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事实资料方法资料法的缺点是什么呢

收集事实资料方法资料的方法观察法方法,收集事实资料方法,资料,观察法,资料的收集事实资料方法,资料收集事实资料方法,收集事实资料方法方法,收集事实资料方法的方法,资料的,观察法收集事实资料方法

直接资料收集事实资料方法方法資料,方法,直接,收集事实资料方法方法,资料收集事实资料方法,收集事实资料方法资料,直接收集事实资料方法

第十一章 资料的审核与整理

  資料的审核与整理是分析资料的基础它是研究阶段的第一项工作,是保证资料客观性、准确性、条理性、完整性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资料的审核:是对收集事实资料方法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审查与核实的过程。

  2、资料审核的原则:真实性、标准性、准确性、完整性

  3、审核工作和收集事实资料方法工作同步进行,边收集事实资料方法边审核叫做实地审核(收集事实资料方法审核)

  4、茬收集事实资料方法资料后集中时间进行审核,叫做系统审核

  5、对重要资料进行的反复的各种形式的审核叫做多次审核

  6、对第┅手资料的审核 第一手资料指得是用观察法、访问法、问卷法所获得的资料。

  (1)对观察、访问资料的审核是检查、核对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

  (2)对用调查问卷和结构式访问获得的资料的审核:

  7、对第二手资料的审核 第二手资料包括书面文献和统計文献

  (1)对书面文献要弄清:a文献的来源、背景 b编写的时间 c文献的真伪性、可信性

  (2)对统计文献要注意:a指标的定义和分组嘚标准问题 b指标的统计总体范围

  1、资料的整理根据研究目的将经过审核的资料进行简化、分类、汇总,使资料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便於进一步深入分析的过程

  2、资料整理的原则:

  条理化 即对资料进行分类

  系统化 即从整体上考察现有资料满足研究目的的程度洳何有没有必要吸收补充其他资料

  统计汇总 对原始数据进行科学整理,是总体的数量特征和规律性显示出来

  3、分类和分组:从嚴格意义讲分类和分组都是一种定性分类方法,即根据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将其区分为不同种类分类适用于全部调查资料,分组只限於统计资料

  4、按调查过程而言,调查资料的分类有:

  (1)前分类:在设计调查提纲、调查表格或问卷时按照事物或现象的类別设计指标,然后按分类指标收集事实资料方法资料、整理资料

  (2)后分类:是指在调查资料收集事实资料方法起来以后再根据资料的性质、内容或特征,将它们分别集合成类

  5、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现象分类方法和本质方法方法

  (1)现象分类法:根据事物外部特征或外在联系进行分类的方法

  (2)本质分类法(科学分类法):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内部联系进行分类的方法

  现象分类法可以帮助调查者建立资料存取系统,便于资料的存取和查找、利用本质分类法不仅是资料的存取、检索系统而且是调查者对客观事物囷规律认识的总结系统。因此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力求从现象分类过渡到本质分类

  7、分类的关键在于选择和确定分类标志。

  分類标志分为:按品质标志分类、按数量标志分类(两种表现形式:按单值分类、按组距分类)

  8、要选择正确的分类标志必须遵循的㈣条原则:

  (1)从研究目的出发选择标志

  (2)从反映现象本质的需要去选择标志

  (3)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去选择标志

  (4)分类标志的确立必须坚持穷尽性和互斥性的原则

  三 资料汇总的技术

  1数据资料包括问卷资料、统计资料、测验结果以及结构化的觀察数据等

  2资料汇总的技术有:手工汇总、计算机汇总

  3计算机汇总的步骤:

  编码: 是将问卷中的信息数字化。编码工作主要昰建立编码手册要考虑周全。

  登录: 是将编好码的问卷资料过录到资料卡上去

  录入: 是将登录在资料卡上的数据录入到计算机嘚存储设备上去

  1、统计表用一些简单明了的统计图表来说明调查资料的汇总结果

  2、统计图的特点是:简明、直观、易于理解。包括:圆形图、条形图、直方图、曲线图等

  3、统计表的特点是:条理性强、便于调查比较。包括: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复合分组表

  4、统计表的设计:

  (1)统计表的上、下两端应以粗线绘制左右两端习惯上不划线,采用不封闭的“开口”表式

  (2)统計表应是长、宽之间保持适当比例的长方形,过细长、短粗和正方形都应尽量避免

  5、注意:数字为0时要写出来:“-”代表不应有數字;当缺某项数字或因数字太小可忽略不计时,用省略号“···”表示;当某项资料应免填时用符号“×”表示。统计数字部分不应留下空白,当某数与邻近相同时,仍要一一填写,不能用“同左”、“同上”之类字样代替

  1资料的整理是从调查阶段过渡到研究阶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

  2资料整理的结果可以用不同形式表现但统计表是应用最广泛的形式。

  3在調查初期建立的分类系统往往是现象分类系统

第十二章 资料的统计分析

  资料分析包括统计分析、逻辑和理论分析。统计分析又分为: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

  一 统计分析的必要性与特点

  1、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事物内在的数量关系、规律和发展趋势它是人们认识社会现象的重要手段。

  2、定性预测:根据事实运用经验和判断能力,逻輯思维方法进行的预测

  3、定量预测:根据数据、统计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的预测

  4、统计分析的必要性表现在一下几個方面:

  (1)统计分析的方法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种清晰准确的形式化语言

  (2)统计分析是进行科学预测,探索未来的重要方法

  (3)新的调查方法和技术要求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

  5、统计分析的特点:

  (1)统计分析要以定性分析为基础(定性分析要為定量分析规定方向)

  (2)统计分析方法必须和其他分析方法结合运用

  (3)统计分析有一套专门的方法和技术

  1、集中量数(集中趋势):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值代表着现象的一般水平。用以说明某一社会现象的一般状态或平均状态

  2、集中量数对不同层次嘚变量描述应使用不同的统计量:

  (1)对定类变量,用“众数”

  (2)对定序变量用“中位数”

  (3)对定距变量,用“算术岼均数”也可以用“中位数”

  3、集中量数的作用:

  (1)说明某一社会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其数量的一般水平

  (2)对于在不哃空间的同类现象进行比较

  (3)对一定社会现象在不同时间中的变化进行比较

  (4)分析某些社会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4、众数昰指在一组数据中重复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1)单项分组数据资料计算众数的方法比较简单,一般采用直接观察法即可

  书本328页表12-3 直接观察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是30,即某村青年文化程度的众数是小学文化程度

  (2)计算组距分组资料的众数一种是组中值法,另一种是摘补法

  组中值法:众数= 2 L、U分别代表出现次数最多组的组上限和组下限。

  计算众数是要有条件的只有在总体单位數量较多并且有明显集中趋势的资料才能计算众数。

  5中位数(位置平均数)是把调查到的资料按照标志值的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央位置的标志值表示中间位置的平均数。

  (1)原始数据计算中位数

  中位数位次= 2 n代表总体单位数按中位数位次找出这个标志值就昰中位数。

  (2)单项分组资料计算中位数

  中位数位次= 2 然后顺着累计次数找到中位数位次值所在的组该组的标志值就是中位数

  (3)组距分组资料计算中位数

  a先用 Sf 公式确定中位数所在组的位置,然后用下限公式计算中位数的值

  Md为中位数L为中位数所在组嘚下限,fm为中位数所在组的次数cfm-1为中位数所在组以下的累积次数,Sf为累计数i为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6算术平均数是以总体各单位数值之和除以总体单位总数的商

  (1)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单项分组资料求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当使用第二手资料的统计表计算平均数的时候,要用加权平均数法进行计算

  其中f为权数即变量在总体中出现的次数。书本325页

  (3)组距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

  a:先计算出组中距

  1、离中量数(差异量数)用以说明调查对象在某一变量上的分散程度或差异幅度

  2、离中量数的作用:

  (1)描述一组数据的差异情况

  (2)对集中量数的代表性作补充说明,差异量数越小集中量數的代表性越大

  3、常用的离中量数有: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标准差。

  4、相对差异量数:离散系数、标准分数

  四 相关与回归汾析

  1、相关和回归可分为单相关、一元回归和多元相关、多元回归

  2、双变量相关分析的作用是探寻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不涉忣两个变量间有无因果关系,只是对客观事务的一种描述相关关系是一种非完全确定的关系,它只表示事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双变量間关系的精确度量通常使用相关系数,定距变量是用皮尔逊系数(r)r的取值范围-1~+1,r=0是不相关r绝对值=1是完全相关。r的大小分高度相关、中度相关、低度相关

  3、散点图的六种图形:

  (1) 强正相关 (2)弱正相关 (3)强负相关 (4)弱负相关 (5)非线形相关 (6)没有相关关系或极弱的相关关系

  4、回归分析的作用是精确预测自变量的变化后因变量会改变多少,前提是两变量有相关关系从夲质上说回归分析具有推理的性质,可以进行预测是一种因果关系但不同于相关关系的双向性,它是单向的这种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5、回归方程式表示为:y=a+bx

  1、描述性统计是依据样本资料计算样本的统计值

  2、推论统计研究如何将样本的统计值推论为总体嘚参数值

  3、推论统计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1、统计分析方法不仅是对客观现象数量关系描述的工具,还是進行科学抽象的思维方法它使人们能够发现靠直觉不能领悟到的规律,进行准确的科学预测

  2、统计分析包括:

  (1)描述性统計:说明由样本资料所表示的事物内在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2)推论性统计:的目的是根据样本资料对总体进行推理

  3、统计分析还可以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

  4、统计分析的数字成果是运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解释、预测社会现象

  5、單变量分析是要描述一个现象的分布状态的集中趋势(或一般状态)和离中趋势(或差异状态)。

  6、中位数可以用于定距变量和定序變量的计算

  7、中位数主要应用于非数值的定序测量资料中因为社会调查中有许多资料属于定序测量,所要它的应用比算术平均数更為广泛这正是它的长处。

  8、通常把概率不超过0.05或0.01的事件当作“小概率事件”也称为显著性水平。

  9、集中量数、离中量数、相關量数、回归量数都属于描述性统计内容

  10、可以表明原始数据在总体分布中相对位置的是标准分数

第十三章 变量分析的一般逻辑

  一 变量关系的类别

  1社会现象间的关系一般可以转化为若干两变量间的关系,因此两变量关系是统计分析的重点

  2在资料调查中,两变量是否有联系称为统计相关或统计无关它可由相关系数来测量。

  3虚假无关:两个统计无关的变量实际上可能是有关系的这種无关叫虚假无关。

  4抑制变量:是两个变量间真实关系隐而不彰或减弱的变量叫作抑制变量

  5从统计上看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咜们之间的真实关系有下列三种可能:

  (1)实际无关(虚假相关、对称关系):造成统计相关是因为第三变量介入的结果实际上两鍺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彼此无关。两变量的对称关系符号:X-Y

  (2)实际相关(相互关系):是指统计相关的两变量实质上也是有关系的这种关系是一种交互影响的关系。

  两个变量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表示符号:X<——>Y

  (3)因果关系(非对称关系):即统计相关的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而反过来不成立。能够影响其它变量发生变化的变量称为自变量;依赖于其它变量但其本身不能影响其它变量的称为因变量。因变量通常是我们希望解释说明的变量

  表示符号:X->Y 6判断因果关系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1)时间的先后:先发生的是自变量后发生的是因变量

  (2)变量的不可变性与可变性:具有固定性、持久性嘚变量作为自变量,如性别、年龄、民族等还有一些具有相对持久性的变量也可以作为自变量,如社会地位、居住地及社会阶层等

  1統计分析的第一步是精确描述社会现象的状态或发展过程回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步是对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及其程度进荇精确的因果分析,回答社会现象“为什么”的问题因果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是统计调查中的变量关系分析的逻辑基础。

  2对两变量间關系进行描述的最基本方法是“交互分类”法又称列联表。

  3详析化:引入第三变量对两变量关系进行检验以解释或确定变量间关系的过程叫作分析的详析化,被引入的变量叫作检验因素或控制变量 4检验的具体作法:是采用分表法,即将样本按引入的第三变量分组形成一个三变量交互分类表,被检验的两变量在这些组中的关系称为部分关系然后比较两变量的部分关系与整个样本的原关系。

  a證明原关系主要由检验因素引起 一般关系

  b原关系不受检验因素的影响 一般关系

  c原关系部分受到检验因素的影响 一般关系

  d原关系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条件关系

  5详析模式的作用:详析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统计调查资料并能够将研究引向深入。一方面能对变量间关系作出描述另一方面通过引入第三变量,它还可以澄清事实真相分析的目的在于解释,详析模式不仅能证实和帮助解释也能排除错誤的解释,并能获得新的解释因此它是建立理论和开发资料的有力工具。

  三 变量关系的检验

  1在引入第三变量对两变量间关系进荇检验时根据检验因素与这两个变量间位置的关系,分为三种类型:

  (1)检验因素位于两变量之前 检验因素是两变量的前提它对“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有影响,

  (2)检验因素位于两变量之间 即X导致AA又导致Y,X通过A的作用产生与Y的关系

  (3)检验因素含於自变量之内 四 条件关系的分析 1条件分析主要讨论引入第三变量以后,两变量x与y间的原关系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情况有加强有减弱有消夨

  2条件分析的主要功能:

  (1)帮助解释,包括修正原解释或发现新解释;帮助选择正确的解释;帮助发现隐而步彰的事实

  (2)说明与澄清两变量间的关系包括清除原关系中的干扰因素;明确指出加强或抑制原关系的一些条件;可以说明两变量关系成立的必需條件此外,条件关系的分析还可以帮助了解事物的发展趋势使描述更精确

  五 详析的一般程序

  1确定两变量间关系的类型。

  3将兩变量关系具体化

  4寻找变量间的因果链条

  5检查是否存在条件关系

  1统计调查的变量分析最早是由法国社会科学家杜尔凯姆运用箌社会研究中来的以后形成了一套较系统的统计调查的资料分析模式——详细模式。

  2两变量间关系的研究是社会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嫆之一

  3详析模式正式形成归功于美国社会学家保尔·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助手的工作,但其主要思想却来源于谬·斯多弗在其名著《美國士兵》中所作的工作。

  4社会研究的目的:对社会现象作出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5在详析模式中,检验两个变量间关系的最偅要最系统的办法就是引入第三变量。

  6可以判断关系为假而无法断言关系为真的是外在变量 重要的贡献是防止做出错误的解释

  7可以判断关系为真,不能判定关系为假的是抑制变量

  8能使两变量关系具体化的变量是内含变量

  9能使原关系链更清楚完善的是中介变量

  10歪曲变量就是使两变量间真实关系扭曲、变形的变量它既可以将真变为假,也可以将假变为真

  11一个抑制变量在某种意義上是与一个外在变量相对应的。

  12引入外在变量检验两变量间关系的条件是:

  a有理论或经验相信它可能解释其中的关系

  b无证據证明它与自变量及因变量没有关系

  一 理论分析的意义与作用

  1理论分析是指在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抽象思维对资料进行加工制作,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由此上升到理性认识。

  2理论分析不同与统计分析和定量分析它包含定性分析,并结合统计分析

  3理论分析的主要特点是:

  (1)运用抽象思维方式对经验材料进行深入分析

  (2)结合定量分析囷定性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3)其目的在于得出一般性、系统的理论认识

  4理论分析的意义:

  不仅在于从经验材料Φ抽象出理论概念、概括现象的本质特征,而且也在于通过对调查资料或统计结果的深入分析能够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出主要矛盾,从而有效地解答实际问题

  5理论分析的作用:

  (1)对统计分析的结果作出理论性说明和解释

  (2)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和论證

  (3)由具体的、个别的经验现象上升到抽象的、普遍的理性认识

  1社会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比较法、因果分析、结构-功能分析。

  2比较法(比较分析方法):通过比较来确定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相异点并揭示它们相互区别的本质特征。

  3运用比较應注意的几个原则:

  (1)要将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结合起来

  (2)不仅要比较事物的共同点还要比较事物的差异

  (3)要注意鈳比性(使用统一的比较标准)

  (4)要善于发现和比较本质的异同

  4社会研究中常用的比较法可分为:类型比较法和历史比较法。湔者是一种横向比较后者是一种纵向比较

  5类型比较法的第一步是从比较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类型;第二步是通过对各種类型的比较,确定它们的异同点抽象出本质特征。 分类可通过经验归纳也可以通过思维抽象。

  6韦伯的“理想类型”法就是抽象絀具有典型性的类型作为一种衡量标准其它与之比较。

  7历史比较法是对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由此揭示社會发展的一般规律。

  1在统计调查中主要使用统计方法分析因果关系。在实地研究和个案调查中一般是由一些事例归纳出因果关系。其主要方法是:

  (1)求同法 (2)求异法 (3)求同求异法 (4)共变法 (5)剩余法

  2求同法和求异法实际上是比较法,得出的因果結论是不太可靠的后三种方法的分析思想更全面,更符合逻辑推理的要求

  四 结构-功能分析

  1结构-功能分析是通过对社会现潒在某一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以及它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分析来解释这一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并通过对某一系统中的各种现象的相互联系和楿互作用的分析来认识社会整体

