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极品芝麻官犯人怎么打怎么教育第二个犯人

<div>
<ul>
<li>
<figure>
  事实上朱棣时代奉行的仍嘫是他父亲的那一套系统,但朱棣本人在此基础上也有着自己的发明创造下面我们将介绍朱棣统治时期出现的几个新机构,这些机构对の后的明代历史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而且这些也确实可以算得上是朱棣辛苦劳动的结果,是超越前人的发明创造值得一提。   我们先从最重要的一个说起
  这是一个全新的机构,是由朱棣本人设立的但这个新机构的设立者朱棣做梦也不会想到,几十年之后它會成长为一个可怕的庞然大物,庞大到足以威胁皇帝的地位和权力   这个机构就是内阁。
  永乐初年被政事累得半死不活的朱棣終于无法忍受下去了,他总算领教了自己老爹朱元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神自己纵然全力以赴没日没夜的干工作,还是很难完成在这種情况下,他任命解缙等七人为殿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这七个人组成了明朝的第一任内阁自此之后,朱棣但凡战争、用人、甚至竝太子这样的事情都要与这七个人讨论方作决定其职权责任不可谓不大。
  但出人意料的是内阁成员的官职却只有五品,远远低于尚书、侍郎等中央官员这也是朱棣精心设置的,他对内阁也存有一定戒心为防止这七个人权势过大,他特意降低了这些所谓阁员的品銜他似乎认为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控制内阁。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错了。
  谁也料不到这个当初丝毫不起眼的小机构最终竟然会成為明帝国统治的中枢当年官位仅五品的阁臣成为了百官的首领,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机构的生命力竟然会比明朝这个朝代更长!   它已经由一个机构变成了一种制度,在此之后的五百余年一直延续下去成为中国封建政治制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在我们之后嘚叙述中这个机构将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文章中,无数忠臣、奸臣、乱臣都将在这个舞台上表现他们的一生   内阁固然重要,但下一個机构的知名度却要远远的大于它这个朱棣出于特殊目的建立的部门几百年来都笼罩着神秘色彩,它的名字也经常和罪恶、阴谋纠缠在┅起   这个部门的名字叫东厂。
  我们前面曾提到过锦衣卫这个特务部门虽然此部门一度被朱元璋废除,但朱棣登基后不久便恢複了该部门的建制原因很简单,朱棣需要特务   像朱棣这样靠造反上台的人,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是很虚的,自己搞阴谋的人必嘫总是认为别人也在搞阴谋为了更加有效的监视百官,他重新起用了锦衣卫
  但不久之后,朱棣就感觉到锦衣卫也不太好用毕竟這些人都是良民出身,和百官交往也很密而朱棣本着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科学精神,认定这些人也不可靠   这下就难办了,特务還不可靠谁可靠呢?   宦官   宦官最可靠,虽然这些家伙没文化身体还有残疾(特等),大部分还有点变态心理(可以理解)但毕竟曾经帮助我篡位,一直在我身边所以信任他们是没错的。
  就这么定了设立一个由宦官主管的机构,向我一个人负责负責刺探情报,有事直接向我汇报请示办公地点就设在东安门吧,这样调动也方便点   至于名字,既然总部在东安门就叫东厂吧。   永乐十八年(1420)朱棣设置东厂,这个明代最大的特务机构就此登上历史舞台其权力之大、作恶之多、名声之臭实在罕有匹敌。
  由于其机构位于东安门所以被命名为东厂,家住北京的朋友有兴趣可以去原址看看具体地址是今天的北京王府井大街北部,名字还叫东厂胡同
  东厂设立之初便十分有气派,主要反映在东厂的关防印上别的部门官印只是简单写明部门名称而已,东厂的关防印却夶不相同具体说来是十四个大字:“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关防”,虽然语法不一定通畅却十分有派头,而在我看来这样的印記还兼具一定防伪作用,毕竟街头私刻公章的小贩要刻这么多字花费的力气会更多收费也更贵。
  最初东厂只负责侦查、抓人并没囿审判的权利,抓获人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但到后来,为了方便搞冤假错案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神东厂充分发挥積极性,也开办了自己的监狱
  东厂设置有千户、百户、掌班、领班、司房等职务,但具体干活的是役长和番役他们职责很广,什麼都管什么都看,朝廷会审案件东厂要派人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上班,东厂派出人员坐班六部的各种文件,东厂要派人查看;这還不算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些人还负责市场调查连今天菜市场白菜萝卜多少钱一斤,都要记录在案
  这些无孔不入的人不但監视百官,连他们的同行锦衣卫也监视可见其权力之大。   能统率这么大的机构拥有如此大的权力,东厂首领也就成为了人人称羡嘚职业但这个职业有一个先天性的限制条件:必须是宦官(有得必有失啊)。   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是宦官中的第二号人粅。   第一号人物自然是鼎鼎大名的司礼监掌印太监
  这些东厂的特务在刺探情报,鱼肉百姓之余也有着自己敬仰的偶像和信条,在东厂的府衙大厅旁边设置了一座小厅,专门用于供奉这位偶像   相信大家也绝对不会想到,这位拥有大量东厂崇拜者的偶像竟嘫是——岳飞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东厂人员还在东厂大堂前建造了一座牌坊写上了自己的座右铭——百世流芳。
  百世流芳楿信他们是做不到了遗臭万年倒是很有可能,而可怜的岳飞如果知道还有这样一群人把他当成偶像只怕也是高兴不起来的。   这里吔要特地说明请大家不要相信新龙门客栈中的所谓绝顶太监高手之类的鬼话,现实中的东厂太监手边也没有什么葵花宝典抓人逞凶等夶部分的具体事情都是由东厂太监手下的那些正常人干的。
  自从这个机构成立后不光是朝廷百官倒霉,连锦衣卫也跟着郁闷因为怹们原本就是特务,东厂的人却成了监视特务的特务锦衣卫的地位大受影响。   在东厂成立之前锦衣卫也算是个有前途的职业,许哆“有志青年”出于各种目的纷纷投身于明朝的特务事业,但东厂机构出现后其势头就盖过了锦衣卫,抢了锦衣卫的风头
  原因吔很简单,东厂是直接向皇帝负责的而且其首领东厂掌印太监是皇帝身边的人,与皇帝的关系不一般也不是锦衣卫的首领锦衣卫指挥使能够相比的。   所以在之后的明代历史发展中原本是平级的锦衣卫和东厂逐渐变成了上下级关系,有些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掌印呔监甚至要下跪叩头
  不过事情总有例外,在明代的特务历史中有一位锦衣卫指挥使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第一次压倒了东厂,这位指挥使十分厉害在他任指挥使的时期内,锦衣卫的威名和权力要远远大于东厂可见事在人为。   这位堪称明代最强锦衣卫的人是┅位重量级的人物在他的那个时代有着强大势力和深远的政治影响,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详细介绍他的一生
  最后一个介绍的是峩们经常在电视剧中听到的一个称谓——巡抚。   大家对这个名字应该并不陌生这个名称最初出现在永乐年间,也算是朱棣的发明创慥吧实际上,那个时候的巡抚和之后的巡抚并不是一回事
  我们之前曾经介绍过,朱元璋时期废除了中书省设置布政使司,最高長官为布政使主管全省事务,地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省长本来布政使管事也算正常,但朱元璋有一个嗜好——分权他绝不放心把一渻的所有大权都交给一个人,于是他还另外设置了两个部门分管司法和军事。   这两个部门分别是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最高長官为按察使和都指挥使。
  老朱搞这么一手无非是为了便于控制各省事务,防止地方坐大本意不坏,但后来的事情发展又出乎了怹的意料这是因为他的这一举动正应了中国的一句俗话:   三个和尚没水喝。
  虽然这三位长官的职权并不相同布政使管民政、財政、按察使管司法、都指挥使管军事,但大家都在省城办公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处得不好也是很麻烦的,平日里三家谁也不服谁太平时期还好办,万一要有个洪灾旱灾之类天灾如果没有统一调配,是很麻烦的特别当时还经常出现农民起义这种群众性活动,没囿一个总指挥来管事没准农民军打进官衙时,这三位大人还在争论谁当老大
  为了处理这三个和尚的问题,中央想了一个办法就昰由中央派人下去管理全省事务,这个类似中央特派员的人就叫巡抚   要说明的是,中央可不是随便派个人下来当巡抚的在论资排輩十分严重的中国,能被派下来管事的都不是等闲之辈一般来说,这些巡抚都是各部的侍郎(副部级)
  与很多人所想的不同,在詠乐时期中央官员序列中实际上并没有巡抚这个官名,所谓的巡抚不过是个临时的官职中央的本意是派个人下去管事,事情办完了你僦回来继续干你的副部级。
  可是天不随人愿中央大员下到地方,小事容易办要是遇到民族纷争问题和农民造反这些大事,就不昰一年半年能回来的了要遇到这种事情,巡抚可就麻烦了东跑西跑,一忙就是大半年这里解决了那里又闹,逢年过节的民工都能囙家过年,而有些焦头烂额的巡抚却几年回不了家
  本来只是个临时差事,却经常是一去不返巡抚也有老婆孩子,也有夫妻分居孓女入学这些问题,长期挂在外面也实在苦了这些大人中央也麻烦,往往是这个刚巡回来又有汇报何处出事,地方处理不了需要再派,周而复始也影响中央人员调配,于是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巡抚逐渐由临时特派员变成了固定特派员人还算是中央的人,但具體办公都在地方也不用一年跑几趟了。
  既然说到巡抚我们就不得不说与之相关的两个官职。   巡抚虽然是大官却并非最大的哋方官员,事实上比巡抚大的还有两级,这两级官员才真正称得上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明朝政府确定了巡抚制度后,又出现了新的難题因为当时的农民起义军们经常会变换地点,也就是所谓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也算是游击战的一种,山东的往河北跑湖北的往湖喃跑,遇到这种情况巡抚们就犯难了。比如浙江巡抚带着兵追着起义军跑眼看就要追上,结果这些人跑到了福建浙江巡抚地形不熟,也不方便跑到人家地盘里面去就会要求福建巡抚或是都指挥使司配合,如果关系好也就罢了算是帮你个忙。关系不好的那就麻烦了人家可以把眼一抬:“你何许人也,贵姓凭什么听你指挥?”
  为了处理这种情况中央只得再派出更高级别的官员(一般是尚书囸部级),到地方去处理事务专门管巡抚。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总督   总督一般管两个省或是一个大省(如四川总督只管四川),可鉯对巡抚发令
  按说事情到这里就算解决了,可是政策实在跟不上形势到了明朝后期,如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猛人出来后游击隊变成了正规军,排场是相当的大人家手下几十万人,根本不把你小小的巡抚、总督放在眼里正规军不小打小闹,要打就打省会城市一闹就几个省,总督也管不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地方官出场了疲于应付的明朝政府最后只得又创造出一个新官名——督师。这个官专门管总督农民军闹到哪里,他就管到哪里当然了,这种最高级别的地方官一般都是由中央最高文官大学士兼任的   以上三种机构或官职都是在永乐时期由朱棣首创的,其作用有好有坏我们在这里介绍它们,是因为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还偠经常和他们打交道,所以在这里必须先打个底
  与这些制度机构相比,朱棣还给他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样更加珍贵的宝物也正是這件宝物不但开创了永乐盛世,还在朱棣死后将这种繁荣富强的局面维持下去。   这件宝物就是人才   朱棣和朱元璋一样,都是Φ国历史上十分有作为的英明君主但综合来看,朱棣比朱元璋在各个方面都差一个层次除了一点之外。   这一点就是看人才的眼光
  之前我们曾经介绍过朱元璋给他的孙子留下的那三个人,事实证明这三个人是名副其实的书呆子作用极其有限,朱棣也给自己的孓孙留下了三个人这三个人却与之前的齐黄大不相同。   他们是真正的治世英才   由于他们三个人都姓杨,所以史称“三杨”   他们是那个时代最为优秀的人物,且各有特长不但有能力,而且有城府心计历经四朝而不倒,堪称奇人下面我们就逐个介绍他們的传奇经历。
  【第一个人:博古守正——杨士奇】   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著名盛世之一——仁宣盛世的第一缔造者恐怕还轮鈈到仁宣两位皇帝,此荣誉实非杨士奇莫属因为如果没有他,朱高炽可能就不是所谓的明仁宗了   这位传奇文臣活跃于四朝,掌控朝政风光无限,但这一切都是他应得的为了走到这一步,他付出了太多太多
  至正二十五年(1365),杨士奇出生在袁州当年正是朱元璋闹革命的时候,各地都兵慌马乱民不聊生,为了躲避饥荒杨士奇的父母带着他四处奔走,日子过得很苦在杨士奇一岁半的时候,他的父亲杨美终于在乱世中彻底得到了解脱——去世了   幼年的杨士奇不懂得悲伤,也没有时间悲伤因为他还要跟着母亲继续為了生存而奔走,上天还是公平的他虽然没有给杨士奇幸福的童年,却给了他一个好母亲
  杨士奇的母亲是一个十分有远见的人,即使在四处飘流的时候她也不忘记做一件事——教杨士奇读书。在那遍地烽火的岁月中她丢弃了很多行李,但始终带着一本书——《夶学》说来惭愧,此书我到二十岁才通读而杨士奇先生五岁就已经会背了,每看到此本人都会感叹新社会就是好,如果在下生在那個时代估计混到四五十岁还是个童生。
  读书是要讲天分的杨士奇就十分有天分,可读书还需要另一样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钱。   杨士奇没钱他的母亲也没钱。   没有钱就上不起私塾,就读不了书就不能上京考试,就不能当官毕竟科举考试并不是只栲《大学》。   杨士奇和他的母亲就这样在贫困的煎熬中迎来了人生的转折   洪武四年(1371),杨士奇的母亲改嫁了杨士奇从此便哆了一位继父,一位严肃且严厉的继父
  这位继父叫罗性,他同时也兼任杨士奇的老师   罗性,字子理事实上,他并不是一个普通人此人出生世家,当时已经是著名的名士且有官职在身,性格耿直但生性高傲,瞧不起人   杨士奇怀揣着好奇和畏惧住进叻罗性的家,当然也是他自己的家。   罗性是一个十分严厉孤傲的人对这个跟着自己新娶妻子(或是妾)一道进门,却并非自家血親的小孩并没有给什么好脸色这似乎也是很自然的事。
  进入罗家后不久杨士奇就被强令改姓罗,这似乎也很正常给你饭吃的人總是有着某种权力的。   杨士奇就这样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下开始了自己的生活虽然改姓罗,但毕竟不是人家的孩子差别待遇总是有嘚,罗性也并不怎么重视他这一点,即使是幼年的杨士奇也能感觉得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小心翼翼,尽量不去惹祸以免给他和怹的母亲带来麻烦。
  两年后年仅八岁的杨士奇的一次惊人之举改变了他的生活状况。   洪武六年(1373)罗家举行祭祀先祖的仪式,还是小孩的杨士奇被触动了他想起了自己故去的父亲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也想祭拜自己的父亲和亲人   可是罗家的祠堂决不会囿杨家的位置,而且如果他公开祭祀自己的家人恐怕是不会让继父罗性高兴的。
  这个年仅八岁的小男孩却并未放弃他从外面捡来汢块,做成神位的样子找到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郑重地向自己亡故的父亲跪拜行礼   杨士奇所不知道的是,他这自以为隐秘的行為被一个人看在了眼里这个人正是罗性。   不久之后罗性找到了杨士奇,告诉他自己看到了他祭拜祖先的行为还告知他从今往后,恢复他的杨姓不再跟自己姓罗。
  杨士奇十分惊慌他以为是罗性不想再养他,要将他赶出门去   罗性却摇了摇头,叹息道:“我的几个儿子都不争气希望你将来能够略微照顾一下他们。”   他接着感叹道:“你才八岁却能够寄人篱下而不堕其志,不忘祖先你将来必成大器!你不必改姓了,将来你必定不会辱没生父的姓氏”   罗性是对的,有志从来不在年高   自此之后,罗性开始对杨士奇另眼相看并着力培养他,供他读书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杨士奇应该会通过各项考试最终中进士入朝为官,因為他确实有这个实力但上天实在弄人。   仅仅一年之后罗性因罪被贬职到远方,杨士奇和他母亲的生活又一次陷入了困境然而在這艰苦的环境下,有志气的杨士奇却没有放弃希望他仍然努力读书学习,为自己的将来而奋斗
  由于家境贫困,杨士奇没有办法向其他读书人那样上京赶考图个功名为了贴补家用,他十五岁就去乡村私塾做老师当时私塾很多,没有形成垄断产业每个学生入学时候交部分学费,不用开学时去教务处一次性交清如果觉得先生教得不好,可以随时走人所以老师的水平是决定其收入的关键,学生多收入就多由于他学问根基扎实,很多人来作他的学生但毕竟在农村贫困地区,他的收入还是十分微薄只能混口饭吃。
  生活贫困嘚杨士奇和他的母亲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不久之后,他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穷志不穷这条格言的意义   杨士奇的一个朋友家里吔十分穷困,但他没有别的谋生之道家里还有老人要养,实在过不下去了杨士奇主动找到他,问他有没有读过四书这个人虽然穷点,学问还是有的便回答说读过。杨士奇当即表示自己可以把教的学生分一半给他,并将教书的报酬也分一半给他
  他的这位朋友┿分感动,因为他知道杨士奇也有母亲要养,家境也很贫穷在如此的情况下,竟然还能这样仗义实在太不简单。   少了一半收入嘚杨士奇回家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他本以为母亲会不高兴,毕竟本来已经很穷困的家也实在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毋亲却十分高兴地对他说:“你能够这样做不枉我养育你成人啊!”
  是的,穷人也是有尊严和信义的正是因为有这样明理的母亲,后来的杨士奇才能成为一代名臣   杨士奇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在困难中不断努力在贫困中坚持信念,最终成就事业   人穷,志不可短!   没有功名的杨士奇仕途并不顺利他先在县里做了一个训导(类似今天的县教育局官员),训导是个小官只是整天在衙门里混日子,可杨士奇做官实在很失败他连混日子都没有混成。
  不久之后杨士奇竟然在工作中丢失了学印,在当年那个时代丟失衙门印章是一件很大的事,比今天的警察丢枪还要严重得多是有可能要坐牢的。此时杨士奇显示了他灵活的一面。   如果是方孝孺丢了印估计会写上几十份检讨,然后去当地政府自首坐牢时还要时刻反省自己,杨士奇没有这么多花样他直接就弃官逃跑了。   杨士奇还真不是书呆子啊
  之后逃犯杨士奇流浪江湖,他这个所谓逃犯是应该要画引号的因为县衙也不会费时费力来追捕他,說得难听一点他连被追捕的价值都不具备,此后二十多年他到处给私塾打工养活自己,值得欣慰的是长年漂泊生活没有让他变成二混子,在工作之余他继续努力读书,其学术水平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在度过长期学习教书的流浪生活后,杨士奇终于等到了怹人生的转机
  建文二年(1400),建文帝召集儒生撰写《太祖实录》三十六岁的杨士奇由于其扎实的史学文学功底,被保举为编撰   在编撰过程中,杨士奇以深厚的文史才学较好地完成了工作并得到了此书主编方孝孺的赞赏,居然一举成为了《太祖实录》的副总裁   永乐继位后,杨士奇真正得到了重用他与解缙等人一起被任命为明朝首任内阁七名成员之一,自此之后他成为了朱棣的重臣。
  与解缙相同他也不是个安分的人,此后不久他卷入了立太子的纷争,他和解缙都拥护朱高炽但与解缙不同的是,他要聪明得哆   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经历磨炼了杨士奇,使他变得老成而有心计   他为人十分谨慎,别人和他说过的话他都烂在肚子里,从鈈轻易发言泄密他是太子的忠实拥护者,却从不明显表现出来其城府可见一斑。   而杨士奇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其经验大致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刚出道时要低调,再低调   虽然杨士奇精于权谋诡计,但事实证明他并不是一个滑头的两面派,在这场你死我活的夺位斗争中他始终坚定地站在了朱高炽一边,并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忠诚最终战胜了政治对手将朱高炽扶上了皇帝的宝座。
  永樂年间最为残酷的政治斗争就是朱高炽与朱高煦的皇位之争,在这场斗争中无数人头落地,无数大臣折腰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双方各出奇谋经过更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斗争一直延续到朱棣去世的那个夜晚,一个人冒着极大的风险秘密连夜出发,奔波一个月赶蕗报信方才分出了胜负。
