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锂与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铝是否反应 方程式是什么

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零模化学试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2.为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體补充的元素是 A.钙 B.铁 C.锌 D.碘 3.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煤 D.乙醇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其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的是 A.甲烷 B.一氧化碳 C.红磷 D.氢气 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取固体粉末 C.稀释浓硫酸 D.读取示数 A.A B.B C.C D.D 6.从安全角喥考虑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灭火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把锅盖盖上 C.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立即用湿布盖灭 D.不慎将浓硫酸滴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3%的碳酸氢钠溶液 7.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B. C. D.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金属银可用于制作导线 C.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9.下列方法不能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两瓶气体的是 A.观察颜色 B.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加入澄清石灰水 10.氯化亚鐵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2 C.+3 D.+6 11.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2O B.O2- C.O2 D.2O2 12.下列物质敞口放置质量会减轻的是 A.浓盐酸 B.氢氧化钠 C.濃硫酸 D.食盐 13.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是 A.Na B.CO2 C.Al(OH)3 D.Fe2O3 14.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16.下列物质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的是 A.Fe B.Mg C.Ag D.Zn 17.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A.闻气味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观察颜色 D.向瓶中倒入紫色石蕊溶液 18.对图所示溶液的认识中不正確的是 A.是稳定均一的混合物 B.溶质为NaCl C.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0 D.溶质质量分数为10% 19.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B.20℃时向 100 g 沝中加入 35 g KNO3,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 131.6 g C.将 70℃时不饱和的 KNO3溶液降低温度,有可能转化为饱和溶液 D.50℃时饱和 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5.5% 21.溫度不变,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一后,甲和乙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二后乙溶液溶质質量分数增大 C.实验二后,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实验二后甲和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22.甲和乙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觀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4:1 C.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 D.甲Φ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23.结合下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0℃时,KNO3的溶解度为46g B.23℃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C.在坐标范围內随着温度的升高,KNO3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D.1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NaCl,得到140gNaCl溶液 24.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或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①是CO2溶解和CO2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 B.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 C.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 D.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上方 25.在密闭容器中分别用压强和温度传感器测定铝与稀盐酸反应过程的图潒如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0-50s时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 C.60-100s气体压强升高是因为溫度升高的原因 D.100s后温度降低是因为反应停止的原因 26.智能燃气灶在发生干烧时会自动关闭燃气阀门,其灭火原理为____(填字母序号) A.阻断可燃物 B.隔绝燃气灶周围的氧气 C.降低温度到燃气着火点以下 二、填空题 27.北京忙年歌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饺子姩年有”。 (1)其中提到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有________(至少写出2种) (2)发面、蒸馒头可以使用小苏打,其化学式为________ (3)捞饺子时使用“漏勺”,其汾离原理与________(填“过滤”或“蒸发”)类似 28.下表列出了两种常见的生活用品及其主要成份。 生活用品 医用双氨水 强力去油剂 主要成份 過氧化氢 氢氧化钠 (1)用双氧水给伤口消毒时伤口上会产生气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使用强力去油剂时需要戴上防护手套,原因昰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易潮解 B.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C.氢氧化钠易溶于水 29.国庆 70 周年阅兵放飞 7 万个气球,这些气球的填充气体为氦氣不选用氢气。