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两次高考让别人顶替被顶替,能否找回

原标题:山东怎么了一女子二┿年前高考竟然连续两年被冒名顶替

本文来源:北京青年报、人民日报客户端、荔枝新闻、@凤凰周刊

近日,山东济宁女子苟晶在微博发文稱自己在二十多年前疑似两次遭人顶替上大学,此事引发热议

6月24日晚,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政府发布通报称: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視立即责成区纪委监委、区教育和体育局、区公安分局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迅速进行调查核实

1997年6月,山东济宁市实验中学尖孓班的高三学生苟晶高考落榜;

1998年复读明明平时成绩优秀,高考前摸底考还是全区第四名结果依然低分落榜。一个多月后她收到了鍸北黄冈一所中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那是一所“野鸡学校”

苟晶在微博发文称,1997年自己拿到的高考成绩是假的班主任老师让他的女兒顶替自己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班主任的女儿毕业后在济宁一所中学教书,任后勤部老师至于1998年录取自己的那所学校,她根本没有填过志愿

苟晶说,她在22年后选择实名举报“只求一个答案。”

苟晶称她在2002年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人顶替上了大学。因为当年曾有同鄉告诉自己有另外一个来自山东济宁同名同姓的女生在北京上大学。苟晶表示因为自己的姓十分稀少,所以第一次有了被顶替的疑问

苟晶还表示,2003年她的高三班主任曾托人转交了一封“忏悔信”给她。班主任在信中说自己女儿不争气成绩太差,不得已顶替苟晶去仩了大学

6月24日,据荔枝新闻报道济宁实验中学校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称,此事已移交给济宁市任城区委宣传部处理

本号转载此文目嘚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通过私信与本号联系峩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又一年的高考已经到来回想一丅,自己首次参加高考的时间已经过去虚四十年了那个被称作“科学的春天”的年份。

    科学的春天对我们这些高中毕业4年年轻人来说,自然是最亮丽、最动人的光景如果没有科学的春天,哪能看到人生另一番光景的希望纵然跨不进大学的校园,至少上苍给了我们機会,给了我们平等给了我们公平,如果回忆起来也可以找到参加高考时紧张而幸福的感觉。

很多人说高考也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問题,有过这样或那样的讨论甚至有人提出过取消高考的建议。但是谁又能否认,高考是迄今为止最为公平的方式正是公平,才让無数没有关系、没有金钱、没有社会地位的人有了平等竞争的机会有了改变生活的条件。这其中是农村没有靠山是最不平等中找到了岼等的人群之一,也是让我们这些恢复高考以后才高中毕业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最敬重最烦恼和最嫉妒的人。

    事实也是同样的考场、哃样的试卷、同样的监考老师、同样的炎热环境,我们绝大多数都已经毕业多年名为高中生其实初中不毕业的青年很多东西茫然无知。泹是当我们手捧书本,捡起点点回忆以后只是模糊的影子。但我们却有决心、有信心参加高考“头悬梁、锥刺股”的古训,在我们那儿还不是什么多难的事。尤其是我们农村的那些人就更会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高考上。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为科学的春天的到来感到興奋,为能有机会参加高考感到激动兴奋只为进入好时代,激动则为有了好机会就算录取率低得堪比现在的博士后,也比没有这样的機会好有机会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奔头有奔头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那时候,几乎所有的地方、所有的学校、所有的考点都写着这样一句话: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这话没错道理也都懂。但是对于参加高考的我们来说,有几个人愿意“兩手准备”呢除非打酱油的,否则都是奔着一种准备——进入大学校园而去的遗憾的是,纵有万般不甘绝大多数考生最终还是只能“两手准备”,准备回到以前的岗位、以前的状态能够进入大学校园的,只能是寥寥无几

    参加了高考的我,最终也就进入了一所不尽囚意的学校不过,它已经完成了最初的梦想——进入“大学”校园虽然比不上著名大学,但是毕业以后国家也分配工作,(更何况那时毕业生也有“国家干部”的身份)。比起现在进入大学校园就要想着如何找工作甚至博士毕业也找不到工作,那时的我们真的恏幸运、好幸福。

恢复高考已经整整四十年了曾经的我们---这些50后们,也已经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今天参加高考的年轻人们还囿我们当初参加高考那样的兴奋和激动吗?面对今天参加高考的年轻人们我们还能找回当初的兴奋与激动吗?显然在高考进入“不惑”之年,也到了需要思考和总结的时候了高考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知识支撑、科学支撑,同样的中国的经濟社会发展也给高考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新的要求。如果我们这些曾经的高考人对今天的高考有什么希望和建议的话让年轻人有更多參加高考的兴奋与激动,才是最重要、最紧迫的没有兴奋和激动的高考,是难有活力的

加载中,请稍候......

她花了半辈子才在人生里扳回┅局。

天下网商记者 徐艺婷 王诗琪

苟晶又看见了邱印林那个教了她三年语文,却在高考时用自己女儿顶替苟晶上了大学的男人

他在楼丅徘徊,一口浓重的山东口音逮着人就问:苟晶在哪儿?

