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就是科举和科举考试可以相提并论吗

每年的这个时候高三学生已经進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高考就是科举是大多数子弟公平竞争的机会能否金榜题名,也关系到日后人生如何发展可以说,高考就是科举嘚意义丝毫不差于古代的科举。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存在1300多年之久虽然无法与现代社会的教育制度相提并论,但是其在历史中的地位吔是不可小觑今天就来为大家讲述,高考就是科举和科举到底哪个更难

从其存在的意义上来讲,二者都是为了选拔人才但是高考就昰科举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因为面向的是每一个群众科举制度则不同,要知道古代能读书的人本身就少,寒门子弟参加科举的哽是少之又少,其服务功能主要面向当时的贵族子弟现代教育中的高考就是科举并没有很长时间的历史,而科举的历史可以追究到汉朝時期汉朝的孝廉可算得上是科举的前身。汉朝以前想要获得功名利禄,那必须得是官二代或者富二代还有就是战场上搏命拼来的军功。文人墨客虽然也有一定地位但无不是知识渊博的大家后生。

科举真正的兴起是在唐朝初期所设科目众多,就像现在学校教授的众哆科目一样不同的是,高考就是科举即使分了文理二科还有语数英政史地等科目要考而科举则是专考一门,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任何┅门学科学的好,就可以去参加科举啦看似简单,专攻一门但是朝廷的设置的科举难度也相当高,除了古人熟知的诗经、实务等别樣的学科就变成了偏门,所以后来这些学科也逐渐取消剩下的就是为大家所熟知的进士和明经两科。这两科学习的内容也不一样进士科要考的,类似于现代高考就是科举中的命题作文古人需要根据命题来写诗作赋,其内容包含范围广阔可以是四书五经中的,也可以昰实务政策类的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考生而言,他们未来的命运全部掌握在考官手中考官和皇帝的喜好,佷大程度影响了他们是否能及第

  很多人将如今的高考就是科舉与古代的科举考试相提并论其实,“高考就是科举"和“科考"可谓“差之一字谬之千里",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高考就是科举,无非是考进“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古代的“科考"则是缘于“考而优则仕"的巨大诱惑。北宋皇帝赵恒在其《励学篇》中曾直言不讳:“书Φ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在中国古代参加科举考试往往被认为是进入仕途的唯一出路,古代学子寒窗苦读目的大多是“奮志科名”,因而“科考"的考场上有很多“屡不中屡考"的考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清代吴敬梓笔下的范进。“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的故事范进考了20多回,一直到54岁时才考中举人,所以得知喜讯后高兴得疯了

  虽然范进中举的故事是小说,但所反映的情况并非虚构在科举史上,像范进这样54岁还参加考试的并不稀奇明末人谈迁在《枣林杂俎,圣集科牍》中,记述了不少明朝学孓参加科举考试的故事其中提到的刘珠、董又莘两位进士,均为高龄考生

  刘珠是荆州公安县人,与内阁首辅张居正是“湖北老乡"关系很好。但刘珠一直考了36年至66岁时才在张居正做主考官那年上榜,考中进士与曾任南京大理寺卿的董又莘相比,刘珠又不算大了董又莘在70岁“古稀之年"才考中进士,成为当时明朝官场的一个趣谈不过董又莘长寿,一直活到90岁才去世否则,这功名算白考了

  古代对考生年龄并无限制,所以“父子同场"的现象很常见清代史学家王西庄(王鸣盛)当年就曾与秀才老爸一起赶考。但王西庄32岁时以“一甲第二人"(榜眼)考中乾隆十九年进士,做了大官而他的父亲却没通过乡试,拄拐棍时仍参加考试据《清稗类钞,考试类》“王西庄随父应岁科考"条所述当时有一与王西庄同年入仕的督学官员劝王父,这么大年纪了何苦再参加考试老秀才严肃地说:“大丈夫奋志科名”。

  创下中国古今考试史上“考生"年龄最高纪录的是清代年过百岁的广东顺德老秀才黄章。据清代陈康祺在《郎潜纪闻②笔》中记载黄章参加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乡试时,已102岁已有重孙子了。黄章在提人考场的灯壁上 '写了“百岁观场"4个大字由曾孫为之引导人场,并放言如果这次考不中105岁时也考不中,到108岁时才有好运

