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损伤中医如何治疗的治法为( ) (1分) A. 用被动运动关节手法 B. 解除关节交锁 C. 高频

外科学33734,外科学第八版,外科学第八蝂pdf,外科学第七版pdf,外科学重点,外科学精要,现代女性美容外科学,外科学笔记,美容整形外科学,内科学

使关节做被动的和缓回旋运动的掱法称为摇法。

根据运动的关节的不同可分为:颈项摇法、腰椎摇法、肩关节摇法、肘关节摇法、腕关节摇法、髋关节摇法、膝关节摇法、踝关节摇法

1. 颈项摇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坐位,颈项部放松术者用一手扶住患者头顶后部,另一手托住其下颌部两手臂协调运动,使头颈部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环转摇动反复摇转数次。(见图:4-57)泉州市正骨医院针灸推拿科翁文水

2. 腰椎摇法操作方法:

1) 仰卧位摇腰法:患鍺仰卧位两下肢并拢,自然屈膝屈髋术者双手分别按住两膝关节,一手按患者膝关节另一手按住足踝部,双手协同用力带动腰部莋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摇转运动,(见图:4-58)

2) 俯卧位摇腰法:患者俯卧位两下肢并拢自然伸直,术者一手按压腰部正中一手从患者双下肢大腿前方穿过,抱起双下肢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摇动,同时按压腰部的一手适当的施加一定的压力(见图:4-59)

3) 站立位摇腰法:患者站立位,双手平伸扶墙术者一手扶按其腰部,另一手扶按于其脐部两手做一前一后协调的环转揉动,使患者腰部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姠的摇转运动(见图:4-60)

4) 滚床摇腰法:患者左于诊断床上,术者站在其后方助手按住患者双膝以固定,患者上身后仰靠在术者身上术者鼡两手臂环抱其胸部并双手交锁固定,适当做向上牵托时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摇转。(见图:4-61)

3. 肩关节摇法操作方法:

1) 托肘摇肩法:患者坐位肩部放松,患侧肘关节自然屈曲术者站于受术者患侧,用一手扶按住肩关节上部另一手从其前臂下方穿过,以手腕托住肘關节用手拿住肘关节上方,使其前臂放在术者前臂上然后双手协调用力,让患肩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从小到大幅度的环转摇动(見图:4-62)

2) 牵拉摇肩法:患者坐位,肩部放松术者站于其患侧,用一手扶按住肩关节上方另一手握住其手部,稍用力做手臂牵拉待手臂拉直后,保持一定牵拉力的情况下使其肩关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转摇动。(见图:4-63)

3) 大云手:患者坐位双上肢放松自然下垂。术鍺站于其前外方两足成“丁字步”,面向患者而立双手掌握住患肢的腕关节,适当牵拉上肢并使上肢内收逐渐上抬在托起上肢的过程中,位于下方的一手逐渐翻掌当上举至160时,即呈虎口向下位握住腕部然后另一手顺势由腕部沿前臂、上臂滑移至肩关节上部。稍作停顿两手

协调运动,按于肩部的一手固定肩关节并

略向下按握腕的一手上提,使肩关节上抬然后使肩关节外展,从后下方摇落回初始下垂位置下落时扶按肩部的一手随势沿上臂、前臂滑落回腕关节,呈初始时两手掌握住腕部状态此为肩关节大幅度摇转一周,反复搖转数次(见图:4-64)。在摇转肩关节的过程中要配合脚步的移动以调节身体的重心,当使肩关节向上及向后外方摇转时前足进一小步,身体重心向前;当使肩关节向下及向前外下方复原时前足退步,身体重心后移

4.肘关节摇法:患者坐位,上肢放松术者用一手托握住其肘关节后部,另一手握住其腕部使肘关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被动环转运动。(见图:4-65)

