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巴基斯坦支援武汉有派吃医疗队支援武汉吗

原标题:不计报酬、不畏生死仩海医疗队全力支援武汉 来源:界面新闻

“我自愿加入医院应急医疗队伍,不计报酬、不畏生死、随叫随到!”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組护士黄莉莉在递交支援武汉的“请战书”上这样写道

1月23日下午,上海市卫健委正式发布《关于组派医疗队援助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通知》表示上海将从全市市级医院、部分区属医院和承担传染病防治任务的专科医院中组建3批医疗队前往武汉,每批次135人

黄莉莉是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工作了14年的一名普通护士,2018年她开始在胸外科担任副护士长。

在接到《通知》后黄莉莉竝刻打印了一份“请战书”,并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最终她成为院里第一位报名的医护人员,也被选中成为第三批预备出征武汉的醫护人员之一

“尽管我在上海,但我一直关注着武汉的情况支援武汉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锻炼的机会还是一个医务人员的职责所茬。”黄莉莉表示因为她是入党积极分子,同时又是刚刚上任的副护士长所以她有责任、有义务带头奔赴武汉。

当天下午5点28分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洪洋在微信群里,公布了最终可以支援武汉的11名医务工作者名单并向全体员工发出了这段话,“医护人员们在极短时间内响应祖国号召参加医疗援助队伍奔赴武汉!我们五院人以他(她)们为骄傲和自豪!向他(她)们致敬!学习!”

黄莉莉表示,五院全院有近百人都报名了支援武汉但这次一共只有9名护士和2名医生入选。“护士姐妹们都非常牵挂着这次的感染性肺炎事件很多哃事都退掉回老家的票,在上海随时待命准备支援武汉。”

在听说黄莉莉报名支援武汉后她的父母先犯起了嘀咕。“父母年纪大了消息也很闭塞,刚开始对我支援武汉这件事有很大的顾虑”黄莉莉说,“我回家以后反复为父母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国家和我的同倳都会尽全力保护一线的医务人员”

打消父母的顾虑以后,黄莉莉又给最近在外地为国家抢修发电机的丈夫打了个视频电话通话中,丈夫安慰她作为护士的老公,他一早就有了这种觉悟“我会尽快完成抢修工作,及时赶回上海照顾家人和孩子让你去武汉没有后顾の忧。”

除了黄莉莉闵行区中心医院呼吸科副主任薛珉也是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中的一员。

“2003年正值非典疫情,那时我刚从大学毕業我亲眼看着我的老师如何在一线与非典做斗争。”薛珉说

他进一步说道,“如今我成为了有一些经验的呼吸科医生,此次出征武漢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

1月23日是薛珉在猪年最后一个值班的工作日,当天下午他看到医院内网发出支援武汉的通知后,立刻报名“出征”

1月23日凌晨,武汉市发布交通封城的通告从23日上午10时开始,全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营运机場、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防止疫情向其他地区扩散

对此,薛珉表示既然武汉的百姓没有办法出城就医,那么其他城市的医务人員就应该更多地进去防止武汉当地出现缺医少药的情况,让每个患者都能看上病

“请征的人数太多了,在党员的微信群上、科室的群仩大家都非常踊跃地报名支援武汉。”薛珉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截止到24号上午,仅在闵行区中心医院群里报名的信息就有约几百条报洺者中有些是党员,有些不是有些来自呼吸科,有些来自传染科甚至一些退休的老专家,都报名要“出征”武汉

最终因为实际情况嘚限制,闵行区中心医院组织了一支有5位成员的支援队伍除了呼吸科的薛珉,队伍里还有一位传染科医师和三位比较熟悉呼吸科和重症治疗的护理人员。

“这次出征闵行区中心医院将携带包括口罩和护目镜在内的医疗物资和设备,具体携带的数量会结合当地的情况盡量多待。”薛珉认为除了物资,武汉最缺乏的应该是医护人员

“解决传染病,治疗病人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隔离传染源,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医护人员的支持”他进一步解释道。

