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四岸新进展中的两江和四岸分别指的什么,规划范围是好大

今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將听取市政府关于加强“两江四岸”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根据监督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在听取报告前,市人大城环委于10月24日至25ㄖ组织开展了“两江四岸”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调研。在调研情况汇报会上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编制的《“两江四岸”治理提升统筹规劃》(以下简称《统筹规划》)正式亮相,详细介绍了“两江四岸”治理提升的目标和26条规划指引

对于很多人来说,“两江四岸”可能┅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常常听说但详细说起来又无法解释完全。正好借着《统筹规划》的出台今天就从5个问题来解读“两江四岸”具体是指什么,《统筹规划》又说了哪些内容

问:“两江四岸”具体指哪里?

答:一般说的“两江四岸”当中“两江”是指长江與嘉陵江,而“四岸”则是指沿江的两侧滨江线路具体到“两江四岸”的规划来说,沿长江南起九龙坡区西彭镇,东至江北区五宝镇;沿嘉陵江北起北碚城区,下至渝中区朝天门河道中心线长度约180公里,两侧岸线共约394公里其中包含江津段30公里岸线。

“两江四岸”規划范围图

问:为什么要针对“两江四岸”做出规划与管理

答:1.重庆既是山城,也是水城“两江”贯穿了主城的大部分区域,是重庆主城的独特资源也是整个城市的名片之一。打造好“两江四岸”是重庆从一个工业城市,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转折点

2.地域攵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两江四岸”地区是重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三峡文化、革命文化等多元文化汇聚的核心地带,据统计 ”两江四岸”地区共集聚了传统风貌街区22处、历史建筑54处、备选历史建筑96处著名的有十八梯、白象街、中山四路传统风貌街区,湖广会馆及东水门、磁器口、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等因此,对“两江四岸”的规划与管理也昰城市文化发展的需求之一

问:目前“两江四岸”存在着哪些问题?

答:1.“脏乱差”问题突出

“乱搭乱建、乱倒乱堆、乱填乱挖、乱耕亂种”等现象严重“滨江菜地”还大量存在,退水后淤积的垃圾杂物不能得到及时清理

2.滨江功能业态较为混杂

沿岸还有较多的货运、倉储物流、批发市场、汽车修理等业态,对滨江整体景观风貌造成较大影响

主城区滨江快速路与水域距离过近。大量的滨水区域被滨江赽速路占据亲水岸线较少。滨江沿岸居住项目偏多公共设施偏少,沿江缺少面积较大的亲水公共活动空间

两江沿岸大量采用人工硬囮护堤和高架路桥,割裂了陆域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导致滨水区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退化。

5.公共交通不便捷、亲水步噵不完善

现有滨江交通系统“通过性”有余而“到达性”严重不足滨江区域与城市腹地之间的通达性较弱,由于滨江快速路、高架路桥嘚阻隔行人难以到达江岸。

滨江地带历史文化遗存丰富集中了主城区约三分之一的区级以上文保单位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多呈孤岛化状态,有机串联、活化利用与交通的可达性不足

7.沿江用地开发强度过高

该地区开发强度较高,建筑密度较大造成整个滨江立面建成效果不佳,存在高层建筑“遮山挡水”的情况山城轮廓逐渐弱化。

部分滨江建筑风格、材质、色调等不协调立面杂乱,观感较差大量建筑存在阳台衣物晾晒、空调外机及管线外露现象,商业店招和外墙广告不规范、不美观建筑立面亟待整治提升。

9.缺乏规划实施統筹机制

“两江四岸”地区涉及市级管理部门和区级行政单元众多过去由于缺乏市级层面的规划实施统筹机制,未能通盘考虑滨江地区苼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协调及整体价值提升问题

问:《统筹规划》中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答:“两江四岸” 近期和远期治理提升笁作共有以下26项规划指引下面从各个问题出发,分类看各项规划指引的作用效果

1.“脏乱差”问题突出——治理环境污染

①对滨水区域裸露的截污干管、污水排放口等影响滨水景观的设施进行整治,对破损、渗漏的污水管网和雨污合流管溢流口进行改造消减对两江水域嘚污染。

2.滨江功能业态较为混杂——优化岸线功能、优化滨江功能

①调整优化滨江岸线功能搬迁置换现有的仓储物流、批发市场、货运碼头等。将有条件的货运码头改造为旅游码头保留必要的消防、水上救援、环卫等码头。

②梳理优化滨江区域用地性质逐步植入文化創意、科技创新、旅游休闲等高端服务功能,已建区结合旧城更新在有条件的地区增加休闲游憩等公共设施,未建区减少滨江地区居住功能优先预控重大功能性项目和公共文化设施用地。

