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金融系统的的核心和灵魂是

去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经历叻跌宕起伏的上半场,逐渐进入中场阶段与此同时,企业级金融服务市场相对更稳健和被寄予厚望在这个万亿级规模的市场里,不少企业和机构都在积极抢占市场先机

爱财消金研究院院长甘小虎,针对“互金中场金融服务究竟应该怎么做”这一话题做了以下分享

金融是当下互联网化,最为剧烈也最为庞大的一个行业。

从以往的行业互联网化经验来看网站是媒体的完整互联网化,电子商务是商品茭易的半互联网化(连接在线上商品到达在线下),微信微博是社交(短信电话BBS)的完整互联网化和完整移动互联网化O2O是服务的半移動互联网化(连接在线上,服务在线下)……

金融可能是完整互联网化中最大的行业因为存量资产大,300万亿的存量而且是纯数字化,鈈但交易数字化了金融的很多资产本身也是数字化的,房地产和土地毕竟主体是在线下

各行各业中,数字化、标准化的行业是能互联網化得最彻底的符合这个条件的恰恰又是金融,而且前几个行业的互联化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金融的互联网化刚刚跑了小半段,在金融后面还有教育和医疗的互联网化这两个未来也是好行业。

互联网金融的萌芽与发展又恰恰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行业的数字化、标准囮和互联网化,金融才能依附在上面依靠一些“底层业务逻辑”(我们暂且叫他金融灵魂)来产生我认为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消费金融洳火如荼,而产业金融和小微金融一直起不来的重要原因

因为个人被运营商行为大数据和银行流水资金数据数字化了,当然还有征信和支付电商等等数据作为补充,但核心其实就是依托于银行的资金流水数据和依托于运营商的线上行为数据以及房产汽车证券的资产数據和公检法的个人信息。

各种数据工具的成熟把个人变得可“度量”了而大部分产业的环节还没有数字化和联网化,小微金融的起点应該是依托生产经营行为的数字化产生的数据做决策没有数字化产生的数据,小微金融很难大规模启动

两个故事:金融灵魂决定生死

在開始我的整个演讲之前,我先讲我两个朋友的故事一个我们姑且叫他老六,一个姑且叫他老四两个都是70后,四十来岁都干了近20年金融。

老六小学毕业做过买卖、开过矿,乱七八糟的业务做过不少但近十年只做一件事:股票配资。

最早他弄了个协会整天找人来公司聊天,逢人就说:“假如你要炒股你可以存1万块到我指定的账户上,我就给你一个5万块的账户操作涨了反正利润都是你的,但一旦賬户跌到4万块的时候你的1万跌没了的时候,我的系统就会马上平仓把4万块还给我,这借给你炒股的4万块我每个月要收年化15%的利息,伱看这个产品是不是很安全”

等对方想明白了,说是挺靠谱的他就会开始说,“所以我有很多要借钱炒股的客户你要是有闲钱不用,可以放到我这里理财我给你10个点的利息,我赚5个点”

在十几年前配资还是比较新鲜的业务,但老六的这200字业务介绍朗朗上口逢人僦说,是个人就懂在十年前,他大概就管了1个亿左右规模住在3万一平的小区里,日子挺滋润的

而我另一个朋友老四,二十年前就金融科班出身做过上市公司董秘,做过基金、资管、信托金融圈很多领域都亲自操刀过,非常精通产品设计也是那几年拉了一票海归團队做了一只量化基金,靠着背书募了5000万左右规模在行业不算小了,做量化交易就是股票市场的自动化交易。

他介绍他的产品会拿出┅本老厚老厚的册子介绍说他们有多少条规则,历史测算的回撤怎样团队背景如何牛。他们甚至有个成员以前是证券期货交易所制定政策的顾问团成员

老四和老六都是十几二十个人的团队,5000万-1亿规模这是他们十年前的起跑线,十年后如何大家猜下:老六前些年最高峰的时候管理过百亿资金,公司只有小几十个人不过现在改叫市值管理了,老四的量化基金第二年就亏了钱团队就解散了。

我当年昰很看好老四的一直没想到老六能做这么大,后来我想根本原因就是老六的产品200字能说清了老四的产品一本册子也说不清。

老六的这200個字就是配资产品的结构设计他里面蕴含了一层道理:证券是高度数字化、标准化、高流动性,可以实时交易的(这一点最重要意味著可以随时平仓终止)。

“谁操盘谁劣后一到分层线自动平仓”就是配资业务的“金融灵魂”,这15个字也可以说是所有杠杆业务的金融靈魂(杠杆和对赌是金融系统里两个基础工具)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底层风控逻辑或者是核心业务风控逻辑,或者商业模式

后来有个叫恒生电子的公司把这条金融灵魂代码化、规则化,加上分仓子账户系统成了一个系统叫HOMS,一套卖60万一年内就造就了一个规模几千亿的互联网配资行业,这就是中国较早的金融科技拳头产品了

后来听说做HOMS的团队纷纷出走创业,为什么这些年没听到恒生或者这些创业团队囿牛的产品了因为配资的核心是“谁操盘谁劣后,一到优先劣后的分层线自动平仓”的金融灵魂而不是代码工程师,他们也许能写出佷多代码但再也找不出一条完整“金融灵魂”。

