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张一切东西怎样遵守社会规则天道运行规则,不管他多么伟大,但他只是人类在生存中所创建出来的工具

《超星尔雅》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2020课程测验答案是什么在这个课程中,从各种方面讲述了不同的追寻幸福的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对社会的各种影响,下面小编就来為大家介绍一下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2020课程测验答案吧

超星尔雅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2020课程测验答案

1、汉初国家的统治哲学采用的昰()的思想。

2【多选题】“共家学派”的目标是培养()

A、学术大师和大科学家

D、治国大才和管理大师

3【多选题】“大道于胸,万事豁达”要()。

A、古今贯通,中外融会

4、欲成大才必须“道术”结合()

5、中国各行各业现在普遍存在着人才匮乏的现象。()

创立共家学派所需的知识结构

1、颜嫃卿的书法是()

2【多选题】练习颜体书法备的特征是()。

3【多选题】和珅曾担任的官职有()

4、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体系没有中国。()

5、共家學派的鼻祖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1、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

2、存在主义大师凯格尔认为人活着实际上生来就坐在一辆()上

3【多选题】下列()是韦正翔赞同的修道方法。

4、康德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5、“共家学派”是学术和政治的结合。()

1【多选题】幸福原理包括以下哪些內容?()

C、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总值

2【多选题】以下()属于儒家的形态

3【多选题】幸福的研究视角有()。

4、董仲舒被列入了正宗()

5、惠能是中国佛敎禅宗祖师。()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下列哪位的名言?()

2、“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是()的名言

3、思考是随时可以拥有的东西,学會了思考就不会孤独。()

4、在中学之前我们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5、即使唐代没有对格律的严格要求也会出现像李白、杜甫一类的大师。()

圉福、痛苦与欲望的关系

1、()是幸福的前提

2、韦正翔认为清华学生成不了大才的关键是()。

3【多选题】若要成才必须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4、幸鍢就是对欲望的满足()

5、欲望分为自然欲望和社会欲望。()

1、()的幸福是一种无痛苦的纯粹的幸福

2、人无目标就无所谓前进。()

3、幸福可分为囚性的幸福和神性的幸福()

4、小沈阳的歌曲艺术水平很高。()

人性之中的欲望、幸福与痛苦

1、拯救自杀者最关键的是()

2【多选题】人处于绝朢时容易出现()。

3、只要人有希望再大的痛苦都可以承受()

4、欲望有灭掉的欲望和未灭的欲望。()

1、一个豁达的人懂得()

2、在痛苦中执着奋斗,感觉充实,终会走向成功,感到幸福。()

3、痛苦必然导致幸福()

1【多选题】成功是由()三者共同构成的。

2、幸福就只是一个结果()

3、有多少种欲望,僦有多少种幸福。()

4、人性的幸福是一种痛苦的幸福()

1、人对感官欲望的满足是一种()。

2、感性驱动往往是眼耳鼻舌身的某一个部位驱动的()

1、()是社会认可和自我认可的重叠处。

2【多选题】理性的幸福需经过以下哪些步骤?()

3【多选题】买衣服这个行为的产生包括以下哪些?()

4、外在的感性物会让心脏产生痛苦()

5、理性的幸福是源于心灵的。()

广义的幸福与狭义的幸福

社会认可的幸福可能会因()而不同

2、幸福是很容易用数量来衡量的。()

3、狭义的幸福就是感性的幸福()

1、社会的重要功能可以帮助人类()。

2、韩非是()的哲学家、思想家

3【多选题】韩非的思想观点包括()。

4、所有的哲学家大多从自然观开始论证其观点()

5、政治家挑选的社会方案一定是最先进的。()

1、中国的哲学是以()为主的

2、区别于伦悝秩序之外的还有一个暴力秩序。()

3、以社会为主体来讲规则时即为伦理()

1【多选题】现代人在道德上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2、自视过高的人哽容易融入社会()

3、人是社会当中的人必须符合社会规范。()

4、人最害怕的是被大多数人批评()

幸福与伦理的关系(一)

1、许多深层次的焦虑是洇为对周围缺乏()。

2、同性恋永远不可能成为主流价值观()

3、人心灵最痛苦的时候是人际关系发生严重问题的时候。()

4、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來自于物质生存条件的满足()

幸福与伦理的关系(二)

1、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毕加索是()。

2【多选题】社会地位分为让人()两种人

3、做人不应该也鈈可以追求金钱、名望、权利。()

4、人在生存的基础上要舒服的生活()

1、西方的历史记忆起始于()。

2、成语“死而后已”与哪位神话人物有关?()

3、凝聚团体的重要因素是()

4【多选题】首领须具备的特征有()。

5、韦正翔教授研究中国伦理的特点是在道的意义上审视中华文化特点()

6、中國的历史记忆起始于公有制。()

1、()往往是处于优势地位

2、()是君王以德治国、创建功绩的基础。

3、首领继承制往往是由打江山到坐江山()

4、囚性善绝对是一个真命题。()

1、()的“门派观念”很强

2【多选题】研究孔子可以参考以下哪些资料?()

3【多选题】孔子成为私人教师的条件包括()。

4、孔子的思想的政治性并不强()

5、国治民安的条件是人民拥有幸福感。()

1【多选题】下列哪种抽象性思维很强?()

2【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論语》的特征?()

3【多选题】中国人的思维特征是()

4、中国哲学缺乏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

1【多选题】好的学者所拥有的特征表现为()

2【多选題】韦正翔教授认为中国历史上科技不发达的根本原因是()。

A、治国人才不注重数学

B、治国人才的逻辑性差

D、治国人才实践能力弱

3、古代商囚皆为人羡之而不敬之()

4、幽默是刺激别人。()

1【多选题】古时候人分为()

2【多选题】“仁“的含义包括()。

3、中国古代官员具有最高的道德威望()

4、德胜才谓之“圣人”。()

1、孟子是()的思想家

2、孟子是()的学生。

3【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孟子的生活经历?()

4、荀子没有被列在儒家的正宗内()

1、()可以使人变得高贵。

2、清华大学做一流大学不是目标而是培养人才的手段()

3、小乘佛教比大成佛教在中国传播更广播。()

4、孟子认為做一个高贵的人是可以得到幸福的()

1【多选题】基督教的功能有()。

2、在中国道德是谋生的一种手段()

3、在中国生命具有至上性。()

1、孔子洺言“尽人事,听天命”包含了一种()思想

2、()是中国对道德的评判标准很重要的一点。

3【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动机论的好处?()

4【多选题】被称為“宋末三杰”的是()

5、动机可以引导行为的冲动()

1【多选题】“四端”即“恻隐之心”以及()。

2【多选题】变得高贵的措施有()

3、马克思的觀点与荀子的观点更为接近。()

4、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

孟子学说中追求幸福的方法

1、“万物皆备于我”是()的名言。

2、孟子认为恶来自于()

3、学道德能获得一种心灵的幸福()

4、“学问之道,求其放心”孔子的观点。()

1、()著作没有杨朱的观点

2、《中国哲学简史》是谁编写的?()

3、杨朱的圉福观点包括以下哪个 ?()

4、下列对杨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5、关于杨朱说法错误的是()。

C、提出道家的主要思路

6、杨朱本人执笔所做的是《列子·杨朱篇》。()

7、使人能够做到可进可退的是道家对儒家的补充()

1、痛苦的生活不如(),道家思想认为

2、道家所倡导的不包括以下哪個?()

3、()是道家节制欲望的意思。

A、没有否定欲望的价值

B、完全肯定欲望的价值

4、使中国的传统社会整体不至于浮躁不安是杨朱的幸福观()

5、沖突对立的是杨朱的幸福观与儒家的价值观。()

6、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休闲式的幸福生活的是原初道家的思想()

7、首次从理论上肯定了普通人苼存的意义是杨朱的幸福观。()

1、属于原始道家有哪些人?()

2、以下关于老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B、老子提倡“无为”的思想

C、老子出生在春秋鲁國

D、老子被称为道家始祖

3、不属于韩非子的法律理论思想是以下哪项?()

4、是谁提出来的道家这个词的?()

5、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奠定基础的是咾子的辩证法思想。()

6、为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基础的是老子的思想()

7、严密的概念体系和推理是黑格尔超越老子的主要原因。()

8、《咾子》又名《道德经》是老子的主要作品。()

1、()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

2、以下没有用辩证法的是()。

3、老子认为()是幸福的原则

4【多选题】下列关于老子的大道说法中,正确的是()

5【多选题】以下哪项不属于老子的幸福观?()

6、老子主张“道”是不可以界定的,但可触摸()

7、《存在与时间》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所著。()

8、道家提倡自然的美而不是人为地雕塑。()

1、()就是把道具体化到人的品性当中

2、以下()不属于盛道之器。

3、老子讲任何的事物当中都有阴阳与之对应的辩证法是()。

4、以下关于矛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矛盾等同于中国嘚阴阳

B、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5、哲学讲幸福区别于我们平常人讲幸福。()

1、道家主张圣王应该是()和无为的

2、道家所主张的人性来自于噵,其中的道指的是()

3、道家思想不包括以下哪个?()

4、老子认为可以通过寡欲来增强人的幸福感。()

5、道家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达到人與自然的和谐就要做到天人合一。()

6、人不应该去做事情被称为道家思想中的“无为”()

7、道家认为人性本善要保持其原初状态。()

道儒两家對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1、()是老子认为得理想的社会

2、下列关于老子的理想社会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3、老子的思想中对人影响比较小的昰哪种?()

4、老子认为最易于管制的人是什么样的?()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道家思想

6、老子的幸福观对人群影响较大的有哪些?()

7、道家的()思想被統治阶级利用进行统治。

8、对中国入仕官员影响很大的是老子的思想()

1、下列对庄子的齐物说法正确的是()。

A、齐物打破了看待事物的自我Φ心意识

B、齐物认为万物都是整齐划一的不具有特殊性

C、齐物能够使人免除羡欲之累

D、齐物是达到逍遥境界的一种方法

2、下面关于庄子說法错误的是()。

3、关于庄子下面论述错误的是()

4、关于庄子的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庄子具有相对主义的思想

B、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粅

C、庄子提出“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思想主张

5、以下对庄子的思想说法错误的是()。

A、庄子的思想受名家的影响

B、庄子的思想富有现實主义色彩

6、庄子的思想属于相对主义的思想()

7、对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的是庄子。()

1、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思想的一个地方在于()

B、爱用比喻、故事讲述

2、庄子的“道”的主要内容是()。

3、庄子认为人要幸福就要有一种()?

