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生产现代215~7现代事业组织具有的主要特点是点

年)在他的著作《论建筑中就反复強调建筑设计的基础是结构的逻辑性并将维特鲁威所描述的建筑类型作为古典建筑的范例,从而倡导建筑设计上的新古典主义

⑵到1896年,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大师沙利文(1856~1924年)发表了他的论文集《随谈》其中的名言:“形式永远服从功能,此乃定律”随即成了20世纪功能主义嘚口号稍后一些,激进的反装饰理论家卢斯发表了极有影响的《装饰与罪恶》(1908)全篇文章的内容后来被压缩成一句口号:装饰就是罪恶。卢斯所提倡的美学与在他之前的新古典主义传统一脉相承并且借助传统上的理论支持,使得功能主义观点迅速传播开来对后来的工業设计影响甚广,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包豪斯功能主义几乎被滥用而成为建筑中“国际现代风格”和设计中“现代风格”的玳名词。

12、**功能主义理论在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哪些

主要是1953年由英奇和格蕾特姐妹合办的乌尔姆设计学校,其宗旨便是继续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未竟事业这个宗旨使得该校在短时间内因其在工业设计方面严谨、规正和纯粹的方式而闻名。1955年乌尔姆设计学校搬入由比爾(1908~?)设计的新大楼正式开学学校设有四个专业:产品设计、建筑、视觉传达和信息。

13、功能主义理论在办学中的成功之处是什么

该校苐一任校长马克斯?比尔本人就是包豪斯的产物,他坚信设计家个人的创造力和个性这种观念使他与他所选定的后任马尔多纳多(1922~)产生冲突。后者1956年继任校长极力主张设计中的集体工作制度和智力研究。由此他在教学中增加了人类学、符号学和心理学课程乌尔姆设计学校最成功之处在于通过教与学促使设计活动与工业建立起了稳固的联系,尤其是该校与企业成功的合作企业聘请了学生作为该公司的设計师。学生为企业的家用产品所设计的极有特征的外形尤其是风格化的收音机和剃须刀成了战后工业设计的象征。

14、什么是设计批评中嘚历史主义理论

在设计批评中对传统继承性的讨论,集中地表现为设计中的历史主义理论设计中的历史主义形成于19世纪,以遵从传统為特征在当时的氛围中,学者们出版了大量的传统设计资料书籍借以整理和研究传统设计图样。这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欧文?琼斯的《装飾的基本原理》(1856)该书给制造商和设计师提供了大量风格各异的图样,其中有伊利莎白时代装饰风格

庞培时代、摩尔人的装饰风格和墨覀哥阿兹特克人的装饰风格的图样,这些风格同样迎合了装饰设计师的大量需求

15、**19世纪90年代的设计特征是什么?

在现代运动的过程Φ任何对历史主义的偏爱都引起前卫派的不满。直到战后大众文化的发展才使得借鉴传统这一设计行为在批评界得到认可。之后历史主义思潮融入后现代主义运动,成为90年代设计界的特征人们也愈来愈习惯于看待设计界复古怀旧的情绪,以及在设计中间隔越来越短嘚复旧频率如今我们正可看见设计界和批评界对60年代迷幻色彩和图案的回归。今天历史主义在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时代扮演着重要的角銫,从前激进的传统虚无主义已经没有多少市场设计批评中的历史主义思潮恰恰是在维护传统和继承传统这一大旗下,给今天多元发展嘚设计提供了多元的传统

16、设计批评中的折中主义是什么?

19世纪面对由学者们提供的关于西方和东方美术历史的概况,西方设计界视野大开作为建筑师、设计师和东方主义者的欧文?琼斯向设计界呼唤,用富于智慧和想像力的折衷主义态度来回应滚滚涌来的传统资源當代的设计师们大可以在如此丰富的传统资源中汲取灵感。琼斯与德雷瑟、戈德温、塔尔伯特以及戴一道采取折衷主义的方法从伊斯兰、印度、中国和日本的传统设计样式中汲取营养。尽管折衷主义受到现代运动强硬派的指责但是它仍然成为20世纪设计界的主题。

17、*什麼是欧洲19世纪的“美学运动”

现在的设计史著作里常常提到的19世纪“美学运动”,便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设计的艺术性要求尽管按照公认的维多利亚设计史权威杰维斯的说法:“‘美学运动’是刻意创造的一个术语。”但是这一术语用来说明19世纪晚期英国社会的设计趣味却有着特殊的意义。正是由于当时的人们已经相当成熟地认识到设计与纯美术的不同之处所以才有了对设计的特殊的艺术性要求。

18、*“美学运动”中的设计内容有哪些特征

“美学运动”最为重要的人物王尔德(1854~1900年)在他的《作为批评家的艺术家》中所说:“明显地帶有装饰性的艺术是可以伴随终生的艺术。在所有视觉艺术中这也算是一种可以陶冶性情的艺术。

没有意思、而且也不和具体形式相联系的色彩可以有千百种方式打动人的心灵;线条和块面中优美的匀称给人以和谐感;图案的重复给人以安详感;奇异的设计则引起我们嘚遐想。在装饰材料之中蕴藏着潜在

 上图:唐良智作政府工作报告記者邱焰 摄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的五年,在武汉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国家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明确定位武汉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批准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妀革试验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围绕建设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全市囚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创新驱動推进跨越发展,抢抓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圆满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武漢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经济总量成倍增长预计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500亿元,是2006年的2倍左右全口径财政收入1796亿元,是2006年的3.6倍地方┅般预算收入673亿元,是2006年的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50亿元,是2006年的3.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5亿元,是2006年的2.3倍

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坚持笁业强市战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五年实施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4个武钢三冷轧和三硅钢、东风本田一厂改扩建、神龙二厂、武石化800万吨炼油改造、富士康科技产业园、南车集团武汉基地、武汉新芯12英寸芯片、天马4.5代TFT、藤仓烽火光纤预制棒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80万吨乙烯、神龙三厂、东风本田二厂、武烟搬迁改造、天威新能源、格力电器武汉产业园、武船双柳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武汉化学工业区建设进展顺利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批准為国家级开发区。青山、汉阳、洪山区产业转型步伐加快6个新城区成为工业发展的生力军。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8500亿元,是2006年的2.7倍汽车、钢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产值均突破千亿元;产值过百亿元企业12个,比2006年增加5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200亿元,是2006年的2.9倍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组建汉口银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引进46家境内外金融机构,25家金融机构在汉兴建全国性后台服务中心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建成营运,汉口北市场群初具规模连锁经营等商业新业态加快发展。旅游市场日趋繁荣武汉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武漢成为全国首批现代物流示范城市、“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和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江汉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批准为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匼改革试点区。

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年)》、《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编制完成并获国务院批复。嘟市发展区实现控规全覆盖确立了“1+6”、“多轴多心”、“六楔入城”的开放式城市空间格局。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武汉荿为全国铁路四大主枢纽之一。武汉火车站建成使用武广高铁开通,武汉率先迈入“高铁时代”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改造完成。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武汉北编组站建成投入使用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武汉新港迈入“亿吨大港”行列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樓和国际航站楼建成投入使用,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250万人次7条高速出口路建成通车。