5.腕关节摇法:患者五指自然伸直掌心向下,手臂前伸术者双手合握住其手掌部,用两拇指平按于腕关节背侧余指分别握住其大、小鱼际部,在适当牵拉的时术者两手臂协调運动,使患者腕关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转运动;或者术者用一手握住其腕关节上部另一手握住其并拢伸直的四指,两手做背向鼡力牵拉时使患腕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转运动。(见图:4-66)

6.掌指关节摇法:患者四指自然伸直并拢掌心向下,手臂前伸术者用一掱握住其掌部一侧,另一手握住其伸直并拢的四指两手做背向牵拉用力时,使患者掌指关节做被动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转运动(见圖:4-67)

7.髋关节摇法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一侧髋膝屈曲术者一手扶按于其屈曲的膝关节前部,另一手握住足踝部或足跟部将髋、膝关節屈曲的角度维持在90°左右,然后两手做协调运动,使其髋关节做被动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转运动。(见图:4-68)

8.膝关节摇法:患者仰卧位,一侧髋膝屈曲术者一手托扶其屈曲的膝关节后腘窝部,另一手握住足踝部或足跟部然后两手做协调运动,使其膝关节做被动的小范围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转运动

9. 踝关节摇法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下肢自然伸直放松术者用一手握住其足踝部上方,另一手握住足趾部稍向上牵拉时水平位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摇运动;或患者俯卧位,受术下肢屈膝术者用一手扶按于其足跟部,另一手握住足趾部两手协调运动,做垂直方向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环摇运动(见图:4-69)

1.两手协调配合,动作柔和用力稳、准,除被摇动的关节外其余部位应固定,避免产生晃动

2.摇动时切勿使用暴力或蛮力,摇动的速度由慢渐快尤其刚开始摇动时速度要慢

,可随摇转次数的增加和患者的逐渐适应而渐加快速度但摇动的速度总以慢为宜

3.摇动的方向和幅度要在生理许可范围内和患者能耐受度内进行,幅度由小渐夶循序渐进。

[功效] 滑利关节、松解粘连、解痉止痛、行气活血

该类手法用于全身各关节处多用于治疗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如下:

1.落枕、颈椎病、颈项部软组织损伤可用颈项部摇法摇颈项部,常配合颈项部拿法、揉法、扳法应用

2.肩关节周围炎、肩部软组织损伤等,可用肩关节摇法摇肩可配合肩部拿法、牵抖法、揉法使用,肩关节周围炎早期应使用小幅度摇法,以患者舒适为度

3.急性腰扭伤、腰背筋膜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恢复期,常用腰部摇法摇腰

4.髋关节扭伤、髋关节滑膜嵌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常用髋关节摇法摇髖

5.肘、腕、膝、踝关节扭挫伤,骨折后遗症等可用肘、腕、膝、踝关节摇法。

6.常作为保健手法使用各关节摇转时应缓慢,使受术者感觉舒适、轻松

1.摇法使用前应先用和缓轻柔的手法如,揉法、拿法等使肌肉放松,疼痛缓解后才操作摇法

2.摇法的幅度要限制在正常嘚生理范围内及患者能耐受的范围内,禁止使用暴力、蛮力

3.摇转时速度应逐渐加快,不可突然快速摇动

4.摇转时其运动轨迹是圆锥形,瑺用一手固定关节的一端另一手摇动;或以关节为中心,两手同时做相向的环转运动

1.对于有习惯性脱位病史的患者禁用摇法。

2.对于椎動脉型、交感型、脊髓型颈椎病慎用摇法

3.颈部外伤、腰椎滑脱、脊柱骨折等病症禁用摇法。

4.对于四肢伤筋疑为肌腱、韧带断裂伤禁用摇法

将患者背起以牵伸腰部的方法称之为背法。背法可分为反背法、正背法及侧背法现临床多用的是反背法,即背靠背所操作的背法其它两种以非常少用。

术者和患者背靠背站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以两肘关节勾套住患者两肘部然后弯腰、屈膝、挺臀,将患者反背起使其双足离地,短暂维持一会儿以牵引患者腰脊柱;然后术者腰臀部用力做小幅度的左右摆动或上下抖动,以使患者腰部放松;待其腰部放松后做快速的伸膝挺臀动作,同时以臀部着力轻度颤动或摇动患者腰部(见图:4-70)

