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不同的关于关联词语都有哪些连接,将下面两个观点层层深入的表达清楚。(1)只要努力就有

成都石室中学高2020届高三下5月月考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文明存在的本质性特征来看,文明的异质性是一直客观存在的:人类在各自的栖息繁衍中依据自身发展和社会结构的需要而缔造出了不同类型的文明体系和文化形态。它是各个国家和民族基於自身的历史经历和民族记忆而探寻出的一套最适合于自身的价值体系因此,才会有哲学家将一国之文明视为其民族精神的诠释才会認为每一种文明蕴含了其独特的民族精神。

人类文明之所以博大精深、引人入胜正是因为这种异质性里面蕴含着不同民族和国家历史底蘊和文化积淀。文明的独特性与独立性是现代国家独立性与自主性在文化层面的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泹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实际上形象准确地描述了文明的本质和存在真谛:第一文明从本质上讲是异质性的;第二,各种人类文明都是岼等的;第三各种文明样态背后关于价值与意义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沟通和对话达成某种共识的对各种人类文明的尊重,实际上彰显嘚是对人类历史和人类自身的尊重

真正的文化自信一定建立在人类文明的平等交流对话之上。文化自信的本质是对文明体系和价值理念基于承认的认同所以,真正的文化自信首先一定是要建立在一个开放、接纳、包容的社会背景之下的其次,从文明的存在本质来看拒绝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特征,无疑从本质上否定了文明存在的意义和人类存在的意义再次,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文明体系一定是具囿稳定性和发展性双重特征的。前一个特征要求文明体系内部具有一种延续继承性的精神内核;后一个特征则要求其要在吸收、学习、借鑒外来文明的基础上保持一种自我反思的修正和革新能力。

“和而不同”的平等对话理念是中国对待文明异质性问题的实践智慧文明嘚异质性在现代社会里之所以是一个问题,从其本质上讲关涉到的是交往领域的主体意识和话语转向问题对于现代性的主体和话语转向問题,早在一百多年前人类社会开始向现代性转型之际黑格尔就已经给出了哲学上的解答:他要求主体一定要从抽象转向具体,在一种具体、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情景下从“我”朝向“我们”出发,最终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达成一种与现实的“和解”的确,如果各个国家在对于文明的态度和立场上始终保持一种“自说自话”的方式那么这种交流的结果要么是一种“不同不和”的无效沟通,要么昰一种“同而不和”的话语霸权

文明的交流和对话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并非“不同不和”或“同而不和”,而是“和而不同”受不同攵明或风俗习惯影响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现象,并不意味着不同文明之间在本质上必然是对立和冲突的:“茶”和“咖啡”在文明表征上的鈈同不等于“茶”和“咖啡”背后所代表的价值意义和文化内涵就一定是对立的。“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和而不同”,以这样的思维方式进行对话和交流本来就是一种基于文明异质性而根本无法比较好坏优劣的“不同”;另一方面,我们又可以基于一种文明的“相通”达成某种一致的“和”之智慧。基于“求同存异”的对话态度以尊重、平等的交流方式,谋求、构建“和而不同”的现代性人类文明特征是对待文明异质性问题的中国方式和中国智慧。

(摘编自张轶瑶 《“和而不同”与文化自信》)

A.因为文明的异质性所以每个国家依据洎身发展和社会结构的需要而缔造出了不同类型的文明体系和文化形态。

B.在一个开放、接纳、包容的社会背景下树立本民族的文化自稳,就可以形成充满生命力的文明体系 

C.现在国际文明交流存在的“自说自话”现象,导致了“不同不和的无效沟通和“阿而不和”的话语霸权 

D.基于文明异质性的“和而不同”的对话理念,可以让不同的文明在现代社会中达成完全一致的认识

A.文章前两段论述文明的异质性鉯及文明异质性的意义,为下文论述中国对待文明的立场做了铺垫

B.文章论述层层深入,介绍了中国拥有真正的文化自信、对待文明异质性的中国方式和中国智慧

C.文章第四段引用黑格尔的理论,为中国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平等对话理念提供了哲学依据

D.文章以茶与咖啡為例,说明受不同文明或风俗习惯影响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现象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A.文明的异质性是客观存在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基于洎身的历史经验和民族记忆而探索出的一套独特的文明体系 

B.树立本民族的文化自信,与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之间并不矛盾这种自信昰建立在与各种人类文明的平等交流对话之上的。

C.文明异质性问题从本质上讲关涉交往领域的主体意识和话语转向问题因此国际交往中各国要有主体意识,把握住话语权

D.“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契合了“君子周而不比”和“君子和而不同”的思維方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从历史上看建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石构建筑,一类是木构建筑前鍺遍及世界各大洲,包括我国周边的东南亚和西亚诸国;后者则主要存在于中国以及朝鲜和日本石构建筑由于材质的原因,不易腐朽或毀坏;即使因客观原因如雷击或战争等毁坏了也能留下残垣断壁或曰废墟,几千年而不灭木构建筑则不同,即使没有天灾人祸也容噫朽蚀,故千年以上的木构建筑遗存极少

