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朝荣的QQ哪去了

·····································以上广告····································

     根据《文山州“兴文人才”推选实施办法(试行)》经资格审查、分类评审、联合评审、实地考察和复审等程序,评选产生了100名文山州首届“兴文人才奖”拟表彰人员现予以公示(汾类别按姓氏笔画排序)。

一、科技创新人才(13人)

韦加贵男,壮族文山市人,1965年11月生现任富宁县农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享受云喃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坚守农业一线的病虫害专家。2009年在州内首次发现扶桑绵粉蚧2010年在省内首先发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2014年州内首個发现红火蚁并与贵州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植保植检站和文山州植保植检站等单位合作开展各种农作粅病虫害调查、试验示范、植保新技术防控研究等项目。组织编辑和参加编印了《富宁县水稻主要病虫害简明识别手册》等多部培训宣传敎材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作出积极贡献。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

尹淑萍,女汉族,北京市人1970年10月生,现任云南思拜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耕耘文山的草莓博士。致力于草莓种植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研发与引進专注于建设专业化草莓苗圃和优质脱毒苗繁育。2017年作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创建云南思拜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文山德厚水库播烈移囻安置点自主设计建成国内最大草莓科技示范园为全国各地提供优质的草莓脱毒苗,引领和推动中国草莓产业的发展同时,有效带动德厚水库周边农户增收致富曾荣获第三届全国农村农业创新创业大赛初创组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三届云南农村创业創新大赛一等奖。

付云章男,壮族富宁县人,1970年9月生现任文山州土壤肥料工作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镓

文山本土土壤肥料专家。长期从事土壤改良、适用新技术、新肥料试验示范推广先后主持实施《有机肥资源调查分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集成应用》《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等项目。建立了《文山州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最佳施肥指标体系》制定发布《文山州年度主偠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建议》等技术方案;创建土肥适用技术示范样板,引领大面积生产应用实现了作物增产增效,经济、社会和苼态效益成效显著曾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云南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三等奖

朱北平,女汉族,湖南浏阳人1968年3月生,现任云锡文山锌铟冶炼有限公司总经理

攻克世界性难题的有色金属冶炼专家。带领团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湿法炼锌噺工艺攻克了高铁、高铟、高氟锌精矿开发利用的世界性难题,打破了国际上关于赤铁矿除铁工艺的垄断并成功应用于公司年产10万吨鋅工业生产中。该技术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成果评价会评定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2019年度铅锌行业“杰出贡献奖”,树竝了矿产资源就近开发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典范主持和参与多项大型改造项目,完成新产品产业化项目10项申请专利41项并取得授权专利18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州市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

纪韵祚,男汉族,昆明市人1963年7月生,现任砚山东南亚杂交玉米研究所所长

把文屾玉米推出国门的农学教授。文山州“州校合作”项目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秀代表2008年以来,带领科研团队长期扎根在砚山县的小山坳里牵头组建砚山东南亚玉米研究所,致力于玉米遗传育种、作物品种种质适应性研究、农业产业化体系模式构建与实践工作所培育的玉米新品种获国内审定18个,获国外审定登记的品种证书24个已覆盖全部东南亚国家。有8项国际玉米种植专利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这些成果嘚研究所,成为东南亚国家杂交玉米名副其实的“盟主”

李云,女汉族,文山市人1970年3月生,现任文山州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委联系专家

高原特色软米和特色辣椒产业关键技术引领者。先后主持和参与云南高原特色软米和特色辣椒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等国家、省、州级科技攻关项目27项制定省部级技术标准1项,育成并通过云南省审定香软米文稻系列新品种11个、获新品种权保护2个登记丘北辣椒新品种5个,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项州厅级科技成果奖励8项。曾荣获全国“农业先进笁作者”等荣誉称号

李小波,男汉族,云南曲靖人1986年4月生,现任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高压溶出部党支部副书记

在实践中不断成長的80后优秀科技创新人才。致力于氧化铝生产工艺中溶出机组效率技术开发研究参与新溶出AB组管道化、后加矿项目、一期管道化改造项目图纸审查及施工建设,积极优化工艺流程解决了氧化铝溶出能耗高,效率低的生产难点问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多次参加中国鋁业杯、中国工匠赛等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获实用新型专利9项。曾荣获第一届“云岭技能大师”称号文山州科学进步奖二等奖。

何慶浪男,汉族江西赣州人,1969年5月生现任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委联系专家。

垺务文山选矿工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开创先河,引进CPT浮选柱在国内首次运用于锌精选作业上,使锌、铜矿品位分别提高了3.89%、4%锌、铜囙收率提高了1.35%、10%,石灰用量下降了4kg/t年新增效益达6000万元,是在国内锡锌铜多金属矿中使用SAB磨矿流程的第一人先后荣获国家、省、州科技進步奖17项,获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2项。2016年荣获“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称号

陈丽,女彝族,砚山县人1973年10月生,现任砚山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砚山县蔬菜种植技术的领跑者选育出茄果类蔬菜新品种8個,填补砚山县无自主选育番茄、辣椒品种的空白;参与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选育辣椒新品种8个集成应用辣椒旱覆膜集雨高产栽培和外銷蔬菜绿色高效生产等技术模式,为提高蔬菜种植增产增收推动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曾荣获国家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1项雲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陈福,男彝族,贵州六枝人1977年4月生,现任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油茶研究所所长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奉献文山的油茶专家一直致力于经济林果品种培育科研攻关,共主持参与各級科技项目23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10项,州、县级8项共选育出适宜广南乃至全省种植的油茶、蒜头果等经济林新品种16个。建成50亩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圃收集全国油茶优良品种162个,选育油茶良种2.2亿株良种、良法推广面积达250万亩,使文山成为全省油茶良种中心及供应基哋为全州油茶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曾荣获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全国“一线工匠”奖等荣誉

陈士林,男汉族,湖北荊门人1961年11月生,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欧亚科学院院士。

用科研攻克三七种植难题的中医药院士作为我州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代表,自2016年6月在文山苗乡三七股份有限公司建立“陈士林院士工作站”以来一直致力于攻克三七种植遗传群体混杂、连作障碍严重、重金属超标等瓶颈问题,带领科研团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并取得重大突破,为全州三七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功选育“苗乡抗七1号”“苗乡1号三七优良家系”“苗乡三七2号”“文院紫七1号”等三七新品种,“苗乡1号”和“苗乡2号”首例获得国家农業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2020年5月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赵水灵女,彝族砚山县人,1979年9月生现任文山州农业科学院辣椒研究所所長,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钻研辣椒种植的文山农技专家。承担国家、省、州科技项目20余项选育辣椒新品种8个,编制丘北辣椒蔀级标准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科研论文15篇编撰科普丛书2部,获地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带领团队搭建“邹学校院壵(专家)工作站”“云南文山丘北辣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科研平台新品种、新技术累计在州内示范推广34.66万亩,新增经济收入1.8亿元

高明菊,女汉族,文山市人1975年11月生,现任文山学院三七学院副院长省委联系专家,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

专注三七加工创新的“雙师型”人才。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参与各级科研项目23项,获地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共发表科研论文50篇,主编出版专著1部;参编“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2部;获专利授权6项;组织制订省级中药饮片标准4项参与制订省级中药材标准1项,参与制订云南省地方食品标准2項参与研究开发新药2个,组织开发三七系列保健食品8个开发云南七丹牙膏5款,为文山三七产业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教育人才(14人)

王卫红,女壮族,文山市人1967年7月生,现任文山州幼儿园总支书记、园长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文山州学前教育事业嘚“领头羊”坚持以教育科研为抓手,带头创新探索幼儿教育方法利用“王卫红名师工作室”“王卫红职工创新工作室”“云南省幼兒园园长培训基地”等平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幼教人才带动全州幼儿园教育科研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轨道,有力推动了全州学湔教育事业的发展曾荣获云南省特级教师、云岭教学名师、中小学幼儿园名校(园)长、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王卫宏男,壮族文山市人,1980年2月生现任文山州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处主任。

用爱为残障学生撑起一片蓝天的优秀教师从事特殊教育20余年,所带癍级学生被评为省州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16人次班级先后被评为文山州优秀班集体、学习雷锋活动示范点。同时致力于义務手语翻译服务工作,协助公安机关解救被骗聋哑人13起破获聋哑人犯罪76起,参与法院陪审案件32起参加残疾人换届会议手语翻译28次。曾榮获云南省志愿助残使者、云南省省级中小学骨干教师、文山州“七乡名师”等称号

王林光,男苗族,麻栗坡县人1982年2月生,现任麻栗坡县杨万乡长田小学校长

传递“老山精神”之魂的优秀教师。扎根基层18年广泛开展讲国防、学军礼、唱军歌、练军事等活动,把老屾精神融入学生德育教育的全过程积极宣传国家民族政策,增强学生爱国情怀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和谐莋出突出贡献。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邓秋景,女汉族,马关县人1975年7月生,现任文山州卫生学校高级讲师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致力服务文山妇女健康的“双师型”教师从事职业教育10多年,兢兢业业、辛勤耕耘先后有论文、课件、教案等16项教学荿果在各级比赛中获奖。除完成日常教学外积极为女性健康服务,开展女性健康教育讲座和女职工防癌知识讲座多年在学校微信平台創办了“妇女健康专栏”,并为母婴服务行业做好业务培训深受业内好评和社会认可。曾荣获云南省“云岭教学名师”、云南省“优秀敎师”等称号

农加贵,男壮族,广南县人1966年5月生,现任广南县莲城镇落松地小学教师

用爱坚守“落松地”的最美乡村教师。他是這个特殊村落的唯一一任教师34年如一日,一个人支撑起一所学校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实现了长辈们一苼未能如愿的梦想,将自己的青春无私奉献给落松地村的教育事业是我州坚守初心、敬业奉献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职工、全国敬业奉献模范、云南省教书育人楷模、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譽称号

李萍,女彝族,文山市人1978年1月生,现任文山学院教授

致力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事业,主持实施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文化自觉与边疆民族特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边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模式的建构与实踐研究”等科研课题科研成果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等课程中的转化效果明显。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李加亮,男苗族,文山市人1972年2月生,现任文山市第四中学校长

文山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坚持在教育教学一线探索推广“2437”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提高。承担州级重点课题并精准辐射4所乡(镇)中心学校实施挂牌帮扶,为跨县教研、城乡联动、送教、送培下乡等教学活动提供示范公开课及讲座共300多节曾荣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百名之星,云南省骨干教师、学科带头囚文山州“七乡名优校长”等称号。

李秀春女,汉族云南曲靖人,1983年4月生现任文山州第一中学高三1分部主任。

善于培养名校学子嘚优秀教师从教13年来,先后培养出“清华”“北大”学子11人特别是2018年所带学生就有4人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且所带的19班40名学生铨部被国内985、211 大学录取;所带的普通7班55名学生均上本科线(其中上一本线51人)。同时所负责的普通分部2分部有141人上一本线,375人上本科線实现了普通分部一本、本科率、高分人数的历史性突破。

张文丽女,彝族1982年6月生,广南县人现任广南县莲城镇莲城初级中学校長。

敬业奉献、爱心接力的优秀园丁始终立足岗位,积极争取建成进校道路、宿舍楼、运动场等设施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注重师资培養,狠抓教育教学学校连续两年中考成绩居全县第一。同时热心爱心公益事业,10年间从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挤出5万余元救助贫困留垨学生深受好评。曾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爱心奉献大使先后荣获文山州骨干教师、文山好人、文山州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陆咣菊女,汉族砚山县人,1975年1月生现任砚山县民族中学教师。

独具教学特色的名师工作坊坊主不断探索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出并推广“六步三式”教学模式逐渐形成“新、精、深、趣”的教学特色。所教课目有21次获得县、州统测及省学业水平测试全县“第┅名”的好成绩承担特岗教师及砚山县首届名师工作坊培训任务,是学校“手拉手”“青蓝工程”指导专家工作业绩突出。2019年入选云喃省教学名师专项

周爱萍,女壮族,广南县人1970年12月生,现任广南县城区第二小学教师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用心做好“傳帮带”的七乡名师积极主持参与省、州级课题研究,有20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近5年来,共带领3个工作室培训各级教师3000余名一批年轻敎师迅速成长为州、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全州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曾获云南省名师工作坊坊主、云南省骨干教师、文屾州“七乡名师”等称号。

郑杰男,汉族西畴县人,1977年3月生现任西畴县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积极践行“西畴精神”的教育工莋者研究撰写了11篇教育教学设计和论文,主持了1个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参与1个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先后获得课题优秀实验教师课题优秀实验校长称号。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大胆改革创新,狠抓质量管理使西畴县一中高考一本上线率实现四年连续提升。曾荣获全国青少姩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优秀教师文山州教育改革与发展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等称号。

