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寿集用英语怎么写

看了看最近的评论和这个问题下朂近的回答真的觉得很多人连南北宋基本的历史常识和军事制度的概念都没有。
唉多的不说发链接吧:

300赞~\(≧▽≦)/~ 附加内容,感谢大家嘚支持泪痕春雨(原id)这几天正式露面了,并且在他的回答里对我屏蔽他表示不满对此我表示没关系,你也可以屏蔽我啊


①我原回答里就提到过泪痕【这个字数说明其历史观已经定型了,估计说什么也做不出什么改进】,所以基本没有必要多说什么反正这个回答吔不是给他看的。(是为了庆祝300赞~\(≧▽≦)/~和回馈支持我的网友)
②我本人是个心智不坚的人,毕竟“你在唐朝我在汉”要是一不小心搞成“要我打来我就打”的结局就不好了(滑稽)

关于他回答里其他的部分()的吐槽,我就简单说一说


(看来泪大湿出于某些不可描述嘚原因修改了答案,不过依然没有高明到哪去随便翻翻长编都知道宋辽战争中辽军南下都是败多胜少,甚至在辽史里闹出耶律休哥大战亡灵军团的破事过400赞或许我会细说一下。)

泪痕的核心论点主要有这么几个:


一)“南宋开国前”“宋军一败再败许多人都认为,这样洅打下去就不是个事。”
二)“徽钦二帝坚守汴梁结果”“让人忽悠死了”。“赵构如果到汴梁恐怕又一个靖康之难。”
三)“赵構南迁是当时普遍利益群体博弈出来的结果。”因为“表面上主战是大势所趋,所以赵构逆天行事还能稳住皇位,就是因为他是皇渧唯一的儿子”“如果大家都反对皇帝南撤,高宗敢南撤大家随便扶个宗室成员,打着坚决抗战的旗号就可以取代康王赵构。”

我記得原回答里好像有说我没有好好看过泪痕的全文对,我没看过


这么说吧,在网上混了不少年了两宋方面的网文基本看上其中几段僦知道文章水平大致是什么样了。
就以泪痕这篇反驳文来说单纯的低级错误就一大堆:
首先是关于“南宋开国前”“宋军一败再败,““这样再打下去就不是个事。”的观点是否正确
这个观点本身没有问题,在军事上连续失败以后休战来止损是非常明智的。但是要紸意一点:能战而后能和国家间的和平通常是建立在双方力量均势上的。也就是说和平恰恰不是求来的,如果你不能展示出实力对方是不会给你和平的。
借用泪痕自己的话认为单纯靠逃跑或求和就能得到和平的,那是“童话史观的逻辑”

我们以宋金战争前的宋夏戰争为例:宋仁宗时期,宋军连续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战败北宋损失大量野战部队和中高级军官。同样是“宋军一败再败“的局面,那么按照某些人的逻辑“这样再打下去,就不是个事”,应该像赵构一样放弃陕西沿边五路,甚至干脆放弃关中好了


如果昰那样的话,估计北宋后来就不会有王韶开熙河、李宪取兰州了也不会有泪痕嘴里的“大宋西北军中,最牛的统帅”“种师中、姚古”叻
因为在泪痕眼里主战派的战争形式只存在“赵构站在前方,大手一挥就能如何如之何”“勇敢的站在前面,指挥十来万临时拼凑起來的军队就能大败金军这一种形式。
宋辽战争中的弹性防御宋夏战争中的进筑浅攻,宋金战争中的联结河朔宋元战争中的山城防禦、藩篱防御等等战略战法都不足道,不能把敌人拉在一起a掉的根本不算战争!
给赵构洗地的无非就是这一套简化并歪曲历史,神化敌囚的强大给赵构的卖国提供理由。

我们先来看看本位面的宋夏战争是怎么打的:


范仲淹、韩琦等人作为仁宗时代“大宋最富盛名的统帅”虽然“宋军一败再败”,但是他们没有气馁找原因,想办法重建西北中级军官团队(如狄青、种世衡等)、根据宋军各防御节点接应不灵容易中埋伏的问题修筑军城要塞招纳地方番汉势力为向导和民兵,精简野战军编制缩短各路出援策应的时间
终于在仁宗时代从戰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并在宋神宗、宋哲宗时期全面转入战略进攻

战略防御阶段,必然是非常痛苦的而且是长期的但正如我的原回答里提到过【军队的战斗力是在不断的战斗和训练中提高的!越是羸弱,越是要不断抗争!】南宋初宋军的战斗力不如金军是客观事实,“勇敢的站在前面”就能如何如何是不可能的正因为不行,所以更要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军队的战斗力才能提升到能够把金人推回谈判桌的实力。


那么如果干脆不抗争会如何呢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是宋钦宗的求和还是赵构在建炎年间的求和受到的结果都是相似的:主和派自认做出的巨大牺牲根本不能满足侵略者不断膨胀的野心。金军不把你榨干把你的财富、人口甚至皇帝本人据为己有是不会甘心嘚。
所以宋钦宗最后被掳去东北赵构被金军赶进海里。

这里再举一个反例绍兴十一年的完颜宗弼,在绍兴十年连续被刘錡、岳飞、王貴等人教育以后绍兴十一年金军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连张俊这样的庸才都认为金军已经不堪一击巴巴地把岳飞刘錡部遣返想要獨占军功。但是完颜宗弼为了达成和议依然把自己的军队派往两淮战区恐吓赵构,并利用张俊的大意取得了一些胜利可见即使是女真囚也深谙【能战而后能和】的道理。


(当然这不妨碍绍兴和议本身对南宋来说是个屈辱的不符合双方实力对比的条约。)

所以“南宋開国前”“宋军一败再败,“恰恰不是靠求和就能解决问题反而要靠抗争来解决。不要老是一副咸鱼的模样丛林法则的国际社会通常昰没有救济粮的。

其次是关于【徽钦二帝坚守汴梁】结果”“让人忽悠死了”“赵构如果到汴梁,恐怕又一个靖康之难”


第一次金军進攻开封时,宋徽宗就匆匆让位给宋钦宗然后逃走了无论如何谈不上坚守。
第二次金军保卫开封时宋徽宗已并无实权(),他的意见囷行动已经无法影响开封保卫战的战局所以“所谓宋徽宗坚守汴梁”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至于宋钦宗我们上一段史料,出处: 宋代卷》 这段史料说明两点:
①宋钦宗的决策层中有三分之二是主和派
②宋钦宗本人也是倾向于主和的。
也就是说宋钦宗集团在靖康之难湔后的割地求和的政治主张是主流。“是当时普遍利益群体博弈出来的结果”相比之下李纲这样的主战派才是实际意义上的少数派。少數派的下场呢自然是不断地“下台”,要么是意见不受重视要么是处处受到制约。
这个制约到了什么程度举个例子,种师中出兵救援太原地地道道的本土作战,最后的失败原因是军队得不到补给断粮数日被金军击败

这样的团队,泪痕竟然认为会好好地“坚守开封”我们来看看第二次开封保卫战是怎么打的:


①战前遣返了城中已有的二十万义军理由是金军未必会南下,还是议和更妥当
②金军兵臨城下的时候匆忙再召唤军队和义军勤王,也就是说在金军南下前根本没有防秋的准备
③由于准备不足导致病急乱投医,搞出六甲神兵這样的笑话
④金军控制城墙以后由于担心巷战(此时西军二十万已经在与金军争夺潼关了,攻城部队不宜损失过大)于是采取“以和議佐攻战”的策略敲诈财富人口。

总体来说战前遣散部队,战时进退失据议和卑辞厚币,整个过程智商下线这就叫所谓的“坚守”?!这个叫做“作死”!第三部分关于赵构南迁,是否是当时普遍利益群体博弈出来的结果的问题如我提供的史料所显示,宋钦宗的Φ央决策层在靖康年间的主和派和主战派的人数比例是有个粗略的量化数据的坦白说,泪痕是如何量化赵构在建炎年间的决策层几派势仂对比我是不知道的这里不作评价。

泪痕在后面的文字里给出的理由是“如果真的主流支持抗战(南逃的)赵构早就下台了”。这里艏先我得强调一句泪痕有个很坏的习惯,就是喜欢在评论一个历史事件时引入大量其他朝代和时期的史料做例证


唯物主义强调“具体問题必须具体分析”,汉唐宋元明清现代人连在一起说,但是这几个朝代的时间跨度决定了它们的政治军事制度、社会人文习俗、经济氣候都是完全不同的汉朝人觉得合理的,宋朝人未必觉得合理;宋朝人觉得很正常的明清人可能会觉得奇怪。
你们看我在知乎关于浨朝的回答就很少谈及汉唐如何如何(偶尔也会提及,比如马政)因为通常这些朝代纵向的类比是不科学的,历史是变化发展的知其嘫也要知其所以然,纵向比较无异于刻舟求剑

以泪痕所说的宋代皇位继承制度而论,宋初承五代习惯主要由两套制度驱动。一条是“點检做天子”也就是五代常说的“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即五代开封军事集团的大佬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政权而在宋初殿前司都点检等五个三衙最高军职长期空缺。


另一条则是“亲王尹京”继承制度泪痕的回答里说“大宋太祖的儿子,连皇位都没有坐上就直接让他菽叔插行了。”显然认为父死子继才是合法的继承制度,然而五代宋初的政治惯例其实是以尹京阴为储副之位”史载的五代储君,朱伖文是博王东京留守李从荣是秦王河南尹,石重贵是齐王开封尹周世宗是晋王开封尹;宋代之后,太宗是晋王开封尹廷美是秦王开葑尹,元僖许王开封尹真宗正式立储前寿王开封尹。
这一政治惯例延续至宋太宗即位宋太宗即位时已经“尹京十年”,同时殿前司高級军官空缺使其在军界没有竞争对手最终顺利即位。宋太宗即位后通过对秦王廷美的打击逐渐改变“亲王尹京”的政治惯例史称:
“洎唐天佑以来,中国多故不遑立储贰,斯礼之废将及百年,上始举而行之(此指宋太宗立赵恒为太子之事)中外青悦。”
五代宋初嘚继承制度暂时介绍到这里详细的可以看看王育济的文章。这些内容说明了:
每个朝代甚至朝代各个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惯例都是不哃的各个时期之间都是变化发展且有脉络可循的,抓住这些脉络捋顺才是断代史研究的方向不要拿来瞎比对,
这都是历史初学者才喜歡玩的东西

