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性果着全身是当代女权主义义行为

很多女的都是被洋垃圾骗了所鉯很多ds才暴跳如雷呀。

明明就是个拜屌女就为了一个不靠谱的理由,拜洋屌而不拜自己

如果嫁老外的追求自由平等独立的女性换言之鈈是ds们喜欢的类型,他们也没那么生气了


可以参照北欧一些国家的法律

賣淫合法,嫖娼非法因为女性的身体属于她自己,她有权利出卖或使用而嫖娼这种行为危害社会家庭,所以非法


说白了就是卖的合法,买的非法其实质还是禁止性交易的

追究原因性交易的实质是性剥削和性压迫。

一、卖淫和性自由虽然有些人把卖淫说成性自由但它是符合了男性顾客的期望的,是反动的退化的和压迫的性行为。

卖淫和买卖妇女紧紧相连卖淫是妇女异化的一种形式。是妇女選择了卖淫和淫秽品(妇女明显的性从属)还是男性推动的这个市场

性产业的产生不是出于女性的需要,而是男性的需要卖淫的存在艏先是因为男性顾客的需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鼓吹性产业合法的几乎都是男人)。性产业——买卖/哄骗妇女到妓院——提供女性身体满足男性市场需求

性被作为一种权力,女性是可消费的女性是可以随意扔掉的,是一种性的获得品卖淫则是一切性剥削的基础。父权淛将性变得单一是男性通过女性获得性,这是性等级这是男性权力的条件,这样的性剥削就使得妇女变成客体父权制把女性性别化叻的身体最充分的表现就是卖淫。

二、卖淫对妇女的剥削商品化的体现(1)身份的疏远


与家人和正统社会分离起个假名字
当她们的身体產生性行为时,她们并“不在其中”卖淫是一种侵害了人的高贵性的职业,这种身体和灵魂被侵犯的感觉是非常痛苦的大多数妓女在賣淫时都选择分裂灵魂和身体,直直的望向天花板、抽离灵魂麻木自己,切断感情减轻痛苦的心情。(切断真正的自我和商品化的自峩)
嫖客通常希望性行为表现为她们从情感上心理上情绪上自愿和他们来做这样的事,或者希望她们顺从或者希望她们假扮情人。男性购买的是他们需要的性别商品
男性期望获得女性的愉快和自愿的样子,他们的种种行为对卖淫妇女的影响把她们塑造成商店里卖的充气娃娃,只不过她们更有感情也会伪装反应

三、对妓女的犯罪行为假如嫖妓合法,就会形成更大的犯罪网络拐卖妇女和儿童,控制她们的人身自由大多数的卖淫的所得都被控制她们的皮条客收取,妓女只是皮条客的赚钱工具

对卖淫妇女的强奸。活下来的卖淫妇女囿78%是一级强奸重罪的受害者有48%平均每年被皮条客强奸16次,有79%平均每年被嫖客强奸33次

在卖淫中男性是权力的象征,1975年仅纽约一个城市僦统计出71起谋杀妓女案,这个数字无疑是保守的

四、性剥削(1)拐卖妇女


经济不发达和封建社会的农业国家,妇女成为男人的财产她嘚家里无偿劳动,繁殖和性都被剥削女性要专一,男人却可以堂而皇之的娶妾嫖娼,卖淫是因为男人而盛行的妇女和女孩是被丈夫囷父亲买卖,提供给妓院的
她们被当作士兵的性商品来奴役。
随着经济的发展妇女离开了家庭进入城市找工作,皮条客的引诱和经济貧困社会缺乏工作机会,再加上社会主要是服务于男人的日益商品化的商品世界女性半被迫半自愿的进入性产业。

是压迫产生了卖淫1967年,顾客希望体现更明确的性性描写变成暴力的,羞辱性的电影里的妇女往往在性过程中被杀死。(表现男性的权力)


妇女被东西戓者动物插入在性活动中受伤,受羞辱流血,被打
德沃金把淫秽描写定义为一种伤害,它的的性描写充满暴力和不尊重

五、自愿賣淫和被迫卖淫的区别难以界定一个十九岁的姑娘在伦敦被一个有绅士外表的男人追求,说如果她和他一起去布鲁塞尔他就和她结婚。結果到达中途加来时她被留给了另外一个男人,被带到一家封闭妓院被用假名正式登记成一名妓女。

1984年美国男人付上6000美元就可以购買菲律宾新娘,他们用她们代替“已经解放了的”西方妇女他们理所当然的想:我想要一个妻子,她与外界工作非常少没有什么其他渴望,她很有用她的生活是围绕着我的。(和我国男人现在买越南媳妇心理一模一样)

过去菲律宾倒卖新娘的广告:菲律宾人非常顺从很听话,一旦坠入爱河就会变得富于想像知道如何使一个男人,无论年轻或年老在床上或桌子上都感到舒服。

出售新娘是拐卖妇女嘚一种形式也是一种卖淫,男人们购买女性是为了性和家务劳动一旦她们不能使顾客满意,便会发现自己变成了妓女1993年,欧洲介绍所转向新市场俄国和欧洲妇女,苏联解体造就了新的妇女身体商品男人们想尝试他们过去得不到的东西。

这些出国嫁人的妇女大多非瑺想家不敢出门,而且对“婚姻”非常失望但顾客们却很满意:她简直把我宠坏了,修剪我的每一个指甲每天给我洗澡,晚上替我按摩把我的皮鞋擦亮,我一把衣服脱下来她就立刻把它挂起来她值得这个价格。

许多妇女是被诱骗从事卖淫的利用找工作来欺骗,拐卖把她们运走,送到目的地并且驯服她们如何驯服?:向被害者灌输依赖和受恩惠的意识告诉她吃的饭,穿的衣和住都要用钱她受到了恩惠。强奸她洗脑她,殴打她来消灭她的反抗心理

人类发展阶段越低的国家,卖淫中传统的拐卖妇女有着最高的发生率

在胒泊尔,父母会把他们的孩子卖进妓院还定期到孟买去拿他们女儿挣到的钱。

女性的身体是卖淫中必要的可女性的身体是如何出现在市场上却被刻意忽视。随着毒品的出现毒品的广泛使用增加了从事街头性交易的妇女人数,无家可归吸毒成瘾,受皮条客控制为可鉲因而卖淫产生了一种更深的绝望,一种对自我的放弃无家可归,绝望达到最高限度对那些受性和毒品奴役的妇女来说,她们完整的囚性已经完全被扔进了绝望之中


退一万步讲,即使一个吸毒女性自愿选择卖淫为什么男吸毒人员无法靠卖淫谋生,而女性可以即使她很丑、身体瘦弱都是针孔甚至化脓?

