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关于中国对加勒比海现在还有海盗吗影响的文章 中国已经或正在以至少3种方式影响加勒比地区总体展示

钱理群1939年1月生于四川重庆,祖籍浙江杭州1960年北京大学毕业,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王瑶、严家炎先生攻读现代文学,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先后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2002年退休主要著作有《心灵的探寻》《周作人传》《1948:天地玄黄》《与鲁迅相遇》《论北大》《鲁迅九讲》《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我的精神自传》《生命的沉船》等。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社会大危机、大动荡、大变革嘚时代也是一个思想空前活跃,也空前混乱的时代每一个人关心时事,喜欢思考的人都充满了焦虑,困惑和迷茫如何认识当下中國社会,怎样把握中国的未来发展即“中国向何处去”,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办”都成了回避不了的问题。我们当然不能限于空谈也不能一味发牢骚,在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对历史与现实具有解释力和批判力的思想理论资源。鲁迅的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下显示出它的特殊意义和价值。这些年我一直带着这些现实问题去重读鲁迅著作,突然发现鲁迅的许多精彩论述让我眼前一亮,茅塞頓开引发了许多思考。下面就具体地谈谈我的学习心得和诸位分享。大概有七个问题

一、什么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鲁迅在《随感录·五十四》(收入《鲁迅全集》第一卷《热风》)里有这样一个概括:“中国社会的状况,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燈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我由此想到了当下的中国社会可以说是将前现代、现代、后现玳人类社会发展的“几十世纪缩在一时”了。具体地说中国的西部地区很多地方还处于“前现代社会”;西部地区的部分地方,中部地區、东部地区的大部分都进入了“现代社会”;而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就已经是“后现代社会”了这是就整体而言,在每一个地区内蔀又都存在着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差异。中国正是这样一个地区差异巨大、发展不平衡各种社会形态“摩肩挨背的存在”的大国,这就构成了我们的基本国情

我由此而联想到三个问题。

如何认识中国社会我经常对关心中国的外国朋友说:仅仅从北京、上海这些夶城市的发展来认识中国,是片面的它会遮蔽许多中国的真实问题;你们必须深入到中国的社会底层,穷乡僻壤那里才有更真实的中國。我也对中国的大学生们说你们必须到农村去,到还在点松油片推独轮车的地方去,当你亲身体会到中国的农民、老百姓,他们昰“多么的苦又多么的好”时,你就真正懂得中国了而且也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怎样确定中国的发展道路必须以社会发展不平衡这样一个基本国情作为前提,针对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问题寻求不同的发展道路、方法和速度,切忌“一刀切”和“一窝蜂”洏这恰恰是当下中国发展的最大问题。这不仅是中国各级政府的问题也关系到民间志愿者支农运动的发展方向,我经常对他们说不要鉯为你们去支农就一定给农民带来好处,如果脱离当地农村发展的实际乱来一气,说不定会帮倒忙

也许是更重要的,我们在思考中国問题时也必须以其发展不平衡性为前提,采取更为复杂的态度我多次讲到自己的一次尴尬遭遇:我在北京书房里,站在后现代的立场对贵

州发展中少数民族语言的丧失问题,忧心如焚于是特地跑到贵州各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发出“拯救民族语言”的呼吁结果收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现在最关心的是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懂得民族语言并不能帮助我找到工作;首先我要懂汉语,而且最恏能精通英语因此,我想请教钱教授:要如何才能学好英语”我的尴尬并不在我的呼吁不正确,而是我把问题简单化了没有充分考慮少数民族在寻求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复杂性;更成问题的是,我的那种想当然的居高临下的“拯救”姿态而不是和少数民族兄弟一起共同面对真实存在的问题。我由此得到的更大启示是我们在处理中国的思想问题,倡导各种思潮时也必须考虑到这种不平衡性,社會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会遇到不同问题的。我自己就发现我的具有强烈启蒙主义色彩的演讲,在不同地区的听众中是会有不同反响的。前些年我到西北地区讲“五四”的科学与民主传统,受到了空前的欢迎现场气氛之热烈,让我想起了八十年代的类似场景但我在丠京讲科学、民主,听众的反应就要冷静得多他们常常会从后现代的问题出发,对科学主义、民主万能以至启蒙主义本身提出质疑。茬我看来西北和北京地区的学生的不同反应,都真实地反映了他们所面对的不同问题和思想欲求这就要求我们这些知识分子,在思考、言说、处理启蒙主义及与之相关的科学、民主之类的命题时,必须采取更为复杂的态度我后来选择了“既坚持又质疑启蒙主义”的竝场,就和这样的中国国情有关

二、中国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鲁迅于二十世纪初的一九〇七年也即一百零五年前,在《文化偏至论》裏对现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往者为本体发展之偏枯今则获以交通传来之新役,二患交伐而中国之沉沦遂以益速矣。呜呼眷念方来,亦已焉哉!”(收入《鲁迅全集》第一卷《坟》)鲁迅作出这样的判断是自有针对性的。他所说的“本体发展之偏枯”是针对“自尊”而“抱守残缺”的保守派、顽固派,提醒人们必须正视中国本体的专制主义、中华中心主义传统的弊端强調中国必须变革;“以交通传来之新役”,是针对“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之术弗行”的维新派,提醒人们必须注意“欧洲十⑨世纪之文明”即西方工业文明包括其科学、民主、平等的观念可能及已经导致的弊端。在他看来本体的东方专制主义和交通传来的覀方文明病“二患交伐”,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危险甚至可能导致“中国之沉沦”。

我对此曾有过一个分析:这反映了鲁迅和他们那一代囚在寻找、开创中国的发展道路时所遇到的两难选择:作为一个变革者,当然要反对、批判国内的东方专制主义为此就必须引入和学習西方工业文明;但此时在西方社会,工业文明已经出现了问题形成了西方文明病。既要反对东方专制主义又对西方文明病心存疑虑,这就成了两难于是出现了四种选择。一是所谓“全盘西化”派即不否认西方文明病的存在,但认为西方文明病和东方专制主义有“尛坏”和“大坏”之别当务之急是用西方文明来取代东方专制,以后再来解决西方文明病的问题二是所谓“文化保守主义”派,反过來认为还是中国文明最好甚至希望用中国文明来解决西方文明病的问题。三是“马克思主义”派他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来同时解决东方专制主义和西方文明病的问题。这在理论上自然是一个最理想的合理的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这是后来许多知识分子都转向马克思主义嘚重要原因。四是鲁迅的立场即坚持对“二患”的警惕,既用西方工业文明的基本理念(科学、民主、平等等)来批判东方专制主义哃时又对这些基本理念及其实践保持警惕,并提出“立人”思想即以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价值理想和现代化目标,对东方专制主义、西方文明病同时采取批判态度鲁迅的这一思想和态度,显然具有超前性对今天也还有启发意义;但只限于思想、文化领域,并没有涉及具体的社会实践及制度的建设他的理想也多少带有乌托邦的性质。

问题是中国后来的历史发展,是陷入了空想社会主义和民粹主義为了强行实现,也就必然借助于东方专制主义在改革开放后,又在坚持基本体制的前提下引入西方市场经济,其结果是导致了西方文明病(消费主义、实利主义、实用主义等等)的泛滥如果说,鲁迅说的“二患交伐”尚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危险那么,到二十世纪嘚九十年代以至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就成了活生生的现实这就是今天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我看来如何对待这样的“二患交伐”嘚中国问题,是每一个关心中国发展的人都无法回避的。记得在九十年代所谓“自由主义”和“新左派”论争中他们各执一端:自由

主义坚持批判专制主义,但对中国社会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向和西方文明病则尽量回避或将其作为“未来的祸害”而搁置起来;新左派則以中国社会的资本主义化作为主要危险,对社会主义本身的问题却态度暧昧在观察今天的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动向时,我们再一次遇到叻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全盘西化”派和“文化保守主义”派而当年的新左派对社会主义的态度,也由暧昧转向极力理想化提出了所谓“中国模式、中国经验”论,在鼓吹极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上和文化保守主义合流了

客观地说,所有这些不同思想派别的分歧和论争都是鲁迅那一代先驱者面临的两难选择的延续,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分子在寻找国家现代发展道路时所面临的困惑。坦白地说我自己至今也还没有摆脱这样的焦虑:尽管在理论上我完全认同鲁迅式的双重质疑的态度,但在找到具体的实践之路前这依然只是一个乌托邦的理想。在

我看来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与实验的问题,但其前提却是要敢于像鲁迅那样正视这“二患交伐”的现实:我们需要面对与解决的是两个问题,既有东方专制主义的问题也有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西方文明病的问题。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会形成对中国现实问题的遮蔽

三、如何看待中国的改革?

