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舱容计算的压载水时电脑显示屏显示压载水舱没有显示,而出现#49是什么故障

      2004年2月9日至13日关于船舶舱容计算壓载水管理的外交大会在伦敦国际海事组织(IMO)总部成功召开,大会最终通过了《国际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簡称《压载水管理公约》或《BWM公约》)

随着2016年秋天芬兰的加入,《国际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签约国家的船运總吨位终于跨过了全世界船运总吨位35%的门槛《压载水管理公约》花了近20年的时间才达到今天的成就。作为一个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免受入侵水生物种破坏的重要举措《压载水管理公约》将于2017年9月8日正式生效。  

所有公约涉及的船只包括绝大多数使用压载水通行国际水域的船只,都必须随船携带受认可的压载水管理计划(BWMP)以及国际压载水管理证书这份证书代表着该艘船只至少达到了《压载水管理公约》實施第一阶段的D-1标准要求。如果某艘船只的船旗国尚未签署《压载水管理公约》那么为了应对该船在境外港口需要出示上述证件的情况,该船的船旗国应首先发布一份承诺声明(Soc)并由该国船只随船携带除此之外,所有船只使用压载水的行为都必须记录在压载水管理记錄簿 上随着公约生效日期的日益临近,支持公约的行为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尽早提交审核压载水管理计划将会是一个明智的做法。船东們和船舶舱容计算管理公司应该首先从确认公约涉及并且缺乏相应文件的船只开始行动如有需要,他们应该适时地在2017年9月8日前开始开展船只压载水管理的初步检验其中,初次的压载水管理检验可与其他检验协同完成

      所谓的D-1标准代表着施行《压载水管理公约》的第一个過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所有不配备符合要求的压载水处理系统的船只都需要在公约规定距离外的深海,使用批准的几种方法之一交换船只的压载水

      随着航运贸易的发展,由于船载压载水引起的海洋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入侵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外来水生物的生物侵害已达到了十分危险的水平,对环境、人体健康、财产和资源造成严重损害

      附则《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规则》分A部汾(总则),B部分(船舶舱容计算的管理和控制要求)C部分(某些区域的特殊要求),D部分(压载水管理标准)E部分(压载水管理的检验和发证要求)五部汾共24条。

压载水公约背景、生效条件及现状

      为防止外来水生物随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传播2004年2月13日在IMO总部通过了《2004年国际船舶舱容计算压載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公约规定的生效条件为世界商船总吨位不少于35%的至少30个国家批准12月后生效

      截至2015年01月06日,共有43个国家加入了公约占世界商船总吨位32.54%,离满足生效条件越来越近为了便于当事国加入并实施公约,IMO先后通过了15个技术导则包括于2014年10月由海上环境保护委员第67届会议通过的《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公约下港口国监督导则》。

      截至2014年10月共有51种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管理系统(BWMS)获得型式认可50种获得IMO的基本批准,36种获得IMO的最终批准中国有11种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管理系统获得型式认可或产品认可。

      3、启動对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管理系统型式认可导则(G8)的审议;

      4、同意在公约生效后的3年经验积累阶段 PSC 检查时的对船舶舱容计算实施违法處罚不能以取样分析结果作为依据;

      5、经修订的G8导则实施之前,对已安装按现行G8 导则进行型式认可的BWMS 的船舶舱容计算所有人不作处罚

表1 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排放性能标准(D2标准)

      公约附则B-3要求,国际航行船舶舱容计算对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及沉积物进行管理常用方式是壓载水置换或处置。在附则D中给出了压载水置换标准D-1及压载水性能标准D-2。

      D1要求达到体积置换率的95%或用溢流法置换3倍舱容的水量。同时規定进行压载水置换的地点应距最近陆地至少200海里水深至少200米,如无法满足则须在距最近陆地50海里水深200米的地方进行压载水置换。D2要求如表1所示

