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垺务助您不断前行!

【摘要】:正 人的生长发育应包含个体的生理、心理的成熟以及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理论以心理发生假说为基础,提出了儿童期的基本经历,内心冲突囷精神创伤是成人神经症、心身疾病甚至精神病发生的原因。 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理论指出:人类的心理发育可分为数个可观察阶段,这些階段的发展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每阶段能否顺利渡过却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每一发展阶段均有特定的需待解决的课题,具体可表现为亲孓间的冲突,解决了这些冲突,使人能顺利经历心理和社会的成熟,并且,前一阶段冲突的解决会扩大后一阶段冲突解决的可能性,而如果上述冲突未能解决或冲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自体心理学自1971年科胡特提絀系统的自体心理学概念至今,已经发展了近四十年从最早受到传统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界的质疑,到成为当代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點重要且众所赞同的一支时间逐渐明证了科胡特思想的价值。自体心理学的共情、自体客体、主体间性、修复等概念也全面影响了当玳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及心理动力学的理论进程和临床实务工作。
  中国的临床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从中德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項目开始至今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由肖泽萍、曾奇峰、施琪嘉、吴和鸣、仇剑蓥等前辈老师们的努力传播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正茬当代中国社会开花结果。同时随着当代中国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与国际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更深入的接轨,作为当代精神分析论嘚基本观点重要一支的自体心理学也正获得越来越多的中国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的关注和学习。
  本书可以说是目前为止最好的經典自体心理学的人门著作之一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初学者开始接触自体心理学时,如果上来就阅读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的著作如《自体的分析》、《自体的重建》、《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治愈之道》等等,会感到十分吃力科胡特本人在经典精神分析论的基夲观点以及自我心理学中都有深厚造诣,而当时他所处的时代需要他向传统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学者给出自体心理学的答复回应所以初学者很容易因其著作中呈现出的多种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观点与自体心理学观点的交错而迷惑,无法直接轻松理解和把握自体心理学嘚基本概念和实操框架而本书则帮助初学者跨越了这一学习的鸿沟。两位作者是跟随科胡特多年的嫡传弟子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精神汾析论的基本观点治疗和案例督导经验,用清晰的条理有力地阐述了自体心理学所以我十分推荐希望了解自体心理学的同道阅读本书。
  自体心理学是站在对人类充满同情的人文立场来理解人性的。人性中的自恋需要在科胡特的经典观点中被充分揭示和接纳,他提絀自恋来源于人类的本性它是人类生命意义及创造力的源泉,是一种自我珍惜的主体感受它应该被充分尊重。同时自体心理学关注嘚是,在自恋包容和同调的基础上“恰好的挫折”和修复的作用因为原始自恋只有被恰好的挫折修正后才能够产生社会人际的适应性结構。所以潜意识到意识情感的矫正经验两大技术构成自体心理学临床工作的中道。因此有人以为自体心理学是那种只共情而没有界限的“你好我也好”的疗法,其实是一种重大误解
  本书之前已有台湾译者翻译的中译本。但必须指出如果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台版书中那篇很长的中文导读误导了许多人对自体心理学的理解。因为它误解了自体心理学本身的定位把自体心理学仅仅作为自戀型人格障碍的疗法技术来讨论。从1971年初创自体心理学的理念来说那或许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后来这一理念早已经被科胡特本人所修正(1978、1984)自体心理学的基础理念是将人主体的自恋本性放在精神的核心位置来考虑人和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工作的,因此它不局限于自恋型囚格障碍还包括对各种自恋疾患、神经症、意义空虚感等的讨论。
  自体心理学当代的发展已经超越了经典自体心理学相对静态的框架,在伍尔夫、史托罗楼等带领下正走向一个更新的当代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方向这是和主体间性这个概念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它除了保留了对人性尊重的积极态度外还反思了科胡特在经典自体心理学初见端倪但尚未有深入思考的领域,他们在研究心理治疗的动态互动过程、现象学、存在主义、实证研究等方面获得了很大的进展史托罗楼的主体间性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當代最前沿的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研究方向——波士顿变化过程小组的研究这些都引导了我们对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以及人类人性觀点的未来展望。
  2012年11月18日于南嘉心理咨询中心

  从本科二年级(2005年)时起“自体心理学”这个神秘的名词开始进入我的视线。之所以稱其为神秘是因为当时我国大陆地区关于自体心理学的书籍少之又少,记忆中当时仅能从《现代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圣经”:客體关系与自体心理学》这类综述性质的介绍文字中管窥一二。读研究生时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咨询的训练与实习,在张亚師姐的推荐下我接触到了台湾林明雄先生与林秀慧女士合译的《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务》。虽然荐者大赞本书内容精妙无比、案例生動翔实、引人人胜但是竖向的排版与略有些“另类”的行文让我最后不得不放弃了阅读。直到今年当我有幸接到这本书的翻译任务时,才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将原文细细的品读暮然发现,原来曾经有一本真正的心理咨询宝典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好好珍惜……
  为什么称它为“真正的”心理咨询宝典呢?因为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总能从灵魂深处爆发出一种共鸣。在观赏作者对理论的细致解读与案例的生动描述时时常会发现,自己在人生不同阶段中的一些内心体验的片段被赤裸裸地剖析、袒露了似乎自己的内心从来没有被别囚这样深刻地理解、触摸过,除了一种醍醐灌顶般的舒畅之外更有对自体心理学模式下共情方式的欣赏与赞叹。传说中贴近体验(near-experience)的共情原本是如此的感人、诱人,让人在一瞥之间已然欲罢不能
  这本书的每个章节都是由自体心理学的理论论述与个案讲解相结合而成,所以不仅可以作为心理咨询专业人士的参考资料,也可以帮助那些想要寻求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和家属了解自体心理学流派的咨询和理論背景从而更好地选择治疗,运用治疗
  当书稿翻译完成时,我一方面感到欣喜另一方面又感到不安。欣喜的是很快就会有更多嘚人体会到我在翻译过程中曾经享受到的、通体舒畅的心灵按摩了;不安的是很担心自己有限的文字水平无法完美地体现这本作品的精彩与美妙。如果读者朋友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措辞欠妥或疏漏之处敬请不吝批评指正,更希望你们能够透过我的拙笔体会到莋者的真诚与用心。
  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我的儿子也从娇弱的小婴儿长成了一个满地乱爬的大宝宝,对此我由衷地感谢我的家人,是你们的辛苦付出与无私支持才让我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到此书的翻译中去。愿把此书翻译稿献给你们!
  最后要特别感谢喃嘉心理咨询师部落的徐钧老师将此书推荐给我翻译,感谢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万千心理”的阎兰编辑对我的大力支持
  祝每位读者嘟能够从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收获与感动!
  2012年8月 于上海

  当我被邀请为这本书写序时,我体验到了骄傲和愉快的情绪——骄傲是因为能与Maijorie-White博士和Marcella-Weiner博士这两位显然非常敏锐而有学问的治疗师有所联系愉快是因为看到了这样一部文笔清晰的作品,他们在书中与同噵分享了自己在理论与实践中的丰富知识
  相对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遗留下来的丰厚财产,自体心理学是一位非常年轻的继承者她的出现迄今为止也只有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与人类文明的数千年历史相比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后裔自体心理学的出现,只能算是人类对自身探索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新近的一个瞬间海因兹?科胡特在二十年前出版了他的著作《论自恋的形式与转化》,我认为这個令人愉快的时刻完全可以被认定为自体心理学诞生的生日尽管如果我们仔细辨别将不难发现,在科胡特早期的作品中已经预示了这一汾支的出现从那个时候起,关于自体心理学的论文和个案报告如潮水般涌现该领域同道的书架上摆满了相关的资料。只是时至今日峩们才开始看到系统化的治疗总结,以一种全面并且易于理解的形式来对这门年轻的学科进行比较、关联与更新
  本书即是此类系统囮作品的极佳例证。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位自体心理学家都必定同意这本书中的每一句陈述事实上,我就发现自己有时候会与作者在治疗嘚热忱程度上有所差异比如,在我看来如果采用一种更为谨慎的等待与观望的态度,可能也会得到有关自体心理学的治愈力的足够证據但是,这种差异更多是风格上的而非实质上的。我相信如果海因兹?科胡特看到这本书,一定也会持欢迎的态度所以,我想我們也都应当如此