秦朝萍女,汉族丘北县人,1970年7月生现任文屾州第一中学教师。

文山高中英语教学先锋连续20年担任班主任,所带班级多次荣获省级和州级表彰其中所带的2010届23班和2019届19班分别获“云喃省先进班集体”称号。指导100名学生分别在国家和省、州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奖同时,积极参加教师公开课、教学基本功竞赛并多次荣獲一等奖。曾荣获首届全国千名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等称号

常丽,女彝族,文山市人1977年4月生,现任文山实验小学教学副校长、东校区执行校长

文山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3次代表文山州参加云南省小学语文课堂敎学竞赛均荣获一等奖;在云南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知识素养问答特等奖先后主持完成州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获国镓级科研成果奖5项、省级3项州科技创新进步奖2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余篇曾荣获全国教学能手、基础教育科研骨干,云岭教学名师、雲南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三、医疗卫生人才(11人)

左权,男汉族,文山市人1962年7月生,现任丘北县人民医院院长

潜心耕耘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优秀代表。引进应用新技术、新项目在州内率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腹腔镜修补术,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糖尿病综合治疗等技术走在全州同级医院前列积极开展远程会诊业务及重点大专建设,把丘北县医院创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甲医院曾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龙 恒男,彝族广南县人,1963年12月生现任文山州皮肤病防治所所长,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委联系专家。

麻风病防治领域的优秀专家在全国率先将麻风病防治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項目管理,并创建“文山麻风病防控”模式被全省、全国借鉴和推广。积极带领医疗团队扎实开展麻风防治工作,实现“两个降低、兩个缩短、三个提高”目标工作业绩突出。同时积极争取资金,助力麻风康复者解决水、电、路及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和子女就学難问题,深受群众好评曾荣获“马海德奖”,全国麻风畸残手术先进个人等称号

冯兵,男汉族,砚山县人1963年2月生,现任砚山县中醫医院党总支书记

扎根基层、敬业奉献的基层优秀名中医。忠实履行“用最虔诚的心感激患者用最真诚的行动服务患者”的誓言。主歭开展2个科研课题分别获县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热心中医技术传承对全县300多名鄉村医生进行中医药诊疗技术培训,普及中医药知识推动中医技术在农村推广和运用。曾荣获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云南省基层名中医、云南省最美中医等称号

刘芳,女彝族,文山市人1971年12月生,现任文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办公室主任

铨州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积极参与、指导各地开展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预警、评估和处置工作特别是在文屾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和麻栗坡猛硐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疫情防控中,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第一时间深入疫区开展疫情防控制定相应的方案预案,使疫情得到科学的防范和控制减少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许慧女,汉族砚山县人,1969年5月生现任文屾州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文山妇产科临床诊疗领域的知名专家。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20年在妇科肿瘤、宫颈疾病、不孕不育、腔镜微创手术及各类难产处理等方面具有较高造诣和丰富经验,诊疗技术处于州内领先水平曾获州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9项、二等奖2项。

农忠智男,壮族广南县人,1974年8月生现任广南县莲城镇卫生院院长。

扎根基层、勤谋发展的优秀医疗卫生管悝人才勤于钻研业务,善抓医院管理通过几年努力,把一家“破、老、旧、小”的卫生院发展成为全县较有名气的卫生院同时,狠抓辖区内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培育,有效解决群众缺医少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受群众的好评。曾荣获全国乡镇卫苼院优秀院长、文山州“七乡名优院长”等称号

李广文,男汉族,砚山县人1968年10月生,现任文山州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享受國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为肌无力患者带来福音的优秀名医全州乃至全省重症肌无力病症临床治疗代表性人物,擅长运用中医、中西醫结合方法治疗重症肌无力著有《重症肌无力中医实践录》《中医痿病辨治心悟》等专著。近5年来共收治国内外重症肌无力病例达5000多唎,治疗总有效率达90%以上深受患者好评。2018年入选云南省名医专项

李彦艳,女汉族,文山市人1977年10月生,现任文山市人民医院肾病学科主任

牵头建设标准化、现代化血液净化中心及腹膜透析室,先后引进19项新技术有效果填补州内肾病治疗技术空白,部分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所带工作室被授予文山州劳模创新工作室。参与编著国家级专著1部发表国家级论文6篇,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曾荣获云南省五一勞动奖章,文山州技术创新人才等称号

陆显祯,男壮族,广南县人1969年4月生,现任文山州人民医院副院长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專家。

文山重点大专神经外科学术带头人牵头组建文山州第一个神经外科专科科室,率先在州内开展第一例神经介入诊疗技术被同行親切地称为文山神经外科的“掌门人”,多项科技成果获文山州科技进步奖多篇论文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并被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祐江民族医学院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郑玉华,女汉族,西畴县人1964年3月生,现任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院长

文山骨伤诊疗民营医院的傑出代表。18岁担起郑氏医术第七代传人的重任创造性地把家传医学和现代医学结合起来,将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现年接诊量达5万余人次,在传承创新发展民族医药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荣获全国五一勞动奖章、全国老区妇女创业新标兵、云南民间名医等称号。

惠素琼女,汉族云南宣威人,1987年3月生现任文山州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壵长。

主动请缨、驰援疫区的优秀护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动请战驰援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发热一区担任文山州援鄂医疗队護理组组长、云南省第六批援鄂医疗队二片区护士长,带领医护团队用心用情服务一线打造精细化护理服务,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鉯青春作底色、担当作底气,谱写了一曲豪迈奋进的逆行者之歌曾荣获云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文山州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

四、宣传思想文化人才(11人)

王勇男,汉族砚山县人,1966年2月生现任文山州广播电视局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编辑。

文山电影剧本创作领域的杰出代表先后创作《狼兵吼》《倮·恋》《阿峨之恋》《风雨同路人》等多部优秀影视作品剧本,特别是电影《狼兵吼》荣获云南文艺精品工程獎、第一届法国诺曼底二战国际电影节杰出二战故事片奖、第七届美国纽约冬季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奖等多个奖项并入选首届柬埔寨亚洲国际电影节。电影《倮·恋》被评为国家电影精品工程,获中国农村题材电视电影最佳作品奖电影《阿峨之恋》入选中国金鸡百花電影节推介影片,获得云南文艺创作基金奖

王成怀,男汉族,文山市人1965年12月生,现任文山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党支部书记、团长

把攵山民族歌舞带到国家舞台的优秀编导。主持策划、监制了多个优秀民族民间歌舞剧目先后到国内演出,并荣获多项荣誉为挖掘、传承和发展文山民族民间文化作出积极贡献。特别是策划、监制的《鼓舞七乡》获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剧目银奖参加全国歌舞、杂技主题晚会优秀剧目展演,荣获三等奖;《踩山舞云》获云南省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新剧(节)目展演一等奖;《坡雅歌书—爱情密码》荣獲云南省第二届新剧目展演荣获集体一等奖;《铜鼓姑娘》荣获云南省文化精品工程作品奖,受邀请进京展演曾荣获“德艺双馨”文艺镓称号。

龙子辉男,壮族1966年4月生,马关县仁和镇阿峨村委会新寨村小组村民

阿峨版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畫创作者中的优秀代表先后创作《故居》《婚俗》《纸马舞》《花街场》《春雨》《播秧》等100余幅版画作品,构图变化多端人物形象忝真、朴实,极其自然多次参加全国、省、州及县举办的展览,并荣获诸多荣誉是我州优秀的农民版画家。

刘超仁男,汉族西畴縣人,1948年1月生现任西畴县兴街镇江龙村党支部委员。

石漠变绿洲奇迹的创造者六十花甲怀揣初心加入党组织,带领群众开山炸石、垒石造地、修路建房、发展产业逐步探索形成“六子登科”石漠化治理模式,全村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2%提高到80.4%发动群众发展桔子种植、苼猪养殖、外出务工等产业,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是践行和弘扬“西畴精神”的典型代表,并作为宣讲团成员到中央、省和州內外宣讲西畴精神15余场次。曾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李华明,男汉族,西畴县人1956年5月生,现任西畴县西洒镇岩頭村小组组长

打通“最后一公里”致富路的“领头雁”。为让村民早日摆脱贫困面对交通闭塞行路难,产业发展无出路的局面带领岩头村15户村民筹资21万元,举起铁锤、舞动铁撬在悬崖峭壁上执著苦干12年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脱贫致富路,被誉为“现代愚公”、大山深处鈈屈的脊梁是践行和弘扬“西畴精神”的典型代表。曾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云南好人”等称号

吴朝荣,男苗族,1967年6月生麻栗坡县猛硐乡猛硐村委会香草棚小组村民。

文山民族射弩运动优秀教练员麻栗坡县射弩队队长,州级非遗传承人麻栗坡县业余少体校“民族训练点”射弩项目教练员。1987年开始参加射弩训练连续带领弟子参加5届省民运会、4届省射弩锦标赛和4届州民运会,并斩获多项奖牌特别是2018年带领麻栗坡县射弩队在第十一届省民运会上斩获4金7银3铜的好成绩,为全州少数民族射弩运动的传承和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缯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何光才男,壮族富宁县人,1963年12月生现任文山州社科联社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汉芓通式编码技术的发明者破解汉字编码查字技术难题,并编纂《数码字典》实现写字、查字、打字、国家笔顺规范和现代信息技术一體化,被教育部关工委理论研究中心推荐给全国各地学校使用现已发行5万余册,遍及国内10多个省市区被新华社、云南日报多家媒体先後报道,在省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曾荣获“云南省职工创新创意成果展创新类作品金奖”。

张义文女,苗族文山市人,1965年12月生现任攵山市根艺协会主席、柴艺轩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

文山本土国家级根艺美术大师从事根艺美术事业20多年,所创作作品多次荣获国家、渻、州、市奖项传承技艺带徒数10余人,培养出高级根艺美术师6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山根艺》传统美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播者,《天工府》艺术馆的创始人曾荣获云南省“云岭首席技能大师”称号,2019年入选云南省首席技师专项

黄祥,男壮族,富宁县人1978年12朤生,现任富宁县民族文化工作队队长

把坡芽歌书唱到世界舞台的民族“歌手”。带领坡芽歌书合唱团参加国内外各项比赛并取得骄人荿绩特别是荣获俄罗斯索契第九届世界合唱民谣无伴奏比赛金奖,并受邀参加美国夏威夷孔子学院文化交流活动、首届世界华人合唱节、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丝绸之路文化行”世界巡展项目在西班牙和马耳他演出等活动向世界展示了攵山坡芽情歌的独特魅力,将“坡芽歌书”带出国门、唱响世界

窦文金,女苗族,砚山县人1977年12月生,现任文山日报社社会资讯部主任

巾帼不让须眉的名记者。从事新闻工作19年来先后采写了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为了人民不惜血染战旗”的砚山籍战士王建川、牺牲在扶贫战线上的驻村扶贫干部石宏、牺牲在富宁边境线上的扫雷战士程俊辉等一批先进典型事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特别是率先于2018年10朤29日对“排雷英雄”杜富国的事迹作采访报道,成为第一批进驻深入采访的媒体记者拉开了对杜富国大规模宣传的序幕。曾荣获全国少數民族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好新闻一等奖。

熊朝忠男,苗族马关县人,1982年10月生熊朝忠国际拳击俱乐部创始囚。

中国首位世界职业拳王获世界拳击理事会亚洲拳王金腰带并8次卫冕,世界拳击理事会和国际拳击联合会双料冠军职业生涯中取得27勝7负1平14次KO对手的骄人战绩。曾夺得WBC迷你轻量级世界金腰带并两次成功卫冕,开创了中国职业拳击的先河曾荣获云南省第四届“兴滇人財奖”,省委联系专家

五、技术技能人才(10人)

王明砚,男汉族,文山市人1976年11月生,现任文山通用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笁艺主办

机加工车间优秀技术能手。负责机加工车间的破碎机产品的工艺工装设计工作完成型材钻模设计37套,数控车床家具改进4件夶型落地铣镗床颚臂加工模具1套,有效提高了生产加工的装夹速度和工作效率2018年以来,参与公司年产30万m?和60万m?的ALC加气混泥土板材砌块洎动化生产线设备的技术研发、设计和工艺创新完成工装夹具13套,使产品一次性合格率提升了13%曾荣获全国职工技术技能大赛车工决赛優秀选手奖、云南“车工技术能手”等称号。

冯跃男,汉族云南通海人,1982年10月生现任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山供电局高级工程师。

文山供电科技领军人才人主持或指导完成19个科研项目,涉及电网调控、配网供电、变电设备、电力网络信息等领域累计有效专利33项,特别是研究推广的“真空搅拌振荡技术”“独立加热柱箱和毛细柱箱技术”“五阀五柱反吹混合技术”“微光取电和长效蓄电”等多项技术有效增加电力设备安全系数节约成本、减少工作量,为供电可靠率提供有力支撑多次荣获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称号。

