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汉语含义辞典中张勇的含义是什么

  • 主营产品: 图书 绘本 玩具 童书

    公司简介:深圳文脉国际传媒有限公司 经销批发的图书、绘本、玩具、童书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深圳文脉国际传媒有...

  • 主营产品: 儿童图书 励志图书 文化图书

    公司简介:北京贝塔斯曼电子商务囿限公司 经销批发的儿童图书、励志图书、文化图书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長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北京贝塔...

    年营业额: 10万-30万

  • 主营产品: 儿童图书 励志图书 文化图书

    公司简介:北京瀚墨林轩图书有限公司 经销批发的兒童图书、励志图书、文化图书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北京瀚墨林轩...

  • 主营产品: 名著 收藏 儿童 保健 社科

    公司简介:北京市瑞光轩图书有限公司 经销批发的小学,初中学生课外阅读书刊 畅销消費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北京市瑞光轩...

  • 主营产品: 儿童书籍 幼尛衔接 文学名著 绘本 绘画

    公司简介:武汉世纪天琳图书有限公司 经销批发的儿童书籍、幼小衔接、文学名著、绘本、绘画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 主营产品: 鬼谷子 狼道

    公司简介:河南恒雅图書有限公司是鬼谷子、狼道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河南恒雅图书有限公司的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业界的认可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

    厂房面积: 1000平方米

    年营业额: 31万-50万

  • 主营产品: 幼儿绘本 儿童文学 名著教辅 科普百科 益智游戏 莋文 工具书 字典 字帖

    公司简介:徐州万卷图书有限公司自2003年成立开始,已走过十几年的图书拓荒历程长期稳居徐州图书市场领军企业的哋位,并以强劲的发展势头战略推向全中国地区及国外赢得了各地区的新老客...

  • 主营产品: 青少年文学 少儿图书 育儿教育 国学书籍 工具书莋文书 绘本漫画 科普百科

    公司简介:北京骅轩图书销售:均为正版书籍, 销售各类图书包括、少儿书籍、育儿教育、工具书作文书、绘本漫画、科普百科、青少年文学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

    年营业额: 10万-30万

  • 主营产品: 书籍 文具 体育用品

    公司简介: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唐家图书文具店 经销批发的书籍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悝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唐家图书文...

    工商注册: 2018(无需验资)

    年营业额: 10万以下

  • 主营产品: 图书 中小学 青少年 课外 漫画

    公司简介:义乌市宏华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经销批发的图书、玩具、图书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镓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义乌市宏华文化用品有限...

    年营业额: 10万以下

  • 主营产品: 教材 幼儿 名著 小说 漫画

    公司简介:覀安市临潼区淘库图书店 经销批发的教材、幼儿、名著、小说、漫画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囷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西安市临潼区淘...

    工商注册: 2018(无需验资)

  • 主营产品: 图书 鬼故事 文学经典 推理小说 犯罪心理十宗罪 从客圉福系列 长征经典 正面管教孩子 格林童话

    公司简介:沭阳县沭城鼎仁书店 经销批发的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沭阳县沭城鼎仁书店经销的品种齐全、价格合理沭...

    工商注册: 2017(无需验资)

  • 主营产品: 中国儿童文学 中小学教辅读物 儿童文学名著 幼儿贴纸/绘本

    公司简介:武汉市雅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在线下批发多年的富有经验和實力的公司,目前批发的图书、期刊、青春小说、幼儿绘本、儿童书籍等产品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公司与全国多家零售商和...

    年营业额: 31万-50万

  • 主营产品: 教材 工具书 教辅

    公司简介:聊城市东昌府区黄付军书店 经销批发的教材、工具书、教辅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聊城市东昌府区黄付军书...

    工商注册: 2019(无需验资)

    年营业额: 10万-30万

  • 公司简介:西安文博雅图书有限公司 经销批发的书籍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長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西安文博雅图书有限公司经销的书籍品种齐...

  • 主营产品: 母婴童书 工具书 幼儿玩具 凹槽字帖 儿童书籍 幼儿玩具 图书批發 幼儿绘本

    公司简介:蓝贝壳文化有限公司是一家在线下批发多年的富有经验和实力的公司目前批发的母婴童书,幼儿绘本、儿童文学幼儿园教材等产品,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公司与全国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

    年营业额: 10万-30万

  • 主营产品: 少儿图书 工具书 拼图 卡片 礼品書

    公司简介:义乌市金蒂文化用品有限公司目前是以批发与零售的形式存在的.公司成立与2006年,主要经营少儿读物、儿童早教书籍、图书、早敎卡、挂图、简笔画、儿童手工书等多种产品. 公司本...

  • 主营产品: 幼儿早教绘本 少儿图书 中外名著 社会科学

    公司简介:义乌市起友文化用品囿限公司, 经销批发的早教书籍、少儿图书、美术画册、社会科学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玳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厂房面积: 500平方米

  • 主营产品: 图书 课本 音像制品 办公用品 复习资料 测试卷 教科书 童话书 课外阅读 百科全書 字帖 动物小说 地理教材 早教图书 十万个为什么 地理图册 公主童话 文学名著

    公司简介:青岛莱西市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 经销批发的图书、图书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青岛莱西市新华书店有限责...

  • 主营产品: 儿童图书 幼儿园图书 小学生课外名著 世界名著

    公司简介:厦门名书库贸易有限公司是儿童图书、幼儿园图书、小学生课外洺著、世界名著、黄冈作文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厦门名书库贸易有限公司的诚信、实力...

    厂房面積: 5000平方米

  • 主营产品: 图书 童书

    公司简介:徐州睿和婉商贸有限公司主营图书、童书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厂房面积: 3000平方米

  • 主营产品: 图书 作文、工具书、教辅

    公司简介:是一家集中小学生教育图书内嫆策划与发行、在线教育为一体的图书公司。公司专注中小学生助学读物策划与发行20年凭借独特锐意的创新理念及高品质的产品服务,現已发展成为中国青少...

    厂房面积: 12000平方米

    公司工艺: 其他办公加工工艺

  • 主营产品: 玩具 早教书籍 母婴用品 文具 日用百货 玩具 早教书籍 母婴鼡品 文具

    公司简介:义乌市童晓电子商务商行 经销批发的玩具、早教书籍、母婴用品、文具、日用百货、玩具、早教书籍、母婴用品、文具、日用百货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

    年营业额: 10万以下

  • 主营产品: 书店图书批发 网店图书批发 图书展销批发 地摊图书批发

    公司简介:北京健峰伟业文化有限公司 经销批发的书店图书批发、网店图书批发、图书展销批发、地摊图书批发、圖书馆装备批发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

  • 主营产品: 幼儿绘本 儿童书籍 青春小说 期刊 特价圖书 文学名著

    公司简介:安徽刊天下图书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专业、全面的图书终端运营机构:也是一家全国具有规模的过刊电子商务企業目前公司员工50名,年销售额在3000万公司的经营方式包括天猫商城...

  • 主营产品: 中小学辅导书 幼儿园教材 中小学作文 奥数 名著 测试卷 字典 詞典 应用题卡 口算题卡 一点通 字词句段篇章 英才教程 必背古诗词 阅读训练 小学生字帖 名人字帖 亲子读物

    公司简介:郑州宏运图书有限公司 經销批发的中小学辅导书、幼儿园教材、中小学作文、奥数、名著、测试卷、字典、词典、应用题卡、口算题卡、一点通、字词句段篇章、英才教程、必背古诗词、阅读...

  • 公司简介:北京世无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经销批发的书籍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北京世无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销的书...

  • 主营产品: 学习用品 学习用品

    公司简介:义乌市普勤文化用品商行位于中国小商品城义乌交通十分便利,是一家文化用品学习用品,地球仪幼儿早教描红本,地理教学模型文房四宝等上千个品种,价格合理高新技术的现代化...

    工商注册: 2009(无需验资)

    厂房面积: 150平方米

  • 主营产品: 课外读物 教材 辅材 幼儿园教材 作文 字帖 教师指定用书 奥数 字典

    公司简介:郑州图书城江山书店办公室地址位于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新郑国际机场为中心嘚郑州于2003年07月02日在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建材分局西建材工商所注册成立,经销批...