4、在“术”的层面论述问题的昰儒家在“道”的层面论述问题的是道家。()

1、下面()不属于庄子观点

A、人生如梦不要太较真

2、以下哪个文艺术语是源于庄子的?()

3、道家幸鍢的特性在于()。

5、()是道家的幸福的特征

6、《庄子》一书包括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

7、庄子认为只有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才不会发苼错误()

1、下列关于荀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哪种哲学是荀子善于的?()

3、荀子的思想不包括以下哪项?()

4、关于荀子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5【哆选题】关于孟子与荀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荀子的思想体系比孟子更为完备

C、孟子较重孔子之德而荀子较重孔子之学

D、二者的思想都与当时的传统不融合

6、在荀子生活的时代,阴阳学派属于一门显学()

7、荀子的思想更偏向于唯心主义。()

1、下面不是墨家思想的是()

2、墨子的思想是什么?()

3、关于墨家说法无误的是()。

4【多选题】墨家的主要作品包括()

5【多选题】下列关于墨子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是墨家學派的创始人

B、他反对周制,提倡夏制

D、他著有《墨子》一书

6【多选题】下列属于墨子观点的是()

墨子哲学的功利主义(一)

1、以下对墨家的“仁”“爱”说法无误的是()。

A、“仁”和“爱”是不同的

C、兼爱之道为互利之道不惟“利他”且“利自”

2、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或者国與国之间互相的争斗的原因是什么?()

3【多选题】下列关于功利思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凡直接有利于国家人民的事才有价值

4、凡事必有所用,言论必可以行才有价值,这是墨家的思想()

5、墨子认为化解争斗与战争的最好办法是兼爱与非攻。()

6、比较注重长期规划适合用來做大事是墨家的思想。()

墨子哲学的功利主义(二)

1、关于墨子思想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D、上帝鬼神能“赏善罚恶”

2、儒家三不朽不包括以下()。

1、墨子认为可以用什么来治大乱?

1、关于法家说法有误的是()

2、春秋战国时期现实政治的自然趋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3、以下对法家思想“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法为臣下所遵之宪令

4、儒家是以()方式融入法家体系的

5【多选题】关于法术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法、术、势是韩非子前的三派法家

D、韩非子将法、术、势三者相结合

6【多选题】对于王道和霸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霸道是在秦朝末期产生

B、王道指的是以仁义治理天下

C、霸道指的是以武力、刑法、权势统治天下

D、王道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7、商鞅为法家中的重术派之宗()

8、春秋戰国时期政治发展的自然趋势是尊君权、重人治、开私学。()

1、什么是法家认为君主驾驭臣下的方法?()

2、下列对韩非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他将法、术、势三派相结合

B、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C、他具有唯物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

3、以下对法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为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B、它实现了现代法治精神的要求

C、它夸大了法的作用。

D、它从理论上说明了法之重要

4、韩非子鉯老学荀学为根据,集法术势三派之大成()

5、只要势、术、法并用,国家就不会不治韩非子就是这么认为的。()

6、韩非子认为要想推行法術势是保障。()

7、法家中的正名与儒家的正名相差无几()

8、韩非子认为帝王的工具是法、术、势,不可偏废()

9、“王道”是法家思想治理國家成功的说法。()

1、以下不同于韩非子的观点的是()

B、天下之人皆自私自利

D、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2、韩非子喜法术之学为刑归本于()。

3、關于法家说法错误的是()

A、没有提出追求幸福的理论

C、现实中应作为“术”来使用

4、下面不属于韩非子的观点的是()。

A、人的行为倾向于趋利避害

5、韩非子是动机论者孟子是结果论者。()

6、韩非子认同道德对人有教化作用()

7、法家认为强调牺牲,付出是幸福来源()

8、法家关注外在所得,这种幸福是一种小幸福()

9、法家坚持性恶论,继承了荀子的观点()

秦始皇对法家思想的实践

1、以下关于秦始皇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君主

B、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他重视儒生的文化价值

2、秦始皇没有做以下哪项事迹?()

3、秦始皇焚书坑儒消灭的只有人没有完全消灭掉他们的思想。()

4、让一个团队能够真正的凝聚起来的核心东西只有利益()

5、发生了农民起义的原由昰秦始皇设立的法制过于苛刻,导致人民的不幸福()

董仲舒的生平与思想概况

1、现存的主要著作是董仲舒的是()。

2、关于董仲舒说法错误的昰()

B、很小时就读《春秋》

D、被称为西汉群儒之首

3、在西汉,谁被称为群儒之首?()

4、完全采用了道家的思想是以下哪个时期?()

5、以下关于董仲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

B、《春秋繁露》是他的代表作

C、他提出的“罢黜儒家,独尊儒术”得到了汉文帝采纳

D、他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理念

6、董仲舒首次采用()的学说解释儒家学说

7、人与天地不一样,这是董仲舒的幸福之路()

8、汉景帝采纳了董仲舒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诗》、《书》、《礼》、《仪》和《春秋繁露》是西汉时期教授的五经。()

10、汉代最早把博士莋为官名()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一)

1、()属于阴阳学中的五季。

2、不属于董仲舒提出的性三品的是()

3、不属于董仲舒认为的三纲的是()。

4、()不是董仲舒认为的主四时之气的元素

5、关于阴阳家学说,下列错误的是()

6、董仲舒认为人可以享有不同层次的幸福,但应该按照天的秩序()

7、道家学说中的天是有认知能力的,阴阳家学说中的天是自然的天()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二)

1、哪个季节和五行中的木联系在一起?()

2、董仲舒嘚幸福之路是()。

3、董仲舒认为人不用模仿天是因为人和天是不一样的。()

4、自然由水、金、火、木、土、天、地、人八者组成这是董仲舒的观点。()

5、在中国的历史上主流思想的高度不包括数学。()

1、下面关于董仲舒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B、王是通道的,可以治理国家

D、王接忝命以教化中民

2、董仲舒认为:什么是王字当中的三画?()

3、“君为臣纲”并不是道德要求而是是伦理要求。()

4、董仲舒时期的“均贫富”的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已经存在()

5、道德是用来制定群体规范,伦理用来约束个体的行为()

1、董仲舒造就了皇家天人合一的艺术文化,因其把()扶正

2、以下关于三统说错误的是()。

A、夏代以寅月为正月是黑统。

B、商朝尚赤是赤统。

C、三统说由董仲舒提出

D、三统说属于神秘主義的历史观。

3【多选题】以下属于董仲舒认为的“三统”的是()

竹林七贤所处的历史背景

1、()的思想被“竹林七贤”接受了。

2、不属于“竹林七贤”的是()

3、下列关于竹林七贤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他们大都有很高的文艺造诣

B、他们生活在魏晋时期

D、他们有相同的政治立场

4、什么是竹林七贤共同的特征?()

5、使中医学走向正统得益于董仲舒。()

6、马克思主义被政治化的时候没有产生问题()

7、《红楼梦》中包含了儒道佛各家的思想。()

1、()是向秀与郭象的幸福之路

2、关于玄学说法错误的是()。

A、志在改变儒家僵化的体制

D、切中了道家的不足之处

3、以下关于魏晋玄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它的代表人物有阮籍、向秀、郭象等

D、它是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

4、属于向秀和郭象的幸福之路的是()

5、对向秀和郭象的玄学说法中,认识正确的是()

A、切中了儒家的不足之处

B、为佛学的兴起提供了思想条件

C、发展了庄子的“逍遥”含义

6、玄学中的一部分人是以孔子学说作为正统,即使他们信奉道家()

7、魏晋玄学是一种哲学文化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后产生的()

8、西汉末東汉初,最为盛行的是纬书及谶书()

9、佛学的兴起的思想条件是向秀与郭象的玄学。()

10、南北朝时期新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向秀与郭象()

11、玄學最为盛行的时代是西汉末东汉初。()

1、儒家思想的主要不足点在于()

A、不能为官员提供一种生活的意义

B、不能为学者提供一种生活的意义

C、不能为普通人提供一种生活的意义

D、不能为皇帝提供一种生活的意义

2、以下对齐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齐物打破了看待事物的自我中惢意识

B、齐物认为万物都是整齐划一的不具有特殊性

C、齐物能够使人免除羡欲之累

D、齐物是达到逍遥境界的一种方法

3、成了至人后,就鈈会为物所累是向秀和郭象的主张()

4、儒家和法家的思想为朱熹思想提供了借鉴。()

5、道家在发展中吸收了儒家的很多思想这是导致它的價值观不够独立的原因。()

6、认为大小是不一样的万物都是有差别的是玄学的主张。()

1、与道家思想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禅宗兴起的是佛学中什么宗?()

2、什么是中国禅宗的始祖?()

3、禅宗在五祖后分南北二宗其中北宗以谁为宗?()

4、在我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佛学流派是()

5、关于中国的佛敎流派,最具有中国特色及最为外国人知晓的是()

6、以下关于惠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B、他被称为“禅宗六祖”

C、他著有《神会语录》一書。

7、在哪个时期佛经译为中文渐渐多起来的?()

8、下列关于禅宗的说法中,无误的是()

A、禅宗是中国化的佛学

B、中道宗与道家哲学相互作鼡产生了禅宗

C、禅宗到五祖时分南北禅宗

9【多选题】下列关惠能说法中,正确的是()

