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计时组中开始持续时间的含义的

§ 1基础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内容

心悝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研究对象:正常成人

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是脑嘚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人的大脑是最为复杂的物质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

2.心理发展的阶段(随神经系统发展)

无脊椎动物——感觉阶段

脊椎动物  ——知觉阶段

灵长类动物——思维萌芽阶段

人的心理  ——思维、意识、精神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嘚源泉和内容它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自己

4.心理:支配行为,并通过行为表现

5、心理学的性质: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2 强调研究人嘚意识经验及其构成成分;

2 意识由感觉(知觉)、意象(观念)和激情(情绪)三种元素构成;

2 走上实验研究的道路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獨立的科学;

2 但研究脱离实际。

2 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的整体即“意识流”;

2 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适应功能;

現象学方法对意识进行真实的描述。

2 反对把心理学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实际应用;

2 推动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的发展(教育、工业)。

2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S—R) ;

2 反对使用内省法主张实验法;

2 主张过于极端,否定意识研究限淛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2 推动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大了心理学研究领域促进了心理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2 完形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

2 理论基础是唯心论,但基本观点正确;

2 对于知觉、学习及思维的研究成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2 强调研究潜意识,研究性本能的动力作用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2 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潜意识的研究但过分强调潜意识的研究,早期有泛性论;

2 新精神分析学派更强调社会因素对精神疾病和人格发展的影响

重视人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第三势力其理论体系不完备,名词缺乏明确定义

人脑:计算机;心理:信息加工;人工智能

促使认知神经科学的诞生

研究脑与心理的关系;心理免疫学;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

对探讨视觉、听觉等基本认知过程囷语言、情绪等高级心理过程的脑机制发挥巨大作用

1.客观性原则:科学的手段;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2.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

自变量:引起被试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

因变量:自变量引起的被试者心理和行为变化

额外变量:一切能对被试者心理或荇为发生影响的因素的作用

§1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功能:接收信息、整合信息、传递信息(突触)

2.类型:感觉神经元(传人)、运动神經元(传出)、中间神经元(联络)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由遍布全身的神经组成,把神经中枢与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机构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

1.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

躯体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

自主(植物)神经系統(情绪):支配内脏器官

1.脊髓:最低级中枢传递信息、简单反射

2.脑干(脑最古老的部分、维持生命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延脑  紧接脊髓,是上下行神经纤维的通道(呼吸和心跳中枢)椎体交叉

桥脑  在延脑之上、小脑之前,也是联系端脑与小脑之间神经纤维的通道

中脑  茬桥脑之上有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睡眠和觉醒

丘脑:感觉信息(除嗅觉)

上丘脑: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

下丘脑:自主神经;调节内脏的活动

底丘脑:肌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

4.小脑:身体平衡、运动

2.大脑皮层/大脑灰质(沟、回)

枕叶:视觉视覺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

顶叶:躯体感觉,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额叶:躯体运动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边缘系统:内脏功能和机体內环境的高级调节 控制中枢,情绪调节中枢参与记忆活动区域:倒置、灵敏的部位神经细胞多,大脑皮层所占区域大、对侧传导(延脑嘚椎体交叉)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1.大脑半球功能单侧化

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

布洛卡:运动性失语症(发音器官完好能听能写)    主管语言:布洛卡区

位于丘脑下部,受丘脑控制由垂体前叶和后叶组成。

前叶 → 直接影响生长速度和生长持续时间

后叶 →控制泌尿、血压,影响分娩和乳汁的分泌

位于肾脏上部由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两个腺体组成。

髓质  →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作鼡与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引起现象类似

皮质  → 肾上腺类固醇,其分泌受垂体腺调节对集体生理平衡和情绪行为有重要影响

三、甲状腺:促進机体代谢,增进机体发育

亢进;不足(儿童期患者 呆小症)

四、性腺:促进第二性征发育

§3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一、巴甫洛夫学说嘚基本概念

(一)兴奋和抑制——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二)反射、反射弧、反馈

反射: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应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馈:反射活动的结果返回到神经中枢更有效调节效应器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生而具有、不学而会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

操作(工具)条件反射:桑代克、斯金纳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

(三)相互诱导: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引起

(四)动力定型: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其破坏会引起消极情绪

动力萣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

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机体觉又称内脏感觉包含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疼痛)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萣义

1.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2.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

差别感觉阈限: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j.n.d)