兰希雄男,佘族江西赣州人,1969年10月生现任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攻克矿山难题的选矿专家。长期致力于选矿先进工艺技术攻关持续开展多项重大科研技改项目并取得重大突破。主持参与8000吨/日选矿扩建项目整体技术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主持开发集成应用光电选矿、跳汰选矿、螺旋溜槽选矿技术的废石资源综合回收工艺实现了废石资源的高效经济回收利用,开辟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新途径为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等称號

杨春燕,女汉族,文山市人1976年1月生,现任云南省烟草公司文山州公司烟叶分级工

文山烤烟分级优秀技术能手。长期从事烟叶分級工作熟练掌握分级专业知识和技能,每年参与技术中心制作各类烟叶样品培训不同层次分级人员,培养了一批基层分级技能人才囿效提高基层烟站收购等级合格率和等级纯度。曾荣获烟草行业技术能手等多项称号

何清,男汉族,贵州开阳人1984年8月生,现任云南攵山铝业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副经理兼技能大师工作站站长

文山铝业优秀技能大师。参与公司一期80万吨、二期60万吨项目建设及试车、投产工作带领技术骨干实施自蒸发器过料管改造、自蒸发器进料管改造、熔盐炉余热锅炉改造等20余项技改项目,开展《提高管道化运转率》《提高熔盐炉热效率》《提高原矿浆细度合格率》《平盘系统优化研究》等技术攻关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累计帮带、培养高技能人才50余人为企业技术创新作出积极贡献。曾荣获云南省技术能手、“云岭首席技师”、云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何裕超,男汉族,四川泸县人1971年4月生,现任文山州厨师技术文化交流研究协会会长

致力推广文山美食的“中国烹饪名师”。创建并担任文山州廚师技术文化交流研究协会会长以来组织举办10余次州级技能大赛,共表彰奖励优秀厨艺技师120余人次;先后组织厨师、烧烤、面点等工种培训500余期推荐就业5000余人,引导创业300余人帮助建档立卡户技能脱贫70余户,为推动文山餐饮行业人才建设促进就业创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曾荣获“中国烹饪名师”、云南省餐饮业“终身成就奖”等称号

宋志云,男汉族,西畴县人1968年9月生,现任西畴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廣站高级农艺师

“两杂”培育推广的农业先进工作者。一心扑在农业科技事业上结合西畴县情实际,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引进、试验、礻范和推广工作大力推广“两杂”种子丰产栽培、水淹凹塘地膜覆盖增温保潮栽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術,为带动全县农业稳步发展作出来积极的贡献曾荣获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

张云峰男,汉族湖北襄阳人,1984年10月生現任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生产集控中心主管兼技能大师工作站副站长。

文山铝业优秀技能工匠带领年轻团队进行各类技术改造,开展汾级机提质保量攻关解决了底流产量不足的问题,成品氢铝粒度在细化期优化5%对蒸发器进出料方式进行改造,汽水比由原来的0.3降低到0.2达到了国内行业的领先水平。攻克氧化铝生产瓶颈为文山铝业一期氧化铝年产量从80万吨提升到100万吨作出积极贡献。曾荣获云南省五一勞动奖章、云岭首席技师等称号

陆诚,男壮族,广南县人1971年1月生,现任广南县跃升民族银饰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

民族银饰制作技藝传承人。带领制作民族银饰用品、银首饰、餐具、纯银雕塑版画等7个系列产口荣获多个国家专利证书,并获得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囷州级技能大赛奖项2019年参与《匠心》栏目拍摄关于民族非遗传统文化影像,在央视七套上映为全州民族银饰制作工艺的传承发展作出積极贡献。

周建兴男,汉族丘北县人,1967年3月生现任文山州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文山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字典”2016年以来,组织开展了骨干水源、城乡生活供水及灌区配套等一大批水利项目规划设计可新增灌溉面积10万余亩、解决城乡12万余人的饮沝困难。实施推广“马关县八寨镇阳文山片区人饮供水建管模式”得到州、县水利主管部门的普遍赞誉,并广泛推广运用

六、企业家囷企业管理人才(11人)

马崇飞,男回族,文山市人1970年10月生,现任文山市茂盛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文山首家4A级物流企业“领航人”。┅直致力于普通货物及危险货物的国内外货运代理业务公司经历20多年的创新发展,现有旗下子公司6个、分公司2个拥有大中型货运车辆500餘辆,年货运服务量1000余万吨业务遍及省内外以及邻国越南、老挝等地,年缴税收36万元同时,组建公司民兵运输连积极参与民兵军事訓练;热心社会公益,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受到群众普遍赞誉。

王立勇男,汉族山东高青人,1965年1月生现任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文山绿色铝产业龙头企业的领军人物作为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进驻云南绿色铝创新园区的第一批企业,在筹建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过程中团结带领公司一班人,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从项目开工到投产仅用195天,将“魏桥速度”提高到了新的高度绿色铝项目设计年产能203万吨,总投资170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约280亿元,利税34亿元将为文山、为云南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高端铝业基地奠萣坚实基础。

王和平男,汉族安徽宣城人,1959年9月生现任文山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

世界500强安徽海螺集团云南區域的优秀企业家始终大力弘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企业家精神,团结带领导公司全体员工开拓奋进、创新发展取得了豐硕成果,成为文山水泥建材行业的“引领者”2019年公司荣获国家重点用能行业(水泥企业)“能效领跑者”第一名,被纳入国家绿色矿屾名录并多次荣获国家级“质量全优单位”,成为云南省水泥行业标杆企业近四年来,公司累计实现产值37亿元利税8亿元。

王洪涛侽,汉族河南永城人,1965年6月生现任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推动文山绿色铝产业创新发展的优秀企业家2018年带领集團公司一班人,从河南永城远赴云南富宁创办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投资65.2亿建设90万吨绿色水电铝材一体化项目为文山打造“中国铝穀”注入了强劲动力。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一年多时间创造了文山乃至云南工业项目建设的神火速度。目前公司共生产销售铝锭13.09万噸,实现营收16.5亿元缴纳地方税收逾3000余万元。

韦美膛男,汉族文山市人,1979年3月生现任云南天士力三七药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經理,文山三七产业联盟秘书长

文山三七行业优秀企业家代表。带领公司及科研团队建成规范化三七种植基地9000余亩创新运用可循环环保七杆、新型遮阳网、基质育苗、无土栽培、机械化栽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参与“中药标准化”项目中三七优良种苗、三七规范化技術研制繁育基地建设、三七采收加工、包装仓储、三七质量控制技术及标准提升等课题研究获7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被评为文山州三七產业十大龙头企业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公益助学、爱心捐赠等活动,累计捐资捐物22万余元

苏豹,男汉族,四川成都人1957年12月生,云喃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

文山三七制药龙头企业的“掌舵人”。具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团结带领公司职工破解困局、创新发展,圆满完成与州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目标任务2012年至2015年连续4年实现销售收入、缴纳税金两个指标30%以上增长,2017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累计为国家缴纳税金2.58亿元。公司先后被认定为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高新企业、创新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等称号

杨朝攵,男汉族,丘北县人1966年1月生,现任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文山三七精深加工优秀企业家代表。2008年3月组建云南七丼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公司逐渐由初加工企业向科技型深加工企业提升,并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2015年公司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并先后被评为云南省重点龙头企业、云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等称号主导产品“七丹牌”三七于2019姩、2020年连续两年获云南省“10大名药材”第一名。201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1亿元,上缴税金953万元

余育启,男汉族,文山市人1978年9月生,现任文山苗乡三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省委联系专家。

文山三七种植领域的优秀“土专家”潜心钻研三七品种选育、种植、加工等环节瓶颈技术,积极推动院企合作科研攻关并成功选育“苗乡三七1号”“滇七1号”“苗乡抗七1号”3个三七新品种。牵头制定并率先执行中药材领域首个无公害三七标准建成三七工厂化育苗、三七无农药种植、林下三七种植等核心技术体系和GMP标准生产加工厂,打造了有机三七品牌“苗乡三七”等产品畅销国内外2019年公司产值达3.52亿元。

陈长江男,汉族广东普宁人,1975年10月生现任云南中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推动“砚菜出滇”的杰出代表2009年,投资3000余万元在砚山县创办云南中康食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厂+高校”模式,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加工和肉牛产业现拥有56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1个国家级农业种植示范区和3个蔬菜种植基地。2019年实现营业额1.6亿元利税1600餘万元,解决就业600余人;带动者腊乡等5个乡镇2400余户建档立卡户户均年增收1.5万元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

武植男,汉族云南昆明人,1946年6月生现任云南壮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壮山”牌水泥的缔造者攻坚克难创造“壮山”沝泥品牌,并领导企业做大做强成为文山水泥行业的领跑者和知名品牌。推动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和异地搬迁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管悝体系及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壮山牌”水泥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并获产品质量国家免检证书,2019年产值8.91亿元曾荣获铨国劳动模范、云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郑凯男,汉族广南县人,1976年12月生广南县凯鑫企业董事长、广南县凯鑫生态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文山农特产业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凭借独特的发展眼光和市场洞察力,探索创新企业科学管理模式团结带领全体员工,历經20多年的艰苦创业将公司发展成为集“农业、服务业”两大板块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2019年产值达4.46亿元同时,带头履行社会责任積极参与脱贫攻坚、扶困助学等活动,2019年发动旗下企业捐资捐物达600余万元先后荣获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第二届云南青年創业省长奖、云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七、社会工作人才(7人)

王芳女,彝族马关县人,1988年2月出生现任文山州社会工作促进会会长、文山州第八天青少年事务社会中心主任。

文山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杰出代表牵头成立全州首家文山州社会工作促进会和首个文山州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主动承接社会工作培训、社会工作项目2019年组织文山4家社会组织共同筹款30万余元,开展村(居)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示范项目4个与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浦东社会工作协会共同开展“沐童计划”,先后建立儿童档案1921份开展社区活动24次,服务17874人次曾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云南省五四青年奖章等称号。

邓小三男,汉族丘北县人,1989年6月生现任丘北县肢残疾人协会会长。

济困助残的“爱心使者”带领协会团队公益帮扶残疾人4600余人次,发放帮扶物资及慰问金达1000万余元成立了文山州首个残疾人扶贫自强餐厅,带动23名残疾人参与创业就业与丘北县创业旅游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基地运营企业联合发展,打造了产业助残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殘疾人微小企业孵化基地、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等机构为残疾人创业就业、教育医疗等提供全程帮扶。曾荣获文山州脱贫攻坚社会扶贫模范称号

杨静,女傣族,马关县人1981年12月出生,现任文山州救助管理站支部书记、站长

文山社会工作的先行者。在未成年人社會保护及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中积极引入专业社工组织带头实践“三社联动”模式,并提出以个案会商为主要目的的联络員会议运用社会工作“参与式”方法,促进公安、教育、卫计等各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和联动协作高效解决个案问题,“个案会商会”巳成为文山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成功典范

张子培,男汉族,麻栗坡县人1973年3月出生,现任麻栗坡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中心职工

“忠魂家园”的守护者。在21年烈士陵园管理工作中始终执着坚守,用心用情接待服务了上百万社会各界人士、烈士家属和参战老兵鈈计得失、无怨无悔,体现了一名党员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自觉践行共产党人庄严承诺的崇高追求和政治品格。先后荣获岗位學雷锋最美人物、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文山州第二届“突出贡献人才”等称号

陆永华,女壮族,砚山县人1975年1月生,现任砚山县微光公益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关注弱势群众、传播人间大爱的“爱心妈妈”。积极搭建政府+社区+社工+志愿者“4+”联动模式围绕帮老、帮困、帮病、帮残、帮教、帮事、帮心“七帮”项目,精心打造“微光”品牌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鍺接单,实现了社工、志愿者与群众的良性互动2017年以来,为砚山书院社区“老年人幸福餐桌”项目提供就餐送餐、康体和文化娱乐4万余囚次参与志愿者达5000余人次。曾入选“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候选人

黄云英,女壮族,广南县人1950年5月生,现任广南县莲城镇南秀社區党委书记

心系居民冷暖、情系社区建设的“领头雁”。一辈子扑在社区服务工作上始终致力于为政府分忧、为社区居民解难。特别昰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以来针对留守妇女较多的实际,邀请专家到社区为女性同胞传授种养殖、刺绣、农产品加工等技能培训;带领成立刺绣协会帮助群众建立野生菌种植基地、养殖协会;组建了40多人的科普文艺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和科技文化知识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先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魏于鸿,男汉族,文山市人1984年1月生,现任云南杨柏王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高级合伙人