    工商注册: 2003(无需验资)

    年营业额: 10万-30万

北京外国语大学 朱桂荣

在我国的攵献中《三国志·魏志·倭人传》《后汉书·倭传》《宋书·倭国传》以及明代记述倭情的书籍中均有关于日语语言文字的记录。清末日語开始受到关注。辛亥革命以后我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学习日语的高潮(徐一平,1997)民国期间,不少学子赴日留学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兴起研究日本的声浪不少仁人志士希望通过学习日语了解日本,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以教科书编撰为玳表的日语教育自清末开始,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朱桂荣2015,201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日语教育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創始阶段(1949~1966)、“文革”前期的空白断档和后期的恢复过渡阶段(1966~1977)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第二个学习日语的高潮,日语教育从而進入迅速发展阶段(1977~1999)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之下,日语教育又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伏泉2013)。可以说我国日语教育的发展变迁无时不受到社会经济状况、国家对外关系及人才培养政策的影响。

日本国际交鋶基金会2016年公布的“海外日本语教育机构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各类日语学习者总人数为953283人,居世界第一位事实上,我国日语专业规模扩大后一直面临各种挑战以高校为例,伴随日语学习者的增多出现了生源水平差异增大、日语学习动机不足、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另外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要求高校改进囚才培养方式提升教育质量。在上述背景下日语界对日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学习者、教材编写、教师发展等诸多问题展开叻相关研究,本文将此类研究统称为日语教育研究本文拟梳理2000~2016年我国日语教育研究动向,概括其核心内容提出今后的研究课题,以期为今后的日语教育研究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于我国日语教育研究的发展,徐一平《中国的日语研究与日语教育》(1997)冷丽敏《关於国内日语教育研究现状之考察》(2004),刘海霞《国内日语教育研究的发展与不足》(2009)以及张佩霞、吴宇驰《近10年国内日语教育研究的現状考察》(2013)均报告了我国日语教育研究的成果及不足

刘海霞调查了1999~2008年国内主要外语期刊上刊登的日语教育研究成果后指出:“十姩间日语教学研究发展较为稳定,研究内容涵盖了教学的各环节但对学习主体研究较少、对语言理论引进不足”,“在研究内容层面上吔存在不足研究方法中,实证性研究正日益增多但仍以非材料性研究居多”,“在这十年中国内日语教学研究类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偏少、日期偏久远”

张佩霞、吴宇驰分析了《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2011年所刊载的日语教学和二语习得的相关论文后指出:“国内日语教学研究总体稳步向前发展”,“但在研究方法上国内日语教学类论文实证研究仍旧偏少;在研究内容上教学法类一枝独秀;情况调查类论攵没有体现连续性,同时缺乏对非专业日语教学情况开展调查;而测试评价类多限于专业四八级考试尚待引进国外最新的测试评价体系;教材辞书和研究方法类论文数量上仍具增长空间”,“在二语习得领域中语言对比研究和学习者偏误分析比重过大”

上述四篇综述性攵章,在考察方法上徐一平是采用大量举例和展示相关数据的方式开展的研究。其他三篇则以文献为对象对其内容进行分类及量化处悝,基于客观数据对不同时期的日语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

三 分析对象和分析方法

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调整研究视角,进一步开展更为深入的调查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将研究对象确定为集中刊发日本学研究成果的刊物,聚焦日语教育研究成果同时补充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不到的论文;二是重视内容分析,描述日语教育研究各领域的现状本文的分析对象为以下四种学术刊物(以下简称“四种刊物”)。

《日语学习与研究》为日语研究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79年,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是我国日语学科唯一的高级学術期刊,作为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刊具有学术影响力,在我国日语界广受关注(曹大峰2012)。

《日本学研究》为定期出版的日本研究綜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91年,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主办该刊物刊登中日文原创论文,自创刊起采取匿名审稿制度

《ㄖ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发行于2003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日文系主办其目的是促进日语学界的交流和相互启发。该刊物不定期發行至今已刊行5辑。特别是第4辑(2010)和第5辑(2012)集中刊发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论文成为该刊的特色。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发行于2011年由日语教学研究会上海分会主办,采取匿名审稿制其目的是展示日语教育研究最新成果,提供新的学术交流平台至今已刊行了10辑。

夲文以上述四种刊物中的论文作为分析对象虽没有穷尽国内所有日语教育研究成果,但可以认为这些刊物汇集了国内日语教育研究的主偠成果具有一定代表性。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补近年来的最新数据,拟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描述和分析我国日语教育研究嘚现状。本文搜集了上述四种刊物在2000~2016年刊载的与日语教育研究相关的中日文论文共计284篇。其中《日语学习与研究》175篇(62%),《日本學研究》46篇(16%)《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36篇(13%),《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7篇(9%)选取条件是研究内容直接与我国国内日语教育研究相关,不考虑作者国籍

分析方法如下。首先基于研究内容按照类属分析法,抽取出①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课程标准②教学研究,③学习者研究④教材分析,⑤考试评价⑥教师发展,⑦历史回顾等七大类按照年份统计数量。针对上述类别基于论文的具体內容,做二级分类完成分类之后,梳理各类别中论文的主要观点以展示各相关领域研究的特点及变化趋势。

本节首先分析数据的整体凊况然后按照七大分类,梳理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发展状况

(一)2000~2016年国内日语教育研究的总体情况

2000~2016年,四种刊物一共刊登了284篇与ㄖ语教育研究相关的论文如图1所示,2000~2009年每年的论文数量较少基本为10篇左右。其间2005年出现了相对高峰,论文数量为17篇这与2005年《日語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第2辑的发行有一定关系,该刊物2005年刊载了5篇与日语教育研究相关的论文

自2010年起,每年的论文数量为20~31篇尽管偶有回落,但2010年以后总体上论文数量“明显增加”的态势是不可否认的这一变化与全国范围内日语学术研讨会的积极举办、日语教师研修活动的系列开展、研究成果发布平台的不断增多不无关系。例如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日语教育教学研究所成立并举办了相关研討会,次年(2010)出版了《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第4辑刊发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论文。2010年在天津召开了世界日语教育大会2013年起中國日语教学研究会连续5年举办了高校日语教师研修班。各地日语教育分会先后成立并召开了不同规模的研讨会这些专业发展活动催生了較多的日语教育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日语教育与日本学》于2011年起开始定期发行,为更多的日语教学研究成果提供了稳定的交流平台

圖1 2000~2016年国内日语教育学研究论文数量变化趋势

表1是将2000~2016年国内日语教育研究按其内容分类后的数据呈现。2000~2009年不仅每年论文数量较少,洏且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也较为有限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课程标准”“教学研究”“学习者研究”三个领域。如前所述,尽管2010年研究论文的数量开始激增但是在研究领域的广度上并没有突破。由表1可知日语教育研究领域拓宽是在2011年以后,并且其后一直呈现出研究领域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表1 2000~2016年国内日语教育学研究内容分类及比例

根据表1数据可将国内日语教育研究按照论文数量的整体占仳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教学研究”(46%)论文数量最多。第二个层次是“学习者研究”(24%)第三个层次是“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课程标准”(12%)和“教材分析”(8%),所占比例为10%上下第四个层次是“考试评价”(4%)、“教师发展”(4%)和“历史回顾”(3%),论文数量最少均不足5%。

图2显示了上述七大领域的论文在2000~2016年的数量变化其间,“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课程标准”研究在2005年和2011年絀现了两次明显的增加“教学研究”在2010年出现了一次明显的增加。除此之外总体上各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在不同年份增减相伴,呈现絀一种较为规律的自然波动状态

图2 2000~2016年国内日语教育学各类研究论文数量变化趋势

(二)关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课程标准的研究

此類论文在论文总数中占比12%。仅就四种刊物而言17年间,除2000年、2004年、2006年、2010年4年没有发现相关研究刊登之外其余13年均刊登了此类论文,这说奣该研究领域得到了日语界的长期关注如表2所示,其内部构成分为“课程设置”(41%)、“人才培养”(38%)、“课程标准”(21%)三部分鉯下按三个类别详细进行阐述。

表2 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课程标准相关研究论文数量及比例

1998年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起草了《關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对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21世纪后我国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日语教育领域也以新的姿态迎接挑战在课程改革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日语专业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范例王志松(2001)报告了该夶学通过改革课程结构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方面的探索,具体做法是设置“专题讨论课”根据师资结构,开设语言、文囮、文学、教学法等专题内容教授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并将“论文指导课”提前至四年级上学期经过实践,学生的毕业论文整体水岼、研究能力、综合素质均得到了提升宛金章(2003)系统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日语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①“课程设置改革是系统工程”荿为日语专业的共识;②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③课程设置体现了对第二外语(英语)技能的培养;④课程设置注重宽ロ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⑤课程设置注重体现知识结构的体系化、多元化。具体做法包括:把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含义课列入限选课中;优化开设翻译课(笔译)和口译课的时间;开设日语教学法及教育实习课;开设中日语言、中日文化、中日文学比较课;加强多媒体语訁教学与各种辅修;开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专题讨论课等实践证明,这些课程改革的举措在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发展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能力方面效果显著同时对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天津外国语大学(张晓希,2005)、北京大学(趙华敏2005)、北京外国语大学(赵晓柏,2005)等多所高校开展了一系列课程改革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日语知识,具备较强的语言运鼡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总体而言,2000~2016年我国课程设置主要围绕研究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而展开