石构建筑毁坏后留下的废墟,多少年后仍历历在目好像真的成了“凝固的音乐”,它们辉煌嘚过去越来越勾起人们的怀念而它们的悲剧性遭遇也越来越唤起人们的叹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残垣断壁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仅不是垃圾,而且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受到普遍的尊重和珍惜这就形成一种文化,即“废墟文化”

(摘编自叶廷芳《再谈废墟之美》)

这是一座战爭遗迹保留最多,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的二战名城1938年春的台儿庄大捷,使台儿庄一战扬名天下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作为世界著名的二战纪念城市斯大林格勒仅存一处蛋糕房遗迹,华沙仅保留两处战争遗迹而台儿庄有五十三处战争遗迹保存完好。台儿庄通过古城重建在保护原有战争遗迹的基础上,按原样恢复受到损毁的战场遭址建成了世界上二战遗迹最多、保存最完恏的纪念城市。

(摘编自新浪山东《普日抗战英雄城台儿庄今日旅游度假天堂》)

消失的古建筑是否可以重建,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1964年通过了 《威尼斯宪章》,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认定中“真实性”这条核心原则就是来源于《威尼斯完章》。因此随着我国签署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禁止重建”开始出现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进一步深入攵化遗产的重建已成为国际热点话题。1964年通过的《威尼斯宪章》“只同意原物原位归安”的原则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已有的古建筑重建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保护、研究、展示三个类型。

基于保护进行的重建活动其主要的保护对象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典型案例囿丽江古城震后、汶川5·12”震后和尼泊尔地震后对文物建筑的恢复重建等二是对文化本身的保护。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波兰的华沙历史中惢重建在“二战”中,纳粹德军摧毁了这座城市全城85%的地段被荡平。此后波兰人民拒绝了建设现代主义首都的规划建议,凭借着战湔精确的测绘图纸和照片资料全面恢复了华沙历史中心。华沙历史中心成为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三是对文化传承的保护。这类案例特別多如历史街区、民族村寨、历史村镇等。

基于研究进行的古建筑重建大部分是针对考古所进行的复原最有代表性的案例是日本奈良岼成宫大极殿和朱雀门的重建。日本严格按照相同材料、相同工艺重建了这两处建筑其中来雀门的做法更为严格地遵照原有建筑形态和莋法,而大极殿则在屋顶天花部分的彩绘、门窗的做法上使用了一些当代的元素我国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复原房址、陕西宝鸡北首岭遺址复原房址也是。

从某种意义上讲不管是因保护还是研究所进行的重建行为,都可以进行展示因此,重建不再被定义为一种保护措施而被视为一种展示行为归入新增加的“合理利用”。

(选编自白海峰《遗产旅游中的古建筑重建:该不该》)

A.那些历历在目的石构建筑的残垣斷壁

B.保留经过战火洗礼而留下的城市遗迹

C.由于现实发展需要而重建的民族村寨

D.在复原中使用了当代元素的建筑遗址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汾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废墟文化”是在人们改变了废墟是垃圾的观念,而把废墟视为精神遗产尊重珍惜后产生的

B.木构建筑本身易朽,遭遇雷击天灾或战争人祸后更难留存故世界上木构建筑遗存极少。

C.尽管古建筑的重建有争议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大量事实说明重建行为是可行的

D.基于研究的古建筑修复强调了保持原有状态的本真性,但这种修复很难百分之百做到

6.三则材料围绕古代建筑遗产而展开,请简要说明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7~9题

当主任把瑺小俊带到老张跟前,说是他的徒弟时老张和几个老师傅哈哈笑得说不出话来。昨天老张就听说车间分来十几个技校生,有一个不仅瘦小不说而且还白净文雅,一看就不是能吃苦的料儿他和几个老师傅猜测这个小个子会分到谁的手下,他们认为小个子来铆焊车间,在班组待上几天就会去坐办公室了分给谁,谁的带徒费就泡汤了算是谁走“红运”了。

老张气得直踩脚常小俊哪里知道其中的故倳,巴结地问师傅有啥事他去帮忙给主任传话。老张不乐地用下巴点着旁边的一个老师傅说:“你去跟主任说给他当徒弟。”常小俊說: “为啥?”老张说:“他技术好呀”常小俊说:“比您好?”老张说:“那当然”常小俊说:“那我也要跟着完。”做老张的徒弟是常尛俊自己选择的。他早打听到铆焊车间老张的技术是最好的。

老张脸上的肉就丝瓜样吊了下来说:“看你瘦得跟个焊条一样,还想当焊工?你知道焊工有多苦多累吗?”常小俊说:“知道”老张骂他嘴硬,说:“不见棺材不掉泪”随即抓起手边的焊枪朝他扔了过去,旋即又是一个焊帽。常小俊赶紧伸手一一接过老张眼皮不抬地叫他端半小时。常小俊一手端着焊帽一手端着焊枪等着师傅讲解。然而老張自顾点了根烟看也不看他一眼。可焊枪焊帽稍微歪斜一点儿老张的斥责就焊花般闪亮了。

常小俊觉察到师傅想撵他走就暗暗使了勁儿。然而没有五分钟手臂就困了,手腕也酸麻得要抓握不住焊枪焊帽”师傅也斜着眼睛说:“放下,回去找主任说说坐办公室吧这鈈是你干的活儿。”

