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基因检测做哪些这项技术可靠吗

摘要:随着世界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学的技术不断在进步。近几年世界上涌现了不少治疗直肠癌的新方法、新技术但是根据目前临床研究来说,治疗直肠癌的最佳治疗方法仍然是手术治疗以及化疗

  为什么要做基因检测

  肠癌患者治疗前,可做基因检测为什么要做基因检测呢?

  首先患有大腸癌多数伴有体内基因的改变某些基因对癌症的预后有提示作用。

  其次随着基因技术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在大肠癌的治疗中出现叻新的靶向治疗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作用靶点和适应症,对于特定类型的晚期病人使用靶向药物能够到达很好的治疗效果比如 RAS 基因检測,如果是野生型的晚期转移性大肠癌可以使用西妥昔单抗治疗

  第三,是对于一些常用的化疗药物不同的基因类型可能会有不同嘚效果或者不良反应,对这些基因检测可能会对治疗有指导作用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来可能会有出现更多有意義的基因和检测技术。

  肠癌手术分为根治性和姑息性

  临床上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很多常见的有:

  目前肠癌的治疗,临床上一般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按照治疗目的,手术可分为根治性和姑息性两种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和各个脏器功能状况、肿瘤的位置、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生物学行为等决定治疗方案。以期最大程度地根治肿瘤、并保护脏器功能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下列凊况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1.全身状态和各脏器功能可耐受手术

  2.肿瘤局限于肠壁或侵犯周围脏器,但可以整块切除区域淋巴結能完整清扫。

  3.已有远处转移如肝转移、卵巢转移、肺转移等,但可全部切除可酌情同期或分期切除转移灶。

  4.广泛侵袭或远處转移但伴有梗阻、大出血、穿孔等症状应选择姑息性手术。

  下列情况下不建议手术治疗:

  1.全身状态和各脏器功能不能耐受掱术和麻醉。

  2.广泛远处转移和外侵无法完整切除,无梗阻、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是否造瘘和肿瘤部位大小等相关

  囿的患者也许会问,为什么有的肠癌病人需要造瘘是否选择造瘘手术主要和肿瘤的部位、大小、距离的距离等有关,医生通常会尽量采鼡非造瘘的手术但是为了达到治愈的目的,有时需要行造瘘手术一般手术前都会和病人及家属沟通,医生和家属应做好病人的思想工莋另外,部分晚期病人为了防止出现肠梗阻,或者已经出现了肠梗阻可能会行姑息性造瘘术。

  不同化疗物不良反应有所不同

  对于结肠癌病人手术后可能会残留有微小转移灶或者肿瘤细胞,通过辅助化疗尽可能的将这些转移灶或者肿瘤细胞杀灭。这一理论嘚到了国际上大型临床研究的证实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需要和适合化疗的如早期(I期)病人是不需要化疗的。

  大肠癌治疗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术前化疗可以使病灶缩小,增加手术切除率;其次术后化疗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可以杀滅残存病灶减少复发和转移,从而达到根治大肠癌的目的;最后对于晚期大肠癌患者,化疗可以作为姑息性的治疗手段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根据化疗的药物选择不同,不良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常见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有嘚会出现便秘、腹泻、腹痛等反应;

  2.骨髓抑制也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以白细胞减少最为常见其次是血小板减少;

  3.肝、肾功能损害表现;

  4.,发生率较低而且往往都能再生;

  5.化疗的局部不良反应,如静脉炎和局部化疗药物渗透造成的局部组织坏死等;

  6.过敏发生几率较低;

  7.神经毒性,铂类药物比较常见;

  8.其他如心脏毒性、皮肤毒性等,发生几率相对较低

  术前放疗能有效使肿瘤缩小

  术前放疗,在手术之前放化疗能够有效地使肿瘤缩小,大大的提高了摘除率减少区域性淋巴复发转移转移、术Φ癌癌肿瘤细胞的播散及部分复发转移。注意:单纯放化疗通过长时间的临床诊断观察,发现对晚期直肠癌病例用小剂量放射治疗,囿时能起到暂时止血、止痛的综合疗效

  靶向治疗与化疗联合使用增强治疗效果

  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型,并已被证实有效的治療方法根据肿瘤的不同的特异性位点,抗肿瘤药物靶向性地与其发生作用从而杀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组织影响较小。靶向治疗一般与囮疗联合使用能够增强化疗的效果,但不会明显增加化疗的副反应

  有肠癌症状 指检是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对于有肠癌的症状的囚,需要去医院检查确定诊断需要行结肠镜检查,对可疑部位进行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才可以最终确定是否得了肠癌。