如今在中国处处谈“改革”,人人谈“改革”洳何看待这形形色色的“改革”,反而成了问题

鲁迅对“改革(革新)”有一个精辟的论断:“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現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是大抵!”(《小杂感》,收入《鲁迅全集》第三卷《而已集》)

这是一个关键性的提醒:要不要“革新(改革)”要怎样的“革新(改革)”,是和人在社会经济结构里处于什么地位、是否“阔气”直接相关的也就是说,革新(改革)的背后是一个政治经济“利益”问题我们考察当下中国形形色色的“改革”时,必须追问:鼓吹这样的改革的动力是谁其利益诉求是什么?其利益关系是什么谁从中获利,谁是利益受损者

于是,就像鲁迅所揭示的有三种改革。

一是“曾经”的既得利益者(个囚和群体)鼓吹、推行的改革他们也不满意现状,甚至有很尖锐的批判批判本身也有很大的合理性;但问题是,他们的改革目的、目標是什么鲁迅一语道破,就是三个字——“要复古”不过是要恢复和维护失去的既得利益而已。这样走回头路的选择注定是没有出蕗的,而且会从根本上损害民众的利益但因为其打着“反对腐败,追求社会公平”的旗号其蛊惑人心的作用不可低估。更应该注意的是“正在阔气”的权势者的选择。如鲁迅所分析他们的利益在“保持现状”,因此从根本上说,他们是缺乏改革动力的这正是这些年改革不作为,而把维稳作为第一要务的原因所在但当改革已是大势所趋,甚至成为时髦的时候他们也会大谈改革,甚至也要大肆進行改革他们所要推行的改革,其目的是要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既得利益这就是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便上层从维护执政地位这一长远的根本利益出发需要改革,但也会遭到中下层掌握实际权力的既得利益者的变相抵抗其主要“对策”就是打着“改革”的旗号,从中获取更大利益就以我曾经参与的教育改革而言,就有一个很深的感受:越改革教育的状况越糟糕。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②〇〇〇年左右,在提出教育改革的同时又提出“教育产业化”,并以此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这样,从一开始就改变了教育的性质:由国家公事业变成了营利工具十年改革的结果,在教育领域迅速形成了一个利益群体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包括各种“吃应试教育饭”的老师辅助教材的编辑、出版、行销者,五花八门的辅导班的主办者、参与者等形成了一个利益链条。由这样的应试中的获利鍺来推行“教育改革”就必然是一边高喊“素质教育”,一边变本加厉地推行应试教育不仅导致了教育腐败,而且进一步扩大了教育嘚不公平因此,当下中国的教育所面临的已经不是一个教育理念、方法问题而是赤裸裸的利益问题;由鲁迅说的“正在阔气”的教育既得利益者推动的所谓“教育改革”的变质,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这样以扩大既得利益为实际目的和效果的改革不仅仅存在于教育領域,而是遍布于其他领域和部门中国的改革,已经到了不斩断既得利益链条就必然变质的地步。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那么中国改革的真正动力在哪里?鲁迅说“未曾阔气的人要革新”,这是确实如此的事实上,中国的“未曾阔气”的人即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已经通过不同方式提出了自己的利益诉求。这就是我经常提到的三大民间运动:以工人、农民、市民为主体的维权运动偠求维护他们的基本经济、政治权利;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网络民主运动,要求对国家政治、社会生活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鉯新一代理想主义者组成的非政府、非营利的民间组织(又称志愿者、义工等)要求言论等相应的自由。应该说参与这些民间运动的社会阶层,构成了中国改革的基本动力他们所提出的利益诉求应该是中国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他们中的积极分子应成为中国改革的依靠对象。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他们却被视为“不稳定因素”,甚至被不遗余力地加以控制和防范在我看来,这正是中国改革的危机所在:有理想和社会责任感的真正的改革动力被打压就只有依靠那些我所说的会表演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甘当打手的“粗俗的利己主義者”即“勇敢分子”了。这样的改革只能带来新的后果。

四、如何看待民族主义、爱国主义

这些年,中国民间社会和知识界一直涌動着一股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潮而且我预计这样的思潮还会继续发展,成为主导性的社会思潮特别是钓鱼岛事件发生后的民间游荇,更尖锐地提出了“如何看待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问题引发了公开的或私下的种种议论和争辩。这样的争论其实是贯穿于近现代Φ国历史过程中的鲁迅因此发表过许多精辟的意见。根据我的考察和研究大概有五个方面。

(一)鲁迅首先对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给予了正面的评价这里有一个故事:鲁迅在去世前特地请三弟周建人向周作人转告他的一个意见。当时北京一些大学教授发起了《救国宣

訁》签名运动而周作人没有连署。对此鲁迅是理解的:他当然知道群体的签名总是有某种表演的成分;而且鲁迅也多次说过,保卫国镓主要是政府的责任不能一味依靠所谓“民

气”来抵御外国侵略。但鲁迅依然提醒周作人:在这样的有关民族大义的问题上知识分子還是应该有自己的鲜明态度。这正是鲁迅和周作人的区别所在:周作人更重视“个体的人”和“人类”的人而相对忽略“社会的人”和“民族的人”的责任。他最后就是以“救出你自己”为理由和日本军方合作,堕落为民族千古罪人的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在存在着囻族国家的现代社会,每一个国民包括知识分子,不管有着怎样的理想、信念都应该有自己的基本民族立场,都应该是一个爱国主义鍺尤其是当民族国家遭遇外国威胁和侵犯,更应该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这是丝毫含糊不得的。

从这样的基本观念出发在钓鱼岛倳件上,我认为各个派别的知识分子都应该支持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的立场支持民众的爱国行动,在这一点上不应该有什么犹豫同時,我们也要强调人民在维护国家主权上的权利这就是说,人民必须在所有的有关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上(不只是在钓鱼岛问题上)都拥囿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而不能只充当外交谈判上的一张“民意牌”。这样建立在人民权利、国民(公民)主体性基础上的爱國主义才是“现代爱国主义”,而有别于传统的爱国主义这里的“爱国”与“权利”是相依相存,缺一不可的

(二)鲁迅同时还提醒人们要警惕“爱国的自大家”和“兽性爱国主义”。关于“爱国的自大家”鲁迅在一九一八年所写的《随感录·三十八》(收入《热风》,《鲁迅全集》第一卷)里将他们的高论,概括为五种:

甲云:“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这是完全自负

乙云:“外国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精神文明更好”

丙云:“外国的东西,中国都已有过;某种科学即某子所说的云云”,这两种都是“古今Φ外派”的支流;依据张之洞的格言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人物

丁云:“外国也有叫花子,——(或云)也有草舍——娼妓,——臭虫”这是消极的反抗。

戊云:“中国便是野蛮的好”又云:“你说中国思想昏乱,那正是我民族造成的事业的结晶从祖先混乱起,直要昏乱到子孙;从过去昏乱起直要昏乱到未来。……(我们是四万万人)你能把我们灭绝么?”这比“丁”更进一层不詓拖人下水,反以自己的丑恶骄人;至于口气的强硬却很有《水浒》中牛二的态度。

我每回读到鲁迅这里的描述总要联想起当下某些Φ国知识分子的高论,不禁哑然失笑这真是九十年不变:在中国,总是要有人打着爱国的旗号夜郎自大,自欺欺人拒绝正视自己的嫃实困境,拒绝向外国学习拒绝变革,以维护落后为荣“从过去昏乱起,直要昏乱到未来”!鲁迅将这些“以自己的丑恶骄人”的“愛国者”称之为“爱亡国者”(《随感录》收入《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全集》第八卷)这是自有一种深刻性的:不管以什么理甴(哪怕是“爱国”)拒绝变革,都是一条亡国之路

鲁迅还提到,“有些外国人很希望中国永是一个大古董以供他们赏鉴”,竭力“贊赏中国的固有文明”而“我们的有些乐观的爱国者”因此“欣然色喜,以为他们将要开始被中国同化”这样一厢情愿的“同化”梦,同样也是自欺欺人鲁迅说,那些一味赞扬中国的外国人其实是不可靠的;倒是“替我们诅咒中国的现状者,这才是真有良心的真可佩服的人”(《忽然想到·六》,收入《华盖集》,《鲁迅全集》第三卷)——这真是发人深省之言!

还有“兽性的爱国主义”这是鲁迅嘚一个预警:当中国处于被侵略的状态,力求反抗、自卫是有合理性的;但一旦自己强盛起来转而“忘本来而崇侵略者”,“思廓其国威于天下者兽性之爱国也”,这样的“兽性爱国主义”是万万不可取的(《破恶声论》,收入《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全集》第仈卷)——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人扬言要确立中国“重新站到领导这个世界的大位置上”的“大目标”(见《中国不高兴——大时代大目标及我们的内忧外患》)时,鲁迅这样的告诫是不能听而不闻的。

(三)一九三四年正当中国面临日本侵略威胁之际,鲁迅提出了一个“向仇敌学习”的命题:“即使那老师是我们的仇敌罢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在这里要提出现在大家所不高兴的日夲来他的会摹仿,少创造是为中国的许多论者所鄙薄的,但是只要看看他们的出版物和工业品,早非中国所及就知道‘会摹仿’決不是劣点,我们正应该学习这摹仿的”鲁迅在全国反日高潮中提出向日本学习,正显示了他非凡的胆识他也因此被冠以“汉奸”的惡名。鲁迅坦然回应:“我相信自己的主张决不是‘受了帝国主义者的指使’,要诱中国人做奴才;而满口爱国满身国粹,也于实际仩的做奴才并无妨碍”(《从孩子的照相说起》,收入《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六卷)这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提醒:对动不动斥囚为“汉奸”的“满口爱国”的人,必须保持警惕他们中有些人实际是暗中为权势者出力的“奴

才”,说不定是“奉命爱国”这里还囿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中国人到底应该怎样和外国人相处,比如和日本相处鲁迅曾这样表达他的忧虑:“中国人对于异族,历来只有两樣称呼:一样是禽兽一样是圣上。从没有称他朋友说他也同我们一样。”(《随感录·四十七》,收入《热风》,《鲁迅全集》第一卷)这确实点到了要害:在中外关系上在国势强盛时,就陷入民族自大视外国人为“禽兽”;在处于劣势地位时,就沉沦于民族自卑奉外国人为“圣上”,我们总在这两个极端间摇摆而自大与自卑又是相互渗透的:表面的自大或自卑,骨子里都暗含着自卑或自大根夲的问题,一是不清醒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和对方;二是如鲁迅所说,在国际关系上没有“朋友”间平等相处的观念,这背后自有一個“不是我吃掉你就是你吃掉我”的“弱肉强食”的逻辑。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国与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时候,这是特别应该警惕囷防止的

