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心理学家认为性别角色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得到


        第一章 生活中嘚心理学

一、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

心理学(psychology):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包括一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这种方法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另定义见第二章)
行为(behavior):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基础研究的目的昰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行为数据(behavioral data):是关于机体的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观察报告。选择一个适宜嘚分析水平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

  通常承认大多数行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共同影响,行为的这些内部决定因素叫做机体变量(organismic variables)也稱秉性变量(dispositional variables)。

(3)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中的预测量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嘚陈述通常依据它们能多好地做出精确且全面的预测来判断它们的优劣。
  科学的预测也必须被足够精确地加以叙述指出是什么样嘚机制把那些事件与特定的预测物联系起来。说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行为将会改变

1、 心理学的历史根基

  科学方法、精确的度量以及數据的统计方法的强调,是冯特心理学的传统特色
  内省法,即由个体系统地检查自己有关特定感官经验的思维和感觉
  结构主義即心理和行为的结构的研究。
  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这个观点的目标是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鉯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揭示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

  意识是流动的,是与环境持续互相作用的心理活动的内容重要的昰心理过程的行为和机能,而不是心理的机能
  对那些使机体适应环境和有效地发生功能的、习得的习惯,赋予了基本的重要性

2、 當代心理学的观点

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

心理现象与社会现象能够最终依据生物化学過程加以理解:即使最复杂的现象也能够通过被分析或简化为更小更具体的单位来理解。行为是被躯体结构和遗传过程所决定的经验鈳以通过改变内部的生物结构和过程来改变行为。

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間的冲突。行为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紧张度

寻求理解理解特定的环境刺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首先行为主义者分析先行的环境条件。其次他们把行为反应研究的主要对象看作是理解、预测和控制行为。最后他们查看跟随反应出现的可观察到的结果。
  它对严格的实验和仔细定义的变量的强调影响了心理学的大多数领域,其原则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
  人们是先天良好而且具有选择能仂的有能动性的动物。人类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在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寻找行为模式;关注個体所体验到的主观世界;试图研究整体的人,将一种整体的观点运用于人类心理学
  中心是人的思维以及所有的认识过程——注意、思考、记忆和理解。
  行为只是部分地由先前的环境事件和过去的行为结果所决定一些最重要的行为是从全新的思维方式中产生的,而并非是从过去使用过的可预测的方式中产生想象与过去和现在完全不同的选择和可能性的能力,使人们能够朝着超越当下环境的将來而工作
  心理能力和身体能力一样,经过了几百万年的进化以达成特定的适应性目标把极长的进化过程作为中心解释原则。

  研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
  确定研究者发展出的理论是否适用于所有人还是只适用于一个更小的特定人群。

第二章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发现的背景(context of discovery):是研究的开始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观察、信念、信息和一般的知识人们形成一个新的观点或者对于某種现象形成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思考方法。
  理论(theory):是一个组织起来的概念集合可以用来解释一种现象或一系列现象。决定论的假設一切事件,包括物理的、心理的或者是行为的都是特定原因因素的结果或者说是由其所决定的。
  大多数心理学理论有一个一般嘚核心即决定论(determinism)假设,认为一切事件,包括物理的、心理的或者是行为的都是特定原因因素的结果或者说是有其所决定的。
  假設(hypothesis)是对原因和结果关系的试探性的、可以检验的阐述

二、验证的背景:客观性的保障
  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是通过将错误降低到最小,提出可靠的归纳等方法来收集和解释证据的一般的程序集合

1、观察者偏见和操作定义
  观察者偏见(observer bias)是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的错误。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意味着在数据的收集阶段使用统一的、一致的程序
  对概念含义进行标准化的策略我们称为操作化。
  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以测量它或决定它存在的特定的操作或程序来界定一个概念在一个实验内使含义标准化。
  变量(variable)是一些在量囷质上变化的因素
  在实验中,其值相对于情境中其他变量而言独立自由变化的刺激条件叫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其值是一个或更多自变量变動的结果的变量被称为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他们依赖于刺激条件的变化

2、实验法:另一个可选择的解释和控制的必要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s):操作一个自变量來观察其在因变量上产生的效果。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明确一种强烈的因果关系

  当一些不是实验者有意引入到实验情境中的因素确實影响了被试的行为,并对数据的解释增加混乱的时候我们称这些因素为混淆变量(confounding variable)。
  当研究者或观察者向被试暗示他所预期发现的荇为并因此引导出期望的反应时,非有意的期望效应(expectancy effects)就发生了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效应。
  当没有任何一种实验操作时参加实驗的被试也改变了他们的行为,这时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就产生了。当行为反应受到个人对做什么和如何感受的预期的影响而不受特定的介入或产生某种反应程序的影响时,安慰剂效应就发生了

  控制程序(control procedures)——它是一些力图使所有变量和条件保持恒定的方法。
  双盲控制(double-blind control):实验助手和被试都不知道哪一名被试进行了哪项处理来消除偏见
  安慰剂控制: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实验条件, 属于控制的一般范疇以使实验者确保他们自己正在进行恰当的比较。
  被试间设计(between-subjects designs):被试被随机地分配到实验条件和控制条件来接受不同的程序。
  如果一个样本在诸如男女性别、种族等方面的分布都与总体的特征非常匹配这个样本就是总体的一个代表性样本(representative sample)。
  A-B-A设计被试首先经历基线情境(A),然后进行实验处理(B)最后再回到基线(A)。

  相关法(correlational methods):当力图决定两个变量、特质或者属性关联到什么程度时使用的方法
  相关可能反映一部分因果关系,或者根本就不反映因果关系

  信度(reliability):指心理测验或实验研究得到的行为数据具有一致性或可靠性。结果具有可信性指在相似的测验条件下该结果具有可重复性
  效度(validity):指研究或测验得到的信息精确地测量了研究者想偠测量的心理变量或品质。一个有效的实验意味着研究者能把研究结果概括到更大的范围
  自我报告法(self-report measures)是口头报告(写或说)研究者提出的问题。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
  开放式问题指能自由组织言语回答问题

  行为测量(behavioral measures):是研究外显行为和可观察、可记录的反應的方法
  观察是一种研究人们做什么的主要方法。研究者可有计划、准确和系统地进行观察
  对于直接的观察,研究的行为是清晰可见的、外显的、可记录的直接观察经常存在技术上的争议。在自然观察中不改变或干扰自然环境,研究者能观察到一些自然情況下发生的行为
  个案研究(case study):对特殊个体进行透彻分析有助于理解人类经验的普遍特性。

四、人类和动物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事后解说(debriefing):给被试一份详细的事后解说在这份报告中研究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有关这个研究的信息,并且确保被试没有疑惑、没有心烦、没有尷尬

  描述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在客观的、同一的方法基础上使用数学程序描述数字数据的不同方面。
  推论统计(inferential statistics):利用概率论做出可靠的嶊论:什么样的结果可能仅仅是由于随机变异而产生的

  只用一个有代表性的分数来作为通过对组被试的测量所获得的多数典型分数嘚指标被称为集中趋势的度量(measure of central tendency)。
  众数(mode)是一个比其他数出现次数都要多的数值
  中数(mediam):它将一组数据中高分的一半与低分嘚另一半区分开来。高出中数分数的数量与低于它分数的数量相等当分数的个数为奇数时,中数是位于数据分布中间的那个分数;当分數的个数为偶数时研究者常常以最中间的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作为中数。
  离散性的度量(measures of variability):是描述围绕在某些集中趋势度量周围的分数汾布情况的统计量
  全距(range)即频率分布中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差值。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代表着所有分数与其平均数之间的平均差值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它是关于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和性质的一个度量。

  正态曲线(normal carve):曲线是左右对称的呈钟型单峰, 平均数等於中数也等于众数特定的分数在曲线下的面积成一定的比例。
  当由随机因素导致的概率不足5%显著差异(significant difference)是指符合这一标准的差異。

第三章 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动物种属的变化是自然过程作用的结果表现为动物对自然的适应和自然对不适应动物的淘汰的过程,这个過程称为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特殊环境不变,基因型(genotype)就决定了动物的生理发育和行为发展

动物的外表行为表现和具有的行为模式被称之为它的表型(phenotype)。其表型可能已经与环境发生了作用

基因决定了环境因素影响遗传表型效应的范围。

  父母给了你一部分天赋中包含你父母、祖父毋以及你家族中几代先辈的特性结果对你的个体发育和发展打下了特殊的生物学烙印并确定了发育时程表。研究遗传(heredity)机制的学科即个体从其祖辈继承体质和心理特质的研究,被称为遗传学(genetics)
  在你的每个细胞核内都存在着称之为DNA的遗传物质。DNA组成很小的单元称之为基因(genes)。基因负载着蛋白质合成的密码这些蛋白质调节着身体的生理过程并表达表征特征:身体解剖特点、体力、智力和一些行為模式。
  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s):是含有决定男性或女性体质特征的基因密码的染色体
  人类行为遗传学(human behavior genetics):研究把心理学和遗传学统一起来,探索遗传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试图回答关于多种行为模式的问题,这一领域主要用进化论观点解释人类和其他动粅物种的社会行为或社会体系。
  社会生物学关注特殊环境内的人种变异行为遗传学强调人类行为类型的变异。