      注:首次换证检验系指MARPOL公约附则I的换证检验。D2标准实施日期之前船舶舱容计算应满足D1标准

交船周年日系指与IOPP证书中“交船ㄖ期”对应的每一年的月份和日期。

满足公约要求给航运公司带来的实际影响

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管理公约的背后与其说是人类保护生存环境不如说是追逐经济利益。公约可否生效及生效进程的快慢落实到实处,取决于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管理系统研发单位和制造厂商與船舶舱容计算所有人(航运公司)的利益妥协公约生效的实际进程,关键取决于技术(产品)拥有国(卖方)和产品使用国即船队擁有国(买方)之间的博弈。如果一国兼具买卖双方性质该国是否加入公约,则取决于两方力量较量和政府的态度对没有任何船队的島国和内陆国,它们仅是保护海洋环境的受益者当然会加入公约。这正是加入公约国家数早已超过30而船舶舱容计算总吨位尚未满足生效條件的原因所在

      履行公约要求给航运公司(包括船舶舱容计算所有人、船舶舱容计算经营人、船舶舱容计算管理人和光船承租人)带来嘚巨大影响。

      为了满足D1需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置换,就现有营运船舶舱容计算操作而言对某些航线难以满足置换区域(距岸200海里和200米沝深)的要求,同时置换操作应进行安全评估评估事项和标准包括并不限于如下各项:

     (2)总纵强度校核,静水剪力与弯矩不超过装载掱册中规定的许用值

      根据可视范围要求,从驾驶位置所见的海面视域自船艏前方不应有两个船身以上的长度或500 米(取其小者)遮挡。

      對装载手册有明确要求最小艏吃水的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交换过程中的艏吃水不得小于装载手册规定值。

      进行置换操作过程中有时难鉯完全满足船舶舱容计算的全部衡准值要求,并可能将船舶舱容计算置于潜在的危险与安全隐患之中除此之外,置换操作无疑会增加船舶舱容计算的人力资源和能源消耗同时,船舶舱容计算压载舱可能处于欠压或超压状态

      为了满足D2,船舶舱容计算必须安装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管理系统现有船舶舱容计算改装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下困难:

     (1) 安装时间受限。现有船舶舱容计算只能在距离满足要求时限的最近30個月的坞修中进行;

     (2) 空间及管路布置的限制现有船舶舱容计算建造时并没有考虑到预留空间,部分化学品船LPG,LNG难以改装;

     (7) 使用活性物質的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管理系统应涉及防曝、人员保护等;

     (8) 船东面临改装成本包括新装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管理系统成本在内的巨大壓力。

对航运公司的建议和提醒

      对公约生效后建造(安放龙骨在2016年后)的新船建议考虑安装BWMS。对BWMS选型请参考船舶舱容计算入级船级社的楿关指导文件

      根据船型、压载舱仓容、船舶舱容计算结构和管系布置特点、服务年限,换证周期及现有规则进展等综合考虑决定是否改裝BWMS

鉴于对依据G8进行型式认可和压载水排放性能标准D2存在十分激烈的法律和技术争议,考虑到正在开展对G8进行审议同时考虑到一旦公约苼效可以立即通过修正案的方式对公约及附则进行修正以及将来开展PSC检查中对船舶舱容计算管理不符合的处罚实施的不确定性,当签订BWMS购買合同时可否加入质量保证条款要求卖方提供质量保证并预先支付押金,即要求产品供应方在产品取得型式认可证书的情况下做出质量保证,一旦将来在PSC检查中因产品质量不合格(不是因操作不当)而造成买方(船东)损失该损失由供货方承担或通过购买第三方保险進行。

      选型按照技术可行安全环保,经济耐用的原则进行实际操作建议考虑下列因素:

      船舶舱容计算安装BWMS后,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管悝计划应做相应修改并重新审批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管理计划修改时,应特别注意BWMS的操作限制及人员安全事项

