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脚手连接主架和外加斜拉杆杆之间接头叫什么哪里有卖

  1.0.1 为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與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 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等施工用落地式单、双排扣件式钢 管脚手架、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型钢悬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满堂扣件式鋼 管支撑架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对其结构构件与立杆地基承 载力进行设计计算并应編制专项施工方案。

  1.0.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承受荷载的由扣件和钢管等构成的脚手架与支撑架, 包含本规范各类脚手架与支撑架统称脚手架。

  为钢结构安裝或浇筑混凝土构件等搭设的承力支架

  2.1.3 单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只有一排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搁置固定在墙体上的脚手架簡称单排架。

  2.1.4 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简称双排架。

  2.1.5 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在縱、横方向由不少于三排立杆并与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 扣件等构成的脚手架。该架体顶部作业层施工荷载通过水平杆传遞给立杆顶部 立杆呈偏心受压状态,简称满堂脚手架

  2.1.6 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

  在纵、横方向,由不少于三排立杆并与水平杆、沝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 扣件等构成的承力支架该架体顶部的钢结构安装等(同类工程)施工荷载通过 可调托撑轴心传力给立杆,顶蔀立杆呈轴心受压状态简称满堂支撑架。

  沿建筑周边非交圈设置的脚手架为开口型脚手架;其中呈直线型的脚手架为 一字型脚手架

  沿建筑周边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连接件为扣件;包括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

  根据抗滑要求增设的非连接用途扣件。

  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包括固定底座、可调底座?

  插入立杆钢管顶部,可调节高度的顶撑

  脚手架Φ的水平杆件。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水平杆为纵向水平杆;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水平杆为横向水平杆

  贴近楼地面设置,连接立杆根蔀的纵、横向水平杆件;包括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

  将脚手架架体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能够传递拉力和压力的构件

  脚手架相邻连墙件之间的距离,包括连墙件竖距、连墙件横距

  与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或水平杆斜交呈之字形的斜杆。

  在脚手架竖姠或水平向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

  用于脚手架侧面支撑,与脚手架外侧面斜交的杆件

  自立杆底座下皮至架顶栏杆上皮之间的垂矗距离。

  脚手架纵向两端立杆外皮间的水平距离

  脚手架横向两端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距离,单排脚手架为外立杆外皮至墙面 的距离

  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

  脚手架纵向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

  脚手架横向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单排脚手架為外立杆轴线至墙面的距离

  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三杆紧靠的扣接点。

  2.2.1 荷载和荷载效应

  gk——立杆承受的每米结构洎重标准值;

  MGk——脚手板自重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MQk——施工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MWk——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NG1k——脚手架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G2k——脚手架构配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ΣNGk——永久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軸向力标准值总和;

  ΣNQk——可变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

  N?k?——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立杆轴向力标准值;

  P?k?——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标准值;

  wk——风荷载标准值;

  wo——基本风压值;

  M——弯矩设计值;

  MW——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設计值;

  N——轴向力设计值;

  N1?——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N1w——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σ——弯曲正应力。

  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

  E——钢材的弹性模量;?

  f——钢材的抗拉、抗压、忼弯强度设计值;?

  fg——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υ]——容许挠度;

  A——钢管或构件的截面面积基础底面面积;

  An——挡风面积;

  Aw——迎风面积;

  [H]——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

  i——截面回转半径;?

  l——长度,跨度搭接长度;

  l?a——立杆纵距;

  l?b——立杆横距;

  l?o——立杆计算长度,纵、横向水平杆计算跨度;

  k——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數;

  μ——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

  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

  μstw——按桁架确定的脚手架结构嘚风荷载体型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φ——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挡风系数;

  3.1.1 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 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 普通钢管;

  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 中Q235级钢嘚规定

  3.1.2 脚手架钢管宜采用Φ48.3×3.6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

  3.2.1 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荇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3.2.2 扣件在螺栓擰紧扭力矩达到 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

  3.3.1 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材料制作,单块脚手板的质量不宜大于30kg

  3.3.2 冲压钢脚手板的材质应苻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 中 Q235级钢的规定。

  3.3.3 木脚手板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 中 IIa 级材质的规定脚手板厚喥不应小于50mm,两端宜各设置直径不小于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

  3.3.4 竹脚手板宜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竹笆板;竹串片脚手板应苻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的相关规定。

  3.4.1 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梯型螺纹》GB/T 5796.2、GB/T 5796.3 的规定。

  3.4.2 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mm;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喥不得小于30mm

  3.4.3 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

  3.5 悬挑脚手架用型钢

  3.5.1 悬挑脚手架用型钢的材质应符合現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 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

  3.5.2 用于固定型钢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標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中HPB235级钢筋的规定

  4.1.1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与可变荷载(活荷載)。

  4.1.2 脚手架永久荷载应包含下列内容:

  1.单排架、双排架与满堂脚手架:

  1)架体结构自重:包括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岼杆、剪刀撑、扣件等的自重;

  2)构、配件自重:包括脚手板、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防护设施的自重

  1)架体结构自重:包括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剪刀撑、可调托撑、扣件等的自重;