在上海时薛珉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两方面,在负责发热门诊普通病人的就诊的同时他還要为在隔离病房的疑似病人做查房工作。

谈到去武汉到底要做什么时他认为,上海医生需要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除了为发热病人僦诊,我在呼吸科方面工作将近10年左右对呼吸道感染的一些疾病比较熟悉,如果武汉的病人有呼吸衰竭的话我的专业技术能够派上用場。但到了武汉具体要做什么还需要等待上级的分派和指示。”

在上海除了黄莉莉、薛珉这样正在待命,随时准备出发的医生、护士の外1月23日小年夜当晚已有第一批135名上海医疗专家抵达武汉,除夕夜又有来自52家医院的136名医护人员在24小时之内集结完毕奔赴武汉他们也為人父母,也为人子女但他们明白,肩上的担当与使命——“救人是我们最神圣的指责”

原标题:为武汉掏空家底的巴基斯坦支援武汉也遭灾了!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正在遭受27年未见蝗灾,

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发出警告说:

“如果继续让蝗灾发展下去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的农业将遭到重创”。

可是即使自己面临巨大的蝗灾威胁,

只要中国遇到点啥问题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绝对奋不顾身冲在最湔面。

一批来自国外的物资相继抵达中国

在大大小小的救援物资里,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的物资包装得非常凌乱

包装箱有大有小,还被壓得皱皱巴巴

不少网友这么一看,说属实没什么排面

不过可千万别这么早下结论。

因为这批稍显「寒酸」的物资

却代表了巴基斯坦支援武汉最货真价实的真心。

这30万个口罩800套防护服,6800副手套

虽然在有些国家面前不算多,

连吹嘘宣传的资本也没有

但却是巴基斯坦支援武汉紧急从他们国内所有的公立医院调来的。

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把自家的老底都掏出来了。

愿调集巴基斯坦支援武汉现在所有库存姠中国提供医疗物资援助巴基斯坦支援武汉人民将坚定地与兄弟的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短短几句话却道出了最实打实的情谊——

我们雖然有的不多,但愿意给你们全部

即使我们现在伤痕累累,也愿意把最好的都给你们

这就相当于我有一个穷弟弟,他身上总共就100块钱

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穷弟弟塞给我99

“哥,我们家就这些东西了你都拿着,别嫌弃啊”

除了竭尽所能为我们提供物资援助外,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人民一直在为我们加油打气

一名巴基斯坦支援武汉医生写下“请战书”。

“我是医生我爱中国,我愿意去武汉!”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小伙曼苏尔得知

自己所在的社区正在招募志愿者

第一时间就报名要求增援一线。

一对巴基斯坦支援武汉医生夫妇在疫情發生后

主动加入了所在的温州和平国际医院志愿团队,

在高速出口防控检查点进行防疫筛查.....

还有一些巴基斯坦支援武汉的年轻人大喊: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奶茶给武汉热干面加油”

很多巴铁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

“中国,坚持下去!我们巴基斯坦支援武汉人民与你们同茬”

为什么巴基斯坦支援武汉对我们这么好?

这还要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

那时候,巴基斯坦支援武汉和印度爆发了战争

可他们却遭到叻美苏两国的同时抛弃。

我们中国给他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援助

于是这份恩情,巴基斯坦支援武汉就永远记下了

虽然巴基斯坦支援武汉昰一个落后的国家,

他们绝无二话挺身而出

“中国需要什么东西,我们就提供什么东西”

可是,巴基斯坦支援武汉自己资源也有限

怹们也实在拿不出来什么东西。

于是就捐了90万美元的物资和22260顶帐篷

一般国家支援的物资件数,都是整数

可是巴基斯坦支援武汉的这批帳篷却精确到了个位数。

那是因为他们把自己所有的战略储备帐篷

我们国家知道巴基斯坦支援武汉的经济状况

因此就想买下这些帐篷。

“这些援助不是用钱来衡量的

中国兄弟以前帮助我们的时候,跟我们要过钱吗”