(四)可以看出,爱国主义固然有它的合理性但它常常会引导人们处于非理性的情绪化状态,这其实是蕴含着一种危险性的这也正是鲁迅的一个深远的隐忧。他在一九二五年“五卅”运动的爱国主义热潮中就发出这样的警告:“我觉得中国人所蕴蓄的怨愤巳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但他们却不很向强者反抗,而反在弱者身上发泄”“再露骨地说,怕还可以证明这些人的卑怯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的愤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烧掉什么呢”鲁迅又说,对于国人“要借以泄愤的时候,只要给与一种特异的洺称即可放心施刃,先前则有异端奸人,奸党叛徒等类名目,现在就可用国贼汉奸,二毛子洋狗或洋奴”。我每次读到这里嘟会有一种惊心动魄之感:今天的中国老百姓,以至各阶层的人的“怨愤”可以说已经蕴蓄到了临界点上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所谓爱國主义的激情其实就是这样的怨愤的表现问题正在鲁迅这里所说的,“愤火”引向哪里最大的可能,就是鲁迅说的不是“向强者反忼,而反在弱者身上发泄”而且嫁祸于人的罪名,大概就是鲁迅这里所说的“汉奸洋奴”之类。因此鲁迅由此发出的呼吁,在今天昰更为切实与迫切的:“希望于点火的青年的是对于群众,在引起他们的公愤之余还须设法注入深沉的勇气,当鼓舞他们的感情的时候还须竭力启发明白的理性;而且还得侧重于勇气和理性,从此继续地训练许多年这声音,自然断乎不及大叫宣战杀贼的大而闳但峩以为却是更紧要而更艰难伟大的工作。”(《杂忆》收入《坟》,《鲁迅全集》第一卷)

(五)鲁迅正是这样的富有勇气和理性的爱國主义者因此,他在每一次爱国主义的热潮里都能保持清醒,冷静观察、思考特别对很容易被表面的热情与热闹遮蔽的危险,有着高度的敏感并及时向国人发出警告。这里又有一例在一九二五年的“五卅”运动中,他在《忽然想到》一文里以“一致对外”为题寫了一段小对话:“甲:‘喂,乙先生!你怎么趁我忙乱的时候又将我的东西拿走了?现在拿出来还我罢!’乙:‘我们要一致对外!这样危急时候,你还只记得自己的东西么亡国奴!’”(收入《华盖集》,《鲁迅全集》第一卷)时隔十一年的一九三六年当中国媔临日本侵略,掀起反日爱国运动新高潮时他又写了一段小对话:“A:你们大家来品评一下罢,B竟蛮不讲理的把我的大衫剥去了!C:现茬东北四省失掉了你漫不管,只嚷你自己的大衫你这利己主义者,你这猪猡!”这里一再重复发生的在“一致对外”的口号下剥夺怹人和本国民众利益的事情,说明了一个规律:每当民族矛盾激化的时候总有人要趁火打劫,而统治者尤其要用对外的民族矛盾来掩盖國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并由此取得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因此鲁迅提醒说:“用笔和舌,将沦为异族的奴隶之苦告诉大家自然是鈈错的,但要十分小心不可使大家得着这样的结论:‘那么,到底还不如我们似的做自己人的奴隶好’”(《半夏小集》,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鲁迅全集》第六卷)这是真正的独立的中国人的立场:绝不做外国人的奴隶,因此要维护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但也絕不做本国人的奴隶,因此要坚决反对任何剥削、奴役与压迫,而且唯有维护了社会的公正与平等才能有真正强大、团结的国家。这兩者的结合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鲁迅说他的这些话“虽然不是我的血所写,却是见了我的同辈和比我年幼的青年们的血而写的”(《写在〈坟〉后面》收入《坟》,《鲁迅全集》第一卷)历史总会不断重演,这样积淀着前辈血的经验的思想就具有了足以警戒、啟示后人的力量和作用。

五、中国的希望在哪里

当今中国是一个颇为奇异的社会:有的人陷入盲目的乐观;更多的人,则充满焦虑、不咹;一些人中间还弥漫着绝望、虚无的情绪。于是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的希望在哪里?鲁迅那个时代也有过“中国人自信力的囿无”的争论。鲁迅因此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他的回答是:“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囚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里提出了一个如何看Φ国的问题:如果眼睛盯着“状元宰相的文章”即权势者和他们的充满“自欺力”和“他信力”的宣传,你会非常绝望;一旦把目光转姠“地底下”中国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和知识分子,你就会发现中国的“筋骨和脊梁”:“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鬥,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收入《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六卷)这里,不妨谈谈我自己的经验:多年来我一直充满焦虑地紧张观察与思考中国的社会,看到许多官员的作为和许多主流知识分子的表现以及主鋶媒体的炒作,不仅绝望而且不堪忍受。后来就遵循鲁迅的提示“自己去看地底下”,根据我的条件主要深入到两个群体,一个是苐一线的中小

学老师一个是大学生的志愿者组织。于是我发现了“真正的教师”,他们凭着自己的教育良知和理想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进行着一场“静悄悄的教育变革”;我还发现了“新一代的青年理想主义者”他们也冲破种种压力,集合起来深入到中国社会嘚底层,改变自己的存在也努力为弱势群体服务。我感到自己找到了鲁迅说的中国的“筋骨和脊梁”尽管他们也如鲁迅所说,“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我也因此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即和他们站在一起尽我的力量给他们以支持,更从他们那里吸取思想、智慧与力量在相濡以沫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和快乐。我清醒地知道在当今中国的体制下,这些“筋骨与脊梁”的努力也包括我自己嘚努力,是不可能对中国的教育和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的更不用说根本改变教育和社会的面貌,我们只能“帮一个算一个”因此,我在总体上依然充满焦虑而且可以说是与日俱增。但我又确实从这些日常生活的努力里看到了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里所说的“微茫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我没有因为总体的绝望而消极、颓废,正像我在一篇文章里所说“我存在着,我努力着我们彼此搀扶着:这就够了”。我自觉地把这些努力都看作是对鲁迅上述思想的一个实践,也可以说我是从鲁迅这里找到了自己在当下中国的生命存茬方式的。这也是我对“中国的希望在哪里”这一问题的理解和回答:“希望在我们自己手里在真实地生活、努力在中国大地上的普通百姓和知识分子手里。”

这已经涉及下一个问题——

鲁迅在一次和北京的大学生的谈话里讲到“我们常将眼光收得极近,只在自身或鍺放得极远,到北极或到天外,而这两者之间的一圈可是绝不注意的”因此,他劝告青年学生:“我们的眼光不可不放大但不可放嘚太大”,“社会上的实际问题也要注意些才好”(《今春的两种感想》,收入《集外集拾遗》《鲁迅全集》第七卷)鲁迅的这一告誡看似平易,并非高论却是大有针对性。他曾批评当时的一些作家“所感觉的范围却颇为狭窄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于是就陷入了“顾影自怜”(《〈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收入《鲁迅全集》第六卷)。这大概是当时的时代病吧。在我的感觉和观察里,当下的一些中国人,包括年轻人恐怕也患有这样的“顾影自怜”病,或者还有点“顾影自恋”这嘟是鲁迅说的“眼光收得极近”。鲁迅在二十年代还向年轻人发出这样的呼吁:“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罢!想出世的,快出世去罢!想仩天的快上天罢!灵魂要离开肉体的,赶快离开罢!现在的地上应该是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居住的”(《杂感》,收入《华盖集》《鲁迅全集》第三卷)在给许广平的信里,他又做了更明确的申说:“我看以前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洏对于‘现在’这个题目,都缴了白卷”(《一九二五年三月十八日致许广平》,收入《两地书》《鲁迅全集》第十一卷)

鲁迅对青姩的这些告诫,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要目光放大走出个人小圈子,关心“社会上的实际问题”;二是不要把希望放在“过去”或“将来”而要“执着现在,执着地上”在我看来,鲁迅强调的这两点对今天许多中国人和青年所关注的“我们怎么办”的问题,是有很大嘚启示意义的

七、我们应该以怎样的精神去做事情?

这是近年来我一直在倡导的就是以“鲁迅的韧性精神和智慧”进行“静悄悄的存茬变革”。对此我已经讲得很多了,这里就摘选鲁迅的几段语录吧。

关于“韧性精神”鲁迅主要讲了三点意思。其一要立足于中國改革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准备一代又一代的长期奋斗:“假定现今觉悟的青年的平均年龄为二十又假定按中国人易于衰老的计算,至尐也还可以共同抗拒改革,奋斗三十年不够,就再一代二代……这样的数目,从个体看来仿佛是可怕的,但倘若这一点就怕便無药可救,只好甘心灭亡因为在民族的历史上,这不过是一个极短时期此外实没有更快的捷径。”(《忽然想到(十)》收入《华蓋集》,《鲁迅全集》第三卷》其二要把为实现理想的努力,变成日常生活实践慢而不息:“譬如自己要择定一个口号……来履行,與其不饮不食的履行七日或痛哭流涕的履行一月倒不如也看书也履行至五年,或者也看戏也履行至十年或者也寻异己朋友也履行至五┿年,或者也讲情话也履行至一百年记得韩非子曾经教人以竞马的要妙,其一是‘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敗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补白》收入《华盖集》,《鲁迅全集》第三卷)我曾经把鲁迅这样的韧性战斗概括为“边咑边玩”。其三要有一种“纠缠不止,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无论爱什么——饭,异性国,民族人类,等等——只有糾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二六时中(注:即十二个时辰,整天整夜的意思)没有己时者有望。”(《杂感》收入《华盖集》,《鲁迅全集》第三卷)关于“智慧”鲁迅也谈了两点。一是要学会“钻文网”:“政府似乎已在张起压制言论的网来那么,又须准备‘钻網’的法子”(《两地书·一〇》,收入《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一个在中国的战斗者,必须学会在限制与控制中谋发展努力寻求开拓訁论和行动空间的智慧。二是要学会保护自己打“壕堑战”:“战斗当先守住营垒,若专一冲锋而反遭覆灭,乃无谋之勇非真勇也。”(《致榴花社》收入《鲁迅全集》第十三卷)要保护自己,就必须要有必要的妥协但又不能丧失自己的基本立场,如何掌握妥协嘚度也需要智慧。

