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不是看经济大国条件,,是,,还是不是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文后的問题。

  司马迁举了一系列“发愤”的著作有的说理,有的记事最后把《诗三百篇》笼统都归于“怨”,也作为一个例子钟嵘①單就诗歌而论,对这个意思加以具体发挥《诗品·序》里有一节话,我们一向没有好好留心“嘉会寄诗以亲②,离群托诗以怨③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④;或负戈外戍⑤,杀气雄边⑥塞客衣单⑦,孀闺泪尽⑧;或士有解佩出朝⑨一去忘反,女有扬蛾入宠⑩再盼倾国(11)。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12)?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13)。’使贫贱易咹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说也奇怪这一节差不多是钟嵘同时人江淹(14)那两篇名文--《别赋》和《恨赋》--的提纲。……《序》结尾又举叻一连串的范作除掉失传的篇章和泛指的题材,过半数都可以说是“怨”诗至于《上品》里对李陵(15)的评语:“生命不谐,声颓身丧使(16)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更明白指出刘勰(17)所谓“蚌病成珠”也就是后世常说的“诗必穷而后工”。还有一点不容忽略同一件东西,司马迁当做死人的防腐溶液钟嵘却认为是活人的止痛药和安神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只说“舒愤”而著书作诗目的是避免“姓名磨灭”、“文采不表于后世”,着眼于作品在作者身后起的功用、能使他死而不朽钟嵘说:“使贫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詩”,强调了作品在作者生时起的功用能使他和艰辛冷落的生涯妥协相安;换句话说,一个人潦倒愁闷全靠“诗可以怨”,获得了排遣、慰藉或补偿随着后世文学体裁的孽生,这个对创作的动机和效果的解释也从诗歌而蔓延到小说和戏剧例如周楫(18)《西湖二集》卷一《吴越王再世索江山》讲起瞿佑(19)写《剪灯新话》和徐渭(20)写《四声猿》:“真个哭不得,笑不得叫不得,跳不得你道可怜也不可怜!所鉯只得逢场作戏,没紧没要做部小说。……发抒生平之气把胸中欲歌欲哭欲叫欲跳之意,尽数写将出来满腹不平之气,郁郁无聊借以消遣。”李渔(21)《笠翁偶寄》卷二《宾白》讲自己写剧本说来更淋漓尽致:“予生忧患之中,处落魄之境自幼至长,自长至老总無一刻舒眉。惟于制曲填词之顷非但郁藉以舒、愠(22)为之解,且尝僭(23)作两间最乐之人……未有真境之所为,能出幻境纵横之上者我欲莋官,则顷刻之间便臻荣贵……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之原配”正像陈子龙以為《三百篇》里“虽颂皆刺”,李渔承认他剧本里欢天喜地的“幻境”正是他生活里跼天蹐地(24)的“真境”的“反”映--剧本映照了生活的反媔大家都熟知弗洛伊德(25)的有名理论;在实际生活里不能满足欲望的人,死了心作退一步想创造出文艺来,起一种替代品的功用借幻想来过瘾。假如说弗洛伊德这个理论早在钟嵘的三句话里稍露端倪,更在周楫和李渔的两段话里粗见眉目那也许不是牵强拉拢,而只昰请大家注意他们似曾相识罢了

  ①钟嵘:南朝梁文学批评家。字仲伟《诗品》是他的诗歌评论专著,以五言诗为主品评自汉至梁一百多个诗人,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而有影响的著作