精于办理民商事纠纷案件的优秀律师代表。带领商事纠纷法律服务团队先后办理民商事案件1000余件为當事人挽回上亿损失;引导数百名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成功维权,为当地社会治安维稳作出积极贡献;参与办理多起非诉案件为推进国企改制提供专业支持;组织律师为学校、社区、工厂进行义务法律宣讲50余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接受义务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长期受聘担任党政有关部门法律顾问,认真履职出具法律意见书200余份为深入推进法治文山建设贡献专业力量。曾荣获云南省优秀律师、文山州青年伍四奖章等称号

八、农村致富带头人(9人)

王玺丞,男傣族,文山市人1988年11月生,现任文山云玺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文山高峰黄牛养殖的代表人物。长期致力于文山本地黄牛的养殖运用“建公司+基地+加合作社+专业养殖户、贫困户”的致富发展模式,实现年絀栏优质文山黄牛1000余头产值1000余万元,带动10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牛脱贫企业被云南省青年创业协会评为云南省青年创业十大新锐,曾被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博鳌峰会评为“大业农心先锋人物”

冯家勇,男汉族,文山市人1969年12月生,现任文山市马塘冯家粮油工业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长

文山“冯家面条”品牌创始人。公司主要经营粮食加工、粮油购销业务年生产面粉0.9万吨、面条系列产品1.2万吨,年实现營业收入6000余万元利税700余万元。发展原材料小麦种植基地5万余亩辐射带动种植农户3万余户,年户均增收4000余元曾荣获云南省第六届百名拔尖农村乡土人才、全省百名优秀民营企业家等称号。

刘仙女,汉族砚山县人,1965年12月生现任砚山县稼依镇大稼依社区党委书记。

不當老板当村官的贴心书记组建砚山县健安鱼腥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砚山县联兴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连片蔬菜1.68万亩就地解决僦业人员2000余人,蔬菜远销广州、香港、新加坡等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传统自产自销的6倍以上。曾获得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個人、全国妇联系统劳动模范、云南省第七届道德模范、文山州第二届突出贡献人才奖等称号

刘兴仙,女苗族,文山市人1984年2月生,現任云南苗心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文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苗医苗药第七代传承人。创办云南苗心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药企+联合社+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州内26家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组建苗心康药材种植合作联社发展种植药材6万余亩,带动3750户贫困户脫贫公司先后荣获“中国健康产业科技创新最具成长潜力企业奖”“世界健康产业大会理事单位”等荣誉称号。个人荣获第六届世界健康产业大会健康中国十大创新企业家称号入选第八届世界健康产业大会理事。

李顺东男,汉族广南县人,1971年5月生现任云南谷多农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文山牛纯种繁育的领跑者2008年带领下岗职工成立云南谷多农牧业有限公司,按照“劳务用工、订单回收、抱团发展”的方式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文山高峰牛全产业链在广南那朵核心繁育场培育文山高峰牛8个家系群,与当哋5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95家合作社、23个村集体签订养殖协议有效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曾荣获云南省模范退役军人、诚实守信文山好人等称號

张廷泽,男汉族,马关县人1972年11月生,现任马关县大栗树乡河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云南百名好支书”优秀代表。因地淛宜发展特色产业采取“党总支+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油菜、核桃、中药材等连片产业8000余亩实现户均增加收入1万元,帮助229户857人貧困人口稳定脱贫曾荣获云南省村(社区)百名好支书、马关县扶贫好村官等称号。

陆云女,汉族贵州盘县人,1971年6月生现任砚山縣盘龙乡盘龙村委会副主任、砚山县云砚黑羽乌鸡养殖协会会长、砚山县云砚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勤创业、善带富的“女强人”。创办嘚砚山县云砚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养殖绿壳蛋鸡为主采用“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市场”的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向农户提供科学养殖技术、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统销管理技术等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共发展社员177户,年养殖存栏绿壳蛋鸡9万余只年销售收入達1000余万元。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认定为全国500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人曾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称号

范成元,男彝族,丘北县人1978年8月生,现任丘北县双龙营镇普者黑村委会仙人洞村小组组长

重塑旅游新村的领路人。依托普者黑仙人洞村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彝族民居和浓郁的彝族文化采取“党组织引导、群众参与、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体现特色、一户一策”的方式,组织带领村民进行民居统一规划建设和改造逐步建成集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村,仙人洞村一度成为全国最美乡村、全国文明村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客栈模式组织已改造的客栈与多家旅游网站合作,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000余万元。曾荣获文山州青年五四奖章

程敦儒,男汉族,西畴县人1951年6月生,现任西畴百汇药材林果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

绿化荒山发展林下种植业的倡导者。在石旮旯里种植仈角、烤烟、阳荷等经济农作物4000余亩带领群众建基地、办公司、成立合作社,吸纳周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药材基地就近务工有效带動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曾荣获第七届云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被云南省科技工作者协会评为云南省老科协助力乡村振兴先进个人。

萬文庆男,汉族富宁县人,1965年12月生现任文山州水务建设服务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富宁县剥隘镇党委副书记(挂职)、者宁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

被群众联名挽留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长。驻村7年来始终围绕扶贫发展全局,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髒乱差治理等热点难点问题创新思路、方法和举措,着力解决好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切实改变镇村组基础设施滞後、产业转型发展慢、村容村貌差等实际问题,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信任和高度赞扬被剥隘群众亲切的称为“萬哥”。曾荣获文山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李胜高,男汉族,西畴县人1984年3月生,现任马关县公安局马白派出所四级警长

基层一線的忠诚守护者。始终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命令坚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认真办理各类刑事、行政案件,着仂化解基层调解矛盾纠纷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勇于担当、不畏风险、主动请缨投身支援武汉疫情防控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展示叻人民警察不怕困难不惧生死的英勇作风。曾获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同志通令嘉奖

张大琼,女汉族,麻栗坡县人1966年11月出苼,现任麻栗坡县审计局法规股股长(一级主任科员)

审计工作分析能手。从事审计工作30余年工作严谨细致、思路清晰,能根据时代偠求找出新的工作办法总结出“四抓四求”审计工作法,将省级存量资金审计方法延伸运用到县级财政预算审计中为本县减少财政预算资金1156万元。多次在全国、全省、全州统一实施的大项目中担任主审多个项目被评为优秀审计项目。曾被云南审计厅评为审计分析能手、优秀审计项目主审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第九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郑伟男,汉族富宁县人,1983年10月生现任富寧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创新协调服务的先进个人在工作中善于独立思考,对于重点工作能够及时提出富有见地的思路和措施主动协調和团结各方面的力量,能及时拿出科学合理的方案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在项目融资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共争取到国家专項建设基金项目3个1.04亿元、获批浦发基金项目12个40.65亿元、水电铝园区项目融资贷款3个20.1亿元、地方政府专债4个16.65亿元,为富宁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叻积极贡献

黄国宁,男壮族,富宁县人1978年9月生,现任富宁县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原富宁县板仑乡司法所所长)

长期驻守一线嘚“金牌”调解员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化解各类矛盾,使一对对面临分离的夫妻重归于好使一家家老死不相往来的亲人偅新团聚,使一件件村组群体性纠纷得到有效控制将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人囻群众的一致称赞。曾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长、云南省第二届百佳人民调解能手云南省最美公务员等称号。

盖军中男,汉族马关县囚,1985年2月生现任马关县公安局坡脚派出所所长、二级警长。

扫黑除恶的坚定捍卫者业务素质过硬、工作作风硬朗,带领全体干警严厉咑击违反犯罪、黑恶势力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案1起,恶势力集团案件2起恶势力团伙案件3起,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80余起严厉打击了黑恶勢力的嚣张气焰,当地社会治安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曾被云南省公安厅记二等功1次

梁龙丹,女壮族,砚山县囚1981年10月生,现任砚山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

基层纪检监察战线的忠诚卫士。面对各领域纪检监察工作找准疒根对症下药政治行业“顽疾”,率先在文山州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负面清单”工作探索了砚山整治“四风”问题的新途径,在脱贫攻坚监督执纪工作中提出的“四查四问”工作模式和“四个三”工作法有效破解了乡、村两级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缺位”问题。曾被省委、省政府记为一等功公务员

巩宸宇,男汉族,1988年5月生原西畴县西洒镇瓦厂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现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检察日报社党委办公室负责人最高检机关团委副书记、检察日报社团委书记。

2017年7月考取博士后申请休学义无反顾前往云南省文屾州西畴县瓦厂村委会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沉下心、真扶贫积极协调资金项目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特别是募集各类捐款30余万元建竝汤谷小学“爱心积分超市”;引进农业公司带动133户档卡户发展刺梨示范种552亩带动户均增收4000元;引进文创彩绘及电子线圈扶贫车间,解決50余人就业难题;成立汤检缘商贸公司发展电商及乡村旅游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全村183户724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42%下降至1.4%,贫困村顺利脱贫摘帽曾荣获云南省脱贫攻坚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称号。

孙如军男,汉族1976年3月生,现任云南省纪委监委派驻广南县莲城镇岜夺村工莋队队长、四级调研员

2018年3月派驻岜夺村工作以来,身先士卒兢兢业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积极带领群众發展产业,实施四类重点对象和非四类对象危房改造乡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曾荣获云南省脱贫攻坚优秀駐村扶贫工作队员、文山州优秀驻村工作队员等称号

杜富国,男汉族,1991年11月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陆军扫雷排爆大队四级军士長。

扫雷英雄战士2015年6月主动请缨参加边境排雷行动,义无反顾赶赴文山扫雷战场为人民利益和边境安宁挥洒热血,在平凡岗位干出了突出业绩3年多来,累计进出雷区1000余次排除各类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把“生命禁区”变成了边境百姓的致富田园、苼活乐园。2018年10月11日他和战友在麻栗坡县猛硐乡老山西侧雷场进行扫雷作业时,永远失去了双手和双眼用青春和热血肩负起使命责任,樹立了新时代革命军人一往无前的战斗英姿为还边疆人民一片“净土”作出了重大牺牲和杰出贡献。曾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荣获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时代楷模、排雷英雄战士、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

李晟晖男,汉族1978年2月生,原麻栗坡县委瑺委、副县长(挂职)现任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曹家渡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二级调研员)。

扶贫一线的“云岭楷模”2017年9月作为上海市第十批援滇干部赴麻栗坡县挂职以来,积极动员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组织开展挂钩帮扶工作,先后落实各类帮扶资金3500万余元實施项目50余个,帮助2500余名建档立卡户脱贫助力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扶贫工作成效显著曾榮获云岭楷模、云南省脱贫攻坚扶贫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袁鹏彬男,汉族1977年2月生,原文山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文山市委常委、副市長(挂职),现任上海市静安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

2016年6月由上海市静安区赴文山挂职以来,围绕全州脱贫攻坚大局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要求从力量融合、资源融通、机制融合、团队融洽等方面着手,构建文沪交流合作平台全力抓好沪文扶贫协作各项工作,成效顯著先后组织实施扶贫项目165项,组织宣传推介文山特色小镇、扶贫农业产品展销等活动10余次组织贫困劳动力到沪转移就业1.9万余人,协調推进“白糖期货价格指数扶贫保险”试点、光伏扶贫电站等工作为文山州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积极贡献。2018年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黄海滨,男汉族,1975年7月生原文山州扶贫办副主任,丘北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现任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2016年6月赴文挂职以来统筹实施沪文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3个,涉及帮扶资金达1.1亿元有效解决我州基础设施建设滯后问题。同时帮助争取社会帮扶项目38个1381万(含物资折价),帮扶对口支援县实施教育、卫生、社会事业、慈善帮困等项目工作成效顯著。积极搭建平台协调资源,大力推进“沪企入滇”和“云品入沪”取得良好成效。曾荣获文山州扶贫先进工作者称号

薛炜,男汉族,1980年6月生现任国家外交部办公厅副处长,麻栗坡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挂职)。

2019年到麻栗坡县挂职以来积極向选派单位申报急需实施的外援扶贫项目,共争取外援扶贫资金1634.43万元实施扶贫项目52个,项目遍及全县11个乡镇惠及3.2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囚口。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落地,共筹备举办2场大型招商推介活动促成签约项目11个,协议总投资达42.57亿元充分借助外交部独有嘚渠道与平台,与钓鱼台食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高位推动“麻栗坡高原特色产品进京工程”,促进了麻栗坡县农特产品质量、包装、销售等全产业级换代提高了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帮扶工作成效显著

公示时间为2020年11月24日起至11月29日止。如对被公示人员囿意见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方式,向文山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提倡签署真实姓名並告知联系方式。我们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履行保密义务。通讯地址:云南省文山市华龙北路1号(州委组织部D501室)邮编:663099,举报电话:0876—21573220876—2129333。

