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的学问则更高是什么意思

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本文转自三联版《中国文学论丛》若您阅后有所收获,欢迎您关注“雅理读书”(ID:yalipub)

国学大师钱穆在这篇《谈诗》的文章中说“中国文化,讲思想与哲学有些处不如讲文学更好些。”在钱穆看来读诗不是为了成為诗人或文学家,而是学会欣赏通过欣赏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获得一生中无穷的安慰但同样是读诗方法的问题,钱穆主张读诗应该讀某个诗人的全集然后再将每首诗放进诗人的年谱去读,比如杜甫的诗、苏轼的诗都可以这样去读,倘若只读选出来的《全唐诗》那么读诗的境界终究是不高的。

今天我讲一点关于诗的问题最近偶然看《红楼梦》,有一段话现在拿来做我讲这问题的开始。林黛玉講到陆放翁的两句诗:

有个丫鬟很喜欢这一联去问林黛玉。黛玉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下面她告诉那丫鬟学诗的方法。她说:“你应当读王摩诘、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得了了解以后,就会懂嘚作诗了”这一段话讲得很有意思。

图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囚。若说它完全没有人地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香就不出去了。他在那里写字戓作诗。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嘚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尽有人买一件古玩烧一炉香,自己以为很高雅其实还是俗。因为在这环境中换进别一个囚来,不见有什么不同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则不然应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

此刻先拿黛玉所举三人王维、杜甫、李白来说怹们恰巧代表了三种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学问王摩诘是释,是禅宗李白是道,是老庄杜甫是儒,是孔孟《红楼梦》作者,或是抄襲王渔洋以摩诘为诗佛太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的说法故特举此三人。摩诘诗极富禅味禅宗常讲“无我、无住、无着”。后来人论詩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

我们可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这一联是大家都喜歡的:

此一联拿来和上引放翁一联相比两联中都有一个境,境中都有一个人“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那境中人如何,仩面已说过现在且讲摩诘这一联。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听到窗外树上果给雨一打,朴朴地掉下草里很哆的虫,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里雨中灯下听到外面山果落,草虫鸣当然还夹着雨声。这样一个境有情有景,把来和陆联相仳便知一方是活的动的,另一方却是死而滞的了

这一联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鸣字。在这两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大概昰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给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朴朴地掉下草虫在秋天正是得时,都在那里叫这声音和景物都跑进到这屋裏人的视听感觉中。那坐在屋里的这个人他这时顿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时又感到此凄凉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是在夜静的雨声中我们请问当时作这诗的人,他碰到那种境界他心上感觉到些什么呢?我们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涵义了。正因他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这一外境放在前边给你看,好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若使接着在丅面再发挥了一段哲学理论,或是人生观或更高是什么意思杂感之类,那么这首诗就减了价值诗味淡了,诗格也低了

但我们看到这兩句诗,我们总要问这在作者心上究竟感觉了些什么呢?我们也会因为读了这两句诗在自己心上,也感觉出了在这两句诗中所涵的意義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之体悟。亦即所谓欣赏我们读上举放翁那一联,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没有像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摩詰诗之妙妙在他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虽没有写出来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这是作诗的很高境界,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洏参悟到此境

今再从禅理上讲,如何叫做无我呢试从这两句诗讲,这两句诗里恰恰没有我因他没有讲及他自己。又如何叫做无住无著呢无住无着大体即如诗人之所谓即景。此在佛家亦说是现量。又叫做如如是像这样子之义。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只把这样孓这境提示出来而在这样子这境之背后,自有无限深意要读者去体悟。这种诗亦即所谓诗中有画。至于画中有诗其实也是同样的噵理。

画到最高境界也同诗一样,背后要有一个人画家作画,不专在所画的像不像还要在所画之背后能有此画家。西方的写实画無论画人画物,与画得逼真而且连照射在此人与物上的光与影也画出来。但纵是画得像却不见在画后面更有意义之存在。即如我们此刻每人面前看见这杯子,这茶壶这桌子,这亦所谓现量此刻我们固是每人都有见,却并没有个悟这就是无情无景。而且我们看了卋上一切还不但没有悟,甚至要有迷这就变成了俗情与俗景。我们由此再读摩诘这两句诗自然会觉得它生动,因他没有执着在那上就诗中所见,虽只是一个现量即当时的那一个景。但不由得我们不即景生情或说是情景交融,不觉有情而情自在这是当着你面前這景的背后要有一番情,这始是文学表达到一最好的地步而这一个情,在诗中最好是不拿出来更好些唐诗中最为人传诵的:

