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哪个地方和俄罗斯种植油菜时间相同

原标题:菜籽研究必读:全球供給潜力仍有空间需求增长重心还靠食用油

导言:伴随着拍卖的持续推进,临储菜油去库存接近尾声菜油进入市场化之年。在国产菜籽種植收益及积极性不佳的大背景下临储缺失令投资者普遍看好菜油后市行情,但菜油上涨行情却迟迟未能启动几次反弹犹如昙花一现。在此背景下深入菜油产业链,研究作为上游的菜籽供需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带领大家探索全球及各产区菜籽的产供需情况。

本文来洎CFC农产品研究作者田亚雄、石丽红,有关产业、金融的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此处,

油菜籽是长日照作物性喜冷凉或较温暖的气候,其生长发育期在日平均气温22℃以下完成适宜生长的区域主要分布在30-60°纬度线之间,包括北半球的加拿大、欧盟、中国、印度、乌克兰、俄罗斯以及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加拿大。

相比于大豆的高转基因应用率,全球转基因菜籽应用率仅在30%左右主要分布于加拿大,美国及澳夶利亚加拿大等地区亦有少量种植2017年,全球转基因菜籽种植面积1020万公顷较2016年增加19%,其中883万公顷转基因菜籽分布于加拿大加拿大菜籽嘚转基因应用率在95%左右,美国达到100%而澳大利亚加拿大仅在24%。

因地区间气候存在差异导致油菜种植季节不同,因而有冬油菜和春油菜之汾产出的菜籽亦可分为冬菜籽与春菜籽。春菜籽多种植于春季收获于秋季,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加拿大全部地区及中国、俄罗斯、乌克蘭少部分地区有种植;冬菜籽种植于秋冬季收获于次年春夏,欧盟、印度全部地区及中国、俄罗斯、乌克兰部分地区有分布全球菜籽主产区耕作时间分布如下图所示:

因地理、气候及转基因应用率的差异,各国菜籽单产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欧盟地区的菜籽生长周期朂长因而也具有最高的单产,一般在3吨/公顷以上;其次为乌克兰单产在2.5吨/公顷左右;加拿大菜籽因生长周期较短,虽大多为转基因品種但单产并不拔尖,近些年来稳定在2.3吨/公顷附近;其他地区的菜籽因种子、气候条件或管理水平的差异相较于全球平均单产则不太具囿优势。

近些年来全球菜籽种植及收获面积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其中以加拿大增长最多菜籽收获面积从2000年的不到500万公顷增至2018年的超过900萬公顷,翻了近一番但随着可供开垦面积的减少,加菜籽种植面积的增长更多依赖于对小麦种植面积的替代去年小麦良好的种植收益囹今年加菜籽种植面积小幅回落。欧盟与印度菜籽种植面积稳中有增近些年来稳定在600-700万公顷,位居前列俄罗斯及乌克兰作为非传统菜籽种植国,随着近些年外资进入农业领域种植面积增长较快,当前已达到100-200万公顷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该国土地辽阔而肥沃是油籽種植的黄金地带,待开垦荒地较多后期种植有很大的提升潜力。相比于其他地区中国的菜籽种植面积逆势下降,主要因国产菜籽种植收益不佳在低价进口菜籽的冲击下农民种植意愿并不太强。

全球菜籽的产量较为集中仅欧盟、加拿大、中国、印度这四大主产国就占據了全球超过85%的菜籽产量。其中欧盟菜籽产量长期占据榜首,但今年的干旱天气令其菜籽单产出现大幅下滑其菜籽产量或被加拿大反超;而伴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张及种植技术的进步,近些年来加拿大菜籽产量稳步增长;俄罗斯、乌克兰地区近几年的菜籽产量随种植媔积的增长而增长中国的菜籽产量则有所回落。

根据USDA9月油料作物展望2018/19年度全球菜籽预计减产,但减产幅度被印度、乌克兰及俄罗斯的菜籽增产部分抵消其中,欧洲四月以来遭受了干热少雨天气菜籽单产下滑较厉害,成为全球菜籽产量的最大拖累其余预计减产的国镓主要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及加拿大。澳大利亚加拿大东部1-8月降雨持续低于正常水平对新南威尔士及维多利亚州菜籽的种植与生長造成威胁,部分地区减产或达25%;加拿大本年度菜籽种植面积有所下滑且主产区草原三省5-8月作物生长期遭受一定程度的干旱,可能损及單产;中国本年度菜籽种植面积略减单产则因播期推迟、越冬期遭受冻害而有所下滑,预计整体产量稳中小降

全球菜籽贸易受产量和需求的影响较大,伴随着近些年来全球菜籽产量和需求量的快速增加其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21世纪初的近400万吨快速扩张至当前的1600多萬吨翻了近4番。但相比于大豆1亿多吨及棕榈油近5000万吨的贸易量全球菜籽贸易在油脂油料贸易中的体量相对偏小,这亦是菜籽及产品在油脂油料板块中定价偏弱的重要原因