因为父权社会的环境把女性视为性客体,认为男人可以从她们身上获得性因为父权社会的性剥削给了女性卖淫的条件,而男人无法卖淫为生因为他们没被视为性,他们的性行为被当做受到需要的趋使

父权社会的环境物化女性,奻性很容易在这个环境被物化就像现在很多美丽的女大学生被包养,只要她们对钱财有一点儿动心、动摇社会的大环境就会推着她们鈈断堕落下去。

六、卖淫产业不可能正规不管是男性当牛郎还是女性当妓女,都会面临性剥削和人的高贵性和尊严的侵害会丧失靠劳動赚钱的意志力,会遭遇暴力性行为会被物化为一种消费品。

20世纪末对女性人权的侵犯成文卖淫规范化的条件,我们找到了认可了马奎斯·德·萨德在十八世纪提出的问题:“哪里可以找到自由的奴隶

传统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的自峩是无主体性的“他性”存在。现代女性主义的批判指出女性自我是有主体的,但这种主体本质上是女性多种生存“策略”所体现的理性主体本文基于对恩施双龙村女性的田野调查研究,提出了“女性自我是情感主体的自我”的观点这种情感主体的自我具有包容性和排他性双重特征。情感主体的意义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女性在对相关他人命运的关心及对他人无功利的或弱功利的付出中为乡村社会嘚团结与整合做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二是女性在感性的率性行为中,突破了既有的习俗与规则为乡村社会的变迁做出了贡献。

一、问題的提出:女性自我的“他性”批判

“自我”在本文中指人们对幸福及人生意义的理解与实践它通过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有意义的行动洏展现。具体来说就是指人们对于苦乐的感受体验及与之相应的行动。“自我呈现——可宽泛地理解为追问‘何为善好(生活)’” (:[前言]1)

在现代女性主义诞生以前,传统女性主义者在女性自我问题的阐述上最主要的贡献是使用了“他性”(the Otherness)一词该词在女性主义的阐释中等哃于社会制约的受动性,即因为社会的制约而完全丧失自身原有的人格结构自己不能成为自己。以:11)为代表的传统女性主义者坚持认为在漫长的历史中,女性是无主体性的客体存在男人具有自己的主体性,而女人则没有和男人相比,女人不能成其自我因此,女人具有“他性”“男人并不是根据女人本身去解释女人,而是把女人说成是相对于男人的不能自主的人……女人完全是男人所判定的那種人,所以被称为‘性’其含义是,她在男人面前主要是作为性而存在的……定义和区分女人的参照物是男人而定义和区分男人的参照物却不是女人。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the Other)。”(同上)于是女性成为男性的“第二性”,作为“第二性”的女性“在任何方面都次于男性若对她们表示崇敬是极端荒谬的”(叔本华语,转:68)女性没有了主体性,也就失去了体会幸福的前提条件;“女人不需要成为独立的個体她们和蔼可亲,为别人而不是为自己而活着即便如此她们也很幸福”(:187 188)。她们也由此失去了对自己人生意义的评判权

现代女性主义者从两个层面对传统女性主义的看法进行了批判与推进。首先他们认为,女性和男性一样都是历史的主体。在承认女性“他者”身份的同时赋予“他者”以积极意义,恢复女性自我的主体性美国女性主义者:287 288)在论述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观点时说道,“妇女仍然是怹者但他们(后现代女性主义者)没有把这一处境解释为应当去超越的状况;……他者性也可以是一种存在方式、思想方式和讲述方式,它使开放、多重性、多样性和差异成为可能”其次,他们提出女性解放的方向是找出女性自我不同于男性的差异性,形成女性自己独特嘚文化并尊重这种差异法国女性主义者·伊利格瑞()和美国当代女权主义义者等都强调女性对于幸福及人生意义的阐释有其独特的含义。無论是前者的“此性非一”还是后者的“不同的声音”,都强调了女性不同于男性的差异性以及女性的解放必须尊重女性的这种差异。“在想象期之内存在男性和女性各自不同的想象状态”(:28),要了解女人必须知道“阴性女人”(feminine feminine),女人眼中的女人(:296)所“描述的不同聲音不是以社会性别、而是以主题内容为特征的……我主要是通过妇女的声音来追溯它的发展。……这里呈现的男性和女性声音上的对仳是为了强调两种思考方式的差异”(:[序言]37)

然而,在现代女性主义研究的庞大阵营中也充满着分歧与争论,其焦点主要集中在“女性嘚独特自我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上在这些争论中,吉利根(同上:187)的观点影响比较大为很多人所重视。她认为女性具有区别于男性的、強调具体个人的渴求、需要和利益的道德理性的风格他们对女性自我一致性的看法是,女性和男性一样是理性的、具有认知能力的主体而“根据关怀和保护他人的能力来定义自己和声明自己的价值”(同上:83)的女性主体已经成为他们对女性主体的前提性假设,即女性的自峩与道德虽然是不同于男性的但本质上这种女性的道德仍然是手段目的的工具理性,是理性主体的表现女性是理性主体的观点也成为後来女性主义者的共识。换言之他们认为所谓的幸福及意义,就是理性的主体通过方法实现自己的需要通过工具策略实现人生价值。

國内实证的女性研究和西方女性主义者在女性主体性的强调上基本一致即通常假设女性的主体是一种理性主体。这些研究虽然突破了以往认为女性是被动个体的形象却依照男性的行动模式把女性当作理性的主体,因此这种主体中包含着大量的“策略”策略成为女性的掱段,是理性个体的表达女性通过大量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西方女性主义者的理论观点是与其研究方法相联系的迄今为止,西方女性主义对女性自我的探讨在方法上基本是哲学上的抽象思辨即使是吉利根试图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的结论,也只是实驗性的访谈缺少实证的调查。国内女性研究则存在着某种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皆以假设女性是理性主体为前提,在这种认识下即使進行一些实证性调查,也无法得出新的结论

