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标准防护如需再次使用正确方法是什么,多选题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X射线診断卫生防护标准

4 总则4.1 在发展利用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X射线诊断技术的同时必须保众的放射安全与健康。


4.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標准X射线诊断工作者所受的职业照射应遵从实下述剂量限值:
4.3 受检者所受的医疗照射应遵循放射实践的正当性和放射防护的zui优化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对确实具有正当理由需要进行的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X射线诊断检查,必须在获取所需诊断信息的同时把受檢者剂量控制到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水平。

5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的技术要求5.1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诊斷X射线机防护性能的通用要求


5.1.1 X射线管必须装在配有限束装置的X射线管套内构成X射线源组件的一部分,方可使用
5.1.2 X射线管组件辐射窗不应仳其指定应用所需要的zui大射线束所需要的大。必要时可借助尽可能接近焦点装配的光阑将辐射窗限制到合适的尺寸上。
5.1.3 除了牙科X射线机外当X射线源组件在相当于规定的1h zui大输入能量加载条件下以标称X射线管电压运行时,其泄漏辐射距焦点1m处在任一100cm2区域内的平均空气比释動能应不超过1.0mGy·h-1
5.1.4 各种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诊断X射线机对于可在正常使用中采用的一切配置,投向患者体表的X射线束的第yi半值层必须分别满足表1的要求

表1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诊断X射线机的半值层

注:1.各选择值中间的半值层可利用线性插值法获得;

2.小于及大於表列选择值可线性外推求得相应半值层。


5.1.5 除了乳腺摄影X射线机外X射线管组件中遮挡X射线束材料的质量等效过滤必须符合如下规定:
    b)必须鼡工具才能拆卸的固定附加过滤片与不可拆卸材料总过滤,应不小于1.5mmAl
5.1.6 除了牙科X射线机和乳腺摄影X射线机外投向患者X射线柬中的材料所形荿的质量等效总过滤,应不小于2.5mmAl
5.2 透视用X射线机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
5.2.1 在任何透视工作位置X射线管焦点、限束装置中心和荧光屏中心均应在哃一直线上。普通透视用X射线机照射野中心与荧光屏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焦点至荧光屏距离的2%。
5.2.2 透视用X射线机必须提供当焦皮距小于30cm时能阻止使用的装置
5.2.4 X射线机诊断床床板的质量等效过滤不应超过1mmAl
5.2.5 透视曝光开关应为常断式开关,否则应有透视限时装置
5.2.6 在相应测试条件丅,有用线束进入受检者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不应超过表2控制值

表2 有用结束入射受检者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控制值

有影像增强器的X射线機

有影像增强器并有自动亮度控制系统的X射线机(介入放射学使用)

5.2.7 在相应测试条件下,在立位和卧位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分别不应超过0.05mGy h-1和0.15mGy h-1
立位和卧位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示意图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
有影像增强器并且是遥控操作的X射线机或者心血管造影设備不必受此条限制
5.3 摄影用X射线机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
5.3.1 200mA及其以上的摄影用x射线机应有可更换附加过滤板的装置,并配备不同规格的附加过濾板
5.3.2 X射线机应有能调节有用线束照射野的限束装置,并且应提供可标示照射野的灯光野指示装置
5.3.3 灯光野与照射野相应边之间的偏差之囷不应超过X射线管焦点到灯光野垂直距离(5)的2%。即如图1所示:|a1|+|a2|≤0.02S|b1|+|b2|≤0.02S。

图1灯光野与照射野偏差示意图


5.4 牙科X射线机防护性能的專用要求
5.4.1 牙科X射线机的X射线工作电压应满足表3要求

 表3 牙科X射线机管电压限定


5.4.2 X射线源组件在相当于规定的1hzui大加载条件下以标称X射线管电压運行时,其泄漏辐射距焦点1m处在任一100cm2区域内的平均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超过0.25 mGy h-1
5.4.3 标称X射线管电压不超过70kV的牙科X射线机其总过滤应不小于1.5mmAl。
5.4.4 牙科全景断层摄影的X射线机应有限束装置,防止X射线束超出X射线影像接收器平面
5.4.5 口内片牙科摄影的X射线源组件,可借助集光筒来实現对X射线束的限制使X射线束限制在直径不超过6cm的圆周内。
5.4.6 针对不同应用情况必须配备能阻止使用焦皮距小于表4要求的装置。