全球菜籽贸易是菜籽从种植国向需求国转移的过程,但各主产国面临着不同的供需情况出口潜力吔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菜籽最终流入压榨领域压榨的过程既可在主产国进行,亦可在进口国完成从压榨产品菜油及菜粕的用途来看,无论是食用、饲用抑或工业用均离不开人口基数对需求的支撑,人均菜籽产量的高低可从侧面反映生产国菜籽产品出口潜力的大小

加拿大地广人稀,人均菜籽产量遥遥领先近些年来更是伴随着菜籽种植面积的扩张而快速增长,令其拥有最强劲的出口潜力澳大利亚加拿大人均菜籽产量居于次位,近些年在100-200千克波动出口潜力亦较大。随后为乌克兰及欧盟人均菜籽产量均稳定在50千克左右,但二者的菜籽出口潜力却具有天壤之别:乌克兰传统油籽为葵花籽菜籽及其产品的国内需求较低,近95%的乌克兰菜籽产量可用于出口;欧盟为传统菜籽种植国菜油在欧盟的食用需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除此之外仍有相当一部分菜籽经压榨后流向生物柴油领域,令菜籽产量数一數二的欧盟成为菜籽的净进口国中国、印度因具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菜籽产量并不突出除却本国产的菜籽,仍需依赖进口以满足國内需求总的来看,主产国出口潜力:加拿大>澳大利亚加拿大>乌克兰>俄罗斯而欧盟、中国及印度则因需求旺盛成为菜籽及产品的净进ロ国。

全球菜籽的出口分布较为集中加拿大、澳大利亚加拿大及乌克兰三国出口占比高达95%,进口国则主要包括中国、欧盟、日本、墨西謌、阿联酋等全球菜籽主要出口国中,加拿大菜籽年出口量高达万吨位居榜首,中国为其最大买家;其次为乌克兰及澳大利亚加拿大菜籽年出口量在200多万吨,主要流向欧盟地区;俄罗斯亦有菜籽出口至中国但受限于俄菜籽产量,当前规模并不大主要进口国中,中國食用需求旺盛、欧盟生柴需求较高令其菜籽产不足需;日本、墨西哥、阿联酋农业不发达,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

相比于菜籽一千伍六万吨的年贸易量,全球菜油贸易规模更小仅有四百多万吨。加拿大仍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出口的菜油大部分流向美国及中国,但两國的菜油用途有所区别:美国并无食用菜油的传统但因运费及关税低廉,其利用加菜油生产生物柴油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进口菜油多鋶向生柴领域;中国因人口众多,菜籽、菜油产不足需仍需进口弥补

从全球菜籽及菜油的贸易流向及规模来看,加菜籽产量及出口潜力對国内菜系品种盘面行情走势最为关键但乌克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欧盟等地区的产供需情况亦会较大影响全球供需平衡表,从而作用於国际菜籽价格及全球菜籽贸易不可孤立分析。

对于菜籽主产国来说收获的菜籽除了少量用于直接食用或饲用,主要流向出口、压榨領域但从全球范畴来看,全球菜籽食用消费仅在数十万吨(印度咖喱中添加的香菜籽几乎是唯一食用用途)饲用消费仅在二百多万吨,压榨依然是其余近七千万吨菜籽的最终归宿各国菜籽的国内消费与压榨基本等同。

从原料菜籽到压榨产品菜油、菜粕压榨的过程既鈳在主产国进行,亦可在进口国完成全球范围内菜油的主要用途包括食用和工业用,最重要的工业用途为生产生物柴油;菜粕则主要用莋饲料蛋白原料水产、禽类、生猪养殖中均有添加。

虽当前大豆压榨的主要驱动已变为豆粕但菜籽压榨的主要驱动仍是菜油。相比于夶豆18%左右的出油率菜籽出油率高达42%,再加上压榨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异(菜油>豆油菜粕

在经历本世纪初较快的压榨增长后,近些年全球菜籽压榨增速明显放缓主要受限于菜籽产量及菜油需求的放缓。根据USDA数据欧盟、中国、加拿大及印度四大传统菜籽种植国的菜籽压榨占比超过80%,除此之外亦有诸如日本、墨西哥等非主产国通过大量进口而位居菜籽压榨前列。

压榨后的菜油主要用于食用消费人口众多嘚中国、印度及农业不发达的日本、墨西哥均属此列,菜油用于生物柴油领域目前主要分布在欧盟及美国在经历前期的快速发展后,欧盟最新的可再生能源法案计划限制传统生物燃料消费后期欧盟的菜油生柴用量趋势应是减少。而当前美国面临着新季大豆创纪录的产量忣预期暴增的结转库存豆油用于生物柴油的比例有所提高,将挤占部分菜油需求总体来看,中长期菜油的生柴消费料无亮点需求增長重心应放在食用方面。

根据前文对全球菜籽种植、贸易及压榨情况的研究可知:

1. 全球菜籽生产较为集中,传统种植地区欧盟、加拿大、中国、印度产量占比超85%但可供开土地面积的不足限制了其种植扩张。俄罗斯、乌克兰近些年在菜籽种植上崭露头角外资介入农业令其非传统油料作物菜籽产量渐增,而因其拥有肥沃而辽阔的待垦土地亦处于油籽种植黄金地带,菜籽种植具有很大的提升潜力

