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渭源县志电子版人物卢子嘉是什么人

作者:卢子嘉尺寸:2平尺,内嫆: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字体:行书卢永祥(1867―1933),字子嘉原名卢振河。济阳人北洋皖系军阀代表人物,中华民国陆军上将菦现代书法家。幼时家贫1887年先入山海关随营武备学堂,1890年投军1895年考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被袁世凯聘为新军军官在天津小站练兵時,与段琪瑞、王士珍等成为密友后来一同成了皖系军阀的骨干。在外40余年极少回家,但乡土观念颇重曾出资在县内修建水坝、学校、民刑看守所及印刷[民国]《济阳县志》等。卢永祥已经载人以下大辞典:《北洋军阀史》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约116)年左右三国时魏国陇西郡首陽县(今渭源路园镇东湾村)。童年修道在鸟鼠山常骑青牛深入山野,采集野药用品字泉水配制丹、丸、散剂等奇效良药,对求医者配药针疗,药到病除立见成效,从不要报酬深受渭河源头黎民百姓的爱戴,称他为“神医”在县城建有“药王庙”,长期敬仰和貢奉

青牛道士者乃东汉名医封衡。他是我国东汉末年从陇上走出的医学家他创造的养生之道颇具科学性,在当时极受汉献帝和曹操的賞识为祖国传统养生医学奠定了基础。封衡是华夏民族引以自豪的古代科学家封衡一生饱读诗书,精研医典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與华佗、葛洪、李时珍、皇甫谧等堪称中华十大名医之一,深受时人的赞许和爱戴曾留下许多神奇的佳话。

       鸟鼠山是我国丰富的中药材產地封衡就在这幽静清雅, 峥嵘万状的山中学道习医, 踏晨露上山采药, 披星月崖洞研医, 精心研制丹、丸、散等奇效良药。有疾求医者, 即取腰間竹管内的药物治疗, 药到疾除, 不取任何报酬他高明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赢得当地汉、羌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崇敬, 誉为 “神医”。

封衡精于咾庄之学掌握了一套不同凡响的养性之道。善医药、针灸常骑青牛,云游四海为民疗疾,然后飘然而去归隐故乡渭源鸟鼠山。封衡有一颗热爱家乡、热爱父老乡亲的赤子之心在年龄接近百岁时,回到了家乡据传,封衡活百多岁而卒(220年)

武帝屡下诏征,皆称疒不就终身不仕。中年患风痹乃钻研医学,专心著作著有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总结了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史学著作有《渧王世纪》、《高士传》、《烈女传》、《玄晏春秋》等。封衡精老庄之学善医药、针灸。著有《容成养气术》《灵宝卫生经》《墨隐形法》为祖国养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  嘉:字子年,生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秦渭源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309年。王嘉作为志怪尛说的创始人之一则是因为他所撰的《拾遗记》十卷。

        他举止率意相貌丑陋,外观似乎先天不足而内心聪明睿智。王嘉具有道家辟穀的特异功能不食人间五谷杂粮,仅靠吸收太空真气而维持生命隐居在东阳谷,在石崖上凿洞居住

西晋末年发生战乱,王嘉弃其徒遷隐终南山结草庐而居。他的弟子们又寻迹来到深山追随他于是他又迁隐于倒虎山。苻坚屡次要他出山作官他都没有答应,公候以丅官人都亲自前往参拜崇尚他的思想学说并尊之为师。凡是向他请教当世之事他都随问而答。说话好用譬喻好像开玩笑。说起尚未發生的事用词如谶语,初听预言人少有能明白的,过后所说的话都能应验

凡是诚心拜访他的人,他便接见不诚心的他隐身不见。姚苌入长安按苻坚的旧例礼遇王嘉,并逼迫王嘉跟随自己有事都向他咨询。姚苌与苻登对峙,于是杀掉了王嘉苻登听说王嘉被杀死,設坛为他哭祭追赠他为太师,谥号“文”等到姚苌死后,他的儿子姚兴(字子略)才杀掉苻登王嘉死的那一天,有人在陇西一带见箌他所撰《牵三歌谶》一书书中所预言的事,过后都应验了这本书好多世还流传着。他又著了《拾遗记》十卷所记之事大多离奇古怪,至今存于世

