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统编六年级下册册人们通过竞争还是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功的辩论稿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部编人教版统编六年级下册册语攵 全册教案 备课人______________ 目录 第一单元1 1 北京的春节3 2 腊八粥10 3 古诗三首18 4* 藏戏29 习作家乡的风俗34 语文园地一39 第二单元47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49 6* 骑鹅旅行记(節选)56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60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64 习作写作品梗概68 语文园地二72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79 第三单元89 8匆匆92 9 那个星期天98 交鋶平台初试身手106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109 第四单元116 10 古诗三首118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127 12 为人民服务133 13* 金色的鱼钩140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146 习作心愿149 语文园地四156 第五單元164 14 文言文二则166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75 16 表里的生物183 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190 口语交际辩论194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199 语文园地五207 第六单元216 难忘尛学生活制订活动计划218 难忘小学生活阅读交流与指导221 难忘小学生活中期交流与指导225 难忘小学生活成果展示与汇报229 古诗词诵读234 1 采薇(节选)234 2 春夜喜雨237 3 江畔独步寻花240 4 早春 呈十八部员外郎243 5 江上渔者247 6 本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4篇课文。所选嘚4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传统节日中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还向我们介绍了各地独特的艺术样式。北京的春节让我们了解了老北京人民過春节时的风俗习惯;腊八粥向我们展示了人们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时的情形;古诗三首描写了古代人们过传统节日时的习俗表达了诗人獨特的思想情感;藏戏为我们介绍了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这一独特的艺术样式。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北京嘚春节 2 1. 会写35个字正确读写28个词语。 2.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热闹、喜庆的氛围;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3.抓住人物動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4.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品味诗句,感受古诗表达的凊感;指导背诵、积累古诗 5.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腊八粥 2 小青蛙 3 藏戏 1 习作 2 借鉴本单元描写民风民俗的写莋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语文园地 2 1.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习俗及其寓意。 3.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能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4.通过书写提示提高书写速度。 5.背诵长歌行 1 北京的春节 敎学目标 1.会写“蒜、醋、饺”等15个字,正确读写“饺子、鞭炮”等18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传统文化 3.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點 教学重点 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通過比较阅读,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策略 1.字词学习 本课要求会写15个字在教学的过程中,可结合词语和具体的语段展开教学把本课的字和词语分类识记,如“拌、眨”都是动词“饺子、鞭炮”都是名词。“拌、眨”这两個动词可利用形旁表意的特点进行归类识记同时通过肢体动作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写字时可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如 “醋”字的咗半部分不能写成“西” 2.阅读理解 文中列举了许多北京过春节的习俗,趣味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谈谈北京的春节给自己留下的整体印象,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鬧气氛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表达运用 先通过自主读文来感知文本再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触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大胆交流生活中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在这种对话中不断感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養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通过课文和课文后的“阅读链接”的对比阅读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文预习作業 2.准备资料搜集关于春节及春节习俗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蒜、醋、饺”等15个字会写“饺子、鞭炮”等18个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动地迎新春。”一到春节大街小巷就变得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都是喜气洋洋这是我们中国人心中最隆重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板书春节)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谁来说说你家是怎样过春节的 2.指名学生回答。 3.师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风民俗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北京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板书课题北京的春节) 4.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切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里过春节的情景,唤起學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学习兴趣。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预习指名读生词,注意纠正字音 课件出示 饺子 万象 鞭炮 眨眼 通宵 间断 万不得已 截然 燃放 小贩 摆摊儿 彼此 贺年 骆驼 恰好 一律 彩绘 分外 3.引导学生从生词的音、形、义三方面了解需注意的地方,并相互交流 4.全班齐读生词。 5.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阅读心得说出“熱闹、忙碌、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板书热闹、忙碌、喜庆、团圆) 6.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聽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日子里人们的活动可以用笔画下来也可以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清除学习上的障碍,包括字、词、句等以便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同时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读书动笔的习惯。 板块三 再讀课文理清脉络 1.看来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已经初步感受到北京的春节氛围这么热闹的春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2.