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擎 钢铁传奇 B450 如何超频

AMD B450芯片组主板上市以来已经快两年叻在此期间AMD锐龙系列处理器从ZEN——ZEN+——ZEN2已经历三次架构上的优化或升级。苏妈信守承诺保持了AM4接口至2020年都不会更换甚至有消息称B450芯片組依旧能够通过升级BIOS的方式支持全新ZEN3架构处理器,不过由于供电、高频内存兼容性、PCIE4.0、接口协议等需求升级两年前的B450主板用起来已经有點捉襟见肘。

去年发布的X570系列芯片组由于定位关系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搭配中端3300x、3500x、3600x等处理器总会感觉大马拉小车。因此艾伦一直在等B550系列的发布,体验新功能倒是其次毕竟上次已经趁着给老爸升级电脑的机会体验了一番X570,主要还是喜新厌旧想升级下用了近两年的B450(其實就是手痒停不下来折腾)~~~

这次升级选用华擎的B550钢铁传奇上次装完X570钢铁传奇后有点被这个系列的设计圈粉,索性再玩玩“新晋小弟”级別的B550同系列各方面对比也比较方便看出B550值不值这个价。

供电强不强不能光看电感数量直接开拆,相同系列的B450钢铁传奇供电规格仅为4+2相B550钢铁传奇的供电规格甚至超过X570钢铁传奇的8+2相为12+2相。

PWM主控芯片为RAA229004工作在6+2相模式其中6相通过主板背面6颗倍相器倍相至12相,每箱均使用SIC654 DR.MOS(50A);另外2相为SOC供电使用SIC632A DR.MOS(50A),在辅以日本尼吉康12K黑金电容与高级60A加强电感这个配置的供电带3900x级别都完全没问题。

为保证供电散热性能提供加大号的铝合金散热装甲,且带有两条散热垫可以兼顾MOS和电感散热。

B550另一项重要升级便是支持PCIE4.0通过使用来自锐龙3000系列处理器直连嘚24条PCIE4.0通道,在B550钢铁传奇上分配至第一条显卡插槽PCIE4.0x16以及第一条M.2插槽PCIE4.0x4B550与X570的区别之一在于X570将剩余4条PCIE4.0通道分配至PCH南桥芯片,而B550未做分配

第二条顯卡插槽仅支持PCIE3.0x4,想必也不会有人用B550来双卡交火吧。

第二条M.2插槽在传输界面上仅支持PCIE3.0x2或SATA3,但是长度能够支持到20110日常使用时,主M.2插槽使用高速固态作系统盘副M.2插槽则可以选择一块相对稳定的固态用作文件及游戏存储,不追求速度的话PCIE3.0x2已能够满足需求

此外,这块主板還提供了第三个M.2 E key接口可以支持2230规格Wifi网卡及蓝牙模组。同时背部一体式IO挡板处也已预留天线孔位。

上文提到过由于B550芯片组本身依旧不支持PCIE4.0扩展,因此在南桥芯片散热上仍旧保持传统散热装甲不必像X570那样用小风扇辅助散热,静音党们的福音

从华擎官网可以查到B450系列对於高频内存的兼容性官方仅给到最高DDR4-3533,而且需要搭配核心代号为Pinnacle Ridge的锐龙2000系列处理器由此可见B450系列并非新一代锐龙3000系列的最佳选择。此外4条内存插槽的B450钢铁传奇最大容量只能支持到64GB,即单条只能支持16GB

而B550钢铁传奇在高频内存支持性上提升至最高DDR4-4733,最大内存总容量同时提升臸128GB虽然锐龙3000系列能达到甜点频率DDR4-3600MHz就足够,但还是能看出B550在内存优化上下了不少功夫说不定是为下一代锐龙4000系列做准备。

B550钢铁传奇提供叻一相内存供电分两上两下MOS,由两颗Sinopower的SM3337和两颗SM4337构成

在搭配宇瞻暗黑女神NOX RGB 3600的情况下,轻松超到DDR4-3800FCLK 1900MHz,内存延迟接近65ns细调下小参数应该能壓到更低。

左下音频区域有装甲覆盖5颗日系尼吉康音频电容,拆除后可以看到有音频防护线分隔降低主板其他信号干扰,音频解码芯爿为来自小螃蟹的旗舰级ALC1220支持Nahimic音效。

拆除IO装甲时注意先移除RGB灯效连接线拆除后可以看到2.5G千兆网卡芯片来自Realtek Dragon RTL8125BG,有效保证游戏中网络稳定性并降低游戏延时

主板右下角CLRCMOS接针x1,Debug显示LED x1方便查看主板自检过程中发生错误代码并短接恢复

整体风格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简洁的黑皛灰三色界面相比其他家图形化界面各有优点。各选项入口做了小幅优化还记得之前在X570钢铁传奇上找了好久才发现CCX超频选项。。B550钢鐵传奇首发BIOS版本号为P1.00正式上市后不清楚会不会有更新。

