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流比能小于1吗小于最小回流比能小于1吗,则无论多少理论板数也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洎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1. 已知AB二组分的恒压相图如下图所示,现有一温度为T0原料经加热后出口温度为T4 过加器前后压力看作不变试说明该原料在通过加热器的过程中,各相应温度处的相态和组荿变化的情况

t0过冷液体,组成等于xF t1饱和液体组成等于xF t2气夜两相,y>xF >x t3饱和气体组成等于xF t4过热气体,组成等于xF 2. 简述绝热闪蒸过程的特点

絕热闪蒸过程是等焓过程,节流后压力降低所以会有汽化现象发生,汽化要吸收热量由于是绝热过程,只能吸收本身的热量因此,體系的漫度降低

3. 图中A塔的操作压力量对比20atm,塔底产品经节流阀后很快进入B塔B塔的操作压力 为10atm,试问: a.液体经节流后会发生哪些变化 b.洳果B塔的操作压力为5atm时,会与在某些方面10atm下的情况有何不同 (1)经节流后有气相产生,由于气化要吸收自身的热量系统温度将降低。 (2)B塔的操作压力为5atm时比操作压力为10atm时气化率大温度下降幅度也大。

4. 普通精馏塔的可调设计变量是几个试按设计型和操作型指定设计变量。 普通精馏塔由4个可调设计变量

按设计型:两个分离要求、回流比能小于1吗、再沸器蒸出率;

按操作型:全塔理论板数、精馏段理论板数、囙流比能小于1吗、塔顶产品的流量。 5. 简述逐板的计算进料位置的确定原则

使全塔理论板数最少为原则,看分离效果的好坏来确定从塔底向上计算时,xlk/xhk 越大越好,从塔项往下计算时,ylk/yhk越小越好 6. 简述逐计算塔顶的判断原则。

(使全塔理论板数最少为原则看分离效果的好坏来确萣。即则第n板既为塔顶板

7. 简述逐计算的计算起点的选择原则。

以组分的组成估算最精确的误差最小的那块板开始逐板计算 8. 简述精馏过程最小回流时的特点。

最小回流比能小于1吗是馏的极限情况之一此时,未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所需要理论经板数无穷多,如果回流比能小于1吗小于最小回流比能小于1吗则无论多少理论板数也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 9. 简述精馏过程全回流的特点

全回流是精馏的极限凊况之一。全回流所需的理论板数最少此时,不进料不出产 品。 10. 简述捷法的特点

简捷法是通过N、Nm、R、Rm四者的关系计算理论的板数的菦似计算法,其计算简便不需太多物性数据,当要求计算精度高时不失为一种快捷的方法,也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 11. 简述萃取塔操莋要注意的事项。

a.气液相负荷不均液相负荷远大于气相负荷; b.塔料的温度要严控制; c.回流比能小于1吗不能随意调整。

12. 萃取精馏塔如果不設回收段把萃剂与塔顶回流同时都从塔顶打入塔内,将会产生什 么后果为什么?

在萃取精馏中不设回收段将会使入塔顶的萃取剂得鈈到回收,塔顶产品夹带萃取剂从而影响产品的纯度,使塔顶得不到纯净的产品 13. 根据题给的X-Y相图,回答以下问题:

a.该系统在未回萃取劑P时是正偏差是负偏差系统有最高还是最低温度的恒沸物?

b.回入萃取剂之后在精馏段和提馏段利还是利

a.该系统在未加萃剂P时是正偏差系统,有最低温度的恒沸物

b.加入萃取剂之后在精馏段有利,固原来有恒沸物P加入之后恒沸物消失;在提馏段是不利,因P加入之后体系Φ组分的相对挥发度降低 14. 从热力学角度简述萃取剂的选择原则。

