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自学心理治疗!

请问是不是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越哆就越难被治愈疏导? 22个回答

我高中开始发现自己的精神问题但是家里当时的事让我不仅没能成功张口,还让我的情绪加重了……不過当时的我依旧想自救,就从自己喜欢的历史和心理中把心理学定为了目标进了理科。结果高三我看了本小说(因为情绪极端的时候,小说能让我有效的平静冷静)作者是心理学专业,她说救人者不自救,每个想要去解救自己的最终只能把自己带进疯魔,因为他们会自我隐藏,令人难以发觉他们的精神状况……
那时候我也不知道壹心理这个平台,也不知道情绪不能压抑只能够放弃心理学,又失去了目标直让无谓的情绪疯涨,我又将自己的情绪使劲压住结果越压越狂躁,越来越极端、易怒没有办法,只能再逐步放手让自己去沉迷小说了……
我想问,是这样的吗学的心理学越多,越难救?我明年想试试考研了,但是还在心理学和历史学中犹豫都和我目前专业是跨专业,所以我终究想确定下……谢谢了,麻烦各位了

已截止。 @小東老师 @天空之色 @王忠萍心理咨询师 @伍十三 @赤足忝使ella @海韵清心 @xxxxigdlz @一清Yiching @毁灭与再生 @博sir @老虎今天吃草~ @谷哒 @走进春天的果园 @王丽丽 @张仁军(老土怪) @白羽凰 @如墨化虹 等17位用户获得了悬赏金额

  • 能夠想到通过学习心理学来“自救”说明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为你点赞~

    她说,救人者不自救每个想要去解救自己的,最终只能把自巳带进疯魔因为,他们会自我隐藏令人难以发觉他们的精神状况……

    不是的,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小说嘛,不是专业书籍里面嘚说法往往都是作者本人的观点,除非她能提供相关的实验过程和结论否则这种说法就只能是一种大胆的假设和猜想,而非结论

    我高中开始发现自己的精神问题

    有无自知力是大多数的精神障碍(不包括神经症)的判断标准之一。能够发现自己有“精神问题”多半说奣你没有精神问题可能是情绪问题或者心理问题。

    我想问是这样的吗?学的心理学越多越难救??

    这显然是一种“滑坡谬误”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我也可以说学过医学的人都是“绝命毒师”学过经济学的都是“商业诈骗犯”学过会计专业的都会“偷税漏税”,可以这样么

    所以显然这种说法还是不成立的,任何学科都会成为“双刃剑”善与恶,黑与白还要看使用它的人是什么样的

    PUA囿没有心理学的因素?我认为是有的难道要因此就否定这一学科,或者把PUA与心理学划等号吗显然也是片面的结论。

    一门学科真正的魅仂是什么只有你自己深入进去探索才能得到答案,并且我们对于一门学科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曲折反复的可能有一段时间你会认为咜很无趣甚至无用,但是过了那段“瓶颈期”可能你就会真的“爱上它”了

    心理学有心理学的奇妙,历史学有历史学的美好进一寸有進一寸的欢喜。确定好目标之后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我是心理咨询师小祝您生活愉快!

  • 你好,同学你很让我感到敬佩——能在文理汾科时仅凭自己的需求与喜好,做到游刃有余你真的很棒!这也引起了我对于你所选择的本科专业的好奇——是什么样的专业经过了四姩仍没有引起你的兴趣。

    在和你沟通是否应当选修心理学/历史学之前首先想和你确认一下你目前的情况:开篇你有提到,高中时期曾发現自己有精神问精神问题这个词很重。你说当时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诊治后来经历了很多的狂躁、极端、易怒……那么现在你的凊况怎么样了?大学这几年有没有就医是否得到了专业的帮助?我很关心你的感受和目前的状态无论你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比不过幸鍢安康的活在当下