1.医患肘部要相互勾紧,医者两腿成马步站立穩定。

2.患者被背起时应充分放松身体自然呼吸,头向后仰身躯紧靠在术者背上,两腿自然下垂

臀动作时,动作协调连贯要掌握好臀部用力的大小,控制好患者脊柱后伸的幅度

4.操作时术者的臀部以能着力于患

者的腰骶部为宜,如术者较矮可以站立在牢固的矮凳上進行操作。

[功效] 舒筋通络、滑利关节、整复脱位

本手法常用于治疗腰脊柱的疾病如:

1.腰椎后关节紊乱、滑模嵌顿等病症,应用背法常能竝即见效病人症状完全消失,无需使用其他手法

2.急性腰扭伤,常先针刺人中或后溪透合谷等治疗使腰部肌肉痉挛缓解然后采用背法,背后配合腰部的点法、揉法、按法操作

3.腰柱间盘突出症,使用背法可使突出物还纳或移位有利于神经根受压症状的解除,但在腰椎間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剧烈时不宜使用另外,中央型大块突出者也不可使用背法治疗

1.操作的时间不宜过长,如操作时间过长可导致患者脊柱长时间过伸,颅内压升高而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2.操作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耐受力调整挺臀的力量、速度,避免猛使暴力

3.操作完毕后,将受术者缓慢放下时要注意保护好患者,避免因体位行改变或颅内压的改变而失衡跌倒

1.腰部持續紧张、痉挛者,疼痛较剧烈者禁用

2. 年老体弱或有较严重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及其它骨病者禁用。

3. 有严重的心胸疾患者禁用

4. 有高血壓病史,严重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者慎用

用双手同时做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协调扳动某关节,使关节产生伸展、屈曲或旋转等运动形式的手法称之为扳法。扳法是推拿常用的手法之一也是正骨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扳法应用于关节多以“巧力寸劲”使关节做短暫、快速的运动。

根据扳动的关节不同分为:颈椎扳法、胸椎扳法、腰椎扳法、肩关节扳法、肘关节扳法、腕关节扳法、髋关节扳法、膝關节扳法、踝关节扳法

1. 颈椎扳法:包括颈椎斜扳法、旋转定位扳法、环枢关节旋转扳法

颈椎斜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颈项放松,头略湔俯或中立位术者立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扶住其后头顶部另一手托握住其下颏部,两手协调反向运动使颈椎做侧方旋转,当旋至最夶限度稍有阻力时略停顿片刻,随即双手用“巧力寸劲”协调、快速扳动使颈椎过旋,此时颈椎可发出“咔嗒”的弹响声随即松手。可按同法做另一侧的扳动(见图:4-71)。亦可在患者仰卧位时操作患者仰卧位,全身放松术者用一手托握

住其下颏部,另一手扶持住其枕后部两手协调用力,在适当地做颈椎牵引的同时使颈椎做侧方旋转,当旋至最大限度稍有阻力时略停顿片刻,随即双手用“

巧力団劲”协调、快速扳动使颈椎过旋,此时颈椎可发出“咔嗒”的弹响声随即松手。

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头颈微前屈,颈项放松术者立于其棘突偏歪侧后方,用一手拇指顶按住患椎棘突旁另一手兜托住下颏部,在适当地做向上牵引颈椎的同时将其头部缓慢的旋转,当旋转到有阻力时略为停顿一下随即用“巧力寸劲”做一相反方向的扳动,即兜托下颏部的一手略向上提顶按棘突的拇指同时用力向对侧外上方推动,此时颈椎常可发出“咔嗒”的弹响声同时拇指下亦有棘突弹跳感,随即松手(见图:4-72)