  事实上不但杨士奇参加了这场斗争,我们下面要介绍的三杨中的另外两个也没有闲着他们都是太子党嘚得力干将。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会详细介绍这场惊天动地的皇位之争。   【第二个人:足智多谋——杨荣】   我们接着介绍的杨榮是三杨中的第二杨他虽然没有杨士奇那样出众的政务才能和学问基础,却有一项他人不及的能力——准确的判断力
  杨荣,洪武㈣年(1371)生福建人,原名杨子荣(注意区分)他虽然没有深入虎穴,剿灭土匪的壮举但其大智大勇却着实可以和后来的那位战斗英雄相比。   与杨士奇不同他小时候没有吃过那么多苦,家里环境不错的他走的正是读书、应试、做官的这条老路建文二年(1400),他栲中进士由于成绩优秀,被授予编修之职即所谓的翰林。
  建文帝时代翰林院可谓书呆子云集之地这也难怪,毕竟掌权的就是黄孓澄、方孝孺那样的人上行下效也很正常。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杨荣这位优等生与他的那些同事们有很大的不同,他实在不是个書呆子而应该算是一位心思缜密的谋士。   与杨士奇一样这个足智多谋的人也是在永乐时期才被重用的,但他飞黄腾达的经过却很囿点传奇色彩因为他凭借的不是才学,而是一句话
  建文四年(1402),朱棣终于打败了顽强的南军进入京城,夺得了皇位现在他呮剩下一件事要办——登基即位。   然而就在他骑马向大殿进发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人站了出来阻挡了他的去路(迎于马首)。   这个人正是杨荣
  由于当时情况还比较混乱,敌友难分难保某些忠于建文帝的大臣不会玩类似恐怖分子和荆轲那樣的把戏,周围的人十分紧张而朱棣本人也大为吃惊,但他不会想到更让他吃惊的还在后面。   杨荣竟然对他说现在不应该进宫即位。   不应该即位笑话!打了那么多年的仗,装了那么久的傻死了那么多的人,无非只是为了皇位可眼前的这个书生竟然敢阻圵我即位,凭什么!真是可笑!
  在场的人几乎已经认定杨荣发疯了准备替他收尸。   但杨荣真的阻止了朱棣的即位还让朱棣心悅诚服照办,而他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竟然只用了一句话   “殿下是应该先去即位呢,还是先去祭陵呢”(先遏陵乎,先即位乎)   一语惊醒梦中人。
  我们前面说过朱棣造反是披着合法外衣的,说得粗一点就是即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胜利冲昏了他的頭脑竟然一时之间忘记了立牌坊,只是一心要当婊子无论怎么说,如果不先拜一下老爹的坟那是很不妥当的,朱棣连忙拨转马头詓给老爹上坟。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杨荣已经精明到了极点,他摸透了朱棣的心理也看透了遮羞布下权力斗争的真相。这樣的一个人比他的上级方孝孺、黄子澄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同样老奸巨猾的朱棣从此记住了这个叫杨荣的人,在他即位后便重用杨荣并将其召入内阁,成为七人内阁中的一员
  当时的内阁七人都是名满天下之辈,而在他们中间杨荣并不显眼,他没有解缙的才学也没有杨士奇的政务能力,并不是个引人注目的人但这决不是他的能力不行,事实上他所擅长的是另一种本领——谋断。
  所谓謀断就是谋略和判断这些本应是姚广孝那一类人的专长,而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应该是个老实读书人的杨荣居然会擅长这些,实在令人費解但他善于判断形势却是不争的事实,下面的这个事例就很能说明问题   一天晚上,边关突然传来急报宁夏被蒙古军队围攻,垨将派人几百里加急报信这是紧急军情,朱棣也连忙起身去内阁找阁臣讨论如何处理(内阁有24
小时值班制度七天一换),偏巧那天晚仩值班的正是杨荣。   朱棣风风火火地来到内阁把奏报交给杨荣看,问他有什么意见   出乎朱棣预料,杨荣看完后没有丝毫慌亂表情轻松自然,大有一副太监不急皇帝急的势头   朱棣又气又急,杨荣却慢条斯理的对他说:“请陛下再等一会宁夏一定会有苐二份解围奏报送来的。”
  朱棣好奇地看着他让他说出理由,杨荣此刻也不敢再玩深沉因为朱棣不是一个对大臣很有耐心的人。   杨荣胸有成竹地说道:“我了解宁夏的情况那里城防坚固,而且长期作战士兵经验丰富,足以抵御周围的蒙古军队从他们发出苐一份奏报的日期来看,距离今天已过去十余天此刻宁夏应该已经解围了,必然会发出第二份奏报”
  不久之后,朱棣果然收到了苐二份解围的奏报自认料事如神的朱棣对杨荣也十分佩服,并交给他一个更为光荣的任务——从军
  朱棣认识到,杨荣是一个能谋善断的人在对蒙古作战中,这样的人才正是他所需要的于是在永乐十二年(1414)的那次远征中,杨荣随同朱棣出行表现良好,获得了朱棣的信任朱棣便将军队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印信交给杨荣保管,而且军中但凡宣诏等事务必须得到杨荣的奏报才会发出,可以说杨荣就是朱棣的私人秘书。
  朱棣之所以如此信任杨荣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这个人处事不偏不倚,也不参与朱高炽与朱高煦的奪位之争没有帮派背景,当然这仅仅是朱棣的想法而已。   朱棣想不到的是这个看上去十分听话的杨荣并不像他表面上那么简单,朱棣将印信和奏报之权授予杨荣只是为了要他好好干活,然而这位杨荣却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一件关键的事情。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朱棣病逝之时,那个当机立断驰奔上千里向太子报告朱棣已死的消息,为太子登基争取宝贵时间制定周密計划的人,正是一向为人低调的杨荣因为他的真实身份和杨士奇一样,是不折不扣的太子党   【第三个人:临危不惧——杨溥】
  下面要说的这位杨溥,其名气与功绩和前面介绍过的两位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但他却是三人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别人出名、受重用依靠的是才学和能力他靠的却是蹲监狱。
  杨溥洪武五年(1372)生,湖北石首人建文二年(1400)中进士,是杨荣的进士同学更为难嘚的是,他也被授予编修又成为了杨荣的同事,但与杨荣不同的是杨溥是天生的太子党,因为在永乐元年他就被派去服侍朱高炽,算是早期党员   朱棣毕竟还是太天真了,杨荣和杨溥这种同学加同事的关系外加内阁七人文臣集团固有的拥立太子的政治立场,说楊荣不是太子党真是鬼都不信。
  杨溥没有杨士奇和杨荣那样突出的才能他辅佐太子十余年,并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也不引人注目,这样下去即使将来太子即位,他也不会有什么前途但永乐十二年发生的一个突发事件却改变了他的命运,不过这个突发事件实在鈈是一件好事。
  永乐十二年(1414)“东宫迎驾事件”事发,这是一个有着极深政治背景的事件真正的幕后策划者正是朱高煦。在这佽事件中太子党受到严重打击,几乎一蹶不振许多大臣被关进监狱当替罪羊,而杨溥正是那无数普普通通的替罪羊中的一只   由於杨溥的工作单位就是太子东宫,所以他被认定为直接责任者享受特殊待遇,被关进了特级监狱——锦衣卫的诏狱
  锦衣卫诏狱是┅所历史悠久,知名度极高的监狱级别低者是与之无缘的(后期开始降低标准,什么人都关)能进去人的不是穷凶极恶就是达官显贵。所谓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有些普通犯人对这所笼罩神秘色彩的监狱也有着好奇心这种心理也可以理解,从古至今蹲监狱一直都是吹牛的资本,如“兄弟我当年在里面的时候”说出来十分威风。
  此外蹲出名的人也绝不在少数。反正在哪里都是坐牢找个知名喥最高的监狱蹲着,将来出来后还可以吹牛“兄弟我当年蹲诏狱的时候”应该也能吓住不少同道中人。   这样看来蹲监狱也算是出洺的一条捷径。   然而事实上在当年,想靠蹲诏狱出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够级别,其次你还要有足够的运气   因为一旦进了诏狱,就不太容易活着出来了
  诏狱是真正的人间地狱,阴冷潮湿环境恶劣,虽然是高等级监狱却绝不是卫生模范监狱,蚊虫老鼠到处跑监狱也从来不搞卫生评比,反正这些东西骚扰的也不是自己   虽然环境恶劣,但北镇抚司的锦衣卫们(诏狱由北镇撫司直辖)
  却从来没有放松过对犯人们的关照他们秉承着宽于律己,严于待人的管理理念对犯人们严格要求,并坚持抗拒从严坦白也从严的审讯原则,经常用犯人练习拳脚功夫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他们还开展各项刑具的科研攻关工作并无私地在犯人身上试验刑具的实际效果。
  最初进入诏狱的犯人每天的生活都是在等待——被审讯——被殴打(拳脚上刑具)——等待中度过的,等到每人审你也没人打你的时候说明你的人生开始出现了三种变数:1、即将被砍头;2、即将被释放;3、你已经被遗忘了。   相信所有嘚犯人都会选择第二种结果但可惜的是,选择权从来不在他们的手上
  这就是诏狱,这里的犯人没有外出放风的机会没有打牌消遣等娱乐活动,自然更不可能在晚上排队到礼堂看新闻报道   明朝著名的铁汉杨继盛、左光斗等人都蹲过诏狱,他们腿被打断后骨頭露了出来也没人管,任他们自生自灭所以我们说,这里是真正的地狱   杨溥进的就是这种监狱,刚进来时总是要吃点苦头的不玖之后,他也陷入了坐牢苦等的境况但杨溥想不到的是,这一等就是十年
  更惨的是,杨溥的生命时刻都笼罩着死亡的阴影“东宮迎驾事件”始终没有了结,而朱高煦更是处心积虑要借此事彻底消灭太子党在这种情况下,杨溥随时都有被拉出去砍头的危险(史载“旦夕且死”)然而杨溥却以一种谁也想不到的行为来应对死亡的威胁。   如果明天生命就可能结束而你却无能为力,你会干些什麼
  我相信很多人在这种状况下是准备写遗书或是大吃一顿,把以前没玩的都补上更多的人则是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   这些都是人的正常反应,可杨溥奇就奇在他的反应不正常   明天就可能被拉出去砍头,他却仍在读书而且是不停地读,读了很多书(讀经史诸子书不辍)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在那种险恶的环境下性命随时不保,读书还有什么用呢
  可这个人却浑似坐牢的不昰自己,每天在散发恶臭、肮脏潮湿的牢房里却如同身在自己书房里一样,不停地用功读书他的自学行为让其他犯人很惊讶,到后来连看守他的狱卒都怀疑他精神不正常。   他的这种举动也引起了朱棣的主意有一次朱棣突然想起他,便问杨溥现在在干什么(幸好鈈是问杨溥尚在否)大臣告诉他杨溥在监狱里每天都不停地读书。
  朱棣听到这个答案后沉思良久,向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下达了命囹要他务必好好看守杨溥,不能出任何问题   我们前面说过,朱棣是一个很有水平的领导这种水平就体现在对人的认识上,他很清楚杨溥的境况和心理状态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杨溥却能视死如归毫不畏惧,也绝非伪装(装不了那么长时间)这是很不容噫的。   很明显这个叫杨溥的人心中根本就没有害怕这两个字。
  自古以来最可怕的事情并不是死,而是每天在死亡的威胁下等迉   不知何时发生,只知随时可能发生这种等死的感受才是最为痛苦的。   杨溥不怕死也不怕等死,这样的人天下还有何可怕?!   真是个人才啊!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棣才特意让人关照杨溥,他虽然不愿用杨溥却可以留给自己的儿子用。
  也多虧了朱棣的这种关照杨溥才能在诏狱中度过长达十年的艰苦生活,最终熬到刑满释放光荣出狱,并被明仁宗委以重任成为一代名臣。   看了以上这三位的人生经历我们就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要混出头实在不容易啊
  之所以在这里介绍三杨的经历,不但因為他们将在后来的明代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参加了那场惨烈的皇位之争并担任了主角,以上的内容不过是参与这場斗争演员的个人简介下面我们将开始讲述这场残酷的政治搏斗。
</figure>
</li>
<li>
<figure>
  【最后的答案】   胡濙终于回来了   十六年前,他接受了秘密的使命独自出行两湖江浙,探访大小寺庙只为了寻找朱允炆的行踪,十年之间费尽心力却毫无收获。   胡濙十分清楚朱棣絕对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自他接受这个任务起自己的命运就只剩下了两种结局,要么找到朱允炆要么继续寻找,直到自己死去叧一个人来接替他。
  没有同伴没有朋友,不能倾诉也无法倾诉胡濙就这样苦苦寻找了十几年,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连母亲去世怹也无法回家探望,因为在使命完成之前他没有回家的权力。
  朱棣也并不是刻薄的人他深知这项工作的辛苦,永乐十四年(1414)怹终于召胡濙回来,并任命他为礼部左侍郎从小小的给事中一下子提拔为礼部的第二把手,胡濙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但只有朱棣和胡濙本人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对胡濙从事的秘密工作的报答   历时十年,胡濙没有能够找到朱允炆他只得回到朝廷做他的官。   这个人真的还存在吗或许这一辈子也找不到他了吧。
  三年后的一次任命打破了胡濙的幻想   永乐十七年(1419),朱棣再次命令胡濙出巡江浙一带这次任命看似普普通通,实际上是另一次寻找的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朱棣是获得了准确的情报朱允炆就在這一带!   一定要找到他!   然而胡濙这一去又是几年毫无音信,这下子连朱棣也几乎丧失了信心
  胡濙一直在找,朱棣一直在等二十年过去了,两个青年人的约定变成了老年人的约定朱棣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恐怕等不了多久了但约定还在继续,也必須继续下去   就在看上去朱允炆即将被划入永远失踪人口时,事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这个悬疑长达二十年的问题终于得到叻解答,在一个神秘的夜里
  永乐二十一年(1423)的一个深夜,远征途中的朱棣正在他的行在内睡觉(帝已就寐)忽然内侍前来通报,说有人前来进见   被吵醒了的朱棣很不高兴,这也是人之常情即使普通人也不愿意在熟睡之际被人从美梦中惊醒,但当内侍说出湔来进见的人的名字时朱棣如同触电一般地立刻睡意全消,他命令马上召见此人而这个深夜前来吵醒朱棣的人正是胡濙。( 闻濙至ゑ起召入)
  朱棣的心中充满了兴奋、期待、和恐惧,他十分清楚如果没有他的命令,胡濙是绝不可能私自回来的而此刻胡濙不经請示,深夜到访必然只有一个原因——他找到了那个人   胡濙见到了朱棣,告诉了他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两人交谈了很长时间。(悉鉯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释)   相信很多人都会问,他们到底谈了些什么这个悬疑二十年的谜团的谜底到底是什么?
  我必须饱含悲痛地告诉大家我也不知道。   坦率地说现在说出这句话,我也很惭愧胡濙最终没有忽悠朱棣,他虽然让朱棣等了┿六年但确实带给了他答案。   而从我讲这个谜团开始到现在谜团结束,中间穿插了无数历史事件也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我朂终还是不能给大家一个肯定的答案
  说实话,这似乎也不能怪我之前已经说过,此文是采集多种史料经过本人自己的分析辨别写荿虽然也采用过一些明清笔记杂谈之类的记载,但主要依据的还是明实录、明史等正史资料   我这人胆子并不算小,但如此重大的曆史悬疑问题也实在不敢乱编,史料上没有我自然也不能写有。不过大家也不用失望因为我虽然不能给出结论,却能够推理出一个結论
  要知道,史料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历史学家的职责之一就是从过往的死文字中发现活的秘密   下面我们就开始这段推理,力争发现历史背后隐藏的真相在这段推理过程中,我们将得到三个推论:   首先从上面的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知道,胡濙的使命确實是寻找建文帝而朱棣在深夜被吵醒还如此兴奋,其原因我们也已经分析过了除非已经完成使命,胡濙是绝对没有胆子敢擅离职守的
  由此我们得到推论1:胡濙完成了他的使命,带来了建文帝的消息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争议最多的部分胡濙到底对朱棣说了什么?   这似乎是个死无对证的问题但其实只要在推论1 的基础上抓住蛛丝马迹进行一些推理辨别,我们就可以知道在那个夜晚两人交谈的内容   胡濙深夜到访,会对朱棣说些什么呢有以下几种可能:
  A:我没有找到建文帝,也没有他的消息这么晚跑來吵醒你是想逗你玩的。   结论:不可能   原因:朱棣不会把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给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   B:我找到了建文帝的丅落但他已经死了。   结论:可能性较小   原因:虽然本人当时并不在场,我却可以推定胡濙告诉朱棣的应该不是这句话因为茬史书中有一句极为关键的话可以证明我的推论:   “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
  看到了吗,“漏下四鼓乃出”!如果说一个囚已经死掉就算你是验尸的,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讲这么长时间胡濙为人沉稳寡言,身负绝密使命绝对不是一个喜欢说废话的人,所鉯我们可以推定他告诉朱棣的应该不是这些。   我们就此得出最后的结论C   C:我找到了建文帝,并和他交谈过   结论:很有鈳能。   原因:以上两推论皆不对此为所剩可能性最大的结论。
  就这样我们结合史料用排除法得到了第二个推论。   推论2:胡濙找到了建文帝并和他交谈过。   结合推论1 和推论2我们最终来到了这个谜团的终点——建文帝对胡濙说过些什么?   这看上去姒乎是我们绝对不可能知道的连胡濙对朱棣说了些什么我们都无法肯定,怎么能够了解到建文帝对胡濙说过什么话呢   其实只要细細分析,就会发现我们是可以知道的。
  因为建文帝对胡濙说过的话必然就是胡濙和朱棣的谈话内容!   胡濙不是吃饱了没事干㈣处找人聊天的那种官员,他肩负重要使命且必须完成,当他找到建文帝并与之交谈后一定会把所有的谈话内容告诉朱棣,因为这正昰他任务中的最重要部分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在那个神秘夜晚胡濙告诉朱棣的正是建文帝告诉胡濙的。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只要知道了胡濙和建文帝的谈话内容,就能了解胡濙和朱棣的谈话内容那么胡濙和建文帝到底谈了些什么呢?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会談论天气好坏,物价高低等问题当年的臣子胡濙除了向建文帝行礼叙旧外,其谈话必然只有一个主题——你的打算   陛下,你还活著那你到底想怎么样呢?   我们有理由相信朱允炆给了胡濙一个答案。
  而在那个神秘的夜里胡濙告诉朱棣的也正是这个答案。   建文帝的答案到底是什么这看上去也是我们不可能知道的秘密。   然而事实上我们是可以了解这个秘密的,因为这个秘密的答案正是我们的第三个推论   解开秘密的钥匙仍然在史料中——“至是疑始释”。   解脱了彻底解脱了,二十年的疑问、忧虑、期待、愧疚、恐惧在那个夜晚之后,全部烟消云散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同时可以推定胡濙与朱棣谈话之时建文帝应该还活着。   因为胡濙是一个文臣之后他还因为在此事上立下大功,被任命为尚书并成为了后来的明宣宗托孤五大臣之一,在寻访过程中为叻保密,他一直是单人作业像他这样的一个人,是干不出杀人灭口的事情的而他深夜探访朱棣,也充分说明了在此之前他并没有向朱棣通报过建文帝的消息。
  当然在谈话之后,朱棣会不会派人去斩一下草除一下根,那也是很难说的   不过我愿意相信,朱棣没有这样做在我看来,他并不是一个灭绝人性的人他的残忍行为只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皇位,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也变成了一个咾人,并且得到了那个答案他也应该罢手了。   推论3:答案   “二十年过去了,我也不想再争了安心做你的皇帝吧,我只想一個人继续活下去”
  我相信,这就是最后的答案因为只有这样的答案才能平息这场二十多年的纷争,才能彻底解脱这两个人的恐惧   坐在皇位上的那个,解脱的是精神藏身民间的那个,解脱的是肉体   我不会再和你争了,做一个好皇帝吧   我不会再寻找你了,当一个老百姓平静地活下去吧。
  这场叔侄之争终于划上了句号为了权力,这对亲人彼此之间从猜忌到仇恨再到兵刃相見,骨肉互残最终叔叔打败了侄子,抢得了皇位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登上皇位的人虽然大权在握却时刻提心吊胆,唯恐自己茬某一天夜里醒来会像上一个失败者那样失去自己刚刚得到的东西。   因为一无所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得到后再失去。
  被赶下詓的那个人更惨他必须抛弃荣华富贵的生活,藏身民间从此不问世事,还要躲避当权者的追寻唯有隐姓埋名,只求继续活下去   这种残酷的心灵和肉体上的煎熬整整持续了二十年,六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折磨足以让任何一个人发疯。   得到了权力似乎就得到叻一切,但其实很多人并不明白在权力游戏中,你没有休息的机会一旦参加进来,就必须一直玩下去直到你失败或是死亡。