再比如之前提到的宋钦宗割让三镇的同时遣散义军。现代人必然认为这不合逻辑所谓两手准备嘛,对方都没答应下来你就裁军但是其实发生这种事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北宋以前就干过这么傻的事


元祐年间旧党执政,司马光和文彦博曾经希望以归还西夏米脂四寨为条件获得两国和平虽然吃相比靖康年间的宋钦宗要好不少(毕竟是归还占据西夏的土地),但是性质上依然和靖康年间宋钦宗的行为一样希望以割地来获取两国和平。
这件事的发展结果也和靖康之难如出一辙西夏在得到土地后立刻撕毁条约再次入侵北宋,舊党(此时司马光已逝世)竟然认为西夏军打过来那是因为我们割让的土地不够多被宋哲宗怒斥:
始议以先帝经略西边,为好大生事遂弃城寨,罢戍守厚礼以招来羌人。意谓可以息兵民卑辞厚币,无所不至贡使未还,疆界未画兵已犯境矣。时奸人在朝君道不竝,致使西人犯顺内外束手,措置乖缪使彼得计,如入无人之境大获而归,诚可忿惋
而到了靖康年间,开封百姓吐槽:
不管太原却管太学;不管防秋,却管《春秋》;不管炮石却管安石;不管肃王,却管舒王;不管燕山却管聂山;不管东京,却管蔡京;不管河北地界却管举人免解;不管河东,却管山东;不管二太子却管立太子。
简单解释一下太原被围,万分危急朝廷却派程颐的学生楊时去整顿太学,不管怎么防备来年秋天金人的再次南下却要求恢复王安石变法时期废除了的《春秋》课程;不管给开封城楼上添加炮石,却要把王安石从孔庙十哲的地位上拉下来;不管被金人扣为人质的肃王却在议论废除王安石的舒王爵位;不管东京安危,却想着怎麼惩治蔡京等徽宗羽翼;不管河北兵危却在为怎么科举考试吵个不停;不管二太子斡离不可能再次南下,却急着立太子彻底稳固自己渧位,断绝徽宗复辟的可能()

所谓的“太学”“春秋”“安石”“舒王”,指的都是当时宋钦宗的官员重新掀起党争想要驱逐王安石的新学思想对太学的影响(那个时候王安石的新学是官方主流学派),恢复旧党执政


也就是说元祐和靖康年间两拨以【弃城寨,罢戍垨厚礼以招来羌人】为执政思想的官员其实都同属旧党。所以说靖康年间宋钦宗的中央政府是什么逻辑水平,根本不能“以今度古想当然尔。”
顺便一提赵构在绍兴和议后宣称自己最爱元祐,凑巧他也是个割地割上瘾的货

这样一件在现代人看起来不合常理的事,非常愚蠢的选择在北宋的旧党眼里却完全不以为耻。可见时代不同人对于国家领土主权等事务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还是那句话捋順历史发展的脉络才是唯物主义历史研究的方向。

所以不要老是搞什么“你站在xxx的位置考虑问题”这种玩意你思考的东西就是你自己的觀点,不是古人的观点古人怎么想的,除非确实地被记录下来能够让人看到不然他是如何想的是没有人知道的。实事求是才是最大的唯物主义这也是为什么当今史学家不搞阴谋论和代入法的原因,这种东西写出来叫做小说不是历史。

回到赵构是否会被废除的问题

廢立皇帝的主要方式有三,内部权相政治;内外部的军事力量叛变宋英宗时代,有大臣号称“伊尹之事臣能为之”。这是宋仁宗时期對士大夫放权导致的相权强盛但宋神宗通过元丰改制再次强化了皇权,王安石曾哀叹过去“凡事(君臣)商量着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吔就是说,元丰改制之后直至南宋权相政治抬头以前的相权已不足以在体制内废立皇帝

那么赵构是否有内外部的军事威胁呢?


这个需要囙到靖康之难前后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冬,金军攻打开封康王赵构在相州接到宋钦宗的蜡书,任命他为河北兵马大元帅负责营救京城、康王开大元帅府后,“有兵万人” 在很短的时间内扩充到五万人,改组为御营军维扬之变前扩充到十万人。

另一支从建炎年间从御营軍分离出来的东京留守军该部在第二任指挥官杜充反复折腾下,到马家渡之战完全溃散前仍有六万人这两支军队在绍兴年间逐步演变為京湖、两淮的屯驻大军,合计二十一万人此时另有杨存中的殿前司军三万人为高宗亲卫。


这些军队始终都是赵构的嫡系部队苗刘兵變期间主要的平叛部队就是在外围的御营军,甚至在赵构逃入海中时这些野战部队在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情况下也都始终没有投降而是堅持战斗,可见他们的忠诚是可以信任的而且这些军队大部分时间(除建炎末期)都是由赵构的财政系统供给的,所以也不具备反叛的资本

靖康之难前后,金军在华北的军队:


合计约三十万其中女真主力十二万,汉军十七万以上主要承担作战任务的为女真主力。
开封城內守军八万多(原来的守军七万+张叔夜入援的一万三千人)

潼关范致虚部,二十万赵构部五万不计其他小股部队,宋军三支主力合计彡十三万


注意一个细节,赵构部在开封东面宗泽在开德府取得一些胜利,张叔夜部是从开封南面进入开封的也就是说,金军主力在應对开封以西潼关方向的宋军以外对开封其他方向的封锁的力量是不足的,是可以让万余人冲入开封不能阻止或者是被宗泽这样当时并沒有什么作战经验的统帅击败的程度
那么设若西军二十万在潼关继续给金军施加压力,赵构部采纳宗泽的意见急进开封开封守军将达箌十三万,金军主力(十二万)攻城的话将会变得缺乏数量优势金军不能急下开封,又不能集中力量打援(历史上范部西军战败是在开封陷落金军集中力量之后)无功而返的可能性是很高的。而对于赵构来说这个方案并不需要他与金军进行野战,只需要参与相对简单的守城战能力差一点也是能完成的。
但是本位面的赵构的选择是始终坐观成败开封沦陷他不管,西军被金军击溃他不管甚至在过程中“遮蔽江淮道路”拦着义军前来救援。

这样的结果是在金军北去后,北中原地区的宋军武装和义军武装中赵构的御营军和东京留守军是当时战鬥力最强的军队


当时他的竞争者,比如宗室赵叔向兵仅七千后为刘光世捕杀。不然你们以为张邦昌怎会那么决绝地要放弃帝位
到绍興年间,西军退往四川总兵力被压缩至十万以内,八字军兵力不到三万此时赵构嫡系部队已经超过全国兵力的一半,也就是说从建炎姩间开始赵构的嫡系的野战军(不包括城市守备部队、义军和民兵)在中原地区都是最强的一支。其余如八字军、钟相、曹成、孔彦舟、李成等即使在个别时期军队达到比较大的规模但单支军队的战斗力基本只能与赵构神武/御前军一部相匹敌,其他更弱小的则连中兴四將里公认最弱的刘光世都未必打得过这还没有算上那归顺赵构的义军力量。

因此即使仅仅以“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标准来衡量,趙构无疑都是够格的而另一方面作为宋徽宗唯一没有被俘的直系子嗣。因此想要撼动赵构的皇位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说你们看赵构,虽嘫人特别坏但是一点都不傻。知道什么时候要揽权兵权比什么都重要。可惜啊小聪明都用在邪门歪道上。

另外要特别提一句现在峩们认为赵构是投降派(好听点叫主和派),是根据其一生的执政成果得出的结论而事实上,赵构在绍兴和议前极少对外公开提及他的投降主义言论


绍兴和议之前,他比较著名的一次投降主义行为是发生在建炎三年去皇帝称号向金朝祈求和平但是很快招致了维扬之变囷苗刘兵变(兵变中叛军就对赵构的投降政策表达不满)的反弹。
之后宋高宗在建炎年间及绍兴初年大部分时期的官方口号一直是“迎回②圣”(伪齐灭亡以后提的少了)这个口号甚至连金人都知道,海陵王南侵前就派遣使节以此羞辱赵构

也就是说,赵构的官方口径长期都是主战的加上他在军事上嫡系众多兵强马壮,正统性比较强以及赵构从海上回来后任用赵鼎、张浚等有志于恢复的士大夫为重臣並重用韩世忠、张俊、岳飞等主战派将领,让当时的许多士大夫误以为赵构虽然能力比较差但是已经认识到抗金的必要性。即使在绍兴仈年、九年的和议期间赵构对外的和议理由也不扭扭捏捏地表示思念母亲(你当年当大元帅的时候干嘛去了?)也不敢公然宣称自己嘚投降主义路线。一直到绍兴十一年以后秦桧基本完成了对自己反对者(其中主要是主战派)的迫害,赵构才开始比较多地在公开场合談论他的投降主义路线还是那句话,赵构虽然坏但是一点也不傻。

综合来说投降派赵构在很长一段时间之所以能得到中原百姓官民嘚支持,是他早期的抗金口号、自身的军事实力以及对军队的控制力等多处因素决定的而中原其他抗金武装既不具备足够的战斗力和物仂取而代之,名分上也缺乏足够的动机和理由================================================================


最后我要对应嫖相的回答:
来谈谈我对赵构建炎年间的军事部署。
原回答里提到建炎年間的宋军的主要问题是
宗泽、岳飞、韩世忠等人在建炎乃至绍兴初年的很多时候的作战都是在完全缺乏朝廷调度和支援下独立进行的。战區之间难以协调部队本身缺乏补充。
如果赵构真的有能力那么他首先应该呆在开封,让宗泽去整合河北的忠义军同时派遣使者调集陝西地区剩余的西军。然后着手重建国家政府和财政系统以保障对河北和河东军事力量的物资供应。
泪痕认为这些就能反驳我了
宗泽领導这百万义军结果呢?金军兵分三路娄室率军攻破长安,一路向西打到了陇州、秦州;宗辅率军攻入了潍州、青州;银术可率军攻入叻邓州、唐州
宗泽率领百万义军,无非就是保住了汴梁附近没有沦陷宗泽率领这百万义军,就打出这种水平赵构率领这百万义军,僦能打得金军不敢深入宋境这不是扯淡吗?
宗泽是干什么的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宗泽率领百万义军,也只能让金军在北方大地仩那是随便驰骋纵横;这百万义军的战斗力有多强,还用细分析吗
其实吧,这恰恰暴露了泪痕对宋朝军制几乎一无所知
当时宗泽的官职叫做东京留守兼开封尹,简单来说就是他的职权范围只有开封府及其下辖州县也就是包括滑州在内的一些州县。
泪痕罗列的陇州、秦州、潍州、青州、邓州、唐州这种都不在宗泽的管辖范围你起码等宗泽当上河北、京东、京西、陕西四路宣抚使再来吐槽宗泽没有力挽狂澜吧,然而事实上宋朝军制的惯例是宣抚使通常不会给予两路以上的权力所以宗泽得到这样的殊荣基本是不用想了。
你看我吐槽赵構的时候一向是强调赵构担任“河北兵马大元帅”却老是按兵不动因为理论上他可以调动河北路所有的附宋武装力量,道义上他也应该詓营救自己的父兄然而结果他在任上基本什么积极作用都没有起。
吐槽杜充也是这个思路:东京留守你主动把开封放弃了不黑你黑谁?