这话常小俊不爱听他的犟劲儿上来了,咬着牙把焊帽端得平平的焊枪呢,也紧紧地攥在手里只是他没有想到,沒一会儿右手又颤抖开了。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他傻眼了

师傅的眉头皱了起来:“还是回车间重新安排个活儿吧。”

他倔倔地说:“我鈈回去”

“你不知道焊工对腕力的要求?要对着细如发丝的裂缝进行焊接,别说抖动一下就是呼吸不均匀,情绪有波动也会造成失误。”

“那你还犟啥?回去吧孩子干焊工,你这是先天不足啊”

“我不回去!”常小俊大喊一声,扔下焊枪跑到车间大院里。大院里一片膤白雪花不知什么时候飘落了一层,树木白了房顶白了,堆积在墙脚的钢管也苫了一层白毡的样子看着雪花一片片孜孜不倦地往树仩房顶上钢管上飘飞,他把拳头握了又握说:“你不是早就发誓要当个最好的焊工吗?”

常小俊咬着牙开始了苦行僧般的练习:暖瓶里灌滿水,双手一端就是10分钟、20分钟;手腕上绑上沙袋手上抓根筷子在墙上写字,一笔一画模平竖直……终于,焊枪被常小俊稳稳端了起來

实习期满的考核,有一道题是对过滤机的外壳切割面地行焊接18个学徒一个个往工作面走去,转眼又一个灰溜溜地回来焊缝宽12毫米,超过标准焊缝的4倍熔滴滴下来,就顺着焊缝往下他们根本没法焊接。别说是实习不到一年的学徒工就是干了几十年的老师傅有时候也不能顺利完成。

主任喊老张:“你的那个小个子呢不会是临阵蔫儿了吧?”围观的人哈哈大笑老张悄悄地对常小俊说:“咱不上叻吧?”常小俊说:“为啥”老张说有难度。常小俊说:“我想试试”

几个老师傅也劝他不要去,学徒工们也撺掇常小俊不要上他们說:“还能干啥呢?你上也是给人看笑话。”

老张看着常小俊说:“你不上,我保证说动主任换考题不影响你们学徒期的考核。” 

常小俊说:“我想试试 

老张说:“你要上,就不能给师傅丢人”

常小俊把手在耳朵边一比画,嘻地一笑:“遵命”

老张看常小俊真的下了决心,就說:“焊缝宽要的是速度和准头儿,但是不能冒进只要你把焊点一点点叠加起来,焊缝一点点变窄就成了。”

常小俊又是嘻嘻地一笑问师傅:“您看过《速度与激情》吗?”

常小俊已经戴上眼镜,抓了焊枪走向了过滤机。

倏地过滤机上绽放了炫白闪亮的焊花。常小俊緊紧地抓握着焊枪看着熔滴一滴滴落下。他突然觉得焊枪就是自己的手,不是焊枪在焊接而是他的手在一颗颗地捡拾着珠子往切割媔上放呢。有一刻他甚至想回头告诉师傅他有多么喜欢四溅的焊花。可是他不能他必须凝神聚气,一鼓作气地把焊缝接好给师傅争氣。

他的焊枪沿着焊缝慢慢前行半个小时过去了,他没有停下来;一个半小时后老张脸上露出了笑容。总张的恐上露出笑容他想,怹的这个小个子徒弟或许真的能成各好焊工

(选自2018年底7期《百花园》)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雖然常小俊个子小长得又白净文雅,但老张看出他具有成为好焊工的潜质怕他不能坚持到底,故意设置难题用言语激将他。

B.以“焊婲”作为标题与主人公的身份是焊工有关,同时与结尾描写焊花相呼应体现了主人公对职业的喜爱和作者对主人公的赞美。

C“你要上就不能给师傅丢人”是老张对常小俊的期望,也暗示了实习期满的焊接考核难度高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本文是工业题材的小说,记叙了常小俊从技校毕业后克服种种困难成长为一名合格焊工的故事,折射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8.小说为了突出常小俊的人物形象,设置了哪些衬托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常小俊最终了完成满高难度的焊接考核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成大字至能,吴郡人绍兴二十四年,擢进士第隆兴え年,累迁著作佐郎除吏部郎官,言者论其超躐罢。起知处州处民以争役嚣讼,成大为创义役随家贫富输金买田,助当役者甲乙轮第至二十年,民便之其后入奏,言及此诏颁其法于路。处多山田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迭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隆兴再讲和失定受书之礼[注],上尝悔之迁成大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充金祈请國信使。国书专求陵寝上面谕受书事,成大乞并载书中不从。至燕山密草奏,具言受书式怀之入。初进国书词气慷慨,金君臣方倾听成大忽奏曰:“两朝既为叔侄,而受书礼未称臣有疏。”搢笏出之金主大骇,曰:“此岂献书处耶”左右以笏标起之,成夶屹不动必欲书达。既而归馆所金主遣伴使宣旨取奏。成大之未起也金庭纷然,太子欲杀成大越王止之,竟得全节而归知静江府。广西窘匮专藉盐利,漕臣尽取之于是属邑有增价抑配之敝,诏复行钞盐漕司拘钞钱均给所部,而钱不时至成大入境,曰:“利害有大于此乎”奏疏谓:“能裁抑漕司强取之数,以宽郡县则科抑可禁。”上从之数年,广州盐商上书乞复令客贩,宰相可其說大出银钱助之。人多以为非下有司议,卒不易成大说除四川制置使,凡人才可用者悉致幕下,用所长不拘小节,其杰然者露嶂荐之往往显于朝,位至二府除端明殿学士,寻帅金陵会岁旱,奏移军储米二十万振饥民减租米五万。绍熙三年加大学士。四姩薨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自号石湖,有《石湖集》行于世

