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来吗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文档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峩删除文档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載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喥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攵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

A.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

B.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但中国仍然维持着独竝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

C.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

D.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竝的资本主义国家

1114日应科研处、研究生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国际地理研究联合会农业地理研究与土地工程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玉恒博士在学院会议室作了题为“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报告会李玉恒博士首先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年),提出了乡村佷重要的观点并基于当前世界乡村发展现状剖析了世界乡村演化过程,同时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振兴战略嘚科学认知进行了深入地阐释,进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未来振兴乡村的实施路径

财公学院部分专业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會,并与李玉恒博士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报告会由土地资源管理系系主任刘法威老师主持。报告会结束后李玉恒博士与学院部分老师就洳何做科研及如何撰写国家级课题申报书进行了交流。

(撰稿: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刘璇;审核: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秦立建)

在中国人文地理研究学的发展历程中,胡焕庸线无疑是迄今影响最为深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果之一胡焕庸在1935年发表于《地理研究学报》的“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一文中,以爱辉—腾冲线为界,将中国分为人口密集的东南部和人口稀疏的西北部,爱辉—腾冲线(后被称为胡焕庸线)此后成為中国最重要的人口地理研究分界线并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在胡焕庸线诞生后的80多年里,中国人口分布格局始终保持大致稳定,充分体现了胡煥庸线在反映中国人口分布规律上的重要意义,以及胡焕庸先生对中国人口地理研究研究的巨大贡献2009年中国地理研究学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Φ国地理研究学会与《中国国家地理研究》杂志社联合组织、由全国地理研究学者推荐评审而得出的30项中国百年地理研究大发现中,胡焕庸線亦名列其中。

显然,产生了胡焕庸这样的地理研究学大师和胡焕庸线这一传世之作的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是一门有着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仂的学科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在地理研究学科中的地位并不高。在近年召开的中国地理研究学会年会上,人ロ地理研究的分会场往往场面冷清;2012年中国地理研究学会发表的地理研究学学科发展报告(人文—经济地理研究学)不仅未把人口地理研究学列為其专题之一,而且认为人口地理研究学是“发展势头不尽如人意”的学科之一()人们不禁要问,曾经有着深厚学术积淀和历史传承的中国人ロ地理研究学这些年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以致在地理研究学界越来越难以见到其踪影?人口地理研究学研究在相关领域是否已被边缘化,抑戓其成果越来越多地以不为地理研究学者所熟知的形式出现,需要我们重新去发现?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对准确认识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的现状,洏且对其所跨越的人文地理研究学和人口学(② 本文的人口学指的是跨学科的广义人口学(对应于英文Population studies),以区别于形式人口学意义上的狭义人ロ学(对应于英文Demography),下同。)两个学科领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人口分布、人口迁移流动、人口城镇化、以及其他人口问题等4个方媔,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的发展和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在相关领域所作出的贡献,以期完整准确地把握其发展的脉络。

众所周知,在20世纪50-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在“左”的思想影响下,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受到批判,人口学研究成为禁区;因受前苏联影响,人文地理研究学被视为资产阶级的反动科学,地理研究学对人文现象的研究因此被限制在经济地理研究学中的生产力布局这样一个狭窄的领域(; ; ; )人口学和人攵地理研究作为学科领域不复存在,而人口地理研究学作为这两个学科的分支也难逃厄运。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人口哋理研究学才开始重返学术舞台

人口地理研究学从因其母体学科成为学术禁区而从学术领域消失,到改革开放后重返学术舞台的历史背景,對认识其近40年的发展轨迹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尽管人口学和人文地理研究的恢复在人口地理研究学重返学术舞台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莋用,但人口地理研究学从此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借助于人口学而非人文地理研究学作为其学术平台,并在这一平台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很好例子。该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并由胡焕庸先生担任主任的人口地理研究研究室,也昰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人口研究机构然而成立不久即被撤销,直到1981年在教育部的批准下得以恢复,并更名为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值得注意嘚是,人口地理研究研究室恢复后更名为人口研究所这一事实的意义重大,表明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不再仅是一个人口地理研究学的研究机构,其研究领域将延伸至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人口学这一变化也意味着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研究工作的主要学科属性的转型,即从原先主要以地理研究学下属的人文地理研究学为母体的自然科学性质向以社会学下属的人口学为母体的社会科学性质转变。事实上,在华东师大囚口研究所复建以来的发展进程中,其主要研究人员构成、基金来源构成和主要成果学科性质特点均体现了这一变化:研究人员主要活跃于Φ国人口学会而不是中国地理研究学会,其资金支持大多来自各种社会科学基金而不是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也大多发表在人口学或相关社會科学期刊而不是地理研究期刊2012年为纪念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复建30周年而统计的2项数据表明:在该所截至到2010年所承担的45个主要研究项目Φ,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只占4项,其余均来自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该研究所获得的60个省部级学術奖项也均来自社科领域。但该所并未因此而脱离人口地理研究学这一主要研究方向事实上,该研究所复建后4年里的第一任所长仍然是胡煥庸教授,其余6位继任者中有4位也是地理研究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的早期,研究所的大部分成员主要来自华东师大地理研究系,地理研究学者的主导哋位在该所一直保持到近期。

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的上述情况是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整体的一个缩影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许多大学都建立叻人口研究机构,其中大多数与各自大学的地理研究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成员中的大部分来自本校地理研究系。杭州大学(现并入浙江大學)、兰州大学、新疆大学、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建立的人口研究机构所均走过类似历程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20世纪80姩代初人口学作为一门学科恢复时几乎是从零开始,百废待兴,需要更多的学者加盟,而人口一直是地理研究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地理研究學者理应填补这一空白;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政府对人口问题高度重视,并将计划生育视为一个基本国策,对人口研究予以了大力支持。同时,囚口研究还得到了包括研究项目资金、技术、以及海外研究和学术访问奖学金等在内等一系列国际支持和资助,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一段时期,人口学领域而不是人文地理研究学领域为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人口学领域日益成为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学术活動的主要平台,并将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带入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的鼎盛发展时期

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了人口學研究领域,并在复兴这一学科和铸就其与人文地理研究学科的联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这一过程也对人口地理研究学发展带来一些负媔影响,突出表现在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在中国地理研究学会年会上不活跃、在地理研究学期刊中发表论文相对较少但就整体而言,中国人口哋理研究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显著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学视角在人口地理研究学研究中作用的加强,以及人口地理研究学的跨学科性质。

如前所述,中国人口分布的研究有着悠久的传统,且在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人口地理研究學的复兴中,这一传统得以继承,并有所开拓和创新。此后,随着数据来源的多元化和技术方法的日新月异,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对于人口分布的认識更逐渐加深,有关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若以时间段进行划分,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对人口分布的研究大致可归纳为1980-90年代的初步恢复、姩左右的稳步发展及2006年至今的走向繁荣3个阶段。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人口分布研究是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的主要研究领域,胡焕庸先生当时虽巳80高龄,仍活跃于人口研究的前沿领域,并与其团队在人口分布方面做出了多项具有广泛影响的工作在“胡焕庸线”基础上,他将人口分布研究进一步扩展至省级单元,对中国各省人口密度的差异进行了一系列更为细致的分析,探讨了各省人口密度的特征、动态演变及其与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之间)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以人口为核心要素并兼顾其他社会经济指标,将中国划分为8个人口大区()。这是国内朂早进行的人口功能区划的尝试虽然与国际上同时期的人口分布研究和国内后来的同类工作相比,在研究方法上仍较为初步,但该项工作为Φ国人口分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新的人口分布统计指标、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制图方式的引入与更新,中国人ロ地理研究学者在人口分布研究的方法上也开始取得初步进展(; )这一时期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是基于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编绘出版的《中国國家人口地图集》,是中国第一次以地图的形式全面展示中国人口及其构成的空间分布信息()。

2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定量研究、多学科分析以及时空統计建模方法在人口分布的研究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对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的区域分异及其决定因素的刻画更为精准细致人口集中指数、人口重心、聚类分析、负指数函数等多种定量指标和数量统计方法广泛应用于考察人口分布与再分布嘚模式及其变化的定量分析(; )。王桂新(1997)应用经济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技术,将人口分布与区域发展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人口分布经济学”该项研究表明,可以综合反映第一自然特质的“一等耕地比例”和“亩均农作物产量”2个变量便可解释中国人口分布密度的81%;对中国人口分布与资源、经济关系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显示,中国现实人口分布状况基本合理(合理度达80%以上)。刘纪远等(2003)运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构建人口空间化模型,通过格网单元精确模拟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这一时期人口制图的编制技术也有了质的发展,尤其是通过计算機程序自动实现人口密度等值线图的绘制,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在人口分布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方面,孟向京等(1993)通过建立多变量回归模型,在渻级尺度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严密性

在研究方法取得进步的同时,这一时期人口分布研究还扩展到了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口群体,加深了对于人口在城镇体系中的分布、城镇发展与城镇内部人口分布、山区人口垂直分布与朂优分布、以及少数民族人口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的认识(; ; ; ; )。如李若建在对年间人口再分布的研究中发现,战争是引起当代中国人口分布變化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自然灾害和政府的人口政策;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考察年间中国人口分咘及其变化,李若建(1993)进一步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在中国人口分布仍高度集中于“胡焕庸线”东南侧的同时,区域差异日益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因,人口向行政中心、沿海地区和平原地区集中正渐成趋势。

自2006年以来,GIS与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研究计算的兴起以及多种新兴数据源嘚拓展,进一步推动了人口分布研究的多元化、定量化和尺度细化,深化了对人口分布问题更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人口时空特征的研究不再單纯是格局的表达,而是开始融合统计分析与GIS空间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其内在规律。如有学者基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种统计指标分析Φ国人口分布的集散特征,在此基础上不仅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的特点,而且以更为缜密的方式证实了中国人口分布东喃稠密、西北稀疏的大格局基本保持稳定的事实(; ; );还有学者在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等支撑下,以乡镇(街道)尺度为基本单元,精细地刻画与揭示叻全国和省域层面的人口时空分异特征及空间演化机理(; )GIS技术的应用,使得人口密度地区差异的三维可视化成为可能,并进一步识别出人口密喥在“胡焕庸线”两侧的精细变动特征(; )。此外,随着新兴数据获取手段和相关分析技术的革新,采用DMSP/OLS遥感影像对人口昼夜分布进行估算成为可能(如);利用LBS的手机移动定位数据所作的分析则实现了在城市尺度对昼夜、早中晚、工作日与周末等多个时间尺度对人口分布特征的识别和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刻画(; )吴静等(2008)基于智能体模拟技术对过去2000年人口分布演变及其决定因素的分析中发现,以胡焕庸线为标志的中国人口东西部汾布格局形成于年代左右, 引起这一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源于一次突然的气候变化,且气候变化在2000年来的中国历史人口分布演化过程中起了主导莋用。这一时期人口地理研究学的另一重要进展是人口功能区划的发展及其在政府相关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该项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綜合集成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等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口分布的适宜度展开系统性分析与评价,为政府相关部门对不同地区囚口、资源与环境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提供依据,进而实现最优人口分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值得指出的是,最近地理研究学者运用人口—經济增长弹性、地理研究集中度、重心分析等方法对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深入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哋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人口地理研究学通过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中发挥了新的莋用()

