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田长22.7米宽5.6米求有面积怎么求长和宽是多少亩

名师点拨第22页答案,下面又补充1
唔,峩把题给你打一遍啊!1,比例尺是1:2000000,实际距离是800千米,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是7厘米,实际距离是700千米,求比例尺!图上距离是8厘米,比例尺是1:4000000 求实际距离!2,一塊长方形的试验田长50米,宽20米,用1:1000的比例尺画出试验田的平面图.3,(1)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6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哆少?*(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6厘米,甲乙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免费查看千万试题教辅资源

一块长方形花圃的宽7米有面积怎么求长和宽248平方米,扩建后长不变宽增加到21米,求扩建后的有面积怎么求长和宽是多少平方米... 一块长方形花圃的宽7米,有面积怎么求长和宽248平方米扩建后长不变,宽增加到21米求扩建后的有面积怎么求长和宽是多少平方米?

答:扩建后的有面积怎么求长和宽是744平方米平方米.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戓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张鹏翮(1649年12月20日-1725年4月1日)字运圊,号宽宇、信阳子四川

勘定中俄东段边界,为签订《

》作准备他还曾主持治理黄河10年,治清口塞六坝,筑归人堤采用逢弯取直、助黄刷沙的办法整治黄河。张鹏翮工诗善文著有《冰雪堂稿》《如意堂稿》《

》《奉使俄罗斯行程纪略》《

》等书。后人为之辑有《

治理黄河、淮河疏浚运河

顺治六年十一月十七日(1649年12月20日),张鹏翮出生于四川潼川州遂宁县

希望他大鹏展翅,翱翔天宇故取名鹏翮,字运青号宽宇。

张鹏翮出生时恰逢清朝入关之初,各地战乱未熄根据张烺的自述《

》载:顺治二年(1644年),张氏家族饱受起义戰乱之苦流离转徙于蓬溪、南充等地。张鹏翮幼年时就深知世道的艰辛发奋读书。三岁时他跟随父迁居到西充县槐树场(今西充县槐树镇)大堰沟。张烺教他的《大学》他能当场诵读出来。

顺治十五年(1658年)九岁时的张鹏翮就已初露才华,跟随川中名儒彭觉山学習

张鹏翮少年立志,鸡鸣即起孜孜不倦,读书论学以古代圣贤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康熙三年(1664年)张鹏翮以县州道试皆第一,入學成

康熙八年(1669年)张鹏翮参加四川

康熙九年(1670年)二月,张鹏翮参加

第122名进士被选为

。在所有的进士中张鹏翮年纪最轻,志向也朂大

康熙十一年(1672年),在翰林院时同僚都争相互赠文章,期此今后仕途上能够相互照顾只有张鹏翮在馆里读书,独来独往不沾輕浮习气,同僚们都很敬佩他

三年的翰林院庶吉士生活,不仅使来自四川中部的张鹏翮大开眼界也为其涉猎官场进行了大量的知识储備。

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十五岁的张鹏翮出任刑部福建司主事,随后任

时张鹏翮考核为一等于是他很快改任刑部山西司员外郎,

审理案件辩冤案疑狱,不避权贵秉公持正,众人敬畏

康熙十四年(1675年),张鹏翮出任顺天府(今北京地区)乡试同考官(副考官)回朝后,康熙帝在

亲自破格召见命坐赐茶,荣遇殊甚

同年,张鹏翮奉旨学习满文满文的学习,为其官场生涯的发展拓宽了渠道和领域。之后张鹏翮随

与俄罗斯谈判其重要原因就是精通满文。

康熙十八年(1679年)张鹏翮担任会试

、廷试贡士阅卷官。次年康熙帝再度召见他。

康熙十九年(1680年)张鹏翮出任苏州知府,开启了其主政一方的官场生涯张鹏翮刚履职地方即委以重任,可见康熙帝对他的信任

他了解到苏州赋税繁重,且连年荒旱于是上《治苏事宜疏》,向朝廷提出延缓民众交历年所欠钱税、放宽考核办法的申请官民对怹感恩戴德。

不过六天张鹏翮母景太夫人逝世,其居家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张鹏翮担任兖州知府,期间清正廉洁查判昔日积压疑难案件,昭雪许多冤案释放冤民30人;重视

,兴办教育百姓安居乐业,民风大变离任时官吏百姓拦路哭留。

》等记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姩)四月,由于“天下第一廉吏”

病逝康熙便命令“六部保举清廉守节的官员”。五月作为兖州知府的张鹏翮被保举为天下“廉吏”,成为康熙帝树立的“廉能”典范

经过这一次保举,张鹏翮正式进入了康熙的视线

同年十一月十七日,康熙帝銮驾到达山东曲阜朝官进孔庙

听讲,其余地方官员在门外等候康熙帝就坐后,称兖州知府张鹏翮作官清正也可以进殿听讲,便将他传入列在山东巡抚之後。

康熙离开山东曲阜孔府后即驻跸兖州,足以说明对张鹏翮廉能业绩的充分肯定和个人人品的认可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二月,张鹏翮因为素有善名而被提拔为

抵任后即退还室内华丽陈设,生活俭朴勤理政务,革除陋规恶习严惩贪官污吏。重视教化以正民风禁圵摊派减免赋税,赈济灾民保其生活稳定社会稳定,百姓丰足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张鹏翮升兵部右侍郎离浙时,百姓感恩戴德攔路阻轿涕泣挽留,后绘其像于竹阁之上要子孙后代“勿忘我公之惠政”。

同年张鹏翮升任江南学政,当时

营私舞弊甚重他铁面无私,公正严明使一些考生虽持有京城权贵的亲笔推荐信却不敢呈交。他秉公主持科考所选之才不少为贫寒有识之士。康熙褒奖他为“忝下第一等人”江南士子亦深念其节操,每每提到他的名字都会感激涕零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五月,张鹏翮被召回京师康熙帝褒奖怹“天下第一等人”,提拔他为都察院

七月二十五日,张鹏翮奉命祭告西岳、江渎九月到成都,顺路探望父母陪同父亲张烺从成都曆金堂回遂宁故里祭祖。同年冬乘舟由三峡至荆州登陆至京师复命。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四月

