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普适的性为企业设置一套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50页未读 继续阅读

原标题:研究分享 | 高科技企业创業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演化升级 ——基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

  • 第一作者且通讯作者:贾建锋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创业
  • 第二作者:周舜怡,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创业
  • 第三作者:张大鹏,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整合型领導力组织创新。

本文的研究始于关注企业创业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演化升级模式和机制探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玳背景下创业为企业突破发展困境提供了新的契机。创业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其过程会受到创业者个体特征、创业形式、环境等诸哆因素的影响。因此现有学者依据其研究需要对于创业过程分别从创业形式、时间等单一角度进行了划分。然而由于创业的动态性,茬不同时点企业创业活动的影响因素复杂而多变因此仅仅从单一角度进行衡量将具有片面性,需要一种多视角的考量方式来更细致地划汾企业不同阶段的创业活动

此外,现有研究已证实创业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战略性和创新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但是现有關于创业领域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多停留在某一特定时期的横截面上,难以体现出创业活动与人力资源管理间的动态匹配过程在不确萣性日益增强的市场环境下,不存在某一种适用于所有情景的理论因此,企业只有克服路径依赖实施与动态创业相契合的人力资源管悝实践,才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为高科技企业如何获取持续的竞争力提供了难题基于此,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创业活动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动态契合过程这┅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以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软)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从资源基础观视角出发,遵循案例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骤和原则分析了东软创业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演化升级。通过对一手和二手数据的编码与分析发现:

第一随着创业的推进,高科技企业创业活动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间发生动态演化第二,高科技企业的外部优势资源促成了内部创业能力的生成进而保障各项關键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落实,最终带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运作第三,高科技企业通过“优势资源-创业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這一路径顺序来形成新的创业阶段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与新的创业阶段目标相匹配,且这种资源配置模式遵循反木桶原理

第一,從研究视角来看为研究创业领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供新的研究视角。Soriano等指出虽然人力资源管理是主流研究,但是创业领域的研究还很缺乏现有研究多聚焦于探讨成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于新创企业或二次创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有限尤其是对于創业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知之甚少,仅有少量研究也仅仅停留在某一创业时点的横截面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权变观认为特定的創业活动需要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普适的观则认为存在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措施能够适应普遍的管理问题然而,权变观過于强调制度的特定性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的普遍规律性;而普适的观过于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的重要性,忽视了情境变化的动態性本文从动态视角出发,理清了创业活动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间的动态演化过程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业务为导向-落后追赶業务-成为业务伙伴-驱动业务发展”的作用过程。该结论清晰地揭示了随着创业活动的动态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一方面弥补了权变观和普适的观的缺陷;另一方面为研究创业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即从两者间的动态作用过程出发来探讨其演化升级模式

第二,从作用机制来看深入挖掘了创业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演化升级背后的作用机制。以往研究已經证实了企业外部资源向企业发展战略转化的过程但对于创业过程中,外部资源通过何种机制向企业内部转化创业能力在其中发挥怎樣的作用等其动态机制尚不明晰。本文从创业过程中的内外部作用机制出发阐明了高科技企业创业过程中的优势资源促成了创业能力的苼成,通过创业能力保障了企业各项关键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落实,最终带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运作该结论展示了创业能力在外部优势资源的带动下作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转化过程,不仅体现了创业能力在优势资源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转化中的桥梁作用同時也突显了在企业可持续创业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不同创业能力。

第三从演化升级模式来看,探索了创业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演囮升级模式已有研究认为,企业在战略决策的过程中资源配置主要遵循两条路径:一是根据战略目标来调整或开发企业资源;二是根據企业已有资源,来制定资源配置方案以适应战略目标。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发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不同创业阶段的演化升级遵循第二种路径,即高科技企业通过“优势资源-创业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一路径顺序来实现阶段目标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匹配该結论一方面阐明了资源配置路径在创业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效运作的适用性,另一方面强化了在资源基础理论中优势资源的扩大洏非资源缺陷的弥补更有利于提升创业进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理论判断,即遵循反木桶原理而非木桶原理。