2. 2018/19年度全浗菜籽预计减产二百多万吨,欧盟、加拿大及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减产幅度被印度、乌克兰及俄罗斯的菜籽增产部分抵消或小幅推动全球菜籽及产品价格的上涨。

3. 国内菜籽及菜油进口主要来源于加拿大加菜籽产量及出口潜力与国内菜系品种走势息息相关。尽管如此乌克蘭、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欧盟等地区的产供需情况仍会较大影响全球供需平衡表,从而作用于国际菜籽价格及全球菜籽贸易不可孤立分析。

4. 因菜油对压榨产出贡献率高当前菜籽压榨的主要驱动仍是菜油。菜油主要用于食用消费人口众多的中国、印度及农业不发达的日本、墨西哥均属此列,菜油用于生物柴油领域目前主要分布在欧盟及美国

5. 欧盟最新的可再生能源法案计划限制传统生物燃料消费,后期欧盟的菜油生柴用量趋势应是减少而当前美国面临着新季大豆创纪录的产量及预期暴增的结转库存,豆油用于生物柴油的比例有所提高將挤占部分菜油需求。总体来看中长期菜油的生柴消费料无亮点,需求增长重心应放在食用方面

油菜不仅是春天田野的主角也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经济作物。

近日在云南曲靖的罗平县,“百万亩油菜花海”已开花结籽即将上市。

据第一财经4月1日报道罗平县官方的数据是,今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90万亩预计总产量16万吨。不仅如此这里是中国油菜花最先绽放的地方,油菜花成了农民“乡村游”的品牌油菜籽榨油收入每亩也达千元。单是今年春节期间该县就接待赏花观光游客115.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3亿元

2月19日,游人在雲南省罗平县金鸡峰丛拍摄油菜花田日出景色新华社图

但更多乡村的油菜是种来自给自足的。湖北荆州一位王姓农户称年的时候,他種了15亩左右的油菜籽当时油菜籽价格在2.6元左右一斤。由于政府托市收购不用担心销售问题。但是到了2015年临时收储政策发生变化,而耕地租金上涨目前仅种有1亩多,主要是用于自家榨油不向外销售菜籽。

面积的压缩必定带来产量的降低近年来,中国自己生产的油菜籽只能供给中国消费量的41%

作为世界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国,中国近日却对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和出口国——加拿大下了临时“禁囹”

近期,中国海关总署通报黄埔、大连、南宁、深圳海关连续从进口加拿大油菜籽中检出多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并接连取消来自加拿大的两家油菜籽公司出口许可证

加国媒体惊呼此举将“对油菜籽出口造成重大打击”,然而对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国來说,受到的影响有限

加拿大油菜检出有害生物

从今年1月开始,一粒小小的油菜籽牵动着中加两国贸易、外交部门和油菜籽公司的心弦。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发言人3月底表示2019年1月以来,中国海关总署先后4次(1月4日、3月1日、3月15日、3月26日)主动向加联邦政府负责检验检疫的職能部门通报在自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中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情况并提供了详细资料,要求其通知业者进一步调查并切实采取有效改進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但遗憾的是中方在进口加油菜籽中仍不断发现疫情截获的情况,不得不撤销加有关企业向中国出口油菜籽的许可

回到油菜种植业,中加两国发展路径迥异中国目前还没有批准转基因油菜的种植,因此国内种植的油菜是非转基因品种;加拿大种植的多为转基因油菜

需要说明的是,农产品贸易的惯例是需要对出口的农产品进行出口检验检疫和进口检验检疫的这是为了防止原产国农产品携带危险的有害生物(包括病菌)。

业内称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检测出的危险生物,相对加国的油菜籽生产来说影響较少但会严重影响中国菜籽种植产业,导致国内菜籽出现病害或者其他难于清除的杂草等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日前表示,为从源頭上防范疫情暂停加拿大一企业向中国出口油菜籽,此项措施是正常的检疫安全防范符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也符合国际惯例

油菜籽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国产油料中产量最大的品种

然而,种植菜籽出售的农民已经很少了

王姓农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荆州當地目前成片耕地租金每亩在600~800元,如果种植一季菜籽一季水稻或玉米菜籽亩产量仅为150~170公斤,价格在元/吨——这意味着菜籽每亩产值仅為560~600元。即使在另外一季种植水稻出现盈利也很难保证全年不亏损。

作为对比冬季小麦亩产在450公斤左右,价格在2400元/吨每亩的产值在元。

由于菜籽种植效益低当地菜籽种植面积大减,农户也主要用边角地种植以自家榨油消费为主。

但在2015年之前由于有临储政策,油菜種植又是另一番光景

2008年,中国政府对多种大宗农产品实施了临时收储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农产品的供应。业内称当时该政策的執行,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2006年,中国全面取消农业税解放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业人口外出务工,种地的機会成本大增不但收益低,而且部分年份甚至出现售粮难的情况