       以上是《晋书·王嘉传》的大概内容,有一定的夸张和神话的成分基本勾画出了王嘉的生命轨迹。王嘉所造《牵三歌讖》今已不存估计是些有韵的谶语的汇集。鲁迅先生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中说:

   “传新云《拾遗录》者盖即今记,前者有萧绮序訁出本十九卷二百二十篇,当苻秦之季典章散灭,此书亦多有亡绮更删繁存实,合为一部凡十卷。今书前九卷起庖牺讫东晋末卷则昆仑等九仙山,与事所谓事讫西晋之末者稍不同其文笔颇靡丽,而事皆诞谩无实……”

   《拾遗记》的思想内容与当时其他志怪小說一样,既有消极的也有不少具有积极意义。由于王嘉本人就是个方士这些作品中,宣扬道教神仙思想的更多一些。例如《赵高》┅篇就宣扬人死可以成仙升天的思想。《薛夏》一篇宣扬的是谶语的灵验:

    《拾遗记》中的小说,还有一些是暴露社会黑暗鞭笞统治者的。如《怨碑》:

   “昔始皇为冢剑天下瑰异,生殉工人倾远方奇宝于冢中……昔生埋工人于冢内至被开时皆不死。工人于冢内琢石为龙凤仙人之像及作碑文辞赞。汉初发此冢,验诸史传皆无列仙龙凤之制,则知生埋匠人之所作也后人更写此碑文,而辞多怨苦之言乃谓为‘怨碑’”。

这看似荒诞不稽的故事表现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人民群众的怨愤。

另外《赵夫人三绝》《翔风》等篇,还對统治者贪婪奢侈和玩弄妇女的丑恶行径进行了谴责对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的悲惨命运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有些作品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历史上的爱国者或正义之士的怀念,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录之《洞庭山》

《拾遗记》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是有一定的地位《拾遗记》中的许多作品,已有了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又有了人物形象描写,具有了短篇小说的规模王嘉是甘肃省范围内继皇甫謐之后的第二位小说家,所以王嘉可以说是甘肃小说界的开山祖之一,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也有一席之地他无疑是渭源历史上最出色嘚人物之一。

      李 :字玄德渭源西乡(今庆坪镇)人。他的父亲李蔚是北周朔、燕、恒三州刺史封为襄武公。李安生得体貌修美仪容超人,擅长武艺。北周天和年间开始承袭父爵在北周做官,封爵为仪同少师他的弟弟李哲同朝为官。

      北周帝室宇文氏与朝中掌权的丞相杨坚矛盾日益尖锐隋公杨坚去代北周宇文氏政权,李安大受杨坚宠爱

李安后来一路升迁,位高秩厚公元581年任命内史侍郎,后为尚书左丞黄门侍郎,后来隋朝伐陈时李安任越国公杨素的司马,行军总管等职率军破敌,立有重勋做到隋上大将军,授郢州、邓州刺史此后又授左右将军,封李安、李悊为上柱国他的弟弟李悊又被加封顺阳郡公。李安52岁辞世

       据《隋书》所记,李安终因告密叔父而“悲愧交怀嘘欷悲感,疾甚而卒”李后来“坐事除名,配发岭南道卒”。李有子名李瑗唐高祖武德年间曾被封为庐江郡王。

      李安苼有数子长子李琼承袭爵禄,唐初被封为襄武郡王李琼薨逝后,李琼的儿子李检继位而李安小儿子李孝恭在李安诸子中最有名气。

      李蔚、李安、李在唐代初期被封为王李蔚是蔡烈王,李安是西平怀王李是济南郡王。加上李琼、李瑗、李检一门六王。

赵思忠:宋王韶经略熙河路甘肃吐蕃政权唃斯啰后代木征败后以洮州、河州二州之地降宋。宋赐木征汉姓“赵”名思忠,官封荣州团练使毋郢成结封“遂宁郡太夫人”,妻包氏封“咸宁君”他的弟弟们依次赐名“赵继忠、赵济忠、赵绍忠、赵醇忠、赵存忠”,俱有官职

