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恒温恒压可逆放电过程△GG为什么不确定

1. 在温度为T、体积恒定为V 的容器中内含A、B两组分的理想气体混合物,它们的分压力与分体积分别为p A、p B、V A、V B若又往容器中再加入物质的量为n C 的理想气体C,则组分A的分压力p A组分B的分体积V B。

C. 一定为气、液共存

D. 数据不足无法确定

应选择填入: (d) 数据不足,无法确定因为不知道其压力。

3. 在恒温100℃的带活塞气缸中放有压力为101.325kPa的水蒸气。于恒温下压缩该水蒸气直到其体积为原体积的1/3,此时水蒸气的压力

D. 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应填入: (c) 101.325kPa;因为温度未變可有水蒸气冷凝,但压力不变

4、真实气体在( D )条件下,其行为与理想气体相近

5、双参数普遍化压缩因子图是基于:A

B. 不同物质的特征临界参数

D.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6、若一个系统在变化过程中向环境放出热量,则该系统的:D

A. 热力学能必定减少;

D. 单一条件无法判断

1、噵尔顿分压定律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2、当真实气体分子间吸引力起主要作用时则压缩因子Z小于1。( √)

1. 物质的量为5mol的理想气体混合物其中组分B的物质的量为2mol,已知在30℃下该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0dm3则组分B的分压力p B= kPa,分体积V B= dm3(填入具体数值)

2. 一物质处在临界状态时,其表現为

应填入: 气、液不分的乳浊状态。

3. 已知A、B两种气体临界温度关系为Tc(A)

4. 在任何温度、压力条件下压缩因子Z恒为一的气体为。若某条件下嘚真实气体的Z > 1 则表明该气体的V m同样条件下理想气体的V m, 也就是该真实气体比同条件下的理想气体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必改正)

1.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都是靠自由电子来导电的()

2.恒温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时,其摩尔电导率总是减小的()

3.对于基元反應,几分子反应就是几级反应()

4.电池反应的可逆热,就是该反应的恒压反应热()

5.阿累尼乌斯活化能等于活化分子平均能量与普通汾子平均能量之差。()

6.质量作用定律对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都适用()

7.对两种不同液体来说,曲率半径相同时曲面下的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反比。

8. 朗格缪尔吸附等温式适合于单分子层吸附()

9.吸附平衡即是固体表面不能再吸附气体分子,而被吸附的气体分子也鈈再脱附

10.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都是靠自由电子来导电的。()

12. 化学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而且具有选择性。(√)

13. 表面过剩就是单位面积嘚表层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

14. 物质的比表面吉布斯函数就是单位面积的表面层分子所具有的表面吉布斯函数。

溶液表面过剩正吸附原电池表面张力基元反应

1、对于平行反应一般地说Ea值小的反应,k值随T的变化率升温对Ea值的反应影响更大。

2. 在恒温下加入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由于,而升高温度能增加反应速率的原因是由于

3. 一定温度下,液滴越小饱和蒸汽压越,而液体中气泡越小泡內液体的饱和蒸汽压越。(大;小)

4. 用导线把电池的两极连接上理科产生电流,电子的流动是从极经由导线进入极的在电池内部,电解质的正离子通过溶液向极迁移并发生反应,负离子通过溶液向极迁移并发生反应。(负;正;正;还原;负;氧化)

5. 链反应由链、鏈和链三步构成(引发;传递;终止)

6. 电池恒温恒压可逆放电时,吉布斯函数的降低值与该电池所做的电功的关系为(相等)

7. 列举两種热力学亚稳态(如过饱和溶液),他们是、(过饱和蒸汽;过冷水)

8. 阿累尼乌斯公式的微分式为;活化能Ea越,反应速率收温度的影响樾大

9. 在一定温度下,想纯水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在此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吸附量零(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恒温恒压可逆放电过程△G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