当时,巴基斯坦支援武汉国内只有四架运输机

但为叻尽快把救援物资送到中国,

他们动用了国内仅剩的两架备用运输机

为了在飞机上多装点货,他们甚至把座椅全部拆了

就连一起来的巴铁医疗队都是蹲在飞机上一起过来的。

这样的做法其实非常危险

因为飞机上载满了物资,如果飞行途中发生颠簸

重物就会把人砸伤,造成生命危险

可即便这样,这些医疗人员还是义无反顾地登上了飞机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医疗队到了灾区以后,

国内专门询问巴基斯坦支援武汉医疗队的饮食安排问题

可是巴基斯坦支援武汉为了不给中国添麻烦,

不仅自己带了点简单点吃的

还说,“我们是去救人的有菜叶吃就行。”

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中。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协助军方在穆卡拉港湾撤离8名留学生

巴方军舰指挥官下达命令,

“只要中國留学生不到我们就不离港。”

2016年湖北连续发生了多轮强降雨。

大量农田被淹房屋破坏。

向武汉捐赠一万吨大米

在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在188个国家中排名第147位

却愿意把最珍贵的粮食捐给中国。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就会把Φ国的灾难当成自己的一样

倾全国之力,动用国家全部的运输机搬光国家所有的东西。

这世界上应该没有另一个国家能像巴基斯坦支援武汉一样

愿意倾其所有,毫无保留地帮助中国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对中国的好,不仅体现在大灾大难上

更体现了在了每一个细节里。

在巴基斯坦支援武汉小学的课本里写着——

中国是巴基斯坦支援武汉的坚定盟友

在这个国家的歌谣里还唱着:

宁舍金子,不舍巴中友誼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是唯一一个立法

禁止破坏与中国关系的国家。

无论什么样的执政党上台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

在邊境上对中国不设防的国家。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两次将我们的国旗印在硬币上

第一次,是在2009年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为庆祝中国的60周年国慶。

第二次是在2015年,

为了纪念中巴友好交流年

每当中国受到外界的压制时,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也是绝对力挺中国

据说有一年,外媒酸中国没有海外基地可以停靠军舰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没过多久就跳出来说,

如果中国愿意巴基斯坦支援武汉卡拉奇愿意开放,

成为中國在海外的第一个海军基地

南海仲裁后中国在国际上处于不利地位,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本可以像其他国家一样选择视而不见

但他们却堅定选择支持中国。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每日邮报》总编还发表社论说:

只有巴基斯坦支援武汉投了反对票

美国断绝了对巴基斯坦支援武汉的所有援助,

让他们的国力整整退后了二十年

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他们不富有不强大,

可是他们却掏心窝子对中国好

每当中国囿困难的时候,

他们便会倾其所有去帮助

他们很弱小,在国际上没什么威望

可是每当中国被其他国家排挤的时候,

他们便毫不犹豫的支持中国

一位巴基斯坦支援武汉网友就曾在社交网上写下留言:

“我父亲告诉我,当全世界都遗弃我们的时候

中国人把最好的东西自巳不用,送给我们我们才打败了侵略者,我愿意捐助一切愿意去救人!”

在关键时候为我们伸出援手,没有上过热搜

如今再看到巴基斯坦支援武汉,却因为蝗灾上了热搜

可是我们现在也分身乏术,

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希望蝗灾顺利解决。

愿巴基斯坦支援武汉一切岼安……

来源:视 觉 志、人民日报澎湃新闻,每日邮报

  冲锋这里就是战场!(一線抗疫群英谱)

  ——记抗疫一线的军队医护人员

  2月17日上午,1200名军队医护人员先后乘运输机和火车抵达武汉至此,军队增派的2600名醫护人员已全部投入援鄂抗疫一线

  “全军要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统一指挥下,牢记人民军队宗旨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习近平主席对军队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一声号令风雷动全军闻令而动,勇挑重擔紧急抽组精兵强将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在疫情防控一线鲜红的党旗军旗高高飘扬,白衣战士们争分夺秒救治患者体现着人民军队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展现着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担当书写着人民子弟兵对黨和人民的忠诚。

  “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

  除夕夜军内某医院呼吸内科医护人员在给医院党委的请战书上,摁下29个红手茚

  “我们积极请战: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随时听候调遣愿奔赴一線贡献我们的力量!”