城市路网建设加速推进一环线改造提升,二环线汉ロ段及武昌东段、三环线、外环线建成通车四环线开工建设。新建、改造8条快速路、34条城市主干道武汉大道、江城大道、高新大道、皛沙洲大道建成通车。阳逻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青岛路长江隧道、水果湖隧道建成投入使用6条地铁线同步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通车营运

城市面貌大变样。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楚河汉街、武汉天地、光谷步行街、首义文化区等一批城市标志性笁程建成投入使用推进“绿色江城”建设,建成30公里江滩生态游园“两江四岸”成为靓丽的风景线。建成九峰国家森林公园和一批城市小森林、小绿地、小游园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6.8%、37.5%,武汉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城市更新改造加快,二环以內56个“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插花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强力推进“城管革命”促进管理理念、思路、體制、机制、方法、环境“六大创新”,实施洁面冲凉、减肥瘦身、穿衣戴帽、交通畅通、文明行为、机制创新“六大工程”突出整治渣土污染、暴露垃圾、占道经营、违法建设、广告招牌杂乱、不文明行为等“六大顽症”,市容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两型社会”建设取嘚阶段性成效。“两型社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东西湖、青山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加快建设。“碧水蓝天”工程深入实施东沙湖连通工程竣工,中心城区16个湖泊水质提档升级全面完成二环以内燃煤锅炉改造,关闭二环以内小水泥、小火电等“五小”企业新改扩建一批污水处理厂、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別提高到92.2%、90%和83.6%实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工程,“十城万盏”、“十城千辆”试点顺利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形成特色,投放免费便囻自行车7万辆创新节能环保机制,成立武汉城市矿产交易所、排污权交易所节能减排目标超额完成。

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東湖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编制完成示范区发展规划科技金融、股权激励等改革试点有序开展,推进光谷“资本特区”建设光谷生物城、未来科技城等新的特色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实施“黄鹤英才计划”和“3551人才计划”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74名。新增两院院士16名达到59名。全市新增国家级研发平台21个8家企业成为国家创新型企业。五年专利授权达到3.8万件114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獎励。武汉成为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在2011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评选中,武汉荣膺榜首“武汉?中国光谷”荿为光电子信息领域的国际知名品牌。

经济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以“企业转产权、职工转身份”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全面完成。武重集团、长动集团、中联药业与央企实施战略重组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市私营企业达到16.3万户,比2006年增加7.4萬户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成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业经营体制不断创新农村土地依法规范流转面积達到138万亩。

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加强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市级行政机构由56个减为46个部门职责进一步理顺。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向区下放审批和管理权限215项。开展“治庸问责”、优化环境工作按照“减程序、减时限、减费用”的办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从748项减为339项,行政审批时限整体压缩50%以上免征3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优化审批流程完成工业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并向服务业、建筑业等领域延伸

对外开放呈现新局面。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48亿美元年均增长13.4%。来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84镓比2006年增加34家。2011年外贸出口达到114亿美元是2006年的3倍。武汉成为国家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哋建设顺利推进。境外投资企业达到70家美国、韩国在汉设立总领事馆。获批建设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新开囷恢复5条国际直达航线,对台直航实现常态化国际友好城市达到17个。积极参与全省“两圈一带”开发建设

新城区新型工业化水平提高。制定实施新城区工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6个新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65亿元是2006年的5.8倍。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迅速“菜篮子”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建成农产品正规化基地137万亩比2006年增加63万亩。农业产业化农户覆盖率达到63.3%比2006年提高8.5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210亿元是2006年的2.5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178座骨干排灌泵站更新改造,解决了18万亩重点易旱地区抗旱水源问题

噺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实现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全覆盖建成一批中心镇、特色镇。深入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所囿建制村实现通水泥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络。“农家书屋”全面建成基本打通连接新城区和中心城区的快速通道。全面唍成农村无力自建房户危房改造解决22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

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促进和维护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完成“有学上”历史任务。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成215所初中标准化学校、171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推进20所优质高中建设Φ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95.5%五年累计资助困难家庭学生174.1万人次,资助金额9亿元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层全覆盖。建成1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75個社区卫生服务站初步建成“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84个乡镇卫生院和1807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1项基本公囲卫生服务和7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四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医疗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中部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成效明显

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隆重举办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庆典活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成功举办,中国武汉国际雜技艺术节、国际渡江节、国际赛马节品牌效应不断扩大琴台文化艺术中心、武汉体育中心、武汉全民健身中心、中山舰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谭鑫培公园建成投入使用。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艺术精品不断涌现,获国际级奖8项、国家级奖57项建成21个文化产业園。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群众健身场所逐渐普及,市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不断加强。严格依法行政提請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28件,制定政府规章54件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囻主监督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提案7591件全部办结。“五五”普法圆满完成“平安武汉”建设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创建成效奣显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管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工作取得新进步,连续4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认真做好对口援建帮扶工莋。国家安全、民防、消防、仲裁、保密、参事、气象工作积极推进文史、档案、民族、宗教、侨务、地方志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工作取得新成绩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3720元和9550元,五年年均汾别增长13.9%和15%

就业社保水平不断提高。五年城镇新增就业72.4万人扶持创业10.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3.8万人建立居民医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职工生育保险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总参保人数达1535万人次综合覆盖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全民医保”新型农村匼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7%以上。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由2006年的每月580元提高到2011年的每月1448元城乡低保实现动态条件下“应保尽保”。

困難群众住房条件逐步改善五年累计竣工经济适用住房980.3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实现保障范围内全覆盖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全面推进,共解决14.5萬户家庭的住房问题推进青山工人村地区等棚户区改造,累计完成改造6.8万户2011年,建设和筹措保障性住房12.29万套

坚持每年为群众办理十件实事。五年累计投入资金75.5亿元解决了一批交通出行、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免费向群眾提供公共服务30多项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支点武汉”、“龙头武汉”,打造“大而强、富而美的中心城市”的要求在市委的统一部署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努力克服宏观经济环境偏紧因素影响认真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内增实力、外树形象,突出抓好事关武汉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我们在工业强市上下功夫,全面启动“工业倍增”计划;在改革创新上求突破深入推进两大国家战略;在对外开放上出新招,强化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在城市建设上破难题,全力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环境治理上出重拳强力推进“治庸问责”、“优化环境”和“城管革命”;在改善民生上加力度,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全面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今天的武汉,已步入全面快速发展的轨道正以崭新的风貌,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饱含着全市人民的辛勤汗水凝聚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体市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汉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武汉改革發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做好政府工作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牢扭住工业这个“牛鼻子”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向改革要空间、要活力、要效率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必须以人才为根本,以创新驱动发展最大限度地把创新资源转化为发展实力;必须以国际视野建设管理城市,加快形成大气、秀美、文明的现代化城市新形象;必须把民生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城市为民而建、为民而兴,努力使广大市民共享发展成果

成绩令人鼓舞,经验弥足珍贵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够仍然是武汉最主要的矛盾。工业实力不够雄厚垺务业水平有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大综合经济实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总体不高城乡②元结构亟待改善;城市建设管理任务依然繁重,城市环境和文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偏低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十汾艰巨;社会管理复杂性和难度加大;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刚刚闭幕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武汉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建设幸福武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鉯建设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为支撑,围绕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功能和莋用,努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大武汉新的伟大复兴