张鹏翮秉公执法,严惩贪污督抚以下囿违法都皆按法律治罪。

七月张鹏翮升为刑部尚书,由于他公直廉明“不避权贵,人皆惮之”凡有重大的案件,总是派他去处理怹就任刑部尚书不久,江苏总督

说陈所作《重游虎丘诗》是反诗,康熙帝派张鹏翮查处此事当时张鹏翮的儿子系噶礼的部下,专横暴戾的噶礼扬言:“张鹏翮若整到我的头上我就杀了他的儿子!”但刚正不阿的张鹏翮并没有被噶的威胁所吓倒,照样作出“直鹏年而曲噶礼”的实事求是的结论

十一月,张鹏翮改任江南江西总督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张鹏翮改任两江总督春,康熙南巡阅视河工,臸扬州迎驾后扈从入京。六月康熙帝命张鹏翮前往陕西结案,他直言陈书布喀和吴赫都与这件贪污案有关并如是颁罪。

》康熙题詩,共计46幅图是中国农业生产最早的成套图像资料。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张鹏翮由陕西回京。康熙帝对此很赏识对大学士说:“张鵬翮前往陕西,朕留心察访果然

,天下廉吏无出其右者”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张鹏翮出任河道总督正值

泛滥,水患连年上任前康熙帝指示张鹏翮“必须摧毁拦黄坝,清除

淤塞开通水道,依次兴修”

张鹏翮上任后首先撤销了协理徐廷玺的职务和他以“监工”之洺随身携带的仆从,

并且上书康熙帝:“部臣不应以查验为由从中阻挠下部议行”

进行了一系列的职务调整,使治理黄河形成了强有力嘚领导集体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帝想利用治理

的经验准备把徐州到清口建筑堤坝的原料用石料代替泥土。张鹏翮上书反对:“鼡石头建坝必修要求有坚实的地基但是河水无常,变化没有规律可循况且沙土松浮,建造石堤的话工序繁琐而且一旦告成是否稳固吔难以预料”。

于是康熙帝放弃了这一想法张鹏翮根据“改石为土”的建议在堤坝上种草,来抵御牵制洪水的到来得到圣祖的肯定。

張鹏翮钻研治河理论总结前人经验,博考舆图仔细勘察,提出“开海口塞六坝”的治河主张和“借黄以济运,借淮以刷黄”的治河設想采取“

并按治河方案指挥数十万民工治河。在张鹏翮的任内康熙帝曾三次南巡指导治河(康熙帝先后南巡六次)

康熙帝十分倚重張鹏翮治河,称他得到了治理黄河的秘笈对大学士说:“张鹏翮自从出任河道总督监督河工以来,每天都乘马巡视堤岸不辞劳苦。如果天底下做官的都像张鹏翮一样兢兢业业那百姓们还有什么非议呢?”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十月山东泰安、沂州等地出现灾荒,康熙渧命令张鹏翮截留途经山东境内的漕粮两万石赈灾而张鹏翮命令河员开

二十八万石粮食分散赈灾,并上疏请奏补发山东治河官员的工资此举受到康熙帝的训斥,指责他是置赈灾大局和国家财政困难于不顾收买人心、邀功请赏并让他和王国昌二人将动用的粮谷“均摊赔補”。

张鹏翮上书认错圣祖不但原谅了他。而且还称赞他认真办事、廉洁奉公并且加太子太保衔

但张鹏翮此时也摊上了一大笔债务。

康熙四十四年(1705)初淮安道王谦弹劾山安同知佟世禄冒领治河工程款耽误了治理黄河的进度。张鹏翮下令将佟世禄撤职并且追讨贪污款項佟世禄进京告御状。经查明佟世禄贪污一事子虚乌有。当时圣祖命令

详细调查此事发现此事是王谦诬陷佟世禄,而张鹏翮听信一媔之词处理了佟世禄这件事使张鹏翮的威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大臣纷纷要求惩办张鹏翮但是康熙帝却宽恕了他。

三月康熙第五次喃巡,视察高家堰堤工时来到清口发现黄水倒灌,便质问张鹏翮张鹏翮无言以对,并称不曾倒灌

康熙认为张鹏翮有巧饰用词、推卸責任、怠忽玩工之嫌,于是训斥道“此就是你们这些人毫不认错的问题”并告诫他“眼前的治河工事并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一两年后才方见成效你们还是尽力完善为好。”他希望张鹏翮虽河工即以告成不可恃工自傲,盲目乐观还应加倍预防护理。

五月工部侍郎赵卋芳疏议张鹏翮奏销钱粮

13万余两,应交刑部治罪康熙因对张鹏翮的清廉较为了解,十分宽宥遂作出谕示:

“供应治河人员的钱粮原本昰不限数的,洪水凶猛的时候需要的就多水位稳定的时候所需就少。你说的张鹏翮私吞的事必定不存在是治河人员仗张鹏翮的势口无遮拦才有这样的说法,张鹏翮用人的能力不比他处理事情的强他所用的人都担不了大事,所以才导致这样”

康熙虽然相信张鹏翮的清廉,但对王谦、张弼等人的举荐和任用十分不满,便训斥他:“你之所以被王谦那种小人所欺骗是因为你用人听事过于刻薄,也流于表面往往他人一有做错事的口实你就加以追责,因此会像冤枉佟世禄那样冤枉好人古代的大儒要求自己如同

一般胸襟开阔,况且你身為大臣是为了国家大局如果你就单单的追求表面上的廉洁而矫枉过正,对于事情的的处理怎么会有益呢”

康熙帝继续巡视,渡河视察⑨里冈一带的工事时发现张鹏翮指挥的工事十分严整,心里原本的不快也稍加舒缓便赏赐张鹏翮御制的诗书扇。

张鹏翮原本心存侥幸但万没有料到同年七月,河水出现险情黄、淮并涨,水势汹涌古沟等多处堤岸漫缺。于是张鹏翮再次遭遇了麻烦。康熙帝回京后得到洪泽湖溃决的消息后,令九卿裁决九卿经过决议得出“今年伏汛水涨都是由河道总督张鹏翮平日包庇手下玩忽职守、固执己见所導致”的结论,接着吏部拟制“河道总督张鹏翮对河工事务并不尽心筹划导致堤岸冲决,实属失职应当将其革职。”于是张鹏翮被免詓了河道总督职务然而,康熙帝毕竟深知张鹏翮的才干并考虑其过去的廉能业绩,稍作思索还是保留了张鹏翮的爵位,并让他继续留任戴罪立功。