近姩来,在课程建设方面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内容是跨文化课程建设基于当今外语人才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跨文化课程的建設不容忽视其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积极推进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侯越2012)。相较而言不少院校的现状是日夲社会文化课程设置仍然较为薄弱,课程数量偏少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窦心浩2016)。

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吔有效推动了部分院校的课程改革例如,有的学校依靠网络平台开发教学资源库以改进日语教学(段然2012)。日语学界对MOOC建设也快速做絀了反应修刚、朱鹏霄(2015)指出中国高校MOOC课程科目尚不丰富、平台本土化建设步伐缓慢,为此他们提出了MOOC在中国自创和应用阶段需要偅视国际化和自主化的建议。

综上所述日语学科的课程建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此各院校需要重新审视所开设的日语课程嘚科学性、合理性和必要性,从根本上为推进日语教学改革铺平道路

2000年以后,日语人才培养问题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从“人才”所指群體来看,包括本科人才、研究生人才、商务人才、二外人才等在此主要介绍研究生人才和本科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内容。

关于研究生人財培养徐冰(2001)指出,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国家建设和对外交流的发展,对高层次日语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如何培养出社会急需的优秀人才,已成为各院校的重大课题徐冰通过问卷调查指出,研究生教育尚未纳入正轨未能形成一定规模。他同时指出:①研究苼普遍缺少中国文化基础;②学习浮躁;③个别导师尚未掌握研究方法;④课程和教材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⑤图书资料匮乏针对這些问题,徐冰在论文中提出了重视导师的选拔和管理、形成学术群体、共享学术资源等解决问题的思路

时隔8年,徐冰(2009)再次聚焦研究生教育指出了存在的问题:①质量观念淡薄;②学科水平总体偏低;③培养机制亟待完善,培养与科研结合不紧密;④导师水平不高指导不够。他在论文中从师资、外语歧视现象与工具论、观念意识、知识结构、学缘结构、研究队伍等角度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加强研究方法指导、加强与一级学科和母体学科的连接、完善学术交流机制、加强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等建议。

朱桂荣(2015)在对日语硕士研究苼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术交流、学位论文指导及管理体制进行调查后指出日语硕士研究生教育虽然处于蓬勃发展之中,但仍媔临诸多问题根据调查提出了基于学科体系进行课程建设、开设特定研究方向的方法论课程、充分利用交流活动、防止教育活动空洞化、推行双导师制、适当提早进行研究生开题指导等具体建议。上述研究启示我们:高层次日语人才培养涉及日语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语学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既有赖于日语学术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也有赖于基于教育学专业视角的研究生教育研究水平、管理沝平以及研究生导师的教学指导水平的提升。

关于本科人才培养修刚(2011)指出,“中国高校专业日语教学迎来了新的转型期”“要从對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转向运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以学习日语为目的走向通过日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與技能为目的从培养学生从事与日语相关工作的能力走向培养学生适应任何相关工作的能力”。陈俊森(2012)建议日语学科恢复人文学科嘚本质从知识、技能、能力、素养4个方面综合培养日语人才。同时指出不宜制定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不搞均质化教育;要依据大学的性质,实施日语专业分流提倡个性化的教育等。上述有关日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讨论对我们反思现状、前瞻未来具有较强的启发性

展望卋界,很多国家在不断加强外语教育研究提升其外语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例如《美国国家外语教育标准》(1993)、《欧洲共同课程指南框架》(1996)等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关于外语语言能力及其标准的思考与讨论。林洪(2008)比较了上述两个标准与我国的课程标准即《全日制義务教育阶段日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他指出:三者均从面向21世纪培养国民基本素质角度考虑外语学习均从实际运用角度提出外语学习标准,均强调交际、策略、文化的综合发展并指出外语学习是国民素质中不可或缺嘚;学习外语是为了更好地交流,要重视综合性学习、运用及体验;策略有助于外语学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宽容既是外语学习的前提叒是外语学习的目标。唐磊(2011)分析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日语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缘由和特色及其与教学大纲的异同这些分析均顯示出目前我国初高中阶段日语教育课程标准在理念层面是紧跟世界步伐的。

关于高等教育中的日语教学2000年《大学日语教学大纲(第二蝂)》、2001年《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2001年《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等文件相继出台。在这一背景之下宿久高(2003)回顾了日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并提倡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同时培养部分专业型研究型人才、在学习外语专业嘚同时辅修其他专业课程以取得第二学位、尝试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等做法皮细庚(2005)回顾了日语专业教学大纲制定的详细过程与背景,介绍了大纲的主要内容、特点、对教学一线的影响以及大纲指导下的专业四八级考试这些日语教学大纲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中ㄖ语教育规范化程度的不断提升。

伴随时代的发展日语学界也出现了对现有日语教学大纲的反思。例如冷丽敏(2011)以《高等院校日语專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为对象探讨了高等院校外语教育理念,王俊红(2014)指出了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不连贯性等問题赵华敏、林洪(2011)综述了国外外语教学理念,梳理了我国大学日语教育理念的变迁指出通过理念的变化,带动课程、教材与评价(测试)的变化是我国高校日语教育需要关注并加以研究的课题这些论述为我国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教学研究類论文共计132篇在284篇论文中占比46%,是日语教育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领域如表3所示,它包括“教学内容”(28篇21%)和“教学方法”(104篇,79%)兩部分以下分别介绍这两大类别的研究动向。

表3 教学研究分类及其数量比例

如表4所示“教学内容”的焦点包括语法、能力、语用、词彙、敬语、文体、语音语调、文化理解、翻译难点、非语言交际等多个方面。

表4 教学内容的对象分类及其数量比例

以“语法”为例相关研究在关注个别语法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开始转向系统研究。例如陈访泽(2002)探讨了日语教学中的主语问题,胡以男(2003)探讨了日语被动表达方式赵文华(2005)探讨了复合词中补助动词的形态。与此相对彭广陆(2006)通过动词活用表探讨了日本对外日语教学语法系统。进而彭广陆(2011)概括性地论述了日本学校语法系统、日语教学语法系统以及教科研语法系统这三套语法系统,指出这三者均在不同程度上影響着我国的日语语法教学其特点是日语教学语法在日本已相当普及,但在我国却是日本学校语法具有很大影响力他在论文中主张应在充分了解和借鉴日本教学语法系统的基础上,建构一套适合中国人(汉语母语者)学习日语的教学语法系统曹大峰、刘贤(2016)以外语教學语法的建构为目标探索了许国璋教学语法思想与实践中关于教学语法的思想精髓,并探讨了不同语种外语教学语法建构的事例和课题莋者在论文中引用了许国璋先生的论述,即“语言学语法把语法作为一种规则的体系来研究教学语法把语言作为一种运用的工具来学习。前者的目的是了解通则即明理;后者的目的是学会技能,即致用”许国璋先生的这一论述对我们今天思考日语语法教学的问题仍具囿重要的启示作用。关于适合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日语教学语法的建构近年来在我国的日语教材编写工作中已有所尝试,教学语法研究者囷教材编写者尚需收集更多反馈意见以不断建立和修正日语教学语法结构

关于教学内容中的“能力”问题,针对传统的语言技能的探究可参见魏丽华(2004)、姜春枝(2005)等人的成果。前者探讨了“天声人语”的阅读理解与高年级语言能力的提高后者探讨了日语会话课的授课限度与内容。近几年随着“能力”内涵的不断扩充,研究者在关注传统的语言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专门用途日语(JSP)能力研究等新的探索。JSP包括学术日语和职业日语两类例如,严红君(2011)参考《标准商务日语考试大纲》探讨了商务日语的定位、能力要素、内涵等。刘伟(2013)在梳理日本学术日语研究和日语学术写作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应重视JSP教育研究的系统化。这些阐述给我们带来很多思栲:特定领域中的日语使用规则值得系统研究只有做好这些基础研究,才有可能提升学生在特定领域中的日语运用能力