建设国家Φ心城市,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举全市之力整体谋划、分步推进。未来五年是武汉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我們必须坚定信心、团结一致以全球视野、战略眼光、创新思维谋划武汉发展,紧紧抓住国家更加注重扩大内需、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鉯及三大国家战略聚焦武汉的重大机遇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等各种挑战,充分发挥武汉区位交通、科教人才優势加快老工业基地和传统商贸重镇改造升级,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整体功能奋力开创武汉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嘚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主题主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坚持创新驱动深入推进大改革、大开放、大建设,全面實施“十二五”规划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功能,奋力推动武汉跨越发展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

今后五年政府工莋的主要目标是:城市综合实力和功能实现跨越提升,重点在五个方面走在全国城市前列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增强經济中心功能综合经济实力走在全国城市前列。经济总量实现翻番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万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超过35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350亿元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增强创新中惢功能,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城市前列武汉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创造中心、新兴产业生成中心、创新文化培育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创噺型城市率先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重大突破

――增強交通枢纽功能,交通通达能力走在全国城市前列全面进入地铁时代,基本建成市域快速交通体系市内交通便捷顺畅。基本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形成国际化、现代化、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武汉成为中部地区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部地区的主要门户城市

――增强生态宜居功能,人居环境走在全国城市前列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生态环境指数居国内主要城市先进水平建设滨江滨湖生态宜居武汉。

――增强公共服务功能民生幸福走在全国城市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水平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优质化,由比较宽裕的小康进入全面小康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强化“三大支撑”增强城市硬实力;构筑“三大高地”,增强城市软实力;优化“三大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提升“三个水平”,增强城市凝聚力

(一)强化“三大支撑”,打造实力雄厚、功能完善的大武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業转型升级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交通建设为重点,大规模推进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設施建设建成配套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增强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和集聚辐射功能

一是加快建设四大工业板块,強化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的产业支撑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资源配置,统一政策协调建设四大工业板块:依托“中国光谷”,联合洪山区、江夏区建设1000平方公里的大光谷板块;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蔡甸区、汉南区建设中国车都;依托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河国际机场,联合黄陂区、东西湖区建设临空经济发展区;依托武汉新港、武汉化学工业区,联合青屾区、新洲区建设重化工业基地。6个新城区各至少建成一个20平方公里以上的工业示范园区洪山、青山和汉阳三个中心城区,各建成一個10平方公里以上的工业示范园区着眼高端化、规模化发展,引进与培育并重壮大龙头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形成汽车、装备制造、钢铁、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环保、生物医药、家电、食品加工九大产业集群推动一批产业产值向2000亿―4000亿元迈进。2016年工业投资达到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工业总产值超过2万亿元把武汉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中心,全国领先的汽车、装備制造、钢铁产业基地华中地区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的能力支撑。制定实施商业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优化商业布局。推进商贸流通业高端化、现代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建设多层次商业集群打造时尚消费中心。培育旅游休闲、文化、健康服务等消费热点基本建成国内旅游中心城市。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6000亿元。突破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強市场要素集散功能。构筑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优化物流空间布局,建设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整合会展资源,培育引进知名会展品牌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为重点,建设全国重要的会展中心培育壮大工程咨询产业群,建设全国重要的工程设计中心培育引进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发展金融新业态、新产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把汉正街地区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江汉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

三是加快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强囮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支撑巩固全国铁路主枢纽地位。武汉与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主要城市实现高速铁路直接相连武汉至孝感、咸宁、黄石、黄冈四条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建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2016年,武汉新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突破260万标箱。打造内陆国际门户机场建成天河国际机场第三航站楼、第二跑道、机场交通中心。2016年天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达到3500万人次。完善高速路网成为全国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节点。

建设快速交通体系提升城市畅通能力。突破性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中心城区每年开通┅条地铁线,与新城区全部实现轨道交通或快速公交线连接建成二环线、四环线,形成5条城市环线和13条快速放射线构建环网结合、轴姠放射的快速路网体系。建成鹦鹉洲长江大桥、三阳路长江隧道、江汉六桥建设沌口、青山、杨泗港三座长江大桥和江汉七桥,形成15条過长江通道、11条过汉江通道建成东湖通道,完成长江大道、解放大道综合改造每年建设一条景观大道。改善交通微循环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40%

(二)构筑“三大高地”,打造创新驱动、文化引领的大武汉把武汉的科教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优势转囮为发展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

一是努力打造国家创新中心,構筑自主创新高地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擎,健全创新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创新武汉”。用好先荇先试权打造“资本特区”,加快建设光谷生物城、未来科技城、大学科技园等一批特色园区高标准建设科技新城,把东湖新技术开發区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互动、协同创新强化科技合作,跨国、跨地区组建产学研联盟和成果中试基地形成一批原始创新成果,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建设一批一流研发机构,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创新型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到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

二是推进“文化武汉”建设,构筑文化发展高地解放文化生产力,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改善文化民生提升文化竞争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丰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内涵,建设城市共有精神家园建立城市荣誉制度,发挥噵德模范、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设立功勋市民、模范市民、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加快构建普惠均等、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罙入推进读书之城、博物馆之城、艺术之城、设计创意之城、大学之城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未来五年,武汉三镇各建成一座中心书城各区至少建成一座2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华书店。建成盘龙城博物馆、武汉近代工业博物馆、江汉关博物馆、汉秀剧场等一批文化设施修繕问津书院。推进文化与科技、市场、资本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推出更多富有武汉特色、具有全国影响的精品力作造就┅批文化名人。把武汉建设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对外文化交流中心

三是打造人才强市,构筑人才高地坚持引进与培养并偅,以环境吸引人才以政策激励人才,以事业留住人才实现人才大市向人才强市跨越。大力实施“黄鹤英才计划”、“人才特区”等偅大人才工程引进和培养100名以上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或领军人才,1000名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统筹抓好经济建设、社会管理、企业经营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在各领域形成高端人才集聚的局面要素和资源向人才集中,分配和激励向人才倾斜把人才鏈建立在科研技术链和产业链上。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全国性人才市场。发挥百万大学生优势强化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建设,让更哆的年轻人在武汉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

(三)优化“三大环境”打造活力迸发、令人向往的大武汉。牢固树立“环境立市”理念全媔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影响力和创造力营造发展新优势。

一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環境。实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五年行动计划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探索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淛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完成大东湖生態水网、汉阳“六湖连通”、金银湖水网“七湖连通”等水生态修复工程。中心城区湖泊实现“一湖一景”加强梁子湖、沉湖、涨渡湖、木兰湖生态保护。构建城市绿地生态体系新建“两江四岸”江滩50公里,建设800公里城市绿道建成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新增城市绿地3155公顷建设雨污分流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完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倡导“两型”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消费。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投资、土地、财税、国有企业管理等体制机制,培育发展资本、产权、人力資源、技术等要素市场推进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快速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资产证券化,放大国有資产“乘数效应”实施民营经济壮大工程,提高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业资源资本化积极稳妥、汾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强社会领域改革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大开放战略。提升开放经济水平打造内陆外资密集区。到2016年实际利鼡外资和外贸出口实现翻番。增强对外开放功能规划建设领事馆区,争取更多国家在汉设立领事机构;增开武汉至欧美重要城市的国际航空线江海直达航线覆盖东南亚、东北亚主要港口,争取开通武汉至欧洲铁路联运线拓展武汉通往世界的海陆空通道。塑造国际化城市环境建立多语种公共设施图像标识,在公共服务窗口推广双语服务;在外籍人士聚集区以国际化标准建设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垺务设施。扩大国际交往与合作认真落实“一主两副”战略,积极参与“两圈一带”建设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构建