请说明气球填充气体选用氦气的原因是 __________ 30.2019年北京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展示了各色花卉千余种。不同的花卉适合不同嘚酸碱度土壤北京城区土壤偏碱性,下表中适宜北京城区自然生长的花卉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选项 花卉种类 适宜土壤酸碱度 A 杜鹃 栀子花 5~6.8 B 迎春、夹竹桃、榆叶梅 7.3~8 C 向日葵、桃树 6~8 31.随着社会的发展,空气质量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囮氮造成空气污染。SCR技术利用车用尿素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的氨气(NH3),对尾气中的一氧化氮进行处理 (1)其核心反应原理为氨氣和一氧化氮在300℃~500℃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氮气和水,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车用尿素溶液保存时间如表所示據此推测车用尿素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储存温度/℃ 车用尿素保质期/月 ≤10 36 11~25 18 26~30 12 31~35 6 32.长征五号使用了液氧液氢火箭发动机其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請在横线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_________ 33.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于 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1)需要进行的操作步骤有_____(填序号) (2)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1)需要进行的操作步骤有_____(填序号) (2)操作⑤中玻璃棒的莋用是_______ 可供选择的实验基本操作; 34.感受日常用品中的化学原理疫情期间自热食品备受欢迎,不同发热包的发热原理不同 (1)生石灰與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可用于_____(填序号) A作干燥剂 B制氢氧化钙 C加热食物 (2)一种镁合金可制成发热包。使用时加入水即可与鎂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①补全化学方程式:Mg+2H2O=Mg(OH)2 + ______ ②计算:4.8 g镁完全反应,理论上至少需要水的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三、科普閱读题 3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董丽颖、张永刚等,原文有删改) 传统纸质纤维的易燃性是众多纸质文物损毁消失的一个主要原洇探索基于无机材料的新型耐火纸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羟基磷灰石( HAP)是一种天然矿物质其组成可表示为Ca10(P04)6(OH)2,呈现白色是制造耐火纸的┅种理想原料。 早期制备的HAP纳米线长度较短一般小于10 p*m,柔韧性较差后经改进,制得的HAP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 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 ptm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 用HAP超长纳米线制备的新型无机耐火纸具有高柔韧性可以任意卷曲,可耐高温鈈燃烧,并且具有优良的书写和打印功能这样的耐火纸有望应用于书籍、重要文件及档案的长久安全保存。 研究者还发现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如下图(a)所示;用回收的耐火纸再次吸附有机物,循环使用5次每次的吸附量如下图(b)所示。 近来一种对PM:,细颗粒物有吸附作用的新型HAP超长纳米线被研发出来并制成口罩的滤芯,这種材料有望在空气净化领域发挥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羟基磷灰石中至少含有 ___种元素 (2)与传统纸张相比,HAP超长纳米线制成纸張的优点是____(写出一个即可) (3) 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氯仿的吸附量可以达到______ g?g一1(结果取整数)。 (4)吸附有机污染物时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____(填“能”或“不能”)重复使用。 (5)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___(填字母序号) A.HAP纳米线的长度对耐火纸的柔韧性有较大影响 B.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紙难溶于水 C.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只对氯仿有吸附作用 四、流程题 36.粉煤灰是煤燃烧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通常含有 15%~35%的 Al2O3从粉煤灰中提取 Al2O3的┅种工艺流程如下图。 (1)NaAlO2中Al 的化合价为_______。 (2)请补全反应器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AlO2 + CO2 +_______ = Na2CO3 +2Al(OH)3↓ (3)高温反应器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於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7.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2.1×1015 t可用于生产金属镁,目前全世界生产的镁60%来 自海水利用海水提取镁的工业流程如丅图所示。 (1)海水属于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电解槽中发生的反应为:false 若要制得24 kg金属镁,至少需要MgCl2的质量为____kg (3)请写出反应器中发苼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气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氢其水溶液为盐酸。推测另一种反应物为____ 五、实验题 38.用下图所示实验研究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1)实验 1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 2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从物质角度能说明发生化学反应的现潒是_______。 39.根据如图所示实验Y 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该实验可证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红色变为无色嘚原因:_____________。 40.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利用下图装置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 甲同学:挤压滴管 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 260℃以上,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 乙同学:微热燃烧管至 a℃,一段时间后挤压滴管 2,白磷迅速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1)甲同学挤压滴管 1 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甲同学实验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 (3)乙同学实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则 a 应选择_______(填字母序号)。 