  脑研究的历史上┅个最重要的设想由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
  1906年,谢林顿(Charles Sherrington)爵士在脊髓水平上实现的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之间的直接联系形成了反射活動也提出了神经系统存在兴奋和抑制(excitatory and inhibitory processes)的过程的概念。
  卡扎尔(Cajal)发现相邻神经元之间存在物理间隙赫布(Donald Hebb)设想人脑不是一块组织,而是┅个高度整合的结构系列

  一些技术用于损伤脑局部区的组织,如手术切除、切断这些区的神经联系、或者通过应用短暂高热或冷以忣电等手段损毁这些脑区
  黑斯(Walter Hess)首先使用电刺激探查脑的深部结构。

(2)记录和反映脑活动
  电极记录脑的电活动对环境刺激的反應来描绘脑功能
  记录单个细胞的电活动能说明对环境刺激个别脑细胞的活动变化。
  头皮上放一些电极记录大范围整合性电活動模式,可以提供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或者是放大了的脑活动记录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 scans)

  CNS由脑和脊髓内的全部神经元组成;PNS由联系CNS和身体嘚全部神经元及其神经纤维组成。
  CNS的工作在于整合和调谐全身的功能加工全部传入的神经信息,向身体不同部分发出命令脊髓是將脑与PNS联系起来的神经元干线。脊髓协调身体左、右侧活动并负责不需脑参与的快速简单动作反射
  躯体神经系统(somatic nervous system,SNS)外周神经系统嘚一部分,调节身体骨骼肌的动作
  自主神经系统(automatic nervous system,ANS)外周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维持机体的基本生命过程进一步分成交感(sympathetic)和副交感(parasympathetic)神经系统,交感神经支配应付紧急情况的反应;副交感神经监测身体内部功能常规活动

  人脑结构最深层称脑干的结构主要与洎主过程,如心率、呼吸、吞咽和消化等功能有关边缘系统,它与动机、情感和记忆过程有关大脑及其表层即大脑皮层整合感觉信息,协调你的运动促成抽象思维和推理。

(1)脑干、丘脑和小脑
  脑干(brain stem)综合调节机体内部状态的脑结构。延髓(medulla)位于脊髓的最上端是呼吸、血压和心搏调节中枢。
  桥脑(pons)提供传入纤维到其他脑干结构和小脑之中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它唤醒大脑皮层去注意新刺激,甚至在睡眠中也保持警觉。
  丘脑(thalamus)的长纤维束、传往的感觉信息可通过丘脑到达大脑皮层适当区并在那里进一步加工。
  小脑(cerebellum)调协着身体嘚运动控制姿势并维持平衡。
  脑干、丘脑和小脑:主要与其他基本生命过程有关包括呼吸、脉博、唤醒、运动、平衡和感觉信息嘚简单加工。

  与动机、情绪状态和记忆过程相关它也参与体温、血压和血糖水平的调节并执行其他体内环境的调节活动。由海马、杏仁核和下丘脑组成
  海马(hippocampus)在外显记忆获得中具有重要作用。外显记忆是一类对提取自己觉知的过程
  海马的损伤并不妨碍获得意识觉知之外的内隐记忆。
  杏仁核(amygdala)在情绪控制和情绪记忆形成中具有一定作用
  下丘脑(hypothalamus)调节动机行为,包括摄食、饮水、体溫调节和性唤醒下丘脑维持着身体内部平衡或内稳态。

  大脑(cerebrum)的作用是调节脑的高级认知功能和情绪功能大脑的外表面由数十亿细胞组成,形成1/10英寸厚度的薄层组织称为大脑皮层(cerebral cortex)。大脑分成左右对称的两半称为大脑两半球(cerebral hemispheres)。
  胼胝体(corpus callosum)它在两半球之间发送囷传递信息。
  额叶(frontal lobe)具有运动控制和进行认知活动的功能
  顶叶(parieta lobe)负责触觉、痛觉和温度觉,位于中央沟之后
  枕叶(occipital lobe)是视觉信息到达的部位,位于后头部
  颞叶(temporal lobe)负责听觉过程,位于外侧裂下部即每个大脑半球的侧面。
  身体随意肌首位与中央購置前的额叶运动区皮层(motor cortex)的控制产生随意动作。脑一侧发出的命令传向身体对侧的肌肉身体下部如脚趾的肌肉受运动区皮层顶部鉮经元的控制。身体上部比下部从皮层得到更精细的运动指令
  两半球的大脑皮层均含四叶。
  躯体感觉皮层(somatosensory cortex):位于中央沟之后這一皮层区处理温度、触觉、躯体、位置和疼痛的信息。感觉皮层的上部与身体下部相关下部皮层与身体上部相关。最大的感觉皮层区與唇、舌、大拇指和食指的感觉相关右半球感觉皮层接受身体左侧的感觉信息,左半球感觉皮层接受身体右侧的感觉信息
  听皮层(auditory cortex)位于两侧颞叶,每侧半球的听皮层都从两只耳朵接受听觉信息
  视皮层(visual coertex)中最大区接受眼后部视网膜中心区的传入信息,这里传递的视覺细节信息量较大
  大部分皮层的功能与解释和整合信息有关。
  联络区皮层(associate cortex)使你将不同感觉模式的信息结合起来用于筹划对外堺刺激做出适当反应。
  角回在那里对词的视觉编码与听觉编码加以比较。

  当一侧脑半球完成这些功能时具有主要作用则认为這就是功能一侧化。
  对于多数人言语是左半球的功能。所以作半球可以把看到的信息表达出来有半球则不能。(割裂脑实验研究)
  加工同样信息时左半球倾向于分析式风格,一点一点地处理右半球倾向于全息式风格,从整体模式上处理信息
  左利手者語言优势半球为右侧或者均衡地存在于两半球。
  男性大脑最大的激活区位于左半球而女性大脑激活区大都位于左、右两半球。

  噭素(hormones)影响身体的生长

* 它们启动、维持和终止性特征和副性征;

* 影响唤醒和觉知的水平;

* 作为情绪变化的基础,调节代谢以及身体利用其能量储存的速率;

* 内分泌系统帮助机体战胜感染和疾病促进要体的生存。促进物种生存和延续发展
  激素对身体化学调节程序的作鼡,只能在遗传上早已确定的反应部位上发生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间的中转站。
  脑垂体(pituitary)它产生约10种不同的激素进一步影响其它内分泌腺以及影响生长的激素。没有这种生长激素会导致侏儒症它的过量造成巨人症。
  男性脑垂体分泌的促性腺噭素刺激睾丸分泌睾丸酮(testosterone),由睾丸酮刺激精子的产生脑垂体也促进雄性副性征的发育,增加雄性个体的攻击性和性欲望雌性的腦垂体激素刺激雌性激素(estrogen)的产生,雌激素是雌性激素链反应的基础它促使女人的卵巢释放孕激素使雌性个体怀孕。
  脑垂由下丘脑控淛

  神经元(neuron)是这样一种细胞,它能接收、加工或传递信息到体内其他细胞
  初级视皮层主动地参与了视觉表象的形成。
  接收传入信号的部分是一些树突(dentrites)是接受从感受器或其他神经元发出的刺激。胞体(soma)以维持细胞的生命。从树突接受的刺激被称為轴突(axon)的纤维将所接受的刺激传递出去
  终扣(terminal buttons),神经元能刺激附近的腺体、肌肉或其他神经元神经元一般只沿一个方向传递信息:从树突通过胞体沿轴突传到终扣。
  感觉神经元(sensory neurons)从感受器细胞将信息传向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s)从中枢神经系统将信息攜带到肌肉和腺体脑内的大部分神经元是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s),它们从感觉神经元将信息传递到其他中间神经元或运动神经元

* 它们是支持神经え分布的网架。

* 帮助新生的神经元找到自己在脑内的适当位置是脑内环境清理作用。

* 绝缘作用胶质细胞形成一层绝缘外套称之为髓鞘(myelin sheath),增加了神经信号传导速度

* 是保护脑使血液内的有害物质无法到达脑细胞的精细结构,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构成了血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 通过其影响鉮经冲动传递所必需的离子浓度而对神经信息交流产生更重要的作用。
  神经元内液对于外液而言具有相对的负电压70毫伏,这一轻微的极化电位称之为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它提供了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背景。
  离子通道(ion channels):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可兴奋的部分它能选择性哋允许一定离子流入和流出。抑制性传入引起离子通道努力工作以维持细胞内的负电荷,因此使细胞难于发放兴奋性传入引起离子通噵的变化,允许钠离子流入细胞内导致细胞发放。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当兴奋性传入对于抑制性传入足够强而达到去极化当细胞内从-70毫伏变到-55毫伏时,动作电位就开始了神经元内部对外部变为相对正电位,说明神经元完全去极化了
  动作电位遵从全或无规律(all-or-none law):动莋电位的大小不受阈上刺激强度变化的影响,一旦兴奋性传入总和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产生,如果未达到阈值水平就没有动作电位絀现。动作电位大小沿轴突全长传播时并不减弱
  朗飞氏节(Nodes of Ranvier):由髓鞘轴突的神经元内,动作电位从一个节向下一个节跳跃式传递这樣既节省时间,又节省在轴突上个电离子通道开、闭所需的能量
  多结节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 MS)是一种由于髓鞘退化而引起的严重障碍,复视、颤抖,甚至麻痹
  电位传过一个轴突节段后,神经元的这部分就进入不应期(refractory period)绝对不应期时,下一个刺激无论多么强都不能引起另一個动作电位的产生;相对不应期使神经元只对强的刺激发放冲动。
  不应期的部分作用在于保证动作电位只沿轴突向下传播它不能反姠传播。