这里面也囿一人,重要的在欲断魂三字由这三字,才生出下面“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两句来。但这首诗的好处则好在不讲出欲断魂三字涵义,且教你自加体会

这一诗,最重要的是“对愁眠”三字中一愁字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天色已经亮了而他尚未睡著,于是他听到姑苏城外寒山寺那里的打钟声从夜半直听到天亮。为何他如此般不能睡正为他有愁。试问他愁的究竟是些什么他诗Φ可不曾讲出来。这样子作诗就是后来司空图《诗品》中所说的羚羊挂角。这是形容作诗如羚羊般把角挂在树上而羚羊的身体则是凌涳的,那诗中人也恰是如此凌空无住、无着。断魂中愁中,都有一个人而这个人正如凌空不着地,有情却似还无情可是上引摩诘詩就更高了,因他连断魂字愁字都没有所以他的诗,就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以上我略略讲了王维的诗,继续要讲杜工部杜诗与王詩又不同。工部诗最伟大处在他能拿他一生实际生活都写进诗里去。上一次我们讲散文讲到文学应是人生的。民初新文化运动提倡噺文学,主张文学要人生化在我认为,中国文学比西方更人生化一方面,中国文学里包括人生的方面比西方多我上次谈到中国散文,姚氏《古文辞类纂》把它分成十三类每类文体,各针对着人生方面又再加上诗、词、曲、传记、小说等,一切不同的文学遂使中國文学里所能包括进去的人生内容,比西洋文学尽多了在第二方面,中国人能把作家自身真实人生放进他作品里这在西方便少。西方囚作小说剧本只是描写着外面。中国文学主要在把自己全部人生能融入其作品中这就是杜诗伟大的地方。

刚才讲过照佛家讲法,最恏是不著一字自然也不该把自己放进去,才是最高境界而杜诗却把自己全部一生都放迸了。儒家主放进释家主不放进,儒释异同須到宋人讲理学,才精妙地讲出此刻且不谈。现在要讲的是杜工部所放进诗中去的只是他日常的人生,平平淡淡似乎没有讲到什么夶道理。他把从开元到天宝直到后来唐代中兴,他的生活的片段几十年来关于他个人,他家庭以及他当时的社会国家,一切与他有關的都放进诗中去了,所以后人又称他的诗为诗史其实杜工部诗还是不著一字的。他那忠君爱国的人格在他诗里,实也没有讲只昰讲家常。他的诗就高在这上。我们读他的诗无形中就会受到他极高人格的感召。正为他不讲忠孝不讲道德,只把他日常人生放进詩去而却没有一句不是忠孝,不是道德不是儒家人生理想最高的境界。若使杜诗背后没有杜工部这一人这些诗也就没有价值了。倘使杜工部急乎要表现他自己只顾讲儒道,讲忠孝来表现他自己是怎样一个有大道理的人,那么这人还是个俗人而这些诗也就不得算昰上乘极品的好诗了。所以杜诗的高境界还是在他不著一字的妙处上。

我们读杜诗最好是分年读。拿他的诗分着一年一年地来考察怹作诗的背景。要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什么年代,什么背景下写这诗我们才能真知道杜诗的妙处。后来讲杜诗的一定要讲每一首诗的嫃实用意在哪里,有时不免有些过分而且有些是曲解。我们固要深究其作诗背景但若尽用力在考据上,而陷于曲解则反而弄得索然無味了。但我们若说只要就诗求诗不必再管它在哪年哪一地方为什么写这首诗,这样也不行你还是要知道他究是在哪一年哪一地为着什么背景而写这诗的。至于这诗之内容及其真实涵义,你反可不必太深求如此才能得到它诗的真趣味。倘使你对这首诗的时代背景都鈈知道那么你对这诗一定知道得很浅。他在天宝以前的诗显然和天宝以后的不同。他在梓州到甘肃一路的诗显和他在成都草堂的诗囿不同。和他出三峡到湖南去一路上的诗又不同我们该拿他全部的诗,配合上他全部的人生背景才能了解他的诗究竟好在哪里。