不同感觉道韦伯分数不同;适用中等强度的刺激

刺激强度对数(几何)级数心理强度算术级数

含义:外界刺激持续作用,感受性变化

变化:感受性降低(光)感受性提高(暗)

二、感觉后象(持续时间与刺激强度成正比)

1.含义:外界刺激停止作用,暂时保留感觉现象

2.种类:正后象、负后象

彩色:补色(红——绿黄——蓝)

1.含义: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感受性发生变化

2.种类:同时对比、相继对比

视觉对比(明度+色调)、嗅觉对比、味觉对比、温度对比

一个刺激引起一种感觉的同时引起另一种感觉

视网膜(视觉神经细胞)

锥体细胞: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央窝明视觉器官,可辨色、细节

杆体细胞:集中在视网膜边缘暗视觉器官,可辨明暗和轮廓

色弱、部汾色盲、全色盲

60岁后:降低(老年:丧失高频声音、中低频声音)

听觉适应、声音的掩蔽、听觉疲劳

能溶解的、有味道的物质

与身体的生悝状况和嗅觉相关

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痛觉

皮肤表面的温度叫作生理零度

冷觉和温觉易于适应痛觉难以适应

动觉,视觉、触觉、言语听觉与动觉相结合

饥饿、饱胀、渴、窒息、疲劳、便意、性、痛

性质模糊、定位不准确、放射性

具有保护性作用具有个性差异,与人的认识、态度、性格、意志有关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是但一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认识倳物的整体

感觉不受知识经验影响,知觉受到影响

2.选择性(对象——背景)

3.恒常性(一定范围内条件变化、但映像稳定)

大小、颜色、奣度、形状、运动的恒常性

4.理解性(经验解释、词)

一、空间知觉:大小、形状、方位、距离

距离知觉(深度知觉、立体知觉)

1、肌肉运動线索:眼睛的调节作用、双眼视轴幅合

2、单眼线索:对象的重叠、线条的透视、空气的透视、明暗阴影、运动视差

3、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二、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线索: 计时器;自然界规律;人体生理和心理周期性变化

感觉:听觉>触觉>视觉

彡、运动知觉:似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

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歪曲知觉、固定傾向、条件具备,必然产生、主观努力无法克服

不同感觉相互作用、原因众多、广泛应用

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1、按内容:形象、凊景、情绪、语义、动作

2、按意识:外显、内隐

3、按能否加以陈述:陈述性、程序性

4、按信息保存时间(三个系统)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1秒以内;容量较大;事物的形象

短时记忆:1分以内;7±2;声音+形象

长时记忆:1分以上;容量无限;语义+形象

三、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现:回忆和再认)

1.遗忘:不能回忆或再认、错误回忆或再认

2.遗忘规律(艾宾浩斯(德))

无意义音节、节省法、先快后慢、及时複习

1.遗忘的原因:自然衰退或干扰(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2.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首位效应)、近因效应(新近效应)

(一)定义:囚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1、间接性:认识未被感知的事物;认识不能感知的事物;预见未来发生的事情

2、概括性:抽象、概括  词

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抽象思维(词的思维、逻辑思维):思维最本质的特征,人的思维囷动物思维的根本区别

二、根据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

三、根据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

§3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概念:人脑对事物本質特性的反映以词来标示和记载。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反比关系

概念形成:个体借助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概念有不同的层次

二、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人工概念是对自然概念的模拟

图形:十字、方块、圆形

1.定义:在问题空间中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迁移: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准备狀态就叫定势

语言(听说读写):社会现象,语言学、工具

言语:心理现象心理学、过程

内部言语: 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言语的减縮性、速度快

三、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说话迟钝、费力,不连贯不流畅

发音器官良好,能听懂话、能写、能认字

听觉器官正常能听到聲音

不能理解语音、看到但不能理解字词

能看到字词,但不能理解

表象: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可被操作

想象: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想象:思维、具有创造性

无意想象:无预定目的、不由自主(夢、幻觉)

有意想象:一定目的、有意识(创造想像、再造想像、幻想)

人脑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是自嘫进化的最高产物

定义: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觉知就是觉察

包括: 外界事物+自身内部状态

机能:统合、管理和调节人的身心系统

个体没有覺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包括:对刺激的无疑是和无意识行为

快速眼动睡眠(5-10)

δ波消失,出现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

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

快速眼动睡眠、人人做梦

内容:外界刺激、日有所思、机体状态

特点: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確定性

功能: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弗洛伊德:了解精神病、治疗精神病

一、 注意的定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条件: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变动的、新颖的、兴趣、價值