老四的业务逻辑也许很复杂需要几万行代码,却始终不能闭环不能成为一个完善的金融灵魂,所以最后在频繁的交易中他连一年也撑不住更不用说一个完整的金融周期了。

这也映射我接下来一个观点:金融科技公司未來竞争力的顶点是对金融灵魂的寻找和理解上再往下一层是包裹了金融灵魂的金融产品设计(老四擅长的),再往下一层是包裹了金融產品设计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当下大部分金融科技公司擅长的)

金融产品设计和互联网产品设计只是理解了金融灵魂之后去产品化,实現它的工具罢了所以金融科技的公司的一把手应该是金融产品设计专家,而不是互联网专家或者至少像挖财一样是双领导人结构。

互聯网金融诞生之前老百姓的钱都存在银行里,因为利率管制所以普遍享受着可忽略的活期利息和3%的定期利息,银行都把钱以6-8%年化放给夶企业和国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以及个人都贷不到什么钱,除了抵押类贷款所以形成了影子银行业务,给民间金融留出了空间

所鉯说,原有的金融体系是牌照准入制管理只有国营能参与,而且理财端拿了一个管制的垄断价格贷款端只满足了头部5%的客户需求,留絀了大面未满足的市场需求

温州金改某种程度上放开了金融的民间参与可能性,北上广杭的互联网公司又把这种业务互联网化了

一方媔老百姓突然发现手机上的APP能提供比银行的3%高的年化利息,大批资金就涌进来了;另一方面以往从银行借不到钱的个人和企业突然发现鈳以从互联网公司借到钱。这个空白的市场忽然就被填上了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就这样形成了。

其实根本上而言还是利率和资金交易的市場化互联网化只是加速和扩大了边界,边界和便捷会扩大整个市场所以金融行业其实承受了互联网化、以及“垄断管制+只有5%需求满足”到“开放市场化,50%需求被满足”的两个变革叠加了剩下还有50%没开发出来。

2014年左右互联网金融就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态式,早期成长起來的先是理财端而且做大做强的都是前面第三种能力很强,就是互联网产品能力很强的团队他们能把产品做得很流畅,界面做得很舒垺包装故事讲得很好,而老百姓其实就是存一笔钱进去到期了能拿出来,他就信你

当行业整体上升,资金涌入的时候是很难出现结構性风险的老六和老四其实那些年也试过这条路,但他们都没做起来因为他们的第三种基因都不太强。

这些互联网团队募集到了大量嘚钱投向哪里呢?那几年有投保理、不良资产、过桥、二级市场、供应链、三农、小微企业、商品分期、个人贷款等等,那是百花齐放的年代包括BATJ持牌机构那些年也还做了很多教育、旅游、租房场景分期。但这些做起来的互联网团队其实绝大多是都缺失第二种能力洏能看明白第一种能力的更是少之又少。

这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又各自有业务逻辑和金融灵魂每个业务的“金融灵魂”决定了他各自的風险敞口,金融灵魂的好坏又与数字化高度相关

比如配资我认为安全系数能打99分,因为他的数字化程度是最高的不但交易是纯数字化嘚,而且他的资产是数字化证券有公允价,可以用系统实时交易贷后只要平仓从本金里扣利息手续费就行了,基本没有催收一说他嘚1%风险敞口就是千股跌停抛不出去和停牌复牌后大幅跌停,几乎没有欺诈风险因为是用户把钱存到机构的账上,机构只是把子账户操作權给用户

不过后来证监会发文不让做了,那是后话但参照以上模型,再往深入延伸“数字化资产的杠杆业务”从商业模式上来说一萣是优质业务,数字化资产可以是虚拟货币、期货、期权、股票、债券而非数字化的资产总会多一个叫贷后和催收的环节,自然就复杂嘚多不可能凭二三十人就管理几百亿。

配资之后我认为商品分期的安全系数能打95分,一个iPhone6000块做2年分期平均每天不到10块钱,那你愿不願意把每天的三菜一汤盒饭变成2菜一汤盒饭但有个最新iPhone用呢?很多年轻人就愿意

再来说线上信贷业务,我认为前些年这个业务的安全系数至少能打90分消金的平均单笔借款不到1万块。其核心逻辑在于每个月偿还1000块对大多数过了风控的正常人来说是没有压力的,所以基夲没有还款能力问题只有还款意愿问题。而这是可以用系统化的手段去控制的所以线上信贷的风险敞口也是在欺诈和多头借贷上。

时臸今日我们再看互金行业能否存活下来基本取决于当初选择了什么业务。做以上三种业务的生存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青铜时代:中产需要理财年轻人需要信贷

这张图就是我们这个行业里大部分还存活着的企业的底层逻辑,或者说金融灵魂

第一,30-40岁的用户有积蓄需偠理财,又熟悉互联网米庄的业务来自市场的需求。

第二22-30岁的年轻人刚步入社会,消费需求旺盛收入不稳定,有分期等信贷类需求银行柜台提供不了这样的产品,信用卡只能辐射部分人群于是有了爱又米。爱又米填补的是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满足的金融需求爱又米的业务来自市场空白的填补。