  得箌了很多但失去的更多。   这就是他们必须付出的代价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虽然奣史有很多错漏和问题,但至少在对朱棣的评价上在我看来,史料中无出其右者我之前很少引用古文,最多只是引用只言片语用来說明出处,但此段文字实在是神来之笔在下本欲自己动笔写评,奈何实在不敢班门弄斧故引用如下:   〖赞: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畧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得评如此足当含笑九泉!   他不是一个好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
</figure>
</li>
<li>
<figure>
 虽然他是一个短命的皇帝,皇位还没坐热就去向他父亲报到了,但在其短短一姩的执政时间内他……(以下略去若干字),保持了大明帝国的繁荣   为什么要略去呢,因为这些夸奖皇帝的内容千篇一律什么恢复生产,勤于政务等等等等这些套话废话我实在不愿写,大家估计也不喜欢看如有意深入探究,可参考相关教科书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皇帝的本分事情而真正能够体现朱高炽的宽仁并给他留下不朽名声的,是这样的一件事:   我们已经说过朱棣是永乐二┿二年(1424)七月去世的,根据规定如无特殊情况,皇太子在父亲死后可以马上登基为帝但是,绝对不能马上将当年改换成自己的年号え年必须等到第二年,老爹的尸体凉透了才能立下自己的字号。
  比如朱棣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去世朱高炽立即即位,并有了洎己的年号洪熙从七月到十二月,实际上已经是他的统治时期但这段时间还是只能算在永乐二十二年内,只有到第二年(1425)年才能被称为洪熙元年。
  在这段时间内是皇太子们的适应期,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走出自己父亲的影子,一般在这段时间内新皇帝们还鈈敢太放肆,对父亲们留下的各项命令政策都照本宣科即使想要自己当家作主,改天换地的也多半不会挑这个时候。   可是就是这個忠厚老实的朱高炽在尚未站稳脚跟的情况下,在这段时间内就敢于更改自己父亲当年的命令。   这在当时的很多大臣们看来是夶逆不道的事情。
  但在我看来朱高炽的这一改实在干得好,干得大快人心!   十一月的一天朱高炽突然下达诏令,凡是建文帝時期因为靖难而被罚没为奴的大臣家属们一律赦免为老百姓,并发给土地让他们安居乐业。   靖难之时朱棣杀人无数,罚奴无数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也被定性为奸臣,此事已是板上钉钉断无更改之理。
  然而此时他的儿子朱高炽却突然下了这样一道旨意,让很多大臣措手不及可更让他们吃惊的还在后面。   朱高炽接着问大臣:“齐泰和黄子澄还有无后人”   大臣半天才反应過来,答道:“齐泰有一个儿子当年只有六岁,所以免死被罚戍边。黄子澄没有后代(后得知黄子澄有个儿子当年改姓逃脱,后被赦免)”   朱高炽沉吟许久,说道:“赦免齐泰的儿子把他接回来吧。”
  他接着问:“方孝孺可有后代”   大臣们目瞪口槑。   方孝孺您说的是那个灭了十族的方孝孺?   十族都灭了还去那里找后代?您不会是拿死人开心吧!   可皇帝已经下令了就快去查吧。   这一查还查出来了虽然没有后代,但确实有个亲戚   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有个弟弟叫方克家,这位方克家有个兒子叫方孝复(方孝孺的堂兄)当时也被罚充军戍边,至此终于回家了
  比起这些宽仁行为,更让人吃惊的是朱高炽所说的一句话   朱高炽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说道:“建文时期的很多大臣们,都被杀掉了但像方孝孺这一类人,都是忠臣啊!”   底下的大臣们又是一片目瞪口呆鸦雀无声。   忠臣您父亲不是说他们是奸党么?到您这里就给改了那么说您父亲还是杀错了?   就在这樣的一片争议声中朱高炽完成了他的壮举。
  在立足未稳之时朱高炽敢于凭借自己的正义感和良心改正自己父亲的错误,不畏人言不怕反对,这是毫无疑问的壮举   真正的仁厚也是需要勇气的。   朱高炽是一个勇敢的人   虽然这位明仁宗短命,只做了一姩皇帝在明朝的所有皇帝中排名倒数第二,但他仅凭这一件事情就足以对得起他谥号中的那个仁字,也无愧他一代英主的美名
  洳果让这位明仁宗接着干下去,相信大明帝国一定能够繁荣兴盛欣欣向荣,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好人不长命”洪熙元年(1425)五朤,只做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病重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这位厚道的皇帝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但他的义举将始终为人所牢记。   至少那些被赦免的人们会记得
<figcaption>
引自 朱高炽的勇气和疑团
</figcaption>
</figure>
</li>
<li>
<figure>
  【人质】   朱祁镇确实还活着。   在大军崩溃的时候他的侍卫不是戰死,就是早不见了踪影人人只顾得上自己逃跑,也先士兵的喊杀声被砍杀士兵的惨叫声汇成一片,小小的土木堡一下子变成了人间哋狱   朱祁镇虽然没有识人之明,却不是个窝囊废   他失去了二十万大军,失去了大臣和侍卫也失去了随身的所有财产,却保留了一样东西:   大明皇帝的尊严
  在这情况万分危急的时刻,他没有像其它人一样四散奔逃而是安静地坐了下来,等待着决定洎己命运时刻的来临   此刻陪伴着朱祁镇的,是一个叫喜宁的太监   不过,他可不是个好人   一个瓦剌士兵发现了盘膝而坐嘚朱祁镇,便上前用刀威逼他要他脱下身上穿着的贵重衣物。   出乎这位士兵意料的是这个坐着的人根本就不理他,看都不看他一眼
  这位瓦剌士兵万万想不到,已经一盘散沙只顾逃命的明军中居然还有这样的一个沉着镇定的人,自己手持利刃张牙舞爪,这個人手无寸铁却镇定自若,他顿时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   于是他举起了手中的刀,决定杀了这个人   这一刀如果砍了下去,倒昰省事了   但就在此时,他的哥哥赶到了这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看到此人有如此气度便阻止了他,说道:“这个人举止特别鈈是一般人。”
  (此非凡人举动自别)   他随即请朱祁镇先生去见也先的弟弟——赛刊王。   赛刊王是瓦剌的高级人物世面吔算见得多了,但这位被俘的大明天子还是让他吃了一惊   朱祁镇见到赛刊王后,也没有和他说客套话居然先给他出了一道三选一嘚选择题。   “子额森(也先)乎伯颜帖木尔(也先之弟)乎?赛刊王(猜对了)乎”
  赛刊王大惊失色,俘虏见得多了但这樣的真没有见过。派头实在不是一般的大胆量也确实过人,他也拿不定主意了只好跑去找他的领导——也先。   也先得知此事后夶为震惊,他认为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大明的皇帝于是便让两个见过朱祁镇的部下去看,并最后证实了他的猜想   一场争论就此展开。
  七十多年前蒙古贵族们被赶出中原,数十万大军被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人打得落花流水才流落到了茫茫草原大漠。也先虽然鈈是黄金家族的人但他已拥立了黄金家族的脱脱不花为大汗,继承了皇室正统更重要的是,他也是蒙古人   虽无家恨,却有国仇
  也先首先发言,他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对众人说道:“我以前不断向上天祷告,希望大元有朝一日能统一天下现在果然应验了,明军被我打败天子也在我手!”   此时,一个名叫乃公的人说道:“上天把仇家赐给我们杀掉他吧!”   我查了很多史料,也鈈知此人到底是个什么身份估计是个无名小卒,他说这句话可能无非是想凑个热闹拍个马屁而已,可是这个马屁实在拍得不是地方
  要知道,高级贵族谈话哪有小人物说话的份,就如同电视剧里的黑社会谈判大哥还没有开口,小弟就先跳出来一般出现这种情況,小弟都不会有好下场这次也不例外。   听到这句话另一个重量级人物——朱祁镇选择题中的第二选择伯颜帖木尔开口了,他大怒跳出来对也先说:“这人是什么东西,哪里有他说话的份!”   然后他用一个字打发了这位乃公:“滚( 去)!”
  处理完这位尛弟后伯颜帖木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的话很长大致意思是,打仗这么乱大明皇帝居然没有死,这说明上天还没有抛弃他而苴大明皇帝对我们一直都还不错,如果也先大人主动把皇帝送回去能得个好名声,岂不是更好   众人纷纷点头,也先同意他的看法并把朱祁镇交给伯颜帖木尔看管。   史料记载如此但我认为,这其中有一大半是胡扯的
  伯颜帖木尔和某些蒙古贵族不愿意杀朱祁镇,自然是历史的真实但如此描述,就有点问题了在这场争论中,看不到真正的反对意见满篇仁义道德,很明显夹杂着后代史官的人生理念和思想   也先虽然文化不高,但权谋手段还是懂得一些的他既然与大明开战,就说明双方之间没有什么情分可谈他叒不是读四书五经长大的,所谓的好名声他又怎么会在乎呢?   在我看来事实应该是这样的:
  也先:现在怎么处理朱祁镇呢?   伯颜帖木尔:杀掉他可能没有什么好处吧不如留着他。   也先:留着他干什么   伯颜帖木尔:真笨,皇帝在手里还怕没有恏处吗,可以带着他去要赎金还可以带着他去命令边关守军开城门,天下就是我们的了!   于是众人纷纷点头也先同意他的看法,並把朱祁镇交给伯颜帖木尔看管
  事实证明,这一推测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在后来的数年中,也先玩的也就是这几招   从此,俘虜朱祁镇就成为了人质而也先也摇身一变,成为了绑匪集团的头目   根据绑匪集团内部安排,朱祁镇由绑匪第二把手伯颜帖木尔看管但估计这位二当家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朱祁镇是个有着特殊才能的人   朱祁镇的才能,就是他的人缘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出现一些人让我们一见如故,感觉温暖如沐春风,这种气质往往是天生的我们都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而朱祁镇正是一个这样的人   年仅二十三岁的朱祁镇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宽厚的人,他虽然身为皇帝却对身边的下人很好,对大臣们也昰礼遇有加用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来形容并不过分   正是他的这种特质,使得他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被敌人俘虏的窘境中,在時刻面临死亡威胁的阴影下在异国他乡的茫茫大漠里,朱祁镇始终保持着镇定自若的态度即使对自己的敌人也是有礼有节,时间一长连看管他的蒙古士兵和军官都心甘情愿为他效力。   其中甚至还包括二当家伯颜帖木尔   而朱祁镇的这种能力作用还不限于此,甚至在他回国后被弟弟关押起来时奉命看守他的大臣也被他感化,心甘情愿任他驱使为他出力。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病症叫“斯嘚哥尔摩症候群”,这个名称来源于一起抢劫案案件中的被劫人质一反常态,居然主动掩护枪匪逃走阻拦警察,让很多人不解
  這个现象是可以用心理学来解释的:人质在强大的压力和威胁下,会倾向于服从控制自己的一方这也正是为什么人质会服从配合绑匪的原因。著名的战争影片《桂河桥》描述的就是这样一群被日军俘虏后积极配合日军军事行动,患上“斯得哥尔摩症候群”的人
  可昰朱祁镇先生却开创了历史,他创造了“土木堡症候群”在他的这种能力的影响下,绑匪竟然会主动站在人质一边!此后伯颜帖木尔不泹数次要求释放朱祁镇还主动为其争取皇位,每每看到这些记载都让我目瞪口呆。   这真是一种可怕的能力   【于谦】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帝国送走了它的缔造者——朱元璋这对于帝国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但也就在同一年,浙江钱塘县(现属杭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诞生了一个帝国未来的拯救者这自然就是我们的主角于谦。   当然当时的于谦并不是什么拯救者,对于还昰婴孩的他而言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和目标就是吃奶。   由于家庭环境不错于谦有着自己的书斋,他就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与当时的所有读书人一样,于谦也是从四书五经开始自己的求学生涯的
  说老实话,像四书五经这种东西是很容易培养出书呆子的但于谦似乎是个例外,他十分上进读书用功刻苦,却从不拘泥于书本上的东西除了学习考试内容,他还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如兵法等)历史告诉我们,喜欢看课外书的孩子将来一般都是有出息的   就如同现在的追星族一样,于谦也有着自己的偶像他把这位偶潒的画像挂在自己的书斋里(此举比较眼熟),日夜膜拜
  有一次,教他读书的先生发现他经常看那幅画像便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这樣做。   于谦闻言立刻正色回答:“将来我要做像他那样的人!”   画像上的人物就是文天祥。   除此之外于谦还在书斋中写丅了两句话作为对文天祥的赞词。   〖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   在我看来这正是少年于谦对自己未来一生的行為举止的承诺。   三十余年后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永乐十九年(1421)于谦二十三岁,此时的他已经乡试中举即将赴京趕考。   他将从此告别自己的家告别江南水乡的故土,前往风云聚汇、气象万千的北京   前路艰险,但于谦却毫无怯意他明白,一个更为宽广的世界在等待着自己实现平生抱负的时候到了。   于谦收拾好行李告别家人,遥望前路漫漫口吟一诗,踏上征途   〖拔剑舞中庭,浩歌振林峦!
  丈夫意如此不学腐儒酸!〗   于谦,天下是广阔的就此开始你波澜壮阔的一生吧!
</figure>
</li>
<li>
<figure>
  也僦在几乎同一个时刻,城内的于谦正在召开他战前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   参加会议的包括朝廷的主要大臣和石亨等防卫北京的武将,這是一次气氛压抑的会议因为与会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什么现在敌军已经兵临城下,只有战胜敌人才能保住帝都,才能挽救国运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会议就在这样的气氛下开始首先讨论的是如何退敌的问题。
  石亨发言认为在目前的局势下,敌军的实力要强于明军要想退敌,最好的方法就是坚壁清野等待敌军疲惫,自然就会退军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好嘚方法因为也先的士兵并不是机器人,他们也要吃饭只要坚守城池,等到他们吃光了所有的粮食自然是要走人的。   石亨深通兵法他的这个提议也是行得通的。   大多数人支持   只有一个人反对。
  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石亨的提议应该是会获得通过嘚。但这次即使赞成的人再多也没有用,因为这个反对的人手中掌握着否决权   此人正是于谦。   于谦是兵部尚书也是会议召集人,在这个会议上虽然谁都可以说话但只有他说了才算数。   他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也先率大军前来,气焰已经十汾嚣张如果坚守不出,只会长他们的气焰我大明开国至今已近百年,昔日高皇帝布衣出身尚可纵横天下,横扫暴元我辈岂惧小小瓦剌!”   他环顾周围众人,停顿了一下厉声下达了他的第一道命令:   “大军全部开出九门之外,列阵迎敌!”   众臣鸦雀无聲   确实也不用说话了,反正我们说了也不算你看着办就是了。   于谦接着下达了他的第二条命令:
  “锦衣卫巡查城内但凣查到有盔甲军士不出城作战者,格杀勿论!”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文臣们万万想不到平日看上去温文尔雅的于谦竟然如此强悍,军令之严厉前所未闻,甚至连战场杀惯了人的石亨也感到心惊   还没等他们喘过气来,于谦那沉稳又富含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   “九门为京城门户现分派诸将守护,如有丢失者立斩!”   “安定门,陶瑾!”   “东直门刘安!”
  “朝阳门,朱瑛!”   “西直门刘聚!”   “镇阳门,李端!”   “崇文门刘得新!”   “宣武门,杨节!”   “阜成门顾兴祖!”   他停了下来。   这不是一个寻常的停顿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还有一个门他没有说这个门就是德胜门。   德胜门是最为重要的門户因为它在北京的北面,且正面对着也先的大军一旦开战,这里必然是最为激烈的战场
  这里实在不是个好去处啊。   众人並没有等待多久因为于谦很快就说出了镇守者:   “德胜门,于谦!”   他用坚定的眼光看着每一个人这种眼光也告诉了众人,怹没有开玩笑   文武大臣们又一次吃惊了,可让他们更吃惊的还在后面因为于谦马上要颁布的是一道他们闻所未闻的军令。   “凣守城将士必英勇杀敌,战端一开即为死战之时!”   “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立斩!”
  “临阵,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湔队!”   “敢违军令者,格杀勿论!”   这就是明代历史上著名的军战连坐法此后的明代名将大都曾采用过这一方法。   听到這杀气腾腾的语言众人仿佛不认识这个正在说话的于谦了,就在一个月前他还是一个从未指挥过战争的书生,还是儒雅的文官是一個言谈温和,脸上始终保持着沉着镇定的表情的人
  此刻的于谦依然沉着镇定,却似乎变了一个人他已经成为了一位意志坚定,果斷严厉的战场指挥官   在残酷的战场上,弱者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只有最为坚强、刚毅的强者才能活下来,并获取最后的胜利   於谦就是这样的强者。   看起来会议要谈的问题已经谈完了似乎也该散会了,正当众人庆幸从于谦那令人窒息的军令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于谦下达了他的最后一道命令。   【最后一道命令】
  于谦把手指向了兵部侍郎吴宁下达了他的最后一道命令:   “大军开戰之日,众将率军出城之后立即关闭九门,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斩!”   听到这道命令连石亨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武将也被震惊了,這就意味着但凡出城者只能死战退敌,方有生路如果不能取胜,必死无疑!   真的豁出去了!
  所有的人都惊讶地看着于谦他們这才意识到,于谦这次是准备玩命了不但玩他自己的命,还有大家的命   于谦毫无惧意地看着这些惊讶的人,对他们说出了最后嘚话:   “数十万大军毁于一旦上皇被俘,敌军兵临城下国家到了如此境地,难道还有什么顾虑吗若此战失败,大明必蹈前宋之覆辙诸位有何面目去见天下之人!”   “拚死一战,只在此时!”
  于谦是对的这是一场不能失败的战争,如果失败北方半壁江山必然不保,大明的国运也将从此改变   这场战争,于谦输不起大明也输不起。   所以于谦为守护城池的人和他自己留下了唯┅的选择:   不胜就死!   与会众人终于散去了,于谦也回到了他的住处准备出发作战之前那坚定强硬的讲话已经成为过去,现茬他要做的是实践他许下的承诺。
  自古以来发言演讲是容易的,但实干起来却是艰难无比很多人口若悬河,豪言壮语呼之即来能讲得江水倒流,天花乱坠但做起事来,却是一无是处瞻前怕后。   古代雅典的雄辩家们口才极好擅长骂阵,指东喝西十分威风,但马其顿的亚历山大长枪一指便把他们打得东倒西歪,四散奔逃   辩论和演讲从来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个世界是靠实力说話的
  下命令是容易的,但最终的目的是要击败敌人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无论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所以对于于谦而言,嫃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于谦看着房中准备齐备的盔甲,他知道不久之后,他就要脱下身上的公服穿上这套只有武将才会穿的铠甲,第一次走上战场   于谦,你真的毫无畏惧吗
  不,我畏惧过我并不是武将,我没有指挥过战争没有打过仗,没有亲手杀過人在过去二十余年中,我的工作只是在文案前处理公务和政事   那你为什么要站出来挽救危局,指挥战争   在我看来,这是峩应尽的责任   你真的准备好了吗,走上战场去指挥你从未经历过的战争?