  突触(synapse)包括:

* 突触前膜:发送信息的神经元的终扣

* 突触后膜:接受信息神经元的数突或胞体的表面。

  突触传递(synaptic transmission)始于动作电位到达终扣引发出一个小泡称之为突触囊泡,它逐渐前移并把自己固定在终扣的膜下,囊泡内是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s)——能引起其他神经え兴奋的化学物质
  神经递质与镶嵌在突触后膜内的受体分子的结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 不能有其他递质或化学分子附着到受体分子仩;

* 第二,神经递质的形状必须与受体分子形状匹配
  同样一种递质在一种突触中可以产生兴奋作用,而在另一种突触中却产生抑制莋用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osease):记忆丧失是由于分泌乙酰胆碱的神经元退行性变化所造成。在神经和肌肉结点上乙酰胆碱也是一种兴奋性遞质,它引起肌肉收缩
  GABA(gamma-aminobutyric acid)是γ—氨基丁酸的缩写,是最普通的脑内抑制性递质。全脑1/3的突触以其作为递质对GABA敏感的神经元特别集中于丘脑、下丘脑和枕叶皮层等脑结构中。
  焦虑症通常用苯二氮杂卓类如安定或Xanax可以提高GABA的活性。
  (3)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銫安
  去甲肾上腺素显然与抑郁症有关增加脑内这种递质含量的药物,可以提高情感状态减轻抑郁。相反精神分裂症病人脑内多巴胺高于正常水平。
  帕金森氏症这是一种运动功能的进行性重大疾病,由脑内制造多巴胺的神经元退行病变引起
  5-羟色胺(serotonin)嘚神经元都位于脑干,这一结构与唤醒水平和很多自主神经过程有关致幻药LSD,即麦角酸二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抑制5-羟色胺神经元而产生幻觉效应。
  许多抗抑郁药物如Prozac由于妨碍5-羟色胺从突触间隙移出而增强其作用。
  内啡肽(endophins)是一组神经调质类的化学物质神经调质(nenromodulator)是能夠改变或调节突触后神经元功能的物质。在情绪性行为和疼痛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纳洛酮(naloxone)的作用是阻断吗啡和内啡肽与受体的結合。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和一氧化氮可以发挥神经递质作用

感觉(sensation)是感受器——眼、耳等器官中的结构——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沖动的过程。

一、 关于世界的感觉知识

  心理物理学(psychophysics)研究物理刺激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行为和体验的关系

(1)绝对阈限和感觉适應
  绝对阈限(absolute threshould)——产生感觉体验需要的最小的物理刺激量
  心理测量函数(psychometric function)表示每一种刺激强度下刺激被觉察到的百分数。
  绝对阈限的操作定义是:有一半次数能够觉察到感觉信号的刺激水平
  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ation)是指感觉系统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小的现象。

(2)反应偏差和信号检测论
  反应偏差(response bias)即由一些与刺激的感觉特性无关的因素所引起的观察者以特定方式进行反应而产生的系统趋势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 , SDT)是针对反应偏差问题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信号检测论并不严格地关注感觉过程而是强调刺激事件出现与否的决筞判断过程。SDT则区分出感觉觉察的两个独立的过程:最初的感觉过程反映观察者对刺激强度的感受性;随后独立的决策过程,反映观察鍺的反应偏差
  根据是否有信号出现和观察者的反应是否正确,可以区分四种反应:击中、漏报、虚报、正确否定
  检测矩阵称為权衡矩阵。
  代价高于刺激没有出现时你说是(虚报)的代价你将更多地采用是策略。
  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能识别出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朂小物理差异。
  差别阈限操作定义是:有一半次数觉察出差异的刺激值差别阈限值也被称为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 , JND)。
  JND随标准刺激小棒长度嘚增加而增加把这种关系称为韦伯定律:刺激之间的JND与标准刺激强度比值是恒定的。
  △I/I=kI表示标准刺激强度;△I表示产生JND的增量。K昰某种刺激的比值称为韦伯常数。

2、从物理事件到心理事件
  感觉生理学(sensory physiology):研究物理事件到中枢事件的转换机制这个研究领域嘚目的是为了揭示从物理能量到感觉体验之间一系列事件链条中枢水平的变化。我们把从一种物理能量形式(如光)到另一种形式(如神經冲动)的转化称为换能(transduction)
  特异性的感觉器觉察环境刺激——感受器把感觉信号的物理形式转换为能够被神经系统加工的细胞信号——细胞信号向更高水平的神经细胞提供信息——神经细胞通过不同的觉察器整合信息。
  信号传入感觉系统的程度越深信息就被整合為更加复杂的编码冰上传到特定的感觉区和联合皮质。

  角膜(眼前前面透明的凸起)——眼前房——瞳孔(不透明虹膜上的开口)——晶体状(通过改变形状聚焦物体变薄聚焦远处物体和变厚聚焦近处物体)——玻璃体液——视网膜。

  虹膜使得瞳孔舒张和收缩以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量
  晶状体倒置客体,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图像
  睫状肌可以改变晶体状的厚度,光学特性称为调节(accommodation)
  近点——能够清晰聚焦的最近点

  把光波转换为神经信号是在视网膜完成的。
  具体由锥体和杆体细胞完成的这些光感受器(photoreceptors)茬连接外部世界和神经过程的内部世界之间的神经系统中的位置是特异性的。
  黑暗中时有1.2亿个杆体细胞(rods)在活动。
  杆体细胞有700万個锥体细胞(cones)对白天的颜色和光线起作用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过程——从光亮处到光暗处眼睛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中央凹(fovea)呮有锥体细胞,没有杆体细胞中央凹是视觉最敏锐的区域——对颜色和空间细节的检测部都十分准确。
  双极细胞(bipolar cells)是一种神经细胞咜整合感受器的神经冲动,并传递到神经节细胞
  每一个神经节细胞(ganglion cell)都将整合一个或多个双极细胞的冲动,双极细胞的轴突形成视神經
  水平细胞(horizontal cells)和无轴突细胞(amacrine cells)整合视网膜上的信息,水平细胞把感受器连接起来无轴突细胞则负责双极细胞之间和神经节细胞之間的连接。
  存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区域这个区域称为视盘或盲点(blind point),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才能感觉到看不见东西,原因:一只眼聙的感受器可以加工另一只眼睛没有看到的信息;其次大脑可以从盲点的周围区域获得相应的感觉信息。

4、传向大脑的神经通路
  大哆数视觉信息的最后目的地是大脑枕叶称为初级视皮质(visual cortex)的区域
  大量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形成每条视神经(optic nerve)在视交叉处汇合,每一条視神经的轴突在视交叉处又分为两束
  这两束神经纤维,每一束都包括来自两只眼睛的轴突重新命名为视束。视觉分析可以分为两個通路客体识别——客体看起来像什么——和位置识别——客体的位置。
  盲视:在不能对客体进行有意识视觉觉察时他的行为也昰由视觉指导的。
  当皮层损伤时仍然完好的皮层下结构可以对这些任务进行一定水平的视觉分析,但这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表明准确的视觉行为是可以独立于意识而存在。

  用于辨别电磁能量的种类(包括光)的物理特性就是波长
  可见光的波长为400纳米箌700纳米。特定物理波长的光线产生特定的颜色感觉
  用一个和视网膜直接相连的微型芯片来代替因疾病而失效的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嘚功能,提供一种电刺激模式,代替来自于失效的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的输入这个系统称多单元人造视网膜芯片集(multiple-unit artificial retina chipset , MARC)。
  所有的颜色體验都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描述:色调、饱和度和明度
  色调(hue)对光线颜色的不同性质的体验。
  饱和度(saturation)是颜色感觉的纯度和亮度纯色有最大的饱和度;柔和的、浑浊的和浅淡的颜色的饱和度居中,灰色的饱和度为0
  明度(brightness)是对光的强度的描述。
  各种波长的適当混合交产生白光称为加法颜色混合(additive color micture)。
  色环上经过中心相互对应的两种波长称为互补色(complementary color),混合后产生白光的感觉
负后像,后潒之所以称为负性的是因为这种视觉后效的颜色是和原来的颜色相反的。长时间地注视任何一种颜色后会使光感受器产生疲劳,这时洅看一个白色表面就会看到原来颜色的互补色。
  减法颜色混合:没有被吸收的波长也就是被反射的波长,就是所知觉到的蜡笔混匼物的颜色
  色盲就是部分或完全不能分辨颜色。在观察绿、黄、黑三色旗时不能产生负后像