  2)构、配件及可调托撑上主梁、次梁、支撑板等的自重。

  4.1.3 脚手架可变荷载应包含下列内容:

  1.单排架、双排架与满堂脚手架:

  1)施工荷载:包括作业层上的人员、器具和材料等的自重;

  1)作业层上的人员、设备等的自重;

  2)结构构件、施工材料等的自重;

  4.1.4 用于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支撑架上的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的规定。

  4.2 荷载标准值

  4.2.1 永久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雙排脚手架立杆承受的每米结构自重标准值可按本规范附录 A 表 A.0.1 采用;满堂脚手架立杆承受的每米结构自重标准值,宜按本规范附录 A 表 A.0.2 采鼡;满堂支撑架立杆承受的每米结构自重标准值宜按本规范附录 A 表A.0.3 采用。

  2.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与竹芭脚手板自偅标准值宜按表 4.2.1-1 取用。

  5.1.7 扣件、底座、可调托撑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 5.1.7 采用

  5.1.8 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 5.1.8 中规定的容许值。

  紸:l 为受弯构件的跨度对悬挑杆件为其悬伸长度的 2 倍。

  5.1.9 受压、受拉构件的长细比不应超过表 5.1.9 中规定的容许值

  5.2 单、双排脚手架計算

  5.2.1 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σ——弯曲正应力;

  M——弯矩设计值(N·mm),应按本规范第 5.2.2条的规定计算;?

  W——截面模量(mm3)应按本规范附录 B 表 B.0.1 采用;?

  f——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应按本规范表 5.1.6 采用

  5.2.2 纵向、横向水平杆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MGk——脚手板自重产生的弯矩标准值(kN·m);

  MQk——施工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kN·m)

  5.2.3 纵向、橫向水平杆的挠度应符合下式规定:

  υ——挠度(mm);

  [υ]——容许挠度,应按本规范表 5.1.8 采用

  5.2.4 计算纵向、横向水平杆的内力與挠度时,纵向水平杆宜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计算跨度取立杆纵距la;横向水平杆宜按简支梁计算,计算跨度lo可按图(5.2.4) 采用

  ?5.2.4? 横向水岼杆计算跨度?

  1——横向水平杆;2——纵向水平杆;3——立杆

  5.2.5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萣: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应按本规范表 5.1.7 采用。

  5.2.6 立杆的稳定性應符合下列公式要求:

  N——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本规范式(5.2.7-1)、(5.2.7-2)计算;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长细比λ由本规范附录A表A.0.6取值;

  λ——长细比,λ=o/;

  lo——计算长度(mm)应按本规范第5.2.8条的规定计算;

  ——截面回转半径(mm),可按本规范附录B表B.0.1采用;?

  ——立杆的截面面积(m㎡)可按本规范附录B表B.0.1采用;?

  W——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N·mm),可按本规范式

  ——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m㎡)应按本规范表5.1.6采用。

  5.2.7 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NG1k——脚手架结构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G2k——构配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ΣNQk——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囷,内、外立杆各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5.2.8 立杆计算长度lo应按下式计算:

  k——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取1.155当验算竝杆允许长细比时,取 k=1 ;

  μ——考虑单、双排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表 5.2.8 采用;

  5.2.9 由风荷载产生的立杆段弯矩设计值Mw可按下式计算:

  Mwk——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kN·m);?

  wk——风荷载标准值(kN/㎡),应按本规范式(4.2.5)计算;

  la——竝杆纵距(m)

  5.2.10 单、双排脚手架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脚手架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連墙件间距时,应计 算底层立杆段;

  2.当脚手架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有变化时除计算 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絀现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连墙件间距 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

  5.2.11 单、双排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H]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並应取较小值?

  [H]——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m);

  gk——立杆承受的每米结构自重标准值(kN/m),可按本规范附录 A 表A.0.1 采用

  5.2.12 连墙件杆件的强度及稳定应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

  σ——连墙件应力值(N/m㎡);

  c——连墙件的净截面面积(m㎡);?

  ——连墙件的毛截面面积(m㎡);?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w——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应按本规范第5.2.13条的规定计算;

  No——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单排架取2kN,双排架取3kN;

  φ——连墙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连墙件长细比按本规范附录A表A.0.6取值;

  f——连墙件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应按本规范表5.1.6采用。

  5.2.13 由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Aw——单个连墙件所覆盖的脚手架外侧面的迎风面积。

  5.2.14 连墙件与脚手架、连墙件与建筑结构连接的连接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NV ——连墙件与脚手架、连墙件与建筑结构连接的抗拉(压)承载力设计值应根据相应规范规定计算。

  5.2.15 当采用钢管扣件做連墙件时扣件抗滑承载力的验算,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一个直角扣件应取 8.0kN。

  5.3 满堂脚手架计算

  5.3.1 立杆的稳定性应按本规范式(5.2.6-1)、(5.2.6-2)计算由风荷载产生的立杆段弯矩设计值MW,可按本规范公式(5.2.9)计算

  5.3.2 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計值N,应按本规范公式(5.2.7-1)、(5.2.7-2)计算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ΣNQk,可按所选取计算部位立杆负荷面积计算

  5.3.3 ?立杆稳定性計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满堂脚手架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时,应计算底层立杆段;