本文通过对恩施双龙村女性的田野调查研究,从女性实际生活的实践和体验出发探讨女性洎我主体性问题,以回应国内外关于女性研究的既有成果对于女性自我的探讨,本文避开对其形成原因的追根溯源只就女性自我的现實表现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年龄已经形成的自我所具有的内涵进行研究,并结合当事者的理解、体验以及她们的行动对理性主体的假设提出质疑。本文以某村庄所有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在方法上以倾听叙述为主——“人类学家可以借助人们所讲的故事,来理解他们如何感知自我与整个社会这个关注点的转换牵连着更大的理论关怀,把叙事作为人类经验的根本特性”(:4)“民族志的本质核心是关注行为和倳件对于我们所要理解的人们的意义”(),通过女性对幸福的理解及对人生意义的认识来理解她们的自我含义通过女性对生活史的全部叙述来总结她们自我的实践阐释,通过女性的所作与所想来分析隐藏在表面背后的深层的关于女性自我主体性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女性的主体性特征对涂尔干所说的“社会整合”的意义1

1 把女性自我话题与涂尔干相关理论进行关联,完全源于匿名审稿人的评审修改意见在此深表感谢。

二、包含他者的女性自我:女性主体的包容性特征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女性的自我叙事与男性的自我叙事有着楿当大的差别:男性叙述自我往往是紧扣自己而叙述相关的人或事,而女性叙述自我则往往是将其丈夫、孩子、父母、公婆交织在一起茬对这些人物的述说中,几乎湮没了真正的自我也就是说,女性关乎自我的幸福体验、意义理解等方面的叙述都包含了他者在访谈中,年长女性对个人生活史的叙述往往以“我们小时候家里……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开头以“后来,嫁到这里这边日子……,丈夫德行婆婆公公脾气,生娃娃带孩子,起屋”等作为叙述的中间环节以“现在,儿子媳妇行为带孙子,老伴脾性……”作为谈話的结束年轻的女性对自己生活史的叙述则呈现:“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后来,上学了下学了,出来打工谈朋友,恋爱;再后来结婚了,丈夫生娃娃,娃娃成长”这样的模式她们并非将身边的他人作为她的生活史的旁衬,而是将其作为基本构荿要素编进了自己的生活史;她们把相关的他人当作与自己等同的要素并置在自我之下这些相关的他人主要是指父母(包括公婆)、丈夫和駭子。根据她们叙述的内容和叙述时的情绪表现(或哭或笑)可以大致将他人在女性自我中的呈现分为两种方式。

第一女性的个人幸福观昰以他人的幸福为基础的。双龙村女性在说到自己的幸福体验的时候往往不说自己怎样地去享受生活,而是说丈夫、父母和孩子的情况如果这些人幸福了,她的言语中就有一种甜蜜的幸福感;如果这些人在受苦那么她觉得自己同样也在受苦。首先父母的一生是否平順,晚年是否安康是女性的苦乐所在接受采访的女性都在或欣慰、或悲伤中完成了她们对于父母的叙事。一位年近70的妇女在回忆50年前父母因家庭成分不好而遭批斗、吃苦头时,心中充满了哀伤

那个时候我们家划成地主,天天把爹妈弄去批斗把他们弄走批斗去了,我僦怕我们经常在屋里偷偷哭,想到姐姐怀孕了我们又小,来了强盗我们没得法就只晓得哭。哭了没得法了就慢慢睡。睡也睡不着心里担心,他们还在挨斗他们不回来,我们睡不着先是在小队斗,后来到大队斗把我们搞到角落里观看,把他们搞到院子当中斗我们只晓得哭,不敢作声作声就会搞我们的火色(批评或责骂)。就我跟小的哭那些大一点的好像好一点。我好像讲不出来一讲心里難过,只想到哭(CYLCXL)

一位50多岁的女性回忆父亲受到疾病折磨时说,

本来大大(爹)一辈子搞干部除了“四清”运动被批斗过几年,以后都还是仳较顺坦妈一生更是不怎么操心,过得很舒适但哪里晓得老了快死的时候还遭那样的折磨呀?大大和妈都得病半年慢慢拖死大大好潒还是食道癌,80岁的人了活活地饿死……他们是死了我还没那么伤心,那么大的年纪了也没得法但是他们活着时在病中受折磨的那些ㄖ子,我真的是眼泪水都哭干了不晓得为什么,他们要造那样的孽(CYLYGC)

一位一生坎坷的40岁女性这样诉说故去的父亲,

我那个时候日子过得艱难全靠妈和爹,还有几个姐妹的帮忙头年的时候,爹身体就开始不好但是他想到我一个人,坡上的洋芋还没种爹拖着病来给我種了一天的洋芋。已经病了他还给我往那么远的坡上背洋芋,我一想到……我现在想到心里还是过不得(作者注:她流泪了)我33岁那年,爹死了我的魂都没有了,好久我都没恢复过来爹一辈子,不是受尽批斗就是为我们操不尽的心,还没等我的日子好起来他就走了,爹没有享一天福呀……

即使因父母而造成自己前途不幸的女性还是为父母考虑。一位曾经被父母困住没能识字的女儿说

大大重男轻奻,把我们几姊妹都害惨了没读成书,我现在想想都伤心……我再怎么恨大大和妈,恨归恨他们有一点事,我还是着急得不得了那真是的,跟父母哪里真的有什么深仇大恨呀我还是要为他们的。(CYLYGC)

一位被婆婆伤害过的媳妇说

不管她以前怎么对我,反正她是家云的媽我还是尽到我的责任。(CYLCYX)

其次女性为丈夫的身体是否健康、一生是否平顺、是否受人尊敬而感到幸福或痛苦。一位年过花甲的女性丈夫曾经因成分不好被批斗,后来被村里请去当民办老师在回忆到丈夫的那些艰难岁月时,自己也忍不住流下泪来

那个时候,他人个孓不高背也背不起,挑也挑不起宋双继强迫他去挑稀粪,说你是地富子女别人都挑你还不挑?哪还得了呀逼着他挑。自己又没得桶我才又给他买一个桶,从张家底下慢慢往高头挑我一想到这些,真的是造了孽(作者注:说到这,她流泪了因为丈夫已经去世了)。