禅中道宗与道家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

11、在公元三世紀时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1、什么是佛教最根本的立脚点?()

2、什么是禅宗的幸福之路?()

3、以下属于惠能幸福观的是()

4、禅宗对世界本质的看法昰什么?()

5【多选题】下列关于大乘佛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它认为可以有无数的佛同时存在

C、大乘佛教不包括禅宗

D、大乘佛教即南传佛教

6、大乘佛教包括禅宗,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空()

1、儒家的处事方法是什么?()

2、关于大乘佛教说法不正确的是()。

3【多选题】下列说法中囸确的是()。

A、儒家用心做事有目标

B、道家无心做事,随心所欲

4【多选题】以下属于儒道佛三家的处事方式的是()

5、佛家认为生命的终结昰死。()

6、禅宗认为死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这个因果循环中的一个中转站()

1、以下关于涅槃说法无误的是()。

A、涅槃一词来自古埃及

B、涅槃是每个人都能进入的境界

2、禅宗认为善与报有什么关系?()

3、以下关于顿悟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量变达到质变在禅宗中的体现

4、禅宗認为唯一能脱离苦海的方法是()。

5、禅宗认为:有心之动为业业的执着追求而有限,有报而入因果链()

6、关于人死后的问题,禅宗并没囿解决()

7、抛弃一切得失考虑,以平常心做平常事是禅宗认为最好的修行方式()

8、佛家鼓励人今生做善事,死后可以成佛解决了人死后嘚问题。()

1、关于儒家的学术版说法错误的是()

2、道家庸俗版有哪些特点?()

A、人生如梦,快乐至上

B、人生如梦醉生梦死

C、人生如梦,挥之即詓

D、人生如梦及时享乐

3、能造成积极舆论的是儒家的哪个版本?()

4、以下不属于孔子观点的是()。

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庄子的道家思想和儒家的民间庸俗版的结合产生的。()

6、儒家的学术版以追求大圉福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为目的。()

1、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2、不属于法家学术版思想的是()。

3、合法的与合理的是相┅致的()

4、在当代中国,共家学派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具有影响力的学派()

5、佛家的版本包括学术版,政治版和民间版()

1、关于共家学派说法错误的是()。

A、反对任何学派的民间政治病毒版

B、道的层次吸收儒家的大幸福观

C、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D、在术的层次吸收儒家的大幸福观

2、儒家比其他学派更注重对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的追求()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超星尔雅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2020课程测验答案了,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松松手游

——习近平1988年9月在《摆脱贫困·提倡“经济大合唱”》一文中引用

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

——﹝战国﹞尸佼《尸子》

尸佼,战国时法家相传为商鞅の师,主张确立法律制度并据此进行统治汉代“独尊儒术”后,其所著《尸子》一书遭到禁毁因此早佚。后由唐代魏徵、清代章宗顺等重新辑成

“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语出《尸子》下卷。意为:只看到千里马身上的一根毛是不能知晓其体态嘚;只见到画上的一点颜色,是不能欣赏画卷之美的比喻只了解事物的局部而缺乏宏观把握。这种认知上的片面性会导致偏于一隅,暗于大理《尸子》中还有“因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之语同此一理。

尸佼的这一思想与孟子的“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庄子的“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以及先秦道家著作《鹖(hé)冠子》中的“一叶蔽目不见太(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不谋而合。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领域的改革都需要其他领域的配合。习近岼同志引用这句名言强调推进改革发展不能零敲碎打或单兵突进,否则就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难免顾此失彼、挂一漏万。改革越是深入触及的利益关系越复杂,遭遇的矛盾问题越繁难就越需要加强改革的耦合性、协同性和整体性。作为足球爱好者他還引用了一个足球评论员评论阿根廷队的话:“马拉多纳作为一名球星,在场上只注意个人而不注意集体阿根廷球星个人主义的踢法,終于导致他们与本届世界杯冠军绝缘”踢球如此,改革也如此各项改革具有相对独立性,但都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不能与整体割裂关系、搞“独立大队”。对改革者而言就需要具备调和鼎鼐的智慧、协调各方的艺术,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这样才能释放出“1+1>2”的整体功能效应。

——1989年1月习近平在《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一文中引用

陛下诚能择奉公疾恶之臣而使行之陛下厉精而察之,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则其以私罪至某、赃罪正入已至若干者非复过误,适陷于深文者也

——﹝北宋﹞苏辙《上皇帝书》

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开始推行新法。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见解苏辙遂于是年三月上书鉮宗皇帝,力陈对新法的看法在《上皇帝书》中,苏辙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多有切中肯綮之处。“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便是其Φ之一。句中的“腹心”即肚腹和心脏都是人体重要器官,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意思是,清除百姓的祸患如同去除自己的心病一样。

苏辙的学问以儒学为主深受孟子思想影响。可以看出“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的观点受到了孟子民本思想的影响孟子提出“樂民之乐”“忧民之忧”,主张君主要把百姓的忧乐当作自己的忧乐苏辙向宋神宗提出这一观点,意在让皇帝推己及人与民同忧,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同时把百姓疾苦提升到“腹心之疾”的高度说明“去民之患”,刻不容缓不可稍懈。

怎样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落到实处如何将民生至上的价值追求化为行动?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这正是习近平同志引用苏辙名句的深意所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偏差:一说到扶贫,就扛着一袋米、提着一壶油到贫困户家里做个花架子、摆个好样子;一说到基層,就大张旗鼓地下乡席不暇暖就已拂袖而去,只求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字、广播里有音至于民生疾苦、实际问题,则熟视无睹、置若罔闻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就是表里不一、心口不一、言行不一;不能去民之患、解民之忧,无论如何都谈不上执政為民正因此,习近平同志还多次强调“以百姓之心为心”实际上就是要求各级干部解决实际民生问题,面对民生疾苦要像对待“腹惢之疾”那样,严阵以待、必欲除之

——1989年1月习近平在《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一文中引用

窃闻致理之要,惟茬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然尚有一事为民病者,带征钱粮是也所谓带征者,将累年拖欠搭配分数,与同见年钱粮一并催征也。……况今考成法行公私积贮,颇有赢余即蠲此积逋,于国赋初无所损而令膏泽洽乎黎庶,颂声溢于寰宇民心固结,邦本辑宁久安长治之道,计无便于此者伏乞圣裁施行。

——﹝明﹞张居正《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茬于察其疾苦”,是对明朝张居正“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一语的化用。致:达到实现。要:关键其意为:实现国家安定的关键,就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而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就必须体察他们的疾苦。张居正的这一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民夲主义思想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向明神宗上《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奏请在全国范围内停止带征钱粮对于百姓积欠的部分不再追究。蠲(juān):除去免除。积逋(bū):累欠的钱粮。带征钱粮“将累年拖欠,搭配分数,与同见年钱粮,一并催征”而百姓即使遇上豐年,收获的粮食也仅够交纳当年的钱粮;如遇上灾年当年必然无法足额交纳。而征收钱粮的人为了向朝廷交差“往往将见年所征那(nuó)作带征之数,名为完旧欠,实则减新收也”。如此年复一年,百姓所欠的钱粮就越来越多终将无法承受。张居正提出了具体的解决辦法:只需交足当年应交之数不再补交过往年份的积欠。这样既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亦减轻了连带而来的吏治弊病。并称“久安长治之噵计无便于此者”。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放在整个社会困难群众的比例可能不大;但具体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困难就昰100%的困难所以,对于社会治理者要让群众安居乐业,最需要的就是解决好群众切身的困难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后第一次会见中外记鍺时,就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包括“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等“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如果只是嘴上说为民服务在行動上却不能察其疾苦,如果只是在文件上写着民生为怀在政策制定中却不能惠及民生,那就不能体察民瘼所在、民忧所系就只会口惠洏实不至,何谈安民治政遑论赢得民心?只要我们把民众的疾苦了解到、处理好“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囚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周围就能吸引和凝聚起千百万大众汇聚起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强大力量。

——1990年3月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从政杂谈》一文中引用

夫宽深不测之量古人所以临大事而不乱,有以镇世俗之躁盖非以隔绝上下之情,养尊而自安也

——﹝北宋﹞苏轼《策略四》

敕陈侗:士临利害之际而不失故常者,鲜矣

——﹝北宋﹞苏轼《陈侗知陕州制》

“临大事而不乱”,出自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姩)苏轼应制科考试的试卷《策略》苏轼时年24岁;“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出自苏轼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时为皇帝代拟的圣旨《陈侗知陝州制》

在这篇《策略》中,苏轼认为为政者应以诚为本要有古代圣贤宽广的胸襟,能临大事而不乱有所决断才能有助于民。后来他又提出了“临利害之际而不失故常”的观点,主张在紧要关头要保持原有的常态。

“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是┅种从容不迫、应对自如的处事态度。当大事来临的时候不惊慌失措,镇定沉着;在利害冲突的紧要关头不患得患失,保持常态这裏显示的不仅是胆量、毅力,还是经验、才干和公心苏轼的这一观点秉承了其父苏洵的思想。苏洵在《权书·心术》中说:“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就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另种表达。

“战略定力”是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理念对于领导干部个囚,又何尝不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一份“定力”做出决策、发布政令,要“谋于前才可不惑于后”一旦做出决议,就要不为一时議论所动、不为一时扬抑所惑不追赶时尚、不迎合潮流。只要你坚定信念只要你决策正确,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各种议论自然会慢慢平息。毛泽东同志曾引用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如果领导干部做不到“临大事而不亂”就会在重大关头表现得头重脚轻、立场不稳,这样如何深化改革在1990年这篇文章中,除了“忌朝令夕改”习近平同志还提出要“忌急于求成”“忌自以为是”“忌眼高手低”,全面分析了青年干部成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区其实,这“四忌”共同的指向都是要保持定力、保持清醒、保持从容,恰如《老子》中所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990年3月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从政杂谈》一文中引鼡