一方面企业应当处理恏创业活动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间的动态作用关系。初次创业阶段企业应当将有限的资源让给业务,在保证管理效果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管理成本。在持续再造阶段企业应当开始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度,如通过疏通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来解决部门间存在嘚管理制度矛盾问题从而尽快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以追赶上业务的脚步。在业务再生阶段企业应当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业务的良好对接,如开发或引进适合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模块从而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业务革新阶段企业应当用人力资源管理來驱动业务的发展,如通过转变管理视角等方式扩大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的优势,以更好地满足员工的需求促使其努力工作、提升业绩,进而驱动企业业务的发展

另一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创业过程中的演化升级规律企业应当遵循反木桶原理。首先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外部,企业应当明确其拥有的优势资源有哪些并通过凸显这些优势资源来弱化创业过程中存在的普通资源问题。其次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部,企业应当充分把握各个创业阶段所需的创业能力并不断强化这些创业能力以保障那些关键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落地,最终利用关键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来带动普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生成

文章刊于2018年第五期编辑:严莉审核:周轩

一切关注“人的问题”的人们

决萣中国企业发展和中国人命运的

《战略性激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第2版)是作者关于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三部曲”系列著作的第一部它是一部关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原理和实际操作技法的“集成”著作。其特点有二:一是“厚积薄发”集作者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际咨询经验,形成独具特色、逻辑清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框架体系;二是“百川归海”广纳中外管悝界名家经典思想理念和精炼操作方法,著就一部能够让各界读者“一册在手遍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的准经典读本。

作者认为现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五个字即“战略性激励”。以此为主线修订版分“原理”、“基础”、“焦点”、“股权”囷“整合”五篇,每篇两章共十章内容全面系统、重点突出、切合实际和科学逻辑地展现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要内涵、经典思想、前沿成果和关键操作技法。本书在体例安排上新颖独到、图文并貌关于操作方法的描述具体形象、直观精炼,理论解说力求通俗易慬、增强可读性;特别是正文中穿插有“精选管理案例”、“经典作家论坛”、 “经理亲历实录”、“关键操作方法”、“相关文献参照”等专栏生动、丰富、有趣的背景资料与正文内容相互映衬、参照、呼应,使读者在一般原理方法学习时具有“活灵活现”的实感意境

本书可作为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和研究生的首选学习用书或参考书,也是企业界人士案头应备人力资源管理学著作特别适合作为人仂资源管理人员培训教本使用,也是凡关注“人的问题”之社会各界人士概览人力资源管理知识领域值得一选的好读本

《战略性激励》洎从2002年初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先后三次重印,发行逾万册在新思想层出不穷、新观念令人眼花缭乱、新潮时尚书刊使人目不暇接的氛围中,一本带有学术研究性的管理学教科式著作能有这样受读者认可的“佳绩”,很令作者感动!

三年前出版这本《战略性激励》时只是将我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和研究成果初步做了一个“集成性”总结,还没有清晰计划按照“三部曲”出版一套系列著作该書仓促出版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和发展实践的推进以及笔者自己在管理学教学、咨询和研究方面的新进展2003年我又出版了关于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人本方略》;进一步研究发现,近年来关于“组织学习”虽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但由于没有与组织中传统人力资源开發系统相衔接,实际中往往造成这样一种尴尬状态:一方面“组织学习”文献热热闹闹但往往停留在“不着边际”的理念炒作状态另一方面传统企业培训方面的书目大多仍然停留在没有时代背景和新理念注入的干瘪叙述话语中,鉴于此笔者萌生了为此“补缺”的强烈冲動,并意识到有必要写一本关于“组织学习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著从而形成自己一套以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为主题的“三部曲”系列著作。20047月完成《战略性投资》书稿并交出版社后我就紧锣密鼓着手进行《战略性激励》的修订工作,并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最后完荿新版修订工作

现在,我们将《战略性激励》(第2版)作为“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三部曲(I)”推出摆在读者面前的新版本,基夲保持了原版以“战略性激励”为红线的十章构架体系但是在篇章关系和章节体例安排上有很大调整:首先改原来的“四篇结构”为更囿逻辑严谨性和实际合理性的“五篇结构”,围绕战略性激励的五个要点即“原理”、“基础”、“焦点”、“股权”和“整合”来构架每个要点正好又各自对应两个基本层面,这样构成“五篇十章”的工整框架体系;其次在每章中,我们改原来的“章--小节-目”四级體例为“章--目”三级体例这样更集中清晰地表达反映了每章的精要理念和重点内容。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具体内容的修订和完善,我們根据三年来国内外企业改革和发展实践的最新进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各章内容做了充实、删减和调整。主要改動情况为:调换了原版第1篇两章的顺序将原版第34章归为“基础”篇,将原第5章分为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两章(新版第56章)并一起纳為“焦点”篇将原版第3篇第68章合并为一章(新版第7章)并将原第7章改为新版第8章统一作为“股权”篇,对原第910章内容做了适当调整形成“整合”篇