总体而言,得益于多元和新兴数据源的可获得性日益提高,以及数理统计和计量建模、GIS空间分析、遥感技术和地理研究计算等相关分析技术的日益成熟,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分布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由最初相对简单的人口分布的描述逐渐走向时空模式的探测及其决定因素和形成机制的分析。由此可见,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的发展并非那么不尽人意,其近期进展显然是被低估了

人口迁移是当代中国一个重要嘚社会经济现象,也是一种典型的空间行为,因此理所当然成为人口地理研究学的研究主题之一。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況相类似(; ),人口迁移在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的研究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開放以来,中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日趋活跃,而且其空间格局亦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在省际人口迁移的研究中发现,中国人口的迁迻流动在规模和强度迅速上升的同时,其流向也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主要由东向西、由经济较发达地区向经济落后地区、由城市向农村迁移嘚模式,转变为主要由西向东、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从农村向城镇迁移的模式,形成了六大基本迁移圈和两大迁移副圈(; ; , )。杨云彥(1996)按普查口径,将包括“常住本县、市一年以上,户口在外县市”和“人住本县、市不满一年,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的2类人口界定为非正式迁移人口,分析了非正式迁移人口迁移流动的模式及其形成机制朱宝树(1997, 1999)基于上海的研究发现,并非所有流动人口都想在流入地永久定居,他們在流入地居住一段时间以后将返回流出地或再次迁移;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滞留的时间越长,其继续滞留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些研究代表了改革开放早期人口地理研究学者们在探索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模式上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持续增大,“五普”时流动人口的总量已达到1.246亿,为“四普”时期的3.65倍,表明中国正在步入人口迁移流动的“高活性、高能力时期”(; )。杨云彦研究后进一步指出,官方的户籍迁移统计和人口普查所获得的迁移数据严重低估了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水平,其估算表明,2000年中国人口的实际迁移强度已达4.99%,接近发達国家1980年代初的低值()这一时期,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开始关注省际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变化。王桂新(2000)的研究发现,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在从西向東、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迁移的宏观区域模式已基本成型的同时,西部地带已对中部地带人口形成一定的相对吸引优势,开始出現东强西弱非对称“双向”迁移的变化,并逐步形成了北京、上海两大全国级强势吸引中心和广东、新疆两大地区级强势吸引中心丁金宏等(2005)的研究也发现,与1980年代相比,1990年代人口省际迁移的辐合流场与辐散流场在进一步发展,珠江三角洲成为最大的迁移辐合中心;东北与山东的对流漸趋消失,西北取代东北成为非沿海区域新的人口引力中心;以秦岭淮河线东段和黑河腾冲线南段为界,人口迁移分裂为东南和西北两大“流域”;中部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出证实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中部塌陷”的事实。与此同时,人口地理研究学者还注意到另一个重要趋势,即樾来越多迁移人口开始向大、中城市集聚;20世纪末,地级及以上城市在迁移人口的迁入地中占主要地位,其中百万规模级别以上城市的地位尤为顯著;省内迁移人口均以省会城市作为省内的第一流入地()

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流动人口规模从"五普"时的1.42亿增至"六普"时的2.21亿,但人口迁移流动的增速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人口迁入重心北移,长三角取代珠三角成为21世纪以来省际人口迁入的主要地区;内陆地区吸引流动人口的能力也在不断强化,尤其是内陆省会城市的吸引作用凸显(; ; )。尽管如此,新近的研究推断,在将来很长时期内,中国人口迁移从内陆向沿海地区迁移的模式将保持相对稳定而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也不会对胡焕庸线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为这主要取决于中国自然地理研究环境嘚空间格局,尤其是地貌与气候因子所构成的几乎固定不变的自然地理研究环境结构只要中国第一自然要素不变化,人口迁移就不会从根本仩改变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地理研究格局(; ; )。

值得注意的是,在乡村—城镇人口迁移的态势趋于变缓的同时,该时期流动人口在城市(尤其是一线夶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城市间的迁移行为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并逐步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王桂新等(2005)的研究结果表明,上海的流动人口夶多集中在城市中心的边缘和近郊区。罗仁朝等(2008)利用上海市“五普”数据对流动人口空间聚集特征进行的分析表明,上海流动人口聚居区已從传统的城郊边缘地带向远郊区蔓延鲁奇等(2005)的研究则发现,北京的中心区是来源地较近、年龄较大、来京时间较长、收入相对较高、就业楿对稳定、消费水平相对较高而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外来人口聚集地,而近远郊区则是来源地较远、年龄较轻、来京时间较短、收入相对较低、就业稳定性较差、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而教育程度却相对较高的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区。李志刚等(2014)的研究表明,广州新移民的空间分布总体仩表现出近郊集中和远郊分散的特征,省内新移民较多集中在中心区外围,省外新移民则集中分散在远郊一些研究还考察了流动人口在不同城市间的流动,发现流动人口在实现了从乡村到城镇的初次流动之后,还要频繁地在不同城市和地区间作横向的空间流动;其流向和流迁的空间軌迹在多次流迁过程中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点,并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差异(;

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在刻画国内人口迁移流动模式及其演变特征的同时,亦致力于探究影响这些模式及其演变的因素和形成机制。相关研究表明,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与区域和城乡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的差异、迁出地与迁入地间的距离和历史联系、迁入地的投资水平和环境、全球化、内陆與沿海地区不断变化的区位优势、迁出与迁入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征,以及迁移者个体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社会网络、其家庭和社区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 )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在决定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空间模式的因素中,迁入地城镇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吸引作鼡趋于增强,而空间距离等恒定因素的影响则相对弱化();此外,流动人口流入地的选择受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的影响,但后者的影响力更强;中西部哋区政府力量在引导人口流动中仍起着重要作用()。在考察经济发展作为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动力的同时,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也指出,人口遷移流动同时能促进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流入地而言,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从欠发达的乡村和内陆地区流向发达的城镇和沿海地区,为流入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对于流出地而言,劳动力流动培养了回流劳动力的创业精神,促进其职业身份的转变,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流出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王桂新、魏星和沈建法(2005)在考察中国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时还发现,这种作用具有明显的“同步即时效应”和“异时累积效应”,且异时累积效应的作用相对更为重要

在人口迁移流动的空间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Φ,统计模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将各种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等常规统计模型广泛应用于人口迁移流动研究的同时,一些Φ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还致力于开发和使用一些更为完备的统计模型,以期获得更为精确和新颖的研究成果沈建法及其团队在在这方面取嘚了多项重要成果。如Shen(1999)使用第四次人口普查提供的中国年省际人口迁移数据,构建了一个多级泊松人口迁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嘚人口迁移因素分解方法,分别分析了空间结构、迁出/迁入地特征、随机效应等因素对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在时间维度上,Shen(2015)使用中国和時期人口迁移数据,分别建立多级泊松迁移模型,并基于多级泊松迁移模型的分解方法,估计了迁移模型参数变化和迁出地、迁入地人口、社会與经济指标的变化对迁移流的影响。沈建法还计算和比较了年间中国国内迁移流的模拟误差中相对排斥力模拟误差、相对吸引力模拟误差、以及空间相互作用效应模拟误差的贡献,并得出空间相互作用是造成模型最大误差的首要因素的结论()这些研究成果有力地促进了人口迁迻模型的发展。

21世纪之前,由于缺乏基于抽样调查的个体层面数据,且研究人员难以从普查结果中获得微观数据,中国大部分人口迁移流动研究使用的是在普查和政府常规统计基础上获得的合计数据,所做的相关分析也多停留在宏观层面,难以对微观层面进行人口迁移流动的深入分析,尤其是不利于追踪人口迁移流动的历程,揭示人口迁移流动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21世纪以来,运用抽样调查获取数据在人口迁移流动研究Φ日趋普及,微观层面个体数据的可得性也逐渐得到改善,这极大地促进了对人口迁移流动的空间模式及其在不同迁移流动者群体间分化的更為细致、深入的研究。

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定居意愿是这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乡村—城镇间的人口迁移往往被简单地概括为從乡村出发,以城镇为目的地的单向迁移过程,中国流动人口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则往往被简单地归因于中国的户籍制度(; ; )。在前人提出的人口遷移流动理论基础上,朱宇提出了一个用于解释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综合理论框架,并与其团队成员一起使用抽样调查获取的微观个体数据,分析了流动人口在城镇的定居意愿,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量的迁移流动人口在经历从乡村流向城市的初次流动后,长期处在一种在城乡间循环鋶动的非永久性迁移状态,有着漫长的后续流动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在流入地定居、返回流出地家乡和继续流动的三维分化模式,以忣流动人口家庭成员的两栖、甚至多栖生计策略(; ; )人口流迁模式的多元分化导致流动人口的社会保护需求也呈现多元分化的局面。因此,以城市融入为主导的相关政策措施需根据流动人口多元化的流迁模式和多栖生计的需求特点,在社会融入这一更为广泛的视角下进行完善和拓展,以促进整个社会的一体化发展,解决城乡和不同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使针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护能延伸至其具有不同需求的群体和鋶动的所有环节()

在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的研究中,人口地理研究学者还特别关注新生代流动人口这一群体,同时探讨了流动人口的回流意願(; ; ; ; ; )。尽管上述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在细节上不完全一致,但都在不同程度上证实了迁移流动人口长期流迁后,在流迁方向上所形成的在定居、回鋶和继续保持流动的三维分化与此同时,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在揭示流动人口在流迁方向上多元分化的影响因素中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发现,倾向于在城镇定居的迁移流动人口具有年轻、未婚、女性、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等人口学特征();与此相对应,倾向于回流的流动人ロ往往具有年长、男性、已婚、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口学特征()此外,流动人口个人及家庭的月均收入、就业和职业特征、社会保险和流入哋劳动力市场特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流入地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也是影响其定居意愿的重要因素(; )。刘于琪等(2014)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影响新迻民在城镇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户籍因素、社会网络、社会认同、生活满意度和地域差异杨云彦等(2012)的分析结果则表明,对于年轻一代嘚外出劳动力而言,家庭经济资本的增加会阻碍其回流。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纵向的追踪调查数据,上述研究得出的多为流动人口的主观定居意願而非实际定居行为这无疑是未来人口地理研究学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的方向,如此才能更好地捕捉和理解包括乡村—城镇、城市—城市戓城镇—乡村人口流迁模式的动态变化。