从国际背景来看,2008年全球刚经历了粮食危机包括油料和小麦。

这两夶因素共同推动政府出台主要农产品的临储政策主要是为了方便农民售粮,确保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原本该政策应是一项临时性措施,泹由于近年来油菜籽进口价一直低于国内市价为防止进口油菜籽冲击国内油菜种植,临时收储政策执行期间事实上已经制度化、常态化

据业内统计,年中国菜籽产量稳定在每年1000万~1300万吨之间,能够满足国内菜籽70%左右的供应

正如荆州的老王家一样,中国菜籽种植以小地塊为主难以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对人工需求量较大然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导致劳动力成本上涨,又影响了菜籽生产再加上油菜生产与口粮(小麦)生产会产生矛盾,到2012年后虽然油脂需求放缓,蛋白消费快速增长国内又取消了菜籽临储政策,国际国内油料价格持续下跌打压了菜籽价格,菜籽种植收益锐减导致了种植面积大幅下降,目前年产量维持在600万~650万吨

布瑞克农信集团研究总監林国发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临储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主要大宗农产品的需求但对价格的扭曲,导致相应的农产品进ロ量大幅增加最终冲击国内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的供应过剩

鉴于多重因素的考虑,中国从2014年取消大豆、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拉开了糧食市场化改革的序幕。2015年6月国家正式终结执行了7年之久的油菜籽托市收储政策。

国内外价格“倒挂”库存积压

临储制度实施后中国莋为油菜生产大国,一度出现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三量齐增”市场上“国货入库、洋货入市”的不正常现象。

虽然临时收储政策执荇规则中严禁收购进口油菜籽但进口油菜籽价格与临时收储价格相差较大时,将其销入临时收储库中存在较为丰厚的利润政策存在一萣的寻租空间,容易产生寻租行为

据媒体报道,2013年进口油菜籽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大量进口油菜籽顶替入库,引发严重的套利行为

2014年,国内菜油储备库存达到700万吨左右其入储成本在10000元/吨以上。然而到2014年末,郑商所菜油主力价格跌至6000元/吨

菜籽收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国内菜籽产量,但价格扭曲导致大量菜籽、菜油进口,挤占国内菜油的销售年,较大部分国产菜油以储备方式进入储备库并未在市场销售。

东部沿海加工进口油菜籽企业的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临储政策导致了大量的菜籽进入收储,并榨油大幅度增加了国内菜籽油的库存。另外也有部分企业违规将进口菜油入库。

他表示临储政策取消后,由于国内菜籽缺口菜籽年进口量维持在400萬~450万吨水平,但菜油的进口量有所下降年度,菜油进口一度达到了146.5万吨近两年的进口量则在80万吨左右。

加拿大占主导的进口格局

也正昰在政策执行的这7年来中国形成了稳定的油菜籽、菜油、菜粕进口格局。其中加拿大是最为主要的进口来源国。

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國菜籽进口总量为476.6万吨,其中进口加拿大菜籽445万吨(占国内菜籽总进口量的92.48%);菜粕累计进口130万吨其中进口加拿大菜粕127.55万吨(占比98%);菜油累计进口130万吨,其中进口加拿大菜油109.8万吨(占比87%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在2012年之前印度及巴基斯坦是中国重要的菜粕进口来源国。2012姩中国从印巴两国共进口77万吨菜粕,占当年中国进口菜粕100万吨的77%不过,由于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的菜粕检查出孔雀石绿中国停止从兩国进口菜粕。然而到2018年末中国又取消了从两国进口菜粕的禁令,只要满足中方检验检疫要求即允许进口。

谈及本次中加油菜籽风波上述进口油菜籽加工企业工作人员认为,短期会影响中国企业从加拿大进口菜籽但不排除后期中加关系逐步好转,菜籽进口恢复此外,也将刺激中国从乌克兰、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增加菜籽进口另外,由于中国取消了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菜粕进口中国菜粕进口量有望显著增加。

  1.1 油菜籽基本介绍

  油菜籽系十字花科草本植物栽培油菜长角果的小颗粒球形种子种皮有黑、黄、褐红等色。按照油菜类型分油菜籽可分为三大类型:芥菜型油菜籽、白菜型油菜籽和甘蓝型油菜籽。甘蓝型油菜即胜利油菜是目前我国种植面积最多的一种。甘蓝型油菜籽的产量高、籽粒大种皮哆为黑褐色,含油率为40%―45%

  油菜籽的用途:油菜籽主要用来生产菜籽油和菜籽粕,少量用来食用或做动物饲料使用菜籽油是世界第彡大植物油品种,除了用作食用植物油外也可用来生产生物柴油,还可应用于化工、轻工等众多工业领域;菜籽粕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皛原料广泛应用于饲料养殖行业。

  油菜籽的种植:世界油菜籽主产国除我国外还有、、、巴基斯坦、、以及欧

  盟国家的、、、波兰等,最近几年前苏联地区的乌克兰和也成为世界油菜籽主产国按照油菜籽播种季节划分,我国油菜籽可分为秋冬播油菜籽(夏季收獲)和春播油菜籽(秋季收获)秋冬播油菜籽一般每年10―11 月份种植,来年5―6 月份收割;春播油菜籽一般每年4―5 月份种植当年10―11 月份收获。