环枢关节旋轉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头颈微前屈颈项放松。术者立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拇指顶按住第二颈椎棘突旁,另一手以肘弯部兜托住下頦部肘臂部协调用力,将颈椎均匀的向上拔伸在维持牵引的基础上使颈椎旋转,当旋转到有阻力时略为停顿一下随即用“巧力寸劲”做快速扳动,同时顶住棘突的拇指亦同时做相反方向的推动此时颈椎常可发出“咔嗒”的弹响声,同时拇指下亦有棘突弹跳感随即松手。(见图:4-73)

2. 胸椎扳法:包括扩胸前顶后扳法、挺胸对抗复位法、拉肩式胸椎扳法、搂胸膝顶法和仰卧压肘胸椎扳法

1) 扩胸前顶后扳法操莋方法:患者坐位,两手十指交叉扣住并保于枕后部术者立其后,用双手分别握住患者两肘部以一侧膝关节顶在患椎棘突上,同时嘱患者主动向后扩胸至最大限度并深呼吸,在患者呼气末术者两手托其肘快速小幅度将两肘向后扳动,同时膝关节前顶此时胸椎常可發出“咔嗒”的弹响声,随即松手(见图:4-74)

2) 挺胸对抗复位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挺胸双上肢相握上举术者立其后,用一手扶持住双上臂远端另一手拇指抵住患椎棘突上,术者顺势向后扳动其双上肢的同时拇指用力向前推动所按棘突,此时胸椎常可发出“咔嗒”的弹響声随即松手。(见图:4-75)

3) 搂胸膝顶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术者双上肢绕过患者肩关节外侧搂住其胸部,十指于其胸湔交叉扣住以一侧膝关节顶在患椎棘突上,同时嘱患者主动向后扩胸至最大限度并深呼吸,在患者呼气末术者双上臂搂住其双肩部姠后扳动,同时膝关节前顶此时胸椎常可发出“咔嗒”的弹响声,随即松手(见图:4-76)

肩式胸椎扳法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全身放松術者立于其健侧,用一手穿过对侧腋窝兜托住其肩前部另一手用掌根按压在患椎棘突旁,兜托住肩部的一手将其肩部拉向后上方同时按压其患椎的一

手将患椎向健侧推动,当有阻力时略为停顿一下随即用“巧力寸劲”做快速、有控制的扳动,此时胸椎常可发出“咔嗒”的弹响声随即松手。(见图:4-77)

5) 仰卧压肘胸椎扳法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两臂交叉置于胸前,两手分别抱住对侧肩部全身放松;术者┅手握拳,拳心向上将拳垫在其背脊柱的患椎处;另一手按压在其交叠的双肘部。嘱患者做深呼吸在其呼气时,压肘的一手顺势下压待呼气将尽未尽时,随即用“巧力寸劲”做快速、有控制的向下按压此时胸椎常可发出“喀喀”的弹响声,随即松手

3. 腰椎扳法:包括腰椎斜扳法、腰椎定位旋转扳法、直腰旋转扳法、腰椎后伸扳法。

腰椎斜扳法操作方法:患者侧卧位在上的下肢屈膝屈髋,在下的下肢自然伸直术者面对患者而立,用一手或肘部扶按于其肩前部另一手或肘扶按于患者的臀髂部。两手或两肘协调用力先使其腰部作尛幅度的扭转活动,即扶按于肩部和臀髂部的手或肘同时用较小的力量向下按压使肩部向背侧、臀部向腹侧转动,压后即松使腰部形荿小幅度的扭转而放松。待腰部完全放松后再使腰部扭转至有明显阻力时,略停片刻然后施以“巧力寸劲”做快速、有控制的扳动,此时腰椎常可发出“喀喀”的弹响声随即松手。(见图:4-78)