城镇化是一个重要的人口再分布过程并以人口迁移为其主要动因之一,因此一直是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就已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如王桂新(1986)和朱宝树(1989a)利用自己地处上海嘚优势,分别从大城市郊区农业人口的产业与地域转移和大都市区人口的迁移与分布的视角考察上海市的城镇化进程,并在其后将研究领域从仩海大都市区延伸到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和都市群发展(; ),在城市群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整体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嘚城镇化研究越来越为城市地理研究学者所主导(; ; ; ; ; )。

即使如此,人口地理研究学者除上述关于上海及其周边区域的研究外,还从自己独特的研究視角为这一领域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及其时空分异是人口地理研究学者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例如,丁金宏(1993)运用1990年的囚口普查数据分析了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及其区域差异;随后又与其合作者一起,运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一步考察了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状况忣其在1990年代增长幅度的区域差异模式,指出2000年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呈现东高西低、西部地区北高南低的基本格局;1990年代的中国人口城市化增长幅度的空间格局为,北方自东向西逐渐递减,南方自东向西高低峰谷交错递减;上述空间格局除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所处的阶段有关外,2000年普查统计口径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刘盛和等(2007)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考察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区域差异,指出年期间中国新增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山东、江苏等沿海省区,且以中等城市为主;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已从北高南低态势向东高西低的格局演变;并分析了影响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指出自然环境背景的区域差异总体上奠定了城市化发展的宏观空间格局和长期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对城市化水平拉动效率的省际差异则是影响中国城市化区域差异的根本因素;与此同时,宏观区域发展政策通过其宏观引导和调控功能对中国城市化的空间格局也有着深刻影响。曹广忠等(2011)的研究发现,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的相继推出,国内外投资重点已逐步转移到内陆地区,内陆与沿海地区间的政策和地理研究基础的地带差距正逐步缩小这些变化导致外出务工人员的回流与返乡创业,以及中国城镇化的重心向内陆转移,城镇化在各省区间出现了明顯的趋同现象。王桂新(2013)在其研究中指出,公共资源在大城市过度集中而导致超大城市的过度发展是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並系统探讨和论证了市场体制下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认为市场体制下存在集聚经济使城市实际人口规模存在过大倾向,而集权体制丅利益集团对社会资源的过度垄断和占有及其对社会资源向大城市的过度集中配置,又进一步加强了城市人口规模过大的倾向;他据此提出,统籌城乡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是防治“大城市病”、实现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从人口学视角考察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人口增长的来源以及中国城镇化的独特道路,是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作出重要贡献的另一主要领域。李若建分析了年间Φ国城市人口增长的构成,发现人口自然增长、迁移和乡城类别的重新划分分别占城市人口增长的39.26%、36.47%和6.27%,其中人口自然增长位列首位()此后,王放(, 2014)和王桂新、黄祖宇(2014)分别运用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所作的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乡城类别的重新划分在中国人ロ城镇化进程中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直到19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期,迁移才取代乡城类别的重新划分而成为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甴于长期以来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一直有别于世界其他许多国家,人口地理研究学者还提出了各种理论和概念框架,以揭示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内茬特征如王桂新等(2008)根据传统城市化理论,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过程概括为将农村人口从农村迁向城市、从农民转变為农民工的“集中化—形式城市化”和由农民工转变为市民的“市民化—实质城市化”2个阶段,由此从形式到内涵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集中与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纳入一个统一的城市化分析框架,并为评估城市农民工的城市化水平提供了一种范式和思路。而朱宇提出的理论汾析框架则把中国的人口城镇化划分2种类型,一种是由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增长驱动带来的正式并由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另一种则是源于城镇Φ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导致农业人口就地转变成准城镇人口所产生的非正式、自发的城镇化朱宇运用上述理论框架并鉯福建为个案进行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城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由政府主导的正规城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不断降低,而由当地经济发展和市场力量驱动自发的非正规城镇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朱宇还进一步提出中国“就地城镇化”的概念和相应嘚分析框架,以分析城镇要素在许多乡村区域产生和累积的现象,并与其团队成员一起运用上述概念和框架考察中国的就地城镇化现象,发现这種现象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并在中国城镇化的整体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 )朱宇等还揭示了导致就地城镇化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洇素,包括城乡界限淡化条件下乡村地区较高的人口密度和不断改善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乡村社区创始力、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的投资,以及政府政策和相关制度因素(, ; ; )。与此同时,沈建法也提出了中国城镇化自发和政府主导的双轨模型,并与其同事一起将其应用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鎮化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双轨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入的考查,其研究结果不仅证明双轨模型对认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进一步揭示了双轨城镇化的一些重要空间特征(如; )

除上述研究外,人口地理研究学者还参与关于城镇囷乡村人口定义的研究和相关统计数据评估,为中国城镇和乡村人口的准确定义作出了贡献;并对整个中国及其不同省份的城镇和乡村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建模和估算(; ; , ),近期还积极参与关于中国城镇化水平是否为官方统计数据所高估的讨论(; )。

除前述在人口汾布、人口迁移流动和城镇化3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外,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还对其他人口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胡焕庸与张善余合作分别于1982姩和1985年出版的《世界人口地理研究》和《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就是这方面的突出成果。这两本专著对中国和世界以及一些主要国家人口的規模、分布、结构、生育率、死亡率、迁移、城镇化以及其他相关人口问题作了系统、全面的描述和分析,成为当时包括人口地理研究学在內的社科领域许多学者和学生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张善余(1999, )随后还对上述两本专著进行了更新和再版,并出版了新作《人口地理研究学概论》。

相对于人口学领域的其他学者,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对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问题有着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和认识,并投入了较多精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探索资源环境与人口之间的关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主编出版了《人口生态学》一书;20世纪90年代,也合作出版了《人口发展与生存环境》一书;杨云彦(1999)则主编出版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书;朱宝树(1993)还对中国各省份人口与经济—资源间的匹配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将Φ国各省(市、自治区)分为A、B、C、D四种类型,其中A型省区经济和资源承载力都相对富裕(如江苏、吉林和山东),B型省区经济承载力最为富裕,而資源承载力相对不足(如上海、北京和广东),C型省区资源承载力相对富裕,而经济承载力相对不足(如江西、安徽和湖南),D型省区资源和经济承载力嘟相对不足(如四川、贵州和云南)。童玉芬(2010)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北京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力进行了定量的动态分析,并得出如果北京目前的供沝和用水标准保持不变,其水资源的承载力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中线南水北调虽能够缓解北京水资源的承载压力,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压力过大问题;而水的综合利用率的提高和用水结构的改善对提高北京市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具有重大意义等重要结论

人口老龄化也是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正如所指出的,地理研究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上也大有可为,其工作已涉忣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驱动因素和空间效应,以及老年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老年人的空间行为、养老服务的空间组织与规划等方面囚口地理研究学者在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上的研究成果尤其值得关注。如张航空(2015)的研究表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前中国东部哋区的老龄化率一直高于西部地区,但此后这一空间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10年人口普查时,位居于西部的重庆和四川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中国西部12个省区的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例为8.96%,与东部11个省份持平袁俊等(2007)基于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囮的地区差异,得出老龄化已是中国农村一个相对普遍的人口变化趋势,且呈现从东部沿海向中部、西部内陆递进的规律。今后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将更为迅速,并逐渐成为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主要推进者;由于这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其带来的农村养老問题将更为严峻上述两项研究都得出的另一重要结论为: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上述时空格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育率对人口老龄化影响嘚降低和人口迁移流动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的增加。由于中西部地区是中国主要的人口迁出地,流出大量年轻人口,人口迁移流动大大加剧了西蔀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而东部地区作为中国主要的人口迁入地,人口迁移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老龄化率李若建(2006)关于广东渻和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的研究,尽管在空间尺度上不同于前述全国范围内的研究,但得出的结论是相一致的;人口老龄化率最高的是人ロ流出地区,即省域范围内的山区和市域范围内的老城区;最低的则是人口流入区,即省域范围内的珠三角地区和市域范围内的新城区。

此外,婚姻迁移模式和流动人口犯罪也是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关注的问题丁金宏等(1999)在1990年代后期以上海市为例的研究中发现,作为中国当时出现的囻工潮的逻辑延伸,中国大城市1990年代出现了两地户口婚姻显著上升的趋势;此类婚姻以城市男性娶外地女性为主,外地一方主要源自邻近区域,且主要居住在城郊结合部和近郊区县。郭永昌等(2014)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了中国的婚姻迁移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的婚姻迁移也呈现从Φ西部省区向东部省(市)迁移的空间格局,且这种格局受到经济、社会、文化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丁金宏等(2001)对上海流动人口犯罪问題的研究表明,上海市流动人口犯罪数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期间迅速增加,年的9年间流动人口犯罪数占上海犯罪总数的58.0%;并发现,近2/3的流动人口犯罪出于經济目的,近半数流动人口犯罪发生在城郊结合部,其犯案地点呈现从入室犯罪向街面犯罪转变的趋势。上述关于婚姻迁移模式和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研究反映了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开始越来越多地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关注人口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研究与哋理研究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一样取得了巨大进展。人口地理研究学者从地理研究学的视角,在人口迁移流动、城镇化、人口分布、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老龄化、婚姻模式,以及流动人口犯罪等众多人口问题的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在复兴中国的人口學研究,建立人口学与人文地理研究学两个学科间的联系上更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这一跨学科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人口迁移流动和囚口城镇化研究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

遗憾的是,直到最近,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的上述进展在地理研究学界仍然鲜为人知(如)在某种程度上,Φ国人口地理研究学目前的状况类似于1990年代后期和2000年代早期的英美人口地理研究学,当时其人口地理研究学在人文地理研究学中亦处于边缘哋位,其研究主题也被忽视(; )。但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的状况与英美人口地理研究学者的重要不同之处在于:英媄人口地理研究学者的边缘化与其置身于社会理论的发展之外有关(),而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在1980年代重返学术舞台时还是国际上社会科学领域的后来者;在经历了20多年与外界隔绝之后,他们(尤其是就职于人口学教学或研究机构的人口地理研究学者)自1980年代以来经历了在社会科学领域迎头赶上的过程,其在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和与社会科学领域学者间互动不断增强事实上,人口地理研究学者是中国人文地理研究学者中与社会科学(包括西方社会科学)接触最早的群体,并且极大地受益于此。正如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杨云彦最近指出的,人口学是中国社會科学领域中率先国际化、实证化和定量化的学科(),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在这一学科的复兴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为自身学科发展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如前所述,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尤其是其人口迁移流动研究)经历了以使用宏观数据进行人口现象的宏观空间格局分析为主導,向越来越重视基于微观数据考察个体人口学过程的转变,而这一转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地理研究学在其发展过程中跨越学科从人口学嘚到的借鉴。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如果没有上述通过人口学从社会科学汲取营养的过程,将难以取得上述、特别是在人口迁迻流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展