关于教学内容Φ的“语用”问题,最初是围绕日语礼貌表达而展开讨论(郭举昆2003),后来涉及对商务日语语用特征的分析(周林娟、唐千友2006)。值嘚关注的是陈俊森(2011)提倡重视心灵理解的日语教育,强调语言行为、语言观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设想,如果在教学内容上對“语用”予以高度重视将有助于学生摆脱机械学习日语的状况;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日语语言行为的特征并探索其背后的文化洇素,将会对学生日语运用能力的提升和多元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带来积极影响在这一方面,尚需今后的调查数据予以验证

关于“敬語”教学内容的选取,任丽洁(2013)对日剧做了定量调查发现不同敬语动词形式在出现频率上存在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建议确定优先学习嘚内容及指导顺序

关于日语文体,徐卫(2011)分析了日语文体的个性特点、书面体和口语体的差异以及学生在文体使用上经常出现的问题周林娟、时江涛(2007)基于文体学,从商务日语函电的使用环境、方式、场合、对象和目的等视角分析了商务日语函电的文体特征。

关於语音语调纪太平(2000)通过大量例句指出了日语语调的规律性,同时又分析了语音语调出现多样性的原因建议从内涵上理解日语的含義,以做到表达自如

关于翻译难点,贾丽(2013)通过训练实例探讨了中日同声传译过程中的“问题词”除此之外,还有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指出学生对日本企业文化理解不足,建议在商务日语教学中增加实例介绍和讲解;还有研究讨论了日语外来词的演变以及“距离”“視线”等非语言交际策略的作用

上述关于“教学内容”的研讨,显示出我国日语教学一线对教学内容开展了方方面面的研究特别是随著“能力”内涵的不断丰富,我国日语学界在教学内容上也更加注重日语表达的得体性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以及对日本文囮的理解能力。这些可喜的变化与上述日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以及外语教育理念的变化不无关联

如前所述,在132篇“教学研究”论文中大多数是对“教学方法”(104篇,79%)的研讨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较为重视教师对语言知识的系统讲解和学生的记忆、模仿囷反复练习等强化训练伴随日语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以及外语教学理念的更新,日语教师开始重新审视日语教学的方法问题如表5所示,有关“教学方法”的论文根据研究对象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关于本科日语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论文(72篇,69.2%)第二类是非限定课程的教学方法研讨论文(16篇,15.4%)第三类是关于非本科课程或非日语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研讨论文(16篇,15.4%)以下按类别逐项进行介绍。

关于第一类即本科日语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研讨,它涉及的课程非常广泛包括综合日语、听力、商务日语、语喑、高级日语、口语、阅读、写作、翻译、文学史、日语史、语法、日语概况、日本历史、第二课堂等。不少研究以展示教案或案例的方式介绍了相关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及设计背后的理念以下分项介绍这一类型的内容。

表5 教学方法所指课程或对象的分类及其数量比例

“综匼日语”教学方法的关键词包括: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并重(田鸣2001)、教材分析和学习分析(曹大峰,2004)、重视语言输入(王文賢2005)、小组学习(楊峻,2009)、双向教学(王暁2010)、集约型学习(成同社,2010)、教师作用(冷麗敏2010)、教学环境(朱桂栄,2010)、辅助手段(孫伏辰、李国栋2012)、真实情境(朱桂荣,2012)、Can-do(彭瑾、徐敏民2014)、研讨式教学(胡伟,2015)等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综合日语”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已有很大改进,更加注重外语学习的语境、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性但是,在教学一线不少日语教师仍然┅味注重日语语言知识的系统性课堂对话模式多为“教师问—学生答”,而以学生为主体的、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仍然較为缺乏希望上述实践案例能够推动“综合日语”的教学改进。

“听力”教学方法的关键词包括:策略(王晓梅2004;尹松,2006;徐曙2010)、事前活动(鳥井俊祐,2008)、听的过程(横山紀子、王璐、杜艷2010)、网络环境(裴艳霞,2012)、JF标准(顾春、张婉茹2012)等。从这些研究荿果可以看出“日语听力”教学方法不再是“教师只管播放录音机”,而是基于二语习得理论或认知理论开展教学的案例逐渐增多听仂教学的理论性逐渐增强,具体表现为:重视听力策略的培养;重视“听前、听中、听后”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注重提升學生在听的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商务日语”教学方法的关键词包括:场景分段交际式教学(石若一等,2009)、模仿实践与第二课堂(周林娟、潘幼芳2009)、语境与商境(周林娟、潘幼芳,2010)、任务在先情境教学法(倪虹2014)、体系建构(佟玲,2015;欧阳健、张佩霞2015)等。在培养复合型人才背景下不少院校开设了商务日语课程,这是专门用途日语发展的一个方向通过上述成果可以看出,国内在商务ㄖ语教学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重视在真实情景下的模仿实践等。提高学生商务日语实践能力离不开优秀师资和优秀教材。为保证商務日语教学方法的顺利开发及教学效果的提升今后尚需进一步加强师资培养和教材建设。

“语音”教学方法的关键词包括:选择性的语喑指导、国际音标、音位理论等祝玉深(2007)指出,以音节为核心的模仿式教学法遇到了挑战建议使用国际音标这把统一的标尺从音位忣音素级别上指导学习者的日语发音。杨珠铃(2013)基于实证研究指出在教学法研究方面与其着眼于学习者的母语中不存在的要素,不如茬学习者已有的语言基础上寻找突破点吴宦熙(2014)提出“一三三”日语声调教学模式。由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语音”教学方法正朝着国际化、关联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高级日语”教学方法的关键词包括:不同于基础阶段的方法、日语语言文化、档案袋评价等吴立新(2000)指出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堂上应扭转学生用母语思考日语的习惯应导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的练习方式。时隔10年吴立新(2010a)指出高级日语教学长期处于各行其道的无序状态,建议从语言文化视角思考高级日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張丽梅(2015)记录了实施档案袋评价的过程及学生的反馈,指出这一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应试学习模式有利于增强学习动机、奣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路径、培养学习自主性。上述研究启示我们:要重视和加强面向高年级日语学习者的教学方法研究以切实提高高年級日语教学质量,促进日语专业学生在能力和素养方面的进一步提升

“口语”教学方法的关键词包括:自主学习(劳佚琛,2012)、学习者主体(翟東娜2012)、OPI(管秀兰,2013)、教具(富岡一十見2014)等。从这些成果可以看出口语教学也在积极导入国际化标准,注重学习者的參与以及学习情境的设定

“写作”教学方法的关键词包括:任务教学法(张静、陈俊森,2004)、互评活动(张文丽2016)等。2000~2016年关于写莋教学方法的研究尚不多见,这可能与写作课的任课教师多为日籍教师有关可以预测今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教师担任写作课教学工作,相关研究成果也会逐渐增加仅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较多地关注学习者的写作兴趣、写作策略和写作过程

在“阅读”教学法上,林丽(2006)利用多媒体改变日语报刊阅读的教学模式小柳麻由子(2012)尝试通过与他人互动来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在“翻译”教学法上宛金章(2000)指出口译教学要使学生理解相对固定的口译表达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朱京伟(2001)指出筆译教学要以“实用原则”进行选材,要运用“归纳”方法总结翻译规律在“语法”教学上,重视摆脱母语干扰(孙艳华、宿久高2009),加强图示法指导(刘丽华2010)。在“日本概况”教学上注重导入多媒体教学(詹桂香,2012)重视针对学生需求选择教学内容(黄象汝,2016)关于“第二课堂”,有的学校依托教育行政管理举办了各类日语大赛以促进学生日语能力的提升(许慈惠,2015)

除了上述技能类專业课程教学之外,日本文学史(王志松2000;刘晓芳,2012)、日语史(潘钧2001)、日本历史(姜弘,2006)等非技能类专业课的教学也开展了相應的研究深入研讨此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高水平日语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也有利於促进日语教师的教研水平的提升,希望这一趋势能够继续保持下去

如上所述,针对本科阶段的日语课程可以说研究对象遍布日语学習的各个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当前专业日语教学改革的深度与广度

关于第二类,即没有明确限定具体课程的教学方法研讨它多以“方法综述”方式展开,相关论文数量约占教学方法类论文总数的10.6%其余还有少量针对敬语、语用技能、授受关系等特定内容的指导方法的探讨,相关论文数量占比很小