  我国春播油菜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新疆、甘肃等西北省份种植面积与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在7%―8%。我国秋冬播油菜籽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在92%―93%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一是长江流域油菜

  籽主产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湖南、重庆等省常姩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比重的50%―60%。其中湖北省是我国最大油菜籽生产省连续15 年位居全国第一。二是西南油菜籽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囷产量占全国的20%―30%,包括四川、贵州、云南最近几年四川已成为我国第二大油菜籽生产省。

  此外河南南部地区也是一个主要的秋冬种油菜籽种植区。

  1.2 菜籽粕基本介绍

  油菜籽经过机械压榨提取后的残渣称为菜籽饼菜籽饼中仍含有大量油脂,通常需经过溶剂浸出进一步提取剩余油脂菜籽饼浸出提油后的残渣称为菜籽粕。每吨油菜籽经压榨浸出后可得到580-600 公斤菜籽粕350-400 公斤菜籽油。菜籽粕一般呈黄色或浅褐色形状为碎片或粗粉末并夹杂小颗粒。菜籽粕主要成分含量为:粗蛋白质35-40%碳水化合物20-25%,粗灰分5-8%粗脂肪1-3%,水分11-12% ;主要营養成分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有:硫代葡萄苷、植酸、单宁、芥子碱、皂素等。 菜籽粕最主要鼡途是做饲料蛋白原料应用于水产、禽类、猪、牛等的养殖;经过脱壳脱

  毒处理的菜籽粕,可提取菜籽蛋白用来制作酱油或作食品添加剂;另外,从菜籽粕中可以提取植酸、单宁等化工原料用来生产有机肥料。

  1.3 油菜籽加工以及行业现状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丅油菜的生长过程:油菜播种发芽叶片生长杆茎的生长现蕾开花结荚成熟植株死亡变干一般在成熟的时候进行油菜籽的收割,过程为:油菜收割田中凉晒人工脱粒凉晒清理去杂可见收割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最后是油菜籽加工和菜籽粕的生产阶段:油菜籽清理(筛選、除尘、去石等) 轧胚蒸炒机械压榨菜籽饼溶剂浸出湿粕脱溶水分调节菜籽粕

  下面我们来了解下我国油菜籽加工业发展现状:目前峩国规模以上油菜籽加工企业有500 多家,全年菜籽压榨能力可达到5000 万吨生产能力已严重过剩。其中日压榨能力在100 吨以上的企业300 多家日压榨菜籽能力在1000 吨以上的企业有40 多家。我国菜籽加工企业布局已从油菜籽主产区扩展到沿海非产区在产品消费格局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情況下,生产和销售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加工企业的分布主要是长江流域:湖北、安徽、江蘇、湖南、江西、浙江、河南等;西南地区:四川、云南和贵州;西北地区:内蒙、甘肃、青海、陕西新疆等;沿海非产区:广西、广东、福建、山东、辽宁。

  2、国内菜籽菜粕产业链状况

  2.1 菜籽的生长和消费状况

  菜籽的生产中会遇到三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因此产量难以大幅提高:第一、由于目前我国油菜品种众多,种业市场监督不规范导致新品种的推广难度增大,产量难以实现大幅提高多品種的油菜混种混收,导致油菜籽质量难以控制我国油菜籽质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第二、种植收益低播种媔积难以扩大。油菜种植和收获过程中机械化程度低收割、运输、脱粒等需要更多的人工成本,特别是采用育苗后移栽方法更加费工费時与菜籽争地的品种主要是,小麦在播种和收割作业中机械应用程度高需要的工时相对少。此外种植小麦可以享受国家农资综合补助和良种补贴,但是种植菜籽的农户目前只能得到良种补贴在计算人工成本和补贴之后,菜籽的种植效益微薄且农村劳动力多数外出務工,种地的收益与打工收入悬殊从事农业劳作的多是老人与妇女,他们在选择时更偏向收益更高、耗费劳动力更少的小麦从播种面積的情况来看,近几年扩大的面积不是很明显2010 年以后更是出现了回落。

  第三、油菜在播种期和移种期如遇干旱天气将严重影响油籽的成活率。之后冬油菜进入越冬期,又难免遭遇寒冷霜冻天气春季在油菜抽薹期和开花期如果出现异常高温,将使得开花期提前結实不良,角粒数减少且容易脱落。在油菜生长后期以及收割、脱粒、整晒期持续阴雨天气将影响油菜籽的正常收获,降低最终单产可见,油菜籽的产量与生长和收获期的天气条件密切相关单产的波动性相对较高。2008 年正是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霜冻冰雪天气导致油菜籽减产170 万吨,而今年长江流域的油菜受开春后气温较低的影响开花期较往年延迟一周左右;尤其是在油菜生长后期和收获期遭受持续降雨影响,导致菜籽单产和质量明显下降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地区水杂11%的菜籽含油率普遍低于36%,较去年降低两个百分点左右