  我们撰写此书的主要目的,是为那些已经在使用或者计划使用已故的海因兹?科胡特(Heinz-Kohut)关于自体心理学概念的专业人壵如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提供一些洞察和指导。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我们从自己的治疗经验中提供个案素材,向人们展示如何将自体心理学运用到各类来访者身上其结果不但使人受益,而且令人振奋有时还充满着惊喜。
  我们试图向读者展示如何将共情作为一个科学的工具来使用以帮助来访者把原本枯竭的环境转变为能够促进其核心自体成长的土壤。我们也用例证来说奣在治疗的不同阶段没有与来访者达到同调(unauimed)的治疗师是如何用失败的共情重新唤起来访者过去毁灭性的体验的。治疗师对来访者的理想囮移情持接纳的态度不表现出尴尬,不做“现实”的批判是帮助来访者修复其儿童时期因照料不周而累积起来的自尊缺陷的方法之一
  如果我们能努力地进入来访者的经验世界不带先验的“成熟道德”假设,比如对超独立的渴望和很髙的道德标准(科胡特,1979)那麼我们就能自由地探索,帮助来访者超越古老的夸大性自体进入具有建设性的健康自恋的方法。当代脑研究的证据也证实自尊与完整嘚免疫系统具有正相关
  攻击性被解释为一个人在出生时因为处在没有反应(nonresponsive)的环境而产生的分解产物(disintegration-product)这个概念假设,愤怒的婴儿从怹/她(尽管我们在本书中通常会同时使用男性与女性代词但是如果同时使用时显得拗口,我们就只用男性代词)自己的角度来看,有其愤怒的理由因此,他的愤怒不是在表达那种天生的、无论如何要宣泄出来的攻击驱力我们可以通过共情探索这种攻击性,了解环境(包括治疗师)是如何的缺乏反应这样便开启了缓解破坏性攻击的可能性,这不仅是对个体而言也是对他所生活的世界而言。举例来说可以紦国家之间的对立理解为对缺乏反应的环境(如,一个威胁完全没有的环境)作出的可以理解的反应而不是把它看作可以预期的、驱使人类赱向核毁灭的内驱力的释放。一旦我们把另一个个体或团体的反应理解为缺乏共情时可以预期的反应便有可能出现一种更为敏感的反应,帮助人们弥补差异否则,这种差异往往会把可能的同盟转变为完全的陌生人
  考虑到心理治疗带给我们的快乐,本书最后一章描述了我们对工作的热情以及我们的成就感是如何反应到来访者的正向情感体验中去的。
  在有关创伤状态的那一章节我们聚焦于创傷的起源以及缓解创伤的治疗方法。所谓创伤状态包括失态(fauxpas)、退行性心理经济失衡(regressive-psychoeconomic-imbalances),以及消极的治疗反应治疗方法有对创伤的共情性接纳,通过与治疗师建立良好的自体客体关系来内化良性的自我抚慰(self-soothing)
  在关于老年人及儿童虐待的特殊问题的章节中,我们刻画了这樣一个观点如果对人性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内驱力的解释,就能让人们把人看作具有创造性的可爱的人这也包括在第七章中所表达的,紦对自己子女的关怀扩展到对整个下一代的关怀并希望下一代找到他们自己的道路。这种可靠的、持续终身的关怀与内驱力的假设形成對比内驱力假设亲子间具有谋杀性的竞争,没有留任何空间让父母以子女的成就为荣(包括性的成就)或是子女对需要帮助的父母给予成熟的关怀,至少协助他们建立“新的”退休生活
  本书旨在展示,自体心理学理论在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治疗性互动中具有长远的效果治疗师对来访者感受的持续关注尤为重要。为了达到充分的同调(attuned)有必要探索治疗师因其主观结构而无法避免的失败,如他的自體状态干扰了他对于来访者特殊的自体状态的共情性理解。我们建议为了重新获得与来访者感受的同调性,治疗师要理解他自身的盲点并且要将这一发现的影响以适当的方式告知来访者。
  最后我们把这本书推荐给希望自我实现的读者们,当然包括来访者但同样吔献给作为治疗师的我们自己。在我们的经验中自体心理学表明治疗师不必纠结于难以驯服的婴儿期驱力,相反它唤醒人们去创造性哋使用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核心自体(nuclear-self)

  有一种方法敏锐地聚焦于个人的自体(self)认为自体是个人体验与发展的可能性的决定中心,这昰已故的海因兹?科胡特理论取向的精华
  科胡特是一位杰出的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师,是美国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协会前任主席他最初致力于开发一套用于治疗原本无法治愈病理性自恋(pathological-narcissism)问题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检验并清晰地阐述了自体心理學(self-psychology),并认为它将带来传统的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理论和自我心理学(ego-psychology)理论与技巧的变革

  自体的概念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視。在提到一些像科胡特一样关注自体的理论家之前我们认为提及一个主要的心理人类学(psychoanthropological)问题很重要,即杰尼斯(Jaynes1976)提出的,自体在人类舞台上的出现他写了一本书,名为《在两院制心灵瓦解之际的意识起源》这本书写于科胡特的先驱作品《自体的分析》之前五年,作鍺认为古代人没有自体全能的神通过幻听来指导人类的意愿和主动性。
  根据考古学证据和古代经典著作(如《伊利亚特》)杰尼斯得絀一个结论,在第三或第二个世纪之前没有证据表明人类具有意识加工过程——个人意识到这个世界的主观觉悟。“两院制心灵”(“bicameral-mind”)嘚概念即是接受神的指令以及心灵的一部分顺从地执行指令。这一概念随着人类大脑的进化、人类意识的逐步发展而瓦解了公元前560年,在古希腊伟大的法律制定者所罗门王的时代“认识你自己”成为了一个首要的主题,而这在荷马的时代是难以想象的估计在公元前12卋纪至9世纪,这个主题已经传遍各处
  然而,随着新的自体意识在这几个世纪中的出现两院制心灵的一部分与自体觉知(self-awareness)相融合。科胡特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临床记录这与杰尼斯的理论相距甚远,他记录了人类婴儿期无意识夸大性自体的概念其特点为全能的神一般的指令,如果未得到满足将激起自恋性暴怒以及对冒犯者毫不留情的报复。作为临床治疗师我们痛苦地熟知这类病理情况,边缘性及精鉮病性患者明显具有此症状同时在自恋性人格障碍患者身上这种病症也有微妙的体现。

  杰尼斯关于历史上较晚出现嘚自体意识进化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为何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师和心理学家对自体的概念缺乏兴趣这一谜题。弗洛伊德(19051911,1914)对过度重视愛的客体(loveobject也有译作称之为“客体爱”——译者注)持怀疑态度,但他也警告人们不要太过关注自己在舒瑞波(Schreber)的案例中,他视“自大狂……为对自我性方面的过度重视”(1911P.65)。
  在弗洛伊德1914年的论文《论自恋:导论》中他似乎温和了一些,不再将正常的自恋定义为倒错洏视其为每种生物在原始生命力层面本能的自我保护。然而在他的《婴儿陛下》(《论自恋:导论》,p.91)中“无所不能”的原发性自恋(primary-narcissism)很快轉变为对客体的爱弗洛伊德将其视为为了提升自己的自尊感,既拥有所爱的人同时又被爱的需要如今的经典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师┅定会将此视为对关注的自恋性需要。然而在1914年弗洛伊德认为,这种“快乐的爱”相当于一种早期的状态在那种状态下,对客体的爱囷自我力比多没有差别从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发展心理学的优势观点来看,如今这种无差别将被视为退化至婴儿期的共生状态
  對于是否可能有效治疗病理性自恋,弗洛伊德持悲观态度因为他发现此类患者无法发展出传统的移情性神经症。当他认为客体即他人,是一个完全分离的存在时他也交替使用自我(ego)和自体(self)这两个术语。他对于自体和自我的混淆让人想起了杰尼斯的理论
  鉴于弗洛伊德对于自体如此模糊的定位,哈特曼(Hartmann1950)的立场令人惊讶,他给予自体与客体隐含的平等位置他指出,弗洛伊德时常交替使用这两个术语哈特曼强调,与客体相比自体暗含了一个人自己或者身体。而他坚持认为自我是精神系统的一个亚结构,因此自体投注(self-cathexis)与客体投紸(objectcathexis)正是相反的。他指出当我们说自我投注(ego-cathexis)已经替代了客体投注,我们的意思是说对自体的爱或是自体投注的一个“中性形式”,已经替代了客体投注当我们说力比多已经被撤回到自我,我们的意思是已经被撤回到了自体
  本书的资深作者在她早期的论文(1980)中指出,茬这看似简单的术语变化中哈特曼建立了自体表象(self-representation)的概念,将其作为自我的内容这位资深作者同时还指出,这个变化的意义似乎非常罙远不仅与自恋有关,同时还涉及内化和认同过程在这样的联系之下,自体表象的概念暗示了在心理上能从他人那里“吸取”的内嫆必须与对核心自体的觉知(self-awareness)相似,或者是核心自体觉知的延伸即,认同过程不是在没有自体的空白屏幕上完成的比如,一个热爱音乐嘚孩子不太可能认同一个音盲的父母这个观念可以被认为是科胡特核心自体概念的前身。
  哈特曼在1952年首先引入了客体恒常性(object-constancy)的概念并且暗示它一定隐含着自我的某种性驱力与攻击驱力的中和(neutralization)。但是他在此处没有暗示自体恒常性是一个对等的概念。不像他在1950年时所莋的他当时提出自体表象这个术语可以被“反过来”使用,即“客体表象”真正聚焦于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的分离。这个反向的术语清晰地暗示了与客体相比,自体的需要与渴望之间的冲突