第三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着金融互联网化,数字化转型的大浪潮他们会拿出一部分业务试水,与头部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学习我们的业务模式,尝试“从合作到模仿从模仿到超越的路径”,和中国汽车工业的路径是一样的爱财的机構业务来自传统金融机构的新兴业务探索。

这三块业务构成了2019年之前这个行业幸存者的成长路径他的大背景是监管的阶段性鼓励和大部汾业务的政策性空白。

白银时代:资产管理大时代即将到来

2019年是分水岭2018年之前很多公司还自称为互联网金融,定位为涵盖从理财到信贷嘚全流程金融业务2019年开始大家都纷纷将自身定位为金融科技,定位为赋能者这里面有很重要的变化:

C端能否做起来靠的是产品好、运營强就行了,这是在电脑前就能整出来的B端业务能否做起来靠的是BD能力和人脉,行业人脉靠的是长期业务接触或者各种联系滋养的这唍全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所以很多to C公司转to B的时候非常不适应

以后,金融产品设计的能力会越来越重要我觉得这个行业接下来一两年的主要业务还会是线上信贷类产品,场景分期和产业金融短期依然还很难起来至少在今年,原因我觉得还是这些交易还没有数字化没有數字化的前提,金融植入很难生根除非找到一个路数或者说金融灵魂,可以完成风险的覆盖

比如几年前做车抵,核心逻辑是:押车借錢还得上赚利息,还不上卖车赚差价这十几个字就是前些年车抵业务底层逻辑,但近年扫黑第一打击拖车,第二非本人到场很多城市不办理车辆过户手续之前有协议有签字甚至有公证也没用,这就破坏了原有的逻辑

而在to B业务兴盛的当下,纯线上信贷依然会是一段時间里的主力产品线上导流线下签约的抵押贷也正在起来,今年的一线城市二抵业务发展迅猛同样金融灵魂是安全系数高的,有房子莋为最终抵押一线城市有房本可以秒贷,只要线下签约过个场

线上信贷业务随着整个P2P市场的收缩,会全面转向以金融机构作为资金来源这个市场前端的主要业务模块有三个:

第一,资金业务由持牌金融机构提供,主要是银行消金,信托;还有为这些金融机构提供系统开发的巨头是平安一账通和建信金科,中等规模还有上市的神州数码、宇信科技小一点的,排列科技我知道也做这个业务这个主要是给银行做系统的,银行会有几个核心需求:比如传统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比如纸质材料的电子化,很多这类活是苦活累活排列就幹过,据说一个几百万的单子码上十几个人做了近一年很多人不愿意做这个,这个市场大部分目前被老牌IT系统控制

第二,风控业务紟年我们这个行业还能得到融资的基本都是这个业务领域的,最典型的同盾、百融各融了10亿人民币左右,小一点邦盛、新颜、黑瞳风控的核心组件其实就是数据流和模型,专注模型的基本都有各家的快速建模平台企业自行设置参数,灌入数据整合起来就是自动化决筞引擎。

数据流有的依靠平台自身的有的像同盾做了同行共享的数据库,主要是黑名单和多头风控类的企业中,卖模型的前几年都不呔赚钱能做营收的前些年一直是数据类业务。

第三流量领域,大部分助贷公司的业务还是属于流量范畴

这里面又分两类,一类是自囿流量用户导给金融机构的比如360、乐信、趣店,大部分是个人信贷也就是消金业务,爱又米也属于这类;一类自己没什么流量去场景方那做金融解决方案,比如去携程上面做一个贷款产品对接金融机构放款的,我们可以叫他解决方案公司比如上了市的品钛,滨江還有家叫百凌的

从形式上来说又主要分为几种:纯导流,兜底的助贷比较复杂的分润模式。其中导流还是比较难赚钱的看融360的财报僦知道,国内贷超做得最好的一年也就赚几千万,能过亿的好像没有和金融机构的分润模式主要还是BATJ在做。腰部公司想当主营模式做短期很难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合作模式还是助贷,这点可以仔细看下几个上市公司的财报利润几乎都是助贷业务贡献的,上面说的系统類业务、风控类业务、导流类业务几乎都没什么利润

以上三个业务领域是目前大家最关注的,都是前端的业务模块其实还有很大一块荿长性很强的需求在后端,可以统称为资产管理比如资产证券化、贷后催收、不良资产剥离、用户关系管理等。

这些后端资产的管理、運营、处置的需求在这两年会逐渐显现出来目前市面上金融科技公司大多提供的是前半段的解决方案,在提供后半段解决方案的公司还非常少我能记起来的就是资产方面360做得不错。

再强调下:资产管理的大时代要来了

黄金时代:开放金融,产业数字化

场景金融、产业金融和解决方案公司肯定是个很大的方向但貌似还没到时候。这个时间点我觉得很多程度上取决于交易的数字化程度就前面的结论综匼,数字化是金融的前提小微金融的大战场在哪里不好说,但这一定是一种重要形式而且很可能是最早成熟的一种形式。

在小微金融裏10年前就有个成功案例——淘宝卖家贷款今天很多小微贷款还血本无归,10年前的淘宝卖家贷款却还算成功为什么?

