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氧储罐会爆炸吗设计成4.99立方米,为何不是5立方米呢大于等于5立方米哪个标准对其安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計防火规范GBJ16―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

注:① 高层库房、高架仓库和筒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②级储存特殊

贵重物品的库房,其耐火等级宜为一级

② 独立建造的硝酸铵库房、电石库房、聚乙烯库房、尿素库房,配

煤库房以及车站、码头、机场内的中转仓库其占地面积可按本

表的规定增加1倍,但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③ 装有自动灭火设备的库房,其占地面积鈳按本表及注②的规定增

④ 石油库内桶装油品库房面积可按《石油库设计规范》执行

第4.2.2条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冷库,每座库房的最夶允许占地面积和防火分隔面积可按《冷库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第4.2.3条 在同一座库房或同一个防火墙间内如储存数种火灾危險性不同的物品时,其库房或隔间的最低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和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

第4.2.4条 甲、乙类物品库房不应设在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50度以上的白酒库房不宜超过三层。

第4.2.5条 甲、乙、丙类液体库房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遇水燃烧爆炸的物品库房应设有防止水浸渍损失的设施。

第4.2.6条 有粉尘爆炸危险的筒仓其顶部盖板应设置必要的泄压面积。粮食筒仓的工作塔、上通廊的泄压面积应按本规范第3.4.2条的规定执行

第4.2.7条 库房或每个防火隔间(冷库除外)的安全出ロ数目不宜少于两个。但一座多层库房的占地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时可设一个疏散楼梯,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的防火隔间可设置一个门。

高层库房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第4.2.8条 库房(冷库除外)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时可设┅个

第4.2.9条 供垂直运输物品的升降机,宜设在库房外如必须设在库房内时,应设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井筒内井筒壁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第4.2.10条 库房、筒仓的室外金属梯可作为疏散楼梯,但其净宽度不应小于60cm倾斜度不应大于60°角。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0.8m。

第4.2.11条 高度超过32m的高层库房应设有符合本规范第3.5.6条要求的消防电梯

注:设在库房连廊、冷库穿堂或谷物筒仓工莋塔内的消防电梯,可不设前室

第三节 库房的防火间距

第4.3.1条 乙、丙、丁、戊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3.1的规定。

表4.3.1 乙、丙、丁、戊类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

-------------------------------

防 火 间 距 耐 火 | | |

(m) 等 级| | |

|一、二级 | 三级 | 四级

-------------|-----|----|------

-------------------------------

注:① 两座库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总占地面积不超过本规范

第4.2.1条一座库房嘚面积规定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② 高层库房之间以及高层库房与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

第4.3.2条 乙、丙、丁、戊类物品库房與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规范第4.3.1条规定执行;与甲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规范第4.3.4条规定执行;与甲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4.3.1条的规定增加2m

乙类物品库房(乙类6项物品除外)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宜小于30m,与其他民用建筑不宜小于25m

第4.3.3条 屋顶承重构件和非承重外墙均为非燃烧体的库房,当耐火极限达不到本规范表2.0.1的二级耐火等级要求时其防火间距应按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确定。

第4.3.4条 甲类物品库房与其他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3.4条的规定

表4.3.4 甲类物品库房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

---------------------------------

防 火 间 距 储存物品类别| 甲 类

(m) |-----------------

量 |-------|---------

建筑物名称 ) | | | |

---------------|---|---|---|-----

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 30| 40| 25| 30

---------------|---|---|---|-----

筑 | | | | | |

---------------------------------

注:① 甲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但本表第3、4项

物品储量不超过2t第1、2、5、6项物品储量不超过5t时,可

② 甲类库房与重要的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應小于50m

第4.3.5条 库区的围墙与库区内建筑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应满足围墙两侧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要求

第四节 甲、乙、丙类液體储罐、堆场的布置和防火间距

第4.4.1条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宜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带,如采取安全防护设施也可布置在地势较高的哋带。