  或许是预示着科胡特于1959年提出的自体心理学,而且學术界内对于自体概念进行充分研究已形成一个日益增强的趋势,伊迪斯?雅各布森(Edith-Jacobson1954)认为“正常的自我功能预设了一个充分的、分布平均的、持续的、原欲投注(libidinous-cathexis)的客体表象和自体表象(p.94)”。从这个观点出发自体评估,甚至对自体的爱都被置于与客体评估和对客体的爱同等的高度上。弗洛伊德和哈特曼对这一可能性从未做过满意的认可甚至不认为其具有可能性。本书的资深作者在1980年就已指出雅各布森觀点的意义在于,将原欲投注平均地分布于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我们就可以正常地爱我们自己,与爱他人一样多与弗洛伊德的爱的经濟学相比,即认为处在爱中的人自尊感将降低,更多地关注于爱的客体这一观点雅各布森认为,健康的自尊是持久的爱的基础
  雅各布森在一次对一位自我心理学家少见而郑重的认可中强调,想要在原欲层面接近一个人不仅要过高地评估那个人,如高度投注(hypercathexis),還要同时激起“原欲对自体表象的髙度投注这将推动并确保行动的成功”(1954,p.94加了强调)。
  雅各布森认为这样髙度的投注将会涉及囚体的器官和相关的身体部位。整个自体也将被高度投注触发更强的自信,从而刺激所涉及的执行器官和行动增强自信这一概念是成功的客体关系重要而基本的方面,也再一次自然而然地强调了健康的自恋是成熟的客体关系不可或缺的要素
  雅各布森(1954)描绘了一个现實的自体的概念,一个可以反映我们身体及精神自我的状态、潜能、能力和限制的自体它可以指一个人的外表,包括其解剖学结构以忣意识和前意识的情感、愿望、渴望和态度。除了所有这些具有明确特征的精神表象之外“一个包含它们的总和的概念,即一个已经分囮同时又组织完好的自体将会同时发展”(1954,pp.86~87)
  雅各布森这一或多或少具有恒常性的自体概念与哈特曼对自体表象的定义形成鲜明的對比。哈特曼将自体表象勉强定义为区分这些精神现象与客体表象和自我的一种方法雅各布森对于现实自体概念的描绘,包括以镜映(mirroring)作為确立稳定的自体表象的因素这一观点可以被视为业界这二十多年来对于自体和自恋的强烈兴趣的先驱。
  科胡特在临床上将“上位洎体(supraordinate-self)”概念化同时修正了驱力理论。他注意到当个体为了寻求快乐或是毁灭而努力时,不论过程中有何种冲突“就有可能在觉察到┅个成为了上位结构的自体,当然在这个组织中同时还包括驱力(以及/或者防御)这个自体的重要性将超越其所有部分的总和”(1977,p.97)
  据峩们所知,尽管科胡特从未在这条有关上位自体的定义上做过任何扩展我们相信,这个概念暗示着中心核心自体(the-core-nuclear-self)将充分发展(他相信儿童茬一出生时便已具有)为成年人的内聚性自体(cohesive-self)而后者有可能会引导个体所获得的更高形式的自恋,同时参与到性与肯定需要(assertive-needs)的满足中去
  “自体客体(selfobject)”是一个重要的相关概念。它被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科胡特1971,p.xiv)它组成了一个人从出生起就需要的有反应的环境,以确保核心自体能够可靠地发展为成熟的内聚性自体内化一个稳定的自体结构需要自我抚慰(self-soothing)的经验,如果没有意外父母往往会成为这一经驗的提供者。由于父母的过失治疗师常常必须成为来访者那个缺失的自体客体。
  科胡特最勇敢也最具发展性的贡献之一就是他对於攻击性的观点,他没有将攻击性视为需要释放的天生驱力而是将其视为在回应无反应的环境时产生的一个分解产物,这种没有反应的環境抑制了婴儿核心自体的发展
  巴史克(Basch,1984)将当代神经生物学、人种学和控制论的研究发现带入了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的自体心理學中使人类卸下了具有天生攻击驱力这一概念的重担,这种攻击驱力曾被认为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是被驯服在这些研究中没有发现人類具有攻击驱力的证据,正如巴史克所指出的弗洛伊德的理论只是一种思考,然而不幸的是后继者们却将其变成了一种教条。

对于有反应的环境的需要

  从事婴儿研究的工作者从一个非驱力(driveless)的视角出发运用最新的图像技术检视母婴互动,发現从子宫中诞生的婴儿不是消极被动的也没有攻击性,但是他们会寻求自体客体的互动托品(M.Tolpin,1984)指出互动中的婴儿回应母亲的能力令囚印象深刻,他们不仅寻找食物还会寻求各种情感的认可,并且会在从无刺激环境中沉人无反应状态之前就以各种方式尝试得到这种情感的认可
  早些时候,托品强调了需要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对亚历山大(Alexander1956)的“矫正性情绪体验”(corrective-emotional-experience)加以重新考最。在面对羞辱、失望甚至是自体的失败时,儿童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恢复能力对此,托品引述了一个5岁儿童迈克的案例尽管迈克常常跌倒,膝盖摔得青紫自尊心受挫,但在他父母持续的鼓励下他仍旧痛苦地学习着溜冰。幼儿园的老师带着全体孩子去溜冰场尽管父母都不在,迈克依旧熱情高昂但是,当他回到家时却情绪低落母亲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眼泪汪汪地回答他的脚部动作不对,无法站在冰上这让他感箌很丢脸。他的母亲回应得很积极继续问他可能是什么原因,因为他过去溜得很好迈克难过地说:“你们当时没在那里看着我。”
  托品指出“在那个时刻他的自体客体所缺少的坚定功能,与他自己的脚踝和他的整个自体体验中所缺失的坚定感是一体的两者是同樣的东西。”托品所说的“矫正性发展对话”展示了自体-自体客体单元是如何起作用的。当自信的5岁男孩因为仍旧需要自体客体的镜映咣芒而暂时性崩溃时他同样可以因为再次得到支持而重整旗鼓
  马勒等人(Mahleretal.1975)在观察儿童与母亲的互动时发现,当关注于婴儿的运动時她和她的同事有时可以看到情感运动原初状态的自体原欲化(self-libidinization),这也许是“身体-自体”(body-self)感受整合的准备状态”在现实生活和影像资料Φ都能看到以下片段:

  当身边围绕着心怀欣赏的、原欲镜映的、友善的成年人时,5~8个月大的婴儿似乎被这种镜映的欣赏所充电并且刺噭这从他极尽所能兴奋地踢腿和挥舞手臂的动作,以及在充满得意与愉悦的情绪下伸展身体的动作中可以明显看到我们相信,这种对其身体-自体明显的触觉运动刺激能够促进其身体形象的分化和整合(Mahler1975,p.221)

  科胡特对于塑造人类自体的、引起心理变化嘚因素有自己的观念,从这些更为宽泛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瞥见他对于无反应环境的概念。科胡特得出一个结论:20世纪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自体体验这个结论不仅来源于临床证据,还来自于诗人、艺术家、戏剧作品和文学作品如,奥尼尔(O’Neill)、毕加索、普鲁斯特或是卡夫卡等人的作品因此,无法从充满关怀的自体客体处得到足够的刺激导致了自体的破碎、内在的空虚以及方向的迷夨。结果越来越多带着自体病理的人们前来寻求治疗,对他们来说俄狄浦斯问题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他们的核心自体需要发展
  果斯坦(Goldstein,1984)强调觉察到引起心理变化的环境对子女与其父母的影响,这一点非常重要果斯坦对自我心理学及其对心理治疗的思考与实踐的影响做过令人印象深刻的总结,他说道:“研究者们整合不同种族、民族、社会阶层及生活方式的差异的知识将其用于理解正常的洎我发展以及应对与适应过程,很重要的一点是整合知识的工作需要更加系统化。”(P.273)果斯坦指出自我心理学理论的改变(这里假设可以包括自体心理学的发现)也许会积极地影响如今在女性、黑人、同性恋者,以及西班牙后裔等人群身上发现的“反自我(anti-ego)心理学和反临床偏见”这些人感到自己的差异被“不公正地”描述为心理疾病。
  爱丽丝?米勒(Alice-Miller1983,1984)记录了社会在认识儿童的发展需要这件事上有相当令囚难以置信的失败尤其是如今人们通过婴儿研究和自体心理学的概念而有所了解的。米勒虽然没有明确声明但他确认了科胡特(1979,p.12)的概念科胡特认为社会能通过引起心理变化的因索来塑造自体,包括“成熟的道德(maturitymorality)”正如科胡特所指出的,后者牺牲了人类显而易见的对於共情性回应的需求取而代之以近期出现的一些价值观,如自主独立与科学知识
  米勒展示了毫不妥协的养育方式以及“有毒的教育”是如何要求下一代表现得像个小大人。几乎从脱离母体开始就非常强调对于情感的全面控制以及虐待式惩罚,包括对儿童的失败进荇体罚米勒相信,要克服病人成年以后的病态受虐与自我放弃唯一的方法就是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过去受到的来自父母或其他权威角銫的虐待。关于科胡特对驱力的可分配性的立场以及他对于自恋(也就是“自体状态”)议题重要性的认识,米勒(1984)做过以下陈述:

  ……汾析师开始对自恋需要(如被尊重、被镜映、被理解、被严肃对待等)产生兴趣这非常清晰地表明,以往人们认为与驱力有关的大部分渴望洳今已经得到更充分的理解……比“俄狄浦斯”这个词语更能加以充分地说明

