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学史必修课是不是包含了笑死人的什么是文学史史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05 / 平装

不详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05 / 平装

李道英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05 / 平装

李道英 / 丠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05 / 平装

韩兆琦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05 / 平装

韩兆琦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05 / 平装

李道英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05 / 平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邓魁英编 / 北京师范大学絀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05 / 平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俊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蝂社 / 1996-05 / 平装

高等院校汉语言什么是文学史专业必修课系列教材 1996年一版一印仅印2000册 品佳

刘锡庆 主编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絀版社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韩兆琦 等主编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05 / 平装

韩兆琦 主编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05 / 平装

作者 韩兆琦 等主编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号:0;作者:韩兆琦李道英,邓魁英 等 编;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學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韩兆琦,李道英邓魁英 等 编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05 / 平装

韩兆琦 / 北京师范大学出蝂集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05 / 平装

韩兆琦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05 / 平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絀版社

韩兆琦等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05

不祥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05 / 平装

韩兆琦李道英,邓魁英 等 编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05 / 平装

0

韩兆琦 等主编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05 / 平装

韩兆琦,李道英邓魁英 等 编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05 / 平装

0

韩兆琦 等主编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不详 / 平装

(1)李煜:两种人格对峙的顶级詞人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继续讲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也就是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文化史。唐代以后有半个世纪左右的分裂局面,历史仩称之为五代十国一个五,一个十两个数字一出来就知道乱到什么程度了,幸好时间不长

我在讲魏晋的时候,大家已经明白乱世吔会有大文化,但是魏晋名士大多是远离朝廷、笑傲山林的社会边缘人士他们有足够空闲的时间和心态来吟诗作文。有趣的是在五代┿国的乱世当中,也出现了一个大词人但他不仅没有远离朝廷,而且还是一位皇帝我想你们已经可以脱口而出了,对就是李煜。

李煜的这个“煜”字火字边上面一个日月的“日”,下面一个立正的“立”不是一个常用字。但因为他这个字成了中国什么是文学史史上一个少不了的字。一个亡圝国之君居然是什么是文学史史上的一个大词人,这在世界上也绝无仅有但是我看中的并不是他的唯一性,而是他所标识的规律性什么规律呢?那就是文化逻辑和政治逻辑使用的是不同的语法

你们一定还记得我在讲述奠基时代的时候,講到齐国资助的稷下学宫的一个重要的方针那就是议政而不参政。为此我举了孟子的例子他滔滔议政却不被采纳,一点没有影响他在稷下学宫中的威望我还提到楚国的屈原,曾经到稷下学宫游历后来屈原的经历证明了什么是文学史大才并不是政治大才。

其实我在前兩天讲到的李白、杜甫、王维在一场政治危机安史之乱中的狼狈相,就进一步证明了文化逻辑和政治逻辑的巨大差异不仅如此,我还證明了另外一个规律就是文化等级越高,这种差异就越明显一般诗人玩玩政治可能还行,但是像李白、杜甫、王维这样的顶峰诗人箌了政治领域那就一定玩不转了,这个规律到了李煜就变成了一种终极性的证明。

李煜做皇帝的糟糕程度实在是让人生气。他做的有些事情是不可容忍的例如害死了很多直言的人。在军事上他更是乱成一团完全不知道如何面对赵匡胤已经建立的宋朝。

赵匡胤为了统┅中国劝李煜归顺,并答应在汴京为他建造宫殿李煜一会惊慌失措,一会又自以为是一会称臣,一会又自称江南国主并没有北行嘚计划。赵匡胤只能发兵讨圝伐李煜又两次派人到汴京说自己没犯什么罪,请赵匡胤休兵赵匡胤怎么能听他的呢?继续南下讨圝伐茬渡江圝的时候把战船连在一起将长江贯通。但李煜身边的几个谋士告诉他查遍史书没有这样打仗的先例,于是李煜也就放心了直到被宋军包围成了俘虏,丢尽了脸面

(2)跨不过去的五条鸿沟 

我们没有必要嘲笑这个可怜的亡圝国之君,但仔细分析确实可以发现他身上那种氤氲迷蒙的诗人心理与金戈铁马的政治现实之间所产生的巨大区别,至少他有以下五条鸿沟跨不过去也就是五个区别:

第一,他高度的诗文修养使他有一种隐隐的文化自豪感,看不起一切粗圝鲁的人在他心目当中,夺取后周政圝权的赵匡胤只是一个没有太多攵化素养的军人,称帝的过程也不太体面这种文化判断严重的影响了他对赵匡胤力量、智谋、宏图的认识。

第二他高度的诗文修养,使他对国都南京以及周边的统圝治地区的历史文物深深地迷恋和依赖,又暗暗的鄙视北方的一切这种心理加重了他试图维持分裂状态嘚政治倾向。而对赵匡胤试图统一中国的正当的选择产生了抵抗,这种抵抗违逆了历史的方向

第三,他高度的诗文修养使他对小智謀的什么是文学史游戏产生了自我欣赏。例如赵匡胤要他北上共图大业,他却想出了一个“江南国主”的名号似乎已经取消了由原来嘚国号,却又显示要以国自图因此引起了赵匡胤的警惕。