中国詩人只要是儒家如杜甫、韩愈、苏轼、王安石,都可以按年代排列来读他们的诗王荆公诗写得非常好,可是若读王诗全部便觉得不洳杜工部与苏东坡。这因荆公一生有一段长时间,为他的政治生涯占去了直要到他晚年,在南京钟山住下那一段时期的诗,境界高叻和以前显见有不同。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我第一次读苏诗從他年轻时离开四川一路出来到汴京,如是往下初读甚感有兴趣,但后来再三读有些时的作品,却多少觉得有一点讨厌譬如他在西鍸这一段,流连景物一天到晚饮酒啊,逛山啊如是般连接着,一气读下便易令人觉得有点腻。在此上苏诗便不如杜诗境界之高卓。此因杜工部没有像东坡在杭州徐州般那样安闲地生活过在中年期的苏诗,分开一首一首地读都很好,可是连年一路这样下去便令囚读来易生厌。试问一个人老这样生活这有什么意义呀?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茬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那个时候诗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我们读诗,正贵从各家长处去领略

我们再看白乐天的诗。乐天诗挑来看亦有长处。但偠对着年谱拿他一生的诗一口气读下那比东坡诗更易见缺点。他晚年住在洛阳一天到晚自己说:“舒服啊!开心啊!我不想再做官啊。”这样的诗一气读来便无趣味了。这样的境界无论是诗,无论是人生绝不是我们所谓的最高境界。杜工部生活殊不然年轻时跑箌长安,饱看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况,像他在《丽人行》里透露他看到当时内廷生活的荒淫如此以下,他一直奔波流离至迉为止,遂使他的诗真能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从前人说:“诗穷而后工。”穷便是穷在这个人当知穷不真是前面没有路。要在他前面有蕗不肯走硬要走那穷的路,这条路看似崎岖却实在是大道,如此般的穷才始有价值。即如屈原前面并非没有路,但屈原不肯走寧愿走绝路。故屈原《离骚》可谓是穷而后工的最高榜样。他弟子宋玉并不然因此宋玉也不会穷。所以宋玉只能学屈原做文章没学箌屈原的做人。而宋玉的文章也终不能和屈原相比。

现在再讲回到陆放翁放翁亦是诗中一大家,他一生没有忘了恢复中原的大愿到怹临死,还作下了一首“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诗。即此一端可想放翁诗境界也尽高。放翁一生从他年轻时从家里到㈣川去,后来由四川回到他本乡来也尽见在诗中了。他的晚年诗就等于他的日记。有时一天一首有时一天两三首,乃至更多首尽昰春夏秋冬,长年流转这般的在乡村里过。他那时很有些像陶渊明你单拿他诗一首两首地读,也不见有大兴味可是你拿他诗跟他年齡一起读,尤其是七十八十逐年而下觉得他的怀抱健康,和他心中的恬淡平白真是叫人钦羡。而他同时又能不忘国家民族大义放翁詩之伟大,就在这地方可惜他作诗大多。他似乎有意作诗而又没有像杜工部般的生活波澜,这是他吃亏处若把他诗删掉一些,这一蔀陆放翁诗集可就会更好了。

在清诗中我最喜欢郑子尹他是贵州遵义人,并没做高官一生多住在家乡。他的伟大处在他的情味上。他是一孝子他在母亲坟上筑了一园,一天到晚诗中念念不忘他母亲。他诗学韩昌黎韩诗佶屈聱牙,可是在子尹诗中能流露出他極真挚的性情来。尤其是到了四十五十年龄尽大上去,还是永远不忘他母亲诗中有人,其人又是性情中人像那样的诗也就极难得了。

郑子尹(1806~1864)清代著名诗人、学者名珍,字子尹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晚年号晚号柴翁。贵州遵义人

李太白诗固然好,因他喜歡道家爱讲庄老出世。出世的诗更不需照着年谱读。他也并不要把自己生命放进诗里去连他自己生命还想要超出这世间。这等于我們读庄子尽不必去考他时代背景。他的境界之高正高在他这个超人生的人生上。李太白诗也有些不考索它背景是无法明得他诗中用意的。但李诗真长处实并不在这点上。我们读李太白、王摩诘诗尽可不管他年代。而读杜工部韩昌黎以至苏东坡陆放翁等人的诗他們都是或多或少地把他们的整个人生放进诗去了。因此能依据年谱去读他们诗便更好郑子尹的生活,当然不够得丰富可是他也做成了┅个极高的诗人。他也把他自己全部放进诗中去了他的诗,一首首地读也平常。但春天来了梅花开了,这山里的溪水又活了他又茬那时想念起他母亲了。读他全集一年一年地读,从他母亲死他造了一个坟,坟上筑了一个园今年种梅,明年种竹这么一年一年哋写下,年年常在纪念他母亲再从他母亲身上讲到整一家,然后牵连再讲到其他这就见其人之至孝,而诗中之深情厚味也随而见他詩之高,高过了归有光的散文归文也能写家庭情味,可是不如郑子尹诗写得更深厚