  安娜?欧斯坦(Anna-Omstein,1984)在与科胡特合作的过程中反复强调洎体心理学的方法必须以共情开始,努力尝试了解患者复杂的情绪只有当治疗师成功地通过这种共情将自己的自体建立为病人需要且接受的自体客体时,他才能冒险进行下一步的解释欧斯坦坚称,治疗师内化为病人的自体客体使得病人得以体验和表达被否认的情感分析师运用病人自己的历史来“解释”他的压抑。这补充了科胡特的观点即共情之后的解释能够增加病人对自己及其需求的客观性(科胡特,1984)
  在欧斯坦引用的案例中,那个男性患者认为他需要激惹治疗师以此让她帮助自己表达内心深处埋藏的愤怒。通过共情她得以進入他隔离的情感,他父母对他所有情绪的不敏感是他情感隔离的基础其中包括在他11岁被送到寄宿制学校时的思乡病。他一直不能对他嘚家人表达这种感受因为早些时候,他感到他们从不关心或者倾听他的感受是分析师对他从未被关怀过的情绪以及从未被倾听过的心聲作出的共情,发掘出了他内化一个有反应的自体客体的持久能力
  保罗?欧斯坦(Paul-Omstein)将科胡特的论文及信件收集到一起,编辑成两册《洎体的追寻》(1978)此举吹响了一声号角,号召人们去理解自体心理学作为通向健康与创造力的新方法的潜力即使是在面临核威胁的时候。1978姩在芝加哥举办的首届自体心理学国际会议上,欧斯坦强调科胡特的方法造就了“一个新的范式”,为“健康与疾病的新概念”提供叻语境(P.138)欧斯坦指出,通过重新激活古老但仍旧健康且具有适应性的夸大性自体以及(或者)重新激活通过自恋性移情进行理想化的能力,科胡特发现了“唯一一个在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中产生成熟与发展的方式尽管这种成熟与发展是迟来的”(P.138)。
  欧斯坦也指出“自體客体环境”的概念,与它在自体结构的构建以及成功的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中具有的功能以一种新的方式连接了“外部现实”(即社會文化环境)的影响与健康和疾病的状态。对健康与疾病的内在的、发展——起源上的决定因素与自体客体的概念和现存的心理社会的决萣因素这两方面的整合,提供了一种“有关适应的更髙层级的概念这把蕴藏在核心自体中的创造性行动的内在模式解放出来,置于这个概念的中心”的可能性(PP.139-140)
  在上述联系中,欧斯坦指出科胡特极力主张一个比精神失衡这个具有局限性的概念更为宽泛的见解。事实仩欧斯坦指出,科胡特极力主张心理困扰不应该被特别地视为一种疾病而应该被视作“人在寻求新的精神平衡之路上的一个驿站”(科胡特,1978bpp.538~539,加了强调)欧斯坦(1978b)强调了科胡特对于“适应性解决方案”的提议,那也许对于确保人类能在一个过度拥挤且笼罩在核威胁阴影丅的社会中存活下去是必要的我们要记得,这样的解决方案涉及更大、更强的内心生活包括“快活的创造力(that-playful-creativeness)”,而这创造力也会快乐哋转变为带有“‘肯定生活的主动性(life-affir-ming-initiative)”的新情景(p.156)
  阿诺德?高伯格(ArnoldGoldberg)也是科胡特早期亲密的同事,他在为《自体心理学案例集》(1978)所写的導论中指出在书中所总结的六种自体心理学分析的结案模式中,获得“自恋的转化”被标示出来这一做法与科胡特所预期的,成熟的誇大性与对治疗师的理想化将导致更高形式的自恋不谋而合高伯格指出,这种症状可以在那些如今享受生活、拥有价值感和重要目标的患者身上观察到:“有些人说至少他们能独立工作,另一些人报告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真实或者还有一些其他人则显示出坚实的洎体感受……我们对于这些新发现的未来成果相当乐观,并且相信迄今为止,我们只不过探索了表面的内容(pp.l0-12)

  根据咘兰德沙夫特和斯多勒洛(Brandschaft和Stolorow,1984)的看法治疗师坚持认为患者对自己的不快乐或者失败的存在状态负有责任——比如,认为那是患者的婴儿囮性欲和攻击驱力无意识地主宰了他的生活并且造成了混乱——会引起边缘性甚至精神病性的反应。运用科胡特的共情方法他们发现囿一个被诊断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当他感到自己古老的主观状态被治疗师共情地理解了他就能够与治疗师建立他所需要的特定的洎体客体联结。换句话说共情的自体心理学方法似乎为拯救那些最为严重的病理情况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途径
  斯多勒洛强调“一種病理情况是防御内在心理冲突的产物,另一种病理情况是防御在早期阶段发育停止的残余两者有重要区别……"。他还指出这种理解昰用于阐明一系列迄今为止还主要是从内在心理冲突的角度来看待的临床问题。
  卡恩(Kahn1985)曾努力将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与卡尔?罗杰斯嘚人本主义心理学相联系,期望治疗师更多地考虑自体建构(self-structuralization)的重要性并且希望治疗师在培养此类自体凝聚(df-cohesiveness)时更多地使用共情
  卡恩指出罗杰斯在早于科胡特之前几年就看到了心理治疗氛围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成长最为重要的促进因素包括“共情、尊重、对个人的關怀和珍视、治疗师的真实无伪”(Kahn,1985P.903)。卡恩指出科胡特“独立地,通过他对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内省方法的投入奉献发现了接受汾析的患者对于自体客体的需要的重要性”(P.903)。他引用了沃尔夫(Wolf1983a)的表述,沃尔夫强调“那些忽视患者对分析师感受的标准已经不再能够用來定义一个客观中立的分析了无论患者感受到分析师是或似乎是支持他还是反对他……”(p.499)。

共精 VS 应激和免疫系统

  在共情体验对于身体的基本防御——免疫系统的有效作用方面大量科学证据的出现令人印象深刻。研究者也发现攻击体验带来的应噭所具有的破坏性效果与免疫系统有关。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若有一线生机人们便会努力生存下去,我们必须要问是什么激发起叻人们努力存活的动力,甚至在他们身处集中营或是遭到核炸弹袭击时上文所引用的作者们的发现可以证实,感到还有人关怀自己的那種感受在最基础的层面上,包含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即有一个人真的关心我是生是死。我们相信这是共情的基础早期经验中父母的不敏感,伴随着后来的相似经验加强了患者在面对一个不共情的社会,一个不共情的医疗机构以及太过常见的,不共情的心理治疗机构時那种没有指望的信念。
  在个人感受(包括自体感受)与致命疾病后果之间的关系上医学上有越来越多的疑问,赫伯特?斯佩克特是┅位神经生理学家他曾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工作,这里将他的话引述如下:

  古人早已了解患者自身的态度对其康复非常重要,泹是现代医疗却将其视为微不足道的小事新的研究澄清了这一问题。态度事关重大(纽约时报,1985年10月22日)

  我们必须意识到有越来越哆的证据显示,共情体验对疾病的治疗有正面作用——比如癌症和心脏病诺曼?可辛斯(Norman-Cousins)经历的两个事件戏剧化地展示出支持性环境对于患者从严重的疾病中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1976年诺曼似乎患上了一种无法诊断的疾病(后来被发现是胶原病。胶原病:一类结缔组织疒变的病症该类病症的表现为身体所有脏器的血管和结缔组织都发生病理变化。——译者注)他自己离开了令人沮丧的医院。他觉得医院里不停地抽血让他变得更虚弱了而且医院里的人对他所患的疾病几乎是持一种责备的态度,让他感到自己得了绝症当他回到家里,怹从家人那里得到了他所需要的支持性关爱、逗趣的录像以及他惯常的健身锻炼他的身体开始康复,于是他写下了自己的经历(Cousins1979)。
  七年以后可辛斯再一次“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在一次严重的心脏病发作之后他发现医疗机构令他感到焦虑,他拒绝接受一项他认为會要了他性命的心脏血管搭桥手术再一次,他坚持通过自己锻炼、节制饮食以及适当工作来治疗他的疾病他又写了一本关于这次经历嘚书(Cousins,1983)可辛斯在总结中写道:“……医学治疗不应当只是寻求修复损伤和恢复生命的平衡,更要提髙患者的生命质量帮助患者克服无朢感和无助感”(P.236)。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者在人类大脑边缘系统的下丘脑(汇集我们感受的目标区域)与我们的免疫系统之间发现了越来樾多复杂的联系。西蒙顿(Simomon1978)使用引导想象将意念聚焦于白细胞,以之摧毁癌细胞获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尤其是患者在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后仍然存活了下来
  治疗师提供引导想象的方法,并加以执行由此产生的希望似乎激活了免疫系统中摧毁癌细胞的那个部分。于是我们似乎发现无助感(无论是在人类还是在动物身上)可以减缓免疫系统的运作,而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关心和帮助则会激发免疫系统
  在关于丈夫在失去妻子之后相对较高的死亡率的研究中,这一发现得到了完好的记录(Hammer1984)。当代对于老鼠的研究也显示那些可以通过推压杠杆来停止电击,以此来抵消被电击后的无助感的老鼠即使被注射了癌细胞,也没有患上癌症(Laudenslager1983)。似乎是控制创伤体验嘚能力而不是电击本身,避免了应激因素及免疫系统的崩溃
  对于应激的新的关注似乎与科胡特(1982)最后的结论相一致,这个结论来自怹与患者一起工作的经验也得到了其他治疗师长期的确证:共情本身对于接受到共情的人具有好处和疗效。这个发现暗示了(最新的研究結果也支持)免疫系统在一个共情的、无压力的环境中最具有活力因此,对于个人的身心最好的情况是尝试去理解和关怀另一个人,并苴能够从适当的自体客体身上寻找到同样的回应
  试着去共情另一个人,无论这个人可能是多么地令人不快、与众不同或是引发焦虑这与因为对他人期望过多、有错误的期待而对自己产生幻灭感或自恋性暴怒有极大的不同。这种暴怒可能也包括了我们感到不被理解、鈈被关心或是不被尊重时对这明显差异的愤怒反应。我们自身的夸大性和自恋性暴怒倾向也显现于我们从一个冒犯我们的个人或团体戓整个人群中撤离出来,仿佛他们从不曾存在过一般
  然后这种轻蔑的拒绝将以传统的逃跑或战斗的反应加以表达,如:这些人是如此没有希望、愚不可及、邪恶、堕落或是疯狂简直无法以任何方式与之相处。结果我们理所当然地表现得好像他们从来没有存在过,這是一种心理上的杀戮或者攻击,其目的在于消灭如:战争,包括核战争这些反应会造成我们的无助感,当感觉到深陷于这些无助感中时我们将不由自主地唤起一触即发的自主神经系统,而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使得我们最基本的生命线——免疫系统失去了活性
  在科胡特的概念中攻击是一种可以通过共情加以修正的反应,这让我们得以摆脱攻击的驱力概念在那个概念中,人成为了虐待与受虐的战场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是被驯服。攻击的驱力概念迫使人类处于一个危险而悲惨的位置总是不得不抵挡破坏性的本能,这种夲能一旦被释放不仅可以摧毁个人,还能毁灭整个地球以及人类大脑进化的成果科胡特的攻击概念,如果得到人们的理解并被广泛使鼡将能打开一扇通向新时代的大门,不仅促进个人成长而且有利于群体的深刻改变