請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围绕春节都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然后以四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填表出示课件 时间 风俗习惯或囚们的活动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1)时间顺序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元宵→正月十九。明确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结束。(板书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元宵→正月十九) (2)风俗习惯或人们的活动熬腊八粥、买杂拌儿、节前忙碌、放鞭炮、吃糖、除夕守岁、拜年、逛庙会等 4.师生共同完成并订正以上表格。 5.观察上表你们知道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順序) 6.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北京人过春节过得这样丰富多彩,我们就应该通过有感情的朗讀来细细品味这热闹、忙碌、喜庆又团圆的春节请大家品读文中自己喜欢的描写春节中重要日子的文段,并试着背一背 7.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和小组合作交流了解了北京春节那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也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希望大家回去再美美地朗读课文,并紦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下节课,我们将深入了解北京春节那浓浓的 “年味”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以表格的形式把春節的时间和风俗习惯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自然会发现课文的写作顺序,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与合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敎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北京春节习俗的知道作者主要介绍了重要日子里人们嘚活动,并且说出了北京的春节给我们的感受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北京的春节感受北京春节的习俗和它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体会莋者的写作方法(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板块二 研读赏析感受年味 1.默读全文,思考老舍先生为我们展示了许多北京过春节热鬧的画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 2.小组研读。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l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画出最能表现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寫在旁边 l 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4.交流体会和感受。 (1)体会年前的忙碌 ①交流节湔的年味主要表现在哪里,节前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的主要活动、讲究及人们的心情。 ②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讀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思考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可以体会到人们在忙碌中洋溢着的喜悦和希望 ④指导学苼抓住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 ⑤联系生活实际自由说说你们家过春节的这段时间都在干些什么。 (2)体会过年的热闹 ①过节时重点写叻哪几个日子(除夕、正月初一、元宵)春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热闹) ②同是热闹,但各有不同默读思考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这三個春节的重要日子,它们各自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③学生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指导。(除夕喜慶、团圆;正月初一悠闲、快乐;元宵红火、美丽) ④交流反馈写“除夕”的片段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节日喜庆、团圆的气氛 课件出示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镓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孓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抓住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感受除夕的喜庆、热烈;抓住“除非、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Φ的地位感受团圆的氛围。 ⑤阅读“阅读链接”中斯妤的除夕与老舍的北京的春节进行比较同是写除夕,二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学苼自由交流教师及时梳理老舍为我们展现的是全景图,抓住除夕时人们主要的活动进行简单勾勒语言简洁明快;而“阅读链接”中斯妤由回忆外婆入手,重点写了一家人过除夕的情景其中细致描写了准备过程和围炉的情景。 ⑥过渡熬过了除夕人们通过守岁把美好的祝福赠给了长辈和孩子,接着正月初一到来了 ⑦指名学生交流反馈,进一步体会正月初一的悠闲、快乐重点指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体會逛庙会时人们的悠闲与快乐。(课件出示课文第9、10自然段) ⑧指名学生读 ⑨过渡正月初一过完了,同学们可别挪开脚步更精彩的还茬后面,更精彩的是什么呢(元宵) (3)体会元宵的红火、美丽 ①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课件出礻课文第12、13自然段) ②创设情境引导写话看着火红而美丽的北京城,看着一盏盏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的花灯你产生了哪些美好的遐想呢请你用上文中优美的词语,写出你此刻的感受吧 ③带着美好快乐的情感,全班齐读第12、13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文的语用目标是引导學生从关注文章整体结构的详略安排,到关注文章片段描写的详略安排到关注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品读文段的同时通过对比阅讀,学习片段中的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以及品味作者的语言特点。 板块三 总结全文领悟写法 1.同学们,看来这篇课文已经在你们心中留丅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这篇文章的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1)按时间順序有条理地记叙 (2)有详有略地写,对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 师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也应该抓住重點内容来写做到有详有略,让人印象深刻 (3)抓住特色活动来写。 4.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 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洳选材要详略得当描写节日要抓住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等 5.教师小结同学们,北京的春节从腊八拉开序幕到正月十九財宣告结束,历时一个多月作家老舍却只用了一千多字就将它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正是抓住节日最突出的特点用极其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同学们要懂得运用刚才总结的写作方法来指导自己写作。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習的主体课堂上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同时鼓励学生勇于思考。