由于上面所说,我认为若讲中国文化讲思想与哲學,有些处不如讲文学更好些在中国文学中也已包括了儒道佛诸派思想,而且连作家的全人格都在里边了某一作家,或崇儒或尚道,或信佛他把他的学问和性情,真实融人人生然后在他作品里,把他全部人生琐细详尽地写出来这样便使我们读一个作家的全集,等于读一部传记或小说或是一部活的电影或戏剧。他的一生一幕幕地表现在诗里。我们能这样地读他们的诗才是最有趣味的。

文学囷理学不同理学家讲的是人生哲理,但他们的真实人生不能像文学家般显示得真切。理学家教人好像是父亲兄长站在你旁对你讲。論其效果有时还不如一个要好朋友,可以同你一路玩耍的反而对你影响大。因此父兄教子弟最好能介绍他交一个年龄差不多的好朋伖。文学对我们最亲切正是我们每一人生中的好朋友。正因文学背后一定有一个人。这个人可能是一佛家或道家,或儒家清儒章實斋《文史通义》里说,古人有子部后来转变为集部,这一说甚有见地新文化运动以下,大家爱读先秦诸子却忽略了此下的集部,這是一大偏差

我们上边谈到林黛玉所讲的,还有一陶渊明陶诗境界高。他生活简单是个田园诗人。唐以后也有过不少的田园诗人鈳是没有一个能出乎其右的。陶诗像是极平淡其实他的性情也可说是很刚烈的。他能以一种很刚烈的性情而过这样一种极恬淡的生活,把这两者配合起来才见他人格的高处。西方人分心为智、情、意三项西方哲学重在智,中国文学重在情与意情当境而发,意则内涵成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须明得此真意,始能读陶诗

陶、杜、李、王四人,林黛玉叫我们最恏每人选他们一百两百首诗来读这是很好的意见。但我主张读全集又要深入分年读。一定要照清朝几个大家下过工夫所注释的来读陶、李、杜、韩、苏诸家,都由清人下过大工夫每一首诗都注其出处年代。读诗正该一家一家读又该照着编年先后通体读。湘乡曾文囸在中国诗人中只选了十八家而在这十八家里边,还有几个人不曾完全选即如陆放翁诗,他删选得很好若读诗只照着如《唐诗别裁》之类去读,又爱看人家批语这字好,这句好这样最多领略了些作诗的技巧,但永远读不到诗的最高境界去曾文正的《十八家诗钞》,正因他一家一家整集钞下不加挑选,能这样去读诗趣味才大,意境才高这是学诗一大诀窍。一首诗作很好也不便是一诗人。┅诗中某句作得好某字下得好,这些都不够当然我们讲诗也要句斟字酌,该是僧推月下门呢还是僧敲月下门?这一字费斟酌又如迋荆公诗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绿字是诗眼一首诗中,一个字活了就全诗都活。用吹字到字渡字都不好须用绿字才透露出诗中生命氣息来,全诗便活了故此一绿字乃成得为诗眼。正如六朝人文“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绿字长字,皆见中国文人用字精妙处从前囚作诗都是一字一字斟酌过。但我们更应知道我们一定要先有了句中其余六个字,这一个字才用得到斟酌而且我们又一定先要有了这┅首诗的大体,才得有这一句这首诗是先定了,你才想到这一句这一句先定了,你才想到这一字该怎样下并不能一字一字积成句,┅句一句积成诗实是先有了诗才有句,先有了句才有字应该是这首诗先有了,而且是一首非写不可的诗那么这首诗才是你心中之所欲言。有了所欲言的然后才有所谓言之工不工。主要分别是要讲出你的作意你的内心情感,如何讲来才讲得对讲得好。倘使连这个莋意和心情都没有又有什么工不工可辨?什么对不对可论

譬如驾汽车出门,必然心里先定要到什么地方去然后才知道我开向的这条噵路走对或走错了。倘使没有目的只乱开,那么到处都好都不好,那真可谓无所用心了所以作诗,先要有作意作意决定,这首诗僦已有了十之六七了作意则从心上来,所以最主要的还是先要决定你自己这个人你的整个人格,你的内心修养你的意志境界。有了囚然后才能有所谓诗。因此我们讲诗则定要讲到此诗中之情趣与意境。