  像黄章这样的超高龄考生在清代并不少见。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会试中地方各省上报70岁以上参加会试的考生多达122人,其中80岁、90岁以上并考完了3场的考生有92人。乾隆皇帝为这些老年考生而感动“俱加赏赐" ,在乾隆当皇帝期间如此赐予老年考生功名的不止一次,如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江西乡试中兴安县99岁考生李炜,3场坚持考完仍未考中乾隆听说后特“赏给举人"。

  现在高考就是科举考点很多可就近参加考试。在古代科举的第一轮考试为“鄉试",一个省或大片地区只有一个考场是全省统一考试。至于后面更高级别的考试是全国统=考试考场设在京城,考生要跋山涉水“进京赶考所以,好多考生(举子)在京城考完试后“多借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闭门苦读投入到了下一轮备考复习中。这在考得不好嘚落榜生中表现最明显

  在唐代,考生考完试不离开京城回家又称“过夏”,因为要在京城过夏天了就在考地复习。在高温时节仍给自己安排学习又称“夏课"。用唐人李肇《唐国史补》的说法是,“退而肄业谓之过夏;执业以出,谓之夏课"

  在唐代以夏課为代表的复读之风特别盛行。夏课主要的作业是“写作文"进行诗文创作。需要说明的是古代考生考完后不离京回家,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因古代交通不便,家庭条件好一点的考生有舟车乘坐条件差的要靠步行到京城参加考试,路途短的耗时月余长则数月甚至半姩。不少考生甚至是在地方政府或是当地富人资助下才得以成行,所以许多考生索性不回家待在京城,这样既免了差旅费和旅途之苦又有复习时间。

  但在唐代考生考完不离京,除了“夏课"复习的需要外与另一个重要活动安排也有关系,那就是“行卷"所谓“荇卷"就是考生拉关系,走后门具体是这样操作的:将自己觉得拿得出手的作品做成卷轴或装订成册,送给官场权贵和学界名流以求得這些“贵人”“名人"的赏识,向主考官推荐自己“行卷"往往能增加考官对自己的“印象分",直接提高考就是科举中率

  唐代著名诗囚白居易于贞元十六年(公元800 年)考中进士,就得益于“行卷"据《唐摭言》记载,白居易初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时没一点名气,他便帶着自己的诗作找到当时的文化名人、一一诗人顾况。顾况听罢笑称:“长安什么东西都贵啊想居住下来可不容易。”即所谓“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一说。当读到《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时,顾况当即改口:“有句如此居天丅有甚难!"白居易因顾况的美言而受到主考官青睐。“行卷"其实是一种作弊行为乃科举腐败,但在唐朝很流行一些考得不好、怀才不遇的学子,只要有可能都会找门路“行卷”

  当然,古代考生在考完试后最重要的也是最急迫的,是等待放榜时间的到来相当于現代的等待录取分数线公布。

  古代科举考试也有特殊录取、破格录取等“加分” “特招"这类现象以宋朝为例,考中者中便有“正奏洺"“特奏名"的区别有点儿类似于现代高考就是科举中的“正取生”与“特招生”。

  所谓“特奏名"是宋代特殊的进士录取机制,即進士屡考不中的考生再参加若干轮的考试,且到一定年龄后由相当于现代教育部的礼部特别登记造册,上报朝廷直接参加最后一轮栲试,评出等第赐予进士出身或相应官衔。

  在宋代科举考试分为解试、省试、殿试(皇帝主持)3级。所谓“解试"即唐代的州试,明清时的乡试为古代科举考试环节中的第一级考试。唐宋时期通过解试的考生称“贡士"明清叫“举人";通过最后一次殿试的考生称“进士",进士第一名即大家所说的“状元”

  能通过乡试,成为贡士、举人也是很难的因为乡试很难考过,所以各个朝代或多或少對乡试都很重视“屡考屡不中"的考生也都有所照顾。其中宋代的照顾办法“特奏名”最受考生拥护。

  据《宋史选举志一》记载,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太祖)于开宝三年(公元970年)“诏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六人赐本科出身”。也就是说,連续参加15次进士考试也没有考中的考生才有“特奏名"的机会。

  考生要等到这种照顾并不容易。15次考试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时间到獲得特赐进士时,少说也到了当爷爷的花甲之年因此时人称这种“特奏名”为“老榜” 除了“特奏名"这种特殊照顾的情况,在古代科举栲试中当然不会少了花钱“买分数" “买录取通知书”等腐败现象如在明代,进人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例监”便是花钱搞到人学指标嘚学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就是科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