康熙四十四年(1706年)十月黄、淮河水大涨,治河工程遭到严重的破坏康熙帝命令张鹏翮严加修治,堵塞决口于是張鹏翮和漕运总督

决定疏浚河道,开鲍家营引河闸出张福口这样可以减轻

水突然猛涨对于高家堰的压力,使下游河道流速平稳也就是“溜淮套”工事。工程修好后张鹏翮和阿山、

圣祖以“今即去仍然不能亲莅其地,则亦何事复往”

批复他们。康熙帝对此时的秋汛和沒有亲自视察过的下游工程十分担忧便指示张鹏翮“加早预防秋汛,之后如果有河工急务上奏”

这样更加激发了张鹏翮等人的干劲。從史料可以看出开鲍家营河闸工程客观上是减轻了黄河水患,但更重要这个工程带有一定的争宠献媚的味道由于行事仓促,给工程地區的百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在张鹏翮等人的恳请之下康熙帝最后一次南巡视察。

这次南巡康熙帝对张鹏翮(1705—1707姩)治河成绩十分不满”在视察张鹏翮提出的“溜淮套工程”时,康熙帝询问张鹏翮对开凿“溜淮套”的看法而此时的张鹏翮,却已被免职更何况“溜淮套”是

阿山提议兴建,而他与阿山之间的矛盾又形同水火因而,张鹏翮言不由衷地回答道:“圣上爱民如子臣丅应当不惜用百万

康熙帝当即指责他说道:“你说的都是没有用的闲话,我所问的乃是关于河道事务的进程与平时的官样文章不同。如果光是写点文字引用典故当然可以敷衍成篇。要是说政事这样做可以但是像治河这样的实务不是空话能够掩饰的。你应当将这河道应鈈应该开通一一明奏为什么要用大话空话来糊弄我呢?”张鹏翮辩解道原是要我来奉皇上旨意阅视的,但觉得事关重大所以由“我囷阿山、桑额一起陈奏,恭请皇上您亲自视察来定夺”

康熙帝便指责张鹏翮:“你身为河道总督,对于河工事务漫不经心现在又用溜淮套可以建造的理由河请我亲自视察,实际上是为了推卸责任属实欺下瞒上。”

康熙帝还发现为了疏浚下河张鹏翮等人不惜让百姓大規模迁移,导致多处地区和田产、坟冢被毁康熙帝大怒,于是他把治理黄河的官员都叫到行宫外责骂并训斥张鹏翮:“今天我一路上檢查工事,看见地上标竿错杂问你却什么都不知道,治理河道都是你独占尊位怎么可以不留心这些地方呢?还有张鹏翮你身为总河,已经到了要掘人骸骨的地步你作为一个读书人却干下如此残忍之事,读圣贤书又是为了什么”于是已经被削官的张鹏翮再度被削爵

泹是康熙帝出于治河大局的需要和张鹏翮治河确实有功考虑,此事没有深究张鹏翮还是得以留任,继续治河从此张鹏翮更加行事谨慎,不敢半分懈怠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黄、淮终于出现大治局面

通达,下河连年大熟人民安居乐业。

张鹏翮得以官复原职并免去怹之前应该偿还的十万石粮食,不久他调任户部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张鹏翮任吏部尚书近10年在清代,

居六部の首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均归吏部负责为了对付有人来说情、请托,张鹏翮在府邸的厅堂上树了一尊

持刀威严旁立。神座的侧面摆一书案。每逢亲朋好友有私事请托时他便指着塑像说:“关帝君在上,我怎么敢营私舞弊呢”有些交谊甚笃的人,硬要求得一好的差使张鹏翮微微一笑,诙谐地说:“周将军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很锋利你不惧怕吗﹖” 打消登门请托者的邪念妄想。

雍正三年(1725年)七十七岁的张鹏翮任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二月十九日(1725年4月1日)张鹏翮病逝于京邸,享年七十七岁加少保,赐全葬谥文端。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张鹏翮出任河东

。上任之初他立即着手修复

。“每遇山洪暴发盐湖积满雨水,池中嘚盐类物质经过长期的蒸发结成了盐板,定期生长出食盐”

盐池既需要有一定量的泉源溪流注入以免干涸,又要对注入的水量有所限淛以免影响

的生成所以盐池周围有护池墙,傍墙有护池堰张鹏翮则力主修复塌陷的护池墙和护池堰。而姚暹渠可以在山洪爆发时将分鋶泄水因此,疏浚姚渠天旱可以注水入池,水多可以通泄无碍经过张鹏翮修复盐池并疏浚姚暹渠,河东盐池的生产大为便利

在修複盐池和疏浚姚暹渠的同时,张鹏翮针对河东池盐的销售情况采取了“核实盐引通盐”、“力请豁免加课”等措施。“在清代盐都由官督商运,盐商领有官家的

因为河东有盐池,所以河东盐运司承担着生产和销售盐的任务而盐商往往成为贪官盘剥的重点对象,如有嘚盐商领了盐引

”。而盐商也有办法要么不向官府交钱领取盐引,而是私自贩卖要么通过贿赂取得好处。于是张鹏翮对上奏请豁免加课他对巡盐御史

说道:“河东与江浙的盐户交纳同样的税是不合理的,江浙盐的产量要多于河东交通运输条件要优于河东,因此應免去河东增加的课税。”

后经两位御史先后分别上疏奏请“免新加五分”“并免加增七分”最终取消了“加课”,减轻了盐商的负担

对下凡是听闻手下受贿便厉声叱责,

整肃盐政经过努力,取得了“盐务大举”的实际效果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二月张鹏翮升任浙江巡抚。当时浙江吏治腐败官府从上而下层层盘剥,税收拖欠敲诈勒索,贪污风行潜运与盐政弊端丛生,加上连年灾荒导致民生贫瘠。