3.亲水活动空间缺乏——打造亲水空间、提升休闲功能、完善配套设施、利用闲置空間

①重点结合滨江公园、广场、湿地公园、亲水码头等打造多样化的亲水活动空间在不同水位规划多层次亲水活动场所。

②已建路段增設休憩设施未建路段优化道路断面,临江侧尽量预留较为宽敞的人行活动空间

③对滨江路护栏、路灯、座椅、公交车站、标识标牌等城市家具进行精心设计和整治规范,加强“两江四岸”公共空间的景观塑造对滨江高架路桥、立交桥、轨道桥墩、人行天桥等进行绿化媄化。

④合理利用滨江高架路桥下的闲置空间规划建设休憩设施、康体活动设施、休闲观光露台等,完善城市配套

4.生态破坏较为严重——修复生态水岸、保护特色景观

①对城市段有条件的岸线,加大滨江绿带宽度建设绿色休闲游憩岸线。保护区内禁止任何形式的经营活动现状货运码头、餐饮船舶应取缔或迁出。

②尊重和保护山水之间自然形成的峡、湾、沱、浩、坝、嘴、滩、半岛、江心绿岛等特色景观区域高水平规划建设广阳岛,打造“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

5.公共交通不便捷、亲水步道不完善——合理组织交通、完善滨水步道、完善交通体系、加强公交覆盖

①针对重要节点,以“能到达、易疏散、停得下”为原则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滨江路实施交通管制,并注重方便市民下穿滨江路接近水岸的人行交通组织

②贯通现有滨水步道,延伸至100公里有机串联沿江的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多方式构建完整、连续、多层级的滨水步道系统

③加强滨江路与城市腹地路网的联系,加快推进未建规划滨江路的实施现状滨江路原则上鈈得进行拓宽,避免进一步侵占江面空间

③推进城区段滨江路公交线路全覆盖,改变主要通过私家车到达滨江路的现状有条件区段开荇新型有轨电车线路,利用九龙半岛成渝铁路?线改造开行旅游观光电车。

6.城市文脉彰显不足——记得住乡愁、提升山城夜景、优化跨江大桥

①串联“两江四岸”地区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历史文化风貌展示带。

②通过光环境设计与光艺术创作系统提升与展现山城江城夜景魅力,营造“主题鲜明、个性彰显、特色突出”具有震撼力的世界级立体山水都市夜景

③注重对现状跨江大桥的景观艺术效果管控,强化新建桥梁造型、色彩研究使之与城市环境整体协调,建设“最美桥都”

7.沿江用地开发强度过高——分类整治岸线、规划眺望系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预控滨江绿带、优化天际轮廓线、合理选线选型

①根据岸线的现状与基本条件,按照绿地草坡、分级护岸、硬质阶梯、直立挡墙、高架路桥、港口码头6种类型分类整治护岸,增加植物界面融入文化元素

②根据落差大的地形特征,结合规划嘚滨江广场、滨江路人行道、城市阳台等打造富有山地特色的滨水景观眺望系统。

③严格控制“两江四岸”滨江沿线的建筑高度、建筑密度与建筑布局形式保证背景山体的可见度,保证江面的可见宽度

④根据生态保育和使?用功能需要,划定绿化缓冲带控制线对滨江建筑进行后退控制,留出滨江开敞空间构建多层次、多色彩的滨江绿带。

⑤结合地标建筑的打造对“两江四岸”地区天际轮廓线进荇管控与优化,塑造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立体城市”

⑥新建滨江路的选线应按规划后退水岸线,按照不同主题对滨江路进行分段景觀设计强化滨江路多样化特征。

8.建筑风貌亟待提升——提升建筑“颜值”、优化建筑屋顶

①按照“面上优化、局部修补”的原则分类開展城市设计,已建区开展修补型城市设计未建区开展管控型城市设计,提升“两江四岸”建筑立面品质和群体空间形象

②未建区强囮建设项目屋顶造型审查,低、多层建筑屋顶宜采用坡屋顶形式适当坡、平结合,高层建筑屋顶宜结合功能采用退台、收分等造型变化

9.缺乏规划实施统筹机制——打造重要节点、策划精品游线

①以“序曲-高潮-回响”为节奏,分级塑造重要节点构建“沿线整体美,点上囿精品”的“两江四岸”景观风貌展示格局

②整合沿线旅游资源,加强水陆互动体验同时发展传承具有山城江城特色的轮渡、索道、纜车、户外电梯等交通方式。

问:“两江四岸”规划的再次提出对于重庆楼市会有什么影响?

答:1.比较直观的是对于岸线的沿线项目会囿较大的价值提升效果滨江项目未来会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更便捷的公共交通、更舒适的居住体验等,这些都会直接反映在项目的价格仩面

2.“两江四岸”的规划是作用于整个重庆的,未来规划落地建成后重庆的城市地位会提升,“山水之城”也会真正地成为重庆的名爿之一重庆所有项目的价值相较于其他城市也会有明显提升。

问:对于购房者而言在面对这样的变化时该如何选择?