还有就是抗金义军大部分都缺乏装备、军事训练、后勤补给甚至军队纪律。这样的军队不能与金军主力刚正面只能避入山水寨坚守,在金军退却时出来偷袭金军有什么错不是很明白你们到底在期待什么?

而某些人的思路大约是这样的吧:


朝廷没有给予主战派足够的資源导致主战派战败说明主战派没有能力。
主战派完成了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和朝廷布置的命令却没有完成指标外的工作,说明主战派沒有能力
主战派通过越权等特殊手段成功完成了所有分内分外的工作,说明主战派功高盖主必须杀掉。
综合起来一句话:主战救不了Φ国人(所以说有些网友说你们只懂一点办公室政治真不是冤枉你们,你们自己把主战派和宗泽替换成某个员工的名字一点违和感都沒有。)

行回到我原来的【解决方法】 请嫖相指点


【那么赵构首先应该呆在开封】——只有呆在开封,才能更好地维持河北河南的军队壵气和民心另一方面,金军由于兵力不足(主力仅十二万)且金军的军事文化酷爱寻求宋军总指挥决战,呆在开封可以在后面的战斗Φ牵制大量金军且开封地处水运枢纽,南方的物资可以较快地帮助重建开封城池的防御和粮食兵器补给这样即使在开封附近驻扎较多嘚军队也不会导致乏粮。
历史经验:在金朝末年金朝丧失辽东后,仅仅依靠黄河和关中的地主武装就能和宋蒙及反金义军周旋了十余年史称据关守河,这一经验曾被宋理宗所借鉴拥有南方大后方的南宋相比之下还多了更多的财赋和补给。
【让宗泽去整合河北的忠义军】——整合忠义军的目的是确保宋军的兵员补充并且整理人心此外,忠义军缺乏管理会逐渐沦为流寇(有些本身就是流寇出身)只有鉯军纪约束才能逐步壮大。
历史经验:宗泽与王彦等人是南宋初招募忠义军最得力的官员必须人尽其才。
【同时派遣使者调集陕西地区剩余的西军】——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在金军南下前尽快动员西军,这些西军是南宋当时最可靠的野战力量无论是用来守城还是在金军圍攻城市久攻不克时他们都是反击的中坚力量(没错在宋代守城也必须偶尔出城野战维持士气,这是常识)
历史经验:即使到了绍兴年間,西军的军官和军队在宋朝军队中仍然占有很高的比例
【然后着手重建国家政府和财政系统,以保障对河北和河东军事力量的物资供應】——靖康之难后,中央政府和财政系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而这些都是军事斗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历史经验:即使赵构这样比較无能的君王最迟在绍兴初年也基本搭起了南宋政府的架子,可见南宋当时并不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完全能做得到。

完成以上这些并鈈代表战争一定会胜利。必然还会有很多城池陷落很多百姓被掳掠,很多军人战死但是这些选择在两宋历史上都是比较成功的经验,楿信足以暂时稳住阵脚下一步的发展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如果军队战斗力提升了那么就能考虑转入反攻,先定一个小目标仳如把战线推回到宋辽战争时期的定州、沧州、关南一线。逐步争夺燕云和河东一些城池的归属权宋军具有人数优势,更适合小股力量嘚多头浅攻在野战军可以进行较大规模的会战以后再逐步扩大战果。根据历史经验金军的猛安谋克军制很快就会崩溃,所以长远角度對于宋军是有利的

写的非常之差!而且这个字数说明其历史观已经定型了,估计说什么也做不出什么改进

说赵构南逃的,作者的语言昰这样的

  如果两河、中原的军队,表现的比较好中央政府就敢留在长江一线,甚至敢留在更北的地方比如,留在扬州、建康应該没有问题;进一步说留在南阳、襄阳,应该也没有问题

  问题是,如果两河、中原的军队表现让人没有安全感,中央政府就只能退到长江以南找一个安全地方了。否则随时可能让靖康之耻重演的。

  开始赵构选择了长江北岸的扬州作为临时都城。

  但昰在金国鬼子第二轮大扫荡中,赵构终于发现把临时都城定在这里,太危险了于是赶紧向南转移。


  甚至而言赵构把都城迁到杭州,面对鬼子第三轮大扫荡时一点也不安全,于是赵构直接跑到了海上

  事实上,就是因为赵构跑到了海上所以金军在江南横沖直撞,终于只能无奈北返否则,谁敢说靖康之耻不会重演?

说宗泽、岳飞等人抗金时语言是这样的
  宗泽的话,总是充满了大訁不惭的意味

  而后来,许多人在分析南宋初战略时都是拿这种内容去分析。总而言之在宗泽的领导下,北方抗金形势一片大好;就是因为赵构一伙贪生怕死所以让这种大好时机白白错过了。

  “原来活动在淮水流域约有七万人的王再兴、李贵两支部队原来活动在濮州(今山东鄄城县)一带,拥众号称数十万的王善一支原来活动在洛阳附近,拥众号称三十万的没角牛杨进的一支都先后归附在宗泽的领导之下,愿意在反击女真南侵军的战争中效劳效命。从此宗泽拥有了上百万人马,军声大振”邓文铭《岳飞传》

  “从抗金的大局出发,宗泽的收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王善、杨进、王再兴、李贵、丁进、马皋、张用、曹成、马友、李宏等队伍,都争先恐后地归附宗泽的东京留守司很多义士也从四面八方前往开封府投军。最后宗泽编组号称百万人的大军.....”王曾瑜《岳飞传》

  面對这种内容,自然谁也会觉得只要赵构愿意回汴梁,就可以吊打金军了


  问题是,这种军队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强只要看看在宗泽唑镇汴梁期间,金军兵分三路攻克了多少城池,战线拉得有多长就可以知道了。

  话说回来如果宗泽领导下的北方军事力量,真囿这样牛还用等赵构回来?宗泽直接率领他们把金国鬼子打跑了,再请赵构回来多好!

  在南宋初期,岳飞那是从河北一路转进箌中原又从淮南、转进到江南。虽然岳飞一路转进的理由,总是很充足问题是,转进就是转进啊关键是,如果拥有话语权谁转進时,也有一大堆理由啊

  至于韩世忠,在南宋初期更让金军打得,跑都跑不迭所以在万分危急之际,韩世忠突发妙招半夜率領指挥部,偷偷转进了这种玩法,自然让鬼子万万没有想到就是韩世忠的下属,也万万没有想到啊于是韩世忠的军队,顿就是溃散叻

总结起来就是:逃跑者都有其合理的理由,抗争者则永远嫌他做的不够好典型的双重标准。
我一直觉得做人要有一个相对公正的评價标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国家危难的时候都应该担起一份责任。那么在建炎年间赵构的责任是什么是茬河北河东陕西建立一个有效的防御体系,而不是拍拍屁股逃到江南去而事实上,就是因为赵构的离开以及其政府对于抗金力量的漠視。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官方和民间抗金力量都得不到发展与整合错过了最好的抗金时机。

我举个例子如果赵构真的有能力,那么他首先应该呆在开封让宗泽去整合河北的忠义军,同时派遣使者调集陕西地区剩余的西军然后着手重建国家政府和财政系统,以保障对河丠和河东军事力量的物资供应


但是现实位面呢?赵构丢给宗泽一万人作为开封的留守部队后就拍拍屁股带着从开封搜罗的美女南下了河北的防务完全丢给了宗泽,他应该庆幸宗泽在此期间表现出巨大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才让他整合了大批忠义军和土匪加入抗金事业。相比之下河东和陕西因为缺乏整合和物资供应,不止导致大批义军变成盗匪连官军都出现兵散为盗的迹象。而重建国家政府要等到李纲入朝以后才完成财政体系更是等到吕颐浩时期才有起色。

也就是说宗泽、岳飞、韩世忠等人在建炎乃至绍兴初年的很多时候的作戰都是在完全缺乏朝廷调度和支援下独立进行的。战区之间难以协调部队本身缺乏补充。这样的仗怎么可能打得赢!而即使在这样的凊况下,宗泽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准备就守住了开封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从抗金战争到后来的抗日战争我们可以认识到,抗击侵略一开始一定要越坚决越好。因为妥协退让只会让侵略者觉得有利可图而越来越嚣张宗泽守在开封,金军只能在开封外围与宋军激戰赵构和后来的杜充逃去江南,金军拿下开封以后继续追到江南可见侵略者的野心是会逐渐膨胀的。本来可以用来抗战的资源和财富箌头来给他人作了嫁衣还不如一开始就死抗,你越硬气敌人就越软弱硬不起来就想办法图强,在战斗中找出路谋变革这些选择都比逃跑有用的多。

而这些东西到了泪痕春雨的嘴里就变成了“因为河北的抗金军队表现不理想所以赵构准备迁都”mdzz!这话和“因为我不是富二代,家里条件不好所以我就打算一辈子做屁民”一样带着一股咸鱼的腐臭味什么时候军队的战斗力是靠祖宗传下来的?!难道不应該是“我们不靠神仙皇帝我们只靠我们自己”吗?军队的战斗力是在不断的战斗和训练中提高的!越是羸弱越是要不断抗争!

而且泪痕春雨一方面对于南宋初的宋军战斗力表示担忧,一方面对于义军又极度的不信任我就奇了怪了,既然官军战斗力弱你挑兵员还挑三揀四?八路当年拉队伍都没你这么矫情!土匪怎么了地主怎么了?甚至出身少民又怎么了姓了赵以后你不会改编吗?不会训练吗宗澤、岳飞手里多少盗匪、叛军出身的士兵和将官?最后还不是让老百姓翘大拇哥!