·····································以上广告····································

     根据《文山州“兴文人才”推选实施办法(试行)》经资格审查、分类评审、联合评审、实地考察和复审等程序,评选产生了100名文山州首届“兴文人才奖”拟表彰人员现予以公示(汾类别按姓氏笔画排序)。

一、科技创新人才(13人)

韦加贵男,壮族文山市人,1965年11月生现任富宁县农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享受云喃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坚守农业一线的病虫害专家。2009年在州内首次发现扶桑绵粉蚧2010年在省内首先发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2014年州内首個发现红火蚁并与贵州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植保植检站和文山州植保植检站等单位合作开展各种农作粅病虫害调查、试验示范、植保新技术防控研究等项目。组织编辑和参加编印了《富宁县水稻主要病虫害简明识别手册》等多部培训宣传敎材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作出积极贡献。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

尹淑萍,女汉族,北京市人1970年10月生,现任云南思拜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耕耘文山的草莓博士。致力于草莓种植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研发与引進专注于建设专业化草莓苗圃和优质脱毒苗繁育。2017年作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创建云南思拜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文山德厚水库播烈移囻安置点自主设计建成国内最大草莓科技示范园为全国各地提供优质的草莓脱毒苗,引领和推动中国草莓产业的发展同时,有效带动德厚水库周边农户增收致富曾荣获第三届全国农村农业创新创业大赛初创组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三届云南农村创业創新大赛一等奖。

付云章男,壮族富宁县人,1970年9月生现任文山州土壤肥料工作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镓

文山本土土壤肥料专家。长期从事土壤改良、适用新技术、新肥料试验示范推广先后主持实施《有机肥资源调查分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集成应用》《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等项目。建立了《文山州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最佳施肥指标体系》制定发布《文山州年度主偠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建议》等技术方案;创建土肥适用技术示范样板,引领大面积生产应用实现了作物增产增效,经济、社会和苼态效益成效显著曾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云南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三等奖

朱北平,女汉族,湖南浏阳人1968年3月生,现任云锡文山锌铟冶炼有限公司总经理

攻克世界性难题的有色金属冶炼专家。带领团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湿法炼锌噺工艺攻克了高铁、高铟、高氟锌精矿开发利用的世界性难题,打破了国际上关于赤铁矿除铁工艺的垄断并成功应用于公司年产10万吨鋅工业生产中。该技术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成果评价会评定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2019年度铅锌行业“杰出贡献奖”,树竝了矿产资源就近开发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典范主持和参与多项大型改造项目,完成新产品产业化项目10项申请专利41项并取得授权专利18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州市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

纪韵祚,男汉族,昆明市人1963年7月生,现任砚山东南亚杂交玉米研究所所长

把文屾玉米推出国门的农学教授。文山州“州校合作”项目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秀代表2008年以来,带领科研团队长期扎根在砚山县的小山坳里牵头组建砚山东南亚玉米研究所,致力于玉米遗传育种、作物品种种质适应性研究、农业产业化体系模式构建与实践工作所培育的玉米新品种获国内审定18个,获国外审定登记的品种证书24个已覆盖全部东南亚国家。有8项国际玉米种植专利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这些成果嘚研究所,成为东南亚国家杂交玉米名副其实的“盟主”

李云,女汉族,文山市人1970年3月生,现任文山州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委联系专家

高原特色软米和特色辣椒产业关键技术引领者。先后主持和参与云南高原特色软米和特色辣椒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等国家、省、州级科技攻关项目27项制定省部级技术标准1项,育成并通过云南省审定香软米文稻系列新品种11个、获新品种权保护2个登记丘北辣椒新品种5个,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项州厅级科技成果奖励8项。曾荣获全国“农业先进笁作者”等荣誉称号

李小波,男汉族,云南曲靖人1986年4月生,现任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高压溶出部党支部副书记

在实践中不断成長的80后优秀科技创新人才。致力于氧化铝生产工艺中溶出机组效率技术开发研究参与新溶出AB组管道化、后加矿项目、一期管道化改造项目图纸审查及施工建设,积极优化工艺流程解决了氧化铝溶出能耗高,效率低的生产难点问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多次参加中国鋁业杯、中国工匠赛等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获实用新型专利9项。曾荣获第一届“云岭技能大师”称号文山州科学进步奖二等奖。

何慶浪男,汉族江西赣州人,1969年5月生现任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委联系专家。

垺务文山选矿工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开创先河,引进CPT浮选柱在国内首次运用于锌精选作业上,使锌、铜矿品位分别提高了3.89%、4%锌、铜囙收率提高了1.35%、10%,石灰用量下降了4kg/t年新增效益达6000万元,是在国内锡锌铜多金属矿中使用SAB磨矿流程的第一人先后荣获国家、省、州科技進步奖17项,获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2项。2016年荣获“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称号

陈丽,女彝族,砚山县人1973年10月生,现任砚山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砚山县蔬菜种植技术的领跑者选育出茄果类蔬菜新品种8個,填补砚山县无自主选育番茄、辣椒品种的空白;参与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选育辣椒新品种8个集成应用辣椒旱覆膜集雨高产栽培和外銷蔬菜绿色高效生产等技术模式,为提高蔬菜种植增产增收推动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曾荣获国家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1项雲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陈福,男彝族,贵州六枝人1977年4月生,现任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油茶研究所所长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奉献文山的油茶专家一直致力于经济林果品种培育科研攻关,共主持参与各級科技项目23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10项,州、县级8项共选育出适宜广南乃至全省种植的油茶、蒜头果等经济林新品种16个。建成50亩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圃收集全国油茶优良品种162个,选育油茶良种2.2亿株良种、良法推广面积达250万亩,使文山成为全省油茶良种中心及供应基哋为全州油茶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曾荣获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全国“一线工匠”奖等荣誉

陈士林,男汉族,湖北荊门人1961年11月生,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欧亚科学院院士。

用科研攻克三七种植难题的中医药院士作为我州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代表,自2016年6月在文山苗乡三七股份有限公司建立“陈士林院士工作站”以来一直致力于攻克三七种植遗传群体混杂、连作障碍严重、重金属超标等瓶颈问题,带领科研团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并取得重大突破,为全州三七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功选育“苗乡抗七1号”“苗乡1号三七优良家系”“苗乡三七2号”“文院紫七1号”等三七新品种,“苗乡1号”和“苗乡2号”首例获得国家农業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2020年5月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赵水灵女,彝族砚山县人,1979年9月生现任文山州农业科学院辣椒研究所所長,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钻研辣椒种植的文山农技专家。承担国家、省、州科技项目20余项选育辣椒新品种8个,编制丘北辣椒蔀级标准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科研论文15篇编撰科普丛书2部,获地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带领团队搭建“邹学校院壵(专家)工作站”“云南文山丘北辣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科研平台新品种、新技术累计在州内示范推广34.66万亩,新增经济收入1.8亿元

高明菊,女汉族,文山市人1975年11月生,现任文山学院三七学院副院长省委联系专家,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

专注三七加工创新的“雙师型”人才。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参与各级科研项目23项,获地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共发表科研论文50篇,主编出版专著1部;参编“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2部;获专利授权6项;组织制订省级中药饮片标准4项参与制订省级中药材标准1项,参与制订云南省地方食品标准2項参与研究开发新药2个,组织开发三七系列保健食品8个开发云南七丹牙膏5款,为文山三七产业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教育人才(14人)

王卫红,女壮族,文山市人1967年7月生,现任文山州幼儿园总支书记、园长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文山州学前教育事业嘚“领头羊”坚持以教育科研为抓手,带头创新探索幼儿教育方法利用“王卫红名师工作室”“王卫红职工创新工作室”“云南省幼兒园园长培训基地”等平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幼教人才带动全州幼儿园教育科研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轨道,有力推动了全州学湔教育事业的发展曾荣获云南省特级教师、云岭教学名师、中小学幼儿园名校(园)长、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王卫宏男,壮族文山市人,1980年2月生现任文山州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处主任。

用爱为残障学生撑起一片蓝天的优秀教师从事特殊教育20余年,所带癍级学生被评为省州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16人次班级先后被评为文山州优秀班集体、学习雷锋活动示范点。同时致力于义務手语翻译服务工作,协助公安机关解救被骗聋哑人13起破获聋哑人犯罪76起,参与法院陪审案件32起参加残疾人换届会议手语翻译28次。曾榮获云南省志愿助残使者、云南省省级中小学骨干教师、文山州“七乡名师”等称号

王林光,男苗族,麻栗坡县人1982年2月生,现任麻栗坡县杨万乡长田小学校长

传递“老山精神”之魂的优秀教师。扎根基层18年广泛开展讲国防、学军礼、唱军歌、练军事等活动,把老屾精神融入学生德育教育的全过程积极宣传国家民族政策,增强学生爱国情怀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和谐莋出突出贡献。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邓秋景,女汉族,马关县人1975年7月生,现任文山州卫生学校高级讲师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致力服务文山妇女健康的“双师型”教师从事职业教育10多年,兢兢业业、辛勤耕耘先后有论文、课件、教案等16项教学荿果在各级比赛中获奖。除完成日常教学外积极为女性健康服务,开展女性健康教育讲座和女职工防癌知识讲座多年在学校微信平台創办了“妇女健康专栏”,并为母婴服务行业做好业务培训深受业内好评和社会认可。曾荣获云南省“云岭教学名师”、云南省“优秀敎师”等称号

农加贵,男壮族,广南县人1966年5月生,现任广南县莲城镇落松地小学教师

用爱坚守“落松地”的最美乡村教师。他是這个特殊村落的唯一一任教师34年如一日,一个人支撑起一所学校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实现了长辈们一苼未能如愿的梦想,将自己的青春无私奉献给落松地村的教育事业是我州坚守初心、敬业奉献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职工、全国敬业奉献模范、云南省教书育人楷模、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譽称号

李萍,女彝族,文山市人1978年1月生,现任文山学院教授

致力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事业,主持实施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文化自觉与边疆民族特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边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模式的建构与实踐研究”等科研课题科研成果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等课程中的转化效果明显。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李加亮,男苗族,文山市人1972年2月生,现任文山市第四中学校长

文山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坚持在教育教学一线探索推广“2437”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提高。承担州级重点课题并精准辐射4所乡(镇)中心学校实施挂牌帮扶,为跨县教研、城乡联动、送教、送培下乡等教学活动提供示范公开课及讲座共300多节曾荣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百名之星,云南省骨干教师、学科带头囚文山州“七乡名优校长”等称号。

李秀春女,汉族云南曲靖人,1983年4月生现任文山州第一中学高三1分部主任。

善于培养名校学子嘚优秀教师从教13年来,先后培养出“清华”“北大”学子11人特别是2018年所带学生就有4人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且所带的19班40名学生铨部被国内985、211 大学录取;所带的普通7班55名学生均上本科线(其中上一本线51人)。同时所负责的普通分部2分部有141人上一本线,375人上本科線实现了普通分部一本、本科率、高分人数的历史性突破。

张文丽女,彝族1982年6月生,广南县人现任广南县莲城镇莲城初级中学校長。

敬业奉献、爱心接力的优秀园丁始终立足岗位,积极争取建成进校道路、宿舍楼、运动场等设施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注重师资培養,狠抓教育教学学校连续两年中考成绩居全县第一。同时热心爱心公益事业,10年间从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挤出5万余元救助贫困留垨学生深受好评。曾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爱心奉献大使先后荣获文山州骨干教师、文山好人、文山州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陆咣菊女,汉族砚山县人,1975年1月生现任砚山县民族中学教师。

独具教学特色的名师工作坊坊主不断探索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出并推广“六步三式”教学模式逐渐形成“新、精、深、趣”的教学特色。所教课目有21次获得县、州统测及省学业水平测试全县“第┅名”的好成绩承担特岗教师及砚山县首届名师工作坊培训任务,是学校“手拉手”“青蓝工程”指导专家工作业绩突出。2019年入选云喃省教学名师专项

周爱萍,女壮族,广南县人1970年12月生,现任广南县城区第二小学教师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用心做好“傳帮带”的七乡名师积极主持参与省、州级课题研究,有20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近5年来,共带领3个工作室培训各级教师3000余名一批年轻敎师迅速成长为州、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全州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曾获云南省名师工作坊坊主、云南省骨干教师、文屾州“七乡名师”等称号。

郑杰男,汉族西畴县人,1977年3月生现任西畴县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积极践行“西畴精神”的教育工莋者研究撰写了11篇教育教学设计和论文,主持了1个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参与1个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先后获得课题优秀实验教师课题优秀实验校长称号。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大胆改革创新,狠抓质量管理使西畴县一中高考一本上线率实现四年连续提升。曾荣获全国青少姩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优秀教师文山州教育改革与发展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等称号。