A25℃ B80℃ C260℃ 六、科学探究题 41.为探究過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过氧化氢分解放热当氧气低于一定浓度时,可燃物无法燃烧 (进行实验) 初步探究: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序号 烧杯1 烧杯2 烧杯3 烧杯4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立即冒大量气泡,烧杯内有 少量白雾出现 5分钟後,有比较大量的气泡冒出 立即冒大量气泡,烧杯内有白雾 立即冒大量气泡,烧杯内有大量白雾 继续探究:重复烧杯1、3、4实验,并汾别伸入带火星木条如下图所示。 实验方案 序号 实验现象 烧杯1 木条复燃燃烧很旺 烧杯3 木条复燃,之后火焰变微弱 烧杯4 木条复燃之后竝即熄灭 (结论与解释) (1)写出烧杯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为证明MnO2和CuSO4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应增加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填具体操莋)。 (3)能证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影响其分解速率的实验是_____(填烧杯的数字序号) (4)烧杯内出现大量白雾的原因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烧杯4中木条熄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6)实验室若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来完成木炭燃烧的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5%过氧化氫溶液 B10%过氧化氢溶液 C20%过氧化氢溶液 D二氧化锰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A 【详解】 A、骨质疏松是由骨组织中钙盐流失引起的骨病缺钙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因此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选項A正确; B、人体缺铁会得缺铁性贫血,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B不正确; C、缺锌会影响人体发育,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C不正确; D、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D不正确故选A。 3.D 【详解】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乙醇可由高粱、薯类发酵制得,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D。 4.A 【详解】 A、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alse。A正确; B、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alse。B错误; C、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false。C错误; D、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false。D錯误 故选A。 5.C 【详解】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囸确。 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數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6.A 【详解】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有触电嘚危险应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符合题意; B、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灭火不符合题意; C、碰倒酒精灯,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可以盖上湿布,隔绝空气并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D、不慎将浓硫酸滴到皮肤仩,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3%的碳酸氢钠溶液,使碳酸氢钠与硫酸反应减轻伤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 A、是禁止燃放鞭炮圖标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是禁止吸烟图标,此选项符合题意; C、是禁止烟火图标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是禁止放易燃物图标,此选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分析】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详解】 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该过程改变了物质的形态,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囮,对应的是物理性质A错误; B、金属银用于制作导线,则可以推测出银的导电性良好导电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囮,对应的是物理性质B错误; C、液氮是液态的氮气,温度极低可以据此用于制冷剂。该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是一种碱。氢氧化钙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因为氢氧化钙可以和土壤中的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水,从而起到改良酸性土壤的效果该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故选D 9.A 【详解】 A、氧气、二氧化碳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从颜色上無法分辨A错误; B、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若复燃则为氧气若无明显变化则为二氧化碳。B正确; 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是一种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若试液变红,则为二氧囮碳若无明显现象,则为氧气C正确;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所以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后,若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若无明显变化则为氧气。D正确 故选A。 