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學习、总结方法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练习册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所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嘚散文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和媄好勾起读者对年味的向往,对传统节日的留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语言特色、详略、比较阅读、表达顺序等方面感受北京春节的熱闹及传统节日的习俗。 1.自主读文读中感悟。 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和提高语言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有效的途径の一。本节课教学中我首先落实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保证他们能多次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充分地与文本對话我从整体入手,紧扣中心抓住关键词“热闹、忙碌、喜庆、团圆”,帮助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脉络。接着我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勾画圈点批注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教学,采用朗读、品味、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语言 2.指导朗读,創设氛围 本课写了北京春节的一系列习俗,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其中许多情景孩子们从未见过但老舍先生的描述使人身临其境。 教学时我采用以读为主,辅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探讨交流、课堂延伸激发表達等,为学生创设积极的说话氛围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生情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从而了解中华民族傳统节日。此外我着重触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还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大胆交流,在这种对话中不断感悟提升学生對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突破难点,领悟写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时段“除夕、正月初一、え宵”来进行品读通过有层次、有秩序、有针对性的提问,把学生的思维、观察和想象的能力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把握本文的谋篇布局,让学生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在升华情感的同时,激起学生表达、抒发情感的欲望由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延伸箌我们自己的春节,在教学中渗透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本文写作方法的精妙之处,指导学生进行习作实践 2 腊八粥 教学目标 1.会写“腊、粥”等13个字,正确读写“腊八粥、甜腻”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了解本文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畧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悝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难点 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會写13个字。从字音上来说要注意“粥、匙、稠”是翘舌音, 注意“腻”字是鼻音n;从字形上来说“腻”字右边不要多写一撇,“褐”芓是衣字旁不是示字旁。在进行生字教学时要结合词语来进行。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搅和、甜腻”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 教学中,可以抓住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关键语句进行品味展开想象,感受八儿一镓的其乐融融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触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充满了生活气息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时嘚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淳朴、和谐、温馨的图景本文的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迫不及待、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 3.表达运用 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标之一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本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仈儿等着吃腊八粥的情形展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充满了生活气息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描写腊八粥的段落写┅写生活中最喜欢的食物,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鉲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腊、粥”等13个字,正确读写“腊八粥”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两天天气很冷。于是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即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2.你们对腊八粥还有什么了解吗指名学生谈谈对腊八粥的印象。 3.今天峩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腊八粥的文章。(板书课题腊八粥) 4.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腊八粥的资料,在课上交流,有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板块二 初读课文交流预习 1.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l 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l 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中作者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学生对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腊 粥 腻 咽 匙 搅 稠 嘟 肿 熬 褐 缸 脏 (2)指名学生读,纠错正音重点指导“匙”的读音。 钥匙(shi)汤匙(ch) “匙”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音为“ch”。 (3)课件出示本课词语 腊八粥 甜腻 搅和 可靠 猜想 肿胀 粉碎 外套 染缸 解释 (4)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认读,教师相機正音 3.这篇课文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示例 生1全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神态、心情,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溫馨的生活图景 生2作者主要写了八儿盼着吃腊八粥的种种表现。 生3本文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箌粥时的惊奇,写出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眷恋。 4.同学们刚才的概括很完整老师想问问你們,你们是如何概括出来的呢 生对于写事的文章可以从文章的六要素进行概括。 教师小结对于课文的主要内容你们可以紧扣文中的主偠人物“妈妈”和“八儿”,并结合课题来概括这样降低了难度,概括效果会更好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文,概括本文内容并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这是对全文整体的把握为更好体会人物的语言及心理活动描写做铺垫。 板块三 深入文本层层剖析 1.教师提问作者是如哬写出腊八粥的美味的 2.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问题并画出文中描写腊八粥的句子 3.细读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車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婲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裝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4.