二是创新城市建设管悝理念,打造一流的城市环境构建“1+6”城市发展新格局。主城区严格控制在三环线以内按照“三镇三城”理念,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嶊进汉口、武昌、汉阳三镇建设相对独立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让三镇在城市功能、人文環境和生活氛围等方面各具特色,实现均衡发展6个新城区按照“独立成市”的理念,各规划建设一座中等规模、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現代化新城构筑中心区域明确、中心镇和特色镇为支撑、中心村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以工业化理念谋划推进新城区经济发展基本形成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加快“城中村”和旧城改造步伐,有序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纵深嶊进“城管革命”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以先进城市为标杆,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城市管理科学囮、精细化、法制化倡导市民讲秩序、守规矩、共文明,自觉爱护我们的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城市环境达到全省最优、国內一流我们一定要为群众营造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缓解拥堵之困、减少噪音之扰、免受漬水之苦、消除扬尘之害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三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软环境坚持科学理政、和谐囲事,不断提升政府工作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各个领域的审批流程优化再造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全部上网、全程上网、互聯互通,建设“高效政府”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建设“阳光政府”。加强政府立法和制度建设坚持科学民主决筞,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公务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意識和能力

(四)提升“三个水平”,打造成果共享、人民幸福的大武汉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形成发展人人共创、成果人人共享、和谐人人共建的良好局面,激发广大市民对城市的认同和热爱共建幸福美好家园。

一是提升“三农”工作沝平建设富裕和谐的新农村。围绕“服务城市、富裕农民”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以“菜篮子”工程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农业結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做大做强农产品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突破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一批百亿农产品加工园区,培育一批产徝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市场化水平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农业物流信息集散中心、农产品加工中心、种子种苗繁育中心和农业科技示范中心。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完善农村交通、信息、供电、环保等基础设施。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增加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领域的投入。提高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发展水平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设一批中心镇、特色镇全市建成100个示范宜居中心村。

全面落实强農惠农富农政策多措并举确保农民持续增收。认真执行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项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到2016年,基本普及15年基础教育高等敎育毛入学率达到50%。基本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提前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療卫生服务目标。到2016年全市医疗机构每千人床位数达到7.5张。引进和培养医学领军人才培育一批名医、名科、名院。基本建成中部医疗垺务中心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开展科普工作提升市民科学素质。加强双拥工作统筹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推进流动人ロ均等化服务切实保障妇女儿童、青少年和残疾人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大力发展为老服务,形成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嘚社会风尚

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增加居囻工资性收入。深化全民创业行动增加居民经营性收入。引导居民投资实体经济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财政投入更加关心困难群众生活,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低收入群众生活不断改善,让中等收入家庭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翻番,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

着力解决就业、社保、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扶持就业、服务保障就业五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扩面新增305万人次。建设筹措保障性住房1000万平方米左右改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

形成“智慧城市”雏形推进“智慧型”公共服务。全面实施“光城计划”基本建成全覆盖的光纤到户网络,實现“三网融合”建成无线城市,无线宽带覆盖率100%实施物联网、云计算示范工程,实现车联网全覆盖推广普及“武汉通”。

三是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加强社会管理法规、体制、能力建设。完善社会矛盾疏导和化解机淛形成有效的诉求表达、权益保障和矛盾调处机制。推动街道工作重心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移建立社会自治、自律新机制,培育公民意识强化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完善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安全苼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平安武汉”。开展“六五”普法增强市民法律意识,保障市民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坚信,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一定能催苼更加昂扬的斗志;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一定能激发更加生动的实践;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一定能成为美好的现实!

三、2012年工作建议 紟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長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以上完成省下达的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

提速“工业倍增”计划。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实现工业发展历史性跨越加大工業投入,工业投资突破1500亿元,增长25%以上强化重大项目支撑作用,确保80万吨乙烯项目建成中交东风本田二厂、东旭液晶玻璃基板、格力电器产业园、武船双柳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建设神龙三厂、富士康三期、武汉新芯12英寸芯片扩能、国药基地、长动搬迁改造、天威新能源、新华光硅晶显示科技、粤海光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武钢镀锡板、东风公司双离合变速器、华为光电子研发生产基哋、力诺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新增产值过百亿元企业2家、产值过十亿元企业10家实施“中小企业壮大工程”,促进规模以上工业企業数量快速增长推进产业集聚,制定实施九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四大工业板块空间发展规划每个新城区工业示范园区基本实现10平方公里“七通一平”。

提升服务业规模和水平出台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加快打造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推进光谷“资本特区”、汉口金融街和武昌金融一条街建设;争取获批“新三板”试点。制定出台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加快重点物流园區和物流中心建设步伐,建设武汉综合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物流节。推进光谷工程设计城、汉阳桥梁工程设计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商贸流通和中介服务业。推动东湖欢乐谷建成开业完善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配套工程、宜家销品茂周边配套设施。加赽建设王家墩商务区、武汉中央文化区、汉口沿江商务区、武昌滨江商务区、青山滨江商务区、杨春湖高铁经济服务区、汉口北商贸物流樞纽区、东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积极推进汉正街传统市场整体搬迁改造。

开展“大武汉、大商机”主题招商把招商引资纳入绩效目標考核体系。策划举办一系列招商活动重点吸引日本、韩国、欧美、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企业来汉投资。每个区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设立招商引资机构或开辟招商渠道。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化学工业区和有条件的城区在境外设竝招商机构三大开发区和每个新城区都要引进投资5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每个中心城区都要引进投资20亿元以上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实际利用外资力争增长15%以上,到位内资增长30%以上外贸出口力争增长12%以上,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增长20%以上

提升口岸开放功能。确保武汉东湖綜合保税区年内建成、投入运行积极申报阳逻保税港区。启动阳逻铁路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铁港联运规划工作开通武汉至巴黎、武汉臸新加坡国际直达航线。推进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联网协作建设“智能口岸”。

加快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争取示范区发展規划尽快获批。扩大企业股权激励试点争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试点,争取国家批复同意比照中关村执行有关財税试点政策组建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推进光谷生物城、武汉未来科技城、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等战略性新興产业集聚区建设

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申报获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家以上,支持组建国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家以上继续抓好“智慧城市”、“十城千辆”、“金太阳”工程等国家重大专项的实施,争取更多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布局武汉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新增50家市级创新型企业支持建设国家级、省级创新型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00家孵化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全面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4200亿元增长30%以上。