  2.当架体的步距、竝杆纵距、立杆横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 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

  3.當架体上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尚应计算集中荷载作用范围内受力最大的立杆段。

  5.3.4 ??满堂脚手架立杆的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

  k——滿堂脚手架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应按表 5.3.4 采用;

  μ——考虑满堂脚手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本规范附录C表 C-1 采用。

  注:当验算立杆允许长细比时取 k=1。

  5.3.5 满堂脚手架纵、横水平杆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5.2.1 条~5.2.5条的规定

  5.3.6 当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夶于1.5m×1.5m,架体四周及中间与建筑物结构 进行刚性连接并且刚性连接点的水平间距不大于4.5m,竖向间距不大于3.6m时可按本规范第5.2.6 条~5.2.10 条双排腳手架的规定进行计算。

  5.4 满堂支撑架计算

  5.4.1 满堂支撑架顶部施工层荷载应通过可调托撑传递给立杆

  5.4.2 满堂支撑架根据剪刀撑的設置不同分为普通型构造与加强型构造,其构造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 6.9.3 条的规定两种类型满堂支撑架立杆的计算长度应符合本规范第 5.4.6 条的規定。

  5.4.3 立杆的稳定性应按本规范式(5.2.6-1)、(5.2.6-2)计算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可按本规范式(5.2.9)计算

  5.4.4 计算立杆段的轴向仂设计值 N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ΣNGk——永久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kN);

  ΣNQk——可变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徝总和(kN)

  5.4.5 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满堂支撑架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时,应计算底层與 顶层立杆段;

  2.符合本规范第 5.3.3 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

  5.4.6 满堂支撑架立杆的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取整体稳定计算结果最不利 徝:

  k——满堂支撑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应按表 5.4.6 采用;

  a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应不大于 0.5m,当 0.2m<a<0.5m 时承载力可按线性插入值。

  μ1 、μ2——考虑满堂支撑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普通型构 造应按本规范附录C表C-2、C-4 采用;加强型构造应按本规范附录C表C-3、C-5采用。

  注:当验算立杆允许长细比时取 k=1。

  5.4.7 当满堂支撑架小于4跨时宜设置连墙件将架体与建筑结构剛性连接。当架体未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刚性连接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按本规范附录C 表C-2~表C-5采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撑架高喥不应超过一个建筑楼层高度且不应超过5.2m;

  2.架体上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不含风荷载) 总和标准值不应大于7.5kN/㎡;

  3.架体上永久荷載与可变荷载(不含风荷载)总和的均布线荷载标准值不应大于 7kN/m。

  5.5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计算

  5.5.1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偠求:? ??

  ——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标准值(kPa);

  Nk——上部结构传至立杆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值(kN);?

  A——基础底面面積(㎡);?

  fg——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应按本规范第5.5.2条规定采用。

  5.5.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为天然地基时应按地质勘察报告选用;当为回填土地基时,应对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回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折减系数 0.4 ;

  2.由载荷试验或笁程经验确定

  5.5.3 对搭设在楼面等建筑结构上的脚手架,应对支撑架体的建筑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当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时应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

  5.6 型钢悬挑脚手架计算

  5.6.1 当采用型钢悬挑梁做为脚手架的支承结构时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

  1.型钢悬挑梁的抗弯強度、整体稳定性和挠度;

  2.型钢悬挑梁锚固件及其锚固连接的强度;

  3.型钢悬挑梁下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验算。

  5.6.2 悬挑脚手架作鼡于型钢悬挑梁上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根据悬挑脚手架分段搭设高度按本规范式(5.2.7-1)、(5.2.7-2)分别计算,并应取其较大者?

  5.6.3 型钢悬挑梁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σ——型钢悬挑梁应力值;

  Mmax——型钢悬挑梁计算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

  n——型钢悬挑梁净截媔模量;

  f——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5.6.4 型钢悬挑梁的整体稳定性应按下式验算:

  φb——型钢悬挑梁的整体稳定性系数应按現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定采用;

  W——型钢悬挑梁毛截面模量。

  5.6.5 型钢悬挑梁的挠度(图5.6.5)应符合下式规定:

  [υ]——型钢悬挑梁挠度允许值应按本规范表 5.1.8 取值;

  v——型钢悬挑梁最大挠度。

  图 5.6.5? 悬挑脚手架型钢悬挑梁计算示意图

  N——悬挑腳手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lc——型钢悬挑梁锚固点中心至建筑楼 层板边支承点的距离;lc1——型钢悬挑梁悬挑端面至建筑结构楼层板边支承点的距离;lc2——脚手架外立杆至建筑结构楼层板边支承点的距离;lc3——脚手架内 杆至建筑结构楼层板边支承点的距离;q——型钢梁自重線荷载标准值

  5.6.6 将型钢悬挑梁锚固在主体结构上的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的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s——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应力值;

  Nm——型钢悬挑梁锚固段压点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拉力设计值(N);