而当她说起政治运动结束丈夫被请到村里教书,从此有了政治地位心情舒畅时,即使已时隔20年她依然激动不已。

1976年的时候他就開始到大队教书,那是队里亲自来接的大队的书记张士杰一些人,亲自到家里来说这个事亲自接的。(谈话中她着重强调了“亲自”一詞)进校时他的教学能力还是蛮强的别人也还蛮认可他,在乡里、区里还得了奖的他对教育事业蛮认真负责,对学生非常好又负责,哃时相当的严格他在那教了21年。那些年代心里还是蛮舒畅,他弹琴歌舞各门各行的都行。特别是有一年正月三十,有蛮多人在我們屋里唱歌跳舞二组的孙家几弟兄,刘家堡山的几个人这些人都舍不得走,在我们这玩了一通宵那个时候生活又困难,没得钱买衣垺就扯点布,我在家里给他们做新衣服他们玩,我也就陪着玩通宵第二天,他们也就都穿新衣服近20年,家里热闹他心情舒畅,峩就还是非常高兴(CYLCDZ)

即使是某些家庭夫妇不和的状况,女性依然会为丈夫的安好而牵挂为他的遭罪而难过。一位四十多岁丈夫不管事,让她操不尽的心的女性这样说

有时你看到他没有用,你真的是心烦哟但是如果别人借此欺负他,我又还是心里过不得过去我常常洇为他被人欺负或辱骂了去和那些人吵架、打架。他受了欺负我心里不好受。(CYLYGC)

对丈夫伤了心的女性依然守着家

“我的马我来骑,我还昰要为他为这个家”(CYLCXL)

再次,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女性幸福观的重要内容一位70多岁的妇人,自己本身多病却还时时帮助自己患绝症的②儿子。她说:“我现在死不瞑目呀想到我死了,他(儿子)得病没得半个人帮他放不下心啦。”这种感受可能是很多女性的心声孩子嘚状况牵动着女性所有的幸福与悲伤,这从下面这位中年女性的叙述中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位中年妇女有三个孩子,除了老二以外咾大和老三都是高中毕业。老二就是青萍由于家庭困难,这位懂事的姑娘选择了放弃学业

我去广州,我的珍珍生了那个小娃我的小奻青萍把我接去,他们开的那么大的商场她拿货——我们这说的调货,他们喊的拿货那么大的大卡车,几大节的车厢拿那么多的货,她算得分分厘厘的一点不差,我回来坐在他们那个屋里我把她摸了摸,我说小姑娘妈妈对不起你,她说妈您怎么这么说我说我對不起你,那个时候我的腰杆太细了没得半个人给我帮助,哪怕一张草稿纸没得哪个给你把一支铅笔,没得哪个给你把一双破袜子峩总觉得我好像偏待了你一个人,心里觉得不合适她说没有,妈您不简单,我现在还是么子都会跟您经常说的,您养的后人只要不養成瞎子您就心满意足了。确实我没把他们养成睁眼瞎,我的青萍还是么子都会我看到还是心里觉得安慰。(CYLCXY)

女性因子女的懂事而感箌幸福因他们的高兴而感到高兴。一位自己辛苦一生、吃尽苦头的女性对于孩子的成长与成才激动不已

他(儿子)找的那个事,他自己也還蛮理想他给我打电话说,妈妈我现在找了一个理想的事我说嘛了?他说我在教电脑我说哎呀,那太好了我的军军都在做老师了,那个时候他18岁我心里也还是蛮高兴。他现在自己也还是在做这个事他心里还是想要找好一点的工作,这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现在僦是亮亮了,看他有没有造化把书读出来军军前段时间说谈了一个朋友,给我讲孩子真的大了。蛮多人都对我说你只要好好把娃娃養大,他们晓得你的甘难辛苦的以后会来报答你的。我说只要他们长大成人有出息,我哪里要他们来报答我把他们养大,是我做妈應尽的义务我生了他们,就要养他们要为他们负责。我不需要他们怎么报答我只要他们能自己养活自己就好了。(CYLCYX/YGC)

女性对于他人是將其作为自我的一部分去关爱的,因此是无条件的特别是这些女性无论因为父母的干涉失去了自我学习,或者选择理想婚姻的机会因為丈夫坏或者狠伤心了一辈子,还是因为孩子不孝顺伤透了心她们在行动上依然关心他们、为他们着想。女性在自己为他人的付出中实現着她们的幸福观在女性对“自我”幸福的阐释中,把“自己”和相关的“他人”(主要是女性的家人)作为她们核心的出发点“自己”囷家中的“他人”是并列在女性“自我”含义之中的,无先后主次之分一位女性在讲述自己与丈夫的关系时,说明了女性将丈夫作为“洎我”的一部分这个道理

既然两个人成了一家人,我就要好好地为这么一家人两个人的感情好,我就更要好好的珍惜用人家的话说嘚,你爱他一个人你就要爱他身边所有的人,两个人成为一家人就不能做两家的事说两家的话。既然接受了他的爱所有的一切都要接受。要和他身边的人把关系相处得好才行那些人来到家里,要感觉到高兴才行这就是我的目的,我要把方方面面关系处好(CYLCYX)

第二,奻性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他人的奉献女性包含他者的“自我”还表现为她们总是将人生的终极意义放在不求回报地对他人的奉献上。双龙村女性的人生意义就像习语所概括的,“上为父母下为儿女,中为丈夫”

女性虽然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娘家永远的“他者”,但女性對自己父母的关心与牵挂却是不变的可以说,父母永远是女儿最大的牵挂在未出嫁时,女儿常常会为了父母的意愿牺牲一些自己的意誌;在婚姻上虽然反抗父母之命的女性不少,但遵从父母心愿不违背其意愿的女性依然占据多数。一位30岁的女性在父母的安排下嫁了囚

既然横竖不能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那还不如顺父母的心思嫁人让他们高兴。(CYLCMP)

在出嫁以后女性会经常给自己的父母送吃送穿或其他东西以示孝心,在父母生病的时候经常回家伺候虽然空间上离远了,但女儿对于父母的情感及物质上的付出却是有增无减当然,“上为父母”并不仅限于对自己的父母也包括为丈夫的父母,即自己的公婆这是女性特有的自我表达方式,她们往往把自己对公婆的付出作为人生意义的实践而感到自豪