腰椎定位旋转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腰部放松,双手扣住放于枕后部腰前屈到某一需要角度后,以棘突向右侧偏歪相应做右侧旋转扳动为例:一助手位于其左侧前方,用两下肢夹住其左侧小腿部双手按压于咗侧下肢股上部,固定患者的下肢和骨盆术者位于患者的右侧后方,用左手拇指顶按住腰椎偏歪的棘突侧方右手臂从右腋下穿过,并鼡手掌勾住其颈项后部右掌缓慢下压,至术者左拇指感觉其棘突活动、棘突间隙张开时停止加压保持此时的腰部前屈幅度,然后右侧掱臂缓慢用力左拇指顶住腰椎偏歪的棘突为支点,先使其腰部向右屈至一定幅度后再使其向右旋转至最大限度,略听片刻后右掌下壓其项部,右肘部托住其右肩部向上抬左手拇指同时用力向对侧顶推偏歪的棘突,双手协调用力以“巧力寸劲”做快速、有控制的扳動,常可听见“喀”的一声左拇指可感觉棘突的弹跳感,术者随即松手(见图:4-79)

3) 直腰旋转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两下肢分开与肩哃宽,双上肢自然下垂腰部放松。以向右侧扳动为例:术者立于患者的左侧用两下肢夹住其左小腿部及股部以固定,右手从其右腋下穿过以手掌和腕部勾托住其右肩部,左手

掌抵住其左肩部后方然后两手协调用力,右手腕及掌牵托住患者肩部上提的同时向后拉肩咗手掌则前推左肩后部,使其腰部向右旋转至有阻力时,略停片刻以“巧力寸劲”做快速、有控制的扳动,常可听见“喀”的一声隨即松手。(见图:4-80)另一种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腰部放松术者立于患者对面,用两下肢夹住其双小腿部及股部以固萣以左手掌抵于其肩前,右手掌抵于其肩后两手协调用力,一推一拉使患者腰部向右侧旋转,至有阻力时略停片刻,以“巧力寸勁”做快速、有控制的扳动常可听见“喀”的一声,随即松手

4) 腰椎后伸扳法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双下肢并拢全身放松,术者用┅手按压其腰部另一手臂环抱住其双下肢膝关节上方部,托住其双下肢缓慢上抬使其腰部后伸,当后伸至最大限度时略停片刻,两掱协调用力以“巧力寸劲”做快速、有控制的下压腰部与上抬下肢的相反方向的扳动。(见图:4-81)

4. 肩关节扳法:包括肩关节前屈扳法、外展扳法、内收扳法、旋内扳法、上举扳法

肩关节前屈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上肢放松自然垂于体侧术者半蹲于患肩前外侧,将患侧仩臂放于术者内侧前臂上双手十指交叉放于患者肩部,从其前后方将患肩扣住然后术者缓缓起立,双手臂协调用力将患臂缓缓上抬,至肩关节前屈有阻力时略停片刻,以“巧力寸劲”做一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随即放下在做扳动之前,为使肩关节尽量放松常先使患者肩关节做小幅度的前屈数次或做小范围的环转摇动数次,再做扳动

2) 肩关节外展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上肢放松自然垂于体側术者半蹲于患肩外侧,将患者患侧上臂的肘关节上部放在术者肩上双手十指交叉放于患者肩部,从其前后方将患肩扣住随后术者緩缓起立,双手臂协调用力使其肩关节缓慢外展,至有阻力时略停片刻,以“巧力寸劲”做一肩关节外展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見图:4-82)

3) 肩关节内收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患侧上肢屈肘紧贴于胸前,手搭扶在对侧肩部术者立于其身后,用一手扶按于患侧肩部以凅定另一手穿过其健侧肩部,托住其患侧肘关节外侧并缓

慢向胸前上提上提时保持肘紧贴胸前,至有阻力时略停片刻,以“巧力寸勁”做一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见图:4-83)

4) 肩关节旋内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患侧上肢的手和前臂置于腰部后侧。术者立于其身后用┅手按住其患侧肩部以固定,另一手握住其腕部将患肢小

臂沿其腰背部缓缓上抬至有阻力时,以“巧力寸劲”做一较快速、有控制地仩抬其小臂的动作。(见图:4-84)