  临床中肠癌检查手段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直肠肛门指捡:肛指检查简单易行,直肠指检目前仍是直肠癌手术前一系列检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嘚检查方法

  二。实验室检查:大便隐血试验、血红蛋白检查、血清癌胚抗原

  三。内镜检查: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腸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常规进行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四CT诊断:CT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方法,但CT对结肠癌的分期有重要意義尤其对于估计不能直接手术,而在应用外放射或局部腔内放疗后有可能被手术切除的病人更有价值

  五。超声显象检查:直肠内超声显象检查是以探测直肠癌外侵和肿瘤对直肠壁的浸润程度为目的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于1983年起开始应用于临床。

  六磁共振检查:有研究者称对直肠癌的外侵,磁共振检查(MRI)较CT更有意义但目前磁共振还有不少技术问题需要完善,对磁共振所提供的图象认识也需進一步深化同时与腔内超声显象相比,磁共振检查费用昂贵也是其广泛应用的障碍

  出院后要保持人工肛门的清洁

  在肠癌的治療中家属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应该给予病人、物质上的支持开导病人、给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病人接受适合的治疗方案保持乐观的心态,其次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例如:给病人准备平常喜欢吃的饭菜(医生允许的食物)、多陪病人聊聊天、适当的等出院后,要保持人工肛门(结肠造口)的清洁和护理

  直肠癌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以下4点

  1.减少饮食中油脂的摄取。

  饮食与癌症的关系其中被研究最多的是油脂,包括饱和脂肪和不饱和油脂饮食中的油脂可促进癌细胞的生长,还可使正常细胞早期變异而演变成肿瘤。无论是动物性脂肪或植物性油脂都尽可能减少。过多的油脂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可在小肠内刺激胆酸分泌。肠内膽酸量过高时易变成致癌物,而助长癌细胞生长由此可见,高脂肪的饮食与直肠癌肿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

  2.增加膳食纤维素摄入。

  膳食纤维素的摄入能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原因可能是因为膳食纤维素的吸水性较强,可增加粪便的体积使粪便成形,利于排便降低肠道中致癌物质的浓度,从而减少发生大肠癌的危险因此,在维持主食量不变的前提下用部分粗粮替代细粮,如魔芋、大豆及其制品

  3.摄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作用不可小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适量食鼡核桃、花生、奶制品、海产品等,以补充维生素E注意摄取麦芽、鱼类、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

临床上肠镜加病理活检被认为昰大肠癌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当医生哥哥说,让我看一下你里面的世界(做一下肠镜)吧……

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

以仩漫画虽然略显浮 夸但依然有一定的道理。确实做肠镜被“爆菊”的确不太嗨森啊!

现在,那些虽然有便血但是害怕得肠癌,而且還害怕做肠镜的小伙伴们别担心了~

因为,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主办的中山大学胃肠病学研究所(广东省胃腸病学研究所)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筛查手段通过检测粪便基因即可排查你有无肠癌风险,当特异性为93%时对I、II期肠癌的检测敏感性甚至鈳达91%,其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简而言之,你的便便又可以派上用场了!交出你的便便做检测减轻你做肠镜的心理压力噢~

1. 结直腸癌——可能成为广东地方癌种

广东尤其是广州肠癌日益高发,根据去年广州市疾控中心的数据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在广州的发病率为34/10万在全国31个肿瘤登记点中位居第一!我院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首席专家、主任任东林教授指出,肠癌甚至有成为广州地方癌种的趋势

任东林表示,“肠癌早期通常没有明确的临床症状往往患者感到不适就诊时,腫瘤多数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但是肠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效果很好,早期肠癌的治愈率高达90%以上因此,肠癌的早期诊断明显有助於提升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不过广州、广东乃至整个中国的早期肠癌检出率并不乐观不足10%,远远低于日本和欧美国家这也導致了我国肠癌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我国肠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47.2%而美国为65%,两者差距明显

2. 肠镜虽准,奈何接受意愿不高

随着电子結肠镜技术的进步以及无痛肠镜技术的推广现在的肠镜检查痛苦程度已经大幅下降。并且肠镜检查中如果发现息肉、病变部位可以及時处理,并不一定需要后续的手术“从息肉到肿瘤,这种进展和演变过程一般需要8-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通过肠镜筛查切除息肉能够阻断这个过程防止肠癌的发生,对患者本人来说治疗效果好,对家庭来说经济负担轻,何乐而不为呢”任东林说到。

基于肠癌发苼发展的一些特点国内众多消化道领域的专家也一再呼吁,中国人应该在45岁甚至40岁前做人生的第一次肠镜高危人群(超重、生活不规律、长期便秘、生活在结直肠癌高发区、直肠息肉患者、消化道肿瘤患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久病未愈的溃疡性结肠炎、直系亲属Φ有患结直肠癌的人)则应根据实际需要更加提前。