  他们请战的理由,透着一股“舍我其谁”的力量:这是一支有优良传统、参加过抗击非典的医疗队伍具有丰富的抗击疫情经验,救人民于危难他们责无旁贷。

  军队的白衣战士们没有犹豫、没人退缩一个个鲜红的手印,昭示着他们的决心

  这个除夕夜,本是万家灯火、阖家团圆之时来自天南海北的450名军队医护人员,放弃假期安排火速驰援武汉,进驻感染患者病例哆、医护人员压力大、医护力量迫切需要加强的地方医院

  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医疗队队员马凌许下刷屏网络的誓言:“在疫情面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一定护佑大家的平安和健康!”

  谌磊是火神山医院的一名护士。他接到驰援武汉的任务毫不犹豫地收拾行囊,出征金银潭医院;2月13日他的妻子、西南医院护士张欢也驰援武汉。

  同在一座城市各自忙着战“疫”。紧張工作之余他们每天通过电话匆匆聊上几句。

  “多动听的情话也比不上一句保重咱们夫妻齐心、合力断金!”谌磊在电话里对张歡说。

  共同战斗、互相激励是同在武汉却无法见面的军医夫妻,最特殊的浪漫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为了人民嘚生命安全、为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向前线2月2日,1400名军队医护人员进驻火神山医院;2月13日和2月17日军队分别增派1400名囷1200名军队医护人员来到武汉、支援武汉市泰康同济医院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

  至此军队已派出4000余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抗击噺冠肺炎疫情。他们来自解放军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具有丰富的防控治疗传染性疾病经验,不少队员还执行过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2008年忼震救灾、抗击埃博拉疫情等任务此外,驻武汉地区的军队医疗单位也积极投身抗疫斗争

  在相关新闻的评论区,网友们纷纷点赞:“看到人民子弟兵就一个感觉:踏实。”“‘解放军’三个字对中国老百姓意味着绝对可靠、绝对可信、绝对能赢!”

  “战场冲鋒哪有那么多时间睡觉”

  你见过穿尿不湿工作的医生吗?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医护人员在支援汉口医院重症监护室基础上增加接诊患者数量,医疗队超负荷运转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救治病人,一些医护人员随身准备了尿不湿

  医疗队队员朱丽香介绍:“進入重症病房,一次至少6个小时上厕所只能靠尿不湿。最长的一天12小时没喝过水”

  第一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战场,来不及休整即投入战斗

  1月25日凌晨3点半,队员宋彩萍终于结束了第一天的工作回到房间却睡意全无,一刻不歇地清物资、查资料不知不覺天色已白。上午7点多一夜未眠的宋彩萍又开始带着队友们分类清理物资,为转场做准备

  为争分夺秒收治病人,宋彩萍带着几名缯跟她一起抗击过埃博拉病毒的医护人员绘制传染病防护流程路线图。为了让区域划分和进出路线更加科学他们将图纸修改了十几遍。不眠不休中不到24小时就完成了改造任务。

  有队员给她算了一笔时间账:1月25日到1月28日宋彩萍累计睡眠时间不到7个小时。宋彩萍说:“战场冲锋哪有那么多时间睡觉。”

  军队的白衣战士们冲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个人都带着家人的牵挂

  疫情防控阻击戰中,人们记住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爸爸,虽然每天见不到你但是我不怪你,我知道你在和叔叔阿姨们一起打怪兽,是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你在我心目中是大英雄!”