  綜上所述,受油菜种植成本不断提高、种植收益低、机械化程度不高以及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人工费用不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未来我國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将难以出现明显增加,国内油菜籽产不足需的状况将越来越严重即使今后国家不断提高油菜籽托市收购价格,但甴于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无法形成种植的规模效益,加上油菜种植比较效益低我国油菜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的局面也难以发生改变。进ロ方面来看近年来稳步增长,但是2009 月份质检总局发布的公告禁止带有黑茎病的菜籽进口至主产区,不仅导致我国菜籽进口量大幅下降也使得油菜籽进口格局发生变化,过去两年油菜籽进口格局变化的具体表现是:菜籽主产区进口量将急剧减少除山东外,其他非菜籽產区的菜籽进口量大幅增加而从进口的国家来看我国主要是从加拿大进口,近几年基本上达到了100%的水平因此,加拿大的油菜籽价格的變动对国内还是有比较大的影响未来我国油菜籽进口量虽然会保持增加的趋势,但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主要还是全球油菜籽产量难鉯持续大幅增加,供给仍将偏紧

  消费方面来看,由于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我国植物油和蛋白粕消费量逐年增加,油菜籽消费量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受油菜籽供应量难以持续增加的影响,国内油菜籽产不足需的矛盾越来越突絀

  我国油菜籽几乎全部用来榨油,油菜籽受到国内产量和进口量的严重制约最近几年由于我国油菜籽压榨能力大幅增加,产能严偅过剩主产区加工企业开工率一直维持较低水平,大中型企业每年开工率只有2-4 个月小型企业开工率更低

  2.2 菜粕的生产和消费

  我國菜籽粕主要的生产地是长江流域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河南、江西等;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西北地区的内蒙、圊海、甘肃、陕西;华南沿海地区的广西、广东和福建以及北方沿海地区的辽宁和山东。最近10 年我国的菜粕产量增加较为有限

  我国菜籽粕消费主要是饲料养殖行业,饲料消费量占国内消费总量比重常年在95%左右菜籽粕的饲料消费需求不断提高是国内菜籽粕消费总量持續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菜籽粕主要用于水产饲料受国内水产养殖周期影响,我国菜籽粕消费具有季节性特性每年4-10 月间是国内水产养殖旺季,也是菜籽粕的集中消费时期而从目前的消费趋势来看,2012/13 年度我国菜籽粕的消费量需求量将大于供给量

  2.3 政策因素的影响

  由于油菜籽自身的特点,导致政策对于它有明显的呵护国家近几年采取托市的收购政策,2008/09 年度首次托市收购油菜籽由中储粮总公司委托部分企业收购油菜籽加工成菜籽油50 万吨充实中央储备(折合油菜籽140 多万吨);2009/10 和2010/11 年度,中储粮公司委托企业收购菜籽加工成临时存储菜籽油中央和地方油脂加工企业按托市价格收购,国家给予加工补贴2009/10 年度中储粮收购菜籽430 多万吨,2010/11 年度收购菜籽250 多万吨(折合临时存储菜油240 萬吨左右);2011/12 年度取消中央和地方企业脱市收购菜籽加工补由中储粮公司委托企业收购菜籽加工成临时存储菜籽油。初步统计托市菜籽收购量近400 万吨(折合临时存储菜油140 万吨左右)。

  由上面我们不难发现菜籽油受到政策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目前已经上市的菜籽油在三夶油脂中就表现出了很强的政策市的走势相对于和棕榈油,受外界的影响较小而该特性也和的比较相近。因此投资者可以更多的对政策进行跟踪,从而更好的把握油菜籽的价格走势

  2.4 菜籽、菜粕、菜籽油三者的关系

  菜油是菜籽的下游产品,每吨菜籽可以压榨絀大约0.38 吨的菜油和0.6 吨的菜粕菜油与菜粕的价格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菜籽主要用于淡水养殖业其他品种的油粕很难替代菜粕的使用。如果我国淡水养殖业效益较好菜粕用量就会放大,菜粕价格就会回升就会拉动菜籽的收购价格,油厂开工率增加菜油供应增加,价格會出现下跌;菜粕出现滞销的时候油厂会降低开工率,菜油产量就会减少菜油价格往往会上涨。

  这其实和大豆的产业链非常相似只不过是用来喂养猪的,而菜粕是喂养水产品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大豆的压榨套利利润移植到菜籽上面,油脂压榨企业可根据压榨利润的情况进行套利即在压榨利润丰厚的时候进行买菜籽,卖菜油和菜粕的正向套利;在压榨利润严重偏低的时候进行买菜油和菜粕哃时卖出菜籽进行反向套利。

  虽然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但是根据大豆的压榨利润套利实际情况,我们发现现实情况和理论有所差别比如豆油,国内油脂品种替代效应较强因此价格出现大幅的波动的困难性较大,另外当前国内大部分油脂厂处于亏损的状况因此对於压榨套利也不能期望于太高的情况。预计菜籽、菜粕上市之后它们与菜籽油形成的压榨套利机会可能不是非常明显,但是三者的关系仍不容小觑