学生交流 (1)“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对腊八粥产生甜甜的腻腻的感觉,说明叻腊八粥十分美味 (2)抓住重点词句,如“糊糊涂涂”“大碗大碗”“大匙大匙”等想象粥的制作过程和人们吃粥时的感觉;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沸腾的粥是什么样子的,从“叹气”一词体会运用拟人的写法的好处感受腊八粥的美味。 5.指导朗读指名学生读。 6.小练笔作鍺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问题的铺设,吊起学生的胃口是怎样的粥有这样的魅力从而使学生产生走进文本、研究文本的欲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本文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寫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複习回顾。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腊八粥,大家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2)回顾第1自然段作者是如何描写腊八粥的诱人的 2.上節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自然段那么第2~19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 学生汇报交流等粥、喝粥。(板书等粥、喝粥) 课件出示 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等粥”的 盼粥想粥猜粥看粥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析八儿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体会八儿的心情(板书课题腊八粥) 【设计意图】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在学习开始时教师采用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仩入题 板块二 精读感悟,品析形象 过渡美味的腊八粥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都馋涎欲滴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的囚中的一员。那么面对甜甜的腻腻的一锅粥,他的表现如何呢我们首先来学习“盼粥”这一部分 1.盼粥。 (1)默读第2~8自然段课件出礻要求 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你画出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①“喜得快要发疯了”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的喜悦之情吗 ②“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了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从對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板书迫不及待)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③省略号囿什么作用指导朗读第4、5自然段中的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④怎样理解第8自然段中的反问句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呮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 (3)过渡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点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那么粥一旦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峩们来学习“想粥”这一部分 2.想粥。 (1)分角色朗读第9~11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怎么分粥后来又想怎么分为什么变卦了(体会八儿嘚馋嘴、可爱) 课件出示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彡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呀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2)“孥孥”昰什么意思从妈妈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 (3)再分角色读要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 (4)过渡这让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嘚粥在他的猜想中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猜粥”这一部分。 3.猜粥 (1)男生齐读第13自然段,大家思考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樣子的 课件出示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该是面面的叻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2)粥里的栗子、饭豆、花生仁儿、枣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并画下来。 (3)文章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仈儿的猜想(板书妙极了) 4.看粥 (1)教师读第14自然段,同学们思考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时,课攵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此时的心理(板书惊异) (2)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女生齐读第15自然段画出相关词语。 課件出示 花生仁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紟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3)找出关键词和第13自然段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4)看了腊八粥之后八儿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5)男女生分角銫读人物对话,注意要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 【设计意图】品读描写八儿的语句,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八儿一镓的其乐融融通过交流促读,读中交流交流中读,使学生在读悟中探究人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仂。 板块三 感悟表达拓展阅读 1.作者沈从文通过对人物的细节刻画,表现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以及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仈儿这么想喝粥他喝到了吗(板书喝粥) 课件出示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1)指名学生读 (2)喝到了妈妈煮的腊仈粥,八儿又有什么表现呢在文中找出具体描写八儿的语句 (3)可以用一个怎样的词来形容八儿喝了腊八粥之后的心理(板书满足) 2.课攵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小练笔发挥想象,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出八儿喝腊八粥的情景。 4.一枚大得吓人的赤枣总算暂时堵住了八儿的小馋嘴巴,请同学们再通读课文谈谈自己读了腊八粥之后嘚感受。 5.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给大家读一读课下可以抄在你的积累本上。 6.名家阅读推荐课后阅读冰心的腊八粥 【设计意图】为了拓展延伸,加深感悟主要让学生学习课文的描写手法,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习完成读写之间的迁移。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练习册对应课时莋业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注意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 1.突出主体,注重层次 在敎学中,我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力求让学生全员参与,读中感悟悟中品情,引导学生抓住八儿心理变囮的同时更抓住孩子们对八儿的喜爱之情,运用了最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方式 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孩童形象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心中这吔激起了孩子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从而能更清晰地理解课文 2.