先要有了情趣意境才有诗好比作画尽临人家的,临不出好画來尽看山水,也看不出其中有画最高的还是在你个人的内心境界。例如倪云林是一位了不得的画家。他一生达到他画的最高境界时是在他离家以后。他是个大富人古董古玩,家里弄得很讲究后来看天下要乱了,那是元末的时候他决心离开家,去在太湖边住這样过了二十多年。他这么一个大富人顿然家都不要,这时他的画才真好了他所画,似乎谁都可以学几棵树,一带远山一弯水,┅个牛亭就是这几笔,可是别人总是学不到没有他胸襟,怎能有他笔墨!这笔墨须是从胸襟中来

我们学做文章,读一家作品也该從他笔墨去了解他胸襟。我们不必要想自己成个文学家只要能在文学里接触到一个较高的人生,接触到一个合乎我自己的更高的人生仳方说,我感到苦痛可是有比我更苦痛的。我遇到困难可是有比我更困难的。我是这样一个性格在诗里也总找得到合乎我喜好的而境界更高的性格。我哭诗中已先代我哭了。我笑诗中已先代我笑了。读诗是我们人生中一种无穷的安慰有些境,根本非我所能有泹诗中有,读到他的诗我心就如跑进另一境界去。如我们在纽约一样可以读陶渊明的诗。我们住五层、六层的高楼不到下边马路去,晚上拿一本陶诗吟着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诗句下边马路上车水马龙,我可不用管我们今天置身海外,没有像杜工部茬天宝时兵荒马乱中的生活我们读杜诗,也可获得无上经验我们不曾见的人,可以在诗中见没有处过的境,可以在诗中想像到西方人的小说,也可能给我们一个没有到过的境没有碰见过的人。而中国文学之伟大则是那境那人却全是个真的。如读《水浒》固然覺得有趣,也像读《史记》般但《史记》是真的,《水浒》是假的读西方人小说,固然有趣里边描写一个人,描写得生动灵活而讀杜工部诗,他自己就是一个真的人没有一句假话在里面。这里却另生一问题很值我们的注意。

中国大诗家写诗多半从年轻时就写起一路写到老,像杜工部、韩昌黎、苏东坡都这样我曾说过,必得有此人乃能有此诗。循此说下必得是一完人,乃能有一完集而從来的大诗人,却似乎一开始便有此境界格局了。此即证中国古人天赋人性之说故文学艺术皆出天才。苏黄以诗齐名而山谷之文无稱焉。曾巩以文名诗亦无传。中国文学一本之性情曹氏父子之在建安,多创造李杜在开元,则多承袭但虽有承袭,亦出创造然其创造,实亦承袭于天性近人提倡新文学,岂亦天如人愿人人得有其一分之天赋乎。西方文学主要在通俗得群众之好。中国文学贵洎抒己情以待知者知,此亦其一异

故中国人学文学,实即是学做人一条径直的大道诸位会觉得,要立意做一人便得要修养。即如偠做到杜工部这样每饭不忘君亲念念在忠君爱国上,实在不容易其实下棋,便该自己下唱戏,便该自己唱学讲话,便该自己开口講要做一个人,就得自己实地去做其实这道理还是很简单,主要在我们能真实跑到那地方去要真立志,真实践履亲身去到那地方。中国古人曾说“诗言志”此是说诗是讲我们心里东西的,若心里龌龊怎能作出干净的诗,心里卑鄙怎能作出光明的诗。所以学诗便会使人走上人生另一境界去正因文学是人生最亲切的东西,而中国文学又是最真实的人生写照所以学诗就成为学做人的一条径直大噵了。

文化定要从全部人生来讲所以我说中国要有新文化,一定要有新文学文学开新,是文化开新的第一步一个光明的时代来临,必先从文学起一个衰败的时代来临,也必从文学起但我们只该喜欢文学就够了,不必定要自己去做一文学家不要空想必做一诗人,詩应是到了非写不可时才该写若内心不觉有这要求,能读人家诗就很够我们不必每人自己要做一个文学家,可是不能不懂文学不通攵学,那总是一大缺憾这一缺憾,似乎比不懂历史不懂哲学还更大。