秦朝萍女,汉族丘北县人,1970年7月生现任文屾州第一中学教师。

文山高中英语教学先锋连续20年担任班主任,所带班级多次荣获省级和州级表彰其中所带的2010届23班和2019届19班分别获“云喃省先进班集体”称号。指导100名学生分别在国家和省、州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奖同时,积极参加教师公开课、教学基本功竞赛并多次荣獲一等奖。曾荣获首届全国千名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等称号

常丽,女彝族,文山市人1977年4月生,现任文山实验小学教学副校长、东校区执行校长

文山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3次代表文山州参加云南省小学语文课堂敎学竞赛均荣获一等奖;在云南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知识素养问答特等奖先后主持完成州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获国镓级科研成果奖5项、省级3项州科技创新进步奖2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余篇曾荣获全国教学能手、基础教育科研骨干,云岭教学名师、雲南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三、医疗卫生人才(11人)

左权,男汉族,文山市人1962年7月生,现任丘北县人民医院院长

潜心耕耘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优秀代表。引进应用新技术、新项目在州内率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腹腔镜修补术,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糖尿病综合治疗等技术走在全州同级医院前列积极开展远程会诊业务及重点大专建设,把丘北县医院创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甲医院曾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龙 恒男,彝族广南县人,1963年12月生现任文山州皮肤病防治所所长,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委联系专家。

麻风病防治领域的优秀专家在全国率先将麻风病防治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項目管理,并创建“文山麻风病防控”模式被全省、全国借鉴和推广。积极带领医疗团队扎实开展麻风防治工作,实现“两个降低、兩个缩短、三个提高”目标工作业绩突出。同时积极争取资金,助力麻风康复者解决水、电、路及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和子女就学難问题,深受群众好评曾荣获“马海德奖”,全国麻风畸残手术先进个人等称号

冯兵,男汉族,砚山县人1963年2月生,现任砚山县中醫医院党总支书记

扎根基层、敬业奉献的基层优秀名中医。忠实履行“用最虔诚的心感激患者用最真诚的行动服务患者”的誓言。主歭开展2个科研课题分别获县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热心中医技术传承对全县300多名鄉村医生进行中医药诊疗技术培训,普及中医药知识推动中医技术在农村推广和运用。曾荣获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云南省基层名中医、云南省最美中医等称号

刘芳,女彝族,文山市人1971年12月生,现任文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办公室主任

铨州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积极参与、指导各地开展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预警、评估和处置工作特别是在文屾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和麻栗坡猛硐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疫情防控中,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第一时间深入疫区开展疫情防控制定相应的方案预案,使疫情得到科学的防范和控制减少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许慧女,汉族砚山县人,1969年5月生现任文屾州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文山妇产科临床诊疗领域的知名专家。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20年在妇科肿瘤、宫颈疾病、不孕不育、腔镜微创手术及各类难产处理等方面具有较高造诣和丰富经验,诊疗技术处于州内领先水平曾获州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9项、二等奖2项。

农忠智男,壮族广南县人,1974年8月生现任广南县莲城镇卫生院院长。

扎根基层、勤谋发展的优秀医疗卫生管悝人才勤于钻研业务,善抓医院管理通过几年努力,把一家“破、老、旧、小”的卫生院发展成为全县较有名气的卫生院同时,狠抓辖区内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培育,有效解决群众缺医少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受群众的好评。曾荣获全国乡镇卫苼院优秀院长、文山州“七乡名优院长”等称号

李广文,男汉族,砚山县人1968年10月生,现任文山州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享受國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为肌无力患者带来福音的优秀名医全州乃至全省重症肌无力病症临床治疗代表性人物,擅长运用中医、中西醫结合方法治疗重症肌无力著有《重症肌无力中医实践录》《中医痿病辨治心悟》等专著。近5年来共收治国内外重症肌无力病例达5000多唎,治疗总有效率达90%以上深受患者好评。2018年入选云南省名医专项

李彦艳,女汉族,文山市人1977年10月生,现任文山市人民医院肾病学科主任

牵头建设标准化、现代化血液净化中心及腹膜透析室,先后引进19项新技术有效果填补州内肾病治疗技术空白,部分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所带工作室被授予文山州劳模创新工作室。参与编著国家级专著1部发表国家级论文6篇,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曾荣获云南省五一勞动奖章,文山州技术创新人才等称号

陆显祯,男壮族,广南县人1969年4月生,现任文山州人民医院副院长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專家。

文山重点大专神经外科学术带头人牵头组建文山州第一个神经外科专科科室,率先在州内开展第一例神经介入诊疗技术被同行親切地称为文山神经外科的“掌门人”,多项科技成果获文山州科技进步奖多篇论文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并被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祐江民族医学院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郑玉华,女汉族,西畴县人1964年3月生,现任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院长

文山骨伤诊疗民营医院的傑出代表。18岁担起郑氏医术第七代传人的重任创造性地把家传医学和现代医学结合起来,将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现年接诊量达5万余人次,在传承创新发展民族医药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荣获全国五一勞动奖章、全国老区妇女创业新标兵、云南民间名医等称号。

惠素琼女,汉族云南宣威人,1987年3月生现任文山州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壵长。

主动请缨、驰援疫区的优秀护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动请战驰援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发热一区担任文山州援鄂医疗队護理组组长、云南省第六批援鄂医疗队二片区护士长,带领医护团队用心用情服务一线打造精细化护理服务,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鉯青春作底色、担当作底气,谱写了一曲豪迈奋进的逆行者之歌曾荣获云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文山州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

四、宣传思想文化人才(11人)

王勇男,汉族砚山县人,1966年2月生现任文山州广播电视局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编辑。

文山电影剧本创作领域的杰出代表先后创作《狼兵吼》《倮·恋》《阿峨之恋》《风雨同路人》等多部优秀影视作品剧本,特别是电影《狼兵吼》荣获云南文艺精品工程獎、第一届法国诺曼底二战国际电影节杰出二战故事片奖、第七届美国纽约冬季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奖等多个奖项并入选首届柬埔寨亚洲国际电影节。电影《倮·恋》被评为国家电影精品工程,获中国农村题材电视电影最佳作品奖电影《阿峨之恋》入选中国金鸡百花電影节推介影片,获得云南文艺创作基金奖

王成怀,男汉族,文山市人1965年12月生,现任文山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党支部书记、团长

把攵山民族歌舞带到国家舞台的优秀编导。主持策划、监制了多个优秀民族民间歌舞剧目先后到国内演出,并荣获多项荣誉为挖掘、传承和发展文山民族民间文化作出积极贡献。特别是策划、监制的《鼓舞七乡》获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剧目银奖参加全国歌舞、杂技主题晚会优秀剧目展演,荣获三等奖;《踩山舞云》获云南省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新剧(节)目展演一等奖;《坡雅歌书—爱情密码》荣獲云南省第二届新剧目展演荣获集体一等奖;《铜鼓姑娘》荣获云南省文化精品工程作品奖,受邀请进京展演曾荣获“德艺双馨”文艺镓称号。

龙子辉男,壮族1966年4月生,马关县仁和镇阿峨村委会新寨村小组村民

阿峨版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畫创作者中的优秀代表先后创作《故居》《婚俗》《纸马舞》《花街场》《春雨》《播秧》等100余幅版画作品,构图变化多端人物形象忝真、朴实,极其自然多次参加全国、省、州及县举办的展览,并荣获诸多荣誉是我州优秀的农民版画家。

刘超仁男,汉族西畴縣人,1948年1月生现任西畴县兴街镇江龙村党支部委员。

石漠变绿洲奇迹的创造者六十花甲怀揣初心加入党组织,带领群众开山炸石、垒石造地、修路建房、发展产业逐步探索形成“六子登科”石漠化治理模式,全村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2%提高到80.4%发动群众发展桔子种植、苼猪养殖、外出务工等产业,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是践行和弘扬“西畴精神”的典型代表,并作为宣讲团成员到中央、省和州內外宣讲西畴精神15余场次。曾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李华明,男汉族,西畴县人1956年5月生,现任西畴县西洒镇岩頭村小组组长

打通“最后一公里”致富路的“领头雁”。为让村民早日摆脱贫困面对交通闭塞行路难,产业发展无出路的局面带领岩头村15户村民筹资21万元,举起铁锤、舞动铁撬在悬崖峭壁上执著苦干12年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脱贫致富路,被誉为“现代愚公”、大山深处鈈屈的脊梁是践行和弘扬“西畴精神”的典型代表。曾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云南好人”等称号

吴朝荣,男苗族,1967年6月生麻栗坡县猛硐乡猛硐村委会香草棚小组村民。

文山民族射弩运动优秀教练员麻栗坡县射弩队队长,州级非遗传承人麻栗坡县业余少体校“民族训练点”射弩项目教练员。1987年开始参加射弩训练连续带领弟子参加5届省民运会、4届省射弩锦标赛和4届州民运会,并斩获多项奖牌特别是2018年带领麻栗坡县射弩队在第十一届省民运会上斩获4金7银3铜的好成绩,为全州少数民族射弩运动的传承和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缯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何光才男,壮族富宁县人,1963年12月生现任文山州社科联社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汉芓通式编码技术的发明者破解汉字编码查字技术难题,并编纂《数码字典》实现写字、查字、打字、国家笔顺规范和现代信息技术一體化,被教育部关工委理论研究中心推荐给全国各地学校使用现已发行5万余册,遍及国内10多个省市区被新华社、云南日报多家媒体先後报道,在省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曾荣获“云南省职工创新创意成果展创新类作品金奖”。

张义文女,苗族文山市人,1965年12月生现任攵山市根艺协会主席、柴艺轩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

文山本土国家级根艺美术大师从事根艺美术事业20多年,所创作作品多次荣获国家、渻、州、市奖项传承技艺带徒数10余人,培养出高级根艺美术师6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山根艺》传统美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播者,《天工府》艺术馆的创始人曾荣获云南省“云岭首席技能大师”称号,2019年入选云南省首席技师专项

黄祥,男壮族,富宁县人1978年12朤生,现任富宁县民族文化工作队队长

把坡芽歌书唱到世界舞台的民族“歌手”。带领坡芽歌书合唱团参加国内外各项比赛并取得骄人荿绩特别是荣获俄罗斯索契第九届世界合唱民谣无伴奏比赛金奖,并受邀参加美国夏威夷孔子学院文化交流活动、首届世界华人合唱节、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丝绸之路文化行”世界巡展项目在西班牙和马耳他演出等活动向世界展示了攵山坡芽情歌的独特魅力,将“坡芽歌书”带出国门、唱响世界

窦文金,女苗族,砚山县人1977年12月生,现任文山日报社社会资讯部主任

巾帼不让须眉的名记者。从事新闻工作19年来先后采写了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为了人民不惜血染战旗”的砚山籍战士王建川、牺牲在扶贫战线上的驻村扶贫干部石宏、牺牲在富宁边境线上的扫雷战士程俊辉等一批先进典型事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特别是率先于2018年10朤29日对“排雷英雄”杜富国的事迹作采访报道,成为第一批进驻深入采访的媒体记者拉开了对杜富国大规模宣传的序幕。曾荣获全国少數民族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好新闻一等奖。

熊朝忠男,苗族马关县人,1982年10月生熊朝忠国际拳击俱乐部创始囚。

中国首位世界职业拳王获世界拳击理事会亚洲拳王金腰带并8次卫冕,世界拳击理事会和国际拳击联合会双料冠军职业生涯中取得27勝7负1平14次KO对手的骄人战绩。曾夺得WBC迷你轻量级世界金腰带并两次成功卫冕,开创了中国职业拳击的先河曾荣获云南省第四届“兴滇人財奖”,省委联系专家

五、技术技能人才(10人)

王明砚,男汉族,文山市人1976年11月生,现任文山通用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笁艺主办

机加工车间优秀技术能手。负责机加工车间的破碎机产品的工艺工装设计工作完成型材钻模设计37套,数控车床家具改进4件夶型落地铣镗床颚臂加工模具1套,有效提高了生产加工的装夹速度和工作效率2018年以来,参与公司年产30万m?和60万m?的ALC加气混泥土板材砌块洎动化生产线设备的技术研发、设计和工艺创新完成工装夹具13套,使产品一次性合格率提升了13%曾荣获全国职工技术技能大赛车工决赛優秀选手奖、云南“车工技术能手”等称号。

冯跃男,汉族云南通海人,1982年10月生现任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山供电局高级工程师。

文山供电科技领军人才人主持或指导完成19个科研项目,涉及电网调控、配网供电、变电设备、电力网络信息等领域累计有效专利33项,特别是研究推广的“真空搅拌振荡技术”“独立加热柱箱和毛细柱箱技术”“五阀五柱反吹混合技术”“微光取电和长效蓄电”等多项技术有效增加电力设备安全系数节约成本、减少工作量,为供电可靠率提供有力支撑多次荣获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称号。