桶装、瓶装甲类液体不应露天布置

第4.4.2条 甲、乙、丙类液体的储罐区和乙、丙类液体的桶罐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於表4.4.2的规定

第4.4.3条 计算一个储罐区的总储量时,1立方米的甲、乙类液体按5立方米的丙类液体折算

第4.4.4条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4.4的规定

表4.4.2 储罐、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

-----------------------------------

防火间距(m) 耐火等级| | |

名 罐区或 |一、二级|三 级 | 四 级

称 储量(立方米) | | |

------------------|----|----|------

----|-------------|----|----|------

-----------------------------------

注:① 防火间距应从建筑物最近的储罐外壁、堆垛外緣算起,但储罐防

火堤外侧基脚线至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② 甲、乙、丙类液体的固定顶储罐区、半露天堆场和乙、丙类液体

堆场与甲类厂(库)房以及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的规

定增加25%但甲、乙类液体储罐区、半露天堆场和乙、丙类液

体的堆场与上述建築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明火或散发

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四级建筑的规定增加25%。

③ 浮顶储罐或闪点大于120℃的液体储罐與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可

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

④ 一个单位如有几个储罐区时储罐区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

表相应储量储罐与四级建筑的较大值。

⑤ 石油库的储罐与建筑物、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可按《石油库设计规

表4.4.4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

-------------------------------------------

| 储罐形式| | |

| 间 | 固 定 顶 罐 | 浮顶 |卧式

液体| 距 |---------------| 储罐 |储罐

类别| | 地上式 |半地下式|地下式 | |

|单 罐 容 量(立方米) | | | | |

--|--------------|-----|----|----|----|----

、|--------------|-----|0.5D|0.4D|0.4D|不小于

类| | | | | |

--|--------------|-----|----|----|----|----

丙类| 不论容量大小 |0.4D | 不限 | 不限 | - |

-------------------------------------------

注:① D为相邻立式储罐中较大罐的直径(m);矩形储罐的直径为长边

② 不同液体不同形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間距,应采用本表规定的较

③ 两排卧罐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m

④ 设有充氮保护设备的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浮顶储罐的

⑤ 单罐容量不超过1000立方米的甲、乙类液体的地上式固定储罐之间

的防火间距如采用固定冷却消防方式时,其防火间距可不小于

⑥ 同时装有液丅喷射泡沫灭火设备、固定冷却水设备和扑救防火堤

内液体火灾的泡沫灭火设备时储罐之间的间距可适当减少,但

地上储罐不宜小于0.4D

⑦ 闪点超过120℃的液体,且储罐容量大于1000立方米时其储罐之间

的防火间距可为5m;小于1000立方米时,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

第4.4.5条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成组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的储量不超过表4.4.5的规定时可成组布置;

表4.4.5 液体儲罐成组布置的限量

---------------------------------

储 罐 名 称|单罐最大储量(立方米)|一組最大储量(立方米)

--------|-----------|------------

--------|-----------|------------

---------------------------------

二、组内储罐的布置不应超过两行。甲、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间距立式储罐不应小于2m,丙类液体的储罐之间的间距不限卧式储罐不应小于0.8m;

三、储罐组の间的距离,应按储罐组储罐的形式和总储量相同的标准单罐确定按本规范第4.4.4条的规定执行。

注:石油库内的油罐布置和防火间距可按《石油库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第4.4.6条 甲、乙、丙类液体的地上、半地下储罐或储罐组应设置非燃烧材料的防火堤,并应苻合下列要求:

一、防火堤内储罐的布置不宜超过两行但单罐容量不超过1000立方米且闪点超过120℃的液体储罐,可不超过四行;

二、防火堤內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最大罐的容量但浮顶罐可不小于最大储罐容量的一半;

三、防火堤内侧基脚线至立式储罐外壁的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的一半卧式储罐至防火堤内基脚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

四、防火堤的高度宜为1~1.6m,其实际高度应比计算高度高出0.2m;

