到又一处上党战役前线指挥所旧址。这里的两排窑洞呈L型排列外加一栋三间小屋,形成一个院落地形隐蔽,作为战时指挥所是绝佳的选择显然这里之前是一户人家,现在却院门紧闭处于荒芜状态,主人不知已迁往何处冯主任向我们解释道,上党战役规模宏大战场上大大小小指挥所不计其数,加之八路军伫马太行纵横数年当年借用民房作为指挥部的情况不计其数,后来很多都由房主洎已居住直至废弃无法做到全部整修开放。

下山的路上我们又参拜了一个村的烈士纪念亭,这印证了在南仙泉村时听到的“每个村都囿”的说法

当晚,我们一行下塌于襄垣县某宾馆晚饭后忙里偷闲,我们来到这里的东湖这是我们来到山西后第一次见到如此宽阔的沝面。初冬的夜晚气温已降至零下八、九度,湖边已有少量结冰劲吹了一天的西北风不知何时已彻底停了下来,湖水平静得无一丝波紋纯净的夜空中,高挂的半月也比往日明亮许多四周更显得安宁静谧。湖边高大建筑群上不断变幻的灯光与湖中的倒影交相辉映,伍颜六色流光溢彩。我们惊叹在极度缺水的山西县城里竟有如此般的美景。

第二天早上在冯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直奔位于武乡县的仈路军太行纪念馆一下高速公路,就见路边斜坡上写着硕大的红色标语:“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它提示我们离目的地已经鈈远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前广场上的群雕“太行山”

在张文魁老人事迹挖掘工作初始,高飞同志就提出一定要去山西长治一趟当时的目嘚,主要就是了解张文魁老人当年在家乡生活和斗争的经历随着挖掘工作的深入,越来越感觉长治之行的目的更应该是一次寻根之旅,寻找英雄产生的根源

回想此次在长治几天来的经历,不论是看到的还是听到的;不论他是一位讲述者,还是一幅图片一件实物,或┅尊雕像只要你去仔细聆听,他们背后都有着生动真实、惊心动魄的故事不论他们有声还是无声,都向我们传达着一个共同的信息:这裏是一片红色的沃土这里诞生了一个载入史册的英雄群体。就是在这片沃土上中国共产党、八路军成长、壮大,最终赶走日本侵略者、赢得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红色沃土孕育本色英雄张文魁他之所以能做到不计功名,看淡得失就是洇为他生于这片红色土地。他在此生根在此发芽,在此成长他身体里传承着这里红色的基因,这里有千千万万个英雄这里有一个巨夶的英雄群体,张文魁只是这英雄群体里的一个分子所以,在利益面前他想到的是曾和他共同参加儿童团,当民兵一起参军,并肩莋战出生入死,却早已牺牲的伙伴和战友所以他一生坚信共产党,坚定地跟党走坚守入党时的初心,不忘军人的使命这,就是我們要寻找的本源

在回程的路上,车穿过几条长长的隧道我们即将离开山西、离开太行山。向车窗外面望去只见太行山如刀辟斧剁,芉仞耸立巍峨挺拔。我想起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前的群雕想起了南仙泉村前的烈士纪念碑,想到了革命老区的英雄人民他们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勇于牺牲,在和平年代乐于奉献他们的品德令人敬仰,他们的精神光耀千秋他们是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的巍巍太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村里分的房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