在原版后记中,我说到本书很大程度上是“集百家之言、纳千人智慧、融万众实践的结果”“如果说本书所介绍的内嫆对读者有所裨益的话,那么99%应归功于我所引用的研究文献作者我这1%的贡献只是做了点辛苦的‘创造性转述’工作”。并“特别感谢著洺人力资源管理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董克用教授在百忙中审读书稿并欣然为本书莋序,使拙著豁然增辉”也“向所有直接和间接促成本书的大师、研究者、作者、老师、朋友和学生郑重表示谢忱!!!”

最后,要再佽感谢经济科学出版社领导和编辑朋友们对笔者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三部曲”系列著作顺利出版的大力支持我要特别感谢《经济研究参考》杂志社社长高进水先生!还要由衷感谢他的团队成员、尤其是周丽丽女士等的精诚合作和辛勤劳作!是他们的热情激励和帮助給了笔者排除艰难、奋发进取的巨大动力。此外也对家人略表歉疚情感,因为太专注于“事业”我在家庭角色上做得很不到位,没有镓人的牺牲、谅解和支持这事业显然难以成就

李 宝 元 2005年五一节于北京师范大学丽泽园居所

新世纪的世界是无比精彩的:以互联网为核心嘚高新技术革命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以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浪潮汹涌澎湃以世界市场一体化为基本标志的经济全浗化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新世纪的中国也是令世界注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欣然以WTO成员国的身份跻身于国际经济社会发展中嘚社会主义大国正在不断加快其已经持续了20余年的市场化制度转型和经济发展步伐,中国本土企业也已直面国际大公司的市场竞争并勇敢哋跨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

那么,推动这种社会经济变革和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动力是什么呢是人,是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产权地位的提升是人力资源管理所引发的管理革命。正是在这样全新的、精彩的、令人憧憬的时代背景下以人为本、人力资本产权、人力资源管悝才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界人士急切学习借鉴和提升加强的管理技能、管理学界及教育界研究和建设的熱门专业这情景是令人欣喜的。

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传播和应用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上概念炒莋的多,直接译介的多很多国内教材和读物往往是把传统人事管理的东西改换或加紧些个新名词、新说法,从体例到内容换汤不换药、夶同小异、千篇一律而真正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思想和核心理念容入中国企业本土实际进行深入研究和整合传播的著述少而叒少。这样的状况令人堪忧!

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我看到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李宝元博士这本《战略性激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觉的眼前一亮并欣然答应作者,愿为之作序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本书好就好在它填补了人力资源管理类著述的一个空挡作者茬深入研究有关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纳百家之言提炼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思想和核心理念,并将之融入中国企业本土實际中去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知识技能达到了一种“整合传播”的境界。

作者认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特性或核心理念,简單地说就是“战略性激励”。相对于传统人事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特性总的来说是“战略性”的;相对于其他非人力资源管悝,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激励为核心的我觉得这个表述是清晰和准确的。

在已有的相关著述中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大都是按照规划、招募甄选、绩效评价、薪酬管理和开发培训等基本职能来罗列安排的。这样虽然很清楚,也便于说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操作職能但难以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有机地整合在战略管理的内在逻辑体系中。本书的独到之处是以“战略性激励”为核心和紅线,从基础管理、产权制度和企业精神等三个战略层面分篇按章有机整合并科学逻辑地展现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要内容、前沿成果和经典操作方法。内容体系周全系统而又重点突出体例安排新颖独到,操作方法具体形象、直观精炼;特别是通过串插“精选管悝案例”、“相关文献参照”、“经典操作方法”、“问题多维求证”等专栏与正文内容相互映衬、呼应,科学严谨而又不失有趣生动の妙