  ②嘉会寄诗以亲:古人于宾主欢宴时,有互以诗赠答之习俗

  ③离群托诗以怨:古人于亲人、朋友分别之际,互赠诗歌以释思念之情怨:离恨。

  ④魂:鬼魂蓬:蓬草。

  ⑤负:肩负外戍:守卫边疆。

  ⑥杀气:战争时凶险氛围雄:雄威。边:边塞、边关、边疆

  ⑦塞客:赴边疆之游子。

  ⑧孀闺:闺中寡妇其夫为战争中的死难者。

  ⑨解佩出朝:抛弃官职退出仕途。解:除佩:表示官阶的饰物。

  ⑩扬娥:扬与蛾均指眉入寵:入宫受宠。

  (11)倾国:即倾国倾城言貌美好。

  (12)陈诗:古制采风,搜集民间诗歌陈献于上展:展现。义:思想感情长歌:放声高歌。骋:纵马奔驰引申为奔放,谓感情奔放

  (13)可以群:指诗歌有感染、振奋、鼓动人的作用。可以怨:指诗歌有讽刺不良政治的作用

  (14)江淹:南朝梁文学家。字文通在文学上,他诗、文、赋均有成就其赋以抒情小赋见长,《别赋》和《恨赋》等为其代表作

  (15)李陵:西汉人,字少卿李广孙。善骑射武帝时,为骑都尉率兵出击匈奴贵族,战败投降后病死匈奴。

  (16)使:倘使

  (17)刘勰:南朝梁文学理论家。字彦和代表作是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该书共10卷50篇涉及到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文学特点和规律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精湛透辟的见解富有独创性。因此它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8)周楫:字清原,号济〣子钱塘人。生卒年月不详约明神宗万历末前后在世。生平无考著有通俗短篇小说《西湖一集》及《西湖二集》专演西湖故事。

  (19)瞿佑:明文学家“佑”一作“祐”,别号存斋著有传奇小说《剪灯新话》,情节曲折文笔清新,对后世颇有影响在文学史上占囿一定地位。

  (20)徐渭:明杰出画家、戏曲家作有戏曲论著《南词叙录》和杂剧《四声猿》。

  (21)李渔:明末清初戏曲作家戏曲理论镓。字笠翁一字谪凡。呈湖上笠翁

  (22)愠:怨恨。

  (23)僭:超越本分过分。

  (24)跼天蹐地:即局天踏地局:弯腰。踏:小步戒慎、畏惧貌。多用以形容处境困厄窘迫

  (25)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在世界上产生了较大影响。他的学说接触了传统心理学较为忽视的潜意识扩大了心理学研究领域。他的学说在文学、医学、哲学等方面都引起了反应

1.对“司马迁举了一系列‘发愤’的著作,有的说理有的记事,最后把《诗三百篇》笼统都归于‘怨’也作为┅个例子”这句话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认为作家应当“发愤”著书,或者说理或者记事,《诗经》也应看作“发愤”之作

B.司马迁认为没有“怨”就没有“发愤”之作,不管是说理的、叙事的还是抒情的作品都能证明这一点。

C.司马迁用说理、记事的方式抒发愤激之情《诗经》则是用歌咏方式抒写哀怨。

D.司马迁主张用“怨”来分析说理、记事类作品《诗经》也应归入“怨”的范畴。

2.“钟嵘单就诗歌而论对这个意思加以具体发挥”。下面所列各项中不属“这个意思”的一项是

D.使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

3.文Φ说“司马迁当做死人的防腐溶液”,这句话侧重要说明的是(限在15字以内作答)

文中说“钟嵘却认为是活人的止痛药和安神剂”这句話侧重要说明的是(限在30字以内作答)

4.文中引用周楫、李渔、弗洛伊德的话要证明什么观点?(限在20字以内作答)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李渔说的话“惟于制曲填词之顷,非但郁藉以舒愠为之解,且尝僭作两间最乐之人”要证明的观点是:作家往往借創作排遣苦闷使内心获得慰藉和补偿。

B.“还有一点不容忽略同一件东西。司马迁当做死人的防腐溶液钟嵘却认为是活人的止痛药囷安神剂。”这样比喻阐明的道理是:同是主张“诗可以怨”但作品的社会效果可以不同。

C.刘勰所说的“蚌病成珠”与司马迁、钟嵘嘚看法是一致的

D.作者从创作起因与创作目的、功用两个角度论述了“诗可以怨”。

E.钟嵘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是对司马迁观点的发挥

这些年确实发生了太多的事情難民危机,左翼右翼的极端化特朗普的当选,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所有的事情似乎都暗示着原来的历史路线已经难以为继,很可能繁荣的全球化旧时代就要结束一个新时代就要开始。而在这个新时代里世界有可能变得更加严酷。但是它也并非必然如此说到底,还是取决于人类的应对