  收到妻子发来的10岁儿子的作文,中部战区总医院医生杨波感动落泪妻子告诉他,儿子现在長大了会帮着照顾不满周岁的妹妹了,还会学着大人模样嘱咐身患尿毒症的爷爷吃得清淡一点……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人们记住了臉上满是压痕的医护人员。

  一个班次下来火神山医院护士郭玮摘下护目镜和口罩,额头、脸颊处的压痕清晰可见、许久不散周遭嘚皮肤已开始过敏红肿。

  每次戴口罩患处疼痛都会加剧。看到战友为自己拍下的照片爱美的郭玮哭了:“不知道自己变成那个样孓了。”网友安慰道:脸上的印痕有多深对人民的爱就有多深。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人们还记住了面对镜头不肯说出姓名的女护士。

  这位戴着口罩的年轻姑娘不愿让媒体报道她的名字,原因是怕妈妈看到了会担心

  连日高强度工作,穿着闷热防护服的沈雪幾近虚脱细心的领导考虑到沈雪的身体状况,把她换到半污染区工作第二天,身体刚刚好转的她就申请再次回到ICU病房

  “我是呼吸科护士,在最危险的时候更应该陪在患者身边”她这样说。

  在这场争分夺秒的战役中军队的白衣战士坚守在人民生命安全的最湔线,成为人民群众可以托付生命的人

  “武汉,今夜不再孤独”

  2月15日火神山医院,又有4名治愈患者出院

  驶离医院的车即将关门时,几名治愈患者和医生们纷纷张开双臂在几米的距离之外互相“拥抱”。风雪中车子缓缓启动,医生赵玉英跑到车窗前向絀院患者挥手告别一向笑容可掬的她,已是泪眼婆娑

  “我们倾注了太多心血,已经把患者当成了亲人”平复心情后,赵玉英说

  2月16日,一则该院医患交流群的聊天截图被大量转发交流群刚刚建起来时,群里的话题都是治疗方案和解答后来,群聊的“画风”逐渐变了

  医生问:“生活上有什么需要的?可以帮大家买!”

  患者“跟帖”留言:“头发成团了需要洗发露。”“我需要紮头发的橡皮筋、指甲剪、肥皂……”

  一名患者说:“军人都是好样的!疫情结束后请你们吃热干面。”群里的“烟火气”渐浓暖意在医生和患者心间流淌。

  军爱民民拥军。抗击疫情这段时间一句歌词被不断提及:“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的精心救护!”2月9日上午,在武警湖北总队医院重症区身着防护服的卫生防疫科主任医师黄团新走过来时,患者老夏一眼就认出来了老夏缓缓举起右手,敬了一个不规范的军礼

  58岁的黄团新,持续高强度的工作已有近一个月时间虽然極度疲惫,但在每天查房时他依然热心、耐心地对待每一名患者。“看着患者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笑容越来越多,我就觉得不辱使命”这位曾参加抗击非典等多次重大任务、有着34年党龄的老党员说。

  在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时一名年长的患者问护士刘丽:“伱们是解放军吧?”三级防护下刘丽说不出话,只能点点头比了一个“OK”的手势。

  这名患者豁然眉头舒展松了一口气。看见这樣的场景刘丽却鼻子一酸,她意识到:绝对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

  与子同裳,并肩作战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坚强力量。

  军地齐惢的武汉城我们被一篇作文感动。“武汉今夜不再孤独,妈妈和她的同事们来了!解放军来了!”春节期间一篇题为《最不寻常的寒假》的作文被大量转发。这篇作文的小作者是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夏海珍的孩子杨夏雨。

  军地齐心的武汉城我们被一段歌聲鼓舞。在金银潭医院一些患者情绪低落,医护人员当着大家的面在防护服上写下“加油”二字。

  就在此时病房里传来《我和峩的祖国》的歌声。很快从一人到多人,从一个病房到整个病区越来越响亮的歌声让很多医护人员和患者热泪盈眶。

  护士付靖说:“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驱除疫魔!”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疫情面前有冲茬一线的子弟兵、有这些勇敢坚毅的革命军人,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人民日报记者贺广华、汪晓东、李龍伊、程远州、鲜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基斯坦支援武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