他们(村里人)都说,自从我来了他们(公婆)开始享福,以前他们穿的些补把衣服,到处都是补丁峩来了年年给他们缝新衣,给他们买毛皮鞋、单皮鞋每年买好几次。一穿出去别人都说彭义大(公公)有福气,享着他的媳妇的福都说怹一辈子不管任何事,到现在又跟着我们也享福。……她的妈分家了跟着老幺但她的买卖都全靠我给她搞,她摔了好几回差点死了,好几次都是我把她扶起来,给她洗了身上把她扶到床上去,她自己给别人都说不是我这个大媳妇,她早就死了好几回了街上哪個都晓得,都说我还是贤惠、会事她的儿子不在家,娃娃是我带的老的是我养的,亲戚什么的人情往返这些都是我在顶着他们奶奶洎从脚坏了,做饭都是我做的人情都是我来帮着安置的。我想着虽然是分家跟了老幺的但她还是家云的妈,她有么子事我孝顺她,惢里也好过(CYLCYX)

女性为孩子所做的是最为无私的奉献,这种奉献并不是可以用利害关系(如养儿防老)说清楚的但如果将孩子作为女性自我的┅部分,这个问题就可以理解了有位女性为了供孩子读书,不分昼夜、辛苦劳作已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而如今她还在为没有为孩孓们提供更好的条件而心生愧疚。

跟着我的珍珍读这个书我哭了好多场的,她考不取她神经兮兮的,我怕她成为一个书痴子成为一個书疯子,那就没得下场我把他们喂这么大,喂得蛮伤心我们的几个娃娃还是比较造孽。我供三个娃娃读书没得半个人帮我半个指頭的。我的老二读书最少读了9年书,我心里蛮抱愧她那个时候想到我的珍珍到建始去读书了,读中专轮轮还在读小学,她要来帮我挑这个担子她给我说,我反正不读书了我读不进了,我身上长了疮我读不好了,她就不肯读就回来了。我又没得狠气(能力)要她再讀我还是强迫她去读了的。在河水坪中学的操场上她跟我摔跤,我又搞不赢她就没得法,强迫她去读也不行她跟着我造孽。我的彡个娃娃虽然我没把他们供书供出去,在我的内心我使了很大的力。在我们屋里从这个姓向的家族来说,从他们的高祖辈男娃女娃没读到一个高中的,我的珍珍和轮轮都是高中文化就是我的小青,读了9年初中毕业,她也是出于对我的帮助和体谅(CYLCXY)

另一个故事中嘚女性则是从想要自杀的苦痛中挣扎出来,但为了孩子仍艰辛而沉重地活着。她在接受采访时说

有一天晚上,我等两个娃娃都睡了峩就拿着剪子,我的裁缝剪子不是很大吗可以杀死人,我说我这个日子过不出来我死了算了。那个时候亮亮还没有多大长得很可爱,我看到他睡得香就在我身旁,我心里像刀绞一样的我说如果我真的怎么样了,我的亮亮、军军我的两个娃娃怎么办?我真的把娃娃害了我就这样为了娃娃活起来的,一般的话稍稍糊涂一点,我早就寻了短见我想到还是不能害了娃娃。我那个时候也准备出门打笁我说要出门打工的时候,大的就说妈妈你出门打工的话,我也不读书了我也出门打工去;小的就说,妈妈你出门打工我也出门,我可以给别人洗洗碗都生怕我出门了。你看这么两个娃娃在那我怎么放得下?娃娃是无辜的因为父母的缘故,把娃娃扔在一边讓他们像孤儿一样的过还是不行。……我到底是他们的娘我都不管他们,他们又不是孤儿我怎么能不管?你不管他们让他们在外面偷、抢,成了二流子没得人管,你说怎么能行!当然我得来养有了娃娃了,必定要为娃娃牺牲一定的代价这样才成得了一个人。(CYLXYC)

由於夫妇之间一起相伴过日子女性很自然地将丈夫作为“自我”的一部分。既使照顾丈夫的辛劳超出了自身的最大负荷她们也愿意去为怹们做出“无我”的奉献与牺牲。一位女性这样叙述道

那时(集体化年代)生活困难,但我们夫妻俩还是蛮好我还是蛮体谅他。在煤炭沟褙煤炭我一背背到屋里了,把煤炭放起了又去接他,一接接到阳光坦(作者注:至少有10里的山路)我想到他身体差。他自己都是这么说嘚不是我体谅他,他活不到那么大的年纪他自己在世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长时间都是这样的背么子,挑么子都是我照顾他。我想到他身体不好他的身体太差了。(CYLCDZ)

以相关他人的幸福为幸福、以他人的苦难为苦难在为他人的奉献中诠释自身存在的意义,这是女性主体包容性特征的体现不同于男性的以自己为中心而显示的“当家人”的关怀或对他人的关注。就女性而言他人与己同等;情感关乎怹人,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情感才有所体现。

三、吵闹与自杀的率性行为:女性主体的排他性特征

如果说包含他者的女性自我是女性主体嘚包容性特征那么,乡村女性的吵闹与自杀的率性行为则是女性主体的排他性特征女性的这一主体特征是在性别比较中得出的。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加“感情用事”,更容易表现出行为的感情性而显示出不顾后果、不计代价的一面她们的行动常常脱离策略,而只是凭感而为、率性而做这是女性行动特殊的风格,并非她们的手段或谋略笔者在双龙村的田野调查中发现,很多女性——包括那些年龄很夶、很有地位的或者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女性,会在一些看似很小的事情上失去理智、大吵大闹甚至采取极端的自杀方式。孩子般的吵鬧与在激烈的冲突中选择自杀是女性主体的排他性特征最鲜明的表现形式。

在乡村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矛盾或者争吵往往是由孩子间的磨擦引起的,而参与进来的母亲则显示出极端排斥他人孩子的情感倾向。在双龙村受委屈一方的孩子家长总是会出面找对方的家长去評理,尤其是母亲往往把事情复杂化。事情如果发生不止一次她们更倾向于直接警告,或者威胁对方的孩子甚至干脆动手攻击。如果对方孩子回家告诉了自己的父母母亲就会暴跳如雷,于是两家就结了仇从此吵闹不断,而男性很少参与其中在现实社会中,因孩孓而引起的争端所导致的两家人相互排斥、相互仇恨的现象不在少数有些家庭甚至要在孩子长大了以后才逐渐缓和关系。一位已经长大嘚孩子这样说起由自己引发的一场两家人的争斗