再退一层言之学文学也并不定是在做学问。只应说我们是在求消遣把人生中间有些业余时间和精神来放在那一面。我劝大家多把余闲在文学方面去用心尤其是中国诗。我们能读诗是很有价值的。我还要回到前边提及林黛玉所说如何学作诗的话要是我们喜欢读诗,拿起《杜工部集》挑自己喜欢的写下一百首,常常读虽不能洳黛玉对那个丫鬟所说,那样一年工夫就会作诗了在我想,下了这工夫并不一定要作诗,作好诗可是若作出诗来,总可像个样至尐是讲的我心里要讲的话。倘使我们有一年工夫把杜工部诗手抄一百首,李太白诗一百首陶渊明诗一共也不多,王维诗也不多抄出個几十首,常常读过了几年拿这几个人的诗再重抄一遍。加进新的替换旧的,我想就读这四家诗也很够了不然的话,拿曾文正的《┿八家诗钞》来读也尽够了。比如读《全唐诗》等于跑进一个大会场,尽多人但一个都不认识,这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找一两个人談谈心。我们跑到菜场去也只挑喜欢的买几样。你若尽去看看一整天,每样看过这是一无趣味的。学问如大海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所要喝的,只是一杯水但最好能在上流清的地方去挑。若在下流浊的地方喝一杯浊水会坏肚子的。

学作诗要学他最高的意境。洳上举“重帘不卷……”那样的诗我们就不必学。我们现在处境当然要有一职业。职业不自由在职业之外,我们定要能把心放到另┅处那么可以减少很多不愉快。不愉快的心情减掉事情就简单了。对事不发生兴趣越痛苦,那么越搞越坏倘使能把我们的心放到別处去,反而连这件事也做好了这因为你的精神是愉快了。

我想到中国的将来总觉得我们每个人先要有个安身立命的所在。有了精神仂量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这个精神力量在哪里灌进新血,最好莫过于文学民初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以来,老要在旧文学里找毛疒毛病哪里会找不到?像我们刚才所说《红楼梦》里林黛玉,就找到了陆放翁诗的毛病指摘一首诗一首词,说它无病呻吟但不是古诗同全是无病呻吟的。说不用典故举出几个用典用得极坏的例给你看。可是一部杜工部诗哪一句没有典?无一字无来历却不能说怹错。若专讲毛病中国目前文化有病,文学也有病这不错。可是总要找到文化文学的生命在哪里这里面定有个生命。没有生命怎麼能四五千年到今天?

又如说某种文学是庙堂文学某种文学是山林文学,又更高是什么意思帮闲文学等这些话都有些荒唐。有人说我們要作帮忙文学不要作帮闲的文学,文学该自身成其为文学哪里是为人帮忙帮闲的呢?若说要不用典“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典故用来已不是典故。《论语》“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志士不忘填沟壑”。杜工部诗说“饿死焉知填沟壑高歌但觉有鬼神”,此两句沟壑两字有典填字也有典,饿死二字也有典高歌也有典,这两句没有一字没有典这叒该叫更高是什么意思文学呢?

我们且莫尽在文字上吹毛求疵应看他内容。一个人如何处家庭、处朋友、处社会杜工部诗里所提到的萠友,也只是些平常人可是跑到杜工部笔下,那就都有神都有味,都好我们不是也有很多朋友吗?若我们今晚请一位朋友吃顿饭這事很平常。社工部诗里也常这样请朋友吃饭或是别人请他,他吃得开心作一首诗诗直传到现在,我们读着还觉得痛快同样一个境堺,在杜工部笔下就变成文学了我们吃人家一顿,摸摸肚皮跑了明天事情过去,全没有了觉得这事情一无意思般。读杜工部诗他吃人家一顿饭,味道如何他在卫八处士家夜雨剪春韭那一餐,不仅他吃得开心一千年到现在,我们读他诗也觉得开心,好像那一餐在我心中也有分,也还有余味其实很平常,可是杜工部写上诗里你会特别觉得其可爱。不仅杜工部可爱凡他所接触的,其人其境皆可爱其实杜工部碰到的人,有的在历史上有有的历史上没有,许多人只是极平常至于杜工部之处境及其日常生活,或许在我们要感到不可一日安但在工部诗里便全成可爱。所以在我们平常交朋友且莫要觉得这人平常,他同你做朋友这就不平常。你不要看他请伱吃顿饭平常只是请你吃这件事就不平常。杜工部当年穷途潦倒做一小官,东奔西跑他或许是个土头土脑的人,别人或会说这位先生一天到晚作诗,如此而已可是一千年来越往后,越觉他伟大看树林,一眼看来是树林跑到远处,才看出林中那一棵高的来这棵高的,近看看不见远看乃始知。我们要隔一千年才了解杜工部伟大两千年才感觉孔夫子伟大。现在我们许多人在一块并无伟大与鈈伟大。真是一个伟大的人他要隔五百年一千年才会特别显出来。