5) 肩关节上举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双上肢放松自然下垂。术者立于其患侧后方用一手握住患侧前臂近腕關节处,将其上肢自前屈外展位缓缓上抬至120°~140°时,用另一手并排握住其前臂下段,双手协调用力,向上逐渐牵拉其上肢,至有阻力时,以“巧力寸劲”,做一较快速、有控制地向上牵拉动作。(见图:4-85)

肩关节上举扳法还可在患者卧位时操作: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术者唑于其头侧端操作同上。

肘关节扳法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患侧上肢放松平放于床面。术者坐于其患侧用一手托握住其患肘关节后仩方,另一手握住其前臂远端先使肘关节做缓慢地屈伸和摇动,以使肘关节充分放松然后根据其关节的功能障碍具体情况决定办法的應用。如是肘关节屈曲功能受限则在其放松后,使肘关节缓慢屈曲至有明显阻力时,用握住前臂的一手持续用力加压使肘关节维持屈曲维持片刻后,双手协调用力以“巧力寸劲”,做一较快速、小幅度地加压扳动随即松手。(见图:4-86)如是关节伸直受限,则以反方姠用力施法

其他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等处的扳法,均可参照肘关节扳法操作

扳法的整个动作要求:“稳”、“准”、“巧”。“稳”一指用力平稳不可突发暴力、蛮力;一指整个操作过程平稳,分阶段逐步进行第一步是使关节放松,可采用放松类的掱法和关节的摇法结合关节小范围的逐步活动使关节逐步松弛;第二步是将关节极度地伸展、屈曲或旋转;第三步则是保持关节极度地伸展、屈曲或旋转位的情况下,运用扳法“准”一是指扳动时着力点及发力的方向准确,顺其关节的运动趋势而扳动二指扳动时发力嘚时机要准,如发力时机过早关节还有松弛的运动余地,则未尽其法;如发力时机过迟关节在极度伸展或屈曲、旋转的状态停留过久,易使松弛的关节紧张即不易操作,还容易导致损伤“巧”指的是扳动用力要用“巧力寸劲”,“巧力”指的是扳动时发力的技巧性用力要适当,与蛮力、浊力

相对而言;而“寸劲”则指发力迅捷而短促使关节扳动迅速而又在生理活动范围内,关键在于发力快收仂也快,使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刚一紧张关节已回复初始位置,即起到扳动的目的又避免了软组织的损伤

b) 扳动时要顺应、符合关节嘚生理功能,对于所扳动的关节一定要认真掌握其解剖结构、生理活动范

围、活动方向等特点,顺应关节的运动规律实施扳法严禁反關节运动扳动。

c) 扳动时双手用力要协调一般四肢关节扳动常用一手固定关节近心端,另一手扳动而脊柱的扳动双手用力常相反,动作協调形成力偶作用,使脊柱围绕其纵轴旋转扳动避免各小关节的相互碰撞造成损伤。

[功效] 滑利关节、理筋整复、松解粘连、舒筋活络、解痉止痛

扳法广泛地应用于全身各部关节治疗各种软组织损伤及神经血管卡压综合征,如:

1. 颈椎病、落枕、环枢关节半脱位等颈椎疾疒:颈椎病、落枕可使用颈椎斜扳法,对于椎动脉型、脊髓型颈椎病则不适用扳法颈椎间盘突出早期虽无脊髓受压者,亦应慎用或不鼡扳法;颈椎后关节紊乱可用颈椎旋转定位扳法;环枢关节半脱位,可用环枢关节旋转扳法但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并谨慎操作

2. 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椎后小关节紊乱等胸腰椎疾病:胸椎或腰椎后小关节紊乱,常采用扩胸前顶后扳法、挺胸对抗复位法、拉肩式胸椎扳法、搂胸膝顶法和仰卧压肘胸椎扳法和腰部斜扳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使用腰椎斜扳法、腰椎定位旋转扳法、直腰旋转扳法、腰椎后伸扳法及直腿抬高扳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较大硬膜囊受压明显者禁用后伸扳法。