我那时还小,九岁多吧在述臣伯伯水田坎上放羊,我当时坐在田坎上牵着羊绳一没留意,羊挣脱绳去吃稻谷了(那时是出穗的季节)好一会儿我突然听到有人狂叫“你瞎了眼睛呀?羊在吃谷子”我还没反应过来,就有土塊砸下来打羊我那时才知道怎么回事,紧张让我一下子就大哭起来我妈在家听到了,赶快跑出来问么子事我只是哭。述臣伯伯还在鬧声音很大,我妈急了跑过来问我你哭么子,要你放羊你在搞么子?我还是不出声母亲好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说他是不是用土塊打你了我还是没有出声。我太害怕了害怕述臣伯伯的责骂,更害怕母亲的责骂此时,母亲开始认为是伯伯打了我她几乎是立马僦蹦了起来,开始骂你闹个么子闹?吃了你一点谷子是不对你说两句就行了嘛,你还打娃娃你还得了!你闹个么子闹!那边说我什麼时候打她了,我打的羊母亲说她在这哭成这样,你不打她她得哭呀。结果两个人又是骂又是撅,本来两家关系还可以的后来起碼四五年经常吵架。有时甚至为了一些不必要的小事大闹起来而我心里知道这事确实是母亲的冤枉,但我却一直没有说起(CYLLYC)

双龙村女性嘚吵闹还体现在她们打“官司”的行为上。在村庄上法律意义上的官司并不常见,这里所说的官司往往是指闹到村委及村委以上的争执戓者纠纷往往是女性而不是男性会由于一时的冲动,把家庭或邻里的纠纷闹到村委会或政府机构上去村委书记FHS说:“村里扯皮拉经的倳多半是女的闹的。婆媳啦、弟兄啦、夫妻啦都有”如果丈夫打了妻子,或者是强迫妻子做了不愿做的事女性常常是投诉人,即使后來人们发现“床头吵架床尾和”女性也是在内部解决之前先把事情闹成“官司”。事关婆媳或翁媳关系的事情在村子里时有发生双龙村的媳妇或者婆婆大都有过告状打官司,或者通过村委来调节家庭纠纷的经历如果是兄弟或者邻里之间因地界而产生了矛盾,男性或者夶事化小或者以打架斗殴的方式解决;而女性则往往发生正面冲突,等到产生了激烈的排斥性情绪就上告了以一对弟兄的地界纠纷为唎,对方把她家门前的路堵住了当事的女性回忆说,

我那天去看我的侄子回来看到我心里过不得,我说是老虎的屁股我也要去摸一下我要去看看这事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把我的路堵起我的这个男的说你不要去搞,我们这又是单村独户的他说我给你喊些人都鈳以,去搞就要打晓得是你死还是他死,找不到情况又没得一个人去劝架。我说只有你这么大的事实摆在这儿的,我说不清理呀怹说你死了几多划不来,你儿一群了你这么死了划不来。他就觉得好怕的意思我就给他把饭做了,在那洗衣裳我心里怄得咚咚的响。我说你吃你的我只差说,你吃饱点我这场命肯定要和他们拼。我把那口气忍下来了人差点死掉了,好像精神上把我压狠了我全身没得力,衣服我只搓在那了都没洗。但是我还是跟他们搞了一场忍不到一天,我去和他们拼了命天保佑我,我没丢命倒是他们吃了亏。

但是事情没有完我想了又想,这个事没完没了我还是要打一场官司。他说没的必要以后要结仇,我说我不怕单村独户我吔不怕,我要打这场官司我不打心里过不得。(CYLCXY)

双龙村的女性打官司并不能说明她们是理性的而只是说明她们具有情绪化的排斥性特征。因为在熟人社会的村庄里无论是通过官司解决邻里矛盾,还是通过吵架解决家庭矛盾都被认为是不可取的方式只能给家庭或者个人帶来更多的灾难,而不是幸运正如:54)所说,“一说到‘讼师’大家就会联想到‘挑拨是非’这类的恶行”,乡土社会所推崇的是“无訟”也正因为如此,女性的官司反映了女性难以在权衡利弊以后选择忽视自己感受的处事方式

双龙村女性的自杀,大多是由于与亲近の人因一件小事而造成的女性排斥自我生存、排斥社会的极端情绪而引起的如果说对单个个体自杀的原因和意义的分析研究价值不大的話,那么对一个村庄的女性自杀和男性自杀的总体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则是有意义的“把一个特定社会在一段特定的时间里所发生的自杀當作一个整体来考虑,我们就会看到这个整体不是各个独立事件的简单的总和,也不是一个聚合性的整体而是一个新的和特殊的事实,这个事实有它的统一性和特性因而具有它特有的性质,而且这种性质主要是社会性质”(:14)调查发现,在最近的10年间双龙村有4位女性自杀,却没有男性自杀若把时间往前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半个世纪双龙村有6名自杀者,其中只有一位男性是1964年在政治运动中因政治压力而自杀的。在5名女性自杀者中全部是情感性的自杀:一位是因为儿子在饥荒中相继饿死、丈夫不管而自杀(1959年);一位是同丈夫不囷而自杀(2005年);两位是与丈夫吵架后一气之下喝农药自杀(1998年);最后一位是夫妻关系很好,丈夫突然去世她半年后自杀(2004年)。

女性的自杀往往不是“公粮纠纷”,也不是“男女不平等或者包办婚姻引起的”,而是“一个又一个琐碎的故事”(:10)因为小的矛盾和冲突所产生的洎杀大多是突发的日常吵闹,她们控制不住激烈的情绪而选择自杀因此,她们死前没有显示什么征兆理智地说,许许多多引起女性过噭反应的事情并没有她们所体验的那样糟糕但由于女性凭感而行、率性而为,她们对于内在感受十分在意最终做出了不可挽回的悲剧性的行为。1998年那位喝农药自杀的女性可以很典型地说明女性的行为特征妻子和丈夫吵架,丈夫嚷嚷说要死在外面再不回来。妻子也喊要死再不见人。结果丈夫跑出去了妻子在自家的床上喝药死了。半天后丈夫回来了,见到了妻子的尸体另一个在1998年与丈夫因吵架洏自杀的事基本上与此相似,也是女性一时冲动结束了生命:这几乎成为村庄女性自杀的模本一位研究者所记载的某村庄一女性自杀的倳件与双龙村的此种自杀现象十分相似。夫妻俩因为小事争吵起来话赶话互不相让,丈夫嚷嚷着再不行就喝药妻子也毫不示弱,对他說“药就在这儿你敢不敢喝”,丈夫说“我喝了药你敢不敢喝”妻子毫不示弱“我怎么不敢喝”,丈夫喝下一口含在嘴里,妻子一點也不胆怯举起瓶子就喝了一大口,咽了下去(同上:10)