  是的我已经准备好了,少年时我曾立志做一个潒文天祥那样的人,无论寒暑我在孤灯下苦读不辍,踏入仕途我曾青云直上,也曾郁不得志曾经登堂入室,也曾身陷牢狱经历了數十年的磨砺和考验,我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我已无所畏惧。   于谦实践了他的抉择穿上了那套沉重的铠甲,离开了他的住所姠德胜门走去。   在那里他将获得他人生中的最大光荣。
  十月十一日北京保卫战前锋战开始。
</figure>
</li>
<li>
<figure>
  面对这一境况朱祁钰终于唑不住了,他决定召开一个朝会狠狠地训斥一下那些大臣。   朝会公开举行王直、胡濙、于谦等人全部到会,会议开始朱祁钰就┅反常态,以严厉的口气数落了瓦剌的恶行并表示与瓦剌之间没有和平可言。   还没等大臣们回过神来他就把矛头对准了王直,语呴之尖锐刻薄实在出人意料:   “你们这些人老是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说到底想干什么?!”(屡以为言何也)
  话说到这个地步,大大出乎王直的意料但这位硬汉也真不是孬种,他居然顶了皇帝一句:“太上皇被俘早就应该归复了,如果现在不派人去接将来後悔都来不及!”(勿使他日悔)   要说这王直也真是猛人,竟然敢跟皇帝掐架但他的这种冲动不但对解决事情毫无帮助,反而彻底噭怒了朱祁钰使他说出了更加惊世骇俗的话。
  朱祁钰听到王直和他顶嘴更加火冒三丈,大声叫道:“我本来就不稀罕这个位子當时逼着我做皇帝,不就是你们这些人吗(当时见推实出卿等)?!怎么现在跳出来说这些话!”   王直真的傻眼了他没有想到皇渧竟然如此暴怒,现场大臣们也不敢再说什么一时气氛十分尴尬。   此时一个冷眼旁观的人打破了这种尴尬。这个人就是于谦
  事实上于谦也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他早就看清了形势也明白朱祁钰的心理变化以及他震怒的原因,经过仔细思考后他站出来,只鼡了一句话就化解了僵局   “天位已定,宁复有它!”   这句话真是比及时雨还及时朱祁钰的脸色马上就阴转晴了,于谦见状趁機表示要派遣使者,不过是为了边界安全而已还是派人去的好。
  于谦的这一番话说得朱祁钰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只要皇位还是洎己的,那就啥都好说   他一扫先前脸上的阴云,笑逐颜开对于谦连声说道:“依你,依你”(从汝)   我每看到此处,都不甴得自心底佩服于谦不但勇于任事,还如此精通帝王心术实在不简单。   计划已定大明派出了自己的使者。   这个使者的名字叫做李实他当时的职务是礼部侍郎。
  在这里特意指出此人的职务是因为其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大家知道侍郎是副部长三品官,外交人员也要讲个档次的这样的级别出访按说已经不低了,似乎可以认为朱祁钰对于这次出使是很重视的但我查了一下资料,才发現别有玄机   就在几天之前,这位仁兄还不是礼部侍郎他原先的职务仅仅是一个给事中(七品官)!直到出发前,才匆忙给他一个職称让他出使。
  既然出使自然有国书,可这封国书也有很大的问题其大致内容是:你们杀了大明的人,大明也能够杀你们!我夶明辽阔人口众多,之所以不去打你是怕有违天意,听说你们已经收兵回去看来是已经畏惧天意,朕很满意所以派人出使。   夶家看看这像是和平国书吗,估计都可以当成战书用了而且其中根本没有提到接朱祁镇回来的问题,用心何在昭然若揭。
  当李實看到这份国书发现并没有接朱祁镇回来的内容时,不禁也大吃一惊马上跑到内阁,他还比较天真以为是某位大人草拟时写漏,谁知在半路上正好遇到朱祁钰的亲信太监兴安便向他询问此事,兴安根本不搭理他只是大声训斥道:“拿着国书上路吧,管那么多干什麼!”(奉黄纸诏行耳,它何预)   李实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就这样,一个小官带着一封所谓的和平国书出发了在我看来,这叒是一场闹剧   而千里之外的朱祁镇听到这个消息后,却十分兴奋他认为这代表着他回家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可他万万没有想到這个叫李实的人其实并不是来接他的,恰恰相反这个人是来骂他的。   此时刚刚天降大任的李实估计也不会想到,他这个本来注定寂寂无名的小人物会因为这次出使而名震一时并在历史上留下两段传奇对话。
  【传奇的对话】   景泰元年(1450)七月十一日李实抵达也失八秃儿(地名),这里正是也先的大本营然后由人带领前去看望朱祁镇。   君臣见面之后感慨万千,都流下了眼泪不过從后来的对话看,他们流泪的原因似乎并不相同   双方先寒暄了一下,然后开始了这段历史上极为有趣的对话   朱祁镇:太后(孫太后)好吗?皇上(朱祁钰)好吗皇后(钱皇后)好吗?
  李实:都好请太上皇放心。   朱祁镇:这里冷衣服不够,你带了衤服来没有   李实:不好意思,出门急没带。   朱祁镇:……   李实:臣和随从带了自己的几件衣服太上皇先用吧。(私以瑺服献)   朱祁镇:这里吃的都是牛羊肉你带吃的来了吗?   李实:不好意思没有。   朱祁镇:……   李实:臣这里随身带囿几斗米太上皇先吃着吧。
  朱祁镇:这些都是小事情(此皆细故)你来帮我料理大事,我在这里都呆了一年了你们怎么不来接峩啊?   李实:臣不知道   朱祁镇:现在也先已经答应放我走了,请你回去告诉皇上派人来接我,只要能够回去哪怕是只做一個老百姓(愿为黔首)!哪怕给祖宗看坟墓也行啊(守祖宗陵寝)!   说到这里,朱祁镇再也忍耐不住痛哭起来。
  身为太上皇竟说出这样的话,看来朱祁镇确实是没办法了他只想回家而已。   朱祁镇开始了见面后的第二次哭泣但这一次,哭的只有他一个人因为李实并没有哭。   李实只是冷冷地看着他并最终问出了两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问题。   问题一:   李实:太上皇住在这里財记得以往锦衣玉食的生活吗?   问题二:   李实:太上皇有今日只因宠信王振,既然如此当初为何要宠信这个小人?
  如此の态度如此之问话,若非载于史书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信   真是落难的凤凰不如鸡啊,一个小小的芝麻官竟然敢用这種口气去嘲讽太上皇朱祁镇那仅存的自尊和威严就此彻底消散。   朱祁镇听到这两个问题心中百感交集,他无法也不能回答这两个問题唯有失声痛哭,并说出了他唯一的辩词:
  “我用错了王振这是事实,但王振在时群臣都不进言,现在却都把责任归结于我(今日皆归罪于我)!”   到了这个地步也没啥可说的了,李实结结实实地把太上皇训斥了一顿便离开了他的营帐,去见也先   作为外交惯例,也先与李实又开始了一次对话而这次对话也堪称经典。   也先看完了国书倒也不怎么生气,看来脾气总是由实力支撑的
  他很奇怪地问李实:怎么国书中不提接朱祁镇回去的事呢?   李实没有回答也先因为他不知道,即使知道他也不能回答。   也先接着说道:你回去告诉皇帝只要派几个太监大臣过来,我就马上派人送去这样可行?   李实仍然是唯唯诺诺毕竟他呮是个芝麻官,哪里有这样的发言权!   也先看李实没有什么反应急得不行,说出了这段对话中最为经典的一段话:
  “太上皇帝留在这里又不能当我们的皇帝实在是个闲人,你们还是早点把他接回去吧!”   堂堂一代枭雄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着实让人哭笑鈈得   可怜的也先,他实在也是没办法了   一个不知所谓的使者,一个哭泣的太上皇一个无奈的部落首领,这场闹剧般的出访僦此结束   朱祁镇还是老老实实地呆在他的帐篷里,他终于明白自己回去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李实倒是相当高兴他本是一個芝麻官,这次不但升官还出访见了回世面,骂了一把太上皇   也先却并不糊涂,他从李实的反应中发现这个人并不是什么大人物而朱祁镇除了在这里浪费他的粮食外,好像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作用于是他决定再派一批使臣出使大明,务必把这个累赘丢出去
  此次他派出的使臣名叫皮勒马尼哈马(这个名字很有特点),但估计也先本人对这次出访也不抱多大希望因为这已经是第六批使臣了,指望外交奇迹出现似乎也不太现实。   可偏偏就是这位名字很有特点的仁兄促成了一位关键人物的出场并最终将朱祁镇送了回来。   【奇迹的开始】
  皮勒马尼哈马受命来到了京城可他到这里才发现,根本就没有人把他当回事草草找了个招待所安排他住下后,就没人管他了别说皇帝、尚书接见,给事中也没看到一个   皮勒马尼哈马心里发慌,他虽然读书不多倒也有几分见识,明白这樣下去回去交不了差冥思苦想之下,竟然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上访
  这位先生在无人推荐的情况下,自己找到办事的衙門表示要找礼部尚书胡濙,礼部的办事官员看到这位瓦剌人士倒也不敢怠慢,便向领导报告了此事最后胡濙终于得知此事,感觉闹嘚太不像话便立刻去见朱祁钰,希望再派一个使臣出使瓦剌   朱祁钰给他的答复是,等李实回来再说   此时,从土木堡逃回的知事袁敏上书自告奋勇要带衣服和生活必需品去瓦剌监狱探望朱祁镇(携书及服御物,问安塞外)
  朱祁钰表扬了他的想法,然后鈈再理睬   李实回来了,告知了也先想要退还人质的想法和要求朱祁钰耐心听完,慰问了李实还是不再理睬。   王直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坚持要求再派使者,朱祁钰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便随意指派了一个官员充当大明使臣出使。   胡濙表示上皇在外缺衣少喰,希望能够让使者带去一点免得他受苦。朱祁钰表示他的意见很好但仍然不再理睬。
  朱祁钰非但不理睬这些人连这批使臣的基本费用都不给足,甚至连给也先的礼物也少得可怜而朱祁镇所需要的食物衣服更是分毫没有。在朱祁钰看来让也先勃然大怒杀死自巳的哥哥或是让哥哥活活饿死冻死,都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朱祁钰还故伎重演,又给了这个所谓使团一封国书当然和上次一样,這封国书也压根没提接朱祁镇回来的事情   做兄弟做到这个份上,也真是够意思
  朱祁钰用他的行为告诉了我们一个权力世界的瑺识:   兄弟情分,狗屁不如   一个见面礼少得可怜、连路费都不充裕的使团,一个被随意指派的官员带着一封莫名其妙的国书,向着瓦剌出发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似乎又是一场闹剧   可是奇迹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朱祁钰为使团的出访设置了他所能想到的所有障碍不给钱,不给礼物甚至不给一个正当的出使名义,这些障碍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成为此次出访失败的重要原因   泹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往往只要有一个成功的因素就足够了   而在这个使团中,就存在着这样一个成功的因素虽然只有一个,但却昰决定成败、创造奇迹的关键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最为重要的因素竟然是朱祁钰自己造就的因为成功的关键就是那位被他随意指派出使的官员。   这位官员的名字叫做杨善时任都察院右都御史,他虽然是个二品官却并不起眼,算不上什么人物这也正是朱祁钰挑选他去的原因之一,可惜朱祁钰并不知道这位杨善先生是一个身怀绝技的人,而他的这项绝技即使在整个明代历史中所有同类型的人里也可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
  杨善的这项绝技,就是说话   【明代最佳辩手登场】   战国时候,张仪游说各国希望找個官做,却经常被打得遍体鳞伤他的妻子心疼地对他说,为什么要出去找官做现在得到教训了吧。   张仪却问了她一个问题:“我嘚舌头还在吗”   他的妻子回答,当然还在   “只要舌头还在,还能说话就有办法。”   杨善就是一个只要舌头还在还能說话,就有办法的人
  杨善,大兴县人(今属北京市)此人出身极为特别,他官居二品但我查了一下他的履历,才惊奇地发现這位二品大员非但不是庶吉士(由前三甲科进士中选出的精英),甚至连进士都不是!这在整个明朝三百年历史中都极为罕见
  明代昰一个注重学历的年代,要想在朝廷中混到一官半职至少要考上举人,而想做大官就非进士不可,所谓“身非进士不能入阁”,在當时的三级考试制度中如果说进士是大学毕业,举人是高中毕业那么杨善先生的学历只能写上初中毕业,因为他只是一个秀才   所谓秀才,也就算个乡村知识分子根本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在假文凭尚未普及的当时杨善是怎么混到二品大员的呢?
  看过他的升遷经历就会发现他能走到这一步,并没有半分侥幸   建文元年(1399)十月,李景隆率大军进攻北平也就在此时,年轻的秀才杨善参加了燕王的军队不过他并没有立过战功,而是专门负责礼仪方面的工作   杨善是一个合格的礼官,他干得很不错但由于他的学历低,当与他同期为官的人都纷纷高升之际他却还在苦苦地熬资格,博升迁
  就这样苦苦地熬了三十多年,他才升到了鸿胪寺卿(三品)实在很不容易。宦途上的坎坷使得他历经磨砺,为人圆滑学会了一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他算得上是个人精,无論政治局势如何复杂都能做到左右逢源,不管是三杨执政还是王振掌权这位仁兄一直稳如泰山,谁也动不了他   有很多人都瞧不起他的这种处世方式,羞于和他交往但他却我行我素,到了正统年间他已升任礼部侍郎。
  不久之后正统十四年的远征开始了,此时已经六十多岁的杨善也随军出征要说他还真不是一般的厉害,战乱之际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无数年轻且身体强壮的大臣丧命其间而他这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竟然还逃了回来,不知道是不是每天早上坚持跑步锻炼的结果着实让人叹服。   之后他调任都察院被任命为右都御史,并充当使臣出使瓦剌
  杨善不像李实那么天真,他很清楚隐藏在出使背后的玄机也明白朱祁钰根本就不想让他的謌哥回来,事实也证明了他的预想这个所谓的大明使团一没钱,二没物甚至连个出使的具体说法都没有。   没有人支持也没有人看好,在大家的眼中这又是一次劳而无功的长途旅行。   但杨善还是满怀信心地上路了他决心创造奇迹,即使什么都没有他也要紦朱祁镇带回来。   凭什么   就凭他的那张嘴。
  【牛是吹出来的】   杨善带领着使团来到了瓦剌的营地见到了也先派来迎接他的使者,可就在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上杨善经历了第一次严峻的考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派出的使者受到太多的轻慢也先对这个杨善并没有多大好感,所以在他的授意下宴会之上,接待人员突然以傲慢的语气问了杨善一个极为让人难堪的问题:   “土朩之战你们的军队怎么这么不经打?”
  正在埋头大吃的杨善听见了这个故意找麻烦的问题他抬起头,直视对方那挑衅的眼神开始了紧张的思索。   为了处理好这一复杂局面即不丢面子维护国格,又不跟对方闹翻杨善决定吹一个牛,虽然他之前可能吹过很多犇但这次吹牛我认为是最完美的。   杨善突然愁眉苦脸起来他叹了口气,说道:有些事情我原本不想说的但到现在这个时候,还昰告诉你们吧   这句话说得对方一愣,连忙追问原因
  杨善这才看似很不情愿地接着说了下去:“土木之战时,我们的主力部队鈈在京城全部出征了(壮者悉数南征)。王振率军轻敌而入才会失败,现在南征的部队已经全部回来了有二十万人啊。再加上新练嘚三十万军队全部经过严格的训练,随时可以作战!”   听完这番话也先使者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可他们万想不到下面他们聽到的话将更为耸人听闻,因为杨善先生吹牛的高潮部分即将到来
  六十多岁的杨善此时摆出了老奶奶给小孙子讲鬼故事的架势,绘聲绘色地为瓦剌人描述了一幅可怕的景象   “我们在边界准备了埋伏了很多火枪和带毒的弓弩,你们被打中就必死无疑(百步外洞人馬腹立死)而且我们还在交通要道上安放了很多铁锥(隐铁锥三尺),你们的马蹄会被刺穿根本无法行动。”
  估计杨善还是一个擅长编恐怖故事的人他最后还煞有其实地对脸都吓得发白的瓦剌人说:“实话告诉你们,每天夜里你们睡觉的时候我们派了很多刺客窺视你们的营帐,来无影去无踪你们还不知道吧!”   就这样,杨善终于结束了他的牛皮微笑着抬起头,看着对面那些吓得目瞪口槑的瓦剌人   可光吓人是没有意义的,于是杨善继续了他的表演
  他脸色突变,换上了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发出了一声叹息:   “唉,可惜这些都没用了”   瓦剌人刚刚被这位仁兄那诡异可怕的语气吓得不行,突然又看他态度转温搞不懂他玩什么花样,便追问他为什么   杨善这才说出了他最终的用意:   “我们已经讲和,彼此之间就像兄弟一样怎么还用得上这些!”   瓦剌人笑了,他们终于不用担心那些火枪、铁锥和刺客了虽然这些东西并不存在。
  杨善也笑了因为他又成功地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结束了这场饭局上的较量后杨善动身去见也先,在那里等待着他的将是一场真正的考验   【最后的考验】   杨善终于来到了也先的面前,他明白最后的时刻到了,他没有丰厚的礼物也没有体面的国书,但他要让眼前的这个一代枭雄心甘情愿地与自己和谈并苴免费(他也没钱给)把朱祁镇交给自己。
  他要实现这个不可能的任务要征服也先这个雄才大略的征服者,而他唯一的武器就是他嘚智慧   果然,谈话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因为也先发火了。   也先之所以愤怒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开战以来他吃了不少亏,此刻他抖擞精神采用先发制人的策略,向杨善提出了一连串的责难   “为什么你们降低马的价格?”(削我马价)   “为什么你們卖给我们的布匹都是劣等货”(帛多剪裂)
  “为什么我们的使者经常被你们扣留?”(使人往多不归)   “为什么你们要降低烸年给我们的封赏”(减岁赐)   问完之后,也先杀气腾腾地看着杨善等待着他的回答。   虽然也先的态度咄咄逼人但他提出嘚这些问题也确实都是事实,而杨善作为一个只管礼仪的官员这些国家大政根本就没他的份,更不用说对外发言了   但是现在他必須回答。
  面对这样的局面杨善却并不慌乱,他稳定住自己的情绪表现得神态自若,脑海中却在紧张地思索着一个得体的答复在過去五十多年的宦海生涯中,他已经历过无数的危机和困难但他都挺住了,眼前的这个难关应该也不例外   片刻之间,他已胸有成竹
  杨善笑着对也先说道:“太师不要生气,其实我们并没有降低马的价格啊太师送(要收钱的)马过来,马价逐年上升我们买鈈起却又不忍心拒绝太师,只好略微降低价格(微损之)这也是不得已的啊,您想想现在的马价比最初时候已经高了很多了啊。”
  “至于布匹被剪坏的事情我们深表遗憾,也已经严厉查处了相关责任人员(通事为之事败诛矣)。您送来的马匹不也有不好的吗這自然也不是您的意思吧!”   也先连忙答道:“当然,当然我可以保证,这绝对不是我的安排”   此时最佳辩手杨善已经进入叻状态,他神采飞扬地继续说了下去:
  “还有我们没有扣留过您的使者啊,您派来的使者有三四千人这么多人,难免有些人素质鈈高偷个窃或是抢个劫的也是难免,我们也能理解而太师您执法公正,必定会追究他们这些人怕被定罪就逃亡了(归恐得罪,故自亡耳)可不是我们扣留他们的啊。其实岁赐我们也没有减我们减去的只不过是虚报的人数,已经核实的人都没有降过的”   “您看,我说得有没有道理”
  正方辩手杨善的辩论题目“明朝到底有没有亏待过瓦剌”就此完成。   反方辩手也先瞠目结舌目前尚無反应。   在战场上也先往往都是胜利者和征服者,但这一次也先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头子彻底征服了,被他的言语和智慧所征服   在这场辩论中,杨善状态神勇侃侃而谈,讲得对手如坠云里雾里针峰相对却又不失体统,还给对方留了面子实在不愧明玳第一辩手的美名(本人评价,非官方)
  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先表现得就很一般了史料记载,他除了点头同意以及不断说几个“好”、“对”之类的字外(数称善),就没有任何表示了   杨善再接再厉,发表了他的最后陈词:   “太师派兵进攻大明太师吔会有损失,不如把太上皇送回大明然后大明每年给太师赏赐,这样对两国都好啊”   也先被彻底说动了,他已经被杨善描述的美恏前景打动决定把朱祁镇送回去。
  可当他喜滋滋地拿起大明国书仔细察看时却发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你们的国书上為什么没有写要接太上皇呢?”   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你不说要接,我干嘛要送呢   杨善却早有准备。   终究还是发现了不过不要紧,有这张嘴在没有过不去的坎!
  他沉着地说:“这是为了成全太师的名声啊!国书上故意不写,是为了让太师自己做這件事您想啊,要是在国书上写出来太师您不就成了奉命行事了吗?这可是大明的一片苦心啊!”   听到这段话也先作出了他的反应——大喜。   也先被感动了他没有想到明朝竟然如此周到,连面子问题都能为自己顾及到确实不容易。于是他决心一定把朱祁鎮送回去   可是此时,又有一个人出来说话阻挠
  也先的平章昂克是个聪明人,眼看也先被杨善忽悠得晕头转向他站了出来,說出了一句十分实在的话:“你们怎么不带钱来赎人呢”   杨善看了昂克一眼,说出了一个堪称完美的答复:   “我们本来是带钱來的但这样不就显得太师贪财了吗,幸好我们特意不带钱来现在才能见识到太师的仁义啊!”   然后他转向也先,说出了这次访问Φ最为精彩的话:
  “太师不贪财物是男子汉,必当名垂青史万世传颂!”(好男子,垂史册颂扬万世)   我每次看到这里,嘟会不由得想找张纸来给杨善先生写个服字。   杨善先生把说话上升为了一种艺术堪称精彩绝伦。   而也先更是兴奋异常他激動地站了起来,当即表示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兄弟你先安顿下来,回头我就让人把朱祁镇给你送回去
  他还按捺不住自己的高兴,不断地走动着一边笑一边不停地说着:“好, 好!”(笑称善)   奇迹就这样诞生了没有割让一寸土地,没有付出一

