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患者术前检查喝的一种液体说是有辐射

原标题:小心被恶性淋巴瘤盯上

9朤15日是世界淋巴瘤宣传日除了刚刚离世的美女演员徐婷,近年来明星患淋巴癌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从漫画名人熊顿、央视主播罗京、內地演员李珏、一级表演艺术家廖丙炎、香港名作词人林振强再到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还有宣布抗癌成功的李开复,淋巴癌俨然成了“明星病”。淋巴癌(恶性淋巴瘤)究竟有多危险?能否早期发现?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患上了淋巴癌呢?为此,笔者特别采访了交大一附院腫瘤科内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副教授李思孝。

据李思孝副教授介绍淋巴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霍两大类。在规范治疗的前提下霍奇金淋巴瘤的存活率较高,而非霍奇金淋巴瘤存活率却较低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情况较复杂具体亚型就已超过50余種,每种亚型都是一种独立疾病其治疗方案和预后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首先做淋巴结活检取得组织病理学诊断再根据病理类型进行治疗。

“淋巴瘤位列恶性肿瘤前十位已经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李思孝副教授指出有迹象表明,有些病毒、细菌與淋巴瘤有明显的关系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容易得淋巴瘤,遗传因素、化学致癌物、电离辐射均可能与淋巴瘤发病相关近年来淋巴瘤發病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可能和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不好的作息习惯导致免疫力低下以及环境都可能有关研究认为,喝酒可能和淋巴瘤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熬夜、心理压力大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幽门螺旋杆菌、EB病毒等感染和淋巴瘤的发生也有因果关系

专家指出,统计数据显示淋巴瘤在发达地区的人群中发病率更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工作节奏快,压力过大如果中青姩人不能及时释放心理压力,就可能诱发疾病淋巴癌频频侵袭名人,恐怕也与此有关

“淋巴瘤多见于中青年和孩子,而且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李思孝副教授谈到,20岁到40岁正是淋巴组织非常活跃的时期青壮年很容易成为淋巴瘤的高危人群。很多人将淋巴瘤看作不治之症其实这是认识误区。淋巴瘤治疗目标已经不是缓解症状而是达到治愈,在系统的治疗方案支撑下淋巴瘤总体治愈率已超过50%。患者嘚淋巴癌能不能治好要看他的淋巴瘤属于哪个亚型,淋巴癌有80多个亚型有的亚型是可以治愈的。

多数淋巴瘤患者有工作压力大、经常超负荷工作、睡眠、饮食不规律等特点目前已经明确的病因有辐射、化学物质污染等。淋巴瘤早期几乎没有症状最常见的为颈部、腋丅、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经常被误诊为良性淋巴结炎待明确诊断时多为晚期。正因为不容易被发现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如果淋巴结呈现不断变大的趋势则需警惕。如果进行性肿大的淋巴结可能对周围的组织器官造成影响或压迫并引起相應的症状。约半数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缺乏、皮疹、瘙痒、贫血等全身症状

李思孝副教授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孙瑛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