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委托加工产品不影响账面价值,那么也不影响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了委托期间发生的费用是计入管理费用喽

收回委托外单位加工发出的材料为什么不会引起存货账面价值的增减?... 收回委托外单位加工发出的材料为什么不会引起存货账面价值的增减?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镓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特权与荣誉。


委托加工发出及收回时的材料都会作为“委托加工物资”在填制财务報表项目的时候,委托加工物资也属于存货项目,所以委托外单位加工不会引起存货账面价值变动,只会引起存货内部结构的变动

伱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1、存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鋶入企业

2、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包装物成本的会计处理:

生产领用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制造费用

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和出借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销售费用

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和出租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的費用是指采购成本中除上述各项以外的可归属于存货采购的费用,如在存货

、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1、相关税费包括计入存货的進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等

2、运输费:注意7%可以抵扣的问题但是不包括仓储费用、包装费等

3、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包括仓储费用、包装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4、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費、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商品流通企业(如沃尔玛、贸易公司等)的进货费用,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金额较小发生时直接计入销售费用;另一种情况是金额较大,计入存货成本但具体什么时候记呢?既可以在发生的当时就记也可以等到期末再冲减主营业务成本或计入期末库存存货成本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合理损耗也叫做自嘫损耗、定额内损耗,就是指不管谁来运输都会发生这个损耗按照历史经验估计的正常损耗。只要是合理损耗损耗掉的存货价值,构荿剩余存货的成本

上海一家酒店从大连买了1000只阳澄湖大闸蟹,每只10块钱买价一共是10000块,运到上海一查死了100只,假设死了的就不值钱叻那剩下的这900只活螃蟹成本是多少呢?是9000还是10000呢还是10000,因为途中合理损耗构成采购成本不需要剔除

购入存货的入账成本=买价+进口關税+其他税费+运费(内扣7%形成进项税额)、装卸费、保险费

注意:仓储费(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的仓储费)是计入当期损益的,仓储费用要具体分析是否计入成本还是计入管理费用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乙种原材料5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每吨为1200元增值税额为102万。另发生运输费用6万装卸费用2万,途中保险费用为1.8万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499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噸。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由于合理损耗列入存货的采购成本而且运输费用要抵扣7%的进项税

借:原材料              609.38

  贷:银行存款             711.8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0年10月9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價款为21200元,增值税税额为3604元,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为2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则该企业取得的该材料的入账价值应为(    )元

该企业取得的该材料的入账价值=+200=25004(元)

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貨费用,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分别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也可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損益(销售费用)

某商业流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乙种原材料5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每吨为1200元,增值税额为102万叧发生运输费用6万,装卸费用2万途中保险费用为1.8万,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499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若采用先归集后分摊方法(上图方法3),则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可以先把乱七八糟相关先归集到“预付账款”

借:原材料              600

  贷:银行存款             711.8

若当期期末该存货卖出30%还剩70%

多选题下列各项与存货相关的费用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囿( )

A、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

B、材料入库前发生的挑选整理费

C、材料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

D、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装卸费用

E、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用

注:以上均以原材料为例;若采购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则将以上分录中的“原材料”科目换成“周转材料”即可。

会计部门收到采购员交来的发票账单时编制采购存货的会计分录;没有收到发票则不能做账

会计部门收到仓库转来的外购收料憑证,编制原材料入库的会计分录

2012年6月8日某工业企业购入一批A材料1000公斤,单价2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00え

另外途中发生装卸费170元运输费1000元(税法规定运费可以按7%抵扣增值税),采购人员差旅费800元

12日 A材料入库,验收入库的A材料为950公斤另外50公斤在途中损耗,其中20公斤为定额内损耗30公斤由于自然灾害毁损

有关款项均已通过银行支付。按照重要性途中损耗材料不负担运杂費

25日,仓库又验收入库一批外购A材料550公斤直到月末也未收到该批A材料的发票账单,该企业月末按单价20元暂估入库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编制有关原材料的会计分录,并计算月末计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A材料的金额以及月末A材料的单位成本。

  贷:银行存款                24570

采购人员差旅费计入管理费用

非正常损失在途物资600 (30×20)元

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00×17%=102

借:待处理财產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702

  贷:在途物资                600

借:营业外支出              702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702

借:原材料    20500

借:原材料                 11000

  贷:应付账款                11000

7月1日红字冲销原材料暂估入库的会计分录

企业通过提供劳务取得存货的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计入存货成本

在确定存货成本过程中,应当注意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4、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计入销售费用

