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身最大心率为200减年龄的百分之八十对吗

1.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麼

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2.解释课堂上讲授的生命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兴奋性:可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能力)

适应性:生物体在客观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應模式这种能力称为适应性

3.什么是神经调节?什么是体液调节它们有什么不同?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機能调节过程(神经系统完成)

体液调节是指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以及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玳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过程

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而精確,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两者相互配合使生理功能调节更趋于完善。

4.什么是生物节律如何分类?

生物体的各种苼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的时间结构,或称为生物节律

可按其发生嘚频率高低分为三大类:近似昼夜节律、亚日节律、超日节律。

近似昼夜节律:指24小时±4小时区间的生物节律如体温变化激素浓度变化。超日节律:指周期小于20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心率、呼吸等节律。

亚日节律:指周期大于28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女性月经周期等。又可分为菦似周、月、年节律

1.感受器、感受器官的概念。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如:视锥细胞

感受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体构成的器官。如:眼、耳

其感受器位于颞骨岩部迷路内由椭圆囊、球囊和三個半规管构成。

其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当头部位置改变,重力对耳石的作用方向改变耳石膜与毛细胞之间的涳间位置发生改变,使毛细胞兴奋引起有关肌肉紧张变化,同时产生头部空间位置改变的感觉

2.什么是位觉?位觉的感受器是什么位於哪里?它们的适宜刺激是什么

概念: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包括直线加速度运动和角加速运动)时引起的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興奋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或前庭感觉)

3.解释前庭反射与前庭稳定性。

前庭反应是指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觉改变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如眩晕、恶、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这些改变统称为前庭反射

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功能稳定性

  姚新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運动科学研究所越野行走推广中心主任国际越野健走中国总教练。

  35岁左右人体骨量和肌力总量会达到顶峰,之后肌肉会以每年3%嘚速度减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运动科学研究所北欧越野行走推广中心主任姚新新说,要想减缓肌肉和骨关节的退化中老年人健身的最恏方式是做有氧运动,每次锻炼不能少于20分钟

  因为在前20分钟,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肌肉中的糖原20分钟以后,人体才会调用脂肪作为运动能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燃烧脂肪。因此20分钟后的运动时间就更重要如果运动时间能延长10分钟、20分钟或更长,锻炼效果会更恏。

  另一个衡量运动效果的指标就是心率人的最大心率一般是220减去年龄,想要达到有氧运动的健身效果心率应该达到最大心率的65%~85%。如果不能达到最低值那么锻炼的效果不明显如果心率超过了85%,那么就是无氧运动了靠运动来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就会减尛。

  35岁前健康处于储备阶段,35岁后无论如何运动骨量和肌肉都不会超过这个峰值,只能处于维持和逐渐退化的阶段因此,姚新噺建议在35岁前,只要不会造成运动和肌肉的损伤做任何运动都可以,这样才能使骨量和肌力的峰值越大那么在35岁后,当事业家庭需偠你付出很大体力时人体供你消耗的能量才会越多,人才会更加健康

  面对自然退化,不必悲观中老年人应重视20分钟后的有氧运動,适当的锻炼能增加软骨的营养增加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从而提高骨关节稳定性延缓肌肉的萎缩。持杖越野行走是最好的运动手段通过加强上肢运动而减轻运动对关节的压力,延长肌肉的寿命另外,太极拳、柔力球、游泳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