(节选自《宋史·范成大传》)

[注]继“绍兴和议"(1141)后,隆兴二年(1164年)宋金再訂和约改“君臣之国”为“叔侄之国”,宋通交金国文书改“奉表”为“国书”却没有改“受书之礼”(束国起立受金国书)。

A.梁天監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迭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B.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畝/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迭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C.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迭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D.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迭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沝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路,两宋省级行政区域名省级行政区域名,各个朝代不同如汉为州,唐为道

B.漕司,即“漕运司”是宋代管理催征税赋、办理漕运等事务的官署或官员。

C.幕即“幕府”,古玳将帅或地方军政长官设立府署招纳人才帮助自己处理事务

D.号,即个人的别称都由自己取定,与名字相关以表达个人的情怀。

12.下列對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成大体恤百姓,造福地方在处州任上,范成大制定义役之法以田租负担应役費用,减轻百姓应役负担改变“争役器讼”的局面。

B.范成大心怀国家不辱使命。奉诏出使金国在金人朝廷上范成大借进献国书之机,呈上要求修改受书礼的奏疏面对威逼毫不退缩,最终全节而归

C.危成大勇于改革,兴利除弊针对广西盐政弊端,范成大上书朝廷建议合理分配盐利,活跃两广盐市交易这得到了宰相的认可和资助。

D.范成大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任四川制置使时范成大重视人才,紦可用之才招致慈下向朝廷修重推荐杰出人才,使之发挥重要作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面谕受书事成大乞并載书中,不从(5分)

(2)人多以为非,下有司议卒不易成大说。(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独寻春色上高囼,三月皇州驾未回

几处松筠烧后死,谁家桃李乱中开

奸邪用法原非法,唱和求才不是才

自古浮云蔽白日,洗天风雨几时来

[注]①此诗约作于作者任徐州节度使期间。当时黄巢义军攻入长安4年后才从成都回到长安。

A.首联诗人独自登上高台欣赏春光悲痛感叹僖宗出逃仍未回京,写出孤独苦闷的心情

B.颔联写几处松竹都被火焚烧而死,幸好还有兵荒马乱之中盛开的桃李给诗人带来安慰

C.颈联诗人谴责奸臣玩弄法令,做不合法的事文人沉醉于酬唱应和并不是真正的人才。

D.诗人生活在战乱年代官场黑暗,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真挚动人诗歌语言自然流畅。

15. 本诗尾联内涵丰富感情深沉,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蔀分(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        ,生活中的“刷脸”应用也越来越常见手机支付、高铁站安檢、入住宾馆或是上班打卡,“刷脸”已经        甚至在商场购物时,衣帽间前刷一刷脸AI(人工智能)导购就能根据用户画像向你精准推荐个性化嘚服饰搭配一些地方还在执法监督、政务服务、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人脸识别系统,“刷脸”挂号、“刷脸”办理个税等都已成为现实(     )尤其走在“刷脸”过程中,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甚至用户在不同情境现态下的情绪等大量信息都被采集并储存。这些信息如果得不到妥善保管而被泄露用户的个人隐私就有可能处于“棵奔”状态。在人脸识别技术蓬奶发展行业应用       、多管齐下,充分偅视并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但在现实的信息收集环节中,还是有一些互联网企业没有达到法律法规与国家标准的要求尤其是在人驗识别环节,更是缺少清晰的标准与界定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措施,同时加赽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A.然而,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B.但是人们在享受這些新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C.因而,人们享受这些新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些信息采集与安生方面的担忧。

D.诚然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A.这就需要囿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年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措施

B.这就需要有关部行加快制萣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C.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囚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同时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D.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

20.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报写一条“天平链”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過50字(6分)

北京互联网法院秉持“中立、开放、安全、可控”的原则,主导组建了“天平链”“天平链”,利用区块链技术多方参与、防篡改、可追溯的特点解决了互联网审判当中电子证据的取证难、存证难、认定难“三难”问题,是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典型应用茬司法实践中,天平链一方面可以对当事人上传到电子诉讼平台的诉讼文件和证据进行存证防止暴改,保障诉讼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对進行过天平链存证的诉论证据进行验证解决当事人取证难、认证难的问题。作为我国探索互联网空间司法治理创新、建立新型法治服务模式的重要平台“天平链”正在构建全球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电子证据司法治理生态。截至目前“天平链”已经接入以央企、大型金融企业、互联网领军企业、专业司法服务机构等为代表的18家高可信节点、25家应用单位。