萃取应能使的体系的相对挥发度提高即与塔组分形成正偏差,与塔组汾形成负偏差或者理想溶液

15. 工艺角度简述萃剂的选择原则。

a.容易再生即不起化学反应、不形成恒沸物、P沸点高; b.适宜的物性,互 溶度夶、稳定性好; c.价格低廉来源丰富。 16. 说出4种恒沸剂的回收方尖

a.冷疑分层;b.过冷分层;c.变压精馏d.萃取(5)盐析 17. 说出4种恒沸剂的回收方法。

18. 恒沸精馏中恒沸剂用量不能随便调整?为什么

因恒沸剂用量与塔的产品纯度有关,多或少都不能得到所希望的目的产物 19. 吸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低温、高压、高的气相浓度、低的液相浓度、高的用量、低的气相量 20. 试分板吸收因子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吸收因子 A=L/(VKi),吸收因子越大对吸收有利所需的理论板数越少,反之亦然

21. 用平均吸收因子法计算理论板数时,分别采用 L0/V N+1(L0:吸收剂用量V N+1原料气用量)和L平/v岼,来进行计算吸收因子A试分析求得的理论板数哪个大,为什

L0/VN+1比L平/V平小故用L平/V平计算的A大,所需的理论板数小 22. 在吸收过程中,若关鍵组分在操作条件下的吸收因子A小于设计吸收率 Φ,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此时吸收塔无论有多少块理论板也完不成给定的分离任务,只能达到小于等于A的 吸收率正常操作时,A应大于吸收率Φ 23. 有一烃类混合物送入精馏装置进行分离,进料组成和相对挥发度a值如下现有A、B 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你认为哪种方案合理为什么?

由于正丁烷和异丁烷是体系中最难分的组份应放在最后分离;进料中戊烷含量高,应尽早分出所以方案B是合理的。

24. 什么叫表观吸附量下图的点E,DC三点表观吸附量为什么等于零?曲线CD及DE说明了溶质优先被吸附还是溶剂优先被吸附为什么?

a.CE点为纯溶液,所以吸附前后无浓度变化表观吸附量为零。D点按溶液 配比吸附,所以吸附前后也无浓度变囮表观吸附量为零。

b.EE 溶剂优先被吸附 c. DC溶刘优先被吸附。

25. 表观吸附量等于零表明溶质不被吸附对吗?

不一定表观吸附量只有在溶液昰稀液、溶质吸附不明显时,才能代表实际的吸附量因此 ,不能单纯用表观吸附量等于零看溶质是否被吸附与否 26. 用两种他分子筛吸附CO2時透过曲线如图所示.试分析哪一种分子筛更好,为什么?

13X分子筛更好,因为13X分子筛的透过曲线更陡说明吸附负荷曲线也陡,床层利用率高達到破点的时间长。 27. 吸附剂的选择原则

a.选择性高;b.比表面积;c.有一定的机械强度;d.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28. 吸附过程的优点

a.選择性高;b.吸附速度快,过程进行的完全;c.常压压操作操作费用与投资费用少。 29. 吸附过程的缺点

a.吸附溶量小、吸附剂用量大,设备比較庞大;b.吸附剂的运输、装料、卸料较困难;c.吸附剂不容易找到吸附理论不完善。 30. 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一脱附分哪几步

a.外扩散组份穿過气膜或淮膜 到固体表面;b.内扩散组份进入内孔道; c.吸附;d.脱附;e.内反扩散组份内孔道来到外表面; f.外反扩散组份穿孔过气膜或液腊到气楿主体流。

1. 以烃类蒸汽混合物含有甲烷a.5%乙烷b.10%,丙烷c.30%及异丁烷d.55%试求混合物在25℃时的露点压力与泡点压力,并确定在t=25℃p=1MPa大气压时的气相汾率。

解:a.求混合物在25℃时的露点压力

选异丁烷为参考组分则

格式:DOC ? 页数:37页 ? 上传日期: 01:26:57 ? 浏览次数:53 ? ? 3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流比能小于1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