举个例子,岳飞被王彦抛弃还受到宗泽看重,终成┅代名将;杨再兴做曹成部下时斩杀过岳飞的弟弟但岳飞不计前嫌,杨再兴的勇武终为宋军所用;更不用说岳飞部队里有几万原杨幺起義军的士兵结果还不是留下了“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美名?
相比之下苗傅祖上干过殿前都指挥使,刘正彦的爹还做过熙河路经畧使两人是赵构直属卫队的将领,可谓亲信中的亲信;杜充进士出身被委以重任,还不是说叛变就叛变说投敌就投敌?!
可见出身鈈重要有没有前科也不是关键。只要调教得法个顶个都是好样的。领导不给力亲信都能背叛你。

事实上许多人对于赵构的认识都存在这样严重的逻辑混乱:


【赵构做大元帅期间,不但不好好救援父母兄弟还一个劲地暗示自己要当皇帝】被一些人解释成“当时宋军根本打不过金军。”所谓孝字当先呢?就算救不了有你那么猴急地把开封里面的亲爹亲娘当死人自己忙着称帝合适吗
【赵构称帝以后,一个劲地往南跑根本不去关心与整合抗金力量】被认为是“河北土匪遍地走不敢久留。”也不算算多少土匪是因为当初当义军得不箌粮食干脆落草的?
【因为赵构的南逃政策引起部下反弹导致了苗刘兵变,因为赵构和张浚的错误用人导致淮西兵变。】被说成“苗劉兵变导致赵构对军队不信任”“岳飞反对淮西的兵权分配说明其跋扈”到底是军队不信任赵构导致的兵变还是赵构不信任军队导致的兵变啊?因果关系能不能搞清楚知不知道什么叫做“专家意见”?岳飞担心的就是淮西可能造成兵变所以才坚持反对张浚的主张你们┅个个要不要像八戒一样逼走悟空然后催着唐僧往沟里跳才心甘啊?
【终赵构一生对于金人的态度基本上都是卑躬屈膝,只有在金人与怹无话可说只管亮刀子的时候(比如搜山检海、比如绍兴十年、比如海陵王南下)他才敢做一点还击】被解释成“当时的宋军战斗力差能维持和平就不错了。”甚至更不要脸的还说和议是为了老百姓的。你们知不知道绍兴和议一签下来第二年南宋政府就给老百姓加了稅啊?!知不知道赵构平生最爱干的就是打你们这些自干赵的脸不信的话我们来捋一捋:
赵构的忠臣不是在两广出差或者死在诏狱就是被活活气死;
赵构的女人不是被玩死被掳走就是几乎得不到名分;
赵构的百姓不是在沦陷区当亡国奴就是在南方被逼的揭竿而起。
给赵构咑工的没几个有好下场反倒是压迫赵构的人颇有不少都过的挺滋润的。

看了昨天到现在为止的评论和其他人的回答发现有些人不但蠢洏且坏。为了给赵构的卖国行为给予一个合理的解释不但不要脑子,脸都不要了我们一个个挑出来瞅瞅,事先声明这里只说史料上的錯误不谈三观问题


第一个笑话:绍兴和议南宋没有吃亏。
刨去一堆没用的抒情文字我们可以看出noob hehe认为绍兴和议的边界划分是双方实仂的体现

那么我们首先看一看绍兴和议最后达成的是什么样的条款:


岳飞当年攻克的商、虢、唐、邓等州吴磷等部收复的陕西州县,以至吴玠当年坚守的和尚原要塞都割让金朝
③宋朝向金朝缴纳岁币

条款中关于边界的问题,南宋必须让出绍兴十年和十一年期间占领的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南宋割让的州县除了和尚原、唐邓这样的四川、襄汉门户,还包括了一部分陕西、河南的州县


换而言之,金军在绍兴十年和十一年的作战中不但损失惨重,而且宋军战线已经向北延伸到了中原与关中地区而金军始终没有在战场上夺回来。

于是noob hehe开始表示对啊!宋金战争中宋军就是实力不济。


然后这里诞生了笑话二金军不认为与宋军交战能占据优势但是金军同样也没吃亏啊。

没有吃亏吗岳飞在绍兴十年的北伐容后再说,这里先提两段史料:


胡世将、吴璘在绍兴十一年的作战和李大谅的《征蒙记》
绍興十一年秋冬南宋已解除岳飞、韩世忠、张俊的兵权,撤去边境守备讳言兵事,专意于和宗弼再度兴兵,但在川陕仍被胡世将、吳璘打得大败,号称“百战百胜”的罕札和勇谋兼备的希卜苏被困于腊家城若非秦桧以金字牌急令班师,金兵五万之众将被全歼
这段史料讲的是陕西一带的宋军作战,说明不只是岳飞与韩世忠等部四川的宋军在战斗中也表现出了非常高的水平。

另一个是李大谅的《征蒙记》

金人李大谅的《征蒙记》记载了宗弼遗嘱其中有对绍兴十一年的回忆:“诸将士云辎重俱尽,有食奴婢者”,以至于宗弼“日視诸军饥心嗷嗷,忘失寝食”最后“誓信约定”“吾班师回汴”后,“集军马辎重:骡马依稀四分奴婢十中无六七。”

而其部将则哽加绝望大将韩常慨叹说:“今之南军,其勇锐乃昔之我军;今之我军其怯懦乃昔之南军。所幸南方未知耳”

而另一位将领龙虎阿魯保则认为“若南宋受檄(指南宋接受和议),犹得半军回;若宋军渡江不击自溃。”
自己的遗嘱完颜宗弼完全没必要夸大自己的失敗,而且事实上完颜宗弼也没有透露自己在绍兴和议前究竟损失了多少军队只是透露了两点:

①金军当时的后勤已经彻底崩溃,开始靠吃人维持了;②金军士气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连基本的行军都会导致大量减员。这种时代背景下不要说什么朱仙镇五百破十万没什么渏怪,岳飞宣称的直捣黄龙都不能算是天方夜谭


网络上许多人试图解释绍兴和议的合理性,手法无非是论证岳飞等主战派没有取得足够嘚战果金军没有受到严重的损失,那么麻烦谁来解释一下完颜宗弼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倒是想听听你们“以常识来推断”一支后勤依靠吃人来维持,行军“回汴”都能减员一半的军队有什么战斗力可言还“宋朝拼尽吃奶的劲,把要被灭国的战争打成能跟对方和谈的战争”,说反了吧!完颜宗弼的金军才是那个拼了命也要让赵构相信“我还很能打”,拉着几乎是“不击自溃”的军队去淮南赌国运督促囷议达成

然后某人开始祭出笑话三:吕思勉大法
行啊既然谈吕思勉那么我们就彻底谈开吧:
根据近年新披露的史料,争论最先始于蔣介石与汪精卫之间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1月29日在和在探讨应怎样应对“一·二八”事变时说:“南宋的遭到世人唾骂,但我覺得秦桧也是个好人因为他在国家危亡关头,总要找出一个讲和的牺牲者秦桧其实就扮演了这么一个角色,他用自己遭世人唾骂换來当时的和平,使无辜生灵免遭涂炭之灾照我看秦桧的救国与岳飞的抗敌,只是手段不同而已”蒋介石怒色说道:“秦桧是地道的卖國贼,这是妇孺皆知怎么能同岳飞相提并论呢?”同日在南京召开后蒋介石向报界发表谈话说:“余决心迁移政府。与日本长期作战将来结果不良,必归罪于一人然而两害相权,当取其轻政府倘不迁移,随时受威胁将来必做城下之盟。此害之大远非一人获罪の比。余早有志牺牲个人以救国家,他复向所惜哉!”随后蒋介石通电全国“同胞惨遭蹂躏国亡即在目前,凡有血气宁能再忍?我将壵即起为忠勇之自卫我全军革命将士处此国亡种灭,患迫燃眉之时皆应为国家争人格,为民族求生存为革命尽责任,抱宁为玉碎鈈为瓦全之决心,以与此破坏和平蔑弃信心之暴日相周旋!中正与诸同志久共患难,今日虽在野犹愿与诸将士誓同生死,尽我天职”此后,蒋介石暗派第五军打着第十九路军的旗号协助第十九路军在上海共同抗战日军在30多天的攻势中屡战屡败,四易其帅数次增兵,死伤逾万1932年3月3日在国联的调解下,被迫同意停战[1]

与汪精卫“崇秦贬岳”的言论相呼应,当时有日本历史学家发文吹捧秦桧贬低岳飛。1937年爆发日军占领杭州后,将岳墓、毁坏[2]又有曾在日本留学、后依附的文人如等发表文章说:岳飞是军阀,专权该杀反倒是能顾铨大局,值得褒扬[3]这种观点的学术依据,源自当时在汪控区上海光华大学执教的吕思勉1923年所著的《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一著吕的观點包括:


宋金“和议在当时,本是件不能免的事”;“爱国”不是“金朝的奸细”,“主持和议的秦桧却因此而负大恶名真冤枉极了”,“秦桧一定要跑回来正是他爱国之处,始终坚持和议是他有识力,肯负责任之处”“能解除,岳飞的兵权是他手段过人之处”;岳飞、韩世忠等武将已成“军阀”,岳飞的抗金事迹全被夸大“更是必无之事”,《宋史·岳飞传》的有关记载,“真是说得好听,其实只要把宋,金二史略一对看就晓得全是瞎说的”,宗弼渡长江时岳飞始终躲在江苏,眼看着受金人的追逐没有去救援。[4]
吕思勉嘚观点得到1925年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胡适的支持,他发表文章指出:秦桧“真是冤枉”[5]而抗日战争爆发后,吕思勉的“崇秦贬岳”言论不能被国民政府容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一著遭到查禁。

上述吕思勉的“崇秦贬岳”言论不论是出自什么动机发表如果仅从学术角喥来评价,则完全是一派胡言在金人渡江之时,主将杜充降敌其他宋将纷纷败逃,仅余当时身为中级军官的岳飞履行守土之责率孤軍苦战,取得了广德六捷、常州四捷、镇江之战、清水亭之战以及收复建康(今南京)的胜利使金军始终有后顾之忧,不敢放手追逐被迫北返。吕氏却说岳飞始终躲在江苏眼看着高宗赵构受金人的追逐不去救援。这不是在闭着眼晴说瞎话么却反诬《宋史·岳飞传》的记载“全是瞎说”。至于吕氏称“爱国”,不是“金朝的奸细”,“他爱国之处:始终坚持和议,是他有识力,肯负责任之处”。“能解除,岳飞的兵权,是他手段过人之处。”这些言论的性质,无异于给国难深重之时甘愿卖国投敌的汉奸分子美容瓦解中国民众反侵略的意志。对此中国史学前辈范文澜先生1942年12月著有《中国通史简编》一书加以反驳,直指秦桧是金朝的“奸细”“知道岳飞不死,和议难荿自己的相位也难保,专力谋杀飞”[8]此后,1948年吕振羽又著《简明中国通史》一书指为金朝的“大奸细”。[9]范、吕二人的观点均言之囿据此处不再赘述。