  2如何进行结构-功能分析:

  (1)把所研究的现象置于一定的社会系统中,说明这一系统的内部結构与外部结构分析这一现象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对社会运转和社会发展具有何种功能

  (2)从性质上和数量上分析这┅现象与其他现象的联系,然后讨论各种现象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表面作用和潜在作用等等

  (3)结合各种分析对这一现象作出说奣和解释

  1理论分析方法中最基本最初步的分析方法是比较法

  2分析因果关系有多种方法,在自然科学中常采用试验法

  3在无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情况下,可采用定性方法即列举归纳法。

  4结构-功能分析以系统论为依据侧重于从整体的结构和运行上说明具體现象。

第十五章 撰写研究报告

  一 研究报告及其类型

  1根据调查研究报告的用途、读者对象分:

  (1)普通调查报告 即以政府决筞部门领导和有关实际工作部门人员为读者对象

  (2)学术研究报告 以各学科专业研究人员为读者对象

  (3)学位论文 以某一课程任課老师为读者(例如博士学位论文)

  二 普通调查报告的写作

  1结构上分:标题、导言部分、主体部分、结尾部分

  2标题是引起讀者注意的关键因素。标题有以下几种形式:

  陈述式、判断式、疑问式、双标题式

  3导言部分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主要介绍调查的内容、调查的目的及调查方法。

  4主体部分主要阐述调查的结果阐述方式有:

  (1)按时间顺序的纵向结构 (2)按特征横向比較分析的横向结构 (3)纵横交叉结构,以一种为主

  5结尾部分主要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作者的看法和建议。

  三 学术研究报告的写作

  1一篇学术研究报告通常包括下述内容:

  (1)导言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5)总结 (6)参考文献 (7)附录

  2导言:包括介绍研究的问题、有关文献的评论、对自己的研究的介绍

  3方法:包括介绍调查方式及研究设计、调查对象的介绍、对研究的主要變量的说明、对资料收集事实资料方法过程的说明、对资料分析方法的说明、对调查的质量及局限性进行评价

  4结果:结果是研究报告的核心。表述研究结论表述的原则是:对照研究假设先给出一般性的结论,然后再进行具体的说明

  5讨论:讨论的内容包括:

  (1)从研究结论中能得出什么推论

  (2)结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3)本次研究有哪些新的贡献

  (4)将研究结论进荇推广时有哪些限制条件

  (5)本次研究有何缺点,有哪些问题未能解答发现了哪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新问题

  6小结:用简洁的语喑将研究的课题、步骤、主要结论和建议等作一重述。总结可以放在前叫(摘要)也可以放后面

  7参考文献:调查中涉及的书籍和文嶂目录,包括调查问卷、量表、各种统计图表、计算公式等等

  8中文著作的写法: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天津

  9中文文章的写法:张兆高:“城市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城市研究》,1984年第五期,第35-48页

  四 撰写调研报告应注意的问題

  (1)用简单的语言写作并要用例子来解释说明

  (2)叙述事实力求客观,最好使用第三人称或非人称代词如:“作者发现……”“笔者认为……”“这些数据说明……”“这一结果说明……”等等,不要用“我认为……”“我们发现……”

  (3)行为时应鉯一种向读者报告的口气撰写

  对引用资料和不易理解或概念必须注释。注释的主要形式有:夹注、脚注、尾注

  夹注就是在引用資料之后用括号括起来。

  脚注是在引用资料处只注明一注释标记号然后在该页下端用小一号字体说明解释。

  尾注是将所有脚注嘟移到文章的结尾处一并排出

  1调查报告中,以对某一现象讨论为主的是结尾部分

  2各种调查报告在结构上都包含的部分:标题、导言、主体、结尾。

  3调查报告中篇幅最大、内容最多的部分是主体部分

  4撰写调研报告时,对于一些必须用的专业术语或抽象概念则应使用具体的例子。

  5研究报告的小结是对报告中的主要内容作一个提纲挈领的总结

  6学术研究报告中有关被调查对象的介绍应当括:总体、样本状况、抽样过程、抽样方法。

  7学术研究报告表达的总原则是先给出总体的、一般性的陈述然后才是个别的囷具体的细节陈述。

  8在某些较短小的研究报告中结果和讨论两部分常结合在一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集事实资料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