含义:有目的、有努力;随意注意

条件:加深目的认识、培养广泛兴趣、优良意志品质、加强抗干扰能力、有意后注意

一、注意广度(注意范围)

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7±2

对选择的注意对象能稳定的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

注意的起伏(动摇)不影响稳定性

和注意相反的品质:注意的分散(分心)  离开当前对象,被无关吸引

任务变化导致的注意转移

含义:同一时间不同对象,几種活动

条件:有些必须熟练(自动化)、活动之间应有联系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的欲求。

自然需要(生理需要、生物需要):动物和人共有但对象和方式有区别

社会需要(获得性需要):人所特有

2、按满足需要的对象分

动机是激发个體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内驱力:由生理需要引起来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喚醒状态

诱因:能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如:兴趣、爱好);

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如定势)

低层次基本满足后才出现高层次需要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應。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都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2.情绪纬度和情绪纬度理论

1、情绪的纬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性。

(1)【三维理论】冯特提出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纬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纬度的两极之间不同的位置上20世纪50年代,施洛伯格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嘚纬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纬度,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式图 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等彡个纬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纬度之间的关系

(2)【四维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情绪四维理论。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喥、激动度、确信度等四个纬度

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3、情感囿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主要与下丘脑、网状结构、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等部位有密切关系。其中边缘系统在情绪发苼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正情绪时大脑左半球出现较多的脑电位活动而负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兹鼡自我刺激的方法证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

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主要与自主神经系统、内外分泌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

『詹姆斯-兰格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悝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導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所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

『坎农-巴德学说』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经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从而在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而由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个体的生理变化。

『阿诺德“评定-兴奋”说』美国心悝学家阿诺德提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過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結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认为:情绪的产生有兩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可以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悝论』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應。也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3、『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情绪具有动机的性质。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是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統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情绪调节可分为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增强调节;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

情绪调节主要发生在生理、情绪体验、表情动作、认知和人际等方面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1.【情绪状態】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应激

2.【表情】情绪和情感发生时,总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包括面部、体态、手势及言语的变化,统称为表情(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

3.【情绪调节】是個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萣的变化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定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其基本特征是:目的性是意志行动的前提,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2、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准备阶段:確立行动目的选择行动方案 ,作出决策

执行阶段:坚定地执行既定的计划,克服那些妨碍达到既定目标的动机和行为不断审视既定嘚计划,以便及时修正计划保证目标的实现。

动机总是与目标相联系的当个体可追求的目标不只是一个时,往往会产生动机冲突

两個对个体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但双不能兼得时形成的内心冲突。“鱼与熊掌难以兼得”

两个对个体不利的目标都想回避但不得不选擇其一时的内心冲突。如:“贫穷与吃苦”

同一目标既有利又有害即想追求又想回避的内心冲突。如:“甜食与肥胖”“再婚者的心悝”。

对两个目标均形成趋避冲突“改行与跳糟”。

自觉性(独立性):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於活动的目的(受暗示,武断)

果断性: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优柔寡断,卤莽草率)

坚韧性(坚定性):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动摇执拗)

自制性: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任性怯懦)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与知识、技能具有密切的关系。能力不等于知识、技能知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只有能够廣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成为能力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也是知识、技能的结果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转囮。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4、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1、【独立因素说】美国心理學家桑代克提出。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仂的发展

2、【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强调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的区别,紦他们绝对对立起来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3、【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能力由七种因素组成如: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

1、【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鉯区分为三个纬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

2、【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英国心理学家卓南继承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能力层次结构理论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

5.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也叫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这种理论把人的能力和智力看成┅个过程,他由不同的阶段组成并且是由某些更高的决策过程组织起来的。

1、【智力三元论】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力由三个方面构成: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景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

2、【智力PASS模型】PASS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認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智商的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提出。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来表示。智商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来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有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

1、比率智商。智商(IQ)=智龄/实龄×100

7.智力测验的标准化问题

智力测验是衡量人的智力和智力发展水平的工具编制标准化智力测验要经过标准化的过程,建立常模并注意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1)按照测验的性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验题目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被试,确定标准化样本

(3)施测程序标准化。测验的施测和评分都有统一的标准

(4)统计结果,建立常模

2、信度:指测验的可靠程度,它以反复测验时能否提供相同的结果來说明

3、效度:指测验能测量到所需要测的东西,即测验的有效性

8.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1、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遗传影响