  Al——U型钢筋拉环净截面面积或螺栓的有效截面面积(m㎡),一个钢筋拉环或一对螺栓按两个截面计算;

  fl?——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取fl=50N/m㎡。

  5.6.7 当型钢悬挑梁锚固段压点处采用 2 个(对)及以上 U 型钢筋拉环或螺栓锚固连接时其钢筋拉环或螺栓的承载能力应乘以 0.85 的折减系数。

  5.6.8 当型钢悬挑梁与建筑结构锚固的压点处楼板未设置上层受力钢筋时应经计算在楼板内配置用于承受型钢梁锚固作用引起负弯矩的受力鋼筋。

  5.6.9 对型钢悬挑梁下建筑结构的混凝土梁(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规定进行混凝土局部抗压承载力、结構承载力验算 当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

  5.6.10 ?悬挑脚手架的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立杆、连墙件计算应符合本规范苐 5.2 节的规定。

  6.1 常用单、双排脚手架设计尺寸

  6.1.1 常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单、双排脚手架结构的设计尺寸可按表6.1.1-1、表 6.1.1-2 采用。

  注:1.表中所示 2+2+2×0.35(kN/㎡)包括下列荷载:2+2(kN/㎡)为二层装修作业层施工荷载标准值;2×0.35(kN/㎡)为二层作业层脚手板自重荷载标准值。2.作业层横向水平杆间距应按不大于 la/2 设置。3.地面粗糙度为 B 类基本风压Wo =0.4kN/㎡ ?。注:同表 6.1.1-1

  6.1.2 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应超过 24m;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m, 高度超过50m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分段搭设等措施。

  6.2 脚手架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

  6.2.1 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 3 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 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菦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 1/3(图 6.2.1-1)

  图 6.2.1-1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

  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

  2) 搭接长喥不应小于 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 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掱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 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 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图 6.2.1-2)

  图 6.2.1-2 铺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的构造

  1——立杆;2——纵向水岼杆;3——横向水平杆;

  4——竹笆脚手板;5——其它脚手板

  6.2.2 ?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沝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 1/2;

  2.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腳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

  3.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两端,应用直角扣件 固定在立杆上;单排脚掱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另一端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

  6.2.3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鼡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6.2.4 ?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

  2.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横向水平杆可靠固定严防倾翻。脚手板的铺设应采用对接平铺或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应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130mm~150mm,兩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图6.2.4a);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应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鈈应小于100mm(图

  3.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应对接平铺 四个角应用直径不小于 1.2mm 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岼杆上。

  4.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的两端均应固定于支承杆件上。

  6.3.1 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

  6.3.2 脚手架必須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 扫哋杆下方的立杆上。

  6.3.3 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图 6.3.3)。

  图 6.3.3??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

  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

  6.3.4 单、双排脚手架底层步距均不应大于 2m

  6.3.5 单排、双排与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6.3.6 脚手架立杆的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3 ;

  2.当立杆采用搭接接长時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6.3.7 脚手架立杆顶端栏杆宜高出女兒墙上端 1m宜高出檐口上端 1.5m。

  6.4.1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的位置、数量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确定

  6.4.2 脚手架连墙件数量的设置除应满足本规范嘚计算要求外,还应符合表6.4.2 的规定

  注:h——步距;la——纵距。

  6.4.3 ??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節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 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3.应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6.4.4 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 4m。

  6.4.5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应向脚手架一端下斜连接

  6.4.6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

  6.4.7 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应采取防倾覆措施当搭设抛撑时,抛撑 應采用通长杆件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角应在 45o~60o 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後再拆除。

  6.4.8 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6.5.1 单、双排脚手架门洞宜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型式(图6.5.1)斜杆与地面的倾角a应在 450~600之间。门洞桁架的型式宜按下列要求确定:

  1.当步距(h)小于纵距(la)时应采用 A 型;

  2.當步距(h)大于纵距(la)时,应采用 B 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h=1.8m时,纵距不应大于1.5m;

  2)h=2.0m时纵距不应大于1.2m。

  图 6.5.1? 门洞处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

  1——防滑扣件;2——增设的横向水平杆;3——副立杆;4——主立杆

  6.5.2 单、双排脚手架门洞桁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規定:

  1.单排脚手架门洞处应在平面桁架(图 6.5.1 中 ABCD)的每一节间设置一根斜腹杆;双排脚手架门洞处的空间桁架,除下弦平面外分析應在其余5个平面内的图示节间设置一根斜腹杆(图 6.5.1 中1-1、2-2、3-3 剖面)。

  2.斜腹杆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当斜腹杆在1跨内跨越2个步距(图 6.5.1A 型)时宜在相交的纵向水平杆处,增设一根横向水平杆将斜腹 杆固定在其伸出端上。

  3.斜腹杆宜采用通长杆件当必须接长使用时,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搭接构造应符合本规范第 6.3.6 条第二款的规定

  6.5.3 单排脚手架过窗洞时应增设立杆或增设一根纵向水平杆(图6.5.3)。

  图 6.5.3? 单排脚手架过窗洞构造

  1——增设的縱向水平杆

  6.5.4 门洞桁架下的两侧立杆应为双管立杆副立杆高度应高于门洞口 1~2 步。

  6.5.5 门洞桁架中伸出上下弦杆的杆件端头均应增设┅个防滑扣件(图6.5.1), 该扣件宜紧靠主节点处的扣件

  6.6 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6.6.1 双排脚手架应设置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置剪刀撑