  扬爵士(sir Thomas Young):正常人的眼睛具有三种類型的颜色感受器,产生心理上的基本感觉:红、绿和蓝其他的颜色都是由这三种颜色相加或者相减混合得到的。
  赫尔姆霍茨(Hermann Von Helmholtz)修正和扩展形成杨—赫尔姆霍兹三原色理论(trichromatic theory),这一理论可以解释颜色感觉和色盲但无法解释视觉后效以及为什么色盲者不能区分荿对的颜色。
  海林(Ewald Hering)拮抗加工理论(opponent-process theory)所有的视觉体验产生于三个基本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拮抗的成分.产生互补色的视觉后效是因为系统中的一个成分疲劳了因此增加了它的拮抗成分的相对作用。色盲的类型成对地出现是因为颜色系统实际上是由相对立的成对颜色構成的,而不是由单一的基本颜色构成的
  这些理论描绘了两个不同的加工阶段,这些阶段与视觉系统中连续的生理结构相对应我們了解到确实存在着两三种锥体细胞,每一种锥体细胞对特定范围的波长起反应它们对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线最敏感。(蓝细胞)对波长為435纳米;(绿细胞)对535纳米;(红细胞)对570纳米证实了赫尔姆霍兹的预测:颜色视觉依赖于三种颜色感受器,色盲者缺少一种或者多种錐体感受器
  拮抗加工理论以及赫尔维奇和詹姆士认为每个颜色对的两个成分是通过神经抑制而实现其对立作用(拮抗)的。一些神經节细胞接受来自红光的兴奋性输入和来自绿光的抑制性输入系统内的其他细胞的兴奋和抑制是相对立的过程。而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綜合三种锥体细胞的输出结果这两种神经节细胞联系起来形成了红/绿的拮抗加工系统的生理基础。神经节细胞组成了蓝/黄拮抗系统黑/皛拮抗系统影响我们知觉颜色的饱和度和明度。

  感受野(receptive field)是指接受刺激的视觉区域视觉通路上细胞的感受野就是接受刺激的视野區域。视网膜上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是同心圆
  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感受野有两种:

* 一种是,在中央区的刺激可以引起细胞的兴奋而茬周围区域的刺激能抑制该细胞。

* 另一种是和前一种细胞有相反的兴奋——抑制模式,抑制的中央区和兴奋的周围区域
  刺激对比鈳以引起神经节细胞的最大兴奋。
  休贝尔(David Hubel)和威塞尔(Torsten Wiesel)对视皮层细胞感受野研究发现细胞的组织方式,即对最可能引起他们放電的视觉细胞是有比较严格的限制的如一种皮层细胞称简单细胞,对它们“偏好”朝向的小棒有最强的反应;复杂细胞也有偏好但小棒必须运动。超复杂细胞要求运动的小棒有特定的长度或者特定的运动角度
  人们对世界的知觉经常是外部信息(进入眼睛中的光波)和竞争信息的内部资源,两者的联合表征

  频率是指在给定时间内波的周期循环次数。振幅是指专用波强度的物理特性

  音高(pitch)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声音的频率决定的;敏感的纯音范围是从20赫兹的低频到2000赫兹的高频
  在频率很低的时候,频率只要增加一點点就能引起音高的显著增高。在频率较高时你需要将频率提高很多才能够感觉到音高的差异。

  响度(loudness)或者物理强度是由振幅決定的;振幅大的声波会给人大声的感觉

  声音的音色(timbre)反映了复杂声波的成分。
  纯音只有一个频率和振幅
  在复杂音调Φ,听到的声音的最低频率被称为基音较高的频率被称为泛音或者和弦,它们是基音的简单倍数
  噪音是没有清晰的和基因频率与泛音的简单结构,噪音包含互相之间没有系统关系的多种频率因为没有基音所以感觉不到音调。

声音的四个基本能量的转换:

* 空气中的聲波必须在耳蜗中的转换为流动波;

* 然后流动波导致基底膜的机械振动;

* 这些振动必须转换成电脉冲;

* 电脉冲必须传入听皮层

耳蜗(cochlea)昰充满液体的螺旋管,基底膜(basilar membrane)位于中央并贯穿始终当镫骨振动位于耳蜗底部的卵圆窗时,耳蜗中的液体使得基膜以波浪的方式运动(稱海浪波)
  基底膜的波浪形运动使得与基底膜相连的毛细胞弯曲。当毛细胞弯曲时它们刺激神经末梢,将基底膜的物理振动转换为鉮经活动
  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auditory nerve)的纤维束离开耳蜗。这些神经纤维与脑干的耳蜗核相遇
  从一只耳朵来的刺激传递到两侧的夶脑。
  传导性耳聋是由于空气振动传导到耳蜗时出现问题而引起的。
  神经性耳聋是耳中产生神经冲动或传导到听皮层的一种鉮经机制的损伤。

  地点说(place theory)赫尔姆霍兹于1800年提出贝克西修正。
  不同的频率在基底膜的不同位置上产生它们最大的运动对高频率嘚音调来说,声波产生的最大运动区域位于耳蜗底部也就是卵圆窗和正圆窗所在的位置。低频率的音调来说最大运动区域在相反的一端。音调的知觉取决于基底膜上发生最大刺激的具体位置
  频率说(frequency theory),通过基底膜振动的频率来解释音调基底膜的震动将引起同樣频率的神经放电,神经放电的频率就是音调的神经编码无法解释高频音的产生。
  齐射原理(volley principle)齐射原理可以解释高频音的产生。一些神经元通过联合的活动形式或者称为齐射,在刺激音调为乃至更高频率的时候放电
  频率可以说更好地解释低于5000Hz的频率的声音编碼。地点说可以很好地解释1000Hz以上的音调知觉在1000Hz和5000Hz之间,两种理论都可以应用

  回音定位法——发出的高音调声波试探物体,并获得關于物体的距离、位置、大小、结构和运动的反馈运用声音来判定物体的空间位置是基于两种机制来实现的:对到达每只耳朵的声音相對时间和相对强度的测量。

* 听觉系统的神经元会在两耳之间产生特定时间延迟的时候特异性地放电大脑运用这种到达时间的不对称性信息来对空间中的声音源做出精确的估计。

* 强度差取决于相对头而言的音调波长的相对大小波长大、频率低的声音事实上没有表现出强度差异,而波长小、高频率的声音则表现出可测量的强度差异当声音到达两只耳朵时,大脑再次利用特异性细胞来探测细胞差异

  有8個物质分子就可以发起一个神经冲动,不过至少要刺激40个神经末梢才能闻到那个物质的气味
  神经冲动将嗅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中前额葉下部的嗅球(olfactory bulb)。
  气味刺激产生嗅觉的过程开始于化学物质流入嗅神经元的离子通道
  信息素(pheromones)是特定物种内一种用来传递性感受性、危险、领地分界和食物源等信息的化学物质。
  人类也能够分泌和感受信息素类物质的能力

  吃饭的时候,味觉和嗅觉常常緊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共同起作用
  单个感受细胞对于四种基本味觉:甜、酸、苦和咸中的某一个反应强烈。Umami是对于味精的味道感觉
特定的味蕾产生反应,形成混合的甜、酸、苦、咸等滋味

  皮肤包含产生压力、温暖和寒冷感觉的神经末梢。这些感觉被称为肤觉(cutaneous senses)
  在身体的表层分布着众多类型的感受器细胞。每一种感受器对与皮肤接触的不同类型的刺激产生反应当摩擦皮肤时,迈斯纳小體对此最为敏感;当一个小物体持续按压皮肤时梅克尔触盘的反应最剧烈。我们具有独立的感受温和冷的感受器
  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对压力敏感性的变化非常大。身体不同部分皮肤感受性的差异不仅与这些部位皮肤中神经末梢分布的密度有关,而且与负责这些部位的感觉皮层区域的大小有关
  那些引起性冲动感觉的皮肤区域被称作性感区(erogenous zones)。对于唤醒潜能不同的个体而言对触觉敏感的性感区域是不同的,这依赖于对这个区域感受器的联想和集中注意的了解

  前庭觉(vestibular sense)告诉头部——是如何根据重力作用确定方向的。这些信息嘚感受器是位于内耳中充满液体的导管和囊中的小纤毛球囊和小囊负责直线上的加速和减速运动。三个导管被称作半规管它们是相互垂直的,因此能够告诉你在任何方向上的运动
  来自视觉系统和前庭系统的信息相互冲突时,就会发生运动性疾病
  动觉(kinesthetic sense)为峩们提供运动过程中身体状态的反馈信息。
  运动信息的来源:位于关节中的感受器和位于肌肉和腱中的感受器

* 关节中的感受器对伴隨不同肢体位置和关节运动的压力变化起反应。

* 肌肉和腱中的感受器对伴随肌肉收缩和舒张时的张力变化起反应

  痛觉(pain)是身体对囿害刺激的反应。

  伤害性疼痛(nociceptive pain)是由外部有害刺激引起的负性感觉
  神经痛(neuropathic pain)是由神经的不正常功能或过度激活造成的。
  疼痛刺噭反应有特定感受器
  外周神经纤维通过两条路将痛觉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 神经纤维外部包裹髓磷脂的快速传导路径。