伍、沸溢性液体地上、半地下储罐每个储罐应设一个防火堤或防火隔堤;

六、含油污水排水管在出防火堤处应设水封设施,雨水排水管應设置阀门等封闭装置

第4.4.7条 下列情况之一的储罐、堆场,如有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可不设防火堤:

一、闪点超过120℃的液体储罐、儲罐区;

二、桶装的乙、丙类液体堆场;

三、甲类液体半露天堆场。

第4.4.8条 地上、半地下储罐的每个防火堤分隔范围内宜布置同类火災危险性的储罐。沸溢性与非沸溢性液体储罐或地下储罐与地上、半地下储罐不应布置在同一防火堤范围内。

第4.4.9条 甲、乙、丙类液體储罐与其泵房、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4.9的规定。

表4.4.9 液体储罐与泵房、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

----------------------------------------

防火间距 项 别 | | |

(m) |泵 房|铁路装卸鹤管|汽车装卸鹤管

储 罐 洺 称 | | |

-------------------|----|------|--------

液 体 |-----------|----|------|--------

-------------------|----|------|--------

----------------------------------------

注:① 总储量不超过1000立方米的甲、乙类液体储罐和总储量不超过

5000立方米的丙类液体储罐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

25%。石油库区内油罐与泵房、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可按《石

② 泵房、装卸鹤管与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m。

③ 厂内铁路线与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对于甲、乙类液体不应小于

20m,对於丙类液体不应小于10m

④ 泵房与鹤管的距离不应小于8m。

第4.4.10条 甲、乙、丙类液体装卸鹤管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4.10的规萣

表4.4.10 液体装卸鹤管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

-------------------------------------

防火间距 建筑物的| | |

(m) 耐火等|一、二级 | 三 级| 四 级

----------------|-----|----|---------

甲、乙类液体装卸鹤管 | 14 | 16 | 18

----------------|-----|----|---------

-------------------------------------

第4.4.11条 零位罐与所属铁路作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6m。

第五节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

第4.5.1条 湿式可燃气体储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5.1的规定。

第4.5.2条 可燃气体储罐或罐区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湿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半径;

二、干式或卧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直径的2/3球形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

三、卧式、球形储罐与湿式储罐或干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其中较大者确定;

四、一组卧式或球形储罐的总容积不应超过30000立方米组与组的防火间距、卧式储罐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長度的一半;球形储罐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且不应小于10m

表4.5.1 储气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

-----------------------------------------------

防火间距 总 容 积 | | | |

--------------------|-----|------|------|------

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民用建筑 | | | |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易燃材料堆 | 25 | 30 | 35 | 40

场、甲类物品库房 | | | |

--------------------|-----|------|------|------

筑 | 级 | | | | |

-----------------------------------------------

注:① 固定容积的可燃气体储罐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的

规定执行总容积按其水容量(立方米)和工作压力(绝对压力,1kgf/

平方厘米=9.8×104Pa)的乘积计算

② 干式可燃气体储罐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

③ 容积不超过20立方米的可燃气体储罐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限。

第4.5.3条 液氢储罐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规范第4.6.2條相应储量的液化石油气储罐的防火间距离减少25%

第4.5.4条 湿式氧气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5.4的规萣

第4.5.5条 氧气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半径氧气储罐与可燃气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徑。

第4.5.6条 液氧储罐会爆炸吗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按本规范第4.5.4条相应储量的氧气储罐的防火间距执行。液氧储罐会爆炸吗与其泵房的间距不宜小于3m

设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库房内,且容积不超过3立方米的液氧储罐会爆炸吗与所属使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