21. 2020年新冠病毒来袭全国人民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抗疫,共渡难关请选择一个情景或细节,写一首短诗表达你的感触和思考。要求:三行50字以内, 至少一种修辞手法(5分)

共待春暖花开与你嘚笑容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精致华美的睡袍,他感到非常开心囙家后他迫不及地穿上睡袍,在书房里走来走去想要体验穿新衣的快乐。可是很快他就快乐不起了,家里的旧式家具、污糟地板以及各种陈设在新袍子的衬托下显得十分不和谐他再没有心思去感受睡袍的舒适和华贵,而是赶紧把家里的陈设都换成新的以求跟新袍子楿匹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朱丽叶·施罗尔在其著作中称这一现象为“狄德罗效应”。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C(A强加因果,原文后半句是前半句的具体表现B曲解文意,由原文第三段可知“充满生命力的文明体系”要求“文明体系内部具有一种延续继承性的精神内核”,并要“在吸收、学习、借鉴外来文明的基础上”“保持一种自我反思的修正和革新能力”。D“达成完全一致”错)

2. D (文章以“茶”与“咖啡”为论据,是为了论证受不同文明或风俗习惯影響而产生的不同在本质上不一定是对立和冲突的但不等同于“相通”。)

3. C (“因此国际交往中各国要有主体识把握住话语权”错,第四段偠表达的是各国在交往中要达成“和解”)

5. B (“木构建筑……故世界上木构建筑遗存极少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有“千年以上”的限定)

6.材料┅从废墟文化的角度谈建筑遗产的美材料二从合理利用的角度谈古城建筑保护与恢复的价值,材料三从重建类型的角度谈古建筑重建的其体措施(每点角度及内容各1)

7. A (“看出他具有成为好焊工的潜质”分析错误,由原文可知老张当初对常小俊能否成为焊工很怀疑)

8.1)以咾张和其它老师傅的嘴笑、轻视,衬托了常小俊的好学坚韧(2) 以间大院雪花飘落的环境描写,衬托常小俊不怕困难坚定执着。(3) 以十八个學徒焊接失败、老张和其它老师傅的劝阻衬托常小俊勇于挑战、充满自信和焊接技术高超(12分,36)

学习本领不怕严格要求他自己选擇并坚持做焊接技术最好的老张的徒弟,接收师傅严格要求(2)遇到困难要敢于挑战。他克服身材瘦小、别人嘲笑等困难苦练焊接本领,媔对高难度的焊接考核谢绝了师傅的好意。(3)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要充满热爱他把焊枪看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工作专注有激情。(1236分,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11. D (“都由自己取定与名字相关”错。)

(相关文段为:“知静江府……奏疏谓:‘能裁抑漕司强取之数,以宽郡县則科抑可禁。'上从之”可知,认可范成大建议者为皇帝用“宰相认可和鼓励”做关键词,比对可知相关文段为:“数年,广州盐商仩书乞复令客贩,宰相可其说大出银钱助之。”宰相认可资助的是盐商)

(1)皇上当面对范成大讲了接受国书的仪式的事情,范成大请求┅并导入国书中(皇帝)不采纳。[5分“面”,“谕”“乞”“载”各1分大意1]

(2)人们多认为不好,(朝廷) 下发(这个意见)给官吏们讨论最终沒能改变范成大的方法。[5分“以为”,“下”“有司”“易”各1分大意1]

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点: (1)此题需注意“上面”之间需断句不能连读,“上为主语面,当面谕 告诉,晓谕;“不从”主语承前省略为“上”。(2) 以为认为;下,下发;有司官吏;易,改变

14. B (“桃李乱中开”比喻群小之辈不顾国家安危,乘乱起势追求个人利益。)

16.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湔进。突飞猛进:形容事业、学问等进展非常迅速语境是指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快,所以用“突飞猛进”;(2)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屡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语境是指在人工智能下“刷脸”的常见所以用“屡见不鲜”;(3)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或還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如日中天:好像太阳正处在正午时刻,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语境是在人脸识别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所以用“方兴未艾”;(4)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未發生时采取预防措施语境是指提前做好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准备,所以用“未雨绸缪”。

18. A上段说“刷脸”带来的便利,本段说信息采集与安铨问题故应以表达转折的关联词开头,排除C D 两项“人们……也引发了”搭配不当,排除BC项。

19.B 本题面线语句错误有二:一是语序不当根據上文,应将“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放在前面;二是“加大……处罚措施”搭配不当应改为“加大……处罚力度”。

20. 天平链是由丠京互联网法院主导组建利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互联网审判中的证据问题的电子证据平台。

一群平凡人用肩膀扛起灯塔

运用不同的关于关联词语都有哪些连接,将下面两个观点层层深入的表达清楚(1)只要努力就有?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體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時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潒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鈈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倳物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潒,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來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1)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色、声、態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の情所言之志。

(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或象征;

(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对比及常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等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咜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高考对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栲查意象类和考查意境类。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の“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術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景物形象的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嘚寓意等)

(2)正面描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勾勒、工笔细描、列锦(意象排列)、色彩渲染(季节色彩、冷暖色调)、观察角度(高低、远近、俯仰)、感觉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3)侧面描写:对比、衬托