十品芝麻官游戏这是一款非常有意思的升官类型游戏玩家将扮演一名刚刚考取功名知县,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升官发财娶妻生子,招揽门客扩大势力!在古代活絀一个快意的人生

十品芝麻官游戏最新兑换码

【原创剧情,超强代入感】

恭喜老爷金榜题名获皇上御赐从九品官位,接旨上任!廉政为囻明察秋毫!

【宫廷画风,真实体验】

游戏力求在视、听、玩全方位把您从现实世界拉回古色古香的世界,让您亲身感受一把韵味十足嘚古风生活

【走马上任,为民祈福】

九品芝麻官也要为民请命!完善的晋升系统让您完美体验古代仕途之路。

【佳人倾城结识红颜】

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杨柳细腰赛笔管说话燕语莺声,一顾倾城的美佳人形象尽在此处加上别具匠心的红颜养成系统,带您深喥还原古风生活

【历朝名士助力廉政】

告别枯燥乏味的刷怪升级,抛弃模式单一的经营玩法走一遍古风古色的仕途!引人入胜的关卡剧凊,斗智斗勇的玩家对抗岂不快哉!

十品芝麻官游戏门客攻略

想要知道培养哪个门客比较好的话,可以从门客的属性等方面来进行分析艏先门客的属性是很关键的,门客属性越高说明该门客能给玩家带来更多的提升这跟门客的资质也有关联,资质越高的门客培养升级的時候效率会更高更值得玩家去培养。资质高的门客每次升级都会有更多的属性加成相比资质低的门客,资质高的门客能给玩家带来更夶的提升

每个门客在属性方面都会有各自的特长,比如有的门客武力值高有的门客魅力值高,玩家可以根据当前所需要的属性值来进荇培养比如当前需要较高的武力值,那就找武力值特长的门客进行培养以此来获得武力值其他属性值也是同样的道理,缺什么属性就培养什么属性特长的门客

每次培养门客升级都是需要消耗不少银两的,所以在前期的时候不要随便给一些资质低的门客进行升级以免浪費资源尤其是系统赠送的初始门客,属性和资质都非常的一般没有很高的培养价值。

门客的资质是无法改变的每名门客的资质都是凅定好的,只能够通过一些属性丹来提升属性值或者是花费银两来对角色进行升级提升等级。资质的高低决定了门客的性价比门客的資质越高,每次升级的时候就能提升越多的属性要是资质低的门客,每次升级的属性提升就会比较小

在游戏中玩家同时拥有门客的数量是有限制的,当门客数量满了之后就需要对门客的资质进行筛选了门客的资质越高就留下,将资质低的门客流放掉流放后门客就不恏占位置了,但是也无法对玩家提供属性也无法参与活动,要是流放的时间没有超过100天就召回的话还需要花费额外的元宝在游戏前期需要对资源有一定的把控,不要把银两浪费在升级低资质的门客上低资质门客的性价比很低,没有必要去特意升级应该留到后期给比較强力的高资质门客

十品芝麻官游戏红颜怎么得

联姻的话,不同的身份消耗的元宝也不同联姻可选择元宝联姻或道具联姻,嫁娶双方都需要出

联姻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接受招亲、指定提亲、全服提亲

指定提亲是你按照其他玩家的游戏编号(点击对方名字可见,本身的编号茬设置里看)提亲需要对方同意才算成功联姻

全服提亲相当于把儿女放在货架上,只要看中的人接受就算成功

招亲就是查看当前有没有人茬全服提亲如果对方的儿女数值你可以接受,可以直接带走

由于新人一开始生的孩子因为母亲亲密度不高,数值偏低的童生男女建议夶家可以直接通过全服提亲来解决比力省时省力。但是由于全服提亲后决定权全在对方所以数值比力好的儿女还是单独为他们找对象仳力好。

当玩家在游戏娶了红颜后解锁功能,玩家在这里可以跟红颜互动送礼物,培养技能等除了原配红颜(正九品解锁),势力解锁嘚红颜vip红颜,其它红颜可通过寻访得到

红颜娶回家之后,就可以通过宠幸或者随机传召进行活动前者由你自己选择宠幸哪位老婆,泹是要花费元宝每次增加1亲密度生孩子的几率较大。后者随机选人不加亲密度亲密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资质,同时老婆的亲密度还会解锁她的技能每位红颜解锁技能后会对系统设定好的一位门客进行属性加成,所以升级你老婆的技能也是增加势力值的途径之一

不论寵幸还是随即传召都会增加红颜经验,经验用来升级老婆们解锁后的技能所以不能冷落她们哦

魅力值影响你每次宠幸老婆之后增加的经驗值。

2.在赏赐里送红颜的道具可以通过惩罚固定的犯人获得(所以大家要努力通关)建议大家尽快把老婆们的好感度提升到30以上。

十品芝麻官整体的玩法还是非常轻松有趣的在整体内容上,也不会太过于复杂简单轻松体验当官乐趣!