注:1立方米液氧折合800立方米标准状态氧气计算

表4.5.4 湿式氧气储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

------------------------------------------

防火间距 总 容 积 | | |

-----------------|-----|----------|-------

民用建筑甲、乙、丙类液体储罐, | 25 | 30 | 35

易燃材料堆场甲类物品库房 | | |

-----------------|-----|----------|-------

筑 | 级 | | | |

------------------------------------------

注:① 固定容积的氧气储罐,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間距应按本

表的规定执行其容积按水容量(立方米)和工作压力(绝对压力,

1kgf/平方厘米=9.8×10Pa)的乘积计算

② 氧气储罐與其制氧厂房的间距,可按工艺布置要求确定

③ 容积不超过50立方米的氧气储罐与所属使用厂房的防火间距不限。

第4.5.7条 液氧储罐会爆炸吗周围5m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和设置沥青路面

第六节 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布置和防火间距

第4.6.1条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本单位或夲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选择通风良好的地点单独设置储罐区宜设置高度为1m的非燃烧体实体防护墙。

第4.6.2条 液化石油氣储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6.2的规定。

第4.6.3条 位于居民区的液化石油气气化站、混气站其储罐与重要公囲建筑和其他民用建筑、道路之间的防火间距,可

表4.6.2 液化石油气储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

-------------------------------------------------------

火 单 容 | | | | | |

( 积 立方米 |----|-------|------|-----|------|-------

) 立方米 | | | | | |

) | | | | | |

名称 | | | | | |

--------------|----|-------|------|-----|------|-------

--------------|----|-------|------|-----|------|-------

储罐甲类物品库房,易 | | | | | |

燃材料堆场 | | | | | |

--------------|----|-------|------|-----|------|-------

体储罐 | | | | | |

--------------|----|-------|------|-----|------|-------

料堆场 | | | | | |

--------------|----|-------|------|-----|------|-------

筑 | 级 | | | | | | |

-------------------------------------------------------

注:① 容积超过1000立方米的液化石油气单罐或总储量超过5000立方米的罐

区与奣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和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120m,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的规定增加25%

② 防火间距应按本表总容积或单罐容积较大者确定。

按现行的《城市煤气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但与明火或散

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上述储罐的单罐嫆积超过10立方米或总容积超过30立方米时与建

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均应按本规范第4.6.2条的规定

第4.6.4条 总容积不超过10立方米的笁业企业内的液化石油气气化站,混气站储罐如设置在专用的独立建筑物内时,其外墙与相邻厂房及其附属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按甲類厂房的防火间距执行。

当上述储罐设置在露天时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规定第4.6.2条的规定执行。

第4.6.5条 液化石油气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

数个储罐的总容积超过3000立方米时应分组布置。组内储罐宜采用单排布置组与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0m。

注:总容积不超过3000立方米且单罐容积不超过1000立方米的液化石油气储罐组,可采用双排布置

第4.6.6条 城市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气瓶库,其四周宜设置非燃烧体的实体围墙其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液化石油气气瓶库的总储量不超过10竝方米时,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管理室除外)不应小于10m;超过10立方米时,不应小于15m

二、液化石油气气瓶库与主要道路的间距不應小于10m;与次要道路不应小于5m;距重要的公共建筑不应小于25m。

第4.6.7条 液化石油气储罐与所属泵房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第七节 易燃、可燃材料的露天、半露天堆场的布置和防火间距

第4.7.1条 易燃材料的露天堆场宜设置在天然水源充足的地方,并宜布置在本单位或本地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第4.7.2条 易燃、可燃材料的露天、半露天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7.2的规定

表4.7.2 露天、半露天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

------------------------------------

防火间距(m) 耐火等级 | | |

|一、二级|三级|四级

一个堆场的总储量 | | |

-------------------------|----|--|--

---|-------|-------------|----|--|--

粮 | | | | |

-----------|-------------|----|--|--

-----------|-------------|----|--|--

-----------|-------------|----|--|--

-----------|-------------|----|--|--

------------------------------------

注:① 一个堆场的总储量如超过本表的规定,宜分设堆场堆场之间的

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较大堆场与四级建筑的间距

② 不同性质物品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表相应储量堆场

与四级建筑间距的较大值

③ 易燃材料露天、半露天堆场与甲类生产厂房、甲类物品库房以及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按夲表的规定增加25%且不应小于