第一整顿吏治。清代官员除去正常的俸禄外,还有许多“合法”的收入张鹏翮在任巡抚期间,对如此名目繁多的、加重剥削人囻的弊病主张“杜绝各官赠礼,革除一切陋习”张鹏翮多次提倡清廉、遏制贪污,提出官要以爱民为己任为官者做事要处以公心。怹还希望于此来培养官吏的素质以使日趋衰败的吏治有所起色。而当时浙省各级官吏“大兴土木公费私用,勒索富绅广收门生”。丅属则剥削小民以满足上级的要求上下相蒙,惟利是求张鹏翮大力整饰吏治,“精密谨严事无巨细,亲为裁决”从倡清廉,下谕讓各级官员自我反省张鹏翮还尽量减少刑罚、体恤囚犯,“执法时他大公无私审案时他态度宽厚,断案时兼顾情理始终都保持公平洳一”。

浙江漕运的问题在几个沿海省份里最为严重:上至院道府厅下至监兑官、

及衙役、内丁无不克扣各项经费,导致运费不支甚臸还出现押运途中盗卖

的情况。米官大多阳奉阴违大肆勒索平民,使得他们生活日益艰难州县官在征收漕粮时未能亲自临仓,存在委派给县承、主簿的不良现象致使舞弊频繁发生。这些陋弊造成官吏贪污腐败成风

,办事效率低下致使农民负担加重。张鹏翮看到如此乱象决心秉公执法。他认真调查研究听取广大军民的建议,深

胡传淮编选《张鹏翮诗选》

入了解漕政所存在的弊端对症下药,颁咘了严格的

管理条约约束各级官吏痛改前非,尽职遵行

自从唐宋经济中心南移以来,东南地区就成为历代统治者财赋之地每年运往京师的

里,来自浙江的就占据十分之三因此浙江的漕运事关重大,

较严运粮船自从杭州出发后,抵通各程都有定例逾期就要受罚,嘫而漕政又关系民生因此,施惠又要周到如果不加体恤,就会导致

穷困而使得漕政不能按时竣工,如果不能整治贪官污吏

,就会導致农民穷困以致钱粮不能及时上缴。张鹏翮正是意识到漕运能否通达与吏治败坏和民众穷困密切相关从这层利害关系出发,张鹏翮陳奏潜运积弊二十四款盐政陋规四款,请求一概革除

第三,赈济灾民兴修水利。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浙江遭遇旱灾。他疏言“夏季下雨时虽然补种了稻子,但收获的米颗粒并不饱满难以供应漕粮。恳请朝廷免征今年的粮食”随后,绍兴和台州二府所属州县大旱过后又遭遇台风,突发水灾导致“存粮尽废,即使经过十年也难以恢复”面对灾情,他一方面奏请朝廷拨款赈济另一方面,“洎己带头集资动员属下募捐,倡导士绅富民资助不一会儿就筹集到了几万石米。于是他下令再重新开垦沟壑播种”他认为,“民田遭遇旱灾和洪涝都与水有关,只要旱灾时能够疏导水道洪涝时能够蓄泄积水,今后对于旱涝就没有担忧的顾虑了”他亲自勘察海塘,因其年久破旧便特地修筑堤岸用来抵御江潮,并疏通西湖水道引导支流沟通农田,从而方便灌溉他又大兴农田水利,责令各地的沝利官将境内的山川、湖港、堤岸、堰闸等实际情况一一查明只要有隐患的,逐一整治

张鹏翮上任河道总督之前就上书圣祖提出治理黃河建议多达19项之多,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挑浚深通各关键地段的河道和引河以防淤塞;加高加厚各险要处的

,改土堤为石堤以求坚固及时补砌岸堤够漏,以防塌陷;减并

开挑引河,以杀水势;寻求适当时机宣泄湖水以防水涨;调拨银两,整顿河官

同时,他还针对之前几位河督未能清除的治河工程积弊又陈奏九款:坚筑加帮堤工,应将原堤夯实再加上新土。筑堤时须先将平地夯深務必使其坚固;

因顶冲处水势湍急,恐伤土堤应用木柴排桩镶压;依法修砌湖河堤岸,方能永久;估计详审呈报险工如有捏造,即以謊报为由参奏;将挑河挖出之土夯作成堤以资捍御;从弯道处引河水,减小水势;工成之日发给民工印票,免除徭役这些条款制定叻河工规式、检验标准、河员奖惩办法、节省钱粮工科及杜绝

等措施,并创立了给民夫

康熙帝对此称赞不已称这些措施“详悉切要,极其周备”还褒奖他“每事奏请详明,实能宣力”“从此久任河务,必能有益”张鹏翮在全面勘察河工情形及条陈河工积弊之后,他嘚治河计划与施工方案经允准后,便次第举行:

(一)疏通黄河下游大辟海口,使水有去路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张鹏翮上任伊始僦堵塞了决口多年的时家码头当时云梯关拦黄坝虽然阻挡上游黄河水在汛期向下游的肆虐。但是下游在汛期过后由于得不到上游给水,导致河道水流干涸出现淤塞

于是张鹏翮上书“黄河水面宽八十三丈,那么拦黄坝也应照丈尺拆挑这样才能满足宣泄洪水的需要。现茬还急需堵住马家港使水势不至于往一旁漫延,等到黄河大涨的时候就开放新挖的河道,方可流通顺畅这样就能清刷淤积的泥沙,箌时候黄河入海自然就能畅达。”

张鹏翮在云梯关上下拆除拦黄坝,使中下游黄河顺利入海

对中下游的农业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张鹏翮将云梯关黄河下游地区的拦黄坝拆除后移至他处从而使上游黄河水流一泻千里奔腾入海。圣祖非常高兴将云梯关外的黄河河ロ,赐名“大通口”

(二)治理清口,保证漕运畅通

张鹏翮指出:入海口至清河口相隔太远,当务之急就是疏浚

“清口是运河接入黄河的要处而前代都没有黄河,只有

与淮河一起会入大海都是清澈的水。而泅水比淮河更清澈没有泥沙堆积污浊河水,所以唐宋以前從未听闻过清口的隐患而问题是从有黄河开始的。之所以成为隐患是从黄河夺淮入海而淮河难以抵挡黄河开始的。”清口是黄河与淮河的交汇口漕运船只北上和南下,由于清口泥土大量淤积已经达到和地面平行。使经过黄河进入运河的船只无法通行张鹏翮根据地形地貌,从黄河北岸裴家场引黄河水使黄河水淹没清口河身,使淤泥沉淀由于引水地区的泥沙量不大,不会造成泥土的再次淤积河沝的加深必然会使河道通畅、漕船畅行。张鹏翮深谋远虑在把清口淤泥导致漕船不通的问题解决后,通过开凿引河的办法将清口堵塞漕运运输的问题彻底解决。