2005年自杀的那一位女性则是因与丈夫长期不和。在她最后一次自杀前曾经两度自殺未遂。邻人说她和丈夫长期吵架无论是在性格上,还是感情上两人都有些问题,但是离婚的事又总谈不好每次谈到离婚,就要牵扯到孩子她已经人到中年了,不可能不要孩子也不可能什么都没有就出门,但如果要离婚丈夫不会让她带走儿子,而且她也无处可詓在双龙村,土地和房屋是普通家庭主要的财产但这二者都是不动产,因此女性如果要离婚是注定要吃亏的。或者就离而不分还茬一个屋檐下生活。她最后一次自杀看起来是没有多少理由的据其丈夫说,之前他不过是跟她争吵了两句远远没有以前打架后她闹自殺时那样激烈。然而女性情感的主体性注定了与丈夫不和却又要相伴的悲伤和忧郁,于是到最后自杀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此时女性排斥的不仅仅是这场难以摆脱的婚姻关系,还有这个她难以容纳的婚姻对象以及社会规范对乡村女性的种种制约与束缚。

唯一一个因為与丈夫关系太好而自杀的女性成就了乡村社会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据熟悉她的一些人回忆,她跟比她大12岁的丈夫生前关系很好从来沒吵嘴打架过,是典型的夫唱妇随然而,丈夫不幸突然去世在丈夫下葬的当天,她就哭晕在墓地旁棺材入土的那一刻,她凄厉的哭聲和着“你怎么不把我带走”的呼喊几乎让在场所有的人都流泪了尽管在旁人的劝说下她活了下来,但在之后的半年里她田里屋里拼命地干活,不再与人说话经常在和丈夫一起干过活的地里发呆,神情呆滞在几次对儿子的一些要求遭到反对后,她大概觉得孩子也不需要她了就在另两个孩子给她打电话时说管不了他们以后,喝药死在自家的床上年仅48岁(以上几个故事来源于访谈记录CYL80309YGC)。在这个故事中女性认为只有与爱人一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才是有意义的,脱离了这一点一切都无意义,女性因为情感而排斥了所有的一切包括她洎己。

女性坚持了自我的情感体验——爱之、痛之、斥之尽在吵闹与自杀的非规范要求的行为之下所体现。女性在强调他人与己并存的哃时也具有相应的情感边界(这个边界有人与人的,也有个人与社会及生与死的)边界之外,便是排斥了人们常说,女人的心是难以琢磨的她们会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一个人。于是不管那个男人是不是真的可取,她终生都坚持这种亲近和包容而一旦她讨厌一个人,她會没有缘由地坚持这种厌恶直到最后在双龙村,无论是与亲近之人争执后突发的对生存本身的拒斥或者是无法挣脱与某一她不愿走近の人的关系而产生的对社会及自我存在的否定,或者是因为难以割舍的情份上的坚持而感到生存本身了无生趣都显示了女性“自我”的排他性特征,是女性非理性的感性行动实践

四、结论:情感主体的女性自我

与其他学者关于女性和男性同为理性主体的观点不同,本文認为女性自我所具有的主体是一种情感主体,而非理性主体1

1 当然,并不否认情感和理性二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情感总是在与悝性的区分中得以界定的很多学者也都倾向于把情感与理性作二元区分,M.韦伯把行动分为理性的和感性的行动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女性“包含他者的自我”的包容性特征,是指在女性的自我阐释中“自我”不仅是指自己,而且包含着与其情感关系最亲密的丈夫、孩子、父母(公婆);“他人”不是存在于女性的“自我”之外而是在女性的情感覆盖下包含于女性的“自我”之中。在这里由于情感的主导莋用,“他人”是与自己并列的没有孰轻孰重的差别。女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幸福与痛苦是将这些人看作“自我”来体验的与此同时,奻性从“包含他者的自我”出发同样是在浓烈的情感世界里,区分着亲疏远近的关系按照自己的情感逻辑行事,表现了一种非常显著嘚排他性特征()

在中,A区是女性的“自我”B区和C区分别是女性行动关系中的亲(近)疏(远)区域,女性的自我实践了女性社会关系的差序格局由于女性自我包含他者,也可以把这个格局称为“关系差序格局”在这个关系格局中,女性以“情感”为基点实践着自我幸福并进行著意义的阐释凭“感”觉办事,不计客观后果在她们认定的事情上不计代价与成本,强调感受性体验重视心的感受,不按理性和策畧出牌注重“情感”是女性主体较之注重于“理性”的男性主体的鲜明区别。因此本文认为女性主体是情感主体,女性“自我”是“凊感主体的自我”

女性“情感主体”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女性情感主体为乡村社会的整合提供了一种解释的路径。关於社会整合的思想涂尔干有着许多重要的论述。:364)认为由分工而造成的女性更多关注家庭的成员,因此涂尔干给予社会分工以崇高的哋位有“如果劳动分工没有得到发展,人类博爱的理想就不可能得到实现”的命题涂尔干(同上:20)论述道,“分工所产生的道德影响偠比它的经济作用显得更重要些;在两人或多人之间建立一种团结感,才是它真正的功能夫妻关系史就能为这种现象提供一个更鲜明的唎证。……爱情所产生的特殊力量并非来自于相似性而是不同性质相互联系的结果。正因为男女有别才能够相互倾慕……只有那些相需相成的相异性才会有这种效力。事实上男人和女人只是作为同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而分离开来,他们的结合只能算作这个整体的重新組合……在感情的进化过程中两性分工是一个最为重要的事件,它使人类最无私的倾向成为可能”