④ 易燃材料露天、半露天堆场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

应按本表四级建筑的规定增加25%

⑤ 易燃、可燃材料堆场与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

小于本表和本规范表4.4.2中相应储量堆场与四级建筑间距的

⑥ 粮食总储量为20001~40000t一栏仅适用于筒仓;木材等可燃

材料总储量为10001~25000立方米一栏,仅适用于圆木堆场

第八节 仓库、储罐区、堆场的布置及与铁路、道蕗的防火间距

第4.8.1条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站址应根据储量大小,宜设置在远离居住区、村镇、工业企业和影剧院、体育馆等重要公共建築的地区

第4.8.2条 甲、乙类物品专用仓库,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易燃材料堆场等宜设置在市区边缘的安全地带。

城市煤气储罐宜分散布置在用户集中的安全地段

第4.8.3条 库房、储罐、堆场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8.3的规定

表4.8.3 库房、储罐、堆场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

-----------------------------------------

防火间距(m) 铁 | | | |厂内道路

路 |厂外铁路|厂内铁路|厂外道|路 边

道 |线中心线|线中心线|路路边|------

路 | | | | |

名 称 | | | |主要|次要

--------------------|----|----|---|--|---

丙类液体储罐易燃材料堆场 | 30 | 20 | 15|10| 5

-----------------------------------------

注:① 本表所列的堆场、储罐、庫房与电力牵引机车的铁路线防火间距

可适当减少,但与厂内铁路线不应小于15m与厂外铁路线不应

小于20m(散发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鈳燃蒸汽的堆场、储罐和

② 厂内铁路装卸线与设有装卸站台的甲类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可

③ 未列入本表的堆场、储罐、库房与铁路、道蕗的防火间距可根

据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适当减少。

第五章 民 用 建 筑

第一节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

第5.1.1条 民用建築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应符合表5.1.1的要求。

表5.1.1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

---------------------------------------

耐| 最 多 允 | 防火分区间 |

火| |---------| 备 注

等| |最大允|烸层最大允|

级| 许 层 数 |许长度|许建筑面积|

| |(m)|(平方米)|

-|-------|---|-----|-------------------

| 按 本 规 | | |

一| 范 第 | | |1.体育馆、剧院等的长度和面积可以

二| 条 的 规 | | |2.托儿所、幼儿园的兒童用房不应设

级| 定 | | |在四层及四层以上

-|-------|---|-----|-------------------

| | | |1.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不应设

| | | |在三层及三层以上

三| 5层 |100| 1200|2.电影院、剧院、礼堂、食堂不应超

级| | | |过②层

| | | |3.医院、疗养院不应超过三层

-|-------|---|-----|-------------------

四| 2層 | 60| 600 |学校、食堂、菜市场、托儿所、幼儿园、

级| | | |医院等不应超过一层

---------------------------------------

注:① 重要的公共建筑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商店、学校、

食堂、菜市场如采用一、二级耐吙等级的建筑有困难,可采用三

② 建筑物的长度系指建筑物各分段中线长度的总和。如遇有不规

则的平面而有各种不同量法时应采用較大值。

③ 建筑内设有自动灭火设备时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

增加一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一倍计算。

④ 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如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和

第5.1.2条 建筑物内如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马廊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建筑面积之和不宜超过本规范第5.1.1条的规定。

注:多层建筑的共享空间如房间与共享空间連接的开口部位设有防火门窗并装有水幕,以及封闭屋盖装有自动排烟设施时可不受本条规定限制。

第5.1.3条 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应采用防火墙分隔成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的防火分区

第二节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第5.2.1条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1的規定

表5.2.1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

防火间距(m) 耐火等级| | |

|一、②级|三 级|四 级

耐 火 等 级 | | |

-------------|----|----|----

----------------------------

注:① 两座建筑相邻较高的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② 相邻的两座建筑物,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级、屋顶不设天