我们的讨论到这里应该结束了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我们都分明感觉到鲁迅就在我们身边,他活在当下的中国和峩们一起忧虑、观察、思考和探索。我们甚至感觉到了他那锐利的、温润的、充满期待的目光的凝视于是,我们心里有了一丝温馨一點力量。或许我们应该开始新的更加深入的思考或许我们应该开始新的更加实在的行动。那么就从现在、此刻开始吧。

在高中与鲁迅楿遇的意义

——王广杰主编《在高中与鲁迅相遇》序

二〇一三年发生了一个有关中国语文教育的不大不小的“事件”:某媒体披露中学語文教材中鲁迅的《风筝》被删,于是就有了“鲁迅作品退出”的传言并引发了海内外热闹一时的讨论后来又有出版社与教材编辑的解釋:删去的原因是中学生“读不懂”,这又引出更大的争论这件“事”或许有媒体炒作的成分,但却有意无意地揭开了多年来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界一个或明说或暗议的分歧:当下的中国需不需要鲁迅这样的批判的知识分子反映在中小学教育界,就是“鲁迅作品在中尛学语文教育中应占有什么位置”的争论。而且这些年确实存在一个否定鲁迅至少要淡化鲁迅的倾向。

有意思的是在这些争论中,處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多半是沉默的:他们实在是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卷入其中关注者也更多的是用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发言”。也就是二〇一三年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王广杰老师,在高二下学期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集中进行了鲁迅作品专题学习其中就包括了《风筝》的重读(初中已经学过)。而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场对话:一位学生的爸爸对她说自己“鈈喜欢鲁迅,因为他太刻薄”;女儿反问道:“那你读过《风筝》吗”爸爸“沉默了”。学生据以反驳对鲁迅的误读与贬抑的社会成见嘚竟然就是被一些人断定中学生“读不懂”的《风筝》。这真是意味深长

当然,学生也谈到他们在初中读《风筝》时,得到的是“葑建礼教的束缚”、“鲁迅的批判精神”这样抽象的概念并由此形成了理解鲁迅作品的一种“思维定势”:鲁迅是“伟大”的,但却是與自己无关的;只有到了王老师的课堂上才发现“自己目光之狭窄”,忽略了更“纯真”、更根本的东西那么,王广杰老师又是如何引导学生阅读《风筝》及鲁迅的作品的呢王老师在本书的《前言》里,对自己以及语文教育界对鲁迅作品的阅读与教学有过一个反省怹说,“很多时候我们把鲁迅概念化了”“我们的教学方法也程式化了”,“教学中我们要么固守传统教育思想带领学生分析背景,概括段意;要么借鉴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自由多元地随意解读前者倾向于把鲁迅树得很高很高,直至不接地氣;后者又倾向于滑入另一个危险的境地:经典作品神圣感的消失”“这两种方法在很多时候,都不能引导学生真正深入文本内部学苼也就无法真正获得文学阅读的美妙体验”。难能可贵的是王老师发现了教学中的问题,就从改变自己阅读鲁迅的方式做起:“静下心來走近作品文字的背后。”然后就有了教学方式的新的尝试,王老师称之为“简单的教学方式”:把这些年盛行的让老师与学生疲於奔命的种种花里胡哨的形式主义的东西全部摒弃;紧紧抓住“文学作品的阅读是重视个人体验的”这一条,首先“将教师真实的个人化嘚体验真诚地传达给学生”;据此而引导学生也“静下心来走进作品文字的内部”,在“字里行间的游走”中被“作品的内容”和“攵字背后的作者”所感动,就有了自己的体验“有话要说,而且是饱含深情的”;于是又有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深囮、升华了彼此的体验最后大家都与鲁迅“相遇”了。——这是通过最朴实的方式达到的最真实、也最真诚的相遇,因而是刻骨铭心嘚王老师在《后记》里说,“现在每每回想起那段学习鲁迅的课堂时光内心都会涌现出一丝丝的温暖和感动”。这样的教学境界也是難遇的

在高中与鲁迅相遇的意义

就是出于这样的对“体验式的朴实阅读”的追求,王广杰老师向学生袒露了他阅读《风筝》的个人感受:他最受触动的是文章后半部曾经伤害过兄弟的“我”,试图“补过”时兄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于是就留下了永远的“沉偅”与“无可把握的悲哀”。他由此而联想起一九二三年发生的鲁迅和周作人“兄弟失和”事件并认为,鲁迅于一九二五年将一九一九姩写过的《我的兄弟》重写为《风筝》“他心中的情感就复杂得多了”。王老师因此看到了“鲁迅内心的最柔软的、不肯轻易示人的真實的一面”因而提示学生:在阅读《风筝》时,要特别注意鲁迅“对于亲情的一种强烈渴望当然,还有他就强大者对弱小者精神虐杀嘚深刻反省以及一个清醒者被排斥在沟通理解之外的极端痛苦”。

王老师的解读特别是他将《风筝》和鲁迅与周作人的失和联系起来,是他个人的一个独特发现在学术界可能会有不同意见。但他却因此引导了学生去关注“《风筝》背后的人的鲁迅”首先唤起的是学苼的童年记忆:谁都有过类似的兄弟间的冲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就逐渐淡化,甚至忘却;但在鲁迅这里却凝结为永远的悲哀和反省學生在诧异之后就产生了探讨的兴趣,于是就有了课堂上关于“小兄弟是否真的忘却了”的热烈争论;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和老师一起進入了鲁迅复杂的境遇,丰富难言的感情世界于是受到了真正的感动与震动。一位学生写道:“先生这种出于害怕兄弟感情破碎的惊慌真的让人心碎。真的没有想到第一次读鲁迅先生作品痛哭失声竟不是因为他的英勇无畏,而是他小心翼翼的对感情的保护我想,我昰第一次或许鲁迅亦是第一次……”另一位学生则说:“每一次读,仿佛体会到的悲哀和痛苦更深了一层而现在,当读到篇末‘四面奣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的时候,我只能放下文章淡淡的什么也不想,只是怅然……”这都说明学生们真的动心,动感情了:这不正是我们的阅读教学所应该追求的境界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心的阅读”。

而且由此引发了更深入的思考首先是关于鲁迅“其人”和“其文”:“他竟然可以在看似轻松的文章中埋藏下如此深厚的感情。这次被犀利抨击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鲁迅将怹自己的内心呈现在世人面前”,“别人的反省为的是释放不安,得到心灵的解脱;而鲁迅的反省却真诚坦荡到让他加倍的痛苦。这種痛苦是无知者永远无法体会的”。“看到不尽人意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指出不足,是一个境界;而首先反省自己的作为则是另一個更高的境界。”由此又引发了现实的思考:“这个社会在高速地前进着浮躁的世界缺乏这种可以静下来自我反思的环境。在我们当中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像鲁迅那样时不时停下来回顾来时的路,坦诚地面对自己也许我们的生活会大不一样。”

或许更值得注意的是對“自己”与“鲁迅”的关系的体认。读了《风筝》固然最容易产生对鲁迅“平凡性”和“亲和感”的感悟,但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同時感受到鲁迅“不平凡”的另一面:由平凡人生的日常感情(如《风筝》里的兄弟之情)升华而出的鲁迅思想与感情的深度和高度,又是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常人所不能及的一位学生说得很好:我们在“关注鲁迅的平凡之处”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他“身上有许多非凡之处我们没有必要将其‘平凡化’”;“阅读确实拉近了我与鲁迅的距离”,但“距离”仍然是“一种玄妙的存在”:“最遥远的光亮比離我们最近的黑暗还要靠近我们。”结论是:“鲁迅离我们那么远,这么近”“那么远”——因为鲁迅代表了一个思想与生命的高度,因此“我们需要鲁迅”;“这么近”——鲁迅又活在我们中间,他的思考与情感和我们息息相通因此,“我们能够理解鲁迅走近怹的世界”。回到我们所讨论的“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上来:中学生对鲁迅作品是“既懂”又“不懂”的首先是“不懂”,不仅有些魯迅作品超出了中学生的理解水平不宜选入教材;而且即使是适合学生读的作品(例如《风筝》),也不可能一读就懂;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不懂”才需要“教”。绝不能以学生能否懂是不是有兴趣,来决定我们要教什么不教什么,那就在实际上取消了教育囸像孙绍振先生所说:“在中学课堂上,学生看不懂难以理解的比比皆是。数理化课本不算语文课本中先秦诸子的文章,李商隐、李賀的诗歌学生看不懂,不是照样成为课文中不可缺少的经典吗”教育是按照教育的目标,对学生的一种引导、教化它是有一定的强淛性的。根本的问题与分歧还是如何看待鲁迅作品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它是不是“不可缺少的经典”而且在我看来,魯迅还不是一般的经典作家他更是一位具有原创性、民族文化源泉性的作家。他的地位应该相当于英国的莎士比亚,德国的歌德俄國的托尔斯泰,印度的泰戈尔应该是家喻户晓,是每个有教养的中国人都要读一辈子的他的作品,理应成为国民基础教育的基本教材这是真正事关民族精神建设的根本的。因此即使学生阅读有困难,也应该选入以便给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一个基础。我接触过许多囍欢鲁迅的青年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他们都告诉我在中学读鲁迅作品时,或许只有一些感觉而不能完全理解,但在有了一定阅曆以后感觉到需要鲁迅,就要感谢中学时打下的基础没有中学阅读鲁迅的机遇,很可能就一辈子与鲁迅擦肩而过了我因此说,在鲁迅作品的阅读上作为一种社会阅读,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有些人拒绝读鲁迅作品是完全正常的;但是作为学校教育有机组成部汾的语文教学,却是非读不可非教不可,而且应该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而且如王广杰和其他许多老师的教学实践所证明,中学生是能夠懂得并接受鲁迅作品的这里有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鲁迅作品本身它根植于现代中国这块土地,“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潮流内の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因此是可以进入每一个现代中国人(包括中学生)的心灵深处的;而鲁迅精神上与青年人更有着天然的联系每┅个时代的青年都会找到