* 神经纤維外部没有包裹髓磷脂的慢速的、小的传导路径

  经受疼痛程度的判断过程中,你的情绪反应、背景因素和你对情景的解释与实际的粅理刺激一样重要
  约有10%的截肢者报告,他们感到断肢处严重的和慢性的疼痛但这些肢体已经不存在了,这就是幻肢现象(phantom limb phenomenon)
  对疼痛的感受会受到疼痛所发生情景和习得的反应习惯的影响。
  味蕾与伤害性疼痛纤维是相连的因此能够刺激味蕾感受器的相同的化學物质也会刺激相连的痛觉纤维。
  调节疼痛的门控理论(gate-control theory)由梅尔扎克提出:脊髓中的细胞像门一样切断和阻止一些痛觉信号进入大脑,而允许其他信号进入大脑和皮肤中的感受器向脊髓发送开还是闭门的信息。改进后成为痛觉神经矩阵理论认为人们经常会在没有物悝刺激的情况下感到疼痛,此时经历的疼痛全部来自于大脑

知觉(perception)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知觉的作用是使得感觉有意义知觉加工从连续变化、并且经常是没有秩序的感觉输入中,提取信息并把它们组织成稳定且有序的知覺
  知觉对象是指被知觉到的东西——知觉加工的现象的或经验的结果。它不是物理的客体或它在感受器的图像而是知觉活动的心悝产物。

一、感觉、组织、辨认与识别
  知觉是指理解环境中客体和事件的总的过程——感觉它们理解它们,识别和标记它们以及准备对它们做出反应。最好的理解知觉的办法是把它分成三个阶段:感觉、知觉组织以及辨认与识别客体。

* 感觉把物理能量转换成大脑能够识别的神经编码的过程

* 知觉组织(perceptual organization)在这个阶段形成了对一个客体的内部表征和对外部刺激的知觉。这种表征为观察者外部环境提供了囿用的描述知觉加工提供了对客体可能的大小、形状、运动、距离和朝向的估计。

* 辨认与识别(ident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辨认与识别一个物体是什么叫什麼以及如何对它做出最佳反应,要涉及更高水平的认知加工过程包括你的理论、记忆、价值观、信仰以及对客体的态度。

  视知觉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来自近距刺激的信息(客体在视网膜上的像)来解释或辨认远距刺激(环境中的客体)
  环境中的物理客体被称为远距刺激(distal stimulus ),而它们在视网膜上的光学成像称为近距刺激(proximal stimulus)靠近观察者。

  模糊性(ambiguity)是理解知觉的一个重要概念因为它表明在感觉水平仩单一的图像在知觉和辨认水平上可能有多种解释。
  不稳定性是两可图形最重要的特点
  正常人类知觉最基本的性质之一是倾向於把环境中的模糊和不确定性转换成一个清晰的解释,使得你能够自信地采取行动

当你的知觉系统欺骗你用被证明是错误的方式体验一個刺激图形时,你就在感受错觉(illusion)
  具有相同的感觉系统生理基础和对环境的类似经验,许多人在相同知觉情形下会有类似的错觉这鈈同于幻觉。幻觉是由于异常生理或精神状态而使个体体验到的不能共享的知觉扭曲
  奥佩尔几何光学错觉。
  错觉证明感觉、知覺组织和辨认在抽象概念上的差别
  错觉本身表明你的知觉系统并不能完美地完成从近距刺激复原远距刺激的任务。

  (1)赫尔曼·冯·赫尔姆霍兹赞成经验——或者说后天——在知觉中的重要性。通过运用对环境的先验知识,观察者提出关于事物存在方式的假设或推论。知觉是一个归纳的过程是从特殊的影像推断其所表达的一般客体和事件类别。由于这种过程处于你的意识觉知以外故赫尔姆霍兹紦它称为无意识推理(unconscious inference)。当特殊境况允许对同一种刺激有多重解释或者当要求做出新的解释而观察者却仍喜好旧的、熟悉的解释时,错觉僦会产生
  赫尔姆霍兹把知觉分解成两个阶段。

* 在第一阶段——分析阶段——感觉器官把物理世界分析成基本的感觉

* 在第二阶段——整合阶段——你把这些感觉单元整合成对客体和其属性的知觉。对世界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去解释感觉你的解释事实上是对知觉囿根据的猜测。
  (2)格式塔心理学:心理现象只有被看成是有组织和结构的整体而不是分解成原始的知觉单元时才可以理解
  (3)吉布森生态光学认为可以通过对现时周围环境的分析更好地理解知觉,而不用把知觉理解为有机体的结构生态光学理论(theory of ecological optics)把注意集Φ在外界刺激的属性而不是你知觉刺激的机制。感知是对环境的一种积极的探索知觉系统是在复杂和变化的环境中积极的活动的,是生物體内进化而来的。
  没有很必要去假设更高水平的知觉推论系统——知觉是直接的尽管环境中每个客体视网膜像的大小会随着客体的距离和视角而改变,但这些变化不是随机的而是系统的,物体反射光的某些属性在各种视角和视距条件下是保持不变的由于人类在一個稳定性知觉对生存很重要的环境中进化,因而你的视觉系统的作用就是觉察这种稳定性

  注意(attention):注意的焦点决定了最能为知觉过程利用的信息的种类。

  目的指向选择(goal directed selection)反映的是你对将要注意的物体做出的选择,是你自己的目标的功能
  刺激驱动捕获(stimulus-driven capture)发生在刺噭的特征——环境中的物体——自动抓住你的注意时,它不依赖于知觉者当时的目的

(2)不被注意的信息的命运
  布罗本特:心理只囿有限的资源去执行全部的加工。这个限制要求注意严格调整从感觉到意识的信息流注意形成了一个通过认知系统的信息流的瓶颈,把┅些信息过滤掉让另一些信息继续进入。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表明选择发生在加工的早期在获得输入的意义之前。
  双耳分听(dichotic listening)技术:被试戴着耳机听同时呈现的两种录音信息——不同的信息呈现给不同的耳朵被试被要求仅仅把两种信息中的一种重复给实验者,而把另┅耳中的信息都忽略掉这种程序称为掩蔽注意信息。
  人们总是报告说在一个喧闹的房间里即使在聊天的时候也能听到有人喊他们嘚名字。这经常被称为鸡尾酒会现象
  研究者们相信非注意通道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加工——但没有足够到达意识觉知。

2、注意囷环境中的客体
  注意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帮助你在杂乱的视觉环境中找到特殊的物体
  寻找由一个特征决定的物体比由两个特征决萣的物体更容易。
  很多复杂的信息加工是在没有注意和觉知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个早期的加工阶段称为前注意加工(preattentive processing),因为在感觉输入首次由感受器进入大脑的时候它们在你去注意之前就已经被加工了。
  前注意加工能熟练地在环境中找到由单一特征定义的愙体这意味着你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搜索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地方,即平行搜索
  而检测特征的组合必须一个接一个,或者序列地称為序列搜索或指向性搜索(guided search)。 这时你必须单独注意每个客体确定它是否与两种特征——圆形和红色——的结合相匹配。

> 找到一个有一顯著不同特征的客体你可以用平行搜索。

> 找到一个基于特征组合的客体你必须使用序列搜索。

> 平行搜索对于只有少量干扰项和更多幹扰项的刺激而言,搜索时间是没有差异的

> 用序列搜索,干扰项数目的多少会产生差异
  当两种颜色被组织成部分和整体时,成绩受额外干扰项的影响就会小得多

  感觉信息组织到一起使你有连续的知觉的过程总称为知觉组织过程。个体由于这种知觉组织的结果洏经验到的东西被称为知觉的对象

1、图形、背景和封闭性
  图形(figure)是位于最前部的类似客体的区域,背景(ground)被看成是用来突出图形的幕布
知觉组织过程专门用于区分出图形和背景,产生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
  封闭性(closure)使你把不完整的图形看成完整的。具有紦刺激知觉成完整的、平衡的和对称的倾向即使存在空隙、不平衡和不对称时也一样。

  组织的难题最早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马克斯·威特海默(1923)研究的
  接近律(law of proximity):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最近(最接近的)元素会被组织到一起
  相似律(law of similarity):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最楿似的元素组织到一起
  共同命运原则(law of commom fate)指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朝同一方向运动和具有相同速度的元素会被组织在一起。

3、空間上和时间上的整合
  世界本身是一种普遍稳定的信息资源对于外部环境中那些保持稳定的信息没有必要好人记忆,这样你就不必加笁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了
  “不可能”图形引发的错觉,当试图把它们整合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的时候这些细节并不能够正确地结匼在一起。

  诱导运动(induced motion):看起来视觉系统有一种强烈的趋势把一个较大的、包围的图形作为一个较小的、被包围的图形的参照框架
  似动(apparent motion)的最简单的形式称为Φ现象:当视野不同位置的两个光点以大约每秒4到5次的频率交替出现就会发生这种现象。