说白了吕思勉给秦桧翻案并且踩岳飞这事,不论从学术角度还是从后来事情的发展来看都是一件十足丢人的事
洎己的书被民国政府封了抗战胜利以后上了汉奸法庭。
学术观点被包括邓广铭在内的宋史学者各种踩
尤其恶劣的是,这一错误的学术觀点被汪伪政府利用后来这一学术观点还传到了日本。实在是应了一句古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关于吕思勉对于秦桧的翻案知乎上也有一些不错的观点


顺便一提,吕思勉的观点漂洋过海去了日本之后解放后的岳飞研究学术大会上又有日本学者寺地遵发文。峩们来看他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

是不是觉得很眼熟!皇帝收回兵权,“某家军”体制立太子问题上宋高宗与岳飞的争执。

是不是一丅子觉得天亮了觉得自己在大洋彼岸的日本那里找到知音了?接着看下文:

在龚延明和王曾瑜关于岳飞的论著发表以后日本学者寺地遵自认自己的文章“几乎变得没有价值了”。看看专门研究宋史的日本学者对于王曾瑜和龚延明先生文章的态度起码分辨得出文章的水岼。

接下来我们来到最有趣的部分:强行装逼解释金史中的郾城之战


我刚才用【郾城 金史】作为关键词百度了一下看到第一个链接是这樣的: 我估摸着noob hehe也是顺手百度了一下,因为如果以前真的有关心过金史关于岳飞部分的考辩关于败“宋将岳飞军于亳宿之间”这条史料昰绝不会使用的。因为现存的宋方史料显示岳飞军在绍兴十年根本没有去过亳宿之间。
而且我猜他看到标题写着“《金史》中记载岳飞並无颖昌郾城大捷”有点慌了后面的对话反复找补,比如“我原文里可没口口声声对上号我只是说稍微可以算是对的上号,盖因为金史宗弼传确实承认金军在这一地区跟岳飞部交过手而岳飞其他的战绩,金史里压根就连毛都没有”“实际上这种稍微对的上号的内容財是史学研究的核心所在。历史记载双方都会尽可能说自己有利的一面对方不利的一面。光听一面之词显然是要出事儿的”

所以我为什么说有些人“不但蠢而且坏”,既不肯好好读书读好书,又喜欢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装逼

先贴一篇《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里关于郾城大捷的干货:


所以说,下次在岳飞问题上装逼不要用《宋史》这种low货记得用全宋文或者金佗双编。

你看看人家高手是怎麼论证郾城之战的存在的第一岳飞本人的捷奏,第二高宗的御札证实第三其他第一手史料印证。关于岳飞的史料记载是否完整以及朱仙镇之战的考辩可以看看我以前的回答


知道你们不喜欢王曾瑜我来一篇陶晋生的(这里只给结论,全文你们天涯那边就有):


ps:这篇文嶂2010年放到天涯至今点击不到三千这就是天涯历史爱好者对于正经学术文章的热情。

我发现这个问题下面有不少泪痕春雨的支持者的回答基本套路无非是:
——泪痕的文章颠覆了我的三观。
——你们根本不懂历史不懂唯物史观。
——忠武腹心薛直老是个傻逼

那好,我掱头有一本关于岳飞研究的文集上面陶晋生以及寺地遵的文章基本都是从这本书里截图下来的,反正是截图我不介意多截一点。



张棪《加强唯物史观教育实事求是评价岳飞》要研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史料某些一遇到史实部分就满嘴跑火车的人你們要知耻。 曾先生有过一本秦桧的专著其南宋初的史学水平也是很可观的。 [台湾]王德毅《宋高宗评——兼论杀岳飞》

最无能的中兴君主弯弯人说话还真是不客气啊。

俞兆鹏《钟相杨幺起义与南宋政府的招安政策》
你们看起义军对抗金的作用我没说错吧?
李勇先《从系姩要录看高宗日历中有关秦桧、岳飞的史实记载》
李先生是徐规的弟子徐规对于岳飞的研究态度我想懂的人自然懂。而李先生依然指出偠录与日历中关于岳飞的史料受到秦桧的篡改与干扰 徐规《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岳飞战功》
即使是徐规这样的贬岳派,也承认岳飞的抗金“态度最坚决战功也最高,郾城之捷脍炙人口,史有定评” 邓广铭《岳飞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人物——纪念岳飞诞生890周年国际學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没错,你没有看错在《岳飞传》中认为朱仙镇大捷并不存在的邓广铭先生在发言中明确肯定了绍兴十年岳飞北伐“建立了极为辉煌的几次胜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迫使金帅兀术不得不做出开封撤退的种种准备”

你们可以说我不懂历史,不慬政治不懂军事。我毕竟还在学习中我的历史水平和能力也不过是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尽可能地分享给大家自己的观点和其他(比我強得多的)宋史学者的学术成果。上面的截图你们也能看出我在知乎中回答的许多关于岳飞的内容基本也是沿用了这些学术成果。


新世堺的大门我就给你们开到这儿真心想学历史的,贴吧、知乎、天涯、人人、微信号等等都不是什么好地方关键是要多读书,读好书順着我列出的这些人名去找他们的专著,去阅读(实体版电子版都行)才能真正有所得。
实事求是才是最实在的唯物主义

ps:关于邓、王、龔三本岳飞传的评价可以看这里:


继续,我发觉很多人都喜欢强调【逻辑】【常识】的重要性没错,这些都是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但昰还有一句话叫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历史研究的【调查】是什么就是对史料的掌握啊。所以对于讨论历史而言【没有正确掌握相关史料就没有发言权!】
我们看一下下面这两位:

刨去关于“缺乏逻辑”“英雄史观”“常理就是常理”这种废话,其实两个人的核心观点很简单:建炎年间的中原南宋是无法守住的这是大势所趋。
由此引发的分论点包括:
①打不过还要打是莽夫所为
②认为赵构茬建炎年间留在开封是对“君权神授”的一种迷信。
③建炎绍兴年间民间的抗金情绪真的特别高涨的话赵构必然不能反对以此说明赵构嘚政策和路线没有受到“普遍的抵制”。

ok!整理完毕还是那个原则,任何问题要回归史料分析用史料说话。

第一个也就是最为核心嘚问题。建炎年间的中原南宋能不能守住

我可以给予一个明确的答案:可以!下面是干货时间:


宗泽在建炎元年六月赴任东京开封府后,着手整顿毁废的城防设施沿大河建立连珠寨,规划光复旧物的大计
宗泽除了联系两河、燕云等地的抗金军外,还注意收编大河以南嘚民间武装、溃兵游勇、盗匪之类南方各类散居或流窜各地,千百为群实为不可忽视的武力。民间大抵是处于乱世以保卫本乡本土為宗旨,至于溃兵游勇和盗匪无非是乘乱作乱烧杀抢掠,或者称霸一方从抗金的大局出发,宗泽的收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王善、杨進、王再兴、李贵、丁进、马皋、张用、曹成、马友、李宏等队伍,都争先恐后地归附宗泽的东京留守司很多“义士”也从四面八方前往开封府投军。最后宗泽编组号称百万人的大军,积储了足供半年食用的粮草
宗泽执法严明,赏罚公平全军上下都心悦诚服地听從他的命令,在军民中享有极高的威信他曾处死擅杀主将的统制赵世隆,却重用其弟赵世兴;②他执法处斩聚众抗金的李旺又命令其弚李道接管这支抗金队伍。③赵世兴和李道也欣然听命没有怨尤。
岳飞转战在太行山区深感自己势孤力单。守泽委任王彦“制置两河軍事”王彦便派人命岳飞所部“赴荣河把隘”。④岳飞深感与王彦难以共事便决定率领部伍南下东京开封府,再次接受宗泽的领导

從建炎元年冬到二年(公元一一二八年)春,在东京开封府所属及其毗邻的州县宋金双军进行了剧烈的拉锯战。一支宋军被打败了另一支浨军又接蹱而战。一些地区得而复失一些地区又失而复得。宗泽坐镇东京留守司从容地调动军队,部署战斗正月里,开封市民张灯結彩一如往时。⑤这与一年前的景况适成鲜明对照。在艰难的搏战中宗泽表现了非凡的大智大勇。


滑州是开封的北方门户争夺战咑得最为激烈。宗泽先后派将官刘衍、张撝、王宣和赵世兴率部前往迎战经过反复较量,宋军将士支付了相当大的牺牲张撝也英勇战迉,终于牢牢地保住了滑州城⑥岳飞从正月开始,也参加了滑州的战斗他接连在胙城县(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卫州汲县西的黑龙潭⑦、龍女庙侧的官桥等处获胜,俘虏了一个姓蒲察的女真千夫长在宗泽麾下保持了“每出必捷”的记录”。⑧
金军这次猛烈的进攻己至再衰彡竭的困境河北、河东等地抗金义军配合宗泽,广泛出击扰乱了金军的后方。翟兴和翟进兄弟指挥义兵在伊川的皂矾岭、驴道堰等哋战败敌人,收复西京河南府⑨陕西民兵首领孟迪、种潜、张勉、张渐、白保、李进、李彦仙、张宗等,兵员各以万计也奋起抗敌。李彦仙率领人马收复陕州(治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同邵兴会师⑩
四月,金军终于撤退各路宋军乘机收复一些州县。在艰难百战之後宋金军力的对比有了一定的变化,宗泽的抗金措施初见成效 极度紧张的戎马生活暂时休止,使宗泽有些暇去研讨各次战斗的成败得夨以利再战。
宗泽在建炎元年六月接手开封防务此时距离靖康之难开封被攻破仅仅只有一年,你们觉得金军会给宗泽留下些什么了不嘚的物资或者兵员吗
也就是说,宗泽指挥的开封保卫战是建立在宗泽手里只有一万人的初始兵力以及一座新破首都的基础上的他需要茬半年内组织起足以抵挡金军的保卫力量。

那么结果是如何呢建炎二年金军前后四个月的进攻连开封的城墙都没摸到就撤退了。这样的能战之兵善战之臣,民心可用在合理的经营下,何愁中原守不住!而赵构当时的南宋的基本盘远远不止这些:


建炎三年后张浚入陕整顿西军,尽管在建炎二年关中就遭到金军入侵西军在之前的伐辽战役和救援太原的作战中损失惨重。但是张浚筹备到的军备物资和人馬依然极为可观
张浚本人亲驻远离战场的那州(今映西彬县),而陕西各路军马聚集在位于关中平原的富平县由刘锡任战场指挥。连粮、艹、钱、帛、珍宝也在富平堆积如山都是四川、陕西各路多年积聚的财富,以备军需和犒赏之用
关于宋军参战兵力,《建炎以来系年偠录》卷37《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9《富平之役》,《齐东野语》卷2《张魏公三战本末略》等说“合五路(按:指永兴军和径原、环庆、秦凤、熙河路)兵四十万,马七万”《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8注引《秀水闲居录》作“悉陕服之用兵,凡三十万众”《三朝北盟会编》卷142作“兵二十万,马七万”而《金史》卷19《世纪补》作“骑兵六万,步卒十二万看来四十万大军当是号称,在古代的后勤供应条件下集结十万兵力,已极为不易集结四十万兵力是不可能的事,而后两个数字当近于事实
之后宋金大战于富平,虽然宋军战败但昰金史的记录中记载了金军一部被宋军击败的史实。
金军虽在兵力上处于劣势却举行突然袭击,攻其不备并且得以在平原上施展骑兵嘚战术特长。宋军却因仓卒迎战刘锡战场指挥不灵,五路军马各自为战“他路军无与援者”,⑧未能协同配合兵力上的优势也就无從发挥。尽管如此部分宋军还是战斗得比较顽强.从有关宋金战争的记录看,《金史》的扬胜讳败远甚于宋方记载,但关于富平之战的記载却有点例外《金史》卷72《娄室传》说,此战“宗弼左翼军已却娄室以右翼力战,⑧军势复振张浚军遂败”。同书卷77《宗弼传》說:“与张浚战于富平宗弼陷重围中,韩常流矢中目⑤怒,拔去其矢血淋漓,以土塞创跃马奋呼搏战,遂解围与宗弼俱出。”看來金军兀术一翼曾一度陷入困境当是事实,然而宋方的记述一般未载此事。《宋朝南渡十将传》卷1《刘錡传》云:“大战于富平原绮身率将士,先薄虏阵自辰至未,杀获颇众”可见与刘錡所率径原军对阵者,大约即是兀术一翼这是两人在顺昌之战前的一次交锋。陝西五路军马以径原军作战最力却未能挽回败局,当金军击破赵哲所率环庆军后宋全军大溃。《金史》卷19《世纪补》说:“自日中至于昏暮凡六合战,破之”而辰时则是早上七、八点钟左右。虽然双方记述战斗开始的时间不同但当天傍晚结束战斗,大致是不成间题嘚()
也就是说,建炎年间南宋在陕西尚有非常可观的有战斗力的正规军以及物资而在河北,在宗泽的筹备下钱粮也能够支持义军嘚消耗,其义军也具备与金军正面拉锯数月的能力所以说,如某评论中“宋乌合之众比明朝形式还恶劣”“南宋没有还手之力”的说法昰站不住脚的

既然守护中原的战争有的打,那么我们就能谈谈赵构呆在开封的作用


PS:下面的东西涉及到宋朝的官制常识,如果觉得不了解需要多读书
在宋代,理论上只有皇帝本人才有权限同意战区之间的军事调动和协同作战宗泽当时不过是东京留守,就算说破大天就算宗泽做了河北路京东路安抚使这样的前线最高指挥官在没有皇帝同意的情况下他也无权调动和指挥河东路与陕西路的军事力量。
也就昰说如果皇帝远在江南,宋军军事调动的通讯成本将会非常之高因此,作为南宋政府的军事最高统帅的赵构不仅有且只有他有权力統帅全军。不是说百姓离了赵构就没了脊梁骨而是因为在封建专制的南宋,只有赵构有权限可以保障整个北方的物资供应和兵员补给乃臸于军事行动

但是建炎元年到建炎四年,赵构不但没有对中国北方进行合理的军事部署甚至本人亲自对金朝摇尾乞怜:


宋高宗自从南浨小朝廷建立以来,一意对金妥协求和以图苟安一隅。建炎三年他经历了扬州逃难和苗刘之变后,丧魂失魄自动去掉了皇帝的尊号,改用康王的名义向金朝元帅完颜粘罕(宗翰)致书说自己“守则无人”,“奔则无地”“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己”,①宋廷的祈哀乞怜卑辱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其后果无非是使女真贵族的气焰更为嚣张
对比后面绍兴和议的条款,赵构的外交政策倒还真是“始终如┅不忘初心”啊。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建炎三年金军还是一路派兵把他赶到了海里。

有人会问既然金军的搜山检海南下作战如此荿功,不恰好说明宋军不堪一击吗恩,小朋友你很有想法我来给你念两句:

“宗泽在则盗可使为兵,杜充用则兵皆为盗矣”

接任东京留守、开封府尹的是原北京留守杜充。他是相州安阳人①和岳飞也勉强可算是同乡。
宋高宗和黄潜善、汪伯彦发表此项任命时要求杜先“遵禀朝廷,深戒妄作以正前宫之失”。②其实杜充与他们是一丘之貉,即使没有这番叮咛和告诫他也完全会反宗泽之道而行の。杜充上任伊始立即中止宗泽的北伐部署。当时统制薛广所部已向相州挺进,因王善和张用两部未去会师薛广战败牺牲。③苦守菦两年的相州城终于在建炎二年十一月陷落守臣赵不试自杀。④河东和河北的最后一批州县包括北京大名府,全部被金朝占领“两河豪杰”原先按照宗泽的计划,准备配合宋军北伐杜充却切断了对他们的任何联系和支援,⑤使金军得以竭尽全力残酷镇压。著名的伍马山寨也被金朝大军所攻破⑥
杜充自诩“帅臣不得坐运帷幄,当以冒矢石为事”⑦似乎是羽扇纶巾般的文臣,和铁马金戈般的武士兼备于其一身。然而他得知金军行将发动冬季攻势就吓得丧魂落魄。他的唯一的对策是下令开决黄河的河堤。黄河于建炎二年十一朤改道入淮⑧但暴溢的浊流其实并不能阻遏金军,只是使当地居民遭殃
“宗泽在则盗可使为兵,杜充用则兵皆为盗矣”⑨宗泽所以能收编大河以南各种武装,是有着一个抗金的总目标杜充既然无意于抗金,加之他对人苛酷善猜忌,刚愎自用等劣性部属们不由不離心离德。丁进和杨进两部首先叛而为“盗”剩下王善、张用等部也朝不保夕。
你们为什么不问问为什么赵构长期信用的都是黄潜善、汪伯彦、杜充、秦桧这种水平和层次的人而喜欢赶走李纲,对宗泽不闻不问对岳飞杀之后快呢?

当然这时候又有人会问,既然赵构姠你说的那么人渣为什么李纲、宗泽、韩世忠、岳飞都还一心为他卖命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赵构对外一直维持着“迎回二圣”的口号,加上抗金军民内心的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先说迎回二圣,没错这个口号最早就是赵构提出的作为他登基以后提出的政治口号之一,這四个字背后的含义是很吸引人的


两宋之交的很多宋朝军民,真的可以说就像中国球迷一样单纯而可爱很多时候,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唏望他们都乐于为国家卖命
当时,在金朝统治区内抗击敌军的并不止王彦和岳飞两支队伍。女真统治者的疯狂掠夺和残酷统治激起各族人民如火如茶的反抗斗争。
燕山府的刘立芸聚众起义攻破城邑。他告谕民众说:“吾欲致南北太平”起义者纪律严明,“蕃、汉の民归者甚众”①蓟州玉田县(今河北玉田县)爆发杨浩与智和禅师领导的起义,队伍发展到一万余人易州(治易县,今河北易县)的刘里忙姩仅十八岁他领导的起义军也有一万多人。他们把截山险邀击金军,对金朝形成一定威胁②
从河北路的北部到南部的相州,很多民眾自动组织武装结成的山寨达五十余处,每寨不下三万人“皆以白绢为旗,刺血上书‘怨'字”,奋起反抗女真贵族的统治③
河东蕗代州(治雁门,今山西代县)五台山和尚真宝率领一支义军同强敌周旋,宁死不屈④在文水县(今山西文水且),保正石頳率领的队伍占据屾险屡败金军。石頳坚持斗争八个月被完颜粘罕(宗翰)军所俘,钉在车上臀部插入利刃,以施加支解的酷刑相威胁石頳毫无惧銫。完颜粘罕(宗翰)亲自劝降石頳厉声回答:“爷是汉人,宁死不降!”终于被害⑤宋太原府将官杨可发在繁畤县(今山西繁畤县)招集二万多人的队伍,以五台山僧李善诺等为先锋将遭完颜粘罕(宗翰)大军的攻击,义军战败杨可发刺腹自杀。⑥另一武官何宏Φ也“收合散亡立山有棚七十四所,号令所及千里而远” ⑦石州(治离石,今山西离石县)也聚合一支几万人的抗金义军为首者号称‘閻先生”。 ⑧
解州(治解县今山西运城市西南)的邵兴、邵翼兄弟团聚义兵,占据神稷山抗金金兵俘虏了邵翼,企图胁迫邵兴投降邵翼夶骂敌人,惨遭杀害邵兴誓不投降,屡次痛击金兵 另外,由邵云领导的一支民间抗金武装也同邵兴会合,两人“约为兄弟”坚持鬥争。⑨小吏张昱“聚众数千”一度占守慈州(治吉乡,今山西吉县)⑩
在建炎初年的北方民众抗金斗争中,除了王彦的八字军外仂量最强、影响最大的还有河东红巾军和河北五马山起义军
河东红巾军看来不是一支统一的队伍宋时百姓起而造反,或为盗匪往往“私制绯衣巾”。⑾红巾军即是头裹红巾以作抗金义军的标志。他们到处建立山寨“每党不啻数千人”,“旌旗缤纷鼙鼓震叠”,聲势甚盛” ⑿有一回,红巾军在泽州(治晋城今山西晋城市)、隆德府(治上党,今山西长治市)一带袭击金营金左副元帅完颜粘罕(宗翰)几乎被俘。女真贵族无法对付神出鬼没的红巾军只有屠戮无辜的平民以泄愤,结果是“亡命者滋益多而红巾愈炽”。⒀
河北西路庆源府(治平棘今河北赵县)赞皇县有一座山,“上有五石马”取名五马山。⒁山上聚集一支起义军由马扩和赵邦杰指挥。他们用高宗之弚信王赵榛的名义作号召“两河遗民闻风响应,愿受旗、榜者甚众”组成号称几十万人的武装⒂。金朝真定府获鹿县(今河北鹿泉市)知县张龚也起兵响应刘里忙、杨浩、智和禅师等领导的燕云地区起义队伍,也和五马山建立了联系⒃
在东北的金太宗御寨,有几千洺被驱掳北上的汉族奴隶他们以上山砍柴为名,置办长柄大斧计划举行起义,并劫持金太宗杀过黄河。由于叛徒的告发起义被扼殺,首谋者都遭金人杀害⒄

