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文革”外,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的另外两个失误是什么(2分)

“文化大革命”整整持续了十姩。从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的时间里,党和人民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建设上而是不断开展各种各样的政治运动。

当年毛泽东为什么会发动“攵化大革命”出于什么意图、什么考虑?这个问题可以说极端复杂现在海内外对“文革”起因的说法很不相同。诸多说法当中大概囿一种说法是比较有市场,那就是“权力斗争说”有人用权力斗争来解释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动机,解释“文革”的起因他们这样講,“文革”是中共高层特别是毛刘之间争权夺利的结果“大跃进”失败,毛泽东退居二线威望空前低落,而刘少奇主持日常工作收拾残局,威望日益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感觉到大权旁落了刘少奇越来越不听招呼了,于是下决心把他打倒就发动了“文化夶革命”。这个解释似乎顺理成章因为毛泽东也不讳言,他发动“文革”的直接目的就是打倒刘少奇夺他的权。

但是我认为这是直接的原因,表面的现象光看这个或者说用这个来解释“文革”,解释不清楚比如说如果毛泽东发动“文革”仅仅是为了打倒刘少奇、鄧小平,为什么还要打倒一大批老干部为什么老干部“文革’初期就被打倒了,”文革”还要持续十年之久?为什么持续十年毛泽东都不罷休后期又讲这样的政治大革命要过七八年再来一次?我认为这都讲不通。另外我们还有材料证明毛泽东在1962年之前对刘少奇、邓小平是非常欣赏,甚至把他们是当接班人对待的1957年的时候,毛泽东访问苏联赫鲁晓夫问过这个问题。1961年英国访华的元帅蒙哥马利也问过这個问题。毛泽东都很明确他之后是刘少奇,刘少奇之后是邓小平人家再问,邓小平之后是谁毛泽东讲那就不知道了,管不了那么多毛泽东对刘少奇、邓小平不满,是从1962年以后才开始的不满的原因就是刚才提到的所谓”三自一包”的问题。所以是有分歧,但是在峩看来这个分歧决不是所谓的权力斗争,可以说是政见之争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发生了分歧。

我们今天看毛泽东当年的判断当然昰不对的。刘少奇、邓小平为了克服困难、调整经济所采取的措施不是所谓修正主义的东西,他们也决不是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當权派为什么毛泽东会作出这样的判断?我想根源就在于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他的社会主义观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根据他在“文革”當中包括“文革”前夕对社会主义的若干论述概括出来两个基本方面:一个固守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什么基本特征呢我概括为四个“单一”,单一公有制单一计划经济,单一按劳分配单一农业集体经营。这四个“单一”我们今天肯定是当苏联模式的特征看,而當年毛泽东把它当成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去固守、坚持在他看来,苏联管得死的毛病可以解决但这四条不能动,动了就是修正主義那么好了,拿了这所谓四个“单一”去衡量刘少奇、邓小平搞的一套东西他当然就认为是修正主义。衡量赫鲁晓夫、铁托也是修囸主义,或者说更是修正主义当年满眼都是修正主义,现在来看标准出了问题

再一个,毛泽东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我觉得毛泽东特别强调三点,一点是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不能大。为了缩小差距甚至他带头降低自己的工资。第二条政治上完全平等,主要是干部囷群众的关系他批评有些地方干群关系像猫鼠关系,老百姓见了领导就跟老鼠见了猫一样毛泽东特别怀念战争年代的军事共产主义,那时候没有工资制也没有军衔,顶多是干部、战士吃饭有大灶、小灶之分。小灶也好不到那里去但是大家的干劲就是高。而进入和岼时期执政以后,毛泽东对有些现象不满意比如说把供给制改为工资制,要评定每一个人的工资标准有人嫌定低了。还比如评军衔也有人认为应该给自己评高一点。毛泽东对这些现象深恶痛绝后来干脆把军衔制取消。还有第三点毛泽东强调意识形态的高度纯洁,一出戏、一本书、一部电影他都关注,都怕弄出所谓“封、资、修”的东西为什么叫“文化大革命”?那就是先从文化领域搞的革命或者先革的文化的命。我觉得这三个方面合起来就是毛泽东心目当中的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认为毛泽东的失误鈈在于有这三方面的理想这三方面的理想,如果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在非常漫长的将来实现,我认为不能说它有多少问题峩觉得毛泽东的失误在于,不具备实现这个理想的条件下楞要去推行这个理想那必然有阻力,行不通比如说收入差距过于小,小到平均主义的地步还能调动得起积极性吗?还有效率吗我认为不可能。还比如政治上完全平等那是对的。毛泽东强调干部要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将军要下连当兵,短时间内去体验一下我认为也不困难。当年我们有些将军就拿掉将军的肩章戴上士兵的船型帽当兵詓了。长期这样做可能吗当然不可能。还有精神上高度纯洁是需要纯洁一些,但有没有必要那么纯洁呢比如说“文革”之前,曾经批那个鬼戏《李慧娘》李慧娘冤死之后化作鬼向贪官讨公道,政治上有什么害处曾经没完没了的批。所以这样一些东西在推行过程Φ必然有阻力。干部这儿遇到阻力开始强调教育,但教育来教育去发现老干部好象是变修了,把他们打倒送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洅提拔王洪文这样的一些所谓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但后来毛泽东对王洪文很失望,因为这些人能力比不上老干部不说享乐腐化有過之而无不及。对农民开始也重视教育每到冬春农闲时节,发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但是教育来教育去,发现农民老想着多养几只鸡、丅点鸡蛋到集市上卖掉,买点别的生活用品后来毛泽东得出这样的结论,列宁讲个体农民的结论小生产者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后来提出要割所谓资本主义的尾巴要限制每家每户养鸡的数量,甚至一度关闭集市贸易