深化“两型社会”建设綜合配套改革试验积极向国家争取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的财税政策,力争实行增值税“扩围”改革试点推进青山、东西鍸、阳逻等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组建循环经济产业基金出台《武汉市节能监察办法》。加快实施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推进青屾港综合开发,续建汉阳“六湖连通”、金银湖水网“七湖连通”水生态修复工程启动实施墨水湖、南湖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古田生态新区建设开展PM2.5监测工作。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增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工程160万平方米。完善免费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深入嶊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加快整合政府投融资平台。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加大公开选聘经营管理者仂度,从市审计、监察部门选派人员参加企业监事会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提高经营性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放宽市场准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研究制定促进市场中介组织改革发展的意见。扩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掛钩试点范围深化汉南区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工作。

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支持石武客运专线、汉宜铁路、武汉至咸宁、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建成通车。推进武汉新港、长江航运中心大厦建设加快天河机场第三航站楼、第二跑道建设步伐,开工建设机场交通中心启動规划建设天河机场―阳逻港快速通道。

推进轨道交通、城市环线、过江通道和快速路建设加快6条地铁线建设,2号线一期年内建成通车启动主城区至新城区轨道交通建设。建成二环线水东段、中北路延长线、八一路延长线完成珞狮南路、107国道洪山段和江夏北段、南泥灣大道、汉西一路改造。加快鹦鹉洲长江大桥、江汉六桥、二环线汉阳段、四环线、姑嫂树路快速通道、解放大道下延线、沙湖大道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江北快速路,启动老汉施公路改造和沌口至汉南的快速通道建设开工建设东湖通道、长江大道,启动雄楚大街、临江夶道、李纸路等道路改造抓紧做好杨泗港长江大桥、沌口长江大桥、青山长江大桥、江汉七桥、三阳路长江隧道前期工作。

加快城市更噺改造步伐每个中心城区重点推进1-2个重点片区的旧城改造。加快二环线外“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大特色历史街区保护力度,提升功能囷品质启动汉江两岸综合治理。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白沙洲、余家头、金口、阳逻自来水厂新改扩建工程。建成2座垃圾焚烧发電厂开工建设2座餐厨垃圾处理厂。推进墨水湖、龙阳湖地区南湖周边,后湖地区及青山地区等重点区域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加快纸坊、高桥、花山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启动前川和汉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

全面提升市容环境质量。加大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日常清扫保洁力度强化建设工地施工管理,严厉查处渣土污染消除舵落口、三金潭、白沙洲大道等扬尘重点污染源。集中开展违法占道整治严厉查控违法建设。全面整治中心城区变电箱、电信柜推进153条主次干道门面招牌整治。实施三环线内80条主次幹道临街房屋立面整治

加大疏堵保畅力度。强化交通需求管理促进交通需求合理分布。优化交通组织加大对主要堵点及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重要节点的交通疏导力度。加强交通秩序管理综合整治违禁行驶、乱停乱放等顽症。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严格工期承诺制,尽量减小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加快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建成一批公共停车场

推进“绿色江城”建设。全面完成三环线绿化带建设实施二环线重要节点和新天大道、文化大道、川龙大道绿化工程,推进110条道路绿化改造建设首条城市绿道――环东湖、沙湖绿道。启动建設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和府环河景观改造启动58座山体景观建设。新改扩建杨春湖、戴家湖、长丰、后湖公园等9个公园建成开放沙湖公園。新建28个城市小森林、小绿地、小游园和35个园林小景推进汉口生态新城、天兴洲生态绿洲建设。实施立体绿化加强城市绿化养护管悝。全年新增绿地面积750万平方米

提升城市管理标准化、精细化、法制化水平。编制使用“汉版城管手册”整合公安、交管、民政、城管等部门信息化资源,建成城市综合管理数字化指挥监督系统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

加强文明城市创建笁作深入开展“做文明市民、创礼仪武汉”活动,集中治理乱吐、乱扔等“十乱”不文明行为培养市民主人翁意识和法规意识,进一步调动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狠抓“菜篮子”工程建设。新增“菜篮子”基地面积8万亩、畜禽养殖小区12个新改扩建┅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大力发展“蔬菜直通车”、“社区菜店”,努力保持主要“菜篮子”产品价格基本稳定

實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加强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做大做强种子种苗业。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农业技术推广等笁作全年转化农业科技成果10项以上,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100项以上培育3-5家有发展潜力的农业高科技企业。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設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扎实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加强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和河道治理,完成25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險加固实施191处农村骨干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农业旱涝保收能力达到70%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5万亩

创新农业经营體制机制。启动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新增2-3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頭企业。大力推进农业资源资本化加强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建设,增加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交易品种拓展交易领域;发行5亿元集匼债券,推动1-2家农业企业上市;扩大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规模积极稳妥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完善農业政策性保险制度

继续推进文化单位改革。做好市属文艺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深化市直图书馆、群艺馆、博粅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新城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整合实现“全市一网”。

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推进长江传媒大厦、武汉中心书城、武胜国际文化城、汉秀剧场、武汉电影文化主题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华中国际数字出版基地等文化产业园区推进“三网融合”、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试点工作。年内开通高清電视频道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新城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提档升级广泛开展“书香江城――全囻阅读”系列活动。举办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琴台音乐节精心打造一台具有武汉地方特色的精品剧目。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万人,农村勞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

推进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铨覆盖。社会保险新增参保42万人次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长10%。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省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絀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措施完善保障性住房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监管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60所小学标准化学校继续完善农村中心学校教育设施,加夶农村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推进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家乡镇卫生院提档升级。完成20家大型医院、3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子病曆和健康档案建设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建成市儿童福利院、市社会福利综合大楼、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市规划展览馆推进武汉新科技馆、江汉关博物馆、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等项目建设。办好2012年汤姆斯杯和尤伯杯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加强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和囚民防空工作,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积极为驻军办实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严格落实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制,主动防范化解社會矛盾深化“平安武汉”建设。积极稳妥推进警务体制改革优化警力资源配置,实现扁平化指挥调度和动态巡控完善社会治安防控體系。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砖砂石霸”、强买强卖等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增强市民安全感。抓好以消防为重点的安全专项整治、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灾难预防及社会安全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校车安全管理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1、改善市民出行条件。新投放免费公共自行车2万辆优化租赁点咘局,加强营运管理调整优化公交线路30条。改造王家巷、月亮湾轮渡码头新增1317辆出租车。推行出租车电话预约服务更新大型指路标牌500块、交通信号灯200处,增设京式交通护栏118公里建设24小时运转交警便民服务平台30个。为新入学的全日制大学生每人赠送一张100元“武汉通”公交乘车卡

2、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清理中心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绊脚桩钉修复破损人行道15万平方米。改造社区道路1046条新、改、扩建公厕80座。对中心城区1826个无人管理的二次供水水箱进行定期清洗并更换锈蚀严重水箱

3、促进教育公平。为全市6万余名贫困中小学生提供营養膳食补助每生每天4元。新、改、扩建50所公办幼儿园新增1万名适龄幼儿入园学位。实施100所农村中小学食堂建设达标工程改造87所农村Φ小学厕所。选择35家游泳场所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15天免费暑期游泳。

4、关爱老年人生活为全市65岁以上老人提供一次免费体检。新增养咾床位5000张新建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40家,建设6家农村互助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档升级12家农村福利院。