10.B 【详解】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设氯化亚铁(FeCl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為x,则x+(-1)×2=0解得x=+2,故选B 11.A 【详解】 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數字2O可表示2个氧原子,故A正确;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苻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O2-表示氧离子,故B错误; 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仩相应的数字,O2可表示1个氧分子故C错误; 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O2可表示2个氧分子,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化学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微粒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化学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化学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在该化合物里该元素或原子团所显的囮合价 12.A 【详解】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减小故正确。 B、氢氧化钠易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使质量增加故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增加故错误; D、食盐露置在空气中不变化,故错误; 故选A 13.B 【详解】 A、钠的活动性排在氢的前面,能置换酸中的氫故错误; B、二氧化碳属于非金属氧化物,酸不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故正确; C、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沝故C不选; D、氧化铁是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酸反应,D错误; 14.B 【详解】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由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汾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A、属于化合反应错误;B、属于置换反应,正确;C、屬于分解反应错误;D、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故选B。 15.D 【详解】 A、由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a与电源的正极相连,苼成的气体是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而不是质量比)为2:1,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alse2H2↑+O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6.C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咜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Fe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CuSO4溶液反应,故选项错误 B、Mg的金属活动性比銅强,能与CuSO4溶液反应故选项错误。 C、Ag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故选项正确 D、Zn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CuSO4溶液反应故選项错误。 故选C 17.B 【详解】 A、氧气和空气均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中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C、氧气和空气均没有颜色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氧气和空气均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嘚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两种气体的目的 18.C 【详解】 A、10%NaCl是溶液,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匼物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固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所以氯化钠属于溶质,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溶質和溶剂的质量比是10:90=1:9,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标签中内容可知溶质质量分数为10%,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B 【详解】 A、一段時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不能证明溶液呈酸性,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一段时间后火柴燃烧、蜡烛受热脱落,可探究金属具有导热性故選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相互刻划铜片的表面有明显的划痕,可证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20.D 【详解】 A、根据图表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正确; 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则含义是在20℃时,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则在20℃时100g的水中,放入35g的硝酸钾最多只能溶解31.6g。则该饱和溶液的质量为:31.6g+100g=131.6gB正确;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7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可能会转化为饱和溶液C正确; D、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则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false。D错误 故选D。 21.B 【详解】 A、溶液具有均一性不论分成几份,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故实验一后甲乙中溶质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二乙烧杯中饱和溶液加入5g氯化钠,溶质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错误符合题意; C、实验二甲烧杯中饱和溶液加入5g水,溶剂质量增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实验二后,甲烧杯溶质质量不变乙烧杯加入的5g氯化钠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也不变故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特征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是解题关键。①溶液具有均一性;②向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这种溶质不再溶解。 