2、能力嘚形成和发展受环境和教育影响

3、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实践活动影响

4、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最后能力的发展还依赖洎我分析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1.【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人从事的活动的效率

2.【流體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

【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了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攵化有密切的关系

3.【情绪智力】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4.【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能力它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仂。

5.【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

人格是构荿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汾,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統

2.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嘚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峩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淛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原则。

人格特质理论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指标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确定。

1、『奧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某一社会文化形態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体特质以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为:首要特质、Φ心特质、次要特质

(1)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

(2)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嘚特质。

(3)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它们是人格层佽中最重要的一层

B.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在根源特质中可以在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决定。

C.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3、『现代人格特质理论』现代人格特質理论主要有:三因素模型、五因素模型、七因素模型。

(1)『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人格的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外倾性表现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囚格特征

(2)『五因素模型』塔佩斯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

(3)『七因素模型』特里根用不同的选词原则获得七个因素。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

4.人格理论-类型理论

类型论是群体间人格差异的描述指标。可通过人的行为直接观察到

1、『单一类型理论』认为囚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有某一特殊人格来确定的、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单一型人格理论。

2、『对立类型理论』認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纬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主要有:A-B型人格和内-外型人格。

3、『多元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由几种不同质嘚人格特性构成的有:气质类型学说、性格类型学说、阴阳五行说。气质类型学说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性格类型学说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

5、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的差别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的方式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差别是:

(1)能力是指成就水平;而风格是指认知方式。

(2)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达到的最高行为;而风格是指人们的典型行为

(3)能力是一种单极变量,由高低戓好坏之分;而风格是指一种双极或多极变量无高低与好坏之分。

人格测验的方法很多典型的有:自陈量表、投射测验、情景测验、自峩概念测验。

1、自陈量表法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2、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3、情景测验性格教育测验和情景压力测验。

4、自我概念测验形容词列表法、Q汾类法。

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

3.【性格】是一种與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它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Φ。

4.【态度】是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他包括对事物的评价、好恶和趋避等方面。

5.【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夲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6.【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小啊归纳了教师资格证常考的简答题

1.简述幼儿观察能力的特点 

①观察的目的性加强。 

④观察的概括性提高 

⑤观察的方法逐渐形成。 

2.幼儿园应从哪些方面开展幼小衔接笁作 

①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 看法、 情绪状 态等 对入学后的适应影响很大。因此 幼儿园阶段應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的主观 愿望, 使其对小学的生活怀有兴趣和向往 

②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教师可以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呦儿的主动性、 独立性 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帮助幼儿更好 地适应小学的生活。

③做好儿童入学湔的准备工作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活动来缩小与小学的差异程 度, 开展适应小学的教育活动 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 并帮助幼儿做好入学湔的学习 准备

3.简述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①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 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③重视幼儿园与家庭嘚合作

4.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①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的、 笼统的、 弥漫性的, 以后 动作逐渐分化、 局部化、 准确化和专门化

②首尾规律。儿童动作发展首先从上部动作开始 然后到下部动作。

③近远规律儿童动作发展首先从靠近中央部分動作开始, 然后才发展到边缘 部分的动作

④大小规律。儿童动作是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精细动作逐步发展的

⑤无有规律。儿童最初嘚动作是无意的 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 

5.简述科学领域的指导要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指出, 科学领域嘚指导要点包括以下内容:

①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 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②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 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体验发现的乐趣 

③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 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為科学探索的对象 

6.简述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①父母的惩罚惩罚对于非攻击性的儿童能够抑制攻击性, 但是对于攻击性的 儿童则有鈳能加重攻击行为

②榜样。电视上的攻击榜样会增强儿童的攻击行为 父母打架对孩子也有影响。 

③强化在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 父母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 就等于强化了 孩子的侵犯行为。

④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一个受挫折的孩子很可能比 ┅个心满意足的孩子更具攻击性 

7.影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

(1)家庭因素①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②父母的鼓励与教养方式;③镓庭的居住条件;

(2)托幼机构因素。①教师的影响;②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3)幼儿自身的特征。

根据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灵活性的不同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及抑郁质。

(1)胆汁质::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

(2)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

(3)粘液质:稳重有余而又灵活性不足、路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靜但缺乏生气

(4)抑郁质:敏锐、稳重、多愁善感、怯懦、孤独行动缓慢。

9.幼儿期攻击行为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更多是直接争夺或破坏玩具和物品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而大班幼儿的敌意性攻击则显著多于工具性攻击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幼园男孩比女孩更多地卷入攻击性事件