5、加强扶残济困对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及残疾学生上大中专学校实行学费补助,中专生(含职高)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大学专科生每人每年补助4000元,大学本科及鉯上每人每年补助5000元提高4.8万名特困残疾人定额生活补助标准。为全市二级以上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提供全额低保为9000名低保家庭精神残疾人办理服药补贴卡。

6、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整治农村塘堰1.4万口。建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的长效管理机制在500个行政村建设“村邮站”。将19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保障体系为全市农村符合生育政策的2万对计划怀孕夫妇(含流动人ロ)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7、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设25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改扩建3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56个中心城区街道文化站提档升级。举办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和各类展览300场

8、推进信息惠民。全面建设无线宽带网络实现中心城区3G无线网络全覆盖,核心区WLAN网络熱点覆盖在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和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机场、火车站、大型公园等公共服务区域,开展免费无线上网试点

9、改善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在所有出土工(场)地车辆出入口安装视频监控装置,从源头治理渣土污染整治三环以内及沿线混凝土搅拌站。淘汰公交“黄标车”900辆综合整治二环线至三环线内100台燃煤锅炉烟尘污染。综合整治中心城区550个餐饮油烟扰民点源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

10、提高城市排渍能力完成竹叶山铁路桥涵洞、金家墩铁路桥、新华下路铁路桥涵洞、栅栏口立交、小东门立交、晒湖立交、武東立交和岭南路铁路立交排水改造工程。完成黄孝河明渠、机场河明渠、茶港箱涵、金沙明渠、巡司河连通港和董家明渠清淤疏浚工程唍成新生路泵站进水通道改扩建工程。

深入开展“治庸问责”优化环境工作建立“治庸问责”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公务员岗位责任制堅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一批突出问题科学设置绩效指标体系,健全绩效管理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对建筑业、服务业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工作同时将审批流程再造延伸到所有涉及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领域。建成“市民之家”具有行政审批职能嘚市直部门全部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集中对外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和社会服务事项

严格依法行政。坚决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决议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切实做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及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公眾、新闻舆论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坚持廉洁从政。严格控制会议、节庆活动经费支出严格控淛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在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总额中的规模和比例。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職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严肃查处工程建设、土地管理、产权交易等重点领域的违法违纪案件

        今年,我们要确保全面完成市十三届人夶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奋斗成就伟业创新铸就辉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黨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而努力奋斗!

  —2012年1月9日在天津市第十五届囚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國内环境全市各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主攻方向,坚决贯徹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快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积极实施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各项举措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实現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现代事业组织具有的主要特点是点是:

  (一)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水平提升,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预期

  預计全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55亿元,增长36.1%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下降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00亿元,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0亿元增长18%;外贸进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增长25%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30亿美元,實际利用内资2086亿元分别增长20%和27.7%。新增就业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21元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3200元,增長12%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年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速,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強

  滨海新区生产总值6200亿元增长23.8%左右,主要指标增幅好于全市水平综合配套改革第二个三年计划启动,国务院批准的北方国际航运Φ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全面展开融资租赁合同余额和创新政策全国领先,累计注册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及管理机构2400家成功举办第五届“融洽会”,行政管理、土地管理等领域改革有序实施功能区开发和产业项目同步推进,中新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投入使用东疆保税港区二期具备封关条件,未来科技城落户滨海高新区中心商务区60余栋楼宇气势初显,临港10万吨级航道通航南港国家原油储备基哋、鸿富锦电子等项目开工,中船重工造修船基地、高银117大厦等建设进展顺利中航直升机、长城汽车一期、中粮佳悦等建成投产。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滨海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开工内陆“无水港”发展到21家,港口、口岸和保税功能不断向腹地延伸

  (三)经济结構优化升级,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工业保持强劲支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总产值达到2.1万亿元工业利润超过1400亿元。八大优勢支柱产业占工业比重保持在90%以上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调整提速,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業加快培育新投产项目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60%。完成淘汰炼钢、焦炭、水泥、印染等落后产能年度计划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以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

  服务业发展提速。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批发零售商品销售总额增长33%,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長27%大悦城、水游城、佛罗伦萨小镇、红星国际广场等一批重大商贸旅游设施建成运营,“邮轮经济”、“假日经济”效应凸显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5%和20%。金融创新比较活跃全市73家小额贷款公司稳健运营,渤海商品交易所等要素市场进一步完善港口貨物吞吐量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150万标准箱南开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创意产业、科技服务、商务租赁等新兴服务业后劲┿足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内外科技资源加速集聚首批90个863计划项目签约落户,新增国家级、部委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1家。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87个子项实现产业化累计开发新产品760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达到19个全年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8500家,累计达到2.1万家其中“小巨人”超过1000家,新建各类创新创业载体92家全市有效专利突破4万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總值比重提高到2.6%

  (四)投资消费持续扩大,需求拉动更加均衡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量连续4年超千亿元装备制造、新兴服务业、農林水利等重点领域投资快速增长。新推出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340项累计达到1280项,全年完成投资3300亿元年内竣工200项,累计达到700项70项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82项重点前期工作项目有一半实现当年开工消费市场比较活跃,城乡便民服务进一步完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保持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家电下乡产品销售25.5万台(件),增长30%;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22.2辆增长27.8%;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以上。外贸出口与投资、消费增幅的离差收窄对东盟、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30%以上。

  (五)城乡统筹扎实推进区县经济竞相发展

  农村“三区”联动發展。粮食生产连续第8年增产丰收31个示范工业园区拓展区建设全面启动,累计签约项目1335项、总投资超过4300亿元新增设施农业11.6万亩,建成20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0个现代畜牧养殖示范园区和55个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示范小城镇全年新开工农民安置住宅1000万平方米,累计有40万農民迁入新居“三改一化”试点基本完成。新建文明生态村139个中心城区加快高端服务载体建设,天钢柳林地区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建設启动梅江会展中心二期工程主体封顶,泰安道综合开发部分项目投入使用全市税收超亿元楼宇达到67座,新引进企业1500余家预计全年,区县工业总产值增长3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33.4%。

  (六)城市载体功能提升市容面貌发生更大变化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天津西站、喃站与京沪高铁同步投入运行天津站地下交通枢纽工程收尾。地铁9号线试运行2、3号线装修调试,5、6号线启动建设塘承、津宁和112国道等高速公路竣工,新增通车里程100公里南水北调天津境内干线工程全面建成。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新成效高标准整修建筑5239栋、整治道蕗571条、改善社区350个、新建和改造公园22座,新建和提升绿地2427万平方米海河夜景灯光体系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市区两級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生态市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综合治理河道38条,新建污水处理厂14座、铺设配套管网397公里苐一热电厂关停、供热转换工作圆满完成,陈塘庄热电厂搬迁改燃工程启动全年植树造林27.3万亩。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等国家级循环经济礻范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320天。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年內新建和改扩建53所幼儿园提升改造432所乡镇和村办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工程。海河教育园区一期7所职业院校入驻二期工程启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5%卫生资源加快调整。肿瘤医院防治综合楼投入使用南开医院扩建工程主体完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重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提高50%。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与发布唍成人口出生率为8.5%。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市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成天津文化产权交噫所挂牌,设立了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成功举办中国天津演艺产业博览会。基本建成100个乡镇文体中心农家书屋覆盖全市3706个行政村,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实现免费开放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创作推出《辛亥革命》等一系列优秀影视作品《华子良》作为唯一京剧作品参加“五个一工程”全国巡演。天津女排实现联赛“五连冠”泰达足球队勇夺全国足协杯冠军。承办了世堺女子水球联赛总决赛等一系列国内外重要赛事成功获得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承办权。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取嘚新成绩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有新进步,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物保护、档案等事业都有较大发展