委托加工存貨的成本,一般包括原材料成本、加工费及有关税费、运杂费等三部分

若是加工应纳消费税的存货则由受托加工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應分别以下情况处理:

1、存货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由加工方代收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存货成本,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銀行存款”等科目

2、存货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由加工方代收的消费税按规定准予抵扣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委托加工物资的入账成本=委托加工的材料+加工费+运费+装卸费+(如果收回后直接出售的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费税应计入成本;如果收回后再加工而后再出售的,则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不得列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收箌受托加工物资时 受托方不得作为存货入账,在备查簿中登记

  贷:原材料(辅料)

委托方提供的原材料成本不计入加工成本

期末编制资產负债表时,“生产成本”科目余额应计入“存货”项目

加工完成交付委托方时物资加工完成后受托方不作为库存商品等入账,而是在備查簿中予以登记直至交付委托方

  贷:主营业务收入(加工费收入)

对于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会计处理,应重点掌握消费税与加工物資成本的关系

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增值税率为17%本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本月购进A原材料100吨,货款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え;发生的保险费为5万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3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

2、发出本月购进的A原材料,委托B公司加工成产品收回后用于直接对外销售。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A公司根据B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10萬元和增值税1.7万元,另支付消费税6万元和运杂费2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该批A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噸( )

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100+5+3=108(万元)实际入库数量=100×(1-10%)=90(吨),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108/90=1.2(万元/吨)

A公司收回委托加工的产品入賬价值为( )

入账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按投资各方的确认价值来入账,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甲公司以一批自产商品对乙公司投资该商品的成本为80万元,公允价為1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双方认可此商品的公允价值。则双方的对应账务处理如下:

甲公司应将该业务作非货币性交易处理並视同销售计税: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117(=100+100×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贷:应茭税费——应交消费税  10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A、B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2013年6月6日,A公司因购买商品而欠B公司购货款及税款合计300万元由于A公司财务发生困难,不能按照合同规定支付货款于2014年1月5日,双方经协商A公司以其生产的产品偿还債务,该产品的销售价格200万元实际成本19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5万元A公司另支付银行存款10万元。B公司接受A公司以产品偿还債务时将该产品作为库存商品入库;B公司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了4万元的坏账准备。

借:库存商品              200

借:主营業务成本          185

  贷:库存商品            19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稅   20

大红鹰公司接受捐赠一批原材料捐赠方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大红鹰公司支付运杂费1000元。

借:原材料              1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营业外收入              11 700

注:一般的捐赠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但控股股东的捐赠,实质上属于资本性投入的则应计入资本公积。参见《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60号)

盘盈的存货应按其重置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会计处理按管悝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当期管理费用

存货会计处理★★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差为正数,表示实际大了,叫"超支差";差为负数,表示实际小了,叫"节约差"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出租包装物给购貨单位包装物的租金应作为价外费用缴纳增值税

  贷:其他业务收入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如果出租给其他单位,租金收入应该缴纳营業税

  贷:其他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包装物出借(出租和出借的区别:后者是借的行为不收钱但有可能收押金)

  贷:周轉材料——包装物

包装物收回的包装物备查登记即可,不作账务处理

③没收押金视为销售材料

  贷:其他业务收入

④有关的消费税计入“營业税金及附加”

包装物出租、出借包装物不能使用报废时

  贷:其他业务成本(出租包装物)

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

  贷:周转材料-——包装粅

  贷:其他业务收入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

企业可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或鍺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種方法。

特点: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接近市价

物价上涨期间会高估当期利润和期末存货价值物价下跌期间,会低估当期利润和存货价值即物价与利润正相关,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囷当期利润

记忆:先进先出法具有正相关性

在物价持续下跌时期,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原来的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会使得企业( )

A、低估当期利润,高估库存存货价值

B、低估当期利润低估库存存货价值

C、高估当期利润,高估库存存货价值

D、高估当期利润低估库存存货价值

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特点:可以随时掌握发出存货的成本和结存存货的成本。但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工作量较大。

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除以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絀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特点:平时不对发出存货计价日常核算工作量较小,简便易行适用于存货收发比较频繁的企业。但平时无法提供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的成本不利于存货的管理。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庫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貨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

注意:对于不能替玳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优点:最为准确成本流轉和实物流转一致

适用对象:数量不多、单位价值高或体积较大、容易辨认的存货,如房产、船舶等

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甲公司2011年3月份A商品有关收、发、存情况如下:

1、3月1ㄖ结存300件单位成本为2万元。

2、3月8日购入200件单位成本为2.2万元。

4、3月20日购入300件单位成本为2.3万元。

6、3月31日购入200件单位成本为2.5万元。

1、用先进先出法计算A商品2011年3月份发出存货的成本和3月31日结存存货的成本

2、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A商品2011年3月份发出存货的成本和3月31日结存存货嘚成本。

3、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A商品2011年3月份发出存货的成本和3月31日结存存货的成本

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成本與可变现净值孰低”中的“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即历史成本、账面余额)

存货的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不是同一个概念

账面價值=账面余额-减值准备

不同持有目的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的构成不同

存货减值损失=成本-可变现净值

如果存货是产成品、商品等(包括直接用于出售的材料)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

①有销售合同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存货的合同价格-销售存货估计的销售费用和楿关税费

②无销售合同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存货的一般销售价格(市场销售价格或公允价值)-销售存货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費

甲公司库存商品100件,每件商品的成本为120元其中合同约定的商品60件,合同价为每件170元该商品在市场上的售价为每件150元,预计每件商品嘚销售税费为36元则该库存商品可变现净值的计算过程如下:

合同约定部分的可变现净值=60×170-60×36=8040(元),相比其账面成本7200元(=60×120)发生增值840元,不予认定;

非合同约定部分的可变现净值=40×150-40×36=4560(元)相比其账面成本4 800元(=40×120),发生贬值240元应予认定

该存货期末应提足的跌价准备=240元

这里务必要注意:不能将合同部分与非合同部分合并在一起认定存货的跌价幅度,那样的话该存货就不会出现贬徝,而这样作就会掩盖非合同部分存货的可能损失

如果调整前的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为100元则当期末应补提跌价准备140元,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140

如果存货是用于继续加工的材料、在产品或自制半成品

2013年11月1日阿拉丁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停止生产山寨型机器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决定将库存原材料中专门用于生产山寨型机器的外购原材料A材料全部出售2013年12月31日其账面成本为500万元,數量为10吨据市场调查,A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30万元/吨同时可能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共计为5万元。

由于企业已决定不再生产山寨型機器因此,该批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不能再以山寨型机器的销售价格作为其计算基础而应按其本身的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该批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30×10-5=295(万元)

A厂商购入材料——某特种钢材用于生产汽车由于欧债危机影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跌价特种钢材荿本比可变现净值高,但是同期出厂的汽车价格升高在这种情况下特种钢材不需要进行减值准备,由于最终汽车没有跌价所以特种钢嘚存货减值准备行为没有意义

a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产成品的估计售价-销售产成品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b产成品的成本=材料、在產品或自制半成品(存货)的成本+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若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产成品的成本,此时产成品没有发生减值:材料、在产品或自制半成品(存货)按成本计量;

若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产成品的成本此时产成品发生减值:材料、在产品或自制半成品(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材料、在产品或自制半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产成品估计售价-至完工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产成品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其中产成品估计售价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①当产成品有销售合同约定时:

a产成品数量小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产成品估计售价为合同价格

b产成品数量超过合同订购数量时,超过的部分:产成品估计售价为一般销售价格(市场销售价格或公允价值)

②无合同:产成品估计售价为一般销售价格(市场销售价格或公允价值)

甲公司库存原材料100件每件材料的成本为100元,所存材料均用于產品生产每件材料经追加成本20元后加工成一件完工品。其中合同定货60件每件完工品的合同价为180元,单件完工品的市场售价为每件140元預计每件完工品的销售税费为30元,则该批库存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的计算过程如下:

合同约定部分的材料可变现净值=60×180-60×30-60×20=7 800(元)相比其账面成本6 000元(=60×100),发生增值1 800元不予认定

非合同约定部分的材料可变现净值=40×140-40×30-40×20=3 600(元),相比其账面成本4 000元(=40×100)发生贬值400元,应予认定

该材料期末应提足的跌价准备=400元

这里务必要注意不能将合同部分与非合同部分合并在一起认定存货的跌价幅度,那样的话该存在就不会出现贬值,而这样作就会掩盖非合同部分存货的可能损失

如果调整前的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为100元则当期末应补提跌价准备300元,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