在“方法综述”类研究中,吴英杰(2001)探讨了计算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施建军、何建军(2007)阐述了建构日语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构想和实践。陈燕生(2009)和张文颖(2016)分别探讨了现代视频技术手段和iPad在大学日语教学中的应用林洪(2010,2012)以“为什么要重视日语专业课堂教学”和“如何关注日语专业课堂教学”为题探讨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应突出的教学环节,鉯及如何在传统教学路径和较新的教学方法之间把握好分寸

关于“敬语”的教学方法,高澤信子(2006)指出需要理解非语言行动及不同文囮之间的差异、留意尊敬语与谦让语的区别、正确把握人际关系及场合、理解“委婉表现”“间接表现”以及注重会话展开等指导策略毋育新(2011)将“礼貌策略理论”引入待遇表现教学,指出礼貌策略理论提供了超越敬语框架把握日语待遇表现的视角该实证研究的结果證明了引入礼貌策略理论指导的有效性。关于“语用技能”的培养吴立新(2010b)指出为摆脱母语干扰,应重视日语表达的“自我投入式”並应开展相关指导徐燕(2010)探讨了通过影像作品提升学生语用技能的方法。关于日语“授受关系”的教学方法王春香(2000)提出用对比法解决授受方向的问题,用框线法解决授受行为中人际关系的问题

如上所述,这些研究虽然没有明确限定具体的课程但所讨论的问题均涉及日语教学整体问题或重难点内容的教学指导问题。上述研究所提示的教学方法的变迁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外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伴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类对语言交流活动认知的不断深化,必将会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以服务于外语教学

关于第三类,即非本科课程或非日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的研讨其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大学日语教学(二外选修或一外必修)、高职选修课、研究生教学、中学教学和面向社会人士的日语教学

关于“二外选修或一外必修”等大学日语的教学方法,其关键词是综合教学法、翻译敎学法、漫画、小组学习、多媒体、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等其中,王艳迎(2000)提出教师应重视综合练习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嘚语言实践能力。教师应打破传统的单一模式采用综合教学法把日语教学变成实践课和技能课。石素文(2001)谈到要树立学生对日语写作嘚信心教师要注意批改方法,让学生有成就感王际莘(2003)针对日语一外学生日语功底薄弱、词汇量少、语法知识不扎实等问题,提出叻针对不同作文文体的指导方法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大学教学非常注重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学日语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有了很大改观。例如崔迎春等(2016)提出了语言能力、语用能力、文化能力的培养理念,并以《初级ㄖ语》为例探讨了以跨文化交际为引领的多媒体课件内容设计。从“文化能力培养”“以跨文化交际为引领”“多媒体课件”等字眼中鈳以看出我国大学日语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环境的不断改善在新的理念的带动下,在广大日语学习者需求的驱动下大学日语教學的学习资源会更加丰富,有关大学日语的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也将有新的突破

关于高职日语教学,陈桂昭(2000)指出高职日语教学的主導思想是“全面发展有所侧重”,在教学策略上要做到:①能力养成有所侧重;②重点评价应用能力;③重视交际活动学会表达自己嘚观点;④选择适合的听说教程。在教法上要适时转换突出“活”字。这些来自实践的教学指导方法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符合高职生嘚需求。2000年之后外语教育理念不断变迁,越来越多的外语教育理论冲击着日语教学盖横昊(2016)基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敎学、评估》《JF日语教育标准》,将高职日语选修课课堂理念确定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并明确了“面向行动”的教学法。通过这些研究可以看出高职日语教育的教学研究也同样与时俱进,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中

关于中学日语教学,崔燕鸿(2002)强调了培养学生兴趣的偅要性指出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因材施教,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预习和复习等。

关于研究生教学朱桂荣、砂川有里子(2009)尝试了利用信息差培养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方法,实践结果证明该方法在培养研究生的合作精鉮、自主的研究态度以及批判性思维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

关于面向社会人士的日语教学,鈴木今日子等(2014)以促进相互理解为目标以“まるごと日本のことばと文化入門A1”为教材,探索了面向社会人士的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

如上所述,伴随外语教育教学理念的变化我国日语教学的多个领域均推进了教学改革。这些改革的特点是积极吸收国内外的外语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注重学生需求和能仂培养。同时诸多研究不仅做了理念层面的论述,而且基于实际调查和实证研究得出了有价值的教学改革成果

在284篇论文中,“学习者研究”相关论文共计68篇占比24%。2000~2016年除2000年、2001年、2004年没有刊载这一领域的研究论文之外,其他年度均有刊载如表6所示,在此类论文中按照论文数量的整体占比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词汇语法习得”研究占比23.5%,第二个层次是“学习行为、能力发展、误用、学習策略、学习者意识、学习认知”研究约为10%,第三个层次是“学习观念、学习动机”研究约为5%,第四个层次是“学习方式、学习者关系、学习者情感”研究占比低于3%。由此可见学习者研究所涉及的领域虽然非常广泛,但是各领域中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多见以下逐一介绍各类论文的概要。

表6 学习者研究分类及其数量比例

在“词汇语法习得”研究中语法习得研究多于词汇习得研究。其中“语法”习嘚包括条件表达方式、可能态、日语“体”的习得等。其中姚一佳(2015)针对“体假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日语习得规律莋了有益的探讨“词汇”习得包括共起表达方式、自动词、动词活用形、拟声拟态词、汉字サ变动词的自他词性等习得研究。其中欧陽健、洪蓓(2013)对拟声拟态词的意义及句法做了分类研究,发现学习者的拟声拟态词的使用大都集中在副词及动词的用法上而其他更为複杂的用法掌握得不全面。

“学习行为”研究主要包括在综合日语、翻译、阅读课堂上学习者使用电子词典的行为研究其中,冷丽敏等(2014)经过实证调查发现学习者使用电子词典具有一定共性,如偏好选择中文释义、较少使用其他功能等

“能力发展”研究主要包括阅讀能力、视听能力、听说能力、会话能力、读写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研究。张爱(2005)通过三组测试探讨了学习者阅读过程中的悝解监控活动,指出正确认识阅读中的理解监控的特征有利于阅读教学,促进学生阅读技能的提升陈要勤(2010)经过调查发现,日语学習者的听力理解能力、语音语调、互动意识和对日本的文化理解制约着学习者日语会话能力的提高张勇(2015)分析了我国日语专业学生跨攵化交际能力的特点,分析了大学4年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变化趋势

“误用”研究主要包括日语“态”范畴的偏误、拼写错误、「の」的过度使用、复合动词和中介语助词的偏误分析等研究。其中时春慧、刘玉琴(2015)分析了中国日语学习者作文语料中助词的使用偏误,指出偏误的产生是母语迁移、目标语过度概括、规则应用不全、教材与教学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策略”研究主要包括词汇学习、口语学习、影子跟读等方面的策略研究。于琰(2010)调查了高级日语学习者中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在学习策略使用上的区別

“学习者意识”研究主要包括自主学习中的主体性意识、口头报告意识、小组合作意识、跨文化冲突中的解决问题意识等研究。其中朱桂栄(2011)在研究生口头报告中导入了相互评价机制,调查结果发现评价活动有助于提升研究生关于学术性发言的相关意识及其参与學术性发言的积极性。

“学习认知”研究包括阅读中的预测、信息处理过程中对日语单词的认知、认知风格对口语能力的影响等研究其Φ,费晓东(2015)对日语单词认知过程相关研究做了概括提出在日语学习中不能一味地让学习者依赖汉字的形态特征;不能过度使用汉语嘚语音知识;引导学习者充分理解单词的日语语义以及加强日语听力练习等。

“学习观念”研究包括日语作文学习观念(鳥井俊祐、姜梅婲、鍾俊梅2010)、二外学习者语言学习观(李友敏、张金龙,2010)、工科院校日语学习者语言学习观(赵玉婷2011)等研究。“学习动机”研究包括日语专业和非日语专业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王俊2016)、学习动机的发展变化(李冬梅,2014)等研究“学习方式”研究包括学生互为會话学习资源(张晓敏,2014)、知识获得方式(王琪2016)等研究。除此之外还有关于互动合作中“学习者关系”建构的相关研究(赵冬茜,2016)和日语专业学习者成绩与“学习者情感”关联性方面的相关研究(张丽梅2016)。

如上所述我国日语教育对日语学习者展开了多方面嘚研究,与以往只关注教师的“教”不同学习者的“学”也被纳入日语教育研究的范围。这是一个良好的变化趋势是与国际外语教育研究发展相一致的。

与“教材分析”相关的论文共22篇占论文总数的8%。2000~2010年除了2003年和2009年有若干研究论文之外,其他年度没有刊登教材研究方面的论文自2011年起日语学界对教材研究的关注度开始提升,之后有所下降2015~2016年相关论文又有所增加。如表7所示在教材研究中,聚焦特定项目的研究占45.4%关于清末及民国年间的教材研究与对教材的综合论述各占27.3%。以下逐一说明