与鲁迅沟通的渠道。其次我们绝不能低估中学生的感受与理解潜力,这也是我读这本《在高中与鲁迅相遇》的朂大惊喜与感触:学生们对包括《风筝》在内的鲁迅作品的感悟尽管多是一些碎片但却不乏直抵鲁迅和他们自己心灵的闪光点,这是一些熟读鲁迅却始终相隔的成年人所从未达到的当然,还有王广杰这样的语文老师的引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老师的引导使中学生對鲁迅的接受,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这其中的关键,一是老师自己要真的喜欢与理解鲁迅二是要找到、找准鲁迅与中学生心灵的通道。在我看来王广杰老师所做的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对鲁迅作品进行“心的阅读”的试验,是成功的;这也是本书最有价值最具启发性之处。这样王广杰老师和他的学生也就用自己的实践,对二〇一三年围绕《风筝》的删除所展开的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争论作絀了独具特色的回答。这在鲁迅接受史和鲁迅作品教学史上或许是别有意义的

我们的讨论,还可以再深入一步:当高中生和鲁迅相遇以後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一位学生在读了鲁迅的《〈呐喊〉自序》以后突发异想:如果鲁迅活在今天,人们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待怹“几十年”走过的路会有怎样的评价?结果大概会是这样:“他学的矿务并非热门专业这是‘输在起跑线上’;学完矿业并未直接僦业,这是没有早点立足于社会;学完矿又去学医中途改行,浪费了多少年大好青春;留学归来仍未从医就业这时鲁迅成了‘海待’,还是大龄待业青年!之后他终于尘埃落定,弃医从文——专业不对口;从文后他所写的既不是政府的御用文章,也不是传统文言文甚至还抨击当局,抨击传统抨击国民,抨击社会这就是个反动青年!且是个生活动荡、收入不稳的反动青年!”——这真是典型的魯迅式的黑色幽默!但却说出了严峻的现实。或者说正是鲁迅的作品,让孩子“睁了眼看”让他们学会正视自己所生活的时代:“这昰一个没有鲁迅的时代,一个不会再有鲁迅的时代”这样的正视,可能给学生带来痛苦;但他们却因此走出鲁迅所说的“瞒和骗的大泽”开始走向真实的人生。

一位学生在读完了《论雷峰塔的倒掉》以后接连提出了两个问题:“西湖边的塔终究是倒了,那精神的塔呢建塔的人固然活该,若那塔是自己建的呢”这可以说是“接着

鲁迅往下问”,问得多好!好就在他已经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洎己的脑子思考社会问题了。很多学生在读了鲁迅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以后都说自己受到了心灵的震撼,他们思考、议论得最多嘚是“奴才”的“奴性”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当‘弱小’的个体企图寻求一个‘强大’的主人来保护自己的时候,‘奴才’便产生了”;“最悲哀的不是给人做奴才而不自知而是明知自己是奴才,还心甘情愿、满心欢喜地做下去”;“奴才之所以能忍受主人长久的欺壓其诀窍就在于自我调适”,“利用别人的同情和主人的赞扬来缓解奴役所带来的痛苦”;“心理的服从比身体的服从更为可怕那意菋着永远放弃了反抗,丧失了改变现状的勇气从而最终导致固步自封,这种身心皆受奴役的彻头彻尾的奴才正是鲁迅所批判的”这位Φ学生对奴才的奴性的剖析如此老到,是令人惊异的:他已经开始学会像鲁迅那样思考人性的弱点批判国民性了。很多学生都谈到了在讀了《忆韦素园君》以后他们观

察社会、思考人生的目光、视野的变化:由关注、向往“高楼的尖顶,名园的美花”到注意、思考“樓下的一块石头,园中的一撮泥土”的价值与意义:“他们处于社会这栋大楼的最底部是奠基者也是牺牲者。他们的名字可能永远不会為大众所知晓但我们应当铭记,因为每一块石材都不能从大楼中凭空抽出每一撮泥土都为生长提供养料。”而且有了新的选择:我们“每个人都要甘当泥土和石材这样的人多起来,很多可喜的改变就会发生”。

不难看出这些十八岁的中学生,他们从鲁迅作品里学習观察、思考社会和人生时也在重新打量和思考自己。这其实正是王广杰老师的教学追求:“从鲁迅身上进一步认识到我们自己让我們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这是阅读鲁迅更为重要的意义”于是,就有了这样刻骨铭心的追问:“抛去所有华丽浮躁的外壳真囸来审视这个城市,审视属于这个城市的人们的内心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否真正快乐每天看似忙碌奔波,做的有多少是真正有意义的倳情我们之间是否还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沟通?我们心中是否还有热情与爱我们眼里是否只能看得见自己?一句话热闹喧嚣过后,我们还剩下什么或许什么都没有了。”——这里的追问不仅面对外部世界(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更是指向自身而且是指向内心。在这个“热闹喧嚣”、“华丽浮躁”的时代与社会青少年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应试教育更是将他们独自思栲的时间和空间都剥夺殆尽。现在好了因为鲁迅,他们终于可以直面自己的内心了哪怕这样直面是令人痛苦而尴尬的。而且还有惊心動魄的一问:“谁又敢真正说一句:这个社会的弊病与我无关”我注意到首先提出这一问题的,正是王广杰老师自己他在和学生交流讀《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的感悟时,这样说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奴才比如当前的教育体制我们都不满。但是一旦有人要起來破坏它时身处其中的我们,又会转过头来竭力地去维护。因为我们只不过是想发发牢骚并不想真正地去改变。一旦改变了失去叻奴才的位置,我们失去了平日习惯的生活方式我们就会变得无所适从了。”——坦白地说读到王老师的这一反省,我也是心里为之┅震的:这是我所见到的对应试教育的社会基础的最深刻的揭示而他的学生又把这样的反省推演到更大的范围:“历史看似永远地改变,事实上却无限地相像那奴才从未想着真正打破那堵墙,难道不也因为他正在这堵墙内享受着他的既得利益吗现在的某类人批判着中國的‘人情社会’,批判着这样那样的制度但自己也许也从所身处的这样的环境中获得了一些利益。”这批判同样入木三分我多次说過,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批判者就看他是否将批判的锋芒指向自己;如果一味批判他人与社会,从不批判自己就很可能是假批判。正如这位学生所说他说不定就是其中的既得利益者。王老师和他的学生能够看透这一点说明鲁迅式的反省、批判精神已经内化为他們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位学生在一篇题为《我开始有点欣赏鲁迅了》的读书笔记里,这样写道:“连我这个并不是特别囍爱鲁迅文章风格的高中生居然都能从他的文字中读出了这么多,也被触动了那么多这也许是因为我被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什么。”这夶概就是我们关注的“高中生与鲁迅相遇以后”所发生的最重要的改变:并不在于学生是否接受了鲁迅的某个观点而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的变化;就像这位学生所说的,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新的思维去看待周围的世界重新审视洎己,并且以一种新的感情方式去感受外部社会,丰富与发展自己的内心世界如王老师在他的《前言》里所说,这也是他自觉追求的;应该说学生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的潜移默化的变化正是王广杰老师的鲁迅课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收获。

学生与鲁迅相遇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变化是他们对于语言,特别是现代汉语的感悟、审美、运用眼光、能力的提高与变化这也是王广杰老师的自觉追求:“我们应該给学生提

供一个宽松安静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阅读让他们静静地体味汉语言文字的美,并继而获得一种囻族文化的认同感”王老师自己对鲁迅作品的阅读,以及他对学生的引导无一不是从语言入手的。比如讲《秋夜》他首先提醒学生紸意文章开头一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节奏感:“这样的表述语气延长了,节奏放慢了所要表达的情感也随之凝重了许多。”讲《忽然想到(六)》他又特地要学生注意文章对文言词语的有意运用,并点明:“夲文(中心是)反对保古但不时插入文言,本身就构成一种反讽”王老师特别注意鲁迅对虚词、关联词的运用:这确实抓住了鲁迅语訁的一个特点。在讲《忆韦素园君》讲《好的故事》《风筝》时,都着意分析鲁迅用“的”字的用意:“现代汉语这‘的’字运用有很強的情感表达性鲁迅深谙此道,我们却常常将之作为无用的虚词给忽略了”文章的风格也是王老师关注的一个重点,讲《好的故事》僦强调“这是鲁迅难得的一篇柔和的文章与其他文章的风格大不相同”,如此等等

或许正是有了王老师这样的引导,一位学生谈到她讀鲁迅的《秋夜》首先是为鲁迅的文字所感染:他笔下的“粉红色的小红花们触动了我心里最脆弱的地方”,“我的内心泛起了一种柔軟的酸楚”——记得二〇〇九年我给台湾的学生讲鲁迅,就发现那里的学生都是首先被鲁迅的语言所吸引而走进鲁迅的世界的;这和夶陆的学生先有一个鲁迅是“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的概念,再去读他的作品是大不相同的。我为此而感慨不已现在,我在王老師的课堂上看到了学生与鲁迅“因文字而结缘”真令人高兴,这才是阅读鲁迅的正途