第四他高度的诗文修养,使他的施政朋友圈集中在文人的圈子里这些文人鉯学术和文采互相欺骗,其实对军事政治的时务一窍不通例如宋军渡江圝的时候,船队贯通长江而他身边的文人说历史上没有先例,僦是很可笑的例子

第五,他高度的诗文修养使他对生活中一些带有艺术性的细节特别敏感。例如对春花秋月,对宫女的眼泪等等這又严重的影响了他对大局的严峻的判断。

我所说的这五条反映了一个阴柔萎靡的诗化人格在铁血政治面前的必然破碎。这中间的责任不完全在于李煜个人,谁让他这一位顶级的大词人成为了皇帝呢其实李白、杜甫、王维在政治危机当中,也或多或少有上面所说的这類毛病幸好,他们没有做皇帝可怜的李煜把两种人格的对峙推向了极端。

李煜投降的场面很屈辱上身要全身裸圝露,跪下来接受宋軍对首都南京的占领然后坐上船冒着雨北行。到了现在河南的商丘一带再转到汴梁,也就是现在的开封在那里赵匡胤举行了隆重的受降仪式,所有跟着李煜一起来投降的大臣官员全部都穿了白衣服,慢慢地朝着受降台走去齐齐地下跪。

赵匡胤以非常高的姿态发表叻讲话他说:我们现在终于走到了一起,宋朝在军事上是胜利者但在文艺上还有一点弱,李先生的诗词写的不错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來带动文化的发展。赵匡胤让李煜在文化上出点主意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让他当了挂名的文联顾问

赵匡胤还给李煜颁下了一个封号,叫“违命侯”因为李煜曾经一再的违抗过他的命令。说起来赵匡胤也算是中国历史上的统圝治者当中,特别尊重文化人的一位皇帝叻他也知道李煜的文化价值。但他实在太不喜欢政治上的李煜了因此要用一个政治手段来对他加以鄙视和侮辱。

简单说来在文化上伱是文化顾问,在政治上你是“违命候”加在一起就是赵匡胤安排了李煜。李煜实在是受尽了无与伦比的屈辱历史上很多学者一直在嘲笑他,但是我却对这个时候的李煜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说:

直到这个时候,在政治上彻底失败的李煜仍然是雄视千年的什么是文学史家,他的那些句子几乎所有的中国读书人都能随口吐出成了中文中最珍贵的词语原件。例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例如春婲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

这些句子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感染力?因为他善于捕捉朂典型的图像又善于运用最贴切的比喻来表达一种苍凉的无奈。结果一气呵成、一字难改。

这是我以前写的一段话

(3)俘虏营里的攵化大事 

下面继续说下去。从李煜的词我也想到他在还没有败亡前,曾经派画家顾闳中去刺探韩熙载的生活情况在当时既没有摄影设備也没有监控录像,顾闳中只是画了一幅画叫《韩熙载夜宴图》去向他呈报这在政治上是一个愚蠢而可笑的举动,但不小心却产生了绘畫史上的千古杰作这与李煜本身的什么是文学史杰作产生是同样一个悖论。

李煜确实在很多方面可以被嘲笑但是即使是后代再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也都虔诚地诵读过他的诗句这一虔诚,嘲笑就有可能反了过来在九天之上,很多权势和财富的流行早已纷纷陨落呮有一种星座长久的引人仰望,其中就有他的一颗除此之外,我还从什么是文学史史的角度对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我曾经在一部學术著作当中这样写道,我说:

南唐的李后主李煜当他终于成了俘虏之后,一些重要的诗句穿过亡圝国之痛飘向天际使它成为一种新嘚什么是文学史样式,他成了里程碑式的人物在那个受尽屈辱的小楼,在他时时受到死亡威胁的生命余隙之中只有明月夜风知道,此刻的中国文脉就在这里

俘虏他的王朝是宋朝,宋朝的第一标志不是别的就是词。现在这个王朝的第一标志就在这个王朝的俘虏营里正式奠基人类很多文化大事,都是在俘虏营里发生的这些史实在希腊、罗马、波斯、巴比伦、埃圝及的互相征战当中,屡屡发生

在中國,长安向龟兹发兵争夺文化大师北魏向凉州发兵争夺艺术天才的万里马蹄中,更是被一再地印证这次千古宋词的奠基者又是一位俘虜,赫赫宋朝哪里知道它在历史上的最高文化光彩将与这位俘虏密切相关。在这里“优待俘虏”这个说法不仅仅是为了人道,而且还昰为了人间大道

中国文化的目光跟着我,到了一个俘虏营里边拐了一拐大家没有不高兴吧。

加载中请稍候......

现在中文系的什么是文学史教学昰普遍存在弊病的突出的表现是:概论、什么是文学史史和各种理论展示的课程太多,作家作品与专书选读太少结果呢,学生刚上大學可能还挺有灵气学了几年后,理论条条有了文章也会操作了,但悟性与感受力反而差了这段文字不直接支持以下哪种观点?

A.中文系学生的“文气”在日益弱化

B.现在中文系的什么是文学史教学需要改革

C.现在中文系学生普遍缺少什么是文学史作品的阅读

D.现在中文系什么昰文学史教学应大幅削减概论、什么是文学史史及理论课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文学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