  科胡特(1982)在他过世前所写的最後一篇文章中强调他相信两代人之间的延续性与相互依存性,而不是所谓的正常的不可避免的谋杀性竞争是人性中充满希望且基本的蔀分。因此正如我们能够努力去共情地理解我们的孩子,也就是下一代人那么我们也能努力地去共情地理解除了下一代人之外的人们,以及我们自己这代人和所有过往的人们无论我们之间有多少差异、困难,甚至厌恶
  承认其他人也拥有人类的大脑、拥有独特的洎体、需要共情和认可,就足以帮助我们尝试理解他们未经满足的需求是什么理解他们所经历的无反应的环境如何导致他们的无助以及隨之而来的愤怒。仅以我们能努力搁置自身的恐惧和愤怒努力尝试理解其他人的恐惧与愤怒(无论其中有多么不同)这种做法来说,就能够玳表我们具备一种文明的行为能力
  人类能够欣赏贝多芬的交响乐,能够登陆月球当然也就拥有制止核战争威胁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开始运用自己丰富的智慧及情感资源将我们自信的能力用于努力共情,而不是固执于以毁灭其他冒犯者为目标的攻击性的原始反应那么即使是与差异最大的人,我们也能与之达成互相理解与合作
  考虑周全且富有创造性地接纳两代人之间的差异,这也许是获得玳际延续与相互依存的关键回顾杰尼斯的两院制自体,对人类自体意识的重要性予以明确的接纳也许是另一条通向人类发展的切实可行嘚道路
  如何理解和运用科胡特在治疗那些困难的自恋的病人时发现的镜映移情、理想化移情和另我移情,他的双极自体和三极自体概念包含什么如何区别自恋性愤怒与常见的愤怒,以及自恋性愤怒如何成为巨大的邪恶力量或是成为影响深远的成就的推动力——这些嘟将在以下的章节中进行探讨
  作为本书作者,我们二人均接受过传统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和心理治疗的训练在治疗中使用自体惢理学超过十年的时间,并教导其原理我们运用丰富的临床资料,提供经验实体向读者展示如何在病人身上有效地使用自体心理学,鉯及如何将其教授给专业人士自体心理学最令人振奋的结果之一,就是带有严重困扰的人们不仅摆脱了他们的精神疾病过上了更快乐嘚生活,还变得有能力做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贡献包括在艺术、科学和商业领域的贡献。然而对于自体心理学的哲学本质而言最重要的昰,人类具有积极的、追根溯源的、有创造力的、充满能量的力量并且这些潜能是我们全人类天然拥有的

  1. 原发性自恋中没有“我-你”

  在巨屋中在火屋中,
  在点算年岁的黑夜里
  在细数年月的黑夜里,
  哦愿我的本名归还于我!
  当东方天阶上的神聖,
  赐我平静地坐在他的身旁
  当诱神在我面前——宣告自己的名字,

  愿那时我也记得我的本名!
  ——埃及《亡灵书》(公元前3500年)

  已故的海因兹?科胡特在探索治疗一种原本被认为无法治愈的障碍(病理性自恋)的方法时对一种更高形式的健康自恋也进行叻概念化。他发现这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创造力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他得出结论,对自体的健康的爱(healthyself-love)能产生出智慧使我们能够接纳自己的局限性,包括我们必然到来的死亡他还将幽默的能力归因于稳定的自尊,或许幽默正是人类大脑独有的天赋。最后他认可了婴儿期誇大性(infantile-grandiosity)可能转化为所有创造力的源泉这一可能性。

  首先让我们听一听个人对于其自体得到认可的渴求(a-cry-for-recognition),这种对于个人独特身份的渴求早已回响在公元前3500年的埃及《亡灵书》中这与杰尼斯所提到的有意识的自体出现的时间间隔并不太久。诗人面对着时间与存茬的奥秘同时面对着理想化的神,而这神并没有充分认可诗人诗人两次哭号出了自体认可(self-recognition)的问题。一开始他似乎有些承受不了对时間的体验及其对人类存在的威胁,以及如何与之抗争“哦,愿我的本名归还于我!”在那句恳求中有所暗示一个人独特的身份可以帮助他对抗关于时间与死亡的可怕问题。
  这首古老的诗作的另一个部分涉及的内容我们可以认为是科胡特关于理想化移情概念相当早期的一个版本。比如诗人被允许就坐于圣者旁边,但是他也暗示当“诸神在我面前一一宣告自己的名字”时,他的身份受到了威胁這暗示了可能有一位精神导师邀请诗人参加神的聚会,但是表现欠佳忽视了诗人,由此对他的自尊造成打击令他感到暴怒而又受伤。茬科胡特关于自体心理学的模式中这种自体感受到的狂怒正是其精髓所在。他第一个认识到当一个人的自尊受到侮辱并被体验为无法控制时,个人的自体将会出现破碎因此,由失望产生的暴怒被指向了自体这也暗示了个人可能会从对现实生活的应对中撤出。

  自体破碎是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时刻都会体验到的“我要崩溃了”的感觉其范围从轻微的尴尬开始,(如一个人在路上与老友不期洏遇当要将她介绍给自己的配偶时却发现自己忘记了她的夫姓)一直到折磨人的恐惧和羞耻感(如一个博士研究生在他的论文答辩会上无法囙答一个关键的问题)。
  科胡特在其著作和论文(19591966,19711977,19791982,1984)中曾有临床记录那令人焦虑的、恐怖的、完全令人动弹不得的自体破碎鈳能出现在任何一个对个体自尊产生侮辱的情景中,甚至包括心理治疗的情景在治疗中病人特别容易感觉自己成为了攻击的焦点。就我們十多年来以自体心理学模式开展工作的经验来讲我们可以证实,科胡特对于自体破碎现象广泛的体验并不是他独有的
  我们还遇箌过这样的情况,当治疗师听完病人所讲的一些个人经历、想法、情绪或是期待以一个标准的心理治疗干预问题“那么,你对此感觉如哬”作为回应时,就会激发出那种有害的并且常常是不祥的自体破碎。病人远未感觉到治疗师与他的感受同调他可能以一种个人化嘚、有特点的方式来表示,他所体验到的自体破碎令他产生一种完全不想沟通的渴望一种转换话题的冲动,或是走到另一个极端愤怒哋指责治疗师的愚蠢,有时则是迅速离开治疗室
  发生了什么呢?治疗师可能是出于关心病人努力想要了解更多与他的特殊经历相關的感受,但却引起了病人的自体破碎这个过程演示了科胡特的几个基本概念。为了让读者理解这些努力尝试与病人进行协调的反馈是洳何失败的让我们先来看看科胡特的几个发现。

原发性自恋中没有“我-你”

  科胡特早期(1966〉曾强调原发性自戀(primary-narcissism)指的是“心理上的婴儿状态”(P.245)。意思是说婴儿对于母亲及其服务的体验处于一个没有“我-你”分别的世界。因此婴儿会期望自己能控制母亲,就像成年人期望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一样但是我们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问题,当不可避免的事情出现时会发生什么也就昰说,当母亲不能由婴儿来控制并且可能不得不让他等待母乳以及其他相应的服务时。作为父母我们知道在服务不完美时婴儿会充满暴怒。但是在1977年科胡特没有将这一自恋性暴怒定义为婴儿天生攻击性的表达。相反科胡特将婴儿的暴怒视为一种可以理解的、对于分裂的反应,是自体遭遇无反应环境时的破碎如动作缓慢的母亲,或者甚至是缺席的母亲

  但是潜藏在这自恋性暴怒背后嘚内容对于个体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他过去治疗原本以为无法治愈的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成功分析工作的基础上科胡特描绘了两种自戀性移情,在移情过程中已经成年的病人在治疗师身上重复了婴儿时期他与母亲和父亲的互动。第一种解决方法是要让婴儿感到自己是铨能的控制着好的世界(the-good-world)。第二种解决方法是去将另一个人感知为全能假设是父母中的一位或是双亲(科胡特,1971)婴儿这种尽在掌控的感覺与马勒等人(1975)所描述的,学步期儿童处于其练习亚阶段时站起身子、迈开脚步的感觉相似这也是科胡特关于夸大性自体及其所伴随着的洎恋性暴怒的概念。每一次对于全能的自体中不听使唤的部分的失望体验都会引发这种暴怒特别是,那个不完美却未分化的母亲
  這个夸大性自体的概念如何才能在治疗中有所体现,同时还伴随着对自体产生最轻微的失望时所出现的自恋性暴怒举个例子,它可能在┅个我们最常忽视的问题上有所表现——因自己需要接受治疗而感到羞耻这对于渴望完美的无意识夸大性自体而言无疑是一个侮辱体验。有可能会出现一种两者互换的情况如以下这段来自治疗督导的摘录,病人是一位男性


  病人:我不得不花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錢来参加这个治疗而且最终无法给我任何保证,对此我感到非常羞愧和无望到目前为止我没发现你帮到了我,而且我也没发现为什么峩无论如何需要接受这个治疗为什么我就不能管理好我自己的生活呢?
  治疗师(试着从自我心理学的角度给予病人支持):嗯我想你婲钱来这里接受治疗的事实说明,有一部分的你感到你应当获得任何能够帮你过上更好的生活的协助
  病人(因为他的无意识夸大性和洎恋性暴怒没有得到认可):你知道吗,我觉得你说了很多还不错的术语没一丁点涉及那个大大的问题,就是我究竟为什么应该需要这个瘋狂的治疗
  治疗师(如果回应到自体心理学概念中的夸大性自体及其对于任何不完美产生的暴怒):嗯,我能理解为什么你对于需要协助感到愤恨因为我猜你一直以来总感觉自己应当能够处理任何加在你身上的要求。
  病人(比起愤怒更显惊讶):是的,嗯我想……我┅直以来总觉得我应当能够做任何自己想要做的事尽管我常常紧张地做着别人,尤其是父母要求我做的像超人一般的事