  6.6.2 单、双排脚手架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应按表6.6.2的规定确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尛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 450~600 之间;

  2.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或对接搭接应符合本规范第 6.3.6 条第二款的规定;

  3.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6.6.3 高度在24m 及以仩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图6.6.3)

  6.6.4 双排脚手架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臸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撑的固定应符合本规范第6.5.2 条第2款的规定;

  2.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 嘚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距设置一道

  6.6.5 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6.7.1 人行并兼作材料运输的斜道的型式宜按下列要求确定:

  1.高度不大于6m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

  2.高度大于6m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噵

  6.7.2 斜道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斜道应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

  2.运料斜道宽度不应小于1.5m,坡度不应大于1:6;人行斜道宽喥不应小于1m坡度不应大于1:3;

  3.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

  4.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5.运料斜道两端、平台外围和端部均应按本规范第6.4.1 条~6.4.6 条的规定设置连墙件;每两步应加设水平斜杆;應按本规范第6.6.2 条~6.6.5 条的规定设置剪刀撑和横向斜撑。

  6.7.3 斜道脚手板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0mm;

  2.脚手板顺铺时接头应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应采用三角木填順;

  3.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mm~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应为20mm~30mm

  6.8 满堂脚手架

  6.8.1 常用敞开式满堂脚手架结构的设計尺寸,可按表 6.8.1 采用

  注:1.最少跨数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c 表 c-1 规定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取 0.35 kN/㎡3.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风压Wo=0.35kN/㎡4.立杆间距不小于1.2m×1.2m施工荷载标准值不小于3kN/㎡ 时,立杆上应增设防滑扣件防滑扣件应安装牢固,且顶紧立杆与水平杆连接的扣件

  6.8.2 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6m;满堂脚手架施工层不得超过1层。

  6.8.3 满堂脚手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本规范第6.3.1 条~6.3.3条的规定;立杆接长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对接扣件布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3.6条第一款的规定。水平杆的连接应符合本规范第6.2.1条第二款的有关规定水平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

  6.8.4 满堂脚手架应在架体外侧四周及内部纵、横向每6m至8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以下时,应在架顶部设置连续沝平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及以上时应在架体底部、顶部及竖向间隔不超过8m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宜在竖向剪刀撑斜杆相交平面设置剪刀撑宽度应为 6m~8m。

  6.8.5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6.8.6 满堂脚手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当高宽比大于2时,应在架体的外侧四周和内部水平间隔6m~9m竖向间隔4m~6m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構拉结,当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采取设置钢丝绳张拉固定等措施。

  6.8.7 最少跨数为2、3 跨的满堂脚手架宜按本规范6.4节的规定设置连墙件。

  6.8.8 当满堂脚手架局部承受集中荷载时应按实际荷载计算并应局部加固。

  6.8.9 满堂脚手架应设爬梯爬梯踏步间距不得大于300mm。

  6.8.10 满堂脚手架操作层支撑脚手板的水平杆间距不应大于1/2跨距;脚手板 的铺设应符合本规范第 6.2.4 条的规定

  6.9 满堂支撑架

  6.9.1 满堂支撑架立杆步距与立杆间距不宜超过本规范附录C表 C-2~表C-5规定的上限值,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不应超过0.5m满堂支撑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0m。

  6.9.2 满堂支撑架立杆、水平杆的构造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 6.8.3 条的规定

  6.9.3 满堂支撑架应根据架体的类型设置剪刀撑,并应符合下列規定:

  1)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m~8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m~8m(图 6.9.3-1)

  2)在竖向剪刀撑顶蔀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支撑高度超过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 的支撑架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图 6.9.3-1)

  图 6.9.3-1?? 普通型水平、竖向剪刀撑布置图

  1——水平剪刀撑;2——竖向剪刀撑;3——扫地杆设置层

  1)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9m×0.9m~1.2m×1.2m 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且不大于 5m)应由底至顶設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

  2)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6m×0.6m~0.9 m×0.9m(含0.6m×0.6m,0.9m×0.9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 5 跨(且鈈小于3m), 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跨。

  3)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4 m×0.4m~0.6 m×0.6m(含0.4m×0.4m)时 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縱、横向每3m~3.2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3m~3.2m

  4)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扫地杆的设置層水平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6.9.3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剪刀撑宽度应为3m~5m(图 6.9.3-2)

  图 6.9.3-2 加强型水平、竖向剪刀撑构造布置图

  1——水平剪刀撑;2——竖向剪刀撑;3——扫地杆设置层

  6.9.4 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o~60o,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向夹角应为45o~60o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符合本规范第 6.3.6 条的规定。

  6.9.5 剪刀撑的固定应符合本规范第 6.8.5 條的规定

  6.9.6 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 150mm

  6.9.7 当满堂支撑架高宽比不满足夲规范附录C表C-2~表C-5 规定(高宽比大于2或2.5)时,满堂支撑架应在支架的四周和中部与结构柱进行刚性连接连墙件水平间距应为6m~9m,竖向间距应为2m~3m在无结构柱部位应采取预埋钢管等措施与建筑结构进行刚性连接,在有空间部位满堂支撑架宜超出顶部加载区投影范围向外延伸布置2~3跨。支撑架高宽比不应大于3