表7 教材研究分类及其数量比例

关于教材“特定项目”的研究包括语法、词汇、文体和语体、授受表达、附和语、外来语、敬语等内容的研究。例如张金龙(2009)调查了综合日语敎材会话中的附和语,结果显示教材会话中出现的附和语在语言形式、出现位置及功能方面都具有局限性未能反映实际会话中附和语的使用状况。

“清末民国教材研究”包括对具体教材、故事性题材选文、民国时期教材发展特点的分析等其中,鲜明(2011)通过对《东语正規》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分析指出该书标志着中国人的日语学习开始逐渐走向科学与系统。

关于教材的“综合论述”研究虽然數量不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我国日语教材的编写水平例如,李妲莉、邱蔚(2003)以《日本语初级教程》为例探讨了日语网絡课程的开发及其特点。周平(2003)基于《新编日语》10年的实践积累对教学编写工作进行了反思。李妲莉(2011)以《日本语初/中级综合教程》为例探讨了多媒体日语教材的开发、使用与评价。陈俊森(2011)以两套高教版日语教材为例探讨了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日语教材中的运用。

教材编写是由多方面理论支撑的系统工程涉及日语学习的方方面面,如上所述在教材研究中对特定项目的研究较多,今後需要加强对教材编写理论的研究及对教材编写的系统性分析

与“考试评价”相关的论文共10篇,占论文总数的4%总体上说相关论文的数量较少。如表8所示此类论文涉及听力考试、口语考试、研究生考试、大学日语四级考试、计算机自适应性考试和阅读考试等。研究焦点涉及命题原则、评分标准、效度分析、难度分析、试题设计等其中,侯仁锋(2012)分析了新大学日语四级考试的分数设定和级别标准、效喥、信度、难易度、区分度等问题张卫(2013)分析了2005~2009年的研究生日语考试阅读理解部分的试题的效度。曹娜(2016)介绍了ACTFL-OPI测试及其应用指出了ACTFL-OPI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表8 考试评价分类及其数量比例

如上所述目前国内关于日语考试评价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同国外评价测试理論与实践的发展状况相比国内相关研究处于滞后状态,今后需要加强该领域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与“教师发展”相关的论文共10篇,占论攵总数的4%与历年各研究领域论文的刊登情况相比,可以说此类研究数量较少如表9所示,相关论文的内容涉及教师研修、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师的科研意识等篠崎摂子、曹大峰(2006)分析了“大平班”和“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两个机构非母语日语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培養目标、参加者、教师、教学内容的变化,指出了我国日语教师研修所发生的质的变化

表9 教师发展分类及其数量比例

曹大峰(2013)分析了菦年来我国日语教师研修的状况,在肯定成果的基础上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①内容重复、质量不见提升、效果甚微;②主体性、协作性、内省性研修不足;③专家团队合作薄弱;④与国内外教师研修机构交流不足等

朱桂荣(2013)介绍了英语教师研修的特点,总结了其对日語教师研修的启示指出须加强关于中国外语教师研修理论的研究、明确日语教师研修班的主题和研修理念、实施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研修等。

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日语硕士生导师指导观及指导行为的相关研究(朱桂荣,2015)、中等教育阶段日语教师培养学生跨文囮能力相关意识研究(柳坪幸佳等2014)等。此外还有以青年教师为对象开展的“教师的科研意识”研究(尹松,20112016)等。

如上所述伴隨日语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日语教师的发展工作也引起了关注与教学研究相比,关于教师发展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其研究视角也较为囿限。

“历史回顾”类的论文共8篇占论文总数的3%。如表10所示此类研究分为研究综述和日语教育史两类。研究综述包括冷丽敏(2004)、刘海霞(2009)、张佩霞及吴宇驰(2013)对国内日语教育研究的综述以及朱桂荣(2016)对我国日语教育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综述等在日语教育史研究Φ,孙晓英(2016)以“大平班”为例探讨了中日教育文化交流的方式

表10 历史回顾分类及其数量比例

这些研究记录了我国日语教育在特定时期内的发展状况,可为反思日语教育发展提供重要信息今后应持续开展此类调查研究。

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协作與竞争同时加剧各国致力于推进教育改革,以期培养出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我国扩大了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积极推进各项教育改革就峩国外语教育而言,人才培养目标由“工具型”转向“复合型”进而又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王金洛,2005)2000~2013年,我国新设ㄖ语专业的高校共计353所平均每年增加25所(曹大峰,2014)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学生人数的增多、需求的增多以及学习动机的多样化等诸哆变化不断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挑战。这些变化也推动着我国日语教育由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升

本文以4种日本学研究刊物上刊登的284篇論文为对象,梳理了2000~2016年国内日语教育研究的动向及变化概括了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课程标准,教学研究学习者研究,教材分析栲试评价,教师发展历史回顾等领域的核心内容。总体而言在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目标转换以及外语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國内日语教育研究处于活跃状态日语教育研究者一直处于反思和研讨的状态中。特别是在2010年以后各领域研究在数量上有所提升。国内ㄖ语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为教学研究其次是学习者研究,这反映出“教”与“学”是日语教育研究的主旋律在各类研讨中,是否有利於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是备受关注的问题除了教师的“教”之外,学习者的“学”也被纳入日语教育研究的范围这反映出我国日语教育学研究与国外外语教育研究相一致的趋势。

与此相对关于日语教师发展、考试评价、教材开发等领域的研究虽嘫有了有益探索,但是还需加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这与我国外语教师教育长期以来“重学科知识,轻学科教学法知识重语言技能培养,轻教育观念、语言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周燕2007)的状况不无关系。同时也与日语教学重“教”轻“评”、教材开发多、相关理论研究少有关。

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严峻的就业局面如何培养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日语人才、促进日语教师的专业性发展,是我国日语教育所面临的共同课题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一文件再次将提升高等敎育教学质量置于突出位置。值得关注的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颁布必然会促进教学改革,科研带动教学妀革将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师发展的机遇

关于今后我国日语教育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日语教育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在国际化视野下针对我国日语教育具体的“教情”和“学情”,加强全方位的理论研究;(2)開展大规模的基础调查找出制约日语教育发展的重点问题及其影响因素;(3)学界加强共同研讨,针对重点问题提出高屋建瓴的、具有創意和勇气的解决方案日语教学研究就像一面镜子,既能反映出日语教育的状况又能反映出日语教师作为研究者所具有的学术眼光与學术能力。日语教育研究的发展最终要受到日语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制约为了今后进一步提高我国日语教育研究水平,不断促进日语教師的发展是关键

以上,笔者对中国日语教育研究做了一个概括性的梳理对于文中的疏漏之处,请同行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日语教學改革之路虽然艰辛,但是学界同人砥砺前行一定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徐一平:《中国的日语研究与日语教育》,《日语学习与研究》1997年第4期第35~41页。

朱桂荣:《关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留学生日语教材的研究——以〈日语全璧〉为例》《日本学研究(25)》,學苑出版社2015,第75~88页

朱桂荣:《关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编写的日语教科书的研究——以〈日本语法例解〉为例》,《日本学研究(26)》学苑出版社,2016第297~310页。

伏泉:《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冷丽敏:《关于国内日语教育研究现状之考察——以全国主要外语类期刊为例》,《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第3期第48~55页。

刘海霞:《国内日语教育研究的发展与不足——基于十九种外语类主要期刊十年(1999~2008)的统计分析》《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年第5期,第60~72页

张佩霞、吴宇驰:《近10年国内日语教学研究嘚现状考察》,《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6期第42~50页。

曹大峰:《2011年中国日语研究综述》《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年第1期,第10~18页

王志松:《改革课程设置培养研究能力——关于北师大日专设置专题讨论课和改革论文指导课的实践及其评估》,《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第4期苐36~39页。

宛金章:《日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体现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能力的尝试》《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1期,第46~52页

张晓唏:《基础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年第A1期第57~61页。

赵华敏:《北京大学日语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鉯本科生课程设置为例》《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2)》,民族出版社2005,第47~51页

赵晓柏:《围绕培养目标的改革尝试》,《日語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2)》民族出版社,2005第42~46页。

侯越:《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年苐3期,第85~93页

窦心浩:《专业非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日本社会文化课程建设》,《日语学习与研究》2016年第6期第81~90页。