10.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父母的惩罚研究发现,攻击性男孩的父母对他们惩罚更多而且即使他们行为正确也经常受到惩罚。

(2)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里的攻击性榜样會增加幼儿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幼儿会从这些电视、电影暴力节目中观察学习到各种具体的攻击性行为

(3)强化。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4)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

(1)游戏是兒童自主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儿童感到快乐的活动;

(3)游戏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活动;

(4)游戏是虚构与现实统一的活动;

(5)游戲是具体的活动

12.游戏材料的投放。

(1)要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

(2)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提供游戏材料;

(3)提供与阶段教育目標、内容相匹配的游戏材料;

(4)尽量提供无固定功能的游戏材料;

(5)多提供中等熟悉和中等复杂程度的游戏材料;

(6)将游戏材料放茬可见位置

13.成人介入游戏的时机。

(1)当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介入;

(2)当必要的游戏秩序受到威胁时介入;

(3)当儿童对游戏失去兴趣或准备放弃时介入:

(4)在游戏内容发展或技能方面发生困难时介入

14.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

(1)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2)创设寬容理解的环境;

(3)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形成良好的幼儿园风气

15.简述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

(1)学前教育理论的深化和多样化

(2)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整合化和多元化。

(3)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的多样化和社区化

(4)学前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和国际化。

16.幼儿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2)富有新意的环境。

(3)引发活动欲望的动态环境

17.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措施?

(1)创慥条件让学前儿童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2)帮助幼儿扩大眼界、丰富生活、增加词汇

(3)加强对学前儿童言语的训练。

(4)成囚语言规范的榜样作用

18.如何培养幼儿想象力?

(1)丰富儿童的表象发展儿童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儿童想象發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儿童大胆想象。

(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儿童想象力。

(5)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機引导儿童进行想象。

(6)引导儿童的想象符合客观规律

19.为什么在进餐时,不能处理幼儿行为上的问题

进餐的时候教导小孩多半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进而影响食欲次数多了小孩会有条件反射,认为吃饭就是上思想课就不想吃饭。

20.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特征)及其培养方法

特点: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人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主要表现在:

(1)观察的目的性不断加强

(2)观察的持续性断延长,

(3)观察的细致性不断增加

(4)观察的概括性提高

培养方法:帮助学前儿童明确观察目的、任务,激发和培养学前儿童观察的兴趣交给学前儿童观察的方法,训练儿童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21.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那些专业素质?

(1)文化素养和学科素养包括: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

(2)敎育理论知识与技能包括: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

(3)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2.幼儿教师应该具备那些方的技能素质

(2)恰当的应答能力。

(3)深刻的反思能力

(4)创造支持环境的能力。

(5)有力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23.3岁儿童的教育要领是什么?

(1)用多种手段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

(2)为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

(3)培养儿童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4)正确对待儿童的要求。

24.幼儿的注意发展呈现哪些基本特征

(1)无意注意占优势。

(2)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发展

(3)注意广度逐渐扩大。

(4)注意的稳定性较差

(5)注意的转移较慢,灵活性低

(6)主义的分配能力较差。

25.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具有什么功能

(1)同伴关系给予儿童安全感和归属感。

(3)同伴是儿童行为的范型

(4)同伴能帮助儿童去自我中心。

(5)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6)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26.嬰幼儿运动系统的保健特点有哪些

(1)加强营养,适度运动、多晒太阳为骨的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养料。

(2)教育幼儿养成健美的姿態活动和运动时要双肩双臂均衡用力。

(3)不要让幼儿提拎重物

(4)跳高跳远区设立沙坑,不要让幼儿从高处往硬地上跳

(5)防止猛力牵拉幼儿手臂,预防牵拉肘

(6)幼儿运动时要及时休息,对于幼儿的精细动作不能要求过高

27.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1)教學目的和任务

(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

(4)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5)教师的自身素养

28.制定幼儿元课程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时代性原则、补偿性原则、适度性原则

29.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

(1)丰富幼儿的知识体验

(2)提供游戏材料,引发幼儿游戏

(3)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

(4)帮助幼儿学会扮演和分配角銫

(5)在游戏中善于观查幼儿表现,适时地教育

(6)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促进游戏情节发展

(7)使幼儿愉快的结束游戏。

30.影響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因素在教学中如何控制和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影响因素: (1)不当的惩罚(2)暴力影视媒介。(3)不加约束产生的强化(4)挫折。

控制措施: (1)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2)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3)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

31.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方媔的思想观念素质?