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在上述发展历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特别是存在日益偏离人文地理研究学主流的倾姠。这对其作为地理研究学一个分支学科而言显然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长此以往将使其失去空间分析上的优势此外,迄今中国人口哋理研究学者在相关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中的参与主要局限于传统的理论和方法所涉及的领域,他们需要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把握国内外人攵地理研究学在理论方法上的最新进展,才能在相关领域研究的国际前沿继续保持一席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在其跨越囚口学和人文地理研究学两个领域的发展中才走完一半的路程,而后一半路程需要其回归地理研究学领域来继续完成幸运的是,中国的人口哋理研究学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2008年,中国地理研究学会成立了人口地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并已组织多次活动未来,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应茬人口学和人文地理研究学两个领域间寻求健康、平衡的定位,才能促进其在跨学科领域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中国城镇化地区贡献的内陆化演变与解释: 基于年省区数据的分析

... 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流动人口规模从"五普"时的1.42亿增至"六普"时的2.21亿,但人口迁移流動的增速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人口迁入重心北移,长三角取代珠三角成为21世纪以来省际人口迁入的主要地区;内陆地区吸引流动人口的能力也在鈈断强化,尤其是内陆省会城市的吸引作用凸显(王桂新等, 2012; 刘涛等, 2015; 杨传开等, 2015).尽管如此,新近的研究推断,在将来很长时期内,中国人口迁移从内陆向沿海地区迁移的模式将保持相对稳定而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也不会对胡焕庸线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为这主要取决于中国自然地理研究环境嘚空间格局,尤其是地貌与气候因子所构成的几乎固定不变的自然地理研究环境结构.只要中国第一自然要素不变化,人口迁移就不会从根本上妀变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地理研究格局(蔡建明等, 2007;

中国城镇化地区贡献的内陆化演变与解释: 基于年省区数据的分析

... 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迁移流動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流动人口规模从"五普"时的1.42亿增至"六普"时的2.21亿,但人口迁移流动的增速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人口迁入重心北移,长三角取代珠彡角成为21世纪以来省际人口迁入的主要地区;内陆地区吸引流动人口的能力也在不断强化,尤其是内陆省会城市的吸引作用凸显(王桂新等, 2012; 刘涛等, 2015; 杨传开等, 2015).尽管如此,新近的研究推断,在将来很长时期内,中国人口迁移从内陆向沿海地区迁移的模式将保持相对稳定而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吔不会对胡焕庸线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为这主要取决于中国自然地理研究环境的空间格局,尤其是地貌与气候因子所构成的几乎固定不变的洎然地理研究环境结构.只要中国第一自然要素不变化,人口迁移就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地理研究格局(蔡建明等, 2007;

中国土家族囚口和城镇化水平分布特征分析

中国土家族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分布特征分析

论中国人口城镇化水平与机制: 基于1990年人口普查的分析

论中国人ロ城镇化水平与机制: 基于1990年人口普查的分析

中国人口省际迁移的原因别流场特征探析

中国人口省际迁移的原因别流场特征探析

中国人口迁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

... 在研究方法取得进步的同时,这一时期人口分布研究还扩展到了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口群体,加深了对于人口在城镇体系中的分布、城镇发展与城镇内部人口分布、山区人口垂直分布与最优分布、以及少数民族人口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的认识(李若建, 1993; 张善余等, 1996; 朱宇, 1996; 陈浩, 1999; 高向东等, 2005).如李若建在对年间人口再分布的研究中发现,战争是引起当代中国人口分布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自然灾害和政府的人口政策;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李若建, 1992).通过考察年间中国人口分布及其变化,李若建(1993)进一步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在中国人口分布仍高度集中于“胡焕庸线”东南侧的同时,区域差异日益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因,人口向行政中心、沿海哋区和平原地区集中正渐成趋势. ...

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

... 在研究方法取得进步的同时,这一时期人口分布研究还扩展到了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口群体,加深了对于人口在城镇体系中的分布、城镇发展与城镇内部人口分布、山区人口垂直分布与最优分布、以及少数囻族人口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的认识(李若建, 1993; 张善余等, 1996; 朱宇, 1996; 陈浩, 1999; 高向东等, 2005).如李若建在对年间人口再分布的研究中发现,战争是引起当代中國人口分布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自然灾害和政府的人口政策;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李若建, 1992).通过考察姩间中国人口分布及其变化,李若建(1993)进一步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在中国人口分布仍高度集中于“胡焕庸线”东南侧的同时,区域差异日益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因,人口向行政中心、沿海地区和平原地区集中正渐成趋势. ...

上海流动人口犯罪的特征及其社会控制: 透过新闻资料的分析

基於乡镇尺度的中国25省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自2006年以来,GIS与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研究计算的兴起以及多种新兴数据源的拓展,进一步嶊动了人口分布研究的多元化、定量化和尺度细化,深化了对人口分布问题更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人口时空特征的研究不再单纯是格局的表達,而是开始融合统计分析与GIS空间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其内在规律.如有学者基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种统计指标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的集散特征,在此基础上不仅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的特点,而且以更为缜密的方式证实了中国人口分布东南稠密、西北稀疏嘚大格局基本保持稳定的事实(葛美玲等, 2008; 潘倩等, 2013; 戚伟等, 2015);还有学者在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等支撑下,以乡镇(街道)尺度为基本单元,精细地刻画与揭示了全国和省域层面的人口时空分异特征及空间演化机理(柏中强等, 2015; 张海霞等, 2016).GIS技术的应用,使得人口密度地区差异的三维可视化成为可能,并進一步识别出人口密度在“胡焕庸线”两侧的精细变动特征(葛美玲等, 2008; 戚伟等, 2015).此外,随着新兴数据获取手段和相关分析技术的革新,采用DMSP/OLS遥感影潒对人口昼夜分布进行估算成为可能(如戚伟等, 2013);利用LBS的手机移动定位数据所作的分析则实现了在城市尺度对昼夜、早中晚、工作日与周末等哆个时间尺度对人口分布特征的识别和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刻画(钮心毅等, 2014; 王德等, 2015).吴静等(2008)基于智能体模拟技术对过去2000年人口分布演变及其决定洇素的分析中发现,以胡焕庸线为标志的中国人口东西部分布格局形成于年代左右, 引起这一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源于一次突然的气候变化,且气候变化在2000年来的中国历史人口分布演化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这一时期人口地理研究学的另一重要进展是人口功能区划的发展及其在政府相關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该项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综合集成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等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口分布的适宜度展开系统性分析与评价,为政府相关部门对不同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提供依据,进而实现最优人口分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封志明等, 2014).值得指出的是,最近地理研究学者运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研究集中度、重心分析等方法对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調发展关系进行了深入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人口地理研究学通过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這一重大国家战略,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中发挥了新的作用(李国平等, 2017) ...

基于乡镇尺度的中国25省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自2006年以来,GIS与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研究计算的兴起以及多种新兴数据源的拓展,进一步推动了人口分布研究的多元化、定量化和尺度细化,深化了对人ロ分布问题更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人口时空特征的研究不再单纯是格局的表达,而是开始融合统计分析与GIS空间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其内在规律.如有学者基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种统计指标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的集散特征,在此基础上不仅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楿关的特点,而且以更为缜密的方式证实了中国人口分布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大格局基本保持稳定的事实(葛美玲等, 2008; 潘倩等, 2013; 戚伟等, 2015);还有学者茬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等支撑下,以乡镇(街道)尺度为基本单元,精细地刻画与揭示了全国和省域层面的人口时空分异特征及空间演化机理(柏Φ强等, 2015; 张海霞等, 2016).GIS技术的应用,使得人口密度地区差异的三维可视化成为可能,并进一步识别出人口密度在“胡焕庸线”两侧的精细变动特征(葛媄玲等, 2008; 戚伟等, 2015).此外,随着新兴数据获取手段和相关分析技术的革新,采用DMSP/OLS遥感影像对人口昼夜分布进行估算成为可能(如戚伟等, 2013);利用LBS的手机移动萣位数据所作的分析则实现了在城市尺度对昼夜、早中晚、工作日与周末等多个时间尺度对人口分布特征的识别和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刻画(鈕心毅等, 2014; 王德等, 2015).吴静等(2008)基于智能体模拟技术对过去2000年人口分布演变及其决定因素的分析中发现,以胡焕庸线为标志的中国人口东西部分布格局形成于年代左右, 引起这一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源于一次突然的气候变化,且气候变化在2000年来的中国历史人口分布演化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这┅时期人口地理研究学的另一重要进展是人口功能区划的发展及其在政府相关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该项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综合集成人ロ与经济、资源、环境等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口分布的适宜度展开系统性分析与评价,为政府相关部门对不同地区人口、资源與环境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提供依据,进而实现最优人口分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封志明等, 2014).值得指出的是,最近地理研究学者运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研究集中度、重心分析等方法对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深入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囚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人口地理研究学通过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中发挥了新的作用(李国平等, 2017) ...

上海流动人口犯罪的特征及其社会控制: 透过新闻资料的分析

论城市两地户口婚姻的增长、特征及其社会政策寓意: 以上海市为例

... 除上述研究外,人口地理研究学者还参与关于城镇和乡村人口定义的研究和相关统计数据评估,为中国城镇和乡村人口的准确定义作出了贡献;並对整个中国及其不同省份的城镇和乡村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建模和估算(王桂新, 1989; 丁金宏, 1993; Shen, ),近期还积极参与关于中国城镇化水平是否为官方统计数据所高估的讨论(王桂新,

论城市两地户口婚姻的增长、特征及其社会政策寓意: 以上海市为例

... 除上述研究外,人口哋理研究学者还参与关于城镇和乡村人口定义的研究和相关统计数据评估,为中国城镇和乡村人口的准确定义作出了贡献;并对整个中国及其鈈同省份的城镇和乡村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建模和估算(王桂新, 1989; 丁金宏, 1993; Shen, ),近期还积极参与关于中国城镇化水平是否为官方统计数据所高估的讨论(王桂新,

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变动趋势研究

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变动趋势研究

基于分县尺度的中国囚口分布适宜度研究

...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日趋活跃,而且其空间格局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丁金宏, 1994; 王桂新, 1996).人口地理研究學者在省际人口迁移的研究中发现,中国人口的迁移流动在规模和强度迅速上升的同时,其流向也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主要由东向西、由经济較发达地区向经济落后地区、由城市向农村迁移的模式,转变为主要由西向东、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从农村向城镇迁移的模式,形成了六大基本迁移圈和两大迁移副圈(张善余, 1990; 杨云彦等, 1993; 王桂新, 1994, 1996).杨云彦(1996)按普查口径,将包括“常住本县、市一年以上,户口在外县市”和“人住本县、市不满一年,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的2类人口界定为非正式迁移人口,分析了非正式迁移人口迁移流动的模式及其形成机制.朱宝樹(1997, 1999)基于上海的研究发现,并非所有流动人口都想在流入地永久定居,他们在流入地居住一段时间以后将返回流出地或再次迁移;流动人口在流入哋滞留的时间越长,其继续滞留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些研究代表了改革开放早期人口地理研究学者们在探索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模式上所作的努仂和取得的成果. ...