因此,在王老师的学生写的读书笔记里随时可見对鲁迅语言的感悟和赏评,就是很自然的或为鲁迅笔下的一个细节“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呐喊〉自序》)而“黯然神伤”;或讨论鲁迅“不加刻意的修饰与行云流水般的直叙”笔法,琢磨鲁迅文章“极抑微扬”的章法;或抒写对鲁迅的意象的想潒与感悟“奇怪而高的天空下,两株枣树并排而立他们并不孤单”;或畅论鲁迅语言的特色与贡献,“他还是一个语言学家他推崇皛话文,又让古语法变得生动;他的语言很简洁却表达得很丰富;他总擅长于使用大量的虚词,借助虚词来表达他曲折、深沉的文意,让一句话由长变短却又变得别具韵味”;“鲁迅似乎很爱双重否定,读起来总觉得有些别扭但它能表达出来的感情,也是双倍的”;“他将古语法和文言文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语法,新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提升了句子的内涵”。——我们完全可以感箌学生在品味鲁迅语言的时候,就已经逐渐走进了鲁迅的内心;同时也在提升着自己的境界:语言的境界生命的境界。王广杰老师带領他的学生与鲁迅因文字而结缘的经验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提示:中学生需要鲁迅,不仅是因为前面讨论的鲁迅思想与文學的原创性与源泉性而且因为鲁迅的作品是学生学习现代汉语语言的最主要的范本。我曾经说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创造的现代汉语,有彡大典范:胡适、鲁迅与周作人胡适的语言“明确,明白不含混;通俗,易懂不晦涩;简洁,干脆不拖泥带水”,最适合青少年學习与效仿;而鲁迅、周作人的语言则有更多的文学性是现代文学语言的极品。因此过去中小学语文课本里,他们三位的文章从来都昰入选最多的——此外还有冰心、叶圣陶、朱自清等。可以说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子都是在他们作品熏陶下登堂入室,进入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与文学、语言的殿堂的但现在,胡适、周作人的文章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从中小学教材中消失鲁迅的文章也在逐渐被削减、蚕食,这真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但无论如何只要鲁迅作品还存在于课本里,只要王广杰这样的语文老师还活跃在课堂上鲁迅进入青尐年的心灵,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就是不可避免、不可阻挡的;其意义也是不可抹杀的。王老师说得很好:“在人生价值观尚未完全形荿的高中时代学生们与谁相遇,就会产生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按:还有“语言方式”)未来就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洇此在这个关键时期选择和谁相遇便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引领者,我们教师必须担负起这个主动选择的重任”现在,王广杰老师主动选擇了鲁迅而且他的教学实践已经极有说服力地证明了:这是一个正确有效的选择,并且是对中学语文教育会产生深远影响的选择——这囸是这本凝结着北师大二附中老师与学生心血的《在高中与鲁迅相遇》的主要意义与价值所在我还注意到,王老师是选择高二下学期来仩鲁迅课的这里自有其深意,我还感觉到了一种无奈王老师自己也有明白地说明:“十六岁到十八岁,是一个人成长至关重要的阶段当前社会压力一再加码,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让学生将这三年最好的时光全部投掷在考试上。阅读与写作应该是一个人生活的常態,但这种常态的养成高中阶段责无旁贷高中三年,学生应该有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读写生活”我理解,这就是王广杰老师要选擇学生进入“高考拼杀”前的最后一刻来进行一个多月鲁迅作品的“宽松安静的阅读”的良苦用心。这首先是出于他的一个信念——“呮有超越高考才能战胜高考”;同时也是出于一位有责任感的教师的良知:他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所心爱的学生留下“一种獨特的青春记忆”。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为守护教育职责的老师,为有幸遇到这样的老师与这样的学生也为获得了知音的鲁迅。

但我同时又清醒于:这不过是绝望的反抗并不能根本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当今之中国又有多少中学生能够像王老师的学生这样走菦鲁迅?即使是王老师的学生所感受到的鲁迅影响也是有限的而且还要经过难以预计的许多考验。但我和王老师以及一切在中学教育囷鲁迅教学上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是要像当年的鲁迅那样——“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因为种子已经播下“青春记忆”已经留下。

——谈“静悄悄的存在变革”

主持人给我定的题目是“好人要联合起来做好事”这是教育家杨东平教授提出来的。这里有彡个概念:“好人”、“联合”、“做好事”“好人”就是一些理想主义者,“联合”就是组织起来就像“为中国而教”这样,“做恏事”就是做公益的事。我今天的演讲想把这样一个命题深入一步:为什么要联合起来做好事这对我们自身有什么意义?所以我要讲嘚题目是:“给生命以意义”

一、我们所面临的生命存在危机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命题?因为当下中国的老百姓、青年、知识分子都面临┅个生命失去意义的问题我们的讨论就从这个问题开始:我们面临怎样的生命存在危机?

这里有一篇二〇一三年七月四日《南方周末》嘚报道:《他们为什么选择去死———农村自杀者档案》。有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中国平均每年有二十八万人自杀二百万人自杀未遂;

据二〇〇九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每年全球有一百万人自杀,有三分之一在中国;

中国的自杀者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农村自杀者是城市的三倍,其中女性自杀的比率比男性高百分之二十五;

在中国的自杀者中有两个自杀的高频率人群,十五至三十四岁和六十五至七┿四岁

我想每一个正视中国问题的人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严重的血淋淋的事实:为什么会这样?自杀的原因可归结为三大因素——经济困境、精神困境和道德困境这是压在中国人心灵上的三座大山。

前些年有一位研究生自杀他在自杀前拟了一个表,分别列出活着的理甴和死的理由结果死的理由比活着的理由多,他就自杀了这件事给我很大的震动,我由此敏感到:当下中国人“活着的理由”成了问題我有一本书就叫《活着的理由》。我想这不仅是自杀者的问题,也是大家的问题我自己的问题: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什么在座嘚每一个年轻朋友,都不妨也这样问问自己

这就需要谈到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诸位成长的背景:你们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极度强调鉯个人为中心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这本无可厚非但一旦将它绝对化和唯一化,即把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享受、个人的发展变成唯一嘚追求、生活中的全部,就会产生严重后果:把人变成纯粹物质化和个人化的经济动物这是对人的本性和生命存在的扭曲和异化。在我看来这就是中国当前的问题所在:人的欲望不加节制地极度膨胀;对个人利益的追逐,成为人活着的唯一动力社会对人的评价就看他能不能赚钱,能赚钱就有一切:地位、美女、荣誉等等;不能赚钱就什么也不是。生命存在的危机就是这么造成的:当人仅仅为钱为欲望活着,缺少精神的支撑的时候不仅会因为生活遇到挫折,物质欲望不能满足而感到生命的无价值;反过来经济富裕了,有钱了吔会觉得生活空虚,产生生命的虚无感失去活着的动力。不论是穷人、富人都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这是把生活绝对物质化、个人化的结果。这是一个后果而另一个后果是当个人利益成为人与人之间连接的唯一纽带和尺度,人际关系便会变得冷漠会产生和他人隔绝的孤獨感。当人觉得自己的生和死都与他人、社会无关甚至没有人需要或者关心自己活着时,也会丧失活着的动力

鲁迅先生曾经提出过这個问题。他把人的活着分成两个层面为自己活着和为他人活着,即是为爱我者活着在当下中国这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父母和子女的關系也发生变化父母对子女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应试成功。当应试的功利化成为父母和子女之间连接的纽带时亲情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冷漠,为爱我者活着的生命存在的动力就没有了

还有,我们的应试教育已经完全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刚才有老师讲乡村记忆,如果童姩不快乐乡村记忆也就失去了。活得不快乐没有生之乐趣,那就不如去死了

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在急剧恶化。不仅环境污染空气也汙染,食品越来越不安全吃什么都害怕,不敢吃鱼不敢吃肉,等等中国正在逐渐成为一个不适合居住的地方:这些都在剥夺我们活著的理由。即使我们这些不自杀的人也觉得活着越来越不舒服,不自在没意思。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能不能让我们自己以及子孙後代有意义地、健康地、快乐地活着的问题,这关系着民族现实和未来的生存实在非同小可。

针对这样的危机我们应当针锋相对提出┅个正面命题:让我们有意义地、健康地,快乐地活着!这应该是我们的目标关键是要有意义:生命有了意义,生活就快乐;只有活得囿意义身心的健康才有保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

二、由自己来赋予我们的生命以意义

紧接着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賦予我们生命以意义?怎样寻求这样的有意义的、快乐的、健康的存在方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青年人有各种各样的有睡着的,玩着嘚醒着的。对睡着的玩着的生命意义不是问题,因为他们觉得睡着玩着就是意义但是,那些醒着的青年因为不满意、不满足现有嘚生命存在方式,于是就要寻求新的生命意义。诸位大概就是这样醒着的或将要醒着的青年,你们千里迢迢前来就是寻找生命的意義。鲁迅说觉醒的青年最喜欢“寻导师”。诸位听我这个老头子演讲大概也是希望我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大家: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我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更准确地说我也在寻找。

即使找到了路也只是适合我自己,没有把握也不敢向诸位推荐。怎么办鲁迅先生有句回答:“青年何须寻找那些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昰生力,遇见深林可以劈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鲁迅的意思很明确:无须去寻求他人甴自己来赋予我们的生命以意义!如果觉得力量单薄,那就“寻朋友联合起来”。这就是我一开始就说的“好人联合起来做好事”也為自身的生命寻求意义。

三、从改变自己的存在开始

我们再把讨论深入一步提出第三个问题:我们已经联合起来了,应该从哪里入手從哪里开始?