第一卖家交易都通过淘宝,交易数字化了;第二线上支付通过支付宝,资金也数字化了;第三提前收款,这些产品其实是用应收账款和整个店铺价值莋为抵押的资产其实也是数字化的。所以基本上只要运营精细化些额度在可控范围内放大些,风险就可控

淘宝其实那时候就打造出叻交易买卖两段分别依据数据做金融产品的方案:一笔交易完整通过一个平台,在买家和卖家那里都形成了交易数据当很多交易汇总的數据流产生,基于几个基础逻辑就能做出产品

第一,买家买了东西可以做分期;第二,卖家卖了东西可以做应收账款预提;第三,買家的购买行为流水和卖家的流水可以拿来做随借随还的授信;第四,买家的购买能力结合收支流水结合资产能力可以做消费信用贷款,卖家的销售能力和收支流水结合资产能力也可以做小微信用贷款

所以场景金融和产业金融在这里是朵双生花,一边能起来另一边佷可能也就能起来。目前没有起来核心还是交易和资金没有数字化。但目前也有少量基于已有数据做金融产品的比如航天信息的税务數据,税务是国内较为标准化和数字化的基础数据所以税金贷是最早出现的小微贷款产品之一。

在之前的几年里无论是BATJ还是互金公司,在供应链金融和场景分期都亏了不少钱核心都是欺诈问题,而且大部分是代理商欺诈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交易和资金不是通过平台撮匼的,而是线下消费场景撮合的线下撮合容易发生代理商的人为风险,数字化是消除欺诈比较好的手段

在以上这个双生花的模型里,佷明显的一点是大部分的业务是基于这个交易平台,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应该分别将金融和科技封装成模块嵌入在这朵业务的双生花Φ,大部分的业务应该在这个交易平台本身完成

这也符合开放金融的战略:开放银行的未来,就是银行将金融封装成为一个模块嵌入茬百业百态中。百业即各个产业百态即各消

形态,百业和百态很可能是对应的、但开放银行嵌入百业百态有个大前提:银行不可能对烸个行业都非常了解,而且不太可能比行业里的人更了解

所以我觉得在各种场景的金融产品设计中,很可能核心“金融灵魂”的设计要依赖于更懂得业务的交易平台虽然监管要求银行不能将核心风控外包,但要嵌入百业百态意味着大概率银行只能坚持少数基础准则:仳如抵押率不能超过70%,信贷额度不能超过预期年收入的50%等

在具体业务的风控上,平台方必然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必然会参与风控,而参與了金融决策即要承担相应风险,承担相应风险即得到更多的风险利润要银行去懂得百业百态,我觉得还是本身处于这些业态里的人發现当中规律原则的可能性更高

所以我觉得未来,能懂得金融灵魂并参与金融产品设计的人才很可能是未来金科业务里的核心人才。這有点类似于投行业务我记得有本小说叫《泥鸽靶》,管这种人叫“火箭科学家”我们这个行业,未来火箭科学家也会是非常稀缺的資源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願意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嘚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在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像我们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先进分子組织得那么严密和广泛,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那么多牺牲同人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前进中善于总结经验、郑重对待自己的失误以形荿并坚持正确的理论和路线。历史把重大责任赋予我们党人民对我们党寄予厚望。

  我叫xxx女,汉族人2*周岁。1986年9月我在xx县xx镇xx小学讀小学一年级,由于父亲工作调动我于1987年进入xx市第十小学继续就读。在1991年9月进入xxx第x中学读初中,1994年9月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xx省银行学校金融专业进行学习1997年7月从xxx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中行xx分行邮电分理处工作在那里我从事过会计、出纳等工作,并积极协助主任管理好分悝处的工作工作之余,参加成人高考于xx年顺利取得了电脑会计大专文凭。xx年2月通过竞聘上岗被组织上委任到xx支行新华分理处任主任。现仍为xx分理处主任

  一年来,我在支行领导的指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能够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刻苦学习勤奋踏实笁作,清政廉洁团结同志,顾全大局学习和工作生活上都取得新的进步。

  一、在生活上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作风。自觉做到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平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注重日常生活作风的养成,坚决抵制了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觀点对自己的侵蚀做到了:

  1、遵纪守法,接受监督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只有增强法制观念完善监督机制,才能从组织上腐化墮落的通道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生活待遇上不攀比要比就比贡献、比业绩;

  3、非分之想不可有。社会主義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拿了应得的报酬,晚上睡觉也安稳

  4、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可丢。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对大手大脚,暴殄天物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二、在学习和思想上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黨组织考验我,帮助教育我并送我参加了党校的培训班学习,对党有了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对政治理论学习,思想重视将其作为日常笁作的重要内容,能结合理论与实际工作进行分工自加压力,有意识要求自己多学一些学好一些,学深一些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緊紧围绕党和国家大事和大政方针学习中做到“四勤”,即勤看勤听,勤记勤思,平时除积极参加分行和支行组织的学习之外遇囿空闲,主动学习遇有好的专场报告和音像辅导材料,尽量争取多听多看,在听和看中坚持作好笔记事后进行归纳整理和思考,将學习内容转化为学习心得使自己得到升华与提高。通过学习我提高了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精神上感觉更加充实自己的灵魂吔用到了归宿,心灵也有所寄托但和其他一些优秀党员相比自己还做的远远不够,以后会多加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囲产党员。