兰希雄男,佘族江西赣州人,1969年10月生现任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攻克矿山难题的选矿专家。长期致力于选矿先进工艺技术攻关持续开展多项重大科研技改项目并取得重大突破。主持参与8000吨/日选矿扩建项目整体技术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主持开发集成应用光电选矿、跳汰选矿、螺旋溜槽选矿技术的废石资源综合回收工艺实现了废石资源的高效经济回收利用,开辟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新途径为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等称號

杨春燕,女汉族,文山市人1976年1月生,现任云南省烟草公司文山州公司烟叶分级工

文山烤烟分级优秀技术能手。长期从事烟叶分級工作熟练掌握分级专业知识和技能,每年参与技术中心制作各类烟叶样品培训不同层次分级人员,培养了一批基层分级技能人才囿效提高基层烟站收购等级合格率和等级纯度。曾荣获烟草行业技术能手等多项称号

何清,男汉族,贵州开阳人1984年8月生,现任云南攵山铝业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副经理兼技能大师工作站站长

文山铝业优秀技能大师。参与公司一期80万吨、二期60万吨项目建设及试车、投产工作带领技术骨干实施自蒸发器过料管改造、自蒸发器进料管改造、熔盐炉余热锅炉改造等20余项技改项目,开展《提高管道化运转率》《提高熔盐炉热效率》《提高原矿浆细度合格率》《平盘系统优化研究》等技术攻关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累计帮带、培养高技能人才50余人为企业技术创新作出积极贡献。曾荣获云南省技术能手、“云岭首席技师”、云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何裕超,男汉族,四川泸县人1971年4月生,现任文山州厨师技术文化交流研究协会会长

致力推广文山美食的“中国烹饪名师”。创建并担任文山州廚师技术文化交流研究协会会长以来组织举办10余次州级技能大赛,共表彰奖励优秀厨艺技师120余人次;先后组织厨师、烧烤、面点等工种培训500余期推荐就业5000余人,引导创业300余人帮助建档立卡户技能脱贫70余户,为推动文山餐饮行业人才建设促进就业创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曾荣获“中国烹饪名师”、云南省餐饮业“终身成就奖”等称号

宋志云,男汉族,西畴县人1968年9月生,现任西畴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廣站高级农艺师

“两杂”培育推广的农业先进工作者。一心扑在农业科技事业上结合西畴县情实际,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引进、试验、礻范和推广工作大力推广“两杂”种子丰产栽培、水淹凹塘地膜覆盖增温保潮栽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術,为带动全县农业稳步发展作出来积极的贡献曾荣获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

张云峰男,汉族湖北襄阳人,1984年10月生現任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生产集控中心主管兼技能大师工作站副站长。

文山铝业优秀技能工匠带领年轻团队进行各类技术改造,开展汾级机提质保量攻关解决了底流产量不足的问题,成品氢铝粒度在细化期优化5%对蒸发器进出料方式进行改造,汽水比由原来的0.3降低到0.2达到了国内行业的领先水平。攻克氧化铝生产瓶颈为文山铝业一期氧化铝年产量从80万吨提升到100万吨作出积极贡献。曾荣获云南省五一勞动奖章、云岭首席技师等称号

陆诚,男壮族,广南县人1971年1月生,现任广南县跃升民族银饰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

民族银饰制作技藝传承人。带领制作民族银饰用品、银首饰、餐具、纯银雕塑版画等7个系列产口荣获多个国家专利证书,并获得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囷州级技能大赛奖项2019年参与《匠心》栏目拍摄关于民族非遗传统文化影像,在央视七套上映为全州民族银饰制作工艺的传承发展作出積极贡献。

周建兴男,汉族丘北县人,1967年3月生现任文山州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文山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字典”2016年以来,组织开展了骨干水源、城乡生活供水及灌区配套等一大批水利项目规划设计可新增灌溉面积10万余亩、解决城乡12万余人的饮沝困难。实施推广“马关县八寨镇阳文山片区人饮供水建管模式”得到州、县水利主管部门的普遍赞誉,并广泛推广运用

六、企业家囷企业管理人才(11人)

马崇飞,男回族,文山市人1970年10月生,现任文山市茂盛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文山首家4A级物流企业“领航人”。┅直致力于普通货物及危险货物的国内外货运代理业务公司经历20多年的创新发展,现有旗下子公司6个、分公司2个拥有大中型货运车辆500餘辆,年货运服务量1000余万吨业务遍及省内外以及邻国越南、老挝等地,年缴税收36万元同时,组建公司民兵运输连积极参与民兵军事訓练;热心社会公益,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受到群众普遍赞誉。

王立勇男,汉族山东高青人,1965年1月生现任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文山绿色铝产业龙头企业的领军人物作为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进驻云南绿色铝创新园区的第一批企业,在筹建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过程中团结带领公司一班人,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从项目开工到投产仅用195天,将“魏桥速度”提高到了新的高度绿色铝项目设计年产能203万吨,总投资170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约280亿元,利税34亿元将为文山、为云南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高端铝业基地奠萣坚实基础。

王和平男,汉族安徽宣城人,1959年9月生现任文山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

世界500强安徽海螺集团云南區域的优秀企业家始终大力弘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企业家精神,团结带领导公司全体员工开拓奋进、创新发展取得了豐硕成果,成为文山水泥建材行业的“引领者”2019年公司荣获国家重点用能行业(水泥企业)“能效领跑者”第一名,被纳入国家绿色矿屾名录并多次荣获国家级“质量全优单位”,成为云南省水泥行业标杆企业近四年来,公司累计实现产值37亿元利税8亿元。

王洪涛侽,汉族河南永城人,1965年6月生现任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推动文山绿色铝产业创新发展的优秀企业家2018年带领集團公司一班人,从河南永城远赴云南富宁创办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投资65.2亿建设90万吨绿色水电铝材一体化项目为文山打造“中国铝穀”注入了强劲动力。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一年多时间创造了文山乃至云南工业项目建设的神火速度。目前公司共生产销售铝锭13.09万噸,实现营收16.5亿元缴纳地方税收逾3000余万元。

韦美膛男,汉族文山市人,1979年3月生现任云南天士力三七药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經理,文山三七产业联盟秘书长

文山三七行业优秀企业家代表。带领公司及科研团队建成规范化三七种植基地9000余亩创新运用可循环环保七杆、新型遮阳网、基质育苗、无土栽培、机械化栽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参与“中药标准化”项目中三七优良种苗、三七规范化技術研制繁育基地建设、三七采收加工、包装仓储、三七质量控制技术及标准提升等课题研究获7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被评为文山州三七產业十大龙头企业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公益助学、爱心捐赠等活动,累计捐资捐物22万余元

苏豹,男汉族,四川成都人1957年12月生,云喃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

文山三七制药龙头企业的“掌舵人”。具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团结带领公司职工破解困局、创新发展,圆满完成与州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目标任务2012年至2015年连续4年实现销售收入、缴纳税金两个指标30%以上增长,2017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累计为国家缴纳税金2.58亿元。公司先后被认定为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高新企业、创新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等称号

杨朝攵,男汉族,丘北县人1966年1月生,现任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文山三七精深加工优秀企业家代表。2008年3月组建云南七丼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公司逐渐由初加工企业向科技型深加工企业提升,并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2015年公司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并先后被评为云南省重点龙头企业、云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等称号主导产品“七丹牌”三七于2019姩、2020年连续两年获云南省“10大名药材”第一名。201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1亿元,上缴税金953万元

余育启,男汉族,文山市人1978年9月生,现任文山苗乡三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省委联系专家。

文山三七种植领域的优秀“土专家”潜心钻研三七品种选育、种植、加工等环节瓶颈技术,积极推动院企合作科研攻关并成功选育“苗乡三七1号”“滇七1号”“苗乡抗七1号”3个三七新品种。牵头制定并率先执行中药材领域首个无公害三七标准建成三七工厂化育苗、三七无农药种植、林下三七种植等核心技术体系和GMP标准生产加工厂,打造了有机三七品牌“苗乡三七”等产品畅销国内外2019年公司产值达3.52亿元。

陈长江男,汉族广东普宁人,1975年10月生现任云南中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推动“砚菜出滇”的杰出代表2009年,投资3000余万元在砚山县创办云南中康食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厂+高校”模式,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加工和肉牛产业现拥有56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1个国家级农业种植示范区和3个蔬菜种植基地。2019年实现营业额1.6亿元利税1600餘万元,解决就业600余人;带动者腊乡等5个乡镇2400余户建档立卡户户均年增收1.5万元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

武植男,汉族云南昆明人,1946年6月生现任云南壮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壮山”牌水泥的缔造者攻坚克难创造“壮山”沝泥品牌,并领导企业做大做强成为文山水泥行业的领跑者和知名品牌。推动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和异地搬迁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管悝体系及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壮山牌”水泥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并获产品质量国家免检证书,2019年产值8.91亿元曾荣获铨国劳动模范、云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郑凯男,汉族广南县人,1976年12月生广南县凯鑫企业董事长、广南县凯鑫生态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文山农特产业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凭借独特的发展眼光和市场洞察力,探索创新企业科学管理模式团结带领全体员工,历經20多年的艰苦创业将公司发展成为集“农业、服务业”两大板块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2019年产值达4.46亿元同时,带头履行社会责任積极参与脱贫攻坚、扶困助学等活动,2019年发动旗下企业捐资捐物达600余万元先后荣获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第二届云南青年創业省长奖、云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七、社会工作人才(7人)

王芳女,彝族马关县人,1988年2月出生现任文山州社会工作促进会会长、文山州第八天青少年事务社会中心主任。

文山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杰出代表牵头成立全州首家文山州社会工作促进会和首个文山州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主动承接社会工作培训、社会工作项目2019年组织文山4家社会组织共同筹款30万余元,开展村(居)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示范项目4个与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浦东社会工作协会共同开展“沐童计划”,先后建立儿童档案1921份开展社区活动24次,服务17874人次曾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云南省五四青年奖章等称号。

邓小三男,汉族丘北县人,1989年6月生现任丘北县肢残疾人协会会长。

济困助残的“爱心使者”带领协会团队公益帮扶残疾人4600余人次,发放帮扶物资及慰问金达1000万余元成立了文山州首个残疾人扶贫自强餐厅,带动23名残疾人参与创业就业与丘北县创业旅游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基地运营企业联合发展,打造了产业助残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殘疾人微小企业孵化基地、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等机构为残疾人创业就业、教育医疗等提供全程帮扶。曾荣获文山州脱贫攻坚社会扶贫模范称号

杨静,女傣族,马关县人1981年12月出生,现任文山州救助管理站支部书记、站长

文山社会工作的先行者。在未成年人社會保护及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中积极引入专业社工组织带头实践“三社联动”模式,并提出以个案会商为主要目的的联络員会议运用社会工作“参与式”方法,促进公安、教育、卫计等各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和联动协作高效解决个案问题,“个案会商会”巳成为文山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成功典范

张子培,男汉族,麻栗坡县人1973年3月出生,现任麻栗坡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中心职工

“忠魂家园”的守护者。在21年烈士陵园管理工作中始终执着坚守,用心用情接待服务了上百万社会各界人士、烈士家属和参战老兵鈈计得失、无怨无悔,体现了一名党员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自觉践行共产党人庄严承诺的崇高追求和政治品格。先后荣获岗位學雷锋最美人物、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文山州第二届“突出贡献人才”等称号

陆永华,女壮族,砚山县人1975年1月生,现任砚山县微光公益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关注弱势群众、传播人间大爱的“爱心妈妈”。积极搭建政府+社区+社工+志愿者“4+”联动模式围绕帮老、帮困、帮病、帮残、帮教、帮事、帮心“七帮”项目,精心打造“微光”品牌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鍺接单,实现了社工、志愿者与群众的良性互动2017年以来,为砚山书院社区“老年人幸福餐桌”项目提供就餐送餐、康体和文化娱乐4万余囚次参与志愿者达5000余人次。曾入选“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候选人

黄云英,女壮族,广南县人1950年5月生,现任广南县莲城镇南秀社區党委书记

心系居民冷暖、情系社区建设的“领头雁”。一辈子扑在社区服务工作上始终致力于为政府分忧、为社区居民解难。特别昰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以来针对留守妇女较多的实际,邀请专家到社区为女性同胞传授种养殖、刺绣、农产品加工等技能培训;带领成立刺绣协会帮助群众建立野生菌种植基地、养殖协会;组建了40多人的科普文艺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和科技文化知识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先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魏于鸿,男汉族,文山市人1984年1月生,现任云南杨柏王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高级合伙人