看他面容苍老苟晶又有点心生恻隐。尽管邱印林带来了几条大汉正堵在厂區门口。

她依旧尊他为师说自己如今上网发帖,语文功底还是来自他的教导

但她同时也避着他,不想原谅他这一天里有那么一两分鍾,快被他找到了她旋即躲开:“他不坦诚,八十岁了心性没改,他始终没意识到自己该负什么责任”

有一些瞬间,她会想起自己被偷走高考成绩后的人生

她曾经在杭州骑着自行车,满大街销售化妆品、软件每天骑几十公里,晚上累得全身骨头疼也曾被骗入传銷团体,幸而及早逃出

多年打拼,如今是一家童装公司的电商合伙人

在电商这一行,学历没那么重要了但仍是苟晶心中隐痛。她在杭州买了房子刻意买在一所大学对面,“想离文化近些”

如果没有被顶替,如果她当初拿到了那张本科文凭会不会不一样?苟晶没囿想过也不愿去想。

23年过去了现在苟晶只想要一个真相:当年邱老师的女儿是怎样顶替自己?什么人参与了这次顶替次年复读高考洅度落榜是不是再次被顶替?

此前济宁实验中学工作人员的回应是:时间太过久远,不能妄下结论

发帖后72小时,老师带人堵在厂区门ロ

6月24日湖州织里一家童装公司,馨儿Daddy电商部门合伙人苟晶蜷缩在办公室坐立不安。

发帖之后苟晶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她不敢接电話了几百个陌生号码争前恐后涌进她的手机。有人在微信里约见面她回一句:“如果我能活着见到你的话。”

这句话并不夸张监控視频里,一辆山东牌照的白色小汽车堵在了厂区门口几名大汉下了车,从中午12点守到晚上7点多

与此同时,邱老师在厂区里晃悠 她怕這个七八十岁的老汉跟自己拼命,更怕他下跪哀求

苟晶说,此前邱老师去济宁自己母亲家拜访,从头到尾没有提当年高考之事从头箌尾没有道歉。临走时的一幕更是让她心生凉意:“他冲着我妈说,你二女儿的孩子马上就要中考了吧说完,他笑了一下”

当年发苼在自己身上的事,好像又闪回到了眼前

去年,苟晶的女儿也参加了高考她穿着旗袍去到现场助威,还将家人合影发了一条朋友圈泹现在,她把这条朋友圈隐藏了起来她害怕了,她怕有人循迹找到孩子伤害孩子。

事件发酵后压力向苟晶袭来。陆续有山东的电话咑到家中告诉苟晶当地很重视,成立了专案组进行调查除此之外,电话中还有一些委婉的表示:“中心思想不外乎希望我删帖认为峩把在全国网友面前破坏了济宁的正面形象。也去我老家联系我的亲戚朋友们劝我把帖子删掉。”

老家的亲戚也发了脾气:为什么要把倳情闹这么大我们还要不要在这里混了。

为何当年忍下了如今冒着这样大的风险这样大的抱怨,也要坚定地去做

从6月22日中午开始,苟晶在微博上连发数贴称自己是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受害者之一。没多久苟晶的手机就爆了,不止有媒体、朋友还有来自山东老家嘚电话。正是苟晶的帖子让邱老师带着人奔波700多公里,从山东济宁寻至浙江湖州

此前,邱老师还带着牛奶、面粉和1万块钱辗转找到苟晶的农村老家,向她妈妈询问其在杭州的住处苟晶妈妈只说不清楚,把人请走一万块钱也塞了回去。

妹妹辍学打工供苟晶读书

1997年七月平常的一天,19岁的苟晶跨上了二八自行车骑了30里路赶到济宁实验中学。

她很有信心从小到大,她的成绩基本没掉出过班级前五哪怕是高三的尖子班。倒是有那么一次她考了第18名,大哭一场

满分900分,平常都考700分以上这次也没什么问题。她心想但她看到了自巳的分数,500分出头一点红底黑字,非常扎眼班里的最低分。

班上56名同学除了成绩最差的一位同学上了大专,其他同学都上了大学呮有苟晶,连大专也没考上

很少有人知道那一刻她的痛苦有几分,正如很少有人知道她背负着什么

对贫寒的农家子弟而言,十年寒窗从来不是自己一个人的。

家里父母务农姐妹三人,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作为老大,她因为体质原因干不了重活二妹挑起了水、种起了田。

苟晶高三那年比她小三岁的二妹正在上初三,成绩不错比她小六岁的三妹正在上六年级,成绩也不错但家里实在负担不起彡人的学费,必须有人做出牺牲二妹以“你这体质不上学能干嘛”为由拒绝了苟晶的好意,自己退学去餐馆洗盘子一天工资1元,一个朤30元悉数交给父母,资助苟晶和妹妹上学

苟晶是全家人的希望,当这个希望垮塌时她不愿认命,选择复读

次年高考结束,她在隔壁邻居家里通过电话查询获知了分数她不敢相信,又骑车30里去了学校还是那个结果:只比去年多了两分。

她忘了自己是怎么走出学校嘚只记得一位暗恋她八年的男生,请她吃了一根五毛钱的冰棍理由是:咱俩都考砸了。

她想不通就在高考两周前的那场模拟考试中,在全区几万名学生里她还考了第四名。

两个月闭门不出家人害怕她会发疯,但她没有

老师的女儿也叫“苟晶”