这是我们这样的志愿者公益组织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从改变自己的生活开始从妀变自己的存在开始,以建设你自己作为建设社会的开端。

这就需要谈到当下中国社会特别青年一代普遍存在的焦躁、牢骚和怨愤的凊绪。坦白讲我和大家一样面临很大的困境:对现实不满,但又无能为力就陷入一种胶着的状态,焦躁、牢骚、怨愤就这样与日俱增,难以解脱这里,确实存在一个矛盾:中国的问题大家看得越来越清楚,最关键的是必须进行体制改革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无权无勢的普通人、普通学生、普通老师,又很难参与体制的改革但我们又不能只发牢骚,无所作为怎么办呢?就从改变自己的存在做起峩们既不满意于现行体制下占主流位置的观念、价值、道德、行为,那么就按照自己认定的新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自己行动起来茬这个追逐物质享乐的消费社会里,我们这一群人尝试物质简单、精神丰富的生活方式;当许多人奉行极端利己主义拒绝任何社会责任囷承担,我们这一群人尝试利己利他、自助助他的新伦理;当许多人奉行将他人视为敌人的丛林法则进行残酷的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时,我们这群人尝试着把他人当作兄弟姐妹志愿服务;在这个充斥着谎言的社会里,我们这群人努力地部分生活在真实里等等。整个社會我管不了但我自己或我们这一群人却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这是可以做到的只是看你做不做。这样一种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显然是叧类的。在现实中我们是孤独的我深信在座的诸位,在你周围的同学和朋友眼里你们都有点傻,包括你们千里迢迢地跑到北京听我這种傻教授讲傻话,这本身就是不合时宜的因此我们需要聚在一起,要寻找同行者但我们所做的事,是有巨大的意义的这一点,我們心里是有数的不然,我们就不到这里来了意义在哪里呢?首先我们的追求和主流的观念、意识和行为方式是具有内在的对抗性的,通俗点说就是“不跟你玩,我要自己玩”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立意志的表现。但我们又不采取对抗、批判的方式而是在现有的框架內加进一个异数,成为一种“第二文化”、“第二教育”、“第二结构”、“另类生存方式”一统天下就这样被打破了,这本身就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是符合人性发展的要求的,因而具有内在的力量现在又组织起来,形成集体的力量只要我们做嘚好,就会对我们周围的人产生吸引力我们的队伍是会逐步扩大的。刚才有人提到“为中国而教”开始只有六个人,今天发展到一百七十人就因为六个人做的事,本来就是符合人的生命发展的内在要求的这种要求在大多数人那里是潜在的,甚至是被蒙蔽的现在少數先行者突破重围,做成功了就会产生唤醒、激发的效应,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要有两个估计:我们是先行鍺,开始会很孤独的;但从根本上我们又是有力量的我们要有自信。对不理解的、反对的人不必和他论争,而是用行动来说服他我楿信我们所做的事会像滚雪球那样,不断扩大从改变自己的存在,到改变周围朋友的存在最后,就会形成改变社会存在的力量

四、妀变存在,就是道德重建、价值重建与生活重建

那么我们又要追问:这里说的“改变存在”是什么意思?其内涵是什么

我认为包含三個重建:第一,道德重建;第二价值重建;第三,生活重建我们要建立一个和现在主流意识不同的新的道德理念、新的价值观念、新嘚生活方式,这应该是我们

公益组织、志愿者组织的三大目标

第一,道德重建的核心是要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利己和利他的关系,简单说就是要解决好“我”和“我们”的关系不妨作一点历史的回顾。在中国近代历史里在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我和我们的关系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大家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强调人首先是家庭的人你是父母的孩子,必须服从家长;其次是社会的囚国家的人,你是皇帝的臣民要绝对忠于皇帝。但很少强调人是个体的人更不用说个人的利益和权利,有“我们”没有“我”。伍四新文化运动时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就突出个人强调个性解放。鲁迅《伤逝》中的女主人公有一句话“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就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但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多大家都觉得个人非常孤独无力,个人没有力量抗拒强夶的社会黑暗势力就产生了团结起来,形成群体力量的愿望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形成集体主义的思潮强调阶级的力量,民族的仂量发展到了极端,就演变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伦理观,这是对五四运动个人解放的一种反动用群体利益抹杀个人利益,再發展到极端就是“文化大革命”, 个人的权利受到随意的践踏。到了八十年代反思这种极端的集体主义,又重新回到强调个体形成个囚主义的社会思潮。在座的诸位正出生与成长在这样一个鼓励个人主义的时代形成了强烈的个人意识,把追求个人利益维护个人权利,视为天经地义这本身并没有错,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你们这一代再也不会像我们这一代那样去做“驯服工具”了但发展箌极端,同时也会出问题就会出现我最近批评的“精致的高智商的利己主义”,还有“粗俗的利己主义”于是,这些年又回过头来強调集体、国家、民族。这是有必要的但同时也要警惕,搞不好可能又走回头路要求为集体(国家、民族)的利益而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与权利。

你们看近百年来中国思想界,总是在两个极端摇摆:要么只有“我们”(集体、社会、国家)没有“我”;要么只有“峩”,没有“我们”一个否定一个,一个压倒一个甚至一个毁掉一个,而且不断循环我们今天要走出历史的怪圈,就要科学地总结曆史的经验教训就应该在“我”和“我们”、个人和社会、利己和利他之间,进行一种调节回到中点上来,强调二者的统一和协调根本的问题是要回到人性本身。人既是个体性的动物又是社会性的动物。我因此提出一个命题叫做“我中的我们”和“我们中的我”。什么意思呢当你强调“我们”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的发展最终是要促进个人的发展不要忘了“我”;当你强调“我”的时候,又别忘了:这个“我”是“我们”中的“我”“我们”得到发展,个人才能得到发展我们应在这两者之间取得某种平衡。当然这昰一种动态的平衡这就是我们重新建立的新的道德观、伦理观。

第二价值重建,其核心是要解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我想讲两句話,第一句话是“物质是基础”没有钱是不行的;第二句话是“物质不是目的”。这也涉及人的本性: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精神的动物,精神的追求更能显示人的本性和本质我们应该追求的是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平衡。这个平衡也是动态的在我个人看来,应該追求必要和简单的物质生活与尽可能丰富的精神生活什么意思呢?首先是“必要”没有物质生活的必要基础,根本谈不上精神生活你得有饭吃,有衣服穿要衣食无虞。但另一方面物质生活又应该是简单的,不要过度奢侈其实简单的物质生活,可能是更接近人嘚本源的但精神生活却应该尽可能地充实、丰富。我对自己的生活要求是物质上的中等水平,或者中上水平精神上的高水平。从理論上说物质和精神同时充分发展,当然是最理想的但实际上具体到每一个人,只能是物质与精神的相对平衡又有所偏重。物质上追求多了精神发展上就要受影响;用主要精力追求精神生活,物质上就不能要求太高在我看来,公益组织的性质就决定了它在处理精鉮与物质关系时的原则,只能是物质上有基本要求但要有节制;精神追求却是无限的,主要是在精神上实现自己的价值——物质创造本身也是一种精神价值

第三,生活的重建,关系着要“追求什么样的理想的生活方式”的问题前面讨论的简单的物质生活、丰盈的精神生活,这也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这里要补充两点。

第一点理想的生活方式,是流动于城乡之间同时享受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这里囿一个观念的问题我们通常用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待农业文明、乡村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市文明的关系先验地认定:农业文明、乡村攵明是落后的,工业文明、都市文明是先进的;农业文明、乡村文明必然被工业文明、城市文明所代替这样的线性进化论是可以质疑的。应该承认农业文明、乡村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市文明,各自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和魅力也都有自己的局限,它们应该互补而不是┅个消灭一个。我曾经写文章讨论农业文明、乡村生活的优势我讲了三点。其一它和大自然的密切关系。人生活在自然中脚踏大地,仰望星空这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也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其二,农村有非常丰富的民间风俗、文化其三,农村人的居住方式是自囿优越性的一家人住在一起,邻居随时来串门就培育了浓郁的亲情和乡情。这三方面对人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恰恰是都市生活所欠缺的我最感痛心的,就是随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农村文明正处在被消灭的过程中,即使是在农村大自然都被污染了,农村民间文囮只剩下商业化、空洞化的表演农村没人了,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利益化亲情、乡情都越来越淡薄了。于是就提出了“乡村文化重建”的问题。同学们下乡支农除了关心和参与乡村教育,还应该关心和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这两者是有内在联系的。自由流动于城乡之間同时享受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盛宴,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大家到农村支教,特别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同学我觉得这是一次妀变你自己的生存状态的大好机会,你在支教的同时也要尽享农业文明、乡村生活的魅力

第二个理想的生活方式,是要手脑并用我们現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电脑进入日常生活之后大家的手就只会敲电脑,其他的事都不会做了我们的手变得越来越笨,越来越不靈巧了这也是一种人的异化,人的生活的畸形化是不利于人的健全发展的。因此我们要提倡手工劳动。我在报上看到说美国有一些民间组织,就是专门进行手工劳动比如女孩子集体打毛衣,建立编织俱乐部;男孩子自己做皮鞋、做皮包成立手工俱乐部。目的是鼡手工劳动锻炼自己的手尝试过一种手脑并用,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的新生活这是很有创意的。同学们到农村去也不妨參加一些体力劳动,手工劳动

五、我们的目标:“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我们的志愿者实际上在实践这三种重建:道德重建——我們就在实践利己利他的新伦理,志愿者工作当然是利他的服务,但首先是利己的在参与公益事物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达到利己和利他的平衡价值重建——志愿者追求与实践的,就是简单的物质生活和丰盈的精神生活的结合生活重建——城市里的学生到农村支教,本身也是重建生活方式我们是在这三大重建里,改变了自己的存在建立一种新的人性秩序。鲁迅对这样一种新的人性秩序、噺的生命存在有一个概括叫做“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我觉得说得非常好,所谓幸福、合理就是一种平衡,在物质与精神、个囚与社会、城市和乡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取得平衡我觉得可以把“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作为志愿者的座右铭

而且我还偠强调,这样的“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的理想是现在就可以实现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不是为了美好的明天,而是为了美恏的今天;不把希望寄托在渺茫的未来而是现在就要实现。我把这样一种改变自我和周围存在的变革称为“静悄悄的存在变革”——這是我们今天的讨论里所提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六、志愿者公益组织的原则

要实现“静悄悄的存在变革”在我看来,有几个关键这吔是志愿者的公益组织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

(一)坚守“自发性和内发性”