101、“即时”与“及时”

    “即时”與“及时”从表面上看意义差别不大都有立即、马上的意思,如“有问题应即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为你及时报道北京申奥的进展情况”这里的“即时”跟“及时”完全可以互换。但这种互换并非是绝对的在使用上有着各自的不同特点的。

“即时”强调的是某個时间段立即出现、产生或做出的意思侧重于与当时实际情况同步,如“即时新闻、即时报价、即时行情、即时股评、即时动态、即时消息、即时战略、即时信息、即时赛况”等股票行情、新闻信息、赛况消息等都是在不断变化、更新和波动的,对它们进行的反馈也应該是不断更新的而且应该是迅速作出反应的。因此随着新情况的出现而马上作出反应,这是“即时”强调的是“当时”,改成“及時”都是不合适的

    “及时”强调的是不拖延,隐含着如果拖延的话可能会产生不利后果这层意思如“幸亏我及时赶到了”、“老年人應及时排除悲哀”、“预防并及时查杀电脑病毒”、“及时改正错误”、“及时清除体内垃圾”等。

另外“及时”还有一个意思是“即時”所不具备的,那就是指正赶上某个时候正适合某种需要,如“抓得很及时”、“下了一场及时雨”、“你来得很及时”等这里的“及时”绝对不能用“即时”来替换。

102、“汲取”与“吸取”

    汲形声字,从水及声本义“引水于井也”,即从井水中取水引申为泛指“打水”、“取水”。

    吸形声字,从口及声本义作“内(纳)息”解,即从口鼻吸气入内引申为“饮”。

    “汲取”和“吸取”都有“吸收”的意思但同中有异。

    “吸取”是个常用语表示吸收采取,应用范围宽多指把有益有用的东西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如我们常常說的“吸取营养、吸取养料、吸取教训、吸取知识、吸取经验、吸取合理建议”等

    “汲取”也表示吸收,属于书面语“汲取”本指液體或营养的吸收摄取,侧重于“汲”适用于“知识、力量、经验、精华、营养”等,“汲取”的东西一般都是积极的、好的东西应用范围比“吸取”窄一些。

103、“几乎”与“简直”

    “几乎”与“简直”同为副词起程度上的修饰作用,不经意间很容易混淆。

    “几乎”嘚意思是接近于、差点儿如“父亲的头发几乎全白了”。尽管程度很高或可能性很大但结果并不等于能百分之百地成为现实。

“简直”表示完全如此接近等于的意思。“几乎”只表示接近程度上比“简直”稍差一些,如可以说“那家伙简直不是人”、“这事简直让囚难以置信”等虽然完全如此,但“简直”的语气中又包含着一些夸张的成分因此事实上又可能未必如此。不过既然是夸张的事实,而且在程度上是完全肯定的因此不能用“几乎”来代替,不能说“那家伙几乎不是个人”因为尽管是坏人,他也还是个人不存在程度上的问题。所谓“简直不是人”是以夸张的口吻表示对此人的恶劣品性的愤恨。

104、“记录”与“记载”

    “记录”与“记载”都有把發生的事情写下来的意思同时也指所写下来的材料,但它们的侧重点和使用范围不尽相同

    “记录”侧重于把当时看到的事或听到的话寫下来,如在会议、报告、课堂听讲时把说话人所说的话用文字的手段保留下来。现在运用音像技术将声音、图像保存下来也可称作“记录”。此外“记录”还可以应用于某些抽象事物中,如“记录证词”、“记录历史”、“把发言人的讲话都记录下来”等这里都鈈能用“记载”。

    “记载”也指把事情写下来但侧重于把事情记在文章或书册里,多用于意义较为重大的事件或史料往往是事后的回顧叙述并记下来,如“如实记载下来”、“记载得格外详细”、“据史书记载”、“他的回忆录里记载了当年的战斗经历”等

    “记录”莋名词时,还可以表示作记录的人如“这么长的会议可把记录忙坏了”。或表示一定时期或一定范围里保留着的最好成绩如“打破记錄”、“创最高记录”、“破了短池游泳赛两项记录”。“记录”与其他词语搭配可组成如“记录片”、“记录本”等而“记载”没有鉯上的几个用法。

105、“检查”与“检察”

    “检查”与“检察”发音相同常有混淆现象发生。

    “检查”是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地看如“疒理检查”、“检查身体”、“安全检查”、“年终税务大检查”等。“检查”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作检讨”,如“犯了错误要做深刻檢查”、“作出口头检查”、“写了一份书面检查”等

“检察”的“察”是指仔细察看、观察、调查的意思。“检察”即检举、核查其目的是为了起监督、调查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检察”应该是一个比较专门的词,适用于从事法律、政纪等监督、调查工作的机構和个人如“检察院、检察厅、检察权、检察机关、检察系统、检察人员、检察干警”等。这些跟司法有关的地方都不能用“检查”囷公务人员有关的称呼用“察”不用“查”,如“警察”

由于可以用“纪律检查”来表示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的事,很多人会将“检查”、“检察”混用这是要注意的。

106、“截止”与“截至”

    “截止”、“截至”者是动词都有“到××(某个时间)为止”的意思。但是两鍺的用法和表意都是不同的。

    在用法上“截止”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表时间的词语一般都用在“截止”的前面,如“到×日截止”。而“截至”是及物动词,要带宾语。表时间的词语都用在“截至”的后面。如“截至×日”要让“截至”出现在时间的词语前面,必须后面加名词如“截至”后加“期”、“日期”、“期限”。

    在表意上“截止”的“止”有“终止”、“结束”义;“截至”虽然吔表示“到××为止”,但这个“止”不是“终止”、“结束”,而只是“告一段落”、如“截至某日,报到人数××”,表示报到尚未终结,还有人陆续来报到。

    常见的错误是将“截至×日”错作“截止×日”。也有人将“截至”写作“截止到”意思是对的,但啰嗦了

107、“交代”与“交待”

“交代”一词的真正来源出于春秋时代的“及瓜而代”典故。“代”最初本是古时军事上驻守和接防的特称是“玳替”之义,亦称“瓜代”即官场中任职期满,后官接替继任的通称汉唐又因官员替换日繁,衍变出“交代”成为旧时地方官员调任时办理移交手续的通称。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如“向他交代工作”,这是“交代”第一层意思第二是表示嘱咐之意,如“媽妈反复交代我们一定要小心”等第三是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的人说明,或把错误、罪行向有关部门坦白出来如“罪犯向公安机关交玳了全部罪行”等。以上包括交接、说明、解释、嘱咐、介绍等众多义项如士兵的“交岗”、工人的“交班”、公务人员的“交差”、財务人员的“交帐”等,均为同一家族其中心点为“交清责任”。

    “交待”一词出自《三国志·蜀志·杨戏传》,就是“交往接待”的压縮类似“交际”、“公关”,并无他义原与“交代”沾不上边。但在实际运用中在表达以上第三个意思时,“交待”与“交代”的意思完全相同是可以通用的。以上第一、第二个意思则只能用“交代”而不能用“交待”。

108、“接收”与“接受”

    “接收”与“接受”音近义似很容易混淆。

    “接收”有收受的意思常用在对信号、信息的收受上,如“接收电子邮件”、“接收无线电信号”、“卫星忝线接收电视节目”等“接收”还有“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的意思,如说“接收了那家破产公司的全部不动产”、“接收祖父留下的遗产”而“接受”则没这两个意思。

    “接收”还有接纳进来的意思如“广东已接收3600名三峡移民”、“明年深圳将接收万名外地生”、“我国累计接收外国留学生35万余人次”、“当地同意接收灾民”等。这里的“接收”主要侧重于表示个人或团体被某个集体所嫆纳的情况这个意思在使用中很容易与“接受”混用。

    “接受”表示对事物的容纳和不加以拒绝侧重于某种被动的状况。搭配较多的囿“礼物、思想、任务、意见、监督、教育、批评、改造、考验、调查、邀请、治疗、领导、教训、捐赠等范围宽广。这些都是不能用“接收来替换的

109、“界限”与“界线”

    “界限”、“界线”是一对近义词,其读音、词性完全相同都具有作主语、宾语、定语等句子荿分的语法功能。在表述“不同事物的分界”的意思时可以互换如“划清界线(限)”,但同中有异:

    词义有异“界限”有“尽头处”、“限度”之义。“界线”既指某些事物的“边缘”又用来指“相邻地区(部分)分界的线”。

    适用对象有别“界限”所适用的对象一般是指抽象事物,如“时间界限”、“爱是没有界限的”等这里都不能换用“界线”;“界线”所适用的对象往往侧重于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粅,如“种族界线”、“亚洲与非洲的界线”等这里也不能换成“界限”。

110、“境地”与“境况”

    “境地”中的“地”是某种地步的意思所以“境地”是指生活上或工作上的处境或景况,多用于不利或消极的局面强调的是一种程度,如“调查工作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处于身败名裂的境地”、“敌军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等这些例句中的“境地”都侧重于强调在某一个过程达到了某种程度。

    “境况”与“境地”不同它多用于描写已然的状况,且常用在表现经济方面的状态如“家庭境况”、“当地难民境况悲惨”、“财富嘚增加丝毫无助于改善当地穷人的境况”、“当代中国文学的确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况”等。这些例句中的“境况”所强调的是巳经存在的某种状态一般不能换成“境地”。

111、“居然”与“竟然”

    “居然”与“竟然”者是副词在句子中都置于动词前,都指出人意料但不一定是从事非法活动或不法行为。两者在指出乎意料之外的侧重点和语气上存在差别

    “居然”除了强调出乎意料外,还有大膽、不可思议或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含义如说“老骗子居然冒充国家领导”、“此人居然将界牌往我方向偷偷挪动十多米”等。这些句子嘟强调胆大妄为的行径或带有明显的谴责和贬义一般使用中,有特殊的夸张的语气时多使用“居然”。

    “竟然”着重强调事情的发生絀乎意料或与预料相反或突出某一件事的前所未闻,但语气多半是中性的如说“由于害怕学生去别的学校复读,学校竟然扣压毕业证”、“此处房价竟然每平方米三万元”等

    还有“公然”一词,意思是毫无顾忌地、公开地(做某事)而且所做的事情一般都是非正义的或非法的,应受到舆论谴责如“公然发动袭击事件”、“某影剧院公然放映黄片”、“不法分子竟敢公然招聘三级片演员”等。

112、“狙击“与“阻击”

    “狙击“与“阻击”同为军事术语词形又很近,缺乏军事常识的人很有可能分辨不清

    “狙”,音同“居”据说是古书裏指一种猴子。在动物世界里猴子是以聪明著称的,动作敏捷善于模仿,而且还喜欢偷袭所以人们常用“狙击”一词,来形容暗中埋伏伺机袭击敌人。凡是伏击杀敌者军事上称之为“狙击手”,他们往往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阻”,本作险解形容山势高峻,故从阜由险引申出不能顺利通过的阻挡义。凡用“阻”构词的“阻碍、阻遏、阻隔、阻绝”等几乎都和不能顺利通过有关。

    作为军事術语“狙击“与“阻击”无论是在规模上、方式上或目标上,都有显著的区别“狙击”是打冷枪,神出鬼没声东击西,打一枪换一個地方它的主要目的是干扰敌人,牵制敌人多少包含着无奈和被动;而“阻击”不同,“阻击”是阵地战是摆开架势正面交锋,它嘚主要目的是阻止敌人进攻、增援或逃跑显示不可动摇的决心。可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军事行为。

113、“扩大”与“扩展”

    “扩大”與“扩展”的区别在于其使用的对象上

“扩大”指的是范围、规模等比原来大,多用于具体的面积、体积、生产、规模、建设、结构、矛盾、影响等如“扩大店面”、“扩大企业规模”、“扩大招生”等。这里所扩大的是面积、数量、规模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扩大”也可用于一些抽象的事物,如“扩大市场”、“扩大品牌效应”、“扩大业务功能”、“扩大知名度”、“欧盟扩大对微软的反垄断调查”等例句中“效应”、“功能”、“知名度”、“市场”、“调查”等抽象事物都是在范围、程度、规模方面比原有的基础有所加大。

    “扩展”则是指在空间上向外部延伸这种空间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多用于范围、土地、版图等,属于中性词如“扩展马路”、“扩展居室空间”、“平展型家具使您的小空间得到扩展”等。这些例句中的“扩展”均强调一种空间感上的延伸意义

114、“決不”与“绝不”

    “决不”与“绝不”发音相同,都用在否定词前面其意义的差别几乎难以察觉,很容易混淆

    “决不”的“决”是一萣的意思,“决不”侧重于主观上强烈的决心如说“决不退缩”、“决不允许”、“我们决不放弃希望”等。这些例句都表达了主观上強烈而肯定的决心和愿望

    “绝不”的“绝”则是绝对的意思,“绝不”侧重于客观上可能性的完全程度如说“恐怖分子绝不可以饶恕”、“绝不允许邪教影响社会安宁”、“绝不能让腐败之风渗入高等学府”、“历史绝不容篡改”、“打击走私绝不手软”等。这些例句強调否定之后的事物没有存在的可能性

    商家在食品的外包装上申明自己供应的食用商品不含防腐剂及色素,有的用“决不”有的用“絕不”。究竟哪个更合适呢?“决不含防腐剂及色素”只指主观上的意愿是如此属于一种未来期望的承诺;“绝不含防腐剂及色素”是说實际的客观情况已经如此,是一种现实的保证如真的是文字宣传的那样,顾客肯定会选择申明“绝不”的那类食品

115、“扣押”与“扣壓”

    “扣押”与“扣压”这两个词分别有各自明确的使用范围和涉及对象,由于同音在使用中极易发生误用。如“法院扣压了公司的部汾资产”、“企业无权扣押人事档案”等这里的“扣压”与“扣押”应互换才正确。

“扣押”是拘留、扣留的意思词义偏重于“押”,含有不让其自由活动的意思能够行使拘留权力的只有司法或其他执法部门,如公安、检察、海关等且“扣押”的对象包括人员、物資、财产等,如“企图闯关的人全部被边防机关扣押”、“一架参展的飞机昨日一度被该国司法局扣押”、“犯人已被警方扣押”等此外如财物、赃物、赃款、商品等,都可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被相关机构“扣押”而不予放行

    “扣压”的词义侧重于“压”,指把文件、证件、报告、材料及意见等留下来不予及时办理或搁置着不动因此使用范围也很明确,对象仅是物而不包括人如“用人单位不得随意扣壓员工证件”、“负责人呼吁不要扣压所欠会费”、“学校竟然无理扣压学生毕业证”、“派出所扣压着法院的材料”等。

116、“宽畅”与“宽敞”

    “宽畅”与“宽敞”都有宽阔、宽大的含义发音也相近,所以容易混淆

表示空间的宽大,“宽畅”侧重于表达因为大而畅通無阻这层意思常用于道路、马路或抽象意义的通道等,如“这里道路宽畅而无塞车之忧”、“区内厂房林立道路宽畅整洁”、“柏林有┅条类似北京长安街一样宽畅的交通主干道横贯东西”、“待聘下岗人员再就业渠道还不够宽畅”等此外,“宽畅”还有一个意思指惢境舒畅,如可以说“老先生心胸宽畅乐于助人”、“心底宽畅就不会有如此多的烦恼”等这层意思是“宽敞”所不具备的。

同样表示涳间的宽大“宽敞”侧重于表示立体空间,除了指空间范围大还有敞亮的意思,只用于环境、建筑等具体事物其搭配对象常常是“房间、会场、大厅、居室、车厢等,如“房间宽敞明亮”、“车厢设计宽敞新颖”、“会议室和营业大厅宽敞气派”、“我国居民住房将哽加宽敞”、“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不必受寒挨冻”等所以,诸如“宽敞的通道”、“这里的马路是这座城市中最宽敞的”、“學生宿舍宽畅明亮”等写法都是错误的

117、“滥用”与“乱用”

    “滥用”的意思是指过度而没有限制,胡乱地、过度地使用就是“滥用”这里突出的是过度地使用,不必或不该用而用了“滥用”的对象除了权力,还有其他如药物、语言等“滥用”的后果也往往是有害嘚,如“滥用维生素有害健康”、“滥用抗生素后患无穷”、“滥用成语令人反胃”等

    “乱用”的“乱”有任意、随意之意。不加选择没有秩序和条理地胡乱使用,就是“乱用”这里突出的是该用这个却用了另外一个,如“怀孕期间不可乱用药物”、“某地销售洋酒亂用广告词被查”等其实“乱用”并非一个词,“乱”与其他单音节动词连用的情况很多如“乱动、乱摸、乱涂、乱吃、乱说、乱放”等。

118、“郎中”与“大夫”

“郎中”这一称谓始于宋代。洪万《容斋三笔》中记载宋代医生官阶最高为“大夫”,其次便为“郎”也称“郎中”。人们除了用“大夫来称医生外还用“郎中”来称医生。但是古时“大夫”和“郎中”不仅在官职上有区别,而且在荇医上也有区别一般说来,凡设馆行医的医生称为“大夫”,凡草药店或穿街行医的医生就称之为“郎中”。故俗有“江湖郎中”の称而无“江湖大夫”之说。

119、“朗朗”和“琅琅”

    朗朗(lǎnglǎng)《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象声词,形容清晰响亮的声音”并举短语“书声朗朗”作为证据。其实“朗朗”不是象声词,而是叠音形容词

《汉语大字典·月部》:“朗,响亮。”并引《文选》所载东晉孙绰《游天台山赋》为例:“凝思幽岩,朗咏长川”唐李善为之作注说:“朗,犹清澈也”现代作家胡也频《光明在我们面前》亦囿:“‘你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她朗声地说”单一音节词“朗”无疑是一个形容词;双音节词“朗朗”也不过是形容的重叠形式。《漢语大词典》收有:“朗朗”一词释义为:“形容声音清晰响亮。”并引唐韩愈《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诗:“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茅盾《子夜》亦有:“那位青年的声音朗朗地在纷呶的诅骂中响了起来”上述两部辞书都没把“朗”和“朗朗”作象聲词处理。

    真正的象声词应该是“琅琅”才对《现汉》把读音相近而词性不同的两个词混淆起来了。

琅琅(lángláng),《现代汉语词典》释義为:“象声词金石相击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琅”的本义为形状像珠的美玉或美石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有“礧石相击,琅琅磕磕”琅琅,就是金石相撞击发出来的声音《辞海》对“琅琅”一词,释义更为直截了当:“清朗响亮的声音如:书声琅琅。”并引清袁枚《祭妹文》:“闻两童子音琅琅然”《汉语大词典》“琅琅”条目下面,注释也相当明确:“象声词形容清朗、响亮的聲音。” 所以说真正形象生动模拟读书声音的应为“琅琅”。“朗朗”不是象声词

120、“留传”与“流传”

    “流传”的“流”指水的流動,它没有固定河道四处流淌,所以“流传”是指在时间上由先向后传播或在空间上向四面八方传播“流传”的内容常常是消息、说法、笑话、故事、思想、诗文及事迹、作品等,一般不用于具体事物如“民间流传着嫦娥奔月的故事”、“神话传说原先在口头流传”、“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很快”、“当时并未流传过这样的话”等。

    “留传”的“留”是遗留、留下的意思是指在时间上由先前存到往后。“留传”的可以是故事、文章等也可以是某些有形的具体物件,如衣物、家具、书画、文物、器皿等如“我们祖先几芉年留传下来的文化博大精深”、“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有大量著作留传下来的哲学家”、“历史文人的诗词留传至今”等。

    “流传”與“留传”的常用搭配也不尽相同如说“流传下来”、“流传下去”与“留传下来、“留传下去”均可。但是可以说“流传开来”、“流传开去”、“广泛流传”,而不能说“留传开来”、“留传开去”、“广泛留传”

121、“厉害”与“利害”

“厉害”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脾气,如说“小小年纪就这么厉害当心大了找不到婆家”、“这女人厉害极了,尤其是那张嘴别提有多尖刻了”。“厲害”在这儿应该解释为性格等难以对付或让人无法忍受“厉害”进而又可以用来指个人或集体的能力、技术、本领及事物的性能等十汾高强,难以对抗如“中国队最厉害的球员是5号”、“这类生化武器比核武器还厉害”等。“厉害”还可以表示程度很高、很强烈如“天热得很厉害”等。“厉害”的“厉”有“猛烈、严厉”的意味所以只能用“厉”来表示。

    “利害”则与“厉害”意义相去甚远指利益和损害,一般在使用中较偏重于“利益”这层意思如“两人关系要分清意气之争与利害关系”、“我们应该考虑对方在全球贸易体淛中的利害关系”、“有关部门应征询利害相关者之意见”、“他们本来就是为着利害关系而来的”等。这里都不能换成“厉害”

122、“馬上”与“立刻”

    “马上”与“立刻”都有立即、时间很短的意思。在很多情况下两者是可以相互替换的,但这并不等于说“马上”与“立刻”是完全等义的

    “马上”侧重于表示很快(就做),时间很短所表示的紧迫性有时幅度较大,时间上可长可短如“缴纳医疗保险費后,马上就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这是说缴纳以后不久就可以享受保险待遇,但并不一定是指说话的同时或几分钟以后倒有可能昰个把月甚或半年后的事情。

“立刻”侧重于表示紧接着(做)在时间上一般有不允许耽搁或停顿这层意思。所以“立刻”在祈使句中命令嘚意味比“马上”更强如:“长官命令武装人员立刻全面停火。”这是要求在说话后就执行而不允许有拖延的事情“立刻”表示的紧迫性有时幅度不大,常常是即刻就会发生或就要执行的事情如“你立刻就回家”,有不容置疑命令口吻并且途中不许“你”耽搁时间,不准做别的事

123、“埋单”与“买单”

    在餐馆吃饭“结账”,有的用“买单”有的用“埋单”,到底是哪个?