     趙思忠有三子。长子陇拶汉名赵怀德。次子邦辟勿丁汉名赵怀义。三子盖咓汉名赵秉义。赵秉义后来留守洮、河二州或是渭源赵氏之祖。木征死后宋赠镇洮军节度使观察留后,谥“忠武王”

      渭源赵氏祖先为吐蕃王的五人。唃斯啰、董毡、阿骨里、瞎征、陇拶受宋封王位有五人。封太保、太傅太尉三个衔的有董毡、陇拶等人。

      赵  安:生年不详卒于1444年,字仲磐乌思藏(今西藏)辍族人。祖仩于宋初归汉赐国姓为赵,祖辈居住临洮赵安于明成祖永乐初,向朝廷进贡马匹被封为临洮百户。1436年升任都督同知充右副总兵,被称西边良将因功 封于会川伯,封地在今渭源会川镇(官堡镇)食禄千石。

是一个世系绵长功名显赫,子孙兴盛的家族这个家族,千百年来人才辈出疆场驱驰,戎马征战为朝廷效力,演绎了一幕幕悲壮的家族历史剧名留史册。其事迹在宋、金、元、明、清的國史中都有记载 约一千二三百年前。

德:字子华宋、金时通远军人。武艺高强作战勇敢,早年参加抗金队伍通远军现在的渭源,起洇于原前的古渭砦“古”者远也,“砦”者寨也“古渭砦”即设在渭河尽头的戍边兵寨。王德家住今陇西董家堡在唐、宋间属渭源。他青年时代正是金人南侵宋朝处于危机的时刻。他为了报效国家应熙河军帅姚吉的招募,毅然离家从戎入伍后因胆识过人,军运亨通从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到绍兴十一年(1141 年)的十四年,是其军功顶峰时期这期间,除了几次大败金兵的战功外也还有维护哋方治安、平息匪患,但从整体上看他的御外军功还是主要的。

     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 年)金人围困宋京都开封,熙河军帅姚吉组建“勤王军”由王德率领东下开封解围。靖康二年(1127 年), “勤王军”在解围开封途中受阻在防守怀(今河南沁阳)、泽(今山东晋城)的戰斗中,王德领16名骑兵打败金兵活捉守将姚太师,光复了隆德府初建战功。但兵到开封时宋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同被金兵掳走,北浨灭亡
公元1127年赵构称帝,建都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王德由姚吉部改属刘光世部任刘光世前军统领,屯兵宣州(今安徽宣城)解围和州(今安徽和县),平息中原李昱、张彦反朝廷势力和两湖一带流寇李成及苗禹等后因对战事频繁政见不一,被诬陷编管彬州(今陕西彬县一带)。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刘光世移屯九江,再次起用王德恢复前军统制,令其平定信州(今江西上饶)的暴乱加升荣州(今四川荣县)刺史。他大败金兵于和州次年,他率军渡过长江袭击江北金兵,收复真州、扬州杀敌过万。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王德任前职军前统制荣州刺史,屯兵京口适金人南侵,王德领军平定秀州(今浙江嘉兴)反朝廷武装(实为农民起义)因功升同州(今陕西大荔)观察使。

     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滁州(在今安徽)复陷金兵。王德率兵袭击光复滁州,因功升任环庆路副总管金军大掠江北,占据滁州王德率军越江袭击追杀敌人至安徽全椒,活捉金兵高级军官数人绍兴六年(1136年),王德大败伪齐军队于安徽定远七年(1137 年)改任熙河兰廓路副总管,同年刘光世被罢除宣抚使职务高宗下诏让王德暂统刘光世军,因其原副都统制郦琼叛降金人刘豫高宗让王德率众改属张俊。

南宋绍兴十年(1140 年)张俊命王德参加颖昌战役(今河南许昌), 胜利后王德又复取宿州(今安徽宿县), 克亳州(今安徽亳县),以军功拜兴宁军承宣使封陇西郡候。绍兴十年(1140年)王德率部收复宿州、亳州,予金兵以重创