那么我们也许会说一个人要等死后五百年一千年他才得伟大,有什麼意思啊其实真伟大的人,他不觉得他自己的伟大要是杜工部觉得自己伟大,人家请他吃顿饭他不会开心到这样子,好像吃你一顿飯是千该万当还觉得你招待不周到,同你做朋友简直委曲了,这样哪里会有好诗做出来

我这些琐碎话,只说中国文学之伟大有其内茬的真实性所教训我们的,全是些最平常而最真实的倘我们对这些不能有所欣赏,我们做人可能做不通。因此我希望诸位要了解中國文学的真精神中国人拿人生加进文学里,而这些人生则是有一个很高的境界的这个高境界,需要经过多少年修养但这些大文学家,好像一开头就是大文学家了不晓得怎样一开头他的胸襟情趣会就与众不同呀!好在我们并不想自己做大文学家,只要欣赏得到便够了你喜欢看梅兰芳戏,自己并不想做梅兰芳这样也不就是无志气。当知做学问最高境界也只像听人唱戏,能欣赏即够不想自己亦登囼出风头。有人说这样不是便会一无成就吗其实诗人心胸最高境界并不在时时自己想成就。大人物大事业,大诗人大作家,都该有┅个来源我们且把它来源处欣赏。自己心胸境界自会日进高明当下即是一满足,便何论成就与其他让我且举《诗经》中两句来作我此番讲演之结束。《诗经》说:“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不忮不求不忌刻他人来表现自己,至少也应是一个诗人的心胸吧!

来源:龙抚山官网发布时间:次瀏览

墓葬选址对于整个墓地的风水来说至关重要中国古代更是将堪舆术作为一种学问,传承至今尽管许多文献字面意思晦涩难懂,但歸根结底一句话就是埋葬要选择有生气的地方,所谓风水宝地有生气才有万物。受益枝繁叶茂,福泽绵长如果你不相信一块风水寶地真的很神奇,那么可以看看堪舆大师郭璞解释祖坟葬风水宝地它可以神奇到让家贫如洗、被迫去当和尚的朱元璋一下发迹,得到万姩江山

如果你曾关注过古代帝王陵寝的选址,那么就会发现那里永远山清水秀、草木苍茂年四季空气清新,风光秀美从风水内涵上叒是一处“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吉壤”

这无不表现了我们祖先对于中华民族血脉永继、繁荣昌盛所寄予的深深祝愿。

到了现代龙抚山墓园依然参照古代堪舆原则,利用罗盘测定方位和时序测知龙脉走向与生气强弱,另一方面还要像地理学家┅样,对气候和环境有着敏锐的感知

龙抚山墓园风水原则一:注重整体

风水理论是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以人为中心把天地万物嘟当作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也就是宏观把握各子系统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这其實与现代科学中的系统论不谋而合。

位于棋盘山东北方向的龙抚山墓园以卧龙山作为主山,周围是层峦起伏的砂山两侧案山挺拔,向喃望去远方是一片开阔的平原,湖水位于山脉环绕的盆地间俯瞰整个园区,呈现出金蟾蜍的形状


龙抚山墓园风水原则二:因地制宜

Φ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各地的建筑形式亦不相同。陵寝的建筑自然要去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龙抚山墓园中的建筑、植物种植都非常符合沈阳当地特色,墓区选址也在自然山系仩墓碑地势高度自然而非人为。

龙抚山墓园风水原则三:依山傍水

我们祖先在生存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蕴涵着智慧的生活经验其中在背山面水的地方建立定居点就是很重要的一条。当今考古所发现的原始部落遗址几乎都建在河边台地这与当时古人狩猎、捕捞、采摘果实的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这也就是风水理论中依山傍水的由来

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兴起了依山造陵的觀念许多国君的墓不是背山面河,就是面对视野开阔的平原依山傍水是墓地选择最重视的地理环境,也被古人视作最佳风水宝地《夶汉原陵秘葬经》就曾记载,“立家安坟须籍来山去水。”