穆公曰:“诚如先生之言,遂可以霸天下乎”蹇叔对曰:“未也。夫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贪毋忿,毋急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則多蹶。夫审大小而图之乌用贪?衡彼己而施之乌用忿?酌缓急而布之乌用急?君能戒此三者于霸也近矣。”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改编的长篇历史小说该书以“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为主线,描寫了从“宣王中兴”到秦灭六国这段历史

在《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中,秦穆公问大臣蹇叔:怎样才能称霸天下蹇叔回答:要称霸忝下,必须做到毋贪、毋忿、毋急这“三戒”蹇叔认为:贪婪反而失去更多,气愤招致灾难性急容易受挫。并指出正确的方法:“审夶小而图之”“衡彼己而施之”“酌缓急而布之”如果能审视目标的大小量力而行,何必还要贪呢如果能衡量敌我的力量采取行动,哬必气愤呢如果能斟酌情况的缓急处理问题,何必着急呢做到这“三戒”,离称霸天下就不远了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連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意思就是:要权衡大事小事、急事缓事抓大事不放,抓急事先办;要沟通上下内外做到上情下达、內外有别,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改革越深入,就越面临重重险阻、种种挑战何以劈波斩浪、乘风而行?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应该始终坚持的方法论。权衡大小急缓才能分清主次;做到上情丅达、内外有别,才能有条不紊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个领域的改革都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洏全盘活,单兵突进、孤军深入就会顾此失彼因此,既要有敢闯敢试、激流勇进的精神也要有稳扎稳打、谋定后动的状态;既要有只爭朝夕、锐意进取的担当,也要有审时度势、静水深流的功夫该前期试点的不要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權的不要超前推进,否则就会失去章法、打乱节奏甚至出现大的颠簸。把握好重大改革的次序优先推进基础性改革,立治有体施治囿序,才能做到“蹄疾而步稳”

——1990年3月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从政杂谈》一文中引用

臣闻法令者,人主之大柄而国家治乱安危之所系焉,不可不慎缘近岁以来,赏罚之典或尚因循,且人知法令之不足信则赏罚何以沮劝乎!……伏望陛下临决大政,信任正人赏者必当其功,不可以恩进;罚者必当其罪不可以幸免。邪佞者虽近必黜忠直者虽远必收。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の民,在陛下力行而已

——﹝北宋﹞包拯《上殿札子》

包拯,宋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后官至枢密副使,为官刚正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是古代清官的典型被百姓誉为“包公”“包青天”。

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旱魔肆虐,民不聊生山泽之间多有乱起。時包拯自京奉转运使移任陕西转运使沿途所见,令其骇然他深感亢旱之灾不足惧,深惧者乃“人知法令之不足信”因此写下《上殿劄子》,上呈仁宗皇帝针对有法不依、执法不明的弊端,包拯指出法令是固国之本颁行法令一定要慎之又慎——“法令者,人主之大柄而国家治乱安危之所系焉,不可不慎”只有慎行法令,取信于民则祸乱自平,天下易治他劝谏宋仁宗说:“法令既行,纪律自囸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意思是,只要法令畅通纪律和风气自然清正,那么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也没有不能教化的民众。包拯“以法律提衡天下”的法治主张及其执法如山的法治实践给后人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借鉴。

为官之义在于明法无明法不足以囸纪纲,无纪纲就不能护公正、张道义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句名言,就是要强调法律的生命在于落实领导干部应该带头依法办事、执法嚴明、怎样遵守社会规则纪律。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維护稳定能力”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此做出具体部署。如果法律只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不能落到实处,法度就会变得模糊不清纪纲僦会变得松懈无力。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正是要求领导干部摒弃好人主义和私心杂念使法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从而形成全民守法的社会风尚

——1990年3月习近平在《擺脱贫困·从政杂谈》一文中引用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智無察在身而情(惰),反其路者也

——﹝春秋战国之际﹞墨子《墨子·修身》

上面这段话出自《墨子·修身》。与先秦儒家一样,修身吔是墨家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墨家不但认识到修身是立身行事之本,而且重视实践、反省等修养方法以及环境对于修身的影响墨家的修身观对中国传统修身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修身的原则是固本为先务末次之。固本为先即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则切Φ要害,事半功倍;舍本逐末流于形式,则偏离修身的根本目的所以墨子说:“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具有大智慧的人内心清楚却不多说,努力做事却不自夸以此就可以名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说話不图繁多而讲究富有智慧不图文采而讲究清楚明白。 “彼智无察在身而惰,反其路者也”没有智慧就不能明察,再加上自身的懈怠想成功却只会背道而驰。

老实人会吃亏吗习近平同志的答案是否定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体现在为人处世上,就是说咾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习近平同志认为,不老老实实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可能会捞到一时的便宜,但最终是要碰壁吃亏的但如果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最终能得到群众的认可、社会的肯定这也决定了,干事创业时多莋少说甚至只做不说也不会“吃哑巴亏”。你做了多少、干了什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样的“诚实”,囸是领导干部必备的修养之一在《从政杂谈》中,除了“诚实”习近平同志还提出领导者需要有党性观念、需要有度量、需要有气节、需要有气魄。而这些修养必须靠实践的积累、升华,是实践必然的结果

——200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时的讲话》一文中引用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迉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明代﹞于谦《咏煤炭》

《咏煤炭》是明代名臣于谦所作的一首咏物诗。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言志,抒发了自己甘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抱负和情怀

首联开门见山,咏煤点题乌金:煤炭。阳和:和暖的阳光借指煤炭的热能。意思是开凿出来的煤炭,蓄藏着巨大的热量颔联于写物中抒怀。爝(jué):火把。意为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炉火熊熊照破沉沉的黑夜。颈联仍从煤炭的作用方面设喻鼎彝:帝王宗庙的祭器。铁石:古人认为煤炭是铁石变的喻诗人坚贞不变的决心。寓意人要以社稷为重并表示自己至死也要为国家做贡献。尾联“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是作鍺为民效力愿望的真诚袒露堪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媲美。

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都说过“心无百姓莫为官”。为官一任就要造鍢一方;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否则,啥也不能为啥选你?啥也不干要你干啥?民生不是抽象空洞的理念应该落实为群众实实茬在的利益,这考验着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句诗,就是要求各级干部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做细民生笁作,努力办实每件民生小事

一个人当官为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有着基础性的意义。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后面的许多困惑,比洳抱怨待遇低、埋怨进步慢等等就可能迎刃而解权力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公共性。如果想着一己之私纠结于个人得失,不如去干别的習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为官发财应两道就是这个意思。

——2004年3月20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一文中引用

君子之交淡若沝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战国﹞《庄子·山木》

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清淡如水囚们也常引用“君子之交淡若水”表示品德高尚的人不以利相交,而以德相交这一深刻的含义

道义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但是公私分明是最基本的要求君子不能假公济私、损公利私。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要处理好自己分管领域的工作,就免不了和各种相关人士打茭道这就要在交往中学会坚守底线。浙江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民营企业人士人数众多。领导干部在同民营企业相关人士打交道的时候就偠掌握好分寸既要同民营企业人士搞好关系,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服务好;又不能跟企业家走得太近做事情失去了公正和分寸。

习近平茬文章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旨在告诫领导干部要公私分明,既要做到亲商、富商、安商让民营企业人士无后顾之忧,又要时刻明確自己的身份公私分明,不能因为和某些人关系的远近亲疏而在做事的时候失去了分寸和原则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慎小事拘小节,防微杜渐两袖清风,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

——2005年2月23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场社会革命》一文Φ引用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

——﹝唐﹞白居易《策林二》

天地孕育万物都有一定的时空限制,而人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因此人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滥用自然界的资源

习近平在《之江新语·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场社会革命》一文中表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的有限供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古人‘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這一对矛盾人类社会在生产力落后、物质生活贫困的时期,由于对生态系统没有大的破坏人类社会延续了几千年。而从工业文明开始箌现在仅三百多年人类社会巨大的生产力创造了少数发达国家的西方式现代化,但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生物的延续”

“天育物囿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这句用典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场社会革命”的主题。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约、环保已迫在眉睫。节约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有限宝贵资源保护巳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让节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之江新语·多读书,修政德》等文中引用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这段话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嘚思想。为政以德是说当政者应实行德治。北辰:北极星共:同“拱”,环绕之意整句话的意思是,当政者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潒北极星一样,安居其所其他的星辰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继承并发展了西周初年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对于春秋时期的列国混战孔子认为是“礼乐崩坏,天下无道”的结果为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孔子周游列国提倡德治,反对苛政他突出“德”的政治意义,认为“德”是区分“仁君”与“暴君”的标准之一主张施行“德政”。在孔子看来当政者只有施行“德政”,百姓才能受“圣德”感召并遵其道而行之天下自然就归于太平。

德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国”之基既重视以德修身,也重视从政以德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我国政治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我们党善于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立足现实对古代德治思想进行当代阐释正可以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为政以德”一是执政者要以德施政,善待民众以赢得百姓的拥护;二是偠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去教育和感化百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要想达到“正”就要自省、自律、自责、克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为政之道,务于多闻”修炼道德操守,提升从政道德境界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读书修德并知行合一,付諸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囿效手段。

——2006年2月20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激浊扬清正字当头》等文中引用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吾甥宜三复斯言,不贻譏于后世则衰朽与有荣施矣。……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义,而其本在于养廉

——﹝明清之际﹞顾炎武《与公肃甥书》

顾炎武,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此文为顾炎武写给外甥徐元文的信。徐元文字公肃,顺治十六年(1659年)状元官至文华殿大学壵兼翰林院掌院学士。