  这里,病囚回应了治疗师对他的共情性认可包括认可了他无意识的婴儿期夸大性自体及其加诸于意识层面的自体和自我无尽的要求,还有对于全能的夸大性的受虐式防御如,“我真的不应该为自己争取什么但是我必须全力以赴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好让他们爱我。”治疗师没有聚焦于狭隘的、以现实为基础的问题即病人是为了自己而来接受治疗,而是同感到更深层的、夸大性自体的无意识要求这耗尽了意识层媔的自我以及无论是否存在的内聚性自体所需要的能量,都用来满足夸大性自体的需要
  治疗师以一种病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转向无意識夸大性自体,开始为病人提供他从未从他冷漠的母亲那里得到过的镜映病人显然仍旧需要从一个自体客体那里得到这种认可,鼓励他發展出以夸大性自体的需求为基础的健康的抱负心并且很有希望能够通过现实的体验得以修正,这就导向了转换性内化(transmuting-internalization)(见下文)

  处理自恋性暴怒的第二个方法是,婴儿尝试将“绝对的完美和力量注人初始的对象即成人,以此来维持最初的完美和全能感”(科胡特,1966p.246)。科胡特在这里描述的是早期的理想化父母影像(the-idealized-parent-imago)特别凸显出理想化与自恋需要的紧密关系。当父母不可避免地让儿童感受到挫折而这些挫折是可以承受的,儿童就会将他们所欣赏的父母影像中的理想化品质内化这些品质与功能于是逐渐通过转换性內化而不断地被儿童补充。这种恰到好处的挫折经历也有助于驯化和引导夸大性自体剧增的抱负心
  儿童将父母影像理想化的需要会絀现在治疗中,正如它在生活中那样带着一个问题:“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会在那里吗当我感到绝望和无助时,我可以依靠你的力量和关怀吗”当儿童过于突然并且过早地发现,他不能指望母亲理想化的力量永远为他守候——比如母亲可能会生病、吸毒,或是缺席——如果同时也没有其他可信的照料者他只能依靠自己(也就是他的夸大性自体)。
  在治疗中病人开始重新寻找理想化父母的影像,也许期间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才相信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偶像。我们希望治疗师能够认可并鼓励这“脆弱的理想化触须”(科胡特,1971P.221),而不是如其父母所做的再次将它践踏。这样的失败可能是源于治疗师的反移情焦虑担心被病人置于圣坛之上,或是源于现实的焦慮担心自己无法满足病人婴儿化的期待,因而必将再次令病人失望。
  病人需要感到他自己的理想化期待是被治疗师接纳的鉴于治疗师自己的童年经历,他很容易忽略这种需要而最重要的是,治疗师要对这些需要持共情的态度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病人对于假期或者甚至是对治疗师周末离开所产生的愤怒、失望和焦虑才能得到治疗师的理解请想一想以下的对话:


  病人(男性或女性):嗯,快偠放假了我想你会去参加纽约的会议,任凭我自生自灭一个星期
  治疗师:是的,事实上我打算在今天的会谈里提出这件事。但伱知道你已经有好几年能够挺过这样的分离了,所以也许今年并不会如你预想的那么困难
  病人:哦,当然!我父母在圣诞节之后總是会去加勒比海或者有时候是去欧洲开会,留下我和哥哥还有我亲爱的堂兄。我曾经梦想他们会去久一点带上我,或者是署假的時候带我一起去而不是把我和哥哥送去夏令营。当他们终于有机会遨请我一起去时已经太晚了。那时候我已经有自己的朋友而且我吔已经完全不在乎是不是能和父母在一起了。
  治疗师(仍然聚焦于病人已经有所改善的现实能力即能够承受治疗师眼中的分离焦虑):伱能够发展自己的友情和兴趣,而且不再感到被父母抛下了这样难道不好吗?
  病人:我猜你想说的是我现在也应该做一样的事情——发展我自己的支持系统而不要去在意你什么时候去休假。不过我必须警告你,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就不在乎你了,也不再需要你非要给予我的东西我可能会停止治疗,不管那时你是不是觉得我已经准备好终止治疗
  治疗师(感觉到他的干预没能起到他所预期的咹慰效果,猜想其中是不是涉及了理想化的问题):我猜你会想要我安排我俩一起去这次假期旅行就像你曾经想要你的父母那样安排。
  病人:嗯当然,我认为我的父亲至少付得起一次的费用他是一位大学教授,而且如果在圣诞节的时候和他还有母亲一起去伦敦的話一定会很棒。我热爱狄更斯和英国历史我想父亲会让我看很多东西,带我去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我觉得很难过,他从来没有想过那对峩和哥哥来说会是多么开心
  治疗师(意识到他的共情方法引发了一个另人失望的理想化议题,并且附带着重要的自体感受治疗师还感到有些焦虑,他可能在病人心里激起了一个他无法满足的期望):嗯我们两个人一起经历那些但是我们可以在这里想象一下,一起去伦敦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病人:哦,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想如果我和你一起处在一个非治疗性的环境中,我可能会觉得不自在但昰我想和你一起走过伦敦街道一定会很兴奋。我打赌你一定很了解英国文学
  治疗师(微笑着):嗯,谢谢这想法真好。(这里治疗师让洎己被理想化并且毫无疑问他感到松了口气,病人对于现实的把握使他不会要求把治疗师建议他们幻想一下的场景变为现实)


  这一佽治疗性对话的重要成果就是病人再次体验了父亲对他的需要不敏感而导致的幻灭感,如对父母影像的去理想化(deidealization),以及病人预期到治疗師因假期到来而要离开他这个行为与他的父亲一样不敏感。当病人体会到治疗师共情了他被忽视的感觉就出现了一种可能性,他可以通过幻想将治疗师理想化为一种父母影像以此来部分满足他的需要。

  父母对孩子需要的同调回应包括安抚、融合(merging)、镜映、培育以及刺激性的反应,还有父母这一自体客体所代表的更髙级的价值观与理想科胡特发现,所有这些都会被内化为更髙形式的自恋基础包括创造力、幽默,以及对我们的自我价值与健康抱负的积极接纳科胡特(1984)总结道,我们努力追求自己的抱负与理想渴望与某个囚成为“孪生兄弟/姐妹”、与他分享我们的热情和感受,这些组成了人类实现三级核心自体(tripolar-nuclear-self)的三个基本选择(见第六章)
  被记得、被注意以及被欣赏的需要弥漫在本章开篇的古老诗作中——“他很快守住了对于自己身份的记忆。”科胡特(1971)开始相信这种对于积极认可的需偠——即被镜映的需要——对健康自尊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为了有效地发挥自尊功能还为了达到更髙形式的自恋,这在人类对于文明所作出的贡献中是如此重要整个有关人类需求的领域竟然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被忽视和贬低,这一点依旧令人感到困惑不解有一句东方谚语对此迸行了尖刻的描述:“当面赞扬别人是不雅的。”
  但是在临床上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对自体进行施虐的情况以及自体对於掌声和敏感回应的需要,这种施虐的出现是父母长久以来没能认识到儿童早期复杂的需要,以及一代代的父母在无知中粗暴地对待孩孓所产生的后果我们在自己的从业过程中发现了这一令人伤心的现象,同时还有海因兹?科胡特、爱丽丝?米勒、罗伊德?德茂斯和樾来越多的心理治疗师,他们从自体心理学模式中理解到不同调的教养方式产生的可怕后果以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将这些病理情况偅新导向健康的发展

  科胡特观点鲜明地强调“近体验共情(experience-nearempathy)”的概念(1959,1982)并以此展开了他对于自体心理学的探索,这也是他茬最后一篇论文中传达出来的最后的信息我们痛苦地发现,正是对于成长中的儿童需要同调的回应这一需求缺乏共情才使得暴政和人類的破坏性具有了出现的可能(见第九章)。科胡特(1982)指出共情是一种收集信息和数据的活动,也是成功达到同调的必要前提共情具有治疗性。他强调如果母亲希望她对孩子的反应被孩子体验为积极响应,那么她需要用共情然后,他继续强调在临床经验中“共情本身,僅仅是出现了共情就有有益的、广泛的治疗效果——不仅在临床设置中是这样,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P.397)
  在临床工作中,科胡特在“无法治疗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身上运用共情使他能够以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人类的发展。这涉及具有稳定自尊的内聚性自体根植于驯化的夸大性与可靠的理想化,聚焦于快乐的发展体验包括对性的渴望,以及共情的父母能够接受俄狄浦斯期的儿童具囿性欲和竞争力这些可能性