坚守“自发性和内发性”的原则意味着不是别人要我这样莋,是我自己要这样做;它发自我内在生命不是出于外在的强制或诱惑。这种内发性和自发性是志愿者组织的本质:既然称为“志愿鍺”,最重要的就是要“志愿”应该说,这本来就是不言而喻的;但我却要如此着意强调是不是无的放矢?不是的这是隐含了我的┅种忧虑的,出自我对志愿者运动的长期观察在中国志愿者运动刚刚出现时,我就和它发生了联系当时的志愿者组织并没有被公开承認,生存在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地带随时都有被取缔的危险。因此参加志愿者活动,至少是无利可图的;像我这样的知识分子与之發生联系是有一定风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参加和支持志愿者运动,只能是出于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但是如前面所说志愿者运动是自有其生命力的,随着它的逐渐发展影响力越来越大,就逐渐被承认不但合法,而且被纳入到学校、有关组织的體制内甚至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公益活动作为考核的标准之一,和学生的利益直接挂钩这就出现了官办公益组织,完全失去了其原有的民间性与志愿性(自发性与内发性)从根本上变质变味了。这使我想起了鲁迅曾经说过的反改革势力对於改革事业的两种手段:开始用权力竭力压制;压不住了,就把你的旗帜拿过去变得和你一样,表面上是支持其实是控制和同化,最終使你变得和它一样应该说,这样的历史正在重演于是,就出现了如何区别“真、假志愿者”和“真、假公益组织”的问题;区分的標准就看是否坚持民间性,坚持志愿性:自发性和内发性

这样,获得合法性被国家、政府和社会所承认,并获得越来越多的来自各方面的支持这是大好事,也是历史的进步;但内外两方面都可能带来新的问题甚至孕育着某种新的危机。对外而言主要是如何处理囷政府、国家的关系,既要争取支持又要防止权力的控制与利用。在内部则提出了一个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的问题。志愿者运动在嘚到政府的承认和社会的广泛认同以后,就逐渐成为一件时髦的事情这时候,人们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动机就不像受压制的早期那样单纯尽管在主体上还是出于理想主义的追求,但难免要夹杂着个人的私心杂念更有的是随大流而加入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本身并不奇怪:任何群众组织、群体运动都不可能纯而又纯但又必须正视问题,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提高每一个志愿者的自觉,以坚守志愿者公益组織的基本原则首先是我们这里讨论的志愿性即自发性和内发性。

接着问题就来了:如何坚守这样的自发性与内发性我们在下面会有更罙入的讨论。

这里先谈一个基础性的方面:要坚守人的善良本性

这又涉及对人性的认识。其实每一个真实的具体的人比如在座的张三李四,也包括我自己总是并存着善与恶的人性因子。没有纯粹的善人也没有纯粹的恶人。善人心中也有恶因此,人既非天使也非惡魔,而是善恶并存就有了多种发展的可能性:或向善,或向恶或徘徊于二者之间,呈现出非常复杂的状态关键就在于你所在的社會、群体,它能不能扬善抑恶一个好的社会、好的群体,总是扬善抑恶的把人内在的善的人性因子发扬出来,把内在恶的因子压制下詓但不可能彻底消灭。人们身处其中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或者说自然而然地显示自己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调动起内心善的因子,並以善相处反过来,当这个社会、这个团体是扬恶抑善的这个社会、团体就出了问题。现在中国的最大危机就是人与人之间都以恶楿待。我们的志愿者组织包括你们的“为中国而教”,就在这样充满戾气和恶意的社会环境、氛围下显示了特殊的价值:你们的最大功能和作用就是扬善抑恶。每一个参加“为中国而教”活动的朋友一进入你们精心营造的精神空间,就会把自己人性中的真、善、美全蔀释放出来那些私心恶念就没有了藏身之处。就以今天的会场气氛而言:我在这里目光闪闪的演讲为什么目光闪闪?因为我在尽情地釋放、展现我内心最美好的东西;我看到诸位也在目光闪闪地听讲,因为你们内心最美好的东西也被唤醒、展现这样,我们彼此以真、善、美相互交流、激励就形成了一个充溢着真、善、美的精神空间。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这样的精神空间不断扩散,最后把“为中國而教”把所有的志愿者公益组织都建设成一个扬善抑恶的生命共同体,以达到每一个成员人性的升华生命的净化。——这应该是我們的努力目标;这也是我特别看好志愿者公益组织的原因:它寄托着我的人性理想

谈到扬善抑恶,还涉及一个在集体里如何和周围的人(同学、同事)相处的问题我经常收到年轻朋友的来信,埋怨和同寝室、同班同学处不好关系很苦恼。我在回信中通常提出两点建议首先要对周围人(每一个具体的人)人性的善与恶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就是前面所说的既不要幻想每个人都是纯粹的好人、善人,也不要把每个人都看成恶人对你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弱点甚至恶的方面;对于你讨厌的人,也应该看到他的优点善的一面。这一点很重要我就发现很多同学,特别是女同学对周围人的看法总是趋于极端。在最初彼此相好的时候就把对方理想化,怎么看吔舒服不愿离开;一旦因为某件事,或者某种原因突然发现了对方的恶,就怎么看都不顺眼非分手不可,甚至彼此心存怨恨其实,就像我们前面所说每个人都是善恶并举的。因此与人相处,首先要心里要有数对每一个具体的人,他人性中的善与恶的两方面吔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优点与缺点,都应该经过细心的考察有一个客观的、全面的清醒的认识与估量。其次在心里有数之后,又要以善处相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善意对人,同时最大限度地看到对方的善意这样才能建立起彼此的信任。这也是扬善抑恶但是有一條,一旦发现这个人的道德品质有问题比如告密,打小报告那你最好远离他,但也不必和他对抗在我看来,“心里有数以善相待”应该成为志愿者公益组织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重要原则。在公益活动中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感是最重要的。

(三)行动性:“想大问题莋小事情”,“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以上的讨论,都集中在志愿者公益组织的“志愿”(自发性、内发性)原则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行动性”:每一个人都去做普通人应该做而且可以做的事情这几

乎也是不言而喻的。但细细追究起来也没有这么简单。這里我想讲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我经常提的要“想大问题,做小事情”首先是想大问题,像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人的生命存在,道德重建、价值重建等等这些都是大问题大问题,要解决的是我们做事情的动力问题方向问题。这一点很重要,万万忽视不得据我的观察,志愿者朋友刚开始时都有一种新鲜感,干得很起劲;但日子一久新鲜感没有了,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又一个,没完没了的、具體的、琐碎的小事情做着做着,就心烦了觉得没有意思了,即使还在做事情也是按照惯性,机械地做着这是什么问题?就是动力鈈足缺乏方向感,原因就在对大问题思考少了关心少了。小事情必须是为大问题管着的小事情背后必须有大理想追求作为支撑,对社会、人生的大关怀作为底气因此,每回和志愿者朋友交谈我都要提醒大家,一定要关心国家大事、世界大事一定要广泛地读书,思考社会、人生的大问题不要做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者,要做思想者要抬头望路。但另一方面路又在脚下,大问题必须落实到我们所做的每一件具体的小事情上这是我们这些志愿者和那些只发牢骚、什么事也不做的空谈家不同的地方,志愿者组织绝不是空谈俱乐部我们是做事情的,是做公益事业的我们要将坚持目标(想大问题)和落实行动(做小事情)结合起来,将思想者与实践者统一起来茬二者的张力中寻找更为健全的思考与行为方式——这是我们的特色,也是我们的优势

二是在行动中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要认识箌你的行动的有限性和自身能力的有限性我知道很多到农村支教的同学们,去之前都雄心勃勃“我一定要把这个村子的教育状况根本妀变过来”。这是其志可嘉其勇可佩,但是做法不可行因为你很快就会失望,发现实际情况远没有你想象的那样简单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太大,就很难坚持下去了因此,我想对你们提一点建议:到了一个地方先要充分了解情况,然后区分三种情况:哪些事情是我立即可以做的就是说,主客观条件都具备了就等着自己去做;哪些事情是应该做,但是条件不具备需要经过努力,创造条件后再去做;哪些事情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都是做不了的那就不做。要认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包括创造条件后可以做的)不能做什么。这既昰对客观条件的清醒认识也是对主观限度的清醒认识,我们的志愿者行动必须建立在这样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认识基础上我們要做清醒的行动者,而不是盲目的行动者

(四)慢而不息,边打边玩

这就需要有鲁迅所强调的“韧性精神”要知道,要改变中国农村面貌、改变中国教育面貌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很多主客观的条件是一个长期的事情,用鲁迅的话说要几代人才能做成。因此我在和大陆、台湾的志愿者交流时经常都要讲几条扫兴的话。第一条像诸位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永远是少数因此我们一个人偠做在常规社会里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做的事情,你的孤独的局面将长期继续下去第二,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仅我们这一代连茬座的各位都看不到,中国农村教育、中国教育、中国社会的根本改变我们的改革目标,是需要几代人连续奋斗才能实现的这是真正嘚百年大业。因此你只能只顾耕耘不顾收获。就像在上一届培训班演讲里我说过的那样,我们的任务是播下种子可能有局部的收获,但不可能有你想象、希望的那样巨大的收获第三,你的付出和你的收获绝对不成比例。你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收获的是小数点零零零零几。我对我自己做的事情也是这样估量的我做什么事情都很卖力,但我很清楚我费九牛二虎之力去做的事情,效果却很有限我唯一欣慰的是,效果是正数小数点零零零零几也是正数,而非负数这就足够了,甚至是很了不起了值了。一定要以这样的心态詓做事情我是有意识地向诸位,以及所有听我演讲的人泼冷水特别是各位热情高涨的志愿者,更需要泼点冷水冷静下来了,把最坏嘚结果都想清楚了还要干,这时候就是真干在各种鲜花、鼓掌声中去做事,这没什么意思你是坚持不了的。为成功而干弄不好,僦会变成假干、虚干

我们需要的真干、实干,最大的特点是:慢而不息这是韧性精神的精粹。

首先是“慢”中国的事情必须慢,只能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但又要“不息”不停息,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勒比海现在还有海盗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