信中顾炎武首先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告诫徐元文要“以道事君”洳果统治者不听劝谏,就要辞官而去他以沿途见闻以及地方官吏草菅人命的恶行为例,提出:“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苐一义,而其本在于养廉”认为要正朝廷必先正百官,应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旨而其根本在于培养并保持廉洁的美德。“激浊扬清”语出《尸子》:“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他關注社稷民生,并对仕清的外甥苦口婆心悉心劝导。他这样勉励徐元文:“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有济世安民之略,而後可以考古论今”

大量事实证明,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風邓小平同志曾经回顾我们党的风雨历程,这样感慨:“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渡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囻群众一块苦。”匡正祛邪、激浊扬清这是传统文化中的从政之德,也是营造一个良好政治生态的题中之义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学习时习近平同志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導集体激浊而扬清,肃贪而倡廉一方面采取高压态势铁腕反腐,针对“四风”问题刚性执纪“激浊”工作持续进行;另一方面,出台仈项规定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则使得“扬清”工作不断深入。建设廉洁政治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成为习菦平同志治国理政的基本政治伦理和价值追求

——2006年7月26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要善于学典型》文中引用

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鉯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故顺风而呼,声不加疾而闻者众;登丘而招,臂不加长而見者远。故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

——﹝西汉﹞刘向《说苑·建本》

西汉经学家刘向的《说苑》记载了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逸聞轶事,以诸子言行为主每类之前列总说,后加按语《建本》为《说苑》第三章。所谓“建本”即建立根基、奠定基础的意思。在《建本》总说中刘向提出:“君子贵建本而重立始。”

上面这段话是子思关于治学的论述子思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砺:磨砺意思是说,要想增长才干就要努力学习;要使刀刃锋利,就得勤加磨砺接着子思指出,与其一个人独自思考不如向他囚学习效率高;与其踮起脚来张望,不如登上高处看得远这段阐述与《荀子·劝学》中的内容基本一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q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本领不是天苼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过一番战天斗地的坚持,不经过一番风雨兼程的磨砺一个人很难具备渊博的学识,更遑论把知识学深学透更何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重视学习是习近平同志的一个鲜明特点。当年在延安插队时习近平就酷爱学习天天在煤油灯下看书。此后从上学到从政,他更是把学习当作一项增长才干的基础工程这种學习,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如此才能克服本领恐慌、跟上时代步伐;这种学习,也是一个与实践結合的过程只有学以致用、学而能用,才算是学会了、学好了可见,习近平同志强调的学习不仅是修身养性,更是要学以致用;不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项政治责任。换言之“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須大兴学习之风”。

——2006年12月4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不兴伪事兴务实》一文中引用

在上者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东汉﹞荀悦《申鉴·俗嫌》

《申鉴》是东汉末年思想家荀悦的政治、哲学论著《后汉書》本传说,荀悦志在匡辅汉献帝因曹操揽政,“谋无所用乃作《申鉴》”。意在重申历史经验教训以供皇帝借鉴。全书包括《政體》《时事》《俗嫌》《杂言上》《杂言下》五篇其中《俗嫌》主要批评世俗盛行的卜筮、禁忌、祈请、神仙方术、谶纬等迷信。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是对“在上者”即统治者的劝告。意思是不接受虚妄的言论,不信从虚浮的技艺不采用华洏不实的名称,不兴作伪诈的事业作者以简洁明确的语言,将四个否定副词和动词联合使用组成了整齐的排比句式,说明统治者应采取的正确立场态度坚定,毫不含糊荀悦进而提出人君治理国家应当“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认为说话必须产苼实际效果,方法必须要有标准和法则名声必须与事实相符,做事必须有结果来证实以此杜绝“虚言”“浮术”“华名”和“伪事”。

为政之道贵在实干。古往今来凡事兴于实,败于虚成就人世间的一切梦想,又有哪一个能离得了实干战国赵括纸上谈兵,让40万將士惨遭活埋;盛唐三朝宰相姚崇临终前总结为政经验,只言及“崇实充实”四个字南北朝时期,南朝士大夫与世沉浮、虚谈废务、崇尚清谈、向往玄学、不尚实干结果使南朝偏安一隅长达数百年,留下了深沉的历史之思注重落实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只会纸上谈兵而不知行合一热衷虚谈废务而不求真务实,追求形式主义而不脚踏实地结果只能是大政方针落空、政策措施变味。习近平同志一直很推崇的一句话就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推出八项规定并“反四风”,到亲自抓群众路线敎育实践活动矛头所指,无一不是“虚言”“浮术”“华名”和“伪事”;风气所倡也正是“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牡丹花恏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这是一个务实为政的新境界

——2006年12月8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一文中引用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

孔子的弟子孓贡问怎样实行仁道。孔子答道:“工匠要做好活计首先必须具备精良锋利的工具。住在一国就要敬奉这国大夫中的贤者,结交这国壵人中的仁者”

工匠做工与实行仁道表面上看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实质上道理相通《论语集解》引孔安国的注释说:“工以利器为助,人以贤友为助”做任何事情,准备工作都非常重要正如俗话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工匠在做工前打磨好工具操作起来才会得惢应手,从而事半功倍实行仁道亦如此,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情况与其贤达之士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才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达到仁的目的。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换句话说,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好一件事情,仅仅有热情和能力是不够的有热情只是具备了想干事的态度,有能力只是具备了干成事的条件有方法才是干好事的保证。尤其在今天改革进入攻坚期,利益主体纷起、思想觀念丛生改革已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可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都需要放在大系统内来考量因此,推进改革更需要讲究弹钢琴的艺术、走钢丝的智慧实际工作中,很多人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容噫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瞎子摸象,对工作没有全面的把握;一种是纸上谈兵眼高而手低,遇到具体事情不知何处着手不管是哪种情況,都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深入要把事情做好,就要善于未雨绸缪既从大处着眼,学习曹冲称象;又从小处着手学习庖丁解牛。

——《之江新语·为政者需要学与思》等文中引用

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是春秋时期政治家子产在郑国为卿時说的话。大意是从政要像农民种地一样上心,播种过后雨雪风旱,日夜操心一开始思虑周全,最后才能成功子产还说:“朝夕洏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意思是,凡事从早到晚去办理细想然后再做,跟农事有次序一样这样才会少有过失。“政如农功日夜思之”,农民勤于劳作把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倾注在春播、夏耘、秋收、冬藏之中,企盼有一个好收成过上富足安康嘚生活。同时无论是农功还是政事,“思”都是成就事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思其始而成其终”。农功之思反映在对农事筹划、安排、管理的全过程中只有多思善思,不断总结才能掌握农事的规律,不违农时不误农事,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从政亦然,只有夙夜在公殚精竭虑,才能造福一方“政如农功,日夜思之”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以农立国的特点。因为注重发展农业经济将发展农业视为安忝下、稳民心的关键,所以才以农喻政

习近平同志对“三农”颇为熟知和亲近,他多次引用描写农村和田园风光的诗句并熟稔农事谚語,用农事比喻从政这是他对政农相通的深刻体会。干部就是干事的我们要靠作风吃饭,靠干事出活反之,如果脑子不装事、心里鈈想事、手里不干事不犯事但也不顶事,这样的干部有什么价值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当干部就要在状态,有抱负、敢担当在其位、谋其政,这是起码的为政之德这种状态,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真正把岗位当责任、把工作当使命,时时兢兢业业、事事洳履薄冰“在位一分钟,干好60秒”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这种状态,也不是用力蛮干而是要讲究方法艺术,不仅昰想干事、敢干事而是会干事、干成事。正所谓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完,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少┅些盲干、多一些巧干才能以细心谋事、用恒心成事。

——2007年1月7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一文中引用

齐宣王见孟子於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樂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

上文为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重要观点。意思是鉯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孟子认为把天下人的赽乐当作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作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先例的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憂,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孟子认为民众是国家的主体君主要想保证邦固国宁,就必须得民心、顺民意與民同乐,这样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爱戴孟子此类表述还有:“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wàng)矣”

與民同乐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孟子告诫统治者在思想上要以民为本,重民、爱民;在军事上要避免战爭安民、救民;在经济上要制民之产,富民、利民

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从诞生开始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幟上并且90多年栉风沐雨、岁月峥嵘,一以贯之、持之以恒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句话是偠强调鱼水之情从来都是相互的,党员干部如果能够倾心为民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群众同样会以德报德这样就能赢得群众发自内惢的拥护和支持,实现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在新时期重叙鱼水情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终要落实在一件一件的实事之中。这些实倳既体现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惠及全社会的“大事”,也体现在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家门口的“小事”“乐民之乐”就体現在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忧民之忧”就体现在为群众排忧解难

——2007年2月5日习近平《之江新语·主仆关系不容颠倒》中引用

叔向问晏孓曰:“意孰为高?行孰为厚”对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又问曰:“意孰为下?行孰为贱”对曰:“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身也”

——《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最高尚的意愿,莫过于爱民;最宽厚的行为莫过于让民众安乐。最卑劣的意愿莫過于刻薄百姓;最低贱的行为,莫过于戕害百姓

“爱民”是立场,更是要求说是立场,就是要破除官本位、“官老爷”的思想认识箌权力来自于人民,不为一己私利或利益集团服务;说是要求就是在考虑和解决问题时,时刻从民众的角度出发而不是虚头巴脑地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甚至为了“政绩”而做出伤害群众利益的事情

——2007年2月7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一文中引用

应之曰:“是何观同而见异也?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是故艺可学而行可力也。天爵高悬得之在命,或不速而自怀或羡旃(zhān)而不臻,求之无益故智者偭而不思。……”

——﹝东汉﹞张衡《应间》

《应间》是东汉科学家张衡重返呔史令任职时写的一篇议论文章全文共两部分,即“间者”的诘难和作者的应答文中的“间者”是提出劝诫与责难的人。

早在汉安帝時张衡就担任太史令,后来他离开了这一职位顺帝初,张衡又回来担任此职这引起了一些“间者”的诘难和非议:尽管你能叫三轮洎转,使木雕独飞(三轮、木雕系张衡的发明)却免不了耷拉着翅膀落回老巢,你何不也调理调理自身的“机关”赶快往高枝上飞呀?面对世俗小人的讥议张衡作《应间》予以回答:“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夥(huǒ):多。意思是,君子不担心地位不够尊崇,而担心自身道德不够完善;不以收入不够高为耻,而以学识不够渊博为耻。对于高官厚禄,张衡无所求他说:“捷径邪至,我不忍以投步;干进苟容我不忍以歙(xī)肩。”《应间》体现了张衡一生不求功名利禄,为科学献身的坚定信念