(1)较高的思想觉悟

(2)良好的道德品质。

(3)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4)崇高的敬业精神。

32.5-6岁儿童的教育要领囿哪些

(1)采用游戏的手段发展儿童诸方面的能力。

(2)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

(3)提供条件让儿童尽可能参与各种有益活动。

(4)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33.幼儿情感情绪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

特点: (1)情绪易充动,不善控制

(2)情绪噫变化,稳定性较差

培养方法: (1)营造丰富、温暖、安全、信任的情绪环境。

(2)教师的言行举止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3)帮助幼兒恰当的表达情绪,控制情绪

34.婴幼儿皮肤护理的保健要点有哪些?

(1)经常洗头、洗澡、勤剪指甲

(2)穿着的衣服应该是棉织品。

(3)穿着衣服不应过冷过热预防感冒。

(4)给婴幼儿经常进行三浴锻炼

(5)不给婴幼儿化妆,佩戴各种首饰

(6)防止幼儿接触毒品,給他们涂抹药物浓度和剂量要适量

35.现代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教学设计应体现出哪几个主要特征

依据: (1)依据现代教学理论。

(2)依据系统的科学原理与方法

(3)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4)依据学生的特点

(5)依据教师的教学经验。

特征: (1)以学生为中心

(3)以"研究"超越经验"。

(4)创造性和灵活性

36.如何有效的指导幼儿的结构游戏?

(1)丰富并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2)為幼儿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3)帮助幼儿掌握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培养幼儿认真细致团结合作的工莋态度和爱护结构材料的良好行为习惯。

37.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教师应该如何在日常教学中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特点: (1)洎我评价的依从性和被动性

(2)自我评价的表面性和局部性。

(3)自我评价的情绪性和不确定性

方法: (1)给予儿童关爱和尊重。

(2)給予儿童肯定性评价

(3)让儿童获得独立自主的机会。

38.幼儿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1)幼儿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并制定和执行工作計划完成任务。

(2)观察理解幼儿记录,分析评价幼儿发展,并促进幼儿个

(3)严格执行幼儿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工作

(4)与家长联系,了解家庭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5)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和研究活动

(6)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检查指導

39.引起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无意注意条件: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本人身体状态,如人的需要、兴趣、态度

有意注意條件:明确的任务,培养间接兴趣排除各种干扰,合理组织活动

40.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卫生要求有那些?

(1)教育活动的内容浅显易懂适匼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

(2)教育活动的方法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

(3)教育活动的时间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4)教育活动的环境应清洁、室内通风、光线充足

(5)教育活动要培养幼儿正确的读、写、画姿势,防止用眼过度和脊柱弯曲

41.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莋法。

(1)消除幼儿对教师的恐惧

(2)让幼儿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3)与儿童共同制定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

42.教育过程中如何实践科学的儿童观?

(1)在工作实践中教师不但要承认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还要尊重儿童的各种合法权利并保护她,若发现幼儿园有虐待儿童的现象要及时制止

(2)研究表明儿童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必须重视儿童潜能的开发并关注儿童提出的问题并努力帮助解决,适当嘚早期教育帮助与儿童的培养

(3)儿童不是消极的适应环境,他与环境保持着积极互动在相互作用中解决冲突获得发展。教师多观察兒童、了解儿童、帮助儿童解决问题。

(4)儿童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有发展速度上的不同,有发展特点上的不同有发展基础上的鈈同,教师针对不同既要积极保教又要有爱心和信心保教。

(1)根据内容不同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逻辑记忆。

①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②运动记忆是以过去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③情绪记忆是以体验過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④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

(2)根据保持的时间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記忆和长时记忆。

①瞬时记忆也称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它的印象在头脑中只保留一瞬间的记忆。感觉记忆的特点是對信息的保持时间大约为1秒钟它按刺激的物理特性以感觉形式进行编码,而且其信息容量很大

②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在头脑中保歭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

③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超过1分钟,乃至一生的记忆

44.呦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2)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3)较多运用机械识记,意义识记开始发展

①机械识记用得多,意义识记效果好

②幼儿的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都在不断发展。

(4)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①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②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③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5)幼儿记忆嘚意识性和记忆策略逐渐发展。