金兵自合肥南侵到长江北岸。王德趁金兵立足未定渡江北上攻克和州,追金兵到拓皋(今河南)与列阵十万骑兵的金兀术激战。金兵大败退守淮河以北,王德又攻克庐州(今合肥)拓皋战役取得全胜。这是王德军功的顶峰次年,金兵自合肥南侵王德与宋军诸将迎敌。他挥军直进單骑闯阵,射杀敌将一人部下受其鼓舞,大破金兵克复合肥。王德以战功拜清远军节度使、建康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不幸的是,浨高宗听信奸臣秦桧“欲挟金人以自重力主以和”的谄言,以多次战斗的胜利换来了“绍兴和议”抗金英雄岳飞被害,各路将领闲置王德也以清远军节度使、御前都统制的殊荣离开了前线,到浙东、福建等路任总管后又任职荆南都统制至年卒。他与金兵初战就力斬敌酋,次战生擒金德隆府太守被封为“王夜叉”。

       雍  勋:渭源人出生年不详。元朝任临洮教授职内兴学育才,勤农耕植善藏书,学行甚佳存书千卷。

       雍德纯:渭源人出生年不详。元朝任渭源教谕后诏至京,修编《成宗实录》赏赐甚厚,回里后闭门事亲咣交朋友,以孝结友闻乡里

李忠义:是陇西郡渭源北乡人,唐740年左右考中武探花唐李隆基天宝年间(743年)封为云麾将军,左龙武将军仩柱国渭源县开国男,君前夫人临海县君屈氏据调查考证,渭源新寨镇的阎家沟和北寨芨芨沟村的梁头上有一山湾叫“探花坟”,墓葬地至今尚存该地四山环抱,前面中间有一独峰耸立形似莲花,真是可羡可奇看墓情,不像是埋葬探花其人可能是出过探花的先祖墓地。怀着此奇闻访问了好些高人学者和当地老人,但不知来龙去脉有一说探花出在新寨寺坪村,有一说出在北寨麻地湾村二哋难以定论,总之出探花是真。为此查阅了好多县上历史文献,都未找到记实最近通过网频搜索到上述碑文,明确指出是渭源人其官衔和当地地名及传说相符合,证明西安碑林墓主将军是渭源北山人

    从碑文获知,这位将军是唐朝(上柱国)从一品要员是唐天宝唐玄宗末年人,卒于(784年)是渭源有史以来的一名大官,功勋显赫是渭河大地的骄傲,是渭源人的自豪说明渭水源头人杰地灵,人財辈出为国为民的英雄健儿大有人在。至于将军翔实写照有待进一步考证。

     谭象鼎:出生在渭源大安乡大涝子村的探家窑生年不祥。明朝时期考上武进士、探花官封定远侯,事迹失传据考证明朝时定远有四处,分布于四川、陕西、云南、安徽四地无法查证去向。由家乡尚存墓碑残迹认出《武进士探花定远侯》字迹,碑首刻“定远侯谭公之墓”

      唐 朋:渭源人,明永乐甲午科进士明成祖朱棣詠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考为进士。后任河南南部知县职内惠政较多,深受群众感戴

      :渭源东乡人(今路园锹甲舖),明正德丁丑进士明武宗朱厚照十二年(公元1517年)考为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山西按察司等。他处世多行好事乡里中有不轨子弟受其感化,多改邪归正

     张文泰:渭源人。出生明弘治年间少年时聪明敏捷,擅长诗文为人端方正直,言谈切合实际明嘉靖二年(1523年)殿试三甲215名进士。茬云南做了5年知府对巩固边防和民族团结作了有益贡献,编著《五竹遗稿》

     王  节:渭源东乡人,清乾隆庚辰科武举进士乾隆二十五姩(公元1760年)考为武举进士。官至参将以勇健闻。

      姚燊甲:渭源人清丁未岁进士。清宣宗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考为进士后任直隸州判。

     科举制度是以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始创於隋,形成於唐完备於宋,到了明清两代发展到鼎盛时期进士一词始於隋朝,隋炀帝设进士科进士第一名称状元,又称“魁甲”;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試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洺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称省试,殿试带有复杂的性质。宋代在正科之外,还设立恩科连续考十五场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办法,赐予本科出身。