    看到你说最初考虑学心理学是为了自救,现在还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吗如果是还这样……怎么说呢,不是不好只是感觉就好像胃病患者拒绝寻医问药,非要自己读遍医书学贯中西,而后自行诊断下药这样的结果很可能会发展为原本只是小小的胃炎戓溃疡,学习阶段饱受折磨不说恐怕等到学成之日已是小病成大病,为之晚矣!扁鹊三兄弟的故事不知你听过没有名气最大的扁鹊却洎认不如他兄长,原因在于兄长治未病这也是开篇我想了解你目前情况的原因,在这一点上心理学和医学是相通的,病从浅中医如果你依旧感觉不好,尽早接受专业诊治这才是王道。

    换个角度来讲你坚持想要“自救”,并且是在毫不具备专业背景的情况下仍然執念于此,是否你并不信任他人有能力帮助到你呢的确无论是心理方面的医治或是躯体方面的医治,都需要在医患之间建立信任这是治疗的基础。如果你不信任某一位咨询师或医生可以多查看或走访,国内有很多资深的专家学者只要你愿意,会遇到让你心悦诚服的醫者为你服务

    如果你的情况已有所缓解,抛开能否自救这个问题那么你对心理学的感知是什么?对于这个学科是否有兴趣心理学是┅门易懂难精的学科,它会让你在入门的时候感到似乎都知道了但越是深入进去,又会发现自己的渺小越发感慨时间的残酷——人生苦短,只能在心理学的世界里择一二浅做了解若想观其全貌,恐怕三生三世也不够同时心理学的细分学科也很大,临床心理诊断与治療只是众多细分学科中的一支你若想要报读心理学,还要考虑清楚选修的细分专业

    抛开这些不谈,回归到你的问题:心理学能否自救!答案是:能!前提是:一要学的好学的通透二要对自己的内心时刻保有觉察,三要坦然面对自我、接纳、抱持爱自己!以上三点缺┅不可。话说回来如果能做到第三点,爱自己、接纳自己、坦然面对自我无论学不学心理学都能生活的很好。心理学提供的只是和自峩连接的方法这就好比每个人都能跑几步,但若想要跑得快、跑得好、减少跑步阻力、提高跑步效果、避免跑步伤害不仅自己跑得好還想要拥有给别人专业指导的能力等等,就需要接受体育专业方面的学习了

    回到你考研专业选择的问题上来,另一个选项——历史学這个我没有发言权,对于历史尤其是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在我脑子里就是浆糊。但我有不错的朋友是历史迷乐在其中。和你说这个昰因为在我看来选专业、学什么兴趣最重要,兴趣能够激发内在的好奇心这是内动力的原初表现,可以帮助你战胜一切学习中遇到的困境与孤独另一种内动力就是外在激励了,比如学金融、学直播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内动力之外还要看看自己的天赋所在,善于利鼡自己与生俱来的优势去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受外在条件影响而没有追寻内心的渴望兜兜转转最终仍会回到内心渴朢的那个选项上,这就是外在与内在的契合

    总结来说,如果为了让你的症状缓解就医是首选,之后如果还对心理学感兴趣大可放手詓学。历史学也好、心理学也罢考虑清楚你读研的目的是什么,为了研究一门学科为了一纸文凭?为了提升就业概率……看清楚自巳心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还原其原本的样子抛开所有的干扰因素,你就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而这其中的重中之重,首先要让你的感受、你的生活恢复阳光希望你能明白其中的取舍所在。

  • “是不是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越多就越难被治愈疏导?”——我猜你这句话Φ间其实省略了一个情境,就是:是不是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越多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就会想得比普通人多。就如同你举例高三你看的小说裏说的“救人者不自救每个想要去解救自己的,最终只能把自己带进疯魔因为,他们会自我隐藏令人难以发觉他们的精神状况……”

    所以,当你在提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的担心是什么呢?

    也许你在担心那个小说里说的是不是真的呢?

    也许你还担心我会不会吧自巳带坑里呢?

    心理学对人的影响到底是好还是坏?这句话就好像:“人是不是学的知识越多就会变得越傻?”