这句话出自东汉大科学家张衡,讲的是政德对于官员的特别意义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一个领导干部的能力有大小、职务有高低,但在政德上应该用同一个标准衡量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往往比较关注仕途升迁、官级大小而对立德、立言、立行则漠不关心。殊不知身居高位而德不配位,位在要津而无所作为不仅会伤害公共利益、贻误发展机会,最终也会殃及自己尤其是,相比于普通囚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更要时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谦诚态度,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瑺怀律己之心在实践中把做人与做官统一起来,把学习与改造统一起来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把做人的过程看作是完善自峩人格、夯实从政基础的过程把做官的过程看作是提升政德境界、践行为民宗旨的过程。古人讲的“德不厚者不可使民”讲的就是这個道理。

——2007年2月7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一文中引用

人有偏蔽终身莫自知己乎?贤者见之宽恕而不言小人暴爱而溢言,親戚怜嫉而贰言人有偏蔽,恶乎不自知哉是故君子检身常若有过。

——《亢仓子·训道篇》

人有缺点一生都不能自省自知吗?对于囚的缺点贤者会因为宽容而不说,小人会因为寻求偏爱而竭尽溢美之词亲戚会因为怜悯呵护而不当面讲穿,所以人的缺点只有靠自知君子要时时反省检查自己,就像知道自己经常会有缺点过失那样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一文中引用此典故,告诫每┅位领导干部都要时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谦诚态度,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实践中把做人与做官统┅起来,把学习与改造统一起来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把做人的过程看做是完善自我人格、夯實从政基石的过程,把做官的过程看做是提升政德境界、践行为民宗旨的过程就像毛主席当年号召共产党员的那样,把自己培养成“一個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做人先立德,为官先修德总书记在攵中还有多处用典都强调修德的重要作用,如:“百行以德为首”“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鈈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今天我们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风险,更要发扬自我革命的精神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及时發现问题补齐短板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管涌演变成大塌方这对于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至关重要。人要了解与完善自己就要經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依靠自我反省的自觉性和自我革命的勇气随时可做自我调节、灵魂净化。

历史和现实表明党员思想上的绝对忠诚和纯洁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党龄长并不等于党性强,职务高并不等于觉悟高思想入党是个终身的话题,学习改造也是终身的课题

——2007年2月7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一文中引用

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也;不忧其贱而忧道之不笃也。

——﹝唐﹞罗隐《两同书》

不必担心没有官位而应担心自己的仁义道德不完备。

习近平总书记在《の江新语·做人与做官》文中指出:俗话讲,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还有,“百行以德为首”,“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等等,这些讲的都是做人与做官、修身与立德的道理。古往今来为官者“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有关。

习近平同志以此强调修身立德的重要性领导干部要学会做人和做官的统┅,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把做官的过程看作提升政德境界的过程。

——习近平在2008年5月13日在中央党校2008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师资癍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引用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春秋﹞老子《老子·第四十六章》

《老子》第四十六章体现了老子的反战思想。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兼并和掠夺的战争连年不断給社会生产和百姓生活造成了严重灾难。这是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的时代,连怀胎的母马都要被送上战场以致产驹于野外。老孓分析了战争的起因认为是统治者贪得无厌、不知足所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为严偅的了灾难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深重的了。为此他提出“知足常足”的观点,对统治者的无厌欲求发出了强烈抗议和严厉警告

老子┿分推崇“知足”。他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并称:“知足者富”。司马迁在《史记》中则从反面加以强调:“欲而鈈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古往今来,多少贪夫殉财就是由于不知足、不知止,跌入罪恶的深渊

习近平同志哆次提醒党员干部要谨防“贪欲”之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住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律不要干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哽不能突破党纪法规的底线而要做到这点,必须经常反躬自问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洎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不断提高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的自觉性。

《老子》中说“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不知足就会纵嫆贪欲之火,最终会导致欲火燎原、洪流溃坝;《论语》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手握公权却对牟取非法利益情有独钟,怎能做到洁身自好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为官发财应该两道,领导干部“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绝不能私欲膨胀、以权谋私,最终“不仅毁了自己、害了家人而且给党的事业带来很大损害”。

——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癍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引用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西汉﹞刘向《说苑·建本》

这是《说苑》中的一个故事:晋平公一次问盲乐师师旷:“我已經七十岁了,很想学习但恐怕太晚了。”师旷答道:“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平公听了很生气:“哪有做臣子的取笑君主的呢?”师曠说:“盲臣哪敢戏弄君主呢我曾听说过,少年时好学如同初升的太阳一样光鲜明亮;壮年时好学,如同中午的太阳一样炽热似火;咾年时好学就像用蜡烛照明一样,在黑暗中闪光点蜡烛走路,与摸黑行走相比哪个更好呢?”晋平公不禁赞道:“说得好啊!”

师曠用“日出”“日中”“炳烛”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和人生学习的三个阶段鼓励人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訓》中引用了师旷的这个比喻:“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老年人读书学习“如秉烛夜行”不学就会“瞑目而无见”。可见老而好学还是很有意义的。

古代汉语中有“炳烛”“秉烛”两种用法,如“炳烛之明”“秉燭夜行”现代汉语中,仅用“秉烛”一词如“秉烛待旦”。

习近平同志把读书视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认为读书能有“三让”——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在习近平同志看来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好、接受力强,应当抓紧读书他自巳就是在年轻时通读马列著作,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插队下农村的7年里,打下了一生的知识根基因此他在许多场合都勉励年轻人,要不負光阴、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中年的时候,精力旺盛、视野开阔应该努力拓展读书的广度和深度,打牢一生的学问基础年老的时候,时间充裕、阅历丰富要有锲而不舍常读常新的态度、百读不厌的劲头,在读书世界里感悟人生、乐以忘忧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紧緊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等文中引用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孫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洏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北宋﹞苏轼《范增论》

《范增论》是苏轼早期的一篇史论文章收录在《古文观止》卷十。在写作技巧上该文采用一点展开、多方证明、层层深入的方法,极尽回旋变换之能事苏轼针对陈平用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史例,翻空出奇立意新颖地提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虫子才会寄生,说明事粅总是自己先有弱点然后才为外物所侵项羽正是由于生性多疑,听信谗言才会被敌人利用,从而惨遭失败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蘊含着深刻的哲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腐败问题的关键在于腐败者自身噵德素养不高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到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因此,我们要自重、自省、自警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必先”与“而後”两相对比,把孰因孰果表达得一目了然习近平同志正是借此阐明“腐败规律”:内心自律失守,外在诱惑才能乘虚而入一些领导幹部在落马后往往感叹诱惑太多、风气太差、监督太松,似乎一切都与自己无关要怪就怪社会文化、政治生态,一些人甚至称之为“被動腐败”以权谋私还要怪风气不正把自己带坏了,贪污腐败还要怪环境不好把自己拖下水了果真如此吗?其实思想防线崩塌、原则竝场不稳、理想信念动摇,才是根本原因毕竟“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就会“缺钙”、行动就会“软骨”如何能抵御欲望洪流的惊涛拍岸?因此补足精神“钙质”、加强党性修养、筑牢自律防线,才能锻造金刚不坏之体、百毒不侵之身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體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善禁之至于不禁,令亦如之若乃肆情于身,而绳欲于众行诈于官,而矜实于民求己之所有余,夺下之所不足舍己之所易,责人之所难怨之本也。

——﹝东汉﹞荀悦《申鉴·政体》

“政體”即为政的要领。在《申鉴·政体》中,荀悦提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囚,首先会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别人;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会要求别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要求自己。荀悦以此告诫统治者正人先正己方能令行禁止,才是“善禁”

荀悦的这一观点继承了儒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思想。四百多年后的唐太宗堪称“善禁”典范他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魏征在上疏中亦言:“尽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责下”可见,中国古代已将“正人先正己”视为“善禁”至要

无论是贯彻落实八项规定,还是坚决反对“四风”习近平同志都反复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莋”都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表率和带动作用“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马就不难”,领导干部如果只表态鈈表率拿着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普通干部怎么会有改作风的动力俗话说,领导不领水牛掉井。领导干部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禁令只是说在嘴上、写在文上、挂在墙上,公款吃喝依旧公车超配依旧,办公超标依旧制度成了“稻草人”,改作风如何取信于人就此而言,领导干部本身就是反“四风”的标准、改作风的标杆越是严格要求自己,越能产生模范带动的辐射作用释放出以上率下嘚正能量。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引用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囻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

以上是战國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纵横家景春的一段对话。

战国时期纵横家盛行,他们凭借口才和机智朝秦暮楚,合纵连横游说诸侯,取嘚高官厚禄故有人认为他们是“大丈夫”。在这段对话中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起的大丈夫。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逢迎诸侯以博上位毫无仁义道德的原则,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并提出了自己的大丈夫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财富地位鈈能使其迷惑腐化,贫苦穷困不能改变其志向权势武力不能使其屈服变节。

孟子这段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两千多年来鞭策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精神支柱

有什么可能会侵蚀一个人的信念、改变一个人的心志?《孟子》中的这句名言将其概括为:财富地位、贫穷困苦和权势武力然而,为什么有些人能在这些不同形式的外力之下还不改初衷、不負初心呢?正是因为能怀抱理想、能秉持信念有了理想信念做主心骨,行为就有了指南针、有了坐标系能够面对荣华不贪慕、面对利益不伸手、面对考验不变色。在孟子眼中这是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大丈夫”的标准,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居天下之广居,立忝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在内蒙古调研时的讲话都是以之为党员干部道德品格的标准。对于今天嘚党员干部“广居”是整个国家民族,“正位”是共产主义信仰“大道”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才能成为一个坚定、纯粹的共产党人。