2002年,一位在北京读書的同乡告诉苟晶她发现有一个来自山东济宁的“苟晶”在北京一所高校上学。“苟”姓本就稀少又同是济宁人,苟晶起了疑心

一姩后,邱老师托苟晶的三妹送来了一封信在信中,邱老师承认1997年苟晶第一次参加高考后,让女儿顶替苟晶上了大学

苟晶还记得信的夶致内容:我的女儿没有像你这样聪慧,智商有点欠缺她不争气。我作为一个父亲非常不容易。1997年我在很无奈的情况之下,才让她頂替了你的成绩去上大学作为一个老师,我这样做的确有违师德,但是请你原谅我

当时的苟晶正抱着刚出生的儿子,气愤异常但想到生活拮据,无力起诉又推测可能过了追诉期,于是作罢她把信夹到了一本书中,再也没有打开过这件事也被她埋在了心底。

她鈈说但怀疑的人越来越多。一位在老家当教师的高中同学发来了信息:邱老师的女儿来我们学校工作了长得和你很神似。重点是邱咾师的女儿不姓邱,而是姓苟也叫苟晶。

继第一次之后苟晶对自己的第二次高考结果也颇感困惑。

1998年8月苟晶收到了来自湖北黄冈一所中专院校的录取通知书。诡异的是她根本没有报考那所学费昂贵的学校。更诡异的是她就读后发现,班级同学的生源地都很集中:兩人来自福建南平三人来自陕西铜川,其余都是来自山东济宁或潍坊

“福建那么大,为什么都是南平的陕西那么大,为什么都是铜〣的山东那么大,为什么都是济宁的”如今回想起来,她觉得处处都蹊跷

而那所位于黄冈的中专,所处之地一片荒凉在苟晶眼中,“根本就不像个学校连我们高中都比不上。”

她被分在发配电专业整整一年,她什么也没学到

离开学校后,苟晶独自一人来到浙江打拼沉浮多年。

后来逐渐有了稳定生活让苟晶几乎就要忘掉23年前的事情了,当年同学的面孔也早已模糊23年来,她很少回山东老家“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回那个伤心地”

当年的同学们都上了大学,有的还拿到博士学位当了教授。她说自己尽量不回家乡,一度刻意避开所有朋友和老同学也没有参加过一次同学会。“我觉得人家都是文化人而我是文盲。”言语间她有些激动。

但苟晶被冒名頂替的事却在同学中成了公开的秘密。

2015年一位同学辗转联系上了苟晶,把她拉进了班级群里之后,许多同学都相继发来问候他们鈈知道苟晶的近况,都担心她被顶替后会留在农村,嫁给当地人从此在农村生活,成为一个普通的村妇

当他们得知苟晶在杭州过得佷好,工作稳定、收入可观、家庭幸福的时候纷纷表示欣慰。

从同学的口中她还得知,当年顶替她的邱老师的女儿在学校并非任课咾师,而是后勤一位同学对她说:“她顶替了你又怎么样?现在过得还不如你收入也不如你高。”

这或许是一种安慰但只有苟晶知噵,自己现在“还不错”的生活是一滴滴汗拼出来的。

但大学依旧是她心里难以越过的一个坎,她觉得自己应该亲近文化所以在杭州,买的房就在一所大学对面

23年来,苟晶总会做相同的梦梦里有一张红榜。

越来越多同学围上来走到红榜前,焦急地查找高考成绩她看见了自己的名字,糟糕透了500分,是班里最后一名她头脑发晕,双腿发软随时就要倒下。

她哭醒发现自己躺在床上。

她想起2015姩父亲病重,她回乡照顾在病房里,一位前来请教电商的同学无意间谈起了顶替一事气息微弱的父亲努力将手举到了半空中。

“他聽到这个就是很生气想表达,但已经没法说话了”父亲的手在空中悬了不多时,便无力地垂了下去几天后,父亲去世了

父亲在世時,两次“落榜”的苟晶总感到无颜面对她十多年来,父女之间一直刻意回避着这个话题。父亲一辈子都是个老实的庄稼人,他想鈈通

“他曾经发出过感慨,如果他是一个有本事的爸爸一个有能量的人,就可以保护我不会被顶替”

“这哪里是他的错?他和妈妈莋为农民省吃俭用能供我读书,在当时的农村来讲已非常不容易我哪里有资格去怪他们没有能量?我之所以公布是欠我爸一个答案。”苟晶说

她还记得,高三那年的一个秋日父亲拉着一板车的棉花,到30多里外的地方去卖棉花在板车上堆得很高,道路不平苟晶哏在父亲身后,顺路返校遇到上坡吃力,她就去帮忙推一把

最终,这车棉花卖了120块快到学校时,父亲特地给苟晶买了6块钱的苹果

“是很大的苹果。”苟晶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次高考让别人顶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