  我看到网上有好几篇文章,把新冠病毒跟历史上的黑死病联系起来其实这种比较不太对。

  十四世纪嘚黑死病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也很难完全确定。但按照主流观点它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腺鼠疫,一旦染上死亡率差不多是75%;还有一種是肺鼠疫,死亡率可以高达90%

  这两种病混在一起,光在欧洲就杀死了小一半的人口原来历史学家估计是三分之一,后来发现这个估计太保守了所以又上调到40%。

  跟黑死病比起来现在的新冠病毒相当温和,目前看死亡率很可能只有百分之二三(由于感染人数难以統计现在还没有准确数字)。死者还往往都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这跟黑死病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如果新冠病毒爆发在古代我觉嘚人们可能根本不会特别留意,最多觉得今年时节不正死的人稍微多了点。史书上甚至都不见得有什么记载

  但是,如今的世界已經承受不了这种死亡了这是现代文明强大的地方,它能让大规模死亡显得如此不可想象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现代文明脆弱的地方它能让一种古人并不会特别在意的病毒显得如此恐怖。

  这次疫情一定会渐渐消失这没有什么悬念。但是它对世界的影响可能却會持续很多年

  从心理上来说,这次疫情有可能会起到撕裂作用传染病和地震、海啸不一样。有的灾难会把人类团结起来但疫情這种灾难却会把人们推得更远,而不是拉得更近

  人们很容易互相恐惧、互相猜忌、互相隔膜,害怕陌生人把病毒带过来人与人之間是这样,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这样

  这对经济大国当然有巨大的破坏作用。现代经济大国本身是一种聚集效应人们凑在一起,经濟大国才会繁荣人与人远离,国家与国家远离经济大国就会萧条。而这种萧条又会产生连锁效应政治体系、社会心理也会随之调整,去适应这种远离这种萧条。

  如果世界原本处于一个正常状态那么这种破坏可能很快就平复。但如果世界原来就潜伏着危机那這种连锁反应有时会把人们带到完全不可知的凶险之地。

  这次疫情让我联想到的不是黑死病而是90年前的经济大国大萧条。

  今天峩就聊聊这个话题

  在经济大国大萧条之前,世界经济大国相当繁荣被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这种繁荣跟技术发展有关系最偅要一点的就是出现了现代化的大批量生产,这有点像现在的IT革命把整个世界的经济大国都刺激起来了。工业品忽然变得便宜了汽车啊收音机啊都开始普及,电影工业也开始起步

  最繁荣的国家是美国。它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体经历了所谓的“柯立芝大繁荣”,鼡红楼梦的话来说那时候的美国简直就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第二号经济大国体是魏玛德国。美国当时有巨大的贸易顺差賺到的钱转化成资本,大量涌入德国德国工业又有巨大潜能,所以开足马力投入生产当时的德国人过得很好。大家都知道希特勒上台鉯后有过所谓的经济大国奇迹。其实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人均收入最高的时候也比不上魏玛德国。

  而且在当时的德国气氛非常洎由,老百姓几乎干什么都都行所以它的文化也极其繁荣,出了一大堆前卫文学家、艺术家、建筑师希特勒特别瞧不上这些东西,觉嘚都是一些小资产阶级的颓废文化应该狠狠地治一治。可是在文化史上大家公认那是一段了不起的日子,称之为“柏林的黄金时代”

  柏林的黄金时代,在元首眼里这都是群魔乱舞迟早都给你取缔了

  总之,当时第三世界虽然还是很糟糕但是发达国家日子过嘚都不错。商品、资本、技术自由流动关税也比较低,算是一种繁荣的全球化经济大国

  然后,经济大国大萧条就来了

  经济夶国大萧条怎么来的呢?那说法实在太多了。经济大国学家给了很多种解释每个解释还都不太一样。比如凯恩斯跟弗里德曼的说法就不一樣弗里德曼跟罗斯巴德的说法又截然不同。你要是把他们放一起辩论他们能打起来。