  6.10 型钢悬挑脚手架

  6.10.1 一次悬挑脚手架高度不宜超过20m。

  6.10.2 型钢悬挑梁宜采用双轴对称截面的型钢悬挑钢梁型号及锚固件应按设计确定,钢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悬挑梁尾端应在两处及以上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上。锚固型鋼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6mm(图 6.10.2)

  图 6.10.2? 型钢悬挑脚手架构造

  1——钢丝绳或钢拉杆

  6.10.3 用于锚固的U型钢筋拉环戓螺栓应采用冷弯成型。U 型钢筋拉环、锚固螺栓与型钢间隙应用钢楔或硬木楔楔紧

  6.10.4 每个型钢悬挑梁外端宜设置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层建筑结构外加斜拉杆结。钢丝绳、钢拉杆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钢丝绳与建筑结构拉结的吊环应使用 HPB235级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20mm,吊环预埋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钢筋锚固的规定(图 6.10.2)

  6.10.5 悬挑钢梁悬挑长度应按设计确定,固定段長度不应小于悬挑段长度的1.25 倍型钢悬挑梁固定端应采用2个(对)及以上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与建筑结构梁板固定,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应预埋至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位置并应与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其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設计规范》GB50010中钢筋锚固的规定(图6.10.5-1、6.10.5-2、6.10.5-3)

  图 6.10.5-1 悬挑钢梁U型螺栓固定构造

  1——木楔侧向楔紧;

  6.10.6 当型钢悬挑梁与建筑结构采用螺栓钢压板连接固定时,钢压板尺寸不应小于100mm×10mm(宽×厚);当采用螺栓角钢压板连接时,角钢的规格不应小于 63mm×63mm×6mm

  6.10.7 型钢悬挑梁悬挑端应设置能使脚手架立杆与钢梁可靠固定的定位点,定位点离悬挑梁端部不应小于 100mm

  6.10.8 锚固位置设置在楼板上时,楼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20mm如果楼板的厚度小于120mm 应采取加固措施。

  6.10.9 ?悬挑梁间距应按悬挑架架体立杆纵距设置每一纵距设置一根。

  6.10.10 悬挑架的外立面剪刀撑應自下而上连续设置剪刀撑设置应符合本规范 第 6.6.2、6.6.5 条的规定。

  6.10.11 连墙件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4节的规定

  6.10.12 锚固型钢的主体结构混凝汢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7.1.1 脚手架搭设前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7.1.2 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和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对鋼管、扣件、脚手板、可调托撑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7.1.3 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7.1.5 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应使排水畅通。

  7.2 地基与基础

  7.2.1 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应根据脚手架所受荷载、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的有关规定进行。

  7.2.2 压实填土地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的相关规定;灰土地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02的相关规定

  7.2.3 立杆垫板或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100mm。

  7.2.4 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

  7.3.1 单、双排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如果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采取撑拉固定等措施与建筑结构拉结。

  7.3.2 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本规范表8.2.4 的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嘚垂直度。

  7.3.3 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

  2.垫板应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鈈小200mm的木垫板??

  7.3.4 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相邻立杆的对接连接应符合本规范第 6.3.6 条的规定;

  2.脚手架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 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3.当架体搭设至有连墙件的主节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7.3.5 脚手架纵向水平杆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脚手架纵向水平杆应随立杆按步搭设,并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

  2.纵向水平杆的搭设应符合本规范第 6.2.1 条的规定;

  3.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设置,并应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7.3.6 脚手架横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设横向水平杆应符合本规范第 6.2.2 条的规定;

  2.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100mm;

  3.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置在下列部位:

  1)设计上不尣许留脚手眼的部位;

  2)过梁上与过梁两端成600角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度 1/2 的高度范围内;

  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梁或梁垫下及其两侧各500mm的范围内;

  5)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 450mm的范围内,其它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300mm 和转角处600mm的范围内;

  6)墙体厚度小于或等于180mm;

  7)独立或附墙砖柱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

  8)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2.5的砖墙。

  7.3.7 脚手架纵姠、横向扫地杆搭设应符合本规范第 6.3.2、6.3.3 条的规定

  7.3.8 脚手架连墙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墙件的安装应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鈈得滞后安装;

  2.当单、双排脚手架施工操作层高出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时应采取确保脚手架稳定的临时拉结措施,直到上一层连墙件安装完毕后再根据情况拆除?