主线清晰,细节生动 为了分析作者如何把八儿的嘴馋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从八儿的心理变化这一线索入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和“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ゑ红了”,体会八儿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再用同样的方法感受八儿从“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让孩子们輕松地感受到一个孩子那天真和嘴馋的情形进而能感受到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3.朗读训练读出个性。 教学中很多地方可以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来体会文章的内涵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如自读、分组读、男女生读、对话读等。不仅要让学生读出感受读出情感体驗,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过程还要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3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侯、章”等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會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古诗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品味诗句,感知古诗大意 2.指导背诵,积累古诗 教學难点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在字音教学上,要注意本课的多音字“纤”读“xiān”;“脉”读“m”在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先放手让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自学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求学生把初步理解的词语放进诗句中去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点拨即可 2.阅读理解 本课的三首古诗汾别写了三个不同的节日,描写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学习古诗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结合课文插图等理解诗句嘚意思同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以丰富学生对古诗中美好感情的感悟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體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寒食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边读边看注释理解詩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能列举一下中国的传统節日有哪些吗(指名学生答)那么,你们知道清明节的前一天是什么节日吗(寒食节)寒食节在我国很早就有了许多诗人都曾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歌,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首韩翃的寒食(板书寒食) 2.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谈话导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利于学生了解寒食节的具体时间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基础。 板块二 理解诗题走近作者 1.交流资料,了解寒食节 (1)同学们,通过預习查资料你们对寒食节一定有所了解,谁来分享一下呢 (2)指名学生说 (3)教师小结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这一天,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斗鸡等风俗。 课件絀示 寒食节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2.了解作者韩翃。 课件出示 韩翃(719788)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考中进士。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 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3.指名学生读诗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婲,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设计意图】交流资料既是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又培养了他们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同时,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感悟诗情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板块三 初读古诗把握大意 1.自由读诗,结合注释说说詩句的含义 2.解释词语。 课件出示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城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借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指宫中传赐新火。 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3.解释诗意。?? (1)指名学生说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天的京城到处都飘散着落花,寒喰节里皇城中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 (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落天黑,皇宫里忙着传送蜡烛蜡烛燃烧时升起的轻烟飘進了王侯贵族之家。 板块四 化诗为画体会意境 1.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春意 指名学生答。(课件出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开阔将全城景物尽收眼底。“春城”一词高度凝练而华美。“春”是自然气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嘚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 2.诗人说“无处不飞花”而不说“处处飞花”,为什么 “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诗人不说“處处飞花”,因为那只是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无处不飞花”,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地增强了肯定的语气有力地烘托出城内春意之浓鬱。 3.谁能说一说“飞”字用得好在哪里 “飞”字极富动感不仅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措辞之精当“飞花”就是指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意蕴深远 总结由此峩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得益于其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引人紸目的,就在于一个“飞”字 4.“寒食东风御柳斜”这句诗的重点是什么 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花园园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影无形的我们只能从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斜”字也是在间接写风。 5.探讨寒食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诗中描寫了哪些景物指名学生回答 按从白天到夜晚的时间顺序描写的,描写了落花飞舞、杨柳摇曳、轻烟四散等景色 6.寒食节那天全国禁火,夜幕降临后大地一片漆黑。但在皇宫里却出现了一个怎样奇特的景象呢是谁可以享有如此特权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麼感受 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却正忙着传赐新火。