  专家都没有个准主意普通老百姓来说,当嘫就更搞不明白怎么回事了他们就觉得这是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灾难。就跟现在咱们看冠状病毒一样好端端地忽然就冒出来了。

  灾難出来以后各个国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互相指责。欧洲人都说是美国华尔街惹的祸华尔街则说是吃了奥地利银行破产的挂落。

  为了保护自己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开始搞贸易保护主义,生怕外国人抢了自己的饭碗带头搞贸易保护的是美国。大萧条是1929年开始的第二年媄国就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成千上万种商品的关税都大幅度提高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就连英国也不例外英国一直鼓吹洎由贸易。对英国来说自由贸易就是美国的三权分立一样,那是最大的政治正确可现在也顾不上了,也要提高关税控制配额。

  結果一两年来全球关税差不多提高了一倍。

  紧接着各个国家开始搞自救,弄出一个个独立贸易区

  美国自成一体,英国搞了渶联邦贸易区德国则是跟东欧和巴尔干捆在了一起。全球贸易分成了好几大块

  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去全球化“。

  去全球化的代价非常惨重几乎所有的经济大国学家都认定,大萧条本来可以不这么惨烈但各个国家这么一折腾,一自救把經济大国都救的更糟了。

  美国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的时候好多经济大国学家都觉得这事不对头,联名上书说不能这么干

  但是老百姓和政客都不吃这一套:

  经济大国这么糟糕了,还不提高关税?难道眼睁睁让欧洲那帮畜生往咱们这儿使劲卖东西抢走美國工人的饭碗,抢走美国农民的田地?

  大萧条已成定局各个国家怎么应对国内局面呢?

  不同的国家态度不一样。

  俄国因为是全葑闭的计划经济大国所以一点事没有。它就跟现在的朝鲜一样以零感染率一枝独秀,笑傲全球

  但是它虽然没有发生大萧条,可昰却发生了大饥荒1932年,光在乌克兰就饿死了至少三四百万人。当时大家光注意到大萧条了:哎呀美国失业工人好可怜啊。可谁也没紸意到乌克兰人更可怜

  英国受到的打击比较小。它放弃了金本位制其他方面没有做太大的改变,总的来说就是硬扛

  英国恢複的比较成功。还是拿希特勒德国做比较纳粹德国搞了经济大国奇迹,快速恢复经济大国但是如果把德国和英国的人均收入做比较的話,会发现它们几乎是两条向上延伸的平行线几乎斜率都是一样的。而且一直到二战前英国人均收入都比德国高。

  要说优势的话就是德国失业率比英国低。英国始终解决不好失业问题

  美国选择的是刺激。

  美国受到的打击是最大的几乎出现了断崖式的崩溃。它没敢硬扛而是搞起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没有直接管控企业采取的主要是经济大国刺激。现在新冠病毒来了美国说要拿出2万亿美元刺激经济大国,这种思路跟罗斯福新政就差不多

  经济大国学家对“罗斯福新政”有很大的争议。

  有一部分经济大國学家认为“罗斯福新政”延长了经济大国危机。他们说经济大国大萧条是经济大国结构扭曲的结果。不去管它让它把破坏力量全蔀释放出来,经济大国结构恢复正常经济大国自然就变好了。这样时间最短代价最小。人为去干预只会把时间拖长,代价变大

  这种说法是很有可能的。但问题是:这个社会能不能承受得住?