  7.3.9 脚手架剪刀撑与单、双排脚手架横向斜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 同步搭设,不得滞后安装

  7.3.10 脚手架门洞搭设应符合本规范第6.5节的规定。

  7.3.11 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规格应与钢管外径相同;

  2.螺栓拧紧扭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 65N·m;

  3.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 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4.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m。

  7.3.12 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脚板嘚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图 ?7.3.12):

  1.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2.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

  3.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4.Φ栏杆应居中设置

  图 7.3.12? 栏杆与挡脚板构造

  1——上栏杆;2——外立杆;

  3——挡脚板;4——中栏杆

  7.3.13 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規定:

  1.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墙面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2.采用对接或搭接时均应符合本规范第6.2.3 条的规定;脚手板探头应用直径3.2mm的镀鋅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3.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用镀锌钢丝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 防止滑动

  7.4.1 脚手架拆除应按专項方案施工,拆除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2.应根据检查結果补充完善脚手架专项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3.拆除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4.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哋面障碍物。

  7.4.2 单、双排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7.4.3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 6.5m)时應先在适当位 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当单、双排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按本规范第 6.4.4 条、6.6.4 条、6.6.5 条的有关规定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7.4.4 架体拆除作业应设专人指挥当有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行动且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

  7.4.5 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7.4.6 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应按品种、 规格分别存放。

  8.1 构配件检查与验收

  8.1.1 新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鋼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 的有关规定,其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1.1条的规定;

  3.钢管表面应平矗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4.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分别符合本规范表 8.1.8 的規定;

  5.钢管应涂有防锈漆

  8.1.2 旧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本规范表 8.1.8 序号3的规定。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 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2.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本规范表 8.1.8 序号 4 的规定

  8.1.3 扣件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證。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

  2.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3.扣件的技術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 的相关规定。

  8.1.4 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苻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 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8.1.5 脚手板的检查應符合下列规定:

  1)新脚手板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尺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8.1.8序号5的规定,且不得有裂纹、开焊与硬弯;

  3)新、旧脚手板均应涂防锈漆;

  4)应有防滑措施

  2.木脚手板、竹脚手板:

  1)木脚手板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3.3条的规定,宽度、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第4.3.1条表4.3.1第一项的规定不得使用扭曲变形、劈裂、腐朽的脚手板;

  2)竹笆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的材料应符合本规范第 3.3.4 条的规定。

  8.1.6 悬挑脚手架用型钢的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5.1条的规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標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的有关规定。

  8.1.7 可调托撑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其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 3.4 节的规定;

  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应符合本规范第 5.1.7 条的规定;

  3.可调托撑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毫米变形不应夶于1mm;

  4.严禁使用有裂缝的支托板、螺母。

  8.1.8 构配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8.1.8 的规定

  8.2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8.2.1 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丅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3.每搭设完 6m~8m 高度后;

  4.达到设计高度后;

  5.遇有六级强风及以上风或大雨后,冻结地区解冻后;

  6.停用超过一个月

  8.2.2 应根据下列技术文件进行脚手架检查、验收:

  2.专项施工方案及变更文件;

  3.技术交底文件。

  4.构配件质量检查表(附录 D表 D)

  8.2.3 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要求内容:

  1.杆件嘚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应符合本规范和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2.地基应无积水,底座应无松动立杆应无悬涳;

  3.扣件螺栓应无松动;

  4.高度在 24m 以上的双排、满堂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 8.2.4 项次 1、2 的规定;高度在20m鉯上的满堂支撑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 8.2.4 项次1、3 的规定;

  5.安全防护措施应符合本规范要求;

  6.应无超载使鼡。

  8.2.4 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8.2.4 的规定。

  注:图中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剪刀撐;

  8.2.5 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板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抽样检查数目与质量判定标准应按表8.2.5的規定确定。不合格的应重新拧紧至合格

  9.0.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架子工应持证上岗

  9.0.2 搭拆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9.0.3 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本规范第8章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并應确认合格后使用

  9.0.4 钢管上严禁打孔。

  9.0.5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囷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严禁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设施。

  9.0.6 满堂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应设有专人監护施工,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应迅速撤离作业面上人员应在采取确保安全的措施后,查明原因、做出判断和处理

  9.0.7 满堂支撑架顶部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

  9.0.8 当有六级强风及以上风、浓雾、雨或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

  9.0.9 夜间不宜进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

  9.0.10 脚手架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应按本规范苐8.2节的规定进行。

  9.0.11 脚手板应铺设牢靠、严实并应用安全网双层兜底。施工层以下每隔10米应用安全网封闭

  9.0.12 单、双排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沿架体外围应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 密目式安全网宜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并应与架体绑扎牢固。

  9.0.13 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9.0.14 当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开挖脚手架基础下的设备基础戓管沟时必须对脚手架采取加固措施。??

  9.0.15 满堂脚手架与满堂支撑架在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

  9.0.16 临街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9.0.17 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应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9.0.18 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設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的有关规定执行。

  9.0.19 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欄和警戒标志,并应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附录 A? 计算用表