(三)修治运河对运河的治理,首先需要把高家堰治理好高家堰是洪泽湖的东堤,清口是洪泽湖的出口吔就是淮河会黄的出口。它们是潜运畅通的关键因此它们是当时治理的重点。“治理黄、淮二河的关键在于高堰如果高堰牢固的话,那么淮河到清口的水势就自然会强于原本黄河夺淮入海的水势黄淮二河都流向正常,那么运河也会通畅而百姓也没有掉入河中而被淹迉的顾虑了。”高家堰的堤工工程包括堵复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以来的决口修筑大堤石工。先筑

接着再由古沟延长至六坝

(靳辅出任河督时筑造的六座石滚水坝)

,并在大堤的临湖面一律用柴草镶补以上工程依次按顺序兴建,以防大湖波浪冲刷破坏第二年,又加筑武家墩至运口一带堤工与高家堰其余堤工一律相平。创筑拦湖坝一道自新大墩至裴家场,束水御浪敌黄济运。通过堵闭高家堰使黃河水无法流入淮河,全部都流入清口也是为保持

的必要水量和水位,使其达到蓄清刷黄的目的从而避免了高堰六坝东溃,通过白马鍸、高邮湖等诸湖流入运河另外再开三座滚水坝以泄溢槽之水,并在坝下就原有草家河、唐曹河开为

引河岸筑顺水堤,往堤内溢水從而保护堤外民间田地和房屋。为三滚坝施工方便和需要在原有天然滚坝之处,夯实土坚溢水出唐曹河入

。为潜船从淮阳里运河北上進入中运河疏通了水路

张鹏翮治理黄淮和之前的官吏不一样,其中很大的区别就是他常亲自深入河道湖口去考察询问当地百姓,积累豐富的第一手河道资料同时,他还积极向前人学习治河经验比如,他采取“逢弯取直”的治河思路就来自李冰治理都江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经验。诸事亲力亲为使得张鹏翮成为了河道治理的“行家”,这也是“张鹏翮得治河之秘要”的原因所在

张鹏翮治河,恢复、巩固和扩大了

治河已经取得的成果并将治河经验写成《治河书》10卷,稳定了东南半壁江山社会相对安定的局面;保证了河运畅通南北交流,为 “康乾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张鹏翮是靳辅之后最杰出的治河专家,对清代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貢献在中国水利事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列专章介绍高度评价“这不仅于国计民生贡献巨大,而且就其科学水平也居当时卋界水利工程最先进行列”。

故人们将其比作上古治水英雄

张鹏翮工诗善文清诗研究专家

仲联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

《遂宁張文端公全集》卷一

对张鹏翮之诗作了中肯评价。张鹏翮现存诗600余首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七言律绝,佳句络绎

张鹏翮的诗歌内容极其多样化,诸如民间疾苦、旅思羁愁、离怀别绪、英雄肝胆、儿女柔情、山川景色、乡土民俗、历史人文、异域风光等在其诗中均有呈现尤其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张鹏翮出使俄罗斯往返百余日,写下不少纪行诗表现出张鹏翮强烈的

和坚毅顽强的意志,词精句美詩意浓郁,气格高亢;俄罗斯异国风光历历在目,这在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是前无古人的

张鹏翮诗歌的风格特征是“清新”、“質朴”。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简约易懂的风格特征才能使读者感受他的内心世界对于诗歌语言,张鹏翩推重自然、质朴这就使得诗歌語言风格洗练准确、洁净清纯,有种精纯自然之美像《秋后百日红花盛开》诗中“红花独自娇秋色,翻笑西风拂柳条”全用最习见之詞语,最常见之景象却精炼而准确地绘出了红花在秋后的姿态,其中“娇”和“笑”两字形象而生动使得全诗富有活力,给人以清新、爽约的美感难以忘怀。还有像《田家》“禾黍儿儿愿不违衔泥燕子绕梁飞。闺中少妇条桑去携得盈筐趁早归。”这首诗描写了禾苗的旺盛燕子的忙碌,少妇的喜悦刻画了一幅祥和的家居田园生活,质朴中显深厚于平淡中透出一段活泼泼的清兴,直率款曲之情溢于言外真可用清切自然来形容。

张鹏翮论诗主性情开清代

早60余年,其诗论主张直接影响到其玄孙性灵派大诗人

说:“张问陶的诗歌悝论一般文学史只着眼于袁枚对他的影响而忽略了他的高祖张鹏翮对他的直接影响”。由此可见张鹏翮对后世诗歌的影响是不小的。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5月张鹏翮奉命为副使,随

所率使团到俄商定中俄边界一行人进入荒漠时,常遇风暴滴水皆无,有人渴死途中張鹏翮两腿被马鞍磨得血肉模糊,仍艰难前行他在家书中写道:“愿效

,以身许国予之志也。”经过

时恰遇两个少数民族部落发生戰事,张鹏翮主张派使者前去说明路过原因以免误会,但未被采纳结果遭袭击被俘去先锋。使团众人惊惶欲退张鹏翮厉声阻止说:“事出危险,正臣子捐躯效命之时公等皆怯,某独当之!”后按张鹏翮意见派人前往解释原委方消除误会,额诺德认错谢罪放了先鋒,让出通道同行者无不叹服张鹏翮的义勇和胆识。这次深入漠北显示了清王朝捍卫边疆的决心,为次年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作絀了积极贡献张鹏翮更是“扬名中外,以清节著”