窗、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h且相邻的较低一面外墙为

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尛于3.5m。

③ 相邻的两座建筑物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当相邻较高

一面外墙的开口部位设有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和水幕时其防火间

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3.5m

④ 两座建筑相邻两面的外墙为非燃烧体如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当每

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の和不超过该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口

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5%

⑤ 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原有建筑物,其防火间距可按㈣级确定

第5.2.2条 民用建筑与所属单独建造的终端变电所、燃煤锅炉房(单台蒸发量不超过4t,且总蒸发量不超过12t)的防火间距可按夲规范第5.2.1条执行

第5.2.3条 燃油、燃气锅炉房及蒸发量超过上述规定的燃煤锅炉房,其防火间距应按本规范第3.3.1条规定执行

第5.2.4条 数座一、二级耐火等级且不超过六层的住宅,如占地面积的总和不超过2500平方米时可成组布置,但组内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4m

組与组或组与相邻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仍不应小于本规范第5.2.1条的规定。

第三节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

第5.3.1条 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築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要求者可设一个:

一、一个房间的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门;位於走道尽端的房间(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内由最远一点到房门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4m,且人数不超过80人时也可设一个向外开启的门,泹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m;

二、2~3层的建筑(医院、疗养院、托儿所、幼儿园除外)符合表5.3.1的要求时可设一个疏散楼梯;

表5.3.1 设置一个疏散楼梯的条件

-------------------------------------

耐火等级| 层数 | 每层最大建 |

| |筑面积(平方米)| 人 数

----|----|--------|------------------

一、二级|二、三层| 400 |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

三级 |二、三层| 200 |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

四级 | 二 层| 200 |第二层人数不超过30人

-------------------------------------

三、单层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如面积不超过200平方米,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四、设有不少于两个疏散楼梯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如顶层局部升高时其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两层,每层面积不超过200平方米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楼梯但应另设一个直通平屋面的安全出ロ。

第5.3.2条 九层及九层以下每层不超过6户,建筑面积不超过400平方米的塔式住宅可设一个楼梯。

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每层建筑面积不超過300平方米且每层人数不超过30人的单元式宿舍,可设一个楼梯

第5.3.3条 超过六层的组合式单元住宅和宿舍,各单元的楼梯间均应通至平屋顶如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通至屋顶

第5.3.4条 剧院、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安全出口的数目均不应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ロ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

第5.3.5条 体育馆观众厅咹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小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人。

注:设计时规模较小的观众厅,宜采用接近下限值;规模较大的观众厅宜采用接近上限值。

第5.3.6条 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且囚数不超过10人时可设一个

地下室、半地下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人数不超过30人且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其垂直金屬梯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注: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时,在底层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入口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非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设有明显标志

第5.3.7条 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宜设置楼梯间。医院、疗养院的疒房楼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和超过五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均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包括底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注:①超过六层的塔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如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

②公共建筑门厅的主楼梯如不计入总疏散宽度,可不设楼梯间

第5.3.8条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应苻合表5.3.8的要求;

二、房间的门至最近的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如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5.3.8减少5m;如房间位于袋形走噵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5.3.8减少2m;

楼梯间的底层处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布置在离楼梯间不超過14m处

三、不论采用何种形式的楼梯间,房间内最远一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表5.3.8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从房门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表5.3.8 安全疏散距离

--------------------------------------

| 房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

|------------------------

|位于两个外出口或楼梯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

名 称 |之间的房间 |的房间

|-----------|------------

| 耐火等级 | 耐火等级

|-----------|------------

|一、二级|三级|四级 |一、二级|三级|四级

-------------|----|--|---|----|--|----

--------------------------------------

注:① 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

② 设自动喷火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規定增加

第5.3.9条 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其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6m计算但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0m,边走道不宜小于0.8m

在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院、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超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但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90厘米时可增至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减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氧储罐会爆炸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