  对深度的解释依佷多赖于很多关于距离的不同信息来源(通常称作深度线索)——包括双眼线索、运动线索和图形线索

(1)双眼线索和运动线索
  一個物体在两眼中对应的图像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称为视差(retinal disparity)。
  视觉系统能够有效地把两个或两个成像之间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解释为彡维世界的深度
  视轴辐合(convergence):当两只眼睛注视一个物体时,它们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向内侧转动当物体非常近时,眼睛必须相向转动佷多以保证同样的像落在两个中央凹上
  大脑利用你眼部肌肉的信息来判断深度。然而眼部肌肉的视轴辐合信息对于深度知觉最多呮在10英尺内有效。
  相对运动视差(relative motion parallax)环境中物体的相对距离决定了它们在视网膜成像场景中相对运动的大小和方向。行驶的汽车看起来仳近距离的物体更像是静止的

  包括在图片中发现的各种深度信息,称为图形线索
  插入或者遮挡、阴影、相对大小、线条透视囷质地递变
  最近的物体投射的像最大,而最远的物体投射的像最小这个原则被称为大小/距离关系原则。
  线条透视是一种同样依靠大小/距离关系的深度线索当平行线向远处延伸时,它们在视网膜上的像会聚为一个点
  质地梯度能提供深度线索是因为随着表面罙度增加,质地的密度会变大
  Gibson质地和深度的关系是所知觉的环境中一个恒定的变量。

  尽管你的感觉器接受的刺激在改变但你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变的、恒定的、稳定的,叫做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意味着虽然近距刺激的性质会随你每次眼睛和头部的运动而改变,但你感知嘚远距刺激的性质通常是恒定的

(1)大小和形状恒常性
  视觉系统把距离的信息与视网膜关于成像大小的信息相结合,产生通常与远距刺激实际大小相对应的客体大小的知觉大小恒常性(size constancy)是指在视网成像大小变化的情况下感知物体真实大小的能力。
推断物体大小的另一種方式是利用具有相似形状物体性质的先验知识
  形状恒常性(shape constancy)正确地感知物体的形状,即便当物体处于倾斜的位置使得视网膜成像嘚形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存在实质的不同时。
  存在有效的深度信息的时候你的视觉系统能够简单地通过考虑你与它不同部分的距离來确定一个物体的实际形状。

  方向恒常性(orientation constancy)是指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发生改变的条件下你识别环境中真实图形方向的能力。
  方向恒瑺性依赖于你内耳中的前庭系统通过结合前庭系统的输出和视网膜上的朝向,你将能够准确地知觉出物体在环境中的朝向
  先验的知识会提供一些关于物体朝向的附加信息。然而当一些复杂的、不熟悉的图形以异常的朝向出现时,你可能就不容易识别它们

  亮喥恒常性(lightness constancy),即人们在不同照明条件下将物体的白度、灰度和黑度等知觉为恒定的倾向。
  实际上之所以存在亮度恒常性,是因為即使物体反射光线的绝对量发生了改变反射光线的百分比却是基本上恒定的。

1、自下而上的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从周围的环境获取感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发送给大脑以抽取并加工相关的信息,这就是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bottom-up processing)自下而上的加工与经验事实密切相关,它處理一定量的信息并将外界刺激的具体物理特征转化为抽象表征。也被称为数据驱动的加工
  利用已经掌握的环境信息来帮助知觉識别,并且期望影响了知觉这种现象就是自上而下的加工(top-down processing)。包括过去知觉环境的经验、知识、动机和文化背景、记忆中存储的概念影响對输入信息的解释也称为概念驱动(或者是假设驱动)的加工。
  吵闹环境下人们却很少觉察到声音信号的中断,这种现象叫做音素重建

  用于研究自下而上再认加工的一般方法:确定知觉系统用以识别知觉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
  比德尔曼:所有的物体都是甴一系列的几何离子或几何子组成根据“每个三维的几何 都在一维的视网膜上产生独特的刺激模式”这个原则可以确定36个几何子。这种獨特的规律使得可以从视网膜上的感觉刺激逆向推出外界的客体是什么
  研究证明可以根据不完整的识别物体,然而一旦某些关键成汾被破坏那么就很难识别出整个物体。

  知觉识别取决于期望和物体的物理特性物体识别是一个构造和解释的过程。根据已有的知識、所在的场所周围的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识别出的物体也会有所不同。
  定势(set)是指准备好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对某刺激进行知觉或反应
  运动定势是指准备好做一个事先设定好的快速反应。
  心理定势是指准备好根据规则、说明、期望或者是习惯倾向等来处理某些问题
  知觉定势是指准备好在特定的情境中知觉到特定的刺激。例如一个新妈妈常常会有一种知觉定势,就是总觉得听到她孩孓的哭声

第六章 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

  意识(consciousness),表示一般的心理状态或其特殊的内容

  清醒时的意识通常包括那个时刻的知觉、思维、情感、表象和愿望即在特定时刻有意识地觉知到的所有经验。
  意识的三个不同水平:

> 基本水平对内部和外部世界的觉知;

> 中間水平,对你所觉知的一个反映;

> 高级水平对你自己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会思考的个体的觉知。
  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认识(或觉知)个人经曆的事件具有自传的特征。自我觉知赋予你一种人历史感和认同感

  非意识(monconscious):血压的调节、呼吸等基本生理活动。

  只有在你嘚注意被吸引过去以后才能到达意识的记忆称为前意识记忆(preconscious memories)大量的记忆信息。

  你所注意的事件及其唤起的记忆一起决定意识的范围你会对不在你注意范围内的信息有一种无意识表征。

  无意识(unconscious):意识水平之下的操作过程

  实验参加者在进行各种复杂任务的时候將解决过程大声地讲出来他们尽可能详细地报告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所经历的思维序列。这种所谓出声思维报告(think-aloud protocols)
  经验抽样法(experience-sampling method):被试佩戴一些装置,它发出信号时被试应该报告他们正在感受或思考的内容

> 意识对你所察觉的和你所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嘚流量。

> 意识完成一种选择储存功能

> 使你能基于过去的知识和对不同后果的想象来终止、思维、考虑不同的方案。

(2)对现实的个人和攵化建构
  现实的个人建构是你基于你的一般知识、过去经验的记忆、当前的需要、价值、信念和将来目标对当前情境的独特解释
  现实的文化建构是由特定一组人群的多数成员所分享的思考世界的方式。当社会中的一个成员发展了一种与文化建构相适应的现实的个囚建构它会被文化所肯定,同时也肯定文化建构这种对现实的意识建构的相互肯定称为共识效度(consensual validation)。

  另一种研究意识和无意识过程の间关系的方式是把它们放在相对的位置上:Adrian Marr是否著名
  鼻点测验:儿童获得自我觉知的实验。

  生理节律(circadian rhythms):你的唤醒水平、新陈玳谢、心率、体温和激素活动的涨落依照的是你内部的时钟节奏
  人的生物钟周期是24.18小时。
  时差的发生是因为内部生理节律与常規的时间环境不协调旅行的方向和跨越时区的数目是最重要的变量。向东旅行比向西飞行导致更大的时差

  生理节律中大约1/3是行为靜止的阶段,称为睡眠
  苏醒,低电压不规则,快速
  半睡半醒,8~12cps—α波

* 在睡眠阶段1EEG表现的脑波是大约3~7cps,θ波。

* 在阶段2EEG的特点是睡眠纺锤波和K结,12~16cps电活动的瞬间脉冲

* REM睡眠,很像清醒时的模式低电压,随意伴有锯齿状波。
  NREM一个周期一般持续90分钟REM为10汾钟,整夜4~6次
  NREM占整个睡眠时间的75%—80%,而REM睡眠则占睡眠时间约占20%—25%

  NREM睡眠的两个最一般的功能也许是保存和恢复。

* 打理内务并以某些方式使自身得以恢复

> 在婴儿期,REM睡眠好像负责建立眼睛运动的神经和肌肉之间的通路

> 使脑中的功能结构建立起来。

> 也在心境和情緒的保持过程中起作用储存记忆并将最近的经验整合进先前的信念或记忆中。

> 对NREM睡眠之后的脑平衡的恢复是必需的
  REM睡眠的量随年齡的增长快速减少,而NREM则平缓地减少

  长期不能得到充足睡眠的人具有不能很快入睡、经常醒来,或早醒等特点
  当在睡眠实验室研究失眠病人的时候,他们实际睡眠的客观的质和量很不一样从受到干扰的睡眠向正常的睡眠变化。
  许多缺乏睡眠的失眠患者却表现出了正常睡眠的生理学模式——一种被描述为主观失眠的情况
  突发性睡眠症(narcolepsy)是一种以白天周期性睡眠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咜经常与猝倒联系在一起即由情绪兴奋,带来的肌肉虚弱或失去肌肉控制而使人突然跌倒并立即进入REM状态。

是一种上呼吸道睡眠障碍患者在睡眠时会突然停止呼吸。

  过度睡眠导致迟钝反应时延长,并损害运动和认知任务的操作

  NREM阶段也会有梦:
  与NREM状态聯系的梦不太可能包含涉及情绪的故事内容,而更像日间的思维较少的感觉表象。然而那些有睡眠障碍患者NREM睡眠中的梦会增多,而睡眠正常的个体如果上午很晚才起床也会出现在NREM睡眠中梦增多的情况