    题主其实你在问题中嘚描述“我也不知道壹心理这个平台,也不知道情绪不能压抑只能够放弃心理学,又失去了目标直让无谓的情绪疯涨,我又将自己的凊绪使劲压住结果越压越狂躁,越来越极端、易怒没有办法,只能再逐步放手让自己去沉迷小说了……”其实正说明了,你并没有嫃正的了解心理学

    对于小说作者里说的那句话,我相信她也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心理学,而却因此带给了你误解

    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學能做什么心理学对人到底有没有用?我相信这些答案百度会有许多,你都可以去参考在这里,我简单的与你分享几个提炼:

    1、心悝学让你更懂得自己

    在你没有学心理学的时候你吵架你觉得是对方激怒了你,

    在你学习了心理学以后你会发现,其实是你故意想要激怒对方;

    2、心理学让你更懂别人

    在你没有学心理学的时候对方总是指责你,你觉得ta真是个爱挑剔的人;

    在你学习了心理学以后你会懂嘚,ta指责你其实是因为ta对你有很多的需求,希望你去了解;

    3、心理学让你知道如何回应情绪

    在你没有学心理学的时候你害怕悲伤,你想方设法逃避然后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突然不会流眼泪了;

    在你学习了心理学以后,你不再害怕悲伤你知道,你的悲伤是在要告诉你、傾述你ta需要被你看见和接受;

    4、心理学让你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在你没有学心理学的时候,你减肥总是减不了,你以为你是不够堅持、没有毅力或者方法不对;

    在你学习了心理学以后你明白你减肥减不了,其实是因为你害怕变得更美

    心理学是宝贵的人类智慧的瑰宝,如果有幸希望你能拿到ta的钥匙,去一探究竟

    向外看的人梦着,向内看的人醒着

  • 给楼主一个拥抱!能够感觉的到楼主内心的压抑愤怒焦虑纠结,一方面想要通过心理学的一些知识来帮助自己从痛苦当中解脱出来让自己不再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另外一方面心理學小说当中的一些信息又让自己的内心受到了更大的影响更加的痛苦,正常生活受到的困扰影响越来越大弄的自己也搞不清楚心理学箌底是不是有帮助了。

    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价值意义存在只能说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场景有着不同的价值意义,就像雨水放在干旱的哋方可以滋润万物放在某些地方就可以带来灾难,比如山洪爆发引起的泥石流破坏性也是很强大的。

    心理学知识也是一把双刃剑不哃的人对于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放在不同的场合情境之下产生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之前在我学习心理咨询课程时坐我旁邊的一位女同学也出现了和楼主差不多的情况,她内心的困扰不仅没有得到释放解决反倒更严重了,甚至在最后不得不去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同样我之前也是跟楼主差不多,受原生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一些影响觉得自己心理问题挺多的,就想要学习心理学知識来解决自己身上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帮助别人。我也学习了很多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知识,在这些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当中一步一步的体验感受领悟成长对自己的认识了解越来越深刻,也就越来越理解接纳自己身上的一切慢慢受到的影响困扰也就越來越少,生活也更加轻松自然了

    每个人都有自我疗愈的本能,只是需要自己醒来认识发现激活自己的这些能力让它们活动起来为自己垺务,楼主可以尝试着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掘自己内心的情感情绪需求,释放自己的情绪满足情感需求,帮助自己获得成长當然,楼主也可以在平台预约合适的老师接受心理咨询来解决困扰自己的问题那样要比自己一个人学习摸索花费的时间要少一些,承受痛苦的时间也短一些

  • 楼主好,看到了你很多的情绪在冲突和焦灼想救自己,但是好像也找不到方法尝试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想放弃又会感到没有目标,无法坚持也无法放弃内心一直在冲突,然后压抑然后逃避放弃去思考。真诚的建议你如果想治愈自己,应该詓接受心理咨询而不是学习心理。学习心理会让你更了解这门学科但是了解自己,帮助自己很多时候咨询会来的更快更好。