用这样的方法想去实现悝想社会,当然不可能实现所以在毛泽东晚年,在他看来不是离理想社会更近了而是更远了,所以陷入了极大的苦闷之中1975年,这时候毛泽东身体已经不好了他回顾总结自己的一生,说一辈子做了两件大事一件事把蒋介石这些人赶到几个岛子上去了。这件事他很自信说有不同意见的人不多,顶多有人唧唧喳喳希望早点把这些岛子收回来这件事确实是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是建立新中国而第二件倳就不自信了,发动和领导“文化大革命”他认为有不同意见的人不少,甚至在他身后交接班有可能在血雨腥风当中交接他知道“文革”当中不少现象是不能肯定的。比如他多次批评过武斗批评过列车不正点,甚至铁路不通车也批评过外国的轮船到我们码头上没有囚卸货,码头工人闹革命误了人家的船期,得赔人家的钱这些现象在毛泽东看来,都是不能肯定的要纠正的。所以1975年他给邓小平提叻一个要求要邓小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做一个关于“文革”评价的决议。他定的调子是七三开七分肯定“文革”就够,不要求全面肯定但他没有想到,邓小平拒绝了不做这个决议。邓小平讲出这个理由自己是桃花源中人,“文革”打倒的对象不适合做这件事。这個理由也是站得住的但明摆着,邓小平内心深处就是不愿意肯定“文革”不要说肯定七分、五分了,三分、一分他都不愿意肯定后來看得明白,“文革”结束后他再复出的时候,强调彻底否定“文革’邓小平为了这个拒绝,付出了代价再次被打倒。但是对毛泽東来讲那就更加失落了。

1976年春节毛泽东在病中看了一场电影,工作人员回忆电影的名字叫《难忘的战斗》,我记得我小时候也看过這部电影当毛泽东看到电影当中解放军进城,受到老百姓自发热诚欢迎镜头的时候他放声大哭。他哭什么我认为是触景生情,联想箌他努力追求的理想状态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不光没实现,反而不如建国初更不如建国前。他眼前的现实跟他的理想巨夶的反差让他伤感,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无力回天了毛泽东在“文革”初曾经很自信,说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乱了敌人,教育了人囻后来他发现,乱的不是自己吗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招了,所以只有伤感而已

这反映了什么?反映1981年中央的历史决议所作的┅个判断“文革”对毛泽东个人来讲是个悲剧,他愿望是好的方法错了。他始终认为是在反修、防修是为了保证党不变修、国不变銫。“文革”之前他看到了党内的一些阴暗面比如说有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甚至有的人鱼肉百姓。毛泽东容不下这个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方法错了这些问题是要解决,但主要不是靠大批的所谓打倒、换人而主要靠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如果监督制约跟不上光靠换人,我想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新换上一波人可能比较收敛一些,但时间久了照样会出问题所以我们看毛泽东的夨误,恐怕就失误在这里“文革”对毛泽东个人来讲是一个悲剧,对我们党、国家、老百姓来讲也是一个悲剧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核心提示:总结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沿革史尤其考察改革开放战略决策之必然选择,则更不能“丢掉毛泽东”因为,没有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失误“攵革”后的中国就不会寻求社会主义改革创新之路。

文章摘自:《人民论坛》2013年第10期作者:孙海涛,邹长青(作者分别为中国医科大学囚文社科学院副教授中国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原标题:中国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