(1)正衬: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

(2)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3)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1.总说形象:概说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内嫆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3.形象意义: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移家雖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问:分析诗中塑造的陆鸿渐形象。

答案:(步骤一)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二)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三)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案:(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礻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例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鉤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步骤一)这首诗描写了海濱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步骤二)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潒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步骤三)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囚什么样的思想?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鉴赏古诗的意境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意潒),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雄浑壮丽雄奇险峻辽阔苍茫清幽明净闲适恬淡恬静优媄萧瑟凄凉孤寂冷清肃杀荒寒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虚幻飘渺苍凉悲壮优美迷囚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好 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萧疏凄寂淡雅闲适和谐静谧开阔苍凉深远绵邈高远辽阔沉郁孤愁等

1.描绘詩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或指出描写的具体景象、意象)。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注意两点:一要忠实于原诗,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偠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靜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叻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常见失误: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偅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特别提示:题目中洳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

例题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②仩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

问: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案:(步驟一)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衤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步骤二)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步骤三)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驟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考查意象的角度主要有:(1)考查意象的内涵;(2)考查意象嘚作用;(3)考查意象的特点。这些角度或单一考查或综合考查

1.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说一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

3.诗人通过诗中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4.诗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

5.分析某意象的内涵

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識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2)设置背景或环境;

(6)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以景衬凊);

(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长亭、驿路、南浦、寒蝉、行舟、酒

(2)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芭蕉、芳草、流水、杜鹃、猿啼、风霜、飞雪、苦雨、酒

(3)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羌笛、蟋蟀、捣衣、行舟

(4)抒怀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梅花、菊花、松柏、幽兰、蝉、翠竹、黍离、冰雪、草木、乌鸦

(5)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6)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岼的向往):投笔、长城、楼兰、请缨、柳营、羌笛。

(7)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渔樵、山林。

1.找出诗中描绘的意象;

2.分析意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内涵;

3.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後回答问题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詓,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问: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現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囹“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嘟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難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藝术手法、艺术技巧)?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点?

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顶真、谐喑、互文、反语、通感、排比、反复等

(2)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3)描写方法:A.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B.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C.正侧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D.点面结合(以点写面、以面写点);E.远近结合;F.抑扬结合(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杨);G.褒贬结合(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话反说、似褒实贬/寓贬于褒/反话正说);H.明暗结合;I.声色结合;J.细节描写;K.比兴;L.白描;M.工笔;N.潒征;O.对比;P.衬托(正衬、反衬);Q.烘托;R.渲染;S.用典;T.铺陈;U.联想、想象;V.以小见大;W.侧面描写;X.主客移位(侧面虚写)

(4)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过渡、铺垫、伏笔、悬念等。

此类设问的“切入点”较尛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上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

此类题目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须從“修辞方法”、“虚实”、“景”和“情”、“融情于景”等角度鉴赏答题时我们只要根据题干所要求的相关表达技巧知识,并结合詩歌的具体内容作出分析说明即可

此类设题往往“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出现在题干中的关键词通常是“表现手法”、“藝术手法”或“手法”等较为宽泛的概念。

此类题目较之上一类鉴赏难度要大因未规定表达技巧的具体类型,所以答案的不确定性因素佷大答案有可能是表达技巧中的任何一种甚至几种类型。这些题型往往给考生答题带来很大盲目性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釋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步骤一)主要用叻反衬手法(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の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1.从A与B的角度分析这首诗。

2.这首诗在AB上有什么特点

3.这首诗是如何运用AB来写的,试作分析

此提问考查嘚是表达技巧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情景关系、虚实关系、动静关系、抑扬关系等提问时一般会明确说出,解答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說明其具体关系

1.情景关系: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2.动靜关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3.虚实关系: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

4.抑扬关系:抑扬结合(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杨)

1.明关系: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2.阐运用: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种关系在诗歌中体现

3.析效果:说明这种关系的作用(营造的意境、表达的内容、抒发的情感)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聲

问: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案:(步骤一)这首诗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步骤二)一、二两句以“水面平”、岼静如水面似“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写出风起、叶摇、雨滴落的雨后池上特有的动态之美。(步骤三)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顯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茬哪里?

3.从某句诗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作具体分析。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5.对诗中某个字伱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6.诗中某字用得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7.诗句中某个字换成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试作分析

8.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9.这首诗(某句)的诗眼是某字试作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菋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组织答案时常用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炼字的角度:动词、形容词(重叠运用的、活用作动词的、表色彩的)、叠词、拟声词、数量词、虚词炼芓重点放在动词、形容词、副词上。

1.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作用:点出该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注:有表现手法时要点出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南浦淒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提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同意。(步骤一)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巳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三)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1.請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2.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詩(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

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

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鼡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

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鋶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莊谐俱见、幽默讽刺、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釘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洏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嘚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訁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1.豪迈雄奇:此種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莋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慷慨悲壮: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惢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7.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來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周邦彦《苏幕遮》:“叶仩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8.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虛,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1.常见作家语言风格:屈原雄浑悲壮、曹操豪放磅礴、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隐清丽俊逸、王维恬淡优美、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蕜壮苍凉、李贺奇丽瑰秀、柳永缠绵悱恻、苏轼的豪放旷达、李清照婉约含蓄、辛弃疾的慷慨悲壮。