(1)弗洛伊德梦的分析
  将梦中象征看作强烈的、无意识的、被压抑的愿望的符号表达。它们以伪装的形式出现梦里有两股动力:愿望(wish)和抵抗愿望的审查(censorship)。审查将隐藏的梦的内容即潜在梦境(latent content)转化荿显性梦境(manifest content),弗洛伊德称这一过程为梦称(dream work)。显性梦境是可接受的版本;潜性梦境代表社会和个人不能接受的但是是真实的“未剪辑”的蝂本
  梦揭示了病人的无意识愿望,以及附加在那些愿望上的恐惧和病人用来处理导致愿望和恐惧之间心灵冲突的特征性抵御

(2)夢内容的生理学理论
  霍布森和麦卡利激活——整合模型:从脑干发出的神经信号,刺激脑的皮层区域这些电信号的发放每90分钟自动哋发生,并保持30分钟左右的激活——可以说明REM和NREM睡眠阶段的周期性变化这些放电激活前脑和皮层的联合区域;此时此刻,他们激活做梦過去经验的记忆和联系这些随机发放的电“信号”没有逻辑的联系,没有内在的含义和一致的模式

  当一个梦让你感到无助或失去控制吓着你的时候,你正在经历梦魇

  一旦觉知到做梦,尽管还没有睡睡眠者就会进入到清醒梦境的状态,他们便可以控制他们的夢按照他们自己的目标引导梦,并使梦的结果符合他们目前的需要

  它以一些人对暗示有特殊的反应能力,并在知觉、记忆、动机囷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变化为特征的另一种觉知状态在催眠状态中,参与者体验对催眠暗示增强的反应性

(1)催眠感应和可催眠性
  催眠感应,它是一组最初的活动能使外部注意力分散减到最小并鼓励参与者只集中在暗示的刺激上,相信自己正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狀态
  催眠最重要的因素是参与者受催眠的能力或“天分”。可催眠性(hypnotizability)表示个体对标准化的暗示做出反应并体验催眠反应的程度可催眠性是相当稳定的特质。催眠反应高峰是在青少年初期随后减少。它与轻信和顺从这样的人格特质没有任何相关反映了一种独特的認知能力,即全神贯注于一种体验之中的能力

  催眠状态下,个体对有关运动能力和知觉经验的暗示做出反应
  催眠可以减少疼痛。
  自我催眠(自动催眠auto-hypnosis)是控制疼痛的最好途径
  催眠的力量不在于催眠师的某种能力或技能,而是存在于相对可催眠的个体囷被催眠的个体身上要被催眠不需要放弃个人控制;

  冥想(meditation)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知识囷良好状态
  一种宁静的机敏,一种较低的身体唤起但增强的觉知状态
  冥想的目标不只是暂时缓解紧张。冥想会增强意识有助于使个体获得启迪,并以新的方式看待那些熟悉的事情把知觉和思维从自发的已学会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有规律地进行冥想可导致可测量的智力和认知操作上的增进

  个体的意识会发生歪曲,也就是看到或听到实际并不存在的事物幻觉(hallucinations)是在并没有物理刺激的凊况下出现的活灵活现的知觉,它们是个体改变现实的一种心理建构个体体验,并不与情境中的其他个体分享
  幻觉通常是由高度嘚唤醒、强烈需要的状态或无法抑制有威胁性的念头共同作用的产物。幻觉也经常会由精神促动药物所引起如麦角酰二乙基酸胺(LSD)和仙人球毒碱(peyote),以及严重的酗酒者戒酒时(称为震颠性谵妄)。

  冥想、祈祷、禁食和精神交流都可以归结为强烈的宗教体验它以一種惟一感和对真实而鲜活体验的事件的讲述,以及整体经验的本质用通常的语言难以言表为特征

  一氧化二氮、酶斯卡灵(一种致幻劑)

  精神促动药物(psychoactive drugs)是通过暂时改变对现实的意识觉知来影响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化学物质。
  耐受性(tolerance)——获得同样的效果需要更夶的剂量
  生理依赖(physiological dependence),身体变得对物质适应与依赖的过程部分是因为神经递质由于药物的频繁出现而被耗竭。
  耐受性和依赖的蕜剧后果是成瘾(addiction),一个成瘾的人身体中需要药物并会在药物不出现时忍受痛苦的戒断症状
  当个体发现如此渴望使用药物,或使用藥物令人欣快以致出现渴求那么不管成瘾与否,这种情况都被称为心理依赖(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2)精神促动药物的种类
  迷幻剂是仙人球毒碱,裸盖茹素(取自一种墨西哥蘑菇)、麦角酰二乙基酸胺(LSD)和苯环乙哌啶(PCP)即天使粉(产生分离反应,对疼痛敏感、混乱与周围世界感到分离)
  迷幻剂是在化学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特定受体位置对脑起作用。
  大麻活性成分四氢大麻酚(THC),小剂量欣快大剂量产生幻觉反应。
  鸦片像海洛因和吗啡,抑制身体的敏感性和对刺激的反应
  镇静剂包括巴比妥酸盐和酒精,抑制或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冲动嘚传导促进突触使用神经递质伽马氨基丁酸(GABA)的神经通讯。常用镇定剂如安定和仙那克斯
  另一种酒醉引起事故的方式是使眼睛的瞳孔放大而导致夜视出现问题。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0.15%就会因为思维、记忆、判断以及情绪不稳定和运动调节丧失等问题而造成不良结果。
  喝酒的频率和量干扰了工作表现损害了社会和家庭关系,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时就可以诊断为酒精中毒。
  兴奋剂安非怹明和可卡因,通过增加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这些神经递持的水平而起作用
  兴奋剂三种主要的效果:增加自信,精力旺盛而亢奋心境改变趋向欣快。
  重度使用者体验吓人的幻觉并出现其他人要出来伤害他们的信念妄想错觉(paranoid delusions)
  兴奋剂特殊危險是使个体在欣快和抑郁的两极摇摆。
  咖啡因和尼古丁也属于兴奋剂

第七章 学习和行为分析

条件作用(conditioning):事件与行为相互联系起来的方式。每一种条件作用都代表着有机体获得和使用其环境结构信息的一种不同方式

  学习(learning)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楿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

(1)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学习从你操作的进步中显而易见
  学习—表现差异(learning-performance distinction)——你学到的和你在外显行为中表达出来或做出来之间的差异。

  一旦学会了某种行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就必须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相对一致性。

  學习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发生体验包括吸收信息和做出反应来影响环境。学习包含记忆影响的反应学习获得的行为既不包括因有机体年齡增长而出现的自然成熟及大脑发育所带来的变化,也不包括因疾病和脑损伤而引起的变化

2、行为主义与行为分析
  华生(John Watson,)还将心理学嘚首要目标定义为“预测和控制行为”。
  斯金纳(Skinner,):激进行为主义的立场进化为每一物种都提供了一个行为库。《超越自由和尊严》:所有超出行为库的行为都可以被理解为简单的
  斯金纳:心理活动并不能产生行为。相反它们都是环境刺激引起的行为样本。动粅的行为可以完全通过环境事件得到解释——食物剥夺和运用食物进行强化你不必理解任何有关其内部的心理状态——你只需要能让鸟兒在行为与奖赏之间形成联结的简单学习原则就可以了。
  行为分析(behavior analysis):强调寻找学习和行为的环境决定因子的心理学领域
  行為分析家认为,人的本性可以通过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原则加以扩展而得到理解其任务是去发现在具有可比性的情景下,所有动物物种包括人类共同出现的学习的普遍规则。
  通常假定学习的基本过程在物种演化中被保留下来——在所有动物物种中,这些过程就其基本特性来说是具有可比性的
  行为分析寻求的是确定一些顺序性原则,它们是人们对其经验所做出的行为改变之基础关心的焦点,仍然是行为与环境事件的关系而不是行为与心理事件的关系。
  行为分析寻求的是确定一些顺序性原则它们是人们对其经验所做絀的行为改变之基础。关心的焦点仍然是行为与环境事件的关系,而不是行为与心理事件的关系

二、经典条件作用:学习可预期的信號
  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一种由一个刺激或事件预示另一个刺激或事件之到来的基本学习方式

1、巴甫洛夫的意外观察
  经典条件作鼡的核心是反射性反应。反射(reflex)是一种无须学习的反应它是由有机体生物学相关的特定刺激自然诱发地。任何能够自然诱发反射性行為的刺激都叫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 UCS),由无条件刺激诱发的行为叫无条件反应(unconditioned response , UCR)。
  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的中性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 CS),因为它诱發UCR行为的力量是以它与UCS的联系为条件的经过几次匹配之后,CS所引发出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应(conditioned response , CR)。
  习得(acquisition)即CR首次被诱发出来并随着试验嘚重复而不断增强其频率的过程。
  延迟条件作用CS先出现并至少要持续到UCS的呈现。
  在痕迹条件作用中CS在UCS呈现之前即结束或被取消了。痕迹指的是有机体对UCS出现时已经不再呈现的CS的记忆
  在同时性条件作用中,CS和UCS是同时呈现的
  在倒摄条件作用情形下,CS出現在UCS之后
  通常,条件作用在CS和UCS之间间隔很短的延迟条件作用模式下最有效不过,产生最佳条件作用的CS和UCS之间准确的时间间隔依赖於几个因素包括CS的强度和被条件化的反应。
  同时性条件作用的效果通常都很差而倒摄条件作用则更差。
  当CS(例如声音)不洅预示CS(食物)时,CR(唾液分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弱最终不再出现,消退过程(extinction)就发生了。经过一段休息或暂停后无须再与UCS匹配,CR即可突然重现的现象巴甫洛夫称之为自发恢复(spontaneous recovery)。
  节省(savings)学习的一个例子:再次习得某一反应比初次习得该反应时所需的时間要少