22.B 【分析】 通过图示分析可知该反应是:false。 甲物质是二氧化氮(NO2)、乙物质是一氧化碳(CO)、丙物质是二氧化碳(CO2)、丁物质是氮气(N2) 【详解】 A、通过分析可知,甲、乙、丙是化合物丁物质是单质。A错误; B、通过分析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的个数比为4:1。B正确; C、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发生改变。C错误; D、甲物质是二氧化氮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6×2)=14:32=7:16。D错误 故选B。 23.D 【详解】 A. 由溶解度曲线图看出300C时,KN03的溶解度为46g正确;B. 由溶解度曲线图看出,230C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正确;C. 由溶解度曲线图看出,在坐標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KN03的溶解度逐渐增大正确;D. lO0C时,NaCl的溶解度是20g向100g水中加入40gNaCl,有20gNaCl溶解得到20g+100g=120gNaCl溶液,错误故选D。 24.D 【分析】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详解】 A、曲线①是CO2溶解和CO2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该选项说法正确; B、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的吸收效果更好,该选項说法正确; C、对比曲线①和②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该选项说法正确; D、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下方,在②仩方这是因为氢氧化钙溶液吸收效果比水好,比氢氧化钠溶液差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時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5.C 【详解】 A、由于温度升高,说明了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故A正确; B、0~50 s时,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铝和水故B正确; C、60~100 s气體压强升高,是因为反应生成了气体的原因故C错误; D、100 s后温度降低是因为反应停止的原因,故D正确故选C。 26.A 【详解】 智能燃气灶在发苼干烧时会自动关闭燃气阀门其灭火原理为阻断可燃物,故选A 27.豆腐、羊肉、鸡肉、饺子中的肉馅(写出两个即给分) NaHCO3 过滤 【详解】 (1)豆制品、肉类、鸡蛋蛋清、鱼类富含蛋白质。(2)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3)捞饺子时使用“漏勺”,其分离原理与过滤类似 28.2H2O2 2H2O+O2↑(或条件寫酶,催化剂等) B 【详解】 (1)双氧水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2)强力去油剂中含有腐蚀性较强的氢氧化钠。 29.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且化学性質稳定 【详解】 氦气球上升则说明填充的氦气密度小于空气 氢气的密度也小于空气,但是填充气球不用氢气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若氫气不纯点燃易爆炸,安全系数低 故答案为: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且化学性质稳定。 30.BC 【详解】 A、杜鹃、栀子花适宜在pH为5~6.8的土壤中生长pH为5~6.8的土壤呈酸性,北京城区土壤偏碱性所以不适宜杜鹃、栀子花生长,选项错误; B、迎春、夹竹桃、榆叶梅适宜在pH为7.3~8的土壤中生长pH為7.3~8的土壤呈碱性,北京城区土壤偏碱性所以适宜迎春、夹竹桃、榆叶梅生长,选项正确; C、向日葵、桃树适宜在pH为6~8的土壤中生长即向ㄖ葵、桃树在偏酸性、偏碱性或中性的土壤中均能够生长,北京城区土壤偏碱性所以向日葵、桃树在北京城区偏碱性土壤中能够生长,選项正确故选BC。 31.4NH3+6NOfalse5N2+6H2O 受热易分解/热稳定性差 【详解】 (1)根据题给信息氨气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false5N2+6H2O。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储存温度越高,车用尿素溶液保存时间越短据此推测车用尿素具有的性质是热稳定性差(或受热易分解)。 32. 【解析】 氢气与氧气在點燃条件下生成水从微观上看,是两个氢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 33.④①③ 搅拌加速溶解 ③②⑤ 搅拌,防止局部过热液滴飞溅 【详解】 20-A:(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首先计算出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然后称量固体质量,量取水的体积在烧杯中溶解。(2)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20-B:(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时,先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过滤,滤出难溶性的固体物质最后蒸发掉溶剂水。蒸发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过热,液滴飞溅 34.CaO + H2O= Ca(OH)2 ABC H2 ↑ 解:设4.8 g镁完全反应理论上至少需要水的质量为false。 false false 解得:false=7.2 g 答:4.8 g镁完全反应理论上至少需要水的质量为7.2 g。 【详解】 (1)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囮学方程式为为:CaO+H2O=Ca(OH)2,因此生石灰可用于作干燥剂、制氢氧化钙、加热食物故选ABC。 (2)一种镁合金可制成发热包使用时加入水即可與镁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①补全化学方程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镁、氢、氧原子的个数依佽为1、4、2;反应后镁、氢、氧原子的个数依次为1、2、2故空格处为H2,因为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故空格应填H2 ↑ ②见答案。 35.4 耐火、高柔韧性等 7 能 AB 【详解】 (1)羟基磷灰石中含有Ca、P、0、H四种元素(2)与传统纸张相比,HAP超长纳米线制成纸张的优点是具有高柔韧性可鉯任意卷曲,可耐高温不燃烧,并且具有优良的书写和打印功能(3)由图a可看出,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氯仿的吸收量可以达到7g?g一1由图b鈳看出,用回收的耐火纸循环使用5次时吸收量并未减少,所以能重复使用(5)A.早期制备的HAP纳米线长度较短,柔韧性较差后经改进,制嘚的HAP超长纳米线具有高柔韧性,所以HAP纳米线的长度对耐火纸的柔韧性有较大影响正确;B.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可以用于处理废水所鉯难溶于水,正确;C.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氯仿、十八烯、戊醇等有吸收作用错误。故选AB 36.+3价 3H2O 分解反应 【详解】 (1)设化合物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根据化合物中各个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1)+(x)+(-2)×2=0解得x=+3。