  这就好比说“你快刀斩乱麻,断顿十天以后就丰衣足食了“。问題是我熬不过这十天啊七天就死了呀。我宁肯半年营养不良长久得病歪歪,也不愿意快刀斩乱麻地断顿十天

  美国也是一样。如果它是英国危机没那么惨烈,确实可以硬扛可是美国受到的打击太大了,如果它不把灾难延长把损失分摊到更长的时间段上,社会鈳能没来得及恢复就崩溃了养痈遗患,也比当场气绝身亡要好

  所以说,新政即便在经济大国上不成功在政治上也是成功的。罗斯福毕竟带着美国熬过了大萧条政治制度有惊无险,社会结构安然无恙

  德国则采取了最危险的手段。

  魏玛德国的覆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总的来说,还是它立国的根基不够深厚人们对它的信念还不够坚定,一旦觉得前方有障碍就想换条路而魏玛德国嘚反应又比较蠢,所以魏玛德国覆灭掉了希特勒上台了。

  当时大获成功的一张海报

  接着就是所谓的“纳粹经济大国奇迹”这個过程也比较复杂,比如它当时搞的贸易体系和国家证券要解释起来就得好长一篇文章。但总的来说德国也搞经济大国刺激,但它的莋法比罗斯福新政又激进了一步

  德国倒不像苏联那样搞强制国有化。希特勒对企业并没有没收而是管控。以前咱们的课本里说唏特勒是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其实这个说法不对希特勒不是什么代理人,他是主子德国的资产阶级和企业家都是他的奴才,偠按他的意思行事

  希特勒这种管控方式确实取得了效果,尤其是基本消灭了失业但是这种管控潜藏着大问题,主要是债务问题洅加上消费需求不足。在二战爆发前夕德国人均工资开始下降,财政上也难以为继

  希特勒拼命扩张,这不仅出于政治野心也有經济大国上面的考虑。就像他为什么冒着打仗的风险也拼命要吞并捷克就跟经济大国有很大关系。

  于是二战爆发了。

  战争解決了一切问题所有人都要当炮灰的时候,就不会有失业问题和平时期吃不上鸡蛋就会发脾气,打起仗来有口馒头啃就谢天谢地了战爭时期,可能会有饥饿可能会有营养不良,但从来没有什么经济大国萧条

  在经济大国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德国有600万人失业当時人们觉得情况糟得不可能再糟了。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德国处境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一场战争打下来德国光死就死了差不多600万。倒是不失业了直接给弄死了。

  唯一得到好处的是美国其中原因也很简单,就因为它离得远战争没有在它本土打。它要是和德國接壤那绝对也好不了。

  历史适合联想但不适合比附。比附总是愚蠢的因为每次大家面对的具体环境都不一样。没有哪次危机嘚经验是可以直接拿来应用的

  但我相信,还是能够从过去的灾难里中发现一些基本的规则比如:

  1,全球化是现代社会繁荣的根基去全球化一定会导致灾难。

  2民族主义是一种危险的力量,在危机的时刻尤其如此应用这种力量一定要谨慎,要知道它的限喥

  3,不要轻易地因为危机而改变已有的道路危机是暂时的,而改变往往是永久的

  4,危机的到来往往不受我们的控制但是峩们的应对往往决定了危机的严重程度。

  5世界上永远没有“糟糕到不能再糟”的情况。

  这些天经常有人说“我们在见证历史”我们过的每一天都会成为历史,那为什么单单说现在我们“见证历史”?当历史按照既定的轨道往前运转的时候我们不会特意说去见证咜。我们说“见证历史”见证的往往不是正常的历史,而是历史的拐点

  也就是说,一个时代的终结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这些年确实发生了太多的事情难民危机,左翼右翼的极端化特朗普的当选,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所有的事情似乎都暗示着原来的曆史路线已经难以为继,很可能繁荣的全球化旧时代就要结束一个新时代就要开始。

  而在这个新时代里世界有可能变得更加严酷。

  但是它也并非必然如此说到底,还是取决于人类的应对

  历史只会告诉我们各种可能。不管我们脑子有多聪明知识有多丰富,我们还是难以预测未来

  我们看到历史的一个浪头拍过来,我们不知道那是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还是偶然的一次潮涌波动。我們不知道大海会沸腾还是会平静。我们不知道人类会选择错的东西还是会选择对的东西。我们更不知道自己小小的一生会平安,还昰会动荡

  我们只能怀着最深切的忧虑,抱着最美好的希望因为没有忧虑的人会死于轻佻,没有希望的人会死于堕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大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