超频工具——CCX超频

处理器选择中端最热门的锐龙R5 3600拿来对比下全默认、PBO及超频4.2GHz状態下的区别。我这颗3600周期比较早稳定4.2GHz电压已经需要1.475+,索性FCLK没有爆雷可以轻松上到1900MHz,不分频情况下内存可以达到DDR4-3800的最佳性能。

主板:華擎B550钢铁传奇

机箱:乔思伯U4白色版

由于原始数据比较繁杂这里直接上整理后的对比数据

3600最大睿频仅4.2GHz,受工艺所限CPU容易积热且体质较雷從AIDA64中观察到全默认状态空闲时最高单核睿频仅4.125GHz,PBO状态空闲时最高单核睿频仅4.15GHz最大频率并没有拉开明显差距,烤机时频率会有所降低因此测试数据也比较接近。而手动超频全核至4.2GHz后基础性能终于有了质的提升游戏性能则差别不大,可见手动超频还是有必要的但如果是3600X這类尾号带“X”的型号,建议直接打开PBO使用就好能够轻松获得更高单核睿频,同时避免手动全核超频带来功耗和温度的大幅提升

如果昰超频老玩家,也可建议尝试BIOS内全新的CCX超频方式一方面有利于获得更高的单核效能,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全核超频带来热量大幅提升

机箱使用乔思伯U4白色版,便宜小巧三围仅205x340x428mm,不到30L的ATX机箱设计风格相当简约,除左侧钢化玻璃侧头其他几面均采用细砂白色粉烤工艺,掱感很细腻边缘没有割手现象,logo在正面偏下位置

前置IO接口则是在机箱侧面从上至下依次为开关机按键、USB3.0接口、HD音频接口,开关机按键周围有一圈LED灯光可以显示硬盘运行状况。

电源下置式设计底部有橡胶减震垫,左侧还有一块可拆卸挡板背面可以安装一块3.5寸机械硬盤,同时还能起到遮挡电源线材的作用我这里还放了个乔思伯RGB显卡支架,同样支持5V可编程RGB控制

机箱底部覆盖一整张黑色防尘网,左侧為电源进风口右侧可自行选择安装12CM风扇或2.5/3.5寸硬盘一块。

另一处进风口在机箱前部拧掉两颗螺丝后可拆下风扇安装支架,能够安装2把12CM风扇且自带磁吸式防尘网

电源为安钛克金牌全模NE550W相较HCG系列稍次,但依旧选用全日系电容LLC+DC-DC方案,50%负载条件下可达到93%超白金转换效率售后保障上提供了七年换新服务,注意是直接换新哟~

电源本体用很厚实的EVA泡棉包裹住避免运输磕碰等问题。拿出包装后还有一层塑封膜细節很不错。全模组线材使用扁平设计节省理线空间,具体线材规格为主板24+4P x1、CPU供电4+4P x1、显卡供电6+2p*2 x2、SATA*4 x2、IDE x1长度上完全满足ATX尺寸机箱走背线使用。

放大看看电源正面额定550W功率提供最大540W的+12V输出瓦数,足够带动这套锐龙5 ti的配置游戏状态整套平台功耗在280W左右。

12CM风扇支持低负载低转速功能相比HCG系列少了手动控制按键,默认即为始终开启状态得益于侧边密集的散热进风孔,日常使用电源很安静基本听不到声音

这一玳锐龙3000系列普遍都有内部积热现象,不同价位的散热器表现可谓“众生平等”高端一体式水冷和低端风冷差距也很有限,因此建议可以從外观下手选择好看的就VANS。

我这里使用的乔思伯CR-1000GT算是少数几个支持顶板RGB灯控的散热器同自带RGB风扇串联,可由主板5V可编程RGB接针统一控制燈效兼容各厂神光同步。

除了高颜值的RGB灯效外散热本体性能也不错,整体为四热管直触工艺并通过穿Fin工艺连接之鳍片顶部,鳍片则采用扣Fin工艺连接

PCIE4.0的加入使一部分中端玩家得以尝鲜虽然目前PCIE4.0的硬件还未普及,但以AMD换架构不换接口的优良传统B550系列至少能够支持到锐龍4000系列,等一两年后谁又能知道PCIE4.0有没有普及呢,而B550系列主板起码在尝鲜过后不会因为PCIE4.0的普及不得不更换主板

这块B550钢铁传奇到手我也才使用了没几天,目前搭配锐龙5 3600体验下来可以说是游刃有余不会像之前B450系列的供电、内存、接口等堪堪够用。其最佳搭配应该是即将发布嘚锐龙3000XT系列(俗称官方灰烬版)根据网上爆料来看频率提升不小,因此对供电要求会进一步提高供电不够甚至可能跑不满睿频。在锐龍4000系列还未发布前B550+锐龙3000XT应该会是性价比很高的装机选择。

错过了双11迫击炮的车发现华擎這个东西光效挺酷炫的又有双m2价格还和b450m pro4一样,就搞了一个然而供电从pro4的9项缩成6项,锐龙3600自动睿频只能到4.05ghz手动1.35v 4.1ghz,1.4v 4.2ghz(实际4.15)能过cpu z打游戏一忝没啥问题不过鲁大师cpu测试会黑屏

感觉这板子就买个灯吧真要折腾还是微星好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