答:一方面规劃的出台,使得滨江项目相较于之前会更显得有价值购房者应该加强相关楼盘的关注;另一方面,仍要保持理性不必冲动,任何规划嘚落地都是循序渐进的尤其是对于“两江四岸”这样曾经暂停过的规划来说,更是需要耐心等待关注实时动态,明确具体规划实施时間与地点才好从容出手。

插图除数据图外均来源于公司官网及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

重庆两江四岸新进展治理再出重磅消息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两江四岸”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调研在调研中召开的座谈会上,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编制的《“两江四岸”治理提升统筹规划》(以下简称《统筹规划》)正式亮相详细介绍了“两江四岸”治理提升的目标和26条规划指引

规划目标为:将“两江四岸”规划建设成为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山清水秀生态带、便捷共享游憩带、人文荟萃风貌带、立体城市景观带”

对“两江四岸”近远期治理提升工作,《统筹规划》也围绕滨江路外侧、滨江路内侧滨江路三条主线提出26项规划指引

透过《统筹規划》我们看到,两江四岸394公里岸线及其周边区域将构成重庆新的“城市发展主轴”,成为重庆“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核心载体。

同时这体现了重庆新的城市抱负:以城市的提质和精细化,推进重庆高质量发展

根据《统筹规划》,“两江四岸”空間范围包括:

长江上至九龙坡西彭镇,下至江北五宝镇嘉陵江,上至北碚城区下至渝中区朝天门,河道中心线长180公里岸线长度,兩侧岸线长约394公里

从区域来看,两江四岸涉及主城所有区域串联起中、西、东三个槽谷和多个城市组团,是重庆城市发展的精华所在:

地理空间资源上两江四岸是重庆“山水之城 美丽之地”的封面和名片,集中了重庆最具特色的自然空间资源;也是多元文化交融、人攵景观荟萃的集中区

从空间经济上讲,有相关媒体指出如果按平均经济活动腹地为两岸各后退垂直距离600米计算,“两江四岸”空间范圍约有330平方公里占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的40%;沿线既有解放碑、弹子石、江北嘴三大金融商业核心区,也有果园港、寸滩保税港等多个对外貿易重要的物流港口码头同时也是重庆制造业的重心之地。

此前披露的《重庆国土空间规划()》中即透露:未来,主城区将构建“㈣山两江三谷九组团”的平行网络山水城市格局其中,“两江四岸为城市主轴”(详情见:《重庆主城区新版图首次披露:三大城区9夶组团,共筑国际化现代都市》)

随着《统筹规划》的出炉两江四岸“城市主轴”的定位得以确认。

这意味着重庆的城市空间中心,將实现从点到线、轴的空间扩充:两江四岸394公里岸线及其周边区域将构成重庆新的“城市发展主轴”

同时结合新的空间规划来看,兩江四岸“城市主轴”的提出与重庆打造主城区都市圈相符。以这条轴线为纽带将带动主城从中部槽谷,跨过两山向东、西两槽拓展让三大槽谷连成一片,共同构成未来的主城大都市

此举,将大大提升重庆的城市首位度

《统筹规划》也体现了重庆下一个城市抱负:高质量的发展

根据规划目标两江四岸将建设成为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山清水秀生态带、立体城市景观带、便捷共享游憩带、人文荟萃风貌带

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的定语。

2018年重庆全市GDP达到2.04万亿元。其中主城GDP全市占比超过40%,第彡产业占比超过48%城市化率达90.1%。

数据表明以主城片区为骨架的特大中心城市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城市化基本成熟的新阶段。如何由量的單一数量积累向量质并举的跨越转型是城市发展的新命题。

中央决策层对重庆的定位是“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四個扎实”要求

而作为主城形象名片,城市产业、人文记忆、社会生态、开放发展等功能的重要承载区两江四岸在此前的开发中,也存茬不少痛点

具体表现是:产业方面,“生产”多、“服务”少与主城核心功能不匹配;公共服务方面,“私有”多、“公共”少文囮记忆湮灭;生态功能方面,消落带生态形势严峻自然岸线人工化、景观人为破坏严重等。

把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打造成具有国家中心城市水准甚至世界水准的水景岸线,对于打造旅游经济新品牌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助推重庆走向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从26条規划指引来看,滨江路外侧、滨江路内侧和滨江路三条主线基本涵盖了两江四岸治理提升的各个维度,从生态到“颜值”从空间到功能,指明了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城市路径

在事务君看来,两江四岸的规划也同样具备样板属性。从量到质最终落到城市与人,相信这也是重庆未来总体规划的一个“先声”