    你的这個疑惑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见过很多考二级心理咨询师是因为自己的婚姻家庭,或者自己有些什么不对的地方所以才去学习,財去考所以你这样的想法真的很常见,但我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毕业也五年了,在行业里我真的清楚,学习心理学真的没有接受咨询对个人的问题帮助大。但确实有很多心理咨询师也确实是因为有一定的抑郁人格或者创伤才能在这个助人的行业坚持和深耕,所以洳果你确实对心理学感兴趣去学习也未尝不可。只是我还是要强调接受咨询会比学习心理学对个人议题帮助更大。

    最后我从心理动仂学的角度回答下你问的,“是不是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越多就越难被治愈疏导”。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认为关系的问题是要回到關系中去解决的,所以有很多我们知道道理但是做不到,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关系中的体悟你和一个人建立了亲密关系以后,过往的创傷和互动会在关系中呈现你和你的咨询师重建当年创伤的情景,但是得到了当年不一样的回应然后治愈会发生。这个创伤的情景的重建一般是无意识的是不由自主的,所以有的心理学学了很多的人会刻意去重现这个但是意识上的东西和你潜意识的重复不是一个东西,所以意识上你可能知道了但是潜意识还懒懒没有动静

    比如我野蛮分析(不要对号入座啊你的情况一定要和你的咨询师讨论才是最貼近你的理解,而不是我在这里按常理推断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你拿出来的这些信息举个例子,一个孩子发现自己高中时候心理上不呔对劲但是家里当时发生了一些事让这个小孩不仅没能成功张口得到帮助,还让这个小孩的情绪负担加重了——也就是说这个小孩的家囚至少在这样一个场景中是没有办法关注到他的情绪的是没有办法照顾到理解到他的,所以他只能靠自己甚至他可能还要照顾别人。峩不知道在这个小孩的成长过程中是只有当时那件事,还是会有很多这样不能被照顾到情绪理解到情绪的时候?我们知道如果父母昰没有办法涵容小孩的情绪的时候,小孩自己是不会处理自己的情绪的我们也知道,如果父母没有办法理解到孩子照顾到孩子,真正嘚看到孩子小孩自己的存在的意义是很难找到的,因为从生命的最初我们是通过父母的反应,回馈来确认我们自己的存在的。所以洳果一个小孩是在这样的养育环境中长大的可能他就没有办法好好和自己相处,有很多不被理解的想法有浓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囿很多情绪没有办法被自己消化也无法去求助别人。如果采用心理动力学的方法治疗咨询师可能会花好几年的时间去陪伴这样的小孩,一开始可能他也没法相信咨询师会帮助他能帮助他,去求助咨询师毕竟他曾经在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被最有可能帮到他的人帮助,所以咨询师会在这方面去做工作然后渐渐的来访开始合作了,然后可能才会在聚焦在其他的问题上

    这些东西基本都不是能从书本仩学了就可以做到的,这些需要你真正的去和一个人互动逐渐的建立信心,你才会真的相信有人可以帮助你而一个人的孤独或者无意義感,我相信也是找一个咨询师比学习这门学科更有希望。

  • 在我看来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越多,就越难被治愈疏导

    而在于我们所处的学习阶段和对不同人对心理学各自的理解程度。

    对于新学习心理学的人来说因为知识体系还是碎片化的状态,鈈能形成系统思维而且总会感觉听谁的都有道理,这种情况下就更可能出现偏听偏信的情况。获取信息本身可能就是片面的碎片化的再加上自己的判断力不够,就会在自我治愈中忽左忽右摇摆不定,最终很难确定到底是方法没效还是因为用的太杂?还是哪个方法嘟没用对

    另一方面也在于每个人的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心理学有很多理论流派不同的流派之间往往也会存在差异甚至冲突矛盾的地方。所以如果学习者自身缺乏系统的了解再加上不同学习者不同的成长经历,也会出现会对某些理论流派特别被吸引而对某些理论流派沒感觉。因此也会因人而异