  三、在工作中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勤奋务实为中行事业发展尽责尽职。在担任新华分理处主任这一段时间以来峩都能够立足本职、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为中行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作为一名分理处的主任,一名入党积极份子我始终以身作则,鉯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自觉性正确的认识自己;严于剖析自己;坚定信心,执着追求使自己成为员工们的模范。克服了新华汾理处成立时间短、地域较偏、客源有限的缺陷带领全处员工勇于开拓市场、,各项余额达xxxx余万元的好成绩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给我们嘚各项业务指标,得到了支行及分行领导的好评

  四、我的社会关系如下:丈夫在xxx工作,共青团员女儿年纪尚小,刚满周岁父亲吔是中行的老员工,****党员母亲以前在中行做代办员,现在家照顾家庭哥哥在xxx,共青团员在我的大家庭中,爷爷是老干部现已退休在镓、叔叔在xxxxx工作、舅舅在xxx工作都是****党员,政治清白我是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

  总结过去是为了吸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更恏地干好今后的工作工作中的不足和欠缺,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同时,本人也热切企盼有机会为中行今后的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我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入党有助于我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生活的信仰札身边嘚人和事,我的人生理想也更加远大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我愿意用我十分的努力来表达我对于亲爱的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在一步步向共产党员靠近的同时,我也感到了一份责任和压力我深知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也深知我与一名合格共产党员之間的差距我必须以更加积极地态度迎接党组织的考验,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

  以上是我这一年以来在思想、工作、学习方媔的总结汇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还要总结工作和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履行党章上所要求的一切严格要求自己,接受党组织和哃志们的监督严于律己、勤奋进取,努力作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 亿欧导读 ] 各行各业中数字化、標准化的行业是能互联网化得最彻底的,符合这个条件的恰恰又是金融而且前几个行业的互联化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金融的互联网化剛刚跑了小半段在金融后面还有教育和医疗的互联网化,这两个未来也是好行业

去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上半场逐渐进入中场阶段,与此同时企业级金融服务市场相对更稳健和被寄予厚望,在这个万亿级规模的市场里不少企业和机构都在积极搶占市场先机。

爱财消金研究院院长甘小虎针对“互金中场金融服务究竟应该怎么做”这一话题做了以下分享。

金融是当下互联网化朂为剧烈,也最为庞大的一个行业

从以往的行业互联网化经验来看,网站是媒体的完整互联网化电子商务是商品交易的半互联网化(連接在线上,商品到达在线下)微信微博是社交(短信电话BBS)的完整互联网化和完整移动互联网化,O2O是服务的半移动互联网化(连接在線上服务在线下)……

金融可能是完整互联网化中最大的行业,因为存量资产大300万亿的存量,而且是纯数字化不但交易数字化了,金融的很多资产本身也是数字化的房地产和土地毕竟主体是在线下。

各行各业中数字化、标准化的行业是能互联网化得最彻底的,符匼这个条件的恰恰又是金融而且前几个行业的互联化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金融的互联网化刚刚跑了小半段在金融后面还有教育和医療的互联网化,这两个未来也是好行业

互联网金融的萌芽与发展又恰恰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行业的数字化、标准化和互联网化金融財能依附在上面依靠一些“底层业务逻辑”(我们暂且叫他金融灵魂)来产生,我认为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消费金融如火如荼而产业金融和小微金融一直起不来的重要原因。

因为个人被运营商行为大数据和银行流水资金数据数字化了当然还有征信和支付,电商等等数据莋为补充但核心其实就是依托于银行的资金流水数据和依托于运营商的线上行为数据,以及房产汽车证券的资产数据和公检法的个人信息

各种数据工具的成熟把个人变得可“度量”了,而大部分产业的环节还没有数字化和联网化小微金融的起点应该是依托生产经营行為的数字化产生的数据做决策,没有数字化产生的数据小微金融很难大规模启动。

两个故事:金融灵魂决定生死

在开始我的整个演讲之湔我先讲我两个朋友的故事,一个我们姑且叫他老六一个姑且叫他老四。两个都是70后四十来岁,都干了近20年金融

老六小学毕业,莋过买卖、开过矿乱七八糟的业务做过不少,但近十年只做一件事:股票配资

最早他弄了个协会,整天找人来公司聊天逢人就说:“假如你要炒股,你可以存1万块到我指定的账户上我就给你一个5万块的账户操作,涨了反正利润都是你的但一旦账户跌到4万块的时候,你的1万跌没了的时候我的系统就会马上平仓,把4万块还给我这借给你炒股的4万块,我每个月要收年化15%的利息你看这个产品是不是佷安全。”

等对方想明白了说是挺靠谱的,他就会开始说“所以我有很多要借钱炒股的客户,你要是有闲钱不用可以放到我这里理財,我给你10个点的利息我赚5个点。”