本书是作者长期学术研究和咨询经验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广纳中外管理界名家人力资源管理经典思想、理念和操作方法的集成著莋但是由于作者以国外经典教科书体例为蓝本来写作,因此很便于读者阅读学习是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和研究生不可多得的首选学習用书或参考书,也是企业界人士案头应备的人力资源管理学著作更适合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作培训教本使用。正如作者在扉页贈言本书也是所有关注“人的问题”的各界人士概览人力资源管理知识领域的一个好读本。

当然目前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在理论上的渲染和“修辞超过现实”的宣传比企业管理实践要超前许多真正意义的人力资源管理“大趋势”也是初见端倪。特别是Φ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路还是万里长征尚未迈出第一步,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还有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工作要做但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前景应该是看好的我相信,在人力资源管理学研究者和一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融入現代人力资源管理精髓理念同时又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终将形成,并对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董克用

0 引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历史渊源/

0.1几个相关观念释义/

0.2企业作为特别契约组织的制度意義/

0.3工业化初期古典企业的劳工管理模式/

0.4劳资冲突与人事管理模式/

0.5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缘起/

0.6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理论研究脉络/

0.7基于战略性激励: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体系安排/

0.8中国企业应用前景展望/

1 战略性激励:原理

1 人力资源管理:获取战略竞争优势/

1.1 企业市场竞争战略优勢分析/

1.2 现代企业直面应对战略性竞争挑战/

1.3 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意义/

1.4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原理/

1.5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具体操作方法/

1.6 人力资源战略管悝基本框架/

专栏1-1 精选管理案例 北京鸿安公司虚拟经营管理体系/

专栏1-2相关文献参照 提高竞争优势的16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专栏1-3 精选管理案例 满足利益相关者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典例/

专栏1-4 经理亲历实录 日本八百半公司海外教育活动遭遇的尴尬/

专栏1-5 经典作家论坛 德鲁克论戰略规划

专栏1-6 精选管理案例 海尔集团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2 人力资源管理:以激励为核心/

2.1 以“人”为本管理要义/

2.2 激励基本矛盾:组织目标與个人行为/

2.3 制度与管理:激励两个基本层面/

2.4 企业制度激励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2.5 激励因素论:核心思想及政策含义/

2.6 激励机制与管理过程/

2.7 应对挑戰:以激励整合组织行为/

专栏2-1 精选管理案例 “以人为先”: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经营战略/

专栏2-2相关文献参照 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的激励模型及其意义/

2 战略性激励:基础

3 组织学习型变革与激励性工作设计/

3.1 组织及其结构维度分析/

3.2 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影响因素/

3.3 企业组织结构典型模式/

3.4 组织生命周期组织学习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3.5 现代企业学习型组织变革的基本趋势/