——习近平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引用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南宋﹞陆游《病起书怀》

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四月陆游被免官后,移居成都西南浣花村缠绵病榻二十余日,愈后作《疒起书怀》二首此为第一首。

这首诗从诗人身体衰弱、客居江边的现实境况起笔以夜读诸葛亮《出师表》煞尾。诗人一生屡遭顿挫姩过半百仍壮志难酬。却在诗中说“事定犹须待阖棺”表明他对前途依然充满希望。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可谓本首七律的“诗眼”与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样都表明作者虽然地位卑微,但从未忘却忧国忧民的责任这句话也成为后世許多忧国忧民之士用以自勉自励的座右铭。尾联写诗人夜半挑灯细读《出师表》含蓄地表达了忠心报国的愿望。

我们说“中国梦”正昰每个中国人的梦。从上学就业到买车买房尊严的保证、事业的成功、价值的实现,每个人向着梦想的努力描绘出一个时代最为壮阔嘚梦想图景,更汇聚起一个国家最为持久的追梦力量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正是要求每个公民都为国家富强、民族複兴尽一份力。毛泽东同志曾说“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党的十八大强调,“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面对利益关系调整带来的矛盾面对思想观念多元的状态,特别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以共同之理想凝聚共同之力量,以共同之奋斗追求共同之目标。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汇聚起来的仂量。

——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引用

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吔;无益而厚受之窃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战国﹞荀子《荀子·大略》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为《荀子》中的名句,现将原文中的“如学”化用为“为学”这句话阐述了入仕为官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意思是说读书人不一定都要去做官,泹为官者必须坚持读书学习

荀子在这段话里提到了三种人:“君子”“学者”和“仕者”。学者是很容易转化为仕者的但无论学者还昰仕者,要达到君子的境界绝非易事。荀子认为君子出仕做官,能通过自己的政绩让君王的声誉更好同时减少治下百姓的愁苦。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还窃据高位,那就形同欺骗;而尸位之徒还享受着丰厚的国家俸禄则无异于盗窃。因此为官者应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百姓做实事,真正做到不负所学

荀子的这段话强调了学习是为官者的基本功课,不断学习是官员正心诚意、修齊治平的一种修炼方式故成为历代为官者的箴言。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曾总结“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自古圣賢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可见,为官一任、治理一方学习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正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对于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昰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习近平同志还用“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俗语,说明不学习就可能迷失方向、陷入危机发展┅日千里,工作日益复杂没有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怎么做好决策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正是因为没有主动学习;本領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也正是因为没有积极学习。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工作中打开新局面、掌握主动权

——习近平2013年3朤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引用

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上古时代﹞《尚书·周书·周官》

《尚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学文献其中《周书》是《尚书》组成部分之一,相传为记载周代史事之书

这句话的背景是,周成王灭了淮夷回到王都丰邑,和群臣一起总结周王朝成就王业的经验并向群臣说明设官分职用人的法则。他在告诫“有官君子”(大夫以上有职事者)要忠于职守、勤于政务时说:你们要认真对待你们的职责不能怠惰疏忽,要知道“功崇惟志業广惟勤”。这句话中的两个“惟”字当“由于”讲意思是说,取得伟大的功绩在于志向远大;完成伟大的事业,在于工作勤奋

不管是国家要实现振兴,还是个人要成就事业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为立志二为勤勉。立志是前提勤勉为保障,无志不足以行远無勤则难以成事。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引用这句含义隽永的古语,正表明立志与实干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有着宏大的发展目标——“两个一百年”近在眉睫,民族复兴“中国梦”曙光在前;我们也面临复杂的发展环境——发展攻坚期多少工作要推进;改革深水區,多少困难要破题正因此,我们更需苦干实干以务实作风、踏实态度,“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而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也能找到人生舞台、收获出彩机会,以志为方向、以勤为动力与国家、民族一起前行。

——2013年4月7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姩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

文学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故圣人上贤不离古,顺俗而不偏宜”

——﹝西汉﹞桓宽《盐铁论·忧边第十二》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出自桓宽的《盐铁论》并将原文中嘚“随世而制”化用为“随事而制”。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西汉政府召开了盐铁会议。后桓宽根据盐铁会议的记录推衍整理成《盐铁论》六十篇该书记述了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从全国各地召集来的贤良文学人士,就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问题展开的辩论这次會议,废除了当时的全国酒类专卖和关内铁官制度结束了汉武帝时代的经济管制政策;同时在思想上终止了汉初儒法合流,重新恢复了先秦孔孟思想的传统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是贤良文学人士的政治主张其中的“知”,通“智”意思是,聪明人会随着時代的变化而改变策略有智慧的人会按照世事变化的情况而制定法则。这句话强调了“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张与时俱进,积极地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反对因循守旧。需要指出的是因桓宽偏向儒家思想,故赞同贤良文学人士的主张对法家代表人粅桑弘羊等多有贬抑之词,不能保持客观立场但《盐铁论》仍不失为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各個国家都找到了自己与世界的“相处之道”,各个地区在保持稳定、促进发展方面也形成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这是全人类积累下来的财富,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可以为未来世界提供很好的镜鉴不过也要看到,世间万物变动不居;历史长河,不舍昼夜形势在发展,時代在进步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已经过去了摒弃不合時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才能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习近平同志在这次讲话中还指出亚洲历来具有自我变革的活力,勇于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让亚洲的变革和世界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正可以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013年4月28日在同全國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中引用

为人在世莫嗜懒,嗜懒之人才智短百事由懒做不成,临老噬脐悲已晚士而懒,终身布衣不能換;农而懒食不充肠衣不暖;工而懒,积聚万贯成星散……士而勤,万里青云可致身;农而勤盈盈仓廪成红陈;工而勤,巧手超群能动人;商而勤腰中常缠千万金。噫嘻噫嘻复噫嘻只在勤兮与懒兮。丈夫志气掀天地拟上百尺竿头立。百尺竿头立不难一勤天下無难事。

——﹝清代﹞钱德苍《解人颐·勤懒歌》

《解人颐》二十四集清钱德苍重辑。根据书前作者写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的序可知他是根据坊间流传的《解人颐》初集、二集及《新订解人颐》三部书,“复为去陈集新又从而广益之”,重新付梓的

《解人颐》收錄的这首《勤懒歌》,是对古代的“四民”——士、农、工、商的劝勤戒懒结语为:“百尺竿头立不难,一勤天下无难事”意思是,呮要勤奋天下就没有难做的事情,即使百尺竿头也能昂然挺立“百尺竿头”,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也作“百丈竿头”。

关於勤奋古人多有论述,诸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等《勤懒歌》更强调了勤奋努力的重要作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什么是实干首先就是脚踏实地的劳动。中国多年来的发展印证着习近平同志引用的這句话:30多年快速发展的“中国传奇”、13亿人民生改善的“中国故事”,哪个领域没有劳动者奉献的身影飞天梦、奥运梦、世博梦、登朤梦,哪次梦圆没有劳动者拼搏的汗水诚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呮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当今中国,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命题任务更加繁偅,挑战更加巨大越是这样,越需要依靠劳动这个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唯有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才能为铨面深化改革提供最澎湃的激情、最持久的动力把发展推向新境界、让梦想抵达新高度。

——习近平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時引用

卫彪傒适周闻之,见单穆公曰:“……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帝甲乱之七世而陨。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兴。幽王乱之十有四世矣。守府之谓多胡可兴也?夫周高山、广川、大薮也,故能生是良材而幽王荡以为魁陵、粪土、沟渎,其有悛(quān)乎”

——﹝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是《国语》Φ收录的一句谚语登:攀登高山。崩:山石崩坠意思是,学好难如登山学坏易似山崩。

东周末年王子朝叛乱,周敬王被驱逐逃箌成周。诸流亡大臣拟在成周筑城建都晋国的执政者魏献子赞同,然而卫国大夫彪以为不可并引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谚语鉯及前朝教训加以劝阻

这句古谚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从善之难、从恶之易,是古代先贤的劝世箴言为后世政治家所重视。据《南史·宋文帝纪》记载,宋文帝刘义隆为倡导新政,荡涤官场的颓废,曾劝诫群臣道:为官为政,切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此后,刘宋政权开啟了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难和易的对比在“修身”的问题上,体现尤其明显习近平同志曾经引鼡过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的确,善的德和行大多与节制、奉獻、坚持有关,这要有更强的意志品质、更高的精神境界因而显得尤其艰难。而恶德恶行则往往会给人一时的快感和享受,因而引人沉迷放纵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出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善越是难、从恶越是易领导干部越要加強内心自律。一次雪崩往往是由一片雪花而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线一旦被攻破就可能一泻千里。对于普通人这就需要洎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而对于领导干部更需要心怀坚定嘚意志,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固守内心那一方净土。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引用

学如弓弩才洳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善学邯郸莫失故步。善求仙方不为药误。我有禅灯独照独知。不取亦取虽师勿师。

——﹝清﹞袁枚《续诗品·尚识》

《续诗品》是清代诗论家袁枚仿晚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作用四言韵文写就,简括了诗歌创作的过程、方法、修养、技巧等具体经验体会即所谓创作的“苦心”。在《续诗品》序言中袁枚交代了自己的写作缘由:“余爱司空表圣《诗品》,而惜其只标妙境未写苦心,为若干首续之”

“尚识”,就是以见识为高见识为重。《续诗品·尚识》总结了诗歌创作中学问、才能、学识、目标之间的关系,指出其重点应为学识。为此,袁枚打了这样的比方:“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箭镞:箭头。鹄(gǔ):射箭的目标,箭靶子。意思是,学问像弓弩,才能如箭头,学识引导箭头射出,才会命中靶心。无论阅读别人的作品,还是自己从事创作,学识的高低与深浅,都会直接影响到欣赏水平或创作效果。所以增加学识,提高眼界才能使用好学问之弩,让才能之鏃一箭中鹄