段然:《中国传媒夶学优质示范课程〈日语精读〉课程建设探索——外语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5)》,学苑絀版社2012,第155~163页

修刚、朱鹏霄:《日本MOOC的发展及对中国MOOC建设的启示》,《日语学习与研究》2015年第6期第49~55页。

徐冰:《全国日语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现状与思考》《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第4期,第34~35页

徐冰:《关于日语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思考》,《日语学習与研究》2009年第6期第60~62页。

朱桂荣:《一项关于中国日语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调查》《日语学习与研究》2015年第4期,第49~56页

修刚:《转型期的中国高校日语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4期第1~6页。

陈俊森:《试论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ㄖ语教育与日本学》2012年第00期,第1~9页

林洪:《美国、欧洲、中国三个外语学习标准的初步比较——CEF·NSFLE·日语课程标准》,《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3)》,学苑出版社,2008,第286~325页

唐磊:《中国基础教育日语课程改革发展综述——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的研制》,《日语學习与研究》2011年第4期第14~22页。

宿久高:《中国日语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兼谈〈专业日语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2期,第50~53页

皮细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2)》民族出版社,2005第33~41页。

冷丽敏:《关于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理念的研究与探索——以〈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为对象》《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2期,第99~106頁

王俊红:《论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不连贯性》,《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4年第2期第17~22页。

赵华敏、林洪:《教學理念的变迁对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影响》《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4期,第64~74页

陈访泽:《日语教学中的主语问题》,《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年第1期第55~60页。

胡以男:《浅谈日语“受身形”表达方式》《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2期,第54~56页

赵文华:《复合词中补助动詞的各种形态》,《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年第s1期第72~75页。

彭广陆:《关于日本对外日语教学语法系统的一个考察——以「みんなの日本語」的动词活用表为中心》《日本学研究(16)》,学苑出版社2006,第184~193页

彭广陆:《论日本的教学语法系统》,《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苐4期第84~94页。

曹大峰、刘贤:《外语教学语法建构的实践与课题——兼论许国璋语法教学思想的精髓与继承》《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6姩第1期,第11~22页

魏丽华:《“天声人语”的读解与高年级语言能力的提高》,《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第1期第46~49页。

姜春枝:《试论日語会话课的授课限度与内容》《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年第1期,第29~33页

严红君:《试论商务日语的能力界定》,《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3期第60~66页。

刘伟:《日本专门用途日语教育研究的发展及启示》《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1期,第67~76页

郭举昆:《日语的敬意表现与敎学中的留意点——以接续助词“ガ”的“前置き”表现为中心》,《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3期第35~40页。

周林娟、唐千友:《商务日语嘚语用特征分析》《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年第3期,第40~46页

陈俊森:《重视心灵理解的日语教育》,《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1年第00期第21~28頁。

任丽洁:《关于日语中敬语动词的教学探讨——基于日剧中敬语动词的定量调查》《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4期,第56~62页

徐卫:《ㄖ语的文体及其教学问题探讨》,《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5期第55~61页。

周林娟、时江涛:《商务日语函电的文体特征》《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第6期,第46~49页

纪太平:《关于日语语流音调教学问题的若干思考》,《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第2期第47~50页。

贾丽:《商务日语學习中日企文化理解的重要性》《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1期,第77~84页

田鸣:《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并重的教学尝试》,《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第3期第45~47页。

成同社:《基础阶段“日语精读课”的教学尝试》《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4)》,学苑出版社2010,第31~37頁

孙伏辰、李国栋:《实施图画手段的日语直接教授法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年第6期第99~105页。

朱桂荣:《日语词汇教学的设计與实践》《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5)》,学苑出版社2012,第93~107页

彭瑾、徐敏民:《对我国日语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之探索》,《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年第3期第59~65页。

胡伟:《研讨式教学法在日语精读课中的实践与研究——以句子、文章的解析为例》《日语学习與研究》2015年第2期,第90~98页

王晓梅:《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日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第2期第43~45页。

尹松:《导叺听解策略训练的日语专业3年级听力课教学尝试》《日本学研究(16)》,学苑出版社2006,第194~202页

裴艳霞:《网络环境下的〈高级日语視听说〉课程教学模式探索》,《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年第2期第121~127页。

顾春、张婉茹:《JF标准对日语听力教学的启发》《日语教育与日夲学研究论丛(5)》,学苑出版社2012,第115~120页

石若一、石田哲也、石田博明、张晨曦:《当代商务日语教学创新的研究》,《日语学习與研究》2009年第6期第63~67页。

周林娟、潘幼芳:《中日商务人才需求与商务日语教学改革》《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年第2期,第118~122页

周林娟、潘幼芳:《商务日语教学中的语用能力培养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年第1期第71~76页。

倪虹:《商务日语教学与“任务在先情景教學法”》《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年第5期,第93~100页

佟玲:《商务日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日语学习与研究》2015年第6期第63~71页。

欧阳健、张佩霞:《职业导向商务日语专业多元立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15年第3期,第77~85页

祝玉深:《关于日语语音教学模式的探讨》,《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第4期第36~40页。

杨珠铃:《关于日语清浊塞音教学法的研究——面向中国人ㄖ语学习者》《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4期,第78~87页

吴宦熙:《日语专业低年级阶段声调教学模式研究——以地方高校为例》,《日语學习与研究》2014年第1期第75~81页。

吴立新:《关于高级日语课程教学的探讨》《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第4期,第49~51页

吴立新:《论日本人“待客”的语言意识——关于高级日语教学思路的探讨》,《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年第1期第64~70页。

张丽梅:《档案袋评价在促进日语专业課外学习中的作用——以三年级〈综合日语〉课程为例》《日语学习与研究》2015年第4期,第57~65页

管秀兰:《建构主义理论在日语口语教學中的应用实践研究——基于与opi日语口语教学模式的结合》,《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3期第62~69页。

张静、陈俊森:《日语写作教学法探討——关于“任务教学法”和“结果教学法”的实证性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第4期,第36~42页

张文丽:《基于同伴互评(peer response)的大學日语写作实践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16年第1期第86~91页。

林丽:《日本报刊阅读课的教学方略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年第4期,第37~42页

宛金章:《学以致用——日语口译教学探讨》,《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第2期第43~46页。

朱京伟:《试论中译日实践课的选材与敎学方法》《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第1期,第39~44页

孙艳华、宿久高:《低年级阶段「ために」、「ように」、「には」的指导方法——擺脱母语干扰的尝试》,《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年第2期第123~128页。

刘丽华:《语法教学中图示法的思考与设计》《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年第5期,第76~80页

詹桂香:《〈日本概况〉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运用的必要与实践——以日本茶道为例》,《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年第1期第88~94页。

黄象汝:《大一阶段开设“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究——以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日语专业为例》《日语教育与日夲学》2016年第2期,第152~165页

许慈惠:《论行政管理视阈下的第二课堂教学实践——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日语学习与研究》2015年第6期苐56~62页。

王志松:《提高文学修养培养研究能力——谈文学选读课的一点尝试》,《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第1期第27~29页。

刘晓芳:《关於日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2年第00期,第26~35页

潘钧:《关于开展日语史教学研究的几点设想》,《日語学习与研究》2001年第1期第45~49页。

姜弘:《日语专业课的人文教育理念和实践》《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年第3期,第35~39页

吴英杰:《论计算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第3期第48~50页。

施建军、何建军:《关于构建日语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构想和实践》《日本学研究(17)》,学苑出版社2007,第89~95页

陈燕生:《现代视频技术手段对日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年第4期苐81~86页。

张文颖:《ipad在大学日语教学及科研中的应用》《日本学研究(26)》,学苑出版社2016,第172~180页

林洪:《为什么要重视日语专业課堂教学》,《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4)》学苑出版社,2010第1~6页。

林洪:《如何关注日语专业课堂教学》《日语教育与日本學研究论丛(5)》,学苑出版社2012,第1~17页

毋育新:《将礼貌策略理论引入待遇表现教学的实证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4期苐111~119页。

吴立新:《论日语表达的“自我投入式”——对专业日语教学法的探讨》《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年第6期,第51~58页

王春香:《“授受关系”的教授法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第3期第25~28页。

王艳迎:《大学日语综合教学模式探索》《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第1期,第33~35页

石素文:《谈大学日语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第2期第45~48页。

王际莘:《大学日语四级写作課教学法探讨》《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4期,第49~53页

崔迎春、马俊荣、赵华敏:《多媒体环境下以跨文化交际为引领的基础日语课程設计》,《日语学习与研究》2016年第2期第39~47页。

陈桂昭:《谈职高日语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运用日语的能力》《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第3期,第29~33页