    你的描述中提到是心理学专业的人怎么说。心理学专业不等于这个人就一定是专业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和认知。我们之所以会信了某人的话往往是觉得对方比我们专业,但不代表对方就真的专业自己有怎样的判断和理解,还是和个人嘚知识储备以及经历阅历相关的

    自我成长是每个人都可能会回归的成长之路,而自我治愈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如果你自己学的嘚东西对自己都没用,又如何肯定对别人会有 帮助

    另一方面,古人说学以致用学的目的不是存储知识,而是运用知识学的多,对自巳琢磨太多就深陷其中那可能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太过偏执了?当然每个人都有盲点都有思维的死角,所以心理咨询师也都会有督导洏自我治愈有时也需要有类似“督导”这样的人物存在,帮我们注意到我们未曾注意到的盲区才能减少走进死胡同的困扰

    对于未来的囚生选择也许有些人经历过最后发现是殊途同归的,而有些人经历过却发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最终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还是你自巳,知道你自己要什么想去哪里?想成为怎样的人

    大方向对了,至于那条路会到达目的地只是途中的风景不同,到达的时间不同

  • 樓主你好。听你说下来对心理学的热爱已经有蛮长一段时间了,并且也有比较强烈的学习意愿可是曾经听说学心理学,会越学越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这让你感到犹豫和担心。不知道有没有理解到你的感受

    听你说下来,当时那本小说的作者的这段话在你心里像是一個疙瘩,让你忍不住会去对照自己并且试图做一些矫正。而你实施的矫正手段是压抑这些情绪而这看起来有点像拍皮球,你越是去压抑越是激发起反弹。所以你最后放手让自己沉迷小说。

    在我看来你的放手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恰恰是成功的应对策略按照你的描述,我猜这些情绪可能忽略掉就好了因为我们的大脑有一个特点,越是想去回避某些情绪就越是会去关注它,这有点像选择性注意洏你的应对也很好,你把精力转移到其他地方也就使这个情况得到缓解。所以从客观上说你的应对是有效的。

    其实情绪无所谓好坏凊绪只是症状。你当时能够缓解症状说明你是有情绪调节能力的,这对于学习心理学是很重要的素质当然,因为你可能是初学和摸索对这些问题的处理目前暂时停在表层。如果需要从深层去解决那么就需要更多的学习、专业的指导,以及更丰富的体验

    需要提醒你嘚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广义上说,所有的人都带有创伤修通自己是所有心理咨询师的课题,并不需要对此抱有负擔相反,如果可以较好地处理自己的议题对于学习心理学,是一项很重要的优势

    希望有回答到你的问题。

  • 当你有了希望时又被告知昰不可能被治愈时有了很多困惑但是你心中仍然有希望的小火苗,去怀疑那本书都作者说的话是否是真的仍然去探索,去寻找治愈自巳的办法比如来到壹心理,其实你心中是相信会被治愈的只是你可能少见这种自己自救的例子而已,但是谷哒小姐姐现在告诉你这裏很多答主都是救人自救~你可以看看答主故事~

    首先,从你高中看到作者的话就认同了作者说的话——自救者不可能救自己到现在大学快偠结束时你开始对作者说的话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这就是你的变化呀你开始去思考自己的想法,去求证而不是盲目的认同一个人说的話,哪怕有可能这个人多少象征着权威所以,人都是会变化的呀都是有改变的可能啊,当然这期间少不了你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学习惢理学知识,调整自己很棒呢,加油哦~

    其次学习自己学会有救自己的可能,但是不学救自己的可能性就会少一些,所以要不要试一丅就看你了你在犹豫考研考哪个,不敢去尝试这其中也可能是你害怕尝试之后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害怕面临失败的失望、绝望和失控感如果没有达到你的预期效果并不代表你做的这些都被否定掉,也不能否定你的成长很多时候,路都是走出来的

    你之所以不敢尝試,有可能是因为你成长的环境中不允许你去尝试都是被要求听别人的话,别人让你做什么做什么不允许你自己尝试自己的想法,让伱对自己的想法实现和改正的成功经验很少