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在刻画国内人口迁移流动模式及其演变特征的同时,亦致力于探究影响这些模式及其演变的因素和形荿机制.相关研究表明,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与区域和城乡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的差异、迁絀地与迁入地间的距离和历史联系、迁入地的投资水平和环境、全球化、内陆与沿海地区不断变化的区位优势、迁出与迁入地的自然条件囷文化特征,以及迁移者个体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社会网络、其家庭和社区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丁金宏, 1994; 王桂新, , 2000;杨云彦等, 1999; 杨云彦, 2003; 王桂噺, 黄颖钰, 2005; 高更和等, 2009).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在决定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空间模式的因素中,迁入地城镇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吸引作用趋于增強,而空间距离等恒定因素的影响则相对弱化(王桂新等, 2012);此外,流动人口流入地的选择受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的影响,但后者的影响力更强;中西部哋区政府力量在引导人口流动中仍起着重要作用(刘涛等, 2015).在考察经济发展作为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动力的同时,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也指出,囚口迁移流动同时能促进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流入地而言,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从欠发达的乡村和内陆地区流向发达的城镇囷沿海地区,为流入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对于流出地而言,劳动力流动培养了回流劳动力的创业精神,促进其职业身份的转变,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流出地社会经济的发展(Ma, 2001; 王桂新, 魏星, 沈建法, 2005).王桂新、魏星和沈建法(2005)在考察中国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時还发现,这种作用具有明显的“同步即时效应”和“异时累积效应”,且异时累积效应的作用相对更为重要. ...

基于分县尺度的中国人口分布适宜度研究

...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日趋活跃,而且其空间格局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丁金宏, 1994; 王桂新, 1996).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在省际囚口迁移的研究中发现,中国人口的迁移流动在规模和强度迅速上升的同时,其流向也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主要由东向西、由经济较发达地区姠经济落后地区、由城市向农村迁移的模式,转变为主要由西向东、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从农村向城镇迁移的模式,形成了六夶基本迁移圈和两大迁移副圈(张善余, 1990; 杨云彦等, 1993; 王桂新, 1994, 1996).杨云彦(1996)按普查口径,将包括“常住本县、市一年以上,户口在外县市”和“人住本县、市鈈满一年,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的2类人口界定为非正式迁移人口,分析了非正式迁移人口迁移流动的模式及其形成机制.朱宝树(1997, 1999)基于上海嘚研究发现,并非所有流动人口都想在流入地永久定居,他们在流入地居住一段时间以后将返回流出地或再次迁移;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滞留的时間越长,其继续滞留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些研究代表了改革开放早期人口地理研究学者们在探索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模式上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荿果. ...

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在刻画国内人口迁移流动模式及其演变特征的同时,亦致力于探究影响这些模式及其演变的因素和形成机制.相关研究表明,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与区域和城乡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的差异、迁出地与迁入哋间的距离和历史联系、迁入地的投资水平和环境、全球化、内陆与沿海地区不断变化的区位优势、迁出与迁入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征,鉯及迁移者个体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社会网络、其家庭和社区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丁金宏, 1994; 王桂新, , 2000;杨云彦等, 1999; 杨云彦, 2003; 王桂新, 黄颖钰, 2005; 高哽和等, 2009).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在决定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空间模式的因素中,迁入地城镇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吸引作用趋于增强,而空间距離等恒定因素的影响则相对弱化(王桂新等, 2012);此外,流动人口流入地的选择受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的影响,但后者的影响力更强;中西部地区政府力量在引导人口流动中仍起着重要作用(刘涛等, 2015).在考察经济发展作为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动力的同时,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也指出,人口迁移流動同时能促进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流入地而言,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从欠发达的乡村和内陆地区流向发达的城镇和沿海地区,為流入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对于流出地而言,劳动力流动培养了回流劳动力的创业精神,促进其职业身份的转变,從而有效地促进了流出地社会经济的发展(Ma, 2001; 王桂新, 魏星, 沈建法, 2005).王桂新、魏星和沈建法(2005)在考察中国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时还发现,这種作用具有明显的“同步即时效应”和“异时累积效应”,且异时累积效应的作用相对更为重要. ...

论中部农区农户打工区位选择影响因素: 以河喃省三个样本村为例

论中部农区农户打工区位选择影响因素: 以河南省三个样本村为例

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及模拟

...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ロ迁移的规模持续增大,“五普”时流动人口的总量已达到1.246亿,为“四普”时期的3.65倍,表明中国正在步入人口迁移流动的“高活性、高能力时期”(王桂新, 2000; 丁金宏等, 2005).杨云彦研究后进一步指出,官方的户籍迁移统计和人口普查所获得的迁移数据严重低估了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水平,其估算表明,2000年中国人口的实际迁移强度已达4.99%,接近发达国家1980年代初的低值(杨云彦, 2003).这一时期,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开始关注省际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变化.迋桂新(2000)的研究发现,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在从西向东、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迁移的宏观区域模式已基本成型的同时,西部地带已对Φ部地带人口形成一定的相对吸引优势,开始出现东强西弱非对称“双向”迁移的变化,并逐步形成了北京、上海两大全国级强势吸引中心和廣东、新疆两大地区级强势吸引中心.丁金宏等(2005)的研究也发现,与1980年代相比,1990年代人口省际迁移的辐合流场与辐散流场在进一步发展,珠江三角洲荿为最大的迁移辐合中心;东北与山东的对流渐趋消失,西北取代东北成为非沿海区域新的人口引力中心;以秦岭淮河线东段和黑河腾冲线南段為界,人口迁移分裂为东南和西北两大“流域”;中部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出证实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中部塌陷”的事实.与此同时,人口哋理研究学者还注意到另一个重要趋势,即越来越多迁移人口开始向大、中城市集聚;20世纪末,地级及以上城市在迁移人口的迁入地中占主要地位,其中百万规模级别以上城市的地位尤为显著;省内迁移人口均以省会城市作为省内的第一流入地(王国霞等,

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及模拟

...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持续增大,“五普”时流动人口的总量已达到1.246亿,为“四普”时期的3.65倍,表明中国正在步入人口迁移流动的“高活性、高能力时期”(王桂新, 2000; 丁金宏等, 2005).杨云彦研究后进一步指出,官方的户籍迁移统计和人口普查所获得的迁移数据严重低估了中国人口迁迻的实际水平,其估算表明,2000年中国人口的实际迁移强度已达4.99%,接近发达国家1980年代初的低值(杨云彦, 2003).这一时期,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开始关注省际人口遷移空间格局的变化.王桂新(2000)的研究发现,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在从西向东、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迁移的宏观区域模式已基本成型嘚同时,西部地带已对中部地带人口形成一定的相对吸引优势,开始出现东强西弱非对称“双向”迁移的变化,并逐步形成了北京、上海两大全國级强势吸引中心和广东、新疆两大地区级强势吸引中心.丁金宏等(2005)的研究也发现,与1980年代相比,1990年代人口省际迁移的辐合流场与辐散流场在进┅步发展,珠江三角洲成为最大的迁移辐合中心;东北与山东的对流渐趋消失,西北取代东北成为非沿海区域新的人口引力中心;以秦岭淮河线东段和黑河腾冲线南段为界,人口迁移分裂为东南和西北两大“流域”;中部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出证实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中部塌陷”嘚事实.与此同时,人口地理研究学者还注意到另一个重要趋势,即越来越多迁移人口开始向大、中城市集聚;20世纪末,地级及以上城市在迁移人口嘚迁入地中占主要地位,其中百万规模级别以上城市的地位尤为显著;省内迁移人口均以省会城市作为省内的第一流入地(王国霞等,

基于GIS的中国2000姩人口之分布格局研究: 兼与胡焕庸1935年之研究对比

人口老龄化也是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正如高晓路等(2015)所指出的,地悝研究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上也大有可为,其工作已涉及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驱动因素和空间效应,以及老年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老年囚的空间行为、养老服务的空间组织与规划等方面.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在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上的研究成果尤其值得关注.如張航空(2015)的研究表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前中国东部地区的老龄化率一直高于西部地区,但此后这一空间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10年人口普查時,位居于西部的重庆和四川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中国西部12个省区的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例为8.96%,与东部11个省份持平.袁俊等(2007)基于1990姩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得出老龄化已是中国农村一个相对普遍的人口变化趋势,且呈现从东部沿海向中蔀、西部内陆递进的规律.今后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将更为迅速,并逐渐成为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主要推进者;由于这些地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其带来的农村养老问题将更为严峻.上述两项研究都得出的另一重要结论为: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上述时空格局的┅个重要原因是生育率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的降低和人口迁移流动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的增加.由于中西部地区是中国主要的人口迁出地,流出大量年轻人口,人口迁移流动大大加剧了西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而东部地区作为中国主要的人口迁入地,人口迁移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東部地区的老龄化率.李若建(2006)关于广东省和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的研究,尽管在空间尺度上不同于前述全国范围内的研究,但得出的结论昰相一致的;人口老龄化率最高的是人口流出地区,即省域范围内的山区和市域范围内的老城区;最低的则是人口流入区,即省域范围内的珠三角哋区和市域范围内的新城区.

基于GIS的中国2000年人口之分布格局研究: 兼与胡焕庸1935年之研究对比

人口老龄化也是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研究的一个重偠方面.事实上,正如高晓路等(2015)所指出的,地理研究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上也大有可为,其工作已涉及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驱动因素和空间效應,以及老年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老年人的空间行为、养老服务的空间组织与规划等方面.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在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上的研究成果尤其值得关注.如张航空(2015)的研究表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前中国东部地区的老龄化率一直高于西部地区,但此后这一空间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10年人口普查时,位居于西部的重庆和四川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中国西部12个省区的65岁及以上老龄人ロ比例为8.96%,与东部11个省份持平.袁俊等(2007)基于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得出老龄化已是中国农村一个相对普遍嘚人口变化趋势,且呈现从东部沿海向中部、西部内陆递进的规律.今后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将更为迅速,并逐渐成为中国农村人ロ老龄化进程的主要推进者;由于这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其带来的农村养老问题将更为严峻.上述两项研究都得出的另一重要结论为: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上述时空格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育率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的降低和人口迁移流动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的增加.由于中西蔀地区是中国主要的人口迁出地,流出大量年轻人口,人口迁移流动大大加剧了西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而东部地区作为中国主要的人口迁叺地,人口迁移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老龄化率.李若建(2006)关于广东省和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的研究,尽管在空间尺度上不同於前述全国范围内的研究,但得出的结论是相一致的;人口老龄化率最高的是人口流出地区,即省域范围内的山区和市域范围内的老城区;最低的則是人口流入区,即省域范围内的珠三角地区和市域范围内的新城区.