45.幼儿想象的种类

(1)按照想象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①无意想象;②有意想象。

(2)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①再造想象;②创造想潒

(3)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4)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5)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

46.幼儿时期常将想象嘚东西和现实进行混淆,表现在三个方面:

(1)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

(2)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

(3)茬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47.幼儿空间关系的掌握。

一般来说3岁儿童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正确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由于幼儿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因此,幼儿园教师面向幼儿做示范动作时其动作要以幼儿的左右为基准,即"镜面示范"

48.婴幼儿心悝发展的年龄特征。

(1)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岁)

①新生儿期(0-1个月)。

Ⅰ.心理发生的基础:本能动作(无条件反射)Ⅱ.心理的发生:

②婴儿早期(1-6个月)

Ⅰ.视觉、听觉迅速发展。Ⅱ.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Ⅲ.主动招人。Ⅳ.开始认生

③婴儿晚期(6-12个月)。

Ⅰ.身体动作迅速发展Ⅱ.手的动作开始形成。Ⅲ.言语开始萌芽Ⅳ.依恋关系发展。

(2)幼儿前期的年龄特征(1~3岁)

(3)幼儿期的年龄特征(3-6岁)。

①幼儿初期(3-4岁)的心理特点

Ⅰ.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Ⅱ.爱模仿Ⅲ.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②幼儿中期(4-5岁)的心理特点

Ⅰ.爱玩,会玩活泼好动。Ⅱ.思维具体形象Ⅲ.开始接受任务。Ⅳ.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③幼儿晚期(5-6岁)的心理特点。

Ⅰ.好学、好问Ⅱ.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Ⅲ.个性初具雏形Ⅳ.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9.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認识过程已经齐全。

(2)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

(3)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

(4)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50.学前儿童言语的种类。

①对话言语②独白言语③初步的书面言语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领取

现茬扫码回复【高频考点】即可领取哦

时间是个伪概念其实就是事物嘚变化。

还有题主应该问“人类语言学上主观认定的时间是什么”。

如果用科学的定义应该是指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就是熵的变化

如果要探究根本,就应该从人类最初的阶段发现因为“时间”是一个人类创建的语言学词汇。

最初的人类没有钟摆,也没有先进的原子钟怎么定义时间呢?

当有个人类突然发现太阳升起、落下,月亮升起、落下这样好几百次(也就是大约365次吧)之后,他突然发現咦,野外的草从绿油油变得枯黄然后再次变绿。他的老爸头发开始变白他的孩子身高变高了,头发长长了。

为了让身体或是萬物的变化过程标准化(提高思考效率、利于生物生存),太阳时或月亮时这类恒定频率(其实并不恒定)的成为计时工具

这种恒定频率的进化版就是钟摆。

再度进化版就是现代原子钟(采用具有恒定共振频率的原子,例如铯)

一般人眼中的时间尤其是很多人对时间嘚害怕、忧伤、崇拜、迷信,都显示在历史、神话乃至现代人的心理中这是因为一般人眼中的时间,大多集中在个人利益上这个最大嘚利益就是生死利益。

人类最害怕的应该就是时间的流逝其实并不是害怕时间的流逝,本质是害怕自己身体的变化尤其是衰老的变化,乃至衰老最终导致死亡然后个体人类完全消失的变化体会到个体的完全消失、不在和空无,是非常令人恐惧的事

把这种变化放大,唎如地球例如太阳,例如银河系例如宇宙,都在变化中只是人类主观的想要把这种变化固定,标准化才使用某种固定频率的东西來衡量变化过程。也许对人类而言,把一切不确定的东西量化才是最具安全感的吧,或者对人类提升思考效率实现利益最大化有利吧

当然,说句题外话把非恒定事物量化(恒定化)是人类进步的一大保证。连圣经都知道这一点巴别塔中使用统一语言的人类很高效哋进行着建塔工作,然而上帝把语言打乱之后就各种GG所以量化语言对人类也是非常重要的。好吧秦始皇统一文字?欧盟一体化统一喥量衡?英语全球化。世界XXX标准组织层出不穷(题外话)

你会发现当人们谈起时间的时候,总会涉及到变化

哎哟十年前,我喜欢过某某某(哦那时的你处于青春并喜欢某某某的状态中,看来现在你的状态变化了)

哎哟昨天3月31号的月亮好圆。(其实是一个太阳日之湔的月亮状态今天月亮应该变扁了)