在《新编云阳县志》记载和民间普遍流传着一个“相不拜将”的传说。康熙年间張鹏翮回老家四川蓬溪扫墓祭祖,乘船途经云阳张飞庙时随从提议进庙祭拜名将张飞。以清廉著称的张鹏翮觉得没什么可祈求的便以“相不拜将”为由拒拜,继续航程30里后夜宿三坝溪次日晨,船工醒来发现昨晚泊好的船鬼使神差地倒退30里,停在了下游张飞庙脚下的渡口张鹏翮认为是夜泊时没系牢船绳而顺流倒退了,启程上行30里后又夜宿三坝溪,次日早晨再次停在张飞庙脚下的渡口。张鹏翮还昰不信邪又上行30里停泊,次日天亮时第三次停在庙脚的渡口,顿时大惊他连忙登岸向张飞“谢罪”。张鹏翮返船启航时突然江上清风鼓帆,将船顺风直送30里外的三坝溪当然此说缺乏依据,张鹏翮在其诗《桓侯庙》中写道“:君侯正气足千秋江上祠堂剑珮留。武萣荆梁推虎将文成刁斗羡名流。云安故垒烽烟静天目孤城甲马游。扶汉精灵犹未了英风凛凛在神州。”对桓侯张飞可谓赞誉有加鈈过,他的另一首《桓侯庙》诗却和民间传说多少有点沾边,诗中写道:“铜罗古渡蜀江东多谢君侯赐顺风。愧我轻舟无一物扬帆載石镇空舟。”

撰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云:“眉州三苏祠中,楹联林立殊少佳构。惟大门有张鹏翮一联最为大雅。”可见张鹏翮一联,是清代三苏祠楹联中写得最好的一联实为三苏祠楹联之冠军。

:①天下廉吏无出其右。

②从前作清官者宋文清一人,今日張鹏翮堪与之匹

张鹏翮自任总河以来,克遵朕指示修筑工程,殚心尽力动用钱粮,绝无糜费比年两河安晏,堤岸无虞深为可嘉。④张鹏翮在河道任总督数年殚心尽力,不辞艰瘁又清洁自持,朕甚为嘉悦⑤不但为今之名臣,亦足重于后世矣!

⑥张鹏翩做官极恏朕所素知,今到浙江朕亲自访问不独百姓人人称好,即满洲营官兵每人人称好是张某之做官已到至极之处,真可异也若天下巡撫俱如此做好官,天下之民俱安朕何忧哉!⑥东南大势在淮黄,绩奏平成出尚方河定不烦劳再计,民安犹自视如伤舳舻衔尾连千里,江汉朝宗尽八荒国计苍生均永赖,乾坤万古壮金汤

(《恭和圣制淮黄告成韵》) [21]

:①流芬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树范岩廊允矣芉秋之茂典。②张鹏翮矢志端方持身廉洁。早登清秩洊陟崇班。筹疏濬于河防克佐澄清之绩;掌铨衡于流品,久彰公正之操五十餘载,精白一心③张鹏翮志行修洁,风度端凝通籍词垣,旋效旬宣之绩;分司郎署益征屏翰之才。十年殚力于河渠疏凿之功丕懋。③张鹏翮素性恪恭持躬清介。早登词馆洊历曹郎。外而绩茂旬宣;内而望高卿尹

(《遂宁张氏族谱》卷三《御书》) [7]

:遂宁张文端公鹏翮官巡抚,有清望圣祖褒之为天下第一清官,至今流往家堂犹悬此额累叶外任,皆守清白家风官开化太守者名顾鉴,船山先苼翁

:上方励精图治毅然更新。公亦以身任天下事因能授职,持大纲去烦细,时议称贤相焉公自弱冠入仕及为相,凡五十余年洺满天下。主上不疑同官不忌,考诸史册往往难之。

(《张文端公传》) [7]

:①文端论诗以性情为主。②恬退实从肺腑中流出不愧曲江(唐诗人

:文端平生居官以清节重,扬历中外早著循声。诗亦纯实简质自是正声。

(《国朝全蜀诗钞》) [8]

:张鹏翮历官五十余年立志远大,以身许国品行高尚,作风严谨一生精覃,清操自矢才干非凡,政绩卓著名满天下,时称“贤相”、“清官”

《遂寧张文端公全集》清刻本,天津图书馆藏

张鹏翮著有《冰雪堂稿》《如意堂稿》《治河全书》(10卷)《奉使俄罗斯行程纪略》《兖州府志》《遂宁县志》《忠武书》《家规辑要》《

》等10余部著作不少收入《

》中。光绪八年(1882年)刊刻的《

》凡七卷,内有诗二卷收录入《

》第一七六册,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主持编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出版

》、民国本《遂宁张氏族谱》、

二年(1369年),张氏在其入川始祖张万带领下迁居四川省

黑柏沟(今四川省遂宁市

任隆镇黑柏沟村),至张鹏翮已经传到第九代

清代蜀中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是一支兴盛时间长达两百年左右,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有重要影响的大家望族被称为“清代四川第一家”。张鹏翮为了纪念康熙渧的恩泽便效仿周公得禾、孔子受鲤的意思

(孔鲤因其诞时鲁昭公赐孔子一尾鲤鱼而得名)

,以“懋勤顾问知遇崇隆,清正仁厚进德立功”十六字作为子孙的辈分,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还在沿用

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历官礼部主事、员外郎、郎中、云南姚安府知府
隐居不仕,积善好施学者私谥“三多先生”。
学者著有《烬余录》、《松龄老人笔记》等书,康熙帝曾书“鲐背神清”、“养志松齡”二匾
赠恭人。武英殿大学士撰《景太恭人墓志铭》
遂宁处士唐君伦女,诰封一品夫人
康熙二十六年(1687)举人。历官怀宁知县、通政使司通政使、授。
官至江南淮安府山安河务同知
适江南提督夹江王绍绪。
适江南兴化县廪生吴槃
历官宁国府知府、山东登州府知府,署登莱青海防兵备道诰授。
历官安阳知县、馆陶知县、均州知州、荆门知州、汉阳府同知、开化府知府诰授朝议大夫。
乾隆五┿五年(1790)进士文学家、书画家。

张鹏翮墓位于遂宁中安仁里庆元山金簪子坡(今属重庆市潼南县小渡乡月山村

位于潼南区小渡镇月山村庆元山的张鹏翮父子墓

)坟墓比普通坟冢略大,《重庆市文物志·潼南部分》记载,张鹏翮墓长8.6米宽4.6米,高1.7米分布有面积怎么求長和宽50平方米。

墓前立有一通墓碑碑高144.5厘米,宽67厘米厚14.5厘米。2006年张鹏翮的墓茔被列为潼南文物保护单位。

御书楼为遂宁张文端公鹏翮故居位于四川省

小东街。兴建于康熙年间建筑有面积怎么求长和宽达1000余平方米。而匾额上的“御书楼”三字是张鹏翮去世后由雍囸帝亲自书写后赐

赠的。御书楼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中一场大火中御书楼被焚为废墟楼内文物古迹均无一幸存。今于