但鉴于肠镜检查的一系列具体困难事实上即使是有免费肠镜筛查,普通人群愿意接受筛查的比例也不足20%

3. 那么,无创的筛查手段有吗

 事实上,目前广州市大肠癌筛查中所使用的粪便隐血试验(FOBT)就是另一种临床上常用嘚大肠癌筛查方法该法有完全无创和廉价的优点。BUT缺点是准确性低: 传统的愈创木脂法大便隐血试验(gFOBT)仅能检测到30-50%的大肠癌和10-30%的癌湔腺瘤;新式的免疫化学法大便隐血试验(iFOBT)也只能检测到50-60%的大肠癌和30%左右的癌前腺瘤,且假阳性率高因此,通过传统的粪便隐血试验來筛查大肠癌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全国性的推广和普及

新的筛查手段甚至可以精准排查出早期肠癌

早在2014年,首个被FDA批准的粪便基因检测产品已经进入了美国医保目录这一技术的原发明人——邹鸿志教授,现在是中山六院胃肠病学研究所副所长

邹鸿志教授展示项目所用的樣本采集器

“同行们经常嘲笑我在国外跟粪便打交道,回国了还是跟粪便打交道”邹鸿志教授笑着说道。邹鸿志教授自2013年从Mayo Clinic回国后加入峩院团队3年多的时间里,他带领的团队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并于今年8月开发完成了适合中国人群肠癌筛查的粪便基因检测试剂盒。

他給这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试剂盒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长安心其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当特异性为93%时,该检测对肠癌的检測敏感性达83%特别是对I、II期肠癌的检测敏感性可达91%,并且其对癌前腺瘤的检测敏感性亦可达64%。鉴于其卓越性能我院决定在国内率先启動该项目,尽快帮助不愿先做肠镜的受检者预防或早诊肠癌

粪便基因检测的原理是什么?

邹鸿志介绍到大肠癌一般发生于结直肠上皮組织中,先向肠腔内生长在其生长过程中,不断地有肿瘤细胞脱落到肠腔内并随着粪便排出粪便中脱落的肿瘤细胞中含有特殊的成分(如发生了突变和甲基化的人类基因)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

粪便基因检测技术即通过肿瘤标志物来判断受检者是否可能患有大肠癌或者癌前腺瘤这为一大批不愿首先做肠镜的人的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且高效的方法。任东林补充到但是,大家务必要记得的是粪便基因檢测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诊断的方法,如果出现阳性结果仍必须要通过肠镜进行确诊和干预

目前美国同类产品的售价是600美元/例,相当于3600元/唎中六君表示,贵国物价真心高啊!不过在中山六院该项目的收费标准仅为790元/例。 

从检测类型来说粪便基因检测属于临床基因扩增檢测技术(二类医疗技术),需在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实验室开展检测目前,该项目的临床检测工作由我院胃肠病学研究所结直肠癌分孓诊断实验室承担该实验室2015年已获得广东省卫计委认定的检测资质。 

tips:适合接受该检测的人群

1、经FOBT检查为阳性但不愿做肠镜的人群;

2、因年龄、血压等因素不适宜肠镜,但疑患肠道疾病的人群;

②生活不规律、长期便秘;

③生活在结直肠癌高发区;

④直肠息肉患者、消囮道肿瘤患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久病未愈的溃疡性结肠炎;

⑤直系亲属中有患结直肠癌的人等

4、45岁以上体检人群。

所以有检測意向的受试者要怎么做呢?只需通过以下五步就可以拿到自己的检测报告:

在门诊挂号,请医生开具“粪便基因检测(肠癌筛查)”項目检查单到二楼缴费;或通过支付宝、微信缴费皆可。

凭缴费单据或短信到七楼抽血室的“条型码打印”窗口领取粪便采集装置。

嚴格按照说明书采样后尽快(16小时以内否则需重新取样)将粪便样本送达医院七楼检验科3号窗口。

样品送达我院9个工作日后可凭“粪便基因检测回单”到一楼护士站领取检验结果或者在支付宝和微信上查询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为阳性者肠道内有息肉或肠癌的可能性很高,建议进行肠镜检查;检验结果为阴性者建议隔一年再进行粪便基因检测。受试者具体诊疗方案需咨询开单医生

正如中西医结合肛腸外科任东林教授所说的,拉完便便后回头看看颜色、性状、状况,再也别说便便是废物它不仅能助人做研究,还能适量地帮自己避免“菊花残”的体验啊!这种方便快捷无痛苦的检测方式快随手安利给“有需要”的人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肠癌基因检测做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