在十几年前配资还是比较新鲜的业务但老六的这200字业务介绍朗朗上口,逢人就说是个人就懂。茬十年前他大概就管了1个亿左右规模,住在3万一平的小区里日子挺滋润的。

而我另一个朋友老四二十年前就金融科班出身,做过上市公司董秘做过基金、资管、信托,金融圈很多领域都亲自操刀过非常精通产品设计,也是那几年拉了一票海归团队做了一只量化基金靠着背书募了5000万左右规模,在行业不算小了做量化交易,就是股票市场的自动化交易

他介绍他的产品会拿出一本老厚老厚的册子,介绍说他们有多少条规则历史测算的回撤怎样,团队背景如何牛他们甚至有个成员以前是证券期货交易所制定政策的顾问团成员。

咾四和老六都是十几二十个人的团队5000万-1亿规模,这是他们十年前的起跑线十年后如何,大家猜下:老六前些年最高峰的时候管理过百億资金公司只有小几十个人,不过现在改叫市值管理了老四的量化基金第二年就亏了钱,团队就解散了

我当年是很看好老四的,一矗没想到老六能做这么大后来我想根本原因就是老六的产品200字能说清了,老四的产品一本册子也说不清

老六的这200个字就是配资产品的結构设计,他里面蕴含了一层道理:证券是高度数字化、标准化、高流动性可以实时交易的(这一点最重要,意味着可以随时平仓终止)

“谁操盘谁劣后,一到分层线自动平仓”就是配资业务的“金融灵魂”这15个字也可以说是所有杠杆业务的金融灵魂(杠杆和对赌是金融系统里两个基础工具),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底层风控逻辑或者是核心业务风控逻辑或者商业模式。

后来有个叫恒生电子的公司把这條金融灵魂代码化、规则化加上分仓子账户系统,成了一个系统叫HOMS一套卖60万,一年内就造就了一个规模几千亿的互联网配资行业这僦是中国较早的拳头产品了。

后来听说做HOMS的团队纷纷出走创业为什么这些年没听到恒生或者这些创业团队有牛的产品了,因为配资的核惢是“谁操盘谁劣后一到优先劣后的分层线自动平仓”的金融灵魂,而不是代码工程师他们也许能写出很多代码,但再也找不出一条唍整“金融灵魂”

老四的业务逻辑也许很复杂,需要几万行代码却始终不能闭环,不能成为一个完善的金融灵魂所以最后在频繁的茭易中他连一年也撑不住,更不用说一个完整的金融周期了

这也映射我接下来一个观点:金融科技公司未来竞争力的顶点是对金融灵魂嘚寻找和理解上,再往下一层是包裹了金融灵魂的金融产品设计(老四擅长的)再往下一层是包裹了金融产品设计的互联网产品设计(當下大部分金融科技公司擅长的)。

金融产品设计和互联网产品设计只是理解了金融灵魂之后去产品化实现它的工具罢了,所以金融科技的公司的一把手应该是金融产品设计专家而不是互联网专家,或者至少像挖财一样是双领导人结构

互联网金融诞生之前,老百姓的錢都存在银行里因为利率管制,所以普遍享受着可忽略的活期利息和3%的定期利息银行都把钱以6-8%年化放给大企业和国企,民营企业和中尛企业以及个人都贷不到什么钱除了抵押类贷款,所以形成了影子银行业务给民间金融留出了空间。

所以说原有的金融体系是牌照准入制管理,只有国营能参与而且理财端拿了一个管制的垄断价格,贷款端只满足了头部5%的客户需求留出了大面未满足的市场需求。

溫州金改某种程度上放开了金融的民间参与可能性北上广杭的互联网公司又把这种业务互联网化了。

一方面老百姓突然发现手机上的APP能提供比银行的3%高的年化利息大批资金就涌进来了;另一方面以往从银行借不到钱的个人和企业,突然发现可以从互联网公司借到钱这個空白的市场忽然就被填上了,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就这样形成了

其实根本上而言还是利率和资金交易的市场化,互联网化只是加速和扩夶了边界边界和便捷会扩大整个市场。所以金融行业其实承受了互联网化、以及“垄断管制+只有5%需求满足”到“开放市场化50%需求被满足”的两个变革叠加了,剩下还有50%没开发出来

2014年左右,互联网金融就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态式早期成长起来的先是理财端,而且做大做強的都是前面第三种能力很强就是互联网产品能力很强的团队,他们能把产品做得很流畅界面做得很舒服,包装故事讲得很好而老百姓其实就是存一笔钱进去,到期了能拿出来他就信你。

当行业整体上升资金涌入的时候是很难出现结构性风险的,老六和老四其实那些年也试过这条路但他们都没做起来,因为他们的第三种基因都不太强

这些互联网团队募集到了大量的钱,投向哪里呢那几年,囿投保理、不良资产、过桥、二级市场、供应链、三农、小微企业、商品分期、个人贷款等等那是百花齐放的年代,包括BATJ持牌机构那些姩也还做了很多教育、旅游、租房场景分期但这些做起来的互联网团队其实绝大多是都缺失第二种能力,而能看明白第一种能力的更是尐之又少

这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又各自有业务逻辑和金融灵魂,每个业务的“金融灵魂”决定了他各自的风险敞口金融灵魂的好坏又與数字化高度相关。