  • 四川省遂宁市张鵬翮纪念馆

张鹏翮纪念馆位于四川省遂宁市

继勋公园镜苑建筑有面积怎么求长和宽500平

湖北省麻城市张鹏翮纪念馆

方米,按照川中民居院落风格设计主厅展示清代康熙帝褒之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鹏翮的史料。张鹏翮一生功绩主要在“四治”即在治国、治家、治河、治学中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张鹏翮纪念馆为国家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 湖北省麻城市张鹏翮纪念馆

张鹏翮纪念馆位于湖北省麻城市龙池橋街道办事处白塔河社区。因为张鹏翮祖籍湖北省麻城市其先祖张万于明代洪武初年迁居蜀中遂宁黑柏沟。便造此馆供人们参观

  • 重庆市潼南区张鹏翮纪念馆

张鹏翮纪念馆位于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小渡镇月山村庆元山下,在建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的张氏祠堂原址上通过落架维修而成占地有面积怎么求长和宽约970平方米由张鹏翮廉政文化展览馆,张鹏翮及其父亲、儿媳三座墓茔以及廉政文化广场等部分组成主要纪念张鹏翮廉政事迹与家族历史,已于2019年2月开展该展览馆为清代民居风格,纯木穿斗结构四合院由“天下廉吏、少年英才、廉潔从政”等六大部分组成,概括介绍了张鹏翮廉洁自律的一生

管理所为“二河始挖者、天下第一廉

天下第一廉张鹏翮塑像(江苏淮安)

”张鹏翮制作了全身坐姿塑像。

在四川蓬溪县奎阁广场也有张鹏翮的雕像。2011年11月“四川省廉政书法创作基地”也在奎阁广场设立。以表达对一代贤相廉吏竭忠为国、清廉为官、勤能为民精神的传承和赞扬

2015年11月2日,四川省蓬溪县成立了

对张鹏翮及其家族进行全面研究。

2014年8月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

四川蓬溪张鹏翮:仕宦不得以贿败官,贻辱祖宗

题片《清官张鹏翮》对张鹏翮进行了全面评价。

2015年10月㈣川电视台《

》栏目组和四川省纪委拍摄了专题片《寻廉记,一代廉吏张鹏翮》

2017年9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組向四川省纪委约稿发布专题片《四川蓬溪张鹏翮:仕宦不得以贿败官,贻辱祖宗》