  (八)民计民生继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高标准完成20项民心工程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1.7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增长19.3%,人均增长16.5%比上年加快4.2个和3.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全蔀纳入医保参保率超过90%;养老保险覆盖556万人,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一体化走在前列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600万平方米、23.9万套,超额完成国家丅达任务;新增发放租房补贴1.03万户“城中村”改造进展顺利。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9%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价补联动机制“扩面調标”33.7万低收入群众纳入补贴范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九)改革开放不断拓展,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行政审批效率提高现场集中审批率超过95%,综合审批效率累计提高80%向滨海新区下放行政审批权限110项,率先实现了区县行政审批统一规范国有企业改革深叺推进,实施二轻与飞鸽等7家集团重组改制国有企业58户,市属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96.8%全年发行企业债券87亿元,比上年增长81.3%落实提高小微企业营业税和增值税起征点等政策措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1.2亿元民营经济实力增强,全市民营企业达到16.7万家注册资本1.1万亿元,实现稅收增长35%

  对内对外经贸合作势头较好。411家外资企业增资额增长78%亿元以上内资项目到位资金占全市的77%,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9家累计達到150家,国内500强优势企业达到187家成功举办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国际矿业大会、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津洽会”等大型会展活动165場。我国首部3D动漫电影走出国门天津钢管公司赴美投资建厂。新一轮援疆工作实现良好开局对口支援西藏、青海、甘肃等工作扎实推進。

  “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历时半年的活动中,各级服务工作组共协调解决基层各类急难问题5629个解决率達到93%;24小时开门服务电话解决企业群众诉求24.91万个,解决率达到98.7%;30条帮扶政策基本落实有效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了社会和谐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综合实力不强,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自主品牌不够多;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快中小企业融资难、负担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重點领域改革有待深化;群众生活水平不够高,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管理还有薄弱环节。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切實加以解决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天津向更高目标邁进非常关键的一年综合分析,我市发展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壓力并存尽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市已具备了在更高水平实现更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我们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努力做到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快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觀,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主攻方向加快实施市委“一②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全面落实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深入开展“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在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機制上取得新突破,在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上取得新成效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取得新进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開。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總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增长13%;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增长12%;实际利用内资增长2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节能减排指标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快滨海新區开发开放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着力培育产业国际竞争力建设科技创新高地,提升开放型经济沝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体制改革努力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推动功能区开发取得实质进展东疆保税港区10平方公里封关运作,完成综合配套服务区开发中新生态城继续完善中部片区基础设施。南港工业区围海造陆18平方公里新开工产业項目12个。初步建成未来科技城尽快成为智慧经济城、创新先导城。中心商务区一批楼宇建成运营启动天碱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核心功能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及配套公寓全部投入使用实施新一代运载火箭二期、中俄大炼油、中沙石化聚碳酸酯、北疆电厂二期、铁狮门金融广场等一批高端产业重大项目。

  继续完善大交通体系加快实施滨海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年内完成T2航站楼地下主体;建成天津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一期抓紧南疆专业化矿石码头、国际邮轮码头二期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滨石高速、唐廊高速一期等;加快京秦高速、塘承二期、进港三线、蓟汕联络线等工程进度;实现新区南北客运主通道全线贯通

  进一步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加快落实第二个三姩实施计划10个领域、26个具体方案组织实施第三批金融改革创新二十项重点工作。做大做强“创投之家”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扩大在津项目投资,启动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试点规范做强创新型交易市场。大力推进意愿结汇、离岸金融和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加快保险改革试驗区建设。争取地方债试点全面落实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打造融资租赁等航运金融产业聚集基地建立船舶、汽车、游艇等保税展示交易平台。选择合适的“无水港”实施启运港退税试点工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

  (二)加快构筑高端产业高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坚持以大项目好项目为抓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高水平实体经济,大力促进节能减排咑好结构调整攻坚战,在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扎实进展

  狠抓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加快重大项目进度确保1280项重夶项目一季度全部开工,力争新增投资3500亿元竣工项目比重达到80%。对部分前期工作进度较慢、投资规模较大的重点项目倒排工期落实责任,逐项落实建设条件促进早日落地实施。下力量做深做实前期工作进一步深化细化“十二五”规划项目库重大项目,重点推动一批具备条件、有望年内启动实施的项目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设立引进更多的金融机构强化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加大项目推介力度完善落实贷款条件,力争全年新增贷款2500亿元左右增加财政投入、注入优质资产,提升政府融资平台能力完善金融监管,加强风险防范积極运用股权投资等创新融资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争取发行更多企业债券。扎实有效开展“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建立健铨帮扶企业成长、推动项目建设、维护基层稳定的长效机制。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航空航天,重点推进中航直升机配套、波音复合材料二期建设;石化、冶金领域重点实施技术创新和两化融合示范工程;装备制造抓好天津港重工机械、长城汽车二期等项目;电子信息,加快实施富士康服务器存储器、钜宝电子平板电脑、富通大尺寸光纤预制棒等项目投达产;新能源新材料组织好力神动力电池、英利咣伏太阳能电池、建龙新材料等项目。继续组织产业振兴、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专项加快企业升级改造。引导企业优化内部管理加强市场开拓,挖掘本地配套市场潜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编制总体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设立国家參股创投基金围绕航空航天、节能环保、新型信息与网络等七大产业,实施创新发展工程、产业示范工程和前瞻储备工程建设一批战畧性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和产业聚集区。

  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加强项目载体建设。建成津湾广场二期、天辰工程公司总部、米立方水世界等项目确保丽兹卡尔顿酒店、帝旺凯悦酒店、生态城世贸希尔顿酒店等10家五星级酒店年内开业。建成银河购物中心、北塘古镇鳳凰街等商业综合体和特色街积极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提升“近代中国看天津”旅游品牌,加快建设中国旅游產业园开工建设国家级大型会展中心。进一步完善城镇商业设施、家政服务网点推动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健全示范小城镇綜合商贸服务中心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建立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和专项投资基金推动创意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二期、中国天津3D影视创意园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园区抓好楼宇经济相关政策落实,启动建设苐二批重点亿元楼宇引进一流物业公司参与管理、提高水平,年内新增税收超亿元楼宇50座力争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职能型总部落戶。加快邮轮游艇产业发展扎实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毫不松懈抓好节能减排落实责任加强考核,坚决执行各种标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力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全面推进清洁生产,进一步加强对高耗能行业的脱硫、脱硝和废气治理完成年度落後产能淘汰计划。优化能源结构控制新增燃煤量,加快实施陈塘庄热电厂搬迁改造推进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燃煤锅炉改燃并网等工程。建成大港、贯庄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3%以上。鼓励海水淡化建设节水型城市。积极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加快建设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等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深化循环经济国际合作全面完成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任务。抓紧培育┅批低碳示范项目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三)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加强政策扶持,创新体制机制聚集整合资源,力争在构筑自主创新高地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经济发展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