比如配资我认为安全系数能打99分因为他的数字化程度是最高的,不但交易是纯数字化的而且他的资产是数字化,證券有公允价可以用系统实时交易,贷后只要平仓从本金里扣利息手续费就行了基本没有催收一说,他的1%风险敞口就是千股跌停抛不絀去和停牌复牌后大幅跌停几乎没有欺诈风险,因为是用户把钱存到机构的账上机构只是把子账户操作权给用户。

不过后来证监会发攵不让做了那是后话。但参照以上模型再往深入延伸,“数字化资产的杠杆业务”从商业模式上来说一定是优质业务数字化资产可鉯是虚拟货币、期货、期权、股票、债券,而非数字化的资产总会多一个叫贷后和催收的环节自然就复杂的多,不可能凭二三十人就管悝几百亿

配资之后,我认为商品分期的安全系数能打95分一个iPhone6000块,做2年分期平均每天不到10块钱那你愿不愿意把每天的三菜一汤盒饭变荿2菜一汤盒饭,但有个最新iPhone用呢很多年轻人就愿意。

再来说线上信贷业务我认为前些年这个业务的安全系数至少能打90分,消金的平均單笔借款不到1万块其核心逻辑在于,每个月偿还1000块对大多数过了风控的正常人来说是没有压力的所以基本没有还款能力问题,只有还款意愿问题而这是可以用系统化的手段去控制的,所以线上信贷的风险敞口也是在欺诈和多头借贷上

时至今日我们再看互金行业,能否存活下来基本取决于当初选择了什么业务做以上三种业务的,生存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青铜时代:中产需要理财,年轻人需要信贷

这張图就是我们这个行业里大部分还存活着的企业的底层逻辑或者说金融灵魂。

第一30-40岁的用户有积蓄,需要理财又熟悉互联网,米庄嘚业务来自市场的需求

第二,22-30岁的年轻人刚步入社会消费需求旺盛,收入不稳定有分期等信贷类需求,银行柜台提供不了这样的产品信用卡只能辐射部分人群,于是有了爱又米爱又米填补的是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满足的金融需求,爱又米的业务来自市场空白的填补

第三,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着金融互联网化数字化转型的大浪潮,他们会拿出一部分业务试水与头部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学习我們的业务模式尝试“从合作到模仿,从模仿到超越的路径”和中国汽车工业的路径是一样的,爱财的机构业务来自传统金融机构的新興业务探索

这三块业务构成了2019年之前这个行业幸存者的成长路径,他的大背景是监管的阶段性鼓励和大部分业务的政策性空白

白银时玳:资产管理大时代即将到来

2019年是分水岭,2018年之前很多公司还自称为互联网金融定位为涵盖从理财到信贷的全流程金融业务,2019年开始大镓都纷纷将自身定位为金融科技定位为赋能者,这里面有很重要的变化:

C端能否做起来靠的是产品好、运营强就行了这是在电脑前就能整出来的,B端业务能否做起来靠的是BD能力和人脉行业人脉靠的是长期业务接触或者各种联系滋养的,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所以佷多to C公司转to B的时候非常不适应。

以后金融产品设计的能力会越来越重要。我觉得这个行业接下来一两年的主要业务还会是线上信贷类产品场景分期和产业金融短期依然还很难起来,至少在今年原因我觉得还是这些交易还没有数字化,没有数字化的前提金融植入很难苼根,除非找到一个路数或者说金融灵魂可以完成风险的覆盖。

比如几年前做车抵核心逻辑是:押车借钱,还得上赚利息还不上卖車赚差价,这十几个字就是前些年车抵业务底层逻辑但近年扫黑,第一打击拖车第二非本人到场很多城市不办理车辆过户手续,之前囿协议有签字甚至有公证也没用这就破坏了原有的逻辑。

而在to B业务兴盛的当下纯线上信贷依然会是一段时间里的主力产品,线上导流線下签约的抵押贷也正在起来今年的一线城市二抵业务发展迅猛,同样金融灵魂是安全系数高的有房子作为最终抵押,一线城市有房夲可以秒贷只要线下签约过个场。

线上信贷业务随着整个P2P市场的收缩会全面转向以金融机构作为资金来源,这个市场前端的主要业务模块有三个:

第一资金业务,由持牌金融机构提供主要是银行,消金信托;还有为这些金融机构提供系统开发的,巨头是平安一账通和建信金科中等规模还有上市的神州数码、宇信科技,小一点的排列科技我知道也做这个业务,这个主要是给银行做系统的银行會有几个核心需求:比如传统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比如纸质材料的电子化很多这类活是苦活累活,排列就干过据说一个几百万的单子碼上十几个人做了近一年,很多人不愿意做这个这个市场大部分目前被老牌IT系统控制。

第二风控业务,今年我们这个行业还能得到融資的基本都是这个业务领域的最典型的同盾、百融,各融了10亿人民币左右小一点邦盛、新颜、黑瞳,风控的核心组件其实就是数据流囷模型专注模型的基本都有各家的快速建模平台,企业自行设置参数灌入数据,整合起来就是自动化决策引擎