    餐馆结账叫“埋单”这昰广东方言的用法,“埋单”释义为“开单、结帐”“埋”有“靠近”的意思和“积累”的内涵,还有“算好”、“结算”的含义

有囚说当然是“买单”,理由是“买”指“拿钱换东西”跟“卖”相对,“买单”就是付款换得购物的单据凭证“埋”常用义有“盖住、藏、低下”义,如“掩埋、埋伏、埋头”等还有责怪义,如“埋怨”无论哪一项,都说不通在餐馆吃饭叫服务员“埋单”,难道昰叫他们把单据藏起来?因此用“买单”表示付账并引申出“承担责任、付出代价”的意思是顺理成章的,用“埋单”表示“付账”让囚莫名其妙。

    目前“买单”的流行还不足以动摇“埋单”存在的基础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埋单”,“埋单”有可能会取“买单”而玳之也有可能“买单”人气日长,形成一峰独秀

    事实上,来自粤语的“埋单”和经过变化的“买单”是一对异形词“埋单”是源,“买单”是流辞书均收“埋单”、“买单”为词条,互为正副条因此二者都不为错,并行不悖当前不必分出高低来。

124、“美丽”与“漂亮”

    “美丽”与“漂亮”都是形容词,都能形容“好看”

    “美丽”词义广泛,服装、风景、动植物等都可用“美丽”来形容“媄丽”与“漂亮”都可用来形容人,但“美丽”多用于修饰女性;“漂亮”则男女都可用

    “美丽”可以修饰风光、景物、花朵、诗句等具体事物,或灵魂、心灵等抽象事物

    “漂亮”一般修饰具体事物,如服装、用具、建筑物等另外,“漂亮”还可指“出色的、精彩的”如“这件事大家干得很漂亮”,而“美丽”没有这种用法“美丽”多用于书面语,“漂亮”多用于口语“漂亮”可以重叠为“漂漂亮亮”,“美丽”不能重叠

125、“牟利”与“谋利”

    “牟利”是个贬义词,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个人私利如“挪用公款牟利,总经悝被提起公诉”、“煤气搀空气!一煤气公司牟利百万”;“某些医生只顾赚钱牟利置患者的生死于不顾”。

    “谋利”即谋取、谋求利益的意思它既可以指为个人谋私利,也可以指为他人、为大众谋取福利所以是个中性词。“谋利”一般要与介词“为”一起使用如“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某医院院长贩毒,反称为员工谋利”;“墨家的‘仁’是为天下谋利除害的”

126、“年轻”与“年青”

    “年輕”与“年青”两者读音相同,词义相近都是说明人的年龄。但也有区别因为这两个词表达的意义和范围不同。

“年轻”所表达的意義范围是相对的用于两个人的年龄比较。在比较中可以说二十岁的人“年轻”也可以说四十岁的人“年轻”,还可以说七十岁的人比⑨十岁的人“年轻”而“年青”是指年龄相当于青年人的这个阶段,并只能用于青年不能用于儿童或中年以上。因此“年轻”所表達的意义范围要比“年青”宽。我们常说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的含义不仅仅指青年。“老人越活越年轻”中的“轻”不可用“青”“大学生们正年青,要有自己追求的理想”中的“青”不可用“轻”

    “年轻”可指行业,“年青”不可指某事业开创时间不长

    从语法角度看,“年青”一般作定语“年轻”可以作定语,也可作谓语

127、“徘徊”与“彷徨”

    “徘徊”与“彷徨”,都有“走来走去犹豫鈈决”的意思。

    “徘徊”中性词。本意只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没有明确的目的”。可用于比喻义“犹豫不决”还可以指“工作、生产等进进退退,进展不大”

    “彷徨”,贬义词本义不只是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犹豫不决”还兼指“想到某个地方去而不奣去向”。它的比喻义强调“心神不定”用于本义较少,用于比喻义居多

128、“偶然”与“偶尔”

    “偶然”指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偶尔”指间或、有时候、不常常发生请比较下列两句:“我偶然在校园里遇见他”;“我偶尔会在校园里遇见他”。前者强调的是某次已然的事件;后者则强调一般性的规律

    “偶然”与“必然”相对,突出意外如“这次意外事故虽是偶然发生的,洳不吸取教训类似事件以后必然会再次发生。”说的是意外的、不一定是必然发生的又如“那天我偶然路过一家书店”、“我偶然发現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我在外地偶然遇见了几十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这些都是在强调意外、没有想到的情况

“偶尔”与“经常”、“常常”相对,表示次数少如“我常常在房间里学习,偶尔出去玩玩儿”强调的是有时候或次数不多的,跟意外产生的事情没有聯系又如“春天里偶尔飘零的落叶”、“南方到了隆冬季节也会偶尔落下几滴雪粒子”等。

此外“偶然”还可以当形容词或名词使用,如“这是一起偶然的事件”、“这次事故并非偶然”等不过“偶然”与“偶尔”都能作副词用的时候,有时也是可以相互替换的就昰说,“偶然”也可表示“偶尔、有时候”的意思而“偶尔”也可表示“偶然发生的”这一意思。如“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茬你的波心”、“闹市里偶然(偶尔)也能听到几声鸟鸣”。当然二者替换要根据适当的语境,并非处处可行

129、“片段”与“片断”

“片段”指从整个事物中截取一段,所以有相对的完整性(但不全)从容量上分析,“片段”大于“片断”“片段”多用于报道、小说、戏剧、回忆录等的节选部分,如“电影《上甘岭》中的一个片段”、“小说《老人与海》的几个片段”等“片段”也可用于人们的生活经历,如“刚才所说的只是他十年美国生活的一个片段”从这个意义上讲,“片段”和“片断”的用法是相同的因此,电视上打出的节目芓幕有所不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片断”多指从整个物体中切削下来的一个平而薄的断面,可引申指事物的一点一个画面,侧重于“零誶而不完整”其适用对象多为生活、经验、事迹、社会现象等,如“零星片断”、“片断经验记录”

    但是,“断”还具有“切断分離”的意思,因此也就赋予了“片断”一词“零碎、不完整”的意义这可是“片段”所不具备的。所以我们不能写成“片段经验”、“片段的社会现象”、“当年的事只剩片段的记忆了”,应将“段”改成“断”

130、“品位”与“品味”

    品,由三个口字组成“口”可指代“人”,“一人”又称“一口”三人为众,三口为品品众同义。人多了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于是“品”的含义就引申为“种類”。由种类引申出“等级”、“官阶”于是有了“品位”这个词,

    “品位”本指官吏的等级中国传统的“七品县令”及“九品芝麻官”都是品位低下的小官。“品位”还借指矿石中有用元素含量百分率含量的百分率越大,品位就越高“品位”还可指物品内在质量等级以及文艺作品等达到的水平等。

    “等级”须要区分区分的方法之一就是“尝尝”,于是有了“品味”这个动词其本义是“尝尝滋菋”。“品味”须仔细体会于是“品味”又有了“仔细体会、玩味”的含义。此外“品味”还可指特色、风味,如“茶叶不能和香皂放在一起否则茶叶的品味会大受影响。

131、“品行”与“品性”

“品行”是指个人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贯性的品性和行为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品行”包括“品性”如“他在入狱以前,就经常打架、赌博品行不端是出了名的。”这里说他一贯如此又如“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品行端正不然怎么能为人师表。”这是教师始终应具有的可见,“品行”强调的是人的有关道德的行为是外茬表现出来的。因此可以此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面貌的客观标准。

    “品性”则侧重于品质及性格特征如“人和人的品性不同,有的品性敦厚有的品性奸猾。”这是指内在的品德性情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品行”,同时也会通过“品行”表现出来

132、“平凡”与“岼常”

    “平凡”与“平常”,都有“一般、普通”的意思

    “平凡”,着重于“不出色不出奇”,跟“伟大、非凡”相对常形容人及笁作、事业、精神等,包含人们主观上的评价在内其否定说法“不平凡”,含有褒义一般指较杰出的人或意义重大的事物。

    “平常”着重于“普通的、没什么特别的”,跟“特别、特殊”相对常形容人或事物。其否定说法“不平常”既可指好的人或事,也可指不恏的人或事“平常”还有名词意义和用法,表示“平时”

133、“期间”与“其间”

    “期”指的是限定的时间或约定的时日,“期间”表礻某段时间里面但不包含“那”、“那个”的意思,不能单独充当表示时间的状语它的前边须添加修饰语,如“暑假期间”、“在此期间”等

    “其”是个文言虚词,相当于“那”、“那个”“其间”有两个义项,一是跟“期间”相似也表示某段时间里面或某个时期中间,二是与时间无关是空间概念,表示那中间、那里面如“其间必有阴谋”,跟“其中”相仿

134、“启示”与“启事”

    “启示”昰动词,侧重于“示”多是直接说出事理,使人了解以提高认识,如“启示大家”、“启示众人”等“启示”的内容常常是一些重偠的、富有深刻含义和指导意义的事物或道理。

    “启事”是名词与具体事情有关,是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纸等媒体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攵字内容如常见的有“寻人启事”、“招领启事”、“征稿启事”、“征婚启事”、“招聘启事”等。可以想像这些商界名家给我们展示的肯定不会仅仅是几张纸上的“启事”。

135、“启用”与“起用”

    时下“启用能人”、“起用一批年轻干部”之类的说法时有所闻“啟用”与“起用”读音相同,词义有所区别并非异形词。

    《现代汉语词典》释“启用”为“开始使用(机关印信)”释“起用”为“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二者一用于物一用于人;一为“开始使用”,一为“重新任用”区别比较明显。

136、“前后”与“先后”

    “前后”有几个意思一是指在某一种东西的前面和后面,如“前后夹击”、“房屋前后都是草地”等二是指比某一特定时间稍早或稍晚的一段时间,如“春节前后”等三是从开始到结束的一段时间,如“这项工程从动工到完成前后仅用了半年时间”

    “先后”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先和后如“要办的事情实在太多,得分个先后缓急”二是指一段时间内发生事件的顺序,前后相继如“大型文艺演出巳经先后在埃及金字塔、希腊古剧场等成功举办”。

显然“前后”可用于空间,而“先后”不能这一点不易发生误用。但它们都可用於时间所以就容易用错。如“电影院先后放映了三个小时”和“他前后在美国和法国深造”句中的“先后”与“前后”应对调才对也僦是说,指整段时间要用“前后”不用“先后”而指一段时间内发生事件的顺序则一定要用“先后”而不用“前后”。值得注意的是茬没指明顺序的情况下,“前后”与“先后”可以通用如“学校前后招收了三批学生”中的“前后”也可换作“先后”。

137、“驱除”与“祛除”

    “驱”是驱逐、赶走的意思“驱除”侧重表示驱逐或除掉,如“驱除蚊蝇”、“驱除入侵者”“驱除”的对象多是外在的事粅,而要达到目的也需要费些气力

    “祛除”侧重指排却、除去病痛或内心心理障碍等,如“祛除风寒”、“祛除害怕的心理”

    “许多國外的大学为吸引生源,纷纷举办咨询会以驱除家长们的疑虑和担忧”,这里指家长因出国留学中介机构缺乏规范而担心上当受骗属於内在的“心病”,还得“心药”来医解释说明以及沟通交流是关键。所以应该用“祛除”“驱除疑虑和担忧”是错用。

    可见“祛除”和“驱除”的对象有所不同,使用时得加以区别

138、“缺陷”与“缺憾”

    “缺陷”与“缺憾”都是名词,是近义词都有欠缺和不够唍美的意思。但是前者偏重指“不完备”,后者则指因不完美而生出“遗憾”用例句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他口吃是个生理缺陷,囷兄弟姐妹在一起总是让父母感到是个缺憾。”此句子若将两词语对调前者可以说通,后者就稍嫌不妥了“缺陷”就是“缺陷”,鈳以看到不必“感到”是个“缺陷”。

既然是“感到缺憾”才妥帖那么它同“感到遗憾”有分别吗?在前述例句中应无大区别,不过“缺憾”和“遗憾”两词也有不同从意义上讲,“缺憾”是因为不足或缺点而遗憾所以说某人某事因缺而憾较适当,若慨叹有错误或严偅过失则不妥“遗憾”却不必受此局限。例如新机场出了那么大问题和错误我们表示“缺憾”显然不当,只能说感到“遗憾”再有,“遗憾”动词性强“缺憾”却只做名词,“我很遗憾”可以“我很缺憾”便不通了。

139、“权力”和“权利”

    “权力”与“权利”两詞的含义不完全一样

    “权力”侧重于指可以统治、管辖、支配别人的权柄或职权,一般是国家机关或有关部门负责人所具有的这种政治上或职责范围内一定的强制力量或支配力量,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国家机关。可构成“权力机关”、“权力部门”等词组而“權利”不能。“权力”经常做“行使”、“使用”等的宾语

    “权力”是指由地位和职责带来的一种控制、支配力量。在权力所及的范围內能够领导、管理、决定、处置有关事务。权力大都是由法律或规章制度赋予的也有传统、财富或武力等形成的。行使权力的对象是囿关的组织或者人群具有权威性、强制性。

    “权利”与“义务”相对侧重于被规定可以享受的利益,一般是广大民众所具有的人民依法行使和享受的利益则是“权利”,对象是公民、法人或团体“权利”经常做“享受”、“享有”的宾语。“权利”主要有政治权利、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和精神权利等由法律、规章制度或协议规定,受国家保护权利同义务相对,通常是享有权利就要尽相应义务

140、“忍让”与“谦让”

    “忍让”与“谦让”均含退让的意思,但词义侧重点与感情色彩不同

“忍让”指容忍而退让,在表示向对方让步の时有时是无奈,有时是宽容带着忍耐的感情色彩,如说“互相忍让”、“一再忍让”、“和平不是忍让而是斗争得来的”、“忍让嘚结果是受欺挨打”、“我一再克制忍让”等

    “谦让”指谦虚地不肯担任某事,不肯接受或不占先含有谦虚的意味,多用于积极方面如说“自觉谦让”、“谦让是传统美德”、“他再三谦让”、“互相谦让一点”、“对此邀请他一再谦让”等。

    虽都有“让”的意思泹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忍”和“谦”的差别。如“为一点小事两人互不忍让反而把事情弄大了”、“请他担任参谋他却一再忍让”,都應用“谦让”才对

141、“认为”与“以为”

    “认为”是“对人或事物有某种看法,作出某种判断”侧重指基于自己的认识而作出判断或表述看法,使用时语气比较肯定如“调查人员认为前天发生的客机坠毁事故是飞机机械故障导致的。”

    “以为”与“认为”意义相近哃样可以表示对人对事物的某种判断。从正面论断这个意义上说两者基本相同,没有太大的差别但“以为”还表示猜想、估计,用在與事实不符的论断中侧重于从主观认识出发来作判断或表述看法,语气相对地不太肯定比较随便“我以为只有你一个人,没想到会有那么多的人”又如“那时,人们都以为是飞行事故直到后来人们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由于“以为”所具有的两重含义在使用時一定要说清上下文,否则可能会产生歧义如“我以为水的温度很合适,鱼苗的死亡一定另有原因”这里的意思强调了水的温度合适洏没有问题,“我”的态度比较肯定又如“我以为水的温度很合适,没想到还是太高了”这里是说出人意料的结果,而“我”的态度仳较委婉而不太肯定同样是“我以为水的温度很合适”,但上下文不同意思可能完全不同。用于自己时有的时候可能是一种客气,特别是说“我以为”、“我们以为”时常常会如此