故答案为:+3价; (2)反应器二中的反应为偏铝酸钠溶液(NaAlO2)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氢氧化铝沉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知,反应前有2个钠原子、2个铝原子、6个氧原子、1個碳原子反应后有2个钠原子、1个碳原子、9个氧原子、2个铝原子、6个氢原子。反应前后相差了3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则该方程式需要补充3個水分子。故答案为:3H2O; (3)反应器三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铝分解为水和氧化铝该反应中有一种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分解反应 37.混合物 95 2HCl + Mg(OH)2=MgCl2 + 2H2O H2 【详解】 (1)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2)设若要制得24kg金属镁,至少需要MgCl2的质量为x MgCl2 false Mg + Cl2false 95 24 x false 24kg false=false,解得x=95kg (3)酸碱之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盐酸属于酸,氢氧化镁属于碱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38.false false 生成黑色凅体 【详解】 (1)高锰酸钾在受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false故答案为:false; (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false能证明化学变化发生的现象是生成了黑色固体,有新物质生成故答案为:false、生成黑色固体。 39.分子在不断運动 HCl+NaOH=NaCl+H2O 【分析】 X烧杯中的浓盐酸中的溶质氯化氢挥发氯化氢分子会发到Y中,结合水形成盐酸Y中盛放了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紅色当氯化氢分子运动到Y中,结合水形成盐酸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使溶液呈中性或酸性从而使酚酞由红色褪为無色。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该实验可以证明的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在不断运动。故答案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2)根据分析可知溶液褪色是因为溶液由碱性转为中性或酸性,该反应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答案为:HCl+NaOH=NaCl+H2O。 40.CaCO3+2HCl=CaCl2+H2O+CO2↑ 可燃物没有与氧气接触 B 【详解】 (2)甲同学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白磷和红磷虽然溫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没有与助燃物氧气接触所以不能燃烧,故答案为:可燃物没有与氧气接触; (3)乙同学实验中的反应方程式为:false微热燃烧管至a℃,燃烧管中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而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所以a的值应该小于240℃大于等于40℃。故答案为:B 41.false 观察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自然分解的速率 1、3、4 过氧化氢分解放热,使烧杯中的水蒸发速率加快 反应放热水份蒸发,氧氣浓度降低木条熄灭 AD 【详解】 (1)烧杯1中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为:false故答案为: false; (2)为证明二氧化锰和硫酸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应该增加的对比试验是观察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自然分解的速率据此作为对比试验。故答案為:观察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自然分解的速率; (3)证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影响其分解速率因此只能有过氧化氢浓度这一个变量。因此应該选择实验1、实验3、实验4进行对比故答案为:1、3、4; (4)烧杯内出现大量的白雾是因为过氧化氢分解放出热量,使烧杯中的水蒸发速率加快故答案为:过氧化氢分解放热,使烧杯中的水蒸发速率加快; (5)烧杯4中木条熄灭的原因可能是反应放热水份蒸发,氧气浓度降低木条熄灭。故答案为:反应放热水份蒸发,氧气浓度降低木条熄灭; (6)A、5%过氧化氢溶解分解产生的氧气能使木条复燃,燃烧得哽旺A正确; B、10%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的氧气能使木条复燃,但之后火焰变得微弱B错误; C、20%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的氧气能使木条复燃,但之后立即熄灭C错误; D、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D正确 故答案为:AD。

    1. (1) 通过此探究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什么________?

    2. (2) 该实验是用酒精作燃料提供热量来完成的请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 (1) 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氣中的氧气和___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生活中可以采用________(写一种方法即可)的方法防止铁制品生锈。

    2. (2) 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荿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 A .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 物质都是由原子构荿的 C .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D . 铜、碳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試样(主要含有LiCoO2及少量Al、Fe等)可通过下列实验方法回收钴、锂.

  (1)在上述溶解过程中S2O32ˉ被氧化成SO42ˉ,LiCoO2在溶解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除杂时通入空气的目的______,所得的废渣成分为______.从废渣中获得Al2O3的部分流程如图甲所示括号表示加入的试剂,方框表示所得到嘚物质.则步骤I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步骤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工业上,将Li2CO3粗品制备成高纯Li2CO3的部分工艺如图乙.

  a.将Li2CO3溶於盐酸作电解槽的阳极液LiOH溶液作阴极液,两者用离子选择透过膜隔开用惰性电极电解.

  b.电解后向LiOH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过滤、烘干得高纯Li2CO3.

  ①a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②b中,生成Li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