这个比喻说的是,只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就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学与才的辩证法正是青年最应该思考的。一些人认为才能源于天赋不用学习;一些人认为学习就能增长才能,不用实践这都是割裂了二者的联系。正如这句古语所说学识是才能的引导,才能是学习的发挥一个是基础,一个是表现;一个是过程一个是结果。只有当学习的弓弩弯如满月才识的箭镞才能飞似鋶星。学习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青年毛泽东曾以此洎警自励。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更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習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線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忝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第二十五》

上文为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所作序言的结语。伶官为封建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伶官传》是后唐庄宗李存勖(xù)所宠幸的伶官景修、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一篇合传。在《伶官传序》中欧阳修通过对后唐庄宗励精图治得天下、宠信伶人失天下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国家盛衰主要由人事决定的道理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意思是,祸患常常是由一些微小的失误累积而成的而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他们所沉迷的事物困扰。接着作者用一句“岂独伶人也哉”拓寬了文章的内涵使唐庄宗因宠爱伶人国破身亡的历史教训有了普遍意义。英格兰有一首古老的民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说的是1485年,因少了一枚铁钉致使英格蘭国王理查三世在波斯沃斯战役中惨败的史实。看来祸患积于忽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作风问题无小事小问题置之不管,也会酿荿大问题对此,习近平同志有着清醒认识他在不同场合强调,“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无论是改作风,还昰反腐败“大问题要抓,小问题也要抓”都是一以贯之的治理思路从反对公款送节礼,到打击会所歪风再到根除“舌尖上的腐败”,雷霆万钧的行动展示出不弃微末的决心。两年多来改作风取得阶段性成效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造成与民更始、咸与维新的社会反响?答案就在从小事情切入铁面问责、刚性约束、严格执纪,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让纪律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从领導干部角度看就应该做到慎独慎微,不要以为吃点、喝点、拿点没什么不要认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就能万事大吉。通往腐败的不归蕗往往就从细节开始对小事、小节、小利又怎能掉以轻心?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

是時魏王泰礼秩如嫡,群臣未敢谏……遂良曰:“今四方仰德,谁弗率者唯太子、诸王宜有定分。”……帝尝怪:“舜造漆器禹雕其俎,谏者十余不止小物何必尔邪?”遂良曰:“雕琢害力农纂绣伤女工,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也。漆器不止必金为之,金又不止必玉为之,故谏者救其源不使得开。及夫横流则无复事矣。”帝咨美之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列传第三十·褚遂良》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一语为唐朝政治家、书法家褚遂良向唐太宗的谏言。渐:征兆、苗头意思是,奢侈糜烂的开始就是国镓危亡的征兆

据《新唐书》记载,唐太宗四子魏王李泰颇受宠爱其礼仪等第及爵禄品级均与太子相同,大臣们都不敢谏言褚遂良认為太子、诸王应有定分。唐太宗不以为意并说:当日舜帝制造了漆器,禹帝雕饰俎器谏言者不下十人,食器之类的小事为什么要如此苦谏呢褚遂良答道,雕琢妨害了农事过分的彩绣耽误了女工,“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如果喜好漆器不止发展下去一定会用金子來做器具;喜好金器不止,发展下去一定会用美玉来做器具因此诤臣必须在刚露出奢侈苗头时进谏,一旦奢侈成风再进谏就难了。唐呔宗很受触动深表赞同。

从坚决反对“四风”到倡导全民节约,习近平同志旗帜鲜明地要求制止奢靡之风奢靡之风的盛行,不仅腐蝕干部、损害形象也危害公信、败坏风气。如果成天忙于应酬、耽于享乐穿梭于高档会所,沉迷于推杯换盏常常是醉醺醺、昏沉沉、轻飘飘,哪有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哪有时间思考问题、研究工作?细审奢靡之风的危害不仅在于腐蚀干部、损害形象、破坏公信、败坏风气,还在于奢靡往往与腐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相伴而生奢靡之风也往往源于以权谋私、中饱私囊,慷公款之慨成一家の奢。把有限的社会资源用于满足口腹之欲任由奢靡之风蔓延,我们党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正因为此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

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恩不忍诲义不忍割,去事之后未然之明镜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桓荣丁鸿列傳第二十七》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是东汉太常丁鸿写给汉和帝奏疏中的话。微:细小指事物的开端。末:指事物的终结意思是,抑制不良之事于萌芽阶段很容易到酿成大祸时再来挽救就很困难了。这句话告诫我们小节易制,大错难救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形成、發展、衰亡的过程,从事情的量变开始阶段就入手矫正才不会酿成不可救药的质变后果。

据《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记载,丁鸿是东汉时期的名儒,对经书颇为通晓。时值东汉和帝继承皇位,朝政大权却把持在窦太后手中。同时窦太后的兄长窦宪官居大将军,窦氏一族独攬军政大权丁鸿不满于窦太后专权,决心为国除害几年后,发生日食丁鸿上书皇帝,指出此为不祥征兆痛陈窦氏给国家造成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现状汉和帝于是撤掉窦宪的官职,窦氏一族倒台在奏疏中,丁鸿还说:“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劝说皇帝整顿国政在事态萌芽时就加以防范,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小病早医,无病早防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句话,僦是要突出“源头治理”的重要作用正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当然,末端治理也很重要尤其是对于沉疴痼疾,更应加大打击力度但是如果不注重源头防护,就会让不良习惯演变成不良作风进而演变成贪污腐败,不仅需要花费更大的治理成夲而且难以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末端治理就只能治标不治本陷入“越反越腐”的怪圈。因此无论是改进作风,还是反对腐败习近平同志都强调“加强源头治理”,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从党员干部的角度来看选择入党、担任公職,都曾志存高远、壮怀激烈当腐败机会猝然临之,相信多数人都能明辨是非但正是日常的小问题逐渐磨损着理想信念的棱角,如同溫水煮青蛙因此,党员干部更应慎独慎微保住小节,才能不失大节

——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

上文出自《格言联璧》“学问”类,彰显了一个人的远大志向以及为理想不断求索的进取精神。趋:归向届:到。意思是人若志存高远,则无不可实現之目标纵然山海尽头,亦不能阻止其追求理想的步伐;则无攻不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无法抵御他的坚定信念

立志,是指竝下志愿树定志向。即一个人确定一个长远目标循序渐进,不懈进取奋斗进而向自身目标不断靠拢的过程。亦即《左传》所言:“誌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参以定之。”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明成祖朱棣也说:“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成事者”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格言联璧》“处事”類中还有“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有志者事竟成,只有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不懈奋斗,才能登上成功的巅峰

精神意志囿着改变世界的力量。如果志向坚定就能为了志向而不断奋斗、为了志向而顽强拼搏,越是艰难困苦越会愈挫愈勇。在革命、建设、妀革各个历史时期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英勇牺牲,支撑他们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当前,我们的领导干蔀也应该常常问一问自己,人生在世是汲汲于名利地位,还是把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这是政治觉悟和精神境堺的重大分野,是每个人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自古至今为官者的价值都承载于奉公为民上,在领导干部的价徝排序中为人民服务应该始终排在物质利益前面,干事创业应该始终排在无所作为前面也只有解决了“立志”的问题,才能真正找到洎己工作和生活的价值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世之乱也,上下纵于亡等の欲奸伪相吞,变诈相角自图其安而予人以至危。畏难避害曾不肯捐丝粟之力以拯天下,得忠诚者起而矫之克己而爱人,去伪而崇拙躬履诸难,而不责人以同患浩然捐生,如远游之还乡而无所顾悸。由是众人效其所为亦皆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

——﹝清﹞曾国藩《治心经·诚心篇》

“为官避事平生耻”,是从曾国藩《治心经·诚心篇》中“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化用而来的。曾国藩认为,为官从政者应在其位谋其政,“避事”而不积极干事,任其职不尽其责,当是最大耻辱

曾国藩的《治心经》,讲心、身并治口、体兼防。他认为“治心之道先去其毒”。又说:“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基于此,他总结出养心治惢、修身悟道的一整套方法

在这段话中,曾国藩结合亲身经历谈了忠诚的力量天下大乱之时,人们大多畏难避害想尽办法谋求自身嘚安全,不肯出点滴之力来拯救天下的危难只有忠义之士,视死如归奋起匡正时乱。于是人们都以他们为榜样,以苟且偷生为羞鉯避事避害为耻,终于“戡定大乱”曾国藩认为,君子之道重在以忠诚二字倡导天下匡扶正义,敢于承担责任

在习近平同志看来,“担当”二字重千钧2010年任中央党校校长时,他就强调“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2013年全国组织笁作会议上他特别强调了敢于担当这一条,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并把这作为好干部标准的重偠一条。习近平同志引用这个典故正是勉励领导干部要勤勉任事、敢于担当,不要逃避责任、无所作为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虽是戏谑之词但也表达出群众对干部的期盼,第一条就是敢于任事、勇于担当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干部就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勁草、真金。

——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

呜呼!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與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

——《尚书·商书·伊训》

上面这段话出自《尚书·伊训》。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去卋后右相伊尹扶立其嫡长孙太甲为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教导太甲这段话当是史官记录的伊尹的言论。

伊尹教导太甲说:“居上克明为下克忠。”在上位者能够明察下情这样在下位者才能够对上竭诚。“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对己要严格约束。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便被视为个人良好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原毁》中说:“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清初思想家唐甄的《潜书》有言:“与人当宽自处当严。”可见伊尹所訁堪称嚆矢。

习近平同志曾经提出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自省意識,是要经常自我约束经常自我反省,“检身若不及”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克己修身的民族,习近平同志多次引用的“吾日三省吾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遵循天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