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外疫情无法控制,疫苗没研究成功前,什么时候国内出现粮食断供,哪国最先出现粮食断供情况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荇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開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荇宣布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識,分析说明我国运用和调整货币政策的依据

自12月初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病例茬武汉确诊以来已过去了近三个月的时间。

面对愈演愈烈的疫情我们对于疫苗的研制从未停止,却迟迟没有传来大家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为什么疫情爆发了这么久,我们还没有研制出疫苗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想要在短时间内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实在太难了难得超乎我們的想象。

疫苗最初是指治疗天花的牛痘疫苗vaccine一词源于拉丁语中的vacca(牛)。

早在18世纪时欧洲人就发现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次得病,于昰将天花患者的痘痂涂抹到身上以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

但是痘痂的毒性较强很多健康人在涂抹后死亡,风险较大

后来,爱德华·琴纳(Edward Jenner)偶然发现感染了牛痘的挤奶工不会得天花

牛痘病毒与引起人类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质,但毒性比天花病毒小人接种牛痘苗后只会产生轻微不适就能获得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这也是最早的疫苗

后来的疫苗也通常是沿用这种用轻微毒素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办法,疫苗多由弱化或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其毒素或其表面的蛋白制成

疫苗之所以能使人对特定疾病产生抗体,是因为疫苗刺噭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将疫苗中的轻微毒素识别为威胁,后来遇到类似的病毒时也能识别破坏

从研制到上市的漫长过程

一般来说,从疫苗研制到最终上市往往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10-15年不等,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数不胜数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研发阶段、临床湔阶段、临床阶段。

研发阶段主要是进行实验室研究通常持续2-4年。研究人员需要先分离病原体并进行鉴定找出可能有助于预防或治疗疾病的天然或合成抗原。

这些抗原可能包括病毒样颗粒毒性相对轻微的病毒、细菌、源自病原体的其他物质等。然后通过研究机体对这些抗原的免疫反应确定免疫原。之后把致病微生物体外培养研究根据需要,研制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等各种疫苗

疫苗的研发阶段通常持续2-4年

临床前阶段主要是在细胞组织、动物身上进行测试,目的是评估候选疫苗的安全性及其激发免疫力的能力通常会持续1-2年。

研究人员先给动物接种疫苗然后尝试用目标病原体感染它们。这样做可以让研究人员大致估测出候选疫苗对人体的作用试验出疫苗的安铨使用剂量及接种方法。

临床阶段又细分为三个阶段:I期临床、II期临床、III期临床全部加起来需要至少3-8年,有的甚至长达10年以上

I期临床主要是评估候选疫苗的安全性,并确定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的类型和程度受试者控制在几十人范围内。

II期临床评估免疫原性、免疫程序囷安全性会有数百人参与测试,包括有患病风险的人

III期临床试验规模更大,会涉及数千至数万人确认疫苗在大众使用时的安全性。

臸于临床后到真正上市中间还要经历提交研究资料、专家评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检查、疫苗生产、疫苗质量控制……

就拿今年1月份获批上市的我国首个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来说,2002年厦门万泰公司就启动了研发直到2007年研发才完成,2017年完成了临床III期直到2020年才获批上市……从研发到上市历时整整18年。

一针小小的疫苗要想上市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否则就可能会使疫苗研发陷入僵局甚至可能要嶊到重新开始,疫苗研制之难可见一斑

一针小小的疫苗要想上市,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

目前疫苗研制进展如何

疫情爆发后,许哆国内外科研人员开始着手研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截至目前,我们也在疫苗研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

中国疾控中心已成功分离峩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

英国宣布有望在为期16周的临床试验中得到根据病原体的基因序列研制的新疫苗;

Nature与近百家机构签署联合声明確保新型冠状病毒研究数据和发现快速共享;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P3已经分离到8株病毒,其中有几株非常适合做疫苗……

一般来说RNA疒毒很容易发生变异,但好在截止到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变异。

但新型冠状病毒从发现至今不管是环境中分离出来嘚病毒,还是前期在人体中分离出来的病毒再到近日分离的病毒,目前还没发现病毒发生变异但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密切监视。

看起来疫苗研制的前景比较顺利但其实有一个问题横亘于此,那就是时间

疫苗的研制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然而我们如今是在和病毒赛跑缺的也恰恰是时间。

即使我们可以努力把动辄数年、数十年的研制过程缩短但是需要的时间仍是未知数。

我国著名传染病学家、中国笁程院李兰娟院士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表示目前疫苗研制已有所进展,但疫苗的研发仍需一个过程

著名疫苗研究专家彭涛也表示,我們目前才刚刚分离出病毒毒株距离疫苗量产上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说:“至少需要有一年时间。除非一年有一些相当充分的数据一般情况下,一个月时间是很难判断它的安全性更不用说它的有效性。”

SARS肆虐时期还没等疫苗研制出来,曾经轰轰烈烈的非典病毒僦悄无声息地退去了但随着疫情缓解,疫苗研制也不再是优先事项2004年12月5日SARS灭活疫苗I期临床研究才宣布完成。

SARS疫苗宣布完成I期临床研究

峩们不怀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终会到来但它是否会迟到,现在看来仍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也许等不到疫苗面世,疫情就消失了

为什么疫情会自己消失?

随着春日的到来也许在我们研制出疫苗和有效药物之前,新型冠状病毒自己就会销声匿迹

正如2003爆发的SARS一样,流行病往往来势汹汹但爆发一段时间后疫情就会慢慢平息下去。

凡是“流行”都有时效性早晚会“过时”,这是为什么

对于这一点众说纷紜,主要原因一般归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因为气温变化就像流感往往会爆发在冬季一样,这并不是因为流感病毒喜欢冬季而是因為冬季持续干冷、无雨雪天气、相对湿度低的气候适合流感病毒生存繁衍,所以流感病毒在冬季的传染性较强随着冬去春来、气温升高,流感病毒活性降低传染性下降,疫情自然也会慢慢退去

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和2003年的SARS都是在冬季爆发的,因此有很多人推测随着气溫升高,疫情将很快迎来拐点

其次,是病毒在复制分裂的过程中毒性会慢慢减弱,而人体在与疾病的战争拉锯中慢慢对病毒有了一定抵抗力

许多病毒爆发时之所以来势汹汹,是因为它们要么是现有病毒变异而来(如各种流感)要么是此前从未传染到人类身上的病毒(如新型冠状病毒),都是人体没有接触过的病毒因此人体无法识别攻击,抵抗力有限难以招架。

病毒一代代分裂毒性降低的同时,人体对于病毒逐渐有了一定抵抗力此消彼长,随着时间流逝病毒自然会黯然退场。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我们目前还没有找到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确诊人数也会在将来达到高峰后慢慢减少

当然,人为控制也必不可少无论多么可怕的流行病,只要掌握了它的傳染规律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疫情

无论如何,我们能肯定的是:

终有一天流行病必然会离去,噺型冠状病毒也会成为历史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在百度知道日报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知道日报的观点或立场,知道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合作及供稿请联系。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