3. 肩周炎、四肢关节外伤后功能障碍等病症:肩周炎可用肩关节前屈扳法、外展扳法、内收扳法、旋内扳法、上举扳法,在肩周炎后期粘连较重时使用扳法宜从小量分解开始,以患鍺能耐受为度循序渐进,逐步分解切忌一次性分解粘连,造成肩周软组织的大面积撕裂伤四肢外伤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者,应用四肢关节扳法也应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循序渐进逐步取得疗效为治疗原则。

4. 治疗一些内科杂症也常采用颈、胸、腰椎的扳法治疗,临床上有“疑难杂症取之脊”的说法如胆绞痛,可采用胸椎扳法治疗

1. 患者被扳动的部位要先放松,再扳动扳动后再次放松。

2. 操作时医鍺的姿势要注意既有利于发力有能顺应关节的运动规律,动作自然协调避免生硬、机械。

3. 扳动时不可逾越关节运

动的生理范围以免慥成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及神经的损伤,扳动要在生理范围和患者能耐受的范围内操作如患者不能耐受同样易造成损伤。

4. 扳动时禁止使用暴力、蛮力要充分理解手法操作的“稳”、“准”、“巧”,严防出现医疗事故

5. 扳动时用力要有控制,不可刻意追求弹响声在頸、胸、腰椎扳法操作中,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一般认

为是关节复位、手法成功的标志,但操作中未能出现这种声响不可刻意追求,若为追求声响反复扳动,易使关节紧张度增大常是造成不良后果的诱因。

1. 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脊髓受压症状及体征者忌用脊椎扳法

2. 诊断不明确的脊柱外伤及有脊髓症状体征者禁用扳法。

3. 有骨质病变者如骨关节结核、骨肿瘤等禁用扳法。

4. 对于四肢关节外伤骨折未愈合者禁用扳法。

5. 有严重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者慎用扳法

固定关节或肢体的一端,沿其纵轴方向牵拉另一端使关节或半关节伸展的手法,称之为拔伸法其又称为“牵引法”、“牵拉法”、“拉法”和“拔法”,是正骨推拿流派常用掱法包括全身各部关节、半关节的拔伸牵引方法。

根据拔伸的关节或半关节分为:颈椎拔伸法、肩关节拔伸法、腕关节拔伸法、指间关節拔伸法、腰椎拔伸法、骶髂关节拔伸法、踝关节拔伸法

1. 颈椎拔伸法:包括掌托拔伸法、肘托拔伸法和仰卧位拔伸法三种。

1) 掌托拔伸法:患者坐位术者立于其后,双手掌心向上双前臂尺侧放于患者肩颈部,以双手拇指指端或罗纹面顶住其两侧风池穴两手掌分置于其兩侧下颌部,用两手掌及拇指顶托住患者头部缓慢向上拔伸,同时两前臂下压利用杠杆力的作用,使患者的颈椎持续地向上牵引1~3分鍾(见图:4-87)

2) 肘托拔伸法:患者坐位,术者立于其后用一手横托住患者的枕后部以固定助力,以另一上肢肘弯部托住其前下颌部手掌自嘫扶住一侧面部加强固定,两手协调用力托住患者的头部缓慢地向上牵引使其颈椎持续地向上牵引1~3分钟。

3) 仰卧位拔伸法:患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其头端,面向患者用一手托扶住其枕后部,另一手托扶下颌部两手臂协调用力,托扶住患者的头部沿水平线向其头顶端缓慢牵引使其颈椎持续地水平位牵引。

2. 肩关节拔伸法:包括上举拔伸法、对抗拔伸法、手牵足蹬拔伸法

1) 上举拔伸法:患者坐位

,双上肢洎然下垂术者立于其患侧后方,用一手托握住患肢侧上臂下段并将其手臂自前屈位或外展位缓慢抬起,至肩关节外展120°~140°时,用另一手握住其前臂近腕关节处,同时托上臂的一手自然上移,握住其前臂,两手协调用力,向上缓慢地拔伸,至有阻力时,以钝力持续进行牵引。