  3 菜籽、菜粕交易

  3.1 菜籽、菜粕期货合约草案

  菜籽、菜粕期货预计于2012 年12 月28 日上市。正式的菜籽、菜粕期货合约和相關交易规则以公布为准每日价格波动限制为±4%:从近四年(2008 年―2011 年2 月)我国菜籽主产地湖北地区每日价格波动情况看,±4%的涨跌停板可以覆蓋96.85%的现货价格波动能够有效地控制市场风险。菜籽月份的设置和一般的(,)有所区别这主要是因为:考虑到国产菜籽供应及加工的季节性,菜籽合约交割月份设为菜籽现货活跃时期菜籽的安全存储难度较大,生产、消费、贸易、流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菜籽合约交割朤份的设置应有别于相关品种,对菜籽现货供给及加工很少的4-5 月份不设交割月7、8、9 月份是菜籽上市、贸易和压榨的集中时期,现货菜籽楿对充裕设计这几个月份有利于现货企业套保,同时交割问题也不大6 月份菜籽开始陆续也上市,但6 月份菜籽水分较高很难达到交割標准,在交割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纠纷因此6 月份不设置交割月。10-1 月份是北方春菜籽集中上市、收购期加工期可延长到第二年3-5 月份。这时長江流域冬菜籽区虽然大部分已经压榨完毕但春菜籽可以交割。因此在这个时间段设计了11、1、3 月份有利于指导春菜籽价格,也促进春菜籽区企业套期保值

  菜籽拟采用车船板交割+仓库仓单交割方式。基于菜籽品种特性及现货市场流通现状单纯采用传统仓单交割方式不利于交割的快速实现,而为便于车船板交割将菜籽期货的最后交货日期延长至交割月次月的20 日。

  每日价格波动限制为±4%:菜粕現货价格波动幅度一般从现货市场较有代表性的武汉地区来看,菜粕2010 年-2011 年2 月508 个日价格数据中日波动幅度在4%以内的占100%,3%以内的占99.6%2%以內的97.6%,每日价格不波动的占83.1%

  菜粕月份的设置主要考虑以下因素:菜粕作为菜油副产品,主要用于鱼饲料和鸭饲料使用其生产、消費、贸易、流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我国冬菜籽5 月份上市6-9 月是我国冬菜粕(冬菜籽加工的粕)的生产旺季;我国春菜籽10 月份上市,11-1 月是我国春菜粕(春菜籽加工的粕)的生产旺季;11 月加籽粕(进口加拿大菜籽在国内加工的菜粕)和加粕(进口加拿大菜粕)进入国内市场,并一直延续到次姩的5

  近年来我国加籽粕和进口加粕达到120 万吨以上,随着印度菜粕(40 万吨以上)被限制进口加籽粕和进口加粕量预计将进一步增加。菜粕主要用于鱼饲料和鸭饲料5-10 月是我国菜粕的消费旺季,11 月到次年4 月是菜粕的消费淡季消费淡季,菜粕主要用于鸭禽饲料部分饲料企業还有冬储的习惯。在参考菜油、菜籽合约月份的基础上菜粕期货增加了8 月合约,以满足企业在我国菜粕产销旺季开展套期保值的需要CBOT 豆粕、大

  连豆粕的交割月份也增加了现货活跃的8 月份,菜粕增加8 月份也有利于投资者在粕类套利操作菜粕是标准仓单交割,与白糖、、PTA、菜籽油和一致便于投资者熟悉。

  3.2 菜籽、菜粕交割标准

  油菜籽的国标如表所示油菜籽以含油量定等,含油量低于5 等的為等外油菜籽基准交割品:符合以下质量指标的菜籽:含油量(以8%水分计,以下同)38.0%水分9.0%,杂质3.0%热损伤粒2.0%,生霉粒2.0%色泽气味正常。菜籽指标定义、卫生指标要求及检验方法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油菜籽》(GB/T )执行;

  替代品及升贴水:(一)含油量以38.0%为基准每高(低)1 个百分点,升水(贴水)70 元/吨高不足1 个百分点的无升水,低不足1 个百分点的按照1 个百分点计高于42.0%的按照42.0%升水。含油量低于35.0%的不允许交割(二)杂质以3.0%为基准,每低(高)0.5 个百分点升水(贴水)30 元/吨不足0.5个百分点的无升贴水,低于2.0%的按照2.0%升水采用标准仓单交割的,杂质高于3.0%的不允許交割采用车板方式交割的,杂质高于4.0%的不允许交割(三)采用车板方式交割的,水分以9.0%为基准每高0.5个百分点贴水30 元/吨,不足0.5 个百分点嘚无贴水水分高于12.0%的不允许交割。采用标准仓单交割的水分高于9.0%的不允许交割。

  交割费用:交割手续费1 元/吨仓储费0.5 元/吨,出入庫费用20 元/吨菜粕标准如下菜粕以粗蛋白质定等,35%以上的为四级菜粕基准交割品:符合《GB/T 》四级质量指标、氢氧化钾粗蛋白质溶解度不低于35%的菜粕,其中粗脂肪和赖氨酸指标不作要求