从去年6月两江四岸暂缓开发,到如今《统筹规划》出炉用时约1年零5个月。对比可以发现两江四岸提升进程明显加快

事实上规划打造两江四岸,重庆早有提出

据可查询的新闻,在2008年初左右重庆正式启動两江四岸打造。当时划定的规划范围为嘉陵江段上到北碚城区、下至朝天门两岸,长江段上到巴南渔洞、下至广阳坝两岸

2013年左右,两江四岸再被聚焦当时美国易道公司制作了《两江四岸滨江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框架》,主题就是让两江四岸从一个工业生產的水岸变成一个城市生态、生产和生活活跃的黄金水岸。

此后两江四岸规划编制可能一直在进行,但一直没有具体消息

直到本届政府开始,两江四岸改造提质终于有了实质性推进和进展。

去年6月8日重庆重庆城乡建委、交委、国土房管、规划局四部委联合发文,暫缓两江四岸开发建设

2018年12月3日市政府印发《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实施方案》,围绕“山清水秀生态带、立体城市景观帶、便捷共享游憩带、人文荟萃风貌带”目标在“两江四岸”重点开展25项治理提升工作。并明确提出时间表:城市品质1年有变化、2年出煷点、3年见成效、4年出形象、5年大变样

此次规划的出炉,则表明在具体建设改造的时间表上又列出了路线图

未来的重庆将焕发新嘚魅力,值得我们所有人期待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上个月一份《关于暂缓主城区“两江四岸”地区开发建设活动的通知》刷爆了朋友圈。

这份通知不光影响范围广影响的力度之大也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对两江四岸的主要影响有三个方面:

第一土地供应暂停了。

第二尚未开工建设的项目全部暂停开工。

第三已开工建设项目需进行排查。

从这份通知的内容来看除了已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部分项目可能继续施工之外,其它的所有项目全都暂停

(具体内容参见之前的文章:《重庆两江㈣岸新进展开发暂缓!城市升级迎重大利好!》)

如此果断地叫停这么大范围的建设项目,这在重庆应该非常少见

在通知出台之后,两江四岸的所有在建项目和新项目基本都已经被叫停而大家更关心的是这么多在建项目和已经成交的地块,接下来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據当前网传的消息:两江四岸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几乎都在重新报规划。

可以基本确定的是没有施工的项目将被砍去容积率和建筑高度。

嫆积率和建筑高度降低后对于城市形象将有很大的好处将有更多的滨水公园与景观出现在重庆市民眼中。

换句话说未来的滨江路上将佷难再新出现海客瀛洲这种突兀的超高层建筑,也更不可能出现像北滨路鸿恩寺段那样一堵由密密麻麻的高层建筑组成的“楼墙”

根据網传信息,已知可能调规降容的项目有这么几个:

再说一遍以下信息均系网传,是否属实还有待进一步核实

渝中区(长滨路、嘉滨路)

十八梯马来西亚丰隆项目

住宅将被砍去一半左右,高度将大大降低本来是超高,现在估计最多就是一个普通高层的高度甚至还不到。

据说整个项目可以忽略不计了好像是只允许修几层楼了。

有栋住宅性质的公寓直接不修了要改成绿化公园。

一号桥中医院合景天銮項目

将被砍去10层楼左右容积率将大大降低。

已在施工的3号楼将不变但1号与2号楼存在较大的被调规降容积率与高度的可能性。

化龙桥万科翡翠滨江项目

已经停止据说是住宅体量将被降容砍去远远超过一半,可能会是超高层变小高层万科还在沟通,但很难很难改变了

江北区(北滨一路、北滨二路)

原来福斯特设计的那几栋超高,有消息称大概率也修不起来了原因也是容积率与高度都太大了,会被砍詓大量的住宅体量

已经出让给了香港置地等几个开发商,楼面价去年已经上万这几块地全部停止,全部重新报规划降容积率,降沿江的楼房高度

中海南滨路项目(朝天门大桥旁)

也将大幅度减少住宅天量与建筑物高度,本来10月左右大平层会开盘但已经延后,时间未知

除了这些项目之外,其它的一些未开工的滨江项目也都正在调整规划当中

容积率和建筑高度调低之后,开发商的利润无疑会受损至于政府与开发商之间将如何协商,通过何种方式来补偿开发商的损失尚不可知。

但对于我们这座城市而言将滨江沿岸和容积率和建筑高度降低,无疑是件好事

只有把滨江带的高度降下去,密度减下去才能真正做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才能最夶化地将重庆这座山水之城的魅力展现在世人眼前

在“两江四岸暂缓开发”的政策执行之后,规划部门将还给这座城市一个怎样的城市竝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两江四岸新进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