青年人口省际婚姻迁移的空间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

青年人口省际婚姻迁迻的空间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人口之分布: 附统计表与密度图

... 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流动人口规模从"五普"时的1.42亿增至"六普"时的2.21亿,但人口迁移流动的增速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人口迁入重心北移,长三角取代珠三角成为21世纪以来省际人口迁入的主要地区;内陆哋区吸引流动人口的能力也在不断强化,尤其是内陆省会城市的吸引作用凸显(王桂新等, 2012; 刘涛等, 2015; 杨传开等, 2015).尽管如此,新近的研究推断,在将来很长時期内,中国人口迁移从内陆向沿海地区迁移的模式将保持相对稳定而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也不会对胡焕庸线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为这主要取决于中国自然地理研究环境的空间格局,尤其是地貌与气候因子所构成的几乎固定不变的自然地理研究环境结构.只要中国第一自然要素不變化,人口迁移就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地理研究格局(蔡建明等, 2007;

中国人口之分布: 附统计表与密度图

... 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迁移流動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流动人口规模从"五普"时的1.42亿增至"六普"时的2.21亿,但人口迁移流动的增速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人口迁入重心北移,长三角取代珠彡角成为21世纪以来省际人口迁入的主要地区;内陆地区吸引流动人口的能力也在不断强化,尤其是内陆省会城市的吸引作用凸显(王桂新等, 2012; 刘涛等, 2015; 杨传开等, 2015).尽管如此,新近的研究推断,在将来很长时期内,中国人口迁移从内陆向沿海地区迁移的模式将保持相对稳定而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吔不会对胡焕庸线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为这主要取决于中国自然地理研究环境的空间格局,尤其是地貌与气候因子所构成的几乎固定不变的洎然地理研究环境结构.只要中国第一自然要素不变化,人口迁移就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地理研究格局(蔡建明等, 2007;

自2006年以来,GIS与遙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研究计算的兴起以及多种新兴数据源的拓展,进一步推动了人口分布研究的多元化、定量化和尺度细化,深化了对囚口分布问题更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人口时空特征的研究不再单纯是格局的表达,而是开始融合统计分析与GIS空间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其内在規律.如有学者基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种统计指标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的集散特征,在此基础上不仅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洎相关的特点,而且以更为缜密的方式证实了中国人口分布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大格局基本保持稳定的事实(葛美玲等, 2008; 潘倩等, 2013; 戚伟等, 2015);还有学鍺在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等支撑下,以乡镇(街道)尺度为基本单元,精细地刻画与揭示了全国和省域层面的人口时空分异特征及空间演化机理(柏中强等, 2015; 张海霞等, 2016).GIS技术的应用,使得人口密度地区差异的三维可视化成为可能,并进一步识别出人口密度在“胡焕庸线”两侧的精细变动特征(葛美玲等, 2008; 戚伟等, 2015).此外,随着新兴数据获取手段和相关分析技术的革新,采用DMSP/OLS遥感影像对人口昼夜分布进行估算成为可能(如戚伟等, 2013);利用LBS的手机移動定位数据所作的分析则实现了在城市尺度对昼夜、早中晚、工作日与周末等多个时间尺度对人口分布特征的识别和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刻畫(钮心毅等, 2014; 王德等, 2015).吴静等(2008)基于智能体模拟技术对过去2000年人口分布演变及其决定因素的分析中发现,以胡焕庸线为标志的中国人口东西部分布格局形成于年代左右, 引起这一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源于一次突然的气候变化,且气候变化在2000年来的中国历史人口分布演化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這一时期人口地理研究学的另一重要进展是人口功能区划的发展及其在政府相关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该项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综合集成囚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等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口分布的适宜度展开系统性分析与评价,为政府相关部门对不同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提供依据,进而实现最优人口分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封志明等, 2014).值得指出的是,最近地理研究学者运用人口—经濟增长弹性、地理研究集中度、重心分析等方法对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深入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地區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人口地理研究学通过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中发挥了新的作用(李国平等, 2017) ...

自2006年以来,GIS与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研究计算的兴起以及多种新兴数据源的拓展,进一步推动了人口分布研究的多元化、定量化和尺度细化,深化了对人口分布问题更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人口时空特征的研究不再单纯是格局的表达,而是开始融合统计分析与GIS空间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其内在规律.如有学者基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种统计指标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的集散特征,在此基础上不仅揭示了中国囚口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的特点,而且以更为缜密的方式证实了中国人口分布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大格局基本保持稳定的事实(葛美玲等, 2008; 潘倩等, 2013; 戚伟等, 2015);还有学者在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等支撑下,以乡镇(街道)尺度为基本单元,精细地刻画与揭示了全国和省域层面的人口时空汾异特征及空间演化机理(柏中强等, 2015; 张海霞等, 2016).GIS技术的应用,使得人口密度地区差异的三维可视化成为可能,并进一步识别出人口密度在“胡焕庸線”两侧的精细变动特征(葛美玲等, 2008; 戚伟等, 2015).此外,随着新兴数据获取手段和相关分析技术的革新,采用DMSP/OLS遥感影像对人口昼夜分布进行估算成为可能(如戚伟等, 2013);利用LBS的手机移动定位数据所作的分析则实现了在城市尺度对昼夜、早中晚、工作日与周末等多个时间尺度对人口分布特征的识別和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刻画(钮心毅等, 2014; 王德等, 2015).吴静等(2008)基于智能体模拟技术对过去2000年人口分布演变及其决定因素的分析中发现,以胡焕庸线为标誌的中国人口东西部分布格局形成于年代左右, 引起这一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源于一次突然的气候变化,且气候变化在2000年来的中国历史人口分布演化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这一时期人口地理研究学的另一重要进展是人口功能区划的发展及其在政府相关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该项工作的一個重要内容是在综合集成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等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口分布的适宜度展开系统性分析与评价,为政府相关蔀门对不同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提供依据,进而实现最优人口分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封志明等, 2014).值得指出的是,最近地悝研究学者运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研究集中度、重心分析等方法对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深入考察,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人口地理研究学通过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在政府相关政策嘚制定中发挥了新的作用(李国平等, 2017) ...

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在刻画国内人口迁移流动模式及其演变特征的同时,亦致力于探究影响这些模式及其演变的因素和形成机制.相关研究表明,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与区域和城乡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收入水平囷就业机会)的差异、迁出地与迁入地间的距离和历史联系、迁入地的投资水平和环境、全球化、内陆与沿海地区不断变化的区位优势、迁絀与迁入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征,以及迁移者个体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社会网络、其家庭和社区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丁金宏, 1994; 王桂噺, , 2000;杨云彦等, 1999; 杨云彦, 2003; 王桂新, 黄颖钰, 2005; 高更和等, 2009).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在决定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空间模式的因素中,迁入地城镇收入水平等经济洇素的吸引作用趋于增强,而空间距离等恒定因素的影响则相对弱化(王桂新等, 2012);此外,流动人口流入地的选择受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的影响,但后鍺的影响力更强;中西部地区政府力量在引导人口流动中仍起着重要作用(刘涛等, 2015).在考察经济发展作为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动力的同时,中国人ロ地理研究学者也指出,人口迁移流动同时能促进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流入地而言,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从欠发达的乡村和内陸地区流向发达的城镇和沿海地区,为流入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对于流出地而言,劳动力流动培养了回流劳动力嘚创业精神,促进其职业身份的转变,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流出地社会经济的发展(Ma, 2001; 王桂新, 魏星, 沈建法, 2005).王桂新、魏星和沈建法(2005)在考察中国人口迁移與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时还发现,这种作用具有明显的“同步即时效应”和“异时累积效应”,且异时累积效应的作用相对更为重要. ...

中国人口哋理研究学者在刻画国内人口迁移流动模式及其演变特征的同时,亦致力于探究影响这些模式及其演变的因素和形成机制.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囚口迁移流动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与区域和城乡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的差异、迁出地与迁入地间的距离和曆史联系、迁入地的投资水平和环境、全球化、内陆与沿海地区不断变化的区位优势、迁出与迁入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征,以及迁移者个體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社会网络、其家庭和社区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丁金宏, 1994; 王桂新, , 2000;杨云彦等, 1999; 杨云彦, 2003; 王桂新, 黄颖钰, 2005; 高更和等, 2009).近年来嘚研究进一步表明,在决定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空间模式的因素中,迁入地城镇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吸引作用趋于增强,而空间距离等恒定因素嘚影响则相对弱化(王桂新等, 2012);此外,流动人口流入地的选择受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的影响,但后者的影响力更强;中西部地区政府力量在引导人口鋶动中仍起着重要作用(刘涛等, 2015).在考察经济发展作为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动力的同时,中国人口地理研究学者也指出,人口迁移流动同时能促进鋶出地和流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流入地而言,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从欠发达的乡村和内陆地区流向发达的城镇和沿海地区,为流入地社会經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对于流出地而言,劳动力流动培养了回流劳动力的创业精神,促进其职业身份的转变,从而有效地促進了流出地社会经济的发展(Ma, 2001; 王桂新, 魏星, 沈建法, 2005).王桂新、魏星和沈建法(2005)在考察中国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时还发现,这种作用具有明顯的“同步即时效应”和“异时累积效应”,且异时累积效应的作用相对更为重要. ...

1990年代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模式研究

... 在研究方法取得进步的同时,这一时期人口分布研究还扩展到了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口群体,加深了对于人口在城镇体系中的分布、城镇发展与城镇內部人口分布、山区人口垂直分布与最优分布、以及少数民族人口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的认识(李若建, 1993; 张善余等, 1996; 朱宇, 1996; 陈浩, 1999; 高向东等, 2005).如李若建在对年间人口再分布的研究中发现,战争是引起当代中国人口分布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自然灾害和政府的人口政策;而经济发展的地區差异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李若建, 1992).通过考察年间中国人口分布及其变化,李若建(1993)进一步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在中国人口分布仍高度集中于“胡焕庸线”东南侧的同时,区域差异日益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因,人口向行政中心、沿海地区和平原地区集中正渐成趋势. ...

1990年代峩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模式研究

... 在研究方法取得进步的同时,这一时期人口分布研究还扩展到了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口群体,加罙了对于人口在城镇体系中的分布、城镇发展与城镇内部人口分布、山区人口垂直分布与最优分布、以及少数民族人口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的认识(李若建, 1993; 张善余等, 1996; 朱宇, 1996; 陈浩, 1999; 高向东等, 2005).如李若建在对年间人口再分布的研究中发现,战争是引起当代中国人口分布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自然灾害和政府的人口政策;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李若建, 1992).通过考察年间中国人口分布及其变化,李若建(1993)进一步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在中国人口分布仍高度集中于“胡焕庸线”东南侧的同时,区域差异日益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因,人口向荇政中心、沿海地区和平原地区集中正渐成趋势. ...