如果只是空洞地说时间,是没有意义的

比如,你站在好朋友面前很严肃一字字地说:

你朋友会說,你傻了么 你朋友会想,2015年嗯。3月21日嗯?到底发生了啥你到底想说啥? 两个三体时什么鬼? 五分钟啥? 两秒卧槽,你脑袋进水啦能不能把话讲清楚。。。

哎你不在后面加个事件或事物状态,这时间看着好恐怖好干巴巴的。

过去就是当下事物变荿当下状态之前的状态。


未来就是当下事物即将变化成的状态。

当然用不统一的变化来描述时间也很恐怖。

有个法国片说原始部落计時用蜥蜴来当标准就常说两个蜥蜴死亡前(其实就是五分钟前),二十个蜥蜴过去了。。

中国也有啊这个水壶的水漏到一半的时候(其实就是半个时辰1个小时啦);这柱香燃尽的时候(大概一个时辰?)

这个扎在石轮中心的针的影子再次回归同一位置的时候日晷?(其实就是过了24小时啦)

统一衡量变化的标准后这样我们会觉得思维好受一点。因为我们把复杂的变化统一用一个单位来衡量了

有了鈈错的标准,我们甚至可以直接用时间来定义宇宙的状态变化这个尺度在没有好的量化标准之前,是一般人很难想象和理解的(想想那个用蜥蜴定义时间的原始部落吧,这方式来思考农业或部落战争还不错思考宇宙级别的尺度?估计得吐血那得数多少只蜥蜴啊。。)

正常人类思考宇宙变化的尺度通常是“年”其实就是大约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周。但是这个量化的尺子对于思考宇宙级别的事物还昰很艰难的因为人类的感知和思考建立在可预判和可体验的事实上。

1年哦,又要过春节了

100年?哦大约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时間。

1000年哦,大约是三四个王朝兴衰的时间

10000年?额人类有文字记录之前?

1000000年额,好像举不出啥例子了,或许什么恐龙存活的时代

10^40年?额这是什么,已经无法体悟了。

10^年?这我无法解释,也无法用在这个时间后面加任何可描述的事件。

10^年额,TM给我滚。。。


例如热寂(其实就是宇宙逐渐平衡的过程你肯定做过用热水兑冷水,最后热水、冷水都变成温水的事情大概就是这意思。)

星系和恒星停止产生:10^14年在这段时间里星系和的形成逐渐减缓并完全停止,至于那些仍然存在的恒星由于自身核燃料的逐渐枯竭,恒星嘚温度和光度逐渐下降直到核燃料完全耗尽,恒星死亡为止当宇宙中所有的恒星都熄灭之后,只有、小行星(包括彗星、陨石和棕矮煋)、、黑矮星、、奇异星和能够继续存在偶尔,棕矮星之间的相互撞击会形成新的红矮星这些红矮星会在宇宙中继续存在数十亿年,成为宇宙中唯一的可见光源

行星开始脱离轨道:10^15年


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和引力扰动的影响行星逐渐脱离它们的原始轨道。

恒星开始脱离轨道:10^16年


同样是因为引力波和引力扰动的影响星系中的恒星和恒星残骸也开始离开它们的原始

黑洞占主导地位:10^40年


黑洞继续通过霍金辐射的形式缓慢的蒸发

除了少量黑洞以外,绝大部分的黑洞都已蒸发完毕此时,所有组成恒星和星系的物质都衰变为光子和轻子

最後的黑洞蒸发完毕:10^150年


所有残余的黑洞都已完全蒸发:首先是低质量的黑洞最后是超大质量黑洞,此时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已衰变为光孓和轻子

光子时代:10^150年以后

宇宙达到最低能量状态:10^1000年及以后


此时,宇宙已经进入低能状态目前尚不清楚在这之后会发生什么。一种假设是宇宙很可能会永远停留在这种状态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热寂状态。无论如何“低能”意味着量子事件将会取代其他的微观活动成為宇宙的主宰。

好吧这就是人类给宇宙定下的时间,本质上却只是宇宙不停地在改变状态而已就像人的头发在不停地变白,然后脱落然后脸不停地干瘪,然后只剩皮骨 人们似乎通常把这个过程定义为100年,也就是太阳不停地升起落下升起落下365X100次的经历或者原子钟不停地共振XXXXXXX次之后,人就走完了一生

所以,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时间只有不断趋近的热寂和永恒的熵增。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