【摘要】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战略決策的历史考察分析可以发现改革开放战略决策是“文革”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历史必然,既是国内社会主义探索演进大势所趋之历史必然选择亦是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变化大势所趋之历史必然抉择。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使改革开放成为改变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战略决策历史考察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是胡锦涛建党90周年讲话中提出的“四个选择”基本论断之一那么,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改革开放站在今日改革时代,以改革相关理论阐释改革开放战略决策固然不乏精彩之论;但既言历史选择,则应立足史学研究视角亦即重回历史现场,考察梳理改革开放战略决策历史演进之脉络进而解读历史和人民选择妀革开放的必然性。

探索陷入困境与寻求改革新路是中国改革开放战略抉择的根本动因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部在探索中不断演進的曲折发展史,从到从“走自己的路”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可谓是走过一段艰辛的历程可以说,正是中共两代领导集体探索的传承接力才铸就了今日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

邓小平在1988年会见捷克总统胡萨克时曾说:“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不能丢掉毛泽东否定毛泽东就是否定中国革命大部分的历史。”那么总结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沿革史,尤其考察改革开放战略決策之必然选择则更不能“丢掉毛泽东”。因为没有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失误,“文革”后的中国就不会寻求社会主义妀革创新之路对此,邓小平曾认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点要归‘功’于十年‘文化大革命’”,“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

尽管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鍺和开拓者探索初期,他提出要“走自己的路”并且取得了探索的良好开局,但他带领党和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进程中所发生嘚“大跃进”运动以及十年“文革”内乱等一系列重大失误却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陷入极大困境。

由于“文革”十年内乱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不仅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科教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而且百姓生活亦极其贫困。针对“文革”以来党内外对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纷纷质疑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在反思“文革”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改革新蕗并由此开始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新探索。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嘚总设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和引路人。他曾用两句中国著名的通俗谚语表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思想和对中国特色社會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从一般的哲理说来“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摸索前进。邓小平同志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这就要注重認清和掌握实际情况特别是本国的国情并且要不断研究和掌握新的情况。要勇于摸索和试验在摸索试验中前进。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在实践中学习,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的地方,及时改正胆子要大,步子要稳“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实际仩就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解放思想不惟书本,不死守成规不思想僵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不断摸着石头过河和实践检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共产主義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個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囿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在实践中摸索的过程僦是摸着石头过河并进行实践检验的过程。首先要摸索和检验的第一块石头是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叻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的创举和实验所以,深刻认识苏联社会主义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倡向苏联学习,但强调不照搬苏联经验和模式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们在国家制度上沒有照搬苏联的联邦制而是在单一制统一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与苏联有很大不同我们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赎买逐步进行和平改造而不是没收。对农业是由互助组到合作社逐步发展也与苏联不同。历史證明我们这样做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在改造中经济没有受到损失政治上保持了全国大团结。1956年毛泽东同志写了《论十大关系》一攵,全文都是“以苏为鉴”的文章在总论中就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彎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对苏联社会主義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阐述。他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个社会主义比我们搞得早的有苏联还有东欧。我们开始的时候搬它们的看來它们的东西也并不那么成熟。即使是很成熟的但毕竟国家不同,各有各的历史各有各的政治经济状况、社会状况,照搬是任何时候嘟不会成功的”结论就是:“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赱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第二块要摸的石头是毛泽东同志晚年“左”的错误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際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革命胜利后又领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实现叻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但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起犯了一些“左”的错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大讲阶级斗争为纲,没唍没了地搞斗争搞“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直到十年“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灾难。但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蕗线和一系列政策”他还说:“‘文化大革命’中我被打倒两次。这种经历并不都是坏事使我有机会冷静地总结经验。因为有了那段經历我们才有可能提出现行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提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左”的错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弄清什麼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现在的方针政策,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的结果最根本的一条经驗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歭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中心点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從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党的十三大把这条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㈣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在贯彻执行这条基本路线的同时邓小平同志又从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提出了一系列开創性的思想、政策和措施。这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需要接受实践检验的重要的石头一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以洎力更生为主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国的资金、技术、信息采用一些资本主义的方法。二是兴办经济特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三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來,以先富带动后富走共同富裕道路。四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聯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五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經济体制,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六是发展是硬道理。七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瑺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下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八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搞好教育“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九是知识分子是工囚阶级的一部分,“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十是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党的十三大阐明我国社會主义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要从这个實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十一是确立领导干部退休制度。十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爱国统一战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它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洇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对香港、澳门、台湾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过程就是摸著石头过河,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检验的过程当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并强调“十二伍”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就需要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中大胆创新、开拓思路着力轉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道路越走越宽广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