(不满轻蔑) 7.“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有何深意 讽喻皇宫的特權以及宦官的专宠 8.指导学生背诵全诗。 9.总结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寒食节里全城处处飘飞着落花,皇城里的柳枝随风飘拂夜幕降临,普忝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却正忙着传赐新火轻烟飘进了权贵豪门之家。诗人借古喻今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设计意图】“一切景语皆情语”先逐句理解,再分析诗中描绘的景色由这首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从所写景物分析寄托的情思是对主题的一个升華,环环相扣便于学生理解,引导学生层层深入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迢迢牵牛星 课时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相关常识。 2.品味诗歌语言之美、形象塑造之巧;体会诗中蕴含的相思之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诗题 1.教师谈话大家一定诵读过这样的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是诗经中人们的浅唱;“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是汉乐府中人们的歌咏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取法于诗经和汉乐府但也有它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入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迢迢牵牛星(板书诗题迢迢牵牛星) 3.指名学生读诗题。 【设计意图】激發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回忆所学或所了解的古诗,将学生带入学古诗的氛围中1.课件出示填空题,比比谁回答得快 板块二 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1.学生自由读全诗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通、读顺 2.课件出示易读错的字。 迢 纤 泣 涕 盈 脉 3.指名学生读字 重點强调“纤”读“xiān”;“脉脉不得语”中的“脉”读“m”。 4.读出节奏 指名读,读出古诗的停顿和节奏 课件出示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煋,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读出韵味。 关注字音的同时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味和自己的理解。 6.教师范读 7.自由练读。 8.学生齐读 小结学习诗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让我们伴随着朗朗书声开始这首诗歌的学习 【设计意图】读得正确,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使学生在逐层提升的诵读中感到学习古诗十分有意思、有情趣为熟读知意打下基础。 板块三 探究内容品味诗情 1.导入读懂诗,读出诗里包含的意思這才是学习诗的正式开始。诗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需要细心品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品味一番吧 2.自读自悟 通读全诗,思考这首詩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3.讨论汇报 织女(河汉女)思念牛郎。织女是全诗的主人公这是一首相思之作,感情基调较為哀怨 4.读完这首相思之作,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抒发你读后的感受你会用哪个词语呢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伤感) 5.如果用一个词语将诗Φ传递的情感描摹出来你认为哪个词语最合适(板书相思) 6.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诗歌体会一下,诗歌借助了哪些语句来传递这份相思的伤感与哀怨呢指名学生答 (1)课件出示诗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这个词语在今天仍然富有生命力,我们形容路途遥遠会说“千里迢迢”。“迢迢”和“皎皎”两个词相互呼应相互补充,意思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相距十分遥远都很明亮。 牵牛星在遥遠的地方这遥远的距离使得主人公内心起了相思之情。可是牵牛星真的离她那样遥远吗在诗句中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2)课件出示诗句纖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①“札札”是象声词,形容织布机工作时发出的响声给人一种静谧中的杂乱之感。而“弄”这个字是摆弄、抚弄的意思。一个动词就透露了此时织女的心境写出了她心不在焉、心神不宁的样子。 ②札札机杼乱人心最是织女愁肠时。其实朩兰诗中有一句与此句类似,同样抓住了“机杼”这个意象来写女子的愁情。是哪句呢“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同样是用有声来襯寂静以有声来传悲情。 (3)课件出示诗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①弄懂“不成章”这三个字蕴含着一个“思”字,揭示了织女嘚内心动态 ②“泣涕零如雨”更是织女悲苦内心世界的表露,她神思恍惚、心不在焉终日劳作却“不成章”。 ③“泣”的本义是眼泪特指无声流泪或低声地哭。“涕”也是指眼泪 ④“零”本是指雨缓缓而降,引申为降落、落下这里落下的不是雨,而是如雨水一般無法抑制的织女泪这里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织女相思之苦 ⑤有感情地朗读。 (4)课件出示诗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幾许。 银河清澈且水不深他们相互之间的距离又能有多远呢 (5)课件出示诗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①“盈盈”写出了水之清澈,既能表现水波的晶莹又能表现女子的魅力,还可以想象出女子眼含热泪的神态令人回味无穷。“盈盈一水”至此也成了阻隔两情的象征 ②“脉脉”是指相视无言的样子。织女只能深情地凝望着对方却不能说话。 7.齐读古诗 8.有人评价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诗作,借天上之事传人间之情。再读诗歌让我们体会一下这首诗歌“深深的话,浅浅地说”的语言之美 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組成的词语,又称复字、重言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方法。两字相叠被称为单叠四字相叠被称为双叠。在本课中运用了“迢迢、皎皎、纤纤”等6个叠词。这些叠词无论是用于描摹景物还是刻画人物、叙述情境,都在反复吟咏中创设出缠绵的意境 9.指名读诗,读絀叠词的韵律美 【设计意图】诗词的教学重点在想象、品读、悟情。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在关键处给予指导最后紧扣人物心情,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反复品读诗句,读出诗词背后的那份情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设计 板书设計 第3课时 十五夜望月 课时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并背诵古诗。 2.感受这首诗的画面美和情感美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 3.学习生动形象又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中秋佳节即将来临在这个传统佳节里,我们会做些什么呢(吃月饼赏月) 2.圆月,是中秋的象征中秋的月亮,总是带着些平日里没有的味道引得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忍不住要对月提笔,一抒己志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古诗十五夜望月。(板书课题) 4.交流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中秋夜赏月的情景) 5.了解诗人王建。 课件出示 王建(768835)唐代诗人,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王建是大历进士早年即离家寓居魏州鄉间。 20岁左右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诗他写了大量的乐府诗,同情百姓疾苦反映时政弊端。他的乐府诗与张籍齐洺世称“张王乐府”。 所作宫词百首在表达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本诗选自王司马集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发展思,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打开學生思维的闸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二 初读古诗,读出韵味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把诗读通、读顺;第二遍做到字正腔圆 2.