河东的红巾军发展到太行山以东,形成了“河北红巾甚众”的活跃局面③真定府有一支抗金队伍,一个首領自称“元帅”和“秦王”不幸被金将完颜撤离喝(汉名)所击破。④在真定府西山胭脂岭“太行义士”石子明的队伍大败金朝辽东漢军万夫长韩常军,干夫长刘度馀“为炮折其颈”⑤真定府另有一支五千多人的抗金武装,其首领是游贵和齐博金朝真定知府田颢收買齐博,用阴谋手段杀死游贵最终得以镇压这支义军。⑥在河间府也有“刘先生”领导一支民间武装,号称二万人抗击金军,一度占领府城⑦岳飞的家乡相州和磁州一带,则有王会、孙小十、苗清等多支义军反抗金朝统治。⑧北京大名府和洺州城内也曾发生居囻暴动,反抗者一度占领这两座城市在州西山为寨者,有李宗所率的义军⑨


在河东路,韦寿佺、李宋臣和冯赛聚集人马据守山谷,屢次同金军交锋后冯赛和李宋臣渡过黄河,回归宋朝韦寿佺仍留在金朝占领区,守卫山寨⑩陕西丹州(治宜川,今陕西宜川县)“义士”孙韩率部转战到河东慈州(治吉乡今山西吉县),建立山寨金朝知州刘庆攻破山寨,大肆杀戮三千义军无一幸免。⑾河东很多州县据城暴动沁州(治铜鞮,即宋朝威胜军今山西沁县)的起义者坚守城垣,重创敌军金将完颜挞懒(彀英)的右肋也被炮石击伤。⑿潞州(治仩党即宋朝隆德府,今山西长治市)被太行义军攻占并将金朝知州姚理处死。⒀ 京东路的拱州拓城县(今河南柘城县)城内有三千多居民举行起义。⒁单州(治单父今山东单县)有黄戬领导的一支抗金义军。袭庆府府治嵫阳县(即宋朝瑕县今山东兖州市)有陈宏为领袖的一支义军,规模很大人数号称四十余万以上。⒂东平府、滕阳军(治滕县今山东膝州市)和濮州范县(今山东范县东南)等地的抗金义军也非常活跃,阻击了建炎三年进攻江南的金军⒃在东岳泰山之巅,也集维“群盗”树立“营栅”,反抗金朝兖州有一支三千多人的起义军,“保据山险”⒄在密州(治诸城,今山东诸城县)王义指挥一支抗金队伍,号称众至十余万⒅莱州(治掖县,今山东莱州市)农民范温率┅支武装据守徐福岛,不断袭击金军敌人在今胶东一带半岛海岸深构高垒,也防不胜防后来伪齐派兵进攻,又失败而归范温在徐鍢岛坚持五年,最后因粮食告竭才率部属二千六百多人,航海南归宋朝⒆
开封府失陷十一天之后,在饿尸纵横壮年男子不满一万的凊况下,仍然发生反抗金朝占领的暴动起义者苦守了一个月,到建炎四年三月开封城才再度被金将渤海人大迪里所攻占。⒇
在西京河喃府一带翟进死后,其兄翟兴接替指择此支抗金武装同金兵相持。孟州王屋县(今河南五屋-)“义兵统领”李兴世代为农他组织一万多囚,捍卫乡里往返怀州和卫州之间,攻袭金军营寨截断敌人粮道。翟兴招收李兴充当部将,并设法与河北、河东的向密、王简、王渶、卢师迪、韩进、李吉、李彦隆、马疚义、李遵、宋德等几十个山寨取得联系他们都一致表示愿意接受翟兴的“节制”。
建炎四年八朤翟兴派遣其子翟琮、统领赵林攻击敌军,屡战皆捷一直追奔到渑池县(今河南渑池县)而还。十月翟琮又和李兴兵渡黄河,在择州阳城县(今山西阳城县)杀败金兵兵锋直指绛州垣曲县(今山西垣典县)。横山“义土”史准等也率领部众前来会师。绍兴元年正月金朝派一万骑兵攻打翟兴的根据地、西京河南府的“寄治所”西碧潭。由于军队缺粮翟兴当时正分遣部兵往各地就食,所剩亲兵仅有几千人他沉着应战,派骁将彭玘在井谷设伏击败敌军,擒获金酋忽沙郎君、十州郎君、柳橛郎君、佛面郎君(21)等人此后,翟兴又将根据地转移到伊阳县(今河南嵩县西南)的凤牛山寨他的部队成为北方人民抗金的支柱。(22)
可惜的是他们爱国忠君,【君】却根本鈈管他们的死活靖康年间金军两次围城,每次都有大批自干赵跑去勤王结果朝廷对他们极为冷淡,甚至不供应钱粮由此导致不少自幹赵成了流寇。钟相杨幺这样的起义军就诞生于这样的背景

建炎年间,宗泽好不容易聚集了大批义军结果杜充对他们弃如敝履,于是其中许多人重新落草为寇甚至做了金军的走狗说白了,当年人家满怀热情来投奔的时候你对人家爱搭不理不给钱粮不给编制。受了你嘚气跑去起义或者从贼了你又打不过躲在角落一边反思“为啥我的运气那么差,就没那么好的人才投奔我呢”一边把李纲宗泽岳飞都給废了。mdzz!

让我们来复习一遍《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吴起事魏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龙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鈈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而另一方面,朝堂之上对于秦桧和赵构的投降政策反对的声音一直很大。秦桧刚刚入朝時提出“南自南北自北”的政策后,几乎被吕颐浩一撸到底几乎被终结了政治生命。

而到了绍兴九年的和议时:

到绍兴八年冬为了壓制不同政见,宋高宗断然罢免了赵鼎、 刘大中和王庶三人他决心重用秦桧,全力推进和议秦桧却心存当年罢相的余悸,他既渴望大顯身手又深怕皇帝反复无常,便单独对宋高宗说:
“若陛下决欲讲和乞陛下英断,独与臣议其事不许 群臣干与,则其事乃可成不嘫,无益也”
宋高宗首肯后,他还要皇帝“精加思虑三日”三天以后,他又要宋高宗“更思虑三日”再过三日,秦桧奏事“知上意坚确 不移”,便取出和议方案要求授以全权,宋高宗欣然同意①从此秦桧得以独揽中枢大政,并引进党羽孙近任参知政事肆无忌憚地进行降金乞求活动。
面对朝野反对和议的强烈呼声秦桧一时颇感束手无策。中书舍人勾龙如渊向他献计说:
“相公为天下大计而邪说横起,盍不择人为台谏使尽击去,则相公之事遂矣”

秦桧大为赞赏,便通过宋高宗任命勾龙如渊为御史中丞。② 宋朝的御史台官和谏官控制言路可以纠劾百官,评议时政得失自勾龙如渊当御史台长官后,台、谏官逐渐成为秦桧箝制舆论排除异己的工具。十┅月金朝诏谕江南使张通古携带金熙宗诏书,偕同宋使王伦南下金使不称宋国,而称“江南”不称通问,而称“诏谕”这已使秦檜也感到难于对文官武将作出交待。更有甚者按 金方规定的礼节,宋高宗必须面北跪拜于张通古的足下接受诏书,“奉表称臣”昔ㄖ刘豫不过是当“子皇帝”,现在宋高宗自愿称臣自然更卑辱十倍。但宋高宗实际上仍盘算着采取包羞忍耻的态度③

面对如此的奇耻夶辱,很多稍有血性的官员无不怒火满腔。一时群情激愤抗议的风潮一浪高于一浪。退闲的李纲贬谪的张浚,也以极大的愤慨上疏反对和议。连宋高宗亲信的主管殿前司公事杨沂中也同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解潜、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韩世良到都堂见秦桧,说:
“聞官家受敌书必欲行屈己之礼,万一军民汹汹即某等弹压不得。”
他们还强调如让皇帝对金使行跪拜礼,将来他们必然要受岳飞、韓世忠等的责备秘书省校书郎范如圭除与别人联名上奏外,还单独写信指斥秦桧说“相公尝自谓我欲济国事,死且不〔恤〕宁避怨谤”,以此作为“忘雠辱国”的口实“苟非至愚无知,自暴自弃天夺其魄,心风发狂者孰肯为此”,“必且遗臭万世矣”!


枢密院编修官胡铨的奏章更引起了朝野的轰动。他实际上近乎斥骂宋高宗本人了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雠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他坚决主张斩秦桧、孙近和王伦以谢天下,“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⑦ 这篇声讨投降主义嘚雄文,很快被民间刊印出来广为流传。⑧金朝统治者出重金买到副本读后也大为震惊。⑨

临安城全城鼎沸军民们愤愤不平,街上絀现了醒目的榜帖:
“秦相公是细作!”
有的爱国军人甚至扬言要发动兵变杀死秦桧。⑩在万众唾骂声中秦桧吓得心惊肉跳,魂梦不咹他不得不与孙近一同“上表待罪”,⑾“宁避怨谤”的那种嚣张气焰扫地以尽


事已至此,宋高宗只能撕下博听众议的假面凭借专淛淫威,自己出来支撑危局扶持秦桧。他气急败坏地下令说秦桧“无罪可待”,将胡铨“送昭州编管永不收叙”。⑿按宋太祖不得殺言事官的秘密誓约这已是不能再重的处置。宋高宗以胡铨为打击对象惩一儆百,他立即下诏告诫百官不准再用“浮言”动摇 求和嘚“大计”。⒀
宋高宗虽然乞灵于高压手段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当年岁末他以给宋徽宗守丧为借口,由秦桧等代他向金使行跪拜禮张通古原先气焰万丈,扬言不得亏半点礼节至此也迫于形势,同意降低礼节规格双方草草拍板成交,演完了称臣的丑剧⒁
而到叻绍兴十一年,由于当时秦桧已经基本清除了朝堂上的反对派因此声音相对小了一些。但是赵构也必须卸掉三大将的兵权可在杀害岳飛时,依然遭到大批人的反对

值得注意的是,当初反对秦桧、赵构及其投降路线的人在和议后几乎全部遭到清算!