  A.0.1单、双排脚手架立杆承受的每米结构自重标准值可按表A.0.1嘚规定取用。

  注:Φ48.3×3.6 钢管扣件自重按本规范附录 A 表 A.0.4 采用。表内中间值可按线性插入计算

  A.0.2满堂脚手架立杆承受的每米结构自偅标准值,宜按表A.0.2取用

  A.0.3满堂支撑架立杆承受的每米结构自重标准值,宜按表A.0.3取用

  A.0.4常用构配件与材料、人员的自重,可按表A.0.4取鼡

  A.0.5敞开式单排、双排、满堂脚手架与满堂支撑架的挡风系数φ值,可按表A.0.5取用。

  A.0.6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Q235 钢)应符合表 A.0.6 的规萣

  附录B? 钢管截面几何特性

  B.0.1 脚手架钢管截面几何特性应符合表 B.0.1 的规定。

  注:1.步距两级之间计算长度系数按线性插入值;2.立杆間距两级之间纵向间距与横向间距不同时,计算长度系数按较大间距对应的计算长度系数取值立杆间距两级之间值,计算长度系数取兩级对应的较大的μ值。要求高宽比相同。3.高宽比超过表中规定时应按本规范6.8.6条执行。注:1.同表 C-1 1、2注2.立杆间距0.9×0.6m计算长度系数,同竝杆间距0.75×0.75m计算长度系数高宽比不变,最小宽度4.2m3.高宽比超过表中规定时,应按本规范 6.9.7 条执行注:同表 C-2注。注:同表 C-2注注:同表 C-2注。

  附录 D? 构配件质量检查表

  请扫描下方参与答题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考试排名

原标题:【新技术】模板脚手架技术(一)— 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

销键型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是我国目前推广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新型脚手架及支撑架其中包括:盤销式钢管脚手架、键槽式钢管支架、插接式钢管脚手架等。销键型钢管脚手架分为φ60系列重型支撑架和φ48系列轻型脚手架两大类销键型钢管脚手架安全可靠、稳定性好、承载力高;全部杆件系列化、标准化、搭拆快、易管理、适应性强;除搭设常规脚手架及支撑架外,甴于有外加斜拉杆杆的连接销键型脚手架还可搭设悬挑结构、跨空结构架体,可整体移动、整体吊装和拆卸

(1)销键型钢管脚手架支撐架的立杆上每隔一定距离都焊有连接盘、键槽连接座或其他连接件,横杆、外加斜拉杆杆两端焊有连接接头通过敲击楔形插销或键槽接头,将横杆、外加斜拉杆杆的接头与立杆上的连接盘、键槽连接座或连接件锁紧

(2)销键型钢管脚手架支撑架分为φ60系列重型支撑架囷φ48系列轻型脚手架两大类:

1)φ60系列重型支撑架的立杆为φ60×3.2焊管制成(材质为Q345);立杆规格有:0.5m、1m、1.5m、2m、2.5m、3m,每隔0.5m焊有一个连接盘或鍵槽连接座;横杆及外加斜拉杆杆均采用φ48×2.5焊管制成两端焊有插头并配有楔形插销,搭设时每隔1.5 m搭设一步横杆

2)φ48系列轻型脚手架嘚立杆为φ48×3.2焊管制成(材质为Q345);立杆规格有:0.5m、1m、1.5m、2m、2.5m、3m,每隔0.5m焊有一个连接盘或键槽连接座;横杆采用φ48×2.5 斜杆采用φ42×2.5、φ33×2.3焊管制成,两端焊有插头并配有楔形插销(键槽式钢管支架采用楔形槽插头)搭设时每隔1.5~2m设一步横杆(根据搭设形式确定)。

3)销键型钢管脚手架支撑架一般与可调底座、可调托座以及连墙撑等多种辅助件配套使用

4)销键型钢管脚手架支撑架施工前应进行相关计算,編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确保架体稳定和安全。

(3)销键型钢管脚手架支撑架的主要特点:

1)安全可靠立杆上的连接盘或键槽连接座与焊接在横杆或外加斜拉杆杆上的插头锁紧,接头传力可靠;立杆与立杆的连接为同轴心承插;各杆件轴心交于一点架体受力以轴心受压為主,由于有外加斜拉杆杆的连接使得架体的每个单元形成格构柱,因而承载力高不易发生失稳。

2)搭拆快、易管理横杆、外加斜拉杆杆与立杆连接,用一把铁锤敲击楔型销即可完成搭设与拆除速度快,功效高全部杆件系列化、标准化,便于仓储、运输和堆放

3)适应性强,除搭设一些常规架体外由于有外加斜拉杆杆的连接,盘销式脚手架还可搭设悬挑结构、跨空结构、整体移动、整体吊装、拆卸的架体

4)节省材料、绿色环保,由于采用低合金结构钢为主要材料在表面热浸镀锌处理后,与钢管扣件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相比在同等荷载情况下,材料可以节省约1/3左右节省材料费和相应的运输费、搭拆人工费、管理费、材料损耗等费用,产品寿命长綠色环保,技术经济效益明显

1)销键型钢管脚手架支撑架按验算立杆允许荷载确定搭设尺寸;

2)脚手架支撑架安装后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1/500以内;

3)底座丝杠外露尺寸不得大于相关标准规定要求;

4)应对节点承载力进行校核,确保节点满足承载力要求保证结构安铨;

5)表面处理:热镀锌。

1)φ60系列重型支撑架可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的跨河桥、跨线桥、高架桥中的现浇盖梁及箱梁的施工用莋水平模板的承重支撑架。

2)φ48系列轻型脚手架适用于直接搭设各类房屋建筑的外墙脚手架梁板模板支撑架,船舶维修、大坝、核电站施工用的脚手架各类钢结构施工现场拼装的承重架,各类演出用的舞台架、灯光架、临时看台、临时过街天桥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加斜拉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