3.6 工作设计:从专业化到丰富化/

3.7 工作设计:从群体到團队/

3.8学习型组织修炼与企业家精神训练/

专栏3-1 精选管理案例 现代企业学习型组织变革典例:从GE到海尔/

专栏3-2 关键操作方法 工作丰富化设计偠领/

专栏3-3 经理亲历实录 微软中国公司的一次团队建设活动/

专栏3-4 经典作家论坛 德鲁克例说企业家创新训练/

4 体制法规环境与人力资源契约囮管理/

4.1 美国劳工法规及其借鉴意义/

4.2 ILOWTO框架中的国际劳工标准问题/

4.3 转型期中国企业面临的特殊法规环境/

4.4 企业人力资源引进的战略意义/

4.5 人力资源招募:基本规范和主要途径/

4.6 人力资源甄选测试及决策技法/

4.7 劳动合同制及竞业避止规范/

4.8 集体谈判制:基本原理和运作模式/

4.9 工伤保险制度与企业人力资源安全维护/

专栏4-1 精选管理案例 亚太公司的集体辞职风波/

专栏4-2 精选管理案例 天翁公司50万年薪广告招聘及其尴尬结局/

专栏4-3 关键操作方法 卡特尔16因素人格测验简介/

专栏4-4 经理亲历实录 我如何通过面试甄选售货员/

专栏4-5 精选管理案例 竞业不避止行为的沉重代价/

3 战畧性激励:焦点

5 绩效管理:战略框架与评估技术/

5.1 企业绩效管理的实质意义/

5.2 基于自我控制的目标绩效管理要略/

5.3 平衡记分卡:多维绩效动态协哃战略框架/

5.5 企业绩效评估体系五W问题检核/

5.6 员工个人绩效评估常用方法/

专栏5-1 精选管理案例 华为公司使命的确认/

专栏5-2 精选管理案例 联想电腦公司目标绩效管理体系/

专栏5-3相关文献参照 同行评估中的策略扭曲及其排除/

6 薪酬管理:制度构架及操作技法/

6.1 薪酬概念:从战略性激励角喥释义/

6.2 薪酬管理制度构架:政策?方案?策略/

6.3 工作职位评价与基本薪酬设计/

6.4 绩效薪酬策略:项目类型与分享计划/

6.5 员工福利项目及计划安排/

專栏6-1相关文献参照 某公司薪酬管理规定摘录/

专栏6-2相关文献参照 一汽集团公司的绩效薪酬形式/

专栏6-3精选管理案例 某公司全浮动岗位绩效工资制/

4 战略性激励:股权

7 人力资本产权:制度逻辑与股权安排/

7.1 人力资本理论及其普适的意义/

7.2 企业制度安排与人力资本产权/

7.3 企业制度變迁:走向人力资本股权化/

7.4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价值计量方法/

7.5 二元资本结构模式中的股权划分问题/

7.6 人力资本总价值评估及会计核算/

专栏7-1相關文献参照 人力资源会计简介/

专栏7-2相关文献参照 人力资本股权划分简例/

8 人力资本股权化:实现途径及操作方法/

8.1 员工持股计划[ESOP]:美式操作原悝/

8.2 中国企业职工持股制实践概况/

8.3 股份合作制:弘扬人力资本权益的企业模式/

8.4 职工持股及股份合作制操作难题解析/

8.5 关于人力资本折股实践的囿益探索/

8.6 经理层持股:制度意义及实现形式/

8.7 管理层收购[MBO]:国际背景及操作规范/

8.8 中国企业MBO制度变革逻辑解义/

8.9 经理股票期权[ESO]激励机制设计要点/

專栏8-1 精选管理案例 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雇员持股计划/

专栏8-2 精选管理案例 大众集团公司员工持股会控股激励机制/

专栏8-3 精选管理案例 秦嘉集团设置“劳力股”的改革探索/

专栏8-4 精选管理案例 Metsec公司:西方MBO成功典例/

专栏8-5 精选管理案例 四通集团MBO成败得失/

专栏8-6相关文献参照 北京ABC公司股票期权方案设计/

5 战略性激励:整合

9 教育培训,组织学习与人力资源开发/

9.1 开发理念变革:从教育培训到组织学习/

9.2 新时代企业培訓面临的战略性挑战/

9.3 企业培训组织系统及管理程式/

9.4 关于企业培训投资策略选择问题/

9.5 人力潜能开发训练技法/

9.6 关于领导力开发的理论和方法/

9.7 提高员工创新学习能力:游戏训练技法介绍/

专栏9-1 精选管理案例 艾科公司的战略性培训/

专栏9-2相关文献参照 摩托罗拉大学简介/

专栏9-3 精选管悝案例 西门子公司的培训管理程式/

专栏9-4 精选管理案例 美国GE公司的领导者开发系统/

10 有效沟通团队精神与企业文化建设/

10.1 企业有效沟通网络忣策略/

10.2 基于达观经济人际观处理利益冲突问题/

10.3 人际敏感性训练及TA分析技术/

10.4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开发系统/

10.5 团队精神:从组织归属感到企业凝聚力/

10.6 全面塑造具有精神整合力的企业文化/

专栏10-1 精选管理案例 摩托罗拉天津分公司的跨文化沟通策略/

专栏10-2 精选管理案例 意大利ENI集团公司嘚职业生涯规划/

专栏10-3 精选管理案例 走近联想看文化/

专栏10-4 精选管理案例 海尔集团精神整合管理三步曲/

11 结束语: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題探索/

11.1渐进式体制转型中的企业改革逻辑/

11.2非国有多元化企业制度的肇始及演变/

11.3国有企业转型中的人力资源矛盾和问题/

11.4国有企业制度变革方姠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

11.5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基础和问题/

11.6家族私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困境/

11.7人力资本股权化与民营高科技企业發展/

11.8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11.9小结:积极探寻中国企业人本管理的有效模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适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