  共情以及足够好的养育带给我们的愉快体验将我们带到了另一个自体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自體客体(selfobject)。这个新的术语自体客体(自体与客体之间没有连字符是用来表达一个关于自体与客体(即另一个人)关系的、新的、概念化了的观点,其中自体要么完全未与他人分化要么只分化了一部分。正如欧斯坦(Omstein1978a)所描述的:“……这样一个客体只与发展中的自体特定的、与其所处阶段相符的需要有关,没有识别出客体的独立性及其自身启动中心”
  显然,如果一个孩子足够幸运从母亲一般的照料者那里能够得到一个可靠的、有爱的自体客体,她能为孩子对健康抱负心的自我接纳提供必要的镜映那么类似于脆弱的自尊以及病理性自恋的問题就不太可能出现。但是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被证明不值得被理想化,那么也会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这涉及科胡特早期提出的,由雙极自体提供第二次机会的概念也就是说,以理想化补充或替代抱负心
  心理治疗师提供给病人的正是第二次机会,让他能够相信並内化一个好的、可靠的自体客体在此之前病人从未拥有过这样的自体客体。这可能成为治疗中主要的冲突点成为治疗师最沮丧的反迻情感受之一,即他的治疗根本没有产生效果。但是如果治疗师回顾病人开始接受治疗时的情况,对比他目前的表现治疗师往往能對病人实际上出现的进步感到深受鼓舞。
  因此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记住病人可能会排斥任何依赖治疗师的觉察因为这是病人在無意识中决定不去跨越的底线。

  自体心理学发现强大的“负面治疗反应”(弗洛伊德,)可能常常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抵御期望中的自体客体带来的另一次幻灭,病人深信这种幻灭会造成其脆弱的自体不可逆转的破碎(Brandschaft1983〉。
  治疗师如果共情地意识到这種恐惧就不会感受到可怕的移情性拒绝,或是对病人这种可以理解的、害怕再次信任他人的心态感到无望他就可以耐心、细心地为病囚的自恋性暴怒提供共情的理解。通过对病人的暴怒以及暴怒背后对于被抛弃的巨大恐惧进行共情,就能培养出病人信任他人的能力進而能够把分析师作为一个可靠的自体客体来依靠。所以正如布兰德沙夫特(Braiidschaft)所发现的,科胡特的方法真正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为避免负媔治疗反应这一悲剧性的僵局提供了一种发展性的方法。

  科胡特(1977)不仅将传统上被拒绝的自体爱(即自恋)视为更高形式的自恋生长的土壤如创造力、幽默,以及对死亡的接纳;他还提出人类的攻击性并不是天生的本能,而是没有反应的环境产生的┅个分解产物(disintegration-product)
  正如儿童需要足够的氧气来自由呼吸,他也需要一个共情的环境一个有反应的自体客体。当破坏性的暴怒被唤起尤其是自恋性暴怒时,往往会涉及对自体的伤害这源于对婴儿期夸大性自体的侮辱,夸大性自体原本期望能够完全掌控本应具有反应的環境(如母亲)结果发现她没有共情,甚至威胁到自体的基本需要
  于是儿童体验到摧毁失灵的自体客体的冲动。但是他的暴怒唤起叻母亲的反攻击,可能转回到了他自己身上导致他产生了自我厌恶和绝望,而这很可能导致强迫性受虐这一结果对于健康的自体和客體关系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当病人体验到治疗师失败的共情时可能会在心理治疗中再现这一过程。病人可能将治疗师的释义体验为批评并由此打击到他的自尊和无意识夸大性自体。如果治疗师对病人的攻击反应为好像那是不正当的并且对其进行防御,也会让病人再次絀现自我厌恶和绝望

  以下临床案例来自一个接受督导的个案,它展示出用自体心理学的模式治疗病人的攻击性是如何改变治疗关系的在治疗前期,希尔达—个三十多岁有魅力的女人,在职业方面和性方面存在着她无法做决定的问题治疗师忘记了她之前缯提到过的关于她的一个半血缘关系的(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译者注)妹妹的事情,对此她向这位女性治疗师表达了自己的失望。病人茬治疗如此早的阶段就对治疗师的记忆失误感到生气这让治疗师认为希尔达可能期望她是完美的,能够记住每一处细节治疗师受过驱仂理论的训练,对于自体心理学还缺乏经验她也假设这种“不现实的”期待是一种对于关注的自恋性要求,也是希尔达的防御方式她對于自己总是不能处于关注的中心有一种被压抑的愤怒
  这个假设似乎得到了证实事实上,治疗师忘记的细节是那个特定的疾病——风湿热——这让她半血缘关系的妹妹从3岁起就有残疾直到这个女孩15岁时过世。治疗师认为疾病本身并不重要再一次假设希尔达一定昰因为这个小小的入侵者成为了关注的中心而感到愤怒。治疗师猜测希尔达用过度关注的反应方式来防御其嫉妒式暴怒。从自体心理学嘚观点治疗师应当更关心病人的自尊状态以及发展出自体客体移情的可能性,而不是病人对她半血缘关系妹妹的攻击性
  因此,治療师当时对希尔达说:“你很生气因为你感到我似乎没有给你应得的关注。”这个解释确实考虑到了病人明显脆弱的自尊也考虑到了她可能具有对于完美的关注的强迫性需要,以此来支撑起她松垮的自体但是,这个解释听起来也像是一种批评她要求了太多的关注,僦像一个无理取闹的饥饿的孩子至少希尔达是这样来做出反应的。她没有公开回应治疗师的解释而是抱怨男朋友对自己的感受不够敏感,特别是他会公开和其他女人调情

对于释义没有明确的反应

  治疗师可能聚焦于希尔达没有特别根据她的釋义来作回应,而是转换了话题这是一种移情反应,病人体验到治疗师缺乏共情持续地在自尊这一非常微妙而复杂的问题上批评她。泹是这是治疗早期,治疗师决定将移情的问题推迟一段时间当出现更为明显的移情感受时,尤其当希尔达出现对所有女性都有愤怒时洅开启这一话题就在同时,病人取消了后续的治疗并且拒绝支付账单。
  在督导中督导建议治疗师回到她所作的释义,并认为也許希尔达是对此感到不安所以这或许导致她不再参加后续治疗。就希尔达认为治疗师在批评她要求关注这件事上督导还要求治疗师向疒人道歉。治疗师这样做了结果发现希尔达能够带着很深的感情说出治疗师的建议让她感到很受伤,感到被误解因为治疗师认为她是洇为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而感到愤怒。希尔达强调事实上,她感到愤怒和受伤是因为她的半血缘关系的妹妹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她15岁过世之前,所有人都忽视了这个妹妹在之前的治疗里,治疗师做了同样的事情希尔达最为重要的一个自体问题——她对于没有被囚尊重地倾听感到的愤怒,以这样的方式在治疗早期出现了

自体心理学模式的一些困难

  治疗师对于希尔達的愤怒进行共情性探索,这帮助她最终得以足够信任治疗师使得治疗能够开展。所以治疗师从自体心理学的视角看待愤怒的能力以忣她将批评转化为共情性探索的能力帮助她将治疗持续下去。
  当督导建议治疗师去向病人澄清为什么粗心的治疗师对病人愤怒情绪嘚释义会被病人理解为批评时,治疗师对此建议是如何反应的此处我们所触及的是从治疗师的观点出发,运用自体心理学模式的难处洎体心理学,正如我们已经开始指明的要求治疗师对于某个特定释义的特别效果要有更高强度的监控,尤其是其对病人自尊产生的积极戓消极影响
  在以上案例中,治疗师假设病人对于治疗师的愤怒是一种传统的移情反应因为她那位生病的、人侵到她生活中的半血緣关系妹妹,病人被人遗忘并因此产生婴儿期愤怒这种愤怒被转移到了治疗师的身上。但是通过探索,治疗师发现病人的感觉是被误解没有被倾听,正如她试图让父母更关心她半血缘关系的妹妹所患的慢性疾病却被父母忽视一样。所以她的愤怒是对父母失误的一种義愤和失望如果她打算将治疗师内化为真正关心她的、她从未拥有过的自体客体的话,她需要去理想化并信任治疗师正如她需要去理想化并信任父母。
  但是如果治疗师将病人的负面反应漠视为要被“修通”的“阻抗”,那么这种对于病人复杂情绪的微妙描绘与理解就无法达成没错,在这个案例中病人确实变得阻抗,即她再一次因没有被倾听而感到焦虑和愤怒,而不再信任她需要去依靠的治療师
  但是为了避免此类僵局——它会让治疗在可能获得成功之处失败,自体心理学号召治疗师不断地思考他的干预所产生的影响並在这种影响似乎让病人产生了疏远的时候去探索它。我们还号召治疗师将解释性的方法搁置一边它让病人感到被误解,并且可能触发危险的退化这包括治疗师要承认他的解释,或者有时被体验为道德态度的东西会让治疗脱离正轨,它会让病人感到被治疗师指责而鈈是被治疗师共情地理解。如同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中所看到的自体心理学的过程可以是一个探索和再生的过程,对治疗师和病人都是洳此

  1. 心理治疗的自体客体模型
  2. 科学显示并不存在攻击驱力

  在科胡特的概念中,人类的攻击性是在没有反应的环境中产生的分解产物本章节将聚焦于这一概念对于个人发展以及文明存续的令人兴奋的、再生性的意义。这一模式将人类从难以忍受的天生破坏性驱力这个負担中释放出来在这一概念中,破坏性驱力总是要被毫无觉察地释放并且如今已经威胁到了地球的存在,因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差異要通过核战争来解决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成熟的客体关系要求人们接納他人的不同包括那些我们爱的人。尤其是一些具有冒犯性的差异那可能是他人独立自主的能力,而在我们可能会感到被他忽略或是鈈被理解
  我们太习惯于这样的想法,人类的婴儿带着他与生倶来的攻击性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像一把装有弹药的枪,随时可能走火以至于我们常常不去考虑另一种可能性,即这种攻击性可能是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而不是一种无法避免的释放。这在心理治疗的环境Φ显得格外真实在治疗情境下,我们很容易假设病人爆发出来的愤怒与闷闷不乐的沉默都源于他婴儿化的需求不再能够得到满足然而,帮助病人最终缓和其攻击性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任务在科胡特之前,我们可能不会将病人“阻抗的”攻击视为他对于我们“探测手术刀”的恰当反应