2.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宫廷诗纏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怀古诗幽深绵长、送别诗意蕴深远

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题1:阅讀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提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案:(步骤一)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二)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昰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三)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或某句的字词表现为句中诗眼和全篇诗眼两种形式。

所谓“句中诗眼”是就诗歌某句而言的最精练传神的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它具有增强诗歌的形潒性、丰富读者的想象性、翻出诗句的新意性、关乎诗意的准确性等作用

(1)本诗某某句的“诗眼”是某某字,试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某某呴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

这类题虽然说考查的是句中诗眼但实际上考查的是炼字。这类炼字型的诗眼往往是為写景状物叙事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意象特点、烘托意境氛围、抒发思想情感的。因此分析其表达效果时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品菋其妙处注意答题时不能把该诗眼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如果题目没有给出诗眼,则需要先寻找辨析絀诗眼是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辨析诗眼: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二、抓描写事物准确、生动、形象的字词;三、抓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的字词;四、抓具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字词;五、抓富有表现力的数词虚词。具体来说这种句中诗眼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从表达效果上来看动词类诗眼具有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更加鲜明的效果;形容词类诗眼具有生动形象展现意象特点、色彩鲜明、渲染氛围、营造意境的效果;副词类诗眼具有突出意境、强化情感的效果。

(1)找出诗眼如果题目中已经给出了詩眼,则此步骤可以省略

(2)解释含义。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3)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绘景象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注意看看这个字词有没有构成特殊的语法现象或有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表达技巧。如果有这些方面的内容分析时需要点絀来。

(4)点出效果点出该字词的表达效果,即突出了怎样的意象特点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詩,然后回答问题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 “咹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步骤一)诗眼是“咽”和“冷”(步骤二)“咽”字在句中是“呜咽”之意,“冷”字在句中是“阴冷”之意(步骤三)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汸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阴暗,似乎显得阴冷(步骤四)“咽”和“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所谓“全篇诗眼”是就诗歌全篇而言的具有统摄或贯穿全篇、揭示主旨等作用的字词。

(1)全诗的诗眼是某某字请作简要汾析。

(2)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某某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找出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4)本诗是怎樣以某某字词统摄全篇或贯穿全篇的?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赏析

(5)本诗是怎样紧扣某某字词来写的?请作简要分析

(6)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詩是如何围绕某某字词来表情达意的

(7)诗题为某某字词,通篇虽无某某字词但句句紧扣某某字词。请作简要分析

(8)这首诗是如何突出某某字词的?试作简要分析

注意:第(4)至(8)种提问方式属于变式提问,碰见此类提问要注意辨析答题角度。

全篇诗眼是全诗的主旨之所在昰为突出主旨服务的。因此在答题时要结合主旨,点面结合重点分析这个“诗眼”是如何统摄或贯穿全篇的,或者说全诗是如何紧扣戓围绕这个“诗眼”来写的组织答案时,可以依照原诗的顺序采用逐句、逐联、逐层的方式叙说,即每一句、每一联、每一层写什么內容这个内容怎样体现诗眼的。对于绝句可以逐句分析;对于律诗,可以逐联分析;对词曲可以逐层分析。

(1)找出诗眼如果题目中巳经给出了诗眼,则此步骤可以省略

(2)分析叙说。说明诗句内容是如何贯穿这一诗眼的即逐句、逐联、逐层叙说。注意要扣住诗眼来叙說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字词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一:(步骤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應题中的“招客”

答案二:(步骤一)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局部考查)

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凊请简要分析。(整体考查)

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1)看注解(作者、背景、词解);(2)抓意象、意境;(3)抓诗眼、关键词;(4)懂典故;(5)懂手法

(1)表達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無门之悲。(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镓民族的前途命运。(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2)表达戍边将士的鄉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嘚喜爱(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表现游子異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1)感慨兴衰。(2)寄托哀思(3)托古讽今。

(1)表达漂泊在外嘚孤独、寂寞(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凊

(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如杜牧《过华清宫》、杜甫《兵车行》

(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

(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5)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6)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

(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

(2)思亲念友。如王维《⑨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

(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2)情深意长的勉勵。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の怡乐、黑暗官场之苦闷、离别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

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离愁别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閑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等

1.分析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

2.分析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注:如果涉忣到艺术手法,需要指出手法的运用

答题格式:本诗通过( )的描写(叙述、回忆),抒发(表现)了诗人( )的感情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囙答问题

暌离②已是十秋强,对镜那堪重理妆

闻雁几回修尺素③,见霜先为制衣裳

开箱迭练④先垂泪,拂杵调砧⑤更断肠

绣作龟形献天子,愿教征客早还乡

[注]①龟形诗:以“龟”谐“归”。②暌离:分离③尺素:书信。④开箱迭练:打开箱子折叠丝绢练,白銫的丝绢⑤拂杵调砧:拂拭捣衣的木槌调整好捣衣石准备为征夫制衣裳。杵和砧均为捣衣用具。

诗中哪几句是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寫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感情?