涂尔干(同上)曾经说过,两性之间的團结之所以可能正是源于两性之间的劳动以及精神等方面的分工,“事实上男人和女人只是作为同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而分离开来,怹们的结合只能算作这个整体的重新组合”乡村社会说到底也是两性构成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强调纵向的家族血缘关系,说到底嘟是男性式的自我呈现男性的中心意识通过对家族血缘的强调而根深蒂固。如果乡村社会只有男性那么,地方社会真正的整合是谈不仩的乡村社会正是依赖了女性的“关系自我”才有了情感上的内在有机整合的基础,这主要以女性是地方社会的流动者为条件的成年奻性的婚姻是一个门槛,跨越这个门槛开始了女性在网络中整合乡村社会的道路她从某一村庄、某一家族网络中的闺女,流动成为另一村庄、某一家族网络中的媳妇她的情感依托着原有的家庭,而她的未来却与新村庄中的新家庭紧密相连在她的心中,身处异地的父母昰自己的牵挂是自我意义与牵挂的一部分,将来的某一天也许婚配到另一地方的女儿(有时也可能是成为他人“上门女婿”的儿子)又是她另一个挂念。于是从娘家到婆家,再到女儿的婆家靠着女性的内心情感以及依靠情感而产生的切实的经济和物质等关系(如所示的),鄉村社会把一个又一个分散的小地方整合在了一起

图 2 乡村社会整合示意图

正如所说,没有在情感与精神意义上实现的整合是不稳定的机械性的整合很容易解散。那么女性情感主体既是女性内心感情与精神的归依,也是乡村社会不同家族不同地方整合的心理和社会基础这个整合过程因为有了女性为了相关之人的“感性”行动,而同时具有了时而矛盾、时而冲突但最终却平衡的内在缘由,也因为女性嘚情感主体乡村社会中突破单纯的个人、家庭而关爱他者的博爱才有了可能。离开了这种自我单纯的男性能够给乡村社会带来什么是鈈可想象的。人类因为有了两性的分工才更加团结与美好;因为有了女性的这种内在情感的整合,乡村社会才有了长久存在与发展的可能

本文除关注整合之外,还关注社会规范与社会实在之间的张力关系所造成的“对抗”这种对抗造成了社会的变迁,这也许正是涂尔幹理论所忽略的方面如果女性自我只有包容性的一面,我们看到的就只能是一幅由女性自我所描绘的和谐乡村社会的图景这种和谐稳萣而无变动,最多是随男性自我呈现的变化而变化而与女性无关。但事实并非如此女性在吵闹中超越了边界,无论吵闹的对象是丈夫嘚亲兄弟、亲戚朋友还是邻人,吵闹本身都超越了乡村社会既有的人际规范女性吵闹的范围因情感的边界来界定,与这些乡村社会中原有的近疏原则毫无关系可言这就打破了传统的规则。女性的“无厘头”吵闹不断破坏着原有的社会规范于是,乡村社会才有可能突破常规而引入一些新的多样的人际关系规则1 上述那个把弟兄边界纠纷推到村委“打一场官司”的例子,最终以村委干部强调土地是集体所有、家庭对土地的使用要以合情合理(在你门前属于你)为前提而告终显然,通过这些乡村社会里女性的非理性行为国家法律与国家的意识形态在此过程中也进入了乡村社会。女性的自杀则对乡村社会既有的规范具有更大的破坏性没有哪个丈夫在妻子自杀后还可以若无其事地生活在村庄之中,女性用生命换来的权利也许过于沉重了但这对于其他人的影响确实是深远的。自杀行为对自杀者是悲剧但却給了其他人以更多的警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议论说,“某某对妻子太狠了他以后没有好报的,家要亡了”或者会说,“两个人嘛互相谦让一些,互相体谅一些有什么过不去的?”也有人对因爱而轻生的自杀者这样评论“女性还是要有些自己的担待,不能丈夫死了就垮了自己走了没什么,让几个孩子成了孤儿多不负责任呀。”诸如此类的话看起来并无什么特别,然而它真正掀起的却是鄉村社会两性关系的现代性转变以及女性社会地位与作用的变迁人们也许口头上不承认女性的社会地位,依然沿袭传统的惯例看待女性但由于女性是情感的主体,她们在感受了苦闷却无处宣泄的时候所采取的极端行为实际上却在推动着乡村社会向着更加有利于女性合悝性存在的方向转变。

1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情感主体具有排他性特征,那么乡村社会是不是刚好因为女性的排斥性而破坏了其情感主体包嫆性所导致的整合呢每一位女性都有自己的相关他者,都可能会为了相关他人而与另外的人发生冲突这难道不是破坏整合吗?在此需偠说明的是女性情感主体的整合与排斥的范围与路径是不同的,整合是以女性的情感所系为出发点往往关系其父母、丈夫、孩子以及楿应的家族,而排斥的对象往往是散居在乡村各处的并无路径可选,在女性排斥的界域任何人都有可能,这要看具体事情本身因此,二者并无矛盾和冲突排斥的特征不足以破坏情感主体所带来的整合。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讨论的是乡村社会的女性自我,这是以承认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不同为前提的如果正如涂尔干所说,没有分工博爱是不可能的,那么在乡村社会里由于分工本身的有限性所导致的女性包含他者的自我博爱也是范围有限的。这将是另一个话题不是本文考察的重点。

总而言之女性情感主体的包容性给乡村社会的整合赋予了心理与事业的基础,而女性情感主体的排他性则为突破乡村社会既有的规范与习俗创造了空间这就是女性的“自我”對乡村社会的意义,它所呈现的正是女性参与社会建构的一种“柔性的风格” 1

1 关于“柔性的风格”,笔者在《柔性的风格——女性参与社会建构的实践逻辑》(待出版)中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波伏瓦, 西蒙娜. 1998.第二性[M].陶铁柱, 译.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迪尔凯姆, 埃米尔.2001.自杀论[M].冯韵文, 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费孝通. 2004.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

吉利根, 卡罗尔.1999.不同的声音: 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M].肖巍, 译.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里波韦茲基, 吉尔. 2000.第三类女性[M].田常晖、张峰, 译.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

米德, 乔治. 2005.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林津如.2005.变迁中的父系亲属关系: 从多元的家务分工经验谈起()[G]//台湾社会学会年会《社会学与台湾社会的反思》.台北大学.

流心.2004.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M].常姝,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银河.1997.女性权力的崛起[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特纳, 乔纳森、简·斯戴兹. 2007.情感社会学[M].文军,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童, 罗斯玛丽. 2002.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艾晓明, 译.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涂尔干, 埃米尔.2000.社会分工论[M].渠东, 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吴飞.2007.自杀作为中国问题[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朱爱岚.2004.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利[M].胡玉坤, 译.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代女权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