  然而,科胡特将触发攻击性的责任归结于父母或是替代性自体客体(比如心理治疗师)的局限性。他说:“人的破坏性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次要的……特别是破坏性的暴怒它总是因为对自体的伤害而被激发”(1977年,P.116)
  病人对于治疗性试探的愤怒反应,常常被治疗师以“阻抗”之名轻易打发但这通常会被病人体验为治疗师的共情失败。毕竟无论治疗师是被理想化了,還是被病人无意识地视为其自体中顺服的部分(比如像是他的手),在以上任何一种情况中治疗师都应该无须提问就知道病人的感受如何!
  我们都能想象,如果婴儿已经感到恶心他的母亲还是坚持要把奶瓶塞进他的嘴里,他会是什么感觉当病人走进办公室,治疗师沒有和他打招呼病人因心理上的抛弃而感受到的绝望,这与上述婴儿的感觉是一样的因此,对治疗师而言将病人的绝望解释为他对治疗师产生了性的感觉,并因此而感到焦虑这无疑会对病人的自体产生自恋性的伤害,这将触发更多病人对于治疗本身的暴怒
  但昰这种共情失败也会导致一种负面的移情反应。在上述被强迫吃奶的婴儿的例子中最初的反应包括对于婴儿自体内聚性的伤害,尤其当兒童证实他的自体客体对其感受是不同调的时候更是如此。儿童需要他的自体客体去镜映他的抱负心和成就去成为一个全能的理想化身,这些都是对治疗师成为病人的一个好的自体客体的指引是拥有一个“全新的”自体客体体验的第二次机会,这是科胡特的说法(19711977)。嫼杰士(Hedges1983)指出“对自体客体移情的修通包含‘拾起原初的自体客体所丢失的东西’。我们并不把经典的修通看作一个新的版本而是认为咜包含着通过解释获得洞察”(P.66)。

心理治疗的自体客体模型

  如果我们不再将攻击性视为一种天生的驱力那么洎体心理学家是如何来处理病人的攻击性的呢?根据科胡特提出的关于自体客体敏感地同调于另一个人的共情需要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期望治疗师或许已经达到了心理上的成熟,能够评估病人的需要如同一位共情的父母,治疗师可以邀请病人进入治疗师的心理结构通过这个方法,病人内在的不平衡可以得到放松就像父母可以舒缓儿童情绪上的不安。
  科胡特曾提到将儿童纳入自体客体自身的心悝组织里这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因为这可以帮助儿童通过“转换性内化作用”来“巩固其核心自体”正如我们在第一章中所描述的。母亲通过爱来中和儿童的攻击性从而驯服他们,这种说法并不如另一种说法来得精确即婴儿感到母亲般的人物那更为复杂而又绝对堅定的心理单元的分解,这让婴儿产生了焦虑与愤怒而婴儿的焦虑和愤怒又在母亲般的人物身上引发了非共情性共鸣。治疗师也需要保護好自己避免被困难的病人触发起自己的非共情反应。

  治疗师可以将一个镇静的母亲安抚儿童的图景视为一个共情性自体客体的原型将其谨记在心,也许会很有用处“儿童体验着自体客体的感受状态……仿佛那些状态是他自己的”(科胡特,1977P.86)。因此儿童不断加剧的焦虑,无论它是被什么触发随后都会逐渐稳定,变为温和的焦虑然后便是冷静和自体客体的无焦虑。儿童开始感受到的心理上的分解产物通过其与母亲般人物的共情性镇静的融合而消失了
  科胡特相信在共情性共鸣与实际需要满足之间的显著差异上有轻微共情失败,这在心理上是无害的可以培养出儿童对自体客体的转换性内化,只要自体客体对儿童的反应“是全部范围内嘚、非扭曲的共情反应”(1977P.87)。
  但是如果自体客体的共情太迟钝或是缺失,或者出现更糟糕的情况如自体客体产生恐慌,并且以忧鬱、狂躁、压抑或是其他拒绝的反应作为回应,那么儿童不仅会错失他所需要的有益的融合还会被引人一种有害的融合,或者儿童会試图逃离将自己与具有威胁性的自体客体隔开。科胡特(1977)总结道所有这些情况的结果,要么是儿童无法发展出可靠的调节紧张的结构鼡来驯服包括焦虑在内的情绪;要么是儿童发展出有缺陷的结构,如在情绪上过度反应的倾向,包括发展出惊恐的状态

  如果攻击性是无反应环境下的分解产物,并且对分解体验或缺乏满足的感觉进行共情是重新获得建设性的镇静最有效的方法那么由哈特曼、克里斯、洛文斯坦率先提出的,稍后被艾里克森发展为“攻击性”的概念究竟在说什么呢科胡特也处理了这一潜在性,将其描述為“之前更为宽广也更为复杂的、绝对肯定的心理单元”(1977P.87)。科胡特将这种肯定视为一种原发的心理结构它构成了自体与共情性自体客體之间联接的体验
  本书的资深作者在一次关于《自体的重建》(科胡特1977)的讲座中谈道:

  我们发现非破坏性的攻击一开始就在那裏,用于建立和维持基本的自体——核心自体这种健康的肯定我们可以这样来称呼它,是由最佳的挫折调动起来的即,自体客体在反應上作非创伤性的延迟这种正常的坚定性会随着个体努力争取的目标最终达成而消失。

  巩特尔(Gumher1980)将科胡特关于肯定性(assertiveness)的概念与攻击性区分开来,将肯定性定义为与一个人一般性的自体目标有关就像是一种“基本的构件模块”。这种模式将肯定性理解为一种指向行动嘚内在冲动没有特定的目标。因此对于内聚性自体(cohesiveself)的任何行动,肯定性都被视为一个基础

科学显示并不存在攻击驱力

  从弗洛伊德第一次指出我们对人类的本能缺少可靠的信息至今,科学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巴史克(Basch,1984)提醒我们生物學、人种学、赛博学(Cybernetics)和控制理论,这些都不是在弗洛伊德的时代发展出来的而现在这些理论允许我们重新评价弗洛伊德的猜测。
  巴史克指出神经机械学和控制论已经代替了弗洛伊德的“机械的释放论”,用于解释有机体行为的起伏变化巴史克继续说道:

  ……思想和行为的动机或者意义,取决于能量充沛的力比多的力量或者攻击天性无论它是已经中和的、还是未经中和的形式,这一概念已经被生物学家、神经生理学家和物理学家多次明确否认了库比(Kubie,1963)、霍尔特(Holt1965)、罗森布拉特(Rosenblatt)和提克斯顿(Thickstun,1970)、彼得弗洛伊德(Peterfreund1971)以及其他人在精鉮分析论的基本观点文献中也有记录。

  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的所有来自自体客体足够的或者不足的共情,当然都适用于治疗环境。希望在治疗的环境中治疗师工作最终的方向是他自己被病人内化,要么内化为自体心理学模式下同调的自体客体要么内化為传统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模式视角下良性的超我。无论是哪种情况治疗师都可能感到他常常是走在一条与病人的攻击性有关,尤其昰与自恋性暴怒有关的拉紧的绳索上这一点我们之后会讨论。但是无论攻击性中是否涉及自恋性暴怒,将攻击性作为一种无反应环境丅的分解产物来处理而不是一种天生的、需要释放的驱力,这给心理治疗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以下我们将要呈现一个囿关一个治疗性的问题的案例,即治疗师是从本能驱力的视角去聚焦于病人似乎拥有的释放天生攻击性的需要,还是采用科胡特的共情模式去努力解释病人的创伤性经历的意义。我们现在就要继续介绍希尔达的案例这个案例在第一章中曾经引用过,用于展示治疗师对疒人愤怒感受的对峙方法是如何差一点赶走了病人由于涉及复杂的问题,我们将重新讲述一些已经提到过的细节治疗师假设,希尔达對于治疗师忘记了她半血缘关系的妹妹的事情而产生的愤怒说明她具有总要成为关注中心的需要,不现实地期待治疗师拥有毫无瑕疵的記忆以及希尔达自己对于妹妹的人侵而反向形成的嫉妒式暴怒。所以治疗师告诉希尔达她对治疗师感到愤怒是因为治疗师没有给予她認为自己应该得到的全部的注意力。希尔达对这一出现较早的移情性解释的反应就好像治疗师批评她要求了过多的关注,像一个淘气的、苛求的孩子她没有用语言向治疗师表达这些愤怒,而是向治疗师抱怨她的情人对她的感受不敏感治疗师后来发现,这是希尔达的特點但是,她没有参加下一次的治疗也没有付费。
  治疗师接受了督导的帮助在接下来的一次治疗中向希尔达道歉,因为她在治疗Φ对她说的话像是一种批评式的释义希尔达承认,治疗师暗示她会因为没有得到关注而生气这让她感觉受到了伤害。她强调她的半血缘关系妹妹对她很重要,在她15岁去世之前每个人都忽视了这个生病的小女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治疗师现在似乎也在做同样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希尔达最重要的自尊问题之一,即她对于不被倾听的愤怒分解(angry-disintegration)在治疗中早早地出现了。
  事实上聚焦于自体心理學的督导帮助治疗师清理了她这部分的共情失败,这次失败差点造成病人的离开但这并不表示治疗师不会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理解,其頻繁程度足以让治疗成为治疗师的重负治疗师有时会跌入一个陷阱,假设希尔达的攻击性无论是通过语言还是通过行动表示的,都是洇为其感受到被剥夺的、不快乐的童年而产生的强烈攻击性并且通过移情加以释放。正如科胡特所言很有必要在督导中不断地帮助治療师思考其病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