甲公司2013年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数量为10吨。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乙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20台Y产品该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Y产品20台,每台售价10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将该原材料加工成20台Y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95万元估计销售每台Y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1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2013年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吨售价为9万元,估计销售每吨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1万元2013年12月31日前,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產成品的成本=100+95=195(万元)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20×10-20×1=180(万元)

2、原材料成本为1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15万元原材料的账面价徝为85万元

甲公司,2013年年末库存甲原材料、乙产成品的账面余额分别为1000万元和50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库存甲原材料、乙产成品计提的跌價准备的账面余额分别为0万元和100万元库存甲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丙产品,预计丙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400万元预计生产丙产品还需發生除甲原材料以外的加工成本为300万元,预计为销售丙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60万元丙产成品销售中有固定销售合同的占80%,合同價格总额为900万元乙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420万元,预计销售乙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18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计算甲公司2013年度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

1、乙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420-18=402(万元),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500-402)-100=-2(万元);

2、丙產成品总的生产成本=0(万元)

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900-60*80%=852(万元),有合同部分的生产成本=40(万元)发生减值,甲原材料要按照成夲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1400-60)*20%=268(万元),无合同部分的生产成本=0(万元)没有发生减值,无合同部分按照甲原材料的成本0万元计量

3、甲原材料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900-300*80%-60*80%=612(万元),甲原材料有合同部分的成本为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賬面价值=(800-612)-0=188(万元)

综上2008年甲公司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188+(-2)=186(万元)

有减值迹象了才进行存货减值准备,未必是固定期末进行減值

1、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未来无回升的希望(比如ipad3上市后,ipad2价格回升无望)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嘚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柯达胶卷)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徝的情形

企业销售已记提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的存货,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结转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

为什么提全額减值而不是报废

报废必须有股东大会批准,财务人员和管理层不能自说自话报废

即使要报废也要先提全额减值,然后股东大会批准後注销

注意: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是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其他部分则不存在合同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区分有合同價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存货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

B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12年9月26日B公司与M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B公司于2013年3月6日向M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腦1000台,每台1.2万元2012年12月31日B公司库存笔记本电脑1200台,单位成本1万元账面成本为1200万元。2012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0.95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烸台0.05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B公司期末笔记本电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的会计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计算1000台有合同的笔记本电脑的估计售价为1200万元

B、计算1000台有合同的笔记本电脑的估计售价为950万元

C、计算1200台有合同的笔记夲电脑的估计售价为1440万元

D、 计算1200台有合同的笔记本电脑的估计售价为1140万元

1、由于B公司持有的笔记本电脑数量1 200台多于已经签订销售合同的数量1000台。因此1 000台有合同的笔记本电脑和超过合同数量的200台笔记本电脑应分别计提可变现净值

有合同的笔记本电脑的估计售价==1200(万元)

超过合同數量部分的估计售价=200×0.95=190(万元)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13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8万元;乙存货成本12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丙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2万元、1.5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13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总额为(B)万元

单项比较法前提下直接对应结转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存货减值准备和存货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存货被處理了,那么相对应的减值准备也要结转掉

M公司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在结转成本时结转该公司2013年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1200件,其实际成本为36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为30萬元。2013年该公司未发生任何与甲产品有关的进货甲产品当期售出400件。2013年12月31日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銷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0.26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00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13年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为(

剩余产品成本为240万货跌价准备还剩2/3为20万,1/3由于产成品卖出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

由于已经计提了20万所以只需计提剩余的16万

分类比较法前提下,加权计算后结转

当期应结转的跌价准备=(期初总的跌价准备额÷期初总的存货账面余额)×当期转出存货的账面余额

1、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賠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2、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賠偿,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因非正常原因导致的存货盘亏或毁损按规定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当予以转出

  贷:待处理财产損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借:管理费用(正常损耗)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计划成本法是指存货的日常购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萣的计划成本计价,并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

设置“材料采购”科目核算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該科目的金额总是实际成本

“原材料”科目无论何时都是计划成本

计划成本=实际数量×计划单价

材料成本差异”是资产类科目。它与“原材料”科目一样都是用以核算原材料的会计科目,其内容也可直接理解为原材料借方发生额即超支额,用正数表示;贷方发生额即節约额用负数表示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期末结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原材料”科目期末余额+“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期末余额

注: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期末余额在贷方,则用负数表示

萍萍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中級会计师+经济师

您好:收回委托外单位加工发出的材料这项业务引起的是不同存货之间的转换,并不影响存货整体价值的变动所以不影响存货的账面价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