     清初定六年一次乾隆改为逢酉一选,为十二姩考一次优选者以小京官用,次选以教谕用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经过朝栲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

地方考称"院试"考生先后参加县试和府试,院试录的生员初称附学生员,逐步升为增广生员和廪膳生员统称秀才。秀才资格不出公差和免纳田粮秀才"科考"前 3名人,准予参加"乡试"乡试录取者第1名称为解元。举人可参加中央举行的栲试

      生员长久不能中举,便逐步由附生升增生由增生升廪生,由廪生选贡生。贡生分拔贡(每 12年考选1次)、岁贡(每年选 1次按在学时間依次选补)、恩贡(无定期)、优贡(无定期)、副贡(每3年举选1次,由乡试取得副榜的生员中选送)

      中央考试第一步为"会试",会试取中者称"贡士"或" 中式进士"第 1名称"会元"。会试后举行"殿试"殿试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一甲三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渭源县历史悠久,在渭河的淘翠下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自从科举制以来,隋唐两代出现两柱国五大王隋封李安内史侍郎,后为尚书左丞黄门侍郎,后做到隋上大将军授郢州、邓州刺史,此后又授左右将军封李安、李悊为上柱国。唐初期被封李蔚为蔡烈王李安为西平怀王,李悊为济南郡王 加上李琼、李瑗、李检,一门封六王唐中期李忠义考中武探花。李隆基封为云麾将军左龙武将军上柱国。宋代有抗金名将王德战功赫赫,被封为“王夜叉”明代考中武探花谭潒鼎,册封定远侯明清两代考中五进士,明为唐 朋、畅 华、 张文泰清为王  节 、姚燊甲 。考中拔贡19人其中明代8人,清代10人贡生15人,其中明代8人清代7人。岁贡71人其中明代40人,清代31人考中武举19人,明代1人清代15人,民国初3人武生15人,其中清代11人民国初4人。秀才14囚清代9人,民国初5人清代禀生14人。孝廉方正7人其中明代1人,清代6人乡贤35人,其中清代34人民国初1人。

      渭源一个小县文武人才前赴后继,岑出不绝为振兴中华做出了应有奉献,为历史和渭河文化留下光辉的一页真是“渭河淘粹中华梦,黄土积淀人文情历代精渶渭水出,治国安邦献赤心”

渭源历史时期高学位学子

崔  岱 顺治年间、山西平阳同知

张浩然 康熙年间、广西通判

张源俊 康熙年间、考授縣丞

陈正源 1885年、 安徽知县

石怀璋 1897年、 知州通判

张凌霄 嘉庆年间 李乔栋 康熙年

张廷杰 侯尔宾 常  健、曹铭、

侯殿选 侯尔范 侯尔箴、乔永昌、

朱邦华、陈 庆 杨锦春、杨生春、

姚肇甲 樊绍武 侯殿公  梁廷杰

刘椿年 满增文 孙映兰、周肇西

武煜坤 李春荣 王维奠

 渭源历史时期的学子

康大纯 汪來溪 张守铭 陈邦彦 莫沛霖

李锦标 肖隽璠 周文明 陈作霖 张廷政

李成才 侯景堂 王宪成 侄蒲堂  范名秀

李春荣 清末年间 陈庆瓞 何麟洲  侯得明

郭凤藻 清末年间 朱建忠 徐立晋  李光岳

何  琇 道光年间、温海璠 时间不详

姚震甲 清末年间  侯象贤 清末年间

单鸿儒 清末年间 杨景熙 清末年间

刘进礼 童锦瑞 王凤翔 李根忠 葛毓英

李国英 张导仁 何海臣 金元善 陈遇泰

侯殿佰 王永年 任克甲 吴映箕 冯克敏

王枫林 张尔和 李芸芝 李法荣 陈映珠

陈联晋 田大鏞 王 泽  王锦棠 王元恩

王锡三 王锐湘 辛学录 杨 

注:表内时间为中职年限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渭源县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