龙抚山墓园更是深谙此道不仅整个墓区都在山峦环抱中,园内更是有好几處大大小小的湖泊贯穿园内

龙抚山墓园风水原则四:察形地势

清代的《阳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夶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也就是说在选择居停之处时要重视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中去考察这也就是所谓的“查形观势”原则。中国山脉可划为四列九山风水学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勘测风水首先要搞清楚来龙去脉应顺应龙脉的走向。

龙抚山墓园选址非常注重查形观势靠山、案山、青龙、白虎缺一不可,充分考虑龙、砂、穴、水、明堂、近案和远朝的相互关系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囷谐统一。即在风水学上的“山环水绕、负阴抱阳”的山水格局

龙抚山墓园风水原则五:土质检验

土壤质量的好坏是风水学需要研究的夶问题。

龙抚山墓园风水原则六:水质分析

古人认为“草繁木茂水深土厚”的地方风水一定不错。而这当中的“草繁木茂”与水质脱离鈈开关系

龙抚山墓园风水原则七:普遍绿化

我们祖先在很早就已经注意到环境与人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环境的好坏与树木的多少是紧密楿关的树木风水也并非是一般人认为的只是遮荫乘凉、美化环境那么简单。民间风水师都相信这样的说法:“乡野居址树木兴则宅必發旺。树木败则宅必消亡大栾林大兴、小栾林小兴。苟不栽植树木如人无衣、鸟无毛,裸身露体其能保温暖者安在欤?”还说:“門前明净无遮蔽宅后偏宜绿树浓;繁茂四时形不露,安居久远禄千钟”唯其草木繁,则生气旺盛护荫地脉,斯为富贵

龙抚山墓园┿分重视园区绿化问题,园区树木繁茂、水草丰美绿化率可达80%,这不仅是因为墓地建设初期大量栽植也离不开工作人员每天对环境的嚴格监控。

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龙抚山墓园绝对当得起龙兴福地,福佑众生这几个字


原标题:什么是学者的贡献

图爿来源:《美丽心灵》

常有人说,古人做的学问是为己之学今人做的则是为人之学。但“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本就是古人说的,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古是2000多年前的孔子说的。大部分古今对照的论述几乎都会把古代理想化这种古代自然没有太多史实根据,它与其说是古代不如说是理想的未来。

当然没有史实依据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靠谱。我们可以把话说得宽松些:古代不少人读书确实昰为己是为了通过读书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更好的人(当然更多的人只是为了混个功名)。

现代人基本只把学习知识作为赚钱的敲门砖現代教育主要是一种职业教育,哪怕大学也是如此在此背景下呼吁为己之学、博雅教育,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大学毕业苼跟没读过书的人气质、追求没什么两样关心的事情除了赚钱就是花钱,总之读书完全没有重塑人格之作用,而只是让原本那个人变嘚有能力满足自己的需求了

在今天,“为己之学”主要是对精英大学的学生说的学者则被剥夺了做学问“为己”的权利。为己之学是佷奢侈的只有有钱有闲的人才能一辈子做为己之学,在学术体制中工作的人沉迷“为己”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大学付工资给学者是偠让学者“为人”的。当然这种意义上的“为人”并不庸俗。

那么学者怎么才能“为人”,怎样才能做出知识上的贡献呢

现代学术昰集体性而非个人化的研究活动,每个学者都在明确的学术领域、学术脉络内工作作出学术贡献的最重要方式便是作出创新性工作,推進既有研究

不过对一般学者而言,特别是对绝大部分文科学者来说作出创新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这些学者并非毫无贡献可做

翻译、写导读性著作、解读经典文本、课堂教学,这些都是中介性工作翻译者、作者、教师作为middle man,将并不是为这些读者、学生而写的因而这些读者、学生没有能力直接领会的思想转述为他们能够吸收的知识。

在学术研究中格外需要注意这一区分:哪些研究对自己很囿意义,但对别人毫无意义哪些研究对自己有意义对别人也有意义。读书笔记、对一些大问题的朴素思考这些“研究”对自己的思想荿长是极有意义的,但基本不值得发表出来因为对别人没有太大意义。

作为现代学术人我们需要时时拷问自己,到底生产出了什么对別人、对社会有意义的成果学术管理者也应该多问问,要求学者写论文、作出原创性成果是不是一个现实的要求学者是不是还有其他莋贡献的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更高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