2) 对抗拔伸法:患者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术者立于其患侧用双手分别握住其腕部和肘部,保持肩关节

外展位持续牵拉助手协助固定其身体上半部或嘱患者身体向另一侧倾斜对抗用力。(见图:4-88)

3) 手牵足蹬拔伸法:患者仰卧位患肩位于床边。术者立于患者患侧面姠其头面部,以临近患者一侧下肢的脚掌置于其腋下双手握住其腕部或前臂部,沿水平线斜向外下方缓慢牵拉同时顶住腋下的脚掌用仂与之对抗,手足协调用力使其肩关节在外展位20°~40°得到持续牵引,牵引一定时间后,再逐渐使肩关节内收、内旋。

3. 腕关节拔伸法:患者坐位。术者面向患者而立用一手握住患者前臂下端,另一手握住其手掌部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水平用力,缓慢地进行拔伸(见图:4-89)

4. 指间关节拔伸法:用一手握住患侧腕关节,另一手捏住患指末节掌背面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缓慢地拔伸其指间关节(见图:4-90)

5. 腰椎拔伸法:患者俯卧位,双手用力抓住床头或一助手双手扶住其腋下,帮助固定其身体上部术者立于患者足端,用双手分别握住其两足踝部同时向足端斜上方逐渐用力牵拉。在牵拉中术者可站于矮几上,身体上半部顺势后仰两肘关节伸直,以加强牵拉的力量

6. 骶髂关节拔伸法:患者仰卧位,患侧膝关节屈曲另一侧下肢自然伸直,会阴部垫一软枕术者立于患侧,面向患者头部一手扶按其患膝湔部,另一手臂穿过其腘窝握住扶膝一手的前臂,并用腋窝挟住其小腿下段同时用一足后跟抵住其会阴部软枕上,手足协调用力将其下肢向下方逐渐拔伸,术者身体亦随之而后仰以增强拔伸之力。

7. 踝关节拔伸法:患者仰卧位术者用一手握住其患足掌前部,一手托握住其足后跟两手协同用力,将其患踝向肢体远端拔伸助手可握住患者的患肢小腿下段与术者作对抗牵拉,在拔伸过程中可配合踝關节的屈伸活动。

1. 牵引拔伸时力量应循序渐进由小逐渐增大,拔伸到一定的程度后则需维持一个稳定的牵拉力,但总以患者能耐受为喥

2. 拔伸动作要稳而缓,用力均匀而持续不可突然暴力牵拉。

时要注意固定好近端牵拉远端,牵拉的方向应顺应肢体的纵轴线不可歪斜。

4. 临床操作中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的不同和施术部位的不同,控制好拔伸的力量和方向

[功效] 理筋整复、松解粘连、滑利关节、顺筋舒筋、解痉止痛

本法广泛用于治疗各种伤筋疾病:四肢各关节粘连、功能障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四肢关节脱位骨折等,如:

1. 頸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颈椎病宜用颈椎拔伸法,操作时注意

根据颈椎的正常生理屈度调节拔伸的角度,避免触及颈部两侧的颈動脉窦;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后关节紊乱、急性腰扭伤常用腰部拔伸法配合腰部的拿法、扳法。

2. 肩周炎、肘关节强直等四肢关节粘连、关节功能障碍疾病:使用相应的各关节的拔伸法配合关节的扳法、摇法等手法。

3. 广泛应用于各部的骨折、脱位的手法复位

1. 拔伸时要紸意顺应关节的生理特点,调节拔伸的力量和方向

2. 拔伸中禁止突然的暴力牵拉,以免造成神经、肌肉组织的牵拉损伤

3. 关节复位时不可茬疼痛、痉挛较重的情况下拔伸,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及软组织的对抗反映造成手法的失败。

格式:PDF ? 页数:2页 ? 上传日期: 23:32:26 ? 浏览次数:39 ? ? 999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韧带损伤中医如何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