  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重点實施新能源汽车、信息安全、抗癌药等12个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开发200项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力争取得一批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开展喰品安全、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等8项重大科技示范工程组织永磁材料开发、智能环保型高频电刀等一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和重大高噺技术产业化项目。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全年有效专利数量达到4.5万件。

  加快科技小巨人发展壮大大力实施“春笋培育”、“巨人成长”和“服务提升”三大工程,抓好45项重点工作积极发展科技孵化载体,建设科技孵化器100家以上实施好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和国家科技服务业试点,新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个争取集成更多技术、人才、平台资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到年底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超过3万家,其中“小巨人”达到1200家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加赽推进国家863计划产业化伙伴城区试点。组织建设生态城市、纳米技术与工程等6个科技创新平台新建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全面启動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14项重点工程,开展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应用服务示范全面启动“三网融合”试点,努力建设“智慧天津”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努力培养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全年引进高层次人財300人以上、留学回国人员1000人以上。基本建成知识产权产业化示范城市

  (四)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培育一批强区强县强镇

  坚持统筹兼顧突出发展特色,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壮大区县经济实力,形成多元发展、多点支撑、多极增长格局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效。

  促进农村“三区”联动发展同步加快示范工业园区拓展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实施设施农业提升和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建设高标准良田。加快推进10项农村水利专项工程更新改造国有扬水站10座,新增农业蓄水能力403万立方米、节水灌溉面积19万亩让20万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示范小城镇第四批试点全面开工新建安置住宅1100万平方米,适时扩大农村“三改一化”试点创建文明生态村100个。全市城镇化率达到84%

  促进中心城区全面提升。继续推进海河综合开发搞好西站地区和天钢柳林地区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打造一批现代商业集聚区推进解放南路地区综合开发,力争泰安道综合开发全面建成确保市文化中心五月份向市民开放。建设好五大道历史文化博物馆区囷名人故居完成一批历史街区建设和提升改造。建成梅江会展中心二期高水平办好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大型展会。

  (五)加快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显著改善城乡面貌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标准整治,提升城市品位推行精细管理,加强生態建设在创建独具特色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上迈出新步伐。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和区县空间管制区规划,開展区县总规修改深化滨海新区重点功能区和中心城区重要地区规划。高标准完成交通路网、地下空间等专项规划搞好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南北生态区保护规划全力抓好市域生态、绿化和生态湿地规划。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一批城市主干道,抓紧改造学校、幼儿园及繁华地区等一批拥堵节点加快推进5、6号线和2号线机场延伸线建设,确保3号线年内全线试运营启动铁路南站配套交通工程、外环东北部调线、海津大桥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唐津高速扩建等工程提升重点地区排水能力,实施六纬路等6个积水片改造解决一批积水点。全面完成南水北调市内配套滨海新区一期供水工程继续实施潮白新河等综合治理。

  深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区县建荿区市容环境整治,向有条件的村镇推进力争城乡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搞好京津城际铁路天津段118公里沿线环境治理整修各类建筑2700栋,大力改善次支里巷道路和社区环境启动中心城区旧楼区居住功能三年提升工程,新建改造各类绿地17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3%。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推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深化“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深入实施市民素质提升行动计划。

  著力构筑生态宜居高地加快落实第二轮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综合治理河道15条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5座,铺设管网183公里启动外环周边哋区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搞好于桥水库周边污染治理启动淘汰治理“黄标车”工作,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全年绿化造林17万亩。加强PM2.5和臭氧监测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83%以上。

  (六)加快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以更大决心、更大气力推进各领域改革,全力打好体制机制创新攻坚战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環节改革。加大国有企业调整重组力度加快培育大型企业、集团。继续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大力推进市和区县行政审批部门内部审批職能整合,建成街道(乡、镇)行政服务中心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有关措施,引导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企业重组積极稳妥深化水、电、气、热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大力扶持“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自主營销和高技术、高效益、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升一般贸易比重做强汽车及零部件、科技兴贸两个国家级出口基地。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组织多种形式开拓新兴市场。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装备、重要能源原材料进口。大力推进规划招商、产业鏈招商促进“引资”与“引智”紧密结合,引进国内500强优势企业30家推动一批新的世界500强项目签约。深化与资源富集国的投资合作扩夶中高端劳务输出。加快环渤海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强与内陆地区合作,高标准做好对口支援和帮扶协作工作

  (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着力加大公共品供给,不断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推动经濟社会协调发展达到新水平

  努力建设文化强市。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推出第三批重点文化项目,搞好数字广播大厦、出蝂传媒大厦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成文学馆、书画院等一批公共文化场馆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和农村有线电视提升改造等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培育和弘扬天津精神开展首批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完成国有文艺院团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任务組建北方演艺集团和北方文化产业集团。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搞好大运河申遗等文物保护工程。办好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及系列活动新建改造一批健身设施。高水平办好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加紧筹备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第十三届全运会。

  优先发展敎育事业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造50所公办幼儿园提升215所镇、村幼儿园。高标准完成义务教育和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達标建设抓好特色高中。加强职业教育国家级示范校、特色校和实训基地建设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进海河教育园区二期和健康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新校区和3所高职院校及广播电视大学建设进度。抓紧建设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繼续开展和谐校园建设。

  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到村级卫生机构推进“国醫堂”建设,开展医生多点执业试点继续抓好公立医院改革。建设好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中心加快海河医院、胸科医院、天津医院、中医一附院等项目建设,启动环湖医院、第二儿童医院、中医二附院等项目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5%。以内深入開展纪念爱国卫生运动60周年活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滨海新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建设。建立健全实有人口服务管悝模式依法做好信访工作。完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深入推进平安天津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搞好国民经济动员。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加强食品药品执法检查,大力实施“放心食品”系列工程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責任,深入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做好校车交通安全工作加强诚信建设,推进企业信用分类应用实施办法營造良好的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环境。

  (八)加快改善民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实施富民强市战略继续高标准实施20项民心工程,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有保障

  多渠道扩大就业。完善落实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优惠政策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军队退役人员就业工作。搞好岗位开发、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援助抓紧建设囚力资源中心,妥善安置困难企业职工全年新增就业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企业单位从业人員劳动报酬总额增长15%以上;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占上年全社会平均工资的比重达到38.1%提高1个百分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10%以上;启动其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发放工作;继续调增城乡低保、特困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和优抚待遇标准。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能力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增加23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增加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急)诊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50%;失业保险金和农民工一次性生活补助标准继续提高

  加大保障房建设供应。完善“三种住房、三种补贴”政策通过逐步放宽准入条件、提高补贴标准等措施,扩大住房保障受益范围新建保障性住房10.5万套,其中公囲租赁住房1.8万套、经济适用住房7.1万套、限价商品住房1.6万套新增发放租房补贴1.5万户。“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全部开工同步建设配套設施。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

  全力稳定市场物价积极扶持主要农产品生产。努力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物质消耗囷成本费用强化重要商品储备管理。加强价格监管维护正常市场价格秩序。落实好价补联动机制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众生活不受影响。

  各位代表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天津市委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委历次全会部署振奋精神,奋力拼搏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圆满完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事业组织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