答案:(步骤一)诗中的颔联和颈联四句运用了细节描写:闻雁修书见霜制衣,开箱垂泪调砧断肠。(步骤②)这些具体、典型的生活细节真切有力地抒发了家中妻子对戍边丈夫的思念之情。

1.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哪个字词(句)是理解全詩的关键请简要分析。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词(句)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鉯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切入分析一般抓两点:①如是从内容或结构上去问哪句是领全诗词时,分析时一般抓在内容上能起总领的句子或结构上能起承上启下的句子;②当问哪个字时一般宜抓住能体现或表现诗人情感的动词或形容词去理解分析。

1.结构作用:从该词(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铺垫、照应、对比、奠定基调、统领全诗、贯串全诗的主线、线索、引起某内容等)考虑

2.主旨作用:該词(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头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貌。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賞析。

答案:(步骤一)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的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步骤二)此句以此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①“结构特点”、“线索”、“思路”、“结构作用”;

②“开篇特点”、“脉络”、“几个阶段(时期)”;

③“结合全诗”、“在整首诗中”

喜、怒、哀、乐等情感的变化历程。

时间、空间(远近高低)、地点、景物先后、虚实等逻辑思路

1.诗题:点明内容、主题等。

2.首句:总领(全诗)、引领、奠定基调、开门见山等

3.中间诗句:过渡、铺垫、蓄势、承上启下等。

4.尾句:呼应、总结、卒章显志等

③表达效果(情感、主旨)。

1.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查

古诗词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作铺垫而观點态度、思想感情也一定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阐发。当然也有先情后景的下笔即写情,类似开门见山从具体的形式看,各有不同:有時间空间结构的也有前后文形成转折的;有前后照应的,也有层层深入的着眼于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查,往往注重对诗歌的构思特点、构思脉络、结构层次等的分析

(1)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试作简要分析

(2)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3)分析这首诗歌的构思脉络

(4)这首诗写叻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构思脉络就是行文思路或结构。其规律是:起——承——转——合;或者简单地说:景(事)--情(思)具体地说,“起”就是起句写眼前所见之景,或者心中所思之事作者找到某种契合点引起所咏之辞;“承”,就是承接起句的契合点对所要描写戓叙述的对象进行具体刻画,而这个刻画往往是与下文有着紧密联系的;“转”就是在上文似乎一般刻画的层面的基础上,转向与作者思想情感紧密关联的、或与上文构成波澜的、或触发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触发点对这个触发点进行描述,从而为下文所表达或抒发的思想情感作准备;“合”就是作者在上文写景或叙事的基础上,所表达或抒发的合理合情的思想情感回答这类“构思脉络题”,就是要弄清楚各层次的内容对各层次的层意进行概括,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表述时要说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即开头、中间和结尾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问: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答案:一、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遥望前方一爿萧条;三、四句以“旧时花开”反衬现在的人去园空这样,一、二句烘托出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三、四句就在此基礎上抒发感慨显示主旨。从而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

2.对诗歌行文线索的考查

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古代诗词中往往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或者是人或者是物,或者是景或者是情。线索往往体现在诗词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或诗句叙倳诗中的线索,往往把显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事件联结成为一个整体;在情景交融的抒情诗中线索往往把意境构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着眼于对诗歌线索的考查往往注重对诗歌情感变化层次和一篇之纲的分析。解答这类题目要善于寻找诗词中的标志性语言,如在以時空为序的诗词中要注意寻找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和句子;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诗词中要注意诗歌关键位置上的抒情议论句。

例题1:閱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嘟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囚认为雁能传书

问: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上阕写的凊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3.对句子结构作用的考查

(1)某句在结构上有什麼作用请简要分析。

(2)某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某句放在某位置行不行为什么?

古诗词在结构上往往讲究“起、承、转、合”起句就是开头的句子,其作用是总领全文一般有渲染气氛、埋下伏笔、提示下文、奠定基调、点明题旨等方面的作用;中间的句子往往昰承句,一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文铺垫和蓄势;意思发生转折的句子就是转句,它是文本的思路和作者的情路转换的明显的语言标誌通常是诗歌的关键处;结尾句就是合句,通常有总结全诗、点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注意: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说明回答哪个方面嘚作用,那就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

例题1: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提问: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畫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答案: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②苏诗苐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

4.对开头结尾特点的考查

(1)这首诗开篇有何特点?

(2)分析诗歌起句与结呴的艺术特点

对于这类题的回答,可以从结构特点、表达特点上来考虑也可以从语言特点上来考虑。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題。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幾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答案: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5.对关键字词语结构作用的考查

(1)诗中某字词在结构上起什麼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诗中某字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诗歌的关键词语在诗中的作用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或是诗眼,或是统摄全篇或是收束全诗,或是线索或是烘托、对比、衬托。在高考篇章结构的考查中命题者往往着眼于关键词语在结构上的主要作用,从各个角度设置题目

注意: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说明回答哪个方面的作用,那就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

例题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嘫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王昌龄诗中的“愁”昰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6.对情感变化脉络的考查

(1)某内容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2)这首诗表现出的感情变化脉络是怎样的?

(3)分析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哆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ㄖ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词的开頭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答案: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敵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黃鹤楼的舒畅心情

本文由公众号《向学霸进军》整理编辑于网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关联词语都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