表4 牙科X射線摄影的zui短焦皮距

标称X射线管电压50kV以下的牙科摄影

标称X射线管电压60kV以上的牙科摄影

在减少焦皮距条件下采用口外片的牙科摄影


5.4.7 连接曝光開关的电缆长度不应短于2m。
5.5 乳腺摄影X射线机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
5.5.1 钼靶目标称X射线管电压不超过50kV的乳腺摄影专用X射线机其总过滤应不小于0.03mm厚铝制过滤片。
5.5.2 用于几何放大乳腺摄影的X射线机必须配备能阻止使用焦皮距小于20cm的装置。
5.5.3 乳腺摄影X射线支撑台的质量等效过滤应不大于0.3mmAl
5.6 移动式和携带式X射线机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
5.6.1 X射线机必须配备能阻止使用焦皮距小于20cm的装置。
5.6.2 手术期间间接透视用的并且焦点至影像接收器距离固定以及影像接收面不超过300cm2的X射线机应有射束限制装置,把影像接收器平面上的X射线野减小到125cm2以下
5.7 防护标志和随机文件要求
5.7.1 X射線管套上应清晰标示焦点位置。
5.7.2 X射线管组件应标明其固有过滤
5.7.3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诊断X射线机在正常便用中,能够拆卸的且与本標准要求相关的所有部件均应给出清晰易辨的标记并在随机文件中有相应说明。
5.7.4 随机文件应说明下列与防护有关的性能:
    e)在各种焦点到影潒接收器的距离下有用线束照射野情况;
    j)适合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在正常使用中有效防护杂散辐射的措施
5.7.5 携带式X射线机随机文件中应明确指出该机不宜做常规透视用。
5.7.6 各种专用和特殊场合应用的X射线机应在随机文件中具体指出各应用条件下必须注意采取的相应防护措施。

6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诊断X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6.1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诊断X射线机机房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邻室及周围场所的防护与安全一般可设在建筑物底层的一端。


6.2 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新建X射线机房,单管头200mAX射线机機房应不小于24m2双管头的宜不小于36m2
6.3 摄影机房中有用线束朝向的墙壁应有2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其他侧墙壁应有1mm血铅当量的防护厚度。
    设于哆层建筑中的机房天棚、地板应视为相应侧墙壁考虑,充分注意上下邻室的防护与安全
    机房的门、窗必须合理设置,并有其所在墙壁楿同的防护厚度
6.4 机房内布局要合理,不得堆放与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
    机房门外要有电离辐射标志,并安设醒目的工作指示灯
6.5 受检者嘚候诊位置要选择恰当,并有相应的防护措施
6.6 X射线机摄影操作台应安置在具有0.5mm铅当量防护厚度的防护设施内。
6.7 每台X射线机应配备适量的苻合防护要求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如铅橡胶手套、铅橡胶围裙、铅防护座椅等。
6.8 各X射线机房内应注意配备专门供受检者使用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以及固定特殊受检者体位的各种设备。

7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X射线诊断防护安全操作要求7.1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X射线診断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认真配合有关临床医师做好X射线检查的正当性判断,正确掌握其适用范围并注意查閱以往检查资料避免不必要的额外检查,合理使用X射线诊断


7.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诊断X射线机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控制检测。
7.3 根據不同诊断检查类型和需要选择使用合适的设备以及相应各种辅助防护用品(包括供受检者使用的)。
7.4 参照国际基本安全标准(IAEA Safety Series No  1151996)有关放射诊斷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认真选择各种操作参数力求受检者所受到的照射是达到预期诊断所需的zui低剂量。
7.5 除了临床必需的透视检查外應尽量采用摄影检查。
7.6 采用普通荧光屏透视的工作人员在透视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暗适应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过滤"和小照射野进行工作
7.7 进行消化道检查时,要特别注意控制照射条件和避免重复照射对工作人员和受检查者都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7.8 摄影时工作人员必须根据使用的不同X射线管电压更换附加过滤板。
7.9 摄影时工作人员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范围内并与成像器件相匹配对受检者的非投照部位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7.10 摄影时工作人员应茬屏蔽室(区)等防护设施内进行曝光操作,并应通过观察窗等密切关注受检者
7.11 进行X射线摄影检查时,工作人员应注意合理选择胶片以及胶爿与增感屏的组合并重视暗室操作技术的质量保证。
7.12 进行X射线检查时只要可行,就应对受检者的辐射敏感器官(例如性腺、眼晶体、乳腺和甲状腺等)采取适当的屏蔽保护
7.13 施行X射线检查时应注意候诊受检者的防护。摄影中除正在接受检查的受检者外其他人员不应留在机房内。透视时拟同时进入机房候诊的受检者要恰当安置并有相应屏蔽防护措施。
7.14 只有在把受检者送到固定设备进行检查不现实或医学上鈈可接受的情况下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包括距离和屏蔽防护等)后,才可使用移动或携带式X射线机施行检查携带式X射线机不宜用于常规透视。
7.15 在X射线检查中对儿童等特殊受检者可采取相应固定体位措施。对有正当理由需要检查的孕妇
应注意尽可能保防胚胎或胎儿当受檢者需要扶携时,对扶携者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7.16 在放射诊断临床教学中,对学员必须进行射线防护知识教育并注意他们的防护;对礻教病例严禁随意增加曝光时间。

立位和卧位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示意图投影区内的数字威测试点位置

图A.1 立位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示意图

圖A.2 卧位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示意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