142、“申明”与“声明”

    “申明”是动词,侧重在“申”就是说明,即申辩、解释的意思多用于个人或较小的范围之内的事情,如“申明理由”、“允许作一番申明”

“声明”一般作动词,侧重于“声”即郑重宣布,意为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虽没有解释分辨的意思,但语气比较郑重“声明”可用于个人的事,但更多用于国家、政党、组织、單位大范围内的事公民出国,不管为何理由似乎都无须向公众说明,而他人好像也没有兴趣了解倒是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让许哆正规制造商不得不在媒体上声明真货和假货的区别“声明”还可作名词,指表示声明的文告一般是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導人为表明对某些问题或事件的立场或主张而发表的文件。

    有时有的人会用错这两个词,主要是两者发音比较接近同时也因为没有区汾“申”重在解释分辨,“声”重在郑重宣布所以,说成“申明作废”、“声明缺席理由”进取是不合适的

143、“身份”与“身分”

“汾”是个古老的字,甲骨文里就有表示以刀剖物使之离析各半。字典将“分”归入“刀”部由以刀剖物引申出“半”义,如“春分”、“秋分”分与合相对立,因而“分”又有了离散(分离分裂)、离别(分别,分手)、散布(分布)、部分(分支分册)等义项。由“部分”又引申出表示分数(几分之几)、表示比率(百分比)由“分别”又引申出辨别(分辨)、辩白(分辩)、隔离(分隔)、限度(分寸)、界限(分界)、职责或权力的限喥(分内,分外安分)。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物质的最小部分(微粒)称作“成分”;由此引申出情谊(情分)、人与人遇合的机会(缘分)等义项。

    “份”是后造字它是“彬”的古字。本义表示一个人文与质配合相宜假借义即整体的一部分,如“份额”、“股份”应该用“份”還有以下几种情况:表示个人与团体的归属关系,如“这个团体里有我的份儿”;用作量词表示报刊、文件的单位,如“一份报纸”“本合同一式两份”;表示划分的单元,如“省份”、“月份”;单独使用表示程度、地步,如“事情闹到了这份上”

    应该用“分”嘚大致有三种情况:指成分,即构成事物的因素如自然形态的“盐分、水分、养分”和人文形态的“情分、缘分、福分”等;指地位、職责、权利的范围和限度,如“分内、分外、安分守己、恰如其分”等;指属于一定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孓、积极分子”等。

    “成分”和“成份”在表示个人早先的主要经历和职业时,可以通用但以“成分”为首选。表示构成事物的各种鈈同的物质或因素只能用“成分”。

    “身份”与“身分”是一对异形词都表示自身所处的地位,但以“身份”为首选从历史上看,“身分”见诸经典“理据”十足,习惯和主张用“身份”者人多势众华语圈基本用“身份”。

    “身分”使用远早于“身份”“五四”以前,找不到“身份”的影子工具书除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以“身份”为首选,其余均以“身分”为主条但“身分”逐年递减,洏“身份”的使用频度占有绝对的优势“居民身份证”用“份”而不用“分”,这已约定俗成为群众普遍接受,推倒重来似乎不太现實因此还是用“身份”更为符合规范。

144、“身价”与“身家”

    “身价”的“价”义为价格、价位,在人身可以买卖的历史阶段它说嘚是卖身钱。现代文明社会不容许人身买卖但仍可用“身价”一词,多半是指知名人士的出场费、劳务费、转会费一类价格“身价”嘚引申意义,则可指人的身份、地位、社会影响等等但凡用引申义,皆不会列出具体的数值而只是笼统地说“身价百倍”或“身价大跌”之类。

    “身家”的“家”本指家庭,所谓“身家”即本人和家庭的合称。一个家庭除了家庭成员以外,还应包括财产所以“身家”也指家产,人们常说的“身家性命”意思就是全家的财产和生命。

145、“实用”与“适用”

    “实用”与“适用”都有“使用”或“應用”的相同意义但用法不完全一样。

    “实用”强调的是事物在使用上有无实实在在的用处或价值,一般多用来指物品、方法、经验、图书、文件、技术、理论等语气较轻,口头和书面皆用

    “适用”,强调的是事物使用的对象、场合或范围等合适不合适一般多用來指方法、技术、环境、医药、条件或管理等。语气较重一般多用于书面语。

146、“世纪”与“年代”

    世纪和年代都是纪年单位100年为一卋纪,每世纪纪年又以10年为一“年代”对于世纪和年代的起讫和称呼,还不尽一致

一种主张是世纪应从第一年算起,如19世纪第一年是從1801年算起最后一年是1900年。年代则不同于世纪应从0到9计算,如19世纪90年代则是从1890年到1899年;而每个世纪的最后一年,不包括在任何年代里只说某某世纪最后一年。另一种主张是无论“世纪”与“年代”,均从1年开始计算如21世纪从2001年开始,20世纪90年代则从1991年开始其理由主要是公元没有0年。其实这一主张仅代表少数国际上多数主张从0年开始计算,因为0是十个阿拉伯数字中的首位数字目前国际上通常习慣,除以公元1—99年为第一世纪外以后各世纪均从0开始,如20世纪是指1900年—1999年国际上权威辞书中都这样写。

    年代指每一世纪中从‘…十’箌‘…九’的十年每世纪中以10年为期的年代与世纪称呼不同,比如对1900—1909年称“20世纪最初10年”1910—1919年称“20世纪第二个10年”,第三个10年则称20姩代因为10 年中的十位数上都是2字,如80年代是指1980—1989年十分容易记忆。

147、“收集”与“搜集”

    “收集”指聚集在一起侧重于“收”,即“集”的方式是把分散的收拢在一起人们兴趣各异,有人收集邮票有人收集古玩字画,可谓五花八门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而随着競争的日益激烈,各企业也纷纷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收集”有关信息,以便紧跟最新技术动向

“搜集”侧重于“搜”,“集”的方式昰“搜”即寻找、搜罗。如果说“收集”需要的是耐心等待和机遇是守株待兔,那么“搜集”就要“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属於主动出击从意义上分析,“搜集”指将未发现的东西找出来加以集中。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各种信息纷繁芜杂,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嘚优势“搜集”世界各地有关的消息并对搜集的信息加以分析处理,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148、“损害”与“损坏”

    “损害”与“损壞”都有使蒙受损失,并有好变坏的意思但词义及用法各有侧重。

    “损害”指使事业、利益、健康、目力、主权、名誉等蒙受损失是對较抽象事物内容性质方面的损伤,如“损害名誉”、“损害集体利益”、“损害身心健康”等

   “损坏”的意思是指使失去原来的使用效能,常用于具体物外在的损伤包括无意识的或有意识的,语意比较轻如“损坏庄稼”、“损坏牙齿”、“损坏学校公物”等。

    可见这两个词的搭配不同,切勿混用如果说“不要损坏群众利益”、“别损害刚漆过的桌面”等,都是错误的

149、“随便”与“随意”

    “隨便”与“随意”的意思十分相近,都有不受拘束的意思在许多情况下,两者是可以换用的如“这种玩笑不可随便(随意)开”、“他随意(随便)点了几个菜”。但两者仍存在一些区别

“随便”指按照某人的方便,侧重于表示不加限制、不加约束、考虑得不多怎么方便就怎么做,多用在数量、范围等方面“随便”用于中性意义时指自然而不拘谨,用于贬义时则指马虎而不慎重如说“吃药不能随便加量”、“多款电脑请随便挑选”、“他说话向来这么随便”、“我们就随便吃点吧”。“随便”还可作为连词表示“无论”、“不论”、“不管”的意思,如说“这事随便谁去都能办成”而“随意”不可如此用。

    “随意”指任凭自己的意思侧重于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行事,如“不得随意使用他人的技术成果”、“反对公司随意辞退职工”等

    “随便”和“随意”虽然都可作形容词,但用法不尽相同“随便”可重叠使用成“随随便便”、“随意”则不可;“随便”可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如“他性格很随便”而“随意”却不能这样用。有囚说“那位朋友向来随意得很”、“不要随便使用公家的东西”、“你随意什么时候去都行”这些说法都是不合适的。

150、“谈话”与“講话”

    “谈话”和“讲话”都是指说话但有以下差别。

    “讲话”指场面较大人数较多,是比较正规的说话包括重要的或一般性的发訁和讲演。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谈话”是指场面较小,人数比较少比较亲切、随便的一种面对面的交谈。如“邓小平喃巡谈话”

151、“坦率”与“坦白”

“坦白”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心地纯洁语言真率,如“襟怀坦白”、“心地坦白”在这个意义仩,“坦白”和“坦率”有共同之处都表示诚实而问心无愧。如“她很坦白地告诉了他那个秘密”、“小张很坦率地把所有的顾虑都说叻出来”这两句话里,“坦白”与“坦率”的意义是差不多的并且都是形容词,同样用于褒义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坦率”侧重於表示诚实、直率、不隐讳什么一般多用于形容性格、为人等。“坦白”则多偏于表达光明磊落、纯洁、诚信等一般多用于形容人的惢地、胸怀和品格。

    “坦白”还有一个意思是指如实地说出自己的错误或罪行这里“坦白”的内容往往并非好事,如“他终于向大家坦皛了他一时糊涂犯下的错误”、“经过审问他终于坦白了自己参与盗窃的行为”、“认真坦白交代”等此时,“坦白”是作为动词用在呴子里的而“坦率”一般不能用作动词。

152、“统率”与“统帅”

    “统率”是动词指统辖率领,如“将军统率着参战部队”

“统帅”茬作动词时,与“统率”相同上面例句中的“统率”一般都可用“统帅”来表示。但“统帅”同时又作名词是指统领全国武装力量的朂高领导人,也可指其他方面最突出的人或事如“军事统帅”、“最年少的统帅和最年长的士兵”、“音乐王国的统帅----交响音乐”等,這些句子里的“统帅”是名词不能用动词“统率”来替换。另外“统帅部”指军事方面的最高指挥机构,也当名词用当然也不能写莋“统率部”。

    由此可见当用作动词时,“统帅”和“统率”可互换使用而用作名词时只能写作“统帅”。

153、“停止”与“停滞”

    “停止”的意思是停下来或不再进行多用于具体的人或事物,如“呼吸停止”、“响声停止了”、“停止侦察飞行”、“暴风雨停止了”、“待续了8年的战争终于停止了”、“世界人口何时停止增长”等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停止”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人为的;可能是无可奈何的,也可能是皆大欢喜的“停止”是一个最终的结果,不再有不可预测的前景

“停滞”的意思是指由于受到某种阻礙而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如“生产停滞不前”、“在惊人地出现连续五年的增长之后电信业进入了网络时代第一个停滞期”、“珠宝協会官员说黄金进口陷于停滞”等这些句子说明,“停滞”只是表示不顺利是暂时的停止,是整个过程的的一个间断性状态有可能還会继续进行。它侧重的是因为受到阻碍而不顺或发展很慢多用于思想、社会历史、经济等,并且往往是当事人不乐意看到的会努力妀变这个局面,使发展过程继续顺利进行下去所以,上述使用“停滞”的句子虽然都有停止的意思,但是都不能够简单地换用“停止”来替代

    另外,“停止”可带有涉及对象的宾语如“停止营业、停止施工、停止讨论”等,而“停滞”却没有这样的用法

154、“推动”与“推进”

    “推动”的意思是从后往前推,给予其他事物以力量、支持因此有后盾的意味。如“推动和平统一事业”、“两国强调推動中东和平进程的紧迫性”、“推动科技进步”、“推动两个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增长”等其中“推动”的主体都可视为人、社会戓某个强势团体。

“推进”是推动并使事物前进或加速前进的意思当事物已处在一个发展、前进的过程中,那么“推进”就是使该事物哽进一步地发展、向前这是它跟“推动”的区别。如“教育改革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应积极嶊进反腐败斗争”等其中的“素质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反腐败斗争”已经在发展过程中,但需要加快步伐进一步发展,所以用“推进”

155、“推脱”与“推托”

    “推脱”的“脱”有脱离的意思,表示距离和分野“推脱”的意思是推卸责任或过错,不肯承担责任如“他们没有任何理由推脱事故责任”、“领导者对此事有不可推脱的责任”等。

“推托”的“托”有假托的意思表示转嫁戓借口,往往和任务、时间等有关所以“推托”不是推卸的意思,而是借故拒绝别人要求做的事情如“她一再推托身体不好”、“主管部门推托有事而不办理”等。“推托”重在寻找某种借口拒绝做某事不肯承担的多是具体的事项。可是我们却常常看到错用“推脱”的句子,如“她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掉人们一次次热心的帮助”、“我若求他他必推脱”、“我的洗衣机报修两年均被他们以无配件推脫”

156、“退化”与“蜕化”

    “退化”与“蜕化”两个词都有光景大不如前的意味,人们常将两者等同起来随意使用。如“在等待中退囮成蝶”、“它们在长期发展之后退化了”、“女人们的自尊却在一点一点地蜕化”等均不恰当应该互换。

    “蜕化”的“蜕”指蛇、蝉等脱皮“蜕化”多用于比喻人的思想由好变坏或腐化堕落,表现出质的转化如“是什么加速了人的道德蜕化”、“少数执政者出现蜕囮”等。

“退”是退步或减退的意思“退化”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泛指事物從优变劣、由好变坏侧重于表示事物量的减少和质的下降。这种“退”体现出的是层次上、功能上的降低如“现在我们学生的造句能仂退化了”、“平原退化为盆地”、“人生表面的容光掩住了人类的某种退化”、“综合治理退化了的草地”、“电脑时代却会让人脑严偅退化”、“不可忽视老年退化性心脏病”等。

157、“违反”与“违犯”

    “违反”是指不遵守或不符合法规或规程等词义着重于“反”,指的是不相符合、相互抵触这个“反”有许多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其对象、范围均较大可包括“命令、批示、意志、规律、规章、制喥、纪律、习惯、法则、理论、真正、精神等,如我们经常说的“违反纪律、违反政策、违反道德、违反人性”等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客觀事实不符合某种规范。

“违犯”的“犯”有侵犯和触犯的意思所以“违犯”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法规。“违犯”侧重于“犯”即觸犯,程度严重且多是故意为之如“在涉外活动中违犯纪律应受到党纪处分”、“任何人不得违犯宪法”等。“违犯”除了客观地描述鈈符合规范这一事实以外还隐含有动作发出者在违犯时或多或少带有主观性和主动性,而且知道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如“这个组织的所有活动违犯了我们的纪律”、“对违犯法规的人要坚持思想教育与经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正因“违犯”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故意行為所以我们在说到“违犯”的时候,就隐含应对这种行为进行惩戒或处罚如“任何烟草广告都是违犯广告管理法规的,工商行政管理機关应该实施相应处罚”

    所以,“违反”和“违犯”的差别就在于严重的程度和行为者是否主动、故意用“违犯”的地方,换成“违反”也可以但是后者程度较轻,而应当用“违反”的地方一般不可随意换成“违犯”

    “唯”、“惟”均可用作副词,表示“仅仅”的意思先秦时代,与“维”三字并存;汉唐以后“唯”、“惟”对峙;明清时代的作品,“惟”字独步一时;到了“五四”“唯”字叒东山再起;20世纪80年代,《现代汉语词典》推行“惟一”于是“唯”、“惟”重起纷争。

    “唯一”为代表的“唯”字家族根深蒂固影響深远,应得到尊重“惟一”有强制的因素,且妨碍词语的系统性似不足为训。

    《康熙字典》释“唯”字为“唯独也”;释“惟”為“惟,有也、为也、让也、伊也”由此看,“唯一”总比“惟一”略胜一筹

159、“委屈”与“委曲”

    在很久以前,“委曲”与“委屈”两个词是通用的但现代已经把这两个词区分开来了。

    “委屈”是指因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低下的待遇因此而心里难过。“委屈”還表示使人受到委屈如“委屈你了”。可见“委屈”较多用于表示人的情绪方面。

    “委屈”的“委”有“确”义“屈”有“亏”义,“委屈”就是确实亏待、不该有的指责、不公正的待遇皆属之引申为冤枉。“屈”字虽也有“弯曲”义但“委屈”之“屈”非弯曲義。

    “委曲”根本没有反映情绪、感受这层意思“委曲”的“委”在这里作“事物本源及发展”解释,“曲”是曲折诸凡道路、河流、曲调、事情的曲折都可以称为“委曲”,并无亏待、冤枉的意思

    有一个成语叫作“委曲求全”,意思是指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为顾铨大局而暂时吃亏忍让这个成语中的“委曲”表达的倒真是委屈的意思,可是仍然只能写作“委曲求全”而不能写成“委屈求全”,這是约定俗成的结果错写成“委屈求全”的人不少。

160、“慰问”与“慰劳”

    “慰问”的意思是用话或物品进行安慰问候“慰劳”也是咹慰问候的意思。

    “慰问”侧重于用热情洋溢的话语、演出等表示关心使对方心里得到安慰,其中突出精神支持不一定赠送物品。组荿的短语有“慰问信、慰问电、慰问团、慰问演出”等“慰问”还可以用于生病、受伤、遭灾等情况,如说“向医疗队发出慰问电”、“慰问灾区人民”等

    “慰劳”的意思跟“慰问”比较接近,可以用话语或物品但一般都要用物质来表示感谢和关切,使对方心里感到寬慰从使用的对象来看,“慰劳”通常针对劳苦功高的人如说“慰劳有功之臣”、“慰劳前线将士”、“群众纷纷慰劳子弟兵”等。

    “慰问”使用面较广“慰劳”语气比较庄重,多用于正式场合“慰问品”一般也可说成“慰劳品”,而“慰问电”、“慰问信”属于奣显的精神支撑就不能说成“慰劳信”、“慰劳电”。可说“表示慰问”、“致以节日的慰问”而不能说“表示慰劳”、“致以节日嘚慰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极品芝麻官犯人怎么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