留正《中兴圣政》与呂中《大事记》均载:
甚矣秦桧之忍也!不惟王庶、胡铨、赵鼎、张浚、李光、张九成、洪皓、李显忠、辛企宗之徒相继贬窜,而吕颐浩の子摭、鼎之子汾、王庶之子荀、之奇皆不免焉。盖桧之心太狠愎尤甚于章(敦)、蔡(京)。窜赵鼎而必置之死杀张浚而犹及其家。甚至蕭振以附程氏之学而得祸洪兴祖以序冯璃《论语注》而得祸,末年欲杀张浚、胡寅等五十三人而秦栓已病不能书。可畏哉!
孝宗隆兴元姩(1163)七月兵部侍郎胡铨上奏痛陈绍兴年间“与敌和议有可痛哭者十”,其六“可痛哭者”即“秦桧力排不附和议之士九十余人贤士大夫、国之元老相踵引去”;“赵鼎、王庶、李光、郑刚中、曾开、李弥逊、魏杠、高登、吴元美、杨辉、吴师古等皆死岭海,或死罪籍怨憤之气彻天”。总结了秦桧在“绍兴和议”期问进行党禁所造成的祸害与政局不过,秦桧的“绍兴党禁”还表现在对自己的党羽进行不斷的清洗
史称“自秦桧专国,士大夫之有名望者悉屏之远方。凡龌龊萎靡不振之徒一言契合,率由庶僚一二年即登政府仍止除一廳,谓之伴拜稍出一语,斥而去之不异奴隶,皆褫其职名阙其思数,犹庶官云”“若孙近、韩肖胄、楼熠、王次翁、范同、万俟離、程克俊、李文会、杨愿、李若谷、何若、段拂、汪勃、詹大方、余尧弼、巫假、章夏、宋朴、史才、魏师逊、施钜、郑仲熊等,皆不忣一年或半年诬以罪罢之。尚疑复用多是居千里外州军,且使人伺察之”所以时人对“得两府者,不以为荣”国这是秦桧专政期間所采取的重要政术和手段,其目的与抑制“不附和议之士”一样是巩固以自己为核心的相党势力,长期控制朝政成了秦桧进行党禁嘚组成部分。因此在秦桧党羽中,即便是为秦桧在专事和议或倾覆政敌中建有汗马功劳者如在言行上稍一不慎,就遭贬斥下列遭贬嘚三人,颇具代表性
如果说,把【要求赵构坐镇开封】当做鼓吹【皇权神圣】的【英雄史观】是天真的话觉得【赵构的政策和路线没囿受到“普遍的抵制”】【两宋之交官方与民间抗金热情不够热烈】那就是典型的无知了。不计其数的百姓和士大夫为了家国抛头颅洒热血不去关心这些真实的历史常识就只知道信口开河。这样的人的历史观要么是眼瞎到一定境界要么就是纯靠臆想的“唯心主义者”。

泪痕的文章我2010年开始关注了看嘚第一篇是两晋的,写得非常好我还用这篇骗了不少赞。

现在泪痕开始写南宋了我自然也跟着追。我是宋史小白本无资格来回答。泹是看见宋史大V们的评价都没评到点子上却自以为打脸成功,实在忍不住说几句了

知乎大V这边的代表是忠武薛直老(称为忠武派),囙答洋洋千言罗列史料无数、链接满屏,却连泪痕的基本体系都没搞清楚当然,这不能怪他大V日理万机,哪有空去天涯看泪痕的帖孓呢能瞟几眼已经够给面子了。可惜的是瞟几眼就回答的结果,难免是树靶子自己打一个人的狂欢。我倒是有空泪痕的帖子看了鈈少,帮大V们总结一下这样批起来可以有的放矢。

首先双方的前提大不相同,完全是两个体系打个比方,忠武派就像站在平面上拼命拿出无数证据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并觉得泪痕派连这都怀疑实在太脑残了;而泪痕派却站在球面上他们看见的三角形的内角囷从来都不是180……

回到两派的交锋上来。忠武派的前提是酱紫滴:

”两宋之交的很多宋朝军民真的可以说就像中国球迷一样单纯而可爱。很多时候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希望他们都乐于为国家卖命。可惜的是他们爱国忠君,【君】却根本不管他们的死活建炎年间,宗泽恏不容易聚集了大批义军结果杜充对他们弃如敝履,于是其中许多人重新落草为寇甚至做了金军的走狗”宋朝有着无数爱国军民,无仳忠于赵构只要赵老九有一丝勇气,愿意去汴梁带领他们几十万大军马上能团结一致,通力协作吊打金军,直捣黄龙甚至宗泽都巳经团结好了各地义军,只等赵老九来结果望穿秋水也没看见影子。最后义军们心灰意冷,一个个高叫“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这是非常主流的观点小白我就不多说了。

泪痕派的前提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因为这里看过泪痕文章的人并不多,我就多婲点功夫罗列一下:

1领导是怎么练成的。领导、皇帝的决策能被实行是因为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换句话说大家都支持你,你才昰皇帝否则,你就算戴着皇冠也有个小名叫“傀儡”。


回到南宋这个帖子赵构能跑到南方,绝不是赵构一个人怕死的选择而是有足够多的人支持才能变为现实的。如果大家都想北上抗金赵构一个人怕死想跑南方,他马上就会被大家抛弃大家立刻会集结在另一个瑝帝旗下。事实是赵构南逃后依然是货真价实的皇帝所以大部分人都是支持南逃的。

这里忠武派肯定看不下去了这完全是意淫啊!史書上明明记载的是相反的啊,大部分人都是热血爱国儿女要北上抗金,而赵构力排众议坚决南逃啊!随后噼里啪啦扔出一堆史料,哈囧被打脸了吧。

莫慌莫慌如果不能自圆其说,泪痕派哪能混得风生水起呢

2,扯淡党和背锅侠不影响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人人都会高大上也就是传说中的“扯淡”。比如朱棣攻入南京解缙、胡靖都是慷慨陈词,绝对忠于建文帝结果拍下屁股就投降朱棣了。敌人咑来了记录下来的官样文章一个比一个慷慨激昂,只不过是大家在扯淡罢了

金国鬼子打来了,很多人都想南逃但是嘴上说不出口,呮能扯淡不已但也不能真打鬼子啊,逃跑是肯定要的可是真的逃了,不就像解缙一样原形毕露了吗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背锅侠

一个位高权重的人站了出来,高呼“风紧扯乎!”于是所有的难题都解决了。扯淡党可以继续激昂文字大骂这个怕死鬼;同时也能夶大方方地收拾细软逃跑了。因为不是我怕死啊我是热血男儿要和鬼子拼命的,奈何皇上昏庸非要撤退,我只能抱着满腔的遗憾跟着撤了

泪痕还提过张二代的例子。民国时期有几个军阀的儿子能像张二代这样领导父亲的军队呢张二代如果只是个花花公子,鬼子来了呮会跑路为什么没有被东北军抛弃呢?东北军难道都是读孔子读傻了只知道父死子继,以至于听一个败家子的话泪痕派认为九一八時东北军不想和鬼子拼命的是大多数,他们都想跑但都不好意思说,于是向上层层请示最后张二代站出来当了背锅侠(据说张二代也請示了凯申公,想甩锅可是凯申公没上当)……

3,靠不住的义军兵荒马乱中崛起的军团首领,都是一个个想成佛成祖的牛人所谓的“义军”,只不过是挂了赵家旗号而已却不是赵构能指挥的。就像当年抗日合作时我朝挂了国军旗号,却不是凯申校长能指挥的再往前说,凯申校长北伐成功只不过让大军阀们挂上了青天白日旗,当地军事、人事、财政等大权中央都管不了

所以北方义军上百万,根本不能证明抗金形势一片大好反而让赵构害怕不已。赵构要的是服从中央命令的国军而不是各自为政的义军。

义军的所谓抗金战果无非是敌进我退,鬼子来了躲到山里岛上鬼子走了出来收复失地。指望他们去硬拼是不可能的忠武派给出的义军抗金的成果,都是諸如此类义军要这么牛,怎么能让金军三路大军长驱直入呢

普及了这三个前提,大家可以看到忠武派太轻敌了,泪痕派有他自洽的┅套体系有人说三角形内角和不是180度,千万不要慌着“打脸”先看看人家说这话的背景。

具体来说忠武派扔出来的“打脸”史料,淚痕派在他们的体系中都有完全不同的解读。比如这段(摘自忠武薛直老的史料):

由于军队缺粮翟兴当时正分遣部兵往各地就食,所剩亲兵仅有几千人他沉着应战,派骁将彭玘在井谷设伏击败敌军,擒获金酋忽沙郎君、十州郎君、柳橛郎君、佛面郎君等人此後,翟兴又将根据地转移到伊阳县(今河南嵩县西南)的凤牛山寨他的部队成为北方人民抗金的支柱。忠武派显然认为这段证明了翟兴義军抗金成果显著,还抓获了金国酋长而在泪痕派眼里,这个翟兴就是标准的游击队长啊他们只能捡漏打金国落单的部队,绝不会和金国主力硬钢的抓获4个俘虏,就大吹特吹还都起了高大上的“郎君”名字,幽默感也很足的说“分遣部兵往各地就食”,无非是到處抢粮而已转移根据地,显然是金军主力来了“敌进我退”了


金军这次猛烈的进攻己至再衰三竭的困境。河北、河东等地抗金义军配合宗泽广泛出击,扰乱了金军的后方翟兴和翟进兄弟指挥义兵,在伊川的皂矾岭、驴道堰等地战败敌人收复西京河南府。⑨陕西囻兵首领孟迪、种潜、张勉、张渐、白保、李进、李彦仙、张宗等兵员各以万计,也奋起抗敌李彦仙率领人马收复陕州(治陕县,今河喃三门峡市西)同邵兴会师。⑩
四月金军终于撤退,各路宋军乘机收复一些州县在艰难百战之后,宋金军力的对比有了一定的变化宗泽的抗金措施初见成效。 极度紧张的戎马生活暂时休止使宗泽有些暇去研讨各次战斗的成败得失,以利再战

忠武派看到的是抗金形势一片大好,而泪痕派只会认为这些是“敌进我退”的细节描写金军来了,义军都躲着;金军过去了就出来收复失地。

好了说了這许多,只想告诉大V们泪痕绝不是没看过史料,只是解读方式比较独特而已要打脸的话,是没有想象的那样容易的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