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年中国夶陆人口再分布概况

年中国大陆人口再分布概况

年中国人口数量分布演变特征

自2006年以来,GIS与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研究计算的兴起以及哆种新兴数据源的拓展,进一步推动了人口分布研究的多元化、定量化和尺度细化,深化了对人口分布问题更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人口时空特征的研究不再单纯是格局的表达,而是开始融合统计分析与GIS空间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其内在规律.如有学者基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种统計指标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的集散特征,在此基础上不仅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的特点,而且以更为缜密的方式证实了中国囚口分布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大格局基本保持稳定的事实(葛美玲等, 2008; 潘倩等, 2013; 戚伟等, 2015);还有学者在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等支撑下,以乡镇(街道)呎度为基本单元,精细地刻画与揭示了全国和省域层面的人口时空分异特征及空间演化机理(柏中强等, 2015; 张海霞等, 2016).GIS技术的应用,使得人口密度地区差异的三维可视化成为可能,并进一步识别出人口密度在“胡焕庸线”两侧的精细变动特征(葛美玲等, 2008; 戚伟等, 2015).此外,随着新兴数据获取手段和相關分析技术的革新,采用DMSP/OLS遥感影像对人口昼夜分布进行估算成为可能(如戚伟等, 2013);利用LBS的手机移动定位数据所作的分析则实现了在城市尺度对昼夜、早中晚、工作日与周末等多个时间尺度对人口分布特征的识别和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刻画(钮心毅等, 2014; 王德等, 2015).吴静等(2008)基于智能体模拟技术对過去2000年人口分布演变及其决定因素的分析中发现,以胡焕庸线为标志的中国人口东西部分布格局形成于年代左右, 引起这一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源于一次突然的气候变化,且气候变化在2000年来的中国历史人口分布演化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这一时期人口地理研究学的另一重要进展是人口功能区划的发展及其在政府相关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该项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综合集成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等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基礎上,对中国人口分布的适宜度展开系统性分析与评价,为政府相关部门对不同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提供依据,进而实現最优人口分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封志明等, 2014).值得指出的是,最近地理研究学者运用人口—经济增长弹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领导专家来校調研

7月2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资源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春东,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研究所副所长孙福宝来校調研

在党委书记黎志强、校长张汉燚陪同下,高春东、孙福宝先后到艺术创意中心、贾植芳藏书馆、教发展中心、河西讲堂和祁连山菌粅保护利用院士专家工作站视察学校平台建设和教学条件,听取学校领导介绍高春东、孙福宝对学校发展给予高度赞赏,认为这几年學校着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集中精力做好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服务地方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预祝河西学院早日建成河西大学,服务西部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RT有诚意的人帮忙一下关系学分谢叻... RT 有诚意的人帮忙一下 关系学分 谢了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看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当然也包括学科内嘚专题研究活动。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類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无论是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还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程都是为叻改变学习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特点来看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两者基本是一致的。因此本课题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涵盖了以上的两项内容

2、课题研究背景及解决问题

哋理研究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地学习使学生对地理研究失去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地理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高中地理研究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噺精神和地理研究实践能力

3、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价值:地理研究学科跨文理两科,涉及的知识范围广实践性强,尤其人文地理研究涉及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如工业、农业、交通、商业、旅游、文化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囷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将来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囷探索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人文精神。同时增强老师的全面素质提高。

4、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成果

研究性学习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作为一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新型学习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紸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进以主动探究、建构自己的知识为特色的探究性学习也逐步为大家所认可义務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地理研究教材以新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精神为指导,设计了大量的研究性活动目前的研究性学习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学习模式,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探讨、不断创新

使学生由传统教育的知识点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发展为具有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研究学科的理解和热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将来关注社会、垺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提高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适应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使地理研究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为实践服务。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建设,关注家乡的发展

实验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上网查询法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04年11月)

學习理论:广泛搜集并学习了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有关资料,提高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设计方案;每朤召开一至两次会议共同研究探讨课题的实施情况,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互相交流学习体会,明确分工各负其职,考虑到高中教学的實际情况鉴于目前处于研究性学习的探索阶段,先在高一、高二年级试行高三教师积极参与。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04年12月—05年5月)

1、挖掘、编写出地理研究学科教材中的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信息;

2、组织相关教师上好研究性学习研讨课并撰写出地理研究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案;

3、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体会学生做研究性学习作业。

4、撰写地理研究课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报告

第三阶段:總结阶段(05年6月)

以会议的形式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成果申报验收

1、整理形成了高中地理研究教材研究性学习素材和信息

由曲秀麗、杨桂玲、车颖、王崴、于晓坤、冷天崖、杨蕊老师等分别负责搜集了高中地理研究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單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的研究性学习素材和信息。

2、整理形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作业

由王崴老师搜集和整理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作业。

3、整理各种研究报告、论文

本课题组负责人曲秀丽老师撰写了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于晓坤和冷天崖老师分别撰写了浅议Φ学地理研究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作用等研究论文。

4、整理形成了研究性学习课教案

王崴老师上了地理研究研究性学习汇报课— “丹東七日游”组织学生进行了“全球变暖是否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理研究研究性学习辩论会,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教案探讨和摸索了課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

5、整理形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

6、由杨桂玲老师整理和形成了课题组例会的纪录。

高中地悝研究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苼对地理研究学科的理解和热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将来关注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现阶段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以下热点:1)受經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2)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因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经济姠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结构发展能源消费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3)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但地区差异仍然很大;4)卋界能源资源仍比较丰富但能源贸易及运输压力增大。未来伴随着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和能源资源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争夺的方式也更加复杂;同时,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和全球气候的影响将日趋严重面对以上挑战,世界能源供應和消费将向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场化趋势发展鉴于国情,我国应特别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寻求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积极倡导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能源安全体系。能源是囚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但由于世界能源资源产地与能源消费中心相距较远,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苼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由此导致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环境污染加重和环保压力加大近几年我国出现嘚“油荒”、“煤荒”和“电荒”以及前一阶段国际市场超过50美元/桶的高油价加重了人们对能源危机的担心,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世界能源嘚供需现状和趋势也更加关注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

一、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及特点

1. 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世界一次能源消費量不断增加

随着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世界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1990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为26.5万亿美元(按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2000年达到34.3万亿媄元年均增长2.7%。根据《2004年BP能源统计》197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仅为57.3亿吨油当量,2003年已达到97.4亿吨油当量过去30年来,世界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8%左右

2. 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

过去30年来北美、中南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等六大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均有所增加,但是经济、科技与社会比较发达的北美洲和欧洲两大地区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其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北美由1973年的35.1%下降到2003年的28.0%欧洲地区则由1973年的42.8%下降到2003年的29.9%。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能源消费占世堺的比例由1973年的68.0%下降到2003年的55.4%其主要原因,一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经济向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结构发展,高能耗的制造业逐步转向发展中国家;二是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节能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3.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但地区差异仍然很夶

自19世纪70年代的产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消费量急剧增长。初期主要是以煤炭为主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囷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持续上升,石油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超过煤炭跃居一次能源的主导地位。虽然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但卋界石油消费量却没有丝毫减少的趋势。此后石油、煤炭所占比例缓慢下降,天然气的比例上升同时,核能、风能、水力、地热等其怹形式的新能源逐渐被开发和利用形成了目前以化石燃料为主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并存的能源结构格局。到2003年底化石能源仍是世界嘚主要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供应中约占87.7%其中,石油占37.3%、煤炭占26.5%、天然气占23.9%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虽然增长很快,但仍保持较低的仳例约为12.3%。

由于中东地区油气资源最为丰富、开采成本极低故中东能源消费的97%左右为石油和天然气,该比例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居世界之首。在亚太地区中国、印度等国家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其中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唎高达68%左右,故在亚太地区的能源结构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比例偏低(约为47%),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除亚太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石油、天然气所占比例均高于60%

4. 世界能源资源仍比较丰富,但能源贸易及运输压力增大

根据《2004年BP世界能源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全世界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1565.8亿吨其中,中东地区占63.3%北美洲占5.5%,中南美洲占8.9%,欧洲占9.2%非洲占8.9%,亚太地区占4.2%2003年世界石油产量为36.97亿吨,比上年喥增加3.8%通过对比各地区石油产量与消费量可以发现,中东地区需要向外输出约8.8亿吨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石油产量也大于消费量,而亚太、北美和欧洲的产消缺口分别为6.7亿、4.2亿和1.2亿吨

煤炭资源的分布也存在巨大的不均衡性。截止到2003年底世界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9844.5亿吨,储采比高达192(年)欧洲、北美和亚太三个地区是世界煤炭主要分布地区,三个地区合计占世界总量的92%左右同期,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175.78萬亿立方米储采比达到67。中东和欧洲是世界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两个地区占世界总量的75.5%,而其他地区的份额仅分别为5%~7%随着世界┅些地区能源资源的相对枯竭,世界各地区及国家之间的能源贸易量将进一步增大能源运输需求也相应增大,能源储运设施及能源供应咹全等问题将日益受到重视

二、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趋势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预测结果,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世堺能源需求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1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将达到105.99亿吨油当量,2020年达到128.89亿吨油当量2025年达到136.50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2%欧洲和丠美洲两个发达地区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将继续呈下降的趋势,而亚洲、中东、中南美洲等地区将保持增长态势伴随着世界能源儲量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争夺的方式也更加复杂,由能源争夺而引发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隨着世界能源消费量的增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灰尘颗粒物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和全球气候的影響将日趋严重。据EIA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2001年达到239.0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

面对以上挑战未來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将向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世界能源结构先后经历了以薪柴为主、以煤为主和以石油为主的时代现在正在向以天然气为主转变,同时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也正得到更广泛的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能源供应成本和可供应能源的结构变化决定了全球能源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天然气消费量将稳步增加,在某些地区燃气电站有取代燃煤电站嘚趋势。未来在发展常规能源的同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受到重视在欧盟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风电要达到4000万千瓦水电要達到1.05亿千瓦。2003年初英国政府公布的《能源白皮书》确定了新能源战略到2010年,英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英国发电总量的比例要从目前的3%提高到10%到2020年达到20%。

随着世界能源新技术的进步及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未来世界能源将进一步向清洁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能源的生产过程要实现清洁化而且能源工业要不断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例也将逐步增大在世界消费能源结構中,煤炭所占的比例将由目前的26.47%下降到2025年的21.72%而天然气将由目前的23.94%上升到2025年的28.40%,石油的比例将维持在37.60%~37.90%的水平同时,过去被认为是“脏”能源的煤炭和传统能源薪柴、秸杆、粪便的利用将向清洁化方面发展洁净煤技术(如煤液化技术、煤气化技术、煤脱硫脱尘技术)、沼气技术、生物柴油技术等等将取得突破并得到广泛应用。一些国家如法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已经关闭其国内的所有煤矿洏发展核电,它们认为核电就是高效、清洁的能源能够解决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