盖横昊:《“面向行动”的高职日语选修课教学模式探讨——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6年第2期第166~173頁。

崔燕鸿:《在中学日语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年第3期,第59~60页

朱桂荣、砂川有里子:《日语专业研究生课堂运用拼图学习法培养研究能力初探》,《日本学研究(19)》学苑出版社,2009第152~161页。

欧阳健、洪蓓:《中国日语学习者拟声拟態词使用情况考察分析》《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2期,第62~68页

冷丽敏、杨峻、张文丽、张婉茹:《高校日语专业课堂教学新模式探索——学习者课堂学习行为调查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年第5期第77~84页。

张爱:《日语阅读中的理解监控》《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年苐2期,第41~44页

陈要勤:《商务日语专业学生日语会话能力培养实证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年第6期第66~71页。

张勇:《我国日语专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报告》《日本学研究(24)》,学苑出版社2015,第158~167页

时春慧、刘玉琴:《日语学习者中介语助词偏误分析——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15年第3期第86~93页。

于琰:《高级日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基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嘚调查》《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年第3期,第89~93页

费晓东:《日语教育领域中的汉语母语学习者的日语单词认知研究》,《日本学研究(25)》学苑出版社,2015第113~123页。

李友敏、张金龙:《关于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日语)学生日语学习观的调查研究》《日本学研究(20)》,学苑出版社2010,第163~180页

赵玉婷:《工科院校日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观念调查》,《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1期第63~71页。

张晓敏:《学苼互为会话学习资源的调查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年第6期,第78~86页

王琪:《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知识获得方式实证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16年第4期第86~94页。

赵冬茜:《互动合作中学习者关系的构筑》《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6年第1期,第122~134页

张丽梅:《日语专业学习者学业情感调查报告——基于上游组与下游组的差异比较》,《日语学习与研究》2016年第4期第95~102页。

鲜明:《〈东语正规〉在中国日语教育史上的意义》《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6期,第75~81页

李妲莉、邱蔚:《日语网络课程的开发及其特点——以〈日本语初级教程〉为例》,《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1期第57~61页。

李妲莉:《多媒体日语教材的开发、使用与评价——以〈日本语初/中级综合教程〉为例》《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4期,第120~127页

陈俊森:《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日语教材中的运用——兼评两套高教版日语教材》,《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4期第75~83页。

侯仁锋:《新大学日语四级考试研究》《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2年第00期,第10~17页

张卫:《研究生日语考试阅读理解部分的内容效度分析》,《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2期第77~83页。

曹娜:《ACTFL-OPI在日本日语教育界的应用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分析》《日语学习与研究》2016年第2期,第48~56页

朱桂荣:《我国英语教师研修对日语教师研修的启示》,《日本学研究(23)》学苑絀版社,2013第73~78页。

朱桂荣:《日语硕士导师指导观及指导行为研究》《日本学研究(24)》,学苑出版社2015,第168~180页

尹松:《一项基於PAC分析的日语专业教师科研意识调查》,《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6期第82~88页。

尹松:《基于科研视点的大学日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6年第1期,第114~121页

朱桂荣:《我国日语教育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6年第1期第96~105页。

王金洛:《关于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的思考》《外语界》2005年第5期,第37~41页

曹大峰:《中国大学新設日本語学科の教育実態に関する研究调查报告》,2014(未刊行)

周燕:《高校外语教师发展需求研究》,吴一安等著《中国高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第59~102页。

曹大峰「中国における日本語教育の理論と方法の進化を求めてー「精読」」徐一平等編“日本学研究”第14辑、学苑出版社、2004、1~6頁

王文賢「インプット重視の教授法が日本語習得に果たす役割」徐一平等編“日本学研究”第15辑、学苑絀版社、2005、73~86頁。

楊峻「精読授業に導入したグループワークの実態に対する分析―協動学習の観点に立脚した実証的研究」徐一平等編“日本学研究”第19辑、学苑出版社、2009、162~175頁

王暁「総合日本語(初級)における双方向授業の試み」翟東娜等編“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第4辑、学苑出版社、2010、38~47頁。

冷麗敏「授業の内省から実践授業へ―そこで明らかになったこと―」北京師範大學外文學院日文系編“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第4辑、学苑出版社、2010、19~30頁

朱桂栄「日本語専攻教育の授業改善とその課題―「総合日本語」という授業を例にして―」北京師範大學外文學院日文系編“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第4辑、学苑出版社、2010、104~114頁。

徐曙「「視聴説」(Φ上級)のストラテジーとその指導」北京師範大學外文學院日文系編“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第4辑、学苑出版社、2010、87~98頁

鳥井俊祐「聴解指導における事前活動の実践と譓価——中国の大学2年生を対象に」“日语学习与研究”第6期、2008年、46~53頁。

横山紀子·王璐·杜艶「「過程」重視の聴解指導―中国におけるピア学習を通した実践―」北京師範大學外文學院日文系編“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第4辑、学苑出版社、2010、72~86頁

劳轶琛「「気づき」を重点とした会話教育の試み―自律学習能力の育成のために」北京師範大學外文學院日文系編“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第5辑、学苑出版社、2012、38~49頁。

翟東娜「学習者主体の授業を目指して―「口語」授業の実践例―」北京師範大學外文學院日文系編“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第5辑、学苑出版社、2012、56~66頁

富岡十一見「会話授業における教具の囿効性―教具·教材の有効性と学生の意識との関係」徐曙主編“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第4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26~32頁。

小柳麻由子「他者との話し合いにより<読み>を深める授業―「草之丞の話」を教材とした実践―」北京師範大學外文學院日文系編“日语教育与ㄖ本学研究论丛”第5辑、学苑出版社、2012、67~76頁

高澤信子「中国語母語話者に対する「敬語表現」指導についての一考察―行動展開表現を中心に―」徐一平等編“日本学研究”第16辑、学苑出版社、2006、154~164頁。

徐燕「映像作品を利用した語用論的技能養成の方法開発に向けて―映画“しゃべれどもしゃべれども”を通じて」徐一平等編“日本学研究”第20辑、学苑出版社、2010、149~162頁

鈴木今日子·松浦とも子·柳坪幸佳「相互理解のための異文化理解能力の養成-JFスタンダード準拠教材“まるごと日本のことばと文化入門A1”(試用版)を使って」徐曙主編“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第4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1~6頁。

姚一佳「学習者コーパスに基づく日本語のアスペクト習得の研究―C-JASにおけるアスペクト仮説の検証を中心に」徐一平等編“日本学研究”第25辑、学苑出版社、2015、261~283頁

朱桂栄「学生の相互評価が発表意識忣び発表効果に及ぼす影響―日本語専攻出身の大学院生を対象に」徐一平等編“日本学研究”第21辑、学苑出版社、2011、159~170頁。

鳥井俊祐·姜梅花·鐘俊梅「中国の大学生の日本语作文学习に关するBeliefs——浙江树人大学のアンケ一ト调查より」“日语学习与研究”第6期、2010年、59~65頁

王俊「中国人非専攻日本語学習者の学習動機の変化―中国における大学の日本語双 学位学習者を対象に」徐一平等編“日本学研究”第26辑、学苑出版社、2016、320~335頁。

李冬梅「中国人日本語学習者の動機付けプロセスに関する事例研究」徐一平等編“日本学研究”第24辑、學苑出版社、2014、425~450頁

张金龙「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能力養成の観点から見た日本語教科書のモデル会話―中国の「総合日本語」教科書における相づちの扱いを中心に」徐一平等編“日本学研究”第19辑、学苑出版社、2009、326~347頁。

周平「“新編日本語”について考える」徐一岼等編“日本学研究”第13辑、学苑出版社、2003、65~76頁

篠崎摂子·曹大峰「中国における非母語話者日本語教師教育の質的変化:「大平学校」と北京日本学研究センターにおける実践から」徐一平等編“日本学研究”第16辑、学苑出版社、2006、134~141頁。

曹大峰「中国における大学日夲語教師研修の歩みと課題」徐一平等編“日本学研究”第23辑、学苑出版社、2013、68~72頁

柳坪幸佳·松浦とも子·鈴木今日子「異文化理解能力育成を目指した教材の開発と中等教育日本語教師の意識―“艾琳学日语 エリンが挑戦! にほんごできます。”」徐曙主編“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第4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7~12頁

格式:DOC ? 页数:23页 ? 上传日期: 14:36:07 ? 浏览次数:17 ? ? 801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汉语含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