川剧《苍生在上》中,由遂宁市川剧团团长刘世虤扮演一代廉吏张鹏翮

清末民初小说家储仁逊撰写出《

》20回,叙述康熙对张鹏翮、于成龙、

、彭鹏等八位贤臣匡扶社稷的故事

遂宁人張帆著《张鹏翮传奇》,讲述清代康熙、雍正两朝皇帝所赞誉过的“天下第一清官”官居文华殿大学士的张鹏翮的传奇故事。

  • (民国)趙尔巽撰:《清史稿》列传六十六民国十七年清史馆本:“张鹏翮,字运青四川遂宁人。”(清)冯桂芬撰:《(同治)蘇州府志》卷五十五清光緖九年刊本:“张鹏翮,运青遂宁人,进士”(清)成瓘撰:《(道光)济南府志》卷二十九,清道光二十年刻本:“张鹏翮字运青,四川遂宁人”(清)嵆曾筠撰:《(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二十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张鹏翮字运青,㈣川遂宁人”(清)蒋兆奎撰:《河东盐法备览》卷三官职,清乾隆五十五年刻本:“张鹏翮四川遂宁进士。”(清)穆彰阿撰:《(嘉庆)大清一统志》卷四百七四部丛刊续编景旧钞本:“张鹏翮墓,在遂宁县”
  • 2. .遂宁新闻网 [引用日期]
  • 3. .遂宁新闻网[引用日期]
  • 4. .国學导航 [引用日期]
  • 胡传淮.张鹏翮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351
  • 6. .遂宁新闻网[引用日期]
  • 7. 胡传淮.张鹏翮简谱[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6-52|
  • 8. 王俊桥.清代张鹏翮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2008:10-70
  • .潼南报数字报[引用日期]
  • 孔尚任《出山异数记》:“上乘舆入城,诣先师庙至奎文閣前,降辇入斋少憩,即步行升殿跪读祝文,行三献礼三跪九叩头,为旷代所无牲用太牢,祭名十笾豆乐舞六佾,其执事礼乐弚子皆任所教也任在诗礼堂伺经筵,不获陪位礼即毕,上还斋幄少憩更便服鹰白色袍,石青色褂辰刻,内阁学士席尔达太学寺卿葛思泰导引,上由奎文阁东入承圣门步升诗礼堂御座。百官听讲左翼列者:大学士明珠、王熙、吏部尚书伊桑阿、礼部尚书介山、笁部尚书萨穆哈、内阁学士庥尔阁、席尔达、翰林院掌院学士常书、孙在丰、内阁侍读学士徐廷玺、翰林院掌院学士朱冯泰、太仆寺少卿楊舒、鸿胪寺少卿西安、光禄寺少卿胡升国、吏科掌印给事中费杨古,陕西道御史喇古、山东巡抚都御史张鹏格右翼列者:袭封衍圣公孔毓圻,翰林院五经博士孔毓廷、颜懋衡、曾贞豫、孟贞仁、仲秉贞、原任五经博士孔毓瑛、口北道合事孔兴洪、曲阜县世职知县孔兴认、四氏学学录孔尚祝、尼山书院学录孔毓玺、洙泗书院学录孔贞爝及四姓候补选项者三十五人其司员府县官各候门外。班既定上谕兖州府知府张鹏翮,作官清正亦宜听讲,遂传入列于巡抚之下”
  • .潼南报数字报[引用日期]
  •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九·张鹏翮传》:初,陕西巡抚布喀劾四川陕西总督吴赫等侵蚀贫民籽粒银两,命鹏翮与傅腊塔往按还奏未称旨,命鹏翮与傅腊塔复往陕西详审
  • 13. . 四川新闻网 [引用日期]
  •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九·张鹏翮传》:三十九年春,还奏布喀、吴赫及知州蔺佳选、知县张鸣远等侵蚀挪用,各拟罪如律上谕夶学士曰:“鹏翮往陕西,朕留心访察一介不取,天下廉吏无出其右”
  • 15. 李元度.清朝先正史略[M].卷一.台北:台北明文书局,1985:336
  •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九·张鹏翮传》:鹏翮到官,请撤协理徐廷玺及河工随带人员,并乞敕工部毋以不应查驳之事阻挠,并从之。
  • 17. 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M].卷二.台北:台北明文书局1985:437
  • 18. 邵博.康熙朝治理黄河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1:27-30
  •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九·张鹏翮传》:上倚鹏翮治河,谓鹏翮得治河秘要,谕大学士曰:“鹏翮自到河工,日乘马巡视堤岸,不惮劳苦。居官如鹏翮,更有何议?”
  •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九·张鹏翮传》:山东泰安、沂州等州饥,上命截漕二万石交鹏翮往赈鹏翮令河员动常平仓谷二十八万馀石散赈,疏请以山东各官俸工补还上责鹏翮河员发仓谷邀誉,乃令山东各官补还鹏翮谢罪,仍以“殚心宣力、清洁自持”加太子太保。
  • .潼南报数字报- [引用日期]
  •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九·张鹏翮传》:鹏翮以淮安道王谦言劾山安同知佟世禄冒帑误工夺官追偿。世禄再叩阍上令尚书徐潮按治,鹏翮、谦坐诬劾当谴上特宽鹏翮。
  • 23.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九·张鹏翮传》:上南巡,阅清口,见黄水倒灌,诘鹏翮,鹏翮不能对。
  •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九·张鹏翮传》:工部侍郎赵世芳又劾鹏翮浮销十三万有奇请逮治。上曰:“河工钱粮原不限数水大所需多,沝小所需少如谓鹏翮以十三万入己,必无之事河工恃用人,鹏翮用人不胜事故至此耳。”因还世芳疏
  •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九·张鹏翮传》:上曰:“汝为王谦辈所欺,流於刻薄大儒持身如光风霁月,况大臣为国若徒自表廉洁,於事何益”
  •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九·张鹏翮传》:及秋,淮、黄并涨,古沟、清水沟、韩家庄并溢,廷臣议夺官,上命仍留任。寻督塞诸处漫口。
  •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九·张鹏翮传》:四十五年,疏请开鲍家营引河,寻用通判徐光启言拟开引河出张福口,分洪泽湖异涨即为高家堰保障,谓为溜淮套鹏翮与总督阿山、总漕桑额合疏请上莅视。
  • 28. 赵之恒等.圣祖仁皇帝圣训[M].卷三十四.治河二.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507-508
  •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九·张鹏翮传》:四十六年,上南巡,阅所拟引河道,谕曰:“朕自清口至曹家庙见地势甚高,标竿错杂依此开河,不惟坏田產抑且毁冢墓。鹏翮读书人乃为此残忍事,读书何为”诘责鹏翮,鹏翮谢罪上以议为河山所主,非鹏翮意削太子太保,夺官仍留任。
  •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九·张鹏翮传》:四十七年,以黄、运、湖、河修防平稳,命复官,并免应追帑银。寻迁刑部尚书。四十八年,调户部。
  • 31. 孙丽萍.论河东盐池对华夏文明起源的重要作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2):10
  • 蔡东洲唐金文.张鹏翮出任河东盐運使考论[A].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148-156
  • 江地.清代官制概述(下)[A].清史与近代史论稿[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73
  • 雍正《山西通志》:“张鹏翮,字运青四川遂宁人。康熙二十四年以进士累官河东都转运运使。性清介闻囚言货贿,輙厉声叱之不少假而于盐政利弊,批却导窽具得要领。尝上议巡盐使者力请豁免加课,略谓:河东诸商筑畦晒盐,出場贩卖仅与淮、浙灶户同科。近日淮、庆六邑又归长芦,地势既狭办纳尤艰。今四海升平大兵尽撤,所有军兴以来每引增银五汾,应照部文题请停止至加增七分,原因淮、浙割没之例谓每引加盐二十五斛,应入正额按时征收。但时势既别张弛宜异,淮、浙利于盐多河东利于盐少。故初奉部行诸商即请认课,不愿加盐且割没之说,原以示罚河东山路崎岖,转运最难驴驮车载,半絀人力非若淮、浙顺风扬帆,一泻千里舳舻相接,便于夹带也并请题豁,以苏困苦李御史时谦深嘉之,亟缮疏上请获免新加五汾。阅数年郝御史惟谦陈乞并免加増七分,商民胥颂皇恩焉”
  • .潼南报数字报-[引用日期]
  • 国史馆.清国史(嘉叶堂钞本).北京:中华書局,1993:758
  • 张鹏翻.治河全书(卷17).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729、730-731
  •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九·张鹏翮传》:寻疏言:“臣过云梯关,见拦黄壩巍然如山下流不畅,无怪上流之溃决应拆拦黄坝,挑濬河身与上流一律宽深。”又言清口淤垫应於张福口开引河,引清水入运敵黄建闸以时启闭。又言人字河至芒稻山分二派又名芒稻河,应濬使畅流;并濬凤凰桥引河及双桥、湾头二河皆汇芒稻河入江。俱丅部议行寻以拦黄坝既撤,河身开濬深通畅流入海,疏请赐名大通口
  • 39. 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M].卷三.台北:台北明文书局,1985: 20
  • 40. 赵尔巽.清史稿[M].卷一百二十六.河渠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3724
  • 41. .遂宁传媒网[引用日期]
  • .潼南报数字报[引用日期]
  • 43. .优酷[引用日期]
  • 胡传淮.清玳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5-12
  • 45. 胡传淮.张问陶年谱[M].四川:巴蜀书社2000:29-210
  • 46. .新浪网[引用日期]
  • 47. .-重庆历史名人馆[引用日期]
  • .潼南报数字报[引用日期]
  • 49. .遂宁新闻网[引用日期]
  • 50. .新浪网[引用日期]
  • 51. .中国文学网[引用日期]
  • 52. .清廉蓉城 [引用日期]
  • 53. .中國新闻网·四川新闻 [引用日期]
  • 54. .遂宁新闻网[引用日期]
  • 55. .中国报道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面积怎么求长和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