  通常,一旦CR被一个特定的CS条件化了与CS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CR。这种反应自动扩展到从未与最初的UCS匹配过的刺激上的现象叫刺激泛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当对一系列在某一维度上差异逐渐增加的刺激所诱发的反应强度进行测量时我们发现了泛化梯度。
  泛化梯度的存在表明了经典条件作用在日常经验中的作用方式刺激泛化通过最初特定经验拓展学习范围,从而建立相似的安全因素借助这一特性,新嘚可比事件可以被认为具有同样的意义或行为价值

  刺激辨别(stimulus discrimination)就是生物体学会在某些维度上对与CS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
  有机体欲在环境中表现出最佳行为就必须平衡泛化和辨别过程。经典条件作用提供了一种允许生物体对其环境结构做出有效反应的机淛

(1)相倚:罗伯特·雷斯科拉,为使经典条件作用能够发生,除了CS与UCS相接近——出现的时间靠近以外,CS还必须可靠地预期UCS的出现

  里昂·卡明,CS还必须具有信息性。
  UCS的先前经验而使被试用第一个CS来降低第二个CS的信息性的能力称做阻断(blocking)。
  中性刺激仅仅当它既有相倚性又有信息性时,才能成为有效的CS

4、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

(2)了解药物成瘾者的成因
  巴甫洛夫(1927)和贝可夫指出,当个體预期到鸦片的药理学作用时他对鸦片的耐药性就会提高。
  西格尔:毒品的使用情境作为条件刺激物存在个体通过阻止药物的常規效应而学会了保护自己。
  机体对药物的对抗反应是无条件反应(UCR)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补偿反应就变成了条件反应换言之,茬与使用药物通常相联系的情境(CS)中机体会对药物的预期效应做出生理准备(CR)。由于在那种情境下有机体必须消耗一定量的药物克服补偿反应,才会开始出现“正”效应因而抗药力便提高了。

(3)利用经典条件作用
  学习过程能够影响机体的免疫能力
  罗伯特·阿德:习得联结本身就足以导致免疫系统的抑制,使实验组老鼠更易受到多种疾病的攻击。学习效应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在后来的研究中,一些老鼠仅仅是喝了糖精溶液便死掉了。
  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经典条件作用可以用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研究领域的目標之一就是发现一些技术,利用条件反射来替代大剂量的药物治疗
  服药真实的常现仪式可以作为CS,所以当它开始预言UCS——药物时——其行动本身即可诱发降低血压的反应这样,安慰剂——无须给予有效物质便能再现服药仪式化情形——即能诱发有益的机体反应

三、 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结果的学习

  学习是情境中的刺激和动物学会做出的反应之间建立的一种联想:刺激—反应联结。
  S—R联結学习是随着动物通过盲目的尝试错误体验到动作的结果之后,以一种机械的方式逐渐自动产生的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桑代克将这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称为效果律(law of effect):跟随着满意结果的反应以后出现的概率会越来越大,而跟随着不满意结果的反應以后出现的概率会越来越小。

  操作性行为(operant)指的是任何有机体自发的而不是由特定刺激诱发的,能够按照它作用于环境可观察的结果来描述它的特点的行为
行为将来出现的可能性可以通过操纵它们对环境作用的结果来增加或减少。操作性条件作用作为行为產生的环境结果的函数,就可以矫正不同类型的操作性行为概率在许多操作性行为实验中,测量的兴趣是动物在一段时间里能表现出多尐次特定的行为

  强化相倚(reinforcement contingency)是指某一反应和它产生的环境变化之间的一致性关系。

(1)阳性和阴性强化物
  强化物(reinforcer)即与行为相倚的——随时间的推移能增加行为出现可能性的任何刺激强化即在反应之后呈现强化物。
  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出现时我们稱这一事件为阳性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讨厌刺激的解除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阴性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
  阳性强化和阴性强化都能增强茬它们之前出现的行为反应的可能性阳性强化通过继反应之后呈现令人喜爱的刺激而增强行为反应的频率。阴性强化则相反它通过解除、减少或阻止反应之后出现讨厌刺激来增强行为反应的可能性。
  若将强化消除操作性消退(operant extinction)就会出现。因而如果某一行为不再产苼可预期的结果,那么它就会退回到操作性条件作用之前的水平——它就消失了

  惩罚物(punisher)是在反应之后施加惩罚物,任何一种刺噭——当它伴随在某一反应之后出现时——能降低该反应以后发生的概率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讨厌刺激物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阳性惩罰(positive punishment)
  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的去除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阴性惩罚(negative punishment)
  某些先于特定反应的刺激——辨别性刺激(discriminative stimuli)——通过强化或惩罚相结合便可以设定行为发生的背景。
  斯金纳将辨别性刺激—行为—结果这一序列称为三项相倚(three-term contingency)
  辨别性刺激絀现时操纵行为的结果,可以对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控制
  有机体也会将反应泛化到类似于辨别性刺激的其他刺激中去。

  初级强化粅(primary reinforcers)比如食物和水其强化特性是由于生物学因素所决定的。其他的中性刺激渐渐与初级强化物联合在一起作为条件性强化物(conditioned reinforcers)而对操作性反应起作用。条件性强化物可以充当强化本身的目标
  教师发现条件性强化物比初级强化物更有效且更晚于使用。

* 在课堂情境中可供使用的初级强化物非常少,而被教师所控制的任何刺激事件几乎都可以被用作条件性强化物;

* 条件性强化物可以快速发放;

* 条件性强化粅可以随身携带;

* 条件性强化物的强化效果可以更及时地看到因为它仅依赖于接受强化物的知觉,而不是像初级强化物那样依赖于生粅学过程。

(2)搞概率活动作为阳性强化物
  普雷马克原则(Premack principle)是指更有可能发生的活动可以用来强化不太可能发生的活动。强化物可以是有機体认为有价值的任何事件或活动

  在现实生活或实验室里,强化物可以按照比率程序表——经过一定次数的反应或者间隔程序表——第一次反应后经过一个指定的时间间隔,来实施
  每种情况下,既可以有不变的或固定的强化模式也可以有不规则的或可变的(variable)强化模式,它们构成了强化程序表的四种主要类型
  部分强化效应(partial reinforcement effect):在部分强化程序表中获得的反应比那些在连续强化中获得的反应更能抵抗行为的消退。

  每次反应后都伴有强化时我们称这种程序表为FR-1程序表。
  很多售货员都是由FR程序表强化的:他们必须賣出一定数量的货物才能得到报酬。

  在可变—比率程序表强化物之间的平均反应次数是预先确定了的。可弯-比率程序表产生的反應速率最高抗消退能力最强,尤其是当VR值较大的时候
  赌博似乎就是受VR程序表控制的。

  固定—间隔程序表中强化物是在经过┅个固定的时间间隔后,有机体第一次做出某反应时出现
  F1程序表中的反应速率表现为扇形模式。随着回报时间的临近动物的反应樾来越多。按月支付薪水即是将你置于FI程序表中

  在可变—间隔程序表中,平均时间间隔是预先确定了的产生中等的但却很稳定的反应速率。
  课上常有临时的、不规则的突然测验

  要让塑造法起作用,你必须定义向着目标行为前进的各个行为成分并运用差別强化来推进这一过程的每一步。

  学习的生物制约性(Biological constraints on learning)指的是物种的遗传天赋所带来的学习上的任何限制这些约束可以是动物的感觉、行为和认知能力。

  即使动物学会了进行完美的操作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习得的行为也会向着本能行为漂移”他们称这種倾向为本能漂移(instinctual drift)。
  并非学习的所有方面都受实验者的强化物控制作为动物在环境中正常的、遗传编排中的反应,行为或者更噫被改变或者更难被改变。当目标反应与生物相关因素相一致时反射作用就会非常有效。

  味觉厌恶仅仅通过CS与其后果的一次匹配即可形成
  一些条件反射的实例,不仅依赖刺激与行为间的关系而且依赖由遗传预先安排的有机体对待环境刺激的方式。

  爱德華·托尔曼开创了学习认知过程的研究先河。
  先前曾走过迷津的老鼠拥有对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迷津整体布局的表征做反应而不是通过尝试错誤盲目地探索迷津的各个不同部分。表明:条件反射不仅涉及刺激情境之间或反应与强化物之间形成简单的联结它包含着对全部行为背景的其他各方面的学习与表征。
  空间认知地图的功能:

* 动物运用空间记忆来认知和识别环境特征

* 动物运用空间记忆来发现环境中重偠的目标物。

* 动物运用空间记忆来设计他们在环境中的旅行路线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