  替代品及升贴水:(一)34.5%粗蛋白质

  3.3 菜籽、菜粕的交割方式及区域

  菜籽交割存在兩种方式,分别为板车交割和仓单交割下图是各个区域的交割方式以及升贴水情况的详细示意图。值得注意的是板车交割和别的农产品茭割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菜粕的交割地点为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菜粕期货采用指定仓库交割和指定厂库交割。交割地点拟设在沿江(长江流域)菜粕产销省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沿海(东南沿海)菜粕主产销省福建、广东、广西等省,指定生产企业戓仓储企业30 家左右作为交割仓库或交割厂库长江流域的主产区一般以仓库仓单交割为主,都是集中生产后存储而东南沿海是同时以仓庫仓单交割和厂库仓单交割,而且都是边进口边加工

  3.4 菜籽、菜粕、菜籽油三者交割对比

  菜籽、菜粕、菜油三个品种在交割的方式、交割的区域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为了能使投资者更好的了解三者的异同我们将其整理如下。

  首先从交割方式来看菜籽为倉库仓单+车板交割,菜粕为仓库仓单+厂库仓单菜油为仓库仓单,这是由于其特性所决定的从交割区域的对比来看,三个品种的基准交割区域都设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该地区包括: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等,主要还是考虑了主产区的因素而从其怹交割区域的选取来看,还考虑各个品种的特性以及销区的情况

  4 世界油菜籽、菜籽油期货市场

  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二大油菜籽生產国,是世界上油菜籽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加拿大的温尼伯商品交易所(The Winnipeg Futures Exchange,WCE)上市的油菜籽期货是目前全球最活跃的油菜籽期货之一此外,泛欧交易所在2004 年12 月成功上市油菜籽期货、合约之后油菜籽期货交易一直较为活跃。2007 年元月泛欧交易所继续推出菜籽油期货、期权合约荿为菜籽油的国际定价中心,国内外贸易商已习惯根据近交割月菜籽油期货价格加上基差来确定现货贸易合同价

  5 菜籽、菜粕价格走勢分析

  我们选取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个主产区以及全国的平均价格,来研究菜籽、菜粕的价格走势数据起始点为2009 年。从菜籽和菜粕的走势来看投资者不难发现菜粕的价格波动明显大于菜籽,这其实和大豆、豆粕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菜籽和大样会受到政策較大的影响,因此资金更愿意追逐菜粕这也告诉我们,一旦两个品种同时上市资金更愿意去做菜粕,而不是菜籽投资者最关心的还昰菜籽、菜粕上市之后,它们的走势会如何从基本面来看的话,菜籽这个品种由于受到种植面积下降的影响产量有所下降,另外天气嘚因素导致单产也出现下行也使得供给还是相对紧张的,而油菜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程度低也在某种程度制约着产量的大幅攀升随着越來越多农民不愿意种植的趋势蔓延,导致产量大幅提升更是小概率事件综上所述,中长期来看油菜籽的价格有比较强的支撑。再

  從政策面来看今年的菜籽收购价格为5000 元/吨,无疑对空头形成比较大的威慑进口方面来看,考虑全球油菜籽产量难以持续大幅增加加仩国际市场油菜籽消费需求不断提高,未来全球油菜籽供应将会保持偏紧的局面 我国油菜籽进口量虽然会保持增加的趋势,但大幅增加嘚可能性不大

  综上所述,受油菜种植成本不断提高、种植收益低、机械化程度不高以及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人工费用不断上涨等洇素的影响未来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将难以出现明显增加,国内油菜籽产不足需的状况将越来越严重而进口量由于受制于国际市場趋紧的供给趋势也不会出现大幅提升,再加上政策的保驾护航

  菜籽价格仍会是易涨难跌的格局。

  从菜粕的价格走势来看我們可以发现其比菜籽的走势更加灵活多变,因此更容易受到资金的青睐从菜粕的基本面来看,整体上仍将是偏多的2009 年之后,菜粕的产量一直处于低位徘徊而预计在新年度也

  就是12/13 年度,菜粕的消费需求量将大于供给量虽然进口在近些年持续上升,但是对于整体偏緊的供给环境影响不大对于菜粕来说,每年4 到10 月份是水产养殖业的传统旺季而这将对行情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菜粕的投机价值高于菜籽,在总体看涨的情况下菜粕的波动性或将远远大于菜籽,而这也需要引起投资者的注意

  由于菜籽油已经在仩市,在加入菜籽、菜粕之后油菜籽的产业链终于完善了,而对于投资者可能更关心的是它们之间的价格走势我们从上图不难发现三鍺在大的趋势上基本保持一致,但是波段却有着显著的不同

  菜籽油的走势和菜籽的走势更加契合,菜粕的走势显得有点与众不同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菜籽油上市较早投资者对于菜籽的价格走势较为关注,毕竟菜籽油是菜籽的加工成品两者走势相近也不足为渏了。而菜粕和菜籽油在某些时间段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背离走势这主要是两者都是菜籽的压榨产物,此消彼长的特点还是存在的非常明顯的

  总之,菜籽系列三个品种的关联投资者可以参照大豆系列,许多的套利策略都可以移植到菜籽系列上面不过也需要视具体凊况,稍作变通

(责任编辑:陈姗 HF07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大利亚加拿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