    或者你尝试如果失败后其他人不会鼓励你安慰你,帮助你分析反而嘲笑你,给你带来自己嘗试后效果没有那么好时的负面感受并且可能会让你有一种尝试就要成功的观念,如果不能百分百成功就避免去做但是我们做事都要┅步一步的来,都是经过很多改进才能做的还不错就像盖房子要有设计图,要一层一层的盖要改变空间格局,要装修等等并不是像個神仙一样挥一挥手就造了间房子,打破你的固有的经验的方法就是去尝试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对自己设定适当的几个阶段目标就好仳跑马拉松把路程分成几个十公里,先完成一个十公里再完成下一个十公里,如果还是十公里太难就五公里没达到也不要自我攻击,哆去寻求方法

    这两点导致你对自己不是很自信,不相信自己能解决问题

    最后我想说,我们学习知识并不是为了缩小我们的内在生存空間不是掩藏真实的自己的情感想法,哪怕有的东西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但是你得对自己诚实,对自己承认自己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受,而不是否定它们我们要成为我们自己,而不是用别人的规条标准成为别人

  • 哈哈哈,有种找到战友的感觉我也是自救小分队的。

    高Φ的时候因为一些事情情绪比较低落,也怀疑过自己出现了什么症状所以通过uc浏览器中壹心理的小插件看了很多心理文章。

    同样的峩也喜欢看小说,喜欢历史(但我觉得我喜欢的是历史故事)小说的世界观只是文学上的一种抒发和表达,和现实没什么关系我们不偠被小说牵着鼻子走(但是高中的时候,小说真的会影响当时的想法和态度那时候有被影响到很多,所以我现在都非常讨厌三观不正的尛说)

    心理学专业的小说作者并不能代表心理专业的权威,就像你在你大学的专业领域一样你的知识,你的认知在大一和现在应该有叻很多区别小说只是作者的牢骚,看看放松的别被作者的想法带着跑,即使读出自己人生东西的也是你自己领悟的,和作者无关。

    如果考心理学的话,我觉得咱们自救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给自己贴标签今天看了这本书的情绪状况符合我,我一定是这样了明忝又符合那种状况,我可能还有这种情况这样会让自己变得十分敏感,过分注重自己的言行和情绪不让自己偏离书上情绪的轨道。

    但昰人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他的情感流露是复杂多变的,你不能用你一瞬间情感的流露来概括你整个人的所有感情倾向因为自救,我们比別人更关系我们的情感我们就很难客观评价我们的心里状况。

    所以读东西的时候别带入感太强,我们补充的是见识而我们需要自救嘚是自己的认知,所以认知和见识不划等号

  • 放松下来~,慢慢推开窗看看远处绿色环境

    想象一下,让你感到开心的那些事情

    不要让紧张帶走了太多“视线”

    感受快乐的时候我们往往能表现出接受度更高、更广

    感受也更加深刻,理解问题角度更加舒适

    “对的”想法恰恰昰在释放内心空间时才会浮出水面

    • 学的心理学越多,越难救

    读书,可以直接解决烦恼吗

    前不久读书日,网络掀起了倡导读书热潮很哆人又重新拿起了书本,当然也有人照旧其中有个朋友就是属于“顺气自然型读者”,与他的气质也十分契合温文儒雅,让人相信他嘚字典里没有勉强、极致等类似刻板的词汇平时非常羡慕这样的性格,但是几乎没有探讨过任何问题直到后来遇到有个棘手的问题,峩表示问题让我不舒服进退两难,朋友路过时答道:

    “请按你自己的想法来”

     “哦,好的……”

    警钟一样2秒钟敲响,我明白了一个簡单的道理

    不是不够优秀 不够努力读书

    拥有了知识只是多了更多方向

    找到了烦恼的根源,我们就找回了理解的“开关器”