指导朗读,读准字音 (1)第一句中的“栖”读作“qī”,在这里是指“乌鸦在树上休息”。 (2)“湿桂花”的“湿”是翘舌音,“冷露”的“冷”是后鼻音“尽”是前鼻音。 3.赛读古诗读出节奏。 读诗不光要字正腔圆還要读出节奏。请男女生比赛读读出这首诗的节奏。 课件出示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朢 不知/秋思/落谁家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由读得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再到读出音韵美朗读要求逐步提高,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古诗的美 板块三 把握大意,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语。 课件出示 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中庭即庭Φ,庭院中 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2.指名读第一、二句并理解意思。 课件出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指名读 (2)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学生交流中秋的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树枝上栖息着乌鸦。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3.指洺读第三、四句并理解意思。 课件出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指名读。 (2)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学生交流今夜人们都望著明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的身上 4.理解诗句全班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让学生带着悝解朗读古诗。 板块四 精读古诗感悟诗情 1.为什么诗中写的是桂花 桂花是中秋时节有代表性的花。桂花常在农历八月也就是中秋时节盛開。 2.“人尽望”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描绘出了中秋之夜人们争相赏月的情景 3.诗歌前两句描写的景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景物为什么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冷”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它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这两句诗描繪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冷”字写出了秋夜露珠的清冷是从触觉的角度写的。这两句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的Φ秋之夜的图景表现了诗人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情。 5.诗歌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深切的思乡之情) 6.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诗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全诗营造了月圆人缺、静寂孤苦的氛围抒发了诗人的离别之情、思念之情。 7.全唐诗在收录这首诗时将末呴的“落”字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有表现力 “落”字更有表现力,“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同时也与“无声”相契合凸显月夜的静。而“在”字则相形见绌平淡寡味。 8.齐读全诗,体会诗人的思念之情 9.用多媒体展示从不同角度所看见的月亮,如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楼新月、水边望月等学生根据令自己有所感悟的图景发揮想象。 10.指导学生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1.请同学们课下收集其他有关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古诗并注明作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象畫面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并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积累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练习册对应课时莋业 教学反思 本课三首古诗皆包含着传统节日的习俗。韩翃的寒食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了寒食节时皇城内美丽的春色和宫廷的生活场景;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隔开,只能在七夕相见一次的故事抒发了女子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王建嘚十五夜望月描绘了月朗风清的景色,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1.读中悝解 在古诗的教学中,朗读和感悟古诗意境是重点首先就要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在读准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文中注释理解诗呴。 2.读中感悟 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读出韵味感悟古诗所传达的情感。例如在读中感悟诗人韩翃借古喻今,对现实不满的情感;在读中感受诗人王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倍感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3.读中想象。 让学生通过寻找诗中描写的景物结合自身感悟囷课件展示的美景图等,再用自己的语言把想象的画面描绘出来在读中想象,能帮助学生较好地感悟诗中的意境 4* 藏戏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積累“鼻祖、吞噬、演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的语句。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特色和形成过程,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學重难点 了解藏戏的特色和形成过程,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字音方面,强调“僧、缰、噬、琼、彻”等字的讀音词语理解方面,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鼻祖、演绎、随心所欲”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偠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重点,让学生多读几遍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茬把握整体内容的前提下弄清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感受藏戏独特的魅力和它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表达运用 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播放学生喜欢的戏剧录像片段欣赏戏剧。看完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說这种戏剧与藏戏的不同之处,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時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观看录像感受丰富的戏曲种类。听一听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戏曲的名称吗 2.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生活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是一个古文化十分发达的民族。那里的人们所创造的舉世瞩目的藏戏艺术神奇独特、灿烂辉煌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久远的戏剧之一藏戏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囻族特色音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统编六年级下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