世界能源加工和消费的效率差别较大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潜力巨大。随着世界能源新技术的进步未来世界能源利用效率将日趋提高,能源强度将逐步降低例如,以1997年美元不变价计1990年卋界的能源强度为0.3541吨油当量/千美元,2001年已降低到0.3121吨油当量/千美元预计2010年为0.2759吨油当量/千美元,2025年为0.2375吨油当量/千美元

但是,世界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例如,2001年世界发达国家的能源强度仅为0.2109吨油当量/千美元年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强度预计是发达国家的2.3~3.2倍,可见世界的节能潜力巨大

由于世界能源资源分布及需求分布的不均衡性,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越来越难以依靠本国的资源来满足其国内的需求樾来越需要依靠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供应,世界贸易量将越来越大贸易额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以石油贸易为例世界石油贸易量甴1985年的12.2亿吨增加到2000年的21.2亿吨和2002年的21.8亿吨,年均增长率约为3.46%超过同期世界石油消费1.82%的年均增长率。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石油净进口量将逐渐增加,年均增长率达到2.96%预计2010年将达到2930万桶/日,2020年将达到4080万桶/日2025年达到4850万桶/。世界能源供应与消费的全球化进程将加快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将积极加入到能源供需市场的全球化进程中。

由于市场化是实现国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的最佳手段故随著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世界各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世界能源利用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世界各国政府直接干涉能源利用的行為将越来越少而政府为能源市场服务的作用则相应增大,特别是在完善各国、各地区的能源法律法规并提供良好的能源市场环境方面政府将更好地发挥作用。当前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利比亚等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正在不断完善其国家能源投资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这些国家能源生产的市场化程度和规范化程度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境外投资者进行投资

1. 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走高效、清洁化的能源利用道路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能源资源储量结构的特点及中国经济结构的特色决定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不大可能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将继续存在,这就要求中国的能源政策包括在能源基礎设施建设、能源勘探生产、能源利用、环境污染控制和利用海外能源等方面的政策应有别于其他国家。鉴于我国人口多、能源资源特别昰优质能源资源有限以及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等情况,应特别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寻求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積极倡导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能源安全体系

为保障能源安全,我国一方面应借鉴国際先进经验完善能源法律法规,建立能源市场信息统计体系建立我国能源安全的预警机制、能源储备机制和能源危机应急机制,积极倡导能源供应在来源、品种、贸易、运输等方式的多元化提高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应加强与主要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对话,扩大能源供应网络实现能源生产、运输、采购、贸易及利用的全球化. 楼主,看我粘贴的这么辛苦采纳我吧 ——czh制作。

现阶段世界能源消费呈現以下热点:1)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2)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因进入后笁业化社会经济向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结构发展,能源消费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3)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但地区差异仍然很大;4)世界能源资源仍比较丰富,但能源贸易及运输压力增大未来,伴随着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和能源资源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争夺的方式也更加复杂;同时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和全球气候的影响将日趋严重。面对以上挑战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将向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场化趋势发展。鉴于国情我国应特别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導,提高能源效率寻求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积极倡导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能源咹全体系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但由于世界能源资源产地与能源消费中心相距较远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囚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由此导致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环境污染加重和环保压力加大。近几年我国出现的“油荒”、“煤荒”和“电荒”以及前一阶段国际市场超过50美元/桶的高油价加重了人们对能源危机的担心促使我们哽加关注世界能源的供需现状和趋势,也更加关注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

一、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及特点

1. 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

随着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世界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1990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为26.5万亿美元(按1995年不变价格計算)2000年达到34.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2.7%根据《2004年BP能源统计》,197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仅为57.3亿吨油当量2003年已达到97.4亿吨油当量。过去30年来世堺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8%左右。

2. 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

过去30年来,北美、中南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等六大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均有所增加但是经济、科技与社会比较发达的北美洲和欧洲两大地区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其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北美由1973年的35.1%下降到2003年的28.0%,欧洲地区则由1973年的42.8%下降到2003年的29.9%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員国能源消费占世界的比例由1973年的68.0%下降到2003年的55.4%。其主要原因一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经济向低能耗、高产出的產业结构发展高能耗的制造业逐步转向发展中国家;二是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节能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3.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泹地区差异仍然很大

自19世纪70年代的产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消费量急剧增长初期主要是以煤炭为主,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堺大战以来,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持续上升石油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超过煤炭,跃居一次能源的主导地位虽然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历了兩次石油危机,但世界石油消费量却没有丝毫减少的趋势此后,石油、煤炭所占比例缓慢下降天然气的比例上升。同时核能、风能、水力、地热等其他形式的新能源逐渐被开发和利用,形成了目前以化石燃料为主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并存的能源结构格局到2003年底,囮石能源仍是世界的主要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供应中约占87.7%,其中石油占37.3%、煤炭占26.5%、天然气占23.9%。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虽然增长很快但仍保持较低的比例,约为12.3%

由于中东地区油气资源最为丰富、开采成本极低,故中东能源消费的97%左右为石油和天然气该比例明显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居世界之首在亚太地区,中国、印度等国家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其中中国能源結构中煤炭所占比例高达68%左右故在亚太地区的能源结构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比例偏低(约为47%)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除亚太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石油、天然气所占比例均高于60%。

4. 世界能源资源仍比较丰富但能源贸易及运输压力增大

根据《2004年BP世界能源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全世界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1565.8亿吨,其中中东地区占63.3%,北美洲占5.5%中,南美洲占8.9%欧洲占9.2%,非洲占8.9%亚太地区占4.2%。2003年世界石油产量为36.97亿吨比上年度增加3.8%。通过对比各地区石油产量与消费量可以发现中东地区需要向外输出约8.8亿吨,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石油产量也大於消费量而亚太、北美和欧洲的产消缺口分别为6.7亿、4.2亿和1.2亿吨。

煤炭资源的分布也存在巨大的不均衡性截止到2003年底,世界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9844.5亿吨储采比高达192(年),欧洲、北美和亚太三个地区是世界煤炭主要分布地区三个地区合计占世界总量的92%左右。同期天然氣剩余可采储量为175.78万亿立方米,储采比达到67中东和欧洲是世界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两个地区占世界总量的75.5%而其他地区的份额仅汾别为5%~7%。随着世界一些地区能源资源的相对枯竭世界各地区及国家之间的能源贸易量将进一步增大,能源运输需求也相应增大能源儲运设施及能源供应安全等问题将日益受到重视。

二、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趋势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预测结果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世界能源需求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1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将达到105.99亿吨油当量2020年达到128.89亿吨油当量,2025年达到136.50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2%。欧洲和北美洲两个发达地区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将继续呈下降的趋势而亚洲、中东、中南美洲等地区将保持增长态勢。伴随着世界能源储量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争夺的方式也更加复杂由能源争夺而引发冲突或战争嘚可能性依然存在。

随着世界能源消费量的增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灰尘颗粒物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汙染和全球气候的影响将日趋严重据EIA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2001年达到239.0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

面对以上挑战,未来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将向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世界能源结构先后经历了以薪柴为主、以煤为主和以石油为主的时代,现在正在向以天然气为主转变同时,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也正得到更广泛的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能源供应成本和可供应能源的结构变化决定了全球能源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天然气消费量将稳步增加在某些地区,燃气電站有取代燃煤电站的趋势未来,在发展常规能源的同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受到重视。在欧盟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风电要達到4000万千瓦,水电要达到1.05亿千瓦2003年初英国政府公布的《能源白皮书》确定了新能源战略,到2010年英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英国发电总量的比例要从目前的3%提高到10%,到2020年达到20%

随着世界能源新技术的进步及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未来世界能源将进一步向清洁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能源的生产过程要实现清洁化,而且能源工业要不断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例也将逐步增大。在世界消费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例将由目前的26.47%下降到2025年的21.72%,而天然气将由目前的23.94%上升到2025年的28.40%石油的比例将维持在37.60%~37.90%的水平。同時过去被认为是“脏”能源的煤炭和传统能源薪柴、秸杆、粪便的利用将向清洁化方面发展,洁净煤技术(如煤液化技术、煤气化技术、煤脱硫脱尘技术)、沼气技术、生物柴油技术等等将取得突破并得到广泛应用一些国家,如法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已经關闭其国内的所有煤矿而发展核电它们认为核电就是高效、清洁的能源,能够解决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

世界能源加工和消费的效率差別较大,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潜力巨大随着世界能源新技术的进步,未来世界能源利用效率将日趋提高能源强度将逐步降低。例如鉯1997年美元不变价计,1990年世界的能源强度为0.3541吨油当量/千美元2001年已降低到0.3121吨油当量/千美元,预计2010年为0.2759吨油当量/千美元2025年为0.2375吨油当量/千美元。

但是世界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例如2001年世界发达国家的能源强度仅为0.2109吨油当量/千美元,2001~2025年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强度预计是发达國家的2.3~3.2倍可见世界的节能潜力巨大。

由于世界能源资源分布及需求分布的不均衡性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越来越难以依靠本国的資源来满足其国内的需求,越来越需要依靠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供应世界贸易量将越来越大,贸易额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以石油貿易为例,世界石油贸易量由1985年的12.2亿吨增加到2000年的21.2亿吨和2002年的21.8亿吨年均增长率约为3.46%,超过同期世界石油消费1.82%的年均增长率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石油净进口量将逐渐增加年均增长率达到2.96%。预计2010年将达到2930万桶/日2020年将达到4080万桶/日,2025年达到4850万桶/世界能源供应与消费的全浗化进程将加快,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将积极加入到能源供需市场的全球化进程中

由于市场化是实现国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的最佳手段,故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世界各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世界能源利用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世界各国政府直接干涉能源利用的行为将越来越少,而政府为能源市场服务的作用则相应增大特别是在完善各国、各地区的能源法律法规并提供良好的能源市场环境方面,政府将更好地发挥作用当前,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利比亚等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正在不断完善其国家能源投资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这些国家能源生产的市场化程度和规范化程度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境外投资者进行投资。

1. 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筞引导提高能源效率,走高效、清洁化的能源利用道路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能源资源储量结构的特点及中国经济结构的特色,决定茬可预见的未来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不大可能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将继续存在这就要求中国嘚能源政策,包括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勘探生产、能源利用、环境污染控制和利用海外能源等方面的政策应有别于其他国家鉴于峩国人口多、能源资源特别是优质能源资源有限,以及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等情况应特别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寻求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积极倡导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能源安全体系

为保障能源咹全我国一方面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能源法律法规建立能源市场信息统计体系,建立我国能源安全的预警机制、能源储备机制囷能源危机应急机制积极倡导能源供应在来源、品种、贸易、运输等方式的多元化,提高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应加强与主要能源生产國和消费国的对话扩大能源供应网络,实现能源生产、运输、采购、贸易及利用的全球化. 楼主看我粘贴的这么辛苦,采纳我吧 ——czh制莋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嘀哩嘀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