有些航运公司或船舶舱嫆计算购买BWMS后贴牌使用,而相应的技术手册或产品说明不作相应变更这势必造成产品名称、制造商与型式认可证书及技术说明书不符,洇此可能导致PSC检查中造成船舶舱容计算滞留的明显依据

      (1)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管理按照经主管机关或其授权组织批准的船舶舱容计算壓载水管理计划进行,各项操作应记录在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管理记录薄上

      (3)关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单边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管理措施。部分船级社提供了相应指导相关文件可做参考。

      (4)生物污垢管理计划美国联邦法案要求进入美国水域的船舶舱容计算配备生物汙垢管理计划。该计划可以合并到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管理计划或单独成册。如果合并到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管理计划则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管理计划需重新审批。如果单独成册则无须批准。

压载水公约实施要求及未来工作重点 

      2017年9月8日《2004年国际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囷沉积物控制及管理公约》(简称压载水公约)正式生效。下一步船东将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选型与安装压载水处理系统,在什么时机安裝最为合适;船配企业则是如何让自己的压载水管理系统更优化为船东提供更好的服务等。当前虽然压载水公约已经生效,但仍有不尐值得业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尽管公约已经生效,由于制定过程中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存在诸多问题(客观来说这些问题大都是因为茬制定时技术条件不成熟、考虑不周全、过于匆忙造成的),实际经验也不足因此IMO近期陆续出台了系列文件和安排,以便在近期和远期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IMO决定EBP分为三个阶段(自公约生效日起约5年时间):数据收集(各方均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和公约修订。在此期间PSC检查将遵循“先行者不处罚原则”(先行者系指已安装BWMS的船东)但船舶舱容计算必须满足公约相关要求(尽管其排放可能不满足D-2标准)。

      甴于EBP将最终决定如何对公约及配套导则进行进一步修订因此如何开展船舶舱容计算排放标准符合性验证试验、获得并收集到相关数据、對取样分析方法开展研究(包括PSC检查、BWM认可时采用的取样分析方法,以及二者如何统一)、识别BWMS认可规则中的技术问题、如何完善应急措施将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尽管新G8或BWMS认可规则比老G8要求更严格、完善,提高了BWMS的可靠性但由于其设定的标准并不能完全覆盖船舶舱容计算实际运行的环境条件(如总悬浮颗粒、温度范围等),且目前获得的经验、数据较少业界对认可时的取样分析方法还存在争议,因此對BWMS认可规则作进一步修订将作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之一

      此外,IMO发布的认可导则与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的认可标准之间还存在差异如何消除这些差异也需要纳入考虑。

      IMO制定了BWM下应急措施指南(BWM.2/Circ.62)以帮助港口国和船舶舱容计算之间实行合理可行的解决措施。当船舶舱容计算压载水的排放不符合D-1或D-2标准时(实际中很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可根据该指南进行操作,同时船东应了解港口国的政策并提前与其协商解决方案将其纳入相关程序或BWMP。对该指南的修订也是IMO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根据IMO通过的“2017年压载水公约A-4条下风险评估导则(G7)”(MEPC.289(71)),對于短途国际航行的船舶舱容计算允许各国通过SRA风险评估方法对航行该区域的船舶舱容计算免除D-1或D-2标准,东南亚等国际短距离航线船舶艙容计算可考虑按此问询所涉及的主管机关是否以及如何按此实施

      对中日韩等航线船舶舱容计算(具备压载水置换能力),当航行海域達不到公约对置换区的要求时(距岸距离和水深要求)可根据相关主管机关的要求、考虑依据IMO最新的压载水置换统一解释(BWM.2/Circ.63)进行操作,此时船舶舱容计算无需将压载水排至压载水接收设施也无需符合D-2标准,且具体的操作不应使船舶舱容计算偏离航线或造成不当延误

格式:PDF ? 页数:4页 ? 上传日期: 21:39:08 ? 浏览次数:28 ? ? 48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第一节水尺计重的基本原理

A、船型尺度(设计尺度):设计制造船舶舱容计算用的尺度多用于理论计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船舶舱容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