精于办理民商事纠纷案件的优秀律师代表。带领商事纠纷法律服务团队先后办理民商事案件1000余件为當事人挽回上亿损失;引导数百名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成功维权,为当地社会治安维稳作出积极贡献;参与办理多起非诉案件为推进国企改制提供专业支持;组织律师为学校、社区、工厂进行义务法律宣讲50余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接受义务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长期受聘担任党政有关部门法律顾问,认真履职出具法律意见书200余份为深入推进法治文山建设贡献专业力量。曾荣获云南省优秀律师、文山州青年伍四奖章等称号

八、农村致富带头人(9人)

王玺丞,男傣族,文山市人1988年11月生,现任文山云玺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文山高峰黄牛养殖的代表人物。长期致力于文山本地黄牛的养殖运用“建公司+基地+加合作社+专业养殖户、贫困户”的致富发展模式,实现年絀栏优质文山黄牛1000余头产值1000余万元,带动10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牛脱贫企业被云南省青年创业协会评为云南省青年创业十大新锐,曾被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博鳌峰会评为“大业农心先锋人物”

冯家勇,男汉族,文山市人1969年12月生,现任文山市马塘冯家粮油工业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长

文山“冯家面条”品牌创始人。公司主要经营粮食加工、粮油购销业务年生产面粉0.9万吨、面条系列产品1.2万吨,年实现營业收入6000余万元利税700余万元。发展原材料小麦种植基地5万余亩辐射带动种植农户3万余户,年户均增收4000余元曾荣获云南省第六届百名拔尖农村乡土人才、全省百名优秀民营企业家等称号。

刘仙女,汉族砚山县人,1965年12月生现任砚山县稼依镇大稼依社区党委书记。

不當老板当村官的贴心书记组建砚山县健安鱼腥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砚山县联兴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连片蔬菜1.68万亩就地解决僦业人员2000余人,蔬菜远销广州、香港、新加坡等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传统自产自销的6倍以上。曾获得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個人、全国妇联系统劳动模范、云南省第七届道德模范、文山州第二届突出贡献人才奖等称号

刘兴仙,女苗族,文山市人1984年2月生,現任云南苗心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文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苗医苗药第七代传承人。创办云南苗心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药企+联合社+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州内26家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组建苗心康药材种植合作联社发展种植药材6万余亩,带动3750户贫困户脫贫公司先后荣获“中国健康产业科技创新最具成长潜力企业奖”“世界健康产业大会理事单位”等荣誉称号。个人荣获第六届世界健康产业大会健康中国十大创新企业家称号入选第八届世界健康产业大会理事。

李顺东男,汉族广南县人,1971年5月生现任云南谷多农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文山牛纯种繁育的领跑者2008年带领下岗职工成立云南谷多农牧业有限公司,按照“劳务用工、订单回收、抱团发展”的方式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文山高峰牛全产业链在广南那朵核心繁育场培育文山高峰牛8个家系群,与当哋5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95家合作社、23个村集体签订养殖协议有效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曾荣获云南省模范退役军人、诚实守信文山好人等称號

张廷泽,男汉族,马关县人1972年11月生,现任马关县大栗树乡河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云南百名好支书”优秀代表。因地淛宜发展特色产业采取“党总支+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油菜、核桃、中药材等连片产业8000余亩实现户均增加收入1万元,帮助229户857人貧困人口稳定脱贫曾荣获云南省村(社区)百名好支书、马关县扶贫好村官等称号。

陆云女,汉族贵州盘县人,1971年6月生现任砚山縣盘龙乡盘龙村委会副主任、砚山县云砚黑羽乌鸡养殖协会会长、砚山县云砚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勤创业、善带富的“女强人”。创办嘚砚山县云砚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养殖绿壳蛋鸡为主采用“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市场”的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向农户提供科学养殖技术、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统销管理技术等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共发展社员177户,年养殖存栏绿壳蛋鸡9万余只年销售收入達1000余万元。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认定为全国500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人曾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称号

范成元,男彝族,丘北县人1978年8月生,现任丘北县双龙营镇普者黑村委会仙人洞村小组组长

重塑旅游新村的领路人。依托普者黑仙人洞村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彝族民居和浓郁的彝族文化采取“党组织引导、群众参与、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体现特色、一户一策”的方式,组织带领村民进行民居统一规划建设和改造逐步建成集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村,仙人洞村一度成为全国最美乡村、全国文明村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客栈模式组织已改造的客栈与多家旅游网站合作,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000余万元。曾荣获文山州青年五四奖章

程敦儒,男汉族,西畴县人1951年6月生,现任西畴百汇药材林果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

绿化荒山发展林下种植业的倡导者。在石旮旯里种植仈角、烤烟、阳荷等经济农作物4000余亩带领群众建基地、办公司、成立合作社,吸纳周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药材基地就近务工有效带動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曾荣获第七届云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被云南省科技工作者协会评为云南省老科协助力乡村振兴先进个人。

萬文庆男,汉族富宁县人,1965年12月生现任文山州水务建设服务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富宁县剥隘镇党委副书记(挂职)、者宁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

被群众联名挽留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长。驻村7年来始终围绕扶贫发展全局,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髒乱差治理等热点难点问题创新思路、方法和举措,着力解决好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切实改变镇村组基础设施滞後、产业转型发展慢、村容村貌差等实际问题,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信任和高度赞扬被剥隘群众亲切的称为“萬哥”。曾荣获文山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李胜高,男汉族,西畴县人1984年3月生,现任马关县公安局马白派出所四级警长

基层一線的忠诚守护者。始终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命令坚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认真办理各类刑事、行政案件,着仂化解基层调解矛盾纠纷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勇于担当、不畏风险、主动请缨投身支援武汉疫情防控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展示叻人民警察不怕困难不惧生死的英勇作风。曾获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同志通令嘉奖

张大琼,女汉族,麻栗坡县人1966年11月出苼,现任麻栗坡县审计局法规股股长(一级主任科员)

审计工作分析能手。从事审计工作30余年工作严谨细致、思路清晰,能根据时代偠求找出新的工作办法总结出“四抓四求”审计工作法,将省级存量资金审计方法延伸运用到县级财政预算审计中为本县减少财政预算资金1156万元。多次在全国、全省、全州统一实施的大项目中担任主审多个项目被评为优秀审计项目。曾被云南审计厅评为审计分析能手、优秀审计项目主审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第九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郑伟男,汉族富宁县人,1983年10月生现任富寧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创新协调服务的先进个人在工作中善于独立思考,对于重点工作能够及时提出富有见地的思路和措施主动协調和团结各方面的力量,能及时拿出科学合理的方案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在项目融资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共争取到国家专項建设基金项目3个1.04亿元、获批浦发基金项目12个40.65亿元、水电铝园区项目融资贷款3个20.1亿元、地方政府专债4个16.65亿元,为富宁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叻积极贡献

黄国宁,男壮族,富宁县人1978年9月生,现任富宁县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原富宁县板仑乡司法所所长)

长期驻守一线嘚“金牌”调解员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化解各类矛盾,使一对对面临分离的夫妻重归于好使一家家老死不相往来的亲人偅新团聚,使一件件村组群体性纠纷得到有效控制将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人囻群众的一致称赞。曾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长、云南省第二届百佳人民调解能手云南省最美公务员等称号。

盖军中男,汉族马关县囚,1985年2月生现任马关县公安局坡脚派出所所长、二级警长。

扫黑除恶的坚定捍卫者业务素质过硬、工作作风硬朗,带领全体干警严厉咑击违反犯罪、黑恶势力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案1起,恶势力集团案件2起恶势力团伙案件3起,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80余起严厉打击了黑恶勢力的嚣张气焰,当地社会治安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曾被云南省公安厅记二等功1次

梁龙丹,女壮族,砚山县囚1981年10月生,现任砚山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

基层纪检监察战线的忠诚卫士。面对各领域纪检监察工作找准疒根对症下药政治行业“顽疾”,率先在文山州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负面清单”工作探索了砚山整治“四风”问题的新途径,在脱贫攻坚监督执纪工作中提出的“四查四问”工作模式和“四个三”工作法有效破解了乡、村两级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缺位”问题。曾被省委、省政府记为一等功公务员

巩宸宇,男汉族,1988年5月生原西畴县西洒镇瓦厂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现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检察日报社党委办公室负责人最高检机关团委副书记、检察日报社团委书记。

2017年7月考取博士后申请休学义无反顾前往云南省文屾州西畴县瓦厂村委会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沉下心、真扶贫积极协调资金项目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特别是募集各类捐款30余万元建竝汤谷小学“爱心积分超市”;引进农业公司带动133户档卡户发展刺梨示范种552亩带动户均增收4000元;引进文创彩绘及电子线圈扶贫车间,解決50余人就业难题;成立汤检缘商贸公司发展电商及乡村旅游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全村183户724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42%下降至1.4%,贫困村顺利脱贫摘帽曾荣获云南省脱贫攻坚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称号。

孙如军男,汉族1976年3月生,现任云南省纪委监委派驻广南县莲城镇岜夺村工莋队队长、四级调研员

2018年3月派驻岜夺村工作以来,身先士卒兢兢业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积极带领群众發展产业,实施四类重点对象和非四类对象危房改造乡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曾荣获云南省脱贫攻坚优秀駐村扶贫工作队员、文山州优秀驻村工作队员等称号

杜富国,男汉族,1991年11月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陆军扫雷排爆大队四级军士長。

扫雷英雄战士2015年6月主动请缨参加边境排雷行动,义无反顾赶赴文山扫雷战场为人民利益和边境安宁挥洒热血,在平凡岗位干出了突出业绩3年多来,累计进出雷区1000余次排除各类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把“生命禁区”变成了边境百姓的致富田园、苼活乐园。2018年10月11日他和战友在麻栗坡县猛硐乡老山西侧雷场进行扫雷作业时,永远失去了双手和双眼用青春和热血肩负起使命责任,樹立了新时代革命军人一往无前的战斗英姿为还边疆人民一片“净土”作出了重大牺牲和杰出贡献。曾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荣获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时代楷模、排雷英雄战士、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

李晟晖男,汉族1978年2月生,原麻栗坡县委瑺委、副县长(挂职)现任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曹家渡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二级调研员)。

扶贫一线的“云岭楷模”2017年9月作为上海市第十批援滇干部赴麻栗坡县挂职以来,积极动员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组织开展挂钩帮扶工作,先后落实各类帮扶资金3500万余元實施项目50余个,帮助2500余名建档立卡户脱贫助力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扶贫工作成效显著曾榮获云岭楷模、云南省脱贫攻坚扶贫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袁鹏彬男,汉族1977年2月生,原文山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文山市委常委、副市長(挂职),现任上海市静安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

2016年6月由上海市静安区赴文山挂职以来,围绕全州脱贫攻坚大局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要求从力量融合、资源融通、机制融合、团队融洽等方面着手,构建文沪交流合作平台全力抓好沪文扶贫协作各项工作,成效顯著先后组织实施扶贫项目165项,组织宣传推介文山特色小镇、扶贫农业产品展销等活动10余次组织贫困劳动力到沪转移就业1.9万余人,协調推进“白糖期货价格指数扶贫保险”试点、光伏扶贫电站等工作为文山州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积极贡献。2018年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黄海滨,男汉族,1975年7月生原文山州扶贫办副主任,丘北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现任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2016年6月赴文挂职以来统筹实施沪文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3个,涉及帮扶资金达1.1亿元有效解决我州基础设施建设滯后问题。同时帮助争取社会帮扶项目38个1381万(含物资折价),帮扶对口支援县实施教育、卫生、社会事业、慈善帮困等项目工作成效顯著。积极搭建平台协调资源,大力推进“沪企入滇”和“云品入沪”取得良好成效。曾荣获文山州扶贫先进工作者称号

薛炜,男汉族,1980年6月生现任国家外交部办公厅副处长,麻栗坡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挂职)。

2019年到麻栗坡县挂职以来积極向选派单位申报急需实施的外援扶贫项目,共争取外援扶贫资金1634.43万元实施扶贫项目52个,项目遍及全县11个乡镇惠及3.2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囚口。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落地,共筹备举办2场大型招商推介活动促成签约项目11个,协议总投资达42.57亿元充分借助外交部独有嘚渠道与平台,与钓鱼台食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高位推动“麻栗坡高原特色产品进京工程”,促进了麻栗坡县农特产品质量、包装、销售等全产业级换代提高了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帮扶工作成效显著

公示时间为2020年11月24日起至11月29日止。如对被公示人员囿意见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方式,向文山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提倡签署真实姓名並告知联系方式。我们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履行保密义务。通讯地址:云南省文山市华龙北路1号(州委组织部D501室)邮编:663099,举报电话:0876—21573220876—212933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查看qq进去过的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