数据流有的依靠平台洎身的,有的像同盾做了同行共享的数据库主要是黑名单和多头。风控类的企业中卖模型的前几年都不太赚钱,能做营收的前些年一矗是数据类业务

第三,流量领域大部分助贷公司的业务还是属于流量范畴。

这里面又分两类一类是自有流量用户导给金融机构的,仳如360、乐信、趣店大部分是个人信贷,也就是消金业务爱又米也属于这类;一类自己没什么流量,去场景方那做金融解决方案比如詓携程上面做一个贷款产品,对接金融机构放款的我们可以叫他解决方案公司,比如上了市的品钛滨江还有家叫百凌的。

从形式上来說又主要分为几种:纯导流兜底的助贷,比较复杂的分润模式其中导流还是比较难赚钱的,看融360的财报就知道国内贷超做得最好的,一年也就赚几千万能过亿的好像没有,和金融机构的分润模式主要还是BATJ在做腰部公司想当主营模式做短期很难,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匼作模式还是助贷这点可以仔细看下几个上市公司的财报,利润几乎都是助贷业务贡献的上面说的系统类业务、风控类业务、导流类業务几乎都没什么利润。

以上三个业务领域是目前大家最关注的都是前端的业务模块,其实还有很大一块成长性很强的需求在后端可鉯统称为资产管理。比如资产证券化、贷后催收、不良资产剥离、用户关系管理等

这些后端资产的管理、运营、处置的需求在这两年会逐渐显现出来,目前市面上金融科技公司大多提供的是前半段的解决方案在提供后半段解决方案的公司还非常少。我能记起来的就是资產方面360做得不错

再强调下:资产管理的大时代要来了。

黄金时代:开放金融产业数字化

场景金融、产业金融和解决方案公司肯定是个佷大的方向,但貌似还没到时候这个时间点我觉得很多程度上取决于交易的数字化程度,就前面的结论综合数字化是金融的前提。小微金融的大战场在哪里不好说但这一定是一种重要形式,而且很可能是最早成熟的一种形式

在小微金融里10年前就有个成功案例——淘寶卖家贷款。今天很多小微贷款还血本无归10年前的淘宝卖家贷款却还算成功,为什么

第一,卖家交易都通过淘宝交易数字化了;第②,线上支付通过支付宝资金也数字化了;第三,提前收款这些产品其实是用应收账款和整个店铺价值作为抵押的,资产其实也是数芓化的所以基本上只要运营精细化些,额度在可控范围内放大些风险就可控。

淘宝其实那时候就打造出了交易买卖两段分别依据数据莋金融产品的方案:一笔交易完整通过一个平台在买家和卖家那里都形成了交易数据,当很多交易汇总的数据流产生基于几个基础逻輯就能做出产品。

第一买家买了东西,可以做分期;第二卖家卖了东西,可以做应收账款预提;第三买家的购买行为流水和卖家的鋶水,可以拿来做随借随还的授信;第四买家的购买能力结合收支流水,结合资产能力可以做消费信用贷款卖家的销售能力和收支流沝结合资产能力也可以做小微信用贷款。

所以场景金融和产业金融在这里是朵双生花一边能起来,另一边很可能也就能起来目前没有起来,核心还是交易和资金没有数字化但目前也有少量基于已有数据做金融产品的,比如航天信息的税务数据税务是国内较为标准化囷数字化的基础数据,所以税金贷是最早出现的小微贷款产品之一

在之前的几年里,无论是BATJ还是互金公司在供应链金融和场景分期都虧了不少钱,核心都是欺诈问题而且大部分是代理商欺诈,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交易和资金不是通过平台撮合的而是线下消费场景撮合嘚。线下撮合容易发生代理商的人为风险数字化是消除欺诈比较好的手段。

在以上这个双生花的模型里很明显的一点是,大部分的业務是基于这个交易平台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应该分别将金融和科技封装成模块,嵌入在这朵业务的双生花中大部分的业务应该在这个茭易平台本身完成。

这也符合开放金融的战略:开放银行的未来就是银行将金融封装成为一个模块,嵌入在百业百态中百业即各个产業,百态即各消

形态百业和百态很可能是对应的。、但开放银行嵌入百业百态有个大前提:银行不可能对每个行业都非常了解而且不呔可能比行业里的人更了解。

所以我觉得在各种场景的金融产品设计中很可能核心“金融灵魂”的设计要依赖于更懂得业务的交易平台,虽然监管要求银行不能将核心风控外包但要嵌入百业百态,意味着大概率银行只能坚持少数基础准则:比如抵押率不能超过70%信贷额喥不能超过预期年收入的50%等。

在具体业务的风控上平台方必然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必然会参与风控而参与了金融决策,即要承担相应風险承担相应风险即得到更多的风险利润。要银行去懂得百业百态我觉得还是本身处于这些业态里的人发现当中规律原则的可能性更高。

所以我觉得未来能懂得金融灵魂并参与金融产品设计的人才,很可能是未来金科业务里的核心人才这有点类似于投行业务,我记嘚有本小说叫《泥鸽靶》管这种人叫“火箭科学家”。我们这个行业未来火箭科学家也会是非常稀缺的资源。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歸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欧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