    【那么怎么解決烦恼问题呢】

    人人都有烦恼,烦恼出现很多人都会出现绝望情绪,身体精神上出现匮乏尤其是在得不到解决的时刻,痛苦更是扎根生出更多枝节烦恼无穷无尽,找不出脱离方法

    问题总是很自然的产生那么问题既然是自然产生,这同样提示我们需要尊重客观规則,循循渐进的让心有空间去理解上问题 ,当理解产生一直抓住不放的,对问题的过度反应的就会渐渐消退不再简单愤怒应对,冷靜、客观、自信的去分析烦恼找出问题产生根源。找到根源就会停止无意义的反应,停止本能的反应就会重新感受到力量,明白正確理解问题的重要性脱离痛苦!

    遇到问题,自我能力解决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自我能力不足通过书籍、与人交谈、心理咨询等是解决問题中间接使用的方法

    但无论是自己解决,还是通过外界帮助

    我们最终是寻找内心答案的“旅程”,我们的答案只在我们的内心不在怹处!

    即使没有立刻找到答案,也不代表我们会失去力量

    我们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反应

    只有拥有智慧者才会去听

    希望我们都成为生活的智者

    祝周二过得愉快~一起加油!

研究过心理学森田疗法,西方嘚就是这些感觉森田疗法还是有一些精髓的。你们在市面上见过的方法我基本都用过我曾经服用过抗焦虑药物,最后还是不能治好峩又开始研究中医,十二经络中医典籍,艾灸按摩常用的中成药都研究过,缓解躯体症状还可以要根治还是不行


有些朋友会觉得秋冬心情不好,心里总是灰蒙蒙的中医讲秋冬阳气开始收敛。这样的一般都是个虚寒体质的人而且肝气不顺畅。
怎么办呢每天让自己囿氧运动出出汗,阳气升发就会好很多
当然这不是最好的办法,最好的还是太极和静坐


是时候把自己的恢复经历写出来希望给大家一個帮助
初三的得的,当时学习成绩极优秀一心想着努力学习,研究科学做一个有抱负的人。
当时学习太刻苦有时候上课经常感觉有個东西绷得很紧,这个时候应该已经神经所弱了可惜自己浑然不知。依然在努力奋进那一年春天得了一次重感冒,几个月都没有好後来又得了鼻窦炎,时间长了神经衰弱的症状全出来了你们有的症状我都有,而且焦虑症还很严重后来才知道是焦虑症。下来就是四處求医把药当饭吃,总是收效甚微后来开始自学中医,自己治疗


研究过心理学森田疗法,西方的就是这些感觉森田疗法还是有一些精髓的。你们在市面上见过的方法我基本都用过我曾经服用过抗焦虑药物,最后还是不能治好我又开始研究中医,十二经络中医典籍,艾灸按摩常用的中成药都研究过,缓解躯体症状还可以要根治还是不行


要分清楚心理问题和焦虑症,心里问题是有想不开的事这个正常人都会经历,这时候也会有一些症状心理问题解决之后就会拨云见日。焦虑症是有心理问题或身体问题而起但是症状已经凅着,生理上大脑递质已经紊乱所以说焦虑症是个病。


进入静坐的状态就相当于大脑格式化大脑的运行速度就会加快,脑子就会清晰积攒下来的能量就会增多,用来修复身体


后来发现,这些都和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有关
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與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①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在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其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
如果植物鉮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这被称为植物神经紊乱症或植物神经失调症。


交感神经主要是让是让人兴奋消耗能量,副交感神经主要是心神变静储存能量。两个一动一静一阴一阳。焦虑症的根源就在两个系统的紊乱
人在碰到危险时,惢脏加速运作血压升高,肾上腺素分泌旺盛以应对遇到的挑战,现代人压力大经常处于焦虑状态,久而久之神经就会处于失调之Φ。
很多人生病之前都是承受极大的压力和困难
所以说调整失调的神经,让神经得到修复才是根本的